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精选12篇)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1
传统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这种倾向:教师只想自己如何教, 不关心学生如何学;只强调教学效果, 未重视教学过程;未考虑身体素质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改革的焦点又是什么呢?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 赋予了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以崭新的面目, 体育课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移植”, 体育课堂上许多看似个体活动的学习环节实则为合作活动, 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环境的共同合作来感受、体验和创造。没有合作就没有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成了新课改背景下一种重要的体育学习方式。
那么, 合作学习指的是什么呢?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 按均衡编组的原则, 把学习分成若干合作小组的基本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 是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通过时间使我们认识到,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将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的主题过程, 在平等参与的机会中通过合作交往, 学生从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一起表演中实现对体育学习的目的, 在体育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造过程中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合作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表现体育,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 它既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途径之一, 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新资源。
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通常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 积极互动、互相促进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 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做到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具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意识。
2. 个体责任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 都是合作的主体, 不能依附于他人而存在。
3. 技能学习
合作成员要学会一些技能, 如交流、表现、沟通等, 使之彼此认可、相互信任、准确交流, 实现高效率的合作。
二、透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以及它为教学带来的优势值得我们关注, 但是作为体育教师, 更应思考的是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表现, 关注合作学习深层次的问题。我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和观察, 发现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合作学习。
镜头一:在一次开公开观摩课上, 教师就“跳高有几种方法”这个问题组织了合作学习, 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没过几分钟, 学生学习讨论热情正浓时, 教师担心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 打断了学生的讨论, 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茫然、失望的神情写在脸上。
此情景, 集中体现了不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使合作学习走过场的问题。
镜头二:在一节变方向运球的体育课上, 教师在布置了任务, 前后左右的学生立刻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站在一旁若有所思, 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环节, 又似乎在计算课堂上已过去的时间, 然后随意地在各组间巡视了一遍。既没有参与学生交流, 也没有调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活动。
此情景, 集中体现了不注重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放”“流”合作学习的问题。
镜头三:小组长在合作小组中俨然像个小老师, 占有多数时间发表着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阻碍组内多向对话, 压制异己见解。其他组员有的“趁机”偷懒、观望、被动“倾听”他的意见, 有的干脆思想开小差, 把合作讨论当做与己无关的事。在小组交流展现中, 小组长的发言“我认为……”“我觉得……”代表着个人的意见, 并非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晶。
此情景, 集中体现了不把握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 丧失合作学习本质的问题。
三、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上这些问题, 是因为教师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 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价值及过程缺乏实质性认识的表现, 影响了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由此看来,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关注, 探寻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更是刻不容缓。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 把握有效合作的三个要点, 组建合作小组
实践证明, 简单随意的分组必然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根据有效合作学习的三个要点,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 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合理搭配, 以此来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
2. 营造合作的时空环境, 开展合作学习
首先, 从小问题着手, 从小组合作开始逐步介入合作学习, 从两三人再到七八人的合作, 在实践中提升合作的质量, 逐渐形成规范的、生动的小组合作学习。
其次, 在课堂教学的站位安排方面可以跳出传统的“秧田式”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站位。
再者, 要给予合作学习充足的时间。在小组表现中我们应尽可能让不同程度、不同特长学生的尽情地发挥, 尤其是激发所谓学困生的兴趣和自信, 使多数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合作学习, 并逐渐扩大, 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有效性。
3. 斟酌合作学习的内容, 确立合作形式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确定合作学习的形式, 是小组合作还是大组合作, 是采用生生合作还是师生合作。
4. 注意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协调合作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展开讨论, 合作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组织、指导与协调。要注意到做学生的“参谋”, 不做“管家”;多认可激励, 少否定“攀比”。
综上所述, 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也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它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各种体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感受体育、表现体育和创造体育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互助协作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能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能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使每个学生实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体育、享受体育乐趣, 表达个人情智的权利。 (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2
这时,我发现后排一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正在争执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个个争当“小教员”。以往教师都是以镜面示范来教学的,而学生们左右混淆,更不用说动作规范正确了,到最后“教员”、学生都将动作方向混为一坛,无左右之分,就连一开始表现出色的学生到最后也都分不清动作的路线,可见当时多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点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合作学习的“水分”,没有“水分”,合作学习就会“枯萎”,教学中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合作学习”变成“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要素:团队;复杂的任务;责任分工;积极承担责任;成员相互支持;集体反思等。诚然,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但是在教学中却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宣布任务,操场上就都是孩子的声音,小组里每一张小嘴都在较劲,可是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我们常发现几个孩子自始至终充当“话霸”,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也会发现总有几个孩子一声不吭。孩子们会为一项任务中的某个分工争个面红耳赤,其他小组准备汇报表演了,他们还没有定论下来。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内成员达不成默契,合作就会流于形式。如:在四年级情境游戏中,由故事导入,“探险队去探险,途中部分探险员遇难受伤”,同学们将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如何去克服困难,安全踏上“归途”小组合作讨论后分组练习,学生合作练习后进行展示;有一组个个是“伤员”,每个学生都自顾自地演示过障碍,表演得有棱有角,有的拐着腿、有的抱着头、有的弯着腰……应有尽有,却没有团结合作的影子.一组学生部分当“伤员”,他们分别由其他同学搀扶着,在过障碍时前者比后者跑的还要利索,根本没有角色之分,让人哭笑不得.同学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小组合作的成分,这都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原因。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合作学习”变成了“个人学习”。该教学设计虽用心良苦,但在操作上确实存在问题。试想在游戏中适当帮助分工,部分学生当“伤员”;部分学生当“指挥员”;还有的来帮忙抢救,学生明确了分工,就会增强责任感,相互间的支持与配合会更默契
三、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成“盲人摸象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学习方式 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从“合作学习”的角度入手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一要重视四个意识的培养,即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二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因此,其意义和价值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内容,学生在自学自练的过程中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一、合作学习的分类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友搭配是这种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看,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二)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怎样进行分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及其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
二、合作意识的培养
1.强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合作体中的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展示感受成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2.重视态度情感意识的驱动性
情感教育态度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它能促使人奋发,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砥砺内在的学习态度,促进人的成功。我们应把态度情感作为新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实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因为“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这说明态度情感因素在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价值。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掘教学中能体现真、善、美的态度情感因素,并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善、美的价值体验。
3.关注参与意识的积极性科学性
“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换,是认识交换,是学生人际交往”。这些都与个体的参与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参与,就难以体现教学的本质。在《课标》中把“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而且它在诸学习领域中的载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强调理性参与。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参与”上下功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三、创设“合作学习”的课堂情境
1.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改革教学关系,调控课堂教学动力系统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场地器材、学生实际等制定出正确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以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布置,让学生明确,积极主动配合实施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为此,要尽量缩短教师教学的指令住处与学生反馈信息之间的交流,在上课时,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玩”,有学生只觉得好玩而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时,我就加以启发引导,或交流讨论切磋技术,或通过讨论一些同学的动作技术好、坏来明白“好玩”的道理,明白学好基本动作的重要性,达到更好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成为朋友关系,情感交流越充分、自然了,使学生对教师既尊敬又喜欢,并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受,形成课堂合力互相配合默契,在轻松自然的良好课堂气氛中,学生越练越想练,教师越教越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课时,还经常有学生问下节课还练不练,真是到了忘情的地步,这是师生合作的良好效果。
2.革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建构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根据课的教材内容,设计出学生自由组合制,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轮换制等组织方法与形式,强化体育教学中的组织教育效果,使体育教学组织功能从自发状态,提高到自觉状态。
3.课堂练习中,通过互相帮肋,互相观察纠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例如,队形队列练习的教材,通过互相督促,可培养学生具有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的作风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投掷的教材练习,通过互相提示注意安全,可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跑、跳的教材练习,通过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形成勇敢,果断的品质,体操教材的练习,通过较多的互相保护和帮助,发扬友爱精神;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或某些枯燥的项目,或对抗性较强的教材,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动作质量比赛、比快、比高、比远,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趣味中发展,在娱乐中巩固;游戏的教材、球类的教材等,都有一定的主题,情节和竞赛因素,故让学生知道胜负是要集体力量、相互之间密切的配合,不能单干猛闯,懂得有比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合作,明白体育活动过程中处处充满竞争合作,体育活动中由于对抗性强,常常发生冲撞,忍让是一种美德,让粗暴的态度和行为与之相友爱形成对比,还可向学生进行做文明观众的教育,同样需要团结合作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等。这样,体育教师便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四、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未能很好地使用教材,也未能把教材与其它课程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
2.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不够;
3.讨论的有效性不高;
4.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5.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够,学生收获不大;
五、结束语
体育课堂中的两种合作 篇4
1. 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随处可见
(1) 教师必须改变观念, 树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解放学生, 激励学生, 搞活课堂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自由谈论课程的内容、技能的练习方法等和课堂内容有关的话题, 合作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教学活动的热烈状态中进行讨论。师生相互处于合作学习的过程, 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2) 要用心设计、变换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 创设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参加课堂学习的活动情景, 并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出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的课堂情景。课堂情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活动内容活泼有趣, 学生将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与人生观和谐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 因材施教, 量体定衣, 通过层次教学法鼓励学习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 激励优等学生。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才能体现出来,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 倡导沟通是新课程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不仅是相互增加感情、相互信任的基础, 而且是师生相互合作的先决条件, 因为通过沟通, 师生之间不仅相互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 更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教师应打破以往家长式的做法, 容许学生犯错误, 并通过师生之间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 通过沟通让不同接受力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能动起来, 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合作完成任务。
(4) 还要巧妙安排, 装扮活动设施和场所。教师充分备课, 熟悉教材, 对场地和活动设施、器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体能练习的适宜的活动环境和场所。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把握时机和方法, 有效地进行学习干预和适当控制, 以免发生事故。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要求, 发挥各人的能力和专长, 团结协作, 从而完成预定的目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默契配合, 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2. 体育课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同伴合作。体育课堂上, 同伴互助合作学习非常适用, 因为学生在队形中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教师讲解课程内容时, 有不懂的问题, 在不打断上课秩序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同伴, 向同伴询问、请教。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 同伴可以发展成前后左右, 并进行内容练习时, 常常是两两进行练习, 这样更利于同伴合作。只有这样同伴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相互依赖、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 才会使不同发展水平、接受能力、个性特征的学生在学习中共同发展。
(2) 小组合作。首先依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组成若干小组, 使学生优化组合, 并制定小组目标。学生根据目标要求, 先将教学任务划分成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小目标, 由小组合作来完成。在进行小组合作时, 教师尽量让学生的各个方面保持平衡, 使各小组的成员整体状况均衡, 使小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 并让每个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例如, 队列、队形训练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轮流做小组长, 进行小组管理, 带徒手操等, 不但使合作小组成员有责任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而且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整体合作。这是一种团队行为, 在练习中学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在能力。在整体合作中, 他们要组织调配, 合作竞争, 想象创造等, 并相互理解, 相互接受, 相互支持, 相互帮助, 充分发挥个人水平和能力。这些不但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还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制定整体活动的目标和动机, 以形成统一意志, 获取最大的成效。同时在整体活动过程中, 通过大家的配合与相互的默契, 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5
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构成,利用师生、同组成员、同班同学等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最终达成教师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查阅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对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概念表述还不统一,只能初步将它概括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利用同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小组合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延长学习的兴趣时间。对学生而言,这种组织形式有别于简单的分组练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2. 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学生致力于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个人相互关心,人人参与,大家各尽其能,奇思妙想,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多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积极思考,想团体之所需,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3. 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良好的师生情、生生情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剂良药,对课堂教学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充满期待,学生就会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和谐的课堂气氛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情绪,在良好情绪的带动下,每个同学都能学会倾听,感受自身从未知到已知的那种成就感。教师在平时要多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给每个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慢慢地班级学习气氛就会被培养起来,为教学做好良性铺垫。
我校是一所初中寄宿制学校,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课改,我通过对拥有独特并且优秀办学思路学校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多所学校先进做法的`学习,将优秀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了体育教学实践,现总结一些感受如下 :
1. 用于小组合作教学的内容选择要合理
首先,选择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最起码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通过讨论、实践验证才能找到合理答案。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要有明显的层次。每个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小组提交答案时,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接力教学中,各组各棒人员顺序的安排,由各组自行决定谁最合适在哪一棒完成接力。在小组讨论之前,向学生对各棒安排的提出建议,要求他们讨论,分析,实践后作出决定。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找到适合本组的最佳的方法。
2. 要熟悉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小组都有活力,并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学情和他们的优点、特长就盲目分组,也会给小组教学带来不好影响。鼓励学生在弱势项目中通过小组合作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在优势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使其长处得到很好展示。使学生养成通过设疑,互相商讨、实践获得答案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小组分组要科学合理。
在分组时要在考虑到课堂内容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男女生人数等情况,即要给学生选择分组的空间,也不能全放。例如体操技巧课,分组最好是先将男女生分开,然后再分小组;篮球课可以发挥男同学和优生的优势,让男同学发挥特长,分成不同程度的小组,在教学内容固定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决定适合本小组学习的阶段内容 ;田径项目投掷课,在分组时要首先考虑到安全这个重要因素,然后考虑如何让各小组实力尽量均等,如果分配不合理,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4. 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每单元结束前,可以开展各小组的自我评价,并由小组长将评价结果交到教师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经验和教训,在后续的课程中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具体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浅谈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体育教师 学生
合作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特性之一,而体育教学则是培养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体育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什么叫“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别:(一)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而且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因为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为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篮球的行进间传接球、足球的脚内侧传球,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学习,互相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步,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目前,我们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1、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进行分组,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2、按技能水平或爱好分组,比如在球类项目教学中,将技能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相互比较,让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发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潜能,让其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3、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体操、武术等项目的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三)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在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
回顾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几乎无合作可言,他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学内容的帮助来源主要是老师,老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往往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样在教学上会出现很多的漏洞。同学之间也缺少联系交流,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事实上,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巧,达到锤炼,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而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动作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靠个体学习能掌握的,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的。比如,在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或对抗性较强的教材中,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动作质量比赛,比快、比高、比远,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趣味中发展,在娱乐中巩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体育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重视团队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大班教学,大家都习惯地认为体育课立该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兵操式的训练,学生的一切知识来源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却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枯燥呆板的操练。不少体育老师感觉大班难教,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认真、勤恳、积极,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整体教学显得很迟缓凝重,学生之间因为缺乏交流,在学习后不容易产生深刻的记忆,不易掌握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一个老师要面对的是整个班级,要顾及到每个学生是很难的,而且不容易组织教学,不便练习。虽然大班制教学使整个场面看起来比较整齐,但是那有限的上课时间过多的花在整理场面上,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大大减少。而这样比较呆板的上课制度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就难以建立,上课的气氛也比较沉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课堂内容完成的质量比较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动作质量。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7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在体育教师指导下, 采取生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 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反馈, 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圆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就高中体育教学而言, 合作学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组学习,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 鼓励学生同老师多接触;指导学生之间应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心理健康和运动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及合作能力的提升, 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
(1) 精心分组, 打造合作学习前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科学性、合理性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 否则合作学习不一定都能收到实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 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学习, 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 选准合作学习内容。要确保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但同时也是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 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例如, 上篮球高低运球时, 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 而且学生对这一内容也比较感兴趣, 平时也有所接触, 采取合作学习就比较有利于学生讨论和总结。但体育教师也应该看到,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或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那些运动技术简单、运动知识显而易见的或是学生过于陌生的, 都不适宜开展合作学习。 其次, 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进行科学搭配、优化分组。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6 人~8 人, 一个教学班适合分成6 个~8个小组, 并指定或让学生推选小组长, 再由小组长根据需要确定本组练习的角色分工。一般来说.体育课合作学习分组时宜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即组合不同能力、不同经验和不同兴趣的学生为同一小组, 而“组间同质”则为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注意关注小组内体育学习能力较差、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 确保真正让学生之间做到互动合作, 让体育课的有效性显现在合作学习之中。
(2) 注重指导, 培养合作学习技巧。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与指导, 否则, 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演变成散漫的自由活动, 降低体育课的质量。因此,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 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指导合作学习。首先, 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体会合作学习技巧, 并要针对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时间进行点拨、评价, 同时在合作学习后要及时组织各小组进行总结, 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论上升华、技术上提高。如本人在教学蹲踞式跳远起跳课时, 先集合全体学生, 用10 分钟的时间提出本课的教学要求, 讲解并示范蹲踞式跳远起跳技术, 然后将全班学生分为6 个组别, 并对6 个组长提出分组合作学习的注意点, 要求各位组长认真组织训练。通过这样的教师调控, 才能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同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次, 注重师生合作。在教师指导学生的同时, 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如教师可以担当某个游戏的引导人, 可以担当排球比赛中的自由人, 可以随时加入某小组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 既有利于更近距离发现学生技术动作上的问题, 有效指导学生, 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 融合多媒体, 提高学习效率。
(3) 多元化进行评价, 以利于合作学习发展的促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指出, 促进课程目标和课程建设实现的重要手段是课程评价, 并提倡采用内容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可以说, 促进合作学习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在合作学习中, 可以以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多种形式相结合来构建合作学习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尤其需要重视的是, 评价和奖励的主要依据是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标准, 传统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彻底改变了。这有利于实现体育学科的整体优势, 即促进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 协作互补, 共同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效推行合作教学,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健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推动高中体育新课程的改革。对体育教师而言, 重点是充分发挥好组织者、调控者的积极作用,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
摘要: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合作学习小组。分析了合作学习的内涵, 指出了体育教师要精心分组, 注重指导, 多元评价, 运用好教学策略, 真正发挥体育课堂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海红.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2) .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8
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 在许多体育课堂中有了一些推广, 在一些示范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仍存在需要改进地方。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堂中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解决的方法就是实施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 使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注重“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氛围的创设
“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氛围的创设首先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意识是个人的意愿、情感等的总和, 如果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成败与团体的成败同等重要, 那么他就会自觉的投入到合作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全面观察每位学生, 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 个人要积极参到团体活动中, 学生如果没有全面参与, 将很难体现教学的本质意义。《新课标》把“运动参与”作为十分重要的学习领域, 明确要求学生要有积极态度和行为, 要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用科学的方法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因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还要部分同学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学习, 逐步培养小团体合作意识。
当然, 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比如根据教材要求、学生情况等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容易明确。上课时, 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练习中去, 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偏离教学内容, 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 或让同学示范、师生之间切磋等等, 让同学的注意力及时转回课堂。这样,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更加充分、自然, 而学生也会因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激励, 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即尊敬又喜欢的情感。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则会自主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小团体合作学习是一种新方式, 学生开始可能会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缺乏与他人沟通, 缺乏讨论和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要引导学生做到:1.学会收集资料, 学生在收集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部分信息资料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意识和能力, 这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帮助。2.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团体合作学习需要每位学生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才能相互了解自己的想法, 进而相互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 学会总结和反思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用几句简短的话谈谈对课的感受、想法, 或者让学生周末写写小结, 下周在各自的小团体内交流自己的一些体会等等。
三、要合理组合好各个小团体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有多种合作方式。第一, 两人一组是便是最简便的合作学习, 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 可以按照队形配对, 也可以自由配对, 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纠错, 最后还可以两人展示。第二是小团体合作, 俗称小组合作方式, 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班级人数多而带来的一些问题。这样分组关键是怎样选择小组长, 及如何引导小组长组织好本小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稳定分组、阶段分组两种方式。1.稳定分组, 即按照学生的队形、身体素质、性别、爱好等因素, 分为较稳定的小团体, 长时间不变, 各小团体有一定的自主学练空间。其特点便于不同小组采用不同的内容和计划, 区别对待各个小团体之间的差异, 有利于更好的教学。2.阶段分组, 阶段性分组持续的时间较短, 可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组合, 教学任务完成, 小组也随之解散, 例如在篮球教学单元中, 学生可以技术水平的高低选择小组, 水平高的小组可以选择直接进行教学比赛的练习方式, 而水平较低的只能从运球等一些基本动作练习, 假如让篮球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也练习运球, 他会觉得枯燥无味的, 只有合理的区分,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当然, 也可以按技能水平高低搭配分组, 让技术好的同学帮助技术差的同学, 发挥同学之间的帮带作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四、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中须注意的问题
小团体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它的发展适应了课改的要求, 但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一些小团体合作学习方式来看, 还多少存在一些问题:1.不能将教材与课程资源很好地结合。因此, 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选定好教材, 设定时间、人数, 小团体合作方式, 场地设施要求等, 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 才能发挥优势。2.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够, 有些教师对其在小团体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不明确, 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不应对学生进行指导, 提出分组要求和任务后, 把学生分好小组就可以袖手旁观。其实, 运用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好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3.学生之间讨论的有效性不高, 体育与健康课的合作形式是丰富多采的, 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合作的前提, 因此, 要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
总之, 小团体自主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个性品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之间要经常地开展小团体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不断反思、改进, 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小团体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合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9
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培养小组骨干, 利用小组成员各自优势展开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学, 团结协作, 共同提高。
二、在学习时, 小组成员可以交流, 相互帮助, 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测验, 综合每个学生的测验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活动,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 一方面学生再也不能以小组为掩护来逃避学习责任;另一方面,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在测试中的良好表现对小组总成绩有直接的贡献。
三、导学结合, 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合作教学把教师传授与小组合作结合起来, 引入民主机制, 充分信任学生, 让学生参与教学, 注重学生内在潜力和主体地位的发挥。
在课常练习中采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根据技术掌握情况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接受差的学生建立自信心。接受能力快的, 技术掌握好的同学, 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耐心的指导技术差的同学,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传统教学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这种强调个体行为, 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合作教学除强调对个体进行评价外, 还特别强调对合作小组的评价, 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合作教学时, 必须强化自我管理、明确个人责任。二是个别学生态度消极, 互相推诿, 造成合作的中断。针对这个问题, 在明确个人责任的同时, 还要向学生灌输共赢意识, 使其积极参与组内的合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完成相同的情况下, 合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比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更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自觉性、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提高了整个班级的心理凝聚力, 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10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设定为初中学生, 重点考察本校三年级的1—3班。
2.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设置
在合作学习之中可以应用很多方法, 最为简单的方法是经验总结。这个方法应用范围广, 就是对所获得的资料以及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合作学习中的基础方法是文献收集, 这是一种广普的方法。对于初中体育的课程设定, 借由查阅初中的教材、过去的教学方法, 以及查找相关的教学理论书籍, 而后与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结合, 得出一种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文献的收集、整理、梳理之后, 可以对要进行实验研究的几个班级进行观察, 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并且做记录, 分析学生的状态。可以考虑配合问卷调查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情况的了解。在后期, 要通过实践探索的方法, 把体育课作为重点。此外还要注重教材的选取、教学的组织情况、学习目标的设定 (如每堂课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 。
二、合作学习中教学课题的理论依据以及课题设定
1.课程的理论依据
初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研究要作为课堂的理论依据之一。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 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种“善变”的状态, 心理状态不够稳定, 具有简单幼稚的特点。新课程多元评价理论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之二。体育的新课程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以及在学期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 通常会对二者相结合来做定性、定量的评价, 对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解和应用两个项目并重。因而, 新课程的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评价。
2.合作学习中对于课题的界定
根据教学的依据, 我们可以设定教学的课题。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达到的是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究, 那么选择课题就可以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以及国家规定的新课标作为体育教学的导向。
三、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1.变换交流方式, 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本就是一种互动和交流, 教师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学生, 学生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 双方进行了互动。在教学中, 自然而然地就容易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活动、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合作的氛围, 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工作中, 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学习, 并且在分组时候要提倡公平原则。分组结束后, 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时, 就需要分配任务到人, 交流结果并进行汇总。要针对小组中每个人的特性, 让大家集思广益, 在小组中进行创新, 让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 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 把每个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们有集体荣誉感, 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人为地提高“难度”, 以激发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初中的体育教材不是按照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来设定的, 教材是广义的。因而并非每项内容都适合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而, 在前期教师的准备工作就需要非常的仔细与谨慎。要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教学中也要多做尝试。如初中体育的教材中有跳横箱这个项目, 在教学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会因畏惧的心理无法通过。因而, 在合作学习之中, 分组的学生就需要互相帮助, 充分开动脑筋, 达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小组成员自助互助的状态下顺利通过这个项目的考核。
四、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效果实效性的思考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篇11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 ; 初中体育; 主要内涵;教学策略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主要内涵
“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跳出了师生相互影响的单一圈子,又多了教师彼此之间的联系、学生彼此之间联系、学生与外界能获取信息的工具之间联系的圈子。它更多的是主张“开放”,即:教育主体的开放、教育媒介的开放以及教育环境的开放。其核心思想包括以下两点:
1、面向的主体是学生。传统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内容全部是由教师一手操办,而大多教师是沿用老的教学经验来制定教学方案,有其局限性和禁锢性。而“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则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相当于撤掉了教师的部分权利,让教师从一个独裁者变为一个引导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自主学习、轻松学习,变为学生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例如:一般上体育课都会穿插一些游戏节目,要是都由教师来设定,既不能保证每次都有新鲜节目,又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个时候,就把设计体育小游戏的任务交给学生,并由班干部组织其他学生参与。通过适当“放权”的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游戏内容的机会,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锻炼了学生自主组织能力。此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实施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塑造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体育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精神,进而使学生在提升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培养独立、积极进取、团队协作的思想。
二、“自主—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1、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注入“自主—合作”的新鲜血液。旧新更替,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也需要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注入“自主—合作”的新鲜血液。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是一板一眼的动作仿照似教学,学生再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而“自主—合作”则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退居引导地位,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多偏向于学生的真正需求。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进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促使学生去创造,去思考,去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教学真正的育人目的。
2、营造一个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首先,平等地对待每个性格特点迥异的学生。对于那些内向且缺乏自信的学生,主要是以适时点名参与和鼓励为主,让学生在获得注意的同时加强其自信心;对于那些好动贪玩的学生,主要是以适时提醒和加以引导为主,避免这些学生不能集中精力掌握基本技能知识;对于那些外向且思维活跃度强的学生,则主要是以表扬和适当鞭策为主,让这些学生在不断思考中,领悟更多、更深层次的体育技巧。其次,利用小游戏,带动学生全员参与,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锻炼学生跑步能力的时候,则可以利用“分组搬水果游戏比赛”。课前准备好相关水果模型器材,课中把班上学生按比例分为几组,并制定比赛规则:搬运数量多的为胜。然后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各种成员讨论自己的夺胜策略。最后比赛激烈进行。
3、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元素,活跃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应该要把使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入进去,不能只是沿用教学经验,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一方面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性;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引导作用,牵引学生往正确的学习轨迹走。例如:在教学生太极拳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示范分解动作,用“一个西瓜分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他……”的有趣口诀,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在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要诀之后,则放一首空灵且柔和的歌曲,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代宗师,身处一片竹林,身着太极服,不停地切西瓜分西瓜……通过融入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点的元素,贴近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4、建立“自主—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教师本身的授业能力和学生自身的底子因素结合一起建立“自主—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建立,逐渐完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此模式是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进步为基本形式的有序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恰当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的发展。
三、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体育教学作为塑造学生健康身体及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其完善性与否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培养程度的高低。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来完善初中体育教学,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养成独立自信的品质,从能够快速融入以后的社会生活。
初探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篇12
首先,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认真贯彻合作学习的思想内容及应用, 提高学生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了解是学习应用的前提。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认真贯彻合作学习的思想内容及应用, 首先, 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是完成学习和认识中, 师生在兴趣、情绪、目的和努力方向的一致性, 同时它也是师生 (生生) 交往的一种形式, 又是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
其次, 要让学生理解合作学习的三种类型:一、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即是两个好同学之间的搭配是这种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 其特点:易于组织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一般应用于广播体操、体操、舞蹈、武术等学习项目。二、小组合作学习。其特点: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 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应用上关键是要考虑怎样进行分组,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 怎样选择小组长, 及其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如:按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进行稳定分组。按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爱好不同进行阶段性分组。根据学习项目及学生素质存在的差异进行灵活分组组织教学。三、全员合作教学。它一般应用于难度较大的新授课。它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是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 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识呢?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合作意识是由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 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 如果合作有意义, 就会使他们或得成功的欢悦, 自然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一、要强化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方法善于观察分析每个学生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用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在合作体中的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展示让学生感受成功。二、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情感教育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 它能促使人奋发, 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 促进人的成功。我们应把情感教育作为新的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开展, 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因素, 因为“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 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这说明态度情感因素在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价值。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发掘教学中能体现真、善、美的态度情感因素, 并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部分,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善、美的价值体验。三、关注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换, 是认识交换, 是学生人际交往”。这些都与个体的参与息息相关, 如果没有参与, 就难以体现教学的本质。在《课标》中把“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 一方面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强调理性参与。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参与”上下功夫,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呢?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要求, 结合教学计划及学生的特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教的轻松, 学生学的轻松, 师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良好。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不同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指导。改变以往学生枯燥、单调的活动方式, 丰富学生的活动学习内容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亲切和谐,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进取的动机。三、提高学生个人与个人, 小组与小组的动作质量比赛、比快、比高、比远, 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学生在乐中发展, 在乐中提高。通过游戏、球类学习内容及开展合作学习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改革的不同从中找到体育的乐趣。
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推荐阅读:
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10-08
初探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途径06-29
《跳竹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乐趣10-21
浅谈顺口溜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9-24
体育课堂中的准备活动05-22
体育课堂中的队列队形06-20
体育课堂中的审美教育09-26
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11-10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