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2024-09-24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精选12篇)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1

摘要: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基层体育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精神,才能转变教学行为,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本研究从对体育新课程理念的分析、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0 引言

2001年我国颁布了《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这次改革活动中,基层教师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并且一些研究者又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依据自身经验进行了新的演绎,形成了多种教育思想的轮流冲击,导致众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和迷茫,并且对一些教学理念的理解上产生了误解和偏差,影响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工作。通过对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提出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学行为的策略,促进基层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对体育新课程理念的分析

1.1 课程性质与价值

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1]。是对原有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1.2 课程的基本理念

1.2.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2.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2.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1]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1.2.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 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2.1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和探究的滥用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有的教师不管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开课就要学生探究,忽视了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应该交替应用,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教学观念的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是效益,而非“探究”。

2.2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种基本理念[2]。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些困惑,在课堂上教师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授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2.3 虚化的教学目标

体育新课标设计了二维目标模式,在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中描述性、弹性的居多,刚性的较少,这为我们的体育教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但是,具体到某一课时,我们不少体育教师对目标也实行了虚化的处理,出现了淡化双基教学、对文本进行架空的分析等现象。有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加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甚至再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分解成更多的子目标,企图在一堂课上实现。殊不知,目标的达成是循序渐进的,有些目标在一次课内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此求全求大虚空地处理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是无法实现体育课程总目标的。

2.4 无效的运用“课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3]。目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降低了学习难度,优化了教学过程。但是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手段必须服务于目标,任何媒体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些教师在教学时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借一些多媒体画面或者设计一定的程序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呈现。这种教学手段,学生无法体验到技术、技能的精妙。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身体练习这一载体。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与体育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辅助于体育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

2.5 轻视教材作为最基本的学习资源

新课标强调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于是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开放的理念,实施教学内容、方法、途径、主体、评价等的多元化,努力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但是课程与资源意识的无限扩展,会将教材淹没在众多资源中,弱化对成熟教材的看重[4]。教学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教材上呈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然后就做宽泛的发挥与拓展。其实,教材是经过积淀和实践验证的,如果本末倒置了,为了"创新"而非要舍此去开发与拓展的做法是不科学、明智和经济的。

2.6 廉价的表扬鼓励

体育教学新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问题是,微笑、表扬、鼓励并不是多多益善。对学生明显的错误动作,必须予以否定,对于学生似是而非的答案应作一分为二的评价,要值得表扬才表扬,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所表扬的是什么。特别是在球类等GAME性的教学中,如果以游戏的方式予以串联,就可能成为一种较高水平的教学,甚至成为一种教学艺术。

3 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对策

3.1 正确领会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3.1.1 体育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选择、开发和引进的教材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不能选用那些以智力活动为的非身体练习内容,如智力游戏、象棋、围棋等。

3.1.2 体育教学设计应以学习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身体为主线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5]。

因此,体育教学设计,应以运动技能教学和学生的身体锻炼为主线来进行。

3.1.3 体育教学应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

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应对各项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作出比较具体的预计。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3.1.4 体育教学要讲求效益

体育课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组织实施教学。体育课上好了,学生才能在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中更好地锻炼身体,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2 转变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要勇于创新、认真积累、总结和提高。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脱离学生生活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变化,必然带来其教学行为的转变。只有转变体育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及格方面:

3.3.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积极乐学的态度,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3.2 注重教学设计创新

教师是架构课程与教学的桥梁,教学是连接课程与学生的脐带,体育教师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丰富、具体的教学,以形成每一位体育教师独特而有效的教学设计。

3.3.3 学会对教学进行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对评价做了重要的改革,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改变了过去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体现了区别对待、全面发展、鼓励帮助的评价思想[6]。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细致地观察、分析学生的进步,对于点滴的进步都应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部分比较差的学生,应视其优点与长处给予表扬、鼓励,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3.3.4 学习、探究、进取、创新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联系相关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极大限度地开发与调动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全新的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

4 总结

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课程标准》,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新课程精神。新的课程理念需要体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行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体育教师新《课程标准》精神理念的培训,使体育教师真正理解,并能在实践中实施新课程,注重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注重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主体积极地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提高体育教师的对体育教学行为的认识,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实施新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林为共.关于对体育新课改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06):14-18.

[3]赵军飞.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七种”倾向[J].学校体育,2007,(02):55-56.

[4]钱建国.对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J].试教通讯,2006,(02):3-5.

[5]程毅.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变革[J].体育与科学,2006,(01):18-21.

[6]毛振明.好的体育课首先要象体育课[J].体育教学,2007,(01):21-23.

[7]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学术综述,江苏无锡,2007.

[8]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6-113.

[9]黄文仁,杨子良.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变革[J].湖北体育科技,2003(04):26-38.

[10]邵伟德.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26.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2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终身的过程,社会需要具有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要求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已任。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发展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体育学科关注的焦点,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实践者,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中的生命活动方式,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教学行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通过对莆田市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了解莆田市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特征以及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对帮助体育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培养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莆田市中学生进行调查。按区县分层,每个区(县)随机抽取一至两所学校共10所中学,每个学校随机抽取一个学段的一个班的男巧名、女巧名为本研究的被试,共发放1440份问卷,回收问卷1349份,回收率为93.7%;有效问卷为1221份,有效率为90.5%,其中男生571人,女生650人。

1.2研究工具与程序

1.2.1研究工具采用林俊的“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及武雪鹰的“有关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的调查问卷”,对同一对象施测。林俊的问卷共51条目,由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管理、学习环境四个维度构成。用Likert的五点计分,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得一分至“完全符合”得五分,总分值为255分,得分越高,说明体育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体育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叫。武雪鹰的调查问卷共21个题目,由教师行为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态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五个维度构成。采用同意记三分,不确定记两分,不同意记一分的方法将变量数量化。该问卷信度Alpha系数为0.7464,内容效度系数为0.926%

1.2.2研究程序根据研究需要,利用网络检索并阅读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SPSS13.0forWindows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输人、整理与分析,分析方法有:基本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特征

2.1.1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基本情况(见表1)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包含学习动机自我激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运用学习环境能力(以下简称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管理、学习环境)。表1显示,莆田市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总平均分为39,处于中间分与高分之间,表明目前莆田市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动机、自我管理、学习策略、学习环境。

2.1.2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特征(见表2)

表2数据表明,莆田市男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3.47)高于女生(3.33)。为进一步了解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特征,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莆田市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性别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t=4.845,P<0.01)。在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在学习动机、学习环境、自我管理上呈显著性差异。

2.1.3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城乡特征从城乡比较上看,城市的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均值高于农村,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061,P>0.05),但在学习动机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t=5.285,P<0.01)。

2.1.4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学校等级特征将所调查的学校分为一级达标校、二级达标校、普通学校三组,一级达标校和普通校的总平均分高于二级达标校,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2.297,P>0.05)。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中,不同等级学校在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看,学习动机一级达标校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和二级达标校,学习环境维度上二级达标校显著高于一级达标校。

2.1.5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学段特征初中、高中学生不仅年龄上存在差异,且身心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高中学段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习环境上高中学生显著性高于初中学生。

2.2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见表3)

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从思想到活动的教学实现。本研究从学生角度研究在充满师生互动的体育课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体验到的教师教学行为特征,它分为教师行为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态度、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差异五个维度。表3数据显示,莆田市中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较高(总分3分中得2.44分),其中教师行为观念最高,其余依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态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2.3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

采用Pearson相关对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表4结果显示,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教学行为中行为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差异面向学生全体、教学态度与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对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教师教学态度、行为越端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高,课堂中教师越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高。讨论

3.1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特征分析

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元认知和客观人力、物力资源,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学习动机是体育自主学习的前提,学习策略是体育学习的手段,自我管理是体育自主学习的核心,而学习环境是体育自主学习的必要辅助川。学习动机是指建立在激发兴趣、追求成功、发展自我效能感和强烈学习责任感基础上的“想学”,包括价值意识、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冈。自我管理是体育自主学习的元认知学习策略,由目标内容、自我总结、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组成闭。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采用的学习方法、技巧或规则。学习环境是指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为体育学习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莆田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一般,学习动机得分最高,其次是自我管理和学习策略,得分最低为学习环境。一些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态度,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把它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投人力度还没有达到期望的要求,学生对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学习的关注程度也有所欠缺,导致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水平一般。莆田市是著名的“田径之乡”、“武术之乡”、“篮球城市”,培养出多位国家级名将,具有优良的体育传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能充分感知体育乐趣,认知体育的价值,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因而在学习动机上得分较高。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进行体育学习的能力最差,表现为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能主动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不能主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为体育学习服务。体育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孤立地学习,学习者之间的彼此交流合作将有助于缩短歧途中浪费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取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图。

通过性别比较,男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和学习动机、学习环境、自我管理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他们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女生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等等,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负担,从而抑制了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男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一切可用的场地、器材进行体育学练,遇到困难能主动请教他人,常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体育知识、学习技能。在自我管理上,男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也会自主学习,并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习情况,不断改善学习方法。

城乡比较上,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随着经济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投人加大,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也在逐年缩小。另一方面,城乡学校之间的体育课堂管理方式存在着差异,城市学校由于过分追求体育课堂管理模式的统一,从而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农村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师能力所限,体育教师在管理课堂方面相对较自由民主,这恰好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川。城乡学习动机上差异主要来自于追求成功、发展自我效能感和强烈学习责任感上的差异。

不同等级学校学习环境不同,学校的设备、场地情况、师资情况不一致,但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维度上,一级学校学生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和二级达标校,学习环境维度上二级达标校显著高于一级达标校。进人一级达标校学习的学生,成绩相对比较优秀,因而追求成功、发展自我效能感和强烈学习责任感强,导致其学习动机方面得分高于其他两类学校。普通学校学习文化课学习成绩虽不如一级、二级学校学生,但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反而高于其他两类学校学生,因而学习动机维度得分高于二级达标校。二级达标校学生在体育场地资源上不如一级达标校,但学生之间学习的互相帮助的氛围较好,人力资源利用占优势,故学习环境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一级达标校。

从不同学段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比较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段与初中学段在学习环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首先高中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阅览室、网络等硬件条件相对比较完善,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其次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善于与他人沟通,集体合作学习观念强。

3.2教师教学行为特征分析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态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五个维度对体育教学效果的改善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莆田市中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较高,其中教师行为观念最高,依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态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莆田市各级体育教师培训已广泛开展,体育教师能够更新教学观念,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地位低下,导致体育教师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因而中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态度评价较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多,一个班级在60人以上,教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这个维度评价最低。

3.3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行为相关研究分析

从教师教学行为和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来看,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各维度与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正相关。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学的目标、方向、内容、方法、媒体、进程、质量和结果主要由教师决定;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抱负水平、成绩优劣、学习习惯的好坏等,很大程度也受教师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从他控到自控,从被动依赖到自觉能动,从单维到多维,从有意识到自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

从各维度上看,教师的行为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最大,教学态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最小。不同的行为观念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理念,传统体育教育中,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缺乏自主性;现代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因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最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体现在他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体现在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地组织个人的学习,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正确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差异与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结论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行为能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本轮课改的关键。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注重的是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新课程的精神与价值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体现与落实。那么怎样正确认识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呢?

从教以来,我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我觉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上,一些方面,体育老师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理念与行为习惯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外在表现。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往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一传统的立场上,导致教学行为的落后,而习惯的教学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限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也习惯于听老师指挥。因此,我们首先应从课程理念和行为习惯入手。

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的体现,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验,我们对新课程有了很大的认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着存在一些片面和模糊的认识,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行为和判断。

我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就是要从“三维健康”观出发,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三维”中也应突出重点,不能包揽一切, “身体健康”应是首位,兼顾好其他因素;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并非“以学生为中心”,迎合放任学生,有人说:“把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但不能轻“教”只重“学”,否则就失之片面与教条而背离课标精神。其实在新课程下,“教与学”更应该得到加强,即重“教”就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在教学内容上不但有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同时还有真、善、美的情感价值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学习方式上发挥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探究与发现的精神,突出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价值;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不是投其所好,否则体育课就成了兴趣课,就无所谓“教学”可言了。我们应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实现教学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在关注“差异”上,我们更应该尊重差异,赏识差异。教学中“差异”总是存在的,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差异不是距离,而是个性的丰富多采。我们应积极了解和分析学生这些差异,并以此来确定我们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与价值追求。因此,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出发,全面把握新课标精神。

二、正确把握角色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不但理念到位、意识到位,角色更要到位。理念属于精神范畴,而角色具有现实意义。合作与交流、组织与管理是体育的重要特性,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角色到位。

(一)是学习的合作与交流者

体育最讲求合作与交流,没有交往,缺乏互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合作与交流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课堂交流与合作是师生间以理解的方式共享知识经验、分享思想情感与成功的过程,也是不同观点的交锋,使学习者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以弥补个体上的不足,也是人际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们知道只有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的学习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为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理解学生,教在心灵”,做一个积极的合作与交流者。

(二)是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较大空间范围内进行,突发因素多,学生差异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调动与协调上下功夫;与学生平等合作、交流对话,也要强调“有序”地学习,否则体育课就成了“放羊课”,其不测因素就有可能发生。因此,没有组织就没有体育课,体育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组织者。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

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是我们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激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的情感交流才能通畅,教学才能有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与被尊重是相互的,优生要爱护,后进生更要呵护,否则,我们就很难得到全体学生的支持。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他们,体育练习有时是很枯燥和很累的,但面对学生的努力,教师应大加赏识。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积极支持,面对学生的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与激励,这样,让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与赏识的气氛之中,只有把这种关系把握好,他们的求知欲与练习的积极性才可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内外同修,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篇4

一、注重常规养成, 以个人魅力影响学生发展

1.以良好的仪表影响学生。体育教师端庄的仪表、妆扮得体的衣着, 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 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的作风, 课上不抽烟、不接打手机的习惯, 不随意更改教学计划或中断教学的教风, 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烙印。要求学生上课时做到的, 体育教师要首先做到, 起到表率作用, 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

2.以良好的职业态度塑造学生。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爱岗敬业、面向全体, 要时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交往时, 要谈吐文明, 以诚相待, 守时守信, 这些都会感染学生。在日常教学中, 学生最信任、最喜欢的是那些工作态度积极、上课认真的体育教师, 并愿意配合体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受体育教师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都较为积极, 且遵守课堂纪律。

3.以良好的魅力改变学生。体育教师要正视自己的得失, 学会自我调节, 能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 把微笑带入课堂, 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不挖苦学生, 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和信任感。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 能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帮助学生制订学练计划, 让学生不断进步且有成就感。

二、提高教学技能, 以良好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参与学习锻炼

1.以高超的教学技能, 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时, 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及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 充实每节课的内容, 并运用普通话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讲解语言精练、术语正确;做到示范动作标准, 站位合理;教法灵活恰当, 因材施教;场地设置合理, 新颖别致;帮保运用合理, 手法正确;课堂评价语言, 亲切可信, 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对教学的不断反思, 确保教学活动高效实用。当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结束时, 要对教材的搭配安排顺序进行反思, 反思这样安排是否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前一技能的学习是否有助于下一个技能的学习;当某一单元教学计划完成后, 要及时对重难点、课时分配及教学顺序进行反思, 是否还存在欠缺, 是否还需要调整;当一节课结束后, 对组织、教法、学法、场地安排方面进行反思, 如, 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应如何进行修补等等。教师只有学会反思, 不断反思, 发扬优点, 克服不足, 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规范、高效、实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升驾驭体育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 拓宽自我的知识面;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 取长补短, 学为己用,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特色, 做到博学善教,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想学、愿学、会学、乐学。

三、健全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走向规范

1.加强对体育教师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学校领导应与体育教师多交流、多沟通, 体现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地位和价值, 随时解除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 对体育教师工作中的优点给予肯定, 对存在的不足给予指正, 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

2.合理计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体育教师在上课、课外活动辅导、组织大课间、业余训练、参加比赛等方面的付出, 应计入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纳入学校各项评比之中, 且学校针对体育教师的工作, 应同工同酬, 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主动性。

共同体育课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篇5

共同体育课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了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共同体育课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1、学生应尊重教师,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院规定的学生守则、各项纪律和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学风,服从校历规定和个人课表计划,认真完成所修课程的教学过程。

2、学生进入课堂应着装得体,需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体育课。言行文明,举止优雅。不得穿露胸、露腰、露背的服装,不得穿拖鞋或鞋拖,不得吸烟,不得高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不说脏话。男生不得穿着背心、短裤,女生不得穿裙子、短裤等不适合运动的服饰。男女生之间不得有过分亲昵举动。

3、学生应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按上下课时间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除特殊原因外,因病或因事不能到课者,应事先办理有关请假手续并经过批准,不得事后补假,否则以旷课论处。

4、学生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携带或去器材库借取上课所需器材和用具。上课时不得饮食,不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资料,不影响、不妨碍他人听课,不得随意出入课堂。

5、学生进入教学场地应保持肃静,不得在教学场馆内从事有碍上课的活动。学生上课,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要在任课教师规定的教学场地内进行活动。

6、上课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讲,积极练习,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不得抢占上课场地。

7、能进行活动的见习生,由任课教师统一安排活动。不能进行活动的见习生,课进行教学观摩,在下课之前不得随意离开教学场馆。对于因生病或有事不能参加课程的学生,需拿辅导员开据的请假条,并加盖学院公章经任课教师同意后方可视为请假。

8、学生在上课期间,应关闭手机及其他与教学无关的电子娱乐设备,集中精力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对上课玩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拨打或接听手机,收发手机短信、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任课教师有权在本次授课期间暂时代为保管其手机和电子产品,情节严重的,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9、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有问题需要提问时,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允许后用普通话发问。

10、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上课的,可向教师举手示意并说明情况后到场地旁边休息,必要时,教师应安排学生护送患者就医或回寝室休息。

11、下课时间临近时,学生不能以各种方式催促教师下课,也不应提前收拾器材和学习用具,做出离开教学场地的准备,更不许起哄。

12、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向教师本人或通过课(辅导员)向教师反映,不得以不认真听课、逃(旷)课、不参与课堂活动、早退、不完成或不提交作业等方式表达。

13、学生应自觉维护教学场馆内卫生,不得踩踏课桌椅,不得在课桌椅、墙壁、讲台、门窗上涂抹刻划,不得在教学场馆内随地吐痰或乱扔杂物。

14、学生不得随意搬动教学场馆内的教学设备和课桌椅,不得私自使用各类教学公共设备。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

15、对上课开电灯的教室,最后一位学生在离开教室前,应通知值班管理员或学生自己关闭全部电灯和设备的电源开关。

16、学生上课时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要做的充分、认真,课堂活动中运动量要适当,不要超出任课教师的安排,防止受到意外伤害。

17、借取的器材要及时归还,下课时体委应组织学生对器材进行回收,并安排学生把器材送到器材室归还。

18、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应成为课堂行为规范的模范,并认真带领广大同学自觉遵守课堂行为规范。团组织、学生会等要切实开展本班级、本学院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学习、宣传、执行和督查工作。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6

关键词 泉州市 高校青年教师 体育锻炼意识 行为

目前,我国对高校青年教师的锻炼意识、行为研究甚少。高校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们脑力劳动者,他们不但知识水平较高,而且工作形式相对自由,课余的时间相对较多,他们是现代知识的传播者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的健康状况而言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没有合理的科学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和行为。因此,本课题通过对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体育锻炼意识行为的调查并分析影响这些行为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研究高校的研究者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法。问卷内容涉及教师的自然情况及影响运动因素:参与运动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强度、内容、体育消费情况共九个方面,25个问题。问答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96.75%,其中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95%,问卷发放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3)数据统计法。运用了调查数据进行常规的数据统计,归纳整理法进行分析。

2.研究对象

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为整体研究对象。(华侨大学、泉州师院、泉州黎明大学、泉州理工学院)青年教师界定为35周岁以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400名(其中男250名、女15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数量根据各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1.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的体育人口现状分析

体育人口是指总人口中从事体育或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那些人口。我国体育界把符合每周身体活动3次(含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中等出汗者视为“体育人口”,体育人口是指反映人体的锻炼意识和行为客观属性,调查显示,泉州高校青年教师的体育人口仅占28.7%远低于全国和福建省的体育人口。从性别上看,男性高于女性,这说明女性锻炼意识行为更为极少,其原因由于自身条件和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2.泉州市学校青年教师的体育活动特征分析

(1)从体育活动内容和体育消费方面分析。从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中(图表略)可以看出,青年教师集中于首选跑步,散步,其次是球类和低消费的场馆设施活动。而从事的项目过于倾向于单一和大众的体育项目。一些新兴、休闲、高雅的项目却极少人去锻炼。另一项数据说明了青年教师的体育消费并不乐观。而这些行为却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制约。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运动方式应逐步为年轻人所爱好。内容更应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的选择转向。

(2)从参加运动的频度和时间分析。频度是指锻炼次数,时间是指每次参加活动的时间。频度是保证锻炼效果的前提,只有长期稳定的锻炼意识和行为才能取到一定的健康和保健的作用。大部分青年教师不是出于自身的锻炼意识,而是交流或个人的兴趣为出发点。因此是人非主动参与者,对朋友的依赖性强,自觉锻炼习惯差,从而影响锻炼频度和时间。体育锻炼通常选择于傍晚或双休日,目的是为了使大脑得到放松,缓解疲劳,调整生活为主要目的而采用低强度的运动。由于教师对体育锻炼认识的粗浅,没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没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概念,无法实现人生的精神生活價值取向。

(3)从运动效果分析。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健康,使自己能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况投入于实际工作中。但除此之外,还能通过体育运动促进感情交流和协调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趋势。

3.影响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体育锻炼意识行为的开展,综合以上现状,归纳起来有5个因素。即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体育因素,经济因素。其中自身因素中的内外激励是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锻炼氛围缺乏是第二成因,社会因素中的校园教育文化开展是第三成因,体育因素中的场地器材缺乏是第四成因,经济原因中体育投资比率是第五成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宗教,伦理观念及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体育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也是青年教师缺少体育锻炼的潜在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的体育人口平均仅为28.7%,体育消费水平低,体育活动内容单一、传统。女性稍有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跑步,散步为首选。这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另外锻炼时间过于集中在傍晚和双休日,运动形式过依赖于家人、朋友、同事、无形成锻炼的习惯。锻炼地点集中于校园较多。其次家附近的公园、马路。虽然已认识到体育锻炼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真正身体力行付之实际的只是小部分人。体育正逐渐成为高校青年教师生活中的一部分。参与锻炼的目的主要是身心放松,通过锻炼获得最大健康,参加锻炼以低强度的方式为主并随着年龄、职称增高趋势越明显。

2.建议

(1)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健康意识,使其自觉自愿的体育行为。人人行为角度讲,体育锻炼是人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由主体内在需要所致,激发出动机,最终产生行动。

(2)营造一种良好的锻炼氛围。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沙爀特提出“情绪三因素说”认为,情绪产生是由外界刺激机体生理变化和认知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因此锻炼气氛越浓越吸引人们投入于锻炼之中。

(3)要建立有组织机构,使无序的群体纳入有组织有制度有管理的轨道上。因为,学校的一些体育职能部门如体委、学生处、体育教学部等。其主要对象是学生,教职工群体工作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

(4)政府要努力改善和营造体育设施场地的同时,还要依托社会,走多元化的道路,充分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共同发展体育。

(5)实施全民健身运动计划。当今社会的全民健身运动是为了整体适应能力、智力、事业、社群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良好发展。没有健康的体能就无法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竞争力加强的现代生产和生活需要。如今,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刘桐华.试证大学生体育理论教育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2.2

[3]沈国平.影响高校知识分子体育行为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7

1 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

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要求的比例“最重要”的占10%,“重要”的占10%,“一般”占80%;对口头语言要求“最重要”的占20%,“重要”的占20%,“一般”占60%;对体态语言要求“最重要”的中学生占20%,“重要”的占40%,“一般”占40%;觉得体育教师的情绪和仪表“最重要”的占50%,重要的占40%,“一般”的占10%。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情绪、仪表、体态语言要求较高。在理解、认识和求知上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部分学生实行区别对待原则,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掌握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方式。体育课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为表现共同实现的一种活动过程。在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行为表现,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理,协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师生之间在沟通交流中出现的不必要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使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认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一种协调、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能更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才能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认识、接受能力和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态进行教学。中小学生不仅要从形态上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而且还要从理论上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内在联系和结构特点,这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刺激比较明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加强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和求知欲望是非常有益的。

3 口头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语言行为主要表现为讲解、提示、纠正错误动作等。采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简便实用、知识性强的口头语言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学习的兴趣。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述清楚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在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不断地向学生输入本次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自我反馈出现,而且凭借着教师自身的强烈的洞察力和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对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中反馈回来的信息给予细心的观察与收集,在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和身体素质情况所表现出的行为以及学生自行反馈问题中,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和接受能力,再向学生输出正确的语言信息,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如教学中的“辅导”、“纠正错误动作”、“技术评定”等等都算是通过语言向学生进行信息传递的。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口头语言行为应当恰当、适度,过多的肯定和赞许,往往会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学生从教师有效的语言行为中获得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了解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不断调整自我学习的状态。

语言控制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输入和学生的输出的信息。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性可以避免师生之间矛盾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时经常产生错误动作,教师在讲解错误动作时的语气稍微委婉一些,详细讲解示范错误的技术动作,积极传授正确的动作技能,说明正确与错误动作之间的区别,不要轻易点评学生的缺点,为此,学生从态度上会很乐意接受教师指导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积极性语言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当学生在练习中取得进步或遇到一定困难时,体育教师应及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以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期望,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地积极地完成既定的目的任务。

4 体态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行为主要表现为示范动作和肢体动作。除了善于用流畅的口头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明技术动作概念和运动原理,还要善于把自己的运动表象,通过示范动作的形式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这是体育教师特有的一种表达能力。示范动作比生动的口头语言更能真实地描述动作的特点,它的优势在于简便,意义丰富,并拥有许多场合语言无法替代的效益。

体态示范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依靠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教师采用准确熟练、优美自如、舒展大方的体态动作示范,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动作的连接形态,这对建立完整清晰的运动表象起到一定的作用。正确的体态示范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应力,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的积极性。学生模仿体育教师教学动作的程度决定于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水平的高低,示范动作的正确与否,对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建立正确、清晰的运动表象,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5 体育教师的教学情绪、仪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的情绪也同样能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精神振奋、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始终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教学,会使师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教师热情地教育和帮助学生,能使整个教学环境更富有民主性,以便减轻学生在教师面前的拘束心理,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尤其是在困难中给予真诚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标准规范的言行和衣着。体育教师应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教师上课情绪不高,仪表不佳,精力不集中,都将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8

学校领导不重视, 学校考评制度欠缺, 轻教学、重比赛, 体育教学教好教坏一个样, 导致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漠视。

建议:学校可以成立教师言行规范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 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监督、考核、奖励等机制, 引导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如, 每学期定期搞教学比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比赛等活动, 这些活动都会对体育教学行为规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缺乏应有的教研氛围

目前, 部分学校根本没有体育教研活动, 只有形式文档来应付联查, 从而导致教师工作态度散漫,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规范与否满不在乎。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9

一、理解“好玩”天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首先, 要理解学生是一名需要发展的孩子。孩子“好玩”是他们的天性, 而且他们玩的行为方式以及时机具有不确定性, 在教师不注意的时候, 他们更容易释放这种天性。面对孩子的“好玩”, 教师一方面不可不加分析, 断然呵斥, 随意惩罚;另一方面也不要迁就一切, 任其随心所欲, 而要以平和的心态和聪明的智慧, 用合适的方式引领他们的发展。

其次, 要理解学生的“错误”。“错误”是学生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其实, 学生的“错误”信息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正常心理特点, 它隐藏着学生个体已有的生活经验, 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笔者在一本期刊中看到的一个事例:在一节小学体育课上, 当全班同学都在跳绳时, 一名学生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拿出悠悠球玩了起来, 老师发现后立刻没收了悠悠球并狠狠教训了他一顿, 从此这位学生很反感这位体育教师, 对这位老师的体育课也不再感兴趣了。

我们应该意识到, 学生之所以放弃跳绳玩起了悠悠球, 或许是因为他已经具有了这方面的能力, 跳绳已不足以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欲望;或许是因为他压根就不喜欢跳绳, 对它不感兴趣;或许因为能力不强, 对他来说, 跳绳引起他过于焦虑而躲避学习。教师首先应该了解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处理, 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给以“痛批”, 给学生心理上蒙上一层阴影。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到学生学习中“错误”信息所包含的教育资源, 通过恰当的处理引领学生的发展, 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二、分享生活体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推剂

体育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部分, 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它同样包括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也包括各种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因此, 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各种喜怒哀乐, 体验到各种焦虑与紧张、成功与幸福。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分享学生的感受, 让学生相信教师能懂得他们的失望与满足, 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为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宽大的心理环境, 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行动增添了一针助推剂。

三、尊重个性张扬———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个性的特质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且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个性张扬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表现在运动项目或学习内容的兴趣上, 不少学生生来就对某个项目如健美操、球类等表现出特殊的爱好, 教师要随时发现并关注他们的兴趣, 帮助他们通过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的实践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其次, 学生的个性张扬还常常表现在学习行为上。比如, 有的学生经常会做出超出教师所规定的动作行为, 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和制止, 实际上, 一方面这是他们内在表现力的外释, 是一种优秀的个性特质表现;另一方面, 这也是学生自我学习成功与愉快的情绪体验的信息反馈, 是一种学习情感和态度的外在反应。因此, 教师不仅在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时候应该保护和尊重他们这种积极的个性表现, 而且还应该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以使得学生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促进每个人都能健康持续地全面发展。

四、关注教学细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体育教学是一种身体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归根结底需要落实到课堂实践行动中去, 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需要。在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课堂教学中, 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是我们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在一次100米练习中, 有位女生由于身体过于肥胖而行动艰难, 她的跑步动作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 这位女生到达终点后一个人默默走到一边坐下来哭泣。在我做她思想工作的时候她告诉我, 她一直为自己的肥胖感到苦恼和自卑, 今天同学的大笑再次让她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她真不知道如何面对以后的体育课学习。

很显然, 她的肥胖和同学的笑已经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如果不对她进行心理干预, 会影响她以后的生活的。于是我一方面对她个人进行心理疏导, 让她知道身体肥胖不是一个人的过错, 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并告诉她同学对她还是非常理解和友好的, 他们的笑只不过是学习中流露的正常情绪反应, 并不是刻意的“嘲笑”。另一方面, 我也加强了对其他同学的教育, 让他们在表达学习享受的同时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更要尊重别人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 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相反, 其他同学都愿意主动接近她并给她鼓励, 每次跑步的时候都有许多同学陪伴着她一起。从此, 这位女同学终于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脸上也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10

析, 以求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强化教学的能力。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 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逐渐往教师的专业行为方向发生转变。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侧重对不同领导方式下青年行为研究,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的影响。国内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性格的专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 [1]真正从性格特征角度研究教师行为之间关系还不多见。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 教师教的内容必须通过学生练习才能完成, 。教师的性格特征对体育教学行为有影响,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 不仅要讲, 而且还要参与学生的练习, 从中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区别于其他学科, 具有独特性。这一特点使国内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师性格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研究体育学科课堂教学行为。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岳阳市中学体育教师性格特征与其课堂教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2 调研对象

选取岳阳市岳阳一中、岳阳二中、岳阳三中、岳阳十三中、岳阳十四中、汨罗四中六所中学的在职中学体育教师。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方法的选用

通过对学术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的查阅, 发现对教师性格类型的研究中通常引用两种分类方法:荣格 (Carl Gustav Jung) 类型理论与基于Y-G性格量表的五种性格分类。本文研究所使用是以荣格性格理论为基础的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简称EPQ) 。对岳阳市六所中学的体育老师进行性格和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体育教师的性格类型及特征。

(2) 制定问卷对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

(3) 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及其课堂行为的进行相关性分析

1.3.2 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参考文献分析, 以荣格性格理论为基础设计调查的问卷。问卷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 问卷说明、填表指导、调研内容、受访者基本信息。问卷整理确定后对岳阳市六所中学的在职中学体育教师进行发放, 以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

1.3.3 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效度评价分为非常不合理 (1分) 、不合理 (2分) 、一般 (3分) 、较合理 (4分) 、非常合理 (5分) 五个梯度等级, 请学校专家学者进行检验, 对问卷结构设计、调研内容进行修改、减增, 对调查问卷的效度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见表1) 。

1.3.4 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从2014年10月15日至30日, 对岳阳市五所中学的在职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性格特征和课堂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采取现场发放、填写、回收的方法。本次调查对象总数量达32人, 共回收问卷32份, 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31份, 有效率为96.88%,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2。

2 研究结果

2.1 中学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

教师的性格特征, 是教师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2]根据荣格性格理论将教师性格分为内外向 (Extraversion) 、神经质 (Neuroticism) 、精神质 (Psychoticism) 、掩饰性 (Lie) 。在所调查的岳阳中学体育老师都认真的回答了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 并按要求在问卷中作答。原始分积分题型设置见表三, 其中 (+) 为正向记分, 即答“是”加一分, 答“否”不加分; (-) 为反向计分, 即答“是”不加分, 答“否”加一分。

根据艾森克人格测试 (EPQ) 标准分数进行换算, 采用标准分数 (T) 的换算方法, 其中标准分数T=50+10* (X-M) /SD, M为原始分, X为平均数, SD为标准差。由问卷的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换算, 得到调查结果如下。

2.1.1 内外向 (E)

内外向 (E) 是教师性格特征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数, 教师性格的内外向能反映出教师的兴奋和适应程度, 与神经系统的兴奋以及抑制的强度有关。分数高的表现出人格偏外向, 好于人际交际、渴望刺激和善于冒险, 情感易于冲动。而分数偏低的低则表现人格偏内向, 喜欢安静, 善于总结和反思, 除了身边的亲密的朋友外, 对一般人表现为缄默冷淡, 不喜欢刺激性的行为与活动, 喜欢有秩序、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 情绪比较稳定。从表4中看出大部分的的教师性格特征属于趋向外向型, 其次是中间型, 可能与教师的教学项目和教学的方式有关, 表现为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课堂活跃。

2.1.2 神经质 (N)

神经质 (N) 又被叫做情绪性, 情绪是正常的行为, 与病症无关, 正常的人也具有神经质 (即情绪) 。在测试中分数高则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 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则表现为遇事稳健, 对待事物充满信心, 有自己的思维方法, 情绪反应慢且弱、性格温和。从表5中可以看出情绪稳定情况这一栏, 教师的情绪多为表现稳定和较稳定, 这说明体育教师大部分都具有优秀的性格类型。[3]而这种趋向稳定的性格特征在教师当中尤为明显, 可能与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都是来自于专业的培训和专门的选拔而产生的优秀人才有关。

2.1.3 精神质 (P)

精神质 (P) 是性格特征的倔强或讲求实际的程度, 并非所指的精神病, 它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 只是存在的相对程度不同, 但如果其表现出明显程度偏高或偏低, 则容易发展成行为的异常;分数高的可能表现出孤独, 不爱与人交往, 不喜欢关心他人, 比较难适应外部的环境, 常常表现不近人情, 感觉迟钝, 与他人交往不太友好, 喜欢寻衅搅扰, 喜欢干特别的事情, 并且不注意危险。从表六上中看出中学90.32%的体育教师心理均非常正常, 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除极少数, 倾向神经质表现为倾向攻击性, 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跟身边的同事、学生相处。

2.1.4 掩饰型 (L)

掩饰型 (L) 是判定一次性格特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的重要选项。测定被试者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 或者测定其社会性诚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 L分值大于60即为调查表无效。从表6数据的整理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L分值除一名老师填写的调查表无效外, 其他均在有效范围, 掩饰比例为3.13%确保了数据的可用性。

2.2 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广义的教学行为, 是指一切与教学有关的行为, 包括课内、课外诸方面。[4]狭义的教学行为仅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体育教师的行为对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课堂活跃表现积极, 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反之如果教学行为不当, 学生的积极性和效果就会明显下降, [6]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有明显的作用, [7]因此研究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尤为重要的。由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见表8。

其中课堂教学行为表现非常积极的教师最多, 占所有被调查老师的80.65%, 充满激情、有感染力, 教学方法得当, 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 亲近学生, 与学生的关系把持非常好, 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置问题, 去剖析问题的根源, 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16.13%的体育教师表现积极, 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下, 能主动的去接受学习, 学习效果好。除此之外极少数教师的行为表现一般, 在问题的处理方面, 没有表现积极的教师在教学上的激情与动机强烈, 细节把控上不够, 教学效果也一般。

3 分析与讨论

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是内在的、隐性的, 它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在表现着, 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8]教师教的内容必须通过学生练习才能完成。教学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实现单位, 它与目的相关。体育有别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教学科目。[9]主要表现在体育的教学与实践, 动作模范练习, 游戏互动等方面。性别差异在男女生中也表现明显。[10]在教师的性格方面表现倾向外向的人多, 但教学活动与性格特征依然存在关联。[11]本次研究的性格特征调查问卷和教师课堂行为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均为岳阳的中学体育教师, 对比两份调查做如了分析。

3.1 内外向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在70.96%的中学体育教师人格偏外向或典型外向中, 体育课堂表现较为活跃, 与学生积极互动, 上课的活动方式多样, 对教学的活力能够表现的淋漓尽致, 能从学生的一些行为动作反应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容易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 对于一些常规的问题表现为各抒己见, 有自己的想法, 自我认可度比较高, 常常精神质 (P) 值也较高, 而在其中的教师占课堂教学行为表现积极或非常积极的92.00%, 在《大学教师的性格特征与教学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中, 作者通过对教师课堂观察以及访谈的调查方法, 通过以老师谈自己的性格特征, 来阐述、解释课堂教学行为为主, 并归纳了其中12名教师的核心性格特征和典型教学行为, 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教师之间有部分性格特征重叠相似, [12]大都属于荣格性格理论中的中间型, 与中学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区别;剩余的29.04%性格倾向内向的体育教师则表现沉稳, 相对上课的方式行为比较固定化, 变通程度比较小, 主要以正规模式的操作, 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关注度不够, 神经质 (N) 值低, 情绪极为稳定, 而这类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上表现一般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100%, 这也表现出性格特征与课堂教学行为两者存在相关性。

3.2 神经质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由调查数据在神经质教师稳定性一栏中, 稳定的占比达到了96.77%, 所表现出来的是公共的优秀特性, 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在神经质和课堂教学行为两者上不能进行实质的比较。

3.3 精神质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90.32%的岳阳中学体育教师均非常正常, 这与教师的职业有关系。教师都是经过国家特定的教师选拔, 对教师的教学资格有条件的限制。在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的教师表现, 93.55%的教师表现积极或非常积极, 与教师的教学特点对应。在中学体育教师低神经质与课堂教学行为的积极和非常积极两个因素中, 重复区间尤为明显, 重复率更是高达96.55%。因此岳阳的中学体育教师精神质与课堂教学行为有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在学生之中, 不仅要讲, 而且还要参与学生的练习。从中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给学生以正确的纠正和引导。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区别于其他学科, 具有独特的传递性。也从中体现了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体育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4 结论

性格是与后天的社会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并且每位体育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 性格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师的思想, 而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 研究发现性格特征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关系密切, 在内外向 (E) 和精神质 (N) 与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重叠的区域极大, 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其课堂的教学具体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研究调查表明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与其课堂的教学行为有关系。

5 建议

对内外向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师培训时, 根据内外向的性格特征针对性的进行加强。对外向的中学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教学思维的扩展, 对内向的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多引导进行发散性课堂教学, 提高多元化课堂教学。在培养体育教师的过程当中根据被培养对象性格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培养, 长善救失, 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并努力将不足转化为成为优势。

在精神质与课堂教学行为方面, 注重对教师思想品德的考察, 加强教学监督, 发扬教师的积极教学的传统。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有意识性的控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为青少年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大力发展体育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高明书.全国部分骨干教师个性特征的初步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5 (3) :42-45.

[2]李松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25 (4) :48-51.

[3]蒋桂珍.大学教师的性格特征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教育评论, 2006 (6) :43-45.

[4]赵军, 周文来.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探讨[J].新课程 (教育学术) .2010 (10) .

[5]刘莉.教师性格特征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贵州教育, 2003 (11) :29-30.

[6]周小叶.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J].科技致富向导.2009 (18) .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篇11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现代社会所关注的重点,而如何改进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善的问题。下面结合实际体育课堂教学,简要谈谈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低效行为;改进策略

一、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

1.课前准备不充分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教学器材和足够的场地来完成。体育教学中,教学场地大小、器材数量及学生人数都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器材准备不够充分,将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如,体育课堂上,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拿一根跳绳进行练习,结果却有几个学生说没有分到跳绳,这时教师就不得不暂停课程去器材室给学生拿来跳绳,然后才开始练习指导。

2.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学重点是课堂高效完成的基础,缺少教学重点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如果教师在课前备课没有依据教学内容划分出教学的重点,只会导致体育课堂变为活动课。

比如,教师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做好准备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投篮与传球等练习,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比赛。只见学生在课堂上时而运球、时而传球或投篮,期间每个技巧的练习时间都所差无几,也就没有明确的部分进行重点练习,以至于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只是知道这一节体育课练习了哪些项目,却不清楚具体学到了什么。

3.教学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在技巧课的初始时间里,教师组织学生做“贴烧饼”游戏,期间学生不断奔跑和追逐,喝彩声与加油声连绵不绝,但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却又将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开始新的练习,这样一来,导致前后两个环节没有紧密的联系,针对性也就大打折扣。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学游戏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效用,而不能仅仅考虑它的原始作用,更多的是要挖掘它的课堂价值。

4.教学管理能力不够

教师在加强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他们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教化,以此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教学器材,如,篮球、跳绳、毽子等,这一教学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进行活动和练习。结果学生在教师说完自由选择器材练习之后,全都一窝蜂地冲到运动器材前抢夺器材,但由于某一器材数量不够而导致学生之间发生了争吵和不愉快,而有的学生就独自走到一边自己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管得了这里却顾不上其他的。这样的情况无疑接近于放羊式的教学,虽然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但其中却不断有问题显现出来。

5.教师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死板的教案是无形的手,支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或是那样的毛病。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容易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尽管教师提前做出了很多的准备,也难以完全预计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

二、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低效行为的改进策略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要为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器材和场地等加以充分准备和筛选,并在每一堂课前制订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并从中衍生出教学重难点,以便根据教学重难点设置有效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有所获。

与此同时,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体育课堂环节,在课堂上增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游戏环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例如,我在教授“前滚翻”一课时,组织学生先进行“看天”和“看谁做得快”的小游戏,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所要具备的低头和团身动作,以此为前滚翻这一教学环节做了有效的铺垫。课堂游戏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辩证地看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有在我们的正确启发和引导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从而提高自律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不善于表达,因而在授课时,教师要学会聆听和吸纳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并灵活加以处理和引导。

总而言之,要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摸索和研究,与此同时,在充分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并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订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从而避免低效课堂教學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兢兢.小学体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才智, 2014(27).

[2]吴春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2016(5).

高中体育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 篇12

一、学会倾听

有一次课,让学生玩“钻山洞”的游戏。所谓的“钻山洞”,是把学生排成四路纵队紧靠在一起,然后每人都两脚分开形成一个“山洞”,听到信号后,最后一个开始爬出山洞,立即站在最前面,然后依次爬完。之所以选这个游戏是因为考虑到整节课学生的下肢活动较多,也比较枯燥,用钻山洞这一游戏活动,是想调节一下,使学生上下肢并用,并且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这个游戏在我以前的课上效果非常好。当我向大家讲完规则和要求后,学生的表情并没像我期待的那样,相反,有几个女生的眼神中流露出不情愿表情。在我看来,他们是怕脏、怕累、怕不雅观。于是,我就大讲作为青少年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多吃苦,不怕脏和累,多多磨炼自己。在我的“教育”下,大家开始玩,男生还不错,女生有几个推推搡搡,但碍于我苦口婆心的教育,最终还是钻了,但我明显感到她们情非所愿,这节课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草草收场。

是哪里出问题了?我自己问自己。正在这时,有两个女生找到我。生:老师,能不能不用这个游戏。师:为什么?你能说出原因吗?生:我不钻别人,也不想被人钻。说完泪从眼眶里流了出来,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就说:“那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既能调节气氛又能使上肢得到活动?”一个女生一听,先是一怔,后又露出喜悦的神情。说:“老师能不能变换一下,两排人面对面手搭肩形成个山洞,女生和男生比赛,男生可以让我们一段距离。我一听,喜上眉梢,脱口而出就说;“好哇!”学生也来了精神:“这样的话,我们都愿钻。”第二次课,我索性把大家全部按兴趣分组,要求每组自己选出组长,然后自己决定跑的路线,玩点花样。然后,学生各自找自己的方案去了。后来的比赛课,大家发挥得异常出色,在小小的一个球场上,在各个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种方式的跑、各种花样的游戏,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我被感动了,因为在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从没有把课完整地过一遍,所以他们的玩法令我入迷。自始至终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不过,令我最心动的是先前与我对话的那个女生,表现十分抢眼。

二、学会体验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对于我来说,体育课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技巧的学习,身体的锻炼,体锻的达标,更是属于我激情四溢,挥洒青春,宣泄释放自我的地方。几年来,操场边的花草树木,球场中的篮球框,都是我朝夕相处的亲密伙伴,陪着我迎接黎明,送走夕阳。是我心爱的篮球,一次一次带我走出烦躁郁闷,一次又一次令我无限接近梦想。我是一个好动的人,因此,一直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我从小就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现实的复杂因素使我无缘实现梦想,正是因为如此,我更感谢体育课,因为那是我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我是高三(1)班的C,现在想想那些咬着牙、拖着两条已经快要迈不动的腿,坚持到终点的滋味,其实也是一种挺精彩的体验。说老实话,虽然是很累,但听到自己的成绩,在努力之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也算是一种成功的体验。而且现在到了高三,有时候还真要感谢800米跑让我学会了坚持。其实,800米难就难在坚持到底。”

这是学生们的真实感受,这是教师们的成功收获。

三、学会合作

在高一填写选项志愿时,有一个叫W的男生指出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也没什么爱好。他的体能测验成绩确实不尽如人意:50米成绩9.5秒、立定跳远成绩1.65米、800米成绩5分05秒。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他对待练习也是实行逃避政策,不合群,而且没有一点篮球基础,拿着球只会抱着跑,更谈不上传球和运球了。为了提高他学习篮球的兴趣,我告诉这个同学:要学会打篮球,首先要把篮球当成自己的朋友,要想成为朋友,就必须知道球的脾气和性格,因此练习要从熟悉球性开始。于是,我让他首先从原地球性练习开始,等手感增强了,再逐渐过渡到行进间球性练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他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更重要的是,当他获得每一点进步时,我都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从而大大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篮球的兴趣,进步也越来越明显。对自己的不自信让他不敢与同学一起练习,为了帮助他克服这一心理,我平时在同学面前很注意表扬他的优点。他守纪律,愿意帮助同学,有时篮球滚得很远,他都主动跑过去把球捡回来。于是,我首先从爱护集体出发,对他进行肯定,并让其他同学反思,告诉他们要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建立良好的班风,并鼓励他们互帮互学。不知不觉,他开始成为了班级的一分子。在以后的练习中,他慢慢变得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一起练习,逐渐融入到班级当中,体验到体育带给他的快乐。

上一篇:养老金会计思考下一篇:竹林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