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共11篇)
中学体育教师 篇1
一、中学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
教师, 是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体育教师的根本职责, 就是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发展学生体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
什么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呢?他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就是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圆满的完成课程内容, 很好的达成课程目标;而敬业精神, 更多是更高层次的一种追求。有高度敬业精神的老师,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会只把工作当做工作而已, 而是精益求精, 从治学和育人的角度出发, 更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能够花时间, 想办法, 研究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 培养他们的运动意识, 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1、职业态度
对于任何职业, 态度都决定一切。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是体育教学能否正常开展, 教育事业能够薪火相传的决定因素。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只有热爱体育工作, 热爱学生,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目前的现状是, 中学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学当做工作, 而非事业的人占大多数。原因是多方面的, 机制上, 待遇上, 发展潜力上的, 都阻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与学生家长关系
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方面讲, 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 师生关系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 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经历等等。体育教师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 也会不同程度地偏爱某些学生。虽无可厚非, 但为了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 老师还是应该平等的和所有学生交流, 爱护和关心每个学生。
除此以外, 家长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培养孩子的目标,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不可或缺。教师与家长之间不仅要相互尊重, 更要互相理解, 保持联系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机会应该较为合理的安排在各个教学时段, 而非只在家长会之时。当然, 有一点还是需要提出的, 作为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 在实际的中学教学中不是放在第一位的, 只要达到基本目标, 就认为没有问题了, 所以, 体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相当罕见, 笔者认为是一种现实但不正常的现象。
3、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师只有严谨治学, 以主人翁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 才能提高其自身素质, 才能营造良好学风, 不断满足教学质量的需要, 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接班人水平, 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应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学校要从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入手, 不断激发中学体育教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 引导他们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多做对比研究,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创造性的改进教学方法。现实情况下, 一方面, 中学体育教师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质量标准———口令洪亮, 动作准确, 讲解完整, 组织紧凑;另一方面, 工作重点还仅限于各项教学项目的及格率、达标率、优秀率。当然, 用数据说话无可厚非, 但是学生体育意识和修养的培养也是应当加强的。
4、团队协作
众所周知, 在教育工作中, 教师团队的合力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很大。师资力量再少的学校, 也不可能是一个老师的单打独斗, 即使只有一个人, 也会与其他教育实体发生关系。所以团队协作精神是教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一般情况下, 体育教师具有活泼开朗, 善于交流的特点, 现在需要改进的是要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教学交流和研究活动, 共同承担各类大型活动, 拓宽思维, 共享经验教训, 这样整个团队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提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水平的措施
1、考核机制
任何职业都需要一定的考核监督机制, 中学教育也不例外。现在, 一些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管理的网络体系, 包含了教师执业过程的各个环节, 不仅注重结果更重视过程管理。培训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机制等都被纳入其中。
这个体系的建立、健全、运作, 不仅是学校的事, 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庭共同努力, 制度只是一些文字, 落到实处, 还需要政策、意识、经费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 这样制度才能发挥其重要职能, 才能为教学质量、教师发展建立一套长效机制。
2、培训机制
上面谈到了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中学体育教师团队战斗力的问题, 但归根结底是教师素质问题。简单而言, 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两部分。人类要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就需要知识, 就必须学习。一方面, 中学体育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为社会主义培养身体和思想素质过硬的建设者。另一方面, 要注重学习相关的教育科学理论, 更好的掌握教育规律, 提高专业技能。
中学体育教师学习各学科科学的渠道应该较为广泛, 由学校和自身共同努力。学校方面, 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教师培训, 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教师自身方面, 应该着力注重书本知识和实战经验的结合, 多对比和联系, 例如, 可以长期收看电视台转播的各类体育赛事, 关注新的发展情况, 并重点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书本学习和实践运用结合到一起, 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体育运动习惯。
摘要:本文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出发, 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提出了提升教师职业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教育,体育教师,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辅成, 史文校, 周金虎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吴渝.用科学发展观阐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胡周友.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及应具备的素质.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 (19) :4
怎样建构中学体育教师素质 篇2
1、政治思想素质
(1)政治理论方面 要学习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武装自已的头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自觉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终生做体育工作"的专业思想。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共产主义世界观。
(2)职业道德方面 它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风格习惯的总和,即常说的师德。它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要有春蚕吐丝般的献身教育的精神;精通业务,学而不厌,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的精神;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处处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
2、道德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基础,道德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基础,能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对技术精益求精,能使教师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已所从事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以致在市场经济大潮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仍能发扬"红烛"、"春蚕"精神,献身体育教师事业。
3、较好的体质状况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是体育教师应具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也就是运动能力,包括体能和技能。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应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良好,能具备各种活动和运动能力,即他的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有好的表现。有了这些素质,直观上是体育生物效益的客观再现,是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具有积极的诱导作用。
4、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专业技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一般而言会做才能会教,做的越好,体会越深,感性知识越丰富,具备会教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会做和会教之间不是必然的自发过程,技术水平越高,并不等于他的教学能力越强,但会做是会教的基础,会教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2)专业理论知识 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知识越渊博,能力便越强,无知则无能,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即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
(3)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师的能力素质,它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
5、指导社区体育活动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时尚,主体自发的体育健康意识和大众体育活动悄然进入社会和家庭,尤其是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后,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社区体育的兴起正在呼唤一支具有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
6、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
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开展课外训 篇3
一、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首先, 要想把课外训练搞好, 应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 这就需要我们在本职工作中,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使自己的工作业绩达到学校领导认可的水平, 让领导明白, 学校体育比赛是展现学校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是一个学校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是扩大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从而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只有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我们的课外训练才有了生存的第一步。其次, 德智体美劳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作为体育教师, 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 让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运动训练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认识到体育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最佳手段和方式。体育运动不但不会影响学习, 适度的体育训练还可以增强体质, 提高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还能够有效地缓解高强度文化课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除此之外, 体育运动还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恒心和耐心, 让学生更富有上进心和拼搏的精神。
二、选准苗子, 取得家长、教师的配合
获得领导认可之后, 应该积极选取体育苗子, 比如在各种运动会上发现有前途的体育苗子, 将这些体育苗子通过各种途径吸收过来。苗子选好后紧接着就应该同其家长及班主任、任课教师取得联系, 给他们讲明课外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从而配合自己的训练要求。在和家长沟通中, 应该注意沟通的方式, 因为有些家长虽然本人喜欢体育, 但脑子中还存在担心孩子文化课成绩下滑影响孩子前途的心理, 所以, 体育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 给家长阐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孩子成才的道路有很多, 成才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特别是要尊重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让孩子以后的发展更有持续性。在与文化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沟通的时候, 更应该具有耐心, 因为好多班主任担心学生在班级里太活泼, 不遵守纪律。其实, 经常进行体育训练的孩子, 他们不仅有健康的体魄, 更有朝气, 他们更懂得遵守纪律, 懂得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会有好的成绩的取得。
三、学生理想的培养
体育训练毕竟不同于学习文化课, 要吃苦、要受累, 有时还可能受伤。尤其是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对吃苦耐劳缺少认识, 如果对他们缺乏理想教育, 在运动训练中遇到一点苦和累, 就不愿意参加训练, 甚至放弃训练。这时进行理想主义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教育使其明白体育训练是为了增强体质, 是为了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是为祖国争光, 为民族争光, 同时也是提高自我身体素质, 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质, 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的手段。如果每一名运动员都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那么体育训练苦点、累点就不算什么了。一旦认识到体育锻炼和自己未来成功的关系, 那么他们就会信心百倍, 坚持不懈。同时, 可以通过著名运动员的先进事迹来激励他们, 如姚明、李宁、邓亚萍、李小双等, 为了祖国的体育事业, 勤奋刻苦, 坚持不懈, 不但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也让自己的事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运用励志教育的手段, 使队员端正训练思想、明确训练目标,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训练中去。有了坚定的信念, 队员在训练中即使受苦受累, 也不会中途离队, 停止训练。
四、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训练的原因是怕耽误自己的学习。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必须处理好队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减轻队员的后顾之忧。要同队员们讲明, 训练毕竟是课余训练, 不占用大家的正常学习时间, 如果比赛耽误队员的文化学习, 返校后一定要让其任课教师帮助补上。平时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多取得联系, 全面督促队员们的文化课学习, 并且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也要及时予以帮助解决。体育教师既是教练员又要承担起学习活动的辅导员甚至督促员的责任。要让队员的文化课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提高, 这样才能取得任课老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获得队员对训练的认同感, 他们才会认真地参加业余训练, 从而取得双丰收。
五、科学训练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 篇4
摘要:
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中考时的体育考试也带给他们很大的困扰。他们希望取得较高的体育成绩,而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能力的提高来实现自己考上心仪的高中院校的愿望。
一直以来,体育课教学都是中学生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教学传授给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观,以此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可是,如何调动中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改革提倡的风生水起,可是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和活力,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本文主要就当前的一些问题,从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最基本的因素——兴趣,入手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解决许多学生的体育成绩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教学方式 正文:
兴趣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中学生的心理倾向性比较明显,对一些新奇、趣味性高的项目会产生比较高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体验倾向。
现阶段教学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有效开展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体育教学。中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各项事物兴趣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契机。
1、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我国古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通过乐趣性强的方式来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将全部的精力与注意力投入到体育课学习的过程中。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深刻的体会到了体育课堂上存在的巨大乐趣,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快速去掌握体育健身的基本原理与运动技能。
2、影响中学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中学提倡快乐体育教学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我可以深深体会到其实孩子们并没有体会到太多的乐趣。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归根结底是以传授中学生的体育技术为主,还是以趣味教学为主,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将两者进行结合。中学体育教学要么是完全的“放羊”式教学,教师什么内容都不安排,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要么就是整节课都安排一些学习内容,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兴趣低下。2.2 教学内容单一,激不起学生的热情
中学生心理倾向性比较明显,对一些新奇、趣味性高的项目比较感兴趣,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单一,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虽然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迎合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进行了完善,但是在教学中仍旧是以广播体操、健身操、跳绳、传统的游戏这些项目为主,中学生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兴趣一般、投入的关注度不高,如何完善中学生体育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中学体育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3、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3.1 明确体育的教学目标
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制定要随着教学的改革进行变化,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时代性,针对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目标的设定。
当前教学应该更加关注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设定要以健康、快乐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中学生可以真正爱上体育课,在愉快的心理下学习体育健康知识与技术,不应该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3.2 完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活泼好动,对一些趣味性较高的体育内容感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
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武术运动。
武术类运动属于表现类活动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虽然有些不足,但是有其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优势,它没有场地的限制,开展过程中危险系数小,因此,将其作为中学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中学课程和生活内容。3.2.1 武术的功能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武术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经常进行武术的锻炼,有利于肌肉、骨骼、关节匀称发展,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正确的体型,良好的健康习惯。
经常进行武术的锻炼有利于对身体进行形体塑造,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益于增强其肌肉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增进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健康。3.2.2 对中学生生理的作用
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学生有不同的生理特性,他们的骨骼硬度和密度不大、易变形,但不容易骨折,同时具有肌肉发展不平衡、肌肉耐力差、易疲劳、关节易脱节、心血管机能不完善等特点。
综上所述,中学生特殊的身体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能适应负荷小、动作快的练习、中等强度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的练习,而武术运动具有明显的力度和弹性,不同的锻炼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负荷。因此,武术很适合中学生进行练习。3.2.3开展武术教学活动实情展示
“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武术精神”一直是我们提倡和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和要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例,来逐层分析进行武术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基于课程标准,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以教材“武术”为载体,进行武术教材的拓展、延伸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小组合作展开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在情趣中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培养,知识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纵观武术教材,主要内容大部分以基本的拳、掌、勾手以及步型为主,但作为学校的体育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同样进行了扩展教学。
武术运动具有非常高的练习价值,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素质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反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四班的学生,他们聪明、活泼、模仿能力强,乐于表现自己。课程将授课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特意创设了“武术展示方阵”,为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提供了“舞台”,用来提高学生兴趣,避免练习的枯燥性。
在本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情景创设,提高兴趣、层层递进、共同进步的教学策略。并且有效运用了问题的预设与对策这一重要的方式,为提高学生参与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力求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武术基本功要求高、练习反复、易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行,创设了运动会展示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集体展示。
从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再到分组巩固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习效果,武术套路的特点就是动作变化多端,动作路线不依,初学者不易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层层的分解,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各种步型,在学生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结合上、下肢的配合练习,其次,进行基础套路的学习,并结合口令进行辅助练习。
4、结语
通过新课标的更改,相信大家都可以知道,我们所进行的体育课具体内容不再受到强制性的规定,而是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去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但是教师上课内容不再受限制之后我们也会变得犹豫不决,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上课,都不会上课了,无法去达到新课标对我们课堂的教学要求。新课标的落实情况难免会受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那些现实情况阻碍。
然而,武术教学以其独有的特点,完全适合在中学中开展:第一,该项目动作欢快、节奏鲜明,能激发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第二,从武术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既满足运动健身性,也有实效性;第三,该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略低,练习方便。由此可见,在中学开展武术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举措。
本文结合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从采用武术练习、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参与体育课兴趣进行了论述。我们应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间交流沟通,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教学质量的高效有用,最终不断提高中学生体育整体的教学水平。将体育教学的新思路切实可行的进行下去,依靠学生本身浓厚的学习兴趣去提高和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争取在今后的中考体育考试中取得喜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基于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探讨 篇5
关键词:素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素养
一、体育教师应具备优良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1.热爱教育事业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己任,而体质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是成就事业报效祖国和享乐人生的本钱。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关人的个性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动机、知识、技能、心理、个性、兴趣、爱好等都要认识了解,进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体育教学的复杂性需要教师付出繁重的劳动和消耗极大得精力。他们起早摸黑,摸爬滚打,风吹日晒,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金钱、权力和名誉,只有呕心沥血、两袖清风和默默无闻。因此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根本不可能始终如一地从事教育工作的。
2.热爱、关心、尊重学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之外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护、关怀和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个学生,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并激发他们的情感,启迪他们的心灵,增加他们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爱还必须与严格要求学生联系起来,做到爱之深,求之严。没有严格要求的爱只能是盲目的爱,它并不能使学生在爱的力量的感召下实现教育目的,从而丧失了爱学生的真正意义。
3.体育教师应做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的表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历代教育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道德要求。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要求教师绝不能成为口头的说教者,而应当以自己的全部人格为学生作出表率,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仿效教师这一榜样,又可以使学生把教师的言行作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尺度。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培养自身文明、健康的行为举止、教态自然大方、谈吐文雅、诚实可信、严以律己等优良品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和教育作用。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优良的知识素养
1.政治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最大动力。作为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知识素质。体育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师仅凭现有的知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重视自身的再提高。体育教师除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不断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用新观念、新知识武装自己,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也是深化教改所必须的。
3.能力素质。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具备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①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首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示范能力、钻研大纲教材编制教学计划的能力。②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了解学生行为和学习情况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③训练能力是指作为体育教师,要掌握专项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竞赛和裁判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够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④科学研究能力。开展学校体育科研是提高学校体育科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应具备从学校体育现状实际出发,进行科研选题、制订计划、选择和运用科研方法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
4.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具有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特点,除了需要按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外,还担负着领操、带运动队、辅导课外活动、组织运动竞赛的任务,工作任务多,活动范围广、劳动强度大,本身就需要有良好的体质、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为此,体育教师必须以顽强不懈的努力,注意锻炼自己的体魄,不断学习新的运动知识,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这些都是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
5.体育教师敢于提出质疑,提出新的理论。为了改革体育教学,积极进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首先要摸索一个新的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使教师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新颖性、丰富性和时代的气息。科研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和放弃。
综上所述,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基本观点: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关键在于以人育人,以素质育素质,以德育德,以良好个性育个性。因此,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所传授班级学生素质的优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中展现自己个人的立体形象。只有当体育教师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时候,才有资格教育和塑造别人。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民治,李方膺.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练篮球教材[M].人民出版社,2007.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 篇6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 (Freudenberger) 提出并首次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 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的情感付出和高强度的压力下而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1]。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执行者和组织者, 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也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然而, 现实生活中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扰, 来自于各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因此, 本文以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提出有效地建议和采取合理的措施, 帮助中学体育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学校体育工作中。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找相关书籍、CNKI、万方数据库、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文件和数据等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
1.2 访谈法
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问题, 对相关专家和部分教师就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访谈, 以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
1.3 逻辑分析法
对所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筛选、参考, 结合调查结果, 通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 进行研究和总结。
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因素
2.1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特点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只是职业倦怠中的一种, 是指体育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的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 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能力的衰竭。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学者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观点, 许多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感较为严重[2]。蓝秀华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体因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压力或处理工作中各种挫折而体验的一种身心疲惫枯竭的情感状态[3]。曾玲娟则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是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4]。
中学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情, 应付各方面的要求和压力,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力之下, 不可避免地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工作中缺乏热情, 敷衍了事、与学生情感疏离和冷漠、没有职业进取心、工作没有创造性, 得过且过。这样就会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下降、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
2.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2.2.1 社会因素
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职业声望等几个方面构成, 其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心理状态[5]。在中国传统观念“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下,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体育学科只是活动课, 不具有文化价值, 对于文化课并没有什么较大的促进作用, 甚至认为经常开展体育课对学习精力有分散的作用。体育教师经常被等同与“武夫”, 社会角色模糊, 社会地位依然较低, 甚至对体育教师的偏见仍然存在, 长期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对于中学体育教师的认同感很低。在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很难体现, 个体存在着压抑感且缺乏归属感, 自然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2.2 学校因素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 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处于“副科”的角色, 体育教师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副科”教师。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 最容易引起体育教师不满的方面是同工不同酬。多数学校在计算工作量的时候, 课时比重的系数不一样, 同样的课时但是课时费用却不同, 升学考试学科明显高于体育学科。体育教师的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 对体育教师的偏见依然存在, 学校也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 体育教师的待遇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6]。体育教师在经济收入上远不如其他文化课教师, 多数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在整个学校中处于底层。在评价制度方面, 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部分学校对于体育课的质量如何、效果如何毫不关心, 重要的是不能够发生安全事故, 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 这就是一堂好课。有的学校为了防止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 要求体育课必须站好队形方阵, 军事化般的上课, 自由活动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 完全不考虑学生兴趣和课程项目特点, 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被限制的缩手缩脚。此外, 体育教师在职称晋升上也处于弱势地位。在评比的标准上更倾向于文化课教师, 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在职称结构上普遍偏低, 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2.3 人际因素
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另一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中学教学环境中, “文化课最重要”的思想影响深入人心, 体育教师很难取得与其他科目老师的同等地位, 学生对其他科目教师比较尊重, 但是对于体育老师却不以为然。在日常课程的开展过程中, 学生由于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 对于文化课教师的教学、安排都会尽量的配合, 学生和教师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课程的进行相对比较顺利。而体育课则存在不少的困难,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课, 是学习之余的休闲时间。女生希望和小伙伴一起吃吃东西, 聊聊天, 男生则希望自己玩玩感兴趣的项目, 但是体育课有自己的项目和内容安排, 这个往往和学生的意愿相冲突。教师努力授课, 学生无奈敷衍以对, 教师缺乏有成就感, 因此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2.4 职业因素
体育教学工作在职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 因此其影响因素也呈现出不同。首先, 体育学科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学科, 需要脑力的设计安排, 体力的组织示范才能完成, 劳动程度复杂、身心的压力较大。第二, 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较特殊, 教学以室外环境为主。在操场上相对于教室内的管理组织难度较大, 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恶劣。第三, 体育教学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体育课的开展过程中一旦发生教学伤害事故, 学校往往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的管理不善, 教师可能要承担工作上处罚和经济赔偿的风险。长期处在这些压力之下, 个体的倦怠心理就会自然产生。
2.2.5 个人因素
个体人格特点和能力结构也是造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人格特征以及心理素质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 面临压力时所产生的心理情绪各有不同。尤其是具有过高理想、过强自尊的教师, 在心理状态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丧失信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动摇, 容易产生倦怠心理[7]。此外, 个体能力结构的欠缺也会带来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新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起和普及, 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上已经不能再满足学生的需求;新课改的发展和新教学模式的运用也给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堂的组织和管理也带来了很大困惑。面对这样的变化, 对于本来就知识结构单一, 外语计算机水平较弱的体育教师来说更容易失去平衡感, 产生职业倦怠。
3 建议与对策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到影响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样的, 有来自于社会、学校、职业和个人多方面的原因。因此, 要缓解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解决。
3.1 提高社会认识, 改善教师待遇
应加大力度对体育教师职业进行宣传和引导, 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在舆论上营造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支持教师的社会氛围, 改变以往公众对于这个职业的偏见, 充分展示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必要性, 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这个职业。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 适当合理的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 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和训练工作的积极性。
3.2 转变管理模式, 创造和谐环境
学校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 消除对体育学科的偏见, 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体育教师感到自身工作的真正价值, 进而缓解和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此外, 学校要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优化教学环境, 满足体育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让教师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教学、科研, 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
3.3 完善评价机制, 提供培训机会
改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能够使体育教师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满足自我实现感, 同时有利于学校发展[8]。学校领导应该建立有关中学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职业发展为目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可以保证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 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 学校应该积极创造体育教师业务培训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提供更多的时间与资源供其参加进修。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校内或校际研讨会、校本课程的培训、名人专家的研讨, 提高其业务水平、开拓体育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激发体育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
3.4 树立正确目标, 提高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积极工作的信念, 培养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需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 应及时调节个人情绪、增强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与社会适应能力。其次,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 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素养、人文修养, 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提升自己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层次, 唤醒自我意识, 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建立一个坐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学校、职业和个人等方面。建议: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认识, 改善教师待遇、转变管理模式, 创造和谐环境、完善评价机制, 提供培训机会、树立正确目标, 提高综合素质等方法减少中学体育教师倦怠情绪的产生。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参考文献
[1]R L Schwab.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Hand 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
[2]姚向颖, 施文敏.关于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6, (4) :39-40.
[3]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 2003, (5) .
[4]曾玲娟.新世纪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7 (3) :82-85.
[5]雇中平, 李方, 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8-259.
[6]李友俊.体育教帅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耳对策思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9) .14-15.
[7]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 2006, (3) :106-108.
中学体育教师 篇7
一、中学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表现
1. 为师失敬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中学体育教师都认为是敬业精神使他们从事教育事业,有些教师特别是个别青年教师心浮气躁,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随时想“跳槽”,中学体育教师流失现象比较普遍。除了有形的流失外,中学体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更令人担忧的隐性流失,特别是敬业精神的流失,不少人心灰意冷,丧失了职业荣誉感,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到不欢喜,失掉不惋惜。
2. 从教失廉
随着新旧体制转换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社会某些方面出现了暂时的无序状态。中学体育教师也表现出某些为师不廉的行为,如不热心本职工作,利用教师职业之便,从中获取私利,向学生强行推销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及体育器材;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各种饮料、服装、保健品等,有的甚至把学生是否购买自己的商品、能否帮助自己推销商品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有的上课而不教,专待课外“个别指导”以收取费用;有的热衷于结交有权势的学生家长,你给我实惠,我给你子女各种方便和特殊关照……[1]中学体育老师从教失廉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还会带来价值的迷惑或错位,影响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扩张。
3. 执教失职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普遍而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体罚的形式有:罚站、罚跑、罚做脏活;对学生拳打脚踢;以教鞭、木棍等殴打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由于学生所做的动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教师就强令学生反复做,多次做,更有甚者一个动作罚一节课。有些中学体育教师把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所受到的“委屈”而造成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在课堂中牢骚满腹,怒气冲天,斥责学生,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目标偏移,教学行为变异,教学活动终止等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些中学体育教师不搞科研,不钻研业务,不更新知识,不认真备课,敷衍了事,违背了教师应具备的治学严谨的好作风。
4. 仪表言语失态
一个教师在仪表体态方面给学生的印象,是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的尊重和好感、能否在学生中获得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学时期,学生往往对教师的外貌非常重视,对教师的着装、行为甚至达到崇拜的程度。而有些中学体育教师在日常行为上随地吐痰,衣着不整,在禁烟场所抽烟,办公室零乱不堪,对校园环境问题熟视无睹,等等。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繁重,课堂教学中时时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有时相当棘手。假如体育教师的自制力不强,便会导致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愤怒焦躁的教师,会说出一些伤害学生情感的“恶言”[2]。
二、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原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
市场经济给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与道德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变革中也会出现种种负面效应,给中学体育教师带来消极影响。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道德观出现动摇,过分注重个人利益,见利忘义,看重金钱,忽视手段的正当性,利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便利条件”捞取私利。在教学和训练中不能尽职尽责,不能热爱学生,其教育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是导致中学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原因之一。
2. 职业压力大
今天的中学体育教师担负着更多、更重的职业压力,他们身兼多种角色,不断增大的心理压力几乎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压力。首先,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主要以室外教学为主,学生自由散漫、不守纪律,很难管理,这是造成中学体育教师压力的一个方面。其次,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体育教师还要带早操、课间操。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需要体育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编程序册、准备场地、担任裁判工作等,工作任务的繁重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此外,很多体育教师表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体育教师的科研、外语、计算机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沉重的压力若不及时加以缓解疏导,就会使他们做出非理性的行为选择。台湾师范大学学生辅导中心调查台北市中学教师的压力反应,其中包括容易发怒、想处罚学生等。[3]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外界压力与教师行为失范之间的相关。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师如果调节不好外界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很容易引发失范行为。
3. 法律意识淡薄
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性质,要求他们更要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但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法律意识让人堪忧。首先,学校缺乏法律氛围。许多学校把中学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视为管理学生的正当行为,视为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有效手段。学校对某些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往往是一压、二遮、三调解,使体育教师的失范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失范行为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其次,中学体育教师忽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很多体育教师不曾认真学习过教育法律法规,也不认为自己体罚学生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体育教师片面理解法律概念,认为违反《刑法》才是违法,违反《教育法》不算违法;还有的教师对《教师法》内容不了解,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不清楚学生拥有哪些受国家保护的权利,认为管教学生是自己的职责,不“管”才是失职,实施失范行为时,没有丝毫顾忌。可见,中学体育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无知与偏颇的认识也是导致他们行为失范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崔福林, 王国英, 许春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5:105-106.
[2]冯显婵.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394-395.
中学体育教师 篇8
体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体育教学中的科学与艺术又是建立在教师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体育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体育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的生搬硬套;同样没有熟练的教学技能, 也就谈不上教学艺术, 更不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反馈技能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反馈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运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 反馈在运动技术的掌握、改进和提高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泉州市区10所中学的体育教师。本次共抽取50名教师、500名学生为研究样本, 其中男生300名, 女生200名。发出教师问卷50份, 全部收回;学生问卷500份, 收回496份。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对泉州市区10所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反馈技能情况通过数理统计法进行整理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反馈技能的概念
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一, 一般把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制的对象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原系统, 并对信息的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叫反馈。
反馈技能是指教师以学生的实际演绩为依据, 经过观察、分析、判断对学生完成的动作进行诊断或强化, 通过各种反馈途径, 帮助改进或巩固学生完成动作的方法或模式, 促进和强化动作技能形成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1]
在动作技能的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不断地向最终学习目标迈进, 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练习过程进行不断地分析、检查和调整, 使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向目标接近。反馈信息则能有效地将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偏差错误进行有效的调整和纠偏。
2.2 师生对反馈技能认识分析
反馈技能是体育课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参照系, 是促使学生的练习过程向最佳化方向逼近学习目标的必由之路。从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和教师对反馈技能认可度比较高;如表1显示:调查对象中65.1%学生认为教师教学中运用反馈技能对学生学习运作是重要的, 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24.6%。表2显示:调查对象中98%教师认为反馈技能是重要的, 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50%。
2.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反馈技能情况分析
反馈是一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方法之一。反馈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信息、调节、强化和激励等显著的功能。表3显示:调查对象中78%教师教学中偶尔会运用反馈技能, 16%的教师能经常运用反馈技能, 还有6%的教师教学中几乎没有运用反馈技能。表4显示:调查对象中只有9.1%学生认为教学中教师对其经常实施了反馈, 选择偶尔的占41.7%, 选择几乎没有的达到49.2%。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 由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不同, 对动作技能内在规律的理解程度不同, 在完成动作时大脑皮层所表现出的兴奋与抑制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运动条件反射建立的程度不同, 所以教师在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时一定要符合该阶段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故教师在不同运作技能教学阶段反馈技能的运用情况也不同。
2.3.1 开始学习动作技能阶段运用情况的分析
教师在这阶段主要应向学生提供与学生面临问题相关的反馈信息。这阶段学生对所完成的动作还没有判断、比较、评价的能力, 同时也缺乏对下一次练习的设计、组织、决策的能力, 所以教师一定要控制好提供反馈信息的量, 多采用动作反馈, 以便学生对反馈信息的加工处理, 有针对性地解决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表5显示:调查对象中30%教师在开始学习动作技能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反馈技能, 62%的教师偶尔会运用反馈技能, 还有8%的教师几乎没有运用反馈技能。这一阶段学生是很需要得到教师的反馈, 因为这时学生意识不到动作完成的怎样, 所以教师应及时地给学生提供纠正错误动作的反馈信息, 如果反馈不及时, 学生将重复错误动作, 错误动作一旦形成就不易纠正了, 但从调查情况看只有30%不到三分之一的教师能经常使用反馈技能。
2.3.2 动作基本形成阶段运用情况的分析
表6显示:调查对象中24%教师在动作基本形成阶段的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反馈技能, 72%的教师偶尔会运用反馈技能, 4%的教师几乎没有运用反馈技能。此阶段学生在做动作时, 肌肉运动的表象更清晰, 对本体反馈的信息能够意识到, 对动作的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通过反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动作, 使之逐步接近目标。所以可以说动作基本形成阶段是重要的反馈信息指导阶段, 教师有必要在此阶段多运用反馈技能。
2.3.3 提高动作阶段运用情况的分析
表7显示:调查对象中10%教师在动作提高阶段的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反馈技能, 84%的教师偶尔会运用反馈技能, 6%的教师几乎没有运用反馈技能。在这一阶段, 由于学生运动条件反射已经建立, 本体感觉的能力大大提高, 对自己完成的动作能够有意识的控制, 所以该阶段, 即使没有教师的反馈信息, 只要通过不断的练习, 学生也可以继续提高动作质量。但其实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提高阶段后, 反馈就成为巩固动作、提高动作质量的关键。教师也应在动作的间歇多采用暗示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该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 采用多种反馈方法, 如利用录像给学生提供分析反馈, 帮助学生提高动作质量。但从调查情况看, 这一阶段教师反馈技能的运用反而是最低的。
2.4 影响教师运用反馈技能的因素分析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特别是提供纠正错误动作的信息, 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反馈技能的比例不高, 是什么原因影响反馈技能的运用?表8所示:影响教师运用反馈技能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上课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和课时不足, 主观因素是教师没有掌握反馈技能。
3 结论与建议
3.1 学生和教师对反馈技能认可度比较高但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比例不高
65.1%学生认为教师教学中运用反馈技能对学生学习运作是重要的, 98%教师认为反馈技能是重要的, 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50%。只有16%的教师能经常运用反馈技能, 9.1%学生认为教学中教师对其经常实施了反馈。
3.2 影响教师运用反馈技能有客观因素也有教师主观的原因
所任课班级学生人数太多是影响教师运用反馈技能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而主观因素是教师没有掌握反馈技能。
3.3 教师要运用好反馈技能必须加强反馈技能业务学习
如体育教学中运用反馈技能应该遵循质量原则、数量原则和时间原则等三个原则。教学中要恰当把握反馈信息的精确度、透明度和清晰度, 要求教师根据动作技能的类型、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具体情况安排反馈信息的数量, 以及时机的把握, 是该采用同步信息反馈还是练习后的反馈。
3.4 加强教研活动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中运用反馈技能的心得体会, 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不同年龄学生对反馈信息的要求, 采用同步反馈信息应符合什么条件, 练习后的反馈最佳的反馈时间如何确定等等, 应该作为教师之间切磋的主题。
参考文献
[1]王绍军, 刘宇.构建动作技能学习的反馈时机模式[J].宜春学院学报.2007, 29 (4) .
[2]吴冰.动作技能反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24 (5) .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研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来有关教师现状和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的期刊、书籍、论文等, 为本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素材。
(2)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64份, 其中有效问卷156份, 回收率为82%, 有效回收率为78%, 对进行相关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庆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 最小20岁, 最大60岁;青年多, 中年少, 老年更少。大庆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从市区、城镇、农村体育教师的年龄看, 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趋势。市区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51~6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12.7%, 41~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18.2%, 31~4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27.3%, 30岁以下占41.8%。城镇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51~6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1.5%, 41~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7.6%, 31~4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27.3%, 30岁以下占63.6%。农村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 31~40岁年龄段的占5.7%, 30岁以下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占94.3%。
2.2 中学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
调查发现, 中学女体育教师有45人, 占调查总数的28.8%, 男、女体育教师比例大约为2.5∶1。由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女生一般比较少, 因此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女教师比例比较低。
2.3 大庆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 初中的教师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高中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调查到的初中的体育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者有97人, 合格率为89.8%;高中体育教师有本科学历的16人, 合格率为33.3%。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规定, 大庆市初中体育教师学历合格者为9.3%, 高中体育教师还有66.7%的人要先达到本科学历。因此,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亟待提高。
2.4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中高级职称者比较少, 调查到的只有4人, 占调查总数的2.6%, 而且年龄偏大。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一级职称者有32人, 占调查总数的20.5%, 一级体育教师的年龄跨度大, 40岁以下的青年一级体育教师17人, 这批体育教师是未来的学科带头人, 他们是教学的骨干, 但是人数太少。二级、三级体育教师共116人, 占调查总数的74.4%, 从年龄上看, 绝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并且大部分在城镇中学和农村中学任教。
2.5 职业态度与工作态度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 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训练, 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是有感情的。据调查, 14.1%的体育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 43.6%的体育教师比较热爱自己的职业。但是, 也有少数教师往往经不住高薪的诱惑, 出现“跳槽”现象。近年来, 由于大庆地区对教师的改行控制的比较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体育教师才能安心工作。
3. 建议
3.1 转变中学生主管体育领导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师待遇
目前, 大庆市的学校体育馆有了很大的进步, 开始受到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也得到了加强。但是, 不少上级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误区, 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 主要出于对初中升学考试体育加试的重视,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求升学率。这种倾向会带来很大的误导, 会使学校体育工作不能健康发展。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 进行市级、县级优秀教师评比, 给予优秀教师较大的物质奖励, 提高教师待遇。
3.2 加强培训, 扩大交流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正确的思想可以造就人才, 错误的思想可以摧残人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先导。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 其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 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高级、一级体育教师过于集中。市区体育教师力量雄厚, 而城镇和农村的一级教师少, 体育教师力量薄弱。应该扩大市区和城镇、农村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 充分发挥市区体育教师的力量, 促进城镇和农村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4. 结论
4.1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趋于年轻化。
城镇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接近2.5/1。
4.2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以专科为主, 初中体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高, 为89.
8%;高中教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 为33.3%。体育教师提高学历的任务很重。
4.3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偏大, 其中农村体育教师工作量最大, 城镇体育教师次之。
市区体育教师接近饱和, 城镇体育教师缺乏, 农村体育教师非常缺乏。
4.4 大庆市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但专业思想不够稳定。
摘要:对大庆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现状与专业思想现状进行研究, 发现大庆市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偏大;体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但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建议:转变中学主管体育领导的思想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扩大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等。
关键词:大庆,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研
参考文献
[1]李婉芳.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现状调查和管理对策[J].体育与科学, 2009.17
浅谈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含义 篇10
关键词:素质;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96-01
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中学体育教师适应工作需要,以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社会、文化、伦理等道德品质为基本特征,通过内化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观的总和,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精神素质。是素质这一“内在之物”的精神部分,是中学体育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对于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整个社会的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萎缩这一大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相比较而言,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其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现状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积极和消极因素两个层面进行归因分析。
一、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影响意义
1、直接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性
2、直接影响其专业素质的进步和提高
3、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4、直接影响其职业形象,继而影响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5、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二、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现状的成因
1、积极因素
(1)师德培育的优良传统是道德素质较好客观原因。
(2)学校体育对中学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具有促进作用。
(3)公民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2、消极因素
(1)转型期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其精神素质的消解。
(2)近代以来分科化的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的消解。
(3)体育院系招生体制存在缺陷对文化素质的直接消解。
(4)应试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是限制人文素质整体水平提高的外部机制原因。
在许多中学,素质教育虽然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依然扎扎实实。而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考试为唯一手段的选拔淘汰式教育。在升学压力下,教师、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形成了“考什么,学什么”的思维定势,忽视或无力顾及其它科目的学习,更谈不上对人文素质的培养。
中学体育教师作为曾经的学生,也不能脱离这一藩篱。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差强人意,从根源上来说,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同时,应试教育的惯性不但使中学教育管理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只要带学生跑跑步,放松放松,不出什么差错就足够了,其余的事由其他科目教师来“各行其是,各负其责”,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質状况也就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缺乏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使中学体育教师完善和提高其人文素质丧失了外部激励机制;另外,中学体育工作在应试教育下得不到重视的情况下,也使中学体育教师疏于提高专业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
(5)传习式的授课方式是其人文素质较低的职业原因
传习式的职业特点使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手不大动口”,形成了一种语言运用节省化倾向,使中学体育教师既失去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又疏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不但使中学体育教师在公众眼中的职业形象降低,进而形成其人文素质低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而且这种传习式的职业特点使中学体育教师容易形成一种直观思维倾向,其抽象思维受到抑制,“用进废退”这一生理进化规律同样适用思维方面。而思维形式对人文素质尤其是其中的精神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6)现行的评价体系对其人文素质的提高缺乏引导作用
目前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方面。即使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也是从专业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主要业绩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很少或根本没有对其人文素质修养方面进行评价。在这一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中学体育教师对评价体系外的其他方面无暇顾及。这种评价体系除了与社会、学校不重视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有关外,还与缺乏可量化、操作化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不无关系。
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其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学体育教师承担业务工作必须重视和需要着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对自己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施教对象的学校生活和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各种积极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而消极因素主体体现在对其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消解方面。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素质之我见 篇11
一、提高思想素质
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普通的, 但是任务不简单, 教师要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潜心学习体育教育教学大纲, 密切关注体育这方面的学术动态。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 体育教师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把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座右铭,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 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优化知识素质
我越教越感到自己知识的狭隘与浅薄,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有时也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为了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我坚持加强教育教学等多方面的学习。 (1) 认真读书学习。我坚持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体育教学专业知识、教育名家名著等业务著作, 加强理论基础, 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读教育学、心理学, 以提高教学艺术。 (2) 在教学实践中学。我坚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 积极参加省、市、县、校的教研活动, 多向同行学习, 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 以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 多与学生交朋友, 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意见要求。 (3) 经常参加、组织体育活动。我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反映我的教学情况, 同时, 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培养能力素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具备了, 学生才能受益终生。
第一, 教师要有善于育人的能力。我的做法是:建立师生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把体育的重要性贯穿于教学中, 正面教育为主与增强学生运动技能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与用相结合。
第二, 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我的做法是:打开学生的眼界, 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里开动脑筋, 理论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技能, 详细阐述知识重点, 遵循客观规律,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中学体育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使教、学、做合一, 懂、信、用并举, 师生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前进。
第三, 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体育课外活动等形式与学生打成一片, 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 增进了与学生的感情。
四、培养道德素质
有道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我想自己离“高尚”还相差很远, 但我要求自己做个老实、正派的人, 多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集体、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事。基于这个想法, 我与人相交, 以诚相待, 乐于助人, 乐于奉献,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不做损害教师利益的事, 不干跟教育无关的事情, 不说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话语, 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路线,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体育教师要以《教师职业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职业道德是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师德, 做到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对待学生、言传身教结合, 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良好的师德必须落实到对体育课教学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上。每次上课我都不敢马虎, 即使是下雨天上室内体育课也专心备课, 认真上课, 从来没有上过自习课。特别是夏日炎炎在室外上课, 太阳当空照, 我也要汗流浃背做动作给学生示范。到了冬天, 寒风凛冽, 地冻天寒, 我也要最早起床出早操, 日日月月, 年年岁岁, 我想, 这就是教师的良心和道德所在。
我想: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 只做到以上几点是微不足道的, 还有许多诸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素质才能提高。
摘要: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体育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对于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 本文围绕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提高素质,方式
参考文献
【中学体育教师】推荐阅读:
中学体育教师体育论文01-19
中学体育教师行为研究07-27
中学体育教师的角色08-15
中学体育教师招考试题07-26
中学体育教师期末总结09-16
衡水市中学体育教师08-07
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1-08
中学体育教师个人工作小结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