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

2024-10-31

中学体育课堂(共12篇)

中学体育课堂 篇1

体育课上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 它和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 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学条件完备, 学生学习情绪就高, 在体育课上就容易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 我从教二十余载, 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现就如何活跃体育课堂的气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寓教于乐, 开展多种游戏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 如果采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更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如游戏“救护伤员”、“支援前线”中, 教师可用录音机播放枪炮声、冲杀声及胜利的欢呼声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使活动中的学生“身临其境”, 仿佛自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这时老师因势利导,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可使学生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更有利于德育在体育中的渗透。

如在体育技术内容教学时, 教师可设法把技术教学渗透到游戏活动中, 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上“掷实心球”课时, 我采用的教法是场地倒置的方法。 我设计了“看谁进圈次数多”的游戏, 在该游戏活动中采用了变化投掷距离和改变投掷物的大小打中场地上的圆圈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为了进圈次数多, 就会想方设法地改进自己的动作, 因为只有动作正确出手、角度合理、鞭打速度快才会得心应手。 通过游戏, 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中获得快乐, 学习技能, 增强体质。

如在中长跑教学中, 因为又苦、又累、又枯燥, 学生不感兴趣, 于是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采用游戏方式, 例如改变领头跑, 8字形跑, 自然地形跑, 结组跑, 等等, 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如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 我采用游戏方式代替传统跑步, 比如做“找朋友”的游戏, 让学生在跑动中听教师哨声, 同时看教师的手势, 结组蹲下, 没结成组的学生做蹲起2个, 然后继续跑。 这个游戏好操作, 学生喜爱, 很好地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如在短跑教学中, 采用迎面往返接力、叫号赛跑、长江黄河游戏等, 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 在游戏中孩子们运动其中, 乐在其中。 从孩子们的笑声中, 从孩子们的摇旗呐喊中, 可以看出课堂气氛有多活跃。

二、组织比赛, 以赛创境, 活跃课堂

通过组织比赛营造团结、拼搏和进取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发挥运动成绩。 例如:在跳山羊的分腿腾越教学中, 准备部分用游戏“跳马接力比赛”, 即一学生弯腰体前屈, 另一学生从侧面跑来, 双手撑在其背上, 然后双脚分腿腾越过去, 依次跳过本组所有学生的比赛。 因为这个游戏和主教材内容相似, 既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又达到辅助练习效果, 更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用这个方法组织准备活动效果要比以往的徒手操作好得多。 因为能创设紧张、有趣、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使学生进入优化的情境当中, 影响学生的心理世界, 使学生得到一种需求的满足, 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有利于学生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同时, 也为主教材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另外, 进行接力比赛有利于提高快速跑能力和交接棒技术; 组织篮球教学比赛能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还有组织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俯卧撑比赛、立卧撑比赛等形式。

三、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把整个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的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促进学生的学,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优美正确的示范动作和语言精练的讲解;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信任学生、跟学生做好朋友;教学态度和蔼可亲、精神面貌好、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绪也将受到鼓舞, 有利于联想、分析、推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对于课堂中的“无趣”教材如耐久跑、原地掷实心球等内容, 教师应善于把“无趣”变为“有趣”。 可通过自然地形跑、5分钟或12分钟定时跑、变速跑、越野跑等方式变换练习;还可通过讲述我国著名田径队 “马家军” 的事迹; 马拉松的历史典故; 世界著名长跑明星———埃塞俄比亚“赤脚大仙”阿贝贝比基拉的故事;介绍我校、市、区和全国的长跑纪录是多少, 纪录保持者是谁;在进行实心球练习时可采用分组练习、分组竞赛和教师也参与竞赛等方式, 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

四、及时肯定, 多加鼓励

喜欢别人的赞美是人的天性。 人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 并得到肯定或表扬。 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 一次满意的练习, 乃至一点及时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即时肯定、鼓励, 都会引起更积极的反响, 而且会越来越来劲, 并产生群体效应。 在体育学习中, 学生取得一定成绩, 就容易产生兴趣, 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 形成爱好。 因此, 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成绩, 积极鼓励进步, 特别是对学得差一点的学生, 即使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因为当一个人的长处被人发现和肯定, 就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确认。 因此,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来的思想、 智慧和行为火花, 聚点成辉, 及时肯定、鼓励, 营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

五、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心智, 拓展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优化教学过程, 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只采用结果评价这一单一评价方式, 就很不科学甚至会挫伤个别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中学生个体差异很大, 有的高大魁梧, 有的矮小瘦弱, 很难用一个标准评价他们, 如果采用过程评价就不同了。 给每个学生都做个人档案, 记录他们各项身体素质的成绩, 隔段时间进行测试, 有记录一次成绩, 看前后两次成绩的变化, 如果成绩提高了就说明进步了、达标了, 这种考核方式更人性化。

中学体育课堂 篇2

研究对象: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互动情况。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基本类型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教学主体分类,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两类为主,将其细化可分为五大基本类型:

1.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此互动为主。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是体育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的重要保证。

2.教师与学生个人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的提问与回答、个人辅导等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人对体育的理解和掌握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互动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3.学生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

体育教学,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有助于掌握体育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认知、拓展思路。

4.学生个人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此类互动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5.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分组互动。比如,组别之间的评价和竞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特征

1.在互动情景下,以情感性互动为主

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情景不同,人们的互动方式也会不同,互动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而言,课堂互动的情景通常是“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混合并存的情景。在体育教学课程中,主要以实操练习为主,教师在辅助学生练习时,除了知识性的引导外,情感性的鼓励是很有必要的。据证明,在体育教学任务完成中,鼓励的情感交流比知识性的传授更有效。

2.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组织随机性强

体育课堂中的互动有着鲜明的组织特征。与文化课相比,体育课堂教学随机性强,学生在体育场所的位置随时变化,在教师的总体指导下,学生活动以自主练习为主。这就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契机,此互动随机性强,但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角色的体验,以实现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情感目标的达成。

3.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形式多样

文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学生与学生,群体与群体的互动少之甚少,但是相对于文化课程的互动,体育课程教学的互动就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了。(1)教师的非语言指导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2)学生的合作和组别竞赛有助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3)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组织互动。体育课程互动的多样性,使得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趣味体育”的特征。

4.体育课堂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来展现的。学生在动作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都与学生体育项目技术的掌握有关,并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深刻理解,学生能高效地掌握技术。体育活动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的发生就是其发展的催化剂。

5.体育课堂教学互动,有助于及时反馈信息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着与文化课教学不同的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易犯错问题,有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但也有其弊端,体育教师的能力限制、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课堂效果。体育课竞争性强,会让部分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但是体育互动有助于解决体育课的相关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活力、有兴趣的体育课堂。

浅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3

一、在课堂上建立相互信任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

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表现得很羞涩,有了错误缺点没有勇气承认,这种羞涩使学生心理封闭,教师在发现他们的错误时不必居高临下去训斥、責骂,甚至处罚,而应用良好的相互信任,委婉的语言引导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学生不是主观行为。学生感到教师是信任他们的,相信他们会改掉自己的错误,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同时,教师要做到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尊重学生又关心学生,注意自身的仪表,这是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直观因素。

在体育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是最近的,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教师在指导体育锻炼项目时,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的提醒,避免出现不安全的因素,这样学生就会知道教师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当错误发生时,教师的语气不应是生硬的,而应是委婉和气地、平等地沟通。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静下心来,和气地指出学生所做的错误动作,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倾听者

篮球教学中,有的学生对篮球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技术比其他学生要好,教学比赛时,由于规则的问题经常出现矛盾,与教师和学生讨论的声音和语气不是很好,有些学生的性格较为倔强,对于教师的教育引导,往往不是沉默就是反抗。在课堂上会当众顶嘴,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课堂气氛很紧张。这时教师应首先是“冷静”,要以退为进,用冷静、柔中带刚的话语,引导学生把问题说清楚,让学生说出心中的不满和情绪。不要强加自己的观点,先入为主。和谐地与学生交流,认真听学生的倾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学生感到教师信任他们,关心他们,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

三、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朋友

中学生有强烈的个性和欲望,并渴望别人理解,希望与成人有着平等的地位和交流的权利。总想独立地处理一些问题,特别是愿意得到成人的尊重和支持。教师和家长的过多关心和帮助,使学生常常很反感,他们很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对事物的判断。总是把事物简单化,有着很急躁的情绪,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很快的灰心丧气。由于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又因看到问题的片面性而导致结论的偏激。不愿意和教师说出心里话,往往对抗着教师的教育,使教师很难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时教师应学会平等地和他们交流,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他们心中的“小秘密”。认真观察他们的情绪,找好时机,用真心去交流,学会和他们保守心中的“小秘密”,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四、教师要了解学生,正确角色变化

由统一的规格化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方向转变,在传统的体育课中,教师把教学内容、时间、计划制定好,上课时教师认真教,不管学生对上课的内容是否有兴趣,教师都一视同仁。但现在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有着很多的弊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能力差异、心理差异等。但教师一味地“教”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学”会。可以先调整好“教”与“学”的比例,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需求。适时适当地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方法。增加师生的双边互动,使教师“教”的主导,学生“学”的主体得到充分体现。

五、在体育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精辟地阐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相处的距离最近,沟通的机会也最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学生的心情和情绪,教师热情的指导,会给学生减轻压力,增强信心。在集体的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实现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活动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与学生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关爱,热情地鼓励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尽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热情地给予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

总之,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有好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这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把教与学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把真正的指导者、领导者的地位转移到学生平等的咨询者、辅导者,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宋涛.浅谈中学体育教学[J].神州,2013(05).

中学体育课堂武术教学实践分析 篇4

一、提高教师的教授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习任务的规划者,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武术教师一定要首先从自身入手, 不断充实并完善自身的武术专业知识, 改革创新教授方法, 做好武术课堂设计工作, 注意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 例如:兴趣教学法、合作竞争学习、科学评价等, 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高效课堂, 在这其中要注意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每一个教学课堂的设计都要以学生为核心, 争取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迎合他们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能够带着兴趣和热情主动参与到武术锻炼中来, 这样才能打造出积极的学习效果。

二、科学甄选课堂学习内容

由于武术是一门理论高深、技能高超的高级体育运动, 是对学习者体能素质与运动基本功的极大考验, 然而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繁重, 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 要想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中从快乐中获得知识, 就要注意对武术课堂教学内容的甄选, 要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内来选择那些学生能够接受、消化并实用的学习内容和动作项目, 并试着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学生呈现与讲解这些武术知识, 从而推动武术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因材施教, 安全必要

武术运动是对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考验, 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都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武术教学也要以学生的体能素质为核心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例如:身强力壮、天生爱运动的男生可以选择相对剧烈、高难度的动作进行教学;相反, 身单力薄、身体较弱的女生则适合相对轻柔、缓慢的动作, 这样才能使不同才智的学生各有所得, 各有发挥。同时, 安全意识必须贯穿于整个武术课堂教学的始终, 特别是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教师必须亲自守护, 重点监督学生的动作规范与要领, 确保学生能够严格依照规定科学练习。同时, 也要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适当地控制训练强度,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进行调节, 防止出现学生由于过于疲惫昏厥的现象。

四、游戏教学, 兴趣引导

在武术运动开始阶段, 学生身体处于安静状态, 很难进入激烈运动状态, 可以引入游戏来激起学生的亢奋情绪, 常用的游戏方法有:武友相聚、大刀接力等, 通过这些方法来聚焦学生的神志, 学生的神经、肌肉会自然进入紧张氛围, 身体也会慢慢走向运动状态, 为接下来的武术练习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一些高难度动作更应该引进游戏, 从而全面完善学生的肌肉质量。学生具备了练习武术的基本身体素质, 才能达到对武术的疯狂热爱, 从而增强学生的耐力, 提高学生的品质。在一堂紧张的练习课的末尾, 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较为轻松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放松神经、梳理肌肉, 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对接下来的教学课堂充满期待。

五、侧重武术套路形成特点与原则教学

武术教学的核心在于在具备了基本功的基础上掌握武术套路, 无论教师选定那一套武术教学策略, 都要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其动作特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原则, 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习武不偏离方向, 走入正轨。

例如:常见的套路动作表现为打、攻、摔、踢等, 动作的主要特征体现为进攻与守护, 要向学生全面介绍这些动作规律, 培养学生的肢体灵活度及保持平衡的能力, 这样才能确保稳扎稳打。而且学生一旦明白了各种武术套路的特征, 就能够凭借自身的体能条件来恰当地择取练习方法, 确保不同的学生各自发挥自身功力。

六、引入多媒体, 渲染气氛

体育教学也应该同现代化接轨, 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优化教学秩序, 提高教学水平, 渲染气氛, 使学生能够身在其中感受到武术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一些典型的武术动作, 例如:一些古装武侠剧中的武术片段, 学生通过观看激烈的画面, 自然会产生对武术功夫的崇敬, 同时,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为学生播放武术背景音乐, 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来练习, 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音乐与肢体锻炼的双重带动下身心得到锻炼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总结

中学武术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项目, 也是一项带有挑战性的运动, 教师要抓住武术运动的特点, 学生的特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获得良好锻炼的同时, 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南宁市城区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大众科技, 2010 (8) .

[2]旷军.广州市中学生体育课武术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 2011 (6) .

中学体育课堂 篇5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特性

(一)体育游戏具有目的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体育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过体育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发展;实施体育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对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友谊进行培养;通过体育有效教学能够对学生团队精神以及集体意识进行培养。

(二)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娱乐中有趣味地竞争,在竞争中体验着愉悦,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发现自我。如当学习某些项目或动作,由于单调重复而感到枯燥厌倦时,穿插一些体育游戏,能起到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兴奋性的作用。体育游戏的娱乐性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体育进行中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专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爱流汗、乐流汗以缩短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2]。

(三)体育游戏具有竞争性

体育游戏一般是以争夺最后胜利而告终的体育游戏的胜负评判是以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速度为指标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有体力竞争,也有智力竞争,而最后的胜利往往是体力和智力的共同结晶因此,好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参加者的身体活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但是,体育游戏的竞争不同于竞技体育的竞争,它没有过度紧张,完全是在娱乐中有趣味地竞争,并在竞争中得到快乐和满足[3]。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体育中的作用

(一)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实际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最好的方式,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能以体育生或者是比赛的标准要求学生,因为这会使学生出产生厌倦、恐惧、反叛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可以使用“新颖”的方式,比如越野跑、追逐游戏、接力赛这种方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在球类运动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物理和技术水平,适当减少场地会减少,适当改变规则,使学生在体育过程中能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学习在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中相当重要练习中,使用体育游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学生们体质增强。对于体育锻炼中运动量的调整,通过选择运动游戏锻炼,学生可以有效改善情绪,但过度兴奋可能导致伤害事故。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适当控制运动,避免过度负荷情况,并应选择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在体育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4]。

(三)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之后,体育教师会让学生休息,让学生恢复安静的状态,放松身心。但是,这种方式过于“唐突”,而体育游戏可以完美达到“过度”的效果。这样,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选择适合运动游戏给学生放松,在游戏的选择方面,应该确保健康有趣,轻松快乐完成身心上的放松。通过这种运动游戏在大脑皮层的学生可以转移到运动神经的兴奋,从而放松器官的运动,身体回到安静。在整体活动中,运动游戏的选择,内容和形式应放松和活泼,以确保真正的身体放松[5]。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有着十分大的作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等等方面都有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也要充分了解体育游戏的特性,目的性、娱乐性、竞争性这三点可以充分帮助教师完善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云.浅谈体育类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04:248+275.

[2]张亚平.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游戏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02:46+49.

[3]苏兴权.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2:151-153.

[4]李艾哲.基于体育游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08:196-197.

中学体育课堂 篇6

关键词: 体育游戏;中学;体育课堂

一、前言

游戏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而产生,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的一种娱乐活动;而体育游戏是在游戏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能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毅和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通过调查分析体育课,提出相应的观点,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以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八个班的学生随机抽取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②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八个班的200学生现场发放问卷200份,现场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8份,问卷有效率99%。③访谈法;④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讨论

1、体育游戏在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第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变。

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对参有体育游戏的体育课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回答“有”的比例在80%以上,而一般体育课只占有10%左右。明显可以看出参有体育游戏的体育教学课堂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率要远远大于一般体育课的提高率。这是因为体育游戏因具有娱乐的特性,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课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把那些既重要又需要反复练习,且又比较单调、枯燥的技术动作,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可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其乐而不厌的练习,并会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在一般体育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任何变化,比例占70%以上,一般的体育教学课堂,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不爱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以至于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从统计结果看,超过80%的同学认为参有体育游戏的体育课对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有积极作用,而对一般体育课选“有”的同学只占18%左右,选择“没有”的却占66.3%。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般的体育课上,按照一节课的流程,学生被动的接受新的知识,每节课流程都是一样,周而复始,学生开始厌烦这种上课方式,形成老师在讲,学生在下面嬉笑打闹,使上课不间断地因维持纪律打断而影响一节课的连贯性。而通过一些游戏,配上场地、器材和规则等条件,其规则可有教师规定,学生执行,或学生自行商定,都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集体性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律行为,使平时纪律较差的学生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第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对学生团队意识的提高。从的统计结果看,一般体育课选择“非常”不到10%,大多选择“一般”,比例约64%,更有部分同学选择“不能”,约占25%。而对参有体育游戏的教学课堂,选择“非常”比例大,占87%左右,选“一般”和“不能”比例不超过10%。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参有体育游戏的体育教学课堂对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提高率要强,而一般体育课的提高率相对比较差。

学生大多是来自城市,多为独生子女,自私、孤立、个性强、缺少集体主义观念很突出,很缺少在理性上去看待问题与处理问题。这点也表现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一些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顺序,承担和履行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一些游戏的设置,学生为了取胜,加强了互相之间的交流,处理个人与集体、处理好游戏中人际间的关系,胜利者能体验游戏到来的快乐,而失败方也因团队之间努力有种虽败犹胜的心理,也能获得快乐。

第三,体育游戏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的改变。从的统计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参有体育游戏的体育教学课堂更容易完成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比例约有82%左右,而一般体育课选择“容易”的不到15%。大多学生认为一般体育课比较不容易完成该节课的运动负荷和强度,选择“不容易”比例在70%以上,与参有体育课选择“容易”的形成了强烈对比。

与一般体育课相比,加入体育游戏的课堂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开展有关于学校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开展有关于竹竿舞、板鞋、滚铁圈等新颖的体育游戏项目;让传统游戏项目“回归”到体育教学中来,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第一,体育游戏把学生学习主动性、体力发展、身心娱乐积极联系起来,以学生快乐地从事体育与健康学习为目标,在锻炼中获得快乐,体验成功的感受,从而做到持之以恒,健身强体,具有可行性。第二,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更符合中学生健身、娱乐、教育和开发智力的新课标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适应学生的上课要求,课题活跃,深受学生喜爱。

2、建议。第一,教师应加强对体育游戏的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任务运用不同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教师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终身受益。第三,教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体育游戏项目,也要积极的创新新项目,能否的课程中变化游戏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为更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林.游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源泉[J].职业,2010(32)

[2] 陈智强.普通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切入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

[3] 郑柏武.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龙岩学院学报,2005,6

[4] 胡伟,蒲白.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效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5] 张雷.浅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10(11)

打造中学高效体育课堂的途径 篇7

一、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 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的测评, 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战术的考查, 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评价要以正面鼓励为主,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带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走进课堂, 思考新的评价方式, 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把评价制度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要在评价制度中及时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行为, 真正体现学生互评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教育的过程, 呈现出新课程在评价上的优势。

二、集体活动编排

教师应该对编排中的每一个环节做一个综合的考虑, 以便于后面的综合安排。一套操基本动作是其根本, 在进行编排之前, 首先要进行基本动作的每个环节的认真思考。如果对某个动作存在侥幸心理, 希望在后面的队列队形变换中可以掩盖, 那是不可能的。基本的技术动作要每一位同学熟记在脑海中, 后面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另外一种能力。基本动作完成后就是队列队形的变换, 在这里要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站在哪里, 什么时间自己应该变换到什么位置。他们只有明白自己的站位, 才会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在此基础上要给每一个变换的队形编上号, 接下来就是走位。学生明确以后, 后面的就比较好做了。这个环节, 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能力还是蛮大的, 只要交代清楚他们会做得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基本动作学会后便要进行强化练习, 还有就是队列队形的变化。在这个环节是比较辛苦和枯燥的, 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与学生做好沟通与交流, 要观察他们表情与心理的变化, 及时给他们增加勇气和动力。因为是集体的活动, 要给他们树立集体主义的理念。集体动作一个做错, 满盘皆输, 所以要使每一位学生在每次的集体练习中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道具的选择要与基本动作相协调, 不能说拿了道具后就可以随便做动作, 这点要事前跟学生说明白。老师只是在这里起到引导作用, 教师引导好学生, 学生才可能更好地发挥。

三、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而一般正常的体育教学规律是正确的示范和讲解,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有目的地从正确动作的反面或错误动作开始, 让学生思考, 学生有迫切解谜的心理, 更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比如教前滚翻时, 教师用一方块作滚动实践, 当然不会滚动。抓住这一时机, 启发学生仔细观察与思考, 学生不难想到圆球或圆形物体容易滚动, 人体团得越圆越容易滚动, 悟出了前滚翻正确的动作原理, 从反向思维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促进了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 体育教师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但有的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 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 如果没有端正锻炼态度, 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当然也就无法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行为必须经过不断重复和坚持, 才能上升为习惯, 才能给个体带来真正的效益。重复、巩固、提高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能否将意识倾向化为行为行动并坚持到底, 是每个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者面临的难题。根据最佳状态说:一个人的中心需要就是要从事一项活动, 并在行动中成功地迎接一系列挑战。当发现技能与挑战处于平衡时最佳状态就产生了。太弱的挑战使人感到乏味, 太强的挑战使人产生焦虑。因此, 在锻炼时要不断通过“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来成功完成一系列的挑战, 并沉浸在运动带来的乐趣中, 使锻炼者始终保持一种锻炼下去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锻炼水平的提高终将使锻炼主体从胜利和心理上都产生一种锻炼的需要。学生对锻炼有浓厚的兴趣, 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 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 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 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工作者, 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 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才能真正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效课堂腾飞的翅膀[J].考试, 2011 (2) .

[2]孔涛.谈高校体育教学课堂兴趣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 .

中学体育课堂 篇8

有人曾说过:现在的学生是最“幸福”的一代, 也是最“可怜”的一代。细想起来也的确如此:富足的物质生活, 父辈、爷辈无微不至的关爱, 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封闭生活空间, 空虚的心灵世界, 缺乏正常家庭无序的生活, 他们又是可怜的一代。特别是独生子女家、民工子女、单亲子女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自律自控意识的薄弱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网络;现实人际圈的缩小导致社会化功能不足;这些都成为了发展健全人格的制约因素[1]。

新课程改革也对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出了要求, 要求教师更新理念, 充分发掘课程资源, 找准活动载体,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健全人格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自律意识、自信、坚强意志品质等方面入手。

二、巧用体育课堂游戏, 培养学生交流互动、协作意识

1. 问题及成因

随着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民工子女, 单亲子女所占比例的增加, 学校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对我校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民工子女, 单亲子共占学生总人数近三成。这一群体的学生普遍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和人际沟通不良问题。人际冲突的加剧导致学生不喜欢和同伴交流。然而人际交往功能的缺失给学生带来的直接的后果是:不合作, 少言语, 无安全、归属感。

缺少同伴互动交流, 导致沟通技巧缺乏, 是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网络虚拟交流代替现实交流, 同伴之间家庭经济地位悬殊, 也是导致他们很难融入班集体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会严重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所以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首要任务[2]。

2. 应对策略

体育游戏是一项在轻松氛围、平等规则下每个学生共同参与的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体育课堂中常用的教学内容[3]。我经常选取一些趣味性浓, 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参与的游戏例如:“渔网捕鱼”、“简单橄榄球”、“喊数抱团”等。在这些游戏中不分男女, 不分同学关系的亲疏, 不分成绩好坏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其中, 相互鼓励, 相互帮助。因为有了这种轻松体育游戏做为载体, 学生在集体互动中得到乐趣, 找到了归属感。而正因为有了快乐的情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 学生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特别是在对游戏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 应该注重对学生参与度, 学生的合作氛围上来评价, 而不应该注重游戏的结果。

三、活用体能拓展性训练、对抗性比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1. 问题及成因

现在的学生受学业压力和兴趣爱好的转移导致学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 学生的意识品质很难得到磨砺。另外独生子女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下长大, 应对挫折的情境不多, 应对挫折能力弱。意志品质的薄弱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豆芽菜”是对90后、00后新生代的最好形容。所以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 意志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每年学生体能测试成绩下降, 学生怕体能测试情绪越来越严重都是学生意志薄弱的具体表现。

2. 应对策略

我们仔细想想, 在体育课堂上利用体能训练, 让学生去挑战自己的极限, 都是对学生意志力培养很好的途径。我在体育课堂中每一个月会有两节课的体能训练, 包括耐久跑、背人跑、“运伤员”、“推小车”、俯卧撑、等等, 在课前, 我们会集体喊口号“我坚强, 我勇敢”、“我不是懦夫”, 同学完成任务后我们还有自己的庆贺仪式——集体武术表演, 动作整齐, 喊声震天, 相当气势。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激起了挑战困难, 战胜自我的勇气。如果是教师也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体能训练中, 更能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勇气。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能训练的量安排要循序渐进的, 运动量和强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内容安排是多样化的, 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既能保障你的体能训练让学生能真正在一节课内完成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又能达到磨砺学生意志的目的。

对抗性比赛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教育手段。我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安排一些容易开展的对抗性比赛, 例如“篮球三对三斗牛”、“十人拔河比赛”等。在对抗性比赛中学生会在体能透支的情况下, 比意志, 比智慧, 不但体能得到提高, 而且学生的意志, 水平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四、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特长展示课, 培养学生自信、向上人格

1. 问题及成因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体能训练课刚开始还觉得有点新鲜感, 但到下节课的时候学生的投入激情就退下去了。胖的学生一听到长跑就愁眉苦脸。小个子同学也怕篮球比赛。高个子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学生没有成就感, 看不到自身的进步, 进而失去信心这是其中之一。自信不足主要在于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在平常体育教学中, 由于个体差异, 学生在体育技能水平差。同学之间横向比较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信。

2. 应对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信在于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于让学生在挑战自我过程中能体会到自己的乐趣。在始业教育的时候我就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 每一个学生针对自己的弱项制定提高计划, 针对自己的特长制定计划如何更加突出。在这个记录袋中学生将任务量化到每一天, 将目标落实到每一周。每两个月有老师对学生目标达成情的测试。在我班有一个体形偏胖的学生在开学初就制定了一个减肥瘦身计划, 每天都安排了有氧长跑, 计划每一月在基数2圈上增加一圈。并且自己找了一个监督员, 在完成任务后都有签字。这些都将记录到成长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袋内, 这些都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生人格的培养离不开自信, 自律意识的培养, 离不开坚强意志的培养, 离不开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体育课堂正好给学生人格磨砺的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舞台。体育教师是学生人格培育的引路人, 是学生成长的伙伴。

摘要:体育课堂与其他课堂教学相比, 具有自身独特魅力。体育课堂充满着人际互动、挑战自我、意志磨砺、团队协作等等人格培育素材。本文试从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掘体育课堂丰富教育载体并切合恰当时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格,体育游戏,自律,人际交流

参考文献

[1]方展画.浙江省德育精品工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196-197

[2]高亚兵.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202

将宽容融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9

一、将宽容融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 宽容是时代教育的要求

当今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即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 包括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对一些学困生很容易表现出急躁的态度, 有时语言还会变得刻薄。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 自尊心也很强。如果当这些学困生出现违规行为时, 教师能用宽容的、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 耐心地陪他们一起找出问题的原因、改正的方法, 那么这些学生迸发出来的学习力量是惊人的。

2. 宽容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兴趣、身体条件及对运动项目的掌握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很吃力, 而有些学生则很快掌握, 学习起来得心应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评价的着眼点应放在学习态度和情感变化等方面,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从而引导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二、将宽容融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1. 宽容能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

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还不成熟, 在体育学习中容易出现失误和偏差, 这时教师的宽容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 也是缩短师生间心灵距离的一剂良药。例如, 在一节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学课中, A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反复进行了安全教育。但在分组练习中, 甲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一直在和别的同学说笑。其他组的同学还在投掷时, 甲学生跑到场地中间捡球, 情况非常危险。A教师鸣哨并做手势提醒, 甲学生还是我行我素。A教师急忙跑过去扯住他大吼:“你要干吗?!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平时甲学生就很好面子, 在全班面前被老师这么一吼, 觉得很丢脸, 就跟老师顶撞起来。A教师很恼火, 可考虑到班上还有50多位学生在等着上课, 于是他调整了情绪, 重新强调安全事项, 让大家继续练习。课后A教师找到甲学生, 先让他口述一遍课堂上的行为, 然后才心平气和地分析这样做的危险性, 同时坦诚地说, 自己当时这么吼也不对。经过沟通, 甲学生很诚恳地说:“老师, 对不起。我这样做不对, 让您担心了, 以后一定会按您的要求认真上好课。”问题就这样烟消云散, 师生之间感情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教师的宽容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使学生从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 从而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 激发学习热情。

2. 宽容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漫长的过程, 需要学生用毅力跟错误做长久的对抗。所以当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的时候, 教师需要给学生多一些鼓励、指导, 帮助学生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例如, 教师对学生强调体育课集合要做到“快、静、齐”, 但经常会有学生对这些要求不够重视, 集合时总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拖拉、说小话、搞小动作等现象。这时, 教师可以通过注视或者扬眉提醒该学生, 他一旦意识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后, 通常就会改正。如果不是用这种委婉的批评, 而是直接把他们“揪”出来, 那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产生师生冲突。宽容学生的错误是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表现。因为宽容, 教师就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 给他们留足了面子, 更给了他们一个反省和改过的机会。宽容这种无声的教育有时比有声教育的效果更好。

三、宽容也要有原则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 犯错误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宽容学生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但宽容绝不意味着纵容, 以及无原则的偏袒与迁就。例如, B教师班上有位乙学生, 体育课上总是很活跃, 学习热情很高, 但就是不认真听老师讲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在一次跨越垫子的跳跃练习中, B教师给学生讲腾空阶段怎么收腿才能预防摔跤, 这也是安全教育里面的重要内容。但乙学生听不了几句就已经不耐烦了, 表示已经会了。当时B教师想严厉批评他, 但转念一想, 乙学生对这个动作很感兴趣, 才会急着去尝试, 如果这时指责他不认真听自己讲课, 肯定会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于是B教师提议让乙学生来给大家示范一次。乙学生果然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 结果却是狠狠地摔了一跤。这时B教师没有批评他, 而是关心、安慰他。通过周围同学的分析, 他才明白摔跤的原因是因为收腿动作没有做好。这时他才意识到老师讲解这一动作要点时, 自己没有认真听才导致错误的产生, 从此听课就认真多了。

善待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嘀咕” 篇10

一、倾听, 让“嘀咕”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体育课堂中, 学生的“嘀咕”多数具有建议性, 教师不妨俯下身来, 认真倾听学生的“嘀咕”, 并对他们的建议进行整合、反思, 进而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 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 意见相悖时的学生“嘀咕”。

当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就某个观点发生了异议, 少数学生就会悄悄嘀咕, 因而没有聆听教师的讲解, 甚至不按要求做。此时, 教师不要只是习惯性地“一声响哨或者一句安静”, 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 以此实现自己预想的教学情境。笔者建议, 教师要顺势让学生交流, 并趁机去倾听“嘀咕”学生的议论, 以便确立改进的策略与时机。

2. 发生错误时的学生“嘀咕”。

课堂上, 当学生出现错误, 发生“嘀咕”时, 教师一般能合理处理;但当教师自身出现错误时, 面对学生的“嘀咕”就容易发火, 而此时, 更需要教师通过倾听来控制情绪, 利用学生的“嘀咕”找到学习的良机。如, 有一次进行“挂臂摆动前摆上成分腿坐”示范动作时, 笔者连续两次失误, 既尴尬又烦躁, 而班里号称“体操王子”的赵宇则和几个学生小声“嘀咕”, 笔者正想训斥, 赵宇则却突然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老师, 我们观察了您的动作, 失误的原因可能是在摆动下压的同时小臂没有支撑发力。”对此, 笔者快速地思考了一下, 并说道:“对呀, 我在做动作时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能让我再试一次吗?”笔者的第三次示范干净利索, 随后由衷地赞叹道:“赵宇则观察真仔细, 感谢你给老师的提醒, 也感谢所有同学对我的包容和鼓励!”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并积极参与练习。正是笔者倾听了学生的“嘀咕”, 才缔造了好的学习气氛, 否则真不知如何收场。

3. 心怀不满时的学生“嘀咕”。

一般情况下, 一是学生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单一的练习方法时, 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情不自禁地会“嘀咕”, 如, “烦死了, 又是跑步, 就不能换一换吗?”倾听到这样的心声, 教师不妨立即宣布改换学习方式, 如教师可以这样说:“好, 尊重大家的意愿, 下面我们就进行‘叫号赛跑’的游戏。”这个跑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二是教师自己处理问题出现“不公”时, 对于学生的“嘀咕”, 教师更应该倾听, 然后根据学生的合理需求适当改进, 如, 因教师组织活动分组实力不均匀, 比赛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对此教师就可以按照实力重新分组, 还可以采取教师参与薄弱组活动的形式, 改变比赛态势, 或者创设能使各个小组均势的新的比赛方式。

二、互动, 让“嘀咕”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不可否认, 体育课堂中有些学生的“嘀咕”, 确实属于捣乱行为, 如果教师试图用自己的“威慑力”去压制, 容易出现师生对立的局面。其实, 应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学生“嘀咕”产生的原因, 并针对实际情况实施“攻心术”。

1. 课后谈心。

有些“嘀咕”, 课堂上虽然得以缓解, 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课后谈心就非常有必要了。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恰当的场合接近学生, 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这种迂回战术的互动, 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然后, 再逐渐引出课堂上的事情, 如, 教师可以半开玩笑地说:“那天在课堂上, 你真不够意思, 让我一点面子都没有。”学生一般会这样回应:“老师, 不好意思, 下次绝对不会啦!”

2. 投其所好。

有些乐意“嘀咕”的“调皮”学生, 在体育活动方面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教师要通过平时观察或向其他学生了解情况, 在探知这些学生的底细后, 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 并有意与其共同参与。如, “捣蛋鬼”喜欢打篮球, 教师可以在课后有意组织他和几个学生一起打篮球, 教师要表现出自己高超的技术, 让他产生羡慕的心理, 甚至崇拜。在以后的日子里, 他会主动地接近你, 甚至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慢慢地会成为体育课上的学习小助手。

试论中学体育课堂的诱导教学 篇11

作为增加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学科,也要通过诸多积极的有效的方式方式去诱导学生去敢于并且喜爱浓度和锻炼,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体育课上的诱导概念,应该不是一般意义上训练方法,它应该是一咱极其重要的教学理念,特别应该是一种组织教学意义上训练方法。

一、评议诱导的巧妙运用

充分利用教师的评议进行教学引导,是体育课上最直接的引导方法,老师说的准确、生动、巧妙、才会激发学生模仿学习的兴趣欲望。教师的评议绝不可以是一味的命令、术语,是要把教学中的技术技巧,通过形象、生动的评议描述,真正能够让学生跃跃欲试。

1、善于诱发学生尝试的情趣

我们的文化祖先孔老夫子,早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任何学习知识技能的人,首选要有一种欲望,有了这强烈的渴求,教师才能更好地抓住电动机予以启发。如何使学生有“愤”、“悱”的内在要求,教师就应在教学方法上多作文章。在课的引入部分,如果能运用评议诱导,达到此目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2、术语讲述力避照本原述

讲解动作概念实际是一种评议诱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选要通过评议描述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我在指导学生训练跳高的教学中,先给学生介绍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跳高的成绩等于现有的身高加较好的弹跳力。学生觉得很有趣纷纷测量自己的身高,测试自己的弹跳高度。实践证明95%以上的学生,理论跳高成绩不仅超过了及格线,而且已经接近了良好甚至是优秀,这就是给学生征服畏惧,争取高度,建立了很好的信心。学生从心理上对跳高的恐惧消失了,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去学习、练习,成绩自然会明显提高。

二、动作训练的循序

体育教学,包含较多的肢体动作训练,要让同学们学习掌握系统的技术动作,其中也要有较多的过渡性练习,习惯上把这叫做诱导练习。利用诱导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叫动作诱导。它是利用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较相似简单的所学动作主,来引导刺激学生的本体感受器,使其感知身体空间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适用于学报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学习方法。

1、示范主体动作。讲解是对示范动作的说明,是对学习过程的诱导。示范是对讲解内容的直观体现,是对讲解动作的展示,是形象动作向具体动作转化的过程,示范结合讲解能够对动作的概念、方法做进一步的理解。二者彼此诱导,相互促进。因此,在这一过程,对示范动作的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能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同时,要面向全体,注意示范的位置和示范的次数。

2.熟练相关动作。相关动作是指与所学动作在结构,用力顺序等方面较相似的动作,它的特点是难度小,易完成,是所学动作的过渡性练习。如俯卧式跳高中的斜放横杆的练习;初学铅球时的轻重量投掷等。此阶段练习应注意练习次数适应,掌握好运用的时机,要不断提出要求,提高难度,直至正确掌握动作。

3、启发模仿训练。慢动作的分解动作大多是简单的,熟悉的,慢动作模仿选用于初学某一技术动作(包括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且该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或学生协议性较差。为了使走步式跳远更形象地示范于学生,可采用双手垂于单杠上,两腿做走步分解示范。

4、手手相帮训练。在学习或纠正某些协调性较高的动作时,可以手把手的牵拉、引导,使其完成动作,如在队列练习中,正确的齐步走(第一步)应是左肢右手前迈(摆),但在初学或学生紧张时,一听到齐步走的口令便是同侧脚、臂前迈(摆),且一时难以纠正。此时如果能采用手把手的诱导练习,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动作诱导特别选用于学习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例如:舞蹈、韵律揉、健美揉等,运用要少而精,并注意运用时机。

三、相互经比较的影响促进

同学之间,在学校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素质条件不同,接受的快慢和程度都不一样,必然会出现优劣,同是学会了,但完美的程度不会一律,就是学习讲练的主动性,情趣珠浓淡,都不会是一样的。教师要学会注意利用学生相互影响这一因素,调动这一积极的因素,发挥好它应有作用。

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間的相互影响,即两倍间的诱导,这种诱导有利有弊,教师要善于发现,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对于动作较好的学生,要不断提出要求,增加难度,防止骄傲自满。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

中学体育课堂 篇12

一、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青少年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 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而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也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基本理念。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也是课堂教学的指路灯。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方面, 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重传统知识技能讲授, 忽略学生身心健康的片面思想, 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 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发展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明确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当学生有了兴趣时, 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相反, 若学生缺乏兴趣, 他们就不愿参与体育锻炼, 甚至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身体素质自然不可能好。因此, 我们要想尽方法,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我试分析以下两种。

(一) 巧妙设疑, 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从“疑”开始, 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适当设疑, 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而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选用, 并抓住时机进行提问, 就一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 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二) 组织游戏, 激发兴趣

枯燥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讲解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体育游戏通常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成分, 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 这些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组织一些游戏活动, 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边玩边学, 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唤起他们的好胜心和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改革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其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以往的教师主体变为了学生主体, 灌输式教学变为了启发式教学。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一方面, 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 变课堂组织者、学生控制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 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 教师要变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在课上安排一点属于学生自己的活动时间, 为他们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而让他们去发挥、去创造、去想象, 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体育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 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 进而产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断提升身体素质。

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会学习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其能否实现, 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体育教学中, 学生大多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即直接接受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他们是被动的知识、技术技能的接受者, 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跟着教师所教的动作做。这种学习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可能好, 更别提学会学习了。因此, 教师有必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以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 促进他们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一) 自主学习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让他们统一用一种方式学习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目标决定内容, 虽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 但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为学生提供几种方式,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能、兴趣去选择最适宜自己的内容进行练习, 这种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模式, 对学生学会学习很有帮助。

(二) 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让他们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如在跑步训练中, 我们可引导学生用多种多样的合作跑来完成同样的目标:合作往返跑、不等距离的接力跑、二三人为小组的耐力跑等。这样,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 探究式学习

传统体育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把结论告诉学生, 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 不必问为什么, 久而久之, 学生的探究意识就越来越淡化。这既不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也无益于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多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让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感知与感性认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 学会学习。

总之, 要想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必须优化体育课堂, 搞好体育教学。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应该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新的课程理念结合起来, 开发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DX—399。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最为密切的一个学科, 其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鉴于此, 如何优化中学体育课堂,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将从四方面入手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探究。

上一篇: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下一篇:循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