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

2024-10-31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通用4篇)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 篇1

故障转移集群属于集群分类中的高可用性集群 (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 它采用一个被称为失效转移的过程来为系统提供容错能力。当一个系统失效, 或者不能响应客户的请求时, 集群服务将自动离线, 并将失效的服务器转发到另外一个可用服务器, 在这个新服务器中, 重新建立连接和响应请求。集群中一个主动节点出现断电或网络连接中断, 活动节点上的集群资源不能维持可用状态都可能造成集群组的失效转移。

1 集群类型

根据所要完成任务的不同, 通常把集群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高性能集群 (HP Cluster) , 将问题分为若干部分, 每台计算机同时参与问题的解决, 缩短计算时间。

高可用性集群 (HA Cluster) , 高可用集群的目的是减少服务中断时间, 故障转移集群是其其中一种。

负载均衡集群 (LB Cluster) , 大量的同一类型的并发访问, 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

2 构建模式

双机热备模式。主服务器承担所有负载, 备份服务器不处理任何负载。当前者出现异常, 后者主动接管其工作。

双活动模式。两台服务器均提供对外的服务, 当一台服务器出现异常另一服务器接管其工作。

N+1模式。一台备份机同时为多台主机做备份。

3 浮动IP

浮动IP就是客户端访问服务的IP地址

4 失效检测

4.1 心跳原理

节点=2:周期性地通过心跳线向对方节点发送心跳信息, 如果规定的时间内从所有路径都收不到对方的信息, 则确认主节点失效, 备用节点开始故障转移。

节点>2:一个节点检测到与另一节点的通信故障, 则向整个群集发送消息, 要求系统中的各个节点相互进行成员身份检查和测试, 再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确定发生故障的节点。常见的诊断算法有Majority算法、Hopfield算法。

4.2 心跳路径

私网:专门传递服务器之间信息的网络。

4.3 传播形式

环形心跳和广播心跳。

5 故障转移

首先选择节点, 节点首选项列表直接指定, 反馈节点性能、当前负载和应用程序。其次资源转移, 关闭集群服务, 禁用磁盘。最后重启服务, 故障恢复。

6 故障恢复

后向恢复:快照恢复--检查点多米诺效应仲裁资源。

前向恢复:系统利用故障诊断信息构建一个有效的系统状态, 继续执行下去, 实时性。

7 Windows集群实验

Windows Server 2003、VMware虚拟机、Active Directory注:都是针对主节点的操作

8 结语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 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得到广泛的应用。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 篇2

作为机械动力,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农业领域,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大型异步电动机故障在线检测(特别是故障萌芽在线检测)是保障异步电动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异步电动机故障主要包括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断条与轴承故障,发生概率分别约为15%、15%、40%。上述故障均是渐进发展的,在其故障萌芽阶段能够及时检测出来无疑是防止事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步骤。

1 萌芽在线检测技术出现的背景

大型异步电动机一般处于长时间连续运转状态,且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故障不可避免。异步电动机故障不仅损坏电机本身,而且影响整个传动系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检修,将导致事故、停机。对于石化、钢铁、发电及其它工业生产流水线而言,关键大型异步电动机的一次事故停机即会造成巨大损失,而在特殊应用领域(军用舰船、核电站等)甚至导致灾难性恶果。

异步电动机的故障主要包括: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断条与轴承故障。针对大型异步电动机的速断性(灾难性)故障,主要采取继电保护措施,如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逆电流保护、负序保护、接地保护等等。电动机综合继电保护措施并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仅能在事故发生后采取动作,结果是仍将造成停机。

在国内企业中,异步电动机的维修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维修的阶段,即需要对电动机进行检测时,一般需要临时制定方案、准备所用仪器与器件、布置线路,然后进行检测,操作非常烦琐。目前,随着国内在线检测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上已经相继出现了电动机故障检测装置,能在电动机故障萌芽阶段即能方便、可靠地实现在线检测,因此该技术对于合理安排组织维修、避免事故停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传统设备检修与预知维修的对比

由于市场竞争中淡、旺季的越来越不确定性,制定检修计划不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按部就班,应视市场情况决策,这就要求企业对自己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到心中有数。谁能做到、谁先做到,谁将取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部门应依靠科学手段而不是靠经验给管理者提供何时检修的决策依据:从全局来说,避开旺季;从单台电动机来看,尽量选择生产间隙,既不影响正常生产,又能保证不事故停机。若能实现此“工程愿景”就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现代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将是管理结果的“含金量”。“状态监测、预知维修”刚开展不久,预知维修、何时检修都是些值得重点研究,并一定会出重要成果的课题。

目前,通常采用“定期检修(如半年小修,一年大修)”方式避免异步电动机事故停机。但是,由于存在检修周期,异步电动机可能在检修周期之内发生故障、事故,“定期检修”方式对此无能为力,即工程现场所谓的“失检”;另一方面,在检修周期来临之际,异步电动机可能并无故障,甚至状态良好,“定期检修”方式将造成工程现场所谓的“过检”。“失检”将导致异步电动机事故、停机,其损失不言而喻。“过检”将导致无谓的维修成本、停机时间。例如:在某钢铁企业,以YTM 710-10型1400kW、6kV、185A异步电动机为例,其外壳防护等级为IP54,仅仅拆卸其外壳一次即需要十万元人民币,遑论解体异步电动机、检修其定转子等。因此,“过检”将造成巨大浪费。

下图为设备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大型集群异步电动机故障萌芽在线检测技术,针对异步电动机集群中的每一台异步电动机,实现初发性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断条与轴承故障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检测。针对集群异步电动机,设置一后台监控终端,即后台服务器计算机;针对每一台异步电动机,设置一就地检测单元,采集、处理电动机定子电压与定子电流信号,实施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断条以及轴承等萌芽故障的就地检测、结果显示;后台监控终端通过Ethernet网络与各个就地检测单元通讯,通过后台监控终端,可以监控各个就地检测单元、读取其数据、显示各台异步电动机的参数、状态。总体方案可以采用图2形象描述。

3 萌芽在线检测技术推广实施后的经济效益预期

大型集群异步电动机故障萌芽在线检测技术能够对电动机进行安全和寿命管理”,从而大大减少检修时间、避免安全隐患、可靠保障企业生产能力。相关资料和用户数据统计表明:设备40%非直接成本来自于定期维护,状态监测会减少近30%的维护成本和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其中:

提高产量 (2-40%)

减少维修费用 (7-60%)

提高产品质量 (重新回炉生产&废品率减少5-90%)

延长设备寿命 (10%-2)

减少零配件库存 (10-60%)

增加库存周转率 (75%)

降低能耗 (5-15%)

增强生产安全及环境保护(社会对此类事故越来越不可原谅)

获利与投资比可达17:1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异步电动机故障萌芽在线检测技术的出现、发展、应用引发了异步电动机维修体制的一次革命,使传统的事后维修、定期检修方式逐步转变为预知维修方式。该技术可以对大型异步电动机集群中的每一台异步电动机进行实时、在线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断条以及轴承等初发故障检测,可以在毫不干扰异步电动机当前运行状态的前提下、于故障萌芽阶段即行报警,并向现场技术人员提供必要信息以合理安排、组织预知维修,从而避免事故停机,减少故障损失,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摘要:大型集群异步电动机故障萌芽在线检测是指直接针对支撑某一生产任务或流程的“集群异步电动机”而实施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转子断条故障以及轴承故障等故障萌芽状态检测。应用本技术可以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快速诊断、自动巡检、自动报警、远程监控、历史数据打印等功能, 有效保障安全高效生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集群,异步,电动机,故障萌芽,在线检测,展望

参考文献

[1]许伯强, 李和明, 孙丽玲, 王永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24 (7) :177-182.

[2]马宏忠, 胡虔生, 黄允凯, 王惠庆.感应电机转子绕组故障仿真与实验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23 (4) :107-112.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 篇3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通用的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了产业区内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以及知识溢出带来的学习效应, 稳定的当地劳动力市场为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机会, 劳动力在企业之间的流动促进了知识在成员企业间的扩散。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 无一不是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大发展而展开的, 从英国的纺织工业城到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城再到韩国和日本大阪的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是承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小并且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动作用较强, 不存在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因此国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等方面。如2005年日本经济学家Yuji Furukawa在《产业集群考察报告》一书中指出了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广东等地区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探讨产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吸聚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在市场机制环境下, 以“关系”这种非正式网络组织形态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市场形成—社会网络的基本传导模式, 以及集群内劳动力市场形成—通过非正式网络和企业培训效应得以壮大—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方式, 但没有对集群吸聚劳动力的能力以及影响这种能力的原因给出评价标准。二是主要从市场机制的教育培训方面, 在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前提下, 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考察了集群产业对劳动力的培训和职业技术提升的动力来源, 构建了集群产业人力资本存量发展的基本模型, 给出了集群产业劳动力技术提升的基本路径。但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规律及选择空间, 缺乏对地区差异性因素的考量。

二、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由于特殊的社会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许多限制。由于自身教育和技能水平并不高及缺乏对城市的了解, 农村劳动力在离开农村向城市流动时通常受到排斥, 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系统的运行为他们提供的生存空间并不大, 因此很多农民工在涌到城市后只是限于做一些脏活、累活, 收入水平相比城市人口来说仍然差距悬殊, 但却要承担同样的生活成本。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广大农民工特别是年轻而且具备一定教育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倾向于流向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工业区和产业聚集的地区, 那里相比城市来说生活成本更低且收入相对更高。

产业聚集区不仅能为农民工提供收入保障, 而且随着大批农民工的涌入使得这些地区的服务业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从而为外来农民工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因此产业聚集区或者说产业集群就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济要素, 而农民工的涌入也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进而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向该区域集聚。从这一点上看,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

(二) 农村劳动力的临时转移和永久转移

单纯向产业聚集区流动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工永久转移的问题, 由于目前产业集群普遍由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 而中小企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导致农民工的工作并不稳定, 达到5年以上工龄的农民工只占50%左右。解决农民工永久转移的核心问题是改变目前农民工的低技能水平, 提高他们在第二、第三产业工作的技能。

通常来说,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具备吸聚和承载大量农民工的能力。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与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高低有关, 进而取决于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这种技术上的差别性也决定了农民工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所掌握技术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 进而影响到他们是否能永久转移。

(三) 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劳动力市场表现形式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经济单元。或者是基于生产上的互补性, 或者是基于范围经济的存在, 又或者是基于特定的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具有某种稳定的特征或属性, 在这些特征属性影响下的人力资源市场形式更加丰富。从专场招聘会到猎头公司, 从产业园区的劳务中介到专业职业技术学校的求职平台, 这些市场或集中或分散, 或为有形载体或为无形网络, 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平台, 也构成了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劳务市场的作用和引导并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和地区差异性。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和从众心理,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集体转移的现象。例如佛山张槎的针织产业工人半数以上来自广西梧州和柳州, 北京的装潢产业主要由湖北和江西人组成, 东莞大朗的毛织业洗水技工则主要由潮州人组成。在跨区转移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地区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形态各异的劳务资源市场的约束和影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各地区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同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产业技能培训的取向。

所以说, 产业集群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揭示其联系对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快又好转移, 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人力资源存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检验

综上所述, 产业集群以劳务市场为纽带影响转移劳动力的结构,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又受到目的地务工成本的影响。这里的务工成本包含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和搜寻成本两个方面, 搜寻成本主要为务工人员找工作时获取信息的成本。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降低务工成本:企业的集聚将导致劳动力的集聚, 而大量劳动力集聚不仅有利于管理部门提供低水平的生活设施, 降低人均务工成本, 而且有利于围绕产业集群的服务业的形成。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 一方面可以降低务工人员的搜寻成本, 另一方面其所形成的集聚经济具有技术的溢出效应, 能降低务工人员学习技能的成本。

为此, 本文以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口数作为因变量, 由于制造业的集聚是以工业区为代表, 因此以工业区的面积来代表产业集群的规模, 并假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目的地生活条件的影响, 以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水平来代表其生活条件, 以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代表目的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并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反映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的控制变量, 从而构建表1所示的简单线性模型来拟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yi=c+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α6x6+α7x7+εi

模型中αs为待估系数, εi为设定误差, 其他各指标如表1所示:

使用除青海、宁夏、贵州、西藏、海南的全国27个省 (市区) 的截面数据, 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结果见表2: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年鉴及各省统计公报

如表2所示,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8322, 模型基本能够拟合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F检验和D-W检验均能通过要求。x4、x5、x6三个指标的显著性水平不明显, 说明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受自身居住地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小, 其转移主要受到目的地的影响, 但同时由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跨省转移, 这一实际情况也影响到了这三个指标的显著性水平。

工业区面积和住宿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两个指标均在5%水平上显著。其中工业区面积每增加1平方公里将能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7743人, 这说明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对产业集群有了一种不寻常的认识, 有大量工厂集聚的工业区成为外出打工的首选。同时, 农村人口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将是转入地的住宿水平, 能不能找到地方住是外出务工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餐饮业的发展水平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外出务工人员以从事工业生产为主。

在吸引农村劳动力的变量中, 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比收入水平更能吸引农村劳动力, 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非理性因素, 有将消费水平完全等同于收入水平的认识误区。

四、结论及启示

(一) 实证结果基本证明了产业集群及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影响, 产业集群越发达的地区其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越强, 这不仅是因为集群内的企业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集群本身具有的范围经济也能给农村劳动力带来最大程度的便利, 不仅可以降低务工时的生活成本, 而且也降低了务工人员找工作时的搜寻成本。

(二) 服务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不足,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第二产业为主。相反, 在服务业发达的地区, 反而会挤出工厂制造业的投资收益率, 从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不利影响。在务工成本上, 住宿问题是外出务工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产业集群虽可以集聚经济的优势带动私人资本提供廉租房, 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在务工的初始阶段仍然需要解决临时住宿问题, 因此地区住宿业的整体规模将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三) 受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 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产业布局越集中的地区其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越强, 产业布局越是分散, 越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 这种差异甚至表现在发展阶段上, 所以每个地区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清楚地认识当前的发展阶段, 不能只以产业政策为重点, 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笔者认为, 东部发达地区信息化优势明显, 具备产业升级的条件, 可以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点, 而西部地区则仍需以工业为重点, 集中布局制造业, 通过形成产业集群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 2008 (5) .

[2]许昆鹏, 黄祖辉, 贾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机制及政策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 2007 (2) .

[3]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进步[M].科学出版社, 2003.

[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 篇4

1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网络

产业集群网络是在分工基础上, 由彼此之间存在分工与协作关系的企业以及与企业发生各种联系且具有不同职能分工的相关机构, 在特定区域聚集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集群内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企业, 还包括与企业发生各种关系的相关机构, 像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学及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 它们与企业之间也建立了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关系。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中, 知识在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的影响程度下, 从网络内一个企业转移到另外一个企业并对接收知识企业产生影响的过程, 即产业集群内的知识转移, 并且知识转移的同时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 也可以理解为是知识创造的过程。

转移过程中, 知识可以在个人, 组织内部, 组织间 (知识联盟) 三个层次上转移。个体层次上的知识是企业知识的基础和源泉, 个体间的知识转移为更高层次的知识转移提供了能量和动力;组织内部层次的知识在组织中的各个单元之间转移时, 如果组织的知识融入到它的工艺、技术、组织惯例中, 那么知识将得到迅速、完全的转移;知识转移也可以发生在独立的组织之间, 虽然在这一层次上转移的知识远没有组织内部转移的知识多, 但是这一层次转移的知识对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转移方式的研究中, 根据知识转移的隐含性程度高低以及转移双方合作程度高低, 分为技术进口、技术许可证、合作生产、合作R&D四种方式[1];于培友将技术知识的转移分为五类:技术产品和设备市场购买、技术许可、合作研发、合作生产和技术并购[2]。根据所转移技术知识的隐性程度以及知识供需双方合作程度的高低, 借鉴谢富纪[3]的技术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特点, 将知识转移的方式归结为信息传播、技术交流、技术许可、技术引进、技术并购以及合作研发。

2 知识转移的驱动因素

1) 企业创新。熊彼得认为, 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 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同时提出“创新”的五种情况:即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企业创新, 除了涉及产品和技术创新外, 还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2) 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权威学者之一野中郁次郎 (Nonaka) 认为:企业间知识创造能激发创新, 新知识在组织内的创造过程是创新活动的基石;通过不断创造新知识, 在组织中广泛推广新知识, 并迅速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中, 就能够实现创新[4]。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创新出现在知识的生产, 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中, 要重视发现或创造新的知识。可见, 知识创新是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的驱动因素。

3) 交易博弈。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传播和吸收过程, 其转移行为势必发生一定的成本, 如从事转移活动的运营成本, 建立网络所需要的制度成本, 以及知识转移耗费时间精力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等, 故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可看成是成本和收益博弈的过程, 通过知识转移等手段可以实现成本和风险的分担, 提高知识生产效率, 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无论是知识供给方还是知识需求方, 能否从知识转移中获得实际利益, 是知识转移能够成功进行的最根本的问题。即企业的内部化收益要大于成本之和, 并且企业具有足够的技术积累, 从事知识转移活动的能力。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知识转移的时机和方式方法, 为企业产生创新的动力。

4) 资源依赖。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是以现有社会知识资源为基础的, 企业为了持续创新必须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创新资源, 由于创新资源在数量上具有稀缺性, 因此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稀缺带来了创新主体对其它主体的依赖, 而网络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网络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维度增加, 企业的创新活动淡化了边界和距离, 企业边界将越来越模糊, 多数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得网络越发重要, 这时企业的创新行为往往既不是由企业内部要素也不是由供求所导致的价格机制所决定, 资源依赖理论在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

5) 分工整合。创新活动作为经济行为的一种方式存在着分工, 分工化是企业网络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引导企业进行分工的正是组织间协调机制, 由于企业是以趋利避害为基本准则的, 协调机制是构成分工活动的基础, 企业周围存在多种协调机制和机构, 组织间协调不同于市场和权威机制, 在作用的方法和手段上, 是一种企业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机制, 指导企业进行最有价值的活动, 这是分工的重要原则和依据, 企业活动与其他企业等组织互补性关联, 组成了统一和谐的整体。在集群网络知识转移中企业的分工和整合伴随始终。

3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模型

3.1 转移的机制

1) 信任机制。从现有的对知识转移研究的相关背景来看, 信任被认为是知识转移的先决条件之一, 同时, 信任也被认为是高水平知识转移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 在产业集群中, 信任是集群知识转移的基础, 它贯穿于整个知识转移的过程, 并对知识转移的频度与深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信任机制是集群网络内各参与主体在相互的影响与作用过程中, 基于信用, 这一共同的价值准则和观念, 期待对方保持与自身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一些行为相一致的观念和行为机制。而当信任不存在时, 企业间就会失去知识转移的动力和积极性, 将变成一种被动或堕落的一种表象形式, 就是学者们所说的“等待博弈 (waiting game) ”、“搭便车 (free riding) ”等情况。

在信任的基础上, 知识发送方更乐于进行知识转出并竖立良好的信誉同时加快了转移的速度和频率也可以得到合理的收益, 知识接受方更愿意支付知识转移的成本并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可见,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程度可以影响着双方知识转移的容量、速度和效率。

2) 过程机制。从知识转移定义可知, 网络内一个企业转移到另外一个企业并对接收知识企业产生影响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一是知识源企业发送知识的过程阶段, 即知识流出的过程, 是指知识源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进行外化的过程;二是, 知识受体接收知识的过程, 即从知识流入到知识接受方并被其吸收利用的过程, 是集群内企业将流入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由于知识受体不断的增加知识量, 由于知识具有累积性, 利用集群内特有的知识扩散的优势, 也促进了集群知识存量的不断增加。可见, 该过程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该过程还可以细化为四个步骤:知识转移的准备、知识转移的传递、知识转移的整合和知识转移的消化吸收。

3) 动力机制。所谓的“动力机制”即是企业间的“知识势差”, 即知识存量之间的差异。基于知识位势的角度分析, 在产业集群中应该存在两类企业即高位势企业和低位势企业。在集群网络中, 对于知识资源的分布密度较大的企业处于高位势;相反, 知识资源的分布密度较小的企业处于低位势。如图1所示:实线箭线表示强知识流, 虚线箭线表示弱知识流, 且“箭头”表示知识“输入”, “箭尾”表示知识“输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知识转移主要是指由高位势企业流向低位势企业, 反之则较困难或不可能实现。但对于相邻低位势企业和高位势企业之间, 双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都可以是知识贡献企业也可以是知识接受企业。可见, 知识势差的高低是相对的。在大范围的知识转移发生以后, 低位势主体获取知识后, 按照知识转移的特性分析, 通过整合和创新实现了知识存量的增长和知识位势的提升, 成为新的知识发送方, 这种在集群内, 更高位势企业、高位势企业、低位势企业、更低位势企业在不断的知识转移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种知识势差的“产生—弥补—更高势差的产生—更高势差的弥补”的动态良性循环过程, 实现螺旋式的增长过程, 当然也不排除对初始低位势企业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 在某个时期或某个时间内成为高位势企业, 这也正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意义所在。

3.2 转移机制的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 集群网络内的知识主体和知识受体之间在信任机制、过程机制和动力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知识的转移, 同时知识受体可采用多种方式吸收来自多个知识主体的知识, 具体模型如下:实线箭线表示强知识流, 虚线箭线表示弱知识流, 且“箭头”表示知识“输入”, “箭尾”表示知识“输出”, 知识发送方为高位势企业, 知识接受方1、2、3相对来说为低位势企业。

4 结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概括, 根据研究对象, 给出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网络的明晰定义以及该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层次和转移的方式, 再针对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的驱动因素分析, 可知企业创新、知识创新、交易博弈、资源依赖、分工整合是网络内知识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 最后,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群网络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模型, 即在信任机制、动力机制和过程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知识的转移, 可视为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 该模型的研究为集群网络知识转移的下一步研究如知识转移模型等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钢.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能力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1, 19 (3) :70-77.

[2]于培友, 靖继鹏.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J].情报科学, 2006, 24 (5) :758-761.

[3]谢富纪.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9-28.

上一篇:空气环境安全下一篇:中学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