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机制

2024-09-12

技术转移机制(共7篇)

技术转移机制 篇1

1 技术转移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并使之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加大自身的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技术转移维持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在自主创新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的成功依赖于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又加速自主创新,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解决产学研之间的技术转移体制和机制的核心问题,制定和完善技术转移法律、政策及相应的科技计划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大举措。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自主创新是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于2008年7月1日正式施行。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与生产企业相结合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并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对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技术转移机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2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就是要同企业、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具有知识产权的资源整合形成科技成果并加快转化是提高科技投入、产出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

企业的技术实力可以通过其拥有的发明专利的质量与数量反映出来。而科研成果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专利。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存在技术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严重,许多专利技术得不到开发和应用,造成了技术市场的服务不足;另一方面适宜开发的产业化技术成果严重不足。一些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仍有很多研究成果停留在实验室及小试阶段,使得实验成果与企业生产需求无法对接,无法形成核心技术。因此,打造基于技术的现代经营理念的技术转移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以技术经营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对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加强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模式,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战略性、深层次、多元化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现有技术、成果、资源向企业转移和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征集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瓶颈的技术需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寻求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解决。

组织实施重大成果转化专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凝练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创新目标,组织好创新队伍进行科技创新,大力扶持新的科技项目生长点,创造条件逐步形成新的优势。

4 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式、网络化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它整合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科技成果资源,它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一是管理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具体任务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阶段专利的查询和论证;代理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专利的申请事宜;资助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专利申请费、维持费等;监管专利技术成果转移到企业的情况,为专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服务。二是通过技术成果供求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为技术交易的供需双方提供集信息扩散和服务共享平台,提高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行使技术转移中的技术合同的登记审查职能。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各级技术信息平台是疏通技术转移的通道。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只有信息渠道畅通,技术转移才能得以方便进行。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科技会议、科技会展、专业会议、展览会来促进技术信息的传播,以此来实现资源共享、共管及共用,提高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效率。以太原市为例,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为政府、高校、企业、投融资机构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省八大产业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提高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提供服务,2008年度,技术转移项目成交数量59项,技术转移项目成交金额17 607万元,促成国家公共财政投入计划项目成果转移数量8项,促成国家公共财政投入计划项目成果转移累计金额840万元,重大技术转移项目成交金额6 500万元,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了积极推动作用[1]。

5 人才是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的关键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而技术转移过程中,除技术受方、技术外,还应该有技术中介机构。技术中介机构运作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国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职业技术经济人,主要负责转移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和咨询工作;二是兼职咨询专家,由技术转移机构聘请,这些人员往往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成果选择、专业知识等方面提供咨询。因此,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应将科研人员开展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引导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与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活动。对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给予奖励。同时应积极鼓励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人员,以各种方式进行培训学习。

总之,构建新型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探索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扩散的运行机制和有效途径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将技术转移成效逐步纳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辉,王祥.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建设[J].太原科技,2009(11):4-6

技术转移机制 篇2

1 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转移分析

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活动包括两部分: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不可分割性使得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不能割裂进行。没有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行为, 就更谈不上技术的扩散了。同时, 关键共性技术的扩散受阻, 导致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造成了政府科技投入的浪费;一部分专用技术正是由不能被用户广泛使用的共性技术演变而来, 使得共性技术不能起到自己促进技术传播的真正作用。所以, 在研究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时, 应该将技术的供给和扩散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考虑。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模型以说明阻碍共性技术发展中的种种原因, 提出问题。

1.1 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转移要素

(1) 研发成本和风险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可知, 一项技术越复杂, 市场交易也会更高, 企业将会选择进行内部研发, 而避免购买复杂技术。所以, 关键共性技术在研发初期会因为缺少企业的投资信心而出现研发资金缺乏的现象。

(2) 外部性和外溢性

在经济学理论里, “外部性”是指当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其他人也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时出现的外部经济效果。关键共性技术的共享程度决定了其外部性的大小。“外溢性”是指技术扩散前提下的外部共享性。如果一项技术的可被模仿性和再次开发难度越低, 那么该项技术的外溢性越强。因此, 技术成熟度越高, 外溢性越强时, 多数企业更愿意进行技术转移活动, 但往往会造成技术价值低估的情况出现。

1.2 基于不同成熟度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转移特征

基于国际技术成熟度标准, 大致将1-3级成熟度的技术归类为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 将4-6级归类为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 7-9级归类为商业关键共性技术。通常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技术转以后, 会与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的专有技术进行结合, 形成不同领域的创新技术。本文采用的分析关键共性技术转移的模型, 如图1所示。该理论模型将共性技术开发区间分为三部分, 分别是“技术成熟度1-3级区”、“技术成熟度4-6级区”、“技术成熟度7-9级区”。并且对技术供给和技术接受双方的成本、估值、外部性、外溢性进行了相关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 越接近基础科学的技术供给方的研发成本和风险越高。相反地, 越接近商业应用, 技术接受方的开发成本和风险越低, 这时企业更愿意选择投资而不是自己研发。

一般而言, 企业的具有竞争力的专有技术大多建立在共性技术的基础上, 当关键共性技术与专有技术结合时, 才能显示出关键共性技术的经济价值。在共性技术成熟度较低时, 其市场价值不能完全预见;所以企业更乐于交易接近市场应用的共性技术, 达到应用较少的成本获得竞争性技术的经济价值的目的。

由此可见, 共性技术不成熟时, 企业为规避一定风险, 对该技术的评估价值也相对较低, 也就导致共性技术价值被低估的现象, 也就是说技术本身将无法卖到好价钱。

1.3 关键共性技术转移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 不同区间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转移活动将面临不同的市场问题或者组织问题:

(1) 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 (区间I) ——技术转移投资不足。

关键共性技术本身是竞争技术发展的基础, 其本身的综合性质较为突出。该类技术对应区间Ⅰ。基础性研发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人力等成本。技术供给方单个个体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 然而合作形式也需要在政府资金支持下才能较为容易的实现。因此, 关键共性技术在发展初期会出现“研发动力不足”的现象。

(2) 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 (区间II) ——技术转移受信息不对称性影响。

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处于中间层次和过渡层次之间, 在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 企业也可以预见其具有比较好的市场前景。成熟度在4-6级的技术不容易被模仿, 企业对其的再次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可以接受, 因此技术转移活动最多的发生在该区间, 但是要注意信息对称问题。

(3) 商业关键类共性技术 (区间III) ——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保护难度大。

商业类关键共性技术是最靠近市场的共性技术, 对应区间Ⅲ。类技术受市场机制作用明显, 企业对该技术进行微小的开发就可以应用市场, 但是技术很容易被模仿, 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等保护, 技术供给方往往不愿意进行技术转移活动。

如果产权和法律制度保护不到位, 就会造成技术供给方的损失, 形成技术扩散的制度损失。

结合以上分析, 在共性技术发展的不同区间, 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包括研发动力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制度保障不健全等。因此, 在完善关键共性技术转移体系时, 要注意运用市场规律和政府机制双管齐下。

2 军工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转移特点

军工技术自身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其转移过程的繁复性, 使得我们要从技术自身的特点和内涵来进行研究。针对军工技术自身的来说, 在国防系统内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综合利益因素影响

在我国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过程中, 技术供体常常处于主体地位, 他们受到利益杠杆的驱使, 从国家安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考虑, 对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的作为或不作为, 直接影响着技术转移能否实现及其实际成效。因此, 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能否转移最终取决于技术拥有者对综合利益的分析与权衡。

2.2 技术接受方科研实力强度

通常来讲, 技术接收方对军工关键共性技术的二次开发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技术转移活动是否能够达到实效。技术吸纳能力, 作为从事技术转移活动的本领, 是以技术预测能力为起点, 包括学习、理解、创新等多种能力在内并梯次演进的复杂能力形态。每一种能力都是在前种能力基础上发展而来, 成为衡量技术受体技术实力强弱的基本尺度并最终决定着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所能获得的实际成效。

2.3 军工技术转移的相关规范

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是保障技术市场交易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技术转移法律体系来说, 缺少军工内部即“军转军”的技术转移活动的相关规范, 导致技术转移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许多军工领域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由于没有相关法律保护不能进行转移。

2.4 军工技术转移中间环节实力

技术转移活动链条上, 中介机构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它是沟通技术供需双方的纽带和桥梁。对于供需双方在信息交流反馈、资金流动、政策解读、知识产权保护和合同工签订等方面进行调节和协商。但是我国军工技术转移的中间环节比较薄弱, 技术转移服务紧紧集中在国家政府咨询机构, 能力和活力都相对有限。因此, 军工企业和科技人员对于技术转移工作也缺乏热情和主动性, 限制了我国军工技术转移的发展。

3 建立政府支撑型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机制

结合图1的分析模型,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可以根据其层次类型采取不同的扩散方式。关键共性技术的不同区间分布存在不同的技术转移阻碍, 例如在区间Ⅰ和区间Ⅲ, 技术转移出现“研发动力不足”、“信息不对称”和“制度失灵”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 政府的干预功能应该起到关键作用, 政府加大研发投资, 完善产权制度更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转移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将该种干预下的技术转移机制称为“政府支撑型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机制”。

3.1 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 (区间Ⅰ)

处于基础研发阶段的关键共性技术, 缺少研发动力。同时, 由于军工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 研发机构本身承担风险较大, 因此需要政府对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活动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实施财税政策进行补贴, 项目拨款进行自主, 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等等。

3.2 商业类关键共性技术 (区间Ⅲ)

商业类关键共性技术属于行业前沿的技术 (最新技术) , 企业一定是不愿意转让给其他企业或者研究院所。商业类关键技术市场应用较为成熟, 各个企业对其需求程度较高, 为了使得企业愿意甚至是主动将技术进行转移, 那么仅仅依靠市场作用机制时不足的。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的调节。例如, 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法律法规, 确保技术供给方获得应有的利益, 防止技术模仿泛滥。对于一些次新技术,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鼓励进行扩散 (如规定转让一定次数以上给予奖励等) 。

4 建立市场自发型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机制

对于竞争前键共性技术, 市场自发作用更能促进技术转移的完成。健全的技术转移中介体系、技术价值评估办法的确定可以更好的为技术转移工作服务。信息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共享企业技术相关信息和确定技术的真实价值, 促进企业进行公平交易, 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的市场机制。

克服关键共性技术转移中的市场机制失灵是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技术转移应始终以技术供求双方的利益为前提基础。技术供方应在技术商业化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研发资本用于下次研发,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激励机制, 使得研发活动能够持续进行。技术需方,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应适时的将共性技术转化为专有的竞争技术, 形成技术壁垒, 防止技术的泄露, 带来风险。

事实上, 不同层次的关键共性技术, 其研发和应用过程与专有技术的可结合度存在明显差异。区间Ⅱ的关键共性技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更能提高其技术转移效率, 所以, 本文将该区间的技术转移机制式称为“市场自发型军工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机制”。

结语

总之, 军工技术自身的涉密性、复杂性使得技术转移工作无法避免的带有政府计划和管制的现象存在, 由此产生的诸多弊端阻碍了军工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整体技术的进步。但是, 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世界国防科技市场的发展, 可以料想, 我国军工技术发展的机遇期和发展期已经到来, 相信政府和企业在市场规律和机制的作用下, 必然能够大力发展军工技术转移工作, 引导和促进国防科技又好又快地发展, 让更多的企业从国家军工科研中获益。

参考文献

[1]龚春红, 刘娅, 张海英.美国联邦政府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2) :66-68.

[2]National Science Board.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2.

[3]余敏, 马浩然, 刘晓, 柴苗岭, 肖国华, 方曙.国外知识产权转化措施综述——美国大学知识产权转化措施概况分析[J].科学新闻, 2008 (12) .

[4]张玲, 赵立雨, 师萍.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R&D投入强度偏低因素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2) :10-13.

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研究 篇3

每年一次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来自全球近200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共同商讨以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促进低碳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公共品1问题很关键。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技术溢出一直以来都是以市场机制进行技术国际转移的主要方式,但现实情况是这种溢出效应相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所需要的来说还太小,原因在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品性质和外部性。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还不能解决全球气候问题,需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

一、低碳技术和低碳技术国际转移

气候具有全球公共品的性质,这使人们影响气候变化的活动具有外部性。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温室气体具有负的外部性,减排具有正的外部性。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也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体,要想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只能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和居民日益低碳的生活方式来实现。

关于低碳技术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 达成共识的概念。根据已有文献,文中的低碳技术泛指能够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一项低碳技术的真正有效应用,涉及技术硬件(包括常规设备、机器,以及工序等)、技术软件(包括技术设计的原理与实施,经验、技术诀窍和知识产权等)、资金、人力资源和体制政策、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因此,低碳技术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这些相互联系的因素[1]。低碳技术国际转移就是低碳技术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转移要取得实效,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须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示范、技术产业化推广及部署等所有环节。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发展的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效率最高的市场机制。但是,Kasturi Das通过对1 000例CDM项目的经验研究发现CDM对低碳技术国际转移的贡献很小[2]。原因在于,CDM设计的初衷是促进各国实现减排目标,而不是促进低碳技术的国际转移。如果完全依靠市场价格机制进行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供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将与解决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相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需方购买力不足,无法购买昂贵的先进技术,连续使用落后的技术,会造成落后技术的“锁定效应”。这就需要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联合行动,以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二、UNFCCC 的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

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UNFCCC是最主要的多边论坛。自1992年UNFCCC成立以来,其体系内的机构和机制不断改变。当前UNFCCC的机构设置中,COP是UNFCCC的最高机构。UNFCCC下设附属科技咨询机构(SBSTA)和附属履行机构(SBI)。SBSTA就与公约有关的科学和技术事项,向COP及其附属机构及时提供信息和咨询。SBI协助COP评估和审评公约的有效履行。同时,COP在SBI和SBSTA下设立了技术转移专家小组(EGTT),以提高技术转移框架的落实和开展技术转移活动。UNFCCC还建立了技术信息交流中心 (TT:Clear),其目标是向大会管理下的、持续的技术转移活动提供信息,以及促进可靠的、与低碳技术发展和转移相关的技术的、经济的、环保的和制度的信息的产生、流动和获得。

UNFCCC还确立了资金机制和技术机制。资金机制在COP指导下行使职能并向其负责,该机制的经营委托一个或多个现有的国际实体负责。2008年COP第14次大会上,全球环境基金战略方案(由COP第13次大会提出)被更名为波兹南战略方案,并继续由全球环境基金审批和支持该战略方案下项目的执行,旨在提升技术转移投资水平,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对低碳技术的需要,以推动公约下的技术转移活动的发展。2010年12月坎昆会议上建立了技术机制,包括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CTCN)1和技术执行委员会(TEC),二者都对COP负责,并在COP的指导下运作。TEC和CTCN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响应缔约国中发展中国家的与技术开发和转移相关的请求,一般通过该国指定的实体2负责。技术机制旨在促进创新,催化技术路线图或行动计划的使用,响应发展中国家对技术转移的需求,以及促进联合R&D活动。

UNFCCC通过由隶属于波兹南战略方案的全球环境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由联合国环境项目和地方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非附件Ⅰ缔约国完成了技术需求评估(TNAs)[3]。 技术需求评估涉及大量信息,包括利益相关者、国家情况、国家优先发展项目、现存的政策和措施、被优先考虑的部门和技术、已识别的技术障碍和技术促成框架、技术行动计划、与优先技术的研发、示范、部署和传播有关的活动、项目想法和相关的因素。SBSTA鼓励非附件Ⅰ缔约国在准备需要支持的项目提议时考虑本国TNAs的结果。SBSTA邀请缔约国、有关的国际组织、大会资金机制的运作实体和其他的有关资金机构适当地对非附件Ⅰ缔约国TNAs结果的落实提供技术上、资金上的支持。

研究发现,完成技术需求评估,从宏观层面为非附件Ⅰ 缔约国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和行动计划,但如何落实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和资金上需要支持,即在微观层面,UNFCCC机制缺乏可操作性。为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转移,相关研究人员建议使用CGIAR模式作为解决气候变化的一种模式。

三、CGIAR 模式

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CGIAR)诞生于1971年,是一个由64个成员组建的战略伙伴组织,其中包括21个发展中国家和26个发达国家、4个共同提案者,以及13个其他国际组织。CGIAR的愿景是在全球根除饥饿和贫穷,其使命是发展在全球根除饥饿和贫穷的科学和技术。CGIAR的目标是四个系统层面的成果(SLOs),即减少农村贫困、提高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健康状况,以及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CGIAR的大多数经费是由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机构提供的,其在华盛顿特区的秘书处由世界银行提供费用。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CGIAR的组织和运作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下面分析现阶段CGIAR的运作机制。

1.组织机构。两年召开一次的全球农业研究发展会议是CGIAR的最高机构。CGIAR由15个独立研究中心和代表各研究中心的协会委员会(CB)组成。各研究中心是建立在与东道国具体协定的基础上的国际法律实体,由它自己的委员会管理,有独立的预算,为其自身活动寻求资金。CB是一个新的法律实体,旨在团结各中心。CGIAR还设立了CGIAR基金委。

2.战略框架[4]。为确保各中心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在实现CGIAR目标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CGIAR建立了结果导向的战略性框架(SRF)。SRF为CGIAR提供战略方向,要求各中心和其广泛的合作方不仅在研究过程中,而且在研究成果的作用路径的后续阶段,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以确保研究成果实现CGIAR的目标(SLOs)。

3.研究工作[4]。CGIAR通过CGIAR研究项目(CRPs)来执行研究,CRPs是CGIAR研究的主要机制。CB审批所有的CRPs,并对CGIAR基金委负责。CB的作用就是确保:单个的CRP与SRF相一致;使各个CRPs相互融合,减少重复和提高互补性;在中心与CB之间签订的执行合同中明确规定每一个CRP的不同时间阶段的研究结果、预算、不同的合作关系以及里程碑意义。

4.资金机制。CGIAR基金是一种新型多方捐助的长期融资机制。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捐助者的捐赠资金,通过三个指定的筹资窗口CGIAR提供了资金单一入口点。资金在所有CRPs中都受到明确的规定和限制。CRPs将对CGIAR研究的投资与研究成果对SLOs的潜在影响清晰地连接起来。

5.知识产权管理。随着知识产权在生物多样性不同领域的扩展和私营部门在农业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心越来越多地发现在他们的研究领域需要使用专有技术,但对这些专有技术使用知识产权的需要和人道主义的实施越来越引起争论。遗传学的资源政策委员会建议,各中心可能只在特殊情况下寻求或维护知识产权,例如当它是不可或缺的对确保一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发展,或当为完成CGIAR的使命所需的私人公司控制的技术需要被访问时。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CGIAR模式更具可操作性。它集中各中心的研究竞争力,广泛开展与各国国家研究机构、私人部门的研究合作,进行结果导向的一体化研究(即将商业化生产、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体制研究一体化),共同传播研究成果,在实现SLOs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CGIAR的宗旨是在全球根除饥饿和贫穷,其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公共品性,其研究成果作为国际公共品,这与UNFCCC的宗旨同理。目前,CGIAR模式已用在解决全球健康问题方面。CGIAR模式为UNFCCC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框架提供了微观可操作的基础。

四、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的框架设想

2010年UNFCCC建立了技术机制,使UNFCCC的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在研究效率、资金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文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的框架设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机构。在UNFCCC的技术机制下,在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CTCN)和技术执行委员会(TEC)之外,在全球建立若干个、低碳技术类别不同1的、独立的研究中心,形成研究的网络结构。各研究中心是建立在与东道国具体协定的基础上的国际法律实体,由各自的委员会管理,进行独立预算,为其自身活动寻求资金。各研究中心对COP负责,并在COP的指导下运作。CTCN和TEC负责促进技术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宏观层面的技术需求评估和建立或者加强低碳技术方案的准备和落实能力,各研究中心则根据低碳技术类别不同从微观层面去研究、实现COP的最终目标(即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

2.技术机制。在UNFCCC的结果导向战略指导下,技术机制必须成为一个集成的、统一的实体,它在设计和操作上有灵活性,在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是有效的。在现行UNFCCC的技术机制基础上,在宏观层面,促进非附件Ⅰ 缔约国完成技术需求评估,制定技术路线图和行动计划;在微观层面,SBSTA组织上面(一)中所提的各研究中心发挥各自的研究优势,进行研究一体化,提高研究效率,利用其研究成果开展技术转移活动,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各研究中心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可以遵循“自下而上”的流程, 也可以遵循“自上而下”的流程,其研究成果作为公共品,可以用来开发其他类似的项目。SBSTA审批研究项目,让项目之间契合,减少重复,加强互补性。

3.资金机制。除了现行UNFCCC体制内的五大基金,各研究中心为其自身活动寻求资金,资金来源于捐赠、碳排放权交易和碳金融(即,各中心的研究项目在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贡献可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从而为项目融资)。用于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转移和应用的相关基金受到明确限制。UNFCCC及其协作组织、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应加速发展国际的、区域的和国家的、省级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工具,促进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低碳领域的投资,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转移。

4.知识产权管理。各中心的研究成果应作为全球公共品, 在特定情况下方可使用知识产权,例如当它是不可或缺的对确保一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发展,或当为完成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使命所需的私人公司控制的技术需要被用到时。

显然这个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的框架设想是概要性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值得肯定的是,它更注重实现宏观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的微观基础,它更具可操作性。

五、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UNFCCC的非附件Ⅰ缔约国之一,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EF)资金与世界银行共同开展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计划在2015年完成。项目旨在支持中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所需技术的评估工作,提高技术识别能力,推进低碳技术转移示范项目的开展。另外,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国CDM注册项目3 760项,占全球总数(共7 538项)的50%。实践证明,在UNFCCC的机制安排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寻求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资金支持,在项目开发能力建设和政策框架方面做得很好,并在项目实施中表现出很强的执行力,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做出显著贡献。但是,研究者预计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文章提议,中国应根据国情做好充分地准备,以在适当的时机向UNFCCC申请在中国建立一个或多个类似CGIAR的“研究中心”,以促进低碳技术开发和转移,促进中国和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另外, 中国应加快发展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促进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对低碳领域的投资以支持低碳技术的开发、转移和应用, 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摘要:研究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低碳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最终目标是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公共品问题。基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品性质和外部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UNFCCC的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框架在宏观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微观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的CGIAR模式为UNFCCC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框架提供了微观可操作的基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可操作的低碳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的框架设想。

技术转移流动的动因及机制研究 篇4

一、相关概念界定

鉴于相关研究对技术转移流动概念的界定并不明确,也没有给出权威的界定,有必要首先从技术转移、技术流动这两个概念出发,对技术转移流动的内涵进行界定。

(一)技术转移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出租的交易”。技术转移的含义也被理解为: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技术转移是由技术转移主体、技术转移客体、技术转移途径三部分构成。技术转移主体是指技术的拥有者和技术的吸纳者或引进方;技术转移客体是指技术本身;技术转移途径是指通过贸易方式、非贸易方式、技术供体通过赠给援助、超非贸易方式四种途径进行技术转移。

(二)技术流动

技术流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技术流动,是指一项技术的流动性,即指它能否在不同的地点和组织环境中被复制。这主要取决于这项技术的构成要素,如知识要素、设备要素、人力要素、组织要素等,这些要素的组合和各自所占比重影响技术的流动性。

而广义的技术流动,则是从技术资源开发和配置的角度而言的。根据经济学原理,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五大要素,技术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转和配置则表现为技术流动。技术的高效流动是增进经济福利的内在要求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必要途径。决定技术流动的因素包括动力机制、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三)技术转移流动

根据上述理解,本报告所采用的技术流动概念是广义的技术流动概念。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强调通过技术流动来实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技术资源的溢出效应,体现其社会经济价值。而技术转移流动是指,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横向流转的交易行为。技术转移流动包括技术转移流动的动力、基本要素和条件、实现方式、外部环境等,这些方面的协调运行则构成了技术转移流动的机理。

二、技术转移流动的机理与驱动因素

(一)技术转移流动机理

技术流动的流向能够反映技术的价值,特别是技术的使用价值的取向。分析技术转移流动的状况,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机理,提出促进技术转移流动的有效措施。技术转移流动是在技术供需的多动因下实现技术转移流动的,基本实现条件是供需双方的匹配,技术市场是技术转移流动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渠道,技术转移流动的保障机制来自于技术转移流动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些方面的协调运行则构成了技术转移流动机制(如图1)。

(二)技术转移流动驱动因素

技术转移流动有三种基本要素,即技术转移主体、技术转移客体、技术转移行为,如图2:

技术转移主体是具有相应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而技术转移客体则是技术本身,是人的创造劳动成果。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客观条件,技术转移能否发生和发展,同样需要相应的条件,这个条件即技术进步的存在。技术转移基本动力机制就表现为技术进步推动和技术需求拉动的相互作用,存在技术进步和技术需求,才有可能发生技术转移。从另一个角度看,福利经济学认为技术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消费技术商品,可以产生超过技术自身价值以外的价值,这是技术转移的内因。

三、技术转移流动的运行机制

(一)技术转移流动的基本条件

技术转移流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的经济行为,是供需双方利益一致的结果,技术转移流动的基本条件就是供需匹配。产生技术流动或技术转移的直接动力是技术使用者对技术消费过程中的利益追求,是技术使用带来的好处,带来的利益增值。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财富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使用先进技术作为生产手段,要比未使用先进技术创造更多的经济回报。

技术需求方引进技术的过程包括一般包括机会识别、引进决策、技术实施、运营与改进四个阶段。首先,技术需方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可能采用技术,搜集可能的技术供给者,然后就自身条件、技术及生产营销能力、政策环境以及转让方的转让条件、方式、价格等与技术供给方谈判,最后做出技术引进的选择。在实施阶段,要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改造,以便适应新的技术,并且要全面掌握引进的技术,消化核心技术,调整与完善技术系统,适应技术发展、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品、工艺的改进、创新。

从供给方的角度,技术创新也并不是漫无边际,供给方要研究市场需求,进行感知和识别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进而形成新产品、新工艺的新设想,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通过专业渠道或大众媒体向社会介绍成果,在遇到合适的需求方后,通过沟通,进一步明确技术需求,就转让条件、转让方式、转让价格等进行谈判,就是否转让及转让方式做出决策。进入转让阶段后,要协助技术需求方进行项目建设,人员培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帮助其消化吸收与改进技术。只有供需双方有效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技术转移流动。

(二)技术转移流动的载体和渠道

技术转移流动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渠道是技术市场。技术市场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典型的中介服务,是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技术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技术市场促进技术转移流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素流通功能,通过创业、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产学研合作、企业并购等多种途径实现。这些途径一部分是显性的、易观测统计的,如技术授权、技术转让等,但多数的技术转移转化是隐性发生的。二是创新激励功能,创新主体能够感受到技术的市场交易所带来的利益是对创新的最根本激励。三是技术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技术市场为包括技术、人才和资本等的科技创新资源提供了要素配置的机制和环境。四是价格发现功能。由于技术商品的领先性、时效性、无形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对其进行价格与价值评估是很难的事情。然而,活跃的、成熟的技术市场本身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当技术市场中交易的技术成果数量足够多、交易过程透明公开,供需双方充分接触、自由竞价,那么同类的技术成果在供需双方撮合和同类技术竞争下,通过供需关系自然会形成真实合理的价格区间。

要发挥技术市场要素流动功能,研究技术市场要素流通功能,走出成果转化、技术授权、技术转让这些狭义概念,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技术要素流通的形态、途径和社会作用,用更系统性的措施去促进技术要素流通,积极创新技术市场发展思路,提高市场活跃程度。针对技术转移系统存在的问题,应在财政税收、信贷、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形成保障技术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建立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培育各类专业性技术市场,满足不同产业领域的需要,提升技术市场活跃度。

(三)技术转移流动的保障机制

技术转移流动的保障机制来自于技术转移流动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一方面,技术市场的健全程度、活跃度,技术市场秩序是否良好、技术中介服务是否到位等是影响技术转移流动的市场因素,这些因素的良性发展则成为技术转移流动的坚强保障。另一方面,技术转移流动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则是影响技术转移流动的宏观保障体系。

首先,我国技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的市场制度和中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的技术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对技术的流动十分必要。其次,技术转移的法制政策环境更加优化。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技术市场初步形成了技术市场政策法规体系、管理监督体系和交易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主要有《合同法》《科技进步法》《促进成果转化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及研发企业营业税、所得税优惠政策等。近年来,对以《科技进步法》《专利法》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代表的技术转移基本法律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地方性技术转移政策陆续出台,以技术转移为桥梁和纽带的协同创新正在兴起。

政府对技术流动的推动作用是明显而有效的,在各地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中央、省属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在很多地方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各地的主导产业共建研究院或企业技术中心等。除了促进校所与地方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计划立项支持来扶持技术流动项目的实施。

综上所述,技术转移流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经济利的经济行为,经济利益是技术转移流动的驱动因素,其基本实现条件是供需双方的匹配,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度体系、技术中介市场对于技术转移流动的实现亦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萧浩辉.决策科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德胜.遵从技术流动规律促进高校和研究所技术流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08)

[3]董正英.技术交易、中介与中国技术市场发展[D].复旦大学,2003.

技术转移机制 篇5

关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国内外一些学者作了深丰富而详实的研究。Ounjian,Carne认为知识转移具有4个方面的特征:技术性质、技术接受者特性、技术提供者特性和沟通渠道。Simonin系统地研究了知识模糊型、缄默度、以往的经验、资产专用性、复杂性、合作伙伴的保护性、文化距离、组织距离等对技术知识转移存在影响。Chen认为,知识转移的效果取决于知识特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联盟形式。王毅认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受体、知识源和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李一楠认为除了人际关系、组织利益、组织文化对隐性知识转移有影响外,其他诸如组织目标任务的相似性、共享技术条件等对知识转移的效果也会产生明显影响。沈静和蔡建峰等从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分析每个阶段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最后因素归结为知识传授者、知识本身、知识接受者及知识转移过程。司尚奇,冯锋认为,技术是空间上的流动和扩散,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因此,研究技术转移必选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综上研究,影响技术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的属性、知识源和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知识的嵌入性和模糊性、沟通程度、信任程度、知识文化背景等,如图1所示。

相关文献定量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可以归为3类:知识本身的因素,知识转移主体的因素,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细化指标体系,定量判断哪些因素影响着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以及是影响的路径。

1 研究假设的提出

1.1 知识因素

(1)知识的复杂性因素

知识的复杂性指在联盟中转移的特定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复杂程度可以从2个方面衡量。第一,对于知识接收方而言,知识本身的难以程度。由于联盟成员的能力不同,有些成员学习能力强,知识转移就容易;而一些成员学习能力弱,知识转移效果就不明显。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联盟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效果。第二,转移的知识与知识接收方知识资源的兼容性[2]。转移的知识越是接收方知识匹配,接收方消化吸收更容易,如果接收方对于转移的知识不熟悉,那么接收方吸收效果就打了折扣。总体上来看,知识的复杂程度与知识转移的绩效成反比。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1:在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复杂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负面影响。

(2)知识的模糊性因素

如果知识越是模糊,联盟成员对知识的理解越困难,知识转移的难度会大大提高。关于这一点,部分学者已达成共识。Teece指出知识转移程度与模糊知识的编码化有着直接的联系Kogut&Zander认为,一些内隐程度高的知识,很难对它进行编码,比如技术诀窍等等,它的转移只有通过联盟成员持续的沟通和交流。同时,知识越是模糊,要有效转移必须依赖一定的情境,比如企业的核心技术,要想转移它就必须同时转移掌握该类知识的研发人员,正是这种转移的依赖性,这种知识转移难度很大。所以,本文认为:知识的模糊程度与知识转移的难度成正比,即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2:在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模糊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负面影响。

(3)知识的独立性因素

知识独立性是相对于镶嵌来说的,知识的独立是指不管是与哪一个联盟伙伴合作,不管所处的是什么样的背景,知识接受者是什么样的知识水平,知识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中,很清楚就可以顺利被人理解,即知识是同质的。知识的镶嵌性是指知识是企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转移它,必须涉及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就如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一样,要想转移它,必须“拖泥带水”,必须将各领域知识一起打包才能达到知识转移的效果。所以,知识的独立程度越高,知识转移难度越低,即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3:在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独立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影响。

1.2 主体因素

(1)联盟成员合作意愿影响因素

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除了知识本身因素外,联盟成员的合作意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创新联盟是一个知识交流沟通的平台,联盟的价值在于它能提供单一企业无法获取的知识资源[3]。所以企业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要向成员提供自己的独特的知识,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只有充分调动成员的合作意愿,才能营造知识转移的有利情境。所以,产业创新联盟内成员合作意愿越强,知识转移绩效可能会越高。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4: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联盟成员合作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的影响。

(2)联盟成员双方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发送方需要将隐性知识进行编码,知识的接收方在收到编码处理后的隐性知识后,需要将其显性化用于企业的实践,这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中有可能会扭曲原有信息,或造成信息丢失。因此,为了保证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和传播,需要成员之间持续的沟通交流,直到双方达成一致。所以,在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方和接受方的双方沟通能力会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即双方沟通越流畅,知识转移绩效越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5: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接收双方的沟通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的影响。

(3)知识受体组织学习能力影响因素

知识受体组织学习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的关键因素。当知识发送方将知识转移出去后,知识受体方需要将外来知识进行吸收、消化和转化成企业的自有知识。所以,如果知识受体需要形成学习的组织惯例,必须在组织内模拟出该知识在知识源得到运用时的情境,这也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4]。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组织学习作为一种组织行为,是知识转移后企业认知过程的关键,可能对知识转移有正面的影响。也就是说,产业创新联盟内知识受体的组织学习能力与知识转移绩效成正比。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6:在产业创新联盟中,知识受体的组织学习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的影响。

1.3 情境因素

(1)战略联盟成员相互信任程度

众多学者研究认为,联盟中成员之间信任度越高,知识的转移绩效越高。产业创新联盟的必要条件是合作,而信任是联盟成员合作的基础。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效果与成员信任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信任度比较高时,知识的传递方的传递意愿和接收方的接收意愿都会比较高所以本文认为,联盟成员信任度越高,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越高。基于以上观点,本文给出如下假设,H7在产业创新联盟中,联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影响。

(2)联盟成员间冲突解决机制

众多学者研究表明:联盟成员的冲突管理机制会影响到知识转移的绩效。在联盟初创期,联盟成员互相之间的信任度比较低,极易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联盟的失败。另外,从交易成本来看,联盟成员的冲突导致过高的交易成本(事前协商谈判费用和事后监管费用,有效的联盟冲突治理机制能够降低知识交易成本。因此,联盟冲突解决机制越健全,联盟内知识转移绩效可能越好。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8:在产业创新联盟中,联盟冲突解决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实证模型

针对以上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研究变数,包括:(1)知识自身因素(2)战略联盟主体因素(3)战略联盟情境因素;通过以上3个变数分析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各变数可以进一步细分。

(1)自变数

包括知识自身因素、联盟主体因素、联盟情境因素等3个部分;其中,知识自身因素细分为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模糊性、知识的独立性;联盟主体因素细分为联盟成员合作意愿、受体组织学习能力、联盟成员沟通能力;联盟情境因素细分分为联盟冲突解决机制和联盟成员信任程度。

(2)因变数

联盟知识转移绩效,根据文献分析,知识转移绩效可从4个具体方面来衡量,即知识转移的时间费用、知识转移后的制度化、知识转移带来的工作效率提高,知识转移后知识受体的满意度。实证研究架构,如图2所示。

2.2 各量表的因素及信效度分析

根据理论研究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变量的测量量表,并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化工企业、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电信企业等企业发放了260份调查问卷。回收201份,回收率达到了77.3%,其中,有效问卷共计179份,占回收问卷的89.3%。本研究采用SPSS 11.0软件对相关数据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各构成要素的问项皆根据相关文献及参考过去相关研究之问卷内容,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衡量。

(1)知识自身因素

知识自身因素量表经由因素分析后可得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模糊性、知识的独立性3个因素,经过计算得知,3个因素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702 5、0.772 3、0.711 3皆大于0.7,且各衡量变数之因素负荷量皆大于0.5,显示此量表的信度达到可接受的标准,测量误差值小,且内部一致性高。

(2)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量表经由因素分析后可得联盟成员合作意愿、联盟成员沟通能力及受体组织学习能力3个因素,经计算3个因素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10 7、0.807 2、0.811 5皆大于0.7,且各衡量变数之因素负荷量皆大于0.5,显示此量表的信度达到可接受的标准,测量误差值小,且内部一致性高。

(3)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量表经由因素分析后可得联盟成员信任程度、联盟冲突解决机制2个因素,经计算2个因素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03 4、0.832 1,皆大于0.7,且各衡量变数之因素负荷量皆大于0.5,显示此量表的信度达到可接受的标准,测量误差值小,且内部一致性高。

(4)知识转移绩效

知识转移绩效量表经由因素分析后可得:(1)所取得的知识已经成为公司的日常例规的一部分;(2)一般来说,开始使用转移过来的知识的时间和预计的差不多;(3)利用转移过来的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4)对整个转移过程很满意4个因素,经计算,各因素负荷量皆大于0.5之判定标准。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实证结果

路径分析探讨的是可量测的量化变数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且在回归模式方法中选用的是强迫进入法,让所有欲进行复回归分析的预测变项,同时进入回归方程式,而路径系数就是回归方程式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路径分析,如表1所示。

注:*p<0.05**p<0.01***p<0.001。

3.2 结果分析

针对以上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进行了经验验证。由表1可知,知识模糊程度和知识复杂程度对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都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而知识独立程度、联盟成员沟通能力、受体组织学习能力、联盟成员信任程度和联盟冲突解决机制等因素均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知识独立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不明显。

产业创新联盟中的知识复杂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知识的复杂性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转移知识对于接收方的难易程度;二是所转移的知识与接收方原有知识的匹配程度。为了提高知识转移的绩效,联盟中的成员应尽可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显示,同时知识接收方也应根据已有知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产业创新联盟中的知识模糊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负面影响。知识模糊提高加大了知识转移的难度。显性知识可以被编码化,转移较为顺畅,但隐性知识通常不能够被明显地编码化,难以被接收方识别和学习。因此,模糊度较高的知识转移越依赖于组织和个人特定的情境。

关于知识独立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为通过检验,本文认为,这可能在问卷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被访对象对知识独立性理解有偏差,并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判断。所以,采集的数据并未支持此假设。

联盟的各成员是产业创新联盟内部进行知识转移的主体。联盟成员合作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的影响。联盟内成员企业合作意愿越强,知识转移绩效越高。战略联盟是一个方便企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因为各个成员间具有其他成员不具备的独特资源。

战略联盟中,知识接收双方的沟通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的影响。联盟成员间沟通越流畅,知识转移绩效越高。这种沟通是双向的,一方面知识受体向知识源提出建议,另一方面知识源也向知识受体提出建议,在这种双向沟通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在组织间传递。

在战略联盟中,知识受体的组织学习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的影响。战略联盟内知识受体的组织学习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绩效越高。组织学习影响知识受体对知识的认知,为知识转移提供平台,为知识转移注入动力。组织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及时获取组织外部知识,并根据原来的知识基础,不断认知这些新的信息,更新组织惯例,完成知识转移过程。

在战略联盟中,联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影响。联盟成员之间越相互信任,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越好。高度的信任让知识转让方具有转移知识的动力,知识接受方也可以确认知识的可信度并且能够放心地运用转移来的知识。

在战略联盟中,联盟冲突解决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面影响。联盟冲突解决机制越健全,联盟内知识转移绩效越好。完善的联盟冲突解决机制可以克服对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通过完善的冲突解决机制的建立,达到期望的目标就变得更加具有可预言性,建立了双方的信任,保障了知识转移的高效进行。

本文将影响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分成3个构面:知识自身因素、知识主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其中,知识自身因素细分为知识的复杂性因素,知识的独立性因素和知识的模糊性因素;知识的主体因素细分为联盟成员合作意愿影响因素,联盟双方沟通能力影响因素,知识受体组织学习能力影响因素;情境因素细分为联盟成员冲突解决机制和联盟成员相互信任程度。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选取典型行业企业做实证研究,定量判定这些因素对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路径,证明了所提出的假设,从而为产业创新联盟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但是,各个影响要素之间否也存在相关关系,联盟成员之间进行知识转移的微观机制,这些将在后续工作中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GARAVE A,GORGOGLIONE M,SCOZZIB.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by knowledge technologies[J].Technova-tion,2002,22(5):269-279.

[2]NONAKA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4,5(1):14-37.

技术转移机制 篇6

关键词:技术转移,知识创造,动力机制

技术成果产生和转化过程本身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 因而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科技成果如何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广泛关注的问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程度,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技术转移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创新主体向企业过渡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实现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一、技术转移的概念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积累和流通。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通过各个主体的独立、重复的技术创造来实现。不同主体间的互通有无不仅是节约技术创造成本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动态的供求均衡的必然选择, 技术转移问题由此而生。

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有关部门对转移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考察与研究以来, 技术转移已逐渐演变为今天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十分关注、广泛参与的战略性行为。

技术转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技术转移的核心内容是技术的创造、扩散、转移与价值应用的再实现。按照国际上对技术转移研究的看法, 技术转移可以表述为基于某种技术类型、代表着某种技术水平的一个知识群的扩散过程。技术转移可以表述为基于某种技术类型并代表某种技术水平的知识群的扩散过程, 知识转移的关键是结果的同化和应用。

哈佛大学的罗斯布鲁姆认为, 技术转移就是技术通过与技术起源完全不同的路径被获取、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变动过程。该定义强调, 技术转移并不是单纯地把技术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而是在这种转移中重视技术与环境的适应性。另一种观点来自美国学者斯培萨。他认为技术转移就是在有组织的工作中,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必要的技术、信息得以有计划的合理移动。他把技术转移限定为政府和企业的有计划、合理的技术移动, 强调技术转移的有序性和制度性。

虽然对技术转移的内涵存在各种学说和分析, 但从技术接受者角度, 技术转移主要包含技术选择、技术同化和技术再创新的3个阶段的连续过程。第一阶段主要是技术选择、技术扫描, 涉及企业既有的技术能力资源结构和组织特性, 与要素禀赋和要素价格相关;第二阶段是技术同化阶段, 主要涉及企业的获取能力、吸收能力和内外部信息共享, 与技术距离和学习模仿相关联;第三阶段是技术跃迁和自主创新, 主要涉及R&D投入、新产品产值比重和创新项目数。

因此, 技术转移包含3种知识的移动和传递:第一是所谓有形知识体系的移动, 比如存在于产品、设备、零部件以及生产企业中的知识, 可以称之为硬件的转移过程;第二是所谓无形知识体系的移动, 即专有技术、专利等信息, 包括技术数据、标准、技术说明书、技术许可、服务合同等, 此过程可以称之为软件的移动过程;第三是存在于国家、地区、企业组织以及个体之间的那种宏观和微观的信息的流动, 属于该含义的信息比较广泛, 既包括引进方需要去理解的该技术的原理和可能效果, 也包括其应用过程的技艺和评价, 以及对该技术有效使用并不断创新的经验, 甚至包括相关的政策问题, 等等, 因此这类知识的转移也最为困难。

总之, 由于技术转移涉及范围广泛, 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从技术转移的主体、方向、目的、方式、过程综合来看, 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技术在不同地区与组织之间, 从技术拥有者到技术需求者的技术资源的供给与接受的过程。其中可能伴随着资金、设备、人员、时间等其他资源流动, 可以采取合作、指导等不同的实现方式, 其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二、技术转移的特征

技术转移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技术转移的独特特征主要来自于技术转移的对象———技术。作为标的对象的技术, 它的特点决定了技术市场的制度环境和参与者的交易行为, 制度环境和交易行为又进一步决定和影响了技术转移的特征。总体来看, 技术转移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 技术转移的信息非对称性

技术价值的核心是知识, 是可以操作、可以创造价值的知识, 即信息。在技术交易过程中, 技术合约当事人一方会拥有另一方不知道或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即技术授方 (技术转移方) 相对技术接受者, 拥有更多的“私有信息”, 前者对技术所有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远远大于后者。因此, 技术的需求方对拟引进的技术知之甚少, 相对处于劣势。

但是, 如果在签约前, 需求方已经掌握了技术供给方拥有的核心技术信息, 双方拥有相同的信息, 那么, 需求方就不会产生购买技术产权的欲望。因此, 信息的非对称性是技术转移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的非对称促进了技术交易的发展。

(二) 技术转移过程的复杂性

技术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 一项技术会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支持性技术和关联性技术发生关系。所以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 有关配套技术的引进和协商往往消耗大量的交易成本。而技术转移过程中, 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让渡会对技术转移的成功率起到决定性影响。如何避免隐性知识的损失, 一直是技术转移中的一个难题。大量的隐性知识蕴藏在所转移的技术中而难以书面的形式写出, 这就极大地增大了交易成本, 给技术引进方在技术转移后成功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甚至直接导致技术转移交易过程的失败。

(三) 技术价值的非确定性

技术虽然有较高的潜在价值, 但是这种价值的实现却具有不确定性。技术转移活动中, 技术需求方的知识基础与技术供给方的知识基础会存在差距, 技术的需求方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技术的核心、对技术的接受也会有障碍。因此, 技术受方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吸收, 技术提供方更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把技术以及相关信息全部进行转移。

三、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

最先提出技术转移的动力问题, 是日本经济学家斋滕优, 他比较客观地解释了国际技术转移产生的原因及动力机制。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对外经济活动, 受该国国民需求N (Needs) 与该国的资源R (Resources, 包括人才、资本、设备、信息等) 关系的制约。他指出N·R关系不相适应正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需求 (N) 与满足需求所必需的储备与资源 (R) 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而本国的N·R关系与另一国的N·R关系的互补互动, 才能实现技术转移, 这种互补互动也规定了一国的产业发展及其对外经济活动方向。

斋藤优的国际技术转移动力机制同样适用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两个主体方N·R关系的互补互动关系。张玉杰 (2000) 分析了技术流动发生的动力和作用过程。他认为, 技术流动的动力来自技术市场需求 (企业) 和技术市场供给 (研发者) 两个方面。而技术转移 (流动) 体系由转移主体, 转移客体和转移行为三个层面的诸多要素组成。其中, 技术转移主体是具有技术创新行为能力和技术使用行为能力的人或法人实体, 技术转移客体是技术本身, 是由人创造的劳动成果。技术生产与技术消费同时存在, 技术进步推动和技术需求拉动的交互作用, 促成技术转移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技术转移主体和客体的研究业已取得丰富的成果。

魏江 (1997) 从技术势差和能力势差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转移的动因。由于某一技术在不同国家间技术位势存在“落差”, 为了弥合这一“落差”, 处于低技术位势的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组织技术能力的增长, 就希望从高技术位势的组织引进这一先进技术, 从而使技术转移有出现的可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不同技术领域内各有优势, 因此导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具体技术的同时, 发展中国家也向发达国家转移其它有优势的具体技术。但从整体来看, 发达国家的技术积累、知识经验、技术基础设施和科技环境较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优势, 使得发达国家的能力位势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两者出现能力势差, 因此, 处于低能力位势的发展中国家就希望借助于技术转移实现势差弥合。能力势差的存在, 导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绝对性。

从技术转移的主体来看, 供求双方是技术转移发生的直接行为人, 其性质和行为特征常常深刻影响着技术转移的效率, 因而, 它们是区分技术转移模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技术转移的过程实质是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共同把握合作机会的博弈过程, 所以供求双方的合作是转移成功的重要保障。

此外, 为了发现更多的技术转移机会和提高转移效率, 范晓屏 (1995) 认为在实践中应重视企业技术体系的分析, 从而进一步摸清企业技术转移的潜在需求和吸收能力。许多学者认为, 技术转移的主体不仅指供求双方, 而且应包括转移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它们的主要功能在于协助转移双方有效地克服市场阻碍。

参考文献

[1]乔翠霞.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丰志勇.基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密集区技术扩散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06.

[3]陈孝先.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4]董正英.技术交易、中介与中国技术市场发展[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03.

[5]和金生, 姜秀莲, 汪晓华.技术中介机构运行模式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2) .

[6]张玉杰.技术转移发生的两个条件[J].中国软科学, 2000 (2) .

技术转移机制 篇7

一、政产学研合作的产生机制

在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分析的便是在促进技术转移和应用的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即政产学研合作是如何产生的。政产学研合作的产生机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合作的动力机制,即合作产生的内在动因或驱动力量;二是合作的筛选机制,即合作体是如何选择其成员的。

(一)合作产生的动力机制

政产学研合作产生的动力机制是指由于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和发展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激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政府的影响下产生合作意愿,提高合作兴趣,巩固合作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运作方式。萨卡齐巴拉(M·Sakakibara)等认为,进行合作创新的主要动因有三点:一是合作创新能够节省知识转移或技术交换的成本;二是当前的高新技术创新常常依赖于多个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才能完成,然而很少有某一创新主体具有足够广泛的知识;三是由于参与合作的各主体之间核心能力的广度和多样性,因此在各主体核心能力基础上合作产生新的核心能力是各主体参与合作创新的一个主要动机。2由于政产学研合作的各类主体分属于不同系统的子系统,受不同的外界环境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政产学研合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既有外部动力因素也有内部动力因素的影响。

第一,外部动力机制。政产学研合作的外部动力机制是指存在于各类合作主体,尤其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外的,能对创新合作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方式。政产学研合作的外部动力因素能够诱导、唤起、驱动或转换为合作主体的内在因素,来实现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而政产学研的合作也只有借助于外部动力的诱导和推动,才能不断驱使合作主体维持这种合作。3

企业参与政产学研合作最直接的外部动力是市场需求的驱动。通过信息反馈或市场预测发现某产品有明显的或潜在的需求,进入该产品市场会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企业又不能独立完成该产品研发时,该市场需求就会成为企业寻求合作的巨大驱动力量。而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摇篮。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技术功利性的追求随之产生,从而引起人们试图开发利用这种实用价值或效用的强烈愿望,并在不断寻求潜在的市场机会。这一需求一旦得到确认,其自身能力难以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目标,便产生合作愿望。

第二,内部动力机制。产学研合作的内部动力机制是指存在于产学研合作系统内各主体对合作产生的内驱力的作用和影响方式。决定和影响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在动力因素有三个:一是企业的科技意识,科技意识是企业洞察和把握合作机会、产生合作欲望、引发合作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因。二是企业对间接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参与合作的最大动力在于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三是企业内部科技资源的欠缺,当企业意识到自己的科技资源难以满足其目标的实现时,便会把视点转向寻求合作的伙伴,由此产生了产学研的合作点。

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是除了想获得经济利益以外,还要实现其研究开发活动的社会价值,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并使自己的研究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二)合作产生的筛选机制

政产学研合作对于其成员的选择是否合适,往往是其能否取得成功并持久维持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成功的政产学研合作往往按照以下筛选机制来选择合作伙伴:一是合作伙伴具有共同的目标,如果合作伙伴之间只是想在技术上密切合作,但他们的商业目标不同,那么这种合作往往会失败。二是合作伙伴之间优势互补,联合不仅在于双方或多方力量的相加,而且更在于双方或多方的优势互补,使力量“倍增”。没有这种“倍增”效应,联合也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信誉,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减少风险。不讲信誉,是合作的天敌。4

二、合作的知识溢出与转移机制

政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在政府支持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多方的联合,这是企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转移是合作的核心所在(图2-1)。知识转移是知识从一个行动者流向另一个行动者的过程。在国家或区域的知识转移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跨场域的知识转移,尤其是从科学场域向经济场域的知识转移。5而政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溢出或转移便是一种典型的代表。6政产学研合作的知识溢出或转移机制,主要是指在政产学研合作中,大学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转移知识的具体形式和知识转移的过程等。

(一)知识转移的主要形式

按照知识的性质,即知识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可以将政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分为四种主要形式(图2-2)。

第一,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扩散。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隐性知识。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依靠于隐性知识,而如何使大学和科研机构主动贡献其知识并为企业所共享是这种扩散模式的关键。这需要能促进知识扩散的企业文化、组织机制和扩散工具。

第二,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扩散。这是一个表述显性知识并将其转移为可理解形式的过程。大学和科研机构将自己拥有的显性知识转移给企业,企业消化、吸收并加以利用。这种扩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传播显性知识;二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编辑和加工显性知识使其更易理解,再传递给企业的成员。

第三,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扩散。即大学和科研机构将经验和诀窍总结出来,形成易理解的显性知识,传递给企业成员。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很好地开发、积累和利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资源,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能接受的显性知识,通常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来将其观点和意象显性化地表达出来。

第四,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扩散。即通过培训或先进的知识传播工具,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企业成员头脑中的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支持。随着显性知识在企业内得以共享,企业成员开始将其内化,用它来拓宽、延伸和重构其隐性知识系统。

(二)知识转移过程的超循环模型

由于政产学研合作系统具有开放、自适应、自稳定、突变和选择评价等特性,所以合作系统可以视为一个超循环的生命系统。8超循环理论由德国科学家艾根(M·Eigen)于1970年提出,循环现象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转化反应循环,在整体上是个自我再生过程;第二层次称为催化反应循环,在整体上是个自我复制过程;第三层次就是超循环,是指催化循环在功能上循环耦合联系起来的循环,即催化超循环。据此,我们可以构建如图2-1所示的政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过程的超循环模型。创新知识在产学研合作系统中发生转移,知识转移过程存在超循环,超循环增强了企业与大学的稳定性、促进了其共同的发展和进化。由于超循环是由反应循环和催化循环构成的,政产学研合作系统内必然也存在反应循环和催化循环。

第一,反应循环:知识的生产。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资源、人才、信息和能量的不断流入流出来构成和维持。大学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系统中的科技项目研究就是一个反应循环,其动态性是由于知识发展目标、信息资料与知识创造、知识成果的非平衡造成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知识系统在整体上无论有多少运行步骤都是构成新陈代谢的机制,其知识生产速度呈线性增加或增长。

第二,催化循环:知识转移与反馈。这是多个互相催化的反应循环的组合,相当于具有新陈代谢作用和自我复制的机制。大学和科研机构子系统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头,通过系统内的知识创新催化循环,产生出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政府子系统通过系统内的政策研究催化循环,制定出适应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企业子系统作为创新知识的直接应用者,通过系统内的知识应用与转化催化循环,产生出社会需要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正是由于催化循环,各子系统的生产速度呈指数式的非线性增加或增长,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产学研合作系统有着更强的自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使其竞争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

第三,催化超循环:知识转移和应用的持续提升。这是多个催化循环相互联合构成的循环系统,即合作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催化循环)在功能上耦合起来,相互提供支持,形成一个超循环系统。产学研合作系统内存在很多相互联系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反应循环或催化循环,增强了企业或大学的稳定性,提升了其竞争力,相反孤立的企业或大学难以完全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学与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形成了合作关系,大学内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知识创新子系统是催化循环,企业内由各个子系统形成的生产经营子系统也是催化循环,这些催化循环相互作用构成了超循环。

三、合作的治理与协调机制

政产学研合作系统产生后及知识转移、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合作系统进行治理和协调,即通过对成员进行激励以提高其积极性,同时对缺乏动力或违背合作约定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以保证合作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或规范进行,以达到期望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保证合作系统良好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机制便称为合作的治理和协调机制。政产学研合作的治理和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一)信任机制:合作治理的基础

信任机制是整个治理与协调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由多方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经常会出现网络化、多元化的特点,这就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在这样的合作环境中,信任就越发显得重要。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在文化和价值取向、知识和资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误解,如果相互间缺乏信任,合作方之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创造就无法实现,这就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影响合作绩效。合作各方只有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遵守预先的协定来进行合作,因而信任机制是政产学研合作中治理和协调的基础。

一般而言,在政产学研合作中,各类合作主体之间的信任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往的合作。在以往的合作中,合作方之间通过良好的互动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且这种关系会对未来的再次合作带来成功的预期,即会产生预期的信任关系。二是中介方的推介作用。信任具有传承功能,中介方可以使原本并无直接关系的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其前提是中介方与合作双方都有高强度的信任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信任关系被称为“间接信任”。三是契约或合同。契约或合同信任是以契约或合同所规定的准则为基础所建立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往往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契约越完备明晰,信任越趋于理智化,由于信任建立的依据是法律的保护和监督,一旦遭到破坏,破坏方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四是“败德成本”的约束。“败德成本”是合作一方因在当前合作中采取了机会主义行为,使其社会声誉受到严重影响,而给后续合作造成的隐性损失。尽管在当前合作中败德方获得的败德利益有可能大于履约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是持久的,因为它影响着其声誉。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系统能够持续进行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奖励激励机制。奖励激励有两种: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奖励之间要公平、稳定,并且必须要有差异,同时个人奖励必须与合作最终绩效捆绑挂钩。二是学习激励机制。学习激励是针对合作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学习的平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是平台的支撑。组织间可以相互学习如技术方面的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等以提高组织绩效。三是传媒激励机制。传媒激励利用媒体“曝光”,产生舆论监督作用激励合作。借助于媒体的报道,科研人员也可以感受到工作的重要性、认可度和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增加个人成就感和价值感,达到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三)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就是建立其政产学研合作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化、合法化的发展机制。在动力机制、知识转移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政产学研合作必将得到深入广泛的发展,但是盲目发展往往会事与愿违。因而,发挥政产学研合作的优势作用,实现知识转移和转化,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就应及时建立约束相关主体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辅相成,对应补充,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制定的法律、制度、价值等内容,也包括合作制定的规章、合同、协议、考核、评估等标准。约束机制有利于规范组织成员行为,将不同成员的努力集中于合作目标的方向上。

四、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9建立该机制的直接目的是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目的是实现合作成员的利益最大化。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引导各成员努力的方向,使整体利益和成员个体利益趋于一致。政产学研合作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利益而建立的合作系统,合理、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合作的根本驱动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性,具体的利益分配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互惠互利原则。即分配方案可以使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基本利益得到保证,不会影响任何一方的合作积极性,否则就容易导致合作的失败或中止。二是协商让利原则。在利益分配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分歧引起纠纷。当出现协议中无规定的或规定不明确的新利益,比如在合作创新过程,顺带研制出了某种新附属品,而这附属品并不是可以忽略的。这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充分协商的原则解决,因为任何一方如果对利益分配产生抵触都会导致合作体的低效或不稳定,必须通过合作方之间高层的谈判及协商来解决新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三是风险补偿原则。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一般来说,企业承担的风险比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大,所以在实际的分配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点,利益分配应该与其所承担的风险相称,否则也会打击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四是个体与集体合理性原则。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利益分配首先要遵循的就是要考虑集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情况下分配,不能为了使个体利益最大化而损害集体利益,只有集体利益做大了,个体利益才能分得更多;但必须保证合作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所得利益大于单独行动所获得利益,否则合作也会破裂。

政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模式有总额支付、提成支付、混合支付和按股付利四种(表4-1)。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政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机制及其影响:政产学研合作产生的动力机制促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能够通过这一低交易成本方式来进行合作以促进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而其产生的筛选机制通过合适的筛选标准和程序保证恰当的合作成员进入合作系统中。合作的知识溢出与转移机制,能够保证政产学研合作最核心职能——从科学场域向经济场域的知识转移的顺利完成。在政产学研合作产生后,信任机制保证了合作系统能够通过治理或协调机制来保证其的正常运营,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保证了合作按预先的约定和规则进行以达到最终目标。对于政产学研合作各方密切关注的利益问题,恰当的利益分配机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式,并为合作的长久持续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激励。

政产学研合作的各种机制的分析,对于政产学研合作的建立和管理以及各类合作主体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政府或有关协调管理者而言,应该为合作成员的筛选提供必要的指导,为知识转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合作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激励以及建立促进其规范化的约束,从而使多方合作能够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而言,在合作前需要充分了解合作伙伴以保证合作的可行性和形成必要的信任,对合作设定必要而完备的协议或契约以保证明确的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此外,合作各方需要根据合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即知识转移的内容和技术创新的方向,建立必要的知识转移能力和学习能力,选择对应的知识转移模式和工具,以保证合作效率。

注释

11.(美)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2.

22.段淑芳.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动因及优势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91-293.

33.丁堃.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0,18(6):42-44.

44.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科学学研究,1997,15(4):50-55.

55.Corsten,H.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Universitie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An Empirical Surve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uch Enterprise[J].Technovation,1987,(6):57-68.

66.7.吴洁.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4):119-123.

78.王大洲.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中西比较与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1,(4):1-4.

上一篇:360度绩效反馈计划论文下一篇:企业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