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转移

2024-07-02

模式转移(精选12篇)

模式转移 篇1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及技术转移的几种模式,随后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高职院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并对高职院校的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技术转移,模式,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 其职责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国内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展建设成果、提升高职办学内涵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技术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准确定位其服务地方的职能。目前我国高职大多是地方院校,这些高职院校作为地方上科研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生产实践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科研优势,主动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线上”的难题,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转移模式概述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活动过程。技术转移包括技术成果、信息、 能力的转让、移植、吸收、交流和推广普及。

技术转移根据技术转移内容是否完整可以划分为移植型和嫁接型两种模式,移植型的技术转移是指全部的技术内容,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多采用这种模式;移植型的技术转移是指部分的技术内容,例如某一关键技术部分的转移,实力相当的企业多采用这种模式。技术转移根据技术转移载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实物型、 智能型和人力型技术转移3种模式。实物型的技术转移是指由实物流转引起的技术转移,又称为“硬技术”转移;智能型的技术转移是指一定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法的流转引起的技术转移, 又称“软技术”转移;人力型技术转移是指人力的流转引起的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根据转移技术的功能可以分为工艺技术转移和产品技术转移两种模式,工艺技术转移是指技术注重于影响生产流程,具有提高效率和扩大产量功能的技术转移,产品技术转移是指技术注重于影响生产过程的结果,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功能拓展的技术转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高校技术转移模式与相关管理已经有一定的研究, 国内的关于大学技术转移模式和管理研究也有很多。大多数研究将大学技术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室阶段、产品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根据大学和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将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分为三种:内向型(技术转移过程的三个阶段均由大学完成)、外向型(技术转移过程的实验室阶段由大学独立完成,其余的两个阶段由企业独立完成)和合作型(技术转移过程的实验室阶段、产品化阶段由企业和大学合作完成,产业化阶段由企业独立完成)。对三种技术转移基本模式进行比较, 台作型能让大学更多更准确地了解到市场信息、企业诉求,让企业更好的理解和吸收研发技术成果,方便大学和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达到更好地技术转移效果。

但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转移研究还较少。我国高职院校在技术转移方面比较落后,这种情况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不吻合,造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较多。首先, 就院校自身来说,高职院校发展和科技创新理念滞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开展技术转移缺乏内在动力机制,大多数仍处于自发阶段,还未上升到自觉阶段;第三,高职院校开展技术转移缺乏外在经济载体,大多仍徘徊于研究平台上,而未能真正内化到经济载体上;还有开展技术转移的社会投资机制不畅, 大多数研究注重学术价值,而未能真正演化到技术转移层面上来。 最重要的一点是,高职院校重点放在产学研方面,对技术转移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三、高职院校技术转移模式

有别于大学的技术转移研究日益成熟,高职院校对于技术转移也有了一定的研究。相对于大学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基于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定位, 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立足于区域性、地方性的实际应用目标,组织科研力量有目的地进行研究,立足于地方结合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为产品,并根据企业需求研究技术应用与服务过程中的理论与操作问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更要善于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善于借智借力,创新协同, 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与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 共同开展和承担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咨询、新技术培训和推广等服务,并针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诊断, 推动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实现协同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共建培训中心,共建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实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

2、开展面向前沿的高端研修培训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紧贴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开展高端人才研修项目,推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研修制度,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项目引进等,培养培训企业亟需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3、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

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特别是实训教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并采用送教进企、引训入校等多种途径, 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立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服务。职业院校要积极承接行业企业委托的班组长、农民工、 复转军人、女职工等特定群体的专项培训。高度重视为小微企业提供培训服务。面向社区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 结合学校特色率先开展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社区居民代表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社区教育服务计划提供平台。

4、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

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共同组织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活动, 积极为企业提供知识讲座、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辅导等服务,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内设培训机构的建设。鼓励职业院校的院系与企业车间、班组结对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团队。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虚拟大学或虚拟学习社区。

四、建议

1、转变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技术转移的传统观念

多年来,教职工一直以为技术转移就是办企业、开公司或者卖专利,没有认识到技术转移对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科研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要足够重视教学与科研(包括技术转移)的结合,在课堂上及时将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与市场结合、适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

2、用积极的科研政策引导技术转移

在现行的体制下,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职称晋升申报课题、发布论文、成果鉴定及报奖,从来没有考虑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国外科研是否成功的标志是是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科研成功能得到企业的资金支持。高职院校科研项目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教学科研人员走出校园、走进企业,针对企业需求开展科研。

模式转移 篇2

移模式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2007-02-06 12:27:1

1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以下,有的国家该比重不到。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个别国家甚至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例如美国)。从整体上看,这些国家非农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但这些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仍各具特色。

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世纪末,止于世纪中叶。从转移模式看,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英国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在西欧各国中也是最小的。随着英国非农产业的发展,从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世纪,甚至在个别地方延续到世纪初期,英国经历了用暴力驱赶小农的大规模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农业人口背井离乡,这些农业人口不得不受雇于手工工场,从而解决了毛纺织业对劳动力需求问题。

英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某

种意义上讲,英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世纪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出口。然而,随着英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英国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

英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经历了资本积累初期的困苦后,其转移逐步步入正轨。特别是在世纪初期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缓慢地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

美国自由迁移式的转移模式

从转移时间看,美国从世纪年代到世纪年代。从转移的具体模式看,美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属于自由迁移模式。从转移方向看,吸收农村劳动力的

部门基本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包括商业和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部门。美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具有地域转换先于职业转换的特点。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大规模工业化条件下自发地转向非农产业。美国地多人少,在工业化初期并未集聚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相反,城镇化和工业化却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为。但美国在世纪末就实现了工业化。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地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而分离出来的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

美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为工业发展解决粮食、提供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使农村富余

劳动力转移得以畅通无阻。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在工业化后期大量转向城镇非农产业。这种转移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前提的。这表明,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的进程中,农业不但未衰落下去,而是继续飞速发展。

“交通革命”在幅员广大的美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不仅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而且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成本,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迁移更加方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铁路的建设。到年,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已由铁路网连接起来。铁路运输不仅适应了工业革命的物流需要,也促进了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日本“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

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成功模式的又一典范。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

日本政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纪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规定从年,在城市郊区建立销售总额为万亿日元的各类工业区,吸纳万人就业,其中,来自农村。到年月,全国有个城镇实施了这项计划,已建成机电、金属加工、运输机械等各类工厂家,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其中,半数左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模式转移 篇3

为技术转移设立专门机构

20世纪末,计算所为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设立了专门机构——计算所技术发展处。作为计算所技术转移的特定职能部门,技术发展处主要负责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各项工作,包括融资与企业孵化、技术许可与转让、分部建设和管理、参股公司管理和企业联合实验室管理等。技术发展处的技术转移已取得丰硕成果,自2000年以来,累计技术转移超过7000万元,知识产权参股形成2.5亿元以上的企业股权,融资额达3亿元,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近20家,成立了联合实验室11家;成立龙芯产业联盟、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技术辐射到上百家中小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了苏州、上海、宁波、台州、肇庆、东莞6个分部,并正在秦皇岛筹建第7个分部,得到地方政府支持资金1亿元以上,带动当地超过100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海尔、联想、NEC等国内外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联盟。尤其是成立分部模式,得到国家领导、中科院领导、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中科院把该模式作为技术转移的典型模式进行全院推广。

“三驾马车”驱动技术转移

计算所经过多年的摸索,不断完善有利于技术转移的创新价值链和网络,目前已形成了企业孵化、成立分部、知识产权许可驱动技术转移的“三驾马车”。

企业孵化

企业孵化模式是指计算所以专有技术入股、吸引社会资本成立新公司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李国杰表示,这种模式主要以社会方为主进行企业孵化,计算所提供技术成果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这是技术发展处最早为计算所尝试的转移模式,也是技术转移最直接的方式。据了解,龙芯、凤芯、AVS、网格、网络计算机等技术项目吸引了众多合作者。

“计算所与天津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等单位合作的‘曙光计算机的规模产业化’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李国杰举例说,几家单位联合成立了天津曙光计算机产业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天津滨海新区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

成立分部

近年来,计算所积极探索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合作,以带动当地企业技术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结构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辐射模式。李国杰表示,在已成立的6个分部中,除上海分部是以NPO(非盈利组织)形式注册以外,都是以企业法人注册、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不分红的模式。计算所的近百项技术通过分部辐射到当地中小企业,对当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和产品利润的提升起了关键作用。带动当地超过100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各个分部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企业的普遍认可。

知识产权许可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讨 篇4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是经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雷同、资源约束和地方政府竞争导致重复建设等方面, 导致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需要向广东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河源虽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但是毗邻珠三角, 对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发展本地经济具有相当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

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1.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硬件条件

(1) 地理区位优势。河源南接珠三角, 北连大内陆, 交通便捷。惠河 (惠州-河源) 、河梅 (河源-梅州) 和粤赣 (河源-江西) 高速公路已全面通车, 广河 (广州-河源) 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正在规划建设的昆汕 (昆明-汕头) 、大广 (大连-广州) 、汕湛 (汕头-湛江) 、粤湘 (广东-湖南) 等高速公路也都经过河源市区。市区距广州、深圳、香港只有2小时左右车程。河源区位优势日益凸现, 成为粤东北陆路重要交通枢纽, 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大陆桥”和“黄金通道”。

(2) 资源优势。河源源有“粤东宝库”之誉, 土地、矿产、森林、淡水等资源的拥有量均居广东省前列乃至首位。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均居全省第一。土地充足, 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有东江、新丰江、韩江“三大江”和广东省两座最大的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 淡水水域96万亩, 是全省人均拥有淡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 为发展资源型工业、生态型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3) 生态优势。河源山青水秀, 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 拥有一流空气、一流水质和一流森林, 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0%, 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构成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

(4) 后发优势。河源处于21世纪粤北山区发展的“黄金地带”。一方面可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 又可享受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山区的扶持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条件

(1)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 河源经济取得较大发展。GDP年均增长16.3%, 人均GDP年均增长15.3%, 超过广东省的平均GDP增长水平, 其中工业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007年在全国200个城市竞争力评比中, 河源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二位。2008年,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 增长16.2%;完成税收总收入36.5亿元, 增长22.2%。

(2) 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 河源市政府致力于营造“以诚招商、以信安商、以服务助商”的亲商环境, 实行“只收税、不收行政规费”等政策, 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全市“一区六园”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五县一区工业园) 目前已规划开发50多平方公里, 已落户项目近600个, 投资总额318亿元, 已投产项目250多个, 在建项目150多个。

(3) 工业园区建设良好。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河源市除已经坚持的一区六园, 还初步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包括以手机及零配件项目为依托的河源市高新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以钟表制造项目为依托的和平县钟表产业集群;以眼镜、五金制造及相关联项目为依托的紫金眼镜产业集群;以稀土矿、钨矿等矿产资源为依托的矿产产业集群;以丰富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的温泉开发产业集群;以华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万绿湖为依托的水资源开发产业集群;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客家文化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河源市开发区由于受到河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优越, 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1.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条件

对外来投资提供“一门式”对外受理报批业务服务、提供“一条龙”办事服务、“一个口”收费服务、全方位便利服务;对外来投资工业企业的技改项目, 由政府给予专项补贴;以优良的法治环境, 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尊重外商的生活习惯, 给投资者发放“绿卡”, 提供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便利;对于外企员工出外学习、外来投资人员的户口、子女就学等各方面均有相关优惠政策。

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2.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1) 坚持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原则。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要符合环保, 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 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着力推进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产业特色匹配原则,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原则。在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过程中, 要根据河源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工业优势, 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低产值、高劳耗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 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3) 完善产业政策, 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原则。河源市经济整体水平较低, 在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均有不足。政府需采取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为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或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主动投身珠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推进产业对接。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力求实现服务业大突破。当前, 河源市已经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陶瓷、生物制药等七大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 其中“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市高新区, 和平县、紫金县也分别培育了钟表产业、眼镜光学产业。

2.3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1) 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进行产业转移。河源土地、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丰富。通过产业合作与转移, 两个地区联合投资, 共同开发河源的优势资源;或者河源生产原料的企业同珠三角的加工企业通过联合, 共同建设原料开发与加工基地, 建立密切的产销关系, 降低合作成本, 提高合作效益, 实现共同发展。这一产业转移模式适用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

(2) 加强知识和技术型产业的转移。珠三角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企业, 可以把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设在河源, 或者与河源的企业建立生产协作关系, 一方面珠三角企业能通过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提高制成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可凭借投入产出链条将先进技术和工艺传递到与之协作配套的企业, 加速技术进步, 带动河源企业共同发展。此外通过经济技术联系建立固定的产销关系, 有利于河源企业寻求到可靠的市场和稳定的客户, 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 通过企业集团重组实现产业转移。为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的状况, 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珠三角企业可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河源地区, 或者收购河源的相关企业, 组成企业集团。这样既可发挥珠三角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 又有助于珠三角企业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而河源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基础, 及时跟踪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动向, 实现互惠互利、联合协作。该产业转移模式适合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如手机产业、矿产资源等, 有助于提升河源地区的整体技术水平。

(4) 扩大对外开放的合作模式。利用沿海地区接近国际市场以及河源沿内陆的区位优势, 组织河源企业到沿海地区联办工贸企业和出口基地, 或吸引珠三角企业到河源联办出口加工企业, 实行外引内联, 进入国际市场;通过珠三角地区中外合资企业与河源企业开展合作, 吸引外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扩大对外开放。

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加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力度, 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强与珠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在示范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等。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保证转移过来的珠三角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

3.2 根据地区优势产业考虑产业转移

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时, 必须考虑到原有产业结构, 注重本地优势产业的培育。首先要充分考虑河源地区现有产业布局, 使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其次要考虑地区原有优势产业状况, 接受转移的产业应有利于扩大原有优势产业的规模, 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可接受与原有产业关联度比较强的产业,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3 健全法制, 精简行政流程

健全的法制基础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规范企业行为。与此同时, 政府应该树立效率观念, 精简行政办事流程, 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依法行政, 培养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璐.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 .

模式转移 篇5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为: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

15位(2010年比2007年)。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及省: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条: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航休闲等产业),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在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无缝式服务的要求(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为127项,全市最少),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模式转移 篇6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知识转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072-03

根据知识经典分类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形态。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数学公式等表达,用纸质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结构化知识,例如原理、方法、工艺等;隐性知识是指深植于人脑中的,内部的,尚未被表述的知识[1]。在1977年,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首次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之后,各国学者掀起学习与研究知识转移的浪潮,并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avenport和Prusak认为,知识转移是将知识传递给潜在的接受者,并由接受者加以吸收利用的过程。Nonaka的SECI模型和Szulanski交流学说的基础上,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进行的探讨[2]。与国外比较,国内的知识转移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企业内和企业间以及图书馆知识转移,但很少见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方面的知识转移研究成果,尤其实证研究欠缺。1 图书馆知识转移

1.1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接受方依托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发送方所拥有的知识,知识传输和知识吸收相互统一过程[3]。知识主体包括个人、组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组织所具备的知识构成了知识载体。知识在个人间、个人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流动,实现知识溢出。目的在于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化为知识接受方的知识之后,提升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储量,进而缩短知识鸿沟,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知识具有默会性、专用性、复杂性和有用性的特性[4],这些特性均与知识转移难度成正比,均将对知识转移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知识主体中知识转移,需要考虑到知识的特性,采取相应地针对性的措施,规避知识转移的迟缓、或失败,以期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

1.2 图书馆知识转移

现阶段,图书馆界研究知识转移方兴未艾,逐渐渗透到图书馆实践中。图书馆知识转移是知识服务领域中运行的一种高效服务方式,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或路径,组织分析图书馆内外知识源,促使由知识发送方到知识接受方之间知识输出与知识接受的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由于知识主体自身所具备知识存在差异,造成知识呈现正向流动,由高到低,由多至少,相互补充,实现知识共享、共知。知识接受方与发送方可以在图书馆组织、馆员、读者三者之间选择,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图书馆组织吸收读者的利用图书馆形成的信息反馈,即新的知识,汇集到图书馆知识库中,其中图书馆组织即是知识接收方,相应地读者转化为知识发送方。图书馆咨询服务中知识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咨询馆员所拥有的知识和知识库。事实上,由于图书馆传统思想作怪,图书馆咨询工作更重视显性知识,忽视了隐性知识存在,尤其咨询馆员隐性知识很少被引起重视,因此图书馆咨询中知识转移的知识源很大一部分被咨询馆员所掌握,大量的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储在咨询馆员头脑中。一是难以表达的技能;其二是心智模型;其三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四是组织惯例。咨询馆员隐性知识可以划分为3类:(1)图书馆工作实践中馆员所积累的知识(工作经验、技能和诀窍);(2)馆员的知识结构,具有深厚学科背景知识、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对于所属学科知识发展、研究的一种合理的判断;(3)在与读者联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及途径。至于知识库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资源、馆藏纸质文献、电子资源以及由咨询馆员汇总的常见问题解答,这些显性知识读者均可以通过知识库自助检索获取各自所需。

本文界定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主要是指读者与咨询馆员之间的各自所拥有知识的互动,而非馆员间、馆员与图书馆组织间、读者与图书馆组织间发生的知识交互。以此,本文尝试将知识转移的理念引入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之中,结合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实践,构建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以期提高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绩效。

2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构建

2.1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图书馆馆藏为中心,依托馆藏目录和各种检索工具书指导读者利用馆藏,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从事学习、研究工作的一种任务。传统参考咨询括书目参考工作与解答咨询工作两个方面[5]。或根据咨询提问内容分为事实咨询、指导性咨询和专题性咨询3种类型。其服务对象特定一般局限于本馆读者,很少有馆外读者来馆咨询。服务水平往往受咨询馆员和读者的学识、经验、情绪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以传统参考咨询为中介知识转移是一种交流行为,在转移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了读者利用知识,进行知识转化,还依赖于读者的认知特性,如经验、目标、信仰、期望、行为方式和价值观[6]。(1)培训。培训是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移的常用方式。常见方式有专题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等,是读者通过有关学习培训获得的显性知识变成自我知识的一部分来增强他们的隐性知识。(2)同化。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读者或咨询馆员通过咨询台呈现的读者须知手册、咨询规则、咨询馆员岗位职责等显性知识,经过同化作用可形成个人自觉的行动指南,如熟练的工作技能和诀窍、一致的心智模式等,从而实现显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个人层次上的知识同化与积聚可再经社会化与其他人实现共享,开始新一轮的知识转化过程。(3)互动。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通常是以读者到馆咨询提问为主要形式,利于读者与咨询馆员充分互动交流,读者以通过观察、试验、模仿、交流、研讨等多种行动来实现知识转移。

2.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知识转移实现的主要知识转移渠道之一。现阶段,读者与咨询馆员交互通常发生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其知识转移是指咨询馆员组织、挖掘馆内外知识源,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为知识传输介质,充分利用实时型咨询(E-mail咨询、表单咨询、FAQ、BBS等)、非实时型咨询(在线咨询、QQ咨询等)以及W2.0环境下威客、博客、微博等方式,以读者需求为驱动,通过信息咨询服务过程的互动性与差异化,达成知识共享和知识增值,进而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总和[7]。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咨询馆员的知识影响读者的过程。信息咨询服务中由于存在知识缺口,形成知识需求,势必造成知识溢出,由咨询馆员与读者相互之间流动。例如读者提出咨询问题,咨询馆员解答咨询问题,咨询馆员的知识输送给读者,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读者获取知识的认知、理解与吸收,形成读者的新知识。反之亦然。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以读者需求目标为驱动,优化整合读者与咨询馆员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促使图书馆内外知识资源日益完善。读者目标驱动依托转移的知识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参考源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提供源源不断更新的知识(如及时更新各种数据库、新书采购等)和可靠的保证。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动机转化为知识转移行动主要取决于读者主观上对知识转移的难度、转移后的收益等的做出合理的判断。读者认为某一知识单元价值较高,主观意愿乐意接受这一知识单元,着手开始下一步知识转移行动即利用图书馆查询有效的知识源,通过若干知识转移渠道,向咨询馆员发出咨询请求,完成由咨询馆员至读者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受知识特性的影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使用方法,咨询馆员与读者均需要通过一定知识转移渠道(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完成一系列知识传输和知识接受复杂过程。例如显性知识知识传递。只要存在交流与沟通,易于在咨询馆员与读者之间正式地、系统地传递与分享。充分运用自然语言或其它通用沟通方式加以陈述或表达,读者、咨询馆员与图书馆内外知识源交互,并结合读者自身的知识需求目标向咨询馆员发送转移请求,咨询馆员接到转移请求后,依托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图书馆内外知识源中遴选最适合读者需求的知识,以不同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如E-mail咨询、表单咨询、在线咨询等)作为知识转移媒介,咨询馆员与读者完成咨询问题发送与接收,满足读者的知识需要。显性知识亦然。例如许多图书馆网站上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一般采用电子表格咨询和E-mail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咨询服务。

2.3 综合信息咨询服务

综合咨询服务融入了传统、数字咨询服务以及自助服务、个性化服务等,使得咨询服务正呈现出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跃升的趋势。咨询馆员从事的工作不再是对读者一般性知识解答服务,而是深层次知识服务,其中知识转移尤其显得重要。(1)个性化咨询服务。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是一种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方式,读者可以借助个性化信息技术提供的一套工具,根据所需的设定,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个性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定制技术、信息推送技术、信息的Web挖掘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嵌入个性化系统如MyLibrary、Active learning个性化工具、个性化信息环境(Person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PIE)、Aler-ting system等[8]。(2)知识增值咨询服务。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寻找知识和答案,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业已超越了读者查阅文献、索取知识的功能,朝着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和放松身心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数据挖掘、知识管理为特征,提高知识的组织与加工水平。包括重视开发二三次文献、提供浓缩化的数字知识产品、注重咨询服务的质量内涵等,充分实现知识转移的知识增值,以吸引利用图书馆,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知识需求。(3)学科服务。学科服务的服务宗旨,即是为了在图书馆与各学科读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掌握教学科研工作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帮助广大师生读者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图书馆组建了学科工作组,为各学科读者设置了学科馆员,对口负责本学科师生的信息服务工作。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联络、学科信息服务、学科信息导航等。

2.4 图书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构建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是在图书馆传统、数字及综合咨询服务的理念和新技术软件诸多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读者服务方式,整合馆内外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创新,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活动。咨询馆员通过图书馆咨询台、网站等知识转移媒介,以传统、数字及综合咨询服务所属各类服务方式(当面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BBS、E-mail咨询、表单咨询、在线咨询等)、Web2.0技术和Ajax技术(博客、播客、移动博客、微博、RSS、TAG、SNS、Folksonomy等)交流工具得以知识显性化,成为知识提供方,而读者作为知识接收方,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均能够通过这些交流工具得到解决。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咨询馆员的解答内容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进行自我展示,又成为知识提供方。如此一来,咨询馆员与读者既可能是知识接收方,也可能是知识提供方,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但是,知识提供方仍以馆员为主。综上所述,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即是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向咨询馆员提出咨询问题,咨询馆员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读者完成咨询问题之后可以再解答的效果反馈给咨询馆员,咨询馆员或读者也可以自助通过知识库寻求新知识。其中咨询馆员是知识提供方,读者为知识接收方,完成一个咨询馆员——知识转移媒介——读者——咨询馆员,反之亦然,咨询馆员与读者交互,形成一个知识转移的回路;或者读者与咨询馆员利用知识库可以独立开展自助服务或个性化服务,也能够形成一个知识转移的回路。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图

3 结 语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实现对读者而言其接受知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并且其接受过程还受检索工具和检索技巧的限制[9],与咨询馆员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如果咨询馆员未能熟练使用Web2.0技术,很有可能无法在最短、最快、最方便的时间内完成读者所咨询的问题。第一,图书馆必须重视咨询馆员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第二,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不仅需要图书馆自身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还需要咨询工作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也应该加强对咨询工作的政策、资金、人员以及技术支持,保证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顺利实现。第三,图书馆也应考虑到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环境、读者和咨询馆员的特征,采取针对 性激励的措施,诱发知识主体(咨询馆员和读者)爆发力,促进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绩效。

参考文献

[1]邓灵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规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36-138.

[2]郭春侠,马费成,储节旺.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466-470.

[3]张莉,齐中英,田也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过程研究[J].情报科学,2005,(11):1606-1609.

[4]陈芳.管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460-462.

[5]郭建峰.从传统参考咨询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情报,2005,(4):2-4.

[6]盛小平.信息共享空间中的知识流与知识转移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6-20.

[7]欧阳霞,沙勇忠.我国三大类型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比较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5,(3):123-125.

[8]程娟.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86-590.

[9]田敏.网络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分析[J].情报杂志,2010,(9):133-13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吸纳力,就业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一般基于生产力发展使得生产的产品超出社会需求, 或者农业劳动力数量超过农业生产资料的承载量, 就中国而言, 我们需要以具体国情为基础,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可能基于农业生产资料不足。农产品的生产需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产品。但是, 如果在既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下, 生产资料相对于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数量超过生产资料承载量, 劳动力不能很好地与劳动条件相结合, 就会导致生产不出更多的农产品, 同时会产生剩余劳动力。中国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是, 农业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呈现递减趋势, 当前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超出实现现有生产资料最优配置时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总量中超出现有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承载量的部分, 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当前,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此原因。

价格体系不合理也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从世界和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来看, 农产品价格比较低,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政府对农产品补贴和财政支持比较少, 与此同时, 非农产品消费比重不断提高, 使得农民收入比较低;CPI居高不下, 非农消费比重上升, 使得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在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一定的情况下,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现有农业生产的产出水平是一定的, 但因为价格体系不合理, 导致既定的农业产出所获得的收入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资料需求的劳动力数量比正常价格体系少, 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不能获得维系其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 进而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他们为了维系生活只能另寻它路。

那么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何去何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发展林、牧、副、渔业,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实现农业内部流动就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 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工资的提高, 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实现产业转移。相对而言, 产业转移可以在更大程度和规模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而且, 农民对第二、三产业集中的城市的幸福生活向往, 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农民工对城市物质生活、精神享受和学习机会的预期, 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因此产业转移成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现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总体趋势, 但是,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 转移的压力比较大, 同时, 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城市转移, 超出城市的吸纳力, 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可能对城市形成冲击, 加剧城市社会矛盾;大量劳动力流失, 可能影响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 必须合理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有序地转移, 立足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全局, 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使之适合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 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现阶段, 我国城乡生产力布局不均衡,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悬殊较大。城市生产力发达, 收入水平高, 本身有能力大量吸纳劳动力, 而且, 在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影响下, 大量资本和技术向城市集中, 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吸引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相反, 农村生产力不发达, 收入水平低, 本身对劳动力容纳能力有限, 而且, 农村资本和技术流失严重, 提供工作岗位有限, 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业有限,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农村。多年来, “春运”期间大量的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现实性的说明“就地转移”无法很好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异地转移”是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以向城市,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异地转移”为主, 以向农村利润率高的产业转移的内部转移为辅的模式。

(三)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问题及其解决

现阶段, 我国以“异地转移”为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具有积极的效应, 顺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符合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但是, 在中国现实背景下, 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而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1) 存在城市吸纳力不足的困难和农村吸纳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2) 在现阶段转移模式下的人口流动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3)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4) 客观上形成了身份的等级差别且加剧阶级矛盾。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在解决现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建立新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即以生产力均衡布局为核心, 近期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 长期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核心增加农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三、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为了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增加城市和农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是核心, 我们需要消除增加城市和农村吸纳力的限制因素。现阶段,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的压力下, 近期把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 但是, 从长远来看, 农村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是关键。同时我们也需要从根源上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 进而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增加农业本身吸纳能力

以保证农产品的粮食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 增加农业本身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和先进机械设备的运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释放相对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情况下,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高效益经济作物, 增加种植业本身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 推进农业多元化发展, 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载体,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 实行种养加、农工贸综合发展, 农、林、牧、副、渔多元化发展, 变单一吸纳劳动力载体为多元吸纳载体, 以期达到综合联动效应, 增加农业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同时, 应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促进土地流转制度发展, 对抛荒和弃田进行利用和开发, 吸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对于不适合种植业发展的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 发展其他农业生产, 提高闲散土地的利用率, 提高农业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力。

(二) 以加快中西部城市化为核心促进生产力布局区域均衡

生产力布局不均衡, 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 限制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 需要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 促进中西部城市建设。继续支持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积累与实力, 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的同时, 政府应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对中西部建设的直接投资, 改善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 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 改善开发、发展和投资的环境;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吸引民间投资和国际投资, 增加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建设, 发挥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作用, 同时,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 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三)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服务供给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引导和间接服务作用,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领域, 引导农村集体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引导建立民办自治型的农村服务体系, 协助解决服务体系运行的各种困难;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体系延伸到农村生产的各个领域, 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维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求双方经济利益,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中存在盈利性的因素, 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通过法律保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社会服务供给, 增加农村小城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 增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四)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发展, 既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 又可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道路, 因此需要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在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 重视农村工业化,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使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且, 要在制度上保证农村工业化享受与城市同等待遇, 推动农村新型工业化建设。正确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优惠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和税收、贷款优惠吸引城市对农村进行技术、设备投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聚集中小企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这些潜在的民间资本, 实现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扩大农村工业化投资来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打破乡镇企业社区特性, 发挥乡镇企业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扩大乡镇企业规模, 形成规模效应, 发展资本密集度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服务, 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 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本身素质和职业技能

企业信用等级转移的一般模式 篇8

我们可以将企业的信用划分为Aaa, Aa, A, Bbb, Bb, B, C七个等级.在对某行业许多企业多年采样后得出平均等级转移的概率, 组成一年期转移矩阵.

其中rij (i, j=1, …, 7) 表示信用等级为i的企业一年后到达等级j的概率, 而di8 (i=1, …, 7) 表示等级为i的企业一年后违约的概率.

令 (0, t) 是时间区间, 在时刻0, 某个企业处于等级状态Si, 在时间区间 (0, t) 内, 该企业可能不断地往返于状态Si和Sj之间, i, j=1, …, 7, 也可能到达一个违约状态.由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移取决于一年转移概率rij和di8, 它们的定义为:对任意ξ (0≤ξ≤t) ,

rijΔ+o (Δ) =Pr{在时刻ξ处于状态Si的企业将于时刻ξ+Δ处于状态Sj} (i≠j, i, j=1, …, 7) . (1)

di8Δ+o (Δ) =Pr{在时刻ξ处于状态Si的企业将于时刻ξ+Δ处于违约状态D} (i=1, …, 7) . (2)

假定一年转移概率rij和di8独立于ξ (0≤ξ≤t) , 从而这个过程是时间齐性的.为了方便, 定义:

rii=-[jirij+di8] (i, j=1, , 7) . (3)

所以1+riiΔ+o (Δ) =Pr{在时刻ξ处于状态Si的企业将在时间区间 (ξ, ξ+Δ) 内保持于Si}. (4)

时刻0处于状态Si的企业在时刻t处于另一状态Sj或违约状态D, 定义:

Pij (0, t) =Pr{在时刻0处于状态Si的企业在时刻t处于状态Sj}, (i, j=1, …, 7) . (5)

Di8 (0, t) =Pr{在时刻0处于状态Si的企业在时刻t将处于违约状态D}, (i=1, …, 7) . (6)

这些概率满足初始条件:

Pii (0, 0) =1, Pij (0, 0) =0, Di8 (0, 0) =0, (i≠j, i, j=1, …, 7) . (7)

先推导Pii, Pij, 然后利用它们去求得Di8.

考虑时间区间 (0, t) , 0和t之间的一个固定时刻ξ以及在时刻0处于状态Si的一个企业.假定企业未来的转移独立于过去的转移 (即为Markov过程) , 于是, 该企业在时刻ξ处于状态Sj而在时刻t处于状态Sk的概率为

Pij (0, ξ) Pjk (ξ, t) , (i, j, k=1, …, 7) . (8)

由于对不同的j, (8) 式的一些事件是互不相容的, 有

Pik=j=17Pij (0, ξ) Pjk (ξ, t) , (i, k=1, …, 7) . (9)

(9) 式是Chapman-Kolmogorov方程的一种形式.

通过考虑两个相邻的时间区间 (0, t) 和 (t, t+Δ) 以及概率Pij (0, t+Δ) 可以得到关于Pij (0, t) 的微分方程, 利用 (9) , (1) 和 (4) 可以发现, 对ij,

Pii (0, t+Δ) =Pii (0, t) [1+riiΔ]+jiPij (0, t) rjiΔ+o (Δ) ,

Pij (0, t+Δ) =Pij (0, t) [1+rjjΔ]+kjPik (0, t) rkjΔ+0 (Δ) , (i, j, k=1, …, 7) . (10)

将 (10) 改写成差商的形式, 并取Δ→0时的极限, 得到微分方程

tΡii (0, t) =Ρii (0, t) rii+jiPij (0, t) rji, tΡij (0, t) =Ρij (0, t) rjj+kjPik (0, t) rkj, (ijk, i, j, k=1, …, 7) . (11)

这是线性、齐次、常系数一阶微分方程组, 寻求如下形式的解:

Pii (0, t) =Ciieρt, Pij (0, t) =Cijeρt. (12)

将 (12) 代入 (11) 中, 给出:

ρCiieρt=Ciieρtrii+jiCijeρtrji, ρCijeρt=Cijeρtrjj+kjCikeρtrkj, 简化为 (ρ-rii) Cii-jiCijrji=0, (ρ-rjj) Cij-kjCikrkj=0, (i, j, k=1, …, 7) . (13)

由于 (13) 是线性齐次方程组, 仅当系数行列式A (ρs) =|ρsI-R|=0, (s=1, …, 7) 时, CiiCij才有非零解.解此方程可表示出所有的Pii (0, t) 和Pij (0, t) , (i, j=1, …, 7) , Pii (0, t) =l=17Aii (ρl) h=1hl7 (ρl-ρh) eρlt, Pij (0, t) =l=17Aij (ρl) h=1hl7 (ρl-ρh) eρlt, Aii (ρl) , Aij (ρl) 分别是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中rii和rij对应于ρl的余子式i≠j, i, j=1, …, 7 (14) , 对于违约状态Di8:处于状态Si的企业可以直接由Si转移到违约状态Di8或通过状态Sj (j≠i) 转移到Di8.因为在时刻t处于D的企业可以在时刻t以前的任何时刻到达D, 我们考虑τ时刻附近的一个无穷小区间 (τ, τ+dτ) , 0≤τ<t, 在时刻0处于状态Si的企业在区间 (τ, τ+dτ) 到达状态D的概率是:

当τ在区间 (0, t) 内变动时, 对应的一些事件是互不相容的, 它们的概率由 (14) 给出.

因此, Di8 (0, t) =∫l0Pii (0, τ) di8dτ+∫l0∑j≠iPij (0, τ) dj8dτ. (16)

将 (15) 代入 (16) 式, 得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企业信用等级转移的随机模型, 由该转移过程为Markov过程, 构造转移概率的Kolmogorov微分方程并得出其显示解.

模式转移 篇9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模式,比较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比较

1. 刘易斯二元经济及其劳动力转移模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建立了二元经济模型及其劳动力转移模型。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经济是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组成。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 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现代部门不断将利润转化为资本, 以增强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从而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直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于是, 现代部门大大扩张, 传统部门只有在剩余劳动被吸收完毕后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 传统部门的就业者的收入才能改善[1]。

刘易斯经典模型采用边际分析方法, 从增量变化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及其成因, 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思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现实的。但刘易斯的模型是基于生产技术停滞, 土地等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的, 而当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不完全处在典型的传统农业阶段上, 故不考虑技术进步及其他要素的影响, 显然不合现实;另外, 以零值边际生产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存在的判别为标准, 是将农业与现代工业视为同质产业, 而忽略了农业是对外部自然条件依赖性强, 风险性大的产业, 因而这样的标准不准确[2]。

2. 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

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 刘易斯模式有两点缺陷: (1) 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 (2) 没有注意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产品出现剩余应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先决条件。于是, 他们提出了一种从动态角度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 被称为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该模型基于刘易斯模型对不发达国家经济部门的划分, 把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农业边际生产率等于零, 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形失业人口, 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无限大。第二阶段, 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提高, 其值介于零和不变制度工资之间, 农业部门存在隐性失业。第三阶段, 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农业边际生产率高于不变制度工资水平, 农业部门商业化, 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 而由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和市场共同决定。此时, 农业与工业两部门平衡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 劳动力转移进入商业化时期, 相对于每一个工资水平, 均会从农业部门释放出一定量的劳动力[3]。

3. 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转移“预期”模型

在发展中国家, 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城市中失业和就业不足不断加重,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是涌向城市。托达罗就这一现象解释为:尽管城市存在失业, 使得就业概率下降, 但只要预期收入仍大于劳动力从农村迁出的成本, 迁移就会发生。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转移“预期”模型如下:

(1) 式中, M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 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距的增函数。 (2) 式中, w表示城市实际工资水平, r表示农村实际收入, p表示就业概率[4~5]。

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转移“预期”模型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完善了二元经济理论。托达罗模型强调农业与工业发展同等重要, 指出单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等观点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存在如下不足: (1) 该模型假定农村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这与人地矛盾尖锐的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不符; (2) 该模型隐含假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城市的顺向转以后, 不再进行逆向转移, 这也不合事实[6]。

4. 乔根森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乔根森的论点可以概括为: (1) 农业人口, 包括农业劳动力, 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 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2) 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 而非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 (3) 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 经济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是必然的, 农业剩余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4) 在农业人口向城镇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 工资水平并非固定, 而是不断上升的。

乔根森理论使用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和以农业剩余为基础创立理论, 更强调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 更看重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影响。

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比较

1. 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

高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 (1995) 中, 基于托达罗预期收入模型, 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区域经济收入差距。他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 其转移水平也越高。

2. 个人特征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

在个人特征因素在劳动力转移决策中的作用研究中, 就转移者受教育方面, 赵耀辉的结论是: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 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就转移者性别而言, 城镇地区的劳动力需求主要偏向男性。就转移者婚姻状况方面, 已婚使转移概率降低2.8%。在转移者年龄上, 转移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7]。

而朱农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 对女性则没有。性别是对转移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变量之一, 女人较男人不喜欢转移。并发现婚姻状况对转移有显著的负影响, 对这种结果的首要解释是已婚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 (包括现金成本和心理成本) [8]。

3. 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

蔡昉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 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 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 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在某种程度上, 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将更为重要[9]。

三、中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1. 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 止于19世纪中叶。从转移模式看, 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土地面积狭小是强制性转移模式实行的主要原因。英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英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经历了资本积累初期的困苦后, 其转移逐步步入正轨。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以后, 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缓慢地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

2. 美国自由迁移式的转移模式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9世纪20年代, 止于20世纪70年代。从转移的具体模式看, 美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属于自由迁移模式。从转移方向看, 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部门基本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包括商业和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部门。美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具有地域转换先于职业转换的特点。美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前提的。“交通革命”在幅员广大的美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不仅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而且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成本。铁路运输不仅适应了工业革命的物流需要, 也促进了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3. 日本政府主导式的转移模式

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始于在20世纪60年代, 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完成。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 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式转移的成功道路。在转移初期, 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 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 转向非农产业。日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条件。日本将国民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4. 中国探索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巨大, 且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少。以孔祥智为代表, 提出“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10]。“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的含义是:劳动力的差异性梯度和地区性梯度交叉进行转移。具体地讲, 浅层次转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 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村内部转移, 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通过农业组织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 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 为最终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职业彻底转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Lewis, W Arthur.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4, (36) :46-51.

[2]何景熙.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质[J].调研世界, 2000, (9) :9-10.

[3][美]费景汉, 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4]Todaro M P.A model of labe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 (1) :138-148.

[5][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

[6]张云峰, 王录仓, 王航.西方国家基于“二元”结构农村劳动里转移理论评述[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 :114.

[7]Zhao, yaohui (1999) ,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7, (4) :767-782.

[8]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 2002, (5) :10-17.

[9]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 2001, (4) :44-51.

模式转移 篇10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园,强华模式

强华模式是广东产业转移大浪潮中企业自主掀起的,政府从中撮合的一个产物。2009年来,作为一个新的模式,它在这个浪潮中扬长避短,茁壮成长。强华模式是市场主导的企业间的合作,企业利益是它的内在动力,市场机制是它无形有效的指导机制。因此它渐渐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作为省内产业转移的一个新生物,受到了不少关注。

1 广东产业转移中“强华模式”的理论基础

产业转移与雁行理论:上世纪30年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对本国棉纺工业发展研究后,提出了产业转移的雁行发展模式。雁行模式实质上是解释产业转移的一个理论,发达国家把它的成熟产业或边际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然后集中精力发展新兴的核心的产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同样,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之间,如我们这次讨论的广东产业转移。强华模式就是此次产业转移中的一个模式。

2 强华模式的诞生与发展

2.1 强华模式的诞生背景

(1)广东产业转移大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依靠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经历了20多年持续高增长之后,广东省清楚地意识到粗放的增长方式不可持久,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党的十六大后启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珠三角主动实施产业转移战略,将附加值较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珠三角以外地区转移,以腾出更大空间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2004年,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首次提出珠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配套文件。至2009年9月,一共建成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2个,投入开发资金236.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1亿元。

(2)梅州的经济状况与自身的发展战略。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区位差、人口多、经济弱、人才缺乏严重等长期以来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如何迎难而上,推进“双转移”战略,给梅州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2008年,梅州毅然提出要走“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梅州肩负起广东省山区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任。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表示,在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招商引资,推动区域发展,已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上。拉一个企业过来办个新厂并不是真正的“双转移”,对接自身与外界的强势资源才是解决之道。欠发达地区更要在体制、机制上走出一条新路,缩小差距。

2.2 强华模式的诞生

在梅州(广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里已进驻的48家企业中,强华的背景比较特殊——它原是梅州本地一家民营汽配企业,这家企业有20多年参与国际车用电机竞争的研制、开发的经验,在研制、生产和销售汽车无刷交流发电机和起动机方面具有的丰富经验。

由于强华的产品主要给潍柴公司等配套零部件,因此即使在一年多前,它与400多公里外的广州广汽集团产品和业务都没有交集。

机缘出现在广汽集团准备将旗下汽配项目转移到梅州(广州)工业园内这一信息,穗梅两地相关部门认为这不仅是一个信号,而且对汽配产业来说,也是商机。强华和广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接触,并随即进入“热恋”。

之后,双方形成共识:广汽零部件与强华进行股权合作,共同做强做大汽配业务。双方经友好协商,共同在梅州(广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兴办“梅州强华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该合作项目主要生产国内自主品牌商用车、乘用车发电机、起动机两大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台(套),工程总投资2.5亿元,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基础硬件一次投入建成,生产设备根据产能需要,滚动投入发展。首期项目年生产能力50万台(套),投资1.5亿元,将为广汽集团及国内自主品牌商用车、乘用车发电机、起动机两大产品的发展提供支撑。

2.3 强华模式引发的连锁反应

发端于强华与广汽这种优势互补的“双转移”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两地企业拓展合作空间,创新合作方式。“强华模式”随即在梅州(广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广东华丰数码构件有限公司与广汽集团合作,为广汽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传动带产品配套。

广州柴油机厂与平远县恒明汽车底盘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合作成立广东荻赛尔机械铸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G32柴油机机体、8320柴油机机体机座曲轴等大型柴油机零部件铸件,三期建设总投资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

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透露,广州汽车集团1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打包项目落户园区。目前,工业园内已签订了投资总额达6.4亿元的广汽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汽车用发电机及起动电机等8个项目。

连锁反应远不止于此:穗梅两地企业开始前所未有地密切接触。

广州期望转移到梅州(广州)工业园的企业,不再单纯从自身发展考虑,为转移而转移,而是把眼光放宽到关注梅州本地企业和产业基础,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做大做强。

梅州本土企业则不断打听广州哪些企业要转移到梅州(广州)工业园里来,思考如何与广州的市场、资金、技术实现对接。此前,即使强华这种原本就是汽车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也没有和广州汽车产业配套,但是,眼下,吃透“双转移”政策的穗梅两地企业,前所未有地想方设法如何利用好梅州(广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一平台做大做强。

3 强华模式的实质与条件

3.1 强华模式的实质

我们认为,强华模式是市场主导的,通过两地企业间的股权合作实现产业转移:广汽集团以现金收购强华公司40%的股权,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建设自主品牌商用车、乘用车的发电机和起动机“两机”生产线。那么,就相当于广汽集团通过与强华公司通过股权合作,共建子公司,把广汽集团的“两机”生产线转移到梅州。

3.2 强华模式的条件

强华模式的条件就是合作双方都要有一定的基础。就广汽集团与梅州强华公司的这个例子中,梅州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强华公司有20多年参与国际车用电机竞争的研制、开发经验,在研制、生产和销售汽车无刷交流发电机和起动机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而广汽集团有它的市场、资金、技术优势。这样两家企业才可以互补对接,合作共赢。

4 强华模式与广东产业转移中其他模式的比较

4.1 广东产业转移中出现的众多模式

当前广东省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以:转出地与承接地两地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承接方政府投资建设;转出方政府投资建设;广东省企业方投资建设四种为主。其中很多都是通过建设产业转移园实现。

4.2 建设产业转移园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产业转移园是由政府主导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再以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这样,单纯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建设就容易出现两个问题。首先,由于产业园建设属于大规模的建设,就容易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其次,由于前期完全由政府规划,脱离市场机制,产业转移园建成后在招商方面可能出现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据悉,截至2008年6月30日,广东省经认定的26个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可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产业转移园运行情况良好,大多数产业转移工业园都只完成了一期基础设施建设,许多产业转移园因为资金缺口无法进行二期乃至三期开发,有些产业转移园成立两三年才招到2-3家企业,甚至有些产业转移园已荒草丛生而告终。

5 强华模式的优势及作用

5.1 强华模式的优势

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产业转移园开发是投资开发的一大趋势。强华模式就是广州一家大型企业与梅州一家民营企业的合作。虽然一开始强华模式是产业转移园下的一个产物,但它并不是由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园过去的做法大多都是把建好产业转移园后承接地政府把珠三角企业请进来。而强华模式就不同。强华模式实质上是市场主导的。它是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顺应着产业转移的趋势,为实现自身利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的形式。因为它形式自主灵活,所以也可以脱离产业转移园诞生,发展。

强华模式所固有的特点可以让它弥补建设大型产业转移园中遇到的问题:

(1)强华模式是由市场主导的,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企业为追逐自身利益寻求互利共赢的产业对接的行为,那么就不会出现建设产业转移园中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2)强华模式企业自主的行为,政府只是起了撮合支持的作用。所以这种模式可以避免一系列上述所说的由于政府宏观规划不力出现的问题,如区位布局不合理,园区开发后续用地指标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重复建设等。所以它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强华模式是由企业双方股权合作的方式共建子公司。成本较低,由企业自筹资金,一般不会出现资金缺口的问题,而且对于政府,也可以减轻负担。共建子公司可以给企业带来优势互补,迅速占领市场,节省交易成本等利益。

5.2 强华模式的作用

之所谓船小好调头,强化模式是两企业间合作以实现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这种小规模的产业转移有灵活,自主,高效的优点。它甚至可以脱离产业转移园诞生,发展。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认为,“强华模式”可以充分整合梅州本地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广州的市场、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对接,合作共赢。这种‘双转移’模式,对于梅州来讲,有利于改造提升梅州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梅州企业开拓更大市场,有利于增强梅州经济实力;对于广州来讲,是包括广汽集团在内参与“双转移”的广州企业实行低成本扩张、拓展发展腹地、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的有效方式。“强华模式”这种从一开始就由市场推动的‘双转移’模式,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模式,真正符合‘双转移’的内涵和要求。

强华模式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可是,这并等于说强华模式可以替代建设产业转移园的模式。建设产业转移园是广东产业转移下的一个大趋势,它对产业转移,促进转移方与承接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在产业转移中推广强华模式,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强华模式实现产业转移,与此同时,让强华模式成为产业转移园的一个元素,一个新的补充,把这样的企业引进产业转移园,给他们各种优惠,为产业转移园注入活力,解决产业转移园的一些问题,改造传统的产业转移园,从而提高产业转移园的经济效应。

6 强华模式的前景

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产业转移园开发是投资开发的一大趋势。强华模式是市场推动的,企业自主参与的产业转移的一种新方式。它有灵活,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不过在寻找对接产业,合作伙伴方面也存在一些难题,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付出一些代价去解决。

就如梅州市负责人所说,充分利用梅州现有产业基础,找到与广州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产业的空间,进行无缝对接,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梅州产业得到改造提升。这些思路包括把梅州(广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成全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珠三角汽车产业的配套基地这一发展定位,如今梅州(广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选择以承接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等产业相配套,形成以汽车零配件制造为主导产业的,集研发、展销、物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

除上所述,作者认为,促进强华模式的实践推广,企业,政府,市场还有行业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那么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简单地谈谈:

首先,企业就是承接方应该提供一个信息平台,让珠三角方找到能与他们“联姻”的承接方。因为强华模式就是珠三角企业把部分产业转移到山区企业,两方合作共建子公司,双方必须可以产业互补。所以,双方特别是承接方首先就要让展现给对方知道这边有这样一个能与它们产业互补的企业,一个能承接他们产业的企业。所以,提供一个信息平台至关重要。

政府方面,除了可以帮助企业提供信息平台,撮合和引导双方合作外,可以,把强华模式作为一个学习的例子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运用这个有效的模式。

市场机制,在强华模式里当然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一只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强华模式规范有效地运行。

至于行业,作者认为,在提供信息平台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单凭企业去构造这个信息平台影响力恐怕是不够大的,一个企业也许只能在自己的企业网站和广告宣传上让同行了解到自己。可是一个行业它所能发挥的影响力就大很多了。如通过举行全省的行业会议,给企业提供一个在行业内宣传自己的平台,也许就能帮助企业有效地找到“联姻”对象。除此,在规范和引导双方股权合作方面,除了政府,行业也可以发挥一定地作用。当双方企业的股权合作,共建子公司对行业有较大影响时,行业就可以发挥它的监督作用。

强华模式有不少吸引人的优点,而且它的弊端可以通过政府和企业甚至是行业的努力去共同解决。所以总体来说,强华模式的前景还是乐观的,强华模式还是值得推广学习的。

参考文献

[1]严利.总结推广“双转移”“强华模式”对口扶帮梅州带动环珠三角发展[N],广州日报,2009-4-17(7),

[2]严利.广州“双转移”催生强华模式[N].广州日报,200904-18(1).

[3]广东产业转移逆势而上粤东西北成为最大赢家[J/OL]南方日报网络版,2009-07-14http://www.pprd.org.cn/92/guangdong/200907/t20090714_62509.htm

模式转移 篇11

[关键词]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 产业转移模式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任何国家在发展的某一阶段,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会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最有效的区域,使该区域成为高经济技术区,并通过适当模式的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均等发展。区域产业在转移时可运用的模式多种多样,只有选择合适的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包括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发展。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作为山东省优先发展的高经济技术梯度区域,与周边地区存有产业梯度转移现象,存在转移模式选择问题,本文结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自身的特点,从产业转入和产业转出两个角度分析了适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产业转移模式。

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转入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欧美及日韩国家加快了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了产业的对外转移,山东省尤其是山东半岛成为承接海外产业转移的主要目标地。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在华投资重点以纺织、化纤(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90年代转向钢铁、造船、炼化(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汽车、机械、电器(兼具资本、技术密集特征)行业。本世纪以来,微电子和IT(技术密集型)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角。根据这些变化,结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自身的特点,半岛制造业基地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所选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宏观上的领头雁型。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通过对日本承接欧美产业转移的分析,提出了“雁行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借用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形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间接地讨论了经济技术差异区由高至低的产业转移路径。根据赤松要和弗农的观点,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成为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领头雁,应处在产业转移的第一层次。因此具备经济梯度转移条件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方面要遵循“产品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出口”的原则,通过产业转入,学习产业转出国的产业发展经验,吸收其资本和技术,发展相应产业,成为领头雁。另一方面应运用“雁行发展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研习先进技术,先发展起来,成为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的高层次或转出层次。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就应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运用领头雁性的转移模式,使基地成为“山东制造”的“领头雁”。

2.微观上的推移路径型。曹荣庆根据区域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商品输出——市场拓展——资本输出——人才联合这一发展规律,将区域产业转移概括为六种具体模式:一是整体迁移,指企业随着行业生产中心的迁移而异地新生;二是商品输出,指对邻近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商品输出;三是市场拓展,指通过有形或无形市场的拓展,进而使企业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四是资本输出,指企业通过资本输出而实现的多元化经营;五是产业关联,指一个企业通过产业间的渗透或跨越而实现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六是人才联合,指通过人力资本的累积而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1)整体迁移,适合于资源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这种模式要求引资时对转入产业进行充分分析,看其在当地是否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具有更大增值能力的新兴行业,造成了行业成长替代;是否是行内企业出现了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的状况,如果是,就适合采用整体迁移型的承接方式。

(2)部分迁移,包括商品输出、市场拓展、资本输出、产业关联以及人才联合等五种形式。市场导向型的产业适合采用“商品输出型”和市场拓展型 ,商品输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模式,是单个企业外部市场的拓展,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商品输出,则适合商品输出型。但当这种拓展更多情况下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时,就适合市场拓展型。当市场拓展到一定程度,商品输出已不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利益,资本输出便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此时,经济发展强势区域有意将工厂由自己属地迁至商品输入地,在商品输入地直接生产和销售, 资本输出型产业转移便应运而生。产业关联型作为一种次优选择,是资本输出这种产业嬗变模式在与企业原有的产品具有某种关联,但在空间上分开的产品中的经常运用。它是基于某种内在联系的渗透式扩张。它适合于资源导向型产业,包括按照产品之间的前后向联系而展开的纵向产业渗透,按照产品之间关联性而展开的横向渗透,按照生产某种“大型”产品的企业转而生产原来由其配套厂商生产的产品的内向渗透,以及由内而外的外向渗透等四种方式。而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转移模式主要是人才联合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物质形态层面上的属性已经越来越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积累和使用,因此人才的培育和联合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最高的层面。无论哪种模式,都可通过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直接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收购兼并、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装、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方式完成。

基于以上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选择思路,“半岛制造业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可通过不同模式的选择,结合转入产业的特点,打造青岛的家电、烟台和青岛的汽车、烟台和威海的造船、青岛和烟台的食品加工和海洋化工等产业和品牌,从而加强与欧美及日韩的电子、钢铁、汽车、造船等大公司的合资合作,提高“半岛制造业基地”承接產业转移的能力。

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转出模式

区域产业转移表现为资金、设备、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区域的流动。而企业是生产要素的载体,因此,区域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众多相关企业的迁移(区位的再调整)。从生产要素的流动角度,产业转移需要经过转入、转出两个阶段。转入是产业的新生,而转出则是产业的升华,是结构的调整。“半岛制造业基地”对中西部的产业转出即是对承接产业的升华,可根据转出产业在本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当模式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1.衰退型产业转移。衰退型产业是指由于区域内外供给和需求因素的变化,导致企业在现有区位比较优势的丧失,相较于其他产业的相对收入降为零的产业。将这种产业转移至低梯度地区,降低生产成本,重获比较优势。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早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之一。早期(20世纪70至80年代)外资经济的增长主要靠量的积累,多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20世纪90年代,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下,山东半岛承接大量高科技产业加工、装配工业投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但由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半岛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不断上升,使一部分产业比较优势丧失,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为增强山东半岛地区产业竞争力,增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必要对区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限制甚至淘汰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使得一些资源导向型项目,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以及一般性加工制造业由山东半岛向山东中部或西部进行转移。如烟台市的鲁花集团、九发集团到荷泽市定陶县建立分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沿海的食品加工行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2.扩张型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模式是指产业在原区位仍属于成长型产业,在现有区域本产业仍具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或充分利用目的区域的投资、技术等生产要素,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产业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一般集中在目标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因为相较于目标区域其他产业,转移区域产业技术梯度更高、更具优势。由此可以总结出影响扩张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一是目标区域市场的大小及其发展前景,这是该类型产业区域转移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二是目标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相较于其竞争区位是否具有竞争力;三是目标区域的增长极的竞争力情况。如果目标市场的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相关产业配套基础和科研能力,就可以赢得高梯度地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某些生产环节的外包业务。

山东中部、西部资源丰富,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这就为山东半岛的一些装备制造工业提供巨大的市场。同时中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如潍坊、淄博、东营等城市制造业基础好、智力资源丰沛、土地供应充足,完全有能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山东部分企业外包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某些加工制造环节。目前,山东一些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正利用投资新建、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建立生产加工点和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3.膨胀型产业转移。这种产业的识别主要是从经济上的“合意性”角度出发,通过判断其机会成本大小而识别的。若某一产业技术适中,由于充分利用所在区位的某一资源(如历史文化、质优价廉的劳动力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产值连年增长,财税贡献也逐年增加,则成为对本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之一。但由于该产业技术程度不高,导致其资源集约度(单位资源——水、电、土地、原材料等——投入产值)不高,产业高速增长依靠的是资源大量的投入。如此,该产业的迅速发展,就会同其他产业争抢资源,从而挤占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延缓本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本区域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因此从提高区域长远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区域政府应把握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未雨绸缪,积极利用经济(产业调控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产业规划,稳妥地指导、限制、分流膨胀型产业,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供应,开拓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发展铺平道路。

目前,山东半岛地区也存在一些膨胀型产业,如服装、石油化工、一般性机械加工工业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山东半岛地狭人广、资源缺乏的特点决定了这一类膨胀型产业应向山东中、西部等资源充沛、空间广大的地区转移,从而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如近年来,山东省全省生产要素瓶颈制约明显加剧,山东半岛地区尤为突出:土地供应偏紧,电力、资金相对紧张。土地供应偏紧以及电力和资金相对紧张已对外资的引进产生消极影响,全省利用日韩外资数额趋于下降。可见,这一类膨胀型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会挤占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存在着向外转移的客观压力。

4.“飞地开发区式”产业转移。“飞地开发区式”的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东西对接帮扶的城市之间。山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挂钩帮扶、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一项措施,表现为市场经济中一种强势政府行为。

目前在市一级东西挂钩结队的城市之间以及所辖县级市之间,广泛地采用这一模式推动产业转移。这一类型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挂钩帮扶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之间的合作,由欠发达地区提供土地、基礎设施服务,发达地区提供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发达地区为主导的方式;另一种是挂钩结对中的欠发达地区主动设立招商目标,为结对地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前来开发、发展的方式。

半岛制造业基地作为产业转移的集结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不同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的转入,另一方面将结构优化需要的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转出到山东的中西部地区。对资源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可采取整体迁移和产业关联的转移模式;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可采取市场拓展型和商品输出型的模式;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可采取人才联合型的转移模式。通过采用不同模式的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地区可以为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空间,优化区内产业结构,加速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既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又促进了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使“半岛制造业基地”成为“山东制造”的带头兵。

参考文献:

[1]张可云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5

[2]胡俊文:论“雁行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局限性[J].日本问题研究,1999(4)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篇12

一、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综述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1932) 在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模式”。在一国范围内,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 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 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机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行变化格局。马海霞 (2001) 以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和地域变化特征为出发点, 指出两种主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分别是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梯度推进模式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 而中心辐射模式则强调传递的空间邻近性。她认为, 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是将“点———轴”模式溶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 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市场特点和资源优势, 陈建军 (2002) 认为, 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是垂直分工模式, 通过产业转移, 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 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徐洪水 (2001) 将东部产业转移的模式分为成本导向型, 即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市场扩张型, 即以接近市场、开拓市场为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配套衔接型, 指当某个产业转移到目标区位后, 其产品供应链的相关企业也会随其移入目标区位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多元化战略型, 即企业出于市场多元化、经营领域多元化战略上的考虑而出现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政府推动型, 指在政府促进、政策影响下发生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李松志 (2007) 针对佛山禅城陶瓷企业迁移扩张现象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影响企业迁移的行为因素, 归纳出企业迁移扩张的行为模式及探讨行为模式的成因。他将陶瓷企业的迁移模式分为迁移总部、迁移研发机构、整体迁移、迁移生产基地与建立子公司。曹荣庆认为, 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模式大致分为整体式迁移式, 商品输出型, 市场拓展型, 资本输出型, 产业关联型与人才联合型。

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模式

当前, 业界将珠三角产业转移总结为三种模式, 即佛山模式、东莞模式和深圳模式。认为佛山模式是一种“分离式”产业转移模式, 即迁移生产制造部分的工厂, 而将研发、销售、总部留在佛山当地;东莞模式是一种“增量”产业转移模式, 即原企业不动, 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深圳模式属于“混合式”产业转移, 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 生产转移, 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

1. 佛山模式

佛山模式属于总部经济形态。《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明确指出, 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鼓励现有企业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等留在佛山, 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和研发等相关机构在佛山设立总部 (或者区域总部) 、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营销中心等, 大力支持、推动陶瓷总部经济发展, 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 实现佛山陶瓷由传统产业向都市型、创新型、知识型产业转型跃升。

佛山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 被誉为“南国陶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佛山陶瓷迅速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知名品牌众多, 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佛山陶瓷拥有新明珠、新中源、东鹏、鹰牌、蒙娜丽莎、钻石、欧神诺、顺成等大批骨干企业及著名品牌, 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8个。佛山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认定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目前, “佛山陶瓷”已经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区域品牌。这种情况下, 总部与制造基地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异地布局, 不会削弱品牌价值, 对转移地经济冲击不大,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此外, 陶瓷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 属于在转入地存在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行业。从企业的战略布局看, 陶瓷产品的研发与营销在转出地, 生产基地在转入地, 也即资源产出地, 通过“总部一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 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 保证了转移产业的技术先进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是符合市场效率的合理的布局。

比如佛山南庄镇, 曾经一度是陶瓷产业的污染重镇, 近几年转移关停了全镇75家陶瓷企业中的62家, 保留下来的13家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 一举摘掉了污染帽子, 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但它的陶瓷业并没有因此消亡, 而通过迅速发展形成了研发、设计、会展、物流、信息等总部经济形态。这种环境脱胎换骨式的改善, 使南庄成为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热土, 目前已有投资过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LED等项目准备落户。

2. 东莞模式

东莞属于“增量”产业转移模式。以工业产值计算, 东莞2006年仍有80%的规模以上企业属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 其中中小企业又占了70%, 如果考虑大量规模以下的外源型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 在东莞引进的众多“鸟”中, 中小企业的比重只会更高。对于那些前店后厂型的贴牌生产企业来说, 这类企业的总部在香港和台湾, 其总部和研发中心不可能内迁, 所以不能采取“分离式”产业转移;对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来说, 它们规模较小, 生产和研发等浑然一体, 没有总部的概念, 因此也就无所谓总部和其他分离转移;还有一些比较大的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被认为是有“根”的, 最有可能把总部留在东莞, 但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使他们找不到继续留在广东的理由。而一旦生产中心远离广东, 在东莞设立总部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 无法复制佛山模式。

东莞制造业多数是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组装制造, 产业附加值和生产效率较低, 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不能掌握发展主导权, 抗风险能力低。部分企业对于去到承接地后的发展前景不明确, 觉得政府推荐的环保工业园配套不完善, 不靠近原料产地等等。还有的企业觉得政府对三高企业转移的态度, 只是希望他们离开东莞就行了, 至于到了新的工业园里, 是否升级, 政府不大理会, 更谈不上引导和支持。但作为企业方面, 要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现在撤出东莞, 如果到新的园区去, 升级和转型做不好, 几年后依然要重复被遗弃的命运。因此原企业留在东莞不动, 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试试看”, 这种转移方式可以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此外, 东莞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源型依赖, 在本质上是一种“订单经济”, 东莞植根于本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并未建立, 本地企业尚处于比较低的发展层次。产业转移后, 如果本地新兴产业没有成长起来, 或者国外新兴产业或产业环节没有及时引进来, 就会造成当地产业空心化, 以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此, 东莞的产业转移需要一些必要条件保障, 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后新的产业资本从何而来。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 这些产业的大量转移势必会影响到东莞本地农民的收入与正常生活, 以及当地的GDP和政府税收, “新鸟不来旧鸟不走”的想法在东莞有一定代表性, 因此采取“增量”产业转移模式, 即原企业不动, 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 这种转移方式也是东莞的产业和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3. 深圳模式

深圳由于工业化水平较高, 所以, 土地价值更高, 人力、租金、水电等运营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显高昂。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 深圳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所有产业的发展, 必须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高度, 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 扩大产业集群的范围和规模, 开创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大深圳制造”新格局, 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对于深圳地区的产业转移而言, 首当其冲地是要解决当初“三来一补”企业的转移问题。随着城市主导思想和拳头产业的日益明晰, 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 不符合当前深圳发展趋势的产业, 尤其是很多产业附加值不高的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难以在当地立足, 只能大规模迁移, 留下的都是高附加值企业。

《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指出, 积极引导和推动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配套环节、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和在深圳发展后劲不足或带动能力较弱而转入地具有比较成熟产业配套环境的行业 (企业) 向外转移。

《方案》还提出, 加强对工业企业分类引导。除了对需要转移的产业做好协助退出、转移及优化提升工作外, 对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对深圳税收贡献大的企业, 以及本地大中骨干型总部企业和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势企业, 实行加强服务与财政扶持并重, 支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走出去”。另外, 对于生产加工环节外移, 总部留在深圳的企业, 积极创造环境, 使其总部能扎根深圳, 继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为此, 深圳研究建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此作为企业分类引导的“衡量尺度”。该体系将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先进性、产品附加值、税收贡献、能耗、劳动密集程度、规模实力和成长性等方面指标。

由此可见, 深圳的产业转移模式是“混合式”的, 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 生产转移, 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对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而言, 迁移往往是主动的, 多数为了做大做强, 扩大生产能力, 谋求市场扩张, 实现更广阔的市场布局等, 而深圳成熟的配套链接、产业集群环境, 以及政府的支持往往吸引它们将总部扎根深圳。比如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的中兴通讯, 计划2013年将全部生产线和部分研发、培训基地搬到河源。而对于企业发展实力不济、遭受成本压力过大的产业, 它们无法掌握发展主导权, 属于被动转移, 这些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对配套环境要求不高、对成本要求较高的加工贸易型企业, 常采取全部迁离的方式, 向生存空间更大的地方进行整体转移。

参考文献

[1]赤松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M].1932

[2]马海霞.区域传递的两种空间模式比较分析——兼谈中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J].甘肃社会科学, 2001 (2)

[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4]徐洪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动因分析[J].西部金融, 2001 (5)

[5]李松志.佛山禅城建筑陶瓷产业转移机理[J].经济地理, 2007, 3

[7]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R].佛府办[2008]第101号, 2008-04-16

[8]谢思佳.产业转移阶段转换多项新举力促突破[N/OL].南方日报, (2011-09-14) [2011-10-24].http://www.people.com.cn/h/2011/0914/c25408-1057678599.html

[9]甄静慧.东莞产业结构产业转移进行时六大结构性问题[J].南风窗, 2008 (14)

[10]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 (试行) (2009-2012年) [R].深府办[2009]98号, 2009-08-26

上一篇:运政执法下一篇:船舶的真空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