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条件论文(精选6篇)
转移条件论文 篇1
一、对国际转移定价避税条件的讨论和反思
一般认为,跨国公司要成功实现转移定价避税,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关联公司和关联交易的存在;第二,各国税制、税率存在差异;第三,母国有“延迟纳税”制度或“国外汇回利润免税”的规定。但是,这些条件是不是绝对必须的呢?
(一)转让定价避税交易是否都发生在传统关联企业之间
是否所有转让定价避税交易都发生在传统关联企业之间呢?非也,不存在固定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也常常存在转移定价交易。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某外国公司向中国公司销售设备一台,价款200万美元,转让专有技术一项,价款200万美元。按中国税法规定,外国公司应就专有技术价款缴纳20%的预提所得税(外企所得税中的一项)。为了规避预提税和得到好处,中外交易双方商定按设备作价款350万美元和技术价款40万美元签订合同(总价少了10万美元)。这样,外国公司少纳税(200-40)×20%=32万美元(净得益22万美元),中方企业也得到10万美元的利益。
例2.某外国公司装修中国某宾馆,双方达成的预算是80万美元材料费和60万美元劳务费。但按照中国税法规定,材料费可以所得税前扣除,外国公司应就60万美元劳务费计算纳税。为此,双方商定按120万美元材料费和18万美元劳务费签订合同。这样,外国公司逃避了按一定数量计算的中国税收,中方宾馆也从中得到了少付款2万美元的利益。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交易双方并非传统关联企业,但是双方在这笔交易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利益,通过筹划他们可以分享税收上的好处(避税)。
另外,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也可以通过非关联关系的企业进行,如通过中间人进行等。关联公司只要向中介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将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转换成非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这样也容易逃避税收(如资本借贷的“背对背贷款”方式等)。
可见,转让定价避税交易也不一定都发生在传统的关联企业之间。因此,只依据传统的产权、血缘或控制关系来判定转移定价交易可能发生的范围是不全面的。
(二)国际避税的前提条件是否必需要各国税制和税率存在差异
这种看法即使在专业人员中目前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翻开现今的许多《国际税收》教材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大多数教材至今都是这么阐述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国际避税的前提条件是否必需各国公司税制和税率存在差异呢?
请看如下例子(“逆向转移定价”例)。
例3:如图1。假设母国A国公司税税率为30%,东道国B国公司税税率为15%,股息预提税税率为20%。则跨国公司在B国实现100万元税前利润汇回A国后实际得到净利润100×(1-0.15)×(1-0.2)=68万元,在A国实现100万元税前利润实际得到100×(1-0.3)=70万元。所以,跨国公司仍会选择将利润从公司税税率较低的东道国B国通过转移定价转回公司税税率较高的母国A国。
例4:仍如图1。假设A国和B国的公司税税制税率完全相同,甚至B国公司税税率还低于A国。但现在跨国公司为了管理需要(如战略目的调动资金、外汇或管理协调),要求B子公司将产品以低价微利销售给母公司或C子公司。由于利润转出B国,客观上造成了逃避B国公司税的效果。
例5:仍如图1。假设母国A国公司税税率为30%,东道国B国公司税税率为15%。某产品B国进口关税税率为10%。现位于B国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从母国A进口该产品原价1000万美元。但如果作价2000万美元,则跨国公司可以在B国少交公司税150万美元,和多交关税100万美元相抵后合计少交两税50万美元。
可见,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并非都是将利润从高所得税率国家转移至低所得税率国家,国际避税也并不必需要各国税制和税率存在差异的前提条件。即使各国税制税率完全相同,甚至B国税率低于A国,跨国公司仍有可能出于避税目的或非避税目的将利润从B国转移至A国,客观上造成逃避B国税收的结果。
也就是说,各国税制和税率(公司税和关税)存在差异只是跨国公司形成国际转移定价避税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也并不一定都是将利润从高公司税率国转移至低公司税率国,还要综合考虑关税税率、汇出利润预提税税率、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各种非税动机和因素。只要满足某些条件,都可以运作转移定价。如果B公司是与东道国的合资企业,在股份比例与相关税率关系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即使“逆向转移定价”也可以增加跨国公司的总利润。
(三)关于“延迟纳税”或“海外所得免税”规定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跨国公司要成功实现避税,还需要母国有“延迟纳税”或“海外所得免税”的规定。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母国要求跨国公司“国外留存利润”在国内实现汇总申报纳税,跨国公司就实现不了避税,或者虽避了税但通过回母国补交税又抵消了所避税收益。
但这是一种误解。可以证明,即使跨国公司海外“诡设利润”(避税所得)完全回母国补税,无论两国公司税率t1、t2相对比较是高是低,A、B两国之间仍然会存在税收转移,跨国转移的全球纳税总量和各国税收收入量都不会相等。何况还存在子公司所有权结构差异、以及母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归属抵免制”等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求跨国公司“国外留存利润”在母国内实现完全申报纳税,由于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原因,在各国目前信息交换不畅、国际税收合作不紧密的情况下,即使颁布了相关规定也难以使其做到完整申报、及时纳税和对他们实现有效监督。
综上所述可见:
第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并不一定都发生在传统关联关系之间,非传统的关联交易也可以存在转移定价避税。跨国集团内部贸易或关联交易的存在,只是方便了避税行为,而并非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的必要条件。
第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并非都是将利润从高所得税率国家转移至低所得税率国家,还要综合考虑关税税率、公司税率(特别是汇出利润预提税率)、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各种非税动机和因素。只要满足某些条件,都可以运作转移定价行为。
第三,即使各国税制和综合税率(公司税和关税)均相同,当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直接目的非税时,如处于调动资金需要时,客观上也会造成逃避他国公司所得税收的效果。而此时并不需各国税制和税率存在差异。
第四,由于关税及抵免制度的影响,取消“延迟纳税”和“海外所得免税”的规定并不能避免转移定价过程中的税收转移现象。
第五,如果东道国外商投资企业为合资企业,或母国存在个人所得税“归属抵免制”等因素,这种情况会更加复杂化。
二、借鉴国际惯例,扩展我国转移定价法规的适用范围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惯例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已注意到关联企业认定标准“窄化”这个问题,并出台相关的法规对策。如,美国税法规定: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实体,只要“受控制于”同一利益主体,就被视为有联属关系,即以有关各方共同经营业务的结果为准,据以推定联属关系。所谓“受控制于”包括任何类型的控制,不论直接的或间接的、法定的或非法定的,也不论是已实施的或未实施的,只要纳税人的所得额已按有关利益主体的意图转移,就可以“推定”为控制行为。目前,国际上转让定价法规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关联企业的界定从原来的只看股权关系和血缘关系,扩大到不拘形式,只要存在“实际控制关系”即属关联企业;再以后连“关联企业”也不考虑了,只要是跨国企业之间的往来,都应按转让定价法规执行;法规制裁的交易范围,也从一般交易扩大到一切隐蔽交易,诸如物物交换、债务互抵等。
美国税收专家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Scholes)指出:“实质重于形式与商业目的原则在国内税收法(IRC)中通过好几部分反映出来。通过制定法典,国会已经将上述来自司法实践的支持变成了法规或法律……该款被国税局用得最多的地方在于国际转移定价”。美国这种推定模式也已影响到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已做出新规定,在转让定价法规中,不再以联属企业为限,而是凡不符合公平独立原则的跨国交易,一般均应受转让定价法规制约。很多国家都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定跨国交易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也就是说,各国税务部门在调整转让定价滥用的过程中,注意的焦点不再放在这笔交易是否具有关联关系的“形式”上,而是注重这笔交易是否具有以避税为“目的”的“实质”。凡是因跨国性交易价格的不合理性而导致交易双方不能真实反映其所得的,都属于转移价格税制适用的范畴,需要对不正常的交易价格进行调整,以确保本应属于该国的税基不至于流失。
这类新规定就体现了各国转让定价法规对纳税人的覆盖面在逐渐扩大的动向。可以看出,“实质重于形式”已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在对付跨国公司层出不穷的避税技俩的斗争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借鉴国际惯例,扩展我国转移定价法规的适用范围
我国1998年发布、2004年修改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国税发[2004]118号)第二章第四条对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规定了八条,即:企业与另一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有下列之一关系的,即构成关联企业:1.相互间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中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或以上的;2.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控制股份达到25%或以上的;3.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借贷资金占企业自有资金50%或以上,或企业借贷资金总额的10%或以上是由另一企业担保的;4.企业的董事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或有一名以上(含一名)常务董事是由另一企业所委派的;5.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企业提供的特许权利(包括工业产权、专业技术等)才能正常进行的;6.企业生产经营购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包括价格及交易条件等)是由另一企业所供应并控制的;7.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包括价格及交易条件等)是由另一企业所控制的;8.对企业生产经营、交易具有实际控制、或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包括家族、亲属关系等。按照上述规定,只有符合上述这些特征之一的往来企业才构成关联企业,才能运用转移定价法规对其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不符合上述特征之一,那么现行的转让定价法规对此就根本不适用。
本文认为,上述标准同样存在关联企业认定的“窄化”倾向。建议扩展“关联关系”的定义,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商业目的”原则,将“所有不符合正常市场交易原则”以及有避税倾向的跨国交易都纳入我国转让定价法规调整的范围,以对付各种形式的避税行为。
参考文献
[1]朱青.国际税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杨世泽.关于我国实施转让定价税制的几个策略问题[J].涉外税务,1991(11).
[3]李传喜.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分析与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萧承龄.各国转让定价法规与国际利润归属问题[J].税务研究,1998(4).
[5]Myron S.Scholes&Mark A.Wolfson,&Marle Erickson,& Edward L.Maydew,&Terry Shevlin:Taxes and Business Strategy:A Planning Approach;2th[J]Edition;by Pearson Education,Inc.2002.
转移条件论文 篇2
单位从业人员发生退工、解聘或调离。
办理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委托他人办理申请的,需提供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
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凭证》
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6、《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
办理流程
跨省转移:
绍兴养老保险跨省关系转移流程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办理地点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胜利西路379号
电话:0575-85132225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曲屯路368号(溢香街1号)人力资源市场大楼
办理时限及费用
办理时限:
材料齐全、符合条件者当场办结。
收费标准:
不收费
相关文章阅读
1.绍兴养老保险变更办理条件
2.梅州养老保险转移办理条件、材料及流程
3.梅州养老保险办理条件、材料及流程
4.周口养老保险变更办理条件、材料及流程
5.北京个人养老保险信息变更办理条件、材料及流程
6.玉林养老保险参保办理条件、材料及流程
7.梅州养老保险变更办理条件、材料及流程
转移条件论文 篇3
关键词:二元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6202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而农业生产仅需劳动力不过2亿,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必须要创新思维,制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划,从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坚持农业内与农业外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出发点,双管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1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缓解转移矛盾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目前主要还是在农村,要靠农业本身。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政府必须从宏观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在当前,我们可以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以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过量蓄积与城市吸纳不及时的矛盾。
(1)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双高农业(即高质高价值而非以往的高质高产)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促进农业劳动力的相对集中。随着我国农产品供给摆脱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农业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尤其要通过技术支持等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和精准农业,促进劳动力的集中。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区都要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区域内部初步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
如:东部地区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花卉等为主体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中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的主要地区)作为我国粮、油、棉、瓜菜、水果、畜禽品及名、优、特产品供应的基地;西部地区“双特”(特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打好农业综合开发牌,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文章。据统计,我国可利用的山地资源是现有耕地面积的2.5倍左右,内陆水域与耕地面积相比也达到了20%,开发潜力极大,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充分挖掘山林,水域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优、新、特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的。此外,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当前农产品充裕和国家财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机遇,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政府每年可拿出一定的资金,同时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和完善水利基金制度和劳动积累工制度,采取以工代赈、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形式,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即引导农民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加快荒山绿化、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等方面投工投劳,达到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的,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3)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拉长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增强“关联度”,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乡镇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还可以延伸到贮藏、运销等环节,带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同时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扶持政策,引导他们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并精心构筑产业化服务体系,抓好专业性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2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
从吸收人口的成本和效果比较,大中城市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投资少、转移数量大的优势。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都是先发展大中城市,然后配套发展小城镇和卫星城,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若反其道而行之,违背城市发展规律,必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不仅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还能够加快城镇化进程及经济发展的步伐。
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是关键。发展大中城市并不是不要发展小城镇。在城镇发展链上,需不需要小城镇,主要应该是由地理上的分工、协作、交易等等的经济性所决定的,不能“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特别是政府的目标应与农民的目标要结合起来,政府应该根据农民的意愿确立政府的工作目标,如不这样必将引发新的政府与群众的矛盾,因此即使在一个地理结点上需要一个小城镇存在,应当由市场调节引导投资、人口、企业、居住、文通、物流、人流等等而形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是市场的作用结果,而不应当是政府随心所欲而定。在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政府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县城为骨干,选择部分条件好且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建制镇重点加以发展,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待遇,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建立乡镇工业小区,连片开发,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发挥好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同时政府还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大乡镇企业改制力度,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继续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小城镇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应主要通过引资来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可本着共同受益、共同负担的原则来筹集,同时应搞活小城镇房地产市场,通过经营土地、有偿转让等方式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政府必须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富余人员,并通过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等机构的集中,提升乡镇工业小区的地位和作用,使小城镇与乡镇企业协调同步发展起来。
3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转移条件论文 篇4
近期,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们研究重点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长三角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三角内部——苏沪浙地区之间的制造业转移问题,研究者甚少。事实上,与向中西部转移相比,苏沪浙三地区地域接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苏沪浙之间进行产业转移更具有现实性。研究长三角地区内部产业转移问题是对当前产业转移研究成果的有益补充。本文将对长三角地区内部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进行研究。
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综述
现代产业转移理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赤松要发现日本的产业经历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和重新进口四个阶段的周期。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区位实际上经历了“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转变过程。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提出,投资国向海外转移的应该是在投资国国内已经失去比较优势,而在投资对象国具有或者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日本学者大山道广不认同小岛清的理论,大山道广认为产业转移出现的必要条件应该是转出国或地区相对于转入国或地区拥有绝对优势。产业区位论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产业转移问题。产业区位论的奠基人韦伯认为,决定工业区位的因子是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成本,合理的工业区位是上述三个因子总成本最小的地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又一从微观层面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重要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邓宁的OIL模型。邓宁认为当投资厂商同时具备厂商所有权优势(O)、内部化优势(I)和国家区位优势(L)的时候,才愿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出现并快速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用模型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
纵观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转移的发生进行了讨论。综合各种理论,产业转移发生的条件可以概括如下:①转出区与转入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②转出区与转入区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级差;③转出区与转入区生产成本存在差异;④转出区与转入区之间生产要素可以流动。
2 长三角内部制造业产业空间转移的条件分析
根据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我们将从苏沪浙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状况、制造业生产成本以及生产要素流动性等方面研究长三角内部是否存在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
2.1 苏沪浙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根据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本文选取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作为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准。表1反映的是按三次产业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划分的工业发展阶段。将2006年苏沪浙产出结构、就业结构整理如表2,据此对苏沪浙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28页,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2006年上海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为0.90:48.51:50.5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6.25:37.00:56.75。依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工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上海已经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2006年江苏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为7.14:56.60:36.26,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9.80:34.80:35.40,据此可以判断,江苏大概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2006年浙江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为5.88:54.05:40.07,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2.63:45.78:31.58,浙江也尚未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比较江苏、浙江的三次产业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现浙江的工业化水平高于江苏的工业化水平。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整体经济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内部——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江苏、浙江。苏沪浙经济发展水平呈梯级分布:上海位于阶梯的上端,江苏、浙江位于阶梯的下端。
2.2 苏沪浙制造业各行业优劣势的比较分析
区位商是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常用指标。一般地,当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当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劣势。根据2006年苏沪浙制造业各行业工业总产值计算出各行业的区位商,并根据区位商确定各省市的比较优势行业和比较劣势行业,参见表3。
注:表中各行业按照区位商从大到小排列先后顺序。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表3显示,上海的工业结构更倾向于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多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已失去比较优势,其中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行业的区位商最低。
江苏传统的支柱产业——纺织业、设备制造业仍有明显优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等新兴行业部门快速扩张,区位商大于1。江苏正处于从重化工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转变时期。在当前的阶段,江苏省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具有比较优势。
浙江省的工业优势主要集中于纺织、电力、电气机械、服装和普通机械等传统行业,结构明显偏轻;电子及通信设备等新兴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浙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具有比较优势。
2.3 苏沪浙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我们从土地成本、房屋售价、水电煤气价格、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行政审批时间等方面对苏沪浙制造业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上海的土地成本高于周边其他城市。据调查研究,2006年底,上海康桥和莘庄工业园区的土地要价分别达到899元/平方米和750元/平方米,远高于邻近无锡新区的449元/平方米、苏州工业园的180元/平方米和张家港的135元/平方米水平。[1]
上海房屋平均售价较高。2004年上海房屋平均售价为6 489元/平方米,苏州为3 108元/平方米,常州、镇江、南通等地的房地产销售价格大约为2 000元/平方米。[2]
江苏的工业用水电煤气价格最低,浙江比上海高出少许。表4给出了2005年长三角主要城市工业用水电煤气价格。
注:上海工业用煤气价格为全年平均价格;苏州、无锡、杭州工业用电价格为各种功率工业用电平均价格;“n.a.”为数据无法获得。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区域创业成本系列调查长江三角洲篇水电煤气成本》,《科技创业》,2005年4期,30—31页,整理得到。
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整体呈现升高趋势,相比而言上海制造业职工工资高于江苏、浙江两省。表5给出了2004至2006年上海、江苏、浙江制造业在岗工人平均工资。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整理得到。
苏沪浙运输成本存在差别。2004年上海公路通车里程为7 805公里,同期,南京为8 182公里,南通为8 196公里。由于上海民用车辆相对较多,公路交通受城市面积限制,造成了交通堵塞,运输费用极高。[2]此外,上海的道路使用费远远高于苏州和昆山,昆山只收取高速公路的单程费用,而上海区域内部,如上海一嘉定、上海一金山的高速公路实行双向收费[3]。
从营业执照审批天数来比较,松江和嘉定分别为27天、26天,昆山工业区大概需要30天,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一般只需要10—15个工作日。在土地出租审批天数和基建项目规划审批天数的比较中,上海郊区开发区要远远落后于昆山开发区,分别比昆山多用30天和14天。[4]
以上分析表明,苏沪浙三省市制造业成本存在较大差别,总体来看,上海的制造业成本明显高于江苏、浙江两省。
2.4 苏沪浙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分析
产业转移最终可以归结为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区流动,生产要素能否流动是产业转移能否发生的重要条件。
区域经济学和区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表明了区域之间的贸易量、要素流动量的大小和两区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和它们之间的经济能量成正比。苏沪浙互为邻域,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得地区间的要素和商品流动成本较低,产业转移更容易实现。苏沪浙不仅在地理上邻近,而且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由此形成了无所不在的高密集度的民间社会联系网络,这种社会联系网络衍生出要素流动网络,构成了苏沪浙之间要素互动交流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取得新进展,区域合作涉及领域广泛,硕果累累。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降低了生产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壁垒,苏沪浙地区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知识的扩散更加容易。使生产要素流动性进一步增强的—体化进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市场制度一体化步伐加快。2003年4月,苏沪浙三省市的工商部门签署了一份合作会议纪要,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信息等方面推行“一体化”。②金融互动逐步增强。上海各大银行积极开拓长三角区域的异地金融业务,如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打出“长江三角洲”概念,其业务触角遍及苏浙所有城市。而苏浙地区的资金也在不断涌进上海。苏、浙各类实力强劲的投资公司开始携巨资进军上海。③人才流动得到促进。2003年4月,长三角20多个城市签署了《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共同宣言》,各方希望建立长三角人才市场,实现长三角区域人才的自由流动。同年8月,又签订六项协议,各城市将在人才政策、人才市场、人才信息、资格证书互认、人事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长三角区域内的人才流动。④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拓宽,四车道改八车道;从杭州出发,沿杭州湾北岸直达上海浦东的高速公路开始启动;沪杭高速或磁悬浮铁路的论证、立项和建设;苏通大桥以及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初具雏形。
3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上海的纺织工业、皮革毛皮及其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纤工业、橡胶制品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会向江苏、浙江转移,长三角地区内部具备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
3.1 苏沪浙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
通过对苏沪浙工业发展阶段的比较可以看到,上海和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异,上海处于梯度的上端,江苏、浙江出于梯度的下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上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江苏、浙江转移成为可能。
3.2 苏沪浙制造业发展存在级差
通过苏沪浙制造业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三省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上海的优势行业集中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江苏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浙江的优势行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上海将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行业转移到浙江、江苏能够更好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能够实现整个长三角制造业地区分工。
3.3 苏沪浙制造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
上海工业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客观条件要求上海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工业发展的方向应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行业上,劳动密集型行业应逐渐转移到其他地区。相比而言,江苏、浙江的生产成本较低,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向江苏、浙江转移的可能性。
3.4 苏沪浙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强
苏沪浙互为邻域,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得地区间的要素流动成本较低,产业转移容易实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苏沪浙三省市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提高。生产要素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价格信号为导向,在区域内自发流动,寻找最有利的生产地点。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使得上海将淘汰产业转向江苏、浙江变得更加容易。
摘要:从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出发找到产业转移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苏沪浙之间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地区内部具备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上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会向江苏、浙江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制造业,长三角
参考文献
[1]葛颂茂.2007年上海工业地产走势[J].上海房地,2007(3):31—33.
[2]江静,刘志彪.商务成本:长三角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决定因素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06(11):97—96.
[3]伏玉林.上海商务成本分析及调控对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54.
转移条件论文 篇5
1 实验部分①
1.1 原材料
催化原料来自渣油加氢装置,取自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油泵出口,其性质见表1。硫转移剂,牌号为增强型RFS,由中国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生产,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
1.2 测试方法
烟气中SO2含量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U 23型自动在线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记录。
2 结果与讨论
2.1 硫转移剂加注量
表3列出了硫转移剂加注量对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硫转移剂加注量增大,烟气中SO2含量降低,当硫转移剂质量分数超过4%时,下降幅度明显减缓,考虑到助剂对主催化剂的影响和经济效益,硫转移剂加注比例为4%较佳。
2.2 工艺条件的优化
2.2.1 剂油比
图1示出了剂油比与烟气中SO2含量的关系,可以看出,随着剂油比增大,烟气中SO2含量明显下降。这表明增加剂油比,可以增强硫转移剂使用性能。当剂油比大于8,烟气中SO2可满足排放标准。
在实际生产中剂油比的调整是通过调节外取热器负荷,进而改变二再温度来实现的。图2示出了二再温度对剂油比的影响,可以看出,再生温度降低,剂油比增加。通过取样观察,当二再温度低于665℃时,再生催化剂夹花发黑,难以满足再生催化剂定碳质量分数小于0.05%的要求。因此,适宜的二再温度为670~680℃,剂油比控制为8.0~8.5。
2.2.2 温度
图3为烟气中CO含量对SO2和炉膛温度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烟气中CO含量增大,SO2质量浓度和CO焚烧炉炉膛温度增加。最合理的控制区域为图中2条直线夹角左侧区域,即控制CO焚烧炉炉膛温度不大于900℃,此时烟气中CO体积分数不大于7.34%。
○—炉膛温度;△—SO2质量浓度
图4为烟气中CO含量与一再温度、SO2含量关系。由图4可见,最佳控制范围为图中2条直线夹角左侧区域,即最佳控制条件为一再温度730℃,一再烟气CO体积分数为6.6%。
○—一再温度;△—SO2质量浓度
3 优化效果
在硫转移剂加注质量分数为4%,剂油质量比为8.0~8.4,二再温度为670~680℃,一再温度为730℃,烟气中CO体积分数为6.6%的最优条件下,考察了操作条件优化前后对产品及装置的影响,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优化后,烟气中SO2质量浓度由842 mg/m3下降到813 mg/m3,油浆固含量、烟机入口固体质量浓度平稳,油浆收率和总液体收率维持稳定。这表明使用硫转移剂未对产品收率造成影响,也未发生催化剂跑损。
4 结论
a.在原料性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硫转移剂添加量增大,烟气中SO2含量降低,硫转移剂质量分数4%,综合效果最佳。
b.在硫转移剂质量量分数为4%,剂油质量比为8.0~8.4,二再温度为670~680℃,一再温度为730℃,烟气中CO体积分数为6.6%的最优条件下,烟气中SO2质量浓度由842 mg/m3下降到813 mg/m3。
c.硫转移剂未对产品收率造成影响,也未发生催化剂跑损。
摘要: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3.5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考察了硫转移剂加注量对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并对加注硫转移剂后,剂油比、再生温度、烟气中CO含量等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硫转移剂加注质量分数为4%时,综合效果最佳。在硫转移剂质量分数为4%,剂油质量比为8.0~8.4,二再温度为670~680℃,一再温度730℃,烟气中CO体积分数为6.6%的最优条件下,烟气中SO2质量浓度由842 mg/m3下降到813 mg/m3。
关键词:催化裂化,二氧化硫,硫转移剂,剂油比,温度
参考文献
[1]邹胜武,陈齐全,杨轶男,等.RF S09硫转移剂在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2):52-55.
转移条件论文 篇6
关键词:正交试验,相转移催化剂,己二酸,合成
己二酸 (Adipic acid) 又叫肥酸 (ADA) , 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6, 聚氨酯, 合成树脂等[1]。据最新资料显示, 我国国内2009年预计产量达到56万吨, 是一种具有很强市场潜力和价值的化工试剂。己二酸合成方法主要有丁二烯羰基化法、环己烯 (环己酮、环己醇) 氧化法、生物合成以及一些"绿色"合成方法[2,3,4]。本文主要采用相转移催化剂法研究己二酸合成[5],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确定己二酸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1.1.1化学试剂环己醇 (AR) ;高锰酸钾 (AR) ;TEBAC (自制) ;碳酸钠 (AR) ;98%浓硫酸 (AR) ;精密PH试纸。
1.1.2实验仪器:磁力搅拌器;显微熔点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200。
1.1.3反应原理[5,6]
1.1.4相转移催化原理[5,7]
1.2 实验步骤
1.2.1 己二酸的合成[8]
将环己醇、TEBAC、碳酸钠和水依次放入三口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中, 搭建回流装置, 控温00C, 搅拌2~3min, 从三口瓶一侧缓慢加入1g KMnO4固体, 用空心塞塞住瓶口, 反应液呈现紫红色, 搅拌5分钟, 待反应液呈棕褐色, 控温500C, 在30min内少量分10次加入21.5g KMnO4, 继续搅拌30 min, 待反应液呈棕褐色, 停止加热, 将反应液从三口瓶干净侧口倒入布氏漏斗进行抽滤, 用少量的母液洗涤, 再用2×10ml碳酸钠洗涤, 将抽滤瓶中肉黄色滤液倒入烧杯中, 缓慢滴加一定量浓硫酸直到滤液没有气泡产生, p H为2, 冰水浴冷却25 min。析出白色固体, 抽滤, 晾干, 称重。
1.2.2 正交实验设计[9]
相转移催化剂法制备己二酸合成在反应时间和温度不变, 加入高锰酸钾的量每次总量为22.5g, 考察了为相转移催化剂的量 (A) , 环己醇的量 (B) , 碳酸钠的量 (C) , 水的量 (D) 4个因素考察对产率的影响, 用L9 (34) 实验表进行实验设计, 因素和水平设计表格见表1。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试验的结果
对实验结果做方差分析, 用实验误差SSe去检验各因素及相互作用的显著性, 为此做方差分析表, 如表3。
F0.05 (2.27) =3.35
方差分析表明因素B非常明显, 因素C, D有影响, 借助于表3, 可选出显著因素的最高水平的最佳工艺条件A2B3C3D2。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四因子对合成己二酸的量分别为.环己醇的量为6.2ml, 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为1.0g, 碳酸钠的量为8.5g, 水的量为50ml为宜.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己二酸收率达到88.6%。
2.2 红外光谱
将己二酸粗品用蒸馏水重结晶得白色晶体, 测熔点为150.9~151.8℃与理论151~152℃[10]接近红外检测与标准图[11]基本一致。见图1。
3 结论
【转移条件论文】推荐阅读:
转移脱氢论文07-04
实践转移论文09-08
故障转移集群技术论文10-31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08-28
提供条件论文06-08
国际条件论文08-25
职称条件论文09-07
选址条件论文09-21
向管理型发展是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论文05-29
旅游发展条件论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