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转移论文

2024-09-08

实践转移论文(共11篇)

实践转移论文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和飞速发展的时期。许多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受到了蓬勃发展的现实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发展历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咨询了相关的专家,再对当前的大学体育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并且研究了现今我国大学体育事件的新发展方向和基本的理论研究的现状,经总结和讨论之后,可得出现代大学体育事件已经在整体上超越了传统大学体育的理论范畴,在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的角度上正在实现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变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适应现代大学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大学体育课程,视角转移

自过去的10多年来,我国大学体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已经做了许多改革措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新时期大学体育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大学体育若不做出根本上的变革是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面临着一次根本性的从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变革,而如何在改革中正确的把握方向,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大学体育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尤以大学体育的基本理论的创新问题为重点。

1 现今我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

经对现代我国大学体育事件的发展动向和基本的理论研究之后,认为现代我国大学体育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新的主要动向。

1 . 1 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统领下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了“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主导的“健康第一”和得到学界认同的“终身体育”两种指导思想已经成为新时期现代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主流思想,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同。这两种指导思想各有所长,互补不足,对现代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实践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这里的大学体育指的是面向我国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主要体现的大学体育课程上。

现代我国大学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的体育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1)减少了体育课程中的一些必修内容,增加了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选修内容。(2)延长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年限。许多学校选择在学生的整个求学阶段开设体育选修课,规定学分,让学生自主选择上课。(3)增加体育理论实践课程的开设。(4)在现代休闲社会的影响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朝着娱乐化、生活化方向发展。(5)新出现了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方式,即体育社团教学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组织体育教学形式。(6)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如对学生实行“打卡制”,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一个明确的学分规定。

虽然这两种思想之间存在着谁是主导思想的一些争论,而大学体育的改革也在继续。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大学体育的“体制”和“技能”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单一的内容和形式。新时期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已经呈现出了“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

1 . 2 现代我国大学体育在新的基础上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任务

根据我国经济体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体育的推动。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体育实践已经证明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新时期新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现今我国很多优秀的中学生体育尖子大批量的考入了大学,带动了我国各大学的体育水平。而各大学联合起来开始不断举办高水平的运动会,不仅只是在规模上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备受瞩目。许多的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在其中脱颖而出,在全国的比赛上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优秀的运动员因此入选了省队,甚至国家队,这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 . 3 大学体育学科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科是一个概念,是我们从接受教育开始接触到的词语。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分类整合,便于我们接受知识。新时期下,随着现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在体育学科的专业配置、体育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传统教育体制不同类型学校的职能划分的格局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教学下只有体育类和师范类大学设置体育专业的现象已经没有了,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类和非师范类大学已经设置了体育专业。它们体育专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体育学科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壮大。在现代我国普通大学体育学科实践发展变化的新格局之下,我国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体育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可见在我国高校大学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 . 4 大学社区体育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

1995年,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被确立。而大学因其人才、信息、知识、场馆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大学对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和推动,主要体现在以大学为中心,辐射了周边社区的体育活动的发展。这个效果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大学的场馆设施逐渐向群众开放,周围社区的人可以到大学借用设施进行锻炼,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免费的途径。许多来到大学进行锻炼的人自然感受到了大学体育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场馆服务、宣传服务,这些服务自然而然的推动了更多的人锻炼,为全民健身的推动做出了很大贡献。由此可以预见出,大学体育因其在资源、人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将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行。

2 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

传统认识里喜欢将大学体育归纳与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依然还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看待大学体育,没有结合大学组织的大学组织具有的特殊性其认识大学体育。只是意识到大学体育在新时期下需要进行改变,但是却并没有跳出传统的“体育只是为大学服务的‘一元性’思维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体育的内涵已经不局限于传统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对待如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学科、大学社区体育等大学活动价值取向的不稳定,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相应理论上的诠释。

大学体育与中小学体育相比,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区别。所以可以说,大学体育虽然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之内,但是绝对不是完全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我国传统的大学体育是一元性的,只是属于大学内部的一个行为,只是大学教育的其中一部分,传统思想下的人只在想大学体育能为大学教育作出什么贡献。而根据现今出现的二元性大学体育观,大学体育不仅只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还是国家和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大学体育的范畴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学校,更注重对我国整个体育世界的发展。从一元性到二元性的大学体育,可以理解为现今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观正在从狭义的大学体育观逐渐转变为广义的大学体育观。

3 结语

新时期下我国大学体育已经超越了传统思想下大学体育教育的范畴,已经逐渐扩展到我国的体育事业的范畴中来,对大学体育整体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视角转移方向需要经常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我国,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视角转移已经逐渐体现出来,在对“大学组织层面,结合体育与教育,采用现代大学职能全景视角”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的研究,从宏观指导实践来看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由此可以预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会因大学体育在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中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在新时期下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更科学的系统,将会使大学体育的理论从传统思想下混杂于中小学体育理论的“学校体育观”中逐渐分化和独立出来。

实践转移论文 篇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2-0018-0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江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扶贫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近年来在实施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中,共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51万人.为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富民工程、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形成浓厚的转移培训氛围

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组四级网络,县委农工部、县教育、扶贫、人事劳动、农业等部门和职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开展调查摸底,逐级认真抓好宣传发动,使全县上下对转移培训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和乡镇普遍认识到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推进招商引资,实施主攻工业目标,推动工业园企业发展和工业经济振兴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在全县上下的大力宣传发动之下,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参训人数逐年增多,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

(二)紧扣企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在对县工业企业劳务用工和沿海企业用工需求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开设了电子、电工、电车、针织、汽车驾驶、焊接、手机组装维修、空调组装维修、钳工、电视机组装维修、现代办公设备组装与维修、油画、计算机、电脑艺术设计、幼师等专业。

(三)紧扣培训需求,完善培训设施

职校相继建立了电车实训室、针织实训室、电子电工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通讯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视机实训室、音响实训室、焊接实训室、电子琴实训室、复印机实训室和由390台电脑组成的7间计算机房.及3间多媒体教室,在党校和就业培训中心及民办培训学校建立了电脑培训教室。

(四)紧扣培训效果,创新培训方式

坚持长训班和短训班相结合,职校等培训机构独立办班和与有关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联合办班相结合,派师资深入乡、村、组、企业培训与请进来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与岗前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转移培训充满活力。安远职校在抓好每月10日.20日报到办班培训,做到即报到即学的同时,还派出师资力量先后深入恒星电子厂、农夫山泉、海韵电子厂、唯宝电子厂、大盛照明公司等二十多家企业培训员工。与此同时,还与江西师大、福建南平职业培训学校、省新闻出版学校、广东清远第一职业学校、福建晋江嘉美斯油画公司、广东志高空调公司、苏州爱普生公司、深圳新飞通光电公司、惠州LG公司等学校和企业建立巩固的校企、校校联办。

(五)紧扣用工需求,狠抓培训质量

首先,狠抓师资培训。2005年至今,先后选送86名师资到河海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工业大学、武汉华中数控、顺德梁球琚职业学校、清远职校、江西农大、南昌大学、江西师大、江西财大、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培训,争取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飞通光电公司、东莞佳润公司等企业支持.由公司派工程师到我校培训焊接技术、空调组装与维修、现代办公设备组装与维修等专业师资.每年组织一批教师到沿海大型企业跟班学习。此外.向社会招聘43名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任培训教师。二是编写培训教材,组织了52位骨干教师,先后编写了《就业指导》、万《思想品德》、《焊接技术》、《复印机组装与维修》、《电子技术》、《针织技术》、《电车技术》、《制冷制热》、《手机组装与维修》、《钳工技术》等一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培训教材。三是严格培训管理。完善了一整套培训管理制度.对学员实行严格的考勤考核,对教师实行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和培训管理奖惩机制。

(六)认真抓好培训后转移,培训效果明显

几年来,坚持“抓好培训,就业开道”的理念.坚持把就业安置工作做在前头。据统计.2005年至今,安远职校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次,转移就业2.51万人,其中在本县工业园企业就业3212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深人人心。

二、几点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基于全球化的较为完备的独立经济体系,特别是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生产服务一线基础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做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实现“普九”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普遍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高素质基础劳动者大军,无疑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劳动者素质塑造工程。

(一)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在亿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涉农专业,继续实施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技能水平.努力实现再就业。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还是继续务农.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一样.都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技术和技能后.才能较好地实现就业谋生并不断发展。过去讲“读完初中,外出打工”,现在讲“要打工,读职中”,真实地道出了农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信赖和欢迎。

(二)以转移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三农”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1998年12月11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劳动者、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应担负起四项任务:一是为高职院校输送高层次的合格人才:二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输送有经营管理知识、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务工经商人才;三是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四是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服务。安远县职校实施的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就是以上任务的具体体现。为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努力探索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主动适应并服务于行业的工作重点:要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研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文化支撑。当前农村职校要积极面向“三农”,切实为“三农”服务。这既是“三农”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命这所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必须目标明确――培养新型农民.即培养农村经济后继者,专业农民、先导农民。

(三)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切实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要争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市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类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市、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职业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落实,并监督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

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市、县人民政府应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助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金融机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

(四)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加强学校自身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转移培训为契机,努力创立为农民接受的办学模式。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农村用人因一时、一事、一个项目需要,用人时间短、方式灵活,缺乏成套规则,而且人才分散、联系不便.不易掌握人才供需信息,其市场服务重点是技术推广,人才在市场中常以技术、成效、和声誉进入市场。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创立为农民接受的办学模式。要因地制宜设置专业,立足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面向第三产业设置专业.使三个产业协调发展,在当地优势的名、特、优、新、稀资源上下工夫,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办出自身的特色来。

参考文献:

[l]刘建同,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J].求是,2010(1).

[2]张继华等,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实践转移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体育;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大学体育课程;大学竞技体育;大学体育学科;大学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5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或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对许多事物或现象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都受到欣欣向荣的改革现实的强烈冲击,使我们不得不转移视角去重新审视和确认这些事物和现象,大学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过去十多年中,我国大学体育已做了许多改革,试图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时期对我国大学体育提出的问题,不是在原有办学模式的框架中修修补补所能解决的,我国大学体育正面临着一次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巨大转折,如何正确地把握改革方向,已经成为当代我国大学体育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理论创新更是迫在眉睫。

为了给理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材料和咨询有关专家,以及累计2个月余的(2007年1月-4月间)对北京、湖南两省(市)74所本科以上普通高校体育的实地调查和54位体育部主要负责人的访谈,对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发展动向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现状作了比较深入的定性分析。

1当代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实践的新动向

1.1“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统领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有学者据此分析认为:“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目的之所在。”[1]“高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则属于国家意志,二则它满足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

作为政府主导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得到学界认同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成为两种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的主流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它体现了学校体育(高校体育)正逐渐由国家需要的社会本位向个人需要的个人本位的方向转变,表明了学校体育向自己本质的回归,体现了对人的关怀。”[2]这两种指导思想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对大学体育改革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这里的大学体育主要指的是面向普通学生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又集中体现在大学体育课程上。

实践中,大学体育课程也相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如:1) 减少体育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增加学生喜爱的选修内容。南京理工大学从1997年起取消必修基础课,开设有20多个运动项目供学生选修,北京大学开设了30多门,清华大学则开设近60门体育选修课;2) 延长学习年限,如清华将体育课由2年延长至3~4年,更多的学校选择在学生整个求学阶段(包括研究生阶段)开设选修课,规定学分,让学生自主选项上课;3) 加强体育理论课程的开设,北京大学从2002年起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奥林匹克文化”同选课和“棋类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体育课中安排“体育健康”理论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人体工程课等;4) 与休闲社会相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娱乐化、生活化成为一种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开设了航海健身与生存课,清华大学开设高年级与研究生的“轻体育课程”,北京大学等学校开设了素质拓展课、攀岩课和户外生存课,登山、保龄球和高尔夫等过去不敢企及的课程项目在不少高校已经出现;5)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即选项课教学成为一种流行的组织形式。如包括清华、北京等大学实施“完全开放式教学改革”,让学生网上选择体育课程和任课教师;.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课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设竞技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保健类(保健体育、心理健康、智益功等)、娱乐类(桥牌、台球、保龄球等)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学生凭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大连理工大学开设了7个俱乐部,19个体育项目;6)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如北京航空大学、北京大学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学分规定,北京林业大学采用了“打卡制”,清华大学则采用贯穿全年的“马约翰杯”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制度[3]。

虽然最终“什么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还在争论与思考之中,改革还在继续,但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结合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相对于传统的“体质”或“技能”教育思想下,内容与形式均较为单一且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而言,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正呈现出“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

1.2大学体育在新的起点上重新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任务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历史与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20世纪50到60年代早期的实践己经证明了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基地,如浙江大学姚天白回忆:“50到60年代初,全国各地中学生中较优秀的体育尖子大批考入浙大,当时我校各项体育运动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女子自由体操达到运动健将标准,男篮、男排、足球和田径等某些单项同省队的水平相差无几。男排与来访的印尼国家排球队比赛,打满五局才分出胜负。从全国看,破旧中国纪录创新中国纪录的选手中,来自高等院校的占90%以上,当时还未建立专业队,那时的运动员才真正是业余性质的,水平都很高。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国家和省市相继成立专业运动队,建立起“三级训练”体制。训练水平与专业队的差距拉大,合适生源的匮乏等原因,使高校体育逐渐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脱离,不再担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

我国普通高校比较大规模地重新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活动可以追溯到1985年底到1986年初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在山东掖县召开的全国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确定了1986年底下发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框架,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始通过一定的特殊政策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当年有51所普通高校成为教育部审批的试办高校。至2006年初,全国235所高校被教育部确认为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校,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数的33.2%,层次结构与地区分布日渐丰富与平衡。

大学重新举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从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也令人瞩目,比如北航男排打进职业联赛(2004年),北理工男足冲进“中甲”(2006年),“大超”赛队员谢立彬入选国家男子篮球队(2006年),都给人以奇迹般的惊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尽管目前高水平运动队经过近20年的尝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理念上“体教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学生运动员”已经逐步得到认同,从发展规模和取得成绩以及发展趋势上看,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大学体育又重新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任务。

1.3体育学科被纳入大学学科建设轨道,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科作为一个概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运用得相当普遍,但学科这个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不同的研究视角,就会有不同的学科定义和标准,因此对学科含义的理解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不同国家、不同学者都有各自的解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一些普通高校,把体育学科纳入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中,或客观或主动地参与到包括体育教育学在内的大体育学科建设的进程之中,“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可以用“体育学科在大学中的建设”来帮助理解。

据了解,1986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科研所,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2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设立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体育法研究中心,2002年10月北京大学成立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和健康中心;2003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经济和体育新闻专业开始招生,2001年清华大学,2002年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申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获得成功,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林业科技大学都在近两年相继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此外还有一批师范院校由于学校升格、合并、转型(“去师范化”)而拥有了体育专业……。

单以清华大学为例,1996年成立“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1998年申请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点,2003年又申请到‘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2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点。清华大学还是目前国内唯一申请到体育博士点的普通高校。除本学位点,还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人文学院等联合招收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九五”期间,清华大学体育部还申请到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清华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育科研平台。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在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体育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类和师范类的大学设置体育专业,参与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它们已经成为体育学科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这支力量还在不断壮大发展之中。面对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新格局,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包括综合性大学在内的作为整体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对大学体育理论的发展及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显现了客观的需要。”[4]

1.4大学社区体育将成为全民健身计划进程中的有力推进器1995年,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被确立,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中,大学由于其在人才、信息、知识、场馆设施方面的优势,或客观或主动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其作用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大学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社区体育活动上。

大学社区体育的特点有三:自主、在学校范围内、学校监控。从对象上分,大学社区体育主要包含学校教职工、学校周边居民在校内的体育活动,以及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之外,在学校范围内的余暇体育,后者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比例的增多,大学生成分的日益复杂,后勤社会化等原因而受到重视。

教职工体育向来是大学体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以清华大学为例,“大学体育是学生体育与教工体育的总和。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促使全校师生员工更多、更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强健的体魄,实现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奋斗目标。”[5]清华大学教职工体育运动以校工会、体育部等为主要组织实施部门,在工作中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校教职工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据调查,校工会积极实施“121工程",即:参加1项适合自身的常年锻炼活动,每年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两次户外健身活动,每年参加1项学校组织的大型比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校有近2万人次的教职工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体育协会、俱乐部16个,其中太极拳、木兰拳、网球等协会各自都有几百名会员,每年有固定的比赛活动,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体育协会、俱乐部通常都有专门的指导人员。

大学体育向周边居民辐射,主要体现在场馆设施逐渐向居民开放,以场地设施开放为契机和主要形式,完成大学体育对社区体育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场馆服务、宣传服务等作用,为推进全民健身做贡献。我们可以从目前在大学随处可见的周边居民的体育活动,感受到这一越来越热的趋势。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也决定从2006年8月开始,在全国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进而积极、稳步、有效地促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2006年8月6日,在上海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命名湖北省武汉市,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红桥区,上海市长宁区、杨浦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12个区、市为第一批“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试点学校要确保公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全天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学校,保证每天早晚开放,供居民进行晨晚练活动,时间不少于2 h。[6]

可以预见,大学社区体育由于其资源、人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将迎来又一个高潮,将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

从以上对近年来大学体育实践发展的简单概括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体育实践在整体上已经突破传统学校体育所划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国民体育的基础”的基本角色定位和由此展开的理论视阈,工作对象已经从学生扩大到教职工、甚至社区群众,工作范围已经从校内服务延展至校外服务,工作领域已经从体育教育拓展至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发挥的作用已经从基础服务上升为现实服务……,大学体育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在实践中正在逐步进行的各种改革和发展,已经整体超越传统的、被称为“公共体育”的大学体育基本模式和基本框架。

2从狭义到广义,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初现端倪

近年来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模式的基本框架有严重缺陷,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持,探讨其构成要素的优化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即在整体框架不合理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局部求优。有些局部的东西原来看来微不足道,在思考当时的主流发展以及主体框架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暂时予以忽略,但当这些事物顺应时代的发展,隐隐然渐成燎原之势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如果他们已经超越了原定的基本框架,所谓的“路径依赖”是决不能成为新事物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的,我们只有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大胆的自我审视,才有可能为新事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空间。

反观同时期对大学体育的理论研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到课程改革、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学科建设、群体活动、组织管理等局部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广泛的研究,对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以大学体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基本概念、性质、地位、功能、意义、目标、发展趋势等,由于采取的视角不同,对实践的指导性则显得差强人意。在这些研究中,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或视为传统的课外训练的发展、或干脆排除在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体的学校体育理论之外;把体育学科建设简单地视为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学社区体育发展的研究中或者把教职工体育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大多数如此),或者还把它仅视为学生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或与社区体育融合),或者视为大学体育增加自身造血功能进行的商业经营等……,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能把大学体育目前的实践整体上统一起来。理论上的不足,造成在具体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对大学体育这些新现象的理解上出现混乱,特别是其产生的后果与大学体育的行为主体—大学组织的基本理念、传统形象逐渐疏远甚至背离。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传统认识,大都习惯性地把大学体育定位于学校体育的一个部分,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还是从学校教育视角看待大学体育,没有从(或结合)大学组织的特殊性来整体认识大学体育,造成很多工作上的盲区;或者是意识到大学体育具有不同于传统学校体育的特殊性,但在研究中又跳不出传统的、仅仅是体育为大学服务的“一元性”思维模式,在认识高度上跳不出传统体育课程、体育教育的视阈,在对待诸如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学科、大学社区体育等属于大学组织层面的工作上不能采取合适的视角加以理论诠释。这样的后果,势必造成这些活动价值取向上的不稳定,并且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由于各种局部利益的影响,扭曲、异化这些更高层面上的、有更深刻含义的大学组织体育行为的原始初衷。

“研究大学体育问题不能孤立地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而应该把它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实际上我们的认识尚未摆脱教学、群体的藩篱,实践中常常有意无意地以体育教学、群体活动替代大学体育。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不断超越对大学体育自身理解的局限,但是,总体上仍然没有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大学体育观。”[7]

“大学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这是基于集合概念对大学体育的认识。然而大学体育虽然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但绝不等同于学校体育。大学体育较之中学体育,乃至小学体育虽然有许多联系和相似,但一定是有区别的。”

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看到了上述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陈希的《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8]、曹振康的《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运作模式探讨—兼谈四位一体运作模式构想》[9]、诸葛伟民的《研究型大学与大学体育的走向》[10],还有曲宗湖[11]、杨文轩[12]、仇军[7]、董进霞[3]、钟秉枢[13]等先生都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许多超越传统的认识,他们的研究紧跟时代,说服力强,给人以新的启迪。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大学体育纳入到大学这一具有特定社会职能的组织所承担的全部社会职能视角内进行全盘考虑,典型的论述如:“我国传统的大学体育是一元性的。它属于大学的内部行为,只是被视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探讨体育能为大学教育做什么。很显然,这种大学体育只服务于大学的一个社会职能,即培养学生。而根据二元性大学体育观,大学体育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换言之,二元性大学体育观不仅要研究体育(大学体育)能为大学(大学教育)做什么,而且要研究大学(大学体育)能为体育(国家、社会体育)做什么。很显然,这种大学体育‘打开了大学的‘围墙,使大学的3个职能,即培养学生、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在体育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赋予大学体育二元性质是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是大学体育实践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将使得大学体育能够更自觉、更充分地满足新时期的社会需求,符合大学体育发展的历史潮流。”[8]

如果把传统视角下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称为狭义大学体育观的话,那么,采取“二元性”视角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不妨暂时称之为广义大学体育观。这种新视角下的大学体育观,目前还只是初现端倪,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系统,而正是这种宏观理论方面的或缺,给高校体育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使其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指导,造成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方面带有盲目性。

“在中国,大学体育的历史虽然和大学诞生的年代一样久远,然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大学体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未充分体现。因此,构建大学体育发展的理论体系是21世纪大学体育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7]

3结语

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传统大学体育教育的单一视阈,关于其整体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适时转移视角进行总结与探讨。纵观已有的大学体育理论研究,不仅很少发现系统的关于大学体育整体的基本理论研究文献,作为母体的“学校体育学”理论体系中也缺乏有关大学体育整体的、专门性系统论述,单个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大多或因滞后实践、或因视角局限而难以起到比较系统的实践指导作用,中国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才初见端倪,即便如此,“在大学组织层面,结合体育与教育,采用现代大学职能全景视角”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在宏观指导实践方面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可以预见,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理论将会因大学体育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在大学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时代转型之际适时进行有别于传统视角的系统重构,也会因此而改变大学体育理论长期混杂于以中小学体育理论为主的“学校体育学”中的局面,逐步分化、独立出来。

(本研究在咨询与访谈过程中得到许多专家、学者,教师的帮助,谨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邓星华,杨文轩.“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J].体育学刊,2002,9(1):12.

[2] 赖炳森.新《刚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J].体育学刊,2005,12(3).

[3] 董进霞.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08-510.

[4] 陈希,梁竞文,彭庆文.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25(12).

[5] 陈希.清华体育是学生体育与教工体育之总和[N].新清华,1994-12-23(1).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EB/OL].(2006-08-07)[2006-08-23],http://www.sport.org.cn/newscenter/other/2006-08-07/902486.html.)

[7] 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17(4).

[8] 陈希.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J].体育科学,2002,22(4):1-4.

[9] 曹振康.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运作模式探讨—兼谈四位一体运作模式构想[J].体育科研,1998,19(1):36-38.

[10] 诸葛伟民,等.研究型大学与大学体育的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72-74.

[11] 曲宗湖.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使命[J].中国学校体育,1995(1):5-6.

[12] 杨文轩.21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1(2):7-9.

实践转移论文 篇4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 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 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是5年制口腔本科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学科涉及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材料学、工艺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多个领域[1]。因而具有知识面广, 理论抽象的特点。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颌面部缺损的修复、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治等。其中, 第七章 《全口义齿》按第四军医大学本科生课程标准要求理论课14学时, 实践课32学时, 占总学时数的17.7%, 是口腔修复学教学的重要章节。全口义齿由于理论知识难、抽象内容多, 对于本科生学习一直是个难点。其中“颌位关系的确定和转移”更是难中之难。其本身理论性强、知识涉及面广, 很多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 传统的教学模型教具及单纯的图片难以准确表达。为了形象直观的对颌位关系确定与转移进行阐述和理解, 动画仿真虚拟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有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1 “记录和转移颌位关系”的课堂教学现状

记录和转移颌位关系是全口义齿教学中最需要学科理论支撑、操作步骤最为复杂的内容, 也是临床上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目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 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相关知识表述不够详细。例如, 口腔解剖生理学以及牙合学中关于颌位及牙合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基本的颌位及特点等;其次, 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重视这些基本知识的复习, 只是单纯地讲述确定无牙颌患者颌位关系的操作方法与原则, 而没有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忽略了引导学生去弄清楚其目的及原理。由于近年来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口腔预防的进展, 无牙颌患者逐渐减少;此外, 医疗行为及患者权益保障的日益合法化也使得用于教学的真实病例椅旁示教受到限制。而实验室口腔仿真头模上的教学由于不能完全模拟患者的下颌运动情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确定及转移颌位关系的直观教学。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得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往往事倍功半, 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 动画仿真辅助“记录和转移颌位关系”课程教学的实践

本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 不容易理解, 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然很不理想, 因此作者尝试利用软件仿真、动画模拟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 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利用无牙颌患者CT扫描数据, 在Mimics软件中选取骨组织阈值进行三维重建, 并进一步将下颌骨与其他颅面骨分离出来, 并赋以不同颜色, 这样就分别生成无牙颌患者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模型可以任意旋转, 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 并且下颌骨能够进行各方向上的平移, 以及以两侧髁突连线为轴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 以模拟与全口义齿有关的三个重要的基本颌位即正中合位、正中关系位以及息止颌位, 并模拟这三个颌位互相改变时下颌所进行的功能运动 (图3) 。将不同运动状态下的三维模型按照固定的运动角度或长度进行二维截图, 再分别利用各组图片在软件中生成动画演示, 保存为GIF文件。这些文件能够插入讲课幻灯的PPT文件中, 模拟出无牙颌患者三个基本颌位间的下颌运动。

通过对正常人及无牙颌患者上下颌骨三维模型进行观察比较, 能够直观的发现并理解牙列缺失后牙合的消失以及颌位关系的变化。通过对三个基本颌位间的下颌运动进行观察,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同颌位关系的特点, 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掌握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的原理, 并明确地认识到患者缺牙前的正中合位是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所要达到的目标, 由于牙列缺失后无法获得原正中合位, 因此需要借助正中关系位确定无牙颌患者的水平颌位关系, 下颌息止位则可用来确定无牙颌患者的垂直颌位关系。

在2011年秋季学期口腔专业本科生全口义齿教学中, 作者采用了三维动画模拟教学课件辅助进行了颌位关系确定与转移的理论课教学, 实际教学效果经过数字化教学系统评价明显好于往年, 课后问卷调查, 学生也反映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初步掌握颌位关系转移的原理和方法,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学年的口腔修复学期末理论考试中, 颌位关系确定与转移相关题分值共12分, 40名学生中满分60%, 6分25%, 5分12.5%, 4分2.5%, 无3 分及以下者, 分数及比例均高于以往三届。

3 讨论

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使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全口义齿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 成为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重点。在国外, 已建成了许多适用于互联网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在国内, 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引起了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以期使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全国共享。《口腔修复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一。全口义齿修复教学在理论讲授以及知识理解上有很多抽象的地方, 需要行之有效的特殊动画模拟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这方面的教育课程在国内外还是一个空白。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与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数字资源整合起来[2], 形象生动地再现修复体的制作和治疗过程, 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简单化、直观化, 引导学生在已经获得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主动的思考,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问题的内容及数量。例如在本次授课中, 可以结合三维动画进行提问, 如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目的, 全口义齿的修复应该恢复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 口颌系统应该处于怎样的状态才能获得良好的咀嚼功能, 这种状态在无牙颌患者身上存在吗, 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状态, 已经不能重现的颌位可不可以替代, 已经不能确定的垂直距离可不可以推算等等, 结合动画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答案最终会指向无牙颌患者水平和垂直颌位关系的重建。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授课, 学生听课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看得多, 听得多, 但是思考少, 操作少。借助于动画仿真模拟教学手段, 能够将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媒体、信息”四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支持, 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辅助的网络教学模式一方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交互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了口腔医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和交际能力,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铱民.口腔修复学 (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

[2]运怀英.对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25 (8) :53-54.

实践转移论文 篇5

转移私有财产属于非法转移财产吗

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财产的所有权是有权处置个人合法财产的,如果么有财产是合法的,转移私有财产是不会构成非法转移财产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三十九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四十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什么是恶意转移财产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

(三)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五)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个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的。

实践转移论文 篇6

关键词:钢铁工业;转移;转移原因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0年代中期,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一度赶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后又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位。同一时期的原苏联也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排名世界第一名。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第四位,而日本跃居首位。1974-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经济危机,使其经济持续停滞,加之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各国的产业结构都进行了大调整,使得其开工不足产量下降,对钢铁的需求量锐减。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钢铁工业自70年代以来日益壮大,产量逐年翻番。其中亚洲的中国、韩国、印度发展极其迅猛,尤其是中国,接连超过原联邦德国、俄罗斯、美国后成为第二生产大国;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了1亿吨,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一。亚洲的钢产量从1988年占世界总产量的1/5增加到1/3以上。排名世界第八位的巴西年产2510万吨,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加也极为迅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其他国家几乎空白,近些年,埃及、阿尔及利亚的产量都明显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钢铁工业的地域结构了除了发生了自“西“向“东”的变化,同时也呈现出了由“北”向“南”扩散的新趋势。

19世纪初期现代钢铁工业开始发展,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但长久以来,钢铁工业主要集中于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高度垄断的局面。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高速发展,钢铁生产的格局发生了了显著的改变,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即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体制的变革以及各个不同区域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开始重新布局。经济发展的的基础产业——钢铁工业也随着发生了改变。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钢铁产量逐渐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的钢铁产量大大增加。1980年美国钢产量为10146万吨,2009年美国的钢产量下降为5810万吨。美国由全球最大的钢材净出口国转变为了最大的净进口国。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钢铁的钢铁需求越来越依赖进口,其钢铁工业也逐渐开始向境外转移。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30年,世界钢铁的需求总体上仍旧保持持续上升的状态,而新增的产能几乎全部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根据工业区位论分析钢铁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比较优势变化是促使钢铁产业中心转移的表层动因。伴随着钢铁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钢铁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之从前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钢铁工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仍就是一个需要密集劳动力的产业。在影响区位选择的众多因子中,劳动力因子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因子。作为社会生产发展保证的劳力资源也具有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和价格往往存在很大差别。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地理分布是确定产业区位的重要因子。2010年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约为发展中国家的20倍多,如2010年美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38560美元,而印度仅为1340美元,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发达国家其劳动力日益昂贵,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密集且廉价高效,便吸引许多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大型钢铁公司便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2003年,澳大利亚最大的钢铁生产商BLUESCOPE钢铁公司相继向中国、泰国和越南投资,投资总额达62亿澳元。除此之外,韩、日钢铁世界也想从中国和印度市场分一杯羹。2004年韩国浦项制铁在印度建设年产1000万吨的炼钢厂,投入资金84亿美元,[1]。廉价的劳动力只是吸引钢铁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最表层、最简单的因素之一,廉价的劳动力仅仅只是钢铁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的基础。

第二,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钢铁产量已经达到历史顶峰,国内市场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呈现相对饱和的状态,于是其将目光转向了高速发展的对钢铁需求

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寻找更大的利润空间。市场因子对区位的影响包括:①市场与产业的相对位置与距离,②市场的规模,即其商品或服务的容量,③市场的结构,即其商品或服务的种类。后二方面往往构成市场和城市的等级序列。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汽车,建筑机械,计算机,水利建设等等都对钢铁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为了将利益最大化,许多的跨国公司纷纷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以缩短市场与产业的相对位置与距离和占领发展中国家巨大的消费市场。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合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钢铁工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之一,在大环境的驱使下,钢铁产业也加快了资本重组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大公司、大集团通过并购的形成的钢铁巨头不断出现使全球钢铁产业进入了战略同盟时代。比如当今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阿赛勒集团公司便是由法国的齐诺尔、卢森堡阿尔贝德和西班牙的阿塞雷利亚三大世界级钢铁公司组建成的。

参考文献:

[1]张晓平,张青云:《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实践转移论文 篇7

目前我国处于是发展中阶段, 企业单独研发水平比较低, 尤为中小企业, 大部分通过技术转移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发送方提供制造某种产品、提供某种服务或应用某项工艺的系统知识到技术接收方的选择、获取、消化及吸收的整体过程。大部分学者将技术转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不仅作为资源, 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由此可见隐性知识的转移是企业技术转移的核心。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中小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

二、隐性知识转移含义

王琦雅认为隐性知识是嵌入到个体头脑中的、难以编码及表达的知识, 基于经验而获得。通过人的流动或学徒式等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活动传播而扩散知识。曹勇认为隐性知识转移是与技术转移相关的合作方通过交流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的互动过程。黎仁惠具体提出隐性知识是隐藏在技术人员头脑中的经验或诀窍。综上得出隐性知识是隐晦的、难以模仿和转移的。

三、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 知识发送方因素

(1) 知识发送方的意愿

知识转移意愿是知识发送方将自己的知识转移到接收方的意愿程度, 知识转移的意愿决定知识转移的程度。王涛认为知识发送方希望知识转移同样能得到相等的回报, 企业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使知识发送方在决定是否转移时存在矛盾的心理。既想通过合作节省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又不想知识共享、知识转移, 担心自己会无意间泄露核心知识失去具有竞争力的地位。在同等地位间进行知识转移时, 同行业的企业间存在直接竞争, 不同行业间的企业知识转移又缺乏利益刺激, 此外, 知识转移还耗费发送方一定的时间、精力等, 进一步弱化了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为了提升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 知识接受者应尽量选择知识互补的企业, 合作伙伴间的互补性越高, 伙伴间越有意愿进行知识共享和转移, 实现本企业技术多元化的基本目标。

(2) 知识转移的能力

有强烈的转移意愿与转移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 关键原因是知识发送方的转移能力高低决定转移的最终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转移能力:一是知识发送方能准确定位接收方想要的技术, 二是能将该技术完整准确的表达。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能力取决于发送方掌握的知识及其表达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 发送方的知识储备量越大, 掌握知识接受者所需的知识可能性越大, 这是转移知识的基础;清晰的表达知识则是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手段。知识接受者应首先判断知识源的知识储备是否满足标准, 再根据以往合作经验、其他企业评价等信息来判断知识源传授知识的能力。

2. 知识接受方因素

(1) 接收方的接受意愿

知识接受意愿主要是知识接受方的主观意识, 即知识接收方是否抱有从发送方吸收知识的意图、主动吸收知识的程度。知识接受方作为知识转移的最终影响因素, 如果知识接收方获取外来知识的动机或意识薄弱, 减少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在到知识转移的投资力度, 无形中降低了企业接受新技术的机会, 最终形成粘滞知识。接受意愿属于接受方的主观意愿, 由此可以得出, 强烈的接受意愿可以促进其快速、有效的从知识发送方获的所需知识, 以此扩大自身知识多元化, 缩小与发送方的知识差距。可以从内在动力和外加刺激两方面来提高知识接受意愿, 即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组织成员工作目标来推动成员渴望获得新知识, 强化其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另一方面, 组织可通过物质奖励等策略进行外加激励组织成员, 如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 落实组织成员获得新知识的具体行为。

(2) 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知识的广度可以理解为企业涉及知识领域的范围, 广阔的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它交叉知识的许多领域, 因此能够尝试新路径去探索新的领域。知识的多元化同样可以促使企业产生更新颖的思想,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样的企业吸收新知识与其拥有的知识基础有关, 雄厚的企业知识基础影响其吸收新知识的态度并决定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企业知识基础的广度影响着企业消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知识必须通过消化并整合内部知识、新知识融入到现有知识共同起作用, 吸收能力重点是技术的应用, 其与企业的商业化直接联系, 企业要探寻外部知识并获取有用的知识, 最终将其转化到企业内部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吸收能力中的任何一个层面都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一环未有效发挥, 将影响隐形知识转移的速度和质量, 使隐形知识停留在知识层面, 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转移的真正意义。

3. 信任机制

沟通是促进彼此感情的有力手段, 沟通也加强了彼此的信任。第一, 知识转移双方通过频繁沟通与互动降低彼此知识转移的难度。转移者之间的沟通能使双方在多次互动的过程中增加共同经验, 双方对事物的理解容易趋于一致。知识转移成员拥有相似的合作背景和实践活动是实现知识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因为存在某方面共同的知识基础, 人们才能更顺利地分享知识。第二, 企业是转移隐形知识的意愿取决于吸收隐形知识的对象, 知识发送方一般只会将知识转移给他们信任的人或企业。若转移双方互不信任, 不断怀疑对方的用意, 怀疑对方地能力, 他们完全没有转移知识的意愿。这些技术和方法唯有与知识接受方之间存在高度信任时, 才能真正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因此信任为促进知识转移和吸收创造了必要条件, 间接地降低了知识转移的难度。

四、研究结论

第一, 知识转移双方做好充分的沟通。首先, 沟通可以选择面对面的方式, 这样使得双方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以及明白心理活动, 可以直观的发现隐性知识是否真的被接收方理解、消化。所以他们良好的沟通使隐性知识转移得以成功。其次, 高科技的发展, 使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尤其是在沟通方面, 即使相隔较远仍然可以及时得到沟通, 这就加速的隐形知识的转移。

第二, 对于接受者来说, 应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加大对知识的投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的隐性知识, 若企业消化隐形知识的能力不强仍然要局限在当前的知识中。所以企业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使企业内部员工增强学习的动力, 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应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知识转移是一个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过程, 它需要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 知识转移参与方之间的信任水平可以影响彼此间的关系距离。由于隐形知识具有内隐性和专属性, 所以在转移过程中需要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相互沟通, 使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信任, 从而为隐性知识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静, 叶英平, 王晓彤.产学研合作中的隐形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 2014.

[2]王琦雅, 郭东强.企业联盟中隐形知识转移效果分析[J].商业经济, 2012.

[3]张国峰.产学研联盟的知识转移机制及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向龙宇.知识联盟中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13.

国际技术转移中专利技术转移研究 篇8

随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发展迅速, 成为产业转型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先进技术的国际间转移, 企业了解国际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创新经验, 寻找国际间的技术合作机会, 提升关键技术掌控能力和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从而助力中国产业的创新发展。

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转移对象种类较多、过程复杂, 其中专利技术的国际转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专利技术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进行研究, 并针对有意进行专利技术转移的机构提出建议。

2 国际技术转移的内涵

国际技术转移就是“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特定的流转模式, 如技术实施许可、技术权利转让、技术入股、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工艺、流程、管理方法的传授等方式, 流转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过程。

形象的例子更容易理解上述内涵。比如, 生活中我们通常吃的圣女果 (又叫樱桃小番茄) 、日常办公所使用的移动硬盘, 都是以色列的技术引入中国产业化的结果。还有德国和日本的裸眼3D技术、德国的汽车焊接工艺等, 也都是国际技术落地中国的例子。这些技术通过买卖双方间特定的转移协议, 以特定的技术

转移模式, 从世界上的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转移至我国落地, 带动中国的创新发展。企业通过引进、吸收消化或再创新, 一定程度缩短了研发周期, 降低研发创新的资金和人力成本, 促进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作为产业的创新主体活跃了, 必将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和提升。

3 专利技术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角色

3.1 专利技术是企业国际市场战略布局的利器

专利技术具有地域性的法律属性, 即一项专利技术只在获得授权的地域内享有法律上的排他性。比如, 一项技术在美国获得专利授权, 那么该技术只在美国受到专利法律的保护, 享有排他性;如果该技术没有在韩国申请专利, 那么该技术在韩国使用是不受韩国专利法律保护的。一些跨国公司基于国际市场的战略考虑, 希望开拓某个国家或区域的市场, 由于自身人员、资金、产能等限制问题, 通过国际技术转移的手段, 将专利技术转移至该地区, 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制造场所和销售渠道等, 实现技术产业化。如果该企业在技术的转入地也申请并获得了专利权, 那么在转入国家即享有该技术排他性权利, 提高其市场竞争门槛, 实现技术或产品的国际性布局。

3.2 专利技术转移是目前国际技术转移中的主流

专利技术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数量、创新高度和市场认可度上, 都占据主流位置。在创新高度上, 一项技术在某国或地区获得专利授权, 都是对其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法律认可。因为各国专利法律都设置了一定的创新门槛, 作为判断其是否授予专利权的依据。

其次, 转移的权利直接明了, 市场认可。获得专利权的技术, 专利权利要求书上固定下来的权利要求, 就是转让的全部或部分权利, 交易双方看起来简单、直观, 法律范围容易界定, 市场认可度高。而技术秘密、工艺、流程、管理方法等的转让, 没有明确的法律确权文件, 买方较难确认待转让权利的范围, 尤其在技术秘密的转让中, 这种难确定法律范围的风险更突出。如果待转让技术的法律确权文件不清晰, 买方购买时就需承担较大风险, 买方对这样的技术也更谨慎, 市场交易量较专利技术低。

在数量上, 专利技术也占绝对比重。绝大部分转移的技术都具有某国的专利权利, 这样能提高其在区域市场的排他性, 提高市场门槛, 增加该技术在区域的使用价值。比如, 一项技术具有美国专利权, 该技术转移意向转移至中国, 如果该技术没有中国地区的专利权, 一般会考虑申请中国专利。如果不打算在中国获得专利权, 在技术转移合同中会规定严格的侵权责任承担条款, 即如该技术在中国涉及知识产权侵权, 由转让方承担侵权责任。

3.3 专利技术是价值判断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专利技术具有地域属性和排他属性, 决定了其区域性的权利独占地位和市场独占价值。如果该专利技术转移的是国家或区域性独家实施许可协议, 则在该地区买方享有技术的独家使用权利, 该技术的市场估值将较高;如果在该地区转移的是一般专利实施许可协议 (非独占) , 则可能在该地区与其他买方共用该项技术, 那么该技术的估值将减弱。因此, 技术是否具有区域专利权, 是区域独占性许可协议, 还是一般性许可协议, 将直接关系买方对该技术的市场占有度, 影响未来的市场预期收入, 决定对该技术的估值和决策。

专利技术代表一定的创新高度, 越接近产业技术的核心专利, 估值越高。各种专利法律对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所不同, 中国的专利法规定要满足“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三性要求, 才可获得专利授权。技术的创新高度越高, 或者说越接近产业的核心专利技术, 那么该技术的市场准入门槛就越高, 带来的市场独占价值越高, 未来利润空间越大, 价值评估就越高。

4 专利技术转移的阶段性划分

专利技术在国际技术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专利技术所处权利阶段不同, 其法律状态不同, 能够进行转移的权利不同。通过充分的专利技术尽职调查, 确认其所处的权利阶段, 能够有效的规避技术转移风险, 选择合理的转移模式。

在充分的尽职调查中, 明确该专利技术在哪个国家获得专利权, 相应的法律状态怎样、价值和风险的初步判断等。比如, 一项技术在专利申请前意向转让, 该技术的法律状态可以界定为“技术秘密”, 技术持有人拥有专利的申请权。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二十九条,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让与人承担的 '保密义务' , 不限制其申请专利, 但当事人约定让与人不得申请专利的除外”。“人民法院不以当事人就已经申请专利但尚未授的技术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为由, 认定合同无效。”

表1主要是针对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技术, 其阶段性法律状态及适用的技术转移方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技术可能与中国专利法上的阶段略有不同, 可比照上表, 确定其专利技术所处的阶段, 及所适用的专利转移模式。

5 专利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

总体来说, 专利技术的转移主要通过权利的转让和实施许可两个途径。基于这两个基本途径, 衍生出不同转移模式, 这些转移模式外在表现形式各有不同, 但本质都是转让或许可。具体实践中, 依照买卖双方对转移的需求不同, 可以选择不同的转移模式。合理的专利技术转移模式, 能在实现买卖双方共赢的基础上, 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主要的技术转移模式有:

5.1 专利技术入股

根据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 专利技术可以作为非货币财产出资, 作价入股并参与利润分配。《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需要注意的是作价入股的是权力的转让, 还是专利权利的实施许可。如果是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 那么转让方不再是该权利合法的持有人, 而由受让方成为法律上的持有人, 受让方享有使用、许可、转让等权利;如果是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许可使用权作价, 那么卖方依然是专利技术的权利持有人, 买方取得的仅仅是使用该技术的权利, 这样的入股条款就比较薄弱。

在实际交易中, 技术买方资金不充裕, 又希望实现并控制技术产业化的情况下, 此种交易模式可行。主要因为技术转移风险不确定性高, 技术买方往往不接受技术转移的高额报价, 一般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来分散风险。比如, 北京番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与美邦力和康德威两家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 美邦力和康德威出资, 成立北京番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这样既保证了力学所的利益, 又降低了企业采购技术的成本, 便于实现提高进技术转移的成功率。

5.2 企业间并购

国际企业间通过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的形式, 其中一家取得另一家企业的法人产权, 获取被并购对象的专利技术或市场销售渠道。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选取并购的模式, 一般是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并购获取被并购企业的专利技术, 掌握产业链上核心专利技术、专利组合, 提高市场门槛或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壁垒;二是通过企业并购获取被并购企业的销售渠道、市场份额, 从而占领区域市场主导地位, 或为了从一个国家地区进入被并购企业的国家地区销售。

选择进行并购的专利技术领域, 往往是收购方企业所在国家行业专利技术比较薄弱, 而被收购方企业所在国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高, 甚至掌握大多数核心专利。近几年我国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是

采用并购方式的热点领域。比如, 2013年6月深圳迈瑞医疗宣布以1.05亿美元收购美国ZONARE医疗系统公司。美国ZONARE公司是一家有14年运营历史的超声设备产品领军企业, 其独有的ZONE-Sonography核心图像技术, 多年来在世界高端放射领域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该公司排在美国高端放射超声领域前五位。通过此次收购, 迈瑞获取了ZONARE公司的高端超声技术和广泛的国际销售网络。由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核心专利技术基础薄弱, 行业的整体专利数量较电子、通信等行业规模小很多, 而医疗器械行业本身对技术的创新性要求又比较高, 所以在这样的领域一般选择并购的模式进行转移, 减少研发成本, 迅速拓展市场渠道。

5.3 专利技术交叉许可

专利技术的交叉许可模式是指两个专利技术的权利持有人间, 相互许可对方使用自身专利技术的方式。其交换的是技术实施许可权利, 该种交易模式一般不涉及资金, 通过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实现。目的是交易双方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躲避国际专利诉讼, 共同抵抗竞争对手。

专利技术的交叉许可模式, 一般应用于专利权利总体体量比较大的行业, 比如电子、通讯、互联网等领域。因为在这些行业区域性的专利权利总体数量很巨大, 意味着专利的“雷区”布局比较密。企业很容易就踩到另一家企业的专利“雷区”, 引发侵权纠纷, 甚至诉讼。比如, 2014年1月谷歌公司和三星公司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该协议覆盖两家公司未来10年的专利组合。双方此次合作目的是通过强大的专利组合提高各自产品的技术门槛, 减少专利诉讼的可能, 协作共赢。对于竞争对手, 则提高了各自的市场竞争力, 联合抵抗其他市场竞争对手。

5.4 专利池许可 (专利联营许可)

专利池 (pantent pool) 也可称为专利联营,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协议向第三方许可一项或多项专利的模式。简单的理解就是专利权利多对一的概念。一般专利池内部先达成交叉许可协议, 再向对方实施许可, 提供标准的许可合同, 许可费用按照事前约定的方式分配给成员。典型专利池有欧盟的DVD标准的“必要专利池”、MPEG-2标准中的“必要专利池”等。

专利池一般与行业技术标准紧密相关。比如AVS专利池与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解密相关, 其依托于中国音视频产业联盟, 目前成员已经达到了上百家。AVS专利池鼓励企业通过设计制造大量符合标准的产品来谋取利润, 预防专利阻碍标准制定与产品开发的僵局。AVS专利池内部大部分权利人间相互交叉许可, 对使用池内专利技术的产品每台收取一元人民币专利费用。这种专利权联合对外许可的模式, 降低了使用专利池内技术的企业成本, 负责企业需要分别与多个权利人谈判, 减少了企业的负担, 也为池内专利权利方带来许可收益。

5.5 特许经营

专利技术的特许经营是其特许权利的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方式, 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专利技术、专利产品等从事经营性活动。特许经营协议中许可的专利技术既可以是专利权, 也可以是专利使用权, 发生的专利技术转移可能是专利实施许可, 也可能是再许可。

特许经营模式和产品的流通相关联, 通过加盟的方式实现经营模式的转移。受许人通过有偿买卖, 建立并使用特许人的经营体系, 最大程度地减少经营风险, 运用特许人的品牌、专利、模式经营, 从中稳妥获利。特许经营在餐饮、服务等领域居多, 在技术转移领域体现的是以“特定载体”为销售对象的特许经营, 比如电脑产品、农业用生产机械、医疗器械等。典型的案例比如联想1998年开始实行的联想1+1特许专卖店体系。经过发展, “联想1+1专卖店”逐渐形成覆盖到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特许经营店。因为当时“电脑”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通过特许经营的模式, 培训经销商的技术和销售经验, 减少市场的无序竞争。在这种特许经营的模式中, 涵盖了专利技术产品的许可使用协议, 也是技术转移的一种模式。

6 进行专利技术国际转移的建议

专利技术的国际转移虽然有不同的模式, 交易双方依据各自的需求选择, 但是不管在哪种模式下, 技术转移意识、风险评估、价值判断是难点。我国技术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 交易量虽有显著提升, 但距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技术市场的活跃度仍相差甚远。为此, 作者对有意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的企业或个人提出如下建议, 希望有所帮助。

6.1 提高对专利技术国际转移的认知度

认识到专利技术的国际转移并非难事, 可具有很高市场价值。从自身的核心专利技术、产业链位置、目标市场战略、公司整体战略等角度, 考虑是否有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的需求。依据需求出发, 需找目标公司技术, 选择转移模式。不要有畏难情绪, 因为技术转移在美国、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在我国也有相当数量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和专业人员。可委托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协助进行工作。

6.2 进行充分的专利技术尽职调查

对专利技术进行全面、充分的尽职调查。具体包括检索专利技术法律状态是否有效;分析目标技术的趋势、上下游配套技术;寻找目标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及是否有可替代技术;调查目标技术的来源, 能否自由使用目标技术而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 确保目标技术的知识产权的范围、保护力度、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以及核心知识产权无遗漏的转移;明确知识产权的权属关系, 避免与未知知识产权共有人产生纠纷等。可委托专业的律所或知识产权咨询机构完成专业的尽职调查, 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交易风险。

6.3 确定客观的评估价值区间

通过先进的鉴价机制, 评估专利技术的市场交易价值, 降低无形资产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简单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技术市场研究和知识产权及法律状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技术市场研究、了解该技术在目标国家或地区产业链所处位置、先进性程度、市场预期、目标竞争对手情况等, 进行初步市场估值;另一方面通过专利技术信息分析, 进一步锁定该技术的先进性, 是否可替代性等, 进行深刻的市场估值。通过上述两方面基本具体价值区间。必要时, 可再委托无形资产评估机构, 利用已有评估模型进行精确。

6.4 制定决策迅速、稳健

明确自身需求和目标技术价值后, 进行迅速、稳健的决策, 才能够抢占市场先机。国际技术转移中涉及的技术或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及产品等有充分预见, 并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迅速、稳健的做出决策。如果犹豫不决或拖沓, 可能错失市场时机, 那么就失去了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的价值。

6.5 选择高效、有利的转移方式

结合交易双方的目的, 选择适合的转移模式, 能够快速、高效的达成协议。比如急需市场销售渠道的, 可以通过企业并购、专利实施许可、特许使用的方式拓展渠道;需要技术产业化的可以选择专利技术实施许可、技术入股的方式, 先行开展产业化;需要专利技术尽快获得资金性收益的, 可以考虑技术入股、技术实施许可的方式, 获取股权收益和技术实施许可使用费用等。

参考文献

[1]陶鑫良.专利技术转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7-10.

[2]柳卸林, 何郁冰, 胡坤.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32-133.

[3]张平.专利联营之反垄断规制分析[J].现代法学, 2011 (6) :17-18.

[4]罗涛.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经营[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4 (1) :12-13.

实践转移论文 篇9

一、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状况

佛山陶瓷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自古便被誉为“南国陶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迅猛发展, 佛山陶瓷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 产业体系完备, 影响辐射面广, 社会就业者众, 享誉国内国际, 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然而, 佛山陶瓷产业虽拥有诸多优势, 但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数据来源:《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 佛府办[2008]101号。)

由表1可以看出, 佛山陶瓷为环境带来大量的污染, 陶瓷产业粗放经营, 尤其对环境污染严重, 已经成为制约佛山陶瓷产业发展, 乃至整个佛山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陶瓷产业能耗巨大, 节能形势严峻, 随着燃料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趋薄, 土地资源枯竭、劳动力供给短缺等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低, 核心竞争力弱, 另外, 缺乏品牌意识, 企业规模小, 大而强的现代企业很少, 拥有著名品牌的更是屈指可数。超10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 纳税超3000万元的只有3家。行业自律管理混乱, 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互相进行恶性竞争, 从国内一直打到国外。本来产业集群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扩张优势, 但这种无序的竞争使得佛山陶瓷的优势降低, 竞争力下降。由上可见佛山陶瓷产业到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改造的地步。结合佛山陶瓷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并响应省政府“双转移”政策, 佛山政府提出各种具体的产业转移和关闭的政策, 在两年之内发出多份政策性指导文件, 分别是:2007年7月11日, 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 首次提出佛山陶瓷转移的政策。2008年4月16、17日政府连续出台三项陶瓷产业政策《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 具体阐述陶瓷产业升级, 转移的目标与要求。对哪些企业可以留下来, 哪些必需要转移和什么时候要离开, 佛山市经贸局指出, 佛山的陶瓷企业将分成三类:一是符合要求的、允许在佛山继续经营;二是符合扶优扶强政策的, 促其做强做大;三则是不符合10项要求的, 限期整改, 符合关闭条件的依法实施关闭。2008年10月底前, 佛山各区对陶瓷生产企业进行检查评价, 并将在2009年12月之前对需要整改的企业完成复检。按照政府产业调整要求, 不能在限期内达到环境目标的企业都必须在限期内转移。因此, 佛山80%-90%的陶瓷企业需外迁, 佛山现有的363家陶瓷企业中, 重点扶持42家, 调整146家, 关闭与转移175家, 约占佛山陶企总数的一半。截至2008年12月底, 全市已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但佛山陶瓷行业关停企业名单一直处于半保密状态, 至今, 也很难获得准确的名单。为了提高企业转移的积极性, 佛山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措施, 提高企业转移主动性和减低企业的抗拒情绪。一是资金扶持, 如禅城区财政及陶瓷生产重镇南庄镇分别拿出5000万元和1亿元作为陶瓷产业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 每搬迁或关闭一个企业给予50万元的补贴;南海区财政也划拨1亿元专项资金, 用于适当补贴、补偿或垫支因企业关闭、搬迁造成的土地停租、职工欠薪等。二是税收鼓励, 各级政府通过各种经贸协作渠道, 鼓励和支持一些陶瓷企业到省内外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 将属于企业转出地税收分成部分, 全部返还给转出的企业。此外, 自2007年以来, 全市共邀请了20多批次外地经贸考察团专门对佛山的陶瓷产业进行了考察, 为转移的企业招商引资。

二、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1、对转出地的影响。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当地的经济、陶瓷企业及配套产业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在省政府双转移策略提出之前佛山陶瓷转移已经开始, 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年。这十年的向外扩张, 使佛山陶瓷占全国建陶的份额由60%下降到30%, 现其产值约占到佛山市工业总产值7%。陶瓷纳税总额只有18.09亿元, 所占比重也只有3%左右。佛山陶瓷作为佛山支柱产业, 为佛山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并带动相应产业链的发展。而这次大规模的转移使得这种链条断裂, 虽然还留下几十家大型陶瓷企业, 它们对佛山的税收贡献尽管仍很巨大, 但总量上已减小。此外, 总部经济成为近年佛山陶瓷在转移压力下产生的另一个美丽的构想。它的出发点和规划虽都符合佛山陶瓷目前的发展方向, 但是佛山陶瓷领先于全国和全世界的秘籍不在于研发或者会展、物流, 而在于产量和价格。佛山陶瓷企业研发方面的能力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好, 研发仍是中国陶瓷的一个弱项, 在研发能力不是足够强大、会展中心吸引力不足、物流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的前提下, 建设以会展、研发、物流为中心的总部经济难度系数显然比较大。对于转移, 小型陶瓷企业的命运基本上是政府说了算, 要么关闭企业, 要么搬迁转移;无论是哪一种, 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量, 政府在转移上措施强硬, 被关停的企业并无喘息时间。短时间内被关停的企业, 经销商不发货、银行回收每一笔款、供应商催款、员工补偿一系列问题全来了, 并影响企业的客户, 原来定下来的订单不能执行, 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 甚至影响到整个佛山陶瓷的声誉。企业主有的只有一走了之。对于大企业来说, 政府提出来的陶瓷产业整改指标并不难实现, 但由三大指引性文件的公布, 到进行企业检查仅半年的时间, 实现目标的时间太短, 企业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造。并且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大, 有企业反映刚刚收购了某加工厂, 打算扩大规模生产时, 忽然接到政府通知, 该工厂已被列入关停的行列,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向外主动发展转移的企业, 恰遇国家宏观调控, 银行信贷紧缩, 物价飞涨, 稍有不慎, 企业就有危险。对于一些迫于转移而外迁的企业来说, 更是雪上加霜, 几乎处迁发展的企业都遇到同样的问题:土地指标问题、电力不足问题、人力资源紧缺问题。出外发展能成功的不多。佛山陶瓷产业的一个优势是拥有成熟的配套产业, 由于许多陶瓷企业的关闭、转移, 使相应的上下供应链条出现断层, 原来陶瓷配套的企业亦将受到严重影响, 它们将因为原来的陶瓷企业的关闭或者转移而失去客户, 而留下来的企业也将会遇到与陶瓷企业一样的命运, 要么关闭, 要么转产, 这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另外, 企业关闭, 生产设备搬走了, 工人们遣散了, 对转出地来说宏观上增加了失业率。从企业出发, 原来熟练工人和管理人员将因为企业的搬迁而离开, 企业在新的地方要重新招人, 又要进行培训, 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关闭、转移给转出地带来阵痛不浅。

2、对转入地的影响。

陶瓷企业的转移地选择上, 一般分为省内和省外两种。对于省内,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内陶瓷企业对口双转的政策, 确定了佛山市与清远、河源、肇庆、揭阳、阳江等五市进行对口转移, 还要求企业与人员双转移。也就是佛山市要引导本市陶瓷企业将企业和人员整体向其他五市转移, 其它五市要积极承接佛山的陶瓷企业双转移, 省政府对转出地和承接地政府都下达了考核指标, 同时安排资金进行扶持。选择省内转移的企业一般都是出于降低运输成本, 被丰富的土地资源、原材料, 以及优惠的政策所吸引。由于陶瓷企业去外地设厂对劳动力有很大需求, 甚至有的一下子就解决了当地数个村庄的就业问题, 招工不难, 成本也很低。但是, 问题也开始暴露。一是环保问题, 向省内较落后地区转移的陶瓷企业除了一部分属于扩张以外, 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无法在限期达到佛山政府颁布的标准而迁移, 结果是污染也转移了, 现在像清远、河源、肇庆、揭阳、阳江这些城市也开始关注环保, 如果企业不进行改造, 提高环保意识, 无论转移到哪里, 都无法长期生存下去转移无法根本改变陶瓷产业污染问题。二是遭遇人才短缺的瓶颈。管理人才难招, 佛山原厂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 陶瓷企业转移后, 虽能立即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实现广东省“双转移”的目的, 但是由于管理人才相对缺乏, 企业初期管理人才的招聘比较困难, 即使成功招聘, 也需要进行培训, 培训成本很高。此外, 像电力不足, 土地指标不明确, 承诺迟迟未兑现等等的问题屡屡出现。对于向省外转移, 除了有可能遇到跟省内一样的问题以外, 还有可能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 原来在佛山的那种模式, 例如营销模式, 管理模式, 都有可能因为当地的实际情况跟佛山的区别很大, 而原来的方式不适用, 影响企业的初期发展。

三、结论及启示

佛山陶瓷转移是广东“双转移”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先例, 许多经验值得思考。珠三角的许多企业都将在这种大环境中升级改造。佛山陶瓷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但政府对于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的优势了解不充分, 产业升级的政策并未能以整个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为核心, 并且政府政策的执行时间脱离现实, 佛山政府三大指导性文件从发布到规划完全实行, 时间仅仅有七个月, 许多企业都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政府的指标, 并且迁入地准备不足, 各种配套设施尚需改进。许多搬迁或者扩大生产的陶瓷企业在一些相对落户的地区, 都面临着各种问题, 如人才、土地指标、承诺不能兑现等问题, 使得新搬迁地企业的直接成本上升, 经营面临困难。对口的搬迁地显然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如何保证转入地避免污染转移亦是政府紧急需要考虑的问题。“双转移”策略的实施需要“看得见的手”发挥重要力量, 但应以“看不见的手”作为升级改造的主要力量。市场应该是“双转移”的主导, 政府的政策调控应该是了解市场, 尊重市场的规律, 而不是过分地干扰市场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尹虹:九成佛山陶瓷企业将外迁, 政府列出七宗罪[J].赢周刊, 2008 (1683) .

[3]叶德林: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引发行业新布局[EB/OL].中国建材信息, 2008.http://www.cbminfo.com/tabid/63/InfoID/280494/Default.aspx.

[4]吴宣恭:企业级群的优势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 2002 (11) .

[5]张有卓:佛山陶瓷产业向何处去?需观念更新与战略重塑[EB/OL].焦点装修家居网http://home.focus.cn, 2008.

[6]宋苑丹、汤克琴:佛山陶瓷产业调整三政策出台, 评价指标引质疑[N].南方都市报, 2008 (5) .

[7]佛府办[2008]101号: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R].2008.

实践转移论文 篇10

关键词:肺癌,皮肤转移,胸内转移,临床分析

肺癌的转移一般是胸内淋巴结转移, 可以转移到胸膜、胸壁和肺部, 这种转移途径较为常见, 肺癌皮肤转移少见, 皮肤转移反应原发癌的进展情况, 预示疾病进入晚期, 皮肤转移可以发生在肺癌确诊以前[1], 临床上与病理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为了提高对肺癌转移诊断水平, 结合我院5例肺癌转移患者的资料并参考2006~2009年文献分析, 总结规律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3例肺癌转移患者的资料, 其中皮肤转移3例, 胸内转移30例, 另选取2006~2009年国内文献77例皮肤转移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84例, 女性26例, 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 (65±5.6) 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

1.2 方法

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 以及皮肤转移和胸内转移的发生率各自的形态特征和发生的部位, 以及是否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 和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资料技术资料以率 (%) 表示, 组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发生皮肤癌转移80例患者, 男性61例, 占76.25%;女性19例, 占23.75%。皮肤转移为单发或者多发结节, 质硬, 位置较固定, 多见于胸壁、腹部和肩背部;肺腺癌更易发生皮肤转移, 多合并骨、脑和肝脏等脏器的转移。30例发生胸内转移患者, 男性23例, 占76.67%;女性7例, 占23.33%;出现胸膜转移8例, 占26.67%;发生肺内转移16例, 占53.33%;胸壁转移6例, 占20%。

3 结论

3.1 肺癌皮肤癌转移的规律及预后

在肿瘤转移中, 皮肤转移较其他的脏器转移少见, 肺癌的皮肤转移比较罕见, 肺癌作为皮肤转移的原发病灶, 在男性中居第一位, 在女性患者中居第二位, 皮肤转移癌可以分为结节型、硬化型和炎症型, 其中以结节型最为多见, 转移灶的颜色可以为正常的肤色、紫色、棕色或者黑色, 质地较硬,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在本组患者中肺癌皮肤癌发生的部位以胸壁最为多见, 其次以胸壁和肩背部最为多见, 四肢和头颈部较为少见, 尽管皮肤转移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 但是总结发现[3], 皮肤转移与原发病灶靠近的位置最为常见, 例如肺癌转移到胸壁, 胃癌转移到腹壁, 肾癌则转移到下腹部皮肤, 这一点对于寻找原发病灶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本文提示肺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更容易发生皮肤转移, 皮肤转移的主要途径为血道, 脱落的肺癌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抗肿瘤功能低下和基底膜不完整的情况下, 穿透基底膜进入到循环系统, 并增殖形成转移灶。一旦肺癌出现皮肤转移, 均为晚期, 不适合手术, 应以全身治疗为主, 晚期较差, 预后不佳[4]。

3.2 肺癌胸内转移的规律及预后

肺癌胸膜转移呈结节样或者肿块样, 叶间胸膜鼓励结节样增生要与肺内孤立转移相鉴别, 肺癌发生肺内转移, 腺癌更趋于远处转移和两侧同时转移, 而鳞癌则趋向于同侧转移或者周围局部转移, 肺癌的肺内转移CT表现为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匀, 边缘光滑的多发性结节, 转移灶以原发病灶在大小、多少、分布、形态无相关的关系, 结灶小时密度较低。胸壁转移的发生率为20%, 比例较高应当引起重视。本文中病例未涉及转移, 纵膈直接侵犯主要是评价对纵膈、肺门大血管的侵犯程度, 这关系到能否进行手术治疗。胸壁直接侵犯好发于鳞癌, 可能与胸壁骨质是否侵犯作为判断的标准, 只要出现胸壁骨质侵犯, 无论是否为软组织肿块, 均可明确诊断[5]。心脏心包的直接侵犯, 主要是通过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直接侵犯, 直接侵犯时累及心脏心包最主要的方式。肺癌皮肤癌的发生率较低, 以腺癌多见, 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转移, 大多是在原发病早后发现, 预示病期较晚, 预后不佳;胸内转移较为多见, 转移与肺癌原发病灶的大小、部位和癌细胞的类型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高绪兰, 吴珊, 赵光程.等.肺癌间质血管与肺癌的转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 10 (3) :196-197.

[2]Brownstein MH, Helwig EB.Spread of tumors[J].Theskin Arch Dermatol, 2006, 17 (1) :80-86.

[3]Coslett LM, Katlic MR.Lung cancer with skin me-tastasis[J].Chest, 2003, 97 (3) :757-759.

[4]徐秋贞, 储成风, 杨明, 等.CT动态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 19 (12) :1081-1083.

实践转移论文 篇11

2008年的冰灾数据表明,500kV线路故障率和故障停运时间均大大高于较低电压等级的线路,500kV主网一旦遭到冰灾的破坏,残余电网很难保持频率的稳定运行[1,2,3,4,5],孤网因负荷线路跳闸而纷纷高频失稳。尤其是因“大机小网”问题无法接入电源的某些地区电网,停电可达数周。

冰灾后,在电网规划上,打破大容量机组与负荷在电压等级上的隔离和分割,将合理数量的大容量机组接入到220kV地区电网内,使电源与负荷在电网中进一步融合,构成电源—电网—负荷“三位一体”的生命机体,保障各级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降低自然灾害给电网带来的风险。同时,电源—电网—负荷融合可消除潮流的迂回,降低网损,相应减少500kV输变电容量,节约巨额建设投资,取得显著绿色经济效益。并且,发电机电动势被升压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封闭”在220kV区域,可以平衡和缓解500kV电网短路容量增长趋势。

由于要将大容量机组接入220kV地区电网,机组容量相对于地区电网负荷的比例过大,相应产生了“大机小网”形态的送端电网高频问题,由于切机控制措施的粗粒度大,难以保持孤网功率平衡,欠切时仍可能发生高频失稳,过切时又会导致低频切负荷甚至孤网失电[6]。要保障“大机小网”孤网高频稳定,关键在于提高机组调速系统的高频调节能力。

本文在发现电网潮流状态转移对机组功率分配性质的基础上,研发了与之配合的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技术,这种机网协调控制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送端电网高频稳定水平和机组安全水平。

1 送端电网高频稳定问题

1.1 基本概念介绍

高频稳定:如果送端电网解列或孤网运行时负荷跳闸发生高频事故,孤网能够返回到稳态频率,超速保护(OPC)不发生反复循环动作,不发生机组跳闸,不造成孤网内的负荷损失,称为保持了高频稳定。

高频稳定裕度:电网保持高频稳定的最大的甩负荷率δ称为电网高频稳定裕度。

式中:P0为孤网内机组在电网高频事故前的发电功率;PL为孤网内负荷功率。

机组的调节系统是保障孤网高频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衡量机组的调节能力,本文称单台机组构成的孤网高频稳定裕度为该机组调节系统的高频稳定裕度。

1.2 一次调频能力的局限和OPC反复动作机理

机组频率紧急调节任务由一次调频承担,它跟随频率偏差调整机组功率,是机组在不清楚电网发生什么、发电功率应该调整多少情况下的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调节方法,调节速度较慢,原动机功率调节很难跟上电网的快速变化。

当电网频率升高到额定频率的103%时,为保护汽轮机安全,汽轮机OPC快速关闭高、中压汽门,将电网频率降至额定后,OPC返回,将调门控制权转移到调速器。此时,由于机组不清楚电网发生什么,应调整多少功率,调速器功率给定仍然保持在高频事故前的数值,而一次调频调节缓慢且受限幅限制,调速器仍然将调门控制在汽轮机功率远超孤网负荷功率的位置,使机组发出超出负荷的功率,导致电网频率再次上升,触发OPC再次动作,形成反复循环,引起电网功率和频率大幅振荡。送端电网解列事故的频率录波见图1[7]。

图1某送端电网解列事故甩负荷7.8%后频率波动过程Fig.1 Frequency fluctuation at load rejection 7.8%when a sending power grid disconnected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汽轮机调速系统的高频稳定裕度仅9%左右[5]。

2 孤网潮流转移对机组功率分配的性质

2.1 高频事故初期孤网潮流转移分析

孤网内有m台同步机组,第i台机组事故前的发电机功率为P0i,事故后的发电机功率为Pei,机械功率为Pmi,机组额定功率为Pgi。转动惯量时间常数为TJi,孤网内机组转速为ω。

高频事故一旦发生,孤网潮流状态立即发生转移,发电机功率从事故前的功率P0i转移为Pei,潮流转移过程是电磁暂态过程,相对于机电暂态过程是瞬时完成的,由此形成机电不平衡功率ΔPi。

高频事故初期,由于调速器及其伺服机构的延迟,加上原动机的滞后,机械功率Pmi的变化极小,近似于事故发生之前的发电机功率P0i,则有

机电功率不平衡引起机组转速ω发生变化,则第i台机组机电暂态方程为:

由于孤网内机组同调,因此,可设高频事故时转速相同,则高频事故初期孤网的机电方程为:

式中:ΔP为孤网不平衡功率。

2.2 孤网潮流状态转移对机组功率分配的性质

1)平衡性

由于能量守恒,高频事故后同一时刻的电网负荷功率PL恒等于网内机组发电功率之和,即

2)分配协调性

由式(4)和式(5)可导出:

式(7)意味着,在高频事故初期,孤网不平衡功率是按各台机组容量与机组转动惯量时间常数的乘积的比例自动分配到网内的各台机组。注意到,构成电网主力电源的水电机组和火电机组的转动惯量时间常数差别不是很大,式(7)近似于按照机组容量大小的比例为孤网内机组分配调节容量,这是一种合理的分配方式。

如果在高频事故初期,机组按各自测量采集的机组电功率Pei,作为机组功率控制目标,独立进行调节控制,能够协调地将机网功率调整平衡,使孤网频率达到额定。

3)与安全稳定(简称安稳)系统切机的独立性

高频事故初期,如果安稳系统切机,切机后孤网将再次发生潮流转移,孤网又瞬间对其他的发电机功率再次地进行重新分配,机组功率信号仍然保持平衡性和分配协调性。这意味着,在安稳系统整组动作时间之后测量得到的Pei信号,无论安稳控制系统是否发生切机,都仍然保持平衡性和分配协调性。

可以证明,OPC动作时刻,即转速或电网频率达到103%的时刻,在安稳断面切机的整组动作时间之后,论证如下。

电网中的多台机组可以等值成一台机组,等值机组的惯性时间常数为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TJ[8],大于7s。解算等值机组的机电方程(见式(4)),可以得到甩负荷率ΔP′、转动惯量时间常数TJ、转速ω及其升速Δω与OPC动作时间t的关系式为:

机组转速上升至103%的动作时间为:

在机组发电功率全部甩出的极端情况下,ΔP′=1(标幺值),可计算出OPC动作时间大于0.216s。而安稳断面切机的整组动作时间小于0.2s,小于火电机组OPC动作时间。因此,发电机功率采集的时刻以转速或电网频率达到103%的时刻为宜。

3 孤网状态转移高频稳定控制系统

3.1 控制系统构成

控制系统由孤网潮流状态转移和机组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2个部分构成,见图2。

1)孤网潮流状态转移。孤网自身作为一种天然的中央控制系统,在送端电网解列或孤网运行时负荷跳闸的初期,孤网潮流状态转移自动地给机组快速分配了机网功率平衡的、机组之间协调的功率信号。

2)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机组判别高频紧急状态、测量电网潮流状态转移分配给机组的功率,得到了最终稳定状态的功率控制目标。在电网高频事故的起始,机组就知道了电网发生了什么、功率应该调节到多少,立即实施快速的、准确的、一步到位的控制,对机组调速器状态实施快速转移控制,跟上孤网潮流转移的突变过程,使机网迅速达到稳定状态。

3.2 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

1)高频紧急状态判别和机组功率目标的测量

通过OPC动作、机组转速、电网频率或机组功率突变量超过阈值等信号的复合逻辑判断,能够可靠地判别机组所在的电网是否发生送端电网解列或孤网负荷跳闸所引起的高频紧急状态,并能够分辨和剔除出传感器故障、机组脱网跳闸等因素。

判别出高频紧急状态的初始时刻,即转速或频率达到103%的时刻,并仅在这个时刻,采集电网分配给机组的功率Pe。由于Pe是在频率达到103%之时测量的,与额定频率下的负荷功率存在的一些偏差,但这个偏差是可以进行校正的。

频率达到103%时的负荷功率PL_103,可以通过电压频率校正系数KL,折算为电网频率为额定时的负荷功率PL[9]。

由,得出。为保持与额定频率下的负荷功率PL相等,功率控制目标Piobj校正为:

式中:U为高频事故后测量的电厂母线电压;U0为高频事故前测量的电厂母线电压;df为有功频率影响因子;a,b,c为负荷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部分的比例系数,有a+b+c=1。

df,a,b,c参数可通过机组所在地区的综合负荷建模方法(SLM)得到。

2)调速器的功率给定切换为Pobj

机组一旦判别出高频紧急状态,立即将Pobj作为调速器的功率给定,使调速器功率控制环节按照Pobj进行调整。

3)调速器比例—积分—微分(PID)状态的强制转移

虽然调速器功率给定发生改变,但是PID输出状态并不能立即跟随改变,只能缓慢地过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调速器的性能。

PID的状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积分器状态决定,在数字控制系统中,积分器状态是积分累加器的数值。稳定状态下,积分累加器数值S与机组功率P构成线性的函数关系S=f(P)。

根据预测到的电网最终稳定状态下的机组功率Pobj,可以计算出对应的PID状态Sobj=f(Pobj),将Sobj数值一次性地刷新到积分累加器中,强制实施PID状态转移,能够加快系统过渡到稳定状态的过程,大幅提高调速器的性能。

调速器状态转移就是将解列前调速器的功率给定和PID状态切换为解列后的最终稳定状态。如果从调速器最终稳定状态回顾和观察孤网解列的动态过程,可以发现该措施的关键之处在于,它将复杂的机网高频动态过程转化成为一种不偏离电网最终状态的扰动,控制性能因此得到大幅提高。

4 仿真检验和分析

4.1 机组功率分配性质的仿真检验

潮流转移对机组功率分配的性质是在理想电网的假设条件下推导的,未考虑解列前各类故障给机组施加的扰动和机组之间的转速波动,未考虑分散采集功率的时刻不同而导致的偏差。实际电网中,式(6)和式(7)是存在偏差的。

以图3所示的220kV地区电网为算例,在多种故障导致解列情况下,对测量的功率控制目标的偏差进行仿真,该电网含有2台600 MW火电机组,2台100 MW水电机组和1台75 MW水电机组,解列后孤网甩负荷率为36.4%。图中,所有量的单位均为MW;L表示负荷。

仿真数据详见附录A,测量的功率控制目标与式(6)性质的最大偏离度为3.61%,与式(7)性质的最大偏离度为6.08%,误差在一次调频的有效控制范围内,测量的功率控制目标可以作为机组调速控制的有效信号。

4.2 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状态转移控制模型与仿真

600 MW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状态转移控制模型见图4,实测参数和调门机构模型见文献[10]。该型号调速器PID的积分累加器的稳态数值Sobj与Pobj的函数关系为Sobj=(1-K)Pobj,其中K为调速器中的前置系数。

对单机孤网解列甩负荷50%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仿真对比见图5。

图5孤网解列甩负荷50%时汽轮机组动态过程仿真Fig.5 Simulation for steam turbine in disconnecting grid which lost load is 50%

仿真过程揭示,汽轮机转速升至3 090r/min时OPC快速关闭高、中压调门,汽轮机功率的快速减少使电网频率下降。当转速降至3 045r/min时OPC返回,将调门控制权转到调速器时,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输出的调门阀位命令,能够使汽轮机组功率与电网负荷达到基本的平衡,也就避免了OPC再次动作。从而将汽轮机组调速系统的高频稳定裕度提高到50%以上。

4.3 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状态转移控制模型与仿真

水轮机导叶不能够快速关闭,甩负荷时更容易导致电网频率飞升[11]。本文以水压调节保证要求高,导叶关闭较迟缓的700 MW巨型水轮机组为研究对象,调速系统模型和状态转移控制见图6,实测参数见文献[12],导叶关闭时间取某厂该型机组的实测时间11.7s。稳态下该水轮机调速器PID的积分累加器的数值Sobj与Pobj的函数关系为Sobj=Pobj。

对单机孤网解列甩负荷25%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仿真对比见图7。仿真过程表明,状态转移控制使伺服系统以水轮机允许的最快关闭速度关闭导叶,在保障水轮机调节保证的安全条件下,大幅提高了水轮机组的调节能力。在最高频率不超过110%条件下,水轮机组调速系统甩负荷能力可扩大到25%~30%。

4.4 实际电网仿真

以PSASP 6.2为仿真平台,通过自定义方式对基于潮流转移信号的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建模,对本文图3所示的地区电网与主网解列后的高频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孤网中2台汽轮机组和3台水轮机组分散独立控制,协同调整,保持了孤网高频稳定。解列后DYDC电厂2台汽轮机的OPC只动作一次,孤网频率最高值为51.58 Hz,稳态频率为50.21Hz。

5 状态转移控制的性能

5.1 大幅提高送端电网高频安全稳定水平

汽轮机组调速系统的高频稳定裕度从当前的9%提高到50%以上,水轮机组甩负荷能力可扩大到25%~30%,并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水平。

5.2 分散独立性

孤网内各个机组相互之间、机组与电网安稳切机系统之间,不需通信连接进行协同,分散独立地进行控制,天然地形成协调。

5.3 协调性

1)汽轮机OPC与调速器的协同与自律。OPC汽门快关控制和调速器PID控制相互协作,取长避短,既保障汽轮机叶片的频率安全,又使得汽轮机功率调整过程快速跟上了电网机电暂态过程,避免了OPC反复动作,提高了电网高频稳定水平。

2)机组之间的协同。孤网内分散的水电和火电机组,各自独立按潮流状态转移分配的功率控制目标,进行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快速、准确、协同、互不干扰地将机网功率调整到平衡。理论上可以消除一次调频固有的稳态频差。

3)安稳切机与机组状态转移控制的协同互补。两者能够以不同的策略和控制方式,各自独立控制和调节,相互配合保持天然的协调一致,机组状态转移控制起着协同或后备的作用。

5.4 坚固性

电网潮流状态转移原理没有控制范围的限制,无论孤网运行时负荷线路跳闸还是送端电网解列,无论解列点或孤网负荷跳闸发生在电网何处,也无论孤网大小,孤网这个天然的中央控制系统均能正确地发出信号,不存在误动、拒动和设备维护问题,这种普适性是安稳控制系统无法具备的。

机组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的措施简洁、无控制性能参数,所有的措施可以通过软件形式嵌入到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的电控柜程序中,能够达到“一次验证、终身免维”的可靠性要求。系统普适性和可靠性共同构成的坚固性,使系统能够适应“极小概率、难以预见、连锁发生、危害极大”灾害性事故。

5.5 兼容性

兼容现有技术。除电网高频状态外,不改变现有调速系统的控制原理、结构、参数、功能和性能,不与现行标准、规程冲突,利于实施。

6 结语

本文所述的状态转移高频稳定控制技术,利用高频事故时孤网潮流状态转移分配给机组的功率信号,实施极为简洁的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机组调速系统快速和准确地跟随电网突变,大幅提高电网高频安稳水平,具有分散协调性、坚固性和兼容性,厂网两利。

该技术意义在于弥补了一次调频原理的局限,使灾害破坏下残余的送端电网具备生命自持的“蚯蚓化”[13]能力。而其作用在于能有效提高“大机小网”高频稳定水平,支持大容量机组接入220kV地区电网,实现电源—电网—负荷融合,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绿色、经济智能电网重要技术支撑。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摘要:为了缓解500kV电网短路电流增长趋势,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智能电网,需要采取电源—电网—负荷融合的电网规划设计理念,将大容量机组接入220kV地区电网。为了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大机小网”高频稳定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频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高频事故时孤网潮流转移功率信号对调速器实施状态转移控制,能够使机组调速系统快速和准确地跟随孤网突变,将汽轮机组调速系统高频稳定裕度从当前的9%提高到50%以上,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性能也得到大幅提高,控制系统具有分散协调性、坚固性和兼容性,能够使灾害破坏下残余的送端电网具备生命自持的能力。最后,对机组潮流转移功率的性质进行了推导和仿真,并论述了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的方法、模型和仿真效果。

上一篇: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下一篇:备自投部分回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