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共8篇)
转移因子 篇1
转移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 其化学本质为肽与核苷酸复合物。它能通过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活化,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促进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而提高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诱导免疫细胞活化,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提高机体抗病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转移因子由试验室自制。
1.1.2 试验动物
试验在酒泉市天河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 试验动物均为本公司饲养或繁育的健康生猪。
种公猪:同一圈舍内, 同品种, 体重相近, 种公猪12头,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6头, A组为试验组, B组为对照组。
种母猪:同一圈舍内, 同品种, 体重相近, 待配种母猪22头, 随机分为C、D两组, 每组11头, C组为试验组, D组为对照组。
后备母猪:同一圈舍内, 同品种, 体重相近, 30日龄后备母猪30头, 随机分为E、F两组, 每组15头, E组为试验组, F组为对照组。
商品猪:同一圈舍内, 同品种, 体重相近, 30日龄商品猪60头, 随机分为G、H两组, 每组30头, G组为试验组, H组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转移因子的制备
选择健康生猪处死, 采取脾脏, 取其表面被膜、脂肪及结缔组织, 搅碎并称重后与等量蒸馏水混匀, 经匀浆, 反复冻融后, 离心取上清, 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5 ku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超滤液经过0.22μn的滤膜过滤除菌, 进行理化性质分析, -20℃保存备用。
1.2.2 试剂的注射
种公猪:试验开始首日和90日, A组分别注射10 m L转移因子, B组分别注射10 m L生理盐水;种母猪:配种前一周, C组注射10 m L转移因子, D组注射10 m L生理盐水。后备母猪:试验开始首日、90日和180日, E组分别注射5 m L、5 m L和10 m L转移因子, F组分别注射5 m L、5 m L和10 m L生理盐水;商品猪;试验开始首日和90日, G组分别注射5 m L转移因子, H组分别注射5 m L生理盐水。
2 结果
试验开始后, 分别统计各组一定时间内常见疫病发病次数。种公猪:180 d;种母猪:试验开始至下次配种前;后备母猪:210 d;商品猪:180 d。
应用转移因子后, 猪群发病次数和综合发病率均有明显的下降, 种公猪发病次数由3头 (次) , 下降为2头 (次) , 下降了33.3%, 综合发病率由50.0%, 下降为33.3%;种母猪发病次数由4头 (次) , 下降为3头 (次) , 下降了25%, 综合发病率由36.4%, 下降为27.3%;后备母猪发病次数由9头 (次) , 下降为6头 (次) , 下降了33.3%, 综合发病率由60.0%, 下降为40.0%;商品猪发病次数由14头 (次) , 下降为10头 (次) , 下降了28.6%, 综合发病率由46.7%, 下降为33.3%, 详见表1。
3 讨论
3.1 对机械性外力和猪咬斗引起的外科病基本没有预防效果
转移因子主要是通过刺激免疫细胞, 激活细胞免疫, 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疫病抵抗能力。对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各类疫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而对各类机械性外力和猪互相咬斗引起的外科病基本没有预防效果, 只能在后期愈合时起到促进作用。所以, 本试验主要研究转移因子预防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各类疾病的效果, 试验中所指常见疫病不包括机械性外力和猪互相咬斗引起的外科疾病。
3.2 转移因子是一种免疫增强剂
通过单一或者与疫苗协同作用于机体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抵抗力, 最终预防疫病发生。但它本身并不是药物, 没有直接治疗疾病的功效。有报道称转移因子与药物协同使用,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以现有理论研究来看, 应该还是转移因子激活了细胞免疫功能, 通过机体抵抗力的提高, 促进病情的好转。
3.3 转移因子用剂量、方式和给药间隔没有统一标准
转移因子作为一种生物制剂, 由于制作、储存、运输、应用等各环节技术要求较高, 加之自身研究还不够透彻, 商品化生产较少, 好多试验研究所需转移因子都是试验室自己制备, 各自工艺不统一, 有效成分含量高低不一, 导致研究成果中对使用剂量、方式和给药间隔没有统一的标准。本试验主要研究转移因子对预防生猪常见疫病效果, 对具体产生和最佳预防剂量并未进行研究, 试验中根据生猪个体大小分为5 m L和10 m L两个给药剂量, 每间隔90 d给药一次, 以大剂量、频繁给药, 研究转移因子预防效果。
转移因子 篇2
【用法用量】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每支加入注射用水2ml溶解,肌肉注射,12周为一疗程。第1~4周,每日1次,每次注射2mg;第5~12周,每2日1次,每次注射2mg。(每次2~4mg,一天1次或隔日1次)
【不良反应】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偶有过敏者请按过敏处理。
【禁忌】对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过敏及肝肾功能和造血功能衰竭者禁用。
【注意事项】溶解后如有不溶性沉淀、浑浊或西林瓶有破损等情况禁止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药理毒理】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传递乙型肝炎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信息,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特异性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的功能,当其进入人体后,可使患者的正常T细胞转变成特异性致敏T细胞。
致敏T细胞分为杀伤性致敏T细胞(TC)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两种。杀伤性致敏T细胞(TC)能对乙型肝炎病毒寄生的肝细胞实行特异性杀伤,将乙型肝炎病毒驱除出其寄生的肝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则可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吞噬细胞激活因子等,以介导炎症反应,增强杀伤病毒作用。
同时,释放的淋巴因子又可使体内其他淋巴细胞致敏,形成更多的效应淋巴细胞,增强、扩大细胞免疫效应,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增殖的目的。此外,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还具有普通转移因子的成分和作用,可调节机体其他方面的免疫功能。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经动物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证实,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的生物制剂。
【规格】2mg/支
【贮藏】2~8℃暗处保存
【有效期】2年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80005
【生产厂家】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转移因子 篇3
关键词:转移因子,皮下氧,毛囊炎
毛囊炎是系毛囊浅部或深部的细菌感染, 好发于头皮、颈胸背部, 可急性发作, 亦可反复发作多年不愈, 还可发展为深在性损害, 如疖、痛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60例, 女20例, 年龄在15~45岁。病程3个月~3年;典型临床表现为红色毛囊性丘疹顶端化脓, 中间有毛发穿过。符合毛囊炎诊断标准[1]。
治疗前检查: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脂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内服四环素片, 外搽盐酸左氧氟沙星乳膏, 二硫化硒洗剂外洗每周2次[2]。同时上臂内侧注射转移因子每日2次, 肩胛下部皮下注射氧气每次150~200mL, 每周2次, 10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皮疹消退, 显效为皮疗疹消退≥70%, 有效为皮疹消退≥30%, 无效为皮疹消退<30%或加重。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除部分患者出现皮下氧注射部位疼痛外, 无其他不良反应。疼痛患者注意减少注入氧气量, 开始感觉注射部位麻木、胀痛, 操作者见注射部位膨窿即可拔针。
3 讨论
本病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其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 转移因子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调整抗体的免疫功能, 使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状态, 增强皮肤抗细菌侵袭的能力。皮下注射氧气可以调节免疫, 增强皮肤抵抗力。从而改变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采用转移因子及皮下氧配合治疗疗效好, 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皮肤科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82-183.
转移因子 篇4
1 材料
1.1 试验样本
牦牛脾脏采集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1.2 试验动物
34周龄昆明系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18~22 g,由青海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试剂与仪器
GSH-Px试剂盒(批号为130410)、SOD试剂盒(批号为130410)、MDA试剂盒(批号为130409)、蛋白定量测试盒(批号为130403),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微型漩涡混合仪(型号为XW-80A),上海沪西仪器分析厂生产;低速台式离心机(型号为TD24-WS)、离心机(型号为TDZ5-W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为UV-1600),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石英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型号为1810-B),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BSA系列电子天平、数显恒温搅拌循环水箱(型号为HH-60)、可调高速匀浆机(型号为FSH-2A),常州市华普达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2 方法
2.1 牦牛脾脏非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
采用冷冻-透析法制备转移因子,-20℃保存,备用。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20只健康小鼠适应性饲养3 d,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TF 0.2 m L,对照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 L,持续15 d,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2.3 组织匀浆的制备
注射15 d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心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各0.1 g,制成10%组织匀浆,备用。
2.4 组织匀浆中各物质含量的测定
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小鼠心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牦牛脾脏TF对小鼠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药物组小鼠脾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U·mg-1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含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3.2 牦牛脾脏TF对小鼠组织中GSH-Px活性的影响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药物组小鼠心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U·mg-1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3.3 牦牛脾脏TF对小鼠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3。
nmol·mg-1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含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3可知,药物组小鼠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
4 讨论
TF是一种新型而又安全的免疫制剂。医学领域中在其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许多报道[3]。在兽医临床试验性治疗中,TF对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感染病、免疫缺陷病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4]。张广英等[5]研究表明,猪TF能显著增加受体猪的外周血T细胞比值。王建文等[6,7]研究表明,鸡TF除对仔鸡的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增重作用明显外,还具有促生长发育作用。马志勇等[8]研究表明,犬TF可使小鼠E玫瑰花环形成细胞显著增加。常建军等[9]研究表明,牦牛转移因子有增加其细胞免疫的作用。蒋小武等[10]研究表明,鹅脾脏转移因子粗提液对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一定作用。
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抗氧化系统来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抗氧化系统包括非酶类抗氧化剂和酶类抗氧化剂。非酶类抗氧化剂主要有维生素E、维生素C、谷胱甘肽、一氧化氮、β-胡萝卜素等,酶类抗氧化剂主要有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11]。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活性的高低间接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SOD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2]。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酶,它特异地催化还原型GSH对H2O2的还原反应,可以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作用。GSH-Px活性增强能够减轻组织细胞过氧化损伤,降低脂类过氧化物的形成,可以分解过多的过氧化物,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和抗氧化作用,是机体抗过氧化能力的指标之一,它的活性降低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能力的降低,也就标志着机体氧化的加快和老年疾病的增多。MDA含量的高低间接反映机体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细胞受损程度[13,14]。研究表明,不同个体中SOD和GSH-Px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且以SOD活性降低最明显,而脂质过氧化物的代谢产物MDA含量则随年龄而升高[14],可见衰老存在自由基代谢的絮乱。
转移因子 篇5
为了探索羊胎盘转移因子对肉鸡新城疫病毒( NDV) 抗体消长规律的影响,特设定如下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动物分组与康肽的用法及用量
将510 羽1 日龄AA+肉鸡苗随机均分为2 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Ⅰ。试验组Ⅰ分别于1,7,13,21,30 日龄在饮水中添加康肽0. 05,0. 1,0. 1,0. 15,0. 2 m L / 羽。于肉鸡30 日龄时,在对照组中随机挑选30 羽鸡组成试验组Ⅱ。试验组 Ⅱ 于30 日龄饮水中添加康肽0. 3 m L/羽。
1. 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AA+肉鸡的饲养管理采用肉鸡养殖场( 户) 认可的高温饲养、限饲限光、定时、保健预防为主的精细管理模式[1 - 3]。肉鸡所需的肉小鸡( 510 ) 、肉中鸡( 511) 、肉大鸡( 513) 配合饲料由驻马店正大有限公司生产。
1. 3 试验动物的药物保健程序
所养肉鸡全程使用药物保健,程序详见表1。
注: 所用保健药品由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按说明书指导量使用。
1. 4 试验动物的免疫程序
所养肉鸡全程防疫情况,详见表2。
注: 所用疫苗由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 5 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工作原理
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试剂盒的工作原理是用病毒抗原包被96 孔反应板。被检测血清样品加入反应孔后的孵育阶段,血清中的特异性新城疫病毒抗体( NDV - Ab) 与包埋的病毒抗原反应形成复合物。经过洗涤,未结合的物质被去掉。加入酶标抗体,酶标抗体可以与吸附在反应孔中的鸡新城疫抗体结合。反应后进行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被洗去。再加入底物,反应颜色的深浅与血清中NDV - Ab抗体数量直接相关。最后利用DNM - 9602G酶标仪( 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测定。
1.6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利用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经统计分析整理后,制出三组肉鸡全程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图,见图1。
由图1 可知,7 日龄首免前,母源抗体效价都很高,试验组Ⅰ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 0. 05) 。首免后试验组Ⅰ和对照组肉鸡的NDV -Ab效价都逐渐下降,到21 日龄新城疫二免后,经过22 日龄的急剧下降,出现免疫空白期,随后逐渐上升。试验组Ⅰ的抗体效价已经高于对照组,到30 日龄新城疫三免后,三组肉鸡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都逐渐上升,但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 01) 。但三组肉鸡全程抗体效价都在临界值之上,均可以对肉鸡进行基础保护( 临界值396) 。
3 分析
本试验所用试验动物( AA+肉鸡) 新城疫采用3 次免疫,分别在7 日龄、21 日龄和30 日龄[4 - 5]。1 ~ 6 日龄间试验组Ⅰ和对照组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母源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 P > 0. 05) ,7 ~ 21 日龄间两组差异也不显著( P > 0. 05) ,说明羊胎盘转移因子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促进法氏囊中B细胞发育生成,起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但21 日龄二免后,尤其是30 日龄三免后,试验组Ⅰ、Ⅱ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1) 。说明羊胎盘转移因子在21 日龄后逐渐可以促进法氏囊中B细胞发育生成,加快了机体的免疫应答。
4 结论
1 日龄( 0. 05 m L / 羽) 、7 日龄( 0. 1 m L / 羽) 、13 日龄( 0. 1 m L / 羽) 、21 日龄( 0. 15 m L / 羽) 、30 日龄( 0. 2 m L/羽) 饮水中添加羊胎盘转移因子,在20日龄前对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的产生没有积极的作用; 但对21 日龄以后新城疫病毒免疫抗体的产生起积极作用。
30 日龄饮水中添加0. 3 m L / 羽的康肽对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免疫抗体的产生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效果略低。
为了提高新城疫病毒免疫抗体效价,增加肉鸡抵抗新城疫的能力,建议在白羽肉鸡养殖的21 日龄( 0. 15 ~ 0. 2 m L/羽) 和30 日龄( 0. 2 ~ 0. 3 m L/羽) 饮水中添加羊胎盘转移因子。
摘要:为了探索羊胚胎转移因子(康肽)对肉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消长的影响,试验在正常免疫的AA+肉鸡苗的1,7,13,21,30日龄在饮水中添加使用康肽,并全程测定肉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结果 表明羊胚胎转移因子在20日龄前对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的产生没有积极作用,但21日龄后有促进作用。
转移因子 篇6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发现与分类
VEGF是1989年Gospodarowicz[2]首先从牛垂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蛋白质, 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并在体内诱导血管形成。由于VEGF具有增强血管通透性的功能, 故又称血管通透因子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PF) 。它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脑、肝、肾、脾、肺及骨骼等组织, 参与正常的血管形成过程, 并在炎症、创伤愈合、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与血管生成和病变有关的诸多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VEGF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6p21.3, 全长28kb, 由7个内含子和8个外显子组成。其表达的VEGF是一种肝素结合型糖蛋白, 由2个具有N端序列且分子量相同的亚单位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分子量34~42kD, 等电点>7.5, 通过不同的mRNA剪切, 发现由VEGFmRNA编码的人VEGF至少有5种, 即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和VEGF206[3]。VEGF实际上是一族结构上具有同源性的蛋白, 将上述各种VEGF异构体统称为VEGF-A[4]。这5种多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但其溶解度和对基质蛋白的亲和力又显著不同, 对这些VEGF的研究显示:VEGF121是可溶性分泌型蛋白质, 不能与肝素相结合;VEGF165仅有30%~50%以可溶性方式分泌于细胞外基质, 其余部分与细胞膜或基底膜上含有肝素的蛋白聚糖类物质结合;VEGF189和VEGF206几乎结合于细胞膜或基底膜上含有肝素的蛋白聚糖上, 在细胞外液中不能测出溶解游离的形式。而VEGF家族包括6个等型:除VEGF-A外还包括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 (placenta growth facter, PIGF) [5]。VEGF一般以游离形式发挥作用, 结合型VEGF可能是一种储备形式, 当机体需要时, 通过蛋白水解酶的调节作用, 使其释放出来发挥作用, 主要作用于增殖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
VEGF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 结合实现的。VEGFR按其结构和功能不同主要分为VEGFR-1 (Flt-1) 、VEGFR-2 (fetal liver kinase 1, Flk-1/KDR) 、VEGFR-3 (Fms-like tyrosine kinase4, Flt-4) 。
VEGF是一种功能强大且能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 是新生血管形成的中心调控因子, 其主要功能包括: (1)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血管的形成:VEGF和VEGFR结合, 特异性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 同时引起内皮细胞Ca2+浓度快速升高, 刺激磷酸肌醇代谢, 诱发内皮细胞韦伯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释放, 诱导内皮细胞金属蛋白酶和间质胶原酶产生, 促进内皮细胞迁移, 侵入胶原中, 进而形成新生血管; (2) 增加血管通透性:VEGF是已知最强的血管渗透剂, 能够增加微小血管, 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和小静脉的通透性。VEGF使内皮细胞内囊状-空泡状细胞器 (vesicular-vacuolar organelle) 生成增加, 使血管形成一些小窗口, 产生有利于蛋白质等大分子渗透的通道。部分外渗蛋白质可形成纤维蛋白原, 成为血管外间质, 支持内皮细胞生长; (3) 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生长:淋巴内皮细胞的生长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似, 也受到VEGF等因子的调控, VEGF-C、D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和淋巴内皮细胞之间的互分泌关系。VEGF-C是特异性的淋巴生长因子, 它可选择性地促进淋巴管增生、增强淋巴管通透性, 为肿瘤细胞扩散提供有利条件, 参与淋巴管内皮细胞分裂繁殖、肿瘤淋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6,7,8]。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
VEGF是高选择性的促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 其调节内皮细胞活动是通过表达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实现的。VEGF受体有3种, 即VEGFR-1 (Flt-1) 、VEGFR-2 (Flk-1/KDR) 和VEGFR-3 (Flt-4) , 均为酪氨酸激酶受体, 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s) 。RTKs是一类起专一传导作用的跨膜受体, 具有内在细胞质酶活性, 是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必须组成成分, 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移行和新陈代谢。其中Flt-1和KDR是VEGF两种高亲和力的特异性受体, 几乎专有地表达在内皮细胞上, 在信号传导通路中Flt-1介导细胞移行, KDR介导细胞增殖。此外, 目前在内皮细胞上还发现了一种新受体neuropilin-1, 它是VEGF165特异性受体而不与VEGF121结合, 同不表达neuropilin-1受体内皮细胞比较, 表达neuropilin-1受体内皮细胞的KDR与VEGF165结合更具高效性, neuropilin-1增强了VEGF165和KDR的结合和VEGF165介导的内皮细胞移行, 反之, 当VEGF165与neuropilin-1结合受到抑制时, VEGF165与KDR结合及其有丝分裂原活性也被抑制, 可见neuropilin-1通过调制VEGF与KDR结合及其生物活性而影响VEGF诱导的血管形成, 但是编码该受体的基因还未被识别[9,10]。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对胃肠道腺癌研究发现, VEGFmRNA在正常上皮, 息肉和腺瘤中表达阴性或弱阳性, 而在腺癌则高度表达, 发生血管浸润, 淋巴道转移和肝转移的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增高, VEGF阳性表达的胃癌病人预后明显比表达阴性者差, , 提示VEGF是判断恶性肿瘤预后的良好指标。
张频等[11]研究发现VEGF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 以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最高, 正常胃黏膜组织最低。有远处转移胃癌组织VEGF的表达较无转移高 (P<0.01) 。尹清云等[12]应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研究发现VEGF阳性率在肿瘤>4cm组, Ⅲ-Ⅳ期和T3-T4组明显高于<4cm组、Ⅰ-Ⅱ期和T1-T2组, 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VEGF阳性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 临床分期, 侵润深度等密切相关。Ming-Xu Da等[1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C与人类胃癌淋巴侵犯的关系, 结果表明VEGF-C与胃癌的淋巴侵犯密切关联。Jung-Hye Choi等[14]研究VEGF-D与VEGFR-3和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提示VEGF-D与VEG-FR-3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表明VEGF-D与VEGFR-3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分子标志。但Seiji Onogawa等[15]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C与VEGF-D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时发现, 在早期胃癌当中VEGF-C才是淋巴受累与转移的主要因素。
3 小结
转移因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男性尖锐湿疣患者100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 无恶性肿瘤、HIV感染、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且可以根据治疗方案要求及时复诊。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年龄19~67 (平均43.5) 岁;病程0.5~2a。B组年龄18~68 (平均44.6) 岁;病程0.6~2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取截石或侧卧位, 醋酸白试验后在皮损基底处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 取-195.8℃液态氮冷冻剂, 按皮损情况用棉签蘸液氮, 接触按压疣体及附近2mm形成冰晶, 1个疗程时间为重复2~3次冻融。若皮损面积大、表面厚且高低不平, 选择喷冻, 注意保护附近正常皮肤, 通常用硬纸板, 在中心剪与皮损相同的洞覆盖皮损。根据病种、部位及皮损厚度决定治疗时间, 若皮损基底不大且有蒂, 取2个棉签蘸液氮夹住基底部冷冻, 时间0.5~1min, 次数1~3次, 术后需要外用软膏或者抗生素液, 3次/d, 情况过于严重时要用无菌纱布敷盖, 同时服用1w抗生素预防感染。严密观察创面愈合, 创面不可沾水且干燥清洁, 预防感染, 告知患者少食用海鲜类食物。术后局部组织肿胀起疱, 通常1~2w可消除, 若疱液过多需用注射器抽去。通常2~6w可让伤口愈合, 不可强行脱掉痂皮, 让其自行脱落, 治疗结束后疣体未完全脱落患者应该持续治疗至疣体完全脱落, 嘱托患者按时复检。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转移因子胶囊治疗, 取口服方式, 服用剂量为6mg的转移因子胶囊, 3次/d, 疣体脱落后1w停药。10d复诊1次, 随访3个月。
1.3 疗效评判标准
按照《男科学》[2]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判。显效:改善率大于60%;有效:改善率大于30%;无效:改善率在30%以下;痊愈:患者皮损均脱落, 随访无复发现象, 其中初次治疗前皮损面积减去现有皮损面积再除初次治疗前皮损后乘以100%, 得出的结果为改善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发现A组明显低于B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出现红斑肿胀10例, 水肿5例, 糜烂5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出现红斑肿胀2例, 水肿1例, 糜烂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发现A组显著高于B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经过3个月的随访, 发现A组有10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 复发率为20%;B组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 复发率为6%;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发现A组明显高于B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尖锐湿疣是当前性传播疾病之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 一般传统方法主要采取外科疗法、物理疗法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方法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液氮冷冻疗法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 由于其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 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 但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临床复发率极高, 因此探讨尖锐湿疣的有效疗法意义重大。
胡雅玉等[3]认为尖锐湿疣患者受疾病发生及转归影响, 其人细胞免疫功能发生变化, 其体液免疫反应出现异常, 对此治疗过程中, 在应用冷冻等去除局部病灶的疗法外, 增加使用免疫调节剂不仅可以降低复发率, 还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出现皮损及该症状的发展与消退均在很大程度上受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 近年来专家们发现人乳头瘤病毒不仅可以激发体液免疫反应, 同时还能够激发细胞免疫。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免疫功能形成诱导发生现象, 同时侵袭入表皮的人乳头瘤病毒通过T细胞介导产生细胞免疫。本研究患者在液氮冷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应用转移因子胶囊进行治疗, 该疗法与上述理论相符[4]。液氮冷冻在提高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抗病毒和预防复发的工程, 因此其在临床治疗中长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只适合应用在疣体较小及病灶范围不大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中[5]。本研究中B组患者应用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方法进行治疗, 能够经去除疣体及冷冻提高患者的全身免疫反应, 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另外转移因子胶囊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避免疾病复发。转移因子胶囊属于临床应用比较普遍的免疫增强剂, 其注入人体后形成的细胞免疫反应, 可持续数月或者大于1年。转移因子胶囊的重要成分主要提取健康猪脾脏中的多核苷酸、氨基酸以及多肽, 属于免疫调节药的一种, 能够对体液及免疫形成提高或者抑制的功能[6]。
本研究中A组患者应用液氮冷冻进行治疗, B组患者应用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方法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发现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小于B组,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B组, 由此说明冷冻治疗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更佳, 这是由于转移因子胶囊不存在抗原性, 不携带组织抗原, 同时还能够对机体迟发型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产生激发、恢复及提高的作用, 其进入体内不会被排斥, 并且不会由于产生抗体而失败, 所以能够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的增高。
综上所述, 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尖锐湿疣,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我院近来2年收治的男性尖锐湿疣患者100例, 分为A、B两组各50例。其中A组采取液氮冷冻疗法, B组采取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胶囊疗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男性尖锐湿疣患者采取液氮冷冻联合转移因子胶囊进行治疗, 效果良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很低, 值得广大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液氮冷冻疗法,转移因子胶囊,男性尖锐湿疣
参考文献
[1]刘维, 江丽芬, 贺凤娇, 等.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 (11) :906-907.
[2]郭应禄, 胡礼泉.男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胡雅玉, 任小丽, 胡恩平, 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粘膜部位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 (9) :999-1000.
[4]李建艇.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跖疣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 (13) :1839.
[5]童海涛, 张洪波, 任艳华.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11 (1) :46.
转移因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选择
本次观察病例来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哮喘合并RRI患儿。诊断依据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和全国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学术会议的标准。所有患儿均处于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经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反复发作。排除标准: (1)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 (2) 正处于急性发热性疾病者; (3) 试验前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免疫调节药治疗者; (4) 正在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者; (5) 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6) 有肝肾功能损害者。
1.2 分组方法及资料
符合上述标准者共56例, 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 (简称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1例;年龄 (6.1±3.0) 岁;6个月前呼吸道感染次数 (4.7±1.2) 次, 哮喘发作次数 (5.4±1.6) 次。对照组男16例, 女12例;年龄 (6.2±2.5) 岁;6个月前呼吸道感染次数 (4.4±1.1) 次, 哮喘发作次数 (5.4±1.7) 次。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3 研究方法
本次试验前先征得家长同意并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药物由一名不参加临床观察的医师专职管理, 临床观察医师和患儿均不知所属治疗组别。两组治疗期间由患儿或家长每日填写登记表, 记录可能出现的患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每2~4周随访1次, 如有患病每次均复诊或回访。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继续使用原剂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使用其他免疫调节药。观察组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 10ml/次, 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同样包装的安慰剂口服, 每次10ml, 用药频率同观察组;两组总疗程均为6个月。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呼吸道感染次数, 哮喘次数、天数, 发热天数, 咳嗽天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失访2例 (7.1%) , 对照组失访1例 (3.6%) 。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上述各项症状发作次数及天数均小于对照组, 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见表2。
由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治疗后C D 3、C D 4、C D 8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C D 3、C D 4、C D 8三项指标差异不大, 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好于对照组。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肾功能的尿素氮 (B U N) 和血白细胞 (W B C) 变化情况见表3。
注:n1为观察组例数, n2为对照组例数
注:n1为观察组例数, n2为对照组例数
由表3可以看出, 两组治疗前后对照比较, 上述三项指标变化均不大,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目前主要药物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但仍有部分患儿在足量、规律使用后症状仍无法有效控制。Heymann等[2]证实, 儿童喘息性疾病中大部分由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所以, 哮喘合并R R I患儿除重视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外, 控制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是减少哮喘发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是从健康动物脾脏中提取的肽及核苷类复合物, 并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 哮喘合并R R I患儿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后能使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咳嗽天数、哮喘天数明显减少, 同时哮喘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
哮喘合并RRI的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 表现为CD3、CD4、CD8降低和IgG、IgA降低[3]。赵启华等[4]研究发现, 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 CD3、C D 4、C D 8有所升高, 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本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免疫调节药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 C D 3、C D 4、C D 8的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 说明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哮喘合并R R I患儿的细胞免疫失衡状态。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的减少可能得益于呼吸道感染次数的减少, 但是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CD4淋巴细胞亚群Th1、T h 2及其相应的细胞因子是否有影响, 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 (2) :123-127.
[2]Heymann pW, Carper HT, Murphy DD, et al.Viral infections in relation to age, atopy, and season of admission among children hospitalized for wheezing[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4, 114:239-247.
[3]高云, 苏怡凡, 陈虹.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状态观察[J].兰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31 (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