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因子

2024-10-24

教师因子(共10篇)

教师因子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和所有人一样, 教师也承受着来自家庭、住房、赡养老人、孩子上学等方面的生活压力, 承受着来自单位的学历进修、职称评定、评优、聘任、幼儿安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压力, 这些都对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工作态度和工作目标产生着影响, 很多教师对职业的认识与追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倦怠感。

如何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一颗快乐的童心, 为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人生, 永远热爱幼教事业?这促使我们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将鼓励教师树立“爱事业、爱园所、爱孩子”的人生追求作为第一工作要务。

首先, 学习时代人物, 弘扬时代精神。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造就了很多时代弄潮儿。他们的精神、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快乐的奉献, 感人至深。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省市级模范教师、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都是生动的人生观讲座, 他们的创举、奉献是很好的教材, 时代人物、时代精神为教师职业追求注入了新鲜因子。教师的境界高了, 责任心强了, 也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幼儿园的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次, 引导教师正视自我、超越自我。如果常被现有的荣誉、光环笼罩, 教师就容易产生自我满足情绪, 觉得工作目标到头了, 就会降低工作追求。我们应及时了解园里教师这样的心理变化, 随之调整工作目标, 组织大家进行全面的园情分析, 剖析本园的方方面面, 用自己的弱势去和其他幼儿园的优势相比, 把其他幼儿园的优势放大, 进而使教师产生危机感, 如, 我园坐落在老的居民区, 居民区内生源少;教师年龄偏大, 缺乏年轻教师的朝气、热情与活泼, 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我们的硬件条件还有欠缺, 规模不大, 只有六个班硬件条件达标;我们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 等等。分析之后, 教师们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同时也激励了教师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

再次, 加强交流, 相互培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们要求教师每年读一本好书, 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并定期安排交流。每学期, 我们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本市、外省市参观学习, 回到幼儿园后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交流学习情况。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追求。

教师因子 篇2

【关键词】骨折;骨质疏松;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药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94-03

骨折愈合是一个需要细胞与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临床骨折愈合的常见方式[1]分为三个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性期[2]。

多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骨折愈合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起着重要的作用[1-2]。这些作用大致有: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诱导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软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组织形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等。而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延长也与一些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有着重要联系。在骨折的治疗中,中药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药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其作用机制与促进成骨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有密切联系。

1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在骨中含量较多,由骨细胞产生,在骨折愈合早期即开始表达。能激活成骨细胞的骨生成作用,同时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减少骨吸收。其可以以自分泌或者旁分泌的方式促进成骨,对软骨形成和软骨骨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Zimmerman等[3]发现股骨干和胫骨骨折的患者,在修复手术后14天时,血清中TGF-β1达到高峰。体外研究发现[4],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都能生成TGF-β,在软骨骨化过程中也出现大量TGF-β[4]。孙玉鹏等[5]发现在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能作用于小鼠股骨干骨膜间充质细胞使之增殖, 分化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通过软骨化骨作用形成新的骨质。另外,TGF-β亦可增强重组BMP-2的成骨作用[6]。在骨折愈合早期,TGF-β主要来自于血小板的脱颗粒作用,而PDGF,VEGF,FGF等细胞因子能促新生血管生成,可能能增加TGF-β在损伤部位的表达。几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成骨。

Yichayaou等[7]在对老年性髋骨骨折病例的研究中发现,在修复术后7d时,血清中TGF-β1已有明显升高,较高水平可维持一个月。另有实验证明[8],TGF-β1 在大鼠骨质疏松损伤愈合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周期性的表达现象:15d时达到高峰30d已经有回落,且TGF-β1的表达水平低于同时期的假手术组。

多个研究发现中药能促进TGF-β等成骨因子分泌而促进骨折愈合。研究发现[9]补肾健脾活血方(淫羊藿、熟地、鹿角霜、申姜、肉苁蓉、败龟板等)中药药液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骨折大鼠骨折断端TGF-β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是中药促进骨质疏松型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刘忠伦等[10]在交锁髓内固定术后早、中期用通络消肿汤和续筋接骨胶囊辅助治疗胫骨骨折,发现中药辅助治疗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优良率都优于对照组:且中药辅助治疗组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中药促进骨折骨性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另有研究发现[11]用丹参接骨胶囊治疗大鼠闭合性股骨骨折,在不同愈合时期TGF-β1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组。

2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在骨发生、骨修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MP能诱导特定的间充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12],并可以以软骨内化骨和膜内化骨两种方式诱导成骨。BMPs信号通过smad传导,smad家族是一类将信号从细胞膜外传导入细胞膜内的介导者[13]。BMP前体蛋白经蛋白水解后形成活性二聚体,再与BMPRⅠ和 BMPRⅡ型受体的复合物结合,Ⅱ型受体使Ⅰ型受体磷酸化激活,后者通过依次磷酸化Smad-1、Smad-5、Smad-8 来传递BMP信号[14]。

在BMP家族中,现在研究较多的为BMP-2和BMP-7。体外研究发现BMP-2可增强大鼠BMCs向成骨分化的能力[15]。离体的BMP-2可诱导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较成熟的成骨细胞样细胞[16]。BMP-7单独使用即有很强成骨活性,在富含成骨细胞的细胞培养中,BMP-7能促进细胞增生及胶原合成[17]。体内研究中,Blokhuis[18]等发现,BMP-7能使去势后骨折大鼠骨小梁的数量明显现增加,骨痂体积增大,从而显著促进雌激素缺陷大鼠骨折早期愈合。

刘东宁等[19]通过体外研究发现,三七总皂甙可通过上调BMP-2的表达水平、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尹宏[20]等用磷酸钙骨水泥-淫羊藿复合物局部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现其BMP-2mRNA的表达高于磷酸钙骨水泥治疗组,提示局部应用淫羊藿复合物治疗能更为有效诱导骨质疏松型骨折局部内源性BMP-2mRNA的表达,从而有效促进骨质疏松型骨折的修复。另有研究发现[21],接骨Ⅰ号(含红花、桃仁、桂枝、川芎、乳香、没药、元胡、锻自然铜、续断、狗脊等)能提高BMP-7基因表达水平,加速骨折愈合。以上研究均表明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与其促进BMP分泌密切相关。

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广泛存在与骨组织中,为一种促有丝分裂的生长因子。能促进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分裂与增殖,同时也能强力促进间充质细胞的分裂增值,并可通过促进纤维组织生成和血管生成来加速创伤愈合[22]。PDGF是由两条相关多肽链 (A和B)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二聚体[23],其存在PDGF-AA、PDGF-BB、PDGF-AB三种异构体结构。其中PDGF-BB能强烈地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和迁移[24-26]。在骨折后组织重建过程中,PDGF-A/B可由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合成分泌,起到募集间充质干细胞聚集于损伤部位,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26]。

当骨折发生时, 血小板黏附于骨髓腔内外的毛细血管内皮下层的胶原上, 同时释放大量 PDGF, 能增强单核细胞的大量增殖和分化, 协同其他因子促进骨折愈合[27]。杜志仙等[28]发现脑外伤合并骨折组骨折愈合速度较单纯骨折组快,PDGF于14d达高峰, 维持21d下降,其原因可能为脑外伤后脑组织PDGF表达增强,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被运输到血液中, 使血液中的PDGF 浓度升高,从而在骨折部位发生高表达,进而使其调控骨折愈合的作用得以发挥。

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中[29-30],发现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与PDGF促进一般性骨折机理相同,PDGF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血管再生, 促进纤维骨痂分化、成熟, 促进成骨细胞分裂、 增殖。

在对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的机理研究中,魏合伟等[31]发现运用中药骨康(含补骨脂、淫羊藿、熟地等)含药血清培养的成骨细胞进行移植, 能增强骨痂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 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R 的表达,促进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另有对兔骨折的研究发现[32],接骨丹(含当归、川芎、红花、桃仁、骨碎补、牛膝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骨折愈合较快,骨折端微循环明显改善,且接骨丹能调节外周血中骨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促进BMP、TGF-β、PDGF的表达 。

4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可以显著增强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骨髓前体细胞的数量。另外,它还可以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存活期,使其凋亡延迟[33]。GCSF是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强有力的动员剂, 常应用于骨髓或干细胞移领域,能促进干细胞的释放、富集、动员、迁移和分化 [34]。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表达增加,而NSAIDs则能抑制骨折愈合。Kaygusuz MA等[35]研究发现GCSF能使骨折后大鼠TGF-β1表达增加,显著促进骨折愈合。同时给予GCSF后也能拮抗萘普生导致的TGF-β1表达减少以及骨折愈合延迟现象,表明GCSF对促进骨折愈合有显著作用。另有研究表明,rhG-CSF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动员机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增殖和趋化到外周组织损伤处,也可动员外周BMSCs快速增殖。

在相关中药研究中,黄进等[36]研究发现体积分数10%的中药黄精含药血清具有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显著促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 的表达。

5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细胞因子的研究可谓是一热点。在骨损伤修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细胞因子的周期性表达情况、作用机理探讨较多,肯定了其在骨折愈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许多细胞因子家族(如BMP家族)庞大,数量众多,一些目前人们还不熟知、了解还不深入的细胞因子在骨修复中发挥的作用是需要探知的。中药是我国的瑰宝,中药治疗骨折及骨质疏松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探寻中药治疗单纯骨折、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分子机理,对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Einhorn TA . The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fracture healing[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98,(S355) :7-21.

[2] 裘法祖.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712-714.

[3] Zimmerman G, Henle P, Kusswetter M, et al. TGF-beta1 as a marker of delayed fracture healing[J]. Bone 2005,36(5):779-785.

[4] Robey PG, Young MF, Flanders KC,et al. Osteoblasts synthesize and respond to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in vitro[J]. J Cell Biol, 1987,105( 7) : 457-463.

[5] 孙玉鹏,陆裕朴,胡蕴玉,等.TGF-β诱导体内成骨效应[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 2):129-132.

[6]杜俊杰,胡蕴玉,罗卓荆,等.β转化生长因子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诱导成骨的调节机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 5( 6):536-537.

[7] Beloosesky Y, Weiss A, Hershkovitz A, et al. Serum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post hip fracture repair in elderly patients[J]. Cytokine,2011,54(1): 56-60.

[8] 李媛,张瑞,董茵,等,骨质疏松性骨损伤愈合过程中细胞生长因子的动态表达[J]. 天津医药,2009,37 (1):36-38.

[9] 潘贵超, 王辉奇, 张治国.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2): 156-157.

[10]刘忠伦,王昌刚.中药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1):270-272.

[11] 王希强,孙仁光,孙仕润,等. 丹参接骨胶囊对闭合性股骨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5):622-627.

[12] Kanakaris NK, Petsatodis G, Tagil M, et al. Is there a role for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in osteoporotic fractures[J]. Injury,2009,40(S3):21-26.

[13]Wang SN,Lapage J,Hirschberg K. Loss of tubular bone morphogenetic Nephro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1,12(11):2392-2399.

[14] 倪滨. BMP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07,36 (10) :970-973.

[15]何倩婷,盛士虎,凌励,等.受体在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中的作用[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9(1):23-26.

[16]Yamaguchi A,Katagiri T,Ikeda T,et al.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stimulates osteoblastic maturation and inhibit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J].J Cell Biol,1991,113(3):681.

[17] Maliakal JC,Asahina I,Hauschika PV,et al . Osteogenic protein - 7(BMP - 7)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stim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makers characteristic of osteoblast phenotype in rat osteosarcoma cells[J]. Growth Factors,1994,11 (3) :227.

[18] Blokhuis T, Buma P, Verdonschot N, et al. BMP-7 stimulates early diaphyseal fracture healing in estrogen deficient rats[J]. J Orthop Res, 2012,30(5):720-725.

[19]刘东宁, 王云国, 刘志礼, 等.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 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 52(9): 9-13.

[20] 尹宏,钱卫庆. 淫羊藿对骨质疏松型骨折局部骨形成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8):717-720.

[21] 邵高海,邱宇,高仕长,等.接骨I号治疗兔桡骨骨折中BMP一7表达的实验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2):141-144.

[22] Heldin CH, Westermark B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n vivo role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J]. Physiol Rev,1999,79(4):1283-1316.

[23] Rasubala L, Yoshikawa H, Nagata K, et al .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in the healing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in rats[J]. Br J Ora Maxillofac Surg,2003,41(3):173-178.

[24]Kratchmarova I, Blagoev B, Haack-Sorensen M, et al. Mechanism of divergent growth factor effects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J].Science, 2005, 308(5727):1472-1477.

[25] Tamama K, Fan VH, Griffith LG, et 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s a candidate for ex vivo expans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Stem Cells, 2006,24(3):686-695.

[26] Fierro F, Illmer T, Jing D, et al.Inhibit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 by imatinib mesylate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and alters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tro[J]. Cell Prolif, 2007, 40(3):355-366.

[27] Oreffo R. Growth factors for skeletal reconstruction and fracture repair[J]. Curt Opin Investi Drugs,2004,(4):419-423.

[28]杜志仙,周缜, 王祥杰,等.大鼠脑损伤对股骨骨折骨痂中CGRP和PDGF表达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2):186-188.

[29] Lee JA, Conejero J A, Mason JM, et al. Len tiviral transfection with the PDGF -B geneim proves diabetic wound healing[J] . P last Reconstr Surg, 2005, 116( 2 ): 532- 538.

[30] Mckinnon RD, Waldron S. PDGF alpha receptor signal strength controls an RTK rheostat that integrates phosphoinositol 3 -kinase and phospholipase Cgamma phathways during oligodendrocyte maturation[J] . J Neurosc, 2005, 25 ( 14) : 3499-3508 .

[31] 魏合伟, 林一峰, 曲崇正, 等.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37): 7290-7293.

[32] 郑毅.“接骨丹”对兔骨折愈合过程的促进作用效应实验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

[33] Adachi K, Suzuki M, Sugimoto T, et al. Effects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on the kinetics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pulmonary lesion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in bleomycin-induced lung injury in rats[J]. Exp Toxicol Pathol,2003, 55(1):21-32.

[34] Saito M, Kiyokawa N, Taguchi T, et al.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directly affects human monocytes and modulates cytokine secretion[J].Exp Hematol, 2002,30(10): 1115 - 1123.

[35] Kaygusuz MA, Turan CC, Aydin NE,et al. The effects of G-CSF and naproxen sodium on the serum TGF-β1 level and fracture healing in rat tibias[J].Life Sciences,2006,80(1): 67-73.

[36] 黄进, 张进, 徐志伟. 黄精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 [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0, 14(49): 9221-9224.

教师因子 篇3

一、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环境因素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渐”的理论充分说明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在青年教师师德形成过程中,无不与周围一定时间、空间中诸事物发生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作为条件,外因对于青年教师师德的养成,自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既然环境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对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环境构成进行分析,以有效地指导我们为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创造优化的环境。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环境,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社会环境、周围环境和人际环境。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以及体现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的舆论环境, 这些是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基本环境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消极的因素会在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逐利思想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冲击中,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异化。这对面对巨大经济和生活压力的青年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对搞好教书育人、有所作为的理解上,更强调自我完善和讲究经济实惠。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势必淡化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过分地追求个人功利,甚至认为道德是虚伪的,只有金钱是实惠的,势必导致重利忘义,在教学、科研中弄虚作假,损坏学校的声誉和教师道德人格。由此可以看出,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重要性,优化社会环境刻不容缓。

周围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和家庭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艺术氛围,家庭成员的思想观点、教育能力、经济生活状况等。实践证明,大学环境的构成因素,对青年教师师德的养成有着定向性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有利于青年教师一展鸿鹄之志,保证其循道而行,激流勇进。良好的校园工作氛围,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开拓创新的勇气,形成锐意进取的品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为青年教师培育理想之花提供了催化剂和加速器。家庭是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重要空间环境,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年教师平心静气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现今青年教师面临的家庭压力较为沉重,容易把家庭的一些情绪带到工作中,对于师德的养成构成重大影响。

人际环境属于软环境,主要是指青年教师与领导的关系,与单位同事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等。人和事兴,只有经过沟通、认同、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和谐体,沟通、认同、组合的结果,实质上就形成了青年教师成长及其师德养成的人际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环境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青年教师师德的养成及师德功效的最大发挥。领导的关心支持,同事的理解配合,学生的信任,这样高质量的人际环境,有利于青年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迅速成长,促成师德品质的形成。反之,低质量的人际环境涣散人心、减弱凝聚力,最终影响师德品质的形成。

二、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内在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作为根据,在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过程中,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因素、是良好师德养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培养内在素质,善于抓住青年教师内部的“闪光点”,施加必要的外部作用,促其“闪光”。

要抓住青年教师内部的“闪光点”,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影响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内在因素。从大体上来看,其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价值感、性格因素、情感品质、意志品质等。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重要性的肯定和接纳的心理倾向。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德的养成。从认知和行为的角度来看,高自我价值感的青年教师在认知上认为:人们往往倾向于低估自己的内部力量,而实际上大多数人的能力往往超过其估计。因而在行为上,他们相信学生的潜力、乐于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传递高的期望值、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等等。低自我价值感的青年教师在认知上看不起自己,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其他人的赞同,“自我价值感的外部手段优于内部手段”。在行为上倾向于更多地惩罚、“不耐心和权力主义”。由于认知和行为的偏差,他们倾向于关注学生的缺点、鼓励依赖,倾向于用自我的同意和不同意操纵学生的顺从和适应。从而用强加于学生意志的做法,使对学生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青年教师的性格因素往往会成为影响其良好师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教师的人格特点当中,性格是最核心的因素。能否保持性格的平稳持重、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是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只有注重良好性格的培育,才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才能保持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节。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行是激发教师情绪的重要因素,这种激发往往是非预谋的、突发的。具有良好性格的青年教师往往在情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能够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尤其是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能够保持冷静,能在健康的气氛中促使矛盾的解决。而现实当中,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平时不注重良好性格的培育,以至面临问题的时候,不懂得处理好这种情绪,声色俱厉、暴跳如雷,使矛盾激化。

青年教师的情感品质,通俗地讲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倾向,主要包括对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道德感。感情对人的行为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职业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到其师德品质的形成。尤其是对事物的情感两极性,即对事物所持的肯定和否定的态度,对教书育人的过程影响很大。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情感不仅能够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爱的老师,就会热爱学生,乐于献身事业,乐于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这种“师爱”还会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心心相印”的移情体验,并可发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效应。

青年教师的意志品质,主要是指其在目标确定和实现过程中、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实际行动过程中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需要师德主体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在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不合理的利益观念的冲击时。如果青年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能够较好地抵御外在的不良影响,促成良好师德的形成。反之,则会出现“教养、文化水准很不相同的社会各阶层,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其行为方式之道德在本质上竟没有多大差别”的危险局面。

三、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主要途径

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它一般都要经历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行为的复杂过程,是环境因素和其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寻求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途径,也要从主客观因素上下功夫。

建设宽容、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努力纠正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以职业选择和道德评价以外的功利价值为唯一取向的偏颇,为青年教师师德的养成创造一个良好的、催人奋进的社会环境。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环境,形成一个健康、融洽、宽松、友爱、民主的心理环境,形成一个干群、同事、师生之间团结共进的人际环境,形成一个广开言路、心理沟通、宽严适度、管理得当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严谨有序、可操作、可鉴定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一个符合青年教师特点的激励竞争环境。唯有如此,才能产生“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用”的良好效应。形成这种环境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在于学校领导的整体素质。这种素质集中体现在“强者”“能者”“贤者”三个方面。是强者,则坚强,勇于进取,善于开拓;是能者,则能干,懂教育,善教学,会管理;是贤者,则任人唯贤,公正,正派,善于感情投资。

自觉修养,勤练内功。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青年教师师德的发展同样也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即其师德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以自觉、自律、自查、自改为主,在练好“内功”即培养自身自我价值感、性格、情感、意志等素质上狠下工夫。要形成“慎独”的境界,即在师德修养中由师德感情、师德意志和师德信念所形成的一个高度自觉的道德境界。高尚的师德品质是在高度自觉性的基础上形成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强其社会主义师德修养的根本出路。没有青年教师个体对师德品质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师德只能停留于他律而不能达到自律,而处于他律阶段的师德则是一种权威主义或外在化的道德。只有青年教师个体认识了师德规范及其所蕴涵的道德必然性之后,才能自己为自己确立师德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青年教师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立德的思想精华,养成善于反躬自问、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要在“隐”“微”上下功夫,“隐”,即时时处处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保持良好的操守;“微”,即时时处处都能从细微处着手,不放过每一点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有了错误就要自我反省并及时修正。

激活企业创新因子 篇4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构建湖北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体系的政策基点,并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和“科技企业创业和培育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这一政策的落实与完善。

2013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科技、教育部门已经先后出台11个相关政策性文件,包括鄂发(2013)4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3)60号《关于印发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的通知》(即“科技十条”)、鄂科技规〔2015〕1号《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鄂政发〔2015〕66号《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即“新九条”)、鄂办发〔2016〕39号《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

上述文件,都包含着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例如,鼓励企业建设或牵头组建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集中湖北省科技厅50%以上项目资金每年支持5条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落实进口科研仪器设备税收减免、设立湖北省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每年使用湖北省创新基金的50%专项用于支持省级以上孵化器内的初创期创新型企业等。这些政策涵盖科技、人才、产业、财政、金融等领域,体现了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整合叠加,在全国具有领先性。

但是,迄今为止,一些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缘由,是企业创新意愿不足。

激发企业创新的主体能动性,深圳是不可多得的好范本。深圳已经实现了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科研投入、专利成果等“四个90%”在企业,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产业创新主体。

在这方面,湖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追赶。如今,湖北省仅有15%左右的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投入、7%左右的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的不足,也极大制约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的突破,进而使产业迈向中高端难上加难。

虽然我国已具备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的潜力,但当前产业的创新发展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困难。创新不足的关键,还在于企业缺乏动能:一些企业不重视产品和业态创新、一些企业不重视研发和转型升级、一些企业不关注政策信息、一些企业不积极对接科技成果和人才团队。

政策是外因,动能是内因。再好的政策也只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企业要成为产业创新主体,关键是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政府和企业需要进一步互动,用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进一步激活企业的内生创新动能。

教师因子 篇5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问责,许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将研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主体作用。因此,将高等教育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主体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教学结果的影响,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不仅是高教教育改革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且也是高校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教师因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为理解而学习,为理解而教学。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在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体系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良好的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通过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促使学生愿意学、会学、学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结果。

1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他们的教学信念、自身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人格特征。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在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下,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情境性的知识教学要求教师具有适当结构的学科内容知识。另外,也要求掌握相应的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原理性知识,以及有关教育教学方法、德育方法方面的知识等等。教师在设计和评估学习等教学活动都需要运用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能力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2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教师知识的外显,制约着教学能力的发展,高校教学绩效的关键决定因素,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还有教学态度。教学活动固然受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实际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教学态度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学计划制定,教材内容取舍,教学策略选择,教学互动设计,都是由教师来实施或主导,积极主动和消极倦怠两种不同教学态度所导致的教学效果无疑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的教师对于学科的内容及教学的专业实践表现出激情,有能力以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态度还影响学生个性形成,教学过程中既包括传授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情感意志的发展,是一种完整的人格教育。教师积极热情的教学和生活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品质往往会循着教师教学态度的轨迹而发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维持持续的、目标明确的学习努力,需要在学生达到了目标之后,及时认可并给予庆贺。让学生知道他们重视的人在关注并积极评价自己的进步,因此而维持和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希望的教师是能够与他们相互尊重,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理解学生的感受,信任学生、诚实、谦虚、细致、耐心、温柔、善良和喜欢鼓舞人的教师。

3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具体表现为课堂内管理与监控、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等一系列具体可感知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系统。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基于努力的教学原理认为,教师应及时辨别学生取得的成就并给予奖励或庆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达到学习的要求,给予所有学生高水平的专家教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匹配相应的教学风格。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增进并评估他们的策略性学习技能,巩固学习结果。

二学生因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学生背景特征、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有决定作用。本文在高校课程教学背景下讨论学生如何促进他或她自己的学习,以及这些学生变量对教学质量作用机理及其与其他教学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1学习动机

动机是“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性需要为动力源泉而促成的促使行为主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目标动机理论认为目标、期待、归因、能力观、动机取向、社会和自我比较以及成就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要掌握的知识、行为、技能和策略,它使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一些有助于提高能力和改善技能得策略和过程。追求学习目标的学习者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并进行一些恰当的活动,如努力、坚持、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等。学生学习动机产生于他们的内部需要,主要表现为对知识、能力与发展的需要。许多研究都强调内部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对认知加工和学习成绩有正相关作用,动机促使学生关注教学,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2学习行为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是学习的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其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超越性。成功的学习者具备主动的、有目标导向的,自我调节的和个人责任心等个性特点。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提倡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中心,个人化的学习应该自主学习,而非仅仅吸收知识。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评价自己学习效果的标准,和即时的学习程度评价。学生仅仅知道外部期望是不够的,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就必须具备元认知技能和思维习惯,监控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反思自己正在学习什么,检验和先前的理解不同的看法,将新信息和已有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和学生是教师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因素 (学习动机、学习行为) 对学习结果具有较大影响作用,且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是可变的,主要是来自教师态度和教师教学的影响。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和教学管理不仅要关注学习资源和知识的提供,更为重要的是维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保持努力的学习和科学的学习。掌握教师因子与学生因子在体育教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体育教师评价体系中这两个相关影响因子,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真正从教学的根本出发,把握住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从提高教学效果出发,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飞莺.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

[2]许丽玉.大学生学业习评价及其对教师的责质要求[J].地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3]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系统科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4) .

[4]张林英, 韩之俊.高校多元教学评价模型及评价差距分析研究[J].技术经济, 2008 (3) .

[5]张一春.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J].教育与现代化, 2000 (1) .

教师因子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目前对原发性损伤还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只能通过预防机制减少其发生,所以现在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和防治上,综述如下:

1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因子

继发性颅脑损伤发生在原发性颅脑损伤后数分钟到数周内,即可发生在原发伤部位,也可发生在远离原发伤部位,这主要和一些继发性损伤因子有关。

1.1 钙离子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和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

钙离子在正常细胞中执行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颅脑损伤和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升高在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颅脑损伤后,钙离子迅速从组织间液进入神经细胞,而且线粒体、微粒体、内质网等钙库(calcium pool)也释放出大量的钙离子,导致细胞内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ing),其发生机制为:①电压依从型钙离子通道(VSCC)的开放。②受体门控型钙离子通道(RGCC)的开放,主要是NMD A等受体。③脑组织缺血缺氧,钙泵功能受损。④脑组织酸中毒,钙离子内流增加。⑤细胞膜受损,细胞外液的钙离子可直接进入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在伤后48小时达高峰,约在伤后一周恢复[1,27]。

神经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将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效应:①首先促使一些神经递质,兴奋型氨基酸的释放,加重其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②钙离子与线粒体膜结合,阻断线粒体内电子传递,导致ATP合成受阻;③钙离子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等,导致细胞结构被破坏;④激活磷脂酶,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细胞损伤;⑤钙离子进入脑血管壁,引起血脑屏障破坏和脑血管痉孪;⑥激活神经细胞的某些基因,加重神经元的凋亡[1,2,3,27,28];⑦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也和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发作有关[4]。

目前,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尼莫地平是一种L型VSCC选择型拮抗剂,己在临床应用多年,但目前其对颅脑损伤的疗效仍有较大争议,一般认为对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效果较好,而对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效果仍有争议[5]。其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也在研究中,近年来发现N型VSCC拮抗剂SNX-111在大鼠的损伤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疗效显著[6]。此外,环孢菌素A也有助于保护线粒体的稳定,从而减少颅脑损伤后钙离子介导的继发性损伤[7]。钙离子拮抗剂要求在伤后早期使用,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在颅脑损伤后15分钟~10小时内使用均有效,但最佳时间窗为(2~6)小时内使用[8]。

1.2 神经递质与受体系统

颅脑损伤后,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升高,乙酰胆碱受体被激活后能使镁离子从NMDA受体中移开,导致钙离子内流,而且通过调节三磷酸肌醇(IP3)系统使神经元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颅脑损伤后谷氨酸、甘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浓度也有显著上升,谷氨酸通过激活NMDA受体使钙离子内流增加,通过激活非NMDA受体使大量水,钠,氯内流,导致急性神经元水肿,而甘氨酸是谷氨酸激活NMDA受体的必需辅助因子[9,10,27]。最近还发现,兴奋性氨基酸对自由基的颅脑损伤作用还有协同作用。目前新型的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司可拉明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MK-801等均已应用在动物实验中,效果明显[11,12]。

1.3 自由基与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受阻,黄嘌呤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比例失衡,加上中性粒细胞爆发式呼吸和NO的自由基产物等因素,将产生大量自由基。中枢神经系统富含胆固醇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这是自由基攻击的良好底物,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并产生醛类物质,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破坏,神经元水肿,坏死。此外,自由基激活磷脂酶,产生大量花生四烯酸(AA)和血栓素A2(TXA2),引起毛细血管痉挛,血小板凝集并释放5-HT,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破坏血脑屏障,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如此恶性循环[13,27]。

颅脑损伤后早期使用(伤后8小时内)自由基清除剂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VitC,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依达拉奉等已在临床应用,有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作用目前受到较大质疑,并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临床上应慎用。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21-氨基类固醇药物U-74006F也在实验室中应用,效果良好,但如何使其通过血脑屏障成为研究的当务之急[14,15]。

2 颅脑损失的继发性保护因子

与继发性损伤因子相对应的,颅脑损伤后机体也会产生一些保护因子,以减少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和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研究这些因子的作用机理和如何激活,补充这些因子将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2.1腺苷(adenosine)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缺血,缺氧,ATP降解产生大量的腺苷,腺苷通过刺激神经元细胞膜A,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保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稳定[26];通过刺激脑血管壁A2受体,保护血脑屏障从而减少脑水肿的程度[16,17]。腺苷脱氢酶抑制剂和腺苷类似腺苷物的研究使腺苷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18]。

2.2 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节苷脂类物GM1等能阻断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减少脑组织能量代谢和脑水肿,防止钙超载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19,20];神经营养因子能决定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是受损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再生和修复的不可缺少的因素[21]。

2.3 热休克蛋白(HSP)

热休克蛋白是一种应激蛋白,在多种应激条件下会大量产生,对神经组织等多种器官有保护作用,但目前对其作用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是通过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和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保护神经系统[22]。如能通过分子克隆技术生产,纯化热休克蛋白,相信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有一定意义。此外,热休克蛋白基因是一种和创伤应激有关的基因,如能对其加以改造,将能很大的提高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2.4 镁离子

进年来发现,镁离子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的活性,从而减少与之相关的钙离子内流[1];能保护神经细胞内蛋白支架的完整,减少细胞的破坏[23];镁离子还有良好的脑血管解痉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脑保护剂。加上其价钱便宜,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已在临床上使用。在伤后24小时内使用,给药方式为持续性给药效果好[24,25]。

教师因子 篇7

式 (1) 中P (α, m) 是总的目标函数, α是正则化因子, φd (m) 是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之差的平方和 (即数据目标函数) , φm (m) 是稳定因子 (即模型约束目标函数) 。

正则化方法中正则化因子的选择与稳定因子的设计是两项重要研究内容。要想得到稳定解, 就需要使得方程 (1) 的右边两项达到较好的平衡;因此选择恰当的正则化因子α是十分必要的。最早的正则化因子的选择主要依靠经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方面研究的深入, 大量的选取正则化因子的方法被提出。本文采用由Hansen[2]等所提出的L曲线法来确定正则化因子, 该方法是基于数据误差水平未知的启发式选取正则化因子的方法, 采用奇异值分解和曲线曲率的定义来求最优的正则化因子。

稳定因子[3]的主要功能是对模型解的空间进行限制, 以减少多解性, 求得稳定解。稳定因子的形式有很多种。研究了地球物理学中常用的五种稳定因子, 即最小范数稳定因子、最大平滑稳定因子 (一阶、二阶导数) 、改进的TV (total variation) 稳定因子和最小梯度支持稳定因子等, 对稳定因子中各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进行讨论, 奠定了反演选择稳定因子及参数的基础。

现以大地电磁测深法反演为例, 该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前苏联科学家Tikhonov[4]和法国科学家Cagniard[5]提出的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研究地球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因为其具有的众多优点, 大地电磁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在地热田的调查、矿产普查和勘探、地壳和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海洋地球物理、环境地球物理和地质工程中都有广泛应用[6]。

1 正则化因子的选取

对于公式 (1) , 在总目标函数中, 正则化因子α为数据目标函数Φd (m) 和模型约束目标函数Φm (m) 的权重系数, 它的大小决定了反演的拟合效果。若α过大则主要拟合先验模型, 若α过小则主要拟合观测数据。因此, 正则化因子的选取是正则化反演问题的关键所在。

正则化因子的选取, 基本上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对于待求解的问题施加定性或定量的信息, 以便使正则化因子与原始数据资料的误差水平相匹配。正则化因子的选择有先验选取和后验选取两种方法, 先验选取基于精确解的光滑性条件, 具有理论分析的价值, 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难以验证其赖以施用的条件;相比于先验选取, 基于数据误差水平信息和误差数据本身的后验选取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更为广泛[7]。

由Hansen等提出的L曲线法是一种基于数据误差水平未知的启发式选取正则化因子的方法, 该方法以lg-lg尺度来描述Φd (m) 与Φm (m) , 由于形成的曲线形状很像“L”, 故称为“L曲线”, 其正则化因子α的值为双对数曲线上曲率的最大值, 一般是其“隅角”所对应的位置, 如图1中α0所示位置。

对于此正则化因子的选择, 可以采用奇异值分解和曲线曲率的定义来求最优的正则化因子。

地球物理的反演问题是已知观测数据求与其对应模型的过程。设d为观测数据向量, m是模型参数向量, A为把地球物理模型映射到理想数据的函数, 大规模的不适定问题的离散化可形成如下的方程组:

式 (2) 中A为正演函数[8]。

Tikhonov正则化的基本思想是将解的范数作为先验信息考虑, 则问题式 (2) 的求解将转化为求解以下问题的最小值:

对于普通的n×n矩阵A有奇异值分解

式 (4) 中U= (u1, u2, …, un) , V= (v1, v2, …, vn) , Σ=diag (σ1, σ2, …, σn) , U、V为正交矩阵, σi满足σ1≥σ2≥…≥σn≥0。从而可以得出

为了运算简便, 令正则化参数α=λ2。从而方程组A (m) =d的Tikhonov正则化所对应的解可以写为:

对于Tikhonov正则化方程组来说, 应用奇异值分解可以得到[9—12]:

式中为Tikhonov滤波因子。令η=‖mλ‖22, ρ=‖A mλ-d‖22;再令。L曲线所绘出的图形是点所对应的曲线, L曲线的曲率是关于λ的函数

式 (9) 中分别是其对应的一阶、二阶导数。将其带入曲率公式 (9) 可得到:

然后采用三次样条差值, 就可以得到所求的正则化因子α。

2 稳定因子

稳定因子的主要功能是对模型解的空间进行限制, 以减少多解性, 求得稳定解[3]。对于公式 (1) , m (m) 为模型约束目标函数, 即为稳定因子。对于地球物理反问题, 采用的稳定因子有很多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五种, 即最小范数稳定因子、最大平滑稳定因子 (又可分为一阶平滑、二阶导数平滑) 、修正的TV稳定因子和最小梯度支持稳定因子等。

最小范数稳定因子可以表示为如下:

也可以表示为:

式 (12) 中w (r) 是一个任意的加权函数, W是一个线性算子的乘法, 由函数m (r) 乘以加权函数w (r) 得到。

最大平滑稳定因子是在最小范数准则下, 应用模型参数梯度▽m得到

在某些情况下, 最小范数的模型参数可以使用拉普拉斯算子▽2m。

对于TV稳定因子, 其在本质上是梯度的L1范数

这一准则要求模型参数在某些定义域V中的分布是有界变差。然而, 这个函数在零处是不可微的。为了避免这种困难, Acar和Vogel提出了一种修正的TV稳定因子

最小梯度支持稳定因子 (MGS) 会大大减少模型参数和/或不连续面的显著差异。从最小支持稳定因子 (MS) 出发, 其提供了一个异常参数最小面积分布模型, 最小支持稳定因子最先由Last和Kubik提出, 作者建议寻找最小体积 (密度) 源分布来解释异常

为提高分辨率, 修改sMS (m) 和引入最小梯度支持函数

五种稳定因子可统一表示为

式 (19) 中We是一个取决于m的线性算子, 由模型参数函数m (r) 与we (r) 之积所得。

当mapr=0时, 对于最大平滑稳定因子 (一阶、二阶导数)

当mapr=0时, 对于修正的TV稳定因子

最小梯度支持稳定因子

3 MT一维正演

考虑Tikhonov-Cagniard大地电磁场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天然大地电磁场是由垂直入射地表的平面电磁波激发的。n层水平层状介质的厚度和电阻率分别为hn和ρn, 界面深度为dn, 每一层的波数为kn, 磁导率均为μ。假设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介质中沿z方向传播, 其极化平面平行于xoy平面, 为叙述简便, 设电场极化方向为x方向, 磁场极化方向为y方向。

对于上述的一维层状介质模型, 计算视电阻率ρα和相位Φα的公式如下

式 (23) 中Z1表示第一层地表的波阻抗, 为角频率;Z1可用下面的递推公式计算[13]。

式中是第j层的复传播系数;Z0j为第j层的特征阻抗;Zj是第j层顶面的波阻抗。

4 MT一维反演

大地电磁反演问题的总目标函数表示如式 (26) 所示。

式 (中Wd为数据权系数矩阵;Wm为模型权系数矩阵;mapr为先验模型。

对于大地电磁一维反演来说, 地表阻抗对于某一层地电参数的偏导数只需要计算∂Zj-1/∂Zj, ∂Zj/∂ρj, ∂Zj/∂hj。它们分别是上一层表面阻抗对下一层表面阻抗的偏导数, 以及某一层表面阻抗对该层电阻率与厚度的偏导数。根据递推公式可以求得

式 (27) ~式 (29) 的计算引入波数k, 由帕特里克给出的求阻抗偏导数的递推算法得到,

5 算例

对于大地电磁测深法, 选用H型地电模型, 其真实的模型参数为:ρ1=100Ω·m;ρ2=10Ω·m, ρ3=50Ω·m, h1=100 m, h2=1 000 m。

先计算正演, 以正演计算结果 (加入0.5%的白噪声) 为反演初始模型, 反演求解采用共轭梯度方法, 应用L曲线法自动选取正则化因子, 对于五种不同的稳定因子进行反演计算, 得到图如下所示

图2稳定因子为最小范数稳定因子时, 计算得到的大地电磁响应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a) 与三层地电模型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b) Fig.2 The minimum norm stabilizing functional: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MT response (a) and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three-layer geo-electrical model (b)

图3稳定因子为最大平滑稳定因子 (一阶) 时, 计算得到的大地电磁响应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a) 与三层地电模型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b) Fig.3 The maximum smoothness stabilizing functional (first-order derivative)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MT response (a) and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three-layer geo-electrical model (b)

图4稳定因子为最大平滑稳定因子 (二阶) 时, 计算得到的大地电磁响应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a) 与三层地电模型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b) Fig.4 The maximum smoothness stabilizing functional (second-order derivative)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MT response (a) and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three-layer geo-electrical model (b)

图5稳定因子为修正的TV稳定因子时, 计算得到的大地电磁响应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a) 与三层地电模型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b) Fig.5 The modified total variation stabilizing functional: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MT response (a) and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three-layer geo-electrical model (b)

由图2~图6可以看出, 使用L曲线法自动选取正则化因子, 反演结果与实际的地电模型吻合较好。使用正则化方法, 选取恰当的正则化因子, 应用不同的稳定因子可以得到不同的反演曲线, 因此, 在反演时可以使用多种稳定因子, 对比后可使得到的反演结果更符合地下真实模型。

6 结论

本文采用L曲线法自动选取正则化因子, 对H型地电模型的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了反演研究;反演采用共轭梯度方法, 对六种不同的稳定因子进行了讨论, 取得以下成果:

(1) 正则化方法中稳定因子的设计与正则化因子的选择是两项重要研究内容。正则化因子为数据目标函数和模型约束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 它的大小决定了反演的拟合效果;稳定因子能对模型解的空间进行限制, 以减少多解性, 求得稳定解。

(2)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问题存在多解性和不稳定性, 采用正则化方法, 应用L曲线法自动选择适当正则化因子, 使反演结果稳定, 改善了反演解的不稳定性和多解性问题。

图6稳定因子为最小梯度支持稳定因子时, 计算得到的大地电磁响应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a) 与三层地电模型的真实结果与反演结果对比图 (b) Fig.6 The minimum gradient support functional: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MT response (a) and comparison of the true and inversion results of three-layer geo-electrical model (b)

(3) 引入不同的稳定因子, 通过大量试算, 将得到的反演曲线进行对比, 得出不同的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可以选择适当的稳定因子和参数, 从而改善解的不稳定性和非唯一性, 使反演更符合真实地下模型。

摘要:地球物理反问题存在多解性和不稳定性, 正则化是得到稳定解的重要手段。正则化方法中稳定因子的设计与正则化因子的选择是两项重要研究内容。以大地电磁测深法为例, 研究了正则化因子的“L”曲线法自动选择算法;针对不同的稳定因子, 研究了稳定因子的特点及稳定因子内部参数的选择原则。研究工作为大地电磁反演提供支持。

教师因子 篇8

关键词:烟雾病,肝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源性生长因子

侧支循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1,2],通过侧支循环,可以维持病变血管的远端血液供应,从而避免出现脑梗死,当侧支循环好时,预后较好。故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中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更为重要方面其还是一条可干预的途径[3]。因此需要加强侧支循环建立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启新的方向。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并在颅底有异常增生血管网的脑血管病[4],其突出特征之一便是出现颅外向颅内代偿的侧支循环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网,其分别代表次级及三级侧支循环。随着病情的发展,新生的毛细血管网会发生不断地变化,呈现出增生、旺盛及衰减的过程,而次级侧支循环也会逐渐建立并起主要代偿供血作用,是目前研究侧支循环变化最好的途径[5]。目前很多国内外研究已提示多种细胞因子在烟雾病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加[6,7,8,9],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源性生长因子(VEGF)最具有代表性[10],但烟雾病毛细血管网的增生、旺盛和衰减的具体过程及次级侧支循环变化与上述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HGF、b-FGF、VEGF)在成人烟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烟雾病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1.34±8.71)岁,上述患者行相关检查排除相关疾病,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烟雾病,影像学评判标准选择Suzuki分期,2位神经内科医师分别单独进行判定,8例患者为早期(Suzuki分期1~2期),17例为中期(Suzuki分期3~4期),16例为晚期(Suzuki分期5~6期)。同时选择在我院诊治4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阳性对照,另选择我院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所选健康对照人员均为血象、血生化、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等上述检查项目正常的健康成人。

烟雾病诊断标准:①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末端和/或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起始端狭窄或闭塞;②其颅底可见烟雾状异常血管网;③病变为双侧性。

脑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①全脑血管检查发现血管管腔有狭窄;②排外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其他原因所致血管管腔变化。

烟雾病Suzuki分期的标准[11]:第1期,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狭窄。第2期,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狭窄,ACA和MCA起始部狭窄并分支扩张,颅底有烟雾血管形成,但无颅外至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第3期,ACA和MCA主要分支闭塞,烟雾血管非常明显,形成烟雾血管团,但大脑后动脉(PCA)或后交通不受影响,仍无颅外至颅内侧支循环形成。第4期,颅底烟雾状血管开始减少,ICA闭塞已经发展到与后交通动脉的联合处。从颅外到颅内的侧支循环逐渐形成,或有异常增生的新生血管吻合支。第5期,从ICA发出的全部主要动脉完全闭塞,烟雾血管比第4期更少,从颅外到颅内的侧支供血进一步增多。第6期,烟雾状血管完全消失,ICA主干闭塞,仅见到从颅外进入颅内的侧支循环。

1.2 检测方法

烟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组在入院后第2天,正常对照组在当天即采取空腹静脉血6 m L,常温放置30 min,以3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并将其置于-70℃冰箱备检。各组血清中HGF、b-FGF及VEGF浓度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检测试剂盒采用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步骤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烟雾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健康人一般资料比较

烟雾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健康人的一般资料,烟雾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无

2.2 烟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健康人血清中HGF、b-FGF、VEGF比较

烟雾病早期、中期、晚期患者的HGF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烟雾病早期、中期、晚期患者之间HGF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雾病晚期患者b-FGF与其他各组比较,表达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b-F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雾病早期患者VEGF与其它各组比较,表达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6,7,8,9],HGF、b-FGF、VEGF均在烟雾病患者病变处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血管中层和增厚的内膜中广泛表达,另外在患者脑脊液中检测含量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组则未发现,表明这些相关病变组织中含有上述细胞因子,提示与烟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烟雾病的病变血管不同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以内膜增厚为主要表现,从而造成了血管管腔变细、狭窄,直至闭塞,同时周围逐渐出现新生毛细血管网,上述病理过程均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有相关性[12]。随着病程的进展,新生毛细血管会逐渐衰减,而次级侧支循环则起主要代偿供血作用,根据这些影像学变化可行Suzuki分期,8例早期,17例中期,16例晚期,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次级和三级侧支循环变化阶段。

HGF是一种很强的促血管再生因子[13,14],它不仅促进血管的生成,而且可调节内皮细胞的生长、运动。本实验揭示血清中HGF浓度在烟雾病各个阶段均有明显的升高,既使烟雾病后期毛细血管网减少时,HGF浓度仍未下降,提示其从始至终一直参与新生毛细血管网及次级侧支循环的形成,可能是一种主要的促侧支循环开放的细胞因子。

b-FGF在体内分布很广,可诱导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形成血管腔[15],临床试验也进一步证明其具有强大的血管再生作用[16]。本研究发现烟雾病晚期患者血清中b-FGF含量明显增加,此时烟雾病变的血管闭塞达到最高峰,而新生毛细血管网已处于衰减期,但第二级侧支循环逐渐出现并起主要作用,故推测其在烟雾病侧支循环变化的后期病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VEGF是一种血管生长因子,主要作用不但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调节细胞的生长,而且还可促进血管形成[17,18,19],临床试验显示通过特异性VEGF纳米抗体能抑制血管的生长,反证其具有促进血管再生作用[20]。本研究提示烟雾病早期组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增加,此时烟雾病患者病变血管尚处于病变早期,新生毛细血管处于增生期,推测其在烟雾病的侧支循环早期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掘娱乐因子营销品牌 篇9

2003年,脉动登陆中国后,成功开创功能饮料新品类,My zone精神开始深入年轻消费族群。

网易,年轻一代的“My zone”

脉动在上市之初,就定位于年轻、活力的品牌个性,相比其它品牌的饮料,脉动的消费群更为明晰。特别是在年龄分布、群体特征、消费习惯等方面,脉动有着准确的理解。

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上,脉动以“My zone”精神持续吸纳着青年族群的加入。从近些年脉动的品牌推广轨迹可以看出,脉动很好地把握住了营销的方向。之前,脉动的营销重点多集中在大专院校的主题推广,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消费群体的注意力产生了转移。脉动的营销策略也开始向网络倾斜,特别是能深度粘连年轻一代的网络媒体,更是脉动着力发掘的资源富矿。

脉动发现,在互联网行业众多的品牌推广平台上,网易不仅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更有被业内所称道的优质用户资源。相比之下,网易更关注用户体验,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各频道不断创新,汇聚了众多忠实的青年新富群体。网易用户的活跃度高,参与性强。最为重要的是,聚集于网易平台的中坚用户与脉动的产品消费群体间存在巨大的交集空间,为脉动登陆网易提供了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基于此,一个面向网易用户,特别针对16~25岁年龄段用户的大型在线活动应运而生。2007年7月,全国高考尚未散去余热,脉动即联合网易共同举办了“乐百氏脉动科举大典”,提供时尚大奖,面向目标消费族群“重金招贤”。

“科举大典”娱乐化,提升脉动品牌形象

这次“科举大典”活动,被赋予了全新含义。命题内容紧跟社会热点和舆论话题,从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到人文娱乐,各个领域无不包含其中,俨然是一场素质教育的革新运动。

在线考试主要由日常的闯关和每月PK赛组成,在问答方式下,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获得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级别时,考生就可以晋级,并可参加幸运抽奖,赢取丰厚奖品。

在答题环节,活动参与者不仅回顾了热闹一时的卡拉OK版权费风波、流行全国的抱抱团事件,还学习了中国公民“文明出国”公约。除此之外,也了解了韩国地产风波、南斯拉夫解体等国际性热点。

这一蕴涵娱乐与知识的命题组合方式,均来源于网易新闻频道的智慧援助。网易新闻频道构建了国内门户网站中最佳的浏览环境和页面广告环境,不仅如此,在进行内容建设的同时,还培养起了用户积极参与网络活动的习惯,如鼓励网友对新闻内容发表评论等。这些革新,大大加强了媒体平台的趣味性和用户粘度。

因此,网易新闻不仅提供了内容支持,更为这次网络科举带来了海量的“考生”。对于关注时事、经常浏览网易新闻的用户来讲,更多的是在活动中体验从童试、院试、乡试到会试、殿试不断晋级的刺激过程。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体会晋级的乐趣,还在答题版面设置了“网易新闻”、“转发朋友”等快速通道。一方面,可以让参与者在遇到难题时随时查询,获得新知.另一方面,还可以激起用户转发,促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带效应,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

在用户参与活动的愉悦过程中,有效置入了脉动的品牌形象,让用户进一步加深了对脉动的品牌认知,大幅提升了品牌好感度。

整合网易优势资源,实现广度覆盖和深度渗透

在这次“乐百氏脉动科举大典”传播中,网易整合了旗下频道资源,并通过多种广告形式打造了强大的推广矩阵。

网易提供了包括首页、新闻、娱乐、体育等在内的大流量频道,以及网易邮箱、相册等产品资源。其中,网易首页是国内流量最大的单一页面,最大化地实现了对用户的广泛覆盖。网易邮箱占据国内邮箱服务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使活动信息更精准到达用户终端。此外,为了激发用户的互动交流,还在网易社区论坛、网易新闻论坛等人气板块设置了置顶话题,以引燃用户的参与热情。

在广告表现上,更多采用了富媒体、通栏等活跃的广告形式吸引网友关注。而且,为了更好传递品牌信息,还在活动的许多环节增加了形态各异的脉动卡通形象,在“科举大典”中不断强化脉动品牌。

据统计,这次历时两个月的“乐百氏脉动科举大典”活动,共发送出含有脉动品牌形象的广告近2亿次。整个科举晋级活动,注册参与的网友人数达到34000多人。借助网易的庞大优质用户资源优势,脉动通过广度覆盖和深度渗透,进一步拉升了品牌影响力,并大大增强了在青年群体中的好感度。

教师因子 篇10

关键词:地方鸡,生态因子,生产特征,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

我国多样的生态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地方鸡品种遗传资源[1], 正是由于海拔、光照、气温、湿度等因素影响, 使得鸡遗传资源在全国分布不均衡, 同时使中国地方鸡种拥有许多独特的、优良的种质特征。因此也使得更多的学者采用各种方法研究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的分类特征。耿社民等[2]按其生产性能及经济用途主要分为蛋用型 (浙江仙居鸡等) 、肉用型 (惠阳胡鸡等) 、肉蛋兼用型 (北京油鸡等) 、药用型 (丝羽乌骨鸡等) 和观赏鸡 (吐鲁番斗鸡等) 。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 中国地方鸡的分布区可划分为7个不同的生态区。

微卫星标记也被用于对中国地方品种鸡进行分析。Takahashi等[3]以8个微卫星标记研究了10个日本地方鸡品种间的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 并用遗传距离对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聚类图与品种间实际关系相一致, 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分析群体间遗传关系。邢文丽等[4]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了5种地方家禽品种遗传多样性。Hillel等[5]根据22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分析了52个群体 (系) 的生物多样性。张学余等[6]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 通过计算亚群体杂合度 (Hs) 、总群体杂合度 (Ht) 、遗传分化系数 (Gst) 和基因流 (Nm) , 并基于Reynolds遗传距离、Nei遗传距离运用NJ和UPGMA聚类法构建4类聚类图, 比较分析国家地方禽种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地方鸡品种 (仙居鸡、鹿苑鸡、固始鸡、大骨鸡、河南斗鸡、狼山鸡、萧山鸡) 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7]。

生态系统多样性可能影响中国地方鸡品种遗传资源生长发育以及屠宰性能。张学余等[7]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的产蛋性能和生态特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 单独对4项产蛋性能指标进行聚类大致可以分为大型鸡和小型鸡两类;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 (占总信息量的94.99%) , 根据各品种前3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 并用最短距离法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由于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够将众多的生态因子、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指标归结成综合指标进行分析, 因此, 为更全面了解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中国地方鸡品种遗传资源分布特征的影响, 本文对我国110个中国地方鸡品种所在地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共计35个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110个中国地方鸡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 对我国地方鸡品种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分析, 为研究中国地方鸡品种多样性与分类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地方鸡品种生产性能 (成年公鸡和母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宰前活重、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 与生态因子 (平均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和无霜期) 资料来源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1]。

1.2 分析方法

首先采用SPSS 18.0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地方鸡品种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分别做因子分析, 相关矩阵进行显著性及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然后将因子得分变量保存为新变量, 最后利用新保存的变量及SPSS18.0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地方鸡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王彤[8]对KMO的描述, 当KMO>0.7时进行因子分析, KMO<0.5时不做因子分析, 同时当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P<0.05时做因子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地方鸡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KMO统计量及Bartlett检验

中国地方鸡品种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KMO统计量及Bartlet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 各种生态因子以及公鸡和母鸡体重体尺的KMO大于0.7, 且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P<0.05, 说明所分析的各指标间并不是相互独立, 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虽然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KMO均小于0.5, 但其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P<0.05, 说明所分析的各项指标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也有必要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注:生态因子主成分表达式中X1~X5分别代表平均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公、母鸡体重、体尺主成分表达式中X1~X8分别代表公、母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公、母鸡屠宰性能主成分表达式中X1~X7分别代表公、母鸡屠宰前活重、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

2.2 中国地方鸡品种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主成分特征根

中国地方鸡品种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主成分特征根及解析的总方差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5个生态因子被构建成2个主成分, 二者占总方差的80.603%, 主成分1主要由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和无霜期解释, 主成分2主要平均海拔解释;公鸡和母鸡体重体尺8个因子分别构建出1个主成分, 其特征根为5.016和4.546, 分别占总方差的62.699%和56.819%;公鸡和母鸡屠宰性能7个因子分别构建出3个主成分, 其解释的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80.396%和81.291%。公鸡和母鸡屠宰性能主成分1主要由屠体重、宰前活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屠宰率解释, 主成分2主要由腿肌率和胸肌率解释, 主成分3中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贡献。中国地方鸡品种生态因子、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主成分表达式列于表3。

2.3 基于各主成分的中国地方鸡品种的聚类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所产生的10个新变量 (主成分) 对110个中国地方鸡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10个中国地方鸡品种基本上根据其地理位置和体型大小进行了分类。由于110个地方鸡品种聚类图较大, 以下进行拆分分析。 (1) 南方小型鸡品种: (1) 图1和图2分别为110个地方鸡品种聚类图中的一部分内容, 二者是聚在一起的。所显示的品种分布于我国南方 (华东、华南、华中、西南) 地区且大部分体型偏小。图1和图2中地方鸡公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880.13g和1709.73g, 均明显低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值 (2179.75g) , 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487.90g和1373.13g, 均也明显低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值 (1737.37g) , 一般蛋重与体重呈正相关, 图1图2平均蛋重分别为45.01g和47.65g, 均明显低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值 (49.35g) 。 (2) 图1中的品种又被分为四类, 第一类中德化黑鸡 (黑冠型) 、德化黑鸡 (红冠型) 、瑶鸡 (广西南丹) 、怀乡鸡、东安鸡、阳山鸡、金湖乌风鸡、瑶鸡 (贵州荔波) 、桃源鸡、广西三黄鸡、清远麻鸡、霞烟鸡、广西麻鸡、余干乌骨鸡、茶花鸡、杏花鸡、丝羽乌骨鸡 (福建) 、仙居鸡、黄郎鸡、皖南三黄鸡、安义瓦灰鸡、黄山黑鸡所处环境平均海拔为548.68m, 平均年均气温相对最高 (18.68℃) , 公、母鸡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979.86g、1509.59g。第二类地方鸡品种:宁都黄鸡、闽清毛脚鸡、五华鸡、洪山鸡、太湖鸡所处环境平均海拔达307.30m, 平均年均气温17.00℃, 公、母鸡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998.60g、1705.80g, 均明显高于图1中的公母鸡平均体重。第三类独龙鸡、龙胜凤鸡、金阳丝毛鸡均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所处环境平均海拔达相对最高 (2388.33m) , 平均年均气温相对最低 (14.70℃) , 公、母鸡的平均体重最小分别为1292.33g和1234.33g。大围山微型鸡虽同分布于西南地区但其为观赏型品种, 公母鸡体重分别仅为857.00g和682.00g。虽然图1中的地方鸡品种均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但由于地方鸡所处环境因素、体重的明显差异, 而聚为不同的类型。 (3) 图2分为两类, 第一类包括康乐鸡、丝羽乌骨鸡 (江西) 、矮脚鸡、白耳黄鸡、黔东南小香鸡、威宁鸡、东乡绿壳蛋鸡、文昌鸡、广西乌鸡 (东兰) , 分布于华中、西南和华南地区, 主要集中在江西和贵州, 所处环境平均海拔为738.06m, 平均年均气温为19.33℃, 公、母鸡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755.89g和1392.00g。第二类包括淮北麻鸡、淮南麻黄鸡、江汉鸡、济宁百日鸡、崇仁麻鸡、云龙矮脚鸡,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640.50g和1344.83g, 相对于图2中地方鸡品种公、母鸡平均体重均较低, 其中淮北麻鸡、淮南麻黄鸡均分布于我国安徽地区。

(2) 南方地区中等偏小型品种: (1) 图3为110个地方鸡品种聚类图中的一部分内容, 所显示的品种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且体型中等偏小大多为肉蛋或蛋肉兼用型品种, 其公鸡平均体重为1927.35g, 母鸡平均体重1564.59g, 平均蛋重为48.62g。 (2) 图3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郧阳白羽乌鸡、淅川乌骨鸡、汶上芦花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灵昆鸡、雪峰乌骨鸡 (黄麻羽) 、中山沙栏鸡主要分布于华中、华东地区, 所处环境平均海拔302.25m, 平均气温17.63℃, 平均年均日照时数1916.38h和287天的无霜期,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703.63g和1342.00g, 其中中郧阳白羽乌鸡、淅川乌骨鸡和汶上芦花鸡体型均较小, 公鸡平均体重1444.00g, 母鸡平均体重1272.00g, 所以在第一类中单聚为一个小的分支, 其中郧阳白羽乌鸡和淅川乌骨鸡均分布于我国河南。第二类包括狼山鸡、固始鸡、米易鸡、如皋黄鸡、江山乌骨鸡、正阳三黄鸡、卢氏鸡、武定鸡、北京油鸡, 除北京油鸡外均分布于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 所处环境平均海拔 (517.31m) 、年均日照时数 (2213.00h) 均高于第一类,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2126.22g和1762.44g, 明显高于第一类中地方鸡品种体重的平均值。其中狼山鸡、固始鸡和米易鸡体型均较大, 公鸡平均体重2464.00g, 母鸡平均体重2032.00g, 所以在第二类中也单聚为一个小分支。

(3) 南方地区中等偏大型品种: (1) 图4为110个地方鸡品种聚类图中的一部分内容, 所显示的品种大多分布于我国西南和华中地区且体型中等偏大, 其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2534.24g和1961.18g, 均明显高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公鸡平均值体重 (2179.75g) 和母鸡平均体重 (1737.37g) , 其平均蛋重为52.34g。 (2) 图4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中四川山地乌骨鸡、西双版纳斗鸡、景阳鸡、峨嵋黑鸡、瓢鸡、漳州斗鸡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北、福建且均为大体型, 其公鸡平均体重为2803.50g, 母鸡平均体重1974.17g, 所处环境的平均海拔为1151.42m, 显著低于图4中地方鸡品种的平均海拔1556.71m。第二类中大宁河鸡、彭县黄鸡、兰坪绒毛鸡分别分布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 生长环境海拔平均达2234.00m, 显著高于图4中地方鸡品种的平均海拔。郧阳大鸡、无量山乌骨鸡、竹乡鸡、长顺绿壳蛋鸡、高脚鸡、城口山地鸡、腾冲雪鸡、太白鸡所处环境平均海拔1606.69m, 接近图4中地方鸡品种的平均海拔, 公鸡平均体重2324.63g, 母鸡平均体重1946.88g。

(4) 北方高寒高海拔品种:1图5为110个地方鸡品种聚类图中的一部分内容, 所显示的品种均分布于我国北部高寒高海拔地区, 所生长环境海拔平均为1509.36m, 明显高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值 (875.28m) , 年均气温平均7.64℃, 显著低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值 (15.99℃) ,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996.71g和1606.86g, 为中等体型, 平均蛋重为50.64g。其中和田黑鸡和拜城油鸡均产自新疆,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达2131.50g和1692.00g, 高于图5中地方鸡品种的平均值, 属于肉蛋兼用型品种。

(5) 南北地区大体型品种: (1) 图6为110个地方鸡品种聚类图中的一部分内容, 主要分布在华东和西南地区且大多为大体型, 其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3105.89g和2501.32g, 均明显高于中国110个地方鸡品种的公鸡平均体重 (2179.75g) 和母鸡平均体重 (1737.37g) , 平均蛋重为50.64g。 (2) 如图6所示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中浦东鸡、鹿苑鸡、双莲鸡、大骨鸡、溧阳鸡、河南斗鸡、鲁西斗鸡、皖北斗鸡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北地区, 所处环境平均海拔为151.66m, 公母鸡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316.13g和2696.13g, 其中鲁西斗鸡和皖北斗鸡公鸡体重分别为3924.00g和3670.00g, 显著高于图7中地方品种公鸡平均体重 (3105.89g) , 母鸡体重分别为2873.00g和2880.00g, 也分别明显高于图7中地方品种母鸡平均体重 (2501.32g) , 所以在第一类中单聚出一支。第二类包括寿光鸡、吐鲁番斗鸡、盐津乌骨鸡、泸宁鸡、他留乌骨鸡、乌蒙乌骨鸡、萧山鸡、旧院黑鸡, 主要分布于华东和西南地区, 所处环境平均海拔1098.25m,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2923.13g和2390.88g, 其中寿光鸡和吐鲁番斗鸡分别分布于山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其年均日照时数分别为2548h和3056h, 位居图7地方鸡品种日照时数之最。第三类中略阳鸡、石棉草科鸡、凉山崖鹰鸡分别产自陕西和四川地区, 所处平均海拔1749.33m, 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3032.667g和2276.33g。

3 讨论

3.1 主成分的提取分析

石建州等[9]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07个地方品种鸡的蛋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6个变量通过矩阵变换综合成了3个复合变量, 3个特征根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6.82%。据报道, Pundir等[10]对Kankrej牛体型的生物性状研究报告中指出, 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6.02%;Sadek等[11]研究了阿拉伯马的体尺性状, 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7%。该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10个地方品种鸡产地生态因子的5个变量 (平均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 进行了分析, 通过矩阵变换提取出2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0.603%;将110个地方成年公、母鸡的体重、体尺因子8个变量 (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 分别分析后, 公鸡和母鸡各得出1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62.699%、56.819%;将110个地方成年公、母鸡屠宰指标的7个变量 (屠宰前活重、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 分别分析后, 公鸡和母鸡各得出3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80.396%、81.291%, 说明数据统计有效, 基本上反映了原始数据所涵盖的信息。

3.2 采用不同方式对地方鸡品种的聚类分析

曲鲁江等[12]通过Nei氏遗传距离和邻接法将中国地方鸡种进行聚类, 结果表明, 中国地方鸡品种可以分为六大类 (西北型、华南型、西南I型、西南n型、华东型、华中型) , 分类结果与品种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张学余等[13]采用2种聚类方法均可将11个地方鸡品种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 这说明了生态因子也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慧芳等[14]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构建的聚类图将10个地方鸡品种总体上分为2大类:轻体型的鸡种 (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 和重体型的鸡种 (包括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 ;在轻体型的类别中, 茶花鸡和藏鸡、仙居鸡和固始鸡聚为一类;在重体型的类别中, 鹿苑鸡和萧山鸡聚为一类, 狼山鸡、大骨鸡和北京油鸡则表现为独立分支, 聚类结果与品种间基因流动相一致。本文中研究结果表明, 110种地方鸡按照体型大小以及所处生态环境的气温海拔、地区等分类明显。包文斌等[15]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体重和生态特征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进行聚类分析, 11个地方鸡品种可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 这说明生态因子亦是品种分类中一个重要因素。吴信生等[16]利用模糊聚类分析, 周群兰[17]以遗传距离Dc构建NJ、UPGMA一致树分别对12个地方鸡种进行了分析, 邓呈逊[18]根据Nei氏遗传距离将6个鸡群进行了UGPMA聚类, 陈红菊等[19]计算了地方鸡品种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 对地方鸡品种进行了分析。正是由于海拔、光照、气温、土壤、水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鸡遗传资源在全国分布不均衡;同时使中国地方鸡种拥有许多独特的、优良的种质特征突出了我国地方鸡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4 结论

【教师因子】推荐阅读:

特征因子07-19

因子关系07-20

黏附因子10-14

调节因子10-15

就业因子06-11

粘附因子06-19

模拟因子06-25

标准因子06-28

时间因子06-29

应激因子07-03

上一篇:职业情感承诺下一篇:旧城区道路拓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