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移战略

2024-05-19

双转移战略(精选10篇)

双转移战略 篇1

1“双转移”战略

1.1“双转移”战略的含义

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2008年6月,广东省提出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双转移战略,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通过实行双转移战略,广东省希望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广东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1.2 提出背景

多年来,广东省多项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然而,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广东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难题,如人均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资源压力加剧、社会管理压力加大及人口结构素质不够优化等。

1.2.1 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突显,环境瓶颈突出

基于资源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外向经济发展模式,成就了广东经济三十年的辉煌,也给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以牺牲资源、能源、环境为代价,以低廉劳动力价格、恶劣劳动条件为基础,加工制造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未来难以维系。广东省土地“瓶颈”制约突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远低于联合国的警戒线。

1.2.2 产业结构、劳动力构成不合理

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大,70%制造业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劳动生产率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广东外省流动就业劳动力达1900万,本省流动就业比重仅占27.5%,远低于江苏66.7%和浙江63.2%。广东外省劳动力中,技能劳动者占16.68%,上海和浙江则达到34.5%和27.6%。

1.2.3 金融风暴使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着最直接最严峻的考验

2008年广东省GDP增速和三次产业GDP增速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危机集中暴露了广东省传统发展模式之弊,如区域发展的结构失衡,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内外消费失衡;内需不足前提下,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外源性经济之市场结构失衡;外源性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投入高,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特别是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消解,广东省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将只会是一句空话。

1.2.4 区域发展不平衡

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相对于迅速抬升的珠三角,发展明显滞后。珠三角核心区10.7%全省的土地面积,集聚了三分之一全省常住人口,创造了三分之二全省GDP产出。2006年,全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达0.77,高于浙江的0.38和全国0.67的平均水平,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多数地级市人均GDP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只有珠三角的四分之一,以至于出现“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的奇怪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占全省GDP的75.2%、9.5%、6.8%和8.5%,珠三角占全省GDP的75.2%,而其他三个区域不到四分之一。2006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珠三角占全省GDP的将近80%。2006年,珠三角占全省GDP的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区域占全省GDP的比例则分别由2000年的9.5%、8.5%、6.8%下降到2006年的6.7%、7.6%、6.2%(见表一)。

单位:%

2006年,人均GDP珠三角为47094元,东翼11325元、西翼13637元、山区10717元。东西两翼和山区三地人均GDP差距较小,而三地与珠三角的差距很大,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珠三角人均GDP是其他三个区域的2.7-3.7倍;到2006年,差距扩大到了3.5-4.4倍。2006年,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山区工业增加值的相对差距在19-22倍之间,一般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相对差距在17-21倍左右,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相对差距在7至13倍之间,外贸出口的差距则高达100倍,较2000年几大区域间的相对差距更加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3“双转移”战略的实施

2008年,广东省开始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在产业转移方面,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等。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等。

2“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2.1“双转移”战略使广东省从容应对危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6.0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9270.48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7805.09亿元,增长11.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2%。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9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全省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3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2.40万人,转移就业人数128.50万人。

2.2“双转移”战略见成效,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排在广东省各市经济总量末端的汕尾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步入发展快车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汕尾市沉着应对,力争实现“弯道超车”,2009年上半年,汕尾实现生产总值173.2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列广东省第二,有8项经济增速指标跃入全省前三,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后起之秀。此外,粤东、粤北、粤西分别实现生产总值1246.9亿元、1123亿元和1305.5亿元,分别增长9.6%、8.1%和7.7%,均明显高于珠三角7%的增速,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稳中有升。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使广东省呈现区域不平衡逐渐缩小、区域发展日益协调的良好局面。

2.3“双转移”有效地达到了“结构调整促外源性经济转型”的目的

2009年,伴随“双转移”战略的加速推进,提前安排省财政扶持产业转移资金,加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于改善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与投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速珠三角企业与新增外资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粤北,自“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清远市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化”战略,确定了2009年139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22亿元。韶关市1—10月全市3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9%。河源市2009年列入省重点项目9个大项21个子项,年度计划投资54亿元,市安排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461.3亿元。

在粤东,揭阳市全力以赴推进中石油炼油、揭阳潮汕机场、惠来电厂、惠来乌屿核电等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以来,揭阳全市生产总值在前3年年均增长16.3%的基础上,上半年增长10.6%,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7%。

在粤西,茂名市纳入省2009年重点项目13项,总投资204.9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58.4亿元。云浮市加快推进该市50项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589亿元),至9月底,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6.9%。湛江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19项工程,前三季度完成投资97亿元。

大项目的大投入,使得环珠地区抵制住了危机的冲击,并率先力挽狂澜,实现了逆势飘红。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环珠三角力保了两翼不折,腹部不空,因而在为广东保增长的过程中贡献颇为突出。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投产,“结构调整”作用凸显,省级产业转移园区投资总额超千亿,极大激发了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带动了本地就业与消费增长。据统计,2009年1-5月粤东西北地区累计新增就业29.5万人,同比上升13.5%;珠三角地区累计新增就业43.4万人,同比下降24.1%。2009年1-11月粤东西北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粤东20.7%、粤西19.5%、粤北山区18.5%,均高于珠三角的15.0%。

2.4“双转移”催生科学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双转移”在带给环珠三角直接经济收益的同时,更在思想观念层面带来了巨大冲击,更新了环珠三角的发展观念。汪洋曾如此告诫,“双转移”过程中,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要强调又好又快。既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不要为名次、速度所累。

河源提出反传统、反周期、反梯度的“三反”发展思路,发展“四新”产业优结构,打破传统的低端密集型梯度产业转移模式,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突出生态产业重点招商,打造效益园区,着力发展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建设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河源的创新发展思路成效渐显:在粤北山区五市中,去年前三季度,河源市的工业总产值从去年的第4位进到第3位,外贸出口总值从第2位上升到第1位。

2.5“双转移”加快了广东农村劳动力区域间的就业步伐

粤北东西各地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开设专业培训,切实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变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不仅自身实力得到长足进步,还成为全省经济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09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新增转移就业69.5万人,同比上升42.7%,珠三角地区截至5月累计新增43.4万人,数量则同比下降24.1%。这一升一降,人力资源区域配置明显优化。

3“双转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完全依赖行政手段而忽视市场规律,为了本地经济利益当地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企业要素合理流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75%的转出地都存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致使传统制造业迁出之后,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得不到有力的支撑;产业链前后联系不明显,无法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处于产业链低端,难以实现产业的升级;人才需求加大,而培养难以跟上等。

因此,“双转移”战略在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实施“双转移”应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积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新形势下,推进“双转移”应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相结合,坚持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产业布局合理与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相结合。产业的转移升级,更应该靠吸引,而不是简单的拉郎配,要让产业像候鸟一样,自动迁徙,但是候鸟的迁徙需要有相应的生态环境来配套的,珠三角未来怎么吸引更高、更有水平的生产力是关键。政府应更多的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应着力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加速我省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三是扩大内需,以需求升级引导产业升级;四是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园区;五是完善相应的干部考核机制,提高“双转移”工作实效。

3.2 实施“双转移”应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纲要》将现代服务业的优先发展放在各产业之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有相同的布局,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所谓“现代服务业”,有两个内涵:一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新兴的或“新崛起”的服务业;二是指“传统服务业”当中经过用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后的那部分服务业。尽管目前及以后一段时期内,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中工业仍占主体地位,但《纲要》作为中长期规划,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放在发展的第一序位,这个导向是明确的,就是要“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广东省在推进“双转移”进程中,应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3.3 实施“双转移”应关注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但绝不能承接污染产业转移。建议将承接产业转移成果与环境排放指标挂钩,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把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指标作为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纳入到各级政府促进产业转移的考核体系,以此增强欠发达地区政府拒绝承接污染产业转移和落后产能的决心与动力。另一方面,要逐步成立、完善富有我省特色的产业集群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和创新平台,以产业集群为纽带,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开发,推动技术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设备依赖,利用产业集群对上下游产业的巨大需求,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加速产业链完善。

3.4 实施“双转移”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双转移”战略的政策导向,在于促进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产业同步升级。欠发达地区应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增强招商引资的目的性,区分不同的产业转移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政策,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加强产业配套,实现从“引资”向“引产业”转变,使产业集群植根,形成区域竞争力。在支持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珠三角做好高端产业“增量转入”的支持力度,完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竭尽全力引进一些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高层次龙头项目落户珠三角。当然,不能把区域协调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各地都齐头并进,对东西北地区,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其在经济总量上都赶超珠三角,地区差距的缩小和经济指标上的“协调”应主要体现在人均量上。

同时,也应该看到,“双转移”战略并不能惠及广东所有的欠发达地区,受未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约,承担国家生态保护功能以及交通条件不利的边远区域,不可能期望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这类地区发展方式与产业布局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与指导,鼓励其探索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与必要的财政支持,支持其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民生福利改善的充分保障,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广东居民都能充分享受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3.5 实施“双转移”要循序渐进,避免“大跃进”

化危为机,催生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大项目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稳压器和强大引擎,成为全省不二之选。而在粤东西北地区,频频引来大项目,有遍地开花之势。大项目的上马对环珠地区的“三促进一保持”来说,功不可没,也逐步夯实了环珠今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项目如何防止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做成“豆腐渣”工程,更值得监察、审计、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有钱就政府做了(上马大项目),特别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这种冲动就特别强烈。但是,政府投资往往是效益比较差的。”广东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曾对媒体表示,他认为,投资拉动无非是将眼前消费的这一块,用于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弊端在于加剧已经过热的经济,推动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为了更长远的发展,广东应该有勇气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集中精力实现经济转型。”这样的箴言,对环珠三角来说,也有着现实意义。此外,由于大项目建设有一定的滞后性,真正的生产能力并非一下子就能形成,因此对于大项目的作用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3.6 实施“双转移”要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方面,不论是转出地还是转入地,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配合,尤其是转出地,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尤其需要有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为有力支撑,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另一方面,双转移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各大高校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实现高校和社会的对接,以补足“双转移”过程中的人才缺口,有效推动“双转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要紧扣企业需要,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新路子。

总之,在目前全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压力不断增大的趋势下,唯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扎扎实实推进“双转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省科学发展的诸多难题,赢得科学发展先机,使“双转移”成为广东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徐向龙.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特征与互动效率研究[J].学术研究,2009,(5).

[2]马建会.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平衡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7).

[3]徐向龙.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2).

[4]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坚持“双转移”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下“双转移”战略的坚持与再认识[EB/OL].http://www.93.gd.cn.

[5]广东“双转移”战略见成效地区差距逐步缩小[N].人民日报,2009-08-24.

[6]常修泽.珠三角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常修泽教授访谈[J].学术研究.2009,(02).

[7]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8]王君,张璐琴.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基本思路研究[J].经济问题,2008(,11).

[9]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d-efault.htm.

[11]广东省人民政府.http://www.gd.gov.cn/.

双转移战略 篇2

关键词:广东;“双转移”;职业培训

一、应运而生的广东“双转移”

(一)广东发展中的难题

1、资源瓶颈。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广东,以GDP总量超过香港、新加坡后又超过台湾,登上了发展的高峰。GDP连续24年全国第一。但相伴而来的是,深圳已率先提出四个“难以为继”:“土地告急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超负难以为继、环境透支难以为继”;东莞作为珠三角核心区域之一,全市多个地方出现水质性和水源性缺水。过去10年间,广东省总人口净增1644万人,远远高于江苏的439万人、山东的571万人和浙江的567万人,而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累积。

2、制造业“低端”的尴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的产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目前70%的广东制造业仍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金融危机使广东制造业表露出严重的内功不足,东莞等市县受到重创。

3、人均指标。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某些人均指标却明显滞后。广东每新增一个劳动力创造的GDP是12万元,远远低于江苏的88万元和山东的22万元。在教育方面,广东常住人口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仅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2位。

4、区域协调不够。“东、西、北”三地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1/4;在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珠三角占2/3,而“东、西、北”只略高于10%。

5、GDP年均增速减速。2003-2007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4.5%,人均GDP年均增长13%,人均GDP低于GDP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近10年来,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速在沿海省市中排位靠后,只相当于浙江的88.9%。

(二)產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战略

广东山区、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两块短板”。先行一步的广东,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拉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面更需要先行一步。

“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作为一个全省性的战略,“双转移”事关广东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广东发展转型的一个切入和破题。由政府推动,促进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联手,充分考虑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以及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资源、环境等因素,实现了两地的合作双赢。

(三)“双转移”的作用

对转出地而言,珠三角发展的“四个难以为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过于集中,产业层次不高。如果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不仅可以腾出土地和资源,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而且还可以减少外来人口压力,提升环境水平。因此,“双转移”为珠三角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新的空间,通过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治污,集约节约土地等多种资源,达到科学发展新产业的目的。对转入地而言,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不仅得到了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的项目、产业、资金,还得到了技术、人才、管理,甚至先进的机制、体制。这些地区穷就穷在工业基础薄弱,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对“东、西、北”地区来说是发展工业、吸引劳动力的好途径,其工业发展了,税收就能增加,还可以增加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其收入。

二、在“双转移”中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

要做好“双转移”,根本在于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推动产业转移到广东北部山区腹地和东西两翼地区,劳动力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都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不能获得足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广东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强省,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近百万。据统计,广东进城务工人员2600万人,其中外省劳动力高达1600万人,而本省农村还有500万-800万青壮年劳动力闲置转移不出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群体中有八成多仅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其提供职业培训是缓解就业压力与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它关乎数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关乎数百万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关乎广东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关乎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参加职业培训,使受教育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增强养家糊口的本领。他们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能成为农村脱贫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在调整结构中的带头、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带领其他农民应用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有一定实力和业务基础的,还能创办农村乡镇企业,或创办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绵钦.汕尾部署推进“双转移”鼓励优秀农民工入户城镇[N].汕尾日报,2008-06-06.

2、谢思佳.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加速推进[N].南方日报,2007-04-26.

3、文远竹,史伟宗.以“双转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N].广州日报,2008-06-14.

4、赵燕华,张晓锋.广东将盘活用地确保“双转移”[N].羊城晚报,2008-06-18.

双转移战略 篇3

1 双转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双转移”战略实施理论仍然是一种尚处在发展中的较为新的管理理论。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产业与劳动力转移及其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已经有很多著述,如:弗农认为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与人力资源转移这一现象,进而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产品特性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由新产品阶段向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的转换而转换,也就是说产业与人力资源的转移现象会从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同样的,在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的变化,也会由于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同而引起产品在其间进行转移。劳尔·普雷维什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现象,其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用国内工业化替代进口工业品)就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劳尔·普雷维什的观点是借鉴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汉密尔顿、李斯特等),突出了国家行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在对区域的双转移研究方面,学者关注珠三角产业转移源于2003年的“民工荒”,如:曲建提出了如何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张捷总结2003年以来珠三角的“民工荒”,认为“刘易斯拐点”在珠三角提前20年到来,必须考虑就地升级,向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发展;另外罗必良、毛蕴诗都从不同角度对珠三角产业转移提出了见解;李金生等人就其他省份接受产业转移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实证研究方面,陈雪梅以制造业为例,对比广东省梯度系数下降的行业和湖南省梯度系数上升的行业,发现重合的行业有10个之多,据此认为两地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广泛的基础;刘建平、张莉琴等也做过类似的研究;梁琦、陈冬梅论述过长三角不同城市的制造业和人力资源的转移问题。

2 广东省“双转移”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广东省多项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然而,在“双转移”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由于经济、环境以及人为的一系列因素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双转移”战略实施的各项指标迟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些阻拦在“双转移”面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转移呈现割裂式发展。企业和政府在实施产业转移过程中不注意保证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一条产业链,而是割裂式地进行产业转移,导致企业之间不能发挥应有的集聚效用,失去了进行产业转移的最初目标,影响了产业转移的健康发展。

(2)产业基础薄弱,相关产业不配套。企业从转出地到转入地进行战略转移与升级,首先要考虑转入地的相关基础,以保证实施转移后能正常并向好的方向运转,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双转移”战略处于初级阶段,转入地的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一些转入地不能为企业提供配套的产业发展基础,从而影响了转移的进程。

(3)制度环境问题。进行产业与劳动力的转移,企业要充分考虑转出地和转入地的相关政策环境,以适应企业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转移发展的困难重重,比如农村劳动力过剩、产业配套发展跟不上、产业采购渠道受限、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这些问题主要在于政策制度的制定,所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政策保障机制能从根本上解决转移实施中的诸多难题。

(4)转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如果不加以克制,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实施战略转移与升级过程中,企业活动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如若对环境保护不予重视,则必然给当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种预想的破坏使转入地对企业转移产生抵触。企业如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又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序运行,在提倡生态环境保护至上的今天,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转移发展的重要课题

3 实施“双转移“战略面临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一直以来都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通过改革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为主,当今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些企业由出口导向型企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过度已成为必然。广东必须抓紧这个战略关键期,实现产业与劳动力的战略大转移,实现经济的又一个大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尽量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并带动周边省份城市的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精神,省财政采取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划拨发展专项资金的举措,包括:大力支持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安排产业转移奖励资金;每年安排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扶持欠发达地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等。未来几年内,广东省对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投入资金将逐渐增加。政府做这些事情主要是为了保证“双转移”战略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政府、企业与人民的共同利益。总之,广东发展“双转移”的战略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等发展机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危机过后,发展机遇空前增大。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企业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尤其对企业多为出口导向型的广东省来说,损失巨大。很多小企业纷纷倒闭,大企业也遭受亏损的创伤,大都对发展失去了信心。危机之后,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企业大都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扩大规模、应对冲击,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广东省的产业与劳动力转移战略适时适当地满足了企业的要求,通过这种“双转移”战略,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及政府的努力实现发展的预期目标,从整体上改变全省的经济发展现状。

(2)劳动力需求旺盛。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的纷纷倒闭或规模缩减,劳动力成为了影响全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战略转移与升级过程中,向偏远地区或经济稍落后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减小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

(3)农村劳动力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政府着重从农村现有体制的不适应性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环境问题,例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方面。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吸引外资投入,为企业选择产业转移转入地提供条件,扩大企业用工水平,从而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区域不平衡的现状。

4 “双转移”的动力机制

广东省的“双转移”经济发展战略,即通过珠三角和省内其他地区的资源及产业的优化组合,使得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能够达到最优的配置效果。全省实施“双转移”发展战略是结合广东省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以及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战略实施的需求不是凭空出现的想法,而是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动力机制的。

4.1 区域发展不平衡促使“双转移”战略的出现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整体发展态势为东西部及沿海地区发展迅猛,西北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这种情况在广州全省也相似出现,从2010年上半年广东全省各城市GDP情况可以看出(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东省部分地区经济较发达,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有效实施“双转移”战略能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难题。所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了战略转移实施的动力机制。

4.2 地区资源赋存结构的差异推动“双转移”战略的发展

区域间发展状况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区域间资源禀赋与结构存在差异。然而,现有企业所在地有限的资源结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其可利用的饱和状态,将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动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战略转移,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自身,减轻对转出地的负担。

4.3 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双转移”战略提供了政策保障

如今,政府为鼓励企业进行产业与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多项经济优惠政策,如降低转入地的成本要求、提供配套设施等,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4.4 买方市场的形成指导“双转移”战略的形成

当前市场,供大于求,买方处于商品社会中的有利市场趋势,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转入地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充分考虑自身发展需要及转入地的相关资源来决定战略转移的方向。地区间要素和产品流动的行政壁垒的弱化、区域间企业的进入壁垒加大、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以产业转移的方式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提高市场竞争力。

4.5 产权改革的深入有力地推动企业进行转移

企业的产权改革、产权分级、产权明晰、产权多元化,使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与自主决策权,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6 企业成长及战略转移促使企业选择“双转移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转移进行结构调整,不仅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同时也达到了自己追求经营资源边际效益最大化及其规模成长的需要。

5 长远发展“双转移”战略的对策研究

“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在众多动力机制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必然,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身利益的驱使以及政府政策的优惠,在充分对比转出地与转入地的现状与未来之后,必然选择产业与劳动力的转移,但是,在转移过程中会出现经济、政策、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妨碍转移的顺利进行,所以采取必要的对策以应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重中之重的课题。本文基于学者对产业转移以及人力资源转移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的结果最容易造成产业发展的空心化,要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保证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

(2)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割裂式的企业发展模式只能带来越来越大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能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保证转移实效。同时,政府应对“双转移”加大相关扶持力度,支持更多的企业进行战略转移,促进多方发展。

(3)扶持产业转移园建设。省委省政府通过大投入,加快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转入地的承接能力,降低转入企业的经营成本;又可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拉动投资和内需,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产业转移园能集聚企业进行产业转移,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带动其他企业进行转移。

(4)不断培育比较优势。广东省的企业大多以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企业为主,同质企业间较难形成比较优势,因此,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位置,只有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双转移”战略不仅能带来企业的利润及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促使企业选择具有高新技术的行业领域进行发展,增强其自身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注重培养企业创造比较优势的能力,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竞争机会与发展优势。

(5)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大多文化程度比较低,其工作性质一般只为相对较简单的代加工工作,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时,企业要想向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过度,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障碍,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不能充分胜任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是保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先决条件。

(6)改善投资环境。为吸引企业投资,地方及政府需要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所引起的成本与效率风险,降低市场转入与竞争壁垒。首先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一个产业在一个地区的投入,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和利益,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搞好战略转移工作,维持当地生态的循环发展,避免只顾眼前、不顾后续发展的现象发生。其次,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双转移”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配套设施是否到位、相关产业是否配套、地方优惠措施是否明确,这些都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才能使企业看到透明化的转移优势,并保证转移成果的可度量化。法律法规的完善能有效保证各项措施准确到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才能各司其职,各项措施的实行才有据可依。

(7)普及全民参与意识,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应加强“双转移”的宣传工作,让大多数人了解双转移,并对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同时,地方政府要摒弃原有的不合理体制,加强基础性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废止与之不适应的政策体系,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

6 结论

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与自身对“双转移”战略政策的认识,分析了“双转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了“双转移”的动力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产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地。据不完全统计,在实施“双转移”的企业中,目前已转移的企业有75%左右由珠三角地区转出。珠三角地区通过将劳动密集型等产业转移到东西北地区,进而发展资金更密集、技术更先进的产业,逐步实现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政府及企业的双向努力,相信广东的“双转移”战略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从整体上提高广东省的经济水平,成功实现战略转移与升级。

参考文献

[1]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2007(10):34-36

[2]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5(4):34-36

[3]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4(4):33-35

[4]左小德,王佳佳,雷红,等.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5):237-238

[5]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10):71-79.

[6]罗明忠.论”双转移”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对策[J].岭南学刊,2009(2):19-22

[7]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广东省双转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37-44

[8]左小德,张力方,梁云,等.产业转移的引力模型及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1(3):47-54

战略大转移 奇瑞胜算几何 篇4

这些天正值广州车展进行中,奇瑞却因为另一件事情出了名。媒体将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与一家白酒上市企业酒鬼酒联系在了一起,尹突然出现在各大财经版头条。《奇瑞老总跨界操盘酒鬼酒获利2亿元》,这是诸多标题中被流传最广的一个。

因为塑化剂风波,上市企业酒鬼酒每天一个跌停板。2012年叱咤风云的“白酒板块”碰到酒鬼酒这只黑天鹅,在年末被搞得很狼狈。但要问这场风波有没有赢家?有,尹同跃。根据公开信息,尹为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芜湖瑞创”)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而芜湖瑞创又持有安徽国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产投”)30%的股权,实现相对控股。

后者今年最多时持有酒鬼酒880万股,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并于酒鬼酒股价逼近最高点时成功脱身,如此快进快出、神乎其技,获利1.97亿元。也许尹同跃要抱怨为何自己“躺着也中枪”了,决定快进快出的肯定不是他,去操盘酒鬼酒的肯定也不是他,能使塑化剂风波在此时发酵的更不是他,一位搞汽车工程出身的企业家,对资本市场不会如此灵敏。不过显然,他的位置提供了炒作的“弹药”。

就在这一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之际,奇瑞的另外几则消息也许被忽视了。

11月28日,博世汽车多媒体(芜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选址圈定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家公司有德国博世持股60%,而合资伙伴中有芜湖瑞创。而在11月27日举行的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Bauma China 2012上,奇瑞重工携新品牌——奇瑞迪凯重科亮相,奇瑞重工为奇瑞汽车之兄弟公司,其控股股东是尹同跃挂帅的奇瑞控股。在11月18日,奇瑞汽车在江苏常熟与捷豹路虎成立了合资公司。

所以11月份,成了奇瑞的月份。在更早之前,奇瑞还宣布了与广汽就研发和采购达成的战略合作。与以色列量子集团成立了奇瑞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奇瑞量子。自1997年1月成立,到如今奇瑞已经步入了它的“少年期”。它蠢蠢欲动地对外寻觅“配偶”,可视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表征。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到了15岁这个年纪就是该找对象了。

2007年,也就是奇瑞10岁时,创始人尹同跃曾经表示,奇瑞不会合资。但是5年过去了,奇瑞有望成为合资伙伴最多的汽车企业之一(它与斯巴鲁的合资项目也可能很快通过广汽得以实现)。这种迅速调转枪头的做法,让人不禁要问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事实上,中国车市在奇瑞甫一诞生之时,提供了优厚的生长条件,每年20%以上的增速,让奇瑞仿佛生活在暖房中的花草一般,它可以长得放任恣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产品竞争力不足。但整个市场,猪都可以飞翔,车当然可以卖掉。不过,进入十年过去,时势都大不一样了,尹也许回过神来觉得跨国公司身上真有东西可学,奇瑞再这么沉醉在“民族品牌”的情结中,只有死路一条。

而另一方面,资金的困境也在强迫奇瑞掉头。奇瑞过去三年间一直靠政府补贴才得以盈利,2009年-2011年,奇瑞汽车净利润分别实现0.72亿、3.02亿、1.47亿元,今年上半年则净亏损3.79亿元。这个企业依靠着国家开发银行、债券、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换取现金,维持运营。同时,它高峰时32款产品中,真正赚钱的产品并没有几款,它们已经难以支撑奇瑞数十亿资金进出的大手笔。

因此,如果不合资的话,奇瑞将陷入困境。它会像无锡尚德、熔盛重工一样上演一次地方大企业的危机。之前奇瑞的财务数据已经十分黯淡,其连续三年发行中期票据融资54亿元,近年连续三轮增资扩股同样融得54亿元,截至目前背负173亿元短期债务,而应收账款与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今年上半年已达16%。

自去年起,奇瑞大量的股权被挂牌出售,却鲜有人问津。在广汽与奇瑞合作仪式上,尹同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提到,IPO的情况非常糟糕,没什么可以多说。显然,PE对奇瑞股权失去兴趣,因为IPO无望,前景不被看好。

对于奇瑞来说,如何在二级市场之外想到更多融资方式,考验尹同跃们财技的时刻到了。事实上,就多家合作伙伴来看,最应被看好的仍是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该项目有望成为奇瑞的现金奶牛。而奇瑞与量子、奇瑞与广汽的合作,并不能成为这次“战略大转移”关键得分点,甚至会成为负累。

双转移战略 篇5

一、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状况

佛山陶瓷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自古便被誉为“南国陶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迅猛发展, 佛山陶瓷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 产业体系完备, 影响辐射面广, 社会就业者众, 享誉国内国际, 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然而, 佛山陶瓷产业虽拥有诸多优势, 但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数据来源:《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 佛府办[2008]101号。)

由表1可以看出, 佛山陶瓷为环境带来大量的污染, 陶瓷产业粗放经营, 尤其对环境污染严重, 已经成为制约佛山陶瓷产业发展, 乃至整个佛山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陶瓷产业能耗巨大, 节能形势严峻, 随着燃料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趋薄, 土地资源枯竭、劳动力供给短缺等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低, 核心竞争力弱, 另外, 缺乏品牌意识, 企业规模小, 大而强的现代企业很少, 拥有著名品牌的更是屈指可数。超10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 纳税超3000万元的只有3家。行业自律管理混乱, 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互相进行恶性竞争, 从国内一直打到国外。本来产业集群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扩张优势, 但这种无序的竞争使得佛山陶瓷的优势降低, 竞争力下降。由上可见佛山陶瓷产业到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改造的地步。结合佛山陶瓷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并响应省政府“双转移”政策, 佛山政府提出各种具体的产业转移和关闭的政策, 在两年之内发出多份政策性指导文件, 分别是:2007年7月11日, 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 首次提出佛山陶瓷转移的政策。2008年4月16、17日政府连续出台三项陶瓷产业政策《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 具体阐述陶瓷产业升级, 转移的目标与要求。对哪些企业可以留下来, 哪些必需要转移和什么时候要离开, 佛山市经贸局指出, 佛山的陶瓷企业将分成三类:一是符合要求的、允许在佛山继续经营;二是符合扶优扶强政策的, 促其做强做大;三则是不符合10项要求的, 限期整改, 符合关闭条件的依法实施关闭。2008年10月底前, 佛山各区对陶瓷生产企业进行检查评价, 并将在2009年12月之前对需要整改的企业完成复检。按照政府产业调整要求, 不能在限期内达到环境目标的企业都必须在限期内转移。因此, 佛山80%-90%的陶瓷企业需外迁, 佛山现有的363家陶瓷企业中, 重点扶持42家, 调整146家, 关闭与转移175家, 约占佛山陶企总数的一半。截至2008年12月底, 全市已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但佛山陶瓷行业关停企业名单一直处于半保密状态, 至今, 也很难获得准确的名单。为了提高企业转移的积极性, 佛山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措施, 提高企业转移主动性和减低企业的抗拒情绪。一是资金扶持, 如禅城区财政及陶瓷生产重镇南庄镇分别拿出5000万元和1亿元作为陶瓷产业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 每搬迁或关闭一个企业给予50万元的补贴;南海区财政也划拨1亿元专项资金, 用于适当补贴、补偿或垫支因企业关闭、搬迁造成的土地停租、职工欠薪等。二是税收鼓励, 各级政府通过各种经贸协作渠道, 鼓励和支持一些陶瓷企业到省内外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 将属于企业转出地税收分成部分, 全部返还给转出的企业。此外, 自2007年以来, 全市共邀请了20多批次外地经贸考察团专门对佛山的陶瓷产业进行了考察, 为转移的企业招商引资。

二、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1、对转出地的影响。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当地的经济、陶瓷企业及配套产业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在省政府双转移策略提出之前佛山陶瓷转移已经开始, 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年。这十年的向外扩张, 使佛山陶瓷占全国建陶的份额由60%下降到30%, 现其产值约占到佛山市工业总产值7%。陶瓷纳税总额只有18.09亿元, 所占比重也只有3%左右。佛山陶瓷作为佛山支柱产业, 为佛山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并带动相应产业链的发展。而这次大规模的转移使得这种链条断裂, 虽然还留下几十家大型陶瓷企业, 它们对佛山的税收贡献尽管仍很巨大, 但总量上已减小。此外, 总部经济成为近年佛山陶瓷在转移压力下产生的另一个美丽的构想。它的出发点和规划虽都符合佛山陶瓷目前的发展方向, 但是佛山陶瓷领先于全国和全世界的秘籍不在于研发或者会展、物流, 而在于产量和价格。佛山陶瓷企业研发方面的能力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好, 研发仍是中国陶瓷的一个弱项, 在研发能力不是足够强大、会展中心吸引力不足、物流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的前提下, 建设以会展、研发、物流为中心的总部经济难度系数显然比较大。对于转移, 小型陶瓷企业的命运基本上是政府说了算, 要么关闭企业, 要么搬迁转移;无论是哪一种, 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量, 政府在转移上措施强硬, 被关停的企业并无喘息时间。短时间内被关停的企业, 经销商不发货、银行回收每一笔款、供应商催款、员工补偿一系列问题全来了, 并影响企业的客户, 原来定下来的订单不能执行, 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 甚至影响到整个佛山陶瓷的声誉。企业主有的只有一走了之。对于大企业来说, 政府提出来的陶瓷产业整改指标并不难实现, 但由三大指引性文件的公布, 到进行企业检查仅半年的时间, 实现目标的时间太短, 企业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造。并且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大, 有企业反映刚刚收购了某加工厂, 打算扩大规模生产时, 忽然接到政府通知, 该工厂已被列入关停的行列,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向外主动发展转移的企业, 恰遇国家宏观调控, 银行信贷紧缩, 物价飞涨, 稍有不慎, 企业就有危险。对于一些迫于转移而外迁的企业来说, 更是雪上加霜, 几乎处迁发展的企业都遇到同样的问题:土地指标问题、电力不足问题、人力资源紧缺问题。出外发展能成功的不多。佛山陶瓷产业的一个优势是拥有成熟的配套产业, 由于许多陶瓷企业的关闭、转移, 使相应的上下供应链条出现断层, 原来陶瓷配套的企业亦将受到严重影响, 它们将因为原来的陶瓷企业的关闭或者转移而失去客户, 而留下来的企业也将会遇到与陶瓷企业一样的命运, 要么关闭, 要么转产, 这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另外, 企业关闭, 生产设备搬走了, 工人们遣散了, 对转出地来说宏观上增加了失业率。从企业出发, 原来熟练工人和管理人员将因为企业的搬迁而离开, 企业在新的地方要重新招人, 又要进行培训, 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关闭、转移给转出地带来阵痛不浅。

2、对转入地的影响。

陶瓷企业的转移地选择上, 一般分为省内和省外两种。对于省内,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内陶瓷企业对口双转的政策, 确定了佛山市与清远、河源、肇庆、揭阳、阳江等五市进行对口转移, 还要求企业与人员双转移。也就是佛山市要引导本市陶瓷企业将企业和人员整体向其他五市转移, 其它五市要积极承接佛山的陶瓷企业双转移, 省政府对转出地和承接地政府都下达了考核指标, 同时安排资金进行扶持。选择省内转移的企业一般都是出于降低运输成本, 被丰富的土地资源、原材料, 以及优惠的政策所吸引。由于陶瓷企业去外地设厂对劳动力有很大需求, 甚至有的一下子就解决了当地数个村庄的就业问题, 招工不难, 成本也很低。但是, 问题也开始暴露。一是环保问题, 向省内较落后地区转移的陶瓷企业除了一部分属于扩张以外, 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无法在限期达到佛山政府颁布的标准而迁移, 结果是污染也转移了, 现在像清远、河源、肇庆、揭阳、阳江这些城市也开始关注环保, 如果企业不进行改造, 提高环保意识, 无论转移到哪里, 都无法长期生存下去转移无法根本改变陶瓷产业污染问题。二是遭遇人才短缺的瓶颈。管理人才难招, 佛山原厂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 陶瓷企业转移后, 虽能立即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实现广东省“双转移”的目的, 但是由于管理人才相对缺乏, 企业初期管理人才的招聘比较困难, 即使成功招聘, 也需要进行培训, 培训成本很高。此外, 像电力不足, 土地指标不明确, 承诺迟迟未兑现等等的问题屡屡出现。对于向省外转移, 除了有可能遇到跟省内一样的问题以外, 还有可能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 原来在佛山的那种模式, 例如营销模式, 管理模式, 都有可能因为当地的实际情况跟佛山的区别很大, 而原来的方式不适用, 影响企业的初期发展。

三、结论及启示

佛山陶瓷转移是广东“双转移”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先例, 许多经验值得思考。珠三角的许多企业都将在这种大环境中升级改造。佛山陶瓷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但政府对于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的优势了解不充分, 产业升级的政策并未能以整个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为核心, 并且政府政策的执行时间脱离现实, 佛山政府三大指导性文件从发布到规划完全实行, 时间仅仅有七个月, 许多企业都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政府的指标, 并且迁入地准备不足, 各种配套设施尚需改进。许多搬迁或者扩大生产的陶瓷企业在一些相对落户的地区, 都面临着各种问题, 如人才、土地指标、承诺不能兑现等问题, 使得新搬迁地企业的直接成本上升, 经营面临困难。对口的搬迁地显然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如何保证转入地避免污染转移亦是政府紧急需要考虑的问题。“双转移”策略的实施需要“看得见的手”发挥重要力量, 但应以“看不见的手”作为升级改造的主要力量。市场应该是“双转移”的主导, 政府的政策调控应该是了解市场, 尊重市场的规律, 而不是过分地干扰市场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尹虹:九成佛山陶瓷企业将外迁, 政府列出七宗罪[J].赢周刊, 2008 (1683) .

[3]叶德林: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引发行业新布局[EB/OL].中国建材信息, 2008.http://www.cbminfo.com/tabid/63/InfoID/280494/Default.aspx.

[4]吴宣恭:企业级群的优势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 2002 (11) .

[5]张有卓:佛山陶瓷产业向何处去?需观念更新与战略重塑[EB/OL].焦点装修家居网http://home.focus.cn, 2008.

[6]宋苑丹、汤克琴:佛山陶瓷产业调整三政策出台, 评价指标引质疑[N].南方都市报, 2008 (5) .

[7]佛府办[2008]101号: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R].2008.

双转移战略 篇6

所谓的“双转移”, 就是广东省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的山区、东西两翼之间形成的一种双向交流。即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同时欠发达地区的高层次、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转移到珠三角地区来, 从而实现全省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围绕“双转移”战略, 《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产业转移方面, 主要包括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在推进劳动力转移方面, 《决定》提出要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等。另外, 《决定》还提出要实行领导负责制, 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度, 逐级落实目标管理,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当前, 广东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亟需进行产业升级。“双转移”能否顺利推进, 事关广东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前途命运, 是广东能否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能否争当全国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关键所在。近年来, 广东的经济发展陷入了结构性瓶颈之中, 广东人均GDP的增速与浙江、江苏等沿海兄弟省市相比, 在过去十年里一直

处于落后位置;广东的区域失衡现象日益严重, 珠三本刊角地区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编扩大;广东的流动人口总数正在急剧增加, 已经超出辑

了广东的承受能力, 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现阶段的广东, 社会需要转型, 产业需要升级, “双转移”战略的提出完全符合广东的发展需要, 是广东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胃癌致双卵巢转移癌1例 篇7

讨论

卵巢癌病死率极高。由于卵巢所处位置为盆腔深处, 早期症状不明显, 发现时多数已属晚期, 5年生存率仅为30%~40%[1]。本例患者, 初中文化, 系下岗职工, 无预防保健意识, 自16年前外院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至今, 未曾到医院行健康体检, 且其家族史中, 父亲患“胃癌”于11年前死亡, 未引起足够重视, 直至胃部肿瘤转移至盆腔, 引起腹痛才来院就诊。故育龄妇女健康体检特别重要, 尤其是家族中直系亲属有癌症病史, 尤要提高警惕,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例盆腔肿物由于缺少典型的消化道临床表现, 术前很难确诊, 常易误诊为卵巢瘤蒂扭转、子宫肌瘤变性等。当患者肿瘤标记物异常时, 应考虑到原发病灶有可能来源于其他部位, 从而更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双转移战略 篇8

以“山洽会”为契机承接产业转移最早

(一) 认识早。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今世界一体化、区域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 只有长远的投资空间, 才是地区发展的根本。2001年清远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新世纪面临的新机遇, 尤其是当前世界产业大转移正在继续, 珠三角地区为产业升级正加快向外扩散转移, 省委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这为欠发达地区承接转移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说, 这是山区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也是山区发展的最后一班列车。作为地方领导干部, 如果错过这种机遇, 就是最大的失误。但能否把握机遇, 前提在于思想观念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山区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思想观念。山区穷不在钱, 而是穷在脑袋;山区不怕穷, 最怕思想保守。清远市坚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调整思路, 调整政策, 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来抓, 把招商的重点放到以吸纳承接珠江三角洲的转移产业为主上。去年省实施“双转移”战略, 清远认真贯彻落实, 抓住珠三角地区“腾笼换鸟”这一有利时机和国际国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移的大好时机, 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化”战略,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积极承接珠三角迁出的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 合作共建佛山 (清远) 产业转移工业园, 并全力打造成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

(二) 行动早。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多年来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与此同时,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2005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GDP总量占全省的78.6%, 纳入统计的359种主要产品产量中, 珠三角产品产量占全省90%以上, 而山区和东西两翼GDP总量不到全省的四分之一。为推动山区开发, 缩小山区与珠三角地区发展差距, 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把加快山区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2000年, 清远迅速行动, 积极争取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清远举办首届“山洽会”, 清远作为“山洽会”的东道主将承办工作当作一次历史性机遇, 当作省委、省政府提供的一个发展契机, 当作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的一个重要渠道。创造条件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当好珠三角和产业发达地区的加工业基地, 集中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山洽会”为广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搭建了交流的平台。2000年, 第一届“山洽会”在清远市举办, 38个地市、省直和专业分团共签定合作项目750个, 成交总额达268亿元。其中清远签约资金达50多亿元, 为清远的跨越发展和进一步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 受益早。“山洽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通过前两届“山洽会”, 清远借助珠三角先进的生产力优势实现加速发展, 同时也为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拓展了新的空间, 山区与珠三角实现了“双赢”的目标。第一届“山洽会”项目签订一年后, 全省履约实施560多项, 实际到位资金120多亿元, 其中珠三角地区投入83亿元, 已投产的实业型项目实现新增产值50多亿元, 新增就业人数3.8万人。到目前为止, 广东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山洽会”, 历届“山洽会”对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对第一届“山洽会”作为东道主的清远发展尤为突出。2005年清远经济全面提速, GDP增长23.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5%, 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 在全省公布的八大主要经济指标中, 包括GDP在内的七个指标增速排在全省第一位。去年在第五届“山洽会”上, 清远成为“山洽会”最大的赢家。全省共签约项目600多个, 资金总额1200多亿元, 在现场签约仪式上各参展分团共签订合作项目205个, 总额700亿元。其中, 清远共签约项目60个, 签约资金218.106亿元, 上台签约项目32个, 签约资金205亿元, 上台签约资金占全省1/4, 居参会地级市首位, 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称赞为“一枝独秀, 一路领先, 势头很好”。据了解, 每次“山洽会”清远签约的项目都比较落实, 前两届“山洽会”清远项目履约率达80-90%, 大部分项目和资金来自珠三角地区。

以营造“洼地”效应为载体承接产业转移最多

为推进“双转移”和工业园区化, 清远市委、市政府以积极的姿态, 进一步增强开放合作意识;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为先导, 抢占先机承接产业转移;以发挥优势、营造“洼地效应”为切入点, 优化招商引资良好环境。2002年, 清远市努力营造广东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 将“门槛一降再降, 成本一减再减, 空间一让再让, 服务一优再优”, 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重新制订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若干规定 (试行) 》 (以下简称《规定》) , 《规定》就清远市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民族工业园、华侨工业园各类工业园的招商引资政策分别予以细化。从珠三角转移到清远市的企业, 能够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地价、电价、水价、税收及其他费用等方面基本享受到全省最低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不少企业得到政府在招商引资、缴纳税金、出口创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经过几年来卓有成效的发展和建设, 清远成为珠三角和泛珠地区产业转移的风水宝地, 成为商家云集的投资新热土。清远良好的投资环境, 先后引进一大批战略投资者, 概括起来表现在:一是引进项目多。据不完全统计, 近5年以来, 清远市共引进项目近3500个, 合同总投资金额达3000多亿元, 实际投入超过650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大约70%是工业项目。今年1-9月, 清远市共引进新项目325个, 合同投资金额657.1亿元, 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73.1亿元, 其中二次产业已投入105.5亿元, 占总累计投入的61%, 有效地壮大了清远市工业实力, 提升了工业发展水平。今年1至9月, 全市共引进新项目325个, 合同投资金额657.1亿元, 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73.1亿元。二是入园项目多。目前产业转移园经济已成为清远新的经济增长极。今年上半年, 全市11个工业园 (9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两个市级工业园) 入园项目160个 (含意向性项目) , 总投资额193.7亿元, 实现产值16.21亿元, 同比增长142%;以佛山 (清远) 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 到目前为止, 园区已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37个, 实际投资金额57亿元, 另有投资总额达145.4亿元的项目在筹建中。已集聚了AVS、东风小康、爱机、伟易达、蒙牛等一批知名项目, 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一批特色支柱产业。2008年, 清远市转移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 创利税1.15亿元。三是引进大项目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清远市不断扩大工业领域对外开放, 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如约克、建滔、海螺、台泥、云铜、江铜等, 纷纷到清远投资兴业。其中, 投资30亿元、产值达220亿元的高清音视频AVS产业制造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该项目建成后, 可拉动数字视频行业产值1100亿元, 成为引领中国AVS产业化的龙头;投资12亿元的东风小康微车整车生产项目正在建设中, 一批与之相配套的汽配企业也将落户园区。至今为止, 园区共引进项目83个, 计划投资总额211亿元。四是劳动力转移多。全市上半年共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2.1万人, 其中, “双转移”技能培训1.2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次。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 到2011年将达70000人, 2012年预计可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使本地劳动者达到就地就近就业。随着“双转移”的落实, 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试产, 清远工业发展快速攀升, 工业化进程大步迈进, 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 带动了三大产业的发展。2008年清远规模工业总产值1620.4亿元, 增长42.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7亿元, 增长30.8%。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0亿元, 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9亿元, 增长2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9亿元, 增长11%, 迈进了“全省工业十强市”。

以加强环境保护为根本承接产业转移最好

清远最大的优势就是山清水秀, 空气清新, 是广东省自然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之一。环境质量全省前茅, 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龙舟之乡”等;前不久清远还获得“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和“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称号。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清远作为重点发展地区, 坚持环境优先,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做到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 (试行) 》, 确保北江及饮用水源不受污染。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破除了“三个观念”、树立了“三个意识”:一是破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的观念, 树立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意识。二是破除为保护而保护的观念, 树立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三是破除重监管轻服务的观念, 树立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意识。为了将污染消灭在源头上, 清远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产业准入上, 执行严格的标准, 提高环保门槛, 严把项目准入和工艺准入, 对污染环境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拒绝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进园。在招商引资上设立门槛, 将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 重点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来, 污染大的企业坚决不要。获得准入的企业, 也一定要进园区, 做到“工业园区化, 园区产业化”;以佛山 (清远) 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 清远市专门成立了项目环保准入审批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协调园区的环保工作。市政府拨出专款, 做好产业转移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的编制工作, 项目入园前均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执行率100%。让有污染的企业就地转型、改造、升级, 改造升级无效的企业, 将对其进行淘汰。近年来清远曾拒绝了上百家污染项目进驻清远的投资要求。同时,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减少废弃物排放, 通过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工程、“市肺”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城乡清洁工程等工作, 推进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乡环境生态质量进一步提升,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建设绿色现代产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产业化道路, 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管治两结合, 清远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 2007年清远市节能降耗工作措施全省考核排名第一;2008年, 清远市实现单位GDP能耗1.52吨标煤/万元, 降幅5.7%;今年上半年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702吨, 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716吨。目前全市生态环境良好,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高于全省94.2%的平均水平, 北江、连江等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也保持在100%。清远这座生态工业新城和宜居名城并驾齐驱、齐相辉映。

双转移战略 篇9

技术转移战略是保证

北京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北京地区借助地缘优势所形成的科技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所构成的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为全国之最,拥有的科技网站数量和层次为全国之首。全国有400多个科技信息类研究院所及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地区。北京地区拥有独立科技信息机构50多个,占全国的10.7%,专职人员l 万余人。

得天独厚的科技人力资源。2004年北京地区拥有科技人员30.16万人,其中科研机构45693人,高等院校36261人,企业166218人,其他11759人。

北京地区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的密度,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要高。中央各部门在北京设立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研究与开发机构。在研发资源上,作为我国最大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最大的人才聚集之地。2004年仅北京市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就达6579个,其中,科研院所353个,占总数的5.37%;普通高校69所,占总数的1.05%;企业5960个,占总数的90.59%;其他单位197个,占总数的2.99%。北京地区仅两院院士就占全国的50.9%,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7.4%,工程院院士44.2%。

高强度的R&D投入。北京地区R&D投入逐年递增,总量居全国之首。从1995年到2002年北京地区的R&D经费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R&D/GDP,1995年为2.33%,2002年上升到6.83%,2004年更是达到了5.2%,R&D/GDP北京地区始终是最高的:1995年全国平均仅为0.60%,2002年为1.26%,2003年为1.31%。北京地区R&D经费占全市GDP比重的水平也远远超出了同期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北京地区近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各项研究项目排名和经费使用均为全国第一。2004年承担的基础研究计划158项,占全国的41.7%,使用经费4.8亿元,占全国的46.1%;承担的863计划1227项,占全国的 32.1%;使用经费27.9亿元,占全国的30.0%;承担攻关计划716项,占全国的35.1%;使用经费20亿元,占全国的13.4%;承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76项,占全国的12.0%;使用经费1.1亿元,占全国的13.4%。

跨国公司在京设立了大量的研发机构。北京拥有全国70%的研发科技资源,近几年来,吸引了跨国公司纷纷到北京投资。

但是,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竞争优势,巨大的科技投入未能转化为新产品或新产业,投入产出效益远远赶不上上海等地。

在政府经费要素中,北京具有巨大的优势,此要素对地区经济的拉动是江苏的5倍,广东的4倍,上海的3倍,这说明在争取政府科技投入方面,北京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而对新产品产值要素,上海一枝独秀,是北京的近4倍,广东的近2倍,达到江苏省的13倍之多,这说明了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上海走到了全国各省的前列。最近几年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发展动力强劲,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科技进步对上海经济的贡献达到78%,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技术成果交易额指标,广东省与江苏省呈现并驾齐驱的态势,这说明在这两个省,企业已充分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可以预计,在随后的几年里,广东与江苏的企业将会出现高速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看,科技对上海的经济拉动是最强的。依次是北京、广东、江苏。这与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科技实力、地区企业发展态势等实际状况是完全吻合的。

为什么北京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是上海的3倍,而新产品拉动经济发展的要素仅为上海的1/4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北京在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远远落后于上海呢?

我们认为,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症结是技术转移滞后,大量科研成果沉淀、大量专利成为“休眠专利” ,蕴藏在科技资源中的巨大能量未能释放出来,阻碍着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阻碍着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阻碍着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确立并实施技术转移战略,能够释放蕴藏在科技资源中的巨大能量,使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确立北京技术转移战略意义重大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的大势和主流之一。技术转移可以成为不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政府都参与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同时,重视和促进技术转移,确立北京技术转移战略,对于全面提升北京的城市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立技术转移战略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城市竞争力主要是由技术创新的速率来决定。也就是说,城市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竞争力,而科技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速率,不仅来自于R&D投入的总额及其所产生的技术,同时还来自于科学技术资源在能力上的汇集、共享以及转移。通过技术转移可以使企业的平均收益达到55%。因此,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就必须确立技术转移战略。这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确立技术转移战略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客观需要。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而确立技术转移战略则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客观需要。确立技术转移战略是进行技术集成,促进技术创新的需要。只有在多种技术的集成基础上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单项技术往往因为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或因缺乏其他技术的配套而无法推广应用。这也是我国许多技术和成果无法实现其应有价值的重要原因。

确立技术转移战略是促进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客观需要。综观其他创新型国家,服务贸易非常发达,技术中介服务尤其发达,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北京地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不完善,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由此导致服务能力有限,机构间缺乏职能的有机衔接,力量分散,未能形成系统化、全功能的市场化服务链。确立技术转移战略就能通过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利益均沾,将北京地区优秀的中介机构组织起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及聚合的力量,以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方向,使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培植一批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大型名牌技术中介机构,通过服务能力和服务业绩在产学研及社会各界树立技术中介队伍的良好形象。

北京技术转移工作面临挑战

北京地区技术转移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产出效益低。北京地区和市属高校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高达40多个亿,而技术转让合同额则不到6个亿;北京市属企事业单位年投入的科研经费高达近30亿元,技术转让合同额则为5.67亿元,这里面除去自我转化的部分以及不适宜转化的基础研究部分外,其投入-产出的差额依然十分巨大,仍有相当多的科技成果未能实现转化。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未能充分展开。产学研合作的真谛是大学与企业界、研究院所与企业界的互动,是实现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对中关村811家企业的一项调查,经常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仅有206家,只占26%,而从未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高达316家,占近40%。这表明,中关村企业在创新活动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还非常缺乏,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另有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04年,北京地区科研机构共承担14314项科技项目,与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合作的仅有507项,占3.54%;高等院校共承担27753项科技项目,与企业合作的有2816项,占10.15%;转制科研机构共承担3462项科技项目,与企业合作的有594项,占17.16%。 北京有全国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应该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北京的企业却“守着金饭碗要饭吃”, 有利于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没有根本的提高。北京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大多停留于实验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年来没有出现根本的提高。研发活动相对封闭,科技产出自我循环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外省市采用强有力措施引进北京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各省市已将北京作为重要的技术项目源,近几年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强有力的措施,包括邀请专家考察、提前介入研究过程等,从北京吸引技术项目和技术人才,对北京市各级政府和企业产生了巨大压力。这就使得北京市各级政府和企业在引进北京技术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果北京市各级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北京技术项目的吸引力度,势必加快有市场前景技术项目外流的速度。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北京市要在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任务过程中,审时度势,确立北京技术转移战略,以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北京的城市竞争能力。

实施北京技术转移战略的措施

实施北京技术转移战略的主要措施应包括:

提高技术转移作用的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提高首都经济的竞争力。要确立北京技术转移战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城市竞争力。技术转移主要目的是将北京地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转移到北京的区县局等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

调研技术转移现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技术转移。要调查北京地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专利申请和技术转移等的现状情况。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技术转移法律、法规的经验,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开展技术转移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的研究。当前是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建立和完善一些急需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明确北京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地位,推动国内技术转移,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转移。北京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技术转移战略必须明确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地位,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内技术转移。一是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各种技术转移和合作关系。二是打造分工合理、衔接紧密的产业链、产业群。三是发挥北京对全国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的辐射和驱动作用。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转移。

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完善保护制度,加大应用力度。一是加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二是明确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的要求和考核。属于技术开发类以及大部分应用基础类的技术成果均应形成专利。三是鼓励建立科技行政管理系统的知识产权托管中心。

加强政府作用,增加技术市场职能,积极推动技术转移。一是健全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机制。下力量做好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的技术转移,是提高政府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近期内应制定促进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技术转移的办法。二是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转移。北京技术市场要将技术转移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功能,积极推动技术转移。三是设立北京技术转移计划,鼓励技术转移本地化。

明确职责与权力,加强业绩考核,技术转移制度化。一是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技术转移作为一贯的责任。二是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同时要明确技术转移的责任。规定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一定比例必须用于技术转移活动。三是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人员,要将从事技术转移任务情况作为个人业绩考核指标。

坚持企业优先原则,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立法促进产学研结合。一是坚持企业优先原则。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要优先转移到北京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中。这些企业是应当在北京市注册,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形成的产品在北京境内生产和制造。这些企业都有权力优先申请应用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技术成果。二是建立政府合作研究开发计划。企业参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要确定一定的比例,由企业同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或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合作内容可以是研发,也可以是技术成果应用。

建立技术转移相关机构,构筑完善体系,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一是鼓励在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和技术转移中心。二是构建北京地区技术转移体系,应是集成资源,多方联动,构筑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建立技术信息平台,拓展技术信息平台,疏通技术转移通道。一是促进技术平台的网络建设及信息流通渠道建设。二是建立权威的北京技术信息中心,主要的职能是经授权汇集北京市政府各部门科技计划项目信息,经整理后发布。

完善技术转移提成办法,增设北京市技术转移奖,重奖有功科技人员。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提成奖励办法。要适当提高技术转移奖励提成比例。技术转移奖励提成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技术转移成绩作为个人考核业绩指标。二是设立北京市技术转移奖,奖励那些在技术转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和项目。

重视技术经营人才,促进人才交流,加强技术转移培训。一是加快技术经营人才的培养。技术转移过程中,除了技术和技术卖方机构、技术买方机构以外,还应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参与。技术转移运作的好坏,其关节点就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经营人才。二是要积极开展技术转移人才的培训,建立技术经营人才培训基地。

双转移战略 篇10

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全面铺开初见成效。截止2011年4月, 广东已建立35个经省政府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入园项目达2800个, 总投资额超7000亿元。35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企业2010年实现产值1953.6亿元、税收108.85亿元, 比上年均翻番, 比2008年底增长6倍。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欠发达地区创造产值累计超4000亿元, 成为广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1]。

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珠三角地区充分利用转出产业腾出的空间, 结合自身实际,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以产业转移促转型升级的模式。广州市、深圳市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 佛山市、东莞市着眼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山市加快推进专业镇建设, 珠海市致力于先进制造业大型项目引进取得并重大突破, 等等。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2]、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珠三角地区的广州等六市的先进制造业占GDP的比重2010年较2009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人均GDP增速与GDP总量增速的差距也正在缩小。以东莞市为例, 该市2010年人均GDP增速高于GDP增速4.3个百分点, 持续保持人均GDP增速高于GDP增速的良好势头。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正从“双转移”获益。“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成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3]。双转移战略推出三年来, 广东省山区市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速度, 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有所缩小。2008年, 粤北山区GDP增长19.7%, 高于珠三角地区5.4个百分点;一般预算增幅达到25.3%, 高于珠三角地区6.3个百分点。2009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广东省经济增速明显回落, 仅为5.8%, 但粤东4市逆势而上, GDP增速仍达到9.2%, 居全省四大区域之首。2010年, 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479亿元, 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增加值的13.5%。15个欠发达地级市中, 有8个地级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本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超10%, 有6个地级市该比重达到或接近20%。是年, 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3%, 为全省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的2.3倍。绝大多数地级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本市工业增加值增速, 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珠三角地区7.3、0.8和9.3个百分点。

广东省农民人均收入迅速增长, 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能力明显提高。2008年,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99.8元, 增长13.8%;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 比2008年实际增长10.7%, 连续两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超人均GDP增速, 农民增收幅度之大近二十年罕见。配合双转移战略, 2004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2∶1, 到2009年仍为3.12∶1,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年务工收入达1300亿元, 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总额的比重较2007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达到73%。2008年至2010年, 广东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44.9万人, 转移就业441.2万人, 近17万户贫困家庭通过劳动力转移脱贫。

在“双转移”战略作用下, 全省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4], “两升两降一增强”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是本省农民工数量由2008年底的790万人上升到2010年同期的958万人;外省农民工数量相应由1777万人下降到1703万人。二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2008年末的66.8%上升至2010年同期的76.9%;珠三角地区该比重相应由33.2%下降至23.1%。三是劳动力转移对产业转移园区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至2010年底, 全省为产业园区提供劳动力51.7万人, 比2008年同期增加35.3万人。全省人力资源结构更加优化, 技能劳动者总量达1408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达15.8%。

双转移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实施双转移战略的内在根据在于某些产业在珠三角地区丧失了比较优势, 而需要向粤东、粤西、粤北等尚具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产业转移有两大实现方式:一是隶属于转出产业的企业进行整体迁移;二是投资者在产业转入地新投资设厂。无论哪一种方式, 均非政府的行政命令所能为, 而是企业或投资者综合多方面因素, 反复权衡利弊得失, 伺机而动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既然如此, 实现产业转移决非一蹴而就, 而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具体说来:

第一, 庞大规模的产业转移需要较长时期。

广东省产业聚集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 开始接纳由于地价上涨经香港地区转移而来的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 从初始阶段便带有明显的“三来一补”外向型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 产业集聚在珠三角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集聚的产业种类扩展到灯饰、五金、玩具、建材、家具、陶瓷等, 逐步形成“一镇一品”争奇斗艳的可喜局面。进入21世纪以来, 在广东省政府的积极倡导下, 石化、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逐渐形成聚集优势, 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5]。

广东省产业聚集已经历30年的发展过程, 其发展模式深入数万家企业、数百乡镇, 已形成以石化、电子信息、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为支柱的六大省际区域的产业集群和陶瓷、建材、五金、医药、家具、造纸、食品、化工、塑料、印刷、烟草等地市际区域的产业集群, 形成了近300个特色产业专业镇。珠三角地区适宜双转移的产业集群及其重点分布区域见表1。

珠三角上述产业集群及其区域分布格局的形成, 是集30年积累与演变的结果。这些产业为广东省的经济起飞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广东省现经济体系中仍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 纺织与服装业, 产值超过1500亿元, 属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建材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 其中陶瓷产量占全国60%, 玻璃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石板产量占全国20%。历时如此悠久, 数量如此众多、规模如此庞大的产业群进行地域转移, 无论如何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第二, 双转移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较长时期。

要想承接珠三角的转出产业, 承接地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截止2011年4月, 广东已建立35个经省政府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其中一半位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建设资金投入达数百亿元。目前这些园区正按规划要求逐步进行建设并招商引资。固然, 这些地区由于土地使用成本较为低廉, 加之地方政府配套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和用水用电等政策优惠, 对珠三角地区拟转出产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但配套仓储、交通设施等建设情况却是拟进驻产业或拟投资者更为关注的问题。仅以公路建设情况为例, 见表2。

由表2可知, 珠三角土地面积虽明显小于东西两翼地区, 通车里程却是东西两翼的总和。西翼虽通车里程较长, 却大多是简易铺装或无铺装道路, 运输能力较弱。符合双转移战略的产业有相当部分属来料加工型, 无论是运进原料还是运出成品, 仓储和物流规模都非常巨大, 东西两翼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在交通设施上的巨大差距, 无疑是制约双转移进行的一个大的瓶颈。而要突破这一瓶颈, 使双转移获得必要的交通设施的支撑, 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 这对双转移产业的迁移速度势必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三, 双转移的融资环境培育需要较长时期。

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从珠三角地区向周边地区迁移, 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竞争能力, 但迁移本身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种资金投入, 不仅包括地方政府用于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 也包括企业用于迁移新建的资金投入。然而, 自2007年国际金融海啸以来, 面对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原材料上涨三重困境, 诸多产业获利能力大幅下滑, 数万计企业在崩溃边缘挣扎, 接踵而至的倒闭潮, 给纺织、玩具等加工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6]。不仅如此, 我国近年来面临严峻的通胀压力, 利率高企, 银根紧缩, 一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资金融通。有数据表明, 由于正规贷款渠道难以筹资, 东莞已开业的13家小额贷款公司2011年业务量猛增50%, 出现无钱可贷、额度用尽的局面, 不少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不紧急向银行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一年期利率竟高达2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量激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企业资金链已紧绷到近乎断裂的程度。负担高额利息的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对意欲转移的中小企业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显然, 与双转移战略实施相匹配的融资环境还极不完备, 要培育出一个使双转移战略能够落到实处的融资环境还要历经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四, 外来劳工队伍与企业同步迁移条件建设需要较长时期。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不仅有资金和订单, 还有规模庞大的外来劳工队伍。从近年招工情况看, 转移至偏远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招工困境。首先, 一部分外来工在珠三角打工多年, 拖家带口的为数不少, 夫妻子女同时在经济较落后地区找到工作的难度较大;其次, 珠三角地区交通便利, 对于外来工而言, 能够节省奔波时间成本与路费;其三, 目前劳工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从珠三角地区转出企业流出的外来工, 将有相当部分会在当地再就业, 随厂迁移到新址的比重可能较小。尽管产业承接地周边亦可为迁入企业提供劳动力资源, 但其数量的累积、素质的提升和相关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健全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综上所述, 广东省实施双转移战略, 既势在必行, 又不能操之过急;既不能被动等待, 又不能盲动蛮干。广东省各级政府要对“双转移”进行科学的统筹, 进行合理的引导, 确保双转移有理、有利、有序、平稳地进行, 避免其大起大落给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大的风险与损失。

双转移进程分析

双转移产业的区域迁移是孕育广东省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前的阵痛, 是一个从被迫迁移到主动迁移, 从点迁移到面迁移, 从小规模迁移到大规模迁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淘汰一批企业, 新建一批企业, 转移一批企业, 逐步实现广东省产业集群的重构与重组, 逐步推进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优化。其间大致要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批实力弱小的企业难以承受珠三角地区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因资金链断裂或经营不善而倒闭。其中不乏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者, 选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另起炉灶、重振雄风、以图东山再起。作为践行双转移战略的第一批企业, 将承接地政府推出的土地、水、电、资金配套等政策优惠转化为成本优势, 并从中获益。

第二阶段:珠三角地区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充沛、具有产业领导力的企业, 着眼长远战略目标, 选择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建设分厂, 逐步将土地需求量较大、土地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转移至新区, 而将设计、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继续保留在珠三角地区, 以获得两地区的双重比较优势。

第三阶段: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配套建设逐渐完善, 众多中小企业追随龙头企业进行迁移。珠三角地区原有产业集群加速衰落, 进而演化为总部经济和生产服务中心;落后地区新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逐步演化为新的生产制造中心。至此, 本轮双转移战略任务基本完成, 双转移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应该指出的是, 产业类型不同, 迁移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对原料产地依赖较小的, 诸如纺织、服装、五金、玩具、皮革、家具等产业, 迁移速度会相对较快;对原料产地依赖较大的, 诸如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 迁移速度会相对较慢。但总的来说, 产业迁移具有加速的趋势, 见图1。

目前, 广东省产业转移尚处于第一阶段, 即迁移企业多属被动迁移, 而非主动迁移;属点迁移而非面迁移;属小规模迁移而非大规模迁移。先行迁入产业转移园区企业的生存情况与获利能力、迁入地配套设施建设状况及地方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将决定着行业龙头企业的迁移决策, 进而决定着整个产业迁移的进程与速度。据20世纪80年代香港加工产业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进程推测, 珠三角地区向周边地区的本轮产业转移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定安, 丘艳柳.以“双转移”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 2011, (01) .

[2]李江帆.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定位与对策——广东省服务业发展与改革研究纲要[J].南方经济, 2005, (03) .

[3]樊凡.广东“双转移”战略评析[J].经济论坛, 2009, (11) .

[4]多淑杰.广东省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 (04) .

[5]潘涌璋, 左伟.广东省产业双转移面临的问题及转移机制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0) .

上一篇:临产前孕妇下一篇:财务会计一体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