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就业

2024-09-29

转移就业(共12篇)

转移就业 篇1

2016年6月12日, 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 从目标任务、就业途径、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帮扶思路, 对脱贫攻坚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作为省定贫困县, 舞阳县如何在具体帮扶工作中, 用足用活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 强化劳动力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引导劳动力自主创业, 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既定工作目标, 直接决定着脱贫质量和脱贫效果。

一、舞阳县贫困劳动力状况与就业需求分析

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隶属漯河市, 辖14个乡镇, 397个行政村, 60万人口, 其中农村人口50.2万人, 尚处于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 国土面积7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万亩, 是革命老区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截至2016年7月10日, 通过精准识别, 舞阳县全县共有贫困户9045户, 贫困人口26627人, 其中贫困村贫困户6262户, 贫困人口19774人;非贫困村贫困户2783户, 贫困人口6853人。全县一般贫困户5217户, 占57.68%, 人数16576人, 占62.25%;低保贫困户3573户, 占39.5%, 人数9742人, 占36.59%;五保贫困户255户, 占2.82%, 人数309人, 占1.16%。

从贫困劳动力分布状况看, 该县至少有一名劳动力的贫困户有7680户, 占贫困户总数的84.9%;贫困劳动力约有15600人, 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8.6%。据不完全统计, 贫困劳动力中, 需要产业支持的有3090户, 需要务工就业的有3248人, 需要技能培训的2986人。

与普通劳动力相比, 贫困劳动力在就业需求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缺少资金。受多种因素影响, 多数贫困家庭收入低, 缺少流动资金, 除维持低水平低层次的生产生活外, 根本没有富余资金用来发展必要的种养殖产业, 无法实现稳定脱贫。二是缺少技术。相对普通劳动力, 这类人员手脚不灵便, 动手能力较弱, 学习技术上手慢, 需要因人施教,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三是客观因素掣肘。本人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技能, 但家里有病人或老人孩子拖累, 抽不开身外出就业, 只能在家门口零星打工就业。四是个别贫困户好逸恶劳。对介绍的劳务工作挑肥拣瘦, 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好好干活, 满足于当天拿到钱当天花, 因而需要开发短平快的项目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贫困劳动力的特点, 精准选择帮扶方式, 针对不同类别贫困村、贫困户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 打造合适的就业平台、开发适当的就业方式, 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舞阳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方式

在近几个月的精准施策扶贫开发实践中, 舞阳县各乡镇和县职能部门开拓思路, 破解难题, 积极开发新岗位、寻求新突破,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1.开发就业岗位, 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舞阳县人社局着力为贫困人口解忧纾困, 积极到县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等各类园区, 收集企业用工信息, 共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等各类招聘会8场, 采取送岗位到贫困家庭的办法, 定点定向对特定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 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计划”, 在县产业积聚区宏福鞋业、永银化工、金大地公司等多家企业设立培训基地或见习基地, 将课堂设在车间, 实现了从培训到就业的无缝衔接。2016年上半年, 全县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8874人, 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996人。

2.以产业促就业, 实现全方位灵活就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金融+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实施意见》, 依托华宝食用菌有限公司、绿源肉羊养殖有限公司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采取代种代养模式, 把到户帮扶资金委托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管理, 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贫困户把自己的菌种、牛羊放到大户的工场里, 同时到大户的工场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收菌、包装, 饲养、放牧等, 按年出工200个工作日每人每天40元计算, 年收入也至少能达到8000元。目前, 已经实施的产业带动已惠及8个贫困村, 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莲花镇的万豪牧业、保和乡的丰盛养殖场等大型养殖场正在积极洽谈带动贫困户种养殖事宜, 大户带动的氛围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依托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规模种植业, 开发保和乡大棚土豆种植, 孟寨镇吴庄、刘集花生种植, 九街镇后魏紫薯种植, 文峰乡焦楼村药用玫瑰种植等6000多亩特色产业。截至2016年7月底, 全县已实施到户项目14个, 参与农户1180户, 项目所在村的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

3.积极开发代工模式, 实现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重点依托宏福制鞋、飞亚手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保和、九街、吴城、马村等乡镇建立6个代工加工点, 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设备, 把产品初加工阶段的工序放在代工点加工。每名贫困劳动力每月保底工资800元, 业务熟练后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全年可实现一个劳动力稳定收入近万元。代工加工模式,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劳动力短缺和成本过高的难题, 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 受到各乡镇和贫困村的欢迎。这一模式操作性强, 可复制、可推广, 近期可望吸纳贫困人口600-800人, 到2017年上半年, 可以带动全县2000名贫困人口就业。

4.开发简易工种, 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民族服装、舞蹈服装上晶莹夺目的串珠亮片以其花色繁复亮丽受人喜爱, 但串珠这一工作本身需要纯手工完成, 因而需要大量劳动力。一根针、一块布、一个图案、一堆珠子, 不再需要其他工具, 只要按照花色把一个个串珠拼组成需要的服饰图案即可。九街镇桥张村通过能人带动, 对全村贫困户实行串珠订单加工, 贫困户家的老人甚至残疾人都可以通过串珠挣得一些代工收入, 实现了居家稳定就业。

5.引进“云客服”计划, 带动残疾人就业。依托舞阳县电商创业产业园的技术优势, 与舞阳县残联合作, 面向残疾人招聘客服人员, 进一步打通“网货下乡”和“土产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园集中培训合格后, 把必要的客服设备装配到残疾人家中, 帮助残疾人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脱贫。

三、舞阳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从舞阳县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方式看, 该县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上下了很大功夫, 倾注了很多关爱,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具体帮扶举措上, 受当地工业欠发达、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市场狭窄等因素制约, 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仍然很大, 与《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相对照, 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1.新的脱贫攻坚规划亟待制定。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培训会上, 中央对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尽管前期, 舞阳县围绕2017年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 已经制定了2014-2017年三年脱贫规划, 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省“五个办法”“五个方案”“五个专项方案”政策的出台, 尤其是上级指导精神和工作思路的不断调整, 现有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十三五”时期的脱贫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2.帮扶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前期, 虽然为贫困户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但有的还存在大而化之现象, 措施不够具体, 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特别是在推进中, 还有一部分单位帮扶措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存在着“项目在路上、措施在墙上”的现象, 工作推进不力, 帮扶成效不明显。

3.2017年年底前实现全县脱贫的目标任务仍然艰巨。劳务输出没有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劳务品牌, 用工处于相对低端无序的状态;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窄, 参训人员少, 培训精准度低;贫困劳动力创业意愿不强, 对贫困劳动力创业扶贫的助推作用不够明显;公益性岗位开发不及时等。

四、持续精准施策, 助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舞阳县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要加快劳动力转移, 特别是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精准施策, 确保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1.尽快编制“十三五”脱贫规划, 科学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由舞阳县委县政府牵头, 组织发改、财政、扶贫、交通、水利、住建、农业等部门, 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新出台的的5个办法、5个方案和5个专项规划的精神, 本着近期远期相结合, 实效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按照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 高标准编制“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规划, 进一步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着力解决2017年如期脱贫和全面脱贫后, 原有贫困村贫困户不能再次返贫的问题,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抓紧完善和落实帮扶措施, 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要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 针对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 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 通过劳务输出、就近就业、扶持创业等方式, 实现转移就业带动脱贫。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政策性培训项目, 让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针对舞阳县企业分布情况, 重点加强计算机应用、电焊、缝纫、车工、电工、钳工、数控加工、厨师、幼师、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种植、养殖、驾驶、农机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行动, 重点开发一批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 促进贫困家庭就业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改善用工环境, 建立维权体系, 解除贫困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3.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明确了7项重点脱贫产业和7种帮扶模式,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 根据贫困户不同情况,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 重点发展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强的致富项目。要整合各类资金。切实抓好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项目资金的整合工作, 统一调配使用, 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切实把资金管住用好。要整合部门力量。各级各部门、各乡镇, 特别是扶贫、财政、交通、水利、农林、畜牧、国土等涉农部门, 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合力推进脱贫攻坚。要整合社会力量。进一步研究出台政策, 搭建平台, 引导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中, 形成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4.以创业促扶贫。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规模化种养殖产业, 在放宽市场准入和降低创业门槛的前提下, 从税收优惠、创业奖励、小额贷款、社保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解决贫困人口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和创业资金等问题。开辟“绿色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助推创业, 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转移就业 篇2

元;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10.95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1万人,全县实现劳务净收入3.07亿元,人均劳务收入517元,占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3;今年前五个月,全县累计劳务输出11.9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8万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我县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推进小组,由一名县处级负责人任组长,每年都召开大型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加强考核。县政府两次派员对全县29个乡镇苏木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对已输出人员从业地点、wenmi114.com从事工种、性别、年龄结构进行了分类登记,建立起了全县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其他剩余劳动力也从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方面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劳务输出情况清、底数明。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分别与29个乡镇苏木及就业、团委、妇联、工会签订责任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实绩目标考核。三是完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在县就业局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工会、团委、乡企局成立了职业介绍所。29个乡镇苏木都成了劳务输出办公室,311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目标细化分解,层层明确责任,形成了由政府调控,劳动就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乡镇(苏木)、村具体实施的“打工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县来说,更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有15万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尽管受旱灾、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缓慢,但部分农牧民却不愿“背井离乡”,对土地过分依恋。为此,我县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张县鼓的宣传,在县电视台、敖汉报开辟了劳务输出宣传专栏,劳动就业部门创办了就业信息,印发了上万本外出务工手册,各乡镇苏木利用电视插转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宣传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今年,县劳动就业部门还与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制作推出了“组织领导、脱贫致富、在外创业、回乡发展、打工情景、问题探索”的劳务输出系列报道,逐步转变了农牧民“小富即安”、“宁愿在家受贫,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全县上下营造了一种“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输出网络一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县就业局组建二个中心,即组建“信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输出输入地的劳务合作和信息传递;组建“维权援助中心”,依法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苏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一名领导主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职专责。各行政村都明确了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代办点的工作,专门负责信息传递和调查统计工作。工会、团委和妇联等团体的中介组织都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宽输出渠道,增加输出总量,发挥了劳务输出主力军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如民委、扶贫、工商、税务、统战、民政、科技、教育等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乡镇站口和个人依法成立职业中介组织或创办劳务输出经济实体,扩大劳务输出组织范围,扩大与外地劳务输出组织的联系和合作。三是建立驻外劳务联络站。今年,我县将在呼市、沈阳、大连、海拉尔、北京五个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处,联络处一方面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维护务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向县内反馈务工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提供劳务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可以与基地直接达成输出协议或与外商洽谈招商项目,开展劳务输出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我们还将在一些用人需求量较大的城市或用人单位设立信息联络点,聘请劳务信息员,形成内外呼应的信息网络,延伸信息触角。

转移就业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

武宣县党委、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均与县人民政府签订责任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自治区下达就业专项资金的5%作为该统筹城乡就业

打造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县就业工作经费,争取了工作主动性,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

二、建立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局面。该县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作思路,有效调动部门的工作积级性。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在现有的劳动保障平台基础上,经村委、社区推荐、个人自荐,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每村聘请了两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并将其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同时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形成衔接密切、工作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就业工作体系。

三、认真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实现稳定就业

武宣县立足于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扶持、创业扶持等不同方式对城乡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等群体实施就业创业援助。

(一)整合培训资金和培训师资,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基地。自2007年以来,武宣县全面实施“能力促进就业计划”,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县职校和县就业训练中心、企业等培训基地,根据农村劳动力特点和市场需求,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同时将培训基地开设到村屯,并根据情况灵活利用白天和晚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建立技能培训学校7所,创建培训基地17个、实习基地5个,近3年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数2万多人,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培育“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武宣缝纫工”两大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8年以来,武宣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屯四级培训基地,向区内外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技术人才,“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和“武宣缝纫工”逐渐走俏市场。该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打造武宣人才品牌的重要手段,以“武宣缝纫工”、“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为龙头的“技岗对接”的订单式培训输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03人,转移就业17173人,许多员工成为东莞冠元灯饰制品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带动了该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截至2010年底,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劳务经济收入6亿多元。2010年10月,武宣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三)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实施就业扶持、实施创业扶持和开展就业创业跟踪服务。1、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多的时机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服务。2007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种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23场,其中大型现场招聘会3场,共计进场求职40000多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30000多人,达成意向12000多人,当场签订用工协议8600多人。2、提供就业扶持。一是为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2010年为返乡农民工、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36个。二是建立就业基地,扶持用工企业,稳定企业用工,解决企业项目运作中的困难,促进项目提供就业岗位,鼓励用工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日新百货、华奇国际大酒店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户就业;武宣县锦兴制衣厂、敏诚矿业有限公司为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成为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三是输送外出就业。该县与广东省高要市、鹤山市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签订劳务协议,把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采取“培训—输出—成才—致富”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模式,先后推出计算机操作、服装缝纫、家用电器产品维修、摩修、电子装本、电工、中式烹调、餐饮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仅2010年通过订单培训向区内外输出农村劳动力3253人。3、实施创业扶持。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创业。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创业培训,建立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该县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本地调整特色产业结构,建立食用菌、甘蔗、茶叶、哈蜜瓜、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训基地,带动周边广大农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有技术,走科技致富路;同时抓好创业基地示范建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4、实施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通过村级农民工工会组织,制作了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连心卡”,对一些特困户,县、乡镇挂点领导和计生、劳动保障部门干部职工实施结对子帮扶,建立了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卡,结对子人员对帮扶对象定期回访、交流,及时收集信息,提供跟踪服务。

该县就业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单一,整体素质较低,且期望值过高,就业、择业观念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等问题。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影响该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就业局势的一道难题。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引导,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实现劳务工作由“输出型”向“开发型”转变。紧紧抓住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争取和筹措培训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二)组织开展企业用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该县招商引资发展的需要,对该县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引进企业用工需求及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要摸清底数,了解和掌握动态,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预测,为制订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展定单培训或创业培训。要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需求制订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培训机构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开展企业定单委托培训;要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培训专业和人数,为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员工,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企业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四)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要重视和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将培训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年增加资金数额,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加快建立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专业种类多的师资队伍。

(五)要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该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要了解和掌握该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并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和及时通过乡镇和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家庭向他们提供企业招工信息,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同时,还应拓宽工作思路,加强与县外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

(六)统筹兼顾当地企业发展和农民工权益维护。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同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转移就业 篇4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组成

由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给予保障和支持,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无偿的就业服务, 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公益性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 市就业服务局, 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事业单位, 负责全市就业服务工作的指导和业务管理, 并对到 (市区) 就业服务局实行业务指导。第二, 县 (市区) 就业服务局, 县 (市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事业单位, 根据市就业服务局的工作要求, 承办本辖区内的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第三, 乡镇 (街道) 就业服务机构, 是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 根据县 (市区) 就业服务局的工作布置, 承办本辖区内的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优势

农民外出务工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务工, 二是自发外出务工, 如结伴外出、投亲靠友等,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外出务工较有组织输出风险性大, 主要表现在:1.缺乏市场需求信息, 盲目外出, 徒劳无功。2.自我定位不清。农村劳动力对自身的工作能力不能够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 难以做到人尽其用。3.对用人单位情况缺乏全面了解, 存在一定的务工风险和权益侵害现象。4.维权渠道不畅, 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5.未经过正式培训, 务工收益较少。

与自发外出务工相比,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信息动态监测、职业指导明确、用工单位监管、先培训后输出、跟踪服务维权等方面, 公务就业服务机构的这几大特点, 保障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门路, 务工有收益、权益有保障, 有组织输出往往是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进行输出的。衡水市有组织输出的实践证明,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外出务工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建立了就业服务局, 全市114个乡镇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 配备工作人员412人, 4982个行政村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小组。将全市191万农村劳动力逐人进行登记, 实现动态管理。健全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输出网络模式, 成为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的组织基础。

其次是建立了广泛可靠的劳务协作关系。靠政府信誉为农民外出务工铺路搭桥, 先后与京、津、浙、鲁、苏、吉、辽等地的政府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与输出地劳动部门、劳务派遣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拥有稳定的用人单位580余家, 每年可向衡水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

三是输出环节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输出前对用人单位进行资信调查, 对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经营不好、诚信低的用人单位, 一律拒绝合作。严格做到“四不输出”, 即未经考察不输出, 经考察效益不好不输出, 管理不规范不输出, 拖欠工资不输出。凡是经劳动部门输出的务工人员均与劳动部门逐一签订输出协议, 对用人单位违反合同行为及时警告纠正, 确保民工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品牌输出”。为确保输出合格人才, 明确了“先培训后输出, 不培训不输出, 以技能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 要求劳务输出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培训合格才允许输出, 不合格者不允许输出, 使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双方受益, 树立了我市农民工良好的对外形象。2008年度全国十佳劳务品牌, “衡水鲁班”榜上有名, 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劳务品牌。

五是做好管理与服务, 解除双方后顾之忧。主要措施包括:委派带队干部;定期对用工单位走访;乡镇和村组织建立帮扶组织, 帮助输出户抢收、抢种;各县就业服务局专门成立了事故处理小组, 及时处置工伤事故。

通过多年工作经探索我们认为, 农村劳动力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组织外出务工, 实现转移就业, 可以有效降低务工风险, 减少劳务纠纷, 是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和可靠保证。

三、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完善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局面, 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拓展服务领域, 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功能, 更加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我们认为, 各市、县 (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围绕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 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开展新的服务项目, 努力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当务之急应加强和完善以下功能:

1. 服务功能。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场所应设置总服务台、信息查询发布区、职业介绍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失业保险服务区、劳动保障事务区、工作管理区等“一台七区”。

2. 聚集功能。

县 (区) 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是本地区就业服务信息的集中地, 各类招聘信息、培训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就业政策信息汇集在这里, 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 以完善的服务设施、充足的信息吸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集中在这里进行招聘和求职活动。

3. 辐射功能。

县 (区) 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将各项就业服务向下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延伸, 指导下一级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4. 展示功能。

县 (区) 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人群密集的有利条件, 开辟专门空间, 进行有关就业、创业方面的宣传展示活动。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就业形势及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等。

摘要:公共就业服务是指由政府出资, 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 执行政府服务公众的职能。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各种社会关系丰富多层次的大背景下, 文章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予以探索。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篇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越来越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

尽管近年来,河北省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高度重视,将其看成是增加农民收入、缩短城乡差别、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推动,并不断完善就业保障机制,但面对7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

转移就业 篇6

这是我国继出台基本养老关系跨省转移办法后的又一项惠及个人基本保障的政策。本期《百姓焦点》栏目将该《办法》摘登如下:

《辦法》规定,城乡各类流动就业人员按照现行规定相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待遇。各地不得以户籍等原因设置参加障碍。

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流动就业的,可自愿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到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或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按当地规定退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再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由于劳动关系终止或其他原因中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农村户籍人员,可凭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凭证,向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申请,按当地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新就业地有接收单位的,由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参加新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接收单位的,个人应在中止原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后的3个月内到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按当地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并参加新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由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原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不再享受原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已建立个人账户的,个人账户原则上随其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划转,个人账户余额(包括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划入部分)通过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转移。

参保(合)人员跨制度或跨统筹地区转移基本医疗保障关系的,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在其办理中止参保(合)手续时为其出具参保(合)凭证,并保留其参保(合)信息,以备核查。新就业地要做好流入人员的参保(合)信息核查及登记等工作。

参保(合)凭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卫生部统一设计,由各地社会(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统一印制。参保(合)凭证信息原则上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之间传递,因特殊原因无法传递的,由参保(合)人员自行办理有关手续。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的完善 篇7

就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巨大障碍。目前, 虽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界限已经打破, 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但是另一方面, 与之配套的就业保障制度却没跟上, 就业歧视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依然存在, 这让不想回农村种地、又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的特殊群体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中间, 成为边缘人。“‘要地不要人’的传统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因此, 建立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农业业转移人口就业现状

㈠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 占35.7%, 其次是建筑业占18.4%, 服务业占12.2%, 批发零售业占9.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 住宿餐饮业占5.2%。

㈡就业岗位不稳定

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 农业转移人口从事的工种决定了岗位的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季节变动均会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而失业的这部分人群短期内无法掌握新技能, 无法填补新的职位空缺。比如房地产业不景气, 就会辞退大批的建筑工人。以四川为例, 2012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达40.7万人。

㈢缺乏参与就业保障的积极性

农业转移人口大多是初中毕业, 文化程度低, 缺乏远见及忧患意识。购买保险会损失眼前利益, 所以他们大多缺乏积极性。2012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仅为8.4%, 2013年为9.1%, 2013年参加工伤保险及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8.5%、17.6%。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自身缺乏就业保障的意识。

㈣与企业用工关系不固定

农业转移人口又属于城镇全部就业人口中的低端层次, 他们与企业用工关系不固定。2013年资料显示, 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比重为41.3%, 即将近60%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是不签合同的, 也无正式的劳动关系。

二、就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缺乏就业保障方面有效的法律法规

梳理国家十余年关于农民工的法律, 没有针对就业保障方面的专门法规。我国1999年出台的《失业保险条例》, 只对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做了较完善的规定, 农民工并不包含在内。国家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反就业歧视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及大量的政策、文件, 如200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将农业转移人口的休息休假权、平等就业权和劳动报酬权等权益较为系统的确定了下来。2006年,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指出要“用三年 (2006—2008) 时间, 达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其他相关配套的执行监管制度和惩罚措施迟迟没有出台, 导致现有的就业政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㈡部分地方政府人为限制就业工种, 存在明显就业歧视

虽然早在2003年, 国务院就发文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 但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地方禁止、限制农民工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等较好的行业。如报考公务员对户籍、生源地做了限制。《上海市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显示, 报考乡镇公务员职位的, 须具有本市户籍;外省市社会人员报考本市公务员, 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深圳招考街道办普通雇员都要求有深圳户口。事业单位须符合当地“人口准入条件”。部分银行在招聘时会注明本地户籍优先。

㈢就业服务及管理缺位

由于政府对企业规范用工等监管不够, 劳动力市场极不规范, 农业转移人口求职经常遭遇招工诈骗, 导致他们大多以亲朋好友互相介绍工作居多。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 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小时;往往拿最低的工资, 2013年资料显示, 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 (不含包吃包住) 2609元, 低于2013年城镇集体单位工资平均数3242元。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护不到位, 遭遇拖欠工资等情况他们只能沉默或采用暴力手段解决。

㈣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缺乏相关的技能知识

农业转移人口工作频繁变动, 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2013年数据显示, 农业转移人口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有32.7%, 其中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29.9%。完全未参加任何培训的占绝大部分。

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接受雇佣和进行职业选择时不能享有与城市就业人口均等的机会。城市劳动力市场报酬高、工作条件稳定、安全性高。比如有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大型销售人才专场招聘、中外名校MBA专场招聘会、金融专场招聘会等。但农业转移人口因个人条件受限, 一般只能参加农民工专场招聘等较为低端的层次。

三、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的措施

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权益, 规范劳动关系, 各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督促企业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以前政府为招商引资, 没有强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参保。和谐社会下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严惩不规范的劳动关系, 不能再流于形式。健全劳动标准体系,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强化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签订劳动合同要列入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 以激发其工作的动力。

㈡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是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日本为了消化劳动者, 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再发展;二是政府也可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由专门机构向他们提供专项贷款, 以减少他们季节性就业不充分的状态。如甘肃省庆阳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 县 (区) 财政安排200~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对自主创业者给予扶持补贴;再次, 可扶持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 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

㈢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政府要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加强政府监管, 彻底消除招工歧视、招工诈骗、非法招工等行为。可考虑在安置房社区、农业转移人口较密集的街道, 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 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咨询, 让他们通过职业介绍点和人才专项服务活动、信息交流中心找工作。要构建人力资源市场“搭台”、民营企业“唱戏”的招聘模式, 更好地解决农村转移人员的就业问题。如甘肃庆阳市2011年以来,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237场次, 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9063个, 达成就业意向66797人, 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872个。

㈣对失业人群进行以再就业为核心的职业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不明白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对于实现市民化的必要性。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农业转移人口互动的培训体系。企业通过培训、激励措施等让农业转移人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等举措, 逐步构建起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农业转移人口也会逐渐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良好意识, 养成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 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更新自己的职业技术知识水平。

㈤建立健全就业保障的法律保护体系

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配套出台更详细的执法监管制度及惩罚措施。比如在农业转移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如餐饮、建筑等第三产业, 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及收入水平, 建立最低工资标准, 并责成相应的机构加强对工资支付监控。对监控不力的机构要追责。部分“老大难”企业还要督促其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 从法律上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支付保障体系。社区要着手在农业转移人口聚居地建立法律援助中心, 让他们有合理的诉求通道, 同时提高其法律意识。要建立全国性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 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 缩小城乡的差距。

转移就业 篇8

一、实施“绿色就业”工程, 就地就近吸纳就业

要解决群众“靠山吃山”问题, 必须把水土流失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对此, 人社部门紧紧依托当地纺织、稀土、机械、电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绿色工业的用工需求, 大力实施“绿色就业”工程, 把服务企业用工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制订了免费技能培训、子女入学、评先评优、享受经济适用房等一系列政策, 并向水土流失区倾斜, 全县三个开发区307家企业, 共吸纳就业5万多人, 90%是水土流失区群众。与此同时, 长汀县还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 率先把创业培训班办到河田、三洲、濯田等水土流失区群众家门口。近年来共举办创业培训班88期, 培训学员2640人, 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52亿元, 树立了一批种植油茶、杨梅、银杏、毛竹等自主创业的典型。濯田镇园当村的马雪梅, 在创业政策扶持下, 采取“猪-沼-果”模式治理水土流失, 承包果场428亩, 年出栏生猪一千多头, 年收入五六十万元, 不但成了“绿色创业”的典型, 还带动了邻近的长巫、园当、莲湖3个村19户村民就业。去年, 受到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的表扬。

二、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就业质量

转移就业 篇9

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实现体面就业,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拥有良好的工作生活,激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之一。所谓良好的工作生活,即高质量的就业,按国际劳工组织(ILO)2002年的定义,是指在收入足以支撑劳动者自己和他们家庭的情况下,工作没有压迫,且具有合理安全并稳步提升个人发展机会。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整体就业质量普遍较低,其就业的物理环境恶劣,缺乏就业竞争力,而且工资报酬低,职业稳定性差,劳动强度大,缺乏稳定合法的劳动关系,劳动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1〕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的就业能力较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就业质量,它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概念。它反映了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得报酬的优劣程度。〔2〕Sehnbruch〔3〕认为,就业质量主要取决于员工的个人需求和情况,其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责任感、工作兴趣等。马庆发〔4〕认为,就业质量 一般概括 为职业社 会地位(职业声望和职业分层)、工资水平、社会保障 (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内的劳动时间、工资报酬及其他福利 待遇)、发展空间 (职业选择、职业兴趣和职业成 就) 等四个方 面。彭国胜〔5〕认为,就业质量的测度应该包括职业的稳定性、收入水平、声望和发展机会等方面指标。JohnMessier& MariaFloro〔6〕认为,在研究劳动力市场状况问题上,注重了解就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其从赚钱能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能力、社会保护等方面来衡量就业质量。影响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技能、就业途径、文化程度、培训情况和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7〕以及以亲缘、地缘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关系等。〔8〕

本文重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将从3方面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加以测量。一是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这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基本指标,一般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即实现了真正的正规就业。二是工资水平。测量就业质量的起点是收入水平,高质量的工作带来足够的收入。〔9〕三是工作稳定性。一般认为,就业的稳定性越低,就业质量也越低。

对于就业能力的内涵,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Hillage& Pollard〔10〕指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Forrier〔11〕则认为就业能力作为影响职业生涯成败的人力资本,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体能力和意愿,还是内部或者外部就业机会的一种表现。Fugate〔12〕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通过积极的调整和改变,适应工作环境的一种多维特征,或者说是一种能够使人识别和抓住各种职业机遇的主动适应能力。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涉及到就业行业或地域的改变,本文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定义为农村劳动力在寻求非农产业或异地就业过程中所具备的帮助自己得到社会、企业或他人认可,实现就业目标的能力。〔13〕

二、理论分析

1.就业能力:劳动者就业质量提升的基础

收入足以支撑劳动者自己和他们的家庭是高质量就业的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供需双向选择获得就业岗位,由此决定了维持持续就业竞争优势的惟一资源就是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保证有适当的经济收入以维持劳动者本身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就必须有一份以能力为支撑的稳定的就业。一方面,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包括就业技能和经历等对其就业质量有直接的影响。〔14〕技能掌握情况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以前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或者通过培训获得技能有助于其就业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劳动者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同样对其就业质量会有影响。〔15〕蔡日方〔16〕的研究发现,以亲缘/地缘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关系,在帮助农民工获得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社会资本的缺失会影响其就业质量。

2.就业质量:劳动者就业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好坏既有赖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有赖于产业发展为社会创造和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需要有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更需要劳动者以就业能力为基础,在自由竞争中赢得高质量就业岗位提供者的青睐,在劳动就业的博弈中拥有应有的谈判力。因为,在自由开放竞争的就业市场,就业岗位的供给对于所有的劳动者而言是一视同仁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对于所有的求职者来说都是心向往之,即使在所谓的劳动力短缺的卖方市场下,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仍然会是一职难求,由此,最终能够获得高质量就业岗位往往就是就业能力强并且与之匹配的劳动者。反之,能够赢得就业竞争胜利,获得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劳动者,本身就表明其就业能力占据优势。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源自2014年10月本课题组对广东省广州、河源、东莞以及惠州4市的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务农、兼业和外出就业3类农村劳动力,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74份,回收问卷768份,问卷回收率为60.28%。在剔除务农及缺失项的样本后,最终的有效问卷为53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0.18%。

由表1可见,样本中男性占比为48.8%,女性占比为51.2%;已婚者占比略高于未婚者;45岁以上仅占5.9%,以中青年为主;具有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28.6%、32.5%、35.4%。

2.变量选取与赋值

(1)解释变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职业认同、就业技能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作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测量维度,设计调查量表,测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相关矩阵分析,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由职业认同 (包括职业价值、职业行为和职业情感三个维度)、就业技能 (包括工作技能和交际技能两个维度)和社会资本 (包括社会资本广度与社会资本深度两个维度)组成。

(2)被解释变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用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工资水平和工作稳定性三个维度的加权结果来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其中,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选用 “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为变量,“否”赋值为 “0”,“是”赋值为 “1”;工资水平即以 “月工资收入” 为衡量指标,“1000元以下”赋值为 “1”,“1000~1500元”赋值为 “2”,“1501~2000元 ” 赋值为 “3”,“2001~2000元”赋值为 “4”, “2501~3000元”赋值为 “5”,“3001~5000元 ” 赋值为 “6”,“5000元以上” 赋值为 “7”;工作稳定 性则选用“更换工作次数”为衡量指标:将 “1次”赋值为“1”, “2次”赋值为 “2”, “3次以上” 赋值为“3”。

3.研究方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根据研究目的,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运用SPSS17.0,采取因子分析法,测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内部结构维度的因子得分,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2)多元线性回归。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与其就业质量间的关系,模型构建如下:

在 (1)式中,EQ为就业质量 (employment quality),由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等 指数构成;PV为职业价 值 (professionalvalue);PE为职业情感 (professionalemotion);PB为职业行 为 (ProfessionalBehavior);CS为交际技能 (communicationskill); WS为工作技能 (workskills);SCD为社会资本深度 (socialcapitaldepth);SCW为社会资本广度 (socialcapital width);α0~α7为待估参数。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测量与分析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概况。如表2所示,农村转移劳动力合同签订情况总体乐观,签订劳动合同的比 例为84.2%,均值为0.84;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工作稳定性较弱,更换3次以上工作岗位的比例达到53.6%;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月工资收入差距 较大,1500元以下占 比为7.8%,5000元以上占比为9.3%,1500~2000元、2001~2500元、2501~3000元、3001~5000元的占比较为平均,而且月工资收入的均值从赋值上来看为4.60,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月工资收入的平均水平集中在2000~3000元之间。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指数测量。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作稳定性和工资收入三个维度来测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指数。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以及三个指标的因子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整体较低,因子得分为-9.59×10-7;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工作稳定性、工资收入的因子得分分别是 -2.02×10-6、1.74×10-6、-2.60×10-6。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分类比较。从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3个方面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差异,结果见表5。

一是男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高于女性。如表5所示,男性的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普遍好于女性。可能的原因是,男性体力更好,往往承担的是对体力消耗大的工作,相对而言,获得的报酬较高;同时,基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家庭分工的缘由,男性往往承担着更多的家庭经济责任,必须以就业的稳定保证经济收入的稳定。而女性在选择就业时可能更多地会考虑家庭中照顾老人小孩等需要,导致流动性较强,影响劳动合同签约率。

二是外出就业时间较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较高。如表5所示,26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较高,而2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水平较低。可能的原因是,年轻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刚步入社会,虽然对就业质量的期望高,但受技能、资历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只能在职位层次较低的岗位开始其非农就业的职业生涯,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个人又往往寄希望于通过流动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因而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劳动合同的执行,最终影响其就业质量;而随着非农就业时间的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在 “干中学”积累的人力资本更加丰富,就业能力更强,职位、技能和收入可能随之上升,结果是就业质量的提升。

三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如表5所示,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比高中 (中专、技校)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低。这一结论符合人力资本投资规律,表明适宜的受教育程度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究其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岗位层次一般较低,所从事的大多是对体力要求较高、技能要求不高、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就业质量当然也较低;而具有高中/中专/技校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一般还是具有一技之长,至少具备掌握一技之长的基本素质,能够在工作中较快吸收新的信息、接受新的知识,在职业发展的通道赢得上升的可能性明显更高,有的甚至还可以进入企业的管理层或称为技术骨干,最终的就业质量自然更高。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与其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运用SPPS17.0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与其就业质量进行回归,以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4)。

注:***表p<0.01;* * 表 p<0.05;* 表p<0.1。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如表4所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在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路径系数为正。说明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增强就业能力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就业能力的增强,可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的谈判能力,争取工作环境更优、待遇更好、工作更稳的质量更高、更加体面的就业岗位。

(2)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如表4表所示,进一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内部维度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分别在1%和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路径系数为正。究其原因,职业情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职业群体中的一员,且有与职业相关的情感体验。而交际技能则体现的是个人在工作中所具备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个对自己所从事职业具有强烈情感、而且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一般来说,其主动离职的概率肯定会下降,工作稳定性必然提高。一个长期从事专一职业的劳动者,受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原因,其工作积累的最终结果更有可能会体现在职位的提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其就业质量提高。

(3)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如表4所示,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分别在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路径系数为负。究其原因,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对较高劳动技能的追求一直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主体。企业倾向于生产效率较高的劳动者,而不是生产效率较低的劳动者。〔17〕但是,职业价值体现的是对于职业所体现的意义、作用等的认识和评价。工作技能则体现的是个人在从事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目前的现实是,我国不少农村劳动力之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主要是给予经济收入高低比较的结果,对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真正意义较少思考;拥有一定工作技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也可能持才择业,为了可能的更高的经济收入而频繁跳槽流动,由此,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反而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4)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如表4所示,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职业行为体现的是个人吸收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或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社会资本则是指个人拥有的、可以用以拓展个人认同和实现职业生涯的机会的社会网络 (包括网络的规模和强度)。以往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对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没有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农村劳动力为谋求更好的生活,选择由乡村迁移到城市进行就业,导致了其社会资本的缺失,社会资本的根本性作用是给农村劳动力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得到更多广泛的信息,增加其找到工作的机会。但是,现实中,相当多数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并不拥有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的社会资本,也缺乏主动学习和吸收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新知识和信息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没有影响,而是其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提升的影响还未能充分显示出来。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 “职业认同”、“就业技能”和 “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编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测试量表。基于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究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内部维度与其就业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于提升其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应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培育的精准性。

1.将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提高基础上

虽然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多样,提升就业质量的方式和措施也多样,比如改善工作环境、强化劳动执法等,但是,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而言,必须从强化自身能力做起,通过练内功、强素质、提技能,为就业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

虽然适度的职业流动和转换,可以激发劳动者的活力,拓宽个人的视野,甚至为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找到新的出路,但是,实证结果已经证明,非农就业时间的延长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意味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该理性对待跳槽和流动,尤其是要避免频繁流动,尽可能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以获得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在自身就业能力增强的同时,就业质量得到提高。

3.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

基础教育对于广大农村劳动力而言,是为其未来发展准备基础能力。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技能等级较低的情况下,提升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对于其就业获取与就业质量提高可能带来的边际收益将是递增的,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对农村劳动力个人而言,都将有力推动就业质量的提升,并为产业升级优化提供更为坚实的人力支撑。

4.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认同教育

转移就业 篇10

据介绍, 这一活动的主题是“服务进城务工, 帮助就近就业, 扶持返乡创业”, 服务对象包括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外来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和准备创业的农村劳动者。

活动期间, 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各类农村劳动者能够免费获得“春风卡”等宣传资料, 了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诚信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 同时获得免费的政策咨询服务、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及时准确的岗位信息, 并能够参加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活动期间, 有技能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者能够参加享受补贴政策的职业技能培训, 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能够获得创业项目信息、参加享受补贴政策的创业培训、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和相关指导帮助, 有维权需求的农民工还能够获得相应的政策指导、维权支持和法律援助。

活动期间, 各地将落实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政策, 以及相关的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 落实支持农村劳动者创业的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

转移就业 篇11

一、礼贤镇全镇劳动力就业情况

礼贤镇有行政村45个,共计劳动力23769人。

1.礼贤镇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23769人)

(1)农村劳动力性别。截至2015年6月12日,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全镇共计有劳动力23769人,其中男性为12893人,占54.24%,比女性稍多,女性为10876人。

(2)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16~29岁的有7595人,占31.95%;30~39岁的有5583人,占23.49%;40~49岁的有6303人,占26.52%;50~59岁的有4288人,占18.04%。劳动主力还是以青年和中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力数量基本递减。40~49岁年龄段的人数超过了30~39岁的年龄段的人数,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上有老下有小,就业压力较大。

(3)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1904人,占50.50%;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学历的为7259人,占30.54%;大专学历的有3092人,占13.0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1478人,占6.22%。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了一半,随着学历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递减,呈金字塔形。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稍低,亟待提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4)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3073人已就业,占全镇劳动力的55.00%,10696人未就业,占45.00%(其中无业的有8550人,占35.97%)。

数据显示,就业人数还是占到了五成以上,考虑到失业人员中包含了务农的村民,总体来说,村民对于机场占地拆迁的态度趋于理性,就业心态还是较为端正的。

(5)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在已就业的13073个劳动力中,单位招用的有10209人,占78.09%;自由职业1545人,占11.82%;自主创业686人,占5.25%;社区管理员367人,占2.81%;村两委任职266人,占2.03%。

从数据上看,除去村内就业的职位,自主创业的人数在一般就业的渠道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垫底的,这说明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式仍是少数人选择的方式。

在8550个无业劳动力中,有就业需求的有2538人,占无业劳动力的29.68%,没有就业需求的有6012人,占无业劳动力的70.32%。

三、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相对偏低,没有技能,整体素质较差,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文化都有一定的困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由于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约,他们一次次求职失败,在他们心中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创伤,致使他们找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是没有就业机会,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抓住与把握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就业意愿不高

村民大多过惯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稍有约束,就感觉不自在。加上近两年村里90%以上的土地已经流转,每年有流转土地的收入,大多村民希望找到“钱不用太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

3.创业人数少

创业需要本金、人脉和客户,更需要独到的眼光,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创业人数较少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镇里主街开设店铺的困难一是店铺数量趋于饱和;二是需要资金;三是瞄准受众来进行自身产品和服务定位,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四是距离村里有些距离,照顾老人、孩子以及中午蓄水等事务不便,而村民也大多习惯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特别是女性,更是肩负着更多料理家务的责任。在创业方面,区团委向广大有意愿创业的青年人推行YBC青年创业计划,为有志青年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不过受制于机场地区的限控措施,除了农业之外,礼贤镇可选的创业项目较少,这也是一个客观的限制因素。

4.企业数量少

礼贤镇的工商业本就受到机场限控措施多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根本没有发展和新增的可能。

(1)商业方面。礼贤镇的主要街道—礼贤大街、大礼路上只有能够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小饭店、小卖店、五金、童装、文具店、熟食店等,基本都是私人开设。

(2)工业方面。各企业的体量和效益也正在萎缩,绝大部分企业都已停工、停产,等待拆迁政策补偿,何况大多企业是沥青防水卷材、喷漆、钢结构焊接等待清出的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VOC污染排放企业。京花印刷、宇阳泽丽防水、奥克兰防水卷等材面临外迁,华丰印染厂已倒闭4年,立高防水卷材厂因为资金链断裂和面临清退已停工3年,厂内只有库管和看门人员。而像同仁经贸这样为同仁堂生产、供应药物塑料铝箔包装、中药丸塑料球壳等耗材、本不愁销路的企业,也因为机床预热的成本和时间问题,必须24小时不间断生产,需要眼力、体力都较好的年轻人值夜班,也存在招工招不上来的问题,导致机床开启不足,影响产量和收入。这就造成企业想招人,但招不到,劳动力想就业,却没有合适职位的矛盾。

另外,由于京津翼一体化协同发展,还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礼贤镇域内的立高、宇阳泽丽防水卷材厂、奥克兰防水卷材厂、华丰印染厂、蓝天开思班、京花印刷等排放废水废气的污染企业既属于需要疏解的产业,但同时也是吸纳本镇劳动力的本地企业。礼贤镇的工商业底子本就薄弱,再加上机场征地建设,在机场建成前的这三年时间内,镇内的产业发展处在困难时期。

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和思想引导工作,提高求职者的市场就业意识,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求职者的择业观,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各项优惠政策,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强政策宣传,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劳动力错误的就业观念,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工作的自信心,扭转求职者不符合实际的择业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率。

(1)发动各村就业指导员利用村内的广播、宣传栏、微信、QQ群来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宣传活动,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招聘单位进行就业岗位补贴等政策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招用农村劳动力后区里对其的补贴奖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农村劳动力。

(2)针对农村劳动力“工资低不去、工作累不去、离家远不去”这一难点问题,推出“职业指导进村,就业岗位进门”这一指导方式,充分发挥村级就业指导员的作用,将职业指导课堂设在老百姓家门口,职业指导不再是以往“你听我讲”的形式,而是与村民互动的形式,在“聊天”中让村民了解当前大兴区的促进就业政策,帮助转变“三不去”的择业观念。

(3)引导乡镇工业园区内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对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

(4)礼贤镇每年都组织各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农民观念素质提升”课程的教授。邀请专家、农村致富能手等对村民进行培训、开办讲座,有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

2.加强技能培训

利用礼贤实训分基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开展叉车、道路养护、绿化、保洁、库管、电工等的培训,这些基础科目的培训,一来是为机场建成后的岗位进行铺垫,二来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岗位,在兼顾村民文化技能素质的同时,也为他们目前的就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例如近年来,通过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易拉罐裱画培训班,让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做易拉罐裱画,学会一门手艺,在培养农民业余爱好和艺术情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收。

3.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

针对大兴区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我们创新性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方法,即“一条龙”指导服务。

在未上岗时,与培训学校联手进行岗前指导;在上岗后与企业联手,进行在岗指导,预防人员回流;与个人联手,在其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稳岗跟踪指导。这样的指导服务,企业不仅节约了用人成本,而且求职者也不至于屡屡跳槽,进而使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指导后就业成功率大幅提高,面对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指导培训体系建设已见成效。

4.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行创业指导

对于部分自愿创业的农村劳动力,需审核是否具备开办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资金基础、所创办的企业是否有社会需求等因素,然后对他们进行创业指导。帮助创业者利用国家的再就业优惠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也可利用弹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大兴区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一系列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就业率,改善了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大兴区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转移就业 篇12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乡就业,劳动力转移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如何加快发展我国农业经济, 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 有效实现农村资源的充分配置, 始终成为一个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 推动了城乡就业一体化建设。

一、统筹城乡就业有利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统筹城乡就业一体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遵循城乡并重、统筹兼顾、统一协调的原则, 逐步缩小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差异。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劳动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社会劳动就业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很大, 虽然我国农村近年来发展迅速, 但是还不能完全有效容纳农村人口。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迅速流向城镇。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 推进城乡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

统筹城乡就业不仅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 还是一项涉及整个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层次改革。它将进一步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农民拥有与城镇居民完全同等的合法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 真正成为新一代的城镇居民, 充分享受城市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成果。

二、统筹城乡就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1、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平等地位

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 要按照公平竟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原则, 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打破城乡就业壁垒,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实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机制, 实行适用于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劳动管理办法,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使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平等地位, 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转移。

2.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使其掌握热门行业的技术技能。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 举办短期、长期的培训, 使农村劳动力牢牢掌握某种劳动技能。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3. 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贯彻“合理引导, 公平对待, 完善管理, 搞好服务“的方针, 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 严禁变相收费和搭车收费;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长效机制, 从根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落实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把落实农民进城务工政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实行专人负责, 加大督察力度。还要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 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为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4.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跟踪制度,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各级政府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跟踪制度, 更好的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 有效的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 避免盲目的转移。例如: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人档案, 跟踪记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地域特点, 并对其劳动能力、技术水平进行相应的评价, 以保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再次就业。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日趋扩大

随着农村新出生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发展对耕地占用和沙漠化对耕地的蚕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将以6 0 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农村经济发展已不能完全吸纳新增的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逐年扩大。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周期由短期向长期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初始, 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每年只在农活不忙时, 外出打工。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周期较短, 不稳定性较强。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 使农村的农业耕种与收获周期缩短, 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周期变长。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感增强

(1) 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目前,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 0 0 3年, 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 到北京的占4.2%, 到江苏的占4.0%, 到上海的占3.2%, 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 7.5%。2004年, 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 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2) 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区。2004年, 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 福建省41.5%, 安徽省34.4%, 重庆市31.3%, 河南省30.0%, 湖北省29.9%, 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 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 四川10.9%, 安徽9.4%, 江西8.4%, 江苏6.6%, 湖南6.4%, 湖北6.3%, 山东6.0%, 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 1.3%。

4. 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增强

2002年, 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1.2%, 在外就业的时间平均高达8.9个月, 其中半年以上的占73.3%, 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而10个月以上的常年性外出人数达到57.8%。2004年, 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4.9%, 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比例为40.6%,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没有找到工作的占总数的4.5%,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凸显

1. 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农村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改变了以往农民每天只能从事农业劳动的局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使机器作业取代了人工劳动, 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减少了许多农业劳动量, 节省了许多时间, 产生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而对于相对固定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收入来说, 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2. 促进了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农业从业人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农业的总产值逐年递增, 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大大减少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同时减少了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 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3. 使大量资金由城镇流向农村, 弥补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许多家庭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 有的甚至常年在外, 不能承担过多的农活, 但是, 他们把打工挣的钱大部分都寄回家中, 使自家能够增加在农业上的经济投入。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虽然减少了农村的劳动力数量。但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把所获收入反馈给农村的渠道, 使大量资金由城镇流向农村, 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4. 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素质

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劳动力离开家乡步入城镇, 开拓了视野, 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参加各种劳动技能培训, 掌握了一定的技术, 使自身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对于劳动力个人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 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扩大了就业需求

虽然农村劳动力进城会给城镇增加就业压力,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 农村劳动力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扩大了就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进城后, 对原有城镇劳动力产生了竞争压力, 激励了城镇劳动力, 补充了新鲜血液, 刺激了就业市场, 扩大了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1

[2]郑功成:关注民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1

[3]赵国栋: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下) .商丘师范学院报, 2004, (3)

[4]罗斌殷善福:论城乡就业统筹的必要性[J].农业经济问题, 2001 (5)

[5]寒冰: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积极探索.四川劳动保障, 2004 (10)

[6]罗斌王亚东:中国城乡就业统筹及其实施障碍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3)

[7]李元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考.发展论坛, 2006 (1)

[8]徐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中共合肥市党校学报.

上一篇:消防火灾隐患下一篇:沉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