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就业培训

2024-05-09

转移就业培训(共12篇)

转移就业培训 篇1

2016年6月12日, 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 从目标任务、就业途径、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帮扶思路, 对脱贫攻坚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作为省定贫困县, 舞阳县如何在具体帮扶工作中, 用足用活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 强化劳动力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引导劳动力自主创业, 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既定工作目标, 直接决定着脱贫质量和脱贫效果。

一、舞阳县贫困劳动力状况与就业需求分析

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隶属漯河市, 辖14个乡镇, 397个行政村, 60万人口, 其中农村人口50.2万人, 尚处于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 国土面积7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万亩, 是革命老区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截至2016年7月10日, 通过精准识别, 舞阳县全县共有贫困户9045户, 贫困人口26627人, 其中贫困村贫困户6262户, 贫困人口19774人;非贫困村贫困户2783户, 贫困人口6853人。全县一般贫困户5217户, 占57.68%, 人数16576人, 占62.25%;低保贫困户3573户, 占39.5%, 人数9742人, 占36.59%;五保贫困户255户, 占2.82%, 人数309人, 占1.16%。

从贫困劳动力分布状况看, 该县至少有一名劳动力的贫困户有7680户, 占贫困户总数的84.9%;贫困劳动力约有15600人, 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8.6%。据不完全统计, 贫困劳动力中, 需要产业支持的有3090户, 需要务工就业的有3248人, 需要技能培训的2986人。

与普通劳动力相比, 贫困劳动力在就业需求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缺少资金。受多种因素影响, 多数贫困家庭收入低, 缺少流动资金, 除维持低水平低层次的生产生活外, 根本没有富余资金用来发展必要的种养殖产业, 无法实现稳定脱贫。二是缺少技术。相对普通劳动力, 这类人员手脚不灵便, 动手能力较弱, 学习技术上手慢, 需要因人施教,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三是客观因素掣肘。本人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技能, 但家里有病人或老人孩子拖累, 抽不开身外出就业, 只能在家门口零星打工就业。四是个别贫困户好逸恶劳。对介绍的劳务工作挑肥拣瘦, 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好好干活, 满足于当天拿到钱当天花, 因而需要开发短平快的项目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贫困劳动力的特点, 精准选择帮扶方式, 针对不同类别贫困村、贫困户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 打造合适的就业平台、开发适当的就业方式, 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舞阳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方式

在近几个月的精准施策扶贫开发实践中, 舞阳县各乡镇和县职能部门开拓思路, 破解难题, 积极开发新岗位、寻求新突破,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1.开发就业岗位, 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舞阳县人社局着力为贫困人口解忧纾困, 积极到县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等各类园区, 收集企业用工信息, 共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等各类招聘会8场, 采取送岗位到贫困家庭的办法, 定点定向对特定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 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计划”, 在县产业积聚区宏福鞋业、永银化工、金大地公司等多家企业设立培训基地或见习基地, 将课堂设在车间, 实现了从培训到就业的无缝衔接。2016年上半年, 全县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8874人, 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996人。

2.以产业促就业, 实现全方位灵活就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金融+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实施意见》, 依托华宝食用菌有限公司、绿源肉羊养殖有限公司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采取代种代养模式, 把到户帮扶资金委托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管理, 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贫困户把自己的菌种、牛羊放到大户的工场里, 同时到大户的工场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收菌、包装, 饲养、放牧等, 按年出工200个工作日每人每天40元计算, 年收入也至少能达到8000元。目前, 已经实施的产业带动已惠及8个贫困村, 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莲花镇的万豪牧业、保和乡的丰盛养殖场等大型养殖场正在积极洽谈带动贫困户种养殖事宜, 大户带动的氛围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依托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规模种植业, 开发保和乡大棚土豆种植, 孟寨镇吴庄、刘集花生种植, 九街镇后魏紫薯种植, 文峰乡焦楼村药用玫瑰种植等6000多亩特色产业。截至2016年7月底, 全县已实施到户项目14个, 参与农户1180户, 项目所在村的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

3.积极开发代工模式, 实现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重点依托宏福制鞋、飞亚手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保和、九街、吴城、马村等乡镇建立6个代工加工点, 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设备, 把产品初加工阶段的工序放在代工点加工。每名贫困劳动力每月保底工资800元, 业务熟练后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全年可实现一个劳动力稳定收入近万元。代工加工模式,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劳动力短缺和成本过高的难题, 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 受到各乡镇和贫困村的欢迎。这一模式操作性强, 可复制、可推广, 近期可望吸纳贫困人口600-800人, 到2017年上半年, 可以带动全县2000名贫困人口就业。

4.开发简易工种, 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民族服装、舞蹈服装上晶莹夺目的串珠亮片以其花色繁复亮丽受人喜爱, 但串珠这一工作本身需要纯手工完成, 因而需要大量劳动力。一根针、一块布、一个图案、一堆珠子, 不再需要其他工具, 只要按照花色把一个个串珠拼组成需要的服饰图案即可。九街镇桥张村通过能人带动, 对全村贫困户实行串珠订单加工, 贫困户家的老人甚至残疾人都可以通过串珠挣得一些代工收入, 实现了居家稳定就业。

5.引进“云客服”计划, 带动残疾人就业。依托舞阳县电商创业产业园的技术优势, 与舞阳县残联合作, 面向残疾人招聘客服人员, 进一步打通“网货下乡”和“土产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园集中培训合格后, 把必要的客服设备装配到残疾人家中, 帮助残疾人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脱贫。

三、舞阳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从舞阳县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方式看, 该县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上下了很大功夫, 倾注了很多关爱,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具体帮扶举措上, 受当地工业欠发达、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市场狭窄等因素制约, 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仍然很大, 与《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相对照, 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1.新的脱贫攻坚规划亟待制定。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培训会上, 中央对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尽管前期, 舞阳县围绕2017年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 已经制定了2014-2017年三年脱贫规划, 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省“五个办法”“五个方案”“五个专项方案”政策的出台, 尤其是上级指导精神和工作思路的不断调整, 现有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十三五”时期的脱贫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2.帮扶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前期, 虽然为贫困户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但有的还存在大而化之现象, 措施不够具体, 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特别是在推进中, 还有一部分单位帮扶措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存在着“项目在路上、措施在墙上”的现象, 工作推进不力, 帮扶成效不明显。

3.2017年年底前实现全县脱贫的目标任务仍然艰巨。劳务输出没有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劳务品牌, 用工处于相对低端无序的状态;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窄, 参训人员少, 培训精准度低;贫困劳动力创业意愿不强, 对贫困劳动力创业扶贫的助推作用不够明显;公益性岗位开发不及时等。

四、持续精准施策, 助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舞阳县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要加快劳动力转移, 特别是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精准施策, 确保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1.尽快编制“十三五”脱贫规划, 科学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由舞阳县委县政府牵头, 组织发改、财政、扶贫、交通、水利、住建、农业等部门, 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新出台的的5个办法、5个方案和5个专项规划的精神, 本着近期远期相结合, 实效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按照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 高标准编制“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规划, 进一步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着力解决2017年如期脱贫和全面脱贫后, 原有贫困村贫困户不能再次返贫的问题,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抓紧完善和落实帮扶措施, 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要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 针对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 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 通过劳务输出、就近就业、扶持创业等方式, 实现转移就业带动脱贫。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政策性培训项目, 让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针对舞阳县企业分布情况, 重点加强计算机应用、电焊、缝纫、车工、电工、钳工、数控加工、厨师、幼师、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种植、养殖、驾驶、农机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行动, 重点开发一批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 促进贫困家庭就业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改善用工环境, 建立维权体系, 解除贫困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3.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明确了7项重点脱贫产业和7种帮扶模式,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 根据贫困户不同情况,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 重点发展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强的致富项目。要整合各类资金。切实抓好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项目资金的整合工作, 统一调配使用, 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切实把资金管住用好。要整合部门力量。各级各部门、各乡镇, 特别是扶贫、财政、交通、水利、农林、畜牧、国土等涉农部门, 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合力推进脱贫攻坚。要整合社会力量。进一步研究出台政策, 搭建平台, 引导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中, 形成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4.以创业促扶贫。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规模化种养殖产业, 在放宽市场准入和降低创业门槛的前提下, 从税收优惠、创业奖励、小额贷款、社保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解决贫困人口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和创业资金等问题。开辟“绿色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助推创业, 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转移就业培训 篇2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一年比一年重视,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面小康新农村的突破口来抓,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路子。到去年底,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实现劳务收入亿元。现从三个方面作一汇报: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去年年初,我们对全县农村富余劳

动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深切地感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统筹“三农”发展的“瓶颈”。

⒈农村劳动力滞留农业,制约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去年初全县共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按全县现有耕地估算,尚有万多农村劳动力富余,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剩余格局,以致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少的状况。

⒉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制约协调发展。由于低素质导致低水平就业,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村,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别呈拉大趋势。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而只靠做农业的文章,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转移

速度。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一方面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用工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弹性下降。据县劳务市场统计,每周有近个就业岗位推向市场,但能达成意向的只有人左右,真正符合要求被企业录用的还不足人。主要原因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

如何减少农民,提高农民,把人多地少的劣势变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城市建设的人文优势,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决策,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产业,摆上议事日程。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总结一年来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三抓

促三变”:

⒈抓宣传,转观念,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政府抓转移、农民想转移、社会促转移,才能取得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干部层面,形成抓转移就是抓结构调整、抓农民增收的观念。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一定要从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抓起。为此,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召开会议、建立机构等多种途径,形成“不重视农转工作不是开明领导”的共识,使各级干部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实行城乡统筹的主要抓手,并将其列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农民层面,形成洗脚进城,转移致富的观念。通过县、镇、村三级宣传体系,加强了对农民择业观念、就业

形势和就业能力及农转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重要成果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念,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树立“洗去脚上泥,出去搛大钱”的新观念,激发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增强了转移的主动性。

三是社会层面,形成农村劳动力是资源、财富的观念。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鼓动、资源整合、利益驱动,工商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职技校发挥师资优势,民间组织发挥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共同开发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

⒉抓培训,提素质,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此,我们实施“万名农民转移

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一是制订政策,吸引农民。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政府、农转办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今后年,全县每年培训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的办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次免费培训的机会,有一次免费推介工作的机会,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同时,县农转办还制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奖励标准》,规定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结业证书的,按“以奖代补”办法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参与农转工作的积极性。各镇乡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政策,做到“组织、资金、基地、人员”四落实。

二是创新机制,带动农民。主要是

开展“三种培训”,做到“三个挂钩”。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与输出挂钩。通过与企业、城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稳定的接纳渠道,走“先招工后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的路子。去年全县通过订单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菜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挂钩。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列出培训科目,走“边培训边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如镇根据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组织农民参加烹饪、餐旅等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该镇就有人转移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开展买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发证挂钩。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民培训实行买单,并对考核合格的,由县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县内企业凭证书优先录用,走“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凭证录用”的路子。去年全县取得初级职业技术证书的有人,取得结业证书的有人,培训后转移的有余人,转移就业率在以上。

三是构筑网络,便利农民。全县建

立了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职业技术学校和部门、企业所属培训机构为依托,乡镇成校为培训主战场,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培训网络。县一级设立了国际劳务技工培训中心、交通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个由政府授牌的定点培训基地。同时,把培训机构延伸到个镇乡,在各镇乡建立相应的培训网点,方便农民培训。目前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培训新格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为镇乡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对口的师资力量。

⒊抓配套,优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是畅通转移渠道,只有畅通信息、健全网络,才能使劳动力转移真正变成现实。为此,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积极创造城乡统筹就业 的劳动力转移环境。

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各镇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档案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设立有专业就业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并纳入县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县一级设立个人求职资源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构筑县内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计算机终端为一体的用工信息网络,并联通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加快与大中城市用工单位联网,及时了解和发布县内外单位用工和劳动力供应信息。在健全县内外用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县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就业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举办周三定期劳动力交流会,并根据用工素质特征和数量要求,到乡镇开展专场劳动力交流服务。县妇联设立了巾帼来料加工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架起了服务桥梁。

二是健全转移就业网络。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培训网点的同时,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变盲目性转移为针对性输出,低效益外流为高效益输出,真正让劳动力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跳出谋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带动劳务输出。全县先后成立了县职业介绍所等个劳动服务中介组织,涌现出一批敢创敢干的劳务经纪人。据统计,去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余人。

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四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门槛,促使农民在城镇落户,转产转业。允许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本县农村劳动力,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常住户口,并积极探索方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的户籍管理新路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土地转包、转让、入股、租赁,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不断探索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城乡就业统筹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社保扩面工作,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初步成效

我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转变思路与观念,大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⒈拓展了就业平台。通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了一定技术,学到了一些本领,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面进一步扩大,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县内向县外转移,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国内走向国际,农民就业平台不断拓展。去年,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就地(县内)转移人,转向县外人、省外人、国外人,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的人。

⒉促进了增收致富。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劳务输出,一方面减轻了众多农村人口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分割”,使留在农业的人口能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增效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大批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使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占到了整个收入的以上。

⒊带动了经济发展。经过培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他们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纷纷回乡创业,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出去一个学生,回来一个老师”,“出去一个苦力,回来一个老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块状经济的发展。

⒋加快了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技、道德、法制等综合素质,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使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篇3

农村劳动力再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培训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民存在“读完初中,出门打工”就业速成观念。认为自己凭力气打工就行,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还有一些农民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身文化层次低,学也不会,常年不重视学习,对参加培训班没信心。

培训基地开设的专业与用工市场的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要求巨大,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困难,致富无门。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的矛盾加大,尤其是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培训,加之对新增劳动力缺少就业培训的强制性措施和吸引力,制约了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难度和成本。

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混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有效的培训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缺少相关的立法和相应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各行其事,协调不利。这样,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受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盯着经济利益,很多地方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而且无人抓,无人管。

不同地区和行业差距大,基础条件和教育培训质量差。由于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以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导对农村转移劳动培训的意识不同,导致了农村转移劳动的培训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总体来看,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条件与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很多地方是“一有四无”,即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以会代训,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有一些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条件稍好,但其办学思想,管理工作跟不上,培训目标单一,办学模式封闭。有的搞培训纯粹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借培训之名,行收费之实,乱发培训证、结业证、毕业证。加大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损害了培训的社会声誉。

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广泛发动宣传,提高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认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过程中,政府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我学”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要想法设法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身怀一技之长闯天下,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依靠技术闯天下”的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宣传农民工培训方针、政策、渠道、信息和各地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经验及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各地培训机构也要认识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抓住机遇,提升形象,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重大举措,充分利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调动、吸引和激发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培训同市场接轨。要紧紧抓住两方面要求:一是要抓住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了解输入地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开展培训。二是坚持为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服务。要充分了解农民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以及开展培训的时间有什么要求。为此,在思想层面上,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必要发展平行教育系统,让所有拟转移的农民在九年义务教育外继续学习,接受培训;在观念层面上,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视为单纯“技能型”、“即时型”向“素质型”、“战略型”方向转变;在计划层面上,应注重不同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民的教育,要保证他们最基本的接受教育和学习机会和权利。使之能够生存,充分开发潜力,享受体面工作和生活,充分参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新时期农民工培训,必须坚持面向市场,突出质量和效益,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办学模式上,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允许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建立常年性、专业性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农技校等现有培训场所及其资源,开展短期培训、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当地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办学新路,实行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联合培训、合作办学。在教学模式上,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模式,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使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加强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培训与就业引导紧密结合进来,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岗位培训单位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就业跟踪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协会,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指导及行业自律,不断完善培训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认识,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上,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负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管理,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考核、认定。建立和管理统一的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培训、评估。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统筹城乡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农转移的规模、速度,还是从就业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当务之急。我们要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整和教育培训资源和加大投入等措施,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民转移就业的途径分析 篇4

一、农民转移就业的含义

农民的转移就业,是指农业领域就业的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向农业内部各系统的转移,如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农业人口转移的过程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相联。

在自发的转移就业的过程中,农民适应并推进了产业结构(即社会供给结构)调整的方向,为城镇化加速期的制度性(经济系统性外因素)导致农民转移就业积累了经验。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方式主要有两类:受雇佣形式的就业和自雇佣形式的就业;前者包括:自组织就业(亲友介绍和自发寻找)和有组织型就业(政府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介绍就业)的两种就业方式(如表1)。

二、农民受雇佣形式的转移就业

(一)自组织型就业方式

乡土社会关系网络是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的基石:关系网络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流出决策的依据;人际关系连带型的流出与流入,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是依托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自组织就业形式,形成了外出务工人员在某几个行业的集聚化就业的态势[1],如建筑业、矿产业、纺织业、服务业;在流入地形成共同生活的地缘关系群体,在异地全新生活、工作环境中,亲缘和地缘构成的关系网络成为农民工经济上、生活上和感情上的依靠;新环境下原有的乡土关系网络是持续流动、改善生存境遇的重要情感依托;农民自己也可以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的招聘广告,上网搜招聘单位和在网上注册自己的求职简历,来实现就业。在笔者对哈尔滨市的一些建筑工地的调研显示,当前自组织就业是第一类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方式;现有就业服务体系在帮助农民工获取信息时起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没有成为农民工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二)有组织型就业方式

1. 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供给能力

阿玛蒂亚森在《自由与正义》一书中提出,贫困是人们缺少选择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是贫困产生的根源,从能力和收入的角度提出了人均获取财富能力指数。同样,农业人口不能就业,也是自身的劳动供给能力限制了他们自由择业的权利;人力资本的不足限制了他们自由择业的权利。当整体技能水平不高的农业转移人口面对新的环境和工作机会时,如何避免结构性失业?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才是适应之道。因此,依据当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市场需求,对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劳动适龄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是各地通行的做法。

2. 架设招商平台增加劳动力需求能力

劳动力的供给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地区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2012年,乌拉特后旗积极落实用人单位吸纳受灾大龄农牧民工岗位补贴政策、受灾农牧民自主创业贴息贷款政策、鉴定补贴等各类政策。架设农民就业平台,承办了促进受灾地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减灾增收现场招聘会;1364名城乡劳动者通过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援助措施实现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2]。

三、农民自雇佣形式的转移就业

在市场机制下,农民自由选择职业的市场化流动塑造了劳动力市场,工商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塑造了并正在塑造新的农民;同时,农业转移人口个人不同的禀赋和面对就业市场时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使农民在市场化的流动中分化成失业者、就业者或者创业者;“流动”是一所大学[3],使农民获得了新的生活理念、法律知识和组织实践;使整个农民群体向新一代的公民过渡,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中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的创业家、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最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之一。鼓励农业转移人口的自雇佣就业形式,它是适应当前我国劳动者自食其力自谋职业的重要手段,是劳动者以一种就业实践的方式实现的制度创新,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私营企业的形式。这些小规模的自雇佣形式在创造了大量实际就业的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产品、服务和便利,促进了经济的活跃。例如,安徽省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350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带动6.6万人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惠诗.农村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的成因及对策.当代经济[J], 2008 (5)

[2]黎华玲, 郭雅茹.2012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突破45万人.新华网[EBLO].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3/c_114230784.htm.2013年01月03日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 篇5

面对当前产业转移形势,就大学生就业的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对策

(一)学生:要调整观念,提升素质

1、要注重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础。在湖北工业大学发放的问卷调查中表明,有65%的毕业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企业首要看重的。所以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

2、要提升综合能力。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让自己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二)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供需对接

1、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同时学校也应该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湖北工业大学有73%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三)政府:应注重加强宏观调控,营良好就业环境

积极创造就业环境。一是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要通过政策调整来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三是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篇6

[关键词] 就业就业信息就业市场劳动者素质权益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有限的耕地与日益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突出矛盾,狭窄的土地上无法承载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农村就业大军。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成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靠打工取得收入已成为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落后状况。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年~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实践证明,农民工流动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很难进入高层次的产业,大多只从事简单的劳动。通过对河北某些村庄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和日常小商品零售业。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停学的低龄女孩主要从事餐饮服务业,少数举家外出打工的从事商品零售业务。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管理不完善。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来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闭塞,所获的就业信息量少,外出打工一般是通过同乡、亲戚、朋友介绍或随同前往,缺少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处于半无序流动,且盲目性大,据统计2003年,自发性转移的劳动力占36%,通过亲友介绍的占34%,而有组织的转移只有30%,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就业机构不健全、中介组织自身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劳务市场的需求。已经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农村管不着,社区也不纳入管理,出现管理上脱节。

3.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当前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如被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時。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户籍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取得与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从长远来看,应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应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要从长远考虑。首先要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目前的适学儿童十几年后将成为就业者,加强义务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义务教育阶段过后,大部分学生就读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辍学。由于种种原因就读高中的学生高考后的升学率也比城市要低。那些没有考上大学或辍学的初中生也面临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与就业需要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层次。

而对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已经存在的素质不高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政府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平台。通过减免培训费,鼓励农民先培训,后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7年将对8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阳光工程计划对20.5万人开展示范性技能培训,对5000人开展创业培训。同时引导性培训57万人,农业科技培训2万人。失地农民将成为今年“阳光工程”的重点培训对象。

2.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各级劳动保障服务部门要开展对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劳力状况,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流向等基本情况,建立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在乡镇、村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免费为农民服务,动员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觉主动参加转移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

3.改革户籍制度。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列入中长期发展计划,改变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创造外部条件。不仅县及县以下城镇户口要放开,大中城市也要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能定居下来。目前,由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太高,许多外出打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后,往往选择回乡过传统的农民生活。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的成本,真正使他们从中解脱出来。

4.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要立足农业本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据调查,在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下,每亩蔬菜需投入的用工量在50个以上,比粮食作物多3倍,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经济效益要高于粮食作物。如果全省蔬菜面积扩大10%,就可以增加2万以上劳动力就业。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和合理配置。其次,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经销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拓宽流通渠道。最后,要立足农村,着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5.解决转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是子女教育问题。城市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这些孩子上学要交很多的择校费,而他们的父母收入本来就少,使他们在城市受教育的机会受到影响,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这种状况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也会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带来压力。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缓解进城务工子女上学的压力;其次要规范社会投资基础教育的机制,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民办基础教育会缓解政府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相关部门要设立农民工权益维护机构,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共同处理重大侵权事件,参与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民工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及突发事件。有关部门要检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规定的执行情况。同时,要制定一系列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关于促进就业、职业介绍、劳动合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实施细则,从源头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策.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国研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篇7

1.1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一是与工业产业化进程相比,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可以进一步融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镇和农村户籍制度的差异, 进一步使得城乡居民之间出现身份的差异,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成本和风险, 同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 进一步削弱了就业竞争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以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 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进一步导致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出现差异。四是在就业市场上, 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者随着城市失业人数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竞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另外,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 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工人, 进一步增加了许多人再就业的难度;而贸易和技术职业等新兴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又奇缺。

1.2 农民工就业环境不宽松

在行业、工种等方面, 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务工的限制有所放宽, 并且出现逐步取消的趋势, 但是限制依然存在, 甚至在制度方面还存在限制, 歧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象依然没有消除。对于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来说,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解放思想、制度、物质、技术等方面对农民工进行开放, 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1.3 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存在差距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为:拖欠、克扣甚至拒付农民工工资, 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规定的工作时间, 卫生条件和劳动环境非常恶劣, 不按有关规定或通过欺瞒等手段和农民工签订霸王合同等。

1.4 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

当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依然比较薄弱, 对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来说, 许多企业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本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进一步转嫁给农民工形成超额利润, 进而加剧了资本的积累, 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的贫困程度。

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转移培训积极性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 营造良好氛围

在转移培训方面, 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的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 以及其他的广告媒体等面向农村地区进行招生, 在转移培训的目的、意义、要求等方面, 针对农民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 对于培训后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行重点宣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扩大宣传的广度和宣传的深度,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和效果要让农民进行充分的了解, 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对那些接受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人员进行跟踪, 尤其是加大对于外出创业取得成绩的典范的宣传力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激发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以及参与训的热情。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类培训单位、企业等, 进一步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表彰活动, 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营造舆论氛围,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民接受培训的动力。

2.2 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在补贴力度方面, 应适当倾斜照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采取措施提高补贴的标准, 与其他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相比, 避免出现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标准过低,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流失组织培训的生源。地方政府需要在政府常态性工作规划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好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 并且将其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中。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 另一方面引导用人企业提高出资的比例, 另外鼓励社会捐资,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个人出资数额, 进而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2.3 提高培训质量, 增强就业技能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中,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积极吸纳较好的培训单位进行参与,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打造良好的培训品牌, 进一步吸引农民参与培训。在组织培训活动的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综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培训专业进行科学的设置, 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师, 按照就近培训, 就地转移、就近安排的模式组织培训。为了农民便于接受培训, 通常情况下将培训办到村镇, 甚至农民的家门口, 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参与培训提供便利。通过建立和完善订单模式培训、用工企业参与培训的运行机制,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摸索出先培训后输出、定向委培的培训模式,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以培训促输出, 以输出促增收, 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就业率, 提高农民的收入。

2.4 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促进农民就业

通过对广大参训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政策, 进一步促使培训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对于不合理的现象进行逐步的改善。同时建立和完善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政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健全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使农民个人自觉自愿地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积极推进市场准入机制, 以及劳动力预备制度, 对于持证上岗制度要严格落实,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人单位树立使用合格劳务人员的意识,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用工行为进行规范。对于贫困等原因而不能进行参训鉴定的农民, 通常情况下需要实施费用减免政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强化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 简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手续, 加强管理政府各部门对口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 促使其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 努力把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劳务风险降到最低, 使参训农民能及时的、舒心的、安全的、充分的就业。要及时出台政策法规, 严厉打击那些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对克扣、拖欠农民工务工劳动报酬、工伤索赔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案件提供劳动、法律等方面援助, 切实保障农民工务工的合法权益, 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 2007.

[2]农业部.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S] (农办科[2009]5O号) .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的完善 篇8

就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巨大障碍。目前, 虽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界限已经打破, 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但是另一方面, 与之配套的就业保障制度却没跟上, 就业歧视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依然存在, 这让不想回农村种地、又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的特殊群体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中间, 成为边缘人。“‘要地不要人’的传统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因此, 建立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农业业转移人口就业现状

㈠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 占35.7%, 其次是建筑业占18.4%, 服务业占12.2%, 批发零售业占9.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 住宿餐饮业占5.2%。

㈡就业岗位不稳定

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 农业转移人口从事的工种决定了岗位的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季节变动均会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而失业的这部分人群短期内无法掌握新技能, 无法填补新的职位空缺。比如房地产业不景气, 就会辞退大批的建筑工人。以四川为例, 2012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达40.7万人。

㈢缺乏参与就业保障的积极性

农业转移人口大多是初中毕业, 文化程度低, 缺乏远见及忧患意识。购买保险会损失眼前利益, 所以他们大多缺乏积极性。2012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仅为8.4%, 2013年为9.1%, 2013年参加工伤保险及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8.5%、17.6%。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自身缺乏就业保障的意识。

㈣与企业用工关系不固定

农业转移人口又属于城镇全部就业人口中的低端层次, 他们与企业用工关系不固定。2013年资料显示, 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比重为41.3%, 即将近60%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是不签合同的, 也无正式的劳动关系。

二、就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缺乏就业保障方面有效的法律法规

梳理国家十余年关于农民工的法律, 没有针对就业保障方面的专门法规。我国1999年出台的《失业保险条例》, 只对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做了较完善的规定, 农民工并不包含在内。国家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反就业歧视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及大量的政策、文件, 如200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将农业转移人口的休息休假权、平等就业权和劳动报酬权等权益较为系统的确定了下来。2006年,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指出要“用三年 (2006—2008) 时间, 达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其他相关配套的执行监管制度和惩罚措施迟迟没有出台, 导致现有的就业政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㈡部分地方政府人为限制就业工种, 存在明显就业歧视

虽然早在2003年, 国务院就发文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 但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地方禁止、限制农民工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等较好的行业。如报考公务员对户籍、生源地做了限制。《上海市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显示, 报考乡镇公务员职位的, 须具有本市户籍;外省市社会人员报考本市公务员, 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深圳招考街道办普通雇员都要求有深圳户口。事业单位须符合当地“人口准入条件”。部分银行在招聘时会注明本地户籍优先。

㈢就业服务及管理缺位

由于政府对企业规范用工等监管不够, 劳动力市场极不规范, 农业转移人口求职经常遭遇招工诈骗, 导致他们大多以亲朋好友互相介绍工作居多。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 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小时;往往拿最低的工资, 2013年资料显示, 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 (不含包吃包住) 2609元, 低于2013年城镇集体单位工资平均数3242元。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护不到位, 遭遇拖欠工资等情况他们只能沉默或采用暴力手段解决。

㈣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缺乏相关的技能知识

农业转移人口工作频繁变动, 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2013年数据显示, 农业转移人口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有32.7%, 其中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29.9%。完全未参加任何培训的占绝大部分。

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接受雇佣和进行职业选择时不能享有与城市就业人口均等的机会。城市劳动力市场报酬高、工作条件稳定、安全性高。比如有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大型销售人才专场招聘、中外名校MBA专场招聘会、金融专场招聘会等。但农业转移人口因个人条件受限, 一般只能参加农民工专场招聘等较为低端的层次。

三、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的措施

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权益, 规范劳动关系, 各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督促企业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以前政府为招商引资, 没有强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参保。和谐社会下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严惩不规范的劳动关系, 不能再流于形式。健全劳动标准体系,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强化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签订劳动合同要列入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 以激发其工作的动力。

㈡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是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日本为了消化劳动者, 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再发展;二是政府也可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由专门机构向他们提供专项贷款, 以减少他们季节性就业不充分的状态。如甘肃省庆阳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 县 (区) 财政安排200~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对自主创业者给予扶持补贴;再次, 可扶持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 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

㈢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政府要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加强政府监管, 彻底消除招工歧视、招工诈骗、非法招工等行为。可考虑在安置房社区、农业转移人口较密集的街道, 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 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咨询, 让他们通过职业介绍点和人才专项服务活动、信息交流中心找工作。要构建人力资源市场“搭台”、民营企业“唱戏”的招聘模式, 更好地解决农村转移人员的就业问题。如甘肃庆阳市2011年以来,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237场次, 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9063个, 达成就业意向66797人, 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872个。

㈣对失业人群进行以再就业为核心的职业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不明白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对于实现市民化的必要性。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农业转移人口互动的培训体系。企业通过培训、激励措施等让农业转移人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等举措, 逐步构建起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农业转移人口也会逐渐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良好意识, 养成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 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更新自己的职业技术知识水平。

㈤建立健全就业保障的法律保护体系

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配套出台更详细的执法监管制度及惩罚措施。比如在农业转移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如餐饮、建筑等第三产业, 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及收入水平, 建立最低工资标准, 并责成相应的机构加强对工资支付监控。对监控不力的机构要追责。部分“老大难”企业还要督促其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 从法律上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支付保障体系。社区要着手在农业转移人口聚居地建立法律援助中心, 让他们有合理的诉求通道, 同时提高其法律意识。要建立全国性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 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 缩小城乡的差距。

转移就业培训 篇9

一、实施“绿色就业”工程, 就地就近吸纳就业

要解决群众“靠山吃山”问题, 必须把水土流失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对此, 人社部门紧紧依托当地纺织、稀土、机械、电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绿色工业的用工需求, 大力实施“绿色就业”工程, 把服务企业用工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制订了免费技能培训、子女入学、评先评优、享受经济适用房等一系列政策, 并向水土流失区倾斜, 全县三个开发区307家企业, 共吸纳就业5万多人, 90%是水土流失区群众。与此同时, 长汀县还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 率先把创业培训班办到河田、三洲、濯田等水土流失区群众家门口。近年来共举办创业培训班88期, 培训学员2640人, 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52亿元, 树立了一批种植油茶、杨梅、银杏、毛竹等自主创业的典型。濯田镇园当村的马雪梅, 在创业政策扶持下, 采取“猪-沼-果”模式治理水土流失, 承包果场428亩, 年出栏生猪一千多头, 年收入五六十万元, 不但成了“绿色创业”的典型, 还带动了邻近的长巫、园当、莲湖3个村19户村民就业。去年, 受到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的表扬。

二、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就业质量

转移就业培训 篇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自2004年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各镇及街道成校都面临着心的困惑, 发现招生已越来越难, 对于开办同一个项目, 以往招生人数爆满, 然而现在却要到村里拉人, 人家还不情愿来, 面对这种现状, 引发了一些思考, 原先的项目是否不再符合老百姓口味呢?其实, 查阅以往年头的培训项目记录, 不难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有些已经有了七八年了, 没什么变化。显然, 项目的开发首先要符合老百姓的需求, 同时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1 时代性

任何一个项目的存在都应与老百姓的需求分不开, 而老百姓的需求与时代紧密相联系的, 什么样的时代应就有什么样的需求。当今, 电脑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已密不可分, 因此电脑培训已成为一个常规项目, 但电脑培训的项目随时代悄然在发生着变化。自2004年的头几年, 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 正是人们兴趣所浓, 比如打字、word、excel、ppt制作等, 但之后我们的需要在升级了, 电脑的应用软件也就在升级了, 随之就出现了flash制作、photoshop工具应用、美图秀秀应用、网页制作与设计等, 很明显随着网络时代逐步深入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及各个领域, 网络知识及与之相关的培训已成为人们新的需求热点。这些变化无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学校档案中记载着烹饪培训在2004年已开始, 当时的招生非常顺畅, 老百姓纷纷踊跃前来到校报名, 也火了好几个年头, 然而今年到村里招生, 报名人数只有38人, 其中才15人可享受政府补贴。同样也在今年开办了一个淘宝创业培训班, 不到两个星期就有110多为人数纷纷要求报名, 其中70几位能享受到政府补贴,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2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任何一个项目都应是对老百姓带来实惠的, 有用的可操作的。比方摩托车、电动车等维修技术培训, 老百姓学了就能自己开一家维修店赚钱, 又如美容化妆师培训、面点师培训、电子电工培训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但理论性强, 文化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指导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之类不适合在农村老百姓中开办, 农村老百姓文化层次较低, 大多只有初中文化, 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因此农村中开展的项目要求可操作的, 具体的, 文化要求低一点的。家政服务培训、电脑操作培训、汽车维修工培训、插花培训等等即实用又可操作。

1.3 创新性与前瞻性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 社会的迅猛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观念的不断变化, 竞争的不断激烈, 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这已经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 很多人已经知道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备三项技能:电脑、驾驶、英语。一些有眼光的培训学校或机构就顺时推出了这三项培训项目, 领先占据了市场, 正因为这种前瞻性的估计, 开劈了新的市场, 带来了惊喜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项目的开发需要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众所周知, 马云是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始人, 他就具有时代创新性与远大的目光,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已深深扎入到全世界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中。为此, 马云被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选为“商业领袖”, 是50年来第一位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国企业家。项目的开发已不再传统式, 同样需要新鲜的空气与灿烂阳光来激活整个时代, 创新思维与投向远方的目光会打造出美好的未来。

以上讲到的对于项目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那么接下来谈谈在培训中经常碰到的棘手的管理问题, 针对成人人群这一特殊的对象, 要提高他们的出勤率及如何吸引他们到课堂里来, 来了不走, 也就是班级管理已成为培训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2 培训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培训管理包括了学员管理、教学管理与教学设备设施管理。其中学员管理就涉及到学员出勤情况、学习效果、考试合格率等。教学管理有对授课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教法管理等。而对于教学设备设施管理就要做到设备的及时调试与维修。我们发现前两项是相互关联, 并且教学管理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堂好的课纵然吸引学员久久不离开课堂, 因此, 对教学管理的教材教法做出以下探讨:

2.1 反复教学

农村老百姓文化层次低, 接受能力较差, 因此课堂内容讲一遍之后, 仍有一部分人没听懂, 这时需要反复讲解, 直到大家都听懂为止。

2.2 课堂复习

成人大多在家是没有功夫复习, 因此复习还是要放到课堂里完成, 也可照顾到课堂上每一个学员, 对于上堂课请假的学员得到了重新上课的一次机会。

2.3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通常会把一堂课的内容先给大家集体讲解, 然后让学员自行学习操练, 有问题的学员可以向老师直接提问, 这种集中与分散的结合是考虑到成人人群基础的参差不齐, 以照顾到了每一个学员。

2.4 教学内容分块

成人都有个家了, 请假很难免, 把教学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小块, 这样即便某个学员没有来, 也不会影响下堂课的听课效果。学校在一次计算机高级工培训中, 就把教学内容分成了块, 即计算机使用、word、excel、ppt、photoshop、动画制作、网络操作、复习考试, 而每一块内容又分成了一个个小块。分块的教学, 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化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 等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接受与掌握。

2.5 分层教学

针对成人人群的基础各不相同, 采用分层教学是必要的。课堂内容难度呈现阶梯式, 对于不同的人要求掌握的程度可以不相同。让每个学员学有所获, 基础较弱的学员可以掌握简单的, 基础的部分, 而一般的学员可以掌握难度中等的, 基础好的学员那么就可以学得深一点, 这样让每个学员都能吃得上, 也能吃得饱。

2.6 小测试巩固

小小测试可以巩固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提高了学员对学习的主动性。

2.7 内容插入式教学

一次在淘宝创业培训班遇到这样的情况, 到身份证、照片上传等待审核需要几天时间, 那么接下来的空档就可把平面设计的内容插入进去,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益。

2.8 注重实践教学

理论固然重要, 但面对抽象, 高度概括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员望而却步, 但对于可实践, 可操作的内容, 学员往往容易接受。而且在实践教学之后, 学员已经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与对知识的理解, 这时候再来讲解理论, 效果就会更好。

综合以上的八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总得来说根据成人教育特殊性, 作为一个成教工作者随时关注着整个培训动态, 特别是课堂动态, 发现问题提醒和指导授课教师及时做出调整,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员更易接受, 让课堂效益提高。

[3]吉大鹏.基于实时分布式数据库的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研究[J].可编程控

参考文献

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女性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效探索

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农村许多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顺利实现了就业转移,过上了小康的生活。笔者在跟踪调查近三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时,发现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即农村女性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较低,有的培训班甚至是清一色的男性劳动力。通过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制约因素

1.培训内容与女性劳动力的要求不相吻合

目前农村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较多地考虑了适合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部分有培训愿望的女性劳动力往往只能参与男性劳动力的培训。譬如,现在企业紧缺的电气焊、起重机操作工、车工等工种培训。目前,县级培训中心、市县级中职校培训处都是围绕企业所需的人才进行社会培训,参训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劳动力。以笔者学校2013年培训情况为例,一年中为企业培训了300多位起重机操作工,而女性劳动力为零。有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使得女劳动力即便参加了也难以达到技能水平,很难顺利实现转移就业。

2.农村女性劳动力缺乏参训的主动性

调查发现,时下在农村还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意识。年青的女性劳动力还有要通过参加培训改变现状的追求,愿意参加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已建立家庭并有小孩的中年妇女,则受到家庭的牵累而不愿离开家门参加培训。有些年龄稍大的如40岁左右的妇女则觉得自己基础差,对学习工科类的实用技术毫无兴趣,宁可守住自己家中那点责任田,也不愿意参与培训学习。

3.培训地点不方便

据调查资料分析,县级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基本上都设置在县城,这主要是考虑到师资的聘请、硬件設备方便取用等方面的条件。但这样的安排却给女性劳动力多了几点困难,一是她们要考虑到诸如带小孩、必要的家务活等方面的家庭负担问题,难以数天离开家庭;二是增加了交通费、必要的生活费、住宿费等项开支。

二、引导女性劳动力实现转移培训的对策

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技能的实用性,并且能够与顺利就业挂起钩来,切实让她们看到参加培训的好处,看到可以实现致富的希望。

1.送教上门,把培训办在家门口

对于一些涉及第三产业方面的职业工种,使得“送教上门”成为可能,因为其职业工种不需携带笨重的机械类设备,只需教师下乡以及携带轻便的示教器材就可以了。前几年,笔者所在县培训中心已开始考虑加大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会同乡镇成技校根据农村地域分布,举办一些服务业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并把培训地点设在乡镇成技校,实行送教上门。培训办在家门口,使得许多女性劳动力能够在照顾家庭的同时,挤出时间参加培训活动。

2.多举办符合女性劳动能力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

要想吸引女性劳动力参加培训,首先就要考虑举办适合女性能力的职业工种。我们曾举办过服装加工、面点制作、计算机操作、网店等工种,参训者中女性就占了多数,而且由于这些工种职业特色浓厚,学成了可以直接找一份工作,或者自己独立操作走创业之路,实用性强。有的妇女说:“面点制作太实用了,学会了即使不到外面去做,在家里也可改善家庭生活”。而出勤率高的是如何开“网店”的培训,她们所追求的是学会了自己也可以开个“网店”,当回小老板。

3.以“代加工”为抓手,提升培训质量

在用工紧张时,许多企业会把一些容易组装的活外包给个人加工,取名为“代加工”,最典型的是电子部件的组装。这类活儿对农村青年女性劳动力来说比较适应,设备投入不多,技术含量也不高,只要通过短期的培训就可胜任。如县培训中心承接了某摩托车企业“转向灯”电子模块电路的安装项目,然后由笔者学校组织培训,培训结束后可以接手“代加工”的工作。由于代加工的工作可以在家里去做,干活、家庭两不误,而且干活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所以招生容易,学员学得认真。

4.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让她们看到希望

许多女性学员是抱着学点有用技术、找点事做的心态参加培训的,培训如果能够做到与就业结合起来,那培训的吸引力就更大了。如为配合松阳当地茶产业的加工需求,学校曾举办了适合农村男、女性劳动力能力要求的“茶叶制作工”的培训,女性劳动力参加比例达到了40%,培训结束后大部分都被茶厂聘用。这种培训后就能找到事做的培训形式,很受女性劳动力的欢迎。

转移就业培训 篇12

关键词:农业,非农技能的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

近年来, 我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使得农民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相关劳动技能, 从而不同程度地制约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所以, 逐步加强对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提高其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能力,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政策顺利实现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1.加大非农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已经单纯是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水平、劳动技能和知识素养的提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 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当前所急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农民劳动素质的问题。只有经过非农技能的培训, 才能使掌握一定的技能, 从而更容易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开展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据报道, 当前我国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 而其中就有1.5亿是没工作岗位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其首要原因, 因而, 只有充分对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的平稳转移, 并充分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

3.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 是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

研究表明, 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农民的收入状况息息相关, 也就是劳动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 其人均纯收入相应较高。近些年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 使得非农产业俨然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此外,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历史要求。

►►二、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网络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以县和乡镇为实施主体, 切实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努力提高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效率。同时, 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各类社会办学力量和办学资源, 充分发挥各种农业教育机构作用, 并要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此外, 还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结合当前农民的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培育和发展灵活有效的培训市场, 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2.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

不断构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 根据具体实际执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计划, 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同时, 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一心一意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切实地领导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走向, 使之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

3.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我国农民非农技能培训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同时, 各级财政支出中, 应该明确安排专项经费主要是用来扶持农民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此外, 对于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相关培训机构, 国家应该给你大力的支持与补助, 对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的学员, 其培训费用可适当减免或者直接由国家来承担。

4.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效率

对于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应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并探索出一种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创新型培训模式。这就要求相关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根据经济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 科学地确定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规模, 从而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 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储备”、“定向”等培训模式, 以输出带动培训, 并要开展渠道、多元化的培训。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培训设备、场所、师资等资源, 开展短期培训班、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使农村农民能够与时俱进, 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 从而进一步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丛山.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途径和方法[J].职业, 2009

[2]王家祥.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柳娥, 蒋爱群.农民工培训现状调查报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上一篇:CRTSⅠ型双块式下一篇:移动模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