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施工

2024-05-09

移动模架施工(精选11篇)

移动模架施工 篇1

1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情况简介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为了配合客运专线32m简支箱梁在原位现浇的施工工法而设计制造的桥梁施工设备,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具有跨越能力强、使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施工占地少、综合效益好、不影响桥下交通等特点, 且施工中梁的几何变形易于调整, 有利于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 尤其适用于海上及路上多跨长桥、高墩、窄墩连续或简支PC梁的施工。

2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工作原理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采用桥面下支承, 利用两组主梁支承模板, 通过模板开合、模架纵移、横移、支腿自移等功能, 实现对混凝土梁原位现浇、逐孔成桥的施工方法。针对本桥, 其工作原理分以下几个具体的程序单元。

1) 制梁单元。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 在模板内现场浇注混凝土箱梁。底模通过螺旋顶调整预拱度, 侧模通过支撑螺杆调整线型, 以保证梁型正确。本机采用桥面下支承式, 混凝土梁的重量及模架的自重通过四个支顶油缸传递到墩旁托架上, 再通过墩旁托架下部立柱传至承台。2) 脱模单元。四个支顶油缸收缩, 模架整体脱模落于支承台车滑道上。3) 支腿自移单元。前、中、后扁担吊挂模架及前导梁, 模架自重转至桥面, 支腿卸荷。利用垂直吊挂油缸使墩身两边的墩旁托架和支承台车脱离墩身, 反钩轮钩住主梁轨道外侧, 用本机卷扬机牵引支腿向前方桥墩移位并安装。4) 模架纵移单元。前、中扁担卸载, 后扁担仍吊挂模架, 松开横向联接系, 模架对开成两组。后扁担走行轮落于桥面轨道上, 钢箱梁前部及前导梁落于支承台车滑道上, 由纵移油缸步进式向前顶推, 后扁担和两组模架一同前移至新的桥位。

3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构造及功能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主体构件可分为墩旁托架及支撑、主梁、导梁、支撑横梁、前、中、后扁担梁、推进台车、外模、内模、内模台车及液压电气系统等组成。

1) 墩旁托架:采用三角形结构, 共两对, 每对之间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对拉固定在墩身两侧。墩旁托架通过墩身承台支承, 是整个模架系统的总支承。

2) 主梁:每套移动模架共有2组主梁, 分设于混凝土箱梁翼缘板的下方, 是模架系统的主要承重构件。主梁采用焊接箱形断面, 分节段采用高强螺栓及拼接板连接而成。

3) 导梁:导梁位于主梁的前端, 与主梁连接成整体, 其为焊接而成的三角桁架结构。导梁节段之间以及主梁之间均为铰接, 可以保证它竖向和水平转动。

4) 支撑横梁:位于二组主梁之间,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根, 分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横梁截面一般为焊接的窄箱形结构或焊接平面桁架结构, 横梁两端采用高强螺栓与主梁连接, 横梁中间采用螺栓连接, 每根横梁有四个支承点, 用丝杠千斤顶支撑底模并用以调整梁体预拱度。

5) 扁担梁:前扁担由丝杆千斤顶和连接在导梁上的两段组成, 合模时, 两段横梁由精轧螺纹钢连接, 中扁担和后扁担为过孔过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两者均为横梁、支承千斤顶、构成, 其中后扁担还配有液压油泵系统。

6) 推进台车:推进台车是移动模架钢主梁的导向支撑体, 是模架系统移动的关键部件。它安装在支撑托架上, 下部设有四氟滑板, 在液压油泵的推动下, 可沿支撑托架上的滑道做水平横向移动, 同时依靠自身滚动轮支撑主梁前后移动。

7) 外模:分为底模、腹板模和翼板模, 沿底模中心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底模通过丝杠千斤顶支撑在支撑横梁上, 腹板模支撑在底模和主梁上, 翼板模通过丝杠千斤顶支撑在主梁上。

8) 内模:内模一般由3块模板组成, 2块腹板模 (含上、下角模) 和1块顶模, 单元长度约为4~5m, 每块模板8~10根不同方向可调撑杆支撑, 并铰接在底模板和腹模板上。内模系统的安装、拆除、运输均由内模台车完成。当箱梁内预应力齿板 (波纹管定位网) 较密时, 内模也有采用常规的钢管脚手架配组合式钢模的形式, 由人工进行安装和拆除。

9) 内模台车:为框架结构, 由型钢组焊而成。台车上设一个液压工作站和操作台, 负责内模板上及内模台车上的所有液压缸供油和操作控制, 以及内模台的安装和拆除。内模台车的行走系统采用液压马达驱动。

10) 液压电气系统包括:支撑托架上及扁担梁下的顶升千斤顶及油泵, 推进台车上的终、横移千斤顶及油泵, 内模和内模台车上的千斤顶、液压泵站及电气控制柜。

4 移动模架施工中几个重点环节

1) 移动模架施工中风力限制条件。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保证移动模架的使用安全, 在不同状态下有相应的风力限制条件, 模架处于开模状态, 尤其在纵移推进时, 风力应限制在6级风以内;模架处于合模状态或浇注砼时, 风力应限制10级风以内。模架在浇注砼后, 落梁前, 其抗风能力最强。

2) 支撑托架的整体稳定性。由于支撑托架是左右分体靠两组精轧螺纹钢筋对拉后, 将其与墩身牢固连为一体的, 在模架纵向、横向移动时, 托架受力较大并将受到不平衡的弯扭作用, 因此, 每根精轧螺纹钢筋的施工质量都极为重要, 它是保证支撑托架能否形成整体, 从而确保其稳定性的关键。

3) 模架纵移时导梁应与推进台车的滚轮平稳接触。当模架纵移推进时, 支撑托架和钢主梁滑移走道应密贴, 如果发生滚轮偏位时, 应暂停推进并立刻用千斤顶调整合格后, 才可继续进行前移。在整个过程中, 应由专门人员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 立即停下, 绝不能盲目推进, 避免发生托架失控, 脱离轨道。

4) 箱梁预拱度的设置。为了使施工完毕后的砼箱梁的纵向型做到美观平顺, 符合设计要求, 需对模板设置切合实际的预拱度, 影响预拱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a.浇注砼的重量产生的挠度。b.内模重量产生的挠度。c.各支点的沉降。d.各扁担处支反力所产生的影响。e.由徐变、干缩和温度造成的混凝土箱梁所产生的弹塑性变形。

在桥梁施工前依据估算预拱度对模板的高程位置进行初调, 让桥面完成并经过长期使用之后, 行车可以相当平顺舒适, 首先估算徐变, 干缩和温度造成桥面的影响。并且将这些影响量叠加在设计纵断面的高程上, 同时以这上高程作为浇注完成面的标准高程, 其次, 将支撑架主梁模板转动变位, 以及模板除之后上部结构自重共4个项目的变形做上升、下降的加减结果值就是所需要的预拱。

考虑以上所有因素后, 再挤加之对移动模架进行堆截试验, 进行预拱度的精确设置 (具体见预压成果书) 。由于混凝土组成复杂, 通常初次计算之预拱值与实际会有误差, 通常必须配合实际反复校正, 所以, 待梁浇注完成的, 对梁底顶成几个控制点进行水准复核, 张拉后再进行水准复核, 综合考虑了理论数据和现场数据后, 这样就系统地描述了预拱度对梁线型以及结构受力的影响。

移动模架施工 篇2

摘要:某桥梁原设计为预制架梁方案,由于部分位置架桥机通行困难,且全桥范围内有大量房屋需要拆迁,只要一处拆迁受阻,架桥机都将无法向前施工,受到很大制约。此外,征地和软基处理都须投入高昂的成本。

经反复研究论证,将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由预制架梁方案改为移动模架原位现浇施工方案,该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将上部结构分段同时施工,不必等拆迁工作全部完成即可在具备条件的区段进行部分箱梁的施工,尽可能地加快工程进度。

关键词:模架 现浇 施工 要点

1前言

我国桥梁建设正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对工程工期进度、安全、环保等要求提高,而且部分位置征地和软基处理都须投入高昂的成本,这样使用移动模架施工就具有明显优势。本文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对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箱梁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2工程概况

本桥全长7299m,桥址处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河流较多。上部结构型式主要为32m预应力砼双线简支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截面,单片梁长32.6m,宽13.4m,计算跨度31.1m,支点处梁高3.0m,跨中梁高2.8m,采用C50耐久砼,设计砼体积318.1m3/片,梁重795.3t。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要点

3.1移动模架现浇箱梁作业流程

安装墩旁托架及承台车→主梁安装就位→外模系统安装→扎底、腹板钢筋、布管、调整模板、补缝→内模系统安装→扎顶板钢筋、安装端模板→全断面快速浇注砼→检测浇注情况→养生→脱开外侧模板→施加预应力、压浆→检测→进入正常作业循环。

3.2 模板安装

3.2.1 底模与外侧模

外侧模与主梁之间的撑杆是可调的,并采用标准卡板检查模板的尺寸与倾斜度。

关于底模的预拱度,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1)根据箱梁设计图纸,扣除自重影响后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和静活载挠度。为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的平顺性,设计要求对梁体预设反拱,跨中反拱值通过理论计算获得,其它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渡。

2)由于是在模架上浇筑箱梁,在设置反拱时要考虑模架挠度变形对箱梁线型的影响。

3)模架主梁在拼装阶段其跨中最大预拱度按35mm设置,在撤除主梁各节点处的码凳支承并进行试压之后,主梁及模架的非弹性变形被消除,由于主梁一旦拼装完毕后,其线型将不可调整,在浇筑箱梁砼之前,底模的线型将只能通过下面的螺旋千斤顶来调节。

由于浇筑箱梁过程中模架不断下挠,其预拱度将逐渐变成设计所要求的反拱,箱梁顶面砼标高必须提前设置刻度标记,确保梁的线形准确。

3.2.2 内模

内模采用全液压自动伸缩结构,与传统的散拼内模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拼装效率和内模的尺寸精度,移动模架所用内模,在原来“七模一车”的定型设计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采用了“五模五车”的设计。

3.2.3 端模

端模是采用钢模,由于梁的纵向预应力全部采用箱外张拉,所有的锚具全部在端模上,特别是腹板锚具,不仅有竖弯而且还有平弯,对端模的加工质量、锚口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在安装端模时须仔细检查锚具与端模之间的固定情况,确保喇叭口位置、方向准确无误。

3.3 钢筋工程

钢筋绑扎胎模具用型钢制作,其外形分别按照梁体底腹板及桥面形状制作,纵向按照钢筋的间距割槽口,以保证钢筋对位准确,操作方便。

为保证底腹板及桥面钢筋有足够的刚度,防止起吊或安装人员踩踏变形,横向每隔2m增加一道劲性骨架。桥面每3m设置一道劲性骨架。筋性骨架由上下两层钢筋间加焊撑铁而成。起吊时应在钢筋骨架内穿入钢管作分配梁,不得将吊钩直接挂在钢筋上,以免造成钢筋变形或脱钩。

3.4 波纹管安装

当梁体底腹板及桥面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梁体底腹板钢筋绑扎台位上进行波纹管安装,波纹管须保证平顺,波纹管与钢筋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梁体构造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

为保证波纹管位置准确,纵向每80cm设置一道定位网,波纹管起弯部位加密至50cm,而且要求定位网要有一定的刚度,其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

定位网钢筋制作采用专用胎模具下料及焊接,其成型后的定位网应与腹板箍筋焊接在一起。定位网的网眼净尺寸应比波纹管外径大4~6mm。

本桥箱梁仅设纵向预应力,采用金属波纹管。为了确保波纹管在砼浇注过程中的成孔质量,采用在波纹管中穿入塑料芯管的方法进行成孔。梁体砼终凝后抽出芯棒,将钢绞线整束穿入波纹管内。

波纹管安装完后,检查压浆孔、排气孔是否畅通,检查合格后将压浆孔、排气孔用封盖封住,防止灌注砼时水泥浆?B入造成孔道堵塞。

3.5 砼施工

3.5.1 砼性能要求

浇筑箱梁时,底板、顶板砼陷度控制在16~18cm范围内,腹板砼按12~14cm控制。1小时后坍落度损失不大于2cm,初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终凝时间为16小时。在浇筑梁端砼时,由于该部位钢筋间距很小,为保证砼密实,应对粗骨料的级配稍作调整,适当增加5~10cm碎石比例。

3.5.2 砼搅拌

1)开盘前试验人员必须实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砼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计算每盘砼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用量。水、胶凝材料及外加剂的计量应准确到1%,粗细集料的计量应准确到2%。

2)砼配料和计量:砼配料必须按试验通知单进行,并应有试验人员值班。开盘前应校核上料计量装置,使误差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检查各运转设备是否完好,保证开盘后设备能正常运转。

3)检查砂、石的质量情况,核实所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通知单是否相符、数量是否足够生产一片梁。

4)准确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对各种不利气候有相应的准备措施,如冬、夏季的施工措施、砂石料保温或降温措施、雨天的防雨措施等。

5)砼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采用砼运输车运送砼时,在运输途中不得停拌。

6)减水剂采用溶液加入,为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和时其溶液宜用后添法,加入减水剂后,砼拌和料在搅拌机中持续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0s。减水剂的含水量应计入拌合总用水量中

7)开盘后的第一盘砼应适当增加胶凝材料。并对前三盘逐盘测试砼的坍落度、温度、含气量,观测其和易性。

3.5.3 砼的浇筑与振捣

1)箱梁砼采用布料机从跨中开始向梁端方向灌注,在距离梁端约4m时再从梁端向中间浇筑。先浇筑靠近腹板位置的底板砼,在浇筑至底板与腹板倒角梗肋部位后,再通过内模顶板的预留孔补充砼将底板浇筑完毕。浇筑腹板前稍作停顿以避免底板砼翻涌。

2)浇筑腹板砼应注意对称下料,防止两边砼面高低悬殊,造成内模偏移。采用纵向分段斜向分层的方式,每层砼厚度不宜超过30cm。振捣时只能从梁面上振捣,且不得将振捣棒插入下梗肋部位,以免梗肋上部形成空洞。

3)灌筑底腹板砼时滴落在内模及翼板顶板上的砼应及时清除掉,以免底部形成干灰或夹渣。

4)砼灌注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砼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在腹板灌注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用小锤敲击内模,通过声音判断腹板内砼是否灌满。

5)顶板挡碴墙内的砼采用振动桥振捣,两侧人行道采用人工振捣,两排挡碴墙之间的顶板砼采用专用振动桥振捣,并按设计要求在设2%双向排水坡。梁面必须执行两次收浆抹平,以防止裂纹和不平整。桥面一经收浆抹面及拉毛后初凝前不得践踏,且必须尽快用土工布覆盖,及时洒水养护。

3.5.4砼养护

砼终凝后,在梁面上铺设土工布洒水保温保湿养生,箱内蓄水,并用土工布将两端的洞口封闭,使箱内形成蒸汽养生效果。设专人负责及时补水,养生时间不少于10天。

3.6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采用常规施工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梁体早期裂纹产生,箱梁预应力束要求分阶段张拉。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和80%可分别进行预张拉和初张拉。初张拉之后可以整体脱模并实施模架走行过孔,在养生龄期满10天且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后再进行终张拉。结束语

移动模架原位现浇制梁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自诞生以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正在向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随着冶金技术和材料科学以及设计思想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移动模架将会越来越好用,也会在桥梁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移动模架施工 篇3

【关键词】桥梁工程;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需求,各种大跨度的桥梁工程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移动模架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工艺和设备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移动模架主要是利用承台或者墩柱作为支撑,通过自带模板设备进行桥梁的现场浇筑工艺。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因为本身具有较多的优势,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但是要想保证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1、移动模架法的优劣势

1.1主要优点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操作程序比较简单,并且可以上下部同时施工,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液压系统进行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施工方式,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在大跨度桥梁工程施工中,很多工序都是重复性的,所以利用移动模架施工安装简便,能够反复使用,并且在现场就可以拼装使用,对于多次循环施工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移动模架主要以承台和墩柱作为支撑点,不会占用施工现场的场地,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影响下部的交通。移动模架施工可以利用模架两侧的护栏在梁顶支设暖棚,从而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移动模架逐孔施工,通常每一施工梁段的长度,取用一(跨)孔梁长、接头位置一般可选在桥梁受力较小的部位。移动模架施工受力较小,所以不需要额外增加受力钢筋,可降低材料的消耗。

1.2技术缺点

移动模架主要适用于大型桥梁工程施工中,因为模架的成本费用较高,在设备运输、拼装以及拆除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属于一次性的高投资,所以一般都针对于500m以上的桥长工程中,如果能够多次周转使用,可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工程的跨径有一定的限制,最好控制在60m以内的跨径,如果超过60m,就会增加承重箱梁的负担,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运行和安全性。

2、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2.1工作原理

一般移动模架的基本构造形式由承重梁(主梁)、导梁(鼻梁)、台车和桥墩托架等组成,在箱梁的两侧设置两根承重梁,用以支撑模板以及施工的荷载,为了保证稳定性,承重梁的长度要大于桥梁的跨径。导梁的作用主要是移动承重梁和模架,在桥梁完成一孔的施工后,承重梁和模架沿縱向移动到下一孔,到位后导梁再向前移动支撑在墩柱上。

2.2操作要点

移动模架拼装是施工工艺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在场地搭设临时拼装平台,依次拼装主梁以及前后支腿,并且做好固定工作,保证拼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完成主梁吊装与对接拼装后,需要安装挑梁、吊臂、吊杆以及电动葫芦轨道,只有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拼装作业的质量关系到移动模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拼装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为移动模架的高效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移动模架拼装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进行移动模架的预压载,获取各项技术参数,为模架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支座,并且进行模板调整,确保模板处于浇筑混凝土的正确位置。安装普通钢筋、预应力管道、内模、预埋件等,然后进行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

移动模架的拼装工作非常关键,关系到模架施工的运行效率,所以在拼装阶段,一定要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监督,确保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

3、移动模架过孔

3.1托架自行过孔

在简支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中吊挂、后吊挂及精扎螺纹钢,利用托架吊挂油缸,提升托架至推进小车的限位块与主梁安装牢固,松开吊挂油缸,利用卷扬机分别将前后托架滑行到相应的前一个桥墩,用精轧螺纹钢筋将其锚固、张拉。

3.2脱模

梁体预张拉完成后,首先通过主千斤顶将主梁下落。前后主千斤顶下落过程中要交替落下,直到主梁滑轨接触到推进小车上。连接推进油缸,使主千斤顶的活塞杆下降多一点,使主顶脱离主梁。

3.3模架横移打开

解除左右横梁之间的约束,操作横移油缸,每次双侧基本同步横向打开移动模架250mm,直至横梁刚好能通过墩身,主梁正好处于纵移位置。

3.4模架纵移过孔

前、后托架处各安排专人进行轨道清洁和涂抹硅脂,确认推进无任何障碍物后撤离模架上所有与过孔无关人员,操作纵移油缸,双侧基本同步将移动模架向前逐步推进。当推进至下一跨时,标记出正确的推进位置,确保准确就位。

3.5模架合拢就位

推进到位后利用推进小车保持双侧基本同步将移动模架横向合拢,利用托架上的四台主千斤顶同步将移动模架缓缓顶起至设计标高后,用机械锁固定牢固。精确调整底模、侧模,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4、结束语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工艺主要应用于大型桥梁工程施工中,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移动模架施工工艺中的拼装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拼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拼装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执行,确保移动模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移动模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宏刚,侯嵩.移动模架制梁技术在我国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历程[J].高速铁路技术,2013-12-28.

移动模架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篇4

一、50 m MSS移动模架系统概述

MSS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支承在桥墩侧向牛腿上的2组钢桁架主梁承重,在上面安装可调式底模和侧模,并配置专用内模,在桥墩上原位制造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的大型桥梁施工机械系统。

二、拼装场地布置

1. 场地平面布置

移动模架拼装场地为47#墩至48#桥台范围场地,以48#桥台背后及坡前平地作为移动模架构件堆放及吊装主要场地。48#桥台背后场地位于南岸高地,先期钻孔桩施工时已经整平夯实,将该场地浇筑15 cm厚C20砼进行硬化,作为模架主梁及导梁的临时存放场地,布置四道砼台座,模架主梁及导梁即可搁置于枕梁上。

场地布置时留置履带吊及汽车吊行走通道及作业空间,高地场地布置一条10 m宽的便道,便道采用C20砼浇筑,浇筑厚度为20 cm。48#桥台下方为通往栈桥的施工便道,可满足吊车作业要求。

2. 拼装场地剖面布置

47#墩柱及48#桥台之间距离为50 m,其间存在高坡,地势高差大,为便于移动模架的拼装,须在山坡上设置三道枕梁,即枕梁A、B、C。枕梁A为3HN500×200H型钢枕梁,施工钢管桩作为其基础,钢管桩之间设置工25的剪刀撑,在枕梁A、B间设工25拉杆,用以抵抗移动模架顶推拼接产生的水平力;枕梁B为1.4×1.2 m的钢筋砼梁;枕梁C为1.2×1.2 m的砼枕梁。另外,首跨砼箱梁的浇筑将利用拼装好的移动模架完成,因此需在48#桥台前方的15 cm处浇筑一道1.4×1.2 m的钢筋砼梁作为移动模架的基础梁。

B枕梁的设计标高较A、C、D梁低1.7 m(小车高度),且在B枕梁施工时于砼梁两侧均预埋钢板,便于后期焊接小车横移装置的支腿。拼装之前在B枕梁、47#墩牛腿上方设置小车,移动模架前导梁与主梁5的拼接在A枕梁的上方完成,其余各主梁及后导梁的拼接均在B枕梁的小车上方完成。小车设置千斤顶液压装置,当每段主梁拼接紧固后,启动液压千斤顶顶升已拼装梁端位于B枕梁的一端,必要时位于47#墩的小车同时顶升,使梁端离开A枕梁顶面,在B枕梁处采用液压千斤顶顶推已移动模架安装梁段前行至适当位置,顺次吊装拼接各段梁体构件,直至完成所有梁段的拼接施工。

三、移动模架推进拼装工艺

第一步吊装牛腿、小车

采用临时固定牛腿所需要的钢丝绳两端各吊挂一个10 T/5 m的手拉链条葫芦起吊,由墩顶人员配合将钢丝绳挂在抗震挡块预留的凹槽内,两个棱角用垫料垫好,尽量保证两边对称。再采用履带吊和葫芦配合将牛腿吊起并将牛腿下节深入预留孔洞,然后穿束精轧螺纹钢,进行张拉。用50 mpa/60 T的空心千斤顶进行精轧螺纹钢的张拉,对称张拉,每根张拉21 mpa/25 T。用一个锚盒和垫板以及一个螺母配合空心千斤顶进行张拉,用来张拉的螺母不要拧的太靠近千斤顶,预留一个活动位置便于张拉完成后螺母的拆除。每次张拉的时候稳住压力,然后进行螺母的拧紧。先张拉牛腿下节的两根,再张拉上节的24根,并且由内向外对称张拉。按顺序张拉两次,确保每根螺纹钢预受力25 T。张拉完成后要观察四个牛腿撑子是否抱紧墩身,没有抱紧的地方要用薄钢板进行填塞。

在B枕梁及47#墩上安装4套推进小车,并在牛腿及B枕梁上涂抹黄油,来回横移几次小车保证小车在牛腿和枕梁上运行正常,为移动模架的推进拼装做好准备。

第二步吊装主梁5

260T履带吊坐于坡脚填平场地将主梁5吊装搁置于枕梁A与枕梁B的小车上;且保证主梁5与前导梁拼接位置在A枕梁中心,便于主梁5与前导梁的拼装。对称拼装主梁5上的桁架横梁、三角横梁及螺旋千斤顶。

第三步吊装前导梁

将前导梁于坡前空地完成拼接,采用260T履带吊将其整体吊装搁置于47#墩柱牛腿小车与枕梁A上,并在枕梁A处与主梁5完成拼接。

第四步推进拼装主梁4

使用B枕梁上的推进小车平行顶推已安装好的梁段,直至主梁5末端行至枕梁B,260 T履带吊坐于48#桥台高地将主梁4吊装搁置于枕梁B、C上,并在枕梁B上完成与主梁5的拼接。主梁拼接完成后进行对称拼装主梁4上的桁架横梁、三角横梁及螺旋千斤顶。

第五步推进拼装主梁3、主梁2、主梁1

按同样的步骤推进已拼装好的梁段至B枕梁位置,采用260T履带吊吊装主梁使两节主梁在B枕梁处进行拼装。然后进行相应主梁的桁架横梁、三角横梁及螺旋千斤顶的拼装。

第六步移动模架预压

由于系统纵向支撑跨度大,且系统须多次重复使用,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满足箱梁线形的要求,模架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堆载预压及实施监测。压载试验目的有:一是消除系统结构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实测移动模架各处挠度变形量,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为设置施工预拱度提供依据;三是检验模架系统承载情况。为了便于操作,本工程采用砂袋加海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荷载预压。

将移动模架合模,拼装移动模架底板、侧板、肋板、翼缘板的外模板;在枕梁D上主梁1支点位置处设计4个卸载沙盒,将B枕梁位置的小车主顶下落使其不受力,使移动模架受力于47#墩两个牛腿及48#桥台4个卸载沙盒上,进行砂袋和海水的堆载预压。

第七步混凝土浇筑

根据预压结果设置移动模架预拱度并测量放线调整移动模架位置,使移动模架位于现浇梁的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内模支立、预应力的设置,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第八步拼装后导梁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待龄期七天达到,张拉压浆完毕后进行移动模架落模、开模、前行,至主梁1末端落于枕梁B,50 T汽车吊吊装后导梁第一节,于枕梁B处完成与主梁1的拼接;再往前推行至后导梁第一节至枕梁B的位置,进行后导梁第二节的拼装。完成拼装后即可整体前行顺次移孔浇筑后续各跨箱梁砼。

四、结语

移动模架推进拼装工艺在特殊地理条件下与传统的支架拼装和整体吊装施工工艺相比,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场地受限制、平面高差大、整体拼装困难的问题,体现了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摘要:在某些特殊的地形位置,采用支架拼装和整体吊装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无法满足现场需求。本文结合范和港大桥工程,对移动模架的拼装工艺进行了改进,并拓展成为能够在特殊位置直接利用未拼装完成的移动模架进行现浇的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关键词:特殊地形,移动模架,拼装工艺

参考文献

[1]周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移动模架拼装技术[J].桥梁建设,2008(03).

[2]朱树坤.下行式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09(12).

移动模架施工 篇5

ZQJ32/900型铁路客运专线移动模架简支箱梁施工重载预压

ZQJ32/900型铁路客专移动模架是一种高速铁路双线整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大型施工设备,可用于跨度24 m、32 m简支箱梁的墩上原位现浇作业.对ZQJ32/900型移动模架重载预压作了介绍,对预压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

作 者:郭吉祥 Guo Jixiang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襄樊,441003刊 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年,卷(期):8(2)分类号:U448.2关键词:移动模架 重载 预压

宁波某项目承重支模架施工要点 篇6

【关键词】支架形式选取与设计;承重支模架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支模架监控措施

1 项目简介:

本工程为宁波爱思开合成橡胶有限公司干燥、包装区厂房,建设场地位于中国浙江宁波市镇海澥浦化工区;总占地面积6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60平方米;其中包装区为(钢)排架结构,干燥区为钢筋砼框架结构,二个区域之间设置了变形缝,其结构承重体系各自独立分开。

干燥区主体建筑平面呈矩形,长64米,宽20米,三层框架结构;由于其使用功能的需要,本工程不同区域的楼面标高有差异,楼面板在部分区域留有洞口。

本方案为干燥区钢筋砼框架结构承重支架的施工内容。由上述结构布置,本工程的局部区域存在超高承重支架,其部位是:①A3~A4/101~102和102~103部位,楼面局部留设洞口二个,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1.8米;②A4~A6/101~102和102~103部位,楼面局部留设洞口二个,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8.8米;③A4~A6/102相邻二纵轴部位,自标高6.6米到标高19米的高度内未设置楼板,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2.4米;④A6~A9/101~103部位,自标高8.7米到标高19米的高度内未设置楼板,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0.3米。 承重支架立杆的地基情况是:各楼层的承重支架钢管立杆支承在下层150 mm厚钢筋砼楼面板(或基础筏板)上;其中150厚的基础筏板下的地基处理情况为,素土加塘渣分层回填压实找平后,做100厚砼垫层,垫层上设置基础基础梁板。地基强度满足要求。

2承重支模架施工

(1)施工流程

1)总流程:测量放线→搭设满堂架→顶板标高引测→安装柱及梁底模板→安装梁侧模(单侧)及板模板→检查验收→浇筑柱砼→绑扎梁板钢筋→检查验收梁板钢筋→安装梁侧模(单侧)→柱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并与承重支架连牢→浇筑梁板砼→养护到设计强度→(隔层)拆模。

2)安装柱模:立相邻两边模板并临时与梁板或梁底模板及满堂架固定→穿穿墙螺杆→基本调垂直这两边模板→隐蔽验收→立另两侧模板并穿好穿墙螺杆→上紧螺杆,同时将模板调垂直、平整→检查验收→封堵模板底的检查口。

3)安装梁模

搭设满堂模板支架→引测标高→铺设方木→安装底模→安装侧梁模→检查验收。

4)安装楼板模板

搭设满堂模板支架→引测标高→铺设方木→铺设模板→检查验收。

5)梁板支架具体搭设顺序:在楼面(或底板板面)上弹线确定立杆的位置 → 摆放垫块→ 摆放扫地杆 → 逐根树立立杆,随即安装第一步纵横二向水平连系杆并与各立杆紧扣 → 与纵横二向扫地杆扣紧 → 逐次安装水平连系杆 → 安装梁底横杆,并与立杆扣紧 → 安装板底横杆,与立杆扣紧 → 安装梁、板模板 → 加设剪刀撑 → 检查与验收 → 浇筑混凝土 → 依次向上。

6)混凝土浇筑流程:0.2米标高层混凝土浇筑 → 养 护 →3.900 m 标高层以下柱混凝土浇筑 → 养 护 → 3.900 m 标高楼面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 养 护 → 6.600 m 标高层以下柱混凝土浇筑 → 养 护 → 6.600 m 标高楼面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 养 护…… 循环直至主体全部完成。

(2)模板安装工艺

1)施工工艺

柱模安装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柱箍均采用钢管箍配合穿墙螺杆安装使用,当柱截面大于700㎜时在中间设置一道穿墙螺杆。为了能回收和再利用穿墙螺杆,在穿墙螺杆外套PVC硬塑管,其长度与柱或梁的穿墙厚度相同,让穿墙螺杆与砼隔离开。穿墙螺杆必须安装在同一水平线或垂直线上,但为了防止因周转次数多而造成滑丝等影响质量的因素,每根穿墙螺杆使用前均应仔细检查,严禁使用已损坏的螺杆。柱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海棉条封堵,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柱与柱之间采用拉通线检查验收。柱模木楞盖住板缝,以减少漏浆。

梁模安装

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40㎜×60㎜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并用40㎜×60㎜方木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用约30mm宽,15mm厚模板做压脚压紧侧模底部(或者使用铁制侧模卡勾步步紧代替侧模压脚)。之后吊直侧模,用斜杆顶撑固定。当梁高超过750㎜时,考虑到侧模斜撑的作用力减弱,故在梁高的中间加一道φ14穿墙螺杆。

板模安装

在钢管立柱上弹出横钢管标高控制线,并架设 Φ48横钢管,在钢管上直接铺设方木,拉线检查,直至平整。然后铺楼面模板。

2)注意事项:

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需紧靠柱边模,胶合模板则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2mm,否则用腻子封条;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铺完楼面模板后,要对边梁模板加固。按照轴线控制好边模位置,用方木顶牢,禁止顶到外架钢管上。 并拉通线检查是否平直。

穿梁、板孔、洞口模板:预埋件、预留洞在施工前和安装图详细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在模板和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用胶合板做成相应规格模盒,盒子内部用方木支撑固牢,安装时, 孔洞模应用铁钉钉牢或用铁线绑牢,并焊钢筋顶侧模。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预留洞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进行复核和验收。

3)模支模架的验收管理

在支架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记录存档。

支架所用的结构材料应按规定要求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存档。

对支架所用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支架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部二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4) 拆模应符合以下要求:

侧模、柱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梁底、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根据试块强度,同时参考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达到规定强度要求(见《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后才可以按“隔层拆模”的要求进行模板拆除工作。

在拆除时,一般不得中途换人,换人则必须做好移交工作;每天收工前,对未拆除的部分应及时加固处理。

严禁夜间进行拆架施工。

5结论

移动模架施工 篇7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交通部《全国公路网规划》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沪蓉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C标段, 由我公司中标承建。起止里程:K9+083.115_K9+761.115, 全长678m, 主要内容为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工程, 共分两联, 第一联 (3×50+58+52+50) m, 第二联: (5×52+58+50) m。上部结构主梁设计为双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截面现浇连续箱梁, 纵坡为2.9%, 箱梁顶面设2%的横坡。箱顶宽15.4m, 底宽6.2m, 梁高2.8m, 底板厚度为0.25-0.7m, 全桥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

南引桥移动模架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最大跨度58米, 首跨施工最大现浇段长度52m, 一次性浇注施工段最大长度59.8米, 混凝土600余立方米, 上部结构荷载最大1600吨, 故定型为MSS1600-52/58型移动模架, 施工规模在全国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一。

2 MSS1600-52/58型移动模架基本组成

MSS1600-52/58系统采用桥面下支承型式, 自下而上分别由主梁支承系统、主梁移动系统、主梁、导梁、模架支承系统、模板以及主梁后吊挂设施等组成, 如图1《MSS1600-52/58型移动模架浇筑砼状态横断面总体布置图》。

3 移动模架的安装

C标段由于现场地形因素, 计划在2#-3#之间完成移动模架设备的拼装, 然后回退至1#-2#之间浇筑左幅首孔现浇箱梁。

安装钢支腿及三角架前搭设钢管脚手架, 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或者履带吊吊装就位。

安装钢箱梁时在每个钢箱梁接头部位搭设安装支架。支架高度需满足钢箱梁梁底超过竖向支撑千斤顶, 预留落架高度, 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导梁安装类同钢箱梁拼装, 导梁上弦与钢箱梁采用法兰连接, 导梁下弦与钢箱梁及导梁与导梁上下弦均采用销接, 安装与拆除均比较方便。

横梁与钢箱梁之间采用法兰栓接, 出厂前在厂内预拼编号, 现场一一对应安装完毕后在中间凸榫辅助导向顺利合龙。

移动模板及支撑系统按照常规方法安装。

移动模架安装完毕后, 为了检验模架的刚度等技术性能, 我们模拟50m首跨工况进行了等荷载预压、预压砂袋按照混凝土横向分布规律进行堆载。测量预压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变形, 同计算结果对比, 优于计算结果, 挠跨比原设计1/400, 实际达到1/500。预压卸载完毕后, 进行了模架横移开启、纵移、横移合拢等动配合调试, 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改。这两个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移动模架大临设备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跨施工后吊点悬挂, 是对主梁健康作出的选择, 同时也是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内容当中原则性的要求, 有助于消除或最大程度上减弱因为正常跨预应力张拉引起的施工缝处的强大剪力, 同时保证施工缝处断面协调一致, 主梁线条美观流畅, 后吊点大横梁吊挂系统在正常跨施工时安装, 大横梁底部装有动力轮箱带动的运梁小车, 纵移靠运梁小车携带, 运梁小车下面铺设轨道。

4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

详见图2《移动模架施工典型施工周期网络图》。

其中模架纵移过孔是移动模架施工的关键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工序:落架、拆除及安装横梁中间连接系、模架拉开横移操作、纵移、模架横移合拢、安装横梁中间连接系、顶升就位。

此外正常跨施工后吊点的处理还包含下列工序:拆除后吊点、后吊点横梁的纵向运输、后吊点顶升实施。 (见表1)

5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移动模架施工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等施工工艺基本类同满堂支架施工, 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仅全断面砼浇筑及现浇箱梁线型控制作一简要讨论。

5.1 移动模架施工现浇箱梁线型控制

实际控制标高 (设计标高位置处)

fc=f0+f1+f2-f3-f4+f5公式计算:

其中:

f0:线路设计标高;

f1:砼浇注后, 主钢箱梁的弹性变形, 由施工单位根据钢箱梁的参数计算;

f2:移动模架支撑系统的弹性与非弹性压缩变形, 在移动模架安装完毕后, 对移动模架进行等载预压, 以消除钢箱梁及支撑三角架的非弹性变形, 同时检验钢箱梁支撑部件的刚度。在后续需要接长钢支腿的工况下, 下部支撑钢支腿及上部模板支撑系统每个接头各估计1~2mm的非弹性变形;

f3:预应力张拉对砼箱梁线型的影响, 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

f4:现浇箱梁张拉压浆完毕后的箱梁的预拱度, 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

f5:正常跨施工时悬臂端后吊点下挠度由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 将其以线性分配计入施工段模型预拱度中, 影响较小。

实际施工过程中, 对50m首跨施工状态下设置好对应的预拱度后, 到施工50m正常跨时, 由于后吊点设置, 净跨变小, 但是扣除跟已浇悬臂端箱梁接触处的模板预拱度后, 净跨中的实际预拱度基本接近50-7.8=42.2m的实设预拱度, 模板调整工作量并不大。

钢箱梁刚度计算中均未计算模板、横梁、分离式纵移轨道等对整个模架系统刚度的贡献, 所以实际计算钢箱梁下挠度均稍稍偏向保守, 可根据预压观测结果及已浇梁跨实际下挠度不断进行修正。

5.2 移动模架施工现浇箱梁砼全断面浇筑要点

全断面浇筑砼现浇箱梁的难点之一是保证腹板与底板相交梗协处的砼密实, 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缝处前支点墩顶顶板不出现裂缝, 需要结合现浇梁钢筋、预应力孔道布置 (特别是梗协处的底板预应力孔道是否布置非常集中) 、底板梗协是否很平导致砼很难进入充满梗协等, 确定合理的浇筑顺序以及内模结构, 一般砼浇筑纵向顺序采用由跨中向两边, 即墩顶合拢的纵向浇注顺序, 横向采用先梗协-底板、腹板-顶板的浇筑顺序, 梗协处可内模板开天窗观察及辅助振捣, 具体落实过程要视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不断摸索坍落度等技术指标, 优化施工方案。施工顺序可参考图3。

结束语

以上便是笔者结合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工程就移动模架应用所做的一些粗浅的介绍, 具体的施工方法另文讨论, 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限于本人水平有限, 疏漏错误在所难免, 恳请各位领导与同仁不吝指正。

摘要: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法简称移动模架法, 是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之一、她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很有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施工方法, 本文针对南京长江三桥南引桥工程移动模架的施工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步骤及工艺控制要点。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篇8

1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的主要特点

移动模架法不需设置地面支架, 不影响通航和桥下交通。施工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施工环境, 保证施工质量, 一套模架可多次周转使用, 具有在预制场生产的优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节省劳力, 降低劳动强度, 上下部结构可以平行作业, 缩短工期;通常每一施工梁段的长度, 取用一 (跨) 孔梁长, 接头位置一般可选在桥梁受力较小的部位;移动模架设备投资大, 施工准备和操作都较复杂;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宜在桥梁跨径小于50m的多跨长桥上使用。逐孔现浇施工与在支架上现场浇筑施工的不同点在于:逐孔现浇施工仅在一跨梁上设置支架, 当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后移动支架, 再进行下一跨逐孔施工;而在支架上现浇施工通常需在连续梁的一联桥跨上布设支架连续施工。因此, 前者在施工过程中有结构的体系转换问题, 混凝土徐变对结构产生次内力。对中小跨径连续梁桥或建造在陆地上的桥跨结构, 可以使用落地式或梁式移动支架。

采用落地式或轨道移动式支架逐孔施工, 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也可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上使用。每跨梁施工周期约两周, 支架的移动较方便, 但在河中架设较为困难。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 可以采用非落地支承的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 称为移动模架法。这种施工方法近年来发展较快, 由于它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给施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移动模架法适用在多跨长桥, 桥梁跨径可达30—50 m, 使用一套设备可多次移动周转使用。为适应这类桥梁的快速施工, 要求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目前, 移动模架已得到广泛应用, 它像一座严密而坚固的、沿着桥梁跨径全封闭的“桥梁工厂”, 随着施工进程不断移动连续浇注施工。

2 移动悬吊模架施工

移动悬吊模架的型式很多, 各有差异, 其基本结构包括承重梁、从承重梁上伸出的肋骨状的横梁、吊杆和承重梁的固定及活动支承三部分。承重梁也称支承梁, 通常采用钢梁, 用单梁或双梁依桥宽而定。承重梁的前段作为前移的导梁, 总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的两倍。承重梁是承受施工设备自重、模板和悬吊脚手架系统的重力和现浇混凝土重力的主要构件。承重梁的后段通过可移式支承落在已完成的梁段上, 它将重力传给桥墩或直接坐落在墩顶。承重梁的前端支承在前方墩上, 导梁部分悬出, 因此, 其工作状态呈单悬臂梁。移动悬吊模架也称为上行式移动模架、吊杆式或挂模式移动模架。

承重梁除起承重作用外, 在一孔梁施工完成后, 作为导梁带动悬吊模架纵移至下一施工跨。承重梁的移位以及内部运输由数组千斤顶或起重机完成, 并通过中心控制室操作。承重梁的设计挠度一般控制在L/500一I/800范围内。钢承重梁制作时要设置预拱度, 并在施工中加强观测。

从承重梁两侧悬出的许多横梁覆盖桥梁全宽, 横梁由承重梁上左右各2~3组钢束拉住, 以增加其刚度。横梁的两端悬挂吊杆, 下端吊住呈水平状态的模板, 形成下端开口的框架并将主梁 (待浇制的) 包在内部。当模板支架处于浇混凝土的状态时, 模板依靠下端的悬臂梁和锚固在横梁上的吊杆定位, 并用千斤顶固定模板。当模板需要向前运送时, 放松千斤顶和吊杆, 模板固定在下端悬臂梁上, 并转动该梁, 使在运送时的模架可顺利地通过桥墩。

3 支承式活动模架施工

支承式活动模架的构造型式较多, 其中一种构造型式由承重梁、导梁、台车和桥墩托架等构件组成。在混凝土箱形梁的两侧各设置一根承重梁, 支撑模板和承受施工重力。承重梁的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 浇筑混凝土时承重梁支承在桥墩托架上。导梁主要用于运送承重梁和活动模架, 因此, 需要有大于两倍桥梁跨径的长度。当一孔梁施工完成后进行脱模卸架, 由前方台车 (在导梁上移动) 和后方台车 (在已完成的梁上移动) 沿桥纵向将承重梁和活动模架运送至下一孔, 承重梁就位后导梁再向前移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施工工艺,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由于具有多种优良特点, 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还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努力。鉴于作者水平有限, 今后还需加强锻炼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再接再厉, 争取为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以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为研究核心, 详细阐述了移动模架逐孔施工的主要特点、移动悬吊模架施工、支承式活动模架施工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支撑式

参考文献

[1]曾金鸿, 贾志营, 李英才.迈步式移动模架在渡槽施工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 2004, (8) .

移动模架施工 篇9

妥安隧道全长13 371 m, 起讫里程为DK739 + 279 ~ DK752 +650。本隧道为双线隧道, 线间距为4. 20 m ~ 5. 043 m。为满足电力、通信、信号灯要求, 于隧道两侧各设两道电缆槽; 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水沟的方式, 侧沟主要汇集地下水, 同时起到沉淀和兼顾排水作用。本隧道水沟电缆槽设计情况如图1所示。

2 水沟电缆槽整体移动模架设计

1) 妥安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移动模架总装图见图2。

2) 整体移动模架设计说明。a. 严格根据沟槽设计尺寸设计模板, 模架行车净空满足洞内各类施工机械通行的要求。b. 模板纵向全长为12. 0 m, 采用大块整体钢模, 较传统小钢模减少模板错台的几率。c. 该水沟电缆槽整体移动模架为全液压、电动减速机自动行走, 使用钢轨P43 kg/m。d. 模架设有平移调中油缸, 可实现左右10 cm沟槽模板调整, 通过更换油缸后铰座位置, 可满足不同断面的衬砌, 但需更换直墙模板丝杆。e. 两侧模板采用悬挂方式承载, 模架与两侧模板之间设置丝杆, 用于微调和加固模板。f. 沟槽盖板位置采用12 cm × 6 cm矩形管, 定位块定位, 螺栓压紧, 沟槽模板脱模时预先将此矩形管脱模, 防止脱模时损坏盖板倒角。

3 水沟电缆槽整体移动模架施工

3. 1 技术要求

1) 在施工电缆槽槽身混凝土时要结合各种预埋管线图和预埋洞室施工, 保证预埋管线相通。

2) 为保证路面净宽, 防止电缆槽槽身混凝土施工时模板发生变形或移动侵入路面宽度, 在模板定位时可整体向两侧偏移1 cm, 但必须保证模板垂直、槽壁厚度和槽内净空尺寸。

3) 施工前, 选取一循环, 进行水沟电缆槽试验, 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3. 2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1) 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电缆槽与底板、二衬结合面凿毛→绑扎电缆槽侧壁钢筋→基底清理、冲洗→行走模架、调整定位模架→安装排水管、预埋件→安装两侧堵头板、加固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下循环施工。

2) 工艺流程 ( 见图3) 。

3. 3 施工要点

1) 二衬两侧边墙与电缆槽结合面光滑, 必须采用凿毛处理, 才能保证后施工的电缆槽壁与矮边墙粘结牢固, 不产生裂缝或脱落, 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电缆槽施工前, 采用风镐或短钎将二衬边墙与电缆槽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边墙结合面凿毛后, 将水沟和电缆槽基底的松碴、杂物、淤泥清理, 并用高压水将凿毛后边墙结合面和基底冲洗干净。

2) 按设计要求绑扎电缆槽外侧壁及沟底钢筋, 安设排水盲管。

3) 铺设台车行走轨道前, 测量班采用全站仪对轨道位置进行放样, 并钉水泥钉作为标记; 放样点要精确, 保证轨道铺设的精确度, 避免整体模架行走不顺, 破坏其行走系统。铺轨时利用放样点, 对钢轨轨距进行控制, 误差不大于15 mm; 为了不使钢轨跑位, 在紧贴轨道两侧各打设一个孔深不小于10 cm钢筋固定孔, 并用直径不小于18 mm, 长度为20 cm的钢筋头对钢轨进行锚固; 锚固位置沿轨道布置间距为2 m。

4 ) 拆除上一循环模板后, 对模板上污物进行清理, 然后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在模板举升状态, 采用滚刷对清理干净后的模板表面进行第一次刷脱模剂作业; 当模板定位后, 对模板上方及模板表面进行第二次刷脱模剂作业, 使脱模剂涂刷均匀。

5) 测量班采用全站仪在高于水沟电缆槽顶面10 cm处, 在自行式整体模架前进端部、中部分别布置两组控制点, 并确保放样点精度。台车模板初步定位后, 利用放样点对模板一端进行定位, 另一端与上一模水沟电缆槽内轮廓搭接并紧贴, 搭接长度宜控制在10 cm, 不宜过长或过短 ( 搭接过短的情况下, 在浇筑一侧时由于混凝土的挤压力造成整个模板台架跑位, 水沟电缆槽壁不能足以承受挤压机使其破坏, 存在整体跑模的危险; 搭接过长时, 由于不能与上一模完全吻合, 在模板降入沟槽内会对上一模沟槽壁造成破坏) 。采用端头与中间两组放样点对模板定位进行复核, 确保模板定位准确无误。

6) 利用模板系统中间箱模与外侧模板的相对尺寸不变的特性, 采用微调整体模架外侧模板丝杆的方法控制外模垂直度与平顺度; 在紧固外侧模板的丝杆时, 使模板受力即可, 避免丝杆过紧或过松造成模板的变形, 使浇筑外观线型差。

7) 安设泄水槽预埋管及接地端子, 并对外侧模板底部及档头部位模板缝隙进行堵塞, 避免漏浆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8) 水沟电缆槽浇筑完成, 顶面进行初平抹面, 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 对顶面进行人工压光, 使表面密实, 避免拆模时拉掉棱角, 保证水沟电缆槽顶面的平整度与完整性。

4 整体移动模架与传统施工方法比较

采用整体移动模架施工水沟电缆槽与传统的小钢模相比, 施工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 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施工成本低, 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经过测算, 每完成12 m从拆装模板到浇筑混凝土完成, 采用整体移动模架需要3 个普工7 h内完成, 采用小钢模则需要至少6 个工人10 h完成 ( 如表1所示) 。

5 结语

隧道自行式整体模架在妥安隧道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明显的改善了水沟电缆槽的外观质量, 提高了施工工效,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施工方法的不足。

摘要:结合某隧道工程的现场施工条件, 研发出适合该工程特点的水沟电缆槽整体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介绍了该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 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通过比较分析指出采用该施工技术, 改善了水沟电缆槽的外观质量, 提高了施工工效,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整体移动模架,水沟电缆槽,模板

参考文献

[1]王亚波.浅谈隧道水沟电缆槽移动模架设计与应用[J].河南科技, 2013 (3) :52-53.

[2]铁建设[2010]240号, 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移动模架施工 篇10

铁路在国计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速度较快。为了节约土地, 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客运专线桥梁占据较大比例, 加强铁路客运专线桥梁施工研究对于客运专线建设具有实质性意义。移动模架工法具有不受地形条件、造价及工期条件影响的特点, 本文针对下行式DXZ32/900型移动模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相关结论可供同类移动模架施工工程参考。

2 适用范围和工作原理

下行式DXZ32/900移动模架主要由主框架、内外模系统、主支腿及立柱、前中后辅助支腿、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 适用于施工32m、24m箱梁客运专线简支梁。移动模架利用墩身及承台安装主支腿, 主支腿支撑主框架、模架及外模安装在主框架上, 形成一个可以纵向移动的桥梁制造模床, 在模床内完成箱梁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以及预应力张拉施工。主框架和模板可以横向分离, 使其能够通过桥墩, 纵向前移过孔到达下一施工位, 横向合龙再次形成施工模床, 开始下一孔箱梁的施工。

3 下行式DX32/900型移动模架制梁工序

下行式DX32/900型移动模架制梁主要包括如下7道工序。

3.1 标准梁段施工

模架拼装就位并支撑于前后主支腿上, 设置预拱度, 底、腹板钢筋的绑扎, 内模、顶板钢筋的绑扎, 进行标准段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等强, 脱内模, 初张拉 (图1) 。

3.2 移动模架脱模

前、中辅助支腿在墩顶支撑, 后辅助支腿在桥面支撑;将主支腿对拉钢筋解除, 主支腿承重油缸完全回收, 主支腿吊挂在走道上, 完成脱模, 如图2所示。

3.3 前后主支腿前移

顶推前主支腿、后主支腿前行就位并将主支腿支撑于承台上;然后对拉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对主支腿进行张拉, 如图3所示。

3.4 拆除前后辅助支腿

前、中辅助支腿回缩, 主框架由主支腿支撑, 主支腿支撑油缸回缩, 移动模架由主支腿移位滑道和后辅助支腿支撑, 如图4所示。

3.5 移动模架主框架分离

解除底模桁架、底模、前辅助支腿中部的横向连接螺栓;主框架向两侧横向打开, 如图5所示。

3.6 移动模架前移

工序6:循环伸缩纵移油缸使模架前移就位, 如图6所示。

3.7 移动模架移动就位

主框架横移合拢;底模桁架、底模、前辅助支腿连接;主支腿承重油缸进行机械锁定;模板调整就位;绑扎底腹板钢筋;内模就位;绑扎顶板钢筋;混凝土浇筑, 如图7所示。

4 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4.1 模架预拱度的控制

移动模架进行箱梁施工前应该对模架进行预压, 消除非弹性变形, 确定弹性变形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后, 合理设置预拱度, 确保移动模架施工能够符合设计要求。移动模架的压重采用浇筑箱梁总重×105%+内模总重的分级加载方式, 横向依照梁体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模拟梁体重力分布。

模架的预压分4级进行加载, 分别在主梁、横梁、底模、翼板模及支撑托架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并对各观测点标高进行测量;在每级加载完成后, 待变形稳定后再对各观测点标高测量, 并记录数据;加载完成并确定支撑变形稳定后, 对支架进行逐级卸除, 同时再次对各观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 以此得到各观测点的非弹性变形与弹性变形值, 依照预压数据绘制沉降曲线, 通过变形数据与设计拱度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梁底反拱度一般以二次抛物线进行设置, 其拱度为恒载+1/2活载所产生的挠度。

4.2 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移动模架最大的的优点是为空中混凝土的浇筑提供平台, 因其采取空中作业, 使得移动模架的作业面非常小, 混凝土的输送一般采取泵送方式。因此为了保证移动模架箱梁的施工质量, 有必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⑴混凝土的配比必须符合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的质量要求, 除此之外为保证混凝土满足泵送的要求, 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因此要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耐久性能和强度进行综合考虑, 以及结合混凝土的运距和气温的具体情况, 进行水灰比的调整, 从而降低坍落度损失;为达到梁体表面不致出现裂纹、减小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徐变收缩的技术要求, 可将Ⅰ级粉煤灰及磨细矿渣粉和外加剂掺入到混凝土里。

⑵严格按照移动模架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浇筑, 具体浇筑顺序为:先在箱梁的两端进行浇筑再逐步向箱梁中间进行, 采取分层、分段连续浇筑;对于同一断面的浇筑要按照底板、腹板、顶板的顺序进行;最后对箱梁的桥面和上翼缘板进行浇筑。混凝土在进行分层浇筑时,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每层的厚度控制在30cm范围内。在腹板处浇筑时, 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因该处预应力管道及钢筋分布比较密集;在桥面混凝土浇筑时, 应先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再用平板振动器配合桥面悬空式整平机振捣成型。

⑶箱梁进行养护时, 底板与桥面板养护方式为自然养护, 其他部位采用养护液养护;自然养护时, 应严格将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水温两者的温差控制在15℃的范围内。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大、散热慢的特点, 因此在施工中应结合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与环境温差的因素, 对拆模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为防止梁体的开裂, 应及时对梁体进行早期张拉。

4.3 梁体外观质量的控制

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的混凝土由于受养护条件的限制, 使得箱梁进行脱模时存在混凝土强度不高、外观质量较差的现象, 这些施工弊端是移动模架工法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下行式移动模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可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模板来提高箱梁的外观质量;采用临时保温棚, 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4.4 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

预应力张拉是箱梁施工的一道重要工序, 而确定准确的张拉控制应力是预应力张拉的关键。移动模架法桥位制梁, 除首孔进行管道摩阻、锚具的锚口、喇叭口摩阻等工艺试验外, 还需考虑模架本身因素对张拉控制应力及张拉顺序的影响, 即模架对梁体的约束产生的应力损失和张拉过程中移动模架主梁弹性变形对梁体起拱产生的影响。

4.5 移动模架安全的控制

近几年桥梁工程施工发生过若干起从移动模架上坠落的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究其原因除了移动模架在施工过程的设计不合理外, 主要是移动模架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因此应健全对于移动模架过孔时的管理制度, 确保有专人负责移动模架的过孔作业, 尤其是在移动模架关键施工环节要选用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作业。在进行操作时要对移动模架进行细致的检查, 特别对托架锚固精轧螺纹钢筋、锚具等关键部件进行严格检查, 并在使用之前进行力学试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结语

移动模架施工在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今后的铁路建设中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DXZ32/900型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的关键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了一些完善桥梁移动模架施工的措施, 有效地保证了桥梁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以及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的施工要求, 尤其是对于施工周期、环境保护及安全施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东旭, 田加法.海湾大桥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技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1, (09) :66-69.

[2]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技术指南[Z].北京:2006.

[3]肖敏, 雷昌龙.MZ32型移动模架造桥机在秦沈客运专线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 2002, (1) .

移动模架施工 篇11

新建铁路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是一条200 km/h(远期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东起石家庄北站,止于太原站,正线全长189.93 km。石太客运专线Z7标起讫里程DK23+300~DK57+534.5,正线全长34.234 5 km。

小寨大桥为石太线唯一一座五线桥,位于井陉北站站场内。主线为移动模架现浇双线整孔箱梁,副线为三线预制T梁。小寨大桥全长470.8 m,主线为14跨32 m有碴双线简支箱梁,采用一套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现浇施工,施工顺序自太原方向桥台向石家庄方向桥台进行。

2设计标准

线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旅客列车行车速度:200 km/h以上。

正线间距:5.0 m。

设计活载:中—活载及ZK活载。

客运专线双线简支箱梁为单箱单室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顶板宽度为13.0 m、梁底宽5.68 m、梁高3.0 m、梁重880 t。梁体采用C50混凝土,封端混凝土采用C50无收缩混凝土,管道压浆的水泥浆标号不低于M40。箱梁采用后张预应力体系,预应力钢束采用Фj15.24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制孔,锚具采用OVM15-13型和OVM15-9型。箱梁跨中处:顶板厚0.34 m,底板厚0.30 m,腹板厚0.48 m。梁端腹板、底板局部向内侧加厚,梁端处:顶板厚0.64 m,底板厚0.65 m,腹板厚1.08 m。

3移动模架设计

移动模架一般可分为上行式和下行式。

下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由主框架总成、外模系统、内模系统、前主支腿、后主支腿、前辅助支腿、中辅助支腿、后辅助支腿、电器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组成。

4前期准备

4.1 物资储备

主要有钢筋、钢绞线、波纹管、锚具、桥梁支座、预埋件,以及混凝土施工用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灌浆料、脱模剂、养护液等。

4.2 设备配置

小寨大桥主要配备HSZ90全自动混凝土拌和楼2座、SY5420TB48型混凝土汽车输送泵2台、8 m3混凝土运输车4台、插入式振动器16台、25 t吊车2台、35 t吊车1台、悬架式高频提浆整平机1台、YDC2600-100型内卡式张拉千斤顶4台、真空压浆设备1套及备用发电机组等。

4.3 技术准备

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简支箱梁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支座安装、移动模架施工等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明确程序适用范围、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等。根据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箱梁C5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的试配和设计。

5模架安装、预压

5.1 模架拼装基本要求

移动模架拼装前,必须做好场地清理,将施工场地在墩台之间整平硬化为一块40 m×30 m的移动模架拼装场地,移动模架主梁间距为11.0 m,每根主梁两个接头位置现浇3.0 m×3.8 m×0.3 m的C30混凝土拼装平台,内布设一层15 cm×15 cm的ϕ10钢筋网片。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架作为主梁拼装平台。

5.2 牛腿安装

桥台处不安装牛腿,利用承台基础支撑两个临时墩,用400 t垂直支撑油缸支撑主梁。

墩身处将牛腿起吊插入剪力孔后,借助另一台吊车临时将支撑托架固定,然后利用同样方法吊装下一个牛腿,待墩身左右两侧牛腿均初步就位后再施加横向预应力筋。吊装牛腿时在支撑托架顶面抄平,以便位移台车在支撑托架顶面上滑移顺畅。

5.3 主梁安装

根据现场起吊能力采用搭设临时支架将主梁分段吊装在牛腿和支架上。组成整体后拆除临时支架。

5.4 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

主梁拼装完毕后,先拼装支撑横梁,待支撑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支撑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

5.5 主梁前端的安装

在主梁前端安装导梁、前辅助支腿、内模拼装平台及混凝土配重块。

5.6 内模拼装

在前导梁平台上铺设轨道,进行液压整体内模的拼装。

5.7 模架预压

预压荷载为本孔箱梁总重×110%+内模总重,横向模拟梁体重力分布。实际施工时箱梁腹板位置采用了加钢筋,其他位置加砂袋的加载方法。压重物堆码前在模架上及主梁上L/4,L/2,3L/4处各选定一组测点,测量移动模架原始标高、挠度,压重后测移动模架的标高、挠度,6 h,12 h,24 h后均测出移动模架各测点变形值,卸载后测量移动模架各测点标高、挠度并做好记录。

5.8 移动模架预拱度调整

根据移动模架预压确定的施工预拱度,通过调节底模机械螺旋顶,使模架调节达到预拱度要求。

6箱梁施工

6.1 支座安装

1)安装支座,用钢楔块楔入支座四角,找平支座,并将支座调整至设计标高。2)安装灌浆用钢模板,模板底面设置一层4 mm厚的橡胶防漏条,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支撑垫石顶面(根据现场实践经验,可不采取膨胀螺栓固定模板,不会出现漏浆现象)。3)灌注无收缩高强度浆料,灌浆采用重力注浆方式,灌浆过程应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灌注,直至从钢模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4)拆除钢模板及四角钢楔块,拧紧下支座锚栓,完成支座安装。

6.2 模板调整

对模板调整校验,安装箱梁预留通风孔、泄水孔等模具。

6.3 绑扎钢筋,安装内模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先进行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再推进内模,内模安装调试好后,绑扎顶板和翼缘板钢筋。

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的安装与钢筋绑扎同步进行,即底、腹板处预应力管道在底、腹板钢筋绑扎时安装。

6.4 混凝土浇筑和养生

箱梁浇筑顺序自梁的两端向中间进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两侧对称、连续浇筑”。浇筑时同一断面先浇筑底板,然后腹板、顶板,最后浇筑箱梁桥面和上翼缘板。

浇筑桥面混凝土时,先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再用悬架式高频提浆整平机振捣成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选择适当的方法养生。

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箱梁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散失,且采用塑料布将模板两端密封,保持内模温度和湿度;2)混凝土初凝后在顶板全部覆盖土工布并及时洒水湿润养护;3)在主梁、内模架上安装水管,对外侧模、内模进行定期喷水,使其表面保持湿润;4)在腹板混凝土芯部和表面预埋测温芯片定期测温,根据温度变化以指导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 d。

6.5 预应力张拉施工

预施应力按初张拉和终张拉两个阶段进行。

预应力张拉前先进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间损失测试,保证预施应力准确。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龄期不小于5 d的条件下进行。

内模先收缩,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障碍,初张拉后方可拆除底模和支撑。张拉按照设计张拉顺序对称、均衡进行。张拉采用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原则进行双控。终张拉在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之后、龄期不小于10 d进行。

6.6 模架过孔

解除前辅助支腿、中辅助支腿支撑,后辅助支腿继续吊挂移动模架,移动模架同时落到主支腿的滑道上。松开支撑横梁、底模、前辅助支腿中部处的连接螺栓,将模架横向打开。利用主支腿上的纵移油缸使模架过孔至下一浇筑孔位,重新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6.7 压浆和封端

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程序如下:1)准备:安置进浆口、吸气孔阀门,进行真空设备和压浆设备组装。2)打开吸浆端阀门,关闭其他阀门,开启真空泵,抽孔道内的空气。保持孔内-0.075 MPa~-0.09 MPa压力,表明孔道密封良好。3)在负压力下,用压浆泵将浆体从一端压入孔道,通过观察管观察,直到浆体流入另一端储浆桶。此后关闭储浆桶阀门,浆体排入废物容器,直到流出的浆体无摆动,并有良好的稠度为止。4)关闭抽气端阀门,打开管道的盖帽排气孔,正压力下排浆。然后关闭排气孔阀门。5)孔道加压至0.4 MPa,持压一段时间后,关闭进浆口阀门。

7模架解体

在所有箱梁完成后,移动模架解体。

8结语

1)采用移动模架法原位制梁,避免了大吨位运架梁设备和预制场的一次性投入;无需梁场,少占耕地;机动灵活,可迅速转场;作业程序清晰、结构受力明确、模架强度高,不受桥下地质条件的限制。但移动模架具有野外、高空和流动的特点,管理跨度大,资源调配难,安全质量控制任务艰巨。2)施工中,每孔梁灌注前所有的物资设备必须提前准备齐全;推广使用全自动液压内模、提浆整平机;关键工序实行旁站制;每孔箱梁混凝土灌注时间控制在6 h~8 h内,并防止翻浆;从脱模剂选型解决模板污染问题;夏季宜夜间施工,可采取加冰水、孔道水循环、内腔通风降温等措施;加强恶劣气候条件研究,实现全天候生产。

摘要:结合石太客运专线采用移动模架现浇32 m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的工程实践,介绍了下行式移动模架的设计、拼装、预压、混凝土浇筑施工、预应力张拉、过孔等施工技术,从而推广该施工工艺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模架,现浇,双线箱梁,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侯田海,秦沈.客运专线箱梁内模设计与制造[J].筑路机械与施工现代化,2003(3):5-7.

[2]赵光宇,秦沈.客运专线箱梁模板制作、安装、拆除技术初探[J].铁道标准设计,2000(20):16-18.

[3]王永娟.25 m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1):73-74.

[4]李志华.谈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06,32(3):60-61.

上一篇:转移就业培训下一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