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模架

2024-06-08

可移动模架(精选7篇)

可移动模架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速公路、铁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铁路、公路穿越山区的工程建设中, 为保持良好的路线线形, 穿山跨谷线路频频采用桥桥梁方案[1,2,3,4,5]。在桥梁方案中, 由于预制T梁桥结构受力明确、施工进度快、造价低等特点, 因此其在山区的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中得到广泛采用。预制T梁是将桥梁梁体进行工厂化或现场集中生产的梁体施工方法, 它可以减少桥梁施工中的支架模板投入, 并可大大缩短桥梁的施工工期。T梁的钢筋由梁肋钢筋、翼板钢筋、横隔板钢筋、封端钢筋、张拉楔形快钢筋构件和其他钢筋组成, 主要构件体是梁肋和翼板钢筋。传统梁肋钢筋安装工艺是在预制梁台座边临时固定几根立架, 在立架上先安置几根水平钢筋, 多人协助跳距安放绑扎上一定数量竖向钢筋, 这样就组成骨架雏形;然后按底模上标记的设计间距安装绑扎其他竖向钢筋和马蹄钢筋;再绑扎其他水平筋, 穿绑梁底水平主筋, 最后按图纸绑扎钩筋[6,7]。这种安装工艺费时耗工, 对钢筋工人技能熟练程度要求高, 普通工人很难准确操作, 绑扎的钢筋间距合格率偏低, 一般合格率水平在70%左右, 特别是竖向筋间距偏差较大, 还容易发生错、漏钢筋[8,9,10], 而且安装钢筋占用预制梁台座至少2天, 造成预制台座投入加大。武嘉项目野湖特大桥中心桩号为K5+520, 左右幅各47跨, 上部构造采用30 m预制T梁, 共有T梁658片。为加快T梁的施工进度, 保证施工质量, 以该工程为依托, 通过研究和不断完善, 设计制作专用固定的梁肋钢筋安装台座和推拉活动式钢筋定位架, 利用模架绑扎钢筋, 一方面提高了T梁预制的质量, 避免了传统钢筋绑扎的人为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T梁生产的工作效率, 加快了施工进度。

1 技术构思

武嘉高速公路为湖北省首条完全推行标准化施工的高速公路, 根据标准化要求,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 该项目研究出可移动模架钢筋绑扎。此模架工人上手快, 操作简单, 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和缩短了总体施工工期。

按照T梁钢筋图纸尺寸, 采用槽钢、圆钢, 做出相应的模型架, 在钢筋施工中, 工人将由数控弯曲机和数控弯箍机加工的半成品钢筋, 按照模型架上的凹槽刻度绑扎固定钢筋。待模板拼装完毕后, 安装T梁顶板钢筋模型架, 进行顶板钢筋绑扎, 完成钢筋绑扎施工。

2 技术方案要点

2.1 台座设计及T梁台座计算

预制场30 m的T梁底座设计尺寸为30 m×0.5 m×0.3 m;底座配筋采用框架形式, 纵主筋采用d16 mm, 共设置2层, 上下层间距15 cm, 每层均匀布置3排, 间距20 cm;竖向及横向箍筋采用d16 mm, 横向箍筋设置2层, 上下层钢筋与纵向主筋采用间断点焊连接, 上层横向筋用于固定PVC管, 纵向每隔50 cm一道, 并用d8 mm定位筋固定。地基承载力验算为:30 m T梁自重86 t, 则G1=860 k N;模板、小型器具和施工人员重25 t, 则G2=250 k N;台座及基础体积V=6.78 m3;台座及基础面积A=4.8+13=17.8 m2;台座及基础重力G3=2.6×6.78×10=176.28 k N。

1) 单位面积对地基的压力为

因此,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 进行两端扩大基础验算, 张拉起拱后, 两端承受集中荷载, 荷重为

基础面积计算为

式中:b为基础底面宽度;h为取0.3 m;γ为取25k N/m3;f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取300 k Pa;为保证安全, 计算中安全系数取1.2。

由于底面积S=1.77×1.2=2.12 m2, 为此计划按照长2 m, 宽1.2 m, 确保设置地面S=2.4 m2>2.12 m2。

3) 扩大基础厚度计算。扩大基础所受地基的反力为

台座悬臂根部剪力最大,

选用C25的砼, fc=10 MPa, 则台座为抵抗剪切破坏最少所需有效厚度为

按保护层6 cm计算, 则扩大基础有效厚度应为0.29 m, 故扩大基础厚度设置为0.3 m。

4) 基础配筋计算

截面弯矩

钢筋选用Ⅱ筋, fy=340 MPa, 则每米长 (梁长方向) 扩大台座受力钢筋面积为

扩大基础配筋采用钢筋网片形式, 主筋采用d16 mm, 间距25 cm×15 cm, 铺设于扩大基础底部, 然后采用d12 mm架立钢筋与底座顶层纵向主筋连接。

2.2 模架设计

T梁钢筋绑扎模架采用槽钢、圆钢和螺纹钢, 做出相应的模型架, 模架分为3个部分, 横杆、竖杆和底杆, 其设计图见图1和图2。底杆采用螺纹钢, 做成两端带丝的拉杆状, 用于穿过预埋的PVC管, 两端用垫片和螺母扣住固定。竖杆采用槽钢制作, 在槽钢一侧根据图纸钢筋间距要求, 焊接圆钢管, 用于绑扎水平筋。横杆采用槽钢制作, 在槽钢上根据图纸钢筋间距要求, 相应的开口, 做成凹槽状, 用于插放固定竖直筋。模架现场安装图见第85页图3。

2.3 模架安装

可移动模架安装, 第一步进行对拉杆安装, 用对拉杆穿过底座内的PVC管;第二步在底座一侧安装竖杆, 竖杆底部和对拉杆相连, 固定于底座, 对拉杆一侧用垫板和螺母固定;第三步安装横杆, 横杆采用绑扎的方式固定于竖杆上。安装好之后即可进行钢筋绑扎。

2.4 钢筋绑扎和模架拆除

钢筋加工采用数控化钢筋加工设备, 确保钢筋加工尺寸。模架安装就位后, 底座定位角钢与台座扣紧, 保证模架竖直稳固。将梁肋钢筋扶直, 放入模架凹槽内, 并对钢筋进行绑扎固定。竖向钢筋绑扎完毕后, 安装定位杆钢筋, 进行水平钢筋的绑扎固定。钢筋绑扎效果图见图4。钢筋尺寸、间距、数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 经验收合格后, 即可拆除模架。拆除时自上而下依次拆除。

2.5 效益分析

模架法T梁钢筋绑扎由于采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进行钢筋加工, 可以确保钢筋尺寸的准确性, 节约钢筋加工时间。并且通过定尺, 可以确定钢筋间距尺寸, 提高施工质量。

3 结论

随着标准化的推行, 传统的工艺即将被淘汰, 数字化、工厂化、高标准、绿色节能必将成为工艺主流, 采用钢筋骨架定位模架进行钢筋骨架绑扎可以精确地控制钢筋间距, 提高钢筋骨架的绑扎质量, 将传统的尺量检测方法彻底淘汰, 以“无尺化”来提高质量, 方便快捷, 节约人工与时间。论文依托武嘉项目野湖特大桥, 通过研究和不断完善, 实现了预制T梁作业钢筋绑扎的工厂化, 其工艺简单, 控制规范, 实现了钢筋集中加工, 推进了标准化施工进程。

参考文献

[1]窦洪羽.钢筋混凝土预制T梁保护层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1) :122.

[2]徐建洋, 张燕清, 夏承明.预制T梁钢筋定位安装与保护层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 (3) :442-445.

[3]肖益群.预制T梁钢筋数字化加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 (2) :99-101.

[4]王光昕.T梁钢筋整体绑扎施工技术浅谈[J].湖南交通科技, 2012 (1) :88-91.

[5]李武斌.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钢筋整体绑扎、吊装施工工艺[J].高速铁路技术, 2013 (6) :93-96.

[6]郭熙冬.港珠澳大桥承台墩身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 2014 (2) :107-111.

[7]苏莉, 赵晖.谈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5) :259.

[8]刘杰.高速公路T形梁施工工艺[J].交通世界, 2011 (6) :230-231.

[9]戚程, 孙奎增, 吴波, 等.浅谈钢筋混凝土预制T梁胶粘钢板加固的施工技术[J].辽宁交通科技, 1997 (5) :15-19.

[10]云昌宏.略述南渡江大桥改进“墩顶龙门架布装T梁”法施工[J].中南公路工程, 1986 (1) :42-46.

移动模架施工 篇2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为了配合客运专线32m简支箱梁在原位现浇的施工工法而设计制造的桥梁施工设备,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具有跨越能力强、使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施工占地少、综合效益好、不影响桥下交通等特点, 且施工中梁的几何变形易于调整, 有利于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 尤其适用于海上及路上多跨长桥、高墩、窄墩连续或简支PC梁的施工。

2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工作原理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采用桥面下支承, 利用两组主梁支承模板, 通过模板开合、模架纵移、横移、支腿自移等功能, 实现对混凝土梁原位现浇、逐孔成桥的施工方法。针对本桥, 其工作原理分以下几个具体的程序单元。

1) 制梁单元。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 在模板内现场浇注混凝土箱梁。底模通过螺旋顶调整预拱度, 侧模通过支撑螺杆调整线型, 以保证梁型正确。本机采用桥面下支承式, 混凝土梁的重量及模架的自重通过四个支顶油缸传递到墩旁托架上, 再通过墩旁托架下部立柱传至承台。2) 脱模单元。四个支顶油缸收缩, 模架整体脱模落于支承台车滑道上。3) 支腿自移单元。前、中、后扁担吊挂模架及前导梁, 模架自重转至桥面, 支腿卸荷。利用垂直吊挂油缸使墩身两边的墩旁托架和支承台车脱离墩身, 反钩轮钩住主梁轨道外侧, 用本机卷扬机牵引支腿向前方桥墩移位并安装。4) 模架纵移单元。前、中扁担卸载, 后扁担仍吊挂模架, 松开横向联接系, 模架对开成两组。后扁担走行轮落于桥面轨道上, 钢箱梁前部及前导梁落于支承台车滑道上, 由纵移油缸步进式向前顶推, 后扁担和两组模架一同前移至新的桥位。

3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构造及功能

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主体构件可分为墩旁托架及支撑、主梁、导梁、支撑横梁、前、中、后扁担梁、推进台车、外模、内模、内模台车及液压电气系统等组成。

1) 墩旁托架:采用三角形结构, 共两对, 每对之间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对拉固定在墩身两侧。墩旁托架通过墩身承台支承, 是整个模架系统的总支承。

2) 主梁:每套移动模架共有2组主梁, 分设于混凝土箱梁翼缘板的下方, 是模架系统的主要承重构件。主梁采用焊接箱形断面, 分节段采用高强螺栓及拼接板连接而成。

3) 导梁:导梁位于主梁的前端, 与主梁连接成整体, 其为焊接而成的三角桁架结构。导梁节段之间以及主梁之间均为铰接, 可以保证它竖向和水平转动。

4) 支撑横梁:位于二组主梁之间,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根, 分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横梁截面一般为焊接的窄箱形结构或焊接平面桁架结构, 横梁两端采用高强螺栓与主梁连接, 横梁中间采用螺栓连接, 每根横梁有四个支承点, 用丝杠千斤顶支撑底模并用以调整梁体预拱度。

5) 扁担梁:前扁担由丝杆千斤顶和连接在导梁上的两段组成, 合模时, 两段横梁由精轧螺纹钢连接, 中扁担和后扁担为过孔过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两者均为横梁、支承千斤顶、构成, 其中后扁担还配有液压油泵系统。

6) 推进台车:推进台车是移动模架钢主梁的导向支撑体, 是模架系统移动的关键部件。它安装在支撑托架上, 下部设有四氟滑板, 在液压油泵的推动下, 可沿支撑托架上的滑道做水平横向移动, 同时依靠自身滚动轮支撑主梁前后移动。

7) 外模:分为底模、腹板模和翼板模, 沿底模中心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底模通过丝杠千斤顶支撑在支撑横梁上, 腹板模支撑在底模和主梁上, 翼板模通过丝杠千斤顶支撑在主梁上。

8) 内模:内模一般由3块模板组成, 2块腹板模 (含上、下角模) 和1块顶模, 单元长度约为4~5m, 每块模板8~10根不同方向可调撑杆支撑, 并铰接在底模板和腹模板上。内模系统的安装、拆除、运输均由内模台车完成。当箱梁内预应力齿板 (波纹管定位网) 较密时, 内模也有采用常规的钢管脚手架配组合式钢模的形式, 由人工进行安装和拆除。

9) 内模台车:为框架结构, 由型钢组焊而成。台车上设一个液压工作站和操作台, 负责内模板上及内模台车上的所有液压缸供油和操作控制, 以及内模台的安装和拆除。内模台车的行走系统采用液压马达驱动。

10) 液压电气系统包括:支撑托架上及扁担梁下的顶升千斤顶及油泵, 推进台车上的终、横移千斤顶及油泵, 内模和内模台车上的千斤顶、液压泵站及电气控制柜。

4 移动模架施工中几个重点环节

1) 移动模架施工中风力限制条件。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保证移动模架的使用安全, 在不同状态下有相应的风力限制条件, 模架处于开模状态, 尤其在纵移推进时, 风力应限制在6级风以内;模架处于合模状态或浇注砼时, 风力应限制10级风以内。模架在浇注砼后, 落梁前, 其抗风能力最强。

2) 支撑托架的整体稳定性。由于支撑托架是左右分体靠两组精轧螺纹钢筋对拉后, 将其与墩身牢固连为一体的, 在模架纵向、横向移动时, 托架受力较大并将受到不平衡的弯扭作用, 因此, 每根精轧螺纹钢筋的施工质量都极为重要, 它是保证支撑托架能否形成整体, 从而确保其稳定性的关键。

3) 模架纵移时导梁应与推进台车的滚轮平稳接触。当模架纵移推进时, 支撑托架和钢主梁滑移走道应密贴, 如果发生滚轮偏位时, 应暂停推进并立刻用千斤顶调整合格后, 才可继续进行前移。在整个过程中, 应由专门人员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 立即停下, 绝不能盲目推进, 避免发生托架失控, 脱离轨道。

4) 箱梁预拱度的设置。为了使施工完毕后的砼箱梁的纵向型做到美观平顺, 符合设计要求, 需对模板设置切合实际的预拱度, 影响预拱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a.浇注砼的重量产生的挠度。b.内模重量产生的挠度。c.各支点的沉降。d.各扁担处支反力所产生的影响。e.由徐变、干缩和温度造成的混凝土箱梁所产生的弹塑性变形。

在桥梁施工前依据估算预拱度对模板的高程位置进行初调, 让桥面完成并经过长期使用之后, 行车可以相当平顺舒适, 首先估算徐变, 干缩和温度造成桥面的影响。并且将这些影响量叠加在设计纵断面的高程上, 同时以这上高程作为浇注完成面的标准高程, 其次, 将支撑架主梁模板转动变位, 以及模板除之后上部结构自重共4个项目的变形做上升、下降的加减结果值就是所需要的预拱。

移动模架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篇3

一、50 m MSS移动模架系统概述

MSS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支承在桥墩侧向牛腿上的2组钢桁架主梁承重,在上面安装可调式底模和侧模,并配置专用内模,在桥墩上原位制造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的大型桥梁施工机械系统。

二、拼装场地布置

1. 场地平面布置

移动模架拼装场地为47#墩至48#桥台范围场地,以48#桥台背后及坡前平地作为移动模架构件堆放及吊装主要场地。48#桥台背后场地位于南岸高地,先期钻孔桩施工时已经整平夯实,将该场地浇筑15 cm厚C20砼进行硬化,作为模架主梁及导梁的临时存放场地,布置四道砼台座,模架主梁及导梁即可搁置于枕梁上。

场地布置时留置履带吊及汽车吊行走通道及作业空间,高地场地布置一条10 m宽的便道,便道采用C20砼浇筑,浇筑厚度为20 cm。48#桥台下方为通往栈桥的施工便道,可满足吊车作业要求。

2. 拼装场地剖面布置

47#墩柱及48#桥台之间距离为50 m,其间存在高坡,地势高差大,为便于移动模架的拼装,须在山坡上设置三道枕梁,即枕梁A、B、C。枕梁A为3HN500×200H型钢枕梁,施工钢管桩作为其基础,钢管桩之间设置工25的剪刀撑,在枕梁A、B间设工25拉杆,用以抵抗移动模架顶推拼接产生的水平力;枕梁B为1.4×1.2 m的钢筋砼梁;枕梁C为1.2×1.2 m的砼枕梁。另外,首跨砼箱梁的浇筑将利用拼装好的移动模架完成,因此需在48#桥台前方的15 cm处浇筑一道1.4×1.2 m的钢筋砼梁作为移动模架的基础梁。

B枕梁的设计标高较A、C、D梁低1.7 m(小车高度),且在B枕梁施工时于砼梁两侧均预埋钢板,便于后期焊接小车横移装置的支腿。拼装之前在B枕梁、47#墩牛腿上方设置小车,移动模架前导梁与主梁5的拼接在A枕梁的上方完成,其余各主梁及后导梁的拼接均在B枕梁的小车上方完成。小车设置千斤顶液压装置,当每段主梁拼接紧固后,启动液压千斤顶顶升已拼装梁端位于B枕梁的一端,必要时位于47#墩的小车同时顶升,使梁端离开A枕梁顶面,在B枕梁处采用液压千斤顶顶推已移动模架安装梁段前行至适当位置,顺次吊装拼接各段梁体构件,直至完成所有梁段的拼接施工。

三、移动模架推进拼装工艺

第一步吊装牛腿、小车

采用临时固定牛腿所需要的钢丝绳两端各吊挂一个10 T/5 m的手拉链条葫芦起吊,由墩顶人员配合将钢丝绳挂在抗震挡块预留的凹槽内,两个棱角用垫料垫好,尽量保证两边对称。再采用履带吊和葫芦配合将牛腿吊起并将牛腿下节深入预留孔洞,然后穿束精轧螺纹钢,进行张拉。用50 mpa/60 T的空心千斤顶进行精轧螺纹钢的张拉,对称张拉,每根张拉21 mpa/25 T。用一个锚盒和垫板以及一个螺母配合空心千斤顶进行张拉,用来张拉的螺母不要拧的太靠近千斤顶,预留一个活动位置便于张拉完成后螺母的拆除。每次张拉的时候稳住压力,然后进行螺母的拧紧。先张拉牛腿下节的两根,再张拉上节的24根,并且由内向外对称张拉。按顺序张拉两次,确保每根螺纹钢预受力25 T。张拉完成后要观察四个牛腿撑子是否抱紧墩身,没有抱紧的地方要用薄钢板进行填塞。

在B枕梁及47#墩上安装4套推进小车,并在牛腿及B枕梁上涂抹黄油,来回横移几次小车保证小车在牛腿和枕梁上运行正常,为移动模架的推进拼装做好准备。

第二步吊装主梁5

260T履带吊坐于坡脚填平场地将主梁5吊装搁置于枕梁A与枕梁B的小车上;且保证主梁5与前导梁拼接位置在A枕梁中心,便于主梁5与前导梁的拼装。对称拼装主梁5上的桁架横梁、三角横梁及螺旋千斤顶。

第三步吊装前导梁

将前导梁于坡前空地完成拼接,采用260T履带吊将其整体吊装搁置于47#墩柱牛腿小车与枕梁A上,并在枕梁A处与主梁5完成拼接。

第四步推进拼装主梁4

使用B枕梁上的推进小车平行顶推已安装好的梁段,直至主梁5末端行至枕梁B,260 T履带吊坐于48#桥台高地将主梁4吊装搁置于枕梁B、C上,并在枕梁B上完成与主梁5的拼接。主梁拼接完成后进行对称拼装主梁4上的桁架横梁、三角横梁及螺旋千斤顶。

第五步推进拼装主梁3、主梁2、主梁1

按同样的步骤推进已拼装好的梁段至B枕梁位置,采用260T履带吊吊装主梁使两节主梁在B枕梁处进行拼装。然后进行相应主梁的桁架横梁、三角横梁及螺旋千斤顶的拼装。

第六步移动模架预压

由于系统纵向支撑跨度大,且系统须多次重复使用,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满足箱梁线形的要求,模架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堆载预压及实施监测。压载试验目的有:一是消除系统结构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实测移动模架各处挠度变形量,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为设置施工预拱度提供依据;三是检验模架系统承载情况。为了便于操作,本工程采用砂袋加海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荷载预压。

将移动模架合模,拼装移动模架底板、侧板、肋板、翼缘板的外模板;在枕梁D上主梁1支点位置处设计4个卸载沙盒,将B枕梁位置的小车主顶下落使其不受力,使移动模架受力于47#墩两个牛腿及48#桥台4个卸载沙盒上,进行砂袋和海水的堆载预压。

第七步混凝土浇筑

根据预压结果设置移动模架预拱度并测量放线调整移动模架位置,使移动模架位于现浇梁的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内模支立、预应力的设置,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第八步拼装后导梁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待龄期七天达到,张拉压浆完毕后进行移动模架落模、开模、前行,至主梁1末端落于枕梁B,50 T汽车吊吊装后导梁第一节,于枕梁B处完成与主梁1的拼接;再往前推行至后导梁第一节至枕梁B的位置,进行后导梁第二节的拼装。完成拼装后即可整体前行顺次移孔浇筑后续各跨箱梁砼。

四、结语

移动模架推进拼装工艺在特殊地理条件下与传统的支架拼装和整体吊装施工工艺相比,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场地受限制、平面高差大、整体拼装困难的问题,体现了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摘要:在某些特殊的地形位置,采用支架拼装和整体吊装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无法满足现场需求。本文结合范和港大桥工程,对移动模架的拼装工艺进行了改进,并拓展成为能够在特殊位置直接利用未拼装完成的移动模架进行现浇的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关键词:特殊地形,移动模架,拼装工艺

参考文献

[1]周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移动模架拼装技术[J].桥梁建设,2008(03).

[2]朱树坤.下行式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09(12).

移动模架施工及安全保障措施 篇4

关键词: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

为保证移动模架施工的顺利进行, 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应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 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移动模架拼装前准备工作

组织好作业人员, 并对其进行方案、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做到心中有数。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质量规范, 并持证上岗。了解安装现场情况, 检查周围建筑物及空间干涉情况。仔细检查移动模架的各构件、各部位、结构焊缝, 重要部位螺栓、销轴、电器设备线路均应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附件等仔细检查, 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确保使用。

2 移动模架拼装

2.1 横梁的安装

用履带吊 (或汽吊) 将横梁一片片吊起对齐与主梁连接起来 (在装横梁之前, 可用型钢横担在两主梁之间, 搭简易操作平台) 。先装靠近墩身的横梁, 保持平衡, 在安装横梁的同时, 装适当的配重块使体系平衡。横梁安装好后, 然后再分别装底模、腹板及翼板, 分别用各连接撑杆支撑。

2.2 模板的安装

支架塔设完毕后, 模板安装前, 在横向分配型钢两端竖纵向焊接小钢管或钢筋, 形成安全栏杆, 在支架四周外栏杆上放置安全网, 这样在模板安装前形成一个安全操作平台及安全通道。

(1) 底模板安装。箱梁底模直接分配在横梁千斤顶上, 卸落设备采用横梁千斤顶卸落, 预拱度要精确放样, 调整, 严格控制平面偏差及标高。

(2) 外侧模及内模板安装。外侧模采用每节为2 m~6.8 m不等的钢质结构外模, 与支撑桁片架加工成一整块, 在底模上进行拼接形成整跨箱梁外侧模, 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平缝间拼接紧密, 保证砼的外观质量。外侧模围檩支撑在主梁上。内模亦采用钢模, 内外模间不设拉杆, 两侧内模相互支撑, 外模利用可调节撑杆支撑在型钢上。

3 安全保障措施

3.1 基本安全保障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 必须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安全帽、救生衣、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 。重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对全体职工进行海上施工安全知识教育,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船舶的安全管理。各工种和各道工序进入现场施工前, 由技术主管、现场安全员组织学习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详细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各道工序开工前,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的同时, 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

对所吊的构件重量进行严格的计算把关, 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索具, 严禁违章操作, 对吊、索具进行经常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认真填写《吊装令》。施工现场进行起吊作业时, 必须设立有操作证的人员专人采用有效信号指挥, 起吊索具必须经常检查, 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

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联合行动检查各项措施计划落实情况。切实做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开工前的鉴定工作, 杜绝无证上岗。现场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必须设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明确设备负责人, 严禁带病运转。施工现场的大型电器设备必须设置防雨棚, 小型电器设备必须配备防雨罩, 工作结束及时关闭电源, 并必须设专人负责, 现场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 随时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督促作业队整改。起重设备必须具有安全检测合格证、安全使用证、各项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 开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 合格方能开始现场作业。施工用船舶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应配有工作船和救护船。施工中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 在危险部位根据现场实际增设防护设施。箱梁施工属于高空作业, 必须设计安全通道供施工人员上下, 设置工作平台供操作人员作业。箱梁施工中用到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器具必须有合格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箱梁模板的设计和支撑系统必须保证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 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为保证现场施工作业的连续性, 各部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密切配合, 相互照应,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

3.2 移动模架施工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移动模架及模板的设计必须保证模板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 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移动模架拼装成型前的堆放、运输过程中必须安全可靠;移动模架所有提升项目都应装配有提升吊耳;在拼装移动模架各构件时要设置相对应的操作平台、阶梯和安全网;在拼装过程中, 各部件的连接必须符合施工要求, 经验收合格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作业, 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移动模架在启动、维护及修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 如确定吊装设施是否牢固;在拆卸管线或阀门时, 紧固所有松动部件, 防止坠落;在维护动力包过程中, 关闭安全阀门或拆去保险丝;拆除任何部件之前要检查系统压力等;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完毕后, 在两侧箱梁翼缘板钢筋端焊接竖向及纵向钢筋网格, 铺设安全网, 形成安全栏杆;组织夜间施工, 现场的灯光布置, 必须达到规定的能见度, 方可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相互配合, 相互照应;在施工吊装过程中, 必须选定一人专职负责指挥, 严禁多人指挥, 发生混乱, 用机械吊运时, 应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 下放距地面1m时, 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参考文献

[1]渠述锋.MZ900SB型桥梁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 2007.

[2]王立超.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3]高纪宏.适于移动模架工法大跨径连续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移动模架与支架法制梁方案剖析 篇5

合 (肥) 福 (州) 客运专线闽赣段Ⅷ标DK758+115~DK766+480段内共有桥梁9座, 其上部结构除车站内有一联道岔连续梁, 其余均为24m和32m跨径的简支箱梁, 设计施工方案均为桥位现浇。

项目所处位置为中低山区, 地势起伏较大。小箬特大桥桥跨布置为2-24m+26-32m简支箱梁, 最大桥墩高达50余米, 该桥现浇箱梁施工任务较为集中;其余桥梁桥跨数均在3~7孔之间, 最大桥墩高度20余米, 现浇箱梁施工任务较为分散。结合项目实际情况, 拟定小箬特大桥现浇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 移动模架在桥头路基上进行拼装, 其余桥梁现浇箱梁采用支架法施工。

2 施工技术方案

2.1 移动模架法

MZ900S型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 主要由主梁、导梁、前后支腿、纵移辅助支腿、挑梁、吊臂、轨道、外模架及外模板、吊杆、拆装式内模、模架防护棚、爬梯及走道结构、液压及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该移动模架能施工的现浇梁最大重量达900t, 适用的最大纵坡为2%,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2000m, 最低墩高为2m, 整机自重约450t。其竖向顶落用大吨位分离式千斤顶实现, 纵向移位用油缸顶推完成, 模架横向开、合采用液压油缸完成。

2.2 支架法

采用钢管立柱+贝雷梁组合支架形式, 利用两侧的承台及跨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承受全部荷载。采用φ478mm×10mm的螺旋钢管作立柱, 钢管柱顶部设卸落砂筒, 以利拆除。泄落砂筒顶部布设双45a工字钢横梁, 其上沿纵桥向设单层3片组合贝雷梁, 共设7组。贝雷梁顶部放置I14工字钢分配梁, 分配梁上放置大块底板钢模板。箱梁外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 为桁架式结构。内模采用钢木组合结构, 端头模采用钢模板。

3 施工工期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在正常施工生产条件下, 两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期情况如下:

一般情况下, 拼装周期需考虑1个月 (主要构件需提前进场) ;拼装完成后, 检测、预压及验收等工序还需考虑约1个月。当移动模架在进行变跨施工时, 每变化一次施工跨径需考虑施工时间约10d。移动模架施工完成后, 其拆除时间需考虑约15d。

采用支架法施工时, 在梁体浇筑完成后并初张拉之前, 可先拆除侧模板倒用至下一孔施工, 待梁体初张拉完成后, 再依次拆除底模板和支架钢管等进行倒用。

4 施工成本分析

4.1 移动模架法

本项目移动模架采用租赁形式, 其施工成本分析如表3。

4.2 支架法

每套支架、底模板及侧模板按3:2:1的比例进行配置, 每套支架高度按10m计 (桥梁平均高度) , 施工任务按18孔梁进行成本分析。

实际施工时, 移动模架法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较少, 其施工成本往往能较好地进行控制。而采用支架法施工时, 其受外部施工条件的影响较多, 支架等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往往达不到预期。为确保施工总工期, 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增加支架等周转材料的投入, 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剧增。

5 对比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 移动模架法在施工进度上较支架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施工成本相差不大, 综合比较, 移动模架法在施工工期和经济效益方面更具优势。采用移动模架法, 其自身优势主要表现在:

(1) 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 无需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 机械化程度高,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2) 占用桥下净空小, 对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

(3) 能保证全天侯工作, 以提高造桥机总体工作效率, 确保总工期的要求。

(4) 减少整机拆除工作量, 提高转场作业效率。

(5) 主梁及支腿结构无须改造即能满足32m (24m) 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 综合利用率高。

相比较于支架法,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 无需地基硬化处理, 无需贝雷梁、工字钢、无缝钢管、螺旋管、连接钢板、连接螺栓等材料, 且材料损耗小, 对施工所用材料成本有所节约。

(2) 移动模架制梁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要求和使用相对较低。无需挖机、压路机、装载机、吊车等机械设备的辅助或长时间占有利用, 施工操作简便。

(3) 移动模架制梁在工序衔接上较为紧密, 受外界件干扰小, 循环作业施工, 管理简单, 能满足项目所制定的工期要求。

6 结束语

在类似桥梁工程施工时, 建议如下:

(1) 当可连续施工的现浇简支梁数量在7孔及以上时, 建议优先选用移动模架法进行施工。施工前合理确定移动模架的拼装方案, 拟定施工工期, 做好工料机等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下部结构施工, 确保下部结构施工进度满足移动模架施工要求。

(2) 对于桥梁分散布置, 墩高在25m以下, 单座桥孔跨数在5孔及以下时, 可考虑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建议支架、底模板、侧模板的数量按3:2:1的比例进行配置, 并重点做好外部施工条件的协调工作, 确保支架等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达到预期。

(3) 选择移动模架法施工时, 需要重点注意以下两点:

(1) 做好设备配套和材料的连续供应。在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 机械设备的配套和物资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着移动模架的制梁速度。要求模架设备、钢筋混凝土原材料、波纹管和钢绞线、电动或手拉葫芦、张拉压浆设备、养护设施、电缆线等设备时刻完好, 材料充足且有备用。模架制梁任意环节的缺失或故障, 都会造成时间及人员的严重浪费。

(2) 努力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移动模架制梁需要作业人员对移动模架的操作和施工环节熟悉, 并具有较高的安全作业意识。如内模拼装施工环节, 熟练工较一般人员可节约1~1.5d时间。本项目移动模架法施工单片梁最快周转时间为12d, 较正常工期计划工效提高了20%。

参考文献

[1]《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 (TB10110~2011) [S].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2~2010) [S].

可移动模架 篇6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交通部《全国公路网规划》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沪蓉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C标段, 由我公司中标承建。起止里程:K9+083.115_K9+761.115, 全长678m, 主要内容为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工程, 共分两联, 第一联 (3×50+58+52+50) m, 第二联: (5×52+58+50) m。上部结构主梁设计为双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截面现浇连续箱梁, 纵坡为2.9%, 箱梁顶面设2%的横坡。箱顶宽15.4m, 底宽6.2m, 梁高2.8m, 底板厚度为0.25-0.7m, 全桥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

南引桥移动模架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最大跨度58米, 首跨施工最大现浇段长度52m, 一次性浇注施工段最大长度59.8米, 混凝土600余立方米, 上部结构荷载最大1600吨, 故定型为MSS1600-52/58型移动模架, 施工规模在全国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一。

2 MSS1600-52/58型移动模架基本组成

MSS1600-52/58系统采用桥面下支承型式, 自下而上分别由主梁支承系统、主梁移动系统、主梁、导梁、模架支承系统、模板以及主梁后吊挂设施等组成, 如图1《MSS1600-52/58型移动模架浇筑砼状态横断面总体布置图》。

3 移动模架的安装

C标段由于现场地形因素, 计划在2#-3#之间完成移动模架设备的拼装, 然后回退至1#-2#之间浇筑左幅首孔现浇箱梁。

安装钢支腿及三角架前搭设钢管脚手架, 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或者履带吊吊装就位。

安装钢箱梁时在每个钢箱梁接头部位搭设安装支架。支架高度需满足钢箱梁梁底超过竖向支撑千斤顶, 预留落架高度, 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导梁安装类同钢箱梁拼装, 导梁上弦与钢箱梁采用法兰连接, 导梁下弦与钢箱梁及导梁与导梁上下弦均采用销接, 安装与拆除均比较方便。

横梁与钢箱梁之间采用法兰栓接, 出厂前在厂内预拼编号, 现场一一对应安装完毕后在中间凸榫辅助导向顺利合龙。

移动模板及支撑系统按照常规方法安装。

移动模架安装完毕后, 为了检验模架的刚度等技术性能, 我们模拟50m首跨工况进行了等荷载预压、预压砂袋按照混凝土横向分布规律进行堆载。测量预压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变形, 同计算结果对比, 优于计算结果, 挠跨比原设计1/400, 实际达到1/500。预压卸载完毕后, 进行了模架横移开启、纵移、横移合拢等动配合调试, 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改。这两个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移动模架大临设备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跨施工后吊点悬挂, 是对主梁健康作出的选择, 同时也是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内容当中原则性的要求, 有助于消除或最大程度上减弱因为正常跨预应力张拉引起的施工缝处的强大剪力, 同时保证施工缝处断面协调一致, 主梁线条美观流畅, 后吊点大横梁吊挂系统在正常跨施工时安装, 大横梁底部装有动力轮箱带动的运梁小车, 纵移靠运梁小车携带, 运梁小车下面铺设轨道。

4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

详见图2《移动模架施工典型施工周期网络图》。

其中模架纵移过孔是移动模架施工的关键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工序:落架、拆除及安装横梁中间连接系、模架拉开横移操作、纵移、模架横移合拢、安装横梁中间连接系、顶升就位。

此外正常跨施工后吊点的处理还包含下列工序:拆除后吊点、后吊点横梁的纵向运输、后吊点顶升实施。 (见表1)

5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移动模架施工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等施工工艺基本类同满堂支架施工, 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仅全断面砼浇筑及现浇箱梁线型控制作一简要讨论。

5.1 移动模架施工现浇箱梁线型控制

实际控制标高 (设计标高位置处)

fc=f0+f1+f2-f3-f4+f5公式计算:

其中:

f0:线路设计标高;

f1:砼浇注后, 主钢箱梁的弹性变形, 由施工单位根据钢箱梁的参数计算;

f2:移动模架支撑系统的弹性与非弹性压缩变形, 在移动模架安装完毕后, 对移动模架进行等载预压, 以消除钢箱梁及支撑三角架的非弹性变形, 同时检验钢箱梁支撑部件的刚度。在后续需要接长钢支腿的工况下, 下部支撑钢支腿及上部模板支撑系统每个接头各估计1~2mm的非弹性变形;

f3:预应力张拉对砼箱梁线型的影响, 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

f4:现浇箱梁张拉压浆完毕后的箱梁的预拱度, 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

f5:正常跨施工时悬臂端后吊点下挠度由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 将其以线性分配计入施工段模型预拱度中, 影响较小。

实际施工过程中, 对50m首跨施工状态下设置好对应的预拱度后, 到施工50m正常跨时, 由于后吊点设置, 净跨变小, 但是扣除跟已浇悬臂端箱梁接触处的模板预拱度后, 净跨中的实际预拱度基本接近50-7.8=42.2m的实设预拱度, 模板调整工作量并不大。

钢箱梁刚度计算中均未计算模板、横梁、分离式纵移轨道等对整个模架系统刚度的贡献, 所以实际计算钢箱梁下挠度均稍稍偏向保守, 可根据预压观测结果及已浇梁跨实际下挠度不断进行修正。

5.2 移动模架施工现浇箱梁砼全断面浇筑要点

全断面浇筑砼现浇箱梁的难点之一是保证腹板与底板相交梗协处的砼密实, 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缝处前支点墩顶顶板不出现裂缝, 需要结合现浇梁钢筋、预应力孔道布置 (特别是梗协处的底板预应力孔道是否布置非常集中) 、底板梗协是否很平导致砼很难进入充满梗协等, 确定合理的浇筑顺序以及内模结构, 一般砼浇筑纵向顺序采用由跨中向两边, 即墩顶合拢的纵向浇注顺序, 横向采用先梗协-底板、腹板-顶板的浇筑顺序, 梗协处可内模板开天窗观察及辅助振捣, 具体落实过程要视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不断摸索坍落度等技术指标, 优化施工方案。施工顺序可参考图3。

结束语

以上便是笔者结合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工程就移动模架应用所做的一些粗浅的介绍, 具体的施工方法另文讨论, 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限于本人水平有限, 疏漏错误在所难免, 恳请各位领导与同仁不吝指正。

摘要: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法简称移动模架法, 是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之一、她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很有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施工方法, 本文针对南京长江三桥南引桥工程移动模架的施工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步骤及工艺控制要点。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篇7

1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的主要特点

移动模架法不需设置地面支架, 不影响通航和桥下交通。施工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施工环境, 保证施工质量, 一套模架可多次周转使用, 具有在预制场生产的优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节省劳力, 降低劳动强度, 上下部结构可以平行作业, 缩短工期;通常每一施工梁段的长度, 取用一 (跨) 孔梁长, 接头位置一般可选在桥梁受力较小的部位;移动模架设备投资大, 施工准备和操作都较复杂;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宜在桥梁跨径小于50m的多跨长桥上使用。逐孔现浇施工与在支架上现场浇筑施工的不同点在于:逐孔现浇施工仅在一跨梁上设置支架, 当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后移动支架, 再进行下一跨逐孔施工;而在支架上现浇施工通常需在连续梁的一联桥跨上布设支架连续施工。因此, 前者在施工过程中有结构的体系转换问题, 混凝土徐变对结构产生次内力。对中小跨径连续梁桥或建造在陆地上的桥跨结构, 可以使用落地式或梁式移动支架。

采用落地式或轨道移动式支架逐孔施工, 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也可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上使用。每跨梁施工周期约两周, 支架的移动较方便, 但在河中架设较为困难。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 可以采用非落地支承的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 称为移动模架法。这种施工方法近年来发展较快, 由于它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给施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移动模架法适用在多跨长桥, 桥梁跨径可达30—50 m, 使用一套设备可多次移动周转使用。为适应这类桥梁的快速施工, 要求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目前, 移动模架已得到广泛应用, 它像一座严密而坚固的、沿着桥梁跨径全封闭的“桥梁工厂”, 随着施工进程不断移动连续浇注施工。

2 移动悬吊模架施工

移动悬吊模架的型式很多, 各有差异, 其基本结构包括承重梁、从承重梁上伸出的肋骨状的横梁、吊杆和承重梁的固定及活动支承三部分。承重梁也称支承梁, 通常采用钢梁, 用单梁或双梁依桥宽而定。承重梁的前段作为前移的导梁, 总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的两倍。承重梁是承受施工设备自重、模板和悬吊脚手架系统的重力和现浇混凝土重力的主要构件。承重梁的后段通过可移式支承落在已完成的梁段上, 它将重力传给桥墩或直接坐落在墩顶。承重梁的前端支承在前方墩上, 导梁部分悬出, 因此, 其工作状态呈单悬臂梁。移动悬吊模架也称为上行式移动模架、吊杆式或挂模式移动模架。

承重梁除起承重作用外, 在一孔梁施工完成后, 作为导梁带动悬吊模架纵移至下一施工跨。承重梁的移位以及内部运输由数组千斤顶或起重机完成, 并通过中心控制室操作。承重梁的设计挠度一般控制在L/500一I/800范围内。钢承重梁制作时要设置预拱度, 并在施工中加强观测。

从承重梁两侧悬出的许多横梁覆盖桥梁全宽, 横梁由承重梁上左右各2~3组钢束拉住, 以增加其刚度。横梁的两端悬挂吊杆, 下端吊住呈水平状态的模板, 形成下端开口的框架并将主梁 (待浇制的) 包在内部。当模板支架处于浇混凝土的状态时, 模板依靠下端的悬臂梁和锚固在横梁上的吊杆定位, 并用千斤顶固定模板。当模板需要向前运送时, 放松千斤顶和吊杆, 模板固定在下端悬臂梁上, 并转动该梁, 使在运送时的模架可顺利地通过桥墩。

3 支承式活动模架施工

支承式活动模架的构造型式较多, 其中一种构造型式由承重梁、导梁、台车和桥墩托架等构件组成。在混凝土箱形梁的两侧各设置一根承重梁, 支撑模板和承受施工重力。承重梁的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 浇筑混凝土时承重梁支承在桥墩托架上。导梁主要用于运送承重梁和活动模架, 因此, 需要有大于两倍桥梁跨径的长度。当一孔梁施工完成后进行脱模卸架, 由前方台车 (在导梁上移动) 和后方台车 (在已完成的梁上移动) 沿桥纵向将承重梁和活动模架运送至下一孔, 承重梁就位后导梁再向前移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施工工艺,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由于具有多种优良特点, 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还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努力。鉴于作者水平有限, 今后还需加强锻炼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再接再厉, 争取为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以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为研究核心, 详细阐述了移动模架逐孔施工的主要特点、移动悬吊模架施工、支承式活动模架施工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技术,支撑式

参考文献

[1]曾金鸿, 贾志营, 李英才.迈步式移动模架在渡槽施工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 2004, (8) .

上一篇:产妇手术下一篇:高校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