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对移动通信(精选8篇)
移动对移动通信 篇1
公用移动通信的发展对专用移动通信的影响论文
在移动通信日益发达的今天,专用移动通信网曾经面临着难以取舍的抉择,本文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两网优势互补为根本,对发展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作了陈述,提出了建议。
1 专用移动通信设备的现状
为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各部委十分重视信息网的建设和改善,基本上都建有自己的专用通信网,以卫星通信为主,微波与光纤通信为辅,主要用于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而从调查中了解,在我国,用于工作、生产一线的无线调度和应急移动通信设备仍以点对点的短波、超短波电台和常规对讲机为主,甚至不少信息靠人工采集传递,相当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由于各部门初建集群系统时,主要供领导和管理干部使用,是以电话互联为主的双工通信,很少用于一线的生产调度。特别是在1992年~1994年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发展初期,价格昂贵,扩容不足,不少单位就用集群通信向社会提供服务,与蜂窝通信竞争,号称“二哥大”,步入误区。
2 关于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之间的关系
本次调研的课题之一,认为公众移动通信网与专用移动通信网虽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渗透,在使用上可相互补充,但不能相互代替。原因如下:
2.1 两网在通信方式、业务范围等方面均有区别(详见表1)
2.2 集群通信系统的功能更能满足指挥调度工作的需要
随着公众网不断扩容、完善,满足领导层日常工作联络是可以的,但其功能不能完全满足一线指挥调度需要。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除具有选呼、群呼、等级优先、强拆强插等调度功能外,还具有单工、脱网直通和较强的加密功能,这是公众网所不能满足和保证的。在指挥调度中接续时间的快慢往往是事情成败、经济损失大小以及能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集群系统的接续时间小于300ms~500ms,而在热点地区、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时,公众网常出现信号阻塞,无法保证通信及时,往往贻误战机,造成损失。
2.3 两网服务对象各异,单独建网为宜
通信网的建设和使用都是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多种系统,以确保通信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和地点都能畅通无阻,这对于信息化社会更为重要。移动通信网中公众网是面向社会面向个人的,而专用网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用于一线工作的指挥调度,尤其是用于应急事件和抢险救灾,因此必须单独建网,这并不是重复建设,而是通信手段的相互补充。
2.4 两网分设有利于各自利用分配的频率资源
频率资源不能再生和制造,只能想法充分利用。在我国公众移动通信和专用移动通信都已分配有频率使用范围,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频率资源更为紧张,将专用调度与公众网共用,从频率利用上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2.5 两网运营方式不同。分开建网便于按需选用
公众网是经营型网,专用网多是非经营型的。各业务部门认为公众网即使具备全部调度功能,但收费高,一线的指挥调度工作使用的次数多及时间长,所需费用也是各部门无法承受的。
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3.1 所调查部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3.1.1 水利系统
公众网(GSM)不能满足水利指挥、调度的要求。但在汛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水利系统要单独建设自己的专网。平时可以与其它部门共用,汛期必须专用。水利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的使用有季节性特点,主要在汛期抗洪救灾。
从总的发展上,水利专用通信骨干网中以卫星、微波为主,集群为辅。集群通信建于重要堤防,作为应急网,用于汛期的调度及平时的维护。全国重要堤防要全部覆盖。水利系统最高目标是实现汛情的图象传输。
3.1.2 交通系统
内河、海运、公路专用通信是现代化动态管理实现指挥调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内河与海洋专用通信网主要用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上治安及航运经济发展等。公路专用移动通信网主要用于公路工程、路政管理及公路运输等。
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网有以下特点: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②是链状通信网;③所需基站多;④用户量不大,每个基站大约30个~50个用户等。⑤要求接续时间小于500毫秒,具有漫游功能、越区切换和脱网功能。
运输管理方面是专用移动通信的一个较大的潜在市场,在交通汇集点全国建有54个枢纽港,各港口以信息服务为主,用户量大。运输管理公司将是共用专业调度网较大的用户。
3.1.3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通信与电厂同时建设。一般通信项目的投资都挂在基建项目上。由于投资规模大,模拟集群上的时间不长,预计电力系统最近对数字专用移动通信不会有太大的需求。
从长远来看,电力调度自动化方面的需求较大。主要在各变电站电力供应情况、电力线路运行参数的集中汇总供电局调度所,据此进行控制操作。数字集群在解决数传及指挥调度方面,市场相当可观。
3.1.4 铁路系统
铁路本身的特点决定现有GSM不能满足铁路的要求。随着列车的提速,“安全正点”对指挥调度网的要求就越发迫切,集群通信系统适合铁路的要求。现铁道部门上下已统一认识,领导日常工作可用GSM手机,一线的指挥调度靠集群调度网加已有的列调网。
3.2 我国数字集群市场需求
在被调查的部门中,大部分认为建立专用集群调度系统是必要的。根据各部门的需求情况,以及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建网特点,我们作了如下保守预测:
数字集群的潜在市场需求:800万~900万部移动台,14万~15万个信道,500亿元的`市场价值。
其中最有市场潜力是共用的经营性的(或称为商用的)集群调度通信网(国际电联称为PAMR),这也是国际集群通信系统发展的趋势。
4 建议
4.1 明确发展集群移动通信产业的战略地位,对其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移动通信从应用方面可分为两大类:公众移动通信网和专用移动通信网,两者虽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发达国家的两网均是同步发展的。
从调研情况看,我国集群通信网的建设由于90年代初曾步入使用误区(前已叙述过),使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公众网的发展。近两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现代化管理转变,因此,各部门逐步走出误区,进一步认识到调度移动通信网的重要性,要上集群通信网,这种要求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发迫切。现在国家十分重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议国家利用这一大好契机,在重视公众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战略地位,抓好专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4.2 专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上
特别是近两年来,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组织下,国内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已经成立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联合体,不仅协助国家标准工作组在国外技术资料的消化分析上、技术体制的优选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在产品的开发上进行了预研,有了一定基础,如国家加以扶持,一定能尽早为使用部门提供自己的设备。
4.3 抓紧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订工作
这次调研,各部门都希望抓紧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订,拖的时间太长会影响使用。
制订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体制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国家标准任务,主办单位是广州通信研究所会同邮电传输所和国家无委办,~完成。在国家标准工作组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联合体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的工作,从国外七种技术体制中初选出三种:FHMA、iDEN、TETRA供侯选。技术体制的最后确定还有待于试验网的进展情况。
我们认为:如选取国外技术体制,不仅要看是否先进,关键要看国外公司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的程度,真正做到以市场换技术,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国家标准工作组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参与,进行协调、干预,加强调控力度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定进度。
移动对移动通信 篇2
1基于分布式协同技术的高效节能系统
绿色无线通信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向。移动通信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较传统蜂窝系统能有效地增强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 比集中式分布系统有更高的容量, 对创建环保型网络来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但是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 即小区边缘问题。该通信系统以信号源为中心, 向外辐射形成六边形, 因此小区边缘的线谱频率和信号强度都比较弱, 下行链路频谱效率随着基站与终端位置距离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 其重要原因就是终端接收功率本身随距离增加的指数下降;上行链路手机需要的发射功率随距离增加线性增加。因此, 要想提高小区边缘信号的强度, 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传输模式的弊端。
协作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每个基站都设置了多个信号收发处和基站信号处理系统, 能够有效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不足。该系统将天线等间隔的分布在整个小区中, 使得小区边缘与中心的信号强度大体相等, 实现了小区电波的全覆盖。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只要接入基站, 就可以利用天线的实时、动态信号传输, 及时接受、 发送信号, 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率。
2无线网络与绿色无线通信的对比
2.1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
早期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受技术的限制, 采用的是单一制式, 只能实现单一的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 现代意义上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信息业务, 并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制定了多种体制、彼此独立的无线网络平台, 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但是这种网络通信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采用的是多种异构无线接入技术, 因此导致不同的网络格局之间难以相互沟通, 产生了许多“信息孤岛”。
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多数网络用户会因无线网络环境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更改而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 无线网络运营商的成本投资也会急剧增加, 并且伴随着高风险, 网络管理难度增加, 很容易导致整个无线网络的崩溃。因此, 这种“烟囱”式的异构网络格局成为制约无线网络进一步突破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 运营商在线路更换、维修过程中必须投入额外的电力、人力, 加剧了能源浪费, 与当前节能环保、绿色通信的主旋律不相符合, 因此, 必须采用新技术, 重新组织网络架构, 实现有线资源的科学配置, 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异构性异构融合问题。
2.2无线网络和绿色通信的关系
知无线网络和绿色通信的关系包括两点:一是基于认知无线网络, 网元可通过认知信息流获取重配置因素;二是通过重配置可以统一的规划和改变终端的软件来省掉重复建设。在认知无线电里需要联合资源管理。包括在多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 调度的方式, 以及以资源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为目标的全局优化。动态的频谱管理可以在认知无线环境的基础上, 自适应选择信道衰落相对较小的频谱和相应的发射方式进行发射, 使得发送功率最小, 降低干扰, 提高吞吐量。设计高效协议, 降低信令等开销的同时, 也降低了多余的功耗, 达到节能的环保目的。
3 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从追求宽带高速到追求节能环保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尽可能的提高宽带传输速率, 一直是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无线网络用户的数量激增, 现有的无线网络通信难以满足全部网络用户的需求, 因此必然要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传输速率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二是无线网络用户增加后, 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也随之攀升,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因此大量的多媒体业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增加了无线通信的数据流量, 也是宽带追求高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无线通向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能源开销、 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成为网络用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绿色通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可以说, 基于节能环保的绿色无线通信技术是科技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 发展绿色无线移动通信, 既是新机遇, 也是新挑战。
对无线移动通信, 其“绿色”的含义就是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无线移动通信中最重要的资源是频谱资源, 这是其有别于有线通信和其他工业产业的一个主要资源特征。另外, 还有能量资源和站点资源、设备材料资源等。目前在节能减排方面, 我们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少工业污染, 这是一个近期的、短期可见成效的目标。实际上, 研究无线通信绿色化, 就是要根据无线通信的特征和目标, 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站点资源, 减少功率, 降低排放, 节省能源, 避免电磁污染和信息污染。
3.2无线移动通信绿色化的核心
实现由追求更高、更快的数据传输能力向追求效率的转变, 在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传输;实现由追求技术能力向追求应用能力的转变, 以合理、有效的应用需求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过去几十年中, 我们不遗余力地追求更高的信息传输能力、更高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新的频谱资源, 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未来无线移动通信, 要努力建立更有效的信息传输体系, 开发更有效的应用频谱的技术, 和更有效的信息应用方法。
结束语
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是在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由于绿色移动通信涉及范围广, 因此很难通过简单的技术处理和结构优化完成, 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 从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为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打下良好基础。我国多数企业都已认识到绿色通信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潜力, 为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摘要: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无论是在技术设备还是应用领域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无线移动通信普及的基础上,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绿色环境成为无线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协同技术的高效节能系统, 随后对无线网络和绿色无线通信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的, 最后对绿色无线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展望。
关键词:绿色无线通信,分布式协作通信,传输效率
参考文献
[1]牛伟书, 何志英.解析对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7) :131-133.
对3G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看法 篇3
2002年1月8日,随着中国联通新时空CDMA网的开通,中国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本文作者通过对国际上3G移动通信发展态势的分析,归纳出3G移动通信目前“三足鼎立”的现状;通过对3G与GPRS、WLAN等技术特性的比较,肯定了3G在未来移动多媒体应用方面的优越性能及光明前景;并指出中国3G的发展对国际3G格局的走向影响深远。
编者按
3G的推出曾热热火火,3G的发展却未雨绸缪。曾为人们勾画出未来通信美景的3G系统一再推迟其商用的时间,由此引发了业界的纷争。虽然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已人所共识,但对于3G这一新生事物,其技术、设备、市场、运营目前都受着种种因素的制约,其未来走向一时仍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观点一:虽然3G的发展一时受挫,但任何新生技术在得到广泛应用之始,诸多影响总是难免,3G的发展将不会受其他所谓替代技术的影响,仍会一路高歌,带来全新的应用。
观点二:3G商用的一再推延和市场的缓慢拓展,已彰显其发展后劲不足。除去其某些应用可被其他技术实现外,崭露头角的下一代移动通信——4G的发展前景更令其相形见绌,3G因此可能夭折。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2002)03-28-03
1 3G发展面对的态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从第1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到第2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以GSM为主体,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增长,其技术、设备、业务和运营不断推陈出新,这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想到的。
GSM是在欧洲各国第1代系统各不相同,移动终端在西欧漫游十分困难,越区切换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以试图建立一个全球统一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欧洲前后历经近8年的努力,修修补补,形成了世界上第1套网络设计完整、接口定义清楚、承载业务明确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由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利益的驱动,美国、日本各不示弱,也分别开始研制自己的数字移动通信新系统并投入使用。由于多种原因,包括自身的技术保护、产业保护和市场保护,日本的第2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仅在日本国内使用和运营。美国尽管在各个领域有独霸世界的野心,但对移动通信的发展潜力和极大市场前景估计不足,没有行政力量和金融市场的积极介入,而出现了CDMA系统孤军奋战和TDMA并存的局面。当美国企业意识到移动通信的诱人前景时,TDMA系统的市场已大多被GSM占领,不得不全力推动CDMA的应用。
GSM在全世界的发展,使美国为力争CDMA系统在移动市场的应有地位和份额而艰苦努力。而国际电联(ITU)牵头组织的未来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后为IMT 2000)标准的研究,为日本走向世界移动通信市场找到了出路。
IMT 2000的研究发展成第3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原本希望能制订统一的国际标准,结果越讨论越多,越研究越复杂,最终不得不提出“家族”概念,分门别类,各有地位。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态势,我们明确地选择了FDD(频分双工)方式的WCDMA,cdma 2000和TDD(时分双工)方式的TD-SCDMA。其中TD-SCDMA标准是中国电信人100年来首次提出的标准化建议。
对于第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ITU的标准化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极快普及。因特网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为以提供多媒体业务为特征的第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市场的期待、商家的炒作、政府的介入和各种研讨会、展示会的渲染,对第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赋予了过高的期待。当热闹过后,人们冷静面对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艰辛和投入,面对各自的利益需要和对手的进展,开始真正制订自己的发展策略时,对3G的种种说法就开始产生。
国际上对3G的态度,从目前情况看,不管各大企业怎么说,大体上可以分成3种:一是日本,希望通过3G进入移动通信国际市场,对3G的推动十分积极努力,政府和民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是技术开发、业务开拓和商业运营都已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进展,开始证明了WCDMA系统的商业价值。二是美国,基于cdma one系统已开始在中国运营,在该系统上加以改进就是cdma 2000 1x,于是相关厂商开始宣传现有CDMA系统即将进入第3代通信。美国还有一股势力在做无线接入,试图想以IEEE 802.11系列为基础,推出以笔记本电脑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为终端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WLAN),加上Internet的移动IP技术,实现漫游功能,也认为会成为第3代系统。但问题在于它不是国际标准,越区切换和手机应用还有待开发,同现有移动系统的平滑过渡也是问题。因此推迟3G,对美国的哪一方面都是有利的。三是欧洲,由于GSM占据全世界2/3以上的运营市场,欧洲厂商,包括政府,决不想轻易退出这个舞台,或与别人重新分配这个市场。于是他们在现有GSM的基础上,尽量希望能支持或象征性地支持数据业务,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于3G的发展,技术上在抓紧开发,商业应用迟迟未动,商业试用也一推再推,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影响3G的进程,他们会一再推迟下去。GPRS对有信道闲置的情况是不错的,可以提供一定的临时性的数据传输能力,对欧洲很合适。对中国就不大一样,有数据业务的地区GSM信道特别忙,而有信道闲置的乡镇又看不到很快到来的业务需求。
综上所述,3G的发展正面对三强鼎立、各有企图的态势和局面,日本单方面的努力改变不了现实,美国、欧洲的冷处理会到何时,将视中国的发展和动作而定。
2 3G与其他系统
因特网应用的普及和因特网上各种业务的出现,对无线移动通信的传统应用(移动语音通信)带来极大冲击和挑战。日本imode业务运行的成功,推动了各厂商都积极参与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而各显神通。于是出现了各种支持IP业务的技术、协议和系统,所谓2.5代的叫法就应运而生,新型无线移动通信的全新系统也就出现。
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电路技术,采用FDMA(频分多址)方式,实现有限用户语音通信的系统,在蜂窝结构实现大区覆盖、RF技术实现频分多址、终端漫游和越区切换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从开始运营到现在美国仍在应用,它已经有相当大的改变,但该系统的实质技术和基本应用并没有明显变化。
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利用数字处理技术,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式,实现大量用户的语音通信和短消息服务,在SIM卡(用户身份模块卡)应用、轻小手机和网络管理上卓有成效。基于未来移动数据通信的潜在需要,为了充分发挥无线传送效率,GSM在标准化制订过程中,就提出了在适当调整信道安排和时隙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数据业务的GPRS协议标准的制订。因此,GPRS是基于GSM正常业务有空闲的情况下对GSM功能和业务的补充和扩展,以在GSM业务空闲时传送一定速率的数据。GPRS能提供的数据业务传送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不是GSM的主业,要利用它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媒体业务通信的要求是不现实的。
宽带无线接入是为支持无线多媒体业务而出现的,特别是WLAN。WLAN在近期实现用户漫游的基础上,在多媒体业务应用方面很有市场前景。但是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较,没有移动能力、没有对抗衰落信道和移动环境的能力、没有手机等,在习惯手机通话的今天,要把宽带无线接入作为移动通信的主流系统,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甚至有极大的困难。当然,以笔记本电脑作为应用终端的WLAN在高速宽带无线接入应用上有无可争辩的优势。
在面临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应用的大潮中,还有些系统在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不过笔者认为,时间不会太长,只要主要业务目标锁定移动多媒体的3G投入应用,这一纷争就会渐趋平静。因为针对多媒体业务的其他系统如宽带无线接入,却不适合移动通信;适合移动通信的GPRS等,又不是主要针对多媒体业务而设计的。在3G的发展面前,这些应用都会迅速“褪色”。
3 中国发展3G的策略
第3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在中国移动通信史上可谓起步早、投入大、成效显著。自1996年5月,由科技部“863”通信主题专家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黄山组织WCDMA技术国际研讨会以来,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各大企业和大专院校的积极参与下,中国3G的标准化研究、技术研究和系统研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
关于标准化研究,中国提出了针对TDD方式的TD-SCDMA标准化建议,并得到国际电联3G标准化研究组的认可,该标准已成为3G的国际标准建议之一。中国目前对WCDMA,cdma 2000 1x无线技术和系统技术,对TD-SCDMA无线技术已经完全掌握,拥有了自主开发WCDMA,cdma2000 1x和TD-SCDMA技术、设备的能力。中国3G系统的研究成就,在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所组织的3G WCDMA设备的MTnet测试中得到充分反映。在有10家通信企业提供设备参与的这次测试中,包括中兴通讯在内的3家中国企业的测试结果都名列前茅,不差于其他国际著名公司。
按有关中国国内企业的3G发展安排,2002年下半年,最迟年底前,会开始3G的外场试验,试验大约经过5~6个月。如果成功,就有望在2003年中期或者下半年得到运营商的支持,开始商用试验。商用试验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到2004年,中国就完全有可能开始提供3G的商业运营,到“十五”计划结束的2005年,会在全国铺开。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中国才会有稳定可靠的3G系统和运营服务提供应用。这样的日程可能比国际上多数先进国家的运营时间推迟1年。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中国国内企业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赶得上,使自己的产业和系统在市场上有更大的影响和份额。
我们同时也要冷静地看到,目前国内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水平同国际著名企业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在系统设备上的差距已经在缩小,但手机的研制能力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有较多新出现的中小企业看到这样的市场需求,主攻手机芯片和手机成套解决方案,但要在2004年拿出自主生产的手机,还有相当大的难度。2002年和2003年对于中国3G的发展非常重要,有待集中精兵、相互协调、联合开发、共同发展。
对于中国3G市场的发展,技术和系统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们就没有中国自己的3G。但是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和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同时也很重要。什么业务在中国最受欢迎,什么业务在中国最需要?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3G系统的能力发挥依赖于技术,真正做到能自动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多媒体业务需要、自动适应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自动适应不同应用和系统接口……这些都还要求我们继续努力研究和开发。只有把各种有效的自适应技术应用到3G系统中,才能使3G系统变成自适应系统和智能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力和作用,使之更优异于别的3G系统,提高系统的技术竞争能力。
3G系统的竞争能力还依赖于成本。为降低成本,能明显降低系统规模、降低信号处理复杂度、降低协议系统开销等的技术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降低20%,就意味着效益提高20%,竞争力提高20%。
因此我们要在已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开发更好的结构、算法和更好的处理方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目前三强鼎立、各有企图,是3G发展面对的态势;鱼龙混杂、各显神通,是3G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强身健体、适时出击,是中国发展3G的策略。中国自主研究开发的3G系统及其市场应用,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收稿日期:2002-04-20)
作者简介
研究用户对移动支付的看法论文 篇4
摘要:本文在TAM 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感知的可试用性、感知成本、感知的信任及其影响因素,将TAM 模型改进成为对于分析移动支付更加适用的模型,创新性的提出了移动支付用户接受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来回收了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看法。利用回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学;移动支付;TAM 模型;感知的信任
0 引言
随着移动终端的越来越普及,以及3G 网络和业务的迅速发展,各种移动互联网业务都有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更是各种各样的增值业务的载体。移动支付作为一项重要的增值业务,是运营商发展的重点,对消费者来说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的产生。而这种支付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消费者的生活和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尽管是近几年才得到发展,但是因为他的方便性,缩短了用户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剔出了很多无价值和乏味的活动,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着巨大的价值。 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移动支付对于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在国外也有成功发展的先例,但是始终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井喷式发展。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对其有用性的认识不足?还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不易培养?或者是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信任不足导致没有大规模使用?本文就着力研究消费者接受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并观察信任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于移动支付采纳因素的研究多是基于TAM 模型,本文先对TAM 模型进行介绍。Davis 以TRA 为理论基础,吸收了期望理论模型、自我效能理论等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技术接受模型的框架如所示。
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 of Use-PEOU),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TAM 模型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行为意向是由某人想用的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的,想用的态度是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共同决定的,感知的有用性是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的,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同时外部变量为技术接受模型中存在的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联系[3]。
此外,对于TAM 模型在无线互联网以及无线金融方面的研究,学者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相继出现了很多改进的TAM 模型。包括Lu 和Yu 等在综述了以往技术接受模型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无线互联网的接受特点,提出了无线互联网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将感知有用性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4]。Kleijnen 等提出无线金融的消费者接受模型,将用户特征及环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其中也包括对于与移动技术的掌握情况等因素,此外将感知的成本和感知的系统质量作为影响态度的重要因素,也充分考虑到了移动商务在这方面的特殊性[5]。
2 研究模型及假设
从前面的文献综述中可知,TAM 模型包括五个因素: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态度、行为意向和实际使用。研究指出,使用态度对行为意向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而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实际使用。同时,感知的有用性对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有正面的影响的假设已经得到了验证。当消费者使用了移动支付时,他们实际上就是接受了新的技术。所以,可以使用TAM 理论来研究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当消费者认为移动支付对他们的工作或者日常生活有帮助时,他们就会形成对该服务的正面态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其行为意向和实际使用。
本研究将TAM 模型作为研究移动支付接受度的基础模型,并综合加入可试用性和信任相关因素,得到移动支付用户接受模型。外生潜在变量有五个,分别是服务的可试用性、感知的服务成本、信任倾向 、基于制度的信任 、对服务商的信任。内生潜在变量包括五个:
感知的有用性 、使用态度 、感知的信任[6]、行为意向 、实际使用 。研究模型如所示。
由于本研究是以TAM 模型为基础,加入了可试用性、感知成本和信任相关因素,所以研究假设包括基于TAM 模型的假设,可试用性、感知成本相关假设和信任因素相关假设。
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H1: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其实际使用。
H2:消费者的使用态度显著影响其行为意向。
H3:感知的有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行为意向。
H4:感知的有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态度。
H5:服务的可试用性显著影响感知的有用性。
H6:服务的可试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态度。
H7:感知的服务成本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态度。
H8:感知的信任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态度。
H9a:信任倾向显著影响感知的信任。
H9b:基于制度的信任显著影响感知的信任。
H9c:对服务商的信任显著影响感知的信任。
3 实证研究
本文在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测量各个变量的问题,并将使用Likert7 级量表进行衡量。共回收问卷349 份。在去除前后矛盾、未完整填写等无效问卷8 份后,剩下有效的问卷341 份。本研究中的研究数据分析都是基于有效问卷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3.1 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度,包括稳定性(stability)和一致性(consistency)。效度是指量表真正能够反映想要衡量事物的特性和功能的程度。本文采用Cronbach Alpha 系数衡量衡量问卷的信度。根据Guielfod(1965)的建议,当α 值大于0.7 时,表示信度很高,若α 值介于0.7-0.35 之间时,则为可接受的信度,而小于0.35 时,则为低信度。本研究的CronbachAlpha 系数如表1 所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变量的Cronbach Alpha 值大于0.8,表明本研究中编制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但是感知的信任的总体信度较低,并且感知的信任的第三个测度项TRU 的校正的项总相关性为0.044(小于0.3),删除此项后感知的信任的Cronbach Alpha值变为0.876,有很大提升。此项符合删除条件,将其删除。
3.2 效度检验 然后用SPSS 对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抽取和最大方差旋转,得到的各个变量的因子负荷值如表2 所示。
在分析结果矩阵中,TSP1 和对服务商的信任其他三个测度项不在一个变量上,所以其效度不佳,将其删除。其余各个测量项在相应变量上的因子负载值都大于0.5,交叉变量的因子载荷值没有超过0.5,这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3.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 结论
本文给出了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影响用户态度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服务的可试用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影响感知的信任的三个变量中,只有对服务商的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感知的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下面分别讨论各个变量间的关系及对消费者接受移动支付产生的影响作用。
1)使用态度同时受到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服务成本以及感知的信任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的服务成本和感知的有用性两个因素对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感知的信任也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态度,但影响程度不及感知的服务成本和感知的有用性。这表明了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费用下针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供切实有用的服务,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降低消费者的感知成本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程度。结果同时表明,当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总体感觉较好时,通常很容易产生使用的意向,并最终产生实际使用行为。
2)本研究的结果验证了TAM 模型中的对应假设,然而感知的有用性并不直接影响行为意向。这可能与移动支付现阶段还没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清楚地认识有关,虽然移动支付很有用,但是消费者对其的认知不到位和消费习惯还没有被培养起来,并且网上支付、信用卡支付等传统方式仍有较多的用户群和较强的消费惯性,要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移动支付的有用性还需要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3)服务的可试用性显著影响感知的有用性这个假设得到了证实。这就表明,用户对于没有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往往需要通过试用阶段来增强所感知的服务的有用性。像移动支付这样的新型的服务,并且与消费者以往的行为习惯有较大的不同,像消费者提供较好的试用服务和较长的试用期可以增强消费者的有用性感知。也就是说,消费者需要试过以后才知道移动支付有用。例如现在北京移动推出的手机钱包免费开通并且使用可以获得奖励的活动就可以通过增强移动支付的可试用性来增强消费者感知的有用性,这对于推广移动支付是大有裨益的。
4)在影响信任的三个因素中,信任倾向和基于制度的信任都对消费者感知的信任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用户的信任倾向对于用户感知到的信任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移动支付的服务商主要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经营规模较大,基本上都是值得信任的,因而对服务商的信任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作用并不是那么显著。
5 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为对象,受限于该群体母体的总数及界线并无法准确的计量,因此无法进行随机抽样,而采用便利抽样。在抽样概率上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中国硕士提供大量免费工商管理硕士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2] 李娜. 日本、韩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启示. 信息性科学, 年:71~72.
[3] Davis ,F.D.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 - 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and results[ Z] .Ph. D. dissertation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 Cambridge ,MA ,1986.
[4] Lu JC S, Liu C, Yao J E.Yu.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Wireless Internet. Internet Research, :206~222.
[5] Kleijnen M, Wetzels M, Ruyter K D. Consumer Acceptance of Wireless Fin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Service Marketing, . 8(3):206~217.
移动对移动通信 篇5
2009年10月28日 作者: 转载出处:广东移动
推荐人:youndy 各合作伙伴: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梦网业务的健康运营,我司近期将对合作伙伴在媒体宣传和终端渠道等推广过程中不明示资费、利用不健康内容诱导点播、强行订购、重复计费等违约行为进行重点整治,要求各合作伙伴对以上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同时对移动梦网业务存在的违约行为进行举报。
一、严格进行自查整改
1.要求各合作伙伴从业务内容、资费、逻辑、渠道四方面展开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根据前期客户投诉和业务拨测,发现部分合作伙伴的业务出现了不明示资费、自动点拨扣费、强行订购等违约行为。请合作伙伴自查整改,严格按照移动梦网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业务。请各合作伙伴在11月13日前完成对自身业务运营和渠道推广问题的梳理整改,并按附件一的模版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自查表至我司,并同时发送一份电子版至我司(收件邮箱:***@139.com),自查对象为广东本地的短信、彩信、WAP、IVR、广东本地接入的全网短信、彩信SP。近期我公司将针对以上违约行为进行重点拨测,如发现违约,将按《移动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V5.0》从重从严进行处理。
2.请各合作伙伴加强对自身业务平台的日常监控。重点监控业务运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业务异常增长、异常订购等,如多用户同一时间同一业务代码扣费、单用户同一时间全业务订购等。对监控中发现的异常情况采取业务暂停、增加二次确认等处理措施,请各合作伙伴按照附件一自查表模版及时报备,同时我司也将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平台的监控。
二、主动加强对市场的监督
为了加强移动梦网的管理,引入良性监督机制,欢迎各合作伙伴进行主动拨测和违约业务举报。请各合作伙伴对发现的问题按照附件二举报模版填写、取证、并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违约业务举报取证方式如下:IVR业务采用录音方式取证,业务内容含有不健康、诱导等违约行为采用录像方式进行取证,其他情况均采用照相方式进行取证。取证模版如附件三、四、五所示。所有取证材料请邮寄光盘,寄至广东移动梦网合作服务中心,并在邮寄封面上注明“举报材料”。
我公司后续将针对自查和举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拨测核实,并按照《移动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V5.0》进行处理。
三、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华景路1号南方通信大厦10楼移动梦网合作服务中心,收件人:客户经理
如有疑问,请在“梦网之窗——在线问答——考核问答”提问,我司将安排专人回复。
特此通知。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
移动梦网合作服务中心
移动对移动通信 篇6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做为中石化直属院,对信息保密的要求更为科学和规范。伴随信息系统网络化发展和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作为网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涉密计算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以下简称计算机)以及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及U盘等外接存储介质)的安全保密问题突现出来,成为当前保密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已成为有效保障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基础。
二、国内外相关管理和技术现状
1、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保密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于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等高新技术设备的保密管理和使用安全问题,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从1998年起到2006年先后下发了多个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规定,中保委的2005年和2006年工作要点也提到要加强对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并要求抓紧开发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高的保密技术产品,国家保密局也制定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终端安全与文件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等相关保密技术标准。燕山分院也在2005年下发了《燕化研究院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办法》及《燕化研究院国家秘密电子文件管理办法》两个制度文件。
从国外的情况看,据对40多个国家的调查统计,已制定信息安全专门法律的国家占40%,修订原有法律的占60%。美国商务部下属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也制定了新的计算机安全准则《对联邦信息设备的推荐安全控制》准则共1200多条,涉及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管理、操作和技术检查,意在保障美国非国防用途信息设备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准则涵盖涉及信息安全的17个领域,重点放在风险评估、对突发和意外事故的管理、对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访问控制和对使用
者的鉴别认证等。
2、计算机安全保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针对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容易丢失、数据信息容易被非授权获取等特点,国内外相关设备厂商采用安全芯片、防盗报警、指纹识别、智能卡识别、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相继推出了各类安全技术和加密移动存储介质,如具有芯片级文件保护和指纹识别系统的联想昭阳系列和IBM T系列对数据提供了有效的安全防护,华旗资讯具有硬件加密和指纹加密功能的移动存储介质。此外,国内的安全厂商也开发出一些针对计算机防护和移动存储介质鉴别的安全产品,如基于UKey的终端安全与文件保护系统、可信介质管理系统等。
燕山分院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应当指出的是,目前在分院的信息保密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在管理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都有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不够具体,可执行性弱。这些规章有的还停留在制度、条例的层面,没有上升为法制、法规的高度。从专业技术管理的角度虽做了些工作,但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力度不够、政出多门,没能实现综合性的管理和协调,没能实现以人为中心,以管理为桥梁,以技术为支持的管理体系。从技术方面来看,主要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
三、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风险隐患
目前,对于燕山分院办公网及涉密信息系统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网络终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计算机及笔记本已成为科研人员办公的基本工具,并作为网络终端或涉密单机来使用,但这又给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了新问题。移动存储介质因其通用性强、存储量大、体积小、易携带等特点而得到广泛使用,但这也造成数据拷贝不受限、违规交叉使用等新情况。下面从日常使用和管理的角度对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风险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一)设备丢失
1、借用审批手续不全,设备随意外出无登记。公用的笔记本电脑借用审批登记监管不严,存在设备借用不审批、外出不登记和设备长期借用不按期归还、不定期复检的现象。
2、设备外出防护薄弱,侥幸心理大意易丢失。个别涉密人员在携带笔记本电脑或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时存在侥幸心理,将设备放在宾馆自己外出或让不认识的人代为看管,也有的将设备放在自己防护范围之外。
3、设备备案登记不详,归还技术检查不详细。对涉密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没有进行编号和详细的登记。无法做到设备唯一性标识,以至于设备丢失和恶意替换也无法检查和发现。
(二)违规使用
1、管理制度不严谨,责任落实不到位。许多部门没有针对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或制定的规章不具体、可操作性差,以至于日常管理中无章可循或管理松懈。
2、严重违规高密低用,数据安全无保障。由于不同密级的信息系统防护技术要求不同,一些涉密人员没有意识到涉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接入低密级、非涉密系统或国际互联网中,会产生数据泄密隐患。
3、低密高用传播病毒,轮渡木马暗窃密。个别人员在涉密系统中使用未经授权的私人存储介质,这些介质往往没有严格的管理和防护,容易感染病毒或木马程序。
4、意识淡薄非法外联,系统后门开通道。在保密技术检查时,发现一些部门的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存有违规外联接入互联网的情况,这当中有的是为升级病毒库短时间临时接入,有的是长时间既上网又处理涉密文件,也有的是在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用移动存储介质打印涉密文件,这些都会直接造成国家秘密的失窃。
5、设备台账分布不清,设备变更和技改新购设备也没有及时登
记。一些部门配备或私人拥有笔记本电脑的人员白天在单位用这台设备处理涉密文件或连接内网,晚上又把这台设备带回家上互联网,这都会造成泄密、传播病毒等隐患,而且设备的管理松懈也会增加设备丢失的风险。
6、忽视过程管理,设备的报废环节管理失控。涉密计算机、涉密介质出现故障时,如果随意选择维修、报废和销毁等处理方式,会造成存储介质涉密信息的泄露。在物理结构上,存储设备主要由控制电路和存储介质组成。如果控制电路损坏,采取一定的数据恢复措施,也可以读出其中未损坏部分的数据。
(三)数据被盗
1、设备防护薄弱,数据输入输出不受控。个别部门的笔记本电脑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策略或未安装终端防护软件。有的接入内网的笔记本不安装准入安全软件,输入输出接口不受控制,成为网络中一个不受控制的终端,对整个网络造成安全隐患。
2、设备交叉使用,残留数据容易被恢复。有个别部门忽视设备归还后的技术检查和技术处理,设备在二次交叉借用时通过数据恢复即可获取残留涉密数据,造成涉密信息扩大知悉范围。
3、数据明文保存,文件信息读取不受限。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带出工作区使用时,设备的数据直接明文保存,如果设备丢失或被不法分子控制,非法持有者可轻而易举的获取涉密文件会造成重大损失。
4、开放多余服务,网络入侵遭被动泄密。单位在选购涉密计算机时没有要求禁用带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也没有要求使用时应禁用无线网卡、蓝牙等无线通信接口,以及禁止连接手机等智能通信设备的规定,也给黑客入侵提供了通道。
5、断网时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在互联网计算机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会造成泄密,而在断开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就不会泄密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目前已发现多种木马,当移动存储设备插入USB接口时,能自动将其中的数据复制到计
算机中,待计算机再次连接互联网时,再将数据发出。
(四)意外损坏
数据备份未按时,意外损坏无法再恢复。存储介质有时会遭遇到诸如坠落、挤压、碰撞、溅水等意外损坏,这些情况有的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技术对介质上存储的数据进行恢复,但有的则要面临数据丢失的现实。
四、加强管理和技术防范的对策和建议
这些由于使用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而引起的安全问题给分院信息化保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这些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也会越发突出和严重。那么,就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手段,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和相关调研,做一些浅显分析和建议。
(一)保密法规标准方面
1、规范制度统一流程,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开展法规体系、管理体制、科研与产品等专题研究,根据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的特点和隐患,进行深入的调研,抓紧研究制定严谨规范的保密管理制度和标准统一的工作流程;研究制定科学的防护要求和技术标准,以保证在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检查监督等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为科研项目的保密资格审查认证,随着分级保护技术标准的实施,应对认证标准进行相应的更改,保留和增加对涉密单机的检查内容,避免个别部门利用现行标准存在的缺陷,将本应采取网络管理的系统改为单机管理来规避审查,做到上网不保密,保密不上网。
2、加强保密标准研究,提高保密技术水平。针对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保密技术防护手段相对落后,安全防护类产品研发相对滞后、品种单一的现状,今后应不断加强保密技术和保密技术标准的研究,多应用并自主开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实用有效的保密技术产品,多研究制定一些严谨规范、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安全标准,并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用来指导涉密单位的保密技术管理,帮助用户管理使用计算机,提高系统安全性。
(二)安全保密管理方面
1、加强法规技术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网络的安全包含人的安全、硬件设备的安全、及应用系统的安全,网络终端及单机运行的涉密单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不仅仅只是机器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正确的操作规范,因此,要把对人和设备的管理作为两个重要环节来抓。定期开展保密技术防范技能及保密法律法规的培训非常必要。各部门应遵照国家的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密管理制度和作用性强的技术操作规范,用于规范日常的工作。
2、重视过程管理,逐步建立“户籍式”管理工作模式,提高涉密设备资产安全。根据对设备运行周期进行闭环管理的要求,对设备采取“户籍式”管理,即对每一个设备建立一套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发放、使用、变更、报废、销毁等环节内容。在设备登记时应遵循唯一标识原则,如计算机应登记硬盘序列号和网卡MAC地址,U盘应记录设备ID号和人工编号等。对于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故障的维修、例行的检查都应有时间和责任人记录,这样有助于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并要限制设备使用人员随意更改系统配置、安装应用软件等行为。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涉密设备的维修应严格管理、详细记录,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全程陪同;外出维修时,应拆除所有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硬件和固件;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硬件和固件应到具有相应资质的维修点进行维修。
3、推荐名录统一购置,严把设备入门关。对于涉密计算机设备的配置,应事先确定采购名录,对拟作为涉密设备的产品应进行严格的安全保密性测试,并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安全审查和评估,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对于产品技术上有缺陷、服务跟不上的企业要及时进行通报,不允许其产品进入涉密领域。
4、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堵塞失泄密漏洞。科学构建安全监控体系,要以人为中心,以管理为桥梁,以技术为支持,各种信息安全设备为运行平台,实现对相关涉密人员及设备的全时段、全方位监管和实时响应。
(三)保密技术防范方面
1、对归还设备加大技术检查力度。设备归还时应先进行保密技术检查,再对涉密数据进行有效清除。可用Windows自带的工具和命令删除文件或格式化分区(最好是低级格式化),同时确保删除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系统所产生的一些临时文件。防止设备因二次交叉借用,产生的泄密隐患。
2、严禁使用私有介质,有力控制移动介质。在涉密信息系统中应禁止使用私有移动存储介质、MP3、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可存储设备,而且要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有效的技术鉴别,防止高密低用和非授权使用。结合网络准入系统对移动存储设备(包括U盘、移动硬盘)制订准入策略,未授权的移动存储设备不可使用。对于未联网的计算机,需要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应采取必要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措施。此外,在从互联网向涉密网或涉密单机拷贝文件时,应先通过中间机对下载文件进行病毒、木马程序等恶意代码的查杀,再用内部介质转移到涉密网中,禁止接入互联网的存储介质在涉密网中使用。
3、推广终端防护系统,提升计算机安全性。针对笔记本电脑和涉密台式机不好管理的问题,采取必要技术防范措施,通过安装经过终端安全与文件防护系统和非法外联监控系统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终端安全与文件防护具有安全登录、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文件防护等功能,可有效加强台式、便携式等涉密计算机的登录安全,保护涉密、敏感文件。
4、设备外出加强技术防护,日常使用严防违规。笔记本电脑外出存放和携带可使用防盗锁和超距报警器;移动存储介质应随身携带,杜绝随意放置;对于采用硬件密钥身份认证的设备,应分开保管和携带。涉密台式机的外出应按照涉密笔记本电脑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在涉密台式机外出和归还时也应进行必要的保密技术检查。对于需要外出的涉密台式机应安装硬盘加密卡,以提高设备的安全防护水平。在日常使用时应提高保密意识、严守保密法律,做到“不违规外
联、不违规使用、不违规输出”。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其他无保护环境中使用笔记本电脑,如必须使用时应该十分谨慎,并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这些设备存储和处理的信息遭到非法访问或泄密,还要注意防范被未经授权人员窥视的风险。
移动对移动通信 篇7
1 相关标准
为加强电磁环境管理, 保障公众健康, 国家于1988年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并于201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更名为《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该标准第4.1款规定:为控制电场、磁场、电磁场所致公众曝露, 环境中电场、磁场、电磁场场量参数的方均根值应满足表1要求。
注:本文只列出了适用于移动通信频率范围的限值。
本文所选的典型基站发射的电磁波频段在30MHz~3000MHz范围内, 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 确定本典型基站环境影响评价以环境电磁辐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μW/cm2 (0.4W/m2) 作为公众总的受照射剂量的评价标准。
2 典型基站概况
所选基站属于GSM900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的下行频率范围分别为935~954MHz。基站建于居民楼五楼楼顶, 由三组天线组成, 采用拉线塔架设方式, 天线离地高度约25m、离楼顶高度约9m。所选基站位于居民区, 居民楼比较密集, 基站所在楼与两侧居民楼是联排建设的, 天线架设高度不高。此外, 周围居民非常关心基站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基站建在联排居民区, 所在楼的东侧为空地、南侧为居民楼、西侧为马路及居民楼、北侧为居民楼。基站周围平面布置图见图1。
3 基站周围电磁辐射水平测量
3.1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采用PMM8053B (主机) +EP300 (探头) , 频率响应范围为0.1MHz~3GHz, 仪器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3.2 监测要求
(1) 监测范围。《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试行) 规定的监测范围是: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 具体点位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根据上述要求, 并考虑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标称功率及实际发射功率远小于100k W的特点, 因此对基站的监测范围为以定向天线在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内评价到50m。但为掌握环境保护目标的实际影响程度, 部分监测范围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扩大。
(2) 监测点位。考虑到楼顶距离天线较近, 最可能受到影响, 主要在基站天线所在楼顶以及隔壁相邻居民楼楼顶进行设点;此外, 还在基站机房内、居民房间内等居民比较关心处设点。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1。
(3) 监测要求。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 一般在无雨的天气条件下监测。监测时, 仪器探头顶端距地面 (或立足点) 1.7m。探头顶端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不少于0.5m。每个监测点连续测5个数, 每个数测量时间设为15秒, 读取最大值。监测期间不能接打手机。在室内监测时, 选取房间中央位置, 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在阳台位置监测, 探头尖端应在阳台界面以内。
4 测量结果及讨论
在确认基站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见表2。
(1) 在该基站周围共计设了20个监测点位, 由表2中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功率密度的测值范围在0.03~1.23μW/cm2, 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中环境电磁辐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μW/cm2。
(2) 由表2的监测结果可知, 室内测点的监测结果接近仪器检测下限 (0.02μW/cm2) , 可以认为居民楼室内电磁环境不会受到楼顶所建基站的影响。
(3) 在基站周围所有测点中, 基站所在楼隔壁居民楼顶的测值最大, 但还是远远低于标准限值, 说明该基站天线对周围楼顶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4) 在地面各测点处的测值为环境本底水平, 可以认为该基站不会对地面电磁环境产生影响。
5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2014年修订的GB8702标准将名称由“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更名为“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标准中一些说法也发生了变化。
(2) 虽然本文仅监测分析了一个基站, 但该基站处于比较敏感区域, 基站的架设方式及周围环境具有典型性。
(3) 有时, 公众既对通信服务有需求, 但又担心基站建设对周围电磁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由于恐惧而发生阻碍基站建设事件。
(4) 建设单位应该完善相关审批手续, 政府应该加强电磁知识科普, 各职能部门应该客观地去宣传、报道。
摘要: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联络方式, 用户数量和业务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各通信服务商不断对移动网络扩容及优化资源配置, 以强化网络布局, 扩大覆盖区域。在对通信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 越来越多公众担心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造成辐射影响。文章通过对某典型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环境进行电磁场强水平的监测, 探讨通信基站建设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场强水平的测量方法及结果分析, 以及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综合场强
参考文献
[1]姜维国, 立军, 王学诚.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状况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6, 18 (5) :36-38.
[2]王刚, 王玲.成都地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与水平[J].四川环境, 2014, 33 (2) :73-77.
[3]陈振宇.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与评价浅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4) :24-26.
[4]王浩, 韦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 (5) :103-105.
[5]肖庆超, 易海涛, 康征.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环境科技, 2014, (5) :51-54.
对《移动中接球》一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移动;接球;篮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42-01
在2014年浙派名师的第一次培训学员研讨课中,邵志南老师的“移动中接球”一课给我印象颇深,他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处理,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启迪,下面仅从个人的角度来解析一下本节课。
一、对课题的理解
就课题“移动中接球”可以看出邵志南老师对水平三接传球的教材有他独特的理解。邵老师深谙小学篮球教学的教材价值,以篮球为载体的各类游戏和竞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集体性玩耍和在活动中学习技术、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移动中接球”不仅隐含了接球的技术、移动接球的方法,也渗透了传接配合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综合、动态的情境中完成动作,让学生懂得在篮球比赛中人和篮球是在移动的,而不是静止的,组织了更接近大致真实运动比赛的游戏,增强了学生对篮球运动比赛实用技能的获得。邵老师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我们的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绝不能以单一的、独立的方式开展,而应该向动态的、组合的、实效性的方向发展。这无疑给我们动作技术教学传达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性变革。
二、主教材练习流程解析
两人一组各种方式的传接球→两人一组先提示方向的(前后左右)移动中接球→两人一组不提示方向的移动接球→原地运球接传接球→运球移动后传接球→拓展和应用游戏:三人一组抢断球(抢断球和无声抢断)。从主教材的练习流程看,邵老师非常注重动作技术之间的组合和运用,原地运球和传接球的组合、行进间运球和传接球的组合,直至后面三人一组抢断球游戏的设计,这个游戏已经比较接近真实的比赛情景。单就练习的形式看,这样的练习形式应该是今后我们动作技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导向。
三、值得商榷的方面
1.需要进一步清晰地呈现和落实知识点
纵使我们现在动作技术教学中提倡不要太过细化技术动作教学,但是每课围绕教学目标关键知识点的落实还是必需的,这是学生学习并学会动作和运用技术最基本的前提和保障。否则与活动课就相差无几。
既然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移动中接球”,我的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的教学点:移动和接球。移动可以理解为两个移动,一个是脚步动作上的移动,邵老师在技能目标中也提出了“在游戏中,能够完成‘接住来自不同方向传来的球’,做出‘跨步、侧滑步、转身、跳步’”等位移动作后的接球方法。但综观整个教学流程,对于脚步移动动作的教学基本没有出现,老师只是在示范中点了一下。如只是点了一下,如同不教,学生只会在练习中出现本能的身体移动。另一个是手的方向的改变和移动。当然这两个移动在实际教学中不是孤立的,而是配合呈现的。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的接球,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接住球。所以个人觉得,在本课教学中关键的教学点还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接球手型。只有当学生明白、理解并扎实了这个知识点,学生移动接球的技能才会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才能在实际的游戏和比赛中加以运用,我想能运用技术动作的前提是了然于心的。
2.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