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

2024-10-08

移动通信终端(精选12篇)

移动通信终端 篇1

[·芯片]高度集成化

在集成的理念下,移动终端先后出现了数字基带与模拟基带集成、基带芯片与射频芯片集成,再到基带芯片与应用处理器集成等,2002年TI业界首款单芯片解决方案的推出就是集成理念的最佳体现。在基带芯片架构方面,最初的“双核”原理是一个DSP进行物理层基带信号处理,一个处理器完成协议栈的处理。后来,多媒体应用使得一个处理器已经不能胜任多媒体应用的处理,尤其是在智能终端上,协议栈和应用处理运行在了两个处理器上。随着多模终端的发展和移动多媒体应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基带芯片逐渐向多核的方向发展,形成多个DSP和多个处理器的多核架构,这在3G中高端手机中得到应用。

此外,移动终端的射频芯片都是专为某种特定应用而设计的,在多种通信协议并存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内置多种射频前端芯片来满足不同的应用,大大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成本、体积和功耗,这就要求芯片厂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因此,移动终端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这两个主要的推动力不断提高射频芯片的集成度,使得集成多种功能的多频多模射频前端RF芯片,将成为今后移动终端射频芯片的主要发展趋势。

另外,数字射频技术的发展将射频部分逐渐集成到数字基带部分,而随着模拟基带和数字基带的集成越来越成为必然的趋势,射频可能最终将被完全集成到手机基带芯片中。

[处理器] 高效低耗

随着多媒体功能的丰富化,应用处理器的挑战也日益提升。10年前,当手机还只是作为通信工具时,手机处理器只用来进行协议栈的处理。此后,拍照、摄像、音乐、 导航等应用对手机处理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中,多任务处理对手机处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网络浏览、移动IM、手机邮箱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则把对手机处理器的要求提升到了极致,200MHz、400MHz甚至532MHz已成过去, 800MHz甚至1GHz以上即将成为主流。同时,在工艺的不断提升下,处理器的功耗和成本正逐渐下降。从ARM和TI的OMAP产品系列中可清楚发现这样的规律。

ARM系列从ARM7为对价位和功耗要求较高的消费类应用提供40MHz主频低端处理器开始,ARM9将主频提高到了200MHz至400MHz,到ARM11系列不仅可实现330MHz至500MHz频率,而且能满足高性能需求,并实现低成本和低功耗。 随后,为下一代高级手机、媒体播放器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提供先进架构的ARM Cortex-A8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1GHz。

在TI的OMAP家族中,从采用双核设计的OMAP850,到内含800MHz的ARM Cortex—A8核心的OMAP3系列,目前最新的OMAP4系列基于双核ARM Cortex—A9的通用处理引擎,每颗内核的速度可超过1GHz,并可以以极低的功耗实现优异移动计算性能。

[显示屏] 不断提升体验

显示屏是手机等可视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多媒体应用的兴起对显示屏的尺寸、分辨率、材质、操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来满足日益提高的用户体验。

从过去10年来看,手机显示屏尺寸从1英寸左右发展到了4英寸,而4~10英寸的移动终端即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分辨率则直接关系到屏幕的清晰度,自128×128、176×208、176×220后,QVGA(320×240)主导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在用户对移动视频等多媒体应用体验的更高要求下,VGA (640×480)甚至SVGA (800×600)的手机屏即将面世。

在以上所述的屏幕参数中,材质可谓最重要,材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屏幕现实速度、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以及能耗,在移动终端的不停更新换代中,显示屏材质经历了STN、CSTN、UFB、TFDB、OLED、TFT等变迁。目前,一些新材质的显示屏也崭露头角,三星等手机厂商力挺的AMOLED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此外夏普运用ASV技术来提高显示屏的图象质量,这两类产品在手机上已经有了实际的应用。

另外,数字射频技术的发展将射频部分逐渐集成到数字基带部分,而随着模拟基带和数字基带的集成越来越成为必然的趋势,射频可能最终将被完全集成到手机基带芯片中。

此外,触摸屏的应用可谓是显示屏技术的最大变革,将用户体验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从上世纪70年代触摸屏诞生以来,2007年iPhone的推出成为触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除赋予了用户更加直接、便捷的操作体验之外,还使手机的外形变得更加时尚轻薄,开启了触摸屏向主流操控界面迈进的征程。目前触摸式移动终端已是大势所趋,使用较多的是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且多点触摸成为主流。

10年来,移动通信业务及应用的日益丰富对移动终端要求不断提升,促进了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变革最终走向移动互联网终端。

移动通信终端 篇2

(移动终端特刊)

二○一○年第十四期 总第20期

江苏省苏州工商局信息中心主办 二○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编者按】为了加强移动监管终端的宣传,推动移动监管终端的实际应用,我们从本期开始,利用《苏州信息管理专刊》平台不定期刊出《移动终端特刊》,从信息化支撑、保障角度宣传移动终端的相关内容。欢迎广大爱好者与使用者踊跃来稿,交流终端使用技能方面的心得体会,从一侧面促进工商信息化建设。

移动监管终端使用问答

(常熟工商局 杨晓东)

1、问:我收到短信说充值XX元,是怎么回事?

答:移动监管实施初期,由于电信网络设置的原因,我们的移动监管执法终端可以连接因特网,由此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用,在月底的结账日,电信公司通过充值的方式给予免除。也就是说,移动监管实施初期,电信公司没有收取我们的因特网流量费,实 际产生的上网流量费,通过充值的方式免掉了。

2、问:我收到短信说欠费XX元,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答:根据省局与省电信公司签订的协议,我们使用了超出工商通套餐的通话时长、短信数量等情况,都可能产生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比如你超过了套餐定额每月300条短信的数量,多发的短信将按照每条0.10元的费用收取。自己支付的费用可以到任何一个电信营业厅缴纳,如果你的预计通讯量比较大,也可预存一定的话费以保证通讯畅通。

3、问:我能不能自己到电信去变更套餐,增加服务项目? 答:根据省局《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移动监管执法终端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个人可以凭身份证件和缴费承诺书至电信营业厅办理工商通套餐以外的业务,其中办理国际长途、彩信、互联网访问业务的,则需要出具单位证明,由电信工商客户经理协助办理。增加的业务所产生的费用由自己支付。

4、问:手机有时会提示收到彩信,我没有收发彩信功能,能不能不要提示?

答:打开信息窗口,在右下角“菜单”中选择“彩信选项”,选中“参数设置”中的“拒收全部信息”,这样设置后将不会提示收到彩信。当然对短信的收发没有影响。

5、问:群发短信有没有什么限制?

答:理论上没有什么限制,但是根据手机的性能以及网络的通讯状况,综合多普达公司和电信公司的建议,一般建议一次群 发短信不要超过200条,否则容易出现手机死机、网络拥堵、发送不成功等现象。

6、问:我的铃声太小、通话声音太小了怎么办?

答:手机左侧有音量调节按钮,待机状态时可以调节“响铃”和“系统”的铃音音量,也可设置为“振动”或者“静音”。在通话状态时,音量调节键可以调节听筒的音量。

7、问:能否为某一个联系人设置特有的来电铃声和短信铃声呢?

答:可以为特定联系人设置独立的来电铃声,但是不能设置独立的短信铃声。设置方法是编辑联系人时,在“铃声”栏目中为该联系人选择特定的来电铃声。

8、问:我能不能在通话过程中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 答:可以,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便签,一个是通话录音。通话中打开便签的方法特别简单,在通话过程中将手写笔拔出来,手机即自动打开便签,你就可以记录一些重要信息了(比如电话号码等等)。通话中录音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先打开便签(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在便签窗口中点击屏幕右下角“菜单” → 选中“查看录音工具栏”打开录音工具栏,在录音工具栏中点击最左侧的红色“录音”按钮,即可开始录音。第二个方法是在通话界面上,选择屏幕右下角“菜单”,选中“开始录制”,即可开始录音通话内容。通话记录完成后,查看记录的便签的方法是:打开通话记录(详见“

二、电话功能”的第5条)→ 按住 有便签图标的通话记录条三秒钟,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查看附注”,即可打开通话时记录的便签,查看其中记录的重要信息或者播放其中的通话录音。用第二种方法实现的通话录音可以通过点击“开始”菜单 → “程序” → “通话录音”,找到记录的通话录音播放即可。

9、问:手机没有键盘,在拨打一些声讯电话时(如10000),怎么在通话过程中按键盘呢?

答:手机没有物理键盘,但是有屏幕虚拟键盘,通话过程中打开屏幕虚拟键盘的方法是:点击屏幕左下角“键区”菜单,即可在通话中调出屏幕虚拟键盘。如果要关闭虚拟键盘返回通话中的界面,直接点击左下角的“呼叫状态”即可。

10、问:什么叫“飞行模式”?它和“静音”有什么区别? 答:“飞行模式”和“静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飞行模式”是指关闭所有的无线通讯讯号,包括手机电话信号、蓝牙信号等,设置了“飞行模式”后,你的手机不能拨打接听电话、不能收发短信、不能连接蓝牙设备,变成一个PPC设备。而“静音”是一种情景模式,“静音”时,手机的所有功能正常,只是来电、短信、系统提示没有声音。

11、问:为什么我打完电话,发现打开了很多不相干的应用程序?该怎么办?

答:执法终端是全触摸屏手机,打电话时耳朵或者脸部可能会接触屏幕,从而可能会运行一些我们不需要的程序。解决方法 是:在接通电话后按一下手机上部的电源键,这时手机屏幕关闭,但是不影响正常通话,然后再将手机听筒放到耳朵上听电话,这样,由于触摸屏不能触摸,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前面所说的问题。

12、问:能否备份联系人?

答:可以。运行“开始” → “程序” → “号簿管理器”,可以实现联系人的备份、恢复、手机联系人和手机SIM卡联系人的相互导入、导出等操作。注意:备份联系人时一定选择“内存”而不是“主内存”;多次导入联系人后,联系人会重复。

13、问:联系人和短信是保存在什么地方的?更换手机、重置手机后,联系人和短信还在不在了?

移动终端技术简介 篇3

全球正在体验这场移动风潮,目前全球移动电话使用人口已突破22亿,预计在2009年底,全球将一举超过30亿的移动电话使用人口(数据来源:拓墣产业研究所)。目前市面上各种PDA、智能手机(SmartPhone)、随身多媒体播放器(PMP, Portable Media Player)已经随处可见。整合式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市场正在持续成长,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在硬件装置上看到了长足的进步,从单色灰阶到高彩屏幕,更轻更薄,电池续航力的提升,更大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大容量的储存媒体,并且加上了多媒体播放与数字照相的功能,这些进步将带给新的应用更多的可能性。

图:全球整合式移动设备出货情况

资料来源:IDC;全球整合式移动设备(converged mobile device)市场未来市场潜力评估(2006/10)

在日本,NTT DoCoMo与Sony将无线感应芯片与移动电话进行整合,通过非接触式的感应进行消费购物或是移动票券,又更进一步的改变移动电话使用的方式。各项新服务不断再加强移动电话对于使用者的黏着性,未来移动电话无疑是移动终端技术的主要舞台。

而在网络这方面,无线宽带网络(如:WiFi与3G)更是无所不在,无线上网的速率也不断的在提升当中。通过互联网的连结,移动终端的数据内容来源将更加的丰富,不再受限于存储于单机之上的数据内容,目前最为热门的应用即为视频串流,通过移动电话观看各种节目的实时转播。未来当移动电话运算能力与带宽充足之后,以背景下载之方式,将多媒体内容直接存储在移动电话上,使用者想要观赏的时候再进行播放,提供更大的便利性,但相关的议题将包含付款方式与数字版权管理(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等技术。未来无线网络费率的降低、带宽的提升以及无接缝网络技术的成熟,对于使用者的成本降低,增进使用者的方便,都将有助于移动网络服务的发展。

但移动终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结合手持硬件、无线宽带网络与移动应用软件的总称,当我们有了随处可及的网络、拥有绝佳运算能力的携带装置,但整个技术正差临门一脚,我们缺乏一个新的杀手级移动应用。回头来看,移动终端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始祖当推个人信息管理(PIM,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不但成功的将个人数字助理打入了移动商务市场,成为繁忙的商务人士不可或缺的必备功能,今日连给一般大众使用的移动电话上也可看到精简版个人信息管理功能的身影。

然而商务族群占整个消费族群的比例不高,我们希望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将是能将移动应用带出商务市场,能吸引到一般消费者,真正贴近大众生活需求的新应用,可以预见的是传统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会通过与新的移动技术的混搭,激荡出不同的火花,举例而言,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根据使用者身处的地理位置,提供周遭生活设施的信息,或者通过RFID或移动条形码(QR Code)存取周遭商品信息,查询网络上其它使用者的意见;而未来移动装置的互连机制,将克服掉现有各种异质网络之间的互通限制,打破现在各种通信协议的界线,颠覆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础架构,将各式各样不同的软硬件装置连结在一起,共享信息与运算资源,将如同点对点通信(Peer-to-peer communication)对传统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一样。

另外一个值得注目的应用趋势是移动娱乐,掌上型电玩虽然不是新鲜事,早在十几年前,任天堂的GameBoy早就为任天堂赚进不少钞票,现今移动电话上的 Java 小游戏已经是大家打发无聊琐碎时间的良伴,然而新一代的携带式游戏主机,像是任天堂的NDS与SONY的PSP,都不约而同的加入存取无线网络的功能,可以一同联机进行游戏或是上网存取数据的功能,加上更为进步的硬件,组合这些特点所带来的娱乐性是否创造出新的数字娱乐面貌,并再掀起一股在过去互联网上出现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Massively-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热潮。

当新的应用正在兴起,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忽视新的问题将随之而来,移动装置的安全性将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2004年底,第一只专门感染移动电话的恶意攻击程序出现后,威胁这些移动装置的恶意攻击程序时常在近两年的报导上曝光,无疑的,移动终端技术的成功不仅将便利带入人群,也同样的将网络上的威胁带给这群对技术和网络安全课题较不熟悉的一般大众,而移动装置也可能比过去的信息装置存放了更为私密的个人信息,如:地理位置、购物记录、电话名单等。而商业上的应用使得商务人士通过移动装置存取公司机密数据的频率提高,这些都将成为有心人士觊觎的目标,手持移动装置也较一般的信息设备承担着较高的失窃风险,一旦遗失,损失硬件事小,损失上面的数据反而成本更高,若无适当的保护机制加以备份或加密,将使得更多的重要信息暴露在危险之中。

移动通信终端 篇4

随着3G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移动数据业务的性能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高,各种基于移动数据业务的终端硬件和应用软件也应运而生,比如i Phone、i Pad、CMMB、GPS等等。3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老百姓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更便宜的终端,更快的网络,更好用的应用软件。而3G技术的推广也使得运营商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有效地管理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这逐渐成为运营商面临的大挑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OMA标准化组织针对移动通信管理平台推出了OMA DM标准,使得移动通信管理平台具有全球统一标准,而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移动数据服务。

本文将分析如何采用现有的技术实现基于OMA DM标准移动通信终端管理平台,让运营商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管理方面把握更多机遇。

1 OMA DM相关技术

1.1 OMA DM介绍

OMA DM即终端管理,是OMA组织发布的一个基于Sync ML协议的设备管理规范集,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管理的标准。它定义了一套服务器和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标准协议,该协议中,DM服务器是控制方,DM客户端是被控制方,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采用C/S结构,以message为单位进行交互。

OMA DM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通过远程服务器对网络内终端进行管理的协议。通过OMA DM,服务器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固件更新、参数配置、数据采集等各种管理功能。目前DM的最新版本是1.2。

OMA DM主要包括以下管理对象(以下简称MO):

(1)CONNMO连接参数配置管理

连接参数配置管理是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使用各种应用。例如,最终用户要激活WAP、电子邮件和MMS等移动数据服务,因为过程复杂无法正确完成,导致新的数据服务无法使用。以往的解决方式是,要么用户去营业厅修改,要么就放弃使用。使用配置更新后,运营商可以用无线网络检测并修改手机配置参数,而这一切用户都不必知道,只是手机的使用变得没有障碍。

(2)FUMO固件更新

主要用于终端软件BUG修复和终端软件版本升级。

(3)SCOMO软件组件管理

基于OMA DM标准,服务器可以为用户提供动态组件和应用的管理。比如用户对天气信息感兴趣,那么服务器可以动态向用户提供和安装应用程序,使用户能随时了解天气状况。如果用户不想再使用此服务,那么服务器会自动删除此应用。另外,如果应用有升级,则新的版本也会被自动更新到用户终端上。

(4)Diag Mon故障诊断

通过DM服务器,运营商或终端厂商可以得到终端的实际运行状态,并通过采集一些状态数据对终端进行诊断。比如,用户觉得手机的电池质量有问题,那么运营商可以获取终端的电量信息,并以此作为诊断的依据。

(5)LAWMO终端锁定和清除

通过DM,可以对指定终端进行远程锁定并清除终端数据。例如当用户手机丢失或被盗,则可使用这种功能,保护用户的隐私。

(6)DCMO终端设备能力管理

终端设备能力包括硬件、输入输出、网络连接等能力。其中硬件设备还包括可插拔和非可插拔硬件。这些设备能力需要被远程服务器所感知和管理,例如可插拔硬件是否可用、远程启用和禁用摄像头和键盘、设置是否允许用户启用设备能力等功能

1.2 Funambol DM Server介绍

Funambol DM Server是一款实现了OMA DM标准协议的开源DM服务器。Funambol所提供的这套开源产品仅仅实现了DM服务器端的标准DM协议部分,其他DM能力部分(包括CONNMO、FUMO、SCOMO等)都没有被实现。但Funambol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框架,使得我们可以以Funambol为基础来实现完整的DM服务器。

Funambol DM Server实现了OMA DM标准协议部分,并且具备一个可扩展的框架。

Funambol DM Server的架构分为以下几层:

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传输层用于同终端设备之间发送或接收消息。Funambol的传输层参照OMA DM标准,基于HTTP协议实现。

Protocol Layer(协议层):这一层用于响应和处理Sync ML消息。这一层实际上包括表现层和协议层两部分的功能。之所以设计这一层是为了未来能支持其他的DM协议。

Server Layer(服务层):这是Funambol DM Server的核心实现。它是基于J2EE技术开发的,可以发布在J2EE兼容服务器上。

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这一层实现了Funambol DM Server与终端DM应用程序的交互,比如CRM这样的应用。这一层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可以为以后扩展提供基础。

Framework(框架层):这一层实现和提供了基本的服务或抽象类,可供其他层使用。该层提供的重要功能包括:核心Sync ML协议解析和响应;可配置化的结构;日志功能;Sync ML DM引擎;安全;常用工具。

2 基于Funambol DM Server实现完整DM应用

Funambol DM Server并不是一个完整的OMA DM Server,它只是实现了OMA DM的标准协议部分。并不具备任何终端设备能力支持。所以,如果我们要实现完整的移动通信管理平台,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好在Funambol的框架本身具有比较好的扩展性,也方便了我们设计更加完整的DM Server。

要扩充Funambol DM Server的功能,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扩充消息处理流程中的输入管道处理和输出管道处理。

这种扩展方式是对Funambol的协议层进行扩充。

需要配置com/funambol/server/engine/pipeline/Pipeline Manager.xml,可在此配置文件中加入自定义的输入管道处理程序或输出管道处理程序。

其中,输入管道处理程序需要实现com.funambol.framework.engine.pipeline。

Input Message Processor接口;输出管道处理程序需要实现com.funambol.framework.engine.pipeline.Output Message Processor接口。

在Pipeline Manager.xml中配置的自定义管道处理程序,将会被Pipeline Manager接管和分派任务。

(2)扩充消息处理程序。

这种扩展方式是对Funambol的应用层进行扩充。

Funambol中的消息处理程序模式支持Bean Shell,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Bean Shell程序实现对DM Server功能的扩充。

在Funambol基础上扩充并实现完整DM Server时,除了掌握对Funambol扩充的方法,还需要熟悉DM相关的协议。以SCOMO协议中的远程软件版本(Inventory Check)检查为例,其工作流程如下:

(1)服务器发送DM指令给终端设备,执行远程软件版本检查。

(2)终端设备根据服务器提供的软件信息,检查本地软件库,并将查询的相关信息返还给服务器。

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以上流程之前,服务端和终端设备之间必须已经建立了DM会话。

在进行流程中的第一步时,服务器按照DM协议规范发送消息给终端设备。该消息的主体内容类似如下格式:

该指令要求设备提供设备管理树上的Some Software软件的信息。

终端设备查询本机上有关Some Software软件的信息,然后返回消息给服务器。消息的主体内容类似如下格式:

由于OMA DM Server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相应的测试终端或模拟器。为了配合服务端的开发工作,我们需要自己开发终端部分的模拟器。为了便于开发和调试,我们还可以借助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对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数据进行跟踪。

参照以上SCOMO协议的实现模式,我们逐步将FUMO、CONNMO等功能增加到Funambol DM Server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OMA DM Server中的部分协议(比如Diag Mon)还在完善中,没有具体的协议实现定义,所以目前我们所设计的DM Server也不包含这部分功能。

3 DM Server总结和展望

Funambol本身已经实现了DM标准协议,只是缺少DM能力部分的实现。基于Funambol DM Server进行扩展,使得我们快速开发满足需要的DM Server成为可能。

如果我们能尽早推出基于OMA DM标准的移动通信终端管理平台,就能及早抓住3G发展的大契机。OMA DM Server的应用将大量节省人力与财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更宜于推广新的服务与业务。目前欧美一些终端厂商(如Nokia)已经将DM列为新一代手机的主要功能之一,用于手机维修与资料备份等。在3G时代,随着手机软件业务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手机终端采用DM方案。

参考文献

[1]http://www.syncml.org/docs/syncml_dm_protocol_v11_20020215.pdf.

[2]http://member.openmobilealliance.org/ftp/Public_documents/DM/SCOMO/2005/OMA-DM-SCOMO-2005-0002-Software_Component_Management-.zip.

[3]http://member.openmobilealliance.org/ftp/Public_documents/DM/2006/OMA-DM-2006-0047-DM-Protocol-Example.zip.

[4]http://en.wikipedia.org/wiki/OMA_Device_Management.

无线移动终端现状分析论文 篇5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现阶段无线移动终端高、中、低端三大类并存,而且多功能终端占据主要市场。多功能终端较传统话音手机功能丰富,它可以摄像、拍照,可以有PDA、MP3甚至计算机的处理功能,它也可以看电视,下载视频节目,还可以做电子钱包或成为电子商务终端。但这种终端由于通信能力和主CPU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需要复杂数据处理能力的业务的实施不够完善,例如摄像头像素可能不够,如果像素够了又受移动网络传输能力限制而出现不能无线传输的问题,到了网络电视和流媒体,对网络传输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总的来说,现有网络条件下,业务已经多种多样,但还是不能满足用户体验需求,很多业务目前只是起步阶段,是3G业务的一个雏形,到了3G或者后来的4G,开放的智能终端最终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传统意义上的移动业务局限于话音业务,硬件结构主要由射频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两部分组成。在此硬件基础上的软件比较简单,而且多由终端生产厂商自己研究开发,软件和用户界面都已经固化到终端里,不能修改,或只能通过厂家修改和升级。

如今移动终端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其应用也日益多样化,对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不断提高,移动终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动电话,除了简单的话音通信功能外,它还具备数据通信和数据计算功能。现有的多功能终端能满足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它们多采用ARM9或者ARM11等功能较强的处理器作为控制芯片,而且具有较强的独立终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或通过JAVA和BREW等应用运行平台对外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以便第三方应用和业务客户端能通过下载运行于终端之上。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功能强大的双处理器(CPU)终端,现阶段的智能移动终端一般就是指这种具备了两个处理器的终端。围绕这两个CPU形成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两个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目前的这种终端由于标准化程度还不够,不能实现应用的广泛互通,不能实现外部功能接口的互通,也不能实现功能组件的相互替换,所以它们还仅仅是智能终端的雏形。但即便如此,这样强大而复杂的硬件资源需要系统化管理,单独的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主要用来完成诸如进程、内存、外部设备等系统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并提供或通过JAVA或BREW等应用运行平台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服务。

现阶段存在的移动终端,除了传统的话音终端外,多功能终端和初期的智能终端都逐渐趋于开放,功能组件逐渐模块化,加上OMA、3GPP、OMTP等标准化组织的推动,无线移动终端日益具备了规范的逻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硬件平台(ASIC、外部设备)上的包括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程序和业务客户端程序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我们统称之为终端软件。

终端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软硬件、承载应用的关键平台,在智能终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普通多功能终端操作系统主要有NucleusPLUS、pSOSystem等,主流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有Symbian、WindowsCE、PalmOS、Linux等。

NucleusPLUS是由AcceleratedTechnologyInc.(ATI)公司推出的、专为实时嵌入式应用设计的一个抢先式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其95%的代码是用ANSIC写成的,因此非常便于移植并能够支持大多数类型的处理器。从实现角度来看,NucleusPLUS是一组C函数库,应用程序代码与核心函数库连接在一起,生成一个目标代码,下载到目标板的RAM中或直接烧录到目标板的ROM中执行。在典型的目标环境中,NucleusPLUS核心代码区一般不超过20K字节大小。NucleusPLUS采用了软件组件的方法,由于采用了软件组件的方法,NucleusPLUS各个组件非常易于替换和复用。

pSOSystem(简称pSOS)是集成系统有限公司(IntegratedSystems)研发的产品,它是一个由标准组件组成的、可扩展可裁减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包含单处理器支持模块(pSOS+),多处理器支持模块(pSOS+m),文件管理器模块(pHILE),TCP/IP通讯包(pNA),图形界面,JAVA,HTTP等。pSOSystem功能模块完全独立,开发者可根据应用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和存储容量。pSOS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通讯、航天、信息家电以及工业控制。pSOSystem的主要缺点在于其上下文切换时间长,实时性不强,采用的集成开发环境SniffPlus与产品兼容性不好,部分关键功能无法使用。

Symbian公司是由诺基亚与松下、爱立信、Psion等公司联合注资的,它的成立就是要防堵微软的移动终端市场的进入和称霸企图,为未来智能无线移动终端提供一个标准作业平台。SymbianOS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多线程的纯32位的操作系统。其前身是PsionSoftware公司的Epoc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功耗低,内存占用少,适合硬件受限的移动终端。再加上它的技术支持上都是一些老牌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手机制造商,所以它们与2G、2.5G、3G有平滑接口,而适应手机范围跨GSM/GPRS/WCDMA和CDMA两大系列。对原有的通信协议,外设支持全部继承,因此受到了占世界产量75%以上的终端制造商的欢迎。

最早微软推出了用于手机的WindowsCE1.0和WindowsCE2.0,后来又于推出了WindowsCE3.0,曾以PocketPC和Smartphone命名该针对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目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WindowsCE3.0统称为WindowsMobile。WindowsCE3.0专门用于为包括移动与低能耗设备在内的大量产品建立动态应用程序及服务。此外,WindowsCE3.0的扩展平台特性集实现了模块化,因此,开发人员可以仅从200多个成熟的前沿操作系统组件中选择自己所需的组件。WindowsCE3.0可以工作在12种不同的处理器体系结构、180余种CPU上,可以用于许多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工业自动化、手持便携式PC、高速数据获取设备以及一些用户应用程序如游戏控制台和机顶盒。目前主要被一些新兴或有IT基础的厂商所采用,并与PC应用联系紧密。

PalmOS是一种32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此系统是3Com公司的PalmComputing部开发的。PalmOS最初是定位于掌上电脑的操作系统,但是随着手机和掌上电脑的不断融合,PalmOS已经在通信方面作出了努力。Handspring已经推出了支持GSM和CDMA等不同制式移动通讯网络的掌上电脑,使用的就是PalmOS操作系统。

嵌入式设备非常适合像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因为Linux本身是开放源代码的,而从源代码级来对个性化的产品进行定制是最根本和最深入的。开发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诸如互联网应用、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数据获取设备的相关产品。随着嵌入式Linux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已能够满足更加灵活的体积要求,并支持越来越多的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产品,开始逐步进入主流的嵌入式市场。然而,嵌入式Linux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瓶颈。首先,嵌入式Linux系统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发展比较晚,开发的时间比较短,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成熟;其次,嵌入式设备个性化比较强,导致从事嵌入式Linux开发的厂商所开发的产品现在互不兼容。在众多Linux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它正在不断地完善以满足新一代消费产品的需求,在,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手机——A760。

操作系统的优劣决定了手机的品位和性能,操作系统设计得越好,不仅用户使用方便,而且可以为用户提供众多的.新功能和应用。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操作系统将为终端加快更新换代提供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应用运行平台

应用运行平台的引入使终端更加开放,允许终端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门户上或互联网上下载各种应用程序,并在手机创造可执行环境,然后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运行这些程序,从而得到所需的服务。由于定义了可执行程序下载的标准,并在手机上创立了可执行环境,由此,在移动通信业第一次为软件开发商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手机用户在得到丰富应用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营商的网络流量。Java是目前最主流的应用平台,BREW在CDMA终端中应用广泛,也随着WindowsMobile的推广日益兴盛。

Java由于它简便易行、跨平台、开放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它可以做到与平台无关“一次编写,到处运行”。J2ME(Java2MicroEdition)作为Java2平台的一部分,与J2SE、J2EE一道,为无线应用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了完整的开发和部署环境。由于专门针对多样化的嵌入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J2ME的结构与传统的编程序语言和规范有一些不同,它是由配置(Configuration)、简表(Profile)和可选包(OptionalPackage)三要素构成。J2ME技术由一个虚拟机和一组API组成,这组API适合于为消费和嵌入式电子设备提供经过剪裁的运行环境。Java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它能同时为多种连网的便携机、台式机或其它工作站和服务器提供服务,无论运行在这些客户机上的软件是Javaapplets、独立的Java程序、HTML浏览器还是本地的应用程序,它都可以同时支持。利用J2ME,这些企业系统也可以直接与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J2ME体系的一般结构是:由Configuration定义的Java虚拟机运行于设备的宿主操作系统之上,构成整个平台的基础。Configuration提供了基本的语言特性,Profile提供针对设备的特殊功能API和扩展类库。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需要一个Configuration和至少一个Profile,多个Profile可以共存,也可以叠加。

图2J2ME的体系结构

BREW是高通1月推出的无线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它扩展了Rex操作系统的功能,而又扮演开发平台的角色。BREW平台为无线设备提供开放式标准平台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是无线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配置、应用程序发布以及计费和支付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完整的BREW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开发者的BREWSDK(软件开发包)、面向设备制造商的BREW应用程序平台和移植工具以及由运营商控制和管理的BREW分发系统(BDS)。利用该系统,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轻松投入市场并协调计费和支付过程。

是MicrosoftXMLWebservices平台。XMLWebservices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平台提供创建XMLWebservices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本讲小结

目前市场上高、中、低端无线移动终端并存,分别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具备独立操作系统和一定开放接口的多功能终端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段时间内,终端硬件平台由TI、Qualcomm等公司提供核心Modem芯片和解决方案,协处理器和双处理器结构相对稳定,所以终端上的操作系统、运行平台、游戏、客户端等应用程序成为决定终端功能的主要因素,而且由于功能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兼容性和互通性差,因此终端上的软件开发也就成为终端生产厂商研发的重点。随着终端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推进,移动终端必然更加开放和功能标准化,到时,终端成本降低,成为用户使用全业务的载体,到时终端的发展受限于通信业务发展。

决胜移动终端 篇6

下面是书中的一些精彩观点:

1.消费者在网站停留的时间变得不再重要,企业监控购买转化率的漏斗已死,消费者更多以碎片化的方法访问你的网站。

2.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购物将成为迭代重复而非线性的过程,消费者不再是“去购物”,他们总是“在购物”。

3.设计一个移动App并不能解决移动商务的全部问题,因为很多消费者在移动终端键入网址以进行研究和购买商品。这意味着,商家必须同时拥有App和手机网站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4.传统的“销售漏斗”理论已然走向消亡,它将被我称为“移动购物生命周期”的理论所代替。这个理论包括了有机会影响移动购物用户的消费行为和购买决策的6个特定时刻——预购阶段、在途阶段、在店阶段、决策阶段、购买阶段和售后阶段。

5.销售过程的阶段论是一个早已为人熟知的传统购物概念,这个概念被称为“AIDA”,内容包括引起注意、唤起兴趣、激发欲望和采取行动。

6.消费漏斗或者传统的销售渠道的演化使得一些销售阶段被更加精确地重新定义,这些阶段被命名为:意识、熟悉、考虑、购买和忠诚。

7.当移动广告具有高度针对性,并与消费者正在做的事息息相关时,消费者才会认真读取。美国营销人员在移动广告上投入的最佳预算比例应该是7%,目前不超过1%。最大的移动终端投入将会被放在营销App、手机优惠券、流媒体视频和移动搜索上。

8.广告商用消费者打开移动广告的数量来衡量结果,他们发现娱乐和媒体类以260%的成功率超越了平均水平,这是因为消费者乐于安装与媒体相关的App。

9.在手机上被打开的电子邮件超过平板电脑,二者的比例大约是3:1。在iPhone上被打开的电子邮件(20%)要远远超过安卓系统(6%)。

10.事实证明,很多人愿意在智能手机上输入特别多的数据。

11.确保消费者在任何时间在所有的入口处得到的信息基本相同,这是对数据源比较多并且流动速度快的行业的一个挑战。

12.在移动购物时代,实体店正在成为一种资产。移动终端再一次改变了从购买到销售流程的变化趋势,而位置成为了移动购物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元素。

13.根据MarketLive的研究成果,在实体店通过手机在另一个零售商处购物最不常见,最常见的活动是在店内兑换优惠券,以及去门店前在手机上研究礼物。

14.手机可以用来提供信息,以帮助消费者购物,或者至少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的购物决定感到更加满意。展厅现象让人们在购物时感到信心十足,这符合基本的人类行为倾向。

15.如果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低2.5%,45%的顾客表示他们会离开实体店转而在网上购物。

16.印刷可能不是一个正在走向消亡的行业,至少在未来5年内,在如何将正在阅读的用户连接到网络上各种有趣内容方面,将出现大量的创新。

17.在3年内,所有的杂货店都将有能力整合手机存款、优惠券、支付和移动商务。

数说中国4G移动终端 篇7

在电信业营改增的影响下, 据业内人士估算, 三年内三大运营商减少营销成本将接近400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国移动停止3G终端补贴。目前大多数终端企业都在清理TD-SCDMA手机库存。

4039.4万部

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信息, 今年上半年全国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2.2亿部, 其中4G手机出货量4039.4万部, 而TD-LTE的手机占比则达到了80.7%。

1400万户

“中国3G用户累计达4.71亿户, 4G用户达到1397万户。”在7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公布以上最新的电信业数据。我国4G用户数达1397万户, 其中中国移动1394.3万户,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数据总和为2.7万户。

52%

IDC数据预测:2014年下半年, 中国4G市场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4G制式的智能手机份额将从一季度的6%猛升到四季度的52%。

1亿部 5000万部 3600万部

三大运营商4G终端2014年销售目标:中国移动2014年目标销售TD终端2.2亿部, 其中4G手机1亿部。中国联通今年内预计销售1亿部订制手机, 其中4G手机超过5000万部。中国电信目标年内销售终端1亿部, 其中4G手机3600万台 (据悉目前已经调整为1500万部) 。

348款

在机型方面, 今年上半年, 全国推出3G手机新机型706款, 其中4G手机新机型348款。6月份新推出的4G手机机型为128款, 3G手机机型为67款。4G手机成为市场追逐热点。

23.1%

据赛诺五月数据显示, TD-LTE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名为酷派, 达23.1%;三星居第二, 市场份额为18.8%;苹果公司第三, 市场份额为15.7%。酷派此举标志着中国手机品牌首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同时也是酷派4G市场战略布局的最好诠释。

1.1亿部 2.8亿部

移动终端上网方式研究 篇8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有线上网和无线上网两种情况。

1 有线上网方式

有线上网方式分两种:

1) 通过电话线拔号上网, 这就需要你的本本有MODEM (也叫调制解调器) , 只要有电话的地方就可以拔号了, 缺点是速度较慢, 为早期的有线上网方式。适用于对上网可有可无、或是耐性非常好的人, 上网也就是收发E-Mail (电子邮件) , 数据交流量不大, 对网络依赖性较低, 这种上网方式已经被逐渐淘汰。

2) 大家目前常用的宽带拔号或是有线局域网共享宽带上网 (即ADSL) 了, 特点是速度较快, ADSL是通过现有普通电话线为家庭、办公室提供宽带数据传输服务的技术一般都有1M以上的带宽, 而共享ADSL给局域网用户这一方式则是非常实惠的, 因为是宽带, 就算是多个用户一起使用, 也不会感觉速度有太大变化。适用人群:绝大多数用户, 速度基本满意, 在家或是在办公室的时候非常合适, 虽然还是要接线, 但是其较低的价格与较高的速度可以成为您上网方式的主流之选。

2 无线上网新技术:无线网络

随着技术进步, 曾经使用的红外线上网、蓝牙上网、数据线等上网方式, 由于其上网速度与距离却不能让人满意, 现在已经淘汰, 该文也不再介绍。但是无线上网仍然是IT科技的热门。无线上网分为两种应用模式:远程无线上网与无线局域网 (即:WLAN) , 二者各有千秋, 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

2.1 远程无线上网

目前, 国内的移动通讯运营商, 分别推出了GPRS业务、CDMA1X业务与天翼业务等, 这是在原有的GSM手机网络上进行扩展而开发的新技术, 其简单的原理就是在GSM网络的音频脉冲信号上进行改进, 使其采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 并且扩大了网络带宽。

整个使用流程如下 (以GPRS为例) :

在营业厅开户领取您上网卡 (不能在手机上使用, 只是作为无线上网的身份识别) —将卡装入无线上网卡中—安装驱动程序—使用相关拔号程序连通网络—打开浏览器即可上网。

优点: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 (须开通了GPRS业务) 就可以上网, 可以真正地做到随时随地与世界相连, 的确是方便到了及至, 不用再担心会无法及时获取网络信息。

缺点:速度慢, 价格相对较贵, 网络稳定性差。速度慢, 由于其数据传输是基于移动基站的无线信号传输, 手机无线上网, 最大速度也仅达到50Kbps;价格贵, 每Kb收费1分, 我们计算一下:也就是说每MB数据需要10元左右, 下载1M内容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每小时需要近10元, 这种价格, 很难使它得到普及, 虽然推出了包月的服务, 但是整体仍有待加强, 同时, 传输时断时续的问题一直在困扰广大用户。

评论:方便是的确方便了, 价格与服务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如果您的确需要随时随地上网的话, 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无线上网方式。适用人群:对网络依赖度非常高的商务人士。

2.2 无线局域网 (WLAN)

无线局域网 (WLAN) 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 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 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 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 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无线局域网目前已经发展出IEEE 802.11a (下简称802.11) 、802.11b与802.11g标准, 随之还有802.11n与802.11v等。802.11a标准使用5GHz频段, 支持的最大速度为54Mbps, 而802.11b和802.11g标准使用2.4GHz频段, 分别支持最大11Mbps和54Mbps的速度。802.11b协议标准的产品传输速度是11M/秒, 而802.11a协议的产品传输速度则可达到54M/秒, 这已是接近有线局域网的速度了。大家在使用的笔记本采用的技术或是市面上能购买到的无线网卡, 绝大部份是802.11b协议的;近年又通过的802.11n正式标准, WLAN的传输速率由原来的802.11a、802.11g提供的54Mbps、108Mbps, 提高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还有目前正在出台的802.11v标准更是有线网络所无法比拟的节能效果与简化管理效果。

WLAN网络的运行相对较复杂, 除了用户手上需有一台支持无线上网的移动终端外, 运营商还必须在“热点”地区布设接入点。只有布设足够多的接入点, 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无线局域网, 也才能实现WLAN上网, 因此其覆盖范围小、穿透率较差 (隔两面墙就不能使用) 。

说到无线局域网不能不提一下WiFi无线上网。WiFi (WirelessFidelity, 无线保真) 技术是一个基于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 目的是改善基于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由Wi-Fi联盟 (Wi-FiAlliance) 所持有, 简单来说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 以前通过网络连接电脑, 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而Wi-Fi联盟 (也称做:无线局域网标准化的组织WECA) 成立于1999年, 当时的简称叫WECA, 在2002年10月, 正式改名为Wi-FiAlliance。

那么WLAN与WiFi有什么区别呢?首先, WiFi包含于WLAN中, 属于采用WLAN协议中的一项新技术, 二者仅仅是发射信号的功率不同, 覆盖范围不同。一般而言WLAN的信号在开阔地带能达到5Km, 而WiFi一般不超过90m。

那么如何构建无线局域网络?要架设一个无线局域网络, 先买一个无线收发器 (即天线, 简称AP) , 使用网线将它连接到有线局域网上即可, 这个无线收发器会把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有无线网卡的电脑接入到有线局域网的交换机上, 其网络设置方法与使用有线网络一样, 唯一有区别的是, 您的电脑会显示您正通过某某无线设备连接到网络上 (在右下角任务栏) , 同时您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抱着笔记本任意走动, 在信号的覆盖范围内任意上网。

一个AP的信号覆盖范围大约在100~300米之间, 如果是开阔的环境, 那么超过300米也能接收到信号, 更棒的是, 一个AP根据型号的不同, 可以同时接入10~30个用户无线上网。更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成本了, 之所以无线局域网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起来, 价格因素功不可没, 我们可与有线网络对比一下成本:如果使用有线网络, 在一个办公区域内让二十个笔记本电脑用户同时上网, 需要购买24口交换机, 并且布线的需连接至每台机器, 如果公司迁址, 那整套综合布线系统就废掉了, 在新的办公场所需要重新投资布线。而使用无线局域网则不一样, 根本不需要布线, 只需要在办公区域摆上一个AP, 通过网络线连接到机房的交换机中, 在这个AP区域100~300米中, 大家都可以快速无线上网, 11M的速度是大部份公司或个人都可以接受的, 一个AP的售价在市面上有600~1000元不等, 连家庭用户也可以轻松架设, 并且在公司或家庭迁址的时候, AP提走就可以了, 搬迁成本基本为零, 同时范围内使用笔记本上网可以在区域内随意移动。相同类型的AP之间信号是不会相互干扰的, 这样的优势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 说明该技术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如果您在某个场所看到这个标志 (中国移动的WLAN标志) , 那就肯定是可以无线上网的。在城市的商务大厦、写字楼以及机场、酒店、某些麦当劳、肯德基都安装了无线上网设备, 在这些场所都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高速无线上网, 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热点”, 运营商在上述的区域铺设无线AP接入点, 然后发行上网卡, 您可以在上网的时候通过密码验证程序接入这些公用。当然, 并不是所有可以无线上网的地方都会有这个标志, 最佳方法是打开您的笔记本, 看看网络是否有信号就清楚了。

评论:我们出门在外也可以享受无线局域网带来的方便、高速与低价的乐趣,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 “热点”会越来越多, 我们也就能够更方便地高速无线上网了。低价、方便、高速成为无线局域网发展的火箭推动剂, 加之移动通讯运营商加入公共无线接入点的铺设, 无线局域网已经突破“局域网”这个概念了, 相信无线网络技术必定会走上市场需求的顶峰。

移动通信终端 篇9

随着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办公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只能通过PC机访问,依赖固定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不能满足用户移动办公需求[1]。移动办公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工作事务,如查看通知、公文审批、邮件处理、分发任务、在线交流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 移动OA面临的问题

移动办公具有极大的便捷性,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各种型号手机。PC机主流操作系统为微软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采用B/S架构后,相关操作系统都提供符合W3C的标准浏览器,在所有操作系统平台上都可以使用。而手机终端则不同,虽然大多手机系统支持WAP上网模式,但是由于手机屏幕比较小,如果采用WAP模式,系统操作性差,影响用户体验。如何开发出一套支持市面上各种手机的系统,是移动OA推广面临的问题。

(2)与原有应用系统集成。大多数移动应用系统并不是孤立的系统,很多单位本身已经有OA系统,移动OA仅仅是对原有OA的扩充。需要将原有OA系统操作流程和内容能在手机上展现,在手机上输入的信息也可以在原先的OA中同步显示[2]。一方面,大多数PC软件厂商都不会因为单位移动办的需求而开放源代码;另一方面,当企业实施移动办公项目时,常常需要将各种信息系统搬到手机上,这些应用有可能采用J2EE开发,也有可能是用.Net开发,移动办公项目实施中需有效整合原有OA系统及其它系统。

(3)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大多智能手机须将word文档、excel表格、ppt文件等下载到本地后才可以打开。而这些文件一般比较大,下载到本地不仅增加流量费用,也影响办公效率。

(4)快速开发应用后台系统。此系统需要整合内部原有各种系统,形成完整、准确的视图,并和移动信息化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如和考勤等外部系统进行连接,并将数据导入到OA中。

此外,在解决移动办公便捷性的同时需保障系统安全性,使系统数据信息不被监听或泄露。

2 系统架构

如图1所示,移动客户端不需要和服务器端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在移动办公系统平台进行处理、解析后,再进入移动无线中间件平台。通过移动无线中间件与客户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对接,移动无线中间件在整个系统中模拟了PC应用客户端场景,因此服务器端平台系统无需作任何修改就能支持移动系统应用,降低了成本,同时确保服务器端平台的稳定性。而移动无线中间件将从应用平台中采集的数据展示到移动终端。对于Word、Ex-cel、PPT等日常文件,移动无线中间件经过处理转换成移动终端能显示的格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支持手机打开Word、Excel、PPT等文件。另外,为了节省用户流量,可以通过移动无线中间件提前在服务器端对文件进行处理,压缩分辨率[3,4]。

云计算包括三层:最底层的IaaS,即“硬件即服务”;中间“平台即服务”;最上面的SaaS即“软件即服务”。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其核心部分仍然是数据中心,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是标准服务器组,由AMD和IN-TER处理器以及其它硬件商家的产品构成。通过一系列软件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整合、获得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投资。利用该技术,数据中心就变成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内部云和外部云来提供灵活、可靠的下一代IT硬件服务。如融合虚拟化技术,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便捷性、节省成本,如图2所示。

3 移动无线中间件平台

采用移动无线中间件,可更加快速、高效完成手机应用开发,实现PC端软件移动化,实现跨平台、跨界面、跨客户端的软件安装包[5]。移动无线中间件可以帮助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与传统开发相比,利用无线中间件的应用可节省80% 以上开发成本,开发周期缩短70%以上[6]。

移动无线套装包括MSC移动智能客户端、WG无线网关、MDP多通道数据平台3款无线中间件产品。移动无线中间件可忽略各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无线网络和数据源的差异,将所有技术难点进行统一封装,开发者不用专注移动应用技术开发,而专注业务模式的应用。

移动无线中间件对移动信息化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为软件开发商、互联网商家、服务提供商等提供快速、低成本进入移动化领域的便捷通道。它使移动信息化告别了传统的人工开发模式,打造出全新的产业标准化、流水线合作机制,为移动信息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基础[7]。

移动办公为标准化产品提供了部署简单、快速上线的一站式移动办公服务。移动办公标准方案体系采用分层方式架构。移动办公系统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终端用户层:用户手机端的操作与使用;移动网络层:移动运营商的各种网元;移动办公Server层:移动办公系统的中间服务器平台。移动办公服务器负责与原有系统接口与手机终端的数据对接。MISC后台系统管理平台,具有单位管理、账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记录等功能。移动无线中间件平台拓扑图如图3所示。

4 系统接入

采用强大的页面表现层接入技术,移动办公系统只需访问业务系统的Web端口获取Web数据,数据经过页面解析后变为手机客户端可以识别的终端数据,从而完成业系统的快速,稳定、平稳移动化。其原理如图4所示,具有以下优点:

(1)开发周期短。只需进行简单的代码适配,即可完成业务平台系统的移动化接入。

(2)所需资源少。采用页面单侧接入方式,无需对业务系统进行改造,从而大大节省了系统开发成本。

(3)多版本发布。结合智能客户端技术,对业务系统的一次配置,可实现支持跨手机终端使用的系统。

(4)稳定易维护。页面对接技术主要在表现层,对平台底层数据和业务逻辑不会造成影响。用户在访问系统时就像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系统一样,在业务系统上发布数据,在手机终端上可实时访问,因此不会增加系统维护工作量。

5 系统安全

在保证系统易用性的同时,需保障系统安全,包括终端接入性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系统运行安全、机制安全等。

5.1 终端接入性安全

从运营商申请专线直接接入用户单位IDC,实现物理隔离,避免业务数据经过开放、透明的Internet造成威胁,如图5所示。因为移动办公服务器需要同时与移动网络、用户办公信息化系统相连以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因此可以通过防火墙来有效限制移动网络只能访问移动办公服务器的相应端口,降低因移动网络与用户办公信息化系统网络相连所带来的数据传输风险。

5.2 SSL内容加密

单向认证是SSL安全协议应用的一种方式,“单向”指仅对用户在服务器端的标识进行身份验证,无需对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通过数据加密传输信息,确保通信保密性和完整性。双向认证是SSL安全协议应用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服务器本身数字证书对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同时通过客户端数字证书对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通过此种方式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消息,确保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5.3 数据存储安全

通过加密技术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生成字符段,存储在移动平台中,保证用户密码的安全。对需要存储在移动办公服务器上的敏感数据采取加密存储,而不是直接存储系统硬盘数据[8],即使被攻击、侵入,也无法获得用户存储于移动办公系统的机密文档。

5.4 系统运行安全

为更好地保证移动办公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模块化部署各子模块功能,使得其中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子模块崩溃时,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作。

5.5 冗余部署

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冗余部署方案,当系统某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由替代模块即刻继续接入系统工作,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和高可靠性。

5.6 机制安全

(1)帐户、手机号和终端设备号三重检验。移动信息系统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可与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底层系统对接,实现用户账户、手机号和终端设备的三重绑定。即使有人获知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也无法登录。

(2)清空数据。如果用户丢失手机或手机使用权发生更变时,通过比对,发现为非法用户,可利用系统发出炸弹消息,清空用户手机中移动办公相关的所有资料。在某些情况下,根据用户操作,炸弹消息除了清空移动办公数据外,还可以清除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日志、内存文件等(视具体手机API支持程度而定)。

(3)避免穷举攻击。限制用户登录密码试错的次数,假如连续3次密码错误,系统将自动中止与用户的连接,使攻击者无法编程实现对用户密码的穷举攻击。

(4)系统人工锁止。当用户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中止服务时,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锁定用户所有数据,并阻止登录,保证用户的机密信息不被泄漏。

(5)安全审计。通过进行严格的审计和详细的记录,可以随时查看以往操作日志。同时也可以对日志进行分析,分析系统是否曾遭到攻击。

当然,对具体客户而言,仅需要从中选择几个合适的安全措施即可,没有必要采用所有的安全方案,还需考虑成本因素。

6 结语

移动办公系统具有便捷性、及时性等优点,随着无线网络覆盖更加全面以及终端功能越来越完善,用户使用习惯越来越规范,移动办公业务应用越发普及。本文基于移动终端的校园OA建设方案及技术可为校园OA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铭.电子政务中移动办公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25-29.

[2]刘雁.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J]科技资讯,2009(13):9-12.-12.

[3]兰功博.基于工作流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资讯,2009(12):6-9.

[4]李建林.基于PKI的移动OA安全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8):45-49.

[5]唐国华,李惠欢,吴毅,等.移动办公在校务管理系统中的建设[J].现代计算机,2008,291(9):110-115.

[6]CHOU W.Inside SSL:the secure sockets layer protocol[J].IT Professional.2002,4(4):47-52.

[7]王良莹.基于B/S架构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29-32.

终端+应用定调移动互联方向 篇10

多核成趋势

P37移动终端迈向“全媒体”时代

P38终端应用渐丰

“智能家庭”加速挣脱概念期

移动通信终端 篇11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Facebook的消息透露出重要的市场玄机。

今年5月,分析公司comScore发布了一个数据——美国人用智能手机登陆Facebook的次数,超过了使用普通网页登陆的次数!comScore统计:“美国人每月通过手机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是441分钟,而花费在普通电脑网页上的时间是391分钟。”

这意味着什么?到了8月就见分晓。

8月,Facebook发布了二季度财报:整个季度亏损达到了1.57亿美元!如果人们对Facebook5月份轰轰烈烈的IPO有印象的话,会记得那张一路上扬的盈利图表,而就在美国人用手机登陆Facebook次数超过电脑之际,多年来一路高歌的Facebook,居然首次出现了罕见的亏损拐点!要知道去年第四季度,其盈利还较前一季度大长了40%。至今年一季度才开始出现颓势,但谁也没想到会随着用户行为的质变被如此放大,连市值都在三个月里蒸发掉了1/3!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Facebook的用户数量却依然在稳健增长,丝毫不受什么盈利不盈利的影响。

那么,手机登陆增加,与网站盈利有什么必然关系?市场板块将如何裂变?

被移动终端“将军”!

先看Facebook广告具体遭遇了什么。

今年5月,通用汽车取消了针对Facebook的1000万美元广告费。这种高调撤出给Facebook带来很大麻烦,连锁反应相当可怕。随后,一些广告商猛然削减了在Facebook上的广告投入,理由是:他们无法衡量这些广告是否能转换成真实购买行为,“大笔投放到Facebook上的广告,没能获得多少回报。”

而大量用户在通过手机登陆Facebook,更使这种矛盾激化——因为屏幕的缩小,导致网站的“广告位”也大幅缩水。而手机用户也对网络广告更加不屑。即使Facebook及时把“广告”改成“公关”,采用更多的话题推广和社会化传播方式,广告主也在抱怨:“这些信息向真实购买的转化率有限,而且难以衡量!”

这让Facebook处在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它总要考虑手机用户的体验吧,传统网络广告形式固然成熟,但在手机用户眼里,它们多半只是信息垃圾!

Facebook被“将”住了!

Facebook之“风”是否刮到中国?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Facebook之风会刮到中国吗?

近期,《中外管理》记者与国内最大的实名制社交网站人人网CMO江志强做了交流,发现人人网的用户行为也在发生着剧变——去年同期人人网有30%多的用户使用手机登陆,而一年后的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暴涨到了60%!让江志强喘了口气的是,中国用户更喜欢“双屏”上网,手机和电脑几乎是同时采用,这给了人人网很大的回旋空间。但即便如此,人人网的幕后老板陈一舟也已经在近期下令:人人网所有部门都必需加大对移动互联网广告产品的投入,全面出击,探索盈利点。目前在手机游戏方面的营收已有相当斩获。

但中国网络广告的整体形势可没有这么乐观,已经潜伏着巨大的转型风险。

从目前数据看,第二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增长的“大头”集中在了两个方向——搜索和视频广告,这是目前中国网络广告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这两种广告形式并不容易“拷贝”到手机上来!

视频广告自不必说,国内手机上网寒碜的带宽就限制了其发展。搜索引擎广告方面,手机屏幕的限制又让直接打广告的空间捉襟见肘。毕竟,现在已经很难回到让用户搜索出一个“广告目录”的“关键词营销”时代了。

可以看到,网络广告当前最活跃的两个领域,延伸到手机广告上的难度不小。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持续暴涨,可以预计的是:虽然人们都在呼唤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这个时代真的到来时,却可能成为大批公司的梦魇——一如Facebook现在的困局。因为即使网络广告总量还在增加,但市场正在出现结构性的剧变,在这期间,那些没有准备好的公司,你危险了!

移动互联网悖论

可能有人会奇怪,现在没有什么网络公司不在移动终端上发力的,何谈“没有准备好”?

这就是现在网络广告行业的一大悖论——虽然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爆炸式增长,挑战着传统网站,但让人诧异的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活得也并不好。

因为开发出好的移动应用,和开发出好的移动商业模式完全是两个概念。

百度CEO李彦宏甚至说,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像是在“酒驾”,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但是商业模式不清晰的一个重要根源其实很简单——屏幕实在是太小了,装不下什么广告,可如果重点打造成企业的公关平台,广告主又难以衡量投入产出比。这样的结果就是,移动互联网大热的背后,盈利模式仍然非常单一,基本上只有APP广告一枝独秀。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已经开始预测:移动互联网已有泡沫,明年将进入沉寂期,2014-2015年才会有明星公司出现。

跳出“框架”才有出路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真的难有出路吗?

有,只是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非广告即公关的思维框架!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Facebook的经营困局,会发现其实它已经成为一个绝佳的“营销自动化”平台,而不是传统意义的广告、公关平台。

营销自动化的新商业模式,本刊有过深度解读(详见《中外管理》2012年5月刊《亚瑟:关注营销自动化新模式》)。其核心价值就是把企业销售过程中,最头疼,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去“发掘”和“审核”潜在客户的两个环节,改由网站后台自动化地处理。

对Facebook来说,如果把营销自动化延伸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盈利模式,其核心价值,就是通过网站后台程序,对用户的使用轨迹进行系统梳理,自动化地帮助广告主完成对潜在客户的发掘和审核工作。

按经典“销售漏斗”理论,这等于把最耗费成本,往往如锅盖打苍蝇一般的发掘、审核潜在客户的两层工作,最大限度地精简了。被解放出来的销售人员,可以把工作主要集中在最后的成交层面上。

如此,Facebook已经成了广告主营销流程的一部分,这时,谁还敢责怪你“向真实购买的转化率有限”?你已经给广告主创造了足够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革命式的行为变化,需要革命式的新销售方式与之匹配,否则难免会陷入Facebook式的困局。如今,Facebook正“原地”解决问题,紧急找调查公司合作,只是试图告诉广告主现在的广告模式还是有效的,这不是很悲哀吗!

移动通信终端 篇12

就其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手机和笔记本的发展来看, 都正处在迅猛的发展阶段, 其中手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手机的外形变化

手机的外形在发展初期体积大, 之后体积越来越小。手机有直板和翻盖之分, 天线也有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之分,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手机大部分以直板机为主, 其中摩托罗拉采用的是外置天线, 而诺基亚则采用的是内置天线, 不过后来摩托罗拉也出现了翻盖机, 经历几年后发展到现在, 体积又有了变大的趋势, 现在市场上体积大的手机销售状况日趋火热。

2) 手机功能和业务的变化

手机在发展初期其功能和业务主要以语音为业务为主, 之后有了短消息业务、传真和数据通信业务、语音信箱业务、智能用户电报传送业务等。除以上基本业务外还有其补充业务, 补充业务是基本业务的增值业务, 它包括号码识别业务、呼叫转移业务、呼叫限制业务、呼叫完成业务、多方通信业务及计费类补充业务等。当手机发展到GPRS阶段又开展了PTP、PTM业务及一些附加业务。到现在3G时代手机的业务更是越来越丰富。尤其以苹果手机为代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手机的无线上网变化

手机在初期的无线上网速率低, 并且是以时间来计费, 费用也很昂贵。而GPRS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用手机上网开辟了新天地, GPRS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接入速率 (160kbit/s) 和更短的接入时间。GPRS可提供高达115kbit/s的传输速率 (最高值为171.2kbit/s, 不包括FEC) 。分组交换接入时间缩短为小于1s, 能提供快速及时的连接, 大幅度提高一些事物的效率, 并可使已有的Internert应用 (如E-mail等) 操作更加便捷、流畅。终端用户无需拨号上网, 并且永远在线。从而结束了以时间计费的时代, 进入了以流量计费的新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业务, 能够更有效的提供短消息、WAP等业务。

与此同时, 笔记本电脑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而从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来看, 它的变化也很大, 我们也从以下几点给以考虑:

1) 笔记本电脑的外形变化

笔记本电脑的外形变化主要是指体积和重量的变化, 在发展初期对它的体积和重量也没有过高的要求, 之后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发展, 用户对它的外形也逐渐有了要求。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携带起来极不方便, 所以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和重量也有了向小过渡的趋势, 直至现在的笔记本其体积和重量已经发展到很小了。

2) 笔记本电脑功能和业务的变化

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是越来越强了, 业务也越来越广泛了。最初的笔记本电脑只是替代了台式电脑在功能上并没有显示出比台式电脑的优越性, 但后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和功能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笔记本电脑以其强大的功能及移动办公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尽显其本色。尤其在近两年, IT业普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使移动办公需求继续膨胀, 这就为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创造了时机。

3) 笔记本电脑的上网变化

关于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变化就更是明显。笔记本电脑的初期上网是采用有线上网, 随后也可以进行无线上网, 但其速率不仅低而且价格也昂贵。GPRS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出现也为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无线上网速率大大提高, 费用方面也在不断下降, 从而不断地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 手机的体积有向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而笔记本的体积有向小的方面发展的趋势, 同时手机的功能和业务有向电脑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而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也又向手机方向发展的趋势。

基于以上几点的变化就为我们对未来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提出了新的思路。即未来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未来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应该是集手机功能和笔记本电脑于一体的综合体。既可以实现现代手机的所有功能和业务, 又可以完成电脑的所有功能和业务, 并且在无线上网方面可以实现瞬间上网, 随处上网。在能够实现以上功能以外, 还要便于携带, 也就是说体积不能太大, 但需观看视频时又不能太小, 这就为我们设计未来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外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迅猛发展, 为适应未来的需求对现代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为未来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终端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

参考文献

[1]杨秀清.移动通信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2]陶亚雄.现代通信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罗文兴.移动通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厂达.新型笔记本电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科学是一种文化下一篇:油浸式配电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