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种文化

2024-10-08

科学是一种文化(精选9篇)

科学是一种文化 篇1

青岛市市北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32年, 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现代化学校, 也是全区唯一一所实验小学。不论前身丹东路小学, 还是1997年更名后的市北区实验小学, 在社会上它都是声名远播。一所品牌学校如何定位, 怎样发展?我认为应该寻根。要寻根, 就要在它的历史深处找寻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内核, 发掘历史留下的智慧, 即学校文化。我做校长这6年, 主要做了一件事———在文化寻根中引领学校发展。

在思考与追寻的过程中, 我秉承“以人为本, 双赢发展”的办学理念, 紧紧按照社会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优质的要求, 把“尊重学生, 发现学生, 发展学生”放在教育之首, 把“关注教师, 磨砺教师, 成就教师”放在管理之首, “坚持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坚持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 体现教育的基础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体现教育的发展性;坚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发现, 体现教育的创造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员实现协调和持续发展。

在实施与践行的过程中, 我选准了“课程”这一载体, 传承、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 占领学校课程改革的“制高点”。基于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认识,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实际, 我们初步构建了以学科类实践课程为基础、特色教育为支撑、培训指导课程为延伸的三大分支课程体系, 以课程重构充分显示具有实小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在立足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 作为全国青少年法律学校, 新时期我们自主研发了法制教育校本教材《法在我身边》, 自行开发了市北区青少年法律专题网站, 同时还推出了德育特色课程《文明修身课堂》, 创建“廉洁教育长廊”以及围棋、剪纸、游泳书法等技能型和活动类课程, 确保特色课程丰富多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学校文化, 构成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方面, 我们应教师发展之需, 设置了读书讲坛、课改论坛、学科大教研、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等课程, 使读书学习、研究实践成为常态化的工作。

2009年起, 我在全面总结课程改革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 立足教育发展的要求, 规划并开展了新一轮全员教师技能提升培训。以“教师新十项技能”夯实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推动教师将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有机结合, 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最佳发展。主要包括:探索一个改进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完成一个辅导转化学生的有效案例;开放一节能体现自己风格的有效课堂;整理一个研修升级的电子课例;撰写一篇记录教育思考的叙事故事;编制一套科学实用的质检试卷;承担一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组织一场展示教育成果的家长开放活动;追踪一位名师;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新十项技能训练力避盲目、模糊、泛化, 旨在引领不同水平的教师做好教育发展与自身实际的“两结合”, 制订自我发展新规划。

课程的规划、建设与实施为学校在新阶段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金奖、全国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行风建设窗口、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首批教学示范校等殊荣。

回顾这6年来市北区实验小学的办学经历, 我认为学校取得的经验与成绩主要来自于文化的传承。其实, 放眼改革开放30年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可发现只有符合教育规律并一以贯之地坚持, 才能保证教育的恒定与社会的稳定。在经历学校发展“找准位置、个性鲜明、彰显特色”三步曲中, 实践证明, 文化寻根是一种战略思考。

科学是一种文化 篇2

-------------------------编辑整理: http:// 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宜宾都市网新浪

日本又要面临选举,这对日本人来说也许是家常便饭了。而且这次是众议院选举和东京都知事选举在同一天,都是12月16日。在日本,选举是一项产业、是一种文化。从身边的事情说起吧。前些天发现家里的信箱里多了一张众议院议员的名片,上头还有这位议员的签名,写着“请多关照”,这事颇有意思,在中国,恐怕难以见到哪个当官的往老百姓的信箱里发名片。信箱里还常有一些选举宣传单等。在日本,选举的运营搞得像商业活动似的。选举时期,要生产多少议员招贴画,多少宣传车要开上街头,议员事务所忙起来还要招很多临时工……街头议员们的招贴画一个个都是那么意气风发,看上去与俊男美女无异,设计大头像是一门艺术呵,印刷招贴画的生意火了。有的会社专门做选举的生意,贩卖选举用品,如演说用的小喇叭、披在身上的条幅、宣传车的装备等。东京都选举的形象大使是人气少女组合AKB48的三位成员,据说这是为了鼓动年轻人去投票,谁在网站上宣言“我去投票”,就能得到电脑壁纸,选举恍若商业促销活动。16日选举日恰逢人气组合“岚”开演唱会,因此政界人士忧心忡忡,担心年轻人都去看演唱会而不去投票了。

选举的产业化、商业化,让人难以判断日本这个民主主义国家到底是民主过头了,还是政治走向颓废了。

在日本,政治家是一种职业。前些日,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独自站在东京都武藏野市的街头演说,寒风中几乎没有听众,但他还是说个不停,街头演说是日本的政治家必须练就的“武功”,不管是否有听众,你都要慷慨激昂地说下去。据说,此次日本众议院选举,菅直人的地位岌岌可危,有可能被拉下马。就算是前首相,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是日本政界的残酷现实。选举前一段时间,在车站前,常能够看到候选议员一个人拿着大喇叭慷慨激昂地进行街头演说,也不管自己的政治信条是否让民众听进去了,看上去挺孤独的……偶尔也会看到比较有号召力的议员在演说时有不少人围观,人们用手机拍照或者上前热情握手。那些议员像是随时有失业的危险,他们扯着嗓门演讲就是为了保住饭碗。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是相当有人气的议员,这得益于他和父亲一样——首先是个煽情的“演员”,选举是一场重头戏,你要学会当一个好演员。

选举是政界的力量对比和重新组合,近一两年日本政坛的风云变幻让人应接不暇,石原慎太郎和桥下彻这一老一少组合起来了,每天都能制造出新闻来。眼下日本的政党太多了,而且是朝夕变幻,数了一下,现在有12个,要分几个给中国就好了。好几个政党参加众议院选举根本就是来打酱油的。对于这次众议院选举的结果,应是没有什么悬念了,自民党将回归政权,安倍晋三再度担任首相,这就是日本,政坛风云突变,卷土重来的机会有的是。在中国人眼里,安倍是个靠右的人,但是在日本人心中,他是能够让日本大步迈上正常国家轨道的人,也就是能够为日本在国际上争取利益的人。选举,是日本老百姓说了算,所以外人恐怕不好评说的,就算你喊了“日本人民要警惕呵,别选安倍晋三”,也没人睬你。日本人选择自民党,因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自民党人才多,根基稳,再加上有了三年在野的经验,现在应该更老道些了。

说一说少数民族参政问题,在美国,少数民族参政是很平常的时,在日本,每年归化的人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少数民族”群体人数日益增多,但是基本上是默默无闻,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却是难以实现,参政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人们总是普遍指责日本社会闭锁、日本政界狭隘,确实有些归化的原韩国人在竞选议员时就被哄“滚回韩国去”,日本政界似乎很在乎血统性。华裔活跃在日本政坛更是凤毛麟角,眼下只有莲舫一人。

“改”是一种文化 篇3

也许是因为国内对高性能改装车的需求不高,导致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很少。除了AMG、Alpina、ABT这种被名牌车厂征入麾下的性能部门外,其实几乎所有对性能有追求的造车品牌,都有着自己的“改装指挥中心”,至少也会和某个独立品牌进行长期合作。但是这样做是否会让汽车对性能的追求进入一种“快餐”模式?

无需多虑,那些把工作看成艺术的设计巨匠们相信“慢工出细活”。他们愿意为了调配出一种新车漆,给下属的计划无限延期;也愿意为了制作一个完美的碳纤维外壳,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无数次的修改。特别是那些独立性特别高的改装厂,如Mansory,他们有时候甚至会把一辆动辄数百万欧元的超跑拆得七零八落,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脱胎换骨般的大改造。最重要的是,除了车主没人有资格对他们的做法摇头。

超跑制造商之所以愿意养着并非企业核心的御用改装品牌,是因为它们对自己而言,就是一种保障。当设计师的灵感遇到瓶颈时,他们需要有人来打翻这些,并拿出让人惊叹的设计方案,哪怕它和品牌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豪车品牌CEO们肯定知道,新鲜血液和保持前进,对一个百年品牌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当设计师们在庆功会上开怀畅饮时,他们绝对听不到市面上的那些抱怨。而这些修正工作,就需要让敢于“吃螃蟹”的人来完成。

也许改装厂的作品大都没什么销路,甚至发售量不及那些几百辆的纪念车款。但它们的工作就是在告诉世人:我们手中还有更多王牌!当人们感觉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来吸引住自己的眼球时,那意味着,本厂设计师已经被无形的条款束缚住了。而谁能帮他们打破这些枷锁、刷新人们对极限的认知?答案当然是改装者们。

2014 BMW Alpina B6 Gran Coupe

也许单单从外形看,我们能猜得出这是一辆宝马,但有几点让人觉得很困扰:首先它的车标换样子了,再者我们从没听说过宝马有什么B系。实际上,这是BMW改装厂Alpina的杰作,双肾式进气格栅和线条感车体非常“宝马Style”,但运动大包围让它显得非常有攻击性。特别是尾部的侵略感尾翼和双边四出排气管,进一步加重了这种感觉。Alpina专门定制了一个双涡轮增压套件以及一个更大的中间冷却器,暗示着它即便是把540匹的马力全部轰出,也不会有丝毫气喘。而悬挂系统、转向辅助、稳定牵引控制系统……都由改装工匠们一手操办。这辆略带儒雅气度的肌肉车能实现322公里/小时的极限速度,完全是因为它贴上了Alpina的标签。

BMW Alpina改装厂

说也奇怪,这个改装品牌和宝马没有从属关系,但只从事宝马汽车的改装。它主要针对个性化和性能进行加成定制,要知道,这本就是BMW轿跑的两个主要卖点,这些动力强劲的传奇车型就是诞生在这个德国最小的、仅有100名员工的汽车制造厂里。所以它的成就不容小觑。

2014 Nissan 370Z NISMO

提到日产这个品牌,我们总会想到低调、沉稳的白色轿车。但在旗下改装厂Nismo的参与下,绅士范儿的370Z也可以突然变得暴躁不已。它的前脸显然进一步削弱了风阻,但奇妙的是这令车体显得更加清新,不过宽大的尾翼还是暴露了它极具战斗欲的定位。Nismo的两大产业支柱分别是参加赛事和提供零部件,所以这辆车造得非常有赛制感也是师出有名的。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大部分性能部件,都由这个崇尚运动机制的改装品牌操刀设计。3.7升V6发动机的成绩在字面上没有任何优势,355匹的输出丰沛但不狂暴。可如果真的跑起来时,你会发现它是最会阅读赛道信息的一辆日产。

Nissan NISMO改装厂

NISMO的全称是日产运动公司,暗示着它和Nissan关系密切。已有20多年历史的它,仍热衷于参加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竞技比赛,一辆普通的轿跑,在他们手里也会变成无双的赛制战车。

Audi R8 V10 ABT

大概是因为奥迪R8的身形太舒展了,所以它更像奔驰SL63这种轿跑,而非保时捷911那种准赛车——虽然后者才是它瞄准的直接竞争对手。所以奥迪干脆求助于经验丰富的改装品牌ABT,全权负责它的暴力修改。从内到外,这辆奥迪都经过了彻底的进阶,全新设计的前包围更显活力,碳纤尾翼和双边四出也在向人们展示它卓尔不凡的运动特性。也许任何一个改装厂都能做到这些,但同时减重110千克就不那么简单了。包围、前唇、侧裙、后扰流板……大部分的外观套件都换成了碳纤维的。结合全新调校过的悬挂和5.2升的V10发动机,它仅需3.5秒就能实现百公里加速,足以让那些质疑它动力表现的人瞠目结舌。

Audi ABT改装厂

ABT Sportsline为一家族企业,ABT就是这个家族的姓氏,19世纪末,Johann Abt建立了打造马车零件的铁匠铺,而这就是ABT改装厂的前身。现在它已经成了高水平运动改装的代名词,专门从事大马力改装,而且ABT完全有自己造车的实力。作为大众集团改装第一大厂长期以来致力于赛车及汽车改装市场,提供动力、制动、悬挂、空力套件、轮毂等改装配件、精品及服务,在不失原厂设计的理念下,满足改装车迷对个性化的需求。

Benz G63 AMG

除了Jeep牧马人这种纯“野生汽车”外,奔驰G63算是最越野的一辆SUV了。方盒子造型结合高高的离地间隙,它能服役多国军队靠的就是这。而在奔驰旗下,一辆车功成名就的主要标志就是开发出了AMG版,G级也不例外。这辆车的蓝本是一辆6X6的奔驰G63,它延续了前者的刚猛设计语言,采用了与乌尼莫克类似的门式车桥,离地间隙大为提升,而且轮距也宽了很多,道路通过性是前所未有的强悍。力量核心方面,它搭载了一辆5.5升V8涡轮增压发动机,马力输出能达到544匹,堪称世上最快的越野车。遗憾的是,惜车如金的AMG给它制定了30辆的超低年产量,想入手还真没那么简单。

Benz AMG改装厂

AMG是奔驰名下最知名的改装厂,但在上世纪60年代,它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两位德国人Aufrecht和Melcher在Grosaspach小镇上开始了他们的改装事业,AMG正是来源于二人与小镇名称的首字母。Aufrecht先生曾在戴姆勒-奔驰车厂从事引擎测试工作,对于奔驰的动力系统了如指掌,这也是AMG最善于改装奔驰的重要原因。如今,它已经和奔驰达成了协议,专门为有需要的奔驰车进行力量加成改装,每年出厂约12000辆。

Mansory Bentley FS

宾利终于明白了,气场并没重要到可以代替一切的地步,就像蓝鲸没办法抵挡虎鲸的围攻。而飞驰这辆车的出现,就是宾利转型的信号。今天,英国人把这辆车交给了德国的怪兽级改装品牌——Mansory,而后者也真的不负重望。棕色和银色相搭配的外观完美诠释了宾利对气场的追求,但光泽化处理和碳纤维的使用,也进一步强调了它对力量的探索。或许它要比慕尚等同品牌车小一些,但发动机依旧是12缸的,在经过全新调校之后,最大马力直达888匹,百公里加速度能杀到3.6秒,而22英寸的轻质铝合金轮毂也更耐折腾。这些改变从根儿上就注定了:这会成为一辆前所未有的宾利。

MANSORY改装厂

Mansory生于德国,但却对英国跑车兴趣浓厚。因为它们觉得,在绅士车上实现自己的大马力目标,才是最有挑战性的事情。它没有制定的合作品牌,但几乎所有的名门跑车都在这里“新生”过。

Novitec Lamborghini Aventador LP700

也许论及马力表现,蛮牛上头还有高人,比如布加迪、柯尼塞格。但如果单说车体设计,兰博基尼无疑是最激进的。锋利的线条和利落的切割面,让它显得极具视觉杀伤力。这次,德国改装品牌Novitec瞄准的,就是一辆Aventador LP700。为了做好这次改装,Novitec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部门Torado,来负责兰博基尼的改装。它的车体切割感更犀利了,车身套件全换成了碳纤维版。如果说这还只是毛毛雨,那接下来的进化肯定能让你惊为天人。Novitec选用了最强的双机械增压器,为它新晋的6.5升12缸发动机疯狂助力,最后换来了超过1000匹的暴力输出。这一次,兰博基尼可以为它改个更拉风的名字了,就叫Aventador LP1000+。

Novitec改装厂

美术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 篇4

我们对学生实施的是生活美术教育, 而不是专业美术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其基本属性是全体性和发展性。文化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工具技术、艺术、礼仪等。“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 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财富”。美术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则使美术教育的内容更为广泛。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 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 培养学生曼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我在绘画教学中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 从线条中圭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 以探究为主, 让学生探究线条的变化, 不要刻意的去强调画面的内容的优劣, 评价以肯定为主。

所有的知识、技能都只是促进学生审美素养不断提高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而已, 通过这些途径, 运用这些手段不断的去启发学生的想像、感受、判断等意识, 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 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用美术自身的独特价值去构建创新的基础, 发展个人潜能;去构建和谐多彩的人生, 提高生活情趣, 健全人格, 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扩展

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 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 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 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 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就应该使学生知道, 民族、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抢救与传承。在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 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艺人和其他传统文化保留者, 搜集、记录有关资料;也可学习描绘、制作有关民族、民间艺术。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 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 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 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 有的喜爱工笔, 有的偏向写意, 有的追求厚实, 有的欣赏飘逸, 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 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 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 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去体验, 体验自己的情感, 也体验别人的情感, 体验成功, 也体验失败, 这是一种经历。我们的作用在于如何让这种经历成为激励学生主动前进的一种动力。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 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 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 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 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做学生审美情感的交流者:

美术课堂中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 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聆听学生的审美情感, 和学生一起互动共生, 完成美术学习的过程。这时你才能真切地知道学生的体验, 获知学生的感受。同时学生因主体性受到尊重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 并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 做学生审美潜能的唤醒者:

中小学生的审美想象具有丰富性、创造性, 但由于审美知识、经验的缺乏又往往对想象的创造性缺乏信心, 产生盲目性和从众性,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引导, 唤醒学生的审美潜能。同时学生因潜能的被挖掘所产生的惊喜和满足能够有效的激发起美术学习兴趣。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文化是一种温暖征文 篇5

观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无论剧场、公园、广场,还是工地、厂矿、军营和田间地头。自12月开始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如暖流般淌过农村的广阔田野,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村村寨寨……

在此基础上升华并深入开展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眼下正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红红火火推进,持续不断地温暖着亿万人的心窝,春节前后形成热潮。

这是一场温暖如春的活动。国家艺术院团、地方艺术院团的艺术家以及各地业余文艺工作者不仅送来了歌声、笑声和精彩的舞台表演,也送来了喜庆的春联、实用的图书、丰富的展览,更带来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文化部门对基层群众的关爱、问候和新春祝福。

每个活动的现场,每场演出的舞台前,人头攒动,温暖如春,人们因文化而相聚,因文化而欢愉。

这是文化人始终如一的真挚情怀。走到大山深处,深入矿山井底,送到家门口,来到你身边。无论享誉中外的艺术名家,还是初涉舞台的青年新秀,他们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畏路途遥远,顶着天寒地冻,深入基层一线,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演百姓身边的人,讲百姓身边的故事。

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而歌、为人民而呼、为人民而书,以矢志不渝的情怀真正走进群众、真心融入群众。

这是文化人的使命与担当。文化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仅靠“送”是不够的,还必须帮助基层“种”下文化,让文化在基层扎根成长。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组织强有力的文艺辅导队伍,开办各艺术门类的讲座、培训班;辅导各地挖掘、整理、创新民间艺术;培训农村文艺骨干,提高各地文化干部业务素质……

他们发挥文化生产者、提炼者和传播者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挖掘基层蕴藏的文化活力,充分调动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发展本土文化,把文艺的种子留在基层乡村,让“送文化”发展为“种文化”,变“常下乡”为“留在乡”;让播撒的希望种子,开出了灿烂似锦的文艺之花。

服务是一种文化 篇6

离开广州,人走茶留香。广州“早茶”的那种服务,久久令人难以忘却。这是因为,在广州你享用了一次“早茶”,就会有了做一次“上帝”的心理体验。在那里,没有了服务员喋喋不休向客人推荐昂贵的“高档菜肴”的烦劳,少了怕被别人视为小气的尴尬。在广州,服务成了服务员生活的一部分,服务文化深深融入他(她)们的血脉。他(她)们不会因为客人多,幸苦忙碌,而对客人粗糙失礼;也不会因为客人消费少而轻视欠礼。他(她)们始终和颜悦色、彬彬有礼、童叟无欺。他(她)们的举手投足、一招一式总能让人感受到真诚、方便、自由和快乐。在那里,服务已不是无情的买卖,不是僵硬的劳作、更不是坑人的手段。在那里,服务已成为一种文化,超度了“此岸”的一己私利,心悦诚服地陪伴服务对象抵达快乐的“彼岸”。

人类自从有了社会分工以后,绝大部分社会活动就是围绕着服务展开的。生存需要服务,服务美化人生。人的一生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同时也为他人提供服务。事实上,社会的各种产业链都来源于服务链。哪里有服务需求,哪里就会萌生出相应的产业,需求愈烈,产业越旺;需求下滑,产业萎缩。服务讲求平等、诚信、公正,不论地位、不分贫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服务需求可以转变成为利润,因此,社会服务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开始出现不平等、不公正。在同一条服务链上,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上家”服务“下家”。于是,“下家”也就成了“上家”的“上帝”。市场赋予服务太多的寄望,激起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技术发生层出不穷的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万千气象,表现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态势,极大地丰富了服务文化的内涵。服务一旦成为文化也就十分注意共性的服务理念、服务规律、服务哲学的推广和普及,同时也加倍注重特色服务、个性服务和差异服务的开拓。

航运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是航运企业的产品、竞争实力,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航运服务文化深深地融入奔腾不息的江河海水之中,牢牢地嵌烙在船舶的甲板、货仓、机械设备之上,清澈地渗进船员的血管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船员圣神的信念,无论是狂风巨浪、还是江匪海盗都丝毫动摇不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这样一组感人的镜头:大船开始下沉,人们夺路逃生,秩序混乱。儒雅的船长请船舶的小乐队到甲板上演奏乐曲,以动人心魄的音乐安抚人们失控的情绪。乐曲演奏完毕,首席乐手向人们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后乐手们开始离去。首席乐手目送着大家,而自己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新的曲子。已经离去的乐手,听到乐声,又不约而同地回到首席乐手的身旁,重新开始演奏。在船舶将近沉没的一刻,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与船舶同归于尽。电影镜头生动地展现了船员无畏的担当精神、崇高的责任境界和航运服务文化的博大。现实生活中,一旦船舶遇险弃船,船长总是最后一位离船,不少船长选择了与船共眠海底。这种文化在航海界已经延续了成百上千年。

航运是靠服务起家、立足、发展的。航运服务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她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部航海史就是一部世代海员勇敢、忠诚、敬业、奉献的史诗,蕴含着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可歌可泣的服务故事。1595年,十七名荷兰水手从俄罗斯返回荷兰的航行途中不幸遇险,被迫在北极圈中度过了六个多月的严寒冬季。他们拆下船舶的甲板作燃料,靠打猎获取食物,艰难地生存。期间,有八名水手在疾病与饥寒中逝去。即使在这样身处绝境的情况下,水手们仍然精心地照料船上的货物。遇险船舶装载的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然而,这些海员视诚信为生命,保护船舶货物秋毫无损。度过了饥寒交迫的严冬,幸存的九名水手历尽艰辛,最终将货物完好无损地交到货主的手中。荷兰水手的服务精神为航服运务文化增添了光焰夺目的篇章。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海员在斗风博浪的生产实践中,既虚心地学习借鉴世界航海强国的航运服务文化,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可贵的探索和创新,创造出珣丽多彩的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航运服务文化。源远流长的航运服务文化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像杨怀远那样的优秀海员、服务明星。杨怀远著述的《讲点服务学》一书,生动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中国海员的服务理念、服务哲学和服务文化。他的另一本《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小册子,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如今,老杨退休已经16个年头,然而,他心中为旅客服务的“小扁担精神”却始终不弃不丢。十多年里,他自费买“棍子、料子、绳子”扎拖把送邻里、学校、幼儿园,甚至送给结婚的新人,累计超过1 600把;他应邀到大中小学校、社区作“学雷锋”报告近千场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渗入杨怀远的血液中,他将实践和宣传服务文化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

航运承载着世界上逾百分之八十的贸易物流运输重任。因此,将航运服务视为整个“地球村”服务链中的关键环节是名至实归的。当今,中国海员视货主为“上帝”,坚持“同舟共济、爱船如家”的理念,恪守“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承诺,千方百计确保“船安、人安、货安”,排除万难做到“适航、适货、适工”,尽一切努力让货主宽心、安心、放心。以中国海员为创新主体的航运服文务化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俗话说,“航运企业的竞争不是比市场好的时候看谁最能赚得动,而是比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看谁最能亏得起”。成本是市场竞争力的杠杆。成本低,则竞争力强;成本高,则竞争力弱。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成本甚至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淌不过严冬,难言来春;无以生存,遑论服务。“降本增效”一向是航运企业成功立足、赢得客户的不二法则。航运服务文化的魅力和精彩往往更多地展现在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之中。“最佳航线设计”、“最大货物配载量”、“最快压载水排放“、“最优经济航速”、“最高装卸速度”等各类崭新的创造不断丰富着航运服务文化的内涵; 提高“船舶安全率”、“船舶航行率”、“船舶载重量利用率”、“班轮准班率”、“旅客满意率”、“服务网络覆盖率”、“绿色文化经营率”等各种管理技术措施不断地拓展着航运服务文化的外延。

古人云,寒门出贵子。向来顺境易懈怠、自大出昏招;奋斗出精神、危难育文化。时下,航运市场仍然继续在低谷挣扎徘徊。航运人在释解“运力过剩困局”的过程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力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运能、转型发展清洁绿色运输,谱写先死而后生的动人故事;海员们在破解“运价下滑危局”的难题中发扬“拧毛巾”的精神,大刀阔斧封堵各种“滴冒跑漏”,降低船舶“吨天成本”,书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新鲜篇章;企业家在化解“行业亏损迷局”的严峻关头,以海纳百川的肚量,冲破“单打独斗”的藩篱,虔诚地探索“运力入股”、“联盟合作”、“互换仓位”、“抱团过冬”,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境界。困兽犹斗。航运界凡此种种抗击命运、绝地求生、反败为胜的多元举措如拍岸惊涛强劲地推升了航运服务文化的磅礴气势,如长滩细浪博大地敞开了航运服务文化的包容情怀!

航运服务的最高境界是“贴身服务”。所谓“贴身服务”,就是想客户所思、忧客户所急、解客户所难、做客户所盼。航运服务的价值更突出地体现在延伸服务、差异服务和超值服务之中。延伸服务需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维、需要超脱“此岸”、通达“彼岸”的跨越境界,更需要不断延伸的服务技能和本领。差异服务的灵魂是创新,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简单抄袭、机械模仿、人云亦云、一哄而上的结果只会给人留下雷同的视觉疲惫和困境时惨不忍睹的遍地鸡毛。超值服务的必然归属是服务别人、成就自己。超值服务是无畏、自信、胆识、灵慧和力量的体现。给予而不索取,能而多劳。远见方能卓识,大慧悟达大智。如果说,超值服务也算是一种市场竞争策略,那么它开出的是“超手飘球”,常常会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妙。超值服务的价值往往不在眼前而在长远,得失在战略。那种斤斤计较的鼠目寸光、患得患失的小鸡肚肠、“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妄自尊大似乎总与超值服务无缘。

海员是航运服务的主力军,也是航运服务文化创新的主体。人们常说,船员强,则船舶安;船员优,则船舶稳。航运管理的全部工作都要落实到船舶,船舶的一切工作都要靠船员去落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毋庸置疑,航运管理机关要服务好船舶和船员,这是航运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航运服务文化的重要内容。时下,不少干部都会说,“领导就是服务”,“要寓领导于服务之中”,“机关要面向船舶、面向船员、面向基层”。现在,关键的问题在落实。服务船舶首先要熟悉船舶,服务船员首先要了解船员。我以为,做到“船到人到”、“船走人送”,掌握船舶第一手资料,搞好调查研究是机关服务船舶的中心一环。然而,令人不安的是,一些船员反映,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机关与船舶的距离反而远了;通信技术先进了,船员与机关的沟通反而困难了;机关的办公条件现代化了,船员进机关反而找不到地方坐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船员、船舶工作的热情反而低了。这种对船员、船舶服务缺位的现象表明,在航运服务链上,航运管理机关对船员和船舶服务的链环还相当薄弱,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还需要下大力气!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 篇7

企业文化, 从广义上讲, 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 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 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 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 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 规范员工行为, 凝聚员工力量, 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并在之后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 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 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 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它被看做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的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 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总结日本管理经验之后提出的, 而其作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1981年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出版了了自己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成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他提出: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观点引起了管理学界的广泛重视, 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所有这些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认为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的目标的方向发展,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使员工主动关心企业, 这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二、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征服, 改造自然的能力, 叫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精神要素×物质要素= (科学技术+教育培训+经营管理) ×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其中,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那教育培训和经营管理就应该是第二生产力。

三、企业文化是生产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包括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等要素。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大批掌握先进思想、现代科技、团结向上并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人和先进设备的有机结合, 将产生先进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但又始终在人们的努力下得以实现。人对于发展先进生产力有没有自觉意识, 有没有积极性, 将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巨大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 一旦真正应用或渗透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它就会由潜在的生产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当今“政治多极化, 经济多边化, 文化多元化, 生活多样化”和“知识经济化, 经济知识化”的新历史时期, 生产力有着多种要素组合, 又会以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优秀的人才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经营管理等要素固然是重要的生产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先进的生产力。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科研, 技术, 产品, 人才, 营销等各方面优势的综合, 而文化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员工的行为起着引导, 凝聚和激励的作用, 它渗透于其他各项竞争力之中, 并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企业只有在文化力这种生产力的不断推动中, 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 从而取得持续健康发展。

如:在日本企业界, 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 其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向来为世人所称道, “松下电器是制造人才的地方, 兼而制造电器产品“这是松下公司所倡导和推广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 它十分鲜明的反映了松下的人才观念、人才战略。

“锲而不舍“是东方通讯极力倡导的一种经营理念, 正事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经历了3年多的股份制改制和多方公关, 终于在1996年上市, 成为第一家一年中同时上市并发行A、B股的公司。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 技术源于管理, 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 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 减少费用支出, 节约成本, 提升品牌含金量, 增加产品的价值, 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四、企业文化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1、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 企业文化为全体职工确立的基本价值观, 道德规范, 企业精神, 是一种无形的准则, 是企业多数人的共识。企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例如, 我们中国重汽的“用人品打造精品, 用精品回报社会”, 以“亲人服务”为宗旨, 坚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这种价值观就引导员工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引导员工在工作中不怕风险和失败, 勇于打破旧框框, 实现产品和技术的革新。

2、凝聚作用。

任何企业都需要一种凝聚力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去实现企业的目标。她象一根纽带, 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像磁石一般将分散的员工个人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让企业成为员工依恋和向往的地方。康佳电子公司以它“以人为本, 员工至上”的企业精神, 把来自十几个省区的职工留住, 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公司定期举行“爱国家、爱康佳”的升国旗仪式, 陶冶了职工爱国爱厂的热情,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激励作用。

管理的核心是人, 管理的目的是要把蕴藏在人机体内的聪明才智和才能充分挖掘出来。企业活力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是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措施和手段。美国管理学家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 你能用钱买到劳动, 但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 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奉献。而所有这一切, 都是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的。”

4、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中含有的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目的是约束职工的行为规范, 这是一种钢性控制;而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共同价值观、共同奋斗目标和共同伦理道德, 则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 虽不是明文规定的硬性要求,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柔性自我约束。

5、协调作用。

指它可以为企业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和能力。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得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 对众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 使大家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 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 是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切、和谐, 各种活动更加协调, 个人工作、生活心情舒畅。

6、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 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 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 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 (宣传、交往等) 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很有帮助,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7、品牌作用。

企业文化和企业经济实力是构成企业品牌形象的两大基本要素,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品牌展示一个企业的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 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 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 如“海尔”、“华为”、“康佳”等, 都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品牌的价值是时间的积累, 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积累的价值所在。

五、综述

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在全球攻城掠地的能力, 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 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 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 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文化涵盖了宗旨、理想、信念、理念、精神、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它看不见、摸不着, 但扎根在人的潜意识里, 却时刻影响和左右着员工的斗志、意志、信心、热情、行为以及责任性、能动性和创造力, 甚至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企业文化不同于制度, 但却高于制度, 它可以到制度去不到的地方, 发挥制度发挥不了的作用。

如何建设高水准的企业文化, 如何充分开发企业文化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 塑造高水准的企业文化, 充分开发企业文化力, 比研究开发尖端技术和改善企业经营机制更为艰巨, 它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 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需要一代甚至几代的企业领导者和广大企业职工坚持不懈地努力研究建设,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一是需要克服旧的文化, 排除糟粕文化影响;二是要适应新形势, 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和方法, 注意建立好的机制;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 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 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 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 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 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书绅主编《经济专业基础理论教程》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何伟林《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经济师》2007年第2期

试论旅游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 篇8

通过CNKI, 以“文化经济”“旅游经济”为篇名关键词, 进行严格筛选, 仅有两篇文章略微涉及两者关系的研究。其中, 卢璐明确得出结论——“21世纪旅游业是文化经济”;梁峰则以文化经济发展为背景, 论述如何更好地凸显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却未捅破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窗户纸。可见, 旅游经济与文化经济关系的课题, 学术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论证。故本文将较系统地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冀希于换来抛砖引玉之效。

1 文化经济的相关理论

1.1 文化经济的内涵

对于文化经济的内涵等微观学术研究, 界内并未形成权威性解释。张来春细致筛选了1991年至2007年共137篇学术论文, 将文化经济内涵的学术观点概括为五大流派:文化与经济融合说-即认为文化经济就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产物;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说-文化经济包括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两个方面;文化产业说-认为文化经济就是以文化观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产业主体支柱的经济, 即文化产业;文化基础说-文化经济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文化资本说-文化经济是以文化资本为基础和主导的经济体系。

张来春的五种概括基本涵盖了文化经济内涵的主要研究成果, 当然还有其他论证, 如谢名家认为文化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等, 虽这些观点大都是据自身学术背景、从单个领域出发研究文化经济问题, 但“横看成岭侧成峰”, 至少反映了文化经济某一方面的面貌, 进而使文化经济的整体形态初露端倪。

1.2 文化经济的理论预设

文化经济同传统物质经济一样具有其理论预设。翁珠琴 (2008) 基于人类学视角做出解释, 认为“文化经济的出发点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颠覆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实质是一种道德经济”, 并“需要一系列前在的道德价值观的规范”。文化经济逃脱不了人类情感、价值观、道德规范的藩篱, 从而处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金薇苏阳

处体现出以“社会性的‘文化经济人’”为主体的特质。

2 论旅游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

基于以上文化经济的内涵与理论预设, 我们可以得到:

2.1 旅游经济不能完全用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等加以解释

(1) 从主体角度看

旅游经济的主体区别于传统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研究的“个体自利性的‘理性人’”。旅游活动促使旅游消费主体更广泛地与社会交融, 旅游生产与消费不再仅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而是社会行为:旅游景区开发要抛开单纯经济利益的诱惑, 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振兴地方经济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伦理观;旅游消费者中的宗教朝圣者、文化寻根者“并不是必然地要去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 而是最大化一种个人内在的东西, 包括爱、安全、公平”, 其经济行为更多的表现为“社会人”而非“理性人”。

(2) 从关注对象和发展动力来看

传统物质经济关注物的客体性, 其发展得益于物质对象的不断演进, 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知识经济关注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 其发展得益于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高新技术来发展生产力, 虽强调人的主导地位, 但其前提是人是知识技术的载体;而旅游经济关注文化的贡献力量,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发展得益于文化挖掘的不断加深对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因而旅游经济不能完全用传统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来诠释。

2.2 文化经济反映了旅游经济的内在要义

(1) 从文化经济的“文化与经济融合说”和“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说”等学术流派来看:旅游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旅游经济体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综合作用的产物。曾有学者将旅游经济形象地喻之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文化与经济在旅游经济中的交融关系便可见一斑。而旅游经济中的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更使这种“有机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旅游者出于探索新知、思乡怀古等精神文化需求探访名胜古迹、大川山河, 旅游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文化活动和过程。随着旅游者规模的壮大及随之日益增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和配套设施的需求, 旅游活动的经济成分不断增加, 市场手段逐渐引入, 文化活动被越来越多地打上经济烙印, 呈现出文化经济化的过程;而伴随着文化经济化的进程, 为实现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旅游客体的改造活动中, 旅游资源在原生文化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在旅游媒体经营活动中, 人文精神、文化理念、道德情操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而倍受重视, 从而又表现出经济文化化的趋势。

(2) 从文化经济的“文化产业说”来看:旅游经济是一种文化经

参考文献

[1]梁峰, 冯学钢.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特区经济, 2006, (2) :219~220.

[2]卢璐.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创意经济——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目标再定位[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4) :202~204.

[3]翁珠琴.文化经济的人类学分析[J].东方论坛, 2008, (2) :16~20.

[4]谢名家, 单世联, 肖海鹏.文化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N].南方日报, 2004, 04~14 (A07) .

风水 已是一种文化 篇9

中国每年都要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并且一定会成功, 这个成功就与风水因素有关。每一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做论证报告的时候, 全部都加进了风水的理念。举个例子, 故宫是典型的宫殿风水。它的中轴线、后面的景山、从西北向东南流去的水,以及它黄红相间的颜色……都是风水的产物。北京的天坛, 直接是和天、神、人感应的, 也是风水的产物。

还有明陵, 就是十三陵, 它是个典型的阴宅风水; 宋朝的陵墓、清朝的东陵和西陵, 大致的风水思想都是一样的; 还有湖北的显陵,是与十三陵捆绑在一起,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武当山是明成祖的家庙,也是典型的由风水思想形成的产物。还有像苏州园林,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有风水的魅力。苏州园林的构建, 完全采用了风水思想,比如“人屋”的关系、曲和直的关系、因地制宜的关系、绿化的关系等等。

风水在哪里

几乎所有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 都与风水有关。像武汉的宝通禅寺,也是典型的宗教风水的产物, 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设计的武汉大学的建筑, 现在被作为了非常典型的风水活教材。 如果想要了解风水, 你只需要去找一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 不用读文字,你就会发现,它所要表达的思想, 就是中国的风水。

当然, 还有很多不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也蕴含了风水的思想,像武昌的红楼,它背靠蛇山,坐北朝南,包括用的颜色和形质都非常典型。风水还存在于精神文化遗产当中,因为精神层面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层面。

在精神层面里,首先是气的思想。它最重要的就是“天人一气”和“瞬成生气”。在“宋明理学”以及后来的观点里认为整个宇宙就是气,是由精微的物质构成的。人, 也是这一个气, 万物一气, 天人一气, 都是一个气。中医里,也把人的身体解释为一种气。气的思想, 就是风水的思想。所谓看风水就是看气, 就是为了得到生气, 避免死气,为了纳气、聚气、包气, 为了使气场和谐。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一个非常和谐的环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东方哲学的一个贡献。

其次, 就是审美思想。儒家和道家, 把它们的美学思想,都贯穿在对环境的解读中,在环境当中, 它又主要表现为亲情美和亲和美。打个比方, 一个好的穴位, 如果周围所有的建筑和山水都朝向它,就像子子孙孙非常有情谊地看着老爷一样,那么这个环境就和谐美好; 如果周围所有的山水都是反向的,或者冲着它的,那么就不和谐了。所以, 人的心理状态, 跟儒家伦理道德是相关的。美的思想还有很多, 有对称美、非对称美, 以及自然美和曲线美……在中国的园林学当中, 最讲究曲线美, 像诸葛八卦村的太极明堂, 就是一个典型。

还有, 整体思想。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个很大贡献,就是系统的思想, 它出自于《周易》。风水也很讲究这种整体的思维,那就是风水里的辩证思想。风水当中最讲究阴和阳,就像太极的两仪一样。有一本风水书里,就谈了很多“阴阳”的概念,像阴阳、刚柔、强弱、里外、聚散、相对……这些都是被探讨的东西。那么,在这种辩证思想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居安思危”。再好的风水,都有缺点; 再不好的风水里面,也有它的优点, 这也是贯穿《周易》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当中, 处处都包含着风水,可以说“无处不风水”。甚至连我们吃饭、坐板凳、用桌子都有风水。不同的季节, 我们都应该讲究不同的方向,包括床的方位、办公室里桌椅的方位……因为四季的气势是不同的。现在,中国大学里的几乎每个建筑学系的建筑学家们,都在补风水课, 因为只要或多或少掌握一点风水知识,就能丰富他们的设计。西方人出的风水书比中国要多,而日本和韩国,也比中国流行风水。港台地区也非常流行风水。现在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用风水来论证, 宾馆、公园, 甚至飞机场也要考虑到风水,那么像陵园、坟墓,特别是公共的陵园,更要讲究风水, 这样它才有卖点。

什么样的风水好?

风水研究两个方面, 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及人与未知世界的关系。由于人的视野局限性和本身大脑结构的限制,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很有限的, 所以, 风水很想探讨这些问题。另外, 人们对风水的研究也是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和谐目标的追求。

什么样的风水算好?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九点。

一是依山傍水原则, 就是要靠一座山, 特别北边的山。因为中国在北半球,到了冬天的时候,寒气都是从北边来的,所以北边有山可以挡住寒流。相反,南半球是山一定要在南边, 才能挡住冬天来自南方的寒流。同时,有了山就有了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另外, 还可以傍水,傍水就能够在生活方面获得方便。所以,房屋一般要坐北朝南, 因为我们身处于北半球, 房屋坐北朝南“向阳门第好风光”。

二是点面和谐原则。这就是说,一座建筑, 不仅建筑本身的风水要好,而且周围的风水也要好。比如一座住宅, 下面就是一个卖早点的餐馆,那风水肯定不好。过去, 武昌有一个楼盘卖不出去。为什么卖不出去呢? 因为它旁边就是武昌火葬场, 再旁边就是一个肿瘤医院, 后来才慢慢卖出去了。所以, 点面和谐要整体地去看。

三是地址适中原则。中国的《周易》思想, 讲居中和适中,那么这个恰当的、适中的位置,就是风水的好地方。像上海图书馆,它在淮海中路的南边, 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场馆,它是得人气的。大家到这里来听讲座,或者来看书,非常方便。要适中,另外就是要有美感和适用,就是美学的理念,这些在风水里面很讲究。

四是因地制宜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特定的地方,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我看了很多的古代陵墓,当看到北宋陵墓的时候,我大吃一惊。我当时想,它们怎么不讲风水呢?几乎北宋每一个皇帝的陵墓,像巩义的陵墓,都是步步低,都是往下面走。而真正的讲风水是步步高,一步一步地往上面走,越走越有信心。在我见过的所有中国皇陵中,北宋皇陵是唯一不讲风水的。后来我就想,难怪宋代一蹶不振,后来退到南方,然后退到临安, 虽然岳飞、文天祥等人都想收复北方,可就是没有收复。这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但是我觉得北宋陵园的步步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五是观形察势原则。观形察势,主要是看龙脉,任何时候谈风水,都讲究大山是怎么走来的、祖宗山在什么地方、然后山在什么地方停下来,以及停下来以后有没有情义等。所以一座山中适不适合发展一座城镇,要讲大势和小形,要讲形势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个形势也可以引申到水。

六是地质检验原则。我曾经到过一个叫通山的村庄,那里的人大多高寿,原因与地质有关。有些地质条件是不适合人生存的。还有三峡上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新县城,去了以后我发现,这个新县城在选址方面,就是没有看到地质条件,那里有严重的地质腐蚀,人显然是不适宜在那里生存的。所以说,地质是很重要的。

七是水质分析原则。水质不好的话,那个地方就不适宜生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风水为什么现在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环保的一个领域?就是因为风水非常注意水质。事实上,现在太湖的水已经严重污染了,淮河的水也严重污染;还有广东的珠江三角洲的河流,那里的水基本上都不能用,甚至杭嘉湖平原的有些水也不能用了,都是工业时代造成的。

八是定量规定原则。所谓定量规定,就是多大的空间,做多大的事情。打个比方,有人说这座房子太大了,而家里人太少了,房大人少,风水不好。还有个比方,本来是一个桃源似的平地,只适合于居住2000人,但一下居住5万人,那风水就不好了,就是定量有问题。还有我们的中华民族,上帝给我们的这块地方上,现在我们有十三、十四亿人口了,我们不能够使人口再多了,我们一定要控制人口,这也是定量问题。

九是调治改造原则。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风水一定要按道家思想,无为,顺其自然。其实,这不一定都对。环境是可以适当改造的,只要能够使它变得更加和谐,变得更加美好,是完全可以改造的。比如承德避暑山庄,那真是一个好地方。它是清代皇帝在郊外的大花园,为什么好呢? 就是改造风水的原因。

上一篇:现浇盖支架下一篇:移动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