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种文化

2024-10-21

创造一种文化(共11篇)

创造一种文化 篇1

创作是一种快乐

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七年级(20)班张铎耀

指导老师钱淑珍

我相信快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快乐是一种心态,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而我的快乐就是无尽的创作。

——题记

一轮明月镶嵌在如墨的夜空,挥洒下无尽柔和的月光,犹如一张银白色的大网笼罩着我们。月光犹如身手敏捷的刺客毫无忌惮的闯入我的书房。

只有初中学历的我手握钢笔,目光呆滞的望着窗外,一弯皎月,晶莹,剔透,心中的劳累和一些负面情绪仿佛冰雪一般消融,心情无比畅快,揉揉干涩的双眼,低下头继续所谓的创作。创作的不是什么,而是大家熟悉的小说,也是我唯一挚爱的小说。

您有可能会嘲笑我一个初中生会创作小说,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我不会在乎您的嘲笑。因为我喜欢他,热爱他,就算受尽所有人的白眼和嘲笑,我也不会放弃,他就是我心中的快乐。试问,谁会放弃自己的快乐呢?

“呵呵,谁会在乎呢”?我自嘲的笑了笑,想;大人只会把我当成笑柄,我摇摇头,尽量放下心里的想法,我要给自己信心。-1-

时间已过了零点,但我一点睡意都没有,肘着下巴,自问自己快乐吗?

记忆在恼中沸腾,而我在记忆深处不断的寻找着快乐的记忆,最后终于在记忆的丛林中发现了它。

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泡沫不断从丛林中缓缓升起,泡沫渐渐融合,光滑的表面闪烁着昔日的回忆。

“张铎耀写小说了,听说还可以,借我看看。”一些同学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我对他们笑了笑,心中涌起了波澜。

小学时的我,五年级的我,已奔赴战场,文字的战场。但我知道这条路很艰辛,但我艰辛并快乐着。

“社长,这是我这周的稿子,请查收。”一位社员恭敬地把手中的手稿交给我,我对他笑笑后,认真的看了看后,装着老师的腔调把我的见解说了说,就打发他回去了。

今天的我,回想起太过幼稚了。在辛苦坚持一年后,自己的小说社团成立了,名为“小文联”,团里总共就十几人,每天赶稿相互交换阅读。因为我的资格比较老,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团长,虽然课余时间少了,但对我来说就如天伦之乐。当我回忆起这些事时,我想我已得到了答案。

我相信快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快乐是一种心态,一件为自己喜爱的事全力以赴的付出,而我的快乐是无尽的创作。

作家必定是我的职业,我的快乐也将伴随我一生。

创造一种文化 篇2

一、多读文学作品, 认识修辞, 理解修辞

要想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 就一定要明白修辞的真正含义, 而且要让修辞在文章中起到作用, 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让文章打动读者, 让读者感同身受。

首先, 能在语言环境中识别各类修辞方法, 并且根据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感受其达到的效果。文章都是有灵魂的, 是作者赋予的灵魂, 是作者让自己的情感燃烧起来, 沸腾起来, 思想感情真正的表达出来。修辞方法则是作者对生活经验的提炼, 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再经过大脑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精彩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让其对修辞方法抱有强烈的求知欲, 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热情。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思考, 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能够正确运用修辞, 感受修辞给文章带来的魅力, 只有在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修辞效果, 才能慢慢地运用自如。

其次,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它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模仿到再创造, 这需要学生头脑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才能创造出来。而且, 创造出来的东西也能更加鲜活, 增添文章的感染力。语文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但是能运用好并不容易。需要理解, 不能生搬硬套, 它打破了墨守成规, 要求新意、求独特、求强烈、求亲切, 是一种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活动。

比如: 春天来了, 微风拂过。此情此景, 该如何运用修辞表达呢? 有的同学写到: “春风像慈祥的母亲抚摸着你的脸颊, 使你感到舒畅, 心旷神怡。”有的同学写到: “春风像一只彩笔, 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还有的同学写到: “小燕子在屋檐下唱歌, 告诉人们, 春天来了! ”当这几名同学读出来的时候, 同学们纷纷鼓掌, 因为短短的几句话, 就勾勒出了美丽的春天来了, 燕子来了, 树绿了, 世界绚丽多彩。这样的活生生的创造性活动, 就把学生们都带动了起来, 让他们都知道这修辞方法简直就是马良的笔创造了神奇。

二、多观察生活,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增强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有人说: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主动性就能很好地发展。只有这样, 对生活中的事物才能用心观察, 才能对新事物格外的关注, 也格外敏感。这样才能使其在头脑中产生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述。只有细心观察生活, 才能感觉到它的表象, 从而去细心思考它的本质、它的内涵, 让自己的发散思维发挥作用, 产生适当的联想。根据事物间相近、相似或相反的联系或者属性, 进行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或其它的修辞创造, 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此为宗旨, 并且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社会, 观察生活, 观察事物, 去听声音, 去感知事物, 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去感觉, 把自己独特感受表达出来, 在表达的时候注意运用修辞方法, 让你的表达活起来。

三、多练习, 勤思考, 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会运用修辞

真正地运用修辞是以思考为基础, 不是简单的模仿, 以怀疑为前提, 不断思考, 反复琢磨, 不断练习。我们可以大胆设想, 也可以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或者名家的描述, 尤其是他们如何运用修辞方法加以描述的。渐渐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理解他们的意图, 慢慢地我们才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才能激发我们自己的创造力, 从而进行自己运用语言来描述它, 并且逐渐精彩、生动、有气势。这样进行一阶段的练习, 我们会不甘心于简单的创造, 而是想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能把它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地描绘出来呢? 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让学生产生修辞的愿望, 培养学生修辞的本领。这样在教学中时刻锻炼, 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才会产生创造修辞的强烈愿望, 增强修辞的能力。我也是在长期的这样的教学中, 才培养出了学生的修辞能力。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 激发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推动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头脑中的想象, 而修辞更是想象力丰富的结果。比如,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就是运用熟悉的事物来描述陌生的事物,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这就需要我们头脑中要把看到的陌生事物想象出和它相似的熟悉的事物, 才能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产生。冬季到了, 看到了雪花, 我们可以想象与它相似的盐屑、柳絮、鹅毛……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时, 要把事物人性化, 使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感情、形象。那么, 我们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想象那无生命的事物怎样产生强烈的情感色彩, 怎样能生动起来, 头脑中产生丰富的人物形象, 这样你的文字才能鲜活起来。我就是一次次通过即时即刻的练习, 来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激活大脑中独特的创造力, 让学生创造出不同的修辞。

总之, 笔者觉得修辞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修辞方法就是要学生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 创造出生动的文章。

摘要: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激活一种创造 篇3

广东历史上开发虽比中原晚,但它后来居上。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历史文化时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份历史文化遗产要好好总结。这一南一北,广东占了半壁江山;六祖慧能是我们广东新兴人,广东还出了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容闳等许多文化名人;在文化艺术创造方面,岭南画派、广东音乐、粤剧、广彩、广绣、客家山歌等,都很有特色,这次全国推荐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全国五百零一项,广东占了三十九项,超过了省的平均数,只是我们过去对这些丰厚的遗产挖掘阐释不够。《广东九章》不仅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更借助各路精英的名言,使文词掷地有声,此其高明之一也!

其高明之二,是它超越了一般整理史籍的窠臼,立意鲜明地表示,他们编辑此书,“是要雄辩地说明,在改革开放以来,激活了中国二十六年社会经济发展的这条广东‘鲇鱼’,在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中国东盟合作等全新理念指引下,还将继续前行,激活更大的区域,激活更深的‘水域’”。多年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广东在历次改革开放中都跑在全国的前列?这里边有地理的因素,更有人文的因素。我们从梁启超的《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和《耀眼的星光道》一章中就可看出这个道理。广东人最可贵的是开拓与创造的精神,余秋雨先生欣赏广东“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的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惫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起锚出发”的景象,但他也委婉地劝告广东人,“对它的创造,步履不能像街市间的人群那样匆忙,它的功效,也不像饮早茶和花市,只满足日常性、季节性的消耗”,期望广东能给中国奉献更大的文化盛宴。诸如此类温故而知新的言论,“九章”中比比皆是,更有直接论及当今形势利弊者,如何博传的《珠三角与长三角优劣论》、傅高义的《广东起飞的特点》等,不管其立论是否准确、全面,编者在“全球化视野下”审视广东的历史与现实的匠心已经实现,使它成为一本经世致用的力作。

我是学民俗学的,所以更加关注“风俗图”这一章。广东是全国最早(一九二七年)成立民俗学会的地方,国外称中山大学为“中国民俗学的摇篮”,应该收录顾颉刚先生写的《民俗》周刊的发刊词,那真是掷地有声的妙文。现集中收了钟敬文先生的散文《荔枝》,没有代表性,不如收他的《蛋歌》序,更切合他的身份,也更有广东的民俗特点;还有黄遵宪的客家山歌散论,今天看来仍十分经典,可惜没收。再有招子庸的《粤讴》,最有代表性的是“解心事”,使人销魂的是“吊秋喜”(黄遵宪语),外国人最喜欢的是“听春莺”(朱自清说),不知何故选了“点算好”。“星光道”中选了马思聪的《我怎样作抗战歌》,怎么不选冼星海,他与广州的“咕哩歌”渊源更深。

最值得一提的是五羊神话,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说,那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反映的是“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楚人蚕食诸姬,汉阳姬族不胜楚人压迫,逐渐沿湘水流域,向南移徙,同时携其家畜、农作物,传播于南方,是为吾粤入开明文化之第一步”。若将此文置于卷首,则广东文化开发史,提早几百年矣!

创造冒险的文化 篇4

创造冒险的文化

微软公司愿意聘用那些曾经犯过错误而又能吸取经验教训的人。微软的执行副总裁迈克尔•迈普斯(Michael Mapes)说:“我们寻找那些能够从错误中学会某些东西、主动适应的人。”在录用过程中,“我们总是问应聘者:你遇到的最大失败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寻求有远见的冒险者时,微软喜欢尝试那些成功地处理过失败和错误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说:“公司接受了很多内部的失败。你不能让员工觉得如果做不成,他们就可能被解雇。如果那样,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些工作。”在微软公司,最好是去尝试机会,即使失败,也比不尝试任何机会好得多。

【范文网】

创造一种文化 篇5

坚持文化创造品牌价值

作者:李芳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3年第40期

11月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2013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大会在浙江省海宁市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纺政研会常务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纺政研会副会长陈伟康出席会议。2013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创新奖企业代表及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各省市纺织服装协会、纺织主管部门负责人,中纺政研会部分会员单位代表以及纺织企事业单位代表200余人到会。此次会议推出了10个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14个品牌文化创新奖企业以及6位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

会上,杨纪朝指出,此次获奖企业分别来自棉纺、毛纺、针织、服装、化纤、丝绸等多个行业,这些企业有大有小,但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文化创造品牌价值的观念,积极践行“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价值观体系,致力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他强调,我国有3.7万多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6万多个纺织服装品牌,但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少,纺织服装产品绝大多数附加值较低,加强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陈伟康指出,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中央“文化强国”战略的实际行动,是促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的文化因素。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品牌文化则是品牌的灵魂。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榕表示,多年来悦达基于“差别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品牌理念,艰苦奋斗,至今已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等众多荣誉。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郑晓光表示,东方地毯秉承“创新决定发展,品质决定生命,速度决定生存”的企业方针,推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创造一种文化 篇6

5月13日上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党校举行了公文写作知识培训班,65名干部职工将在这里接受为期两天的辅导。这也是继去年举办计算机知识培训后的又一次大规模集中**。为了开展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活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培育复合型人才,人劳社保局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式的学习方式,采取集中辅导和经验交流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学习。该局首先成立组织,制定“四有四坚持”规章:有详细学习计划,有固定学习时间,有专门学习记录,有考勤考核手册;坚持集中学习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经验交流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其次,在学习活动中科学筹划,紧紧围绕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法律法规、计算机知识等方面认真学习领会,做到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人,以创新的思想开导人,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应对能力。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和机关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全局上下已经逐渐呈现出“人员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服务质量好转、部门形象提升”的良好环境。

创造一种文化 篇7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其载体内容的多学科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其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高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理解和鉴赏, 而且要学会创造性阅读。在小说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部分学生往往拘泥于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的分析, 把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的视角局限于作者的某个视角范围内, 有的甚至是简单的小说情节的分析。针对这一现状, 我想到了开展“阅读小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一研究性学习。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正是想通过这一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 将之前已学过的《氓》中的抒情主人公、《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这三位女性形象展开对比, 分析她们之间的异同。我予以适当的点拨, 并将这些人物形象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两相对照, 让学生突破以前阅读小说拘泥于情节、人物、环境分析的方法, 懂得真正的小说阅读未必就是追寻小说的主旨意义, 而是一种从文本出发的创造性活动, 从而在实践和探索中掌握最好的阅读方法, 提高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案例描述]

一、学生作业交流

师:同学们, 我们上节课布置大家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关于杜十娘形象分析的鉴赏文, 下面请学号是5、15、25、35、45的同学给大家诵读自己的鉴赏文。

学生按序诵读。

师:杜十娘在小说中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悲剧形象。她聪明、美丽、热情, 又刚强、坚定、勇敢。具体表现在:为了实现自己从良的心愿, 她攒聚了价值万金的珠宝, 可见她是个聪明、有心计的人;她爱李甲, 不惜跟鸨儿正面发生冲突, 可见她很勇敢;李甲“囊箧空虚”时, 她不仅没有“打发李甲出院”, 反而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这又可看出她的热情。她对爱情是执著的, 当她“连日不见公子进院”时, 就十分着急地派人到街上寻找;当李甲垂头丧气时, 她总是用纯真的爱情来鼓舞他。

杜十娘的性格特点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只是展示她美丽、善良、热情、聪明, 以及对爱情的坚贞等方面, 并没有全面地展示其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她的性格的另一方面才逐渐显露出来。当杜十娘听到李甲和孙富准备买卖她时, 像晴天霹雳一般, 突然醒悟:自己选错了人, 她想要寄托自己终生幸福的李甲并不能给自己真正的爱情, 自己只是一件商品, 随意被人买卖。她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在痛苦失望的同时她又坚而冷静地对待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她故意打扮得整整齐齐, 催促公子快去兑换银子。然后当着孙富、李甲及两船之人打开描金文具, 将其中的各种珍宝珠玉先后投入江中, 痛骂孙富“破人姻缘, 断人恩爱”, 又斥责李甲“相信不深, 惑于浮议”, 愤慨自己“中道见弃”, 更感叹自己的理想、幸福化为泡影, 最后她投江自尽, 以死来表达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 以死来控诉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她这种不屈的行为, 使我们进一步看出了她性格的刚强和坚定, 完整地了解了她的性格特点的全部。

师:杜十娘是一位生活在下层社会中的妇女, 但她追求忠贞的爱情和人身的自由。小说通过这样一位妇女被“毁灭”的悲剧, 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扼杀人性的罪恶, 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成就, 显出了美学价值。杜十娘的悲剧, 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 更是时代的悲剧。我们不能拘泥于文本, 甚至是人物个像分析, 而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 透析杜十娘这类形象的群像美学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这堂课, 给大家的小说鉴赏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

二、对比鉴赏

师:请同学们在了解杜十娘这一形象悲剧意义的基础上, 将《氓》中的抒情主人公、《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这三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 挖掘这一组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悲剧意义, 进而分析其群像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交流发言:

(一) 同的层面

生一:这三个女性形象, 让我联想到了一组视频镜头:

(1) 一位活泼可爱、善良多情的女子因爱情的到来而幸福、陶醉, 又因被心爱之人抛弃而变得憔悴、愤恨, 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2) 一位美丽动人、富于才情的女子独坐船头, 弹着凄婉动人的琵琶, 倾诉着自己不幸的遭遇。

(3) 一位美丽善良、热情聪明的女子, 将各种珍宝珠玉投入江中, 毅然决然投江自尽。

师:你很好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种特色:空灵, 从而表达了更深的意境。

生二:这一组合作品让我联想到了一种故事结局:丈夫背信弃义, 妻子万分绝望。

师:多么凄婉的故事结局, 想象力很丰富。

生三:这一组合作品让我更了解了生活在中国旧社会的女人悲惨的命运, 是时代造就了她们的悲剧命运, 统治者对她们的压迫是她们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师:讲得很精彩, 能以点连缀成面, 给大家提供阅读鉴赏的新方法和理解的新角度, 很有创意。

(二) 异的层面

学生一:这三个女人性格不尽相同, 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强烈程度也不同。相对而言, 杜十娘的性格最坚强, 在最后关头以死相抗, 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控诉;《氓》中抒情主人公在失望时选择毅然决然地离开, 表现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反抗;琵琶女只是用凄婉的琵琶声表达对丈夫“重利轻别离”的不满情绪。

师:分析很具体, 非常贴近人物性格特征。

生二:这三个女人境遇不大相同。《氓》中抒情主人公与丈夫是自由恋爱产生的婚姻, 因青春不再、容颜衰老, 丈夫“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而最终导致婚姻破裂;琵琶女“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境遇使她不得不考虑后半生的生活寄托, 只好“老大嫁作商人妇”, 她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杜十娘与李甲情投意合, 两情相悦, 所以才把自己的终身幸福系于李甲一人, 但李甲却是一位懦弱自私、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 这就注定她的爱情会以悲剧而结束。

师:说得好, 与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吻合, 揭示了她们的悲剧事实上是时代的悲剧。

生三:这三个女人的出身不同。《氓》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普通家庭的女子, 而琵琶女和杜十娘均属名姬。身世不同的女人, 却有着近乎相同的遭遇, 不能不使人为她们悲惨的命运而叫屈, 也不得不让人对她们生活的时代充满憎恨。

师:情真意切, 颇能引发共鸣。

师小结:这个作品组合以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 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扼杀人性的罪恶。

三、学以致用

师:我们将《氓》中的抒情主人公、《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这三位女性形象进行了比较, 了解了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我们之前也学过其他的有关女性悲剧命运的小说, 请大家回忆还有哪些?

生:还有《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祝福》中的祥林嫂。

师:她们和《氓》中的抒情主人公、《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她们的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相同———封建社会的压迫。

师:说得真好。这些小说通过妇女被“毁灭”的悲剧, 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扼杀人性的罪恶, 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成就, 显示出了很高的美学价值。

四、开放探究

师:通过以上研究性学习, 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造成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那么, 如何才能彻底改变女性受压迫、受迫害的命运呢?

生分组讨论, 交流。

生一:只有彻底推翻万恶的封建社会, 才能真正改变中国古代女性受迫害的命运。

师:“万恶”一词用得好, 准确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生二:女性应积极反抗, 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权利。教师:是啊,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嘛。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不足道的, 需要女同胞的共同努力。

生三:力主女性解放, 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师:说得好, 女性的幸福生活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将“男女平等”真正付诸行动, 女性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生四:女性也需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师:讲得真好, 这适宜于古代女性, 同样适宜于现代女性。

五、小结

师:在这堂语文课上, 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文本知识, 而且有语文能力。通过热烈的讨论, 踊跃的发言, 我们感受了丰富的情境体验, 发现了自己更多的闪光点:我们有活跃的思维与心智, 我们有大胆的探索与创新。这正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最为基本的素养。我们深信:只要勇于接受挑战, 我们就会站在新的起点。

[案例注解]

上完这堂课, 同学们无不感慨地对我说:“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为我们的小说鉴赏打开了一扇窗。”这里, 我也想说:我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也想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开一扇窗。

首先, 对这一堂探究性的学习课, 我觉得最值得总结的是: (一) 研究课题的切入角度要选得小。过大的方向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 反而能有真正大的收获。 (二) 研究过程要循序渐进。那种为研究而研究, 刻意跳过学生习以为常的思路, 或在开始阶段就提出过高的要求, 都是不合理的。

其次, 学生的研究潜能是很大的, 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把握。当代学生真正对小说尤其是古典小说了解较深的不多, 但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 不仅能扩展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 而且能挖掘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潜能。

当然, 作为一堂研究性的尝试课, 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性的课与一般的讲读课不完全一样, 它要求学生自己大胆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所以学生的每一个也许并不十分成熟的研究结果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指导, 哪怕是一点思想的火花, 教师也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保护学生的研究热情。这就需要教师本身深入地研究课题, 更多的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案例扩展]

对于高中生来说, 了解一些古典小说, 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是一种必备的情感积累;学会鉴赏一些古典小说, 创造性地进行理解, 是一种应有的能力。这就是我和学生一起进行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原动力。世上的很多事情要做好, 都少不了最初的原动力和艰辛的努力。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阅读 引导 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69

不愠不火的课堂语言,行云流水般的课堂节奏,随学生而动的教学环节,这是南京力学小学李琳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一课给人的感受。下面以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谈引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一、妙语如珠,积淀文学底蕴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就要具有较好的语文素养,课堂上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李琳老师善于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构建课堂。她深厚的文学底蕴决定了语文味课堂构建的成功。上课伊始,李老师似不经意地问孩子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为什么?”这一下调动了扬州学生的情感。一双双小手举个不停。李老师又说:“我也爱扬州,李老师最早知道扬州是来自一首古诗。知道是什么诗吗?”这一问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独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纷纷脱口而出,课堂导入自然流畅,合情合时。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匠心独运,妙语连珠,适时提供给学生一些优美词语,让他们积累。如“月下吟诗”“花间畅谈”“志同道合” “相见恨晚”等。更多的时候,她轻轻一点,起个头,让学生在情景中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柳无情,人有意,伤心最是——离别时”“相见时难——别亦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扬州学生和李老师只是初次“合作”,却在短短的时间里有了默契。这有赖于教师的情境创设和情绪渲染,更有赖于教学细节的精心设计。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前似曾相识的或者已经积累的好词佳句被激活,而且能自如地运用。可以想象,孩子们内心惊喜的程度;可以推断,孩子们今后学习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必将更高涨。

二、紧扣文本,构建诗意课堂

李老师的课堂紧紧抓住语言文字的学习,显得纯净而高效。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李老师引领学生就关注一个字——“藏”!“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和孟浩然‘藏’的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把深情‘藏’在心底的?”“你们理解这两位大诗人‘藏’的举动吗?”“他们是借欣赏之情来‘藏’伤心,怎么藏呢?”(指名学生读这段后)“你‘藏’得浅,他‘藏’得深!”这些引导语言,让学生走进两位诗人的内心,读懂文本。李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巧于安排,凸现平等中的首席

整堂课,我们所看到的李老师始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离愁别绪里,一起欣赏着,一起感动着,她真正成为了平等中首席!细节决定成败。李老师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句子、词语,甚至标点。在交流时,李老师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自由讲述,适时点拨。请看下面教学片断: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能从这段话中感受到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吗?(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你为什么读得如此深情呢?原来你走进了画面,把自己当作两位中的一位。(再指名读)“伫立”和“凝视”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理解)

师:好好体会这两个词表达背后的情感!(再指名读这段话)

师:这两个词一个讲站,一个讲看,有一样的意思吗?

生:这两个词都饱含深情。

师:什么深情?

生:依依惜别的深情!

师:对!不忍离别但是终须别呀!孟浩然登上船,李白——(学生读:“李白依然……流向天边。”)

师:“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学生读:“李白依然……流向天边。”……)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学生读:“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这两句诗描绘的就是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感。

从这两个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精心设计的教学细节,使孩子对文本的阅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课堂上师生融洽互动。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正是有了教者这种宽容的引导,学生才能一步步深入地挖掘出语言文字的美,并产生鲜活的画面感。这样,学生有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朗读的个性和韵味也就有了依托。

创造一种文化 篇9

一个好校长只有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实践,管理的任务完成后进行认真反思自己成功的、失败的做法,并在下一个管理任务中进行改进、完善,才能真正达到科学管理的境界,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师生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为此,校长的工作状态要处于“四化”的状态,即管理工作问题化,管理问题科研化,科研成果实践化,管理过后反思化。我认为处于“四化”状态的校长,他们对教育事业有信仰,有健全的人格,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实践中,取得管理的成效。

2.通过调研座谈,反思总结

我们认为:学校发展必须走文化自觉之路,必须走文化立校之路,必须走品牌发展之路。几经探索,我们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只有秉持“团结、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让“和”文化根植于全体师生,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走出低谷;只有人心思变,才能主动发展。“团结、合作、共赢”,这不仅是墙上的标语口号,而且还真正是指导我们教育实践的办学理念。以“和”文化的发展理念重新审视教育教学全过程,我们的教育实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和谐、共同成长。学校本着“团结、合作、共赢”的教育理念,教师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分析每个学生的长处,尽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潜能,快乐成长,让学生在不同方面获得不同层次的成长,让他们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比如,我们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先后开发了7项特色校本课程。

(2)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在开发和选择学校特色时,还关注学生、家长的需求。这样的特色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比如,我们的寄宿制的开展,就是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家长的心声进行的。

(3)挖掘本土资源,实现学校与社区共赢。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当地民俗风情,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把学校特色与本土特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如“青堡村的书法学会”“毕庄的空竹队”“《保定晚报》的小记者站落户我校”“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生源基地落户我校”,他们常年定期到校进班,和我们的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既解决了师资问题,又使农村乡土文化得到了传承,并将得到不断的创新,继续发扬光大,这样学校的特色就会不断彰显。同时,学校的特色又服务于本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相得益彰。

3.结束

创造一种文化 篇10

中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所给出的相关术语定义:“保存”一般指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允许改变文物现状,含改建和拆毁;“保护”一般指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改善、修复和控制;“整治”指对历史建筑外观、户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整理和美化(张松2001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众参与不够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专家呼吁、媒体曝光、规划监督等外部手段,名城保护的 内生机制尚未建立。

一是当大众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足够的保护意识时,对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判断可能就不得不依靠一些精英,以对大众产生教育和启发作用;二是保护工作过于专业化和群众基础的缺乏必然会影响代保护的效果,仅仅依赖保护专家的呼吁是 远远不够的。由于居民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整个的保护行动中居民处于被动地位,这可能造成规划推崇的公共利益同居民切身利益的冲突。有形的物质形态可以通过严格的规划管理得到保护,但是当遗产中那些有形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内容得不到来自居民的自觉维护时,规划反而可能成为一种破坏遗产的外部力量。(张兵2001.保护规划需要有更全面综合的理论方法.国外城市规划,(4):5-6,9)

目前国内在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上主要包括:官方组织的关于保护规划的公众意见征询、公示、公布等过程;民间自发组织的如媒体监督、社会讨论等方式,多局限于单点历史文化资源和单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间。由于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尚未能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保护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因而目前公众参与并监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P30-

3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仍然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在国家层面,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体系上相对完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但是关于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则相对薄弱,反应出国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关认识,仍然停留在以文物(单体)为主的阶段,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社会意识和立法保护工作尚待改善;在地方层面,由于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在历史京城中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名城特色和历史资源,这些需要有更富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加以保护。P

32保护资金渠道和框架的不健全、保护资金的不足,给具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当地政府寄希望于通过拍卖土地来获得建设资金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与虎谋皮”的窘境,土地开发的“净地”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经济就地平衡”的要求,使得民居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存在制度性的,难以跨越的经济门槛。(南京市规划局2006年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及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保护规划调研报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分配、运作一般具体由各地政府自己计划、安排,由地方的财政、文物保护部门或文物保护机构监管,事实上以政府控制为主,而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

门。P3

31.1“风格修复”

“风格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1837年法国政府设置了专门的历史委员会,开始了对城市个体文物建筑的系统保护与修复运动。建筑学家维奥莱*勒*迪克是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理论与实践对欧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影响深远。维奥莱*勒*迪克的基本修复思想是艺术至上,强调建筑风格的统一,他认为应把建筑恢复到原来的风格,他的这个套理论和实践被称为“风格修复“(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2.2“反修复”运动

“反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在英国兴起了以艺术评论家拉斯金和美术工艺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反修复”运动。他们认为,“建筑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它的历史”(范文兵,2004上海里弄得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历史建筑的“岁月留痕”甚至老化都是一种必然和值得尊重的过程,而修复后的历史建筑只不过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假古董”,“人们所谓的修复只是一种最恶劣的破坏方式”,应该用保护(protection)代替修复(restoration)。莫里斯认为:“修复过去年代中匠师们建造的文物建筑,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它们在物质上的真实性。任何必需的修缮或修复绝不可使历史见证失真,必须明白无误是现代的”。(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3.3“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运动

“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这两种修复思想均起源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它们综合科面前两种学说,对它们的思想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

“文献性修复”运动的代表人士是卡米洛*波依托,他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带头人,他推动了1891年的建筑规范相关规定的出台---“严禁那些损毁和破坏历史建筑的完整、真实和外表面图案的做法”。

“历史性修复”是“文献性修复”观点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修复建筑的形式上,不仅强调建筑的文献意义,更要反映历史文献的严格性。在结构和材料上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大胆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以求达到历史、结构、形式以及材料诸多矛盾的协调统一。其代表性人士卢卡*贝尔特拉米认为,“历史性修复”的实质是在严格尊重历史的态度下,更准确、更真实的反映历史面貌,而不是拘泥于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传统性。

4.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威尼斯宪章》(1964年)

1964年,icomos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性纪念物建筑及专业技术国际会议,并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对估计纪念物与历史遗址提出了美学与文明见证的标准。这种考古学式的美学理论与恢复历史见证、不容伪造真实的保护与修护态度,影响了此后相当长时间的遗产保护。《威尼斯宪章》为整合欧洲文物保护的各个流派的做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后,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遗产的国际潮流显现。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十七届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为“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看,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环境风景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

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罗毕建议》(1976年)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内罗毕建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展到“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涵盖历史城市、古城区、古村庄和纯文物建筑群。同时还将保护的视野拓展到“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提出哪些看似并非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普通”房屋,因其反应了历史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其具有的系统价值远大于单个因素的价值的总和,因此,对建筑群中哪些“普通”房屋的价值,不应孤立地进行评定,而应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衡量。

《内罗毕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它对“保护”也做了特别定义,指出“保护”(conservation)的意识是:鉴定,防护(protection)、保存(preservation)、修缮复生、维持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其环境并且使他们重新获得活力。

7.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并提出了《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强调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尊重传统,并从城市发展的文脉中去寻求设计的依据;保护、恢复及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必须与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他们具有经济意义以及生命力。

《马丘比丘宪章》的提出说明:通过欧美等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不仅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范畴在不断曾加,而且还拓展代社会的文化传统继承层面,同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不能孤立地就保护论保护,而必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8.8国际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佛罗伦萨宪章》1981年

198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起草了《历史园林保护宪章》,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12月登记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及《佛罗伦萨宪章》。宪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古迹,历史园林必须根据《威尼斯宪章》的精神予以保存。然而,既然它是一个“活”的古迹,其保存亦必须遵循的规则进行,此乃本宪章之议题。”

9.9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华盛顿宪章》1987年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的宪章》,即《华盛顿宪章》,聚焦于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镇。它在开篇原则和目标中指出,“为了取得最好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地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并指出“在历史性城市和地段保护中,当必须改建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主要是原来的地块划分尺度,并要把原有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不反对引进与周围相协调的现代因素,因为这种面貌能使一个地区丰富起来”。

10.10联合国家课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共同通过了《奈良真实性文件》,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概念和应用做了进一步发展的阐释,提出“处于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必须在相关文化背景之下来对遗产项目加以考虑和评判”,真实性的衡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应该依据对文化资产原始与后来特性与意义的了解,即真实性已不仅是针对文化资产的原始价值,也包括它之后的使用以及被赋予的意义。

11.1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国际文化旅游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该宪章提出文化旅游将在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认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重要的作用。地区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因此,地方性文化发展的经验应当被世界所了解,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该宪章的意义在于将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文化旅游以及通过地方文化个性的保持和国际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反战和进步,紧密关联了起来。

12.12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由吴良镛主持起草的《北京宪章》。该宪章总结科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西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党项(吴良镛,2000广义建筑学的构想.建筑-城市—人居环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3.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2001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的188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角度考虑并予以承认和肯定。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明确将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费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后者则是“被各社区、群体,又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事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张磊,2009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评述解读。三明学院学报(1):95--98)

1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2005年

创造一种文化 篇11

[关键词] 乔布斯;艾弗;苹果式设计;包豪斯理念;禅宗思想

[Abstract] Apple style design is one of the short for Apple’s product design. Its features are innovation, uniqueness and leading. Its core person are Steve Jobs and chief designer Jony Iv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uhaus modernist design, Apple style design crea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Zen thought and it made the science and art better unified and changed a number of industries time and again.

[Key words] Steve Jobs; Joy Ive; Apple style design; Bauhaus philosophy; Zen thought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WTA45),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4YBB084)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QNZT174)阶段性成果。

哲学上有一个“范式”(paradigm)的术语,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一书中系统论述的。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1]我们将其引入设计领域,把苹果公司产品的设计,不叫“苹果设计”,而称作“苹果式设计”,以突显其创新性、独特性和引领性。苹果之为苹果,乔布斯之为乔布斯,正如俄国大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谈到俄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时曾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苹果式设计”就是对这种说法最好的诠释,而且它是对包豪斯设计理念上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

一、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包豪斯(Bauhaus)(图1),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端,已经成为现代性的一个稳定的象征,它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也已经被公认为是走向现代设计教育的标志性符号。包豪斯学校成立于1919年,解散于1933年,期间经历了三任校长。开创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他立志在设计和教育方面和过去有所区别,试图建立用符合机器时代的简洁风格取代维多利亚时代的繁复设计风格。他相信艺术家具有“将生命注入到机器产品之中”的力量,主张“艺术家的审美感觉与技师的技艺必须相结合,以创造出建筑与设计的新形式”。1928年,第二位校长汉斯·迈耶(Hannes Meyer)上任。与格罗皮乌斯等人倾向的艺术“表现主义”方法不同的是,迈耶更强调在设计中依靠科学,而不是艺术。他的功能主义设计方法不同于以审美直觉为基础的一切表现主义方法,而代之以从产品的功能和结构合目的性的相互关系中直接产生出来的规律。迈耶的贡献是重视艺术设计的社会功能:艺术设计成为建造当下物质环境的组织力量。由于政治原因,迈耶于1930年被迫下台。接着的第三任校长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设计原则的密斯·凡德罗(图2)(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他擅长把繁杂事务简单化,他的现代主义设计是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并注重形式和谐的设计风格,要求形式简洁单纯,摈弃装饰,没有任何政治指向。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物及其配套的巴塞罗那椅成为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他于1938年移居美国。在此前一年,格罗皮乌斯等人也来到美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正是由于这批优秀的教育家和设计师的移居,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全面实现。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现代主义的政治性被消除,并在美国迅速与市场和产业相结合。在设计风格上,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的特点。在设计实践中,拓展了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在1896年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理念。同时,由于战后美国国力的强盛,这种风格引起西方各国以及日本等国的追随,逐渐演变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然而这种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背离了包豪斯当年所倡导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初衷。以密斯为例,在20世纪晚期,他把“少即是多”的理念极端化,演变为“极少主义”。此时,形式已不再从属于功能,为了实现“少”的目的,反而要以牺牲功能为代价来成就视觉要素,这就倒退成为另一种结构的“形式主义”,引起了当时一些学者的抨击和批评。这正如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只有当技术的高度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才能得以实现。在此之后,工作于博朗(Braun)电器公司的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提出了“少,却更好”(Less but better)的口号,这也是对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许多设计,诸如电须刀、咖啡机、计算器、收音机、视听设备、家电产品和办公用品,都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一些经典产品设计的影子在后来的苹果产品中都隐约能够见到(图3)。

nlc202309031930

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弗(Jonathan Ive)非常推崇拉姆斯(Dieter Rams)“少,却更好”(Less but better)的设计理念(图4),他和乔布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苹果产品的每一个设计中去。乔布斯反复强调苹果公司的产品应该是干净而简洁的。乔布斯喜欢“简洁现代主义设计”(Simple and clean modernism)这个概念,并称赞了包豪斯设计风格的简单朴素。他希望能够更加忠实产品的功能和本性,造就科技领先、格调高雅、设计简洁、使用方便的产品。乔布斯认为,人们确实会是“以貌取物的”。“我们会把产品放在精致的包装盒里,让他们看上去纯白漂亮,就像博朗生产的电器一样”。[2]乔纳森也认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想要一件看起来自然、不可抗拒、简单至极的东西,你甚至都察觉不到它的人工因素”。[3]他和乔布斯认为苹果式设计思想的本质就是“至繁归于至简”(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并能够让产品达到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品质。

另一方面,原“青蛙设计公司”[4](Frog Design Company)的创建者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1984年为苹果公司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该设计被称为“年度最佳设计”。艾斯林格提出“苹果产品的DNA中应有土生土长的美国基因”,有独特的加利福尼亚风情,好像“好莱坞和音乐一样,有一点叛逆,还有自然散发的性感魅力”。他的指导思想就是青蛙设计一直秉持的“形式追随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这是对“形式追随功能”的继承和发展。至1983年“青蛙”加盟苹果至今,我们都能在所有的苹果产品上看见“加利福尼亚设计”(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字样(图5)。

二、禅宗思想的创造性融入

禅宗是佛教的一支,严格地说,它其实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现象学,是我们的精神意识的一种外化。[5]“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人间性的。在中国哲学当中,禅宗最关心也最重视人的灵魂解脱。另一方面,禅宗对自然的看法,继承了佛教大乘空宗的心物观,认为心是真正的存在(真知),而把自然看空,自然成为假象或心相(心境)。”[6]这其实表现为一种把自然看成是“空”或“无”的境界。对乔布斯来说,生命一直是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青少年时候,因为养子问题,他不断追问,生命是怎么来的,亲生父母为什么要遗弃自己;而立之年,他又被自己创办的公司抛弃,再次面临生命的幻灭感;年近半百的时候——对乔布斯而言是事业巅峰的天命之年——却要一次次地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乔布斯认为自己“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另一方面,禅宗对自然的看法,继承了佛教大乘空宗的心物观,认为心是真正的存在(真知),而把自然看空,自然成为假象或心相(心境)。这其实表现为一种把自然看成是“空”或“无”的境界。乔布斯将禅宗“无”的哲学思想应用到了苹果的设计中,如iPad本身就是禅的一种隐喻:略去了键盘、鼠标等一切附属,移动计算能力被简化到一个纯粹的屏幕上。这就像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是什么成就了苹果?《苹果模式》(The Apple Way)一书的作者杰弗里·库萨克(Jeffrey L. Cruikshank)给出了两个英文关键词“Jobs”(乔布斯)和“Cool”(酷)。后者直接影响了苹果的主色调:白色。乔纳森·艾弗认为:“白色,是一种中性的色彩,但它属于一种大胆的中性色。苹果公司一开始就与这种色彩密不可分。”乔纳森把苹果产品的白色看成是之前在设计iMac电脑时追求造型多彩的对立。他认为,“白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还是一种中立态度”。白色向人们传递的信息是:产品不会支配使用者,不会像黑色的科技产品给人一种“科技”或“疏远”的感觉。在那个时候,“令人震惊的中性白色”成为所有苹果产品的一种新常态。

其三,禅宗美学讲究心斋坐忘、讲究澄怀味象。“心斋”、“坐忘”语出《庄子》,庄子所谓“心斋”和“坐忘”,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人们从自己的内心中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庄子把这种“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看作是人生的自由境界。[7]所谓“澄怀味象”,就是澄清心中一切已有之见,在心无旁骛的非功利状态下,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纵观乔布斯一生,他对东方精神、印度教、佛教禅宗以及探寻个人启蒙均具有浓厚兴趣,他追随并遵循着许多东方宗教的基本戒律,比如对“般若”的强调——通过精神的集中而直观体验到智慧和认知。

在设计方面,乔布斯尤其青睐日式风格,他一直认为佛教——尤其是日本的佛教禅宗——在审美上是超群的(图6)。他认为京都地区的花园是他见过的最美的设计,其设计思想也是直接来源于佛教禅宗。“他崇尚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这源自他作为一名佛教禅宗信徒对简洁的热爱,同时他又竭力避免陷入过度的简单而让产品显得冰冷,要使产品的趣味感得以保留”。[8]正因如此,乔布斯认为苹果产品的设计应是:“造型优美,但不能华而不实,同时还要充满乐趣。”

无独有偶,在包豪斯预科阶段,作为预科奠基人的约翰内斯·伊腾(Johannnes Itten),最喜欢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他认为促使人向外发展的科技进步,必须由人内在精神品质的发展加以补偿。伊腾要求学生从感性体验上升到客观理解,进而到综合体现,并把这些思想成功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概括出预科的基本思想为“体现——发现——认识”三个阶段。

nlc202309031930

三、科技结合艺术: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世界

当包豪斯在1923年为其师生的作品举行展览会的时候,格罗皮乌斯在他名为《艺术与技术——一个新的统一》(Art and Technology:A New Unity)的演讲之中宣布了学校定位的改变。伴随着“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的提出,一种新的工业设计专业也随之出现,他们均衡地掌握了现代技术及与之相适合的形式语言,以实证调查、功能分析以及正在形成的形态语义学等方法,综合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来。格罗皮乌斯认为:“事务是由其天性决定的。无论是一个花瓶、一把椅子或一间房屋,为了赋予它能正确发挥功能的形式,首先必须探究其本性,因为它应该完全为其目的服务,也即实际地实现其功能,同时也是耐用的、价廉的和美观的”[9]。“清晰的记号”这个概念也是基于这个传统,这个概念意指每个产品都要有其典型的形式特征,或其操作界面的可视化,并指向一个产品种类的特别细节。[10]

乔布斯也一直坚持产品的外形必须要好。他总是喜欢漂亮的产品,特别是硬件设备。工业设计是用户印象非常重要的部分,他看事物总是从用户体验的远景出发。所以,他不断改进,更注重细节的设计,“上帝就在细节之中”。乔布斯在苹果电脑窗口、文件以及屏幕顶端的标题栏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他希望Mac电脑上的标题栏能够更加平滑,再有些细丝纹。——“你能想象一下每天都要看着它是什么感觉吗?这不是小事,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充满激情的工艺就是要确保即使是隐藏的部分也要做得漂亮。“我想要它尽可能好看点,就算是在机箱里面的。优秀的木匠不会用劣质木板去做柜子的背板,即使没人会看到。”对于乔布斯来说,要让Mac在性能和外观上都给人惊艳的感觉,每一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11]“我们把屏幕上的按钮做得漂亮到让人忍不住想舔一舔。”

以科技产品和艺术典范著称的苹果公司,最好地诠释了科技和艺术新的结合。产品形式的发展必然建立在产品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才有了苹果产品设计的惊艳。就苹果电脑而言,从麦金塔到iMac台式机、Macbook笔记本、iMac一体机、再到今天的iPad平板电脑,其形式和体积的改变,无不与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息息相关。例如iPad mini看上去比较简单,外壳的生产工艺却十分复杂。它长方形的外壳由铝板挤压而成,再经机器加工,容差和抛光都恰到好处,边框的加工尤其细腻。不仅如此,iPad mini的背面铝壳还需要经过阳极氧化处理,使铝制外壳的纹理、色彩、光泽度以及厚度都要达到极高的工艺水平,以与产品设计保持一致。

在科技和艺术的交叉点上,乔布斯秉持一种狂热的完美主义和积极的创新探索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世界,彻底变革了六大产业: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这六大产业中的大多数都与工业设计息息相关。1977年推出的苹果Ⅱ代电脑,让人们从此认识到,个人电脑不一定非要是一堆废铜烂铁和电路板的拼凑组合,也可以是一件线条圆润、外观优美的艺术品。1984年推出的麦金塔电脑,一改当时电脑黑色屏幕、绿色或白色字符的传统,采用现今已普遍使用的彩屏显示方式。不仅如此,麦金塔电脑还第一次为电脑配备了鼠标,第一次采用了彩色图形界面系统,第一次引入了多种美观的字体,结合激光打印技术和强大的图形功能,推动了桌面出版产业的诞生,改变了整个计算机行业。1998年iMac电脑问世,使人们恍然大悟,原来电脑还可以是果冻型、彩色的、半透明的。iMac一改往日电脑外观非白即黑的映象,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与时尚结合的可操作性。2001年iPod的诞生,改变的不仅仅是产品造型本身,更是彻底变革了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式。2007年iPhone智能手机的创造性革新,融合了通讯、上网、音乐等多种功能,又彻底变革了手机的使用方式和造型,直到今天,iphone经过6次产品的迭代,依然是“消费者的最爱”、“手机中的战斗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iPhone出现之前,手机造型还是五花八门的,iPhone出现之后,就基本引领了手机行业的设计潮流。不仅如此,iPhone还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使我们在这个资讯时代,真正感受“世界触手可及”,也让我们的交往方式更加直接、频繁、高效、有所依赖。2010年 iPad的推出,再一次彻底变革了数字出版行业。尽管它不是世界上第一款平板电脑,但无疑是第一款成功的平板电脑。在当初iPad发布会的最后一张PPT演示文稿上,一个路牌上标识着“科技”与“人文”两条街的交汇口。乔布斯着重阐述了他的人生理念,这一理念也在iPad身上得到了体现。苹果之所以能够创造出iPad这样的苹果式产品,是因为以乔布斯为核心的苹果公司努力融合了科技和人文艺术。2015年推出的Apple Watch,是否能彻底变革手表行业和智能穿戴行业呢?我们拭目以待。

《纽约客》专栏作家约翰·海勒曼在评价苹果时写道:“不像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那样埋头于编程代码,也不像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那样精通数学算法,苹果已故掌门人史蒂夫·乔布斯更像一个热衷于完美主义产品设计的风险投资者,一个沉浸于硅谷氛围下的工业独裁者。”正是由于有了乔布什这样的灵魂领导人物,有了像乔纳森·艾弗这样的天才设计师,有了苹果式设计对包豪斯理念的吸收和创造性发展,才使得苹果公司创立至今虽历经风雨,却依旧保持着鲜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尽管今天乔布斯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仍然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苹果公司的发展,鼓舞着苹果公司朝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注释:

[1]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2]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管延圻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15.引文翻译有微调.

[3] [美]利恩德·卡尼.乔纳森传[M].汪琪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87.

[4] 青蛙设计公司成立于1969年,“青蛙设计”的名称一方面是以青蛙喻设计应具有的形态变化能力,二是创始人艾斯林格向他的祖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ulic of Germany)表达敬意。

[5] 日本禅宗,是镰仓时代自中国传入的大乘佛教禅宗宗派,由于获得镰仓幕府支持,形成日本历史上特有的佛教禅宗系统。

[6] 张节末.道禅对儒家美学的冲击[J].哲学研究,1998(9):58-59.

[7]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4-115.

[8]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管延圻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16.引文翻译有微调.

[9] [德]伯恩哈特·E·布尔德克. 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实务[M]. 胡飞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7:33.

[10] 同上.

[11]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管延圻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18-122. 引文翻译有微调.

上一篇:我的同学九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必修2文言文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