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发现

2024-09-23

创造发现(共12篇)

创造发现 篇1

6年前, 在我刚开始做公关公司的时候, 人们常常问我, 为什么给公司取名叫“新势整合”?我通常会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一个暴风雪的黑夜, 一个男人开着车, 在路上碰到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救过他性命的医生, 第二个人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者, 第三个人是他的梦中情人, 如果没有人救援, 这三个人都会被冻伤或冻死。但是车内只能容纳两个人, 这个男人应该如何选择?有的人认为应该带上医生, 因为报恩;有的人认为应该带上老者, 因为尊老;有的人认为应该带走情人, 因为爱情。但作者给出的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让医生开车带着生命垂危的老者去医院看病, 而自己和梦中情人在雪中漫步。恍然间, 我意识到公关与广告的真正区别, 公关不是去为客户去做“选择”, 而是为客户去做“整合”。

其实, “整合”的价值远远大于“选择”的价值。在1-10这10个数字里, 如果用选择的方法, 最大不过10, 而如果用整合的方法, 使用“+”号, 可以创造出55;使用“×”, 可以创造出3, 628, 800。这就是整合的力量。所以为公司取名为“新势整合”, 就是希望员工能用自己的智慧、才智为客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所提出来的“发现差异, 创造价值”。

与客户:重视想法和细节

在新势的发展目标中, 第一条就是成为最具专业水准的公关公司。什么是专业?在我看来, 就是伟大的想法和伟大的细节 (Great ideas&Great in details) 。伟大的想法从何而来?

一个是来源于感知客户——不仅是感知客户的意图, 更要感知客户如何定义价值。价值是由客户决定的, 不是由公关公司。“人们不是要买四分之一寸的钻头, 而是买四分之一寸的洞”。卓越的公关公司要有感知客户真正需求的能力,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为出稿而出稿, 客户到公关公司来购买的, 其实是一种希望——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品牌的感知。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营销方法、新媒体形式和视听技术, 我们要求我们的客户人员保持冷静, 不断追问, 这个创意、这个活动、这个环节、这个效果为客户创造价值了吗?我们要把客户的钱和我们的精力花在那些能为客户创造真正价值的地方。

另一个是来源于感知消费者。“感知大于事实”, 人们看得到自己想看的, 听得见自己想听的。事实是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看到怎么样的事实, 人们又理解到怎样的事实。因此, 我们的着眼点不在事件, 而在于人的内心。掌握驱动心态的方法, 远胜过掌握执行事件的技巧。

第三是对媒体传播规律的把握。媒体是以新闻为食的动物, 在公关看来, 没有新闻, 就没有传播。无论是举办活动, 话题策划, 还是借势传播都基于此。不同的媒体, 因为性质不同, 定位不同, 组织形式不同, 对新闻的口味也不同, 所以, 公关传播之妙往往也在于把握媒体口味, 营销新闻。

与媒体:把握关键时刻

公关是一个时时刻刻与人打交道的行业, 伟大的细节也体现于此。在公司最初一两年的一次试驾活动中, 我们服务的一个客户要求媒体记者早上7点半起来, 8点到达现场, 我和员工们就得5点半起来开始准备。我们会发短信给每位记者提醒天气情况, 注意加衣服, 当媒体起程时, 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送上热腾腾的早餐和当天当地的报纸。

作为一家本土的公关公司, 媒体关系好, 往往被误认为是有资源, 或者善于搞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曾对汽车媒体记者进行过调查, 发现在诸多影响媒体关系的因素中, 积极协调沟通的获得的票数远高于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实事求是地及时提供专业的信息”和“组织各类交流活动”。我们每年大约会和每位媒体记者有3 0次左右的电话或当面接触, 每次接触的时间大约5分钟, 就是这个短短的时间决定媒体对我们的印象和合作态度。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地针对每一位记者的工作需要来提供服务, 就必须保证灵活性。因此, 我们要求我们的“一线员工”换位思考, 积极协调, 尽量争取。

与伙伴: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视客户为伙伴, 为那些受人尊敬的品牌服务, 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一汽丰田是我们的第一个客户, 也是对我们工作方法影响最大的客户。一汽丰田教会我们重新去界定成功和失败:没有能够继续这个优点, 就是失败;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就是成功。此外, 还教会我们如何改进工作:改善是一个永远不会终结的征程。实施改善最大的困难与挑战, 不是在改善之前, 而是在改善之后。

之后, 我们又有幸结识了其他的伙伴。与奔驰, “经典是对经典的背叛”, 让我们无时不反问自己:我们是否在重复昨天的一切, 还有哪些常规可供打破?与中国一汽, “只有背负长远的使命, 才能走得更远”, 让我们注意思考自己的对行业的责任所在。与柯达, “规律是在时间中产生的”, 让我们学会如何从过往的历史中发现未来的机会。与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 “公关‘漂白’了无数人, 唯独没有‘漂白’自己”, 让我们对于自身所处的公关行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界定, 也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在业务拓展上的取与舍, 进与退的平衡之道。

与员工:家庭般的温暖

在新势的发展目标中, 第二条就是成为最具家庭般温暖的公司。公关公司是一个“轻公司”, 但工作却并不轻松, 既要反复确认方方面面的执行工作, 又要察言观色, 小心谨慎, 充分去体验客户和媒体的情感。因此, 我们特别希望创造一种家庭般的温暖, 希望大家在新势能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享受成长的过程。

这种家庭般的温暖不只是嘘寒问暖和节假日关怀, 更是一种基于家庭责任感的双向投资, 公司为员工的职业成长、身心健康投资, 员工也为公司的发展和荣誉投资。给员工发放节假日礼品的公司不少, 但会在六一儿童节, 根据员工孩子的年龄送不同礼品的公司应该不多。为员工安排定期体检的公司不少, 但举办运动会的不多。

对于员工的付出, 也让我们有良好的回报, 在公关行业这个人才流动相对较高的行业里, 我们保持了较低的人员流失, 而相对稳定的团队正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和客户满意的基本保障。去年, 我们的队员顽强拼搏, 最终捧得了公关协会足球联赛的冠军。虽然这不是公关大奖, 但我们仍然感到非常欣喜, 我们知道, 一支团结而有冲劲的公司, 运气总不会太坏。

与行业, 建设性力量

中国的公关事业在特定的道义环境中经历了上个世纪末艰难的发展, 如今也日益成熟且不断勃兴, 从企业到政府到社会团体、非盈利组织, 至少都已经承认公关的巨大力量。这些承认积蓄起了我们行动的缘由, 但我们害怕的是这种前后的张力令我们失去平衡, 变得张惶或者张狂。所以当我们的业务稳固之后, 我们开始努力做中国公关业的建设性力量, 并把这种努力当作一种“长期行为”。

2009年1月, 我们成立了新势整合舆情与公关研究所, 并联合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公共关系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 共同主办了一份“向史, 向学, 向人”的杂志PR VIEW。杂志面向学界和业界量力赠阅, 至今已出版五期。上个月, 我们又联合上述两家学术机构成功地举办了“2010公共传播与危机管理研究年会”。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老老实实地向西方学习公关的良心和技艺, 然后做得像他们一般体面。

公关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就像是两支攀爬珠穆朗玛峰的队伍, 先期进入的GloBal公司从相对平缓的南坡行进, 不断的本地化, 而后, local公司从相对陡峭的北坡行进, 不断的国际化, 最终实现Glocal。我们有这样的自信, 不管是从北坡上, 还是从南坡上, 只要能爬到山顶就是都有好方法。关键在于能否成为一个始终能在各种环境中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长期目标的公司;一个始终能依靠能力型成长而非机会型成长的公司;一个始终能在价值观上引导行业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公司。

摘要:新势整合传播机构成立6年来, 立足于公共关系专业服务, 通过专业的市场洞察与分析研究、高效的项目创意与策划、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等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公关服务。在长期的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PDCA;在新媒体环境中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新媒体时代营销方法论CCDE体系;经过研究和探讨, 提出了有效社会责任的概念ECSR以及思考框架。现在, 就这些见解和认知和大家一起分享。

创造发现 篇2

黄坌老区学校温翠琼

本课内容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新课标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应“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遵循这一原则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材料,巧用这些材料创作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术作品,变废为宝,或应用于生活,或美化环境,体验其中的新奇,享受其中的乐趣。本课原是九年级第17册的课程内容,现今放在七年级上册进行教学,不宜设置得太多理论知识或专业术语,我认为应以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基础制作技能作为出发点。

本课是一节融入了寻找材料、设计构思、巧手制作三部分内容的课程。首先培养学生有意图地去发掘生活中的材料,根据材料自身特点去思考和构思。然后在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完成一件作品。整节课主要是通过欣赏和了解环保创意作品,使学生感受环保设计理念,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验制作中的材质美与创意美。

对于课堂效果,总的来说,自认为按计划完成了课程内容的教学,基本达到了教学预定目标。按教参上的设计,本课该设置2课时,我为了在公开课上方便操作,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改设为一个课时,最终验证,顺利让学生接受,这样的课时安排还是可行的。而在教学程序里的时间安排上,我觉得自己还是疏忽了合理设计,将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的时间仅设置十分钟时间,且还包括了展示评价所需的时间,这就显得太仓促,也让整节课显得教师讲过多。

发现 感受 创造 篇3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我在美术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的兴趣

幼儿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往往都是由兴趣引起的,而兴趣的产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只有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才会促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利用幼儿园内的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内的美术环境,为幼儿学习美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长廊内的大幅壁画、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作品、楼道里的民族饰品、幼儿作品展示墙、美术活动室内的名家画作等),并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在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欣赏园内各处的优秀作品,并启发幼儿去观察、去讨论,鼓励他们去模仿。我常告诉他们:“你也会画得很好。”这样,幼儿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自己也有了想画的愿望,对美术活动充满了向往之情。

(二)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感受色彩美

幼儿在有了想画画的愿望后,会在参加美术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与他们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多动脑筋了,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如涂色、手指点画、纸团印画、棉签画、泡沫作画、物体拓印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学习了颜色名称,学习了活动常规,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色彩的美感。

(三)运用顺口溜,降低活动的难度,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在教给幼儿基本的绘画技能时,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必须生动、形象,让幼儿容易理解。我通常会将要画的形象编成顺口溜,来给幼儿示范。如我在教幼儿绘画时,经常会这样:“画上一条线,一圈一圈又一圈,就是一朵花;先画一根线,然后左右左,右左右摆来又摆去,变成一棵树。”画眼睛时:“先画一个圈,里面写个3。”画毛毛虫时:“一个圈,两个圈,圈儿连着圈。画上眼睛和触角,再画许多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边说顺口溜,边绘画,不但很容易地掌握了要领,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充满了趣味。

二、提供多层次、富有创造空间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幼儿准备材料时,教师应注意幼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使材料呈现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创造的余地。不同的活动材料,往往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官刺激。如面对一堆普通的石头,成人往往忽视了它们的美。而当你给幼儿提供这些特殊的材料时,他们则会通过自己无尽的想象,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如将石头变成西瓜、娃娃脸、鱼缸、帽子、向日葵、怪兽、车轮、皮球等。在不同的美术材料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将各种各样的瓶子上涂上一层纸浆,打磨后让幼儿作画,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材料来作画,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幼儿会创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画面。有的像青花瓷,有的是卡通人物,有的是线描画,仿佛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另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活动材料来进行美术活动,如桃核、糖纸、树叶、瓶盖、印泥、包装纸、旧挂历、可乐瓶、薯片罐等物品。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也会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三、运用游戏形式,积累游戏经验,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表现力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永恒主题。被誉为19 世纪“幼儿园之父”的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发展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最好途径。我在美术活动中将游戏融入了其中。如在剪纸“手拉手”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幼儿玩“手拉手一起走”的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懂得了游戏规则,必须手拉手不能松开,否则,游戏就没法进行。这样,幼儿对剪纸时教师所强调的难点(手必须连在一起)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如绘画项链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先玩穿项链的游戏。幼儿在穿的过程中知道了有规律的搭配颜色,项链会更好看,这样幼儿在配色时很自然地运用上了游戏的经验。在积累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四、引进民间艺术元素,丰富幼儿审美情趣和经验

在美术活动中,除了常用的涂色、绘画、折纸、剪纸、粘贴、泥塑等艺术形式外,我还引进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开展十字绣活动。十字绣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图案精美,更是近年来于城市休闲一族的时尚元素。当我把这一形式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后,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从最初的穿针引线,到学习绣图案,不仅发展了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还锻炼了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做出了一些贡献。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向家长展示了这一活动,不仅得到了家长的好评,还使有的家长将十字绣延续到了家中,并不时互相交流经验。幼儿的十字绣作品虽然很稚嫩,但在整个的过程中他们是多么的快乐啊!

五、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除了正常的美术活动外,我还经常有目的地让幼儿自由地在地面上用粉笔画画。地面不同于纸张,幼儿的画往往会画得很大气,而且用教师才能用的粉笔来画画,更会带给幼儿极大的心理满足和自豪感。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表现出超乎平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他们会从刚开始时的无所适从,到简单模仿,到自由创意,到互相协商、合作作画,可以说达到了质的飞跃。还有的幼儿在雪地上用手或脚印画等,活动效果都非常不错。

六、运用灵活的、科学的评价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特别在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升华环节,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注意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幼儿的美术作品没有高低,只有不同,当我们面对幼儿的作品时,从尊重、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幼儿进行积极、适度的鼓励性评价,才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每一次的美术活动,我都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从最初的教师评价(鼓励为主的评价),到互相评价(引导幼儿选出我喜欢的作品),再到后来的自我评价(像讲故事一样的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再将幼儿的展示在作品栏里,或者摆放在便于幼儿再次观察到的地方,让他们在自由活动时互相交流,并且在同伴的相互欣赏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积极的情感、想象力、自信心,还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学科育人呼唤发现型、创造型教师 篇4

一、不断提高在学科知识中发现育人元素的能力

学科与育人,其实是一对矛盾。在中小学,学科是指各门文化课,而育人则是指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学科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育人的核心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口授、训练等方式直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却只能通过知识或技能的教学、创设情境乃至于个人的魅力等间接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态度或价值观。因而,学科教师必须学会寻找或发现能达成育人目标的元素。由此可见,解决学科与育人这对矛盾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和不懈努力,而发现的能力正是教师智慧和努力的具体表现。

发现的能力,意味着教师对学科知识所包含的育人元素独具慧眼,这种能力,说到底还是源于学科教师对相关学科所包含的育人元素及其内容的专业敏锐性。而在现实中,有些教师由于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还未达到专业化的水平,因而,也就不善于发现学科中的育人元素。于是,课堂上就容易出现“指鹿为马”、牵强附会,甚至无中生有的笑话。就像一个拙劣的画家,“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教师会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

又如,有位英语教师在教学西方“圣诞节”这节课时,由于缺乏圣诞节的由来及其庆祝的过程、价值或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她就节外生枝,扯了一大通中国春节的内容。其结果是,学生既没有从西方圣诞节中得到什么知识,也没有从中国春节中受到什么教育。殊不知,东西方文化中都有一些普世的价值观,如尊重传统、民族精神、文化认同、家庭观念、团结友爱等,教师只需把诸如此类的价值观发掘出来,让学生自主地理解和辨别便可。学科中的育人元素往往镶嵌在相关知识之中,它需要学科教师认真加以研究、挖掘并准确地表达。就像艺人雕玉,必须遵循玉石已有的纹路和特征,才能决定如何对玉石进行切磋琢磨。

再如,对于“内分泌系统中学习的传递和调节”这一内容,以往教师在讲到“肾上腺素”的特点和功能时,只着眼于知识点“激素”的落实,对于生命教育只是一笔带过。可是,徐向东老师却发现,将具体的激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成为很好的生命教育题材,可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当我们遭遇危急情况时,会产生比平时大得多的力气,这与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有关,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可以使机体产生比较大的能量,产生应急反应以激发人的潜力,从而逃避危险,渡过难关。但是,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会增加,如果这时候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我只是轻轻地推了他一下,他却摔得那么重”,或是“当一个人摔门而去时,他不会意识到身后的门会发出如此大的声响”,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一发现性的学科教学改变了以往重知识轻育人的状况,对学生的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而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育人元素及其内容,这需要学科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从而有所发现和挖掘。

二、不断增强在学科教学中创新育人途径的能力

学科育人就是要打破学科与育人之间相互封闭或背离的状态,使两者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从而创生新质。这也就要求学科教师具有创新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即发明新方法或做出新成绩的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创新能力既不能凭空得到,也不必另起炉灶,而是学科专业能力的厚积而薄发,是学科教学驾轻就熟的自然表现。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学科教学的内行在教授文化课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找不到一个育人的字眼,但字字句句、举手投足都饱含着育人的威力和魄力。相反,假如一个教师学科教学是穷于应付,那么,育人肯定也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学科育人的能手一定是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创新型教师。

例如,小学语文第六册《荒芜的花园》一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贝尔太太美丽的花园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玩耍,他们在花园里忘乎所以地嬉戏,从早到晚。受到影响的贝尔太太生气了,于是,她挂起一块牌子:私家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游人还是成群结队地前来,无奈,贝尔太太换上了新牌子:园内有毒蛇!这一招果然奏效,再也没人前来光顾她的花园了。然而,几年后,贝尔太太美丽的花园真的成了毒蛇横行的荒芜之地。贝尔太太开始怀念起以前嬉闹的游人了。对于这篇课文,按照《教学参考》,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上,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享,了解到只有分享才会带来快乐。但是,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

教师A在讲解了课文后,教学目标也就算达成了。接着,教师自问自答:“同学们,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就是要学会分享。现在,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没有学生答理,就等于没有问题了。

教师B:先让学生谈谈对于课文的看法。于是,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起来。学生A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和生词,知道了‘荒芜’的含义,就是没有生机、荒凉、杂草丛生的意思。课文中的贝尔太太由于自私,不仅让自己原来美丽的花园荒芜了,自己心灵的花园也变得荒芜了。”学生B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那里种植快乐,自己也会快乐。”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也就达到了《教学参考》的要求。但是,教师B还不满足,她相信,学生们的思路才刚刚被打开,精彩还要继续。果不其然,又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我有不同意见!那些游人也不应该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通宵达旦地闹腾,贝尔太太年纪毕竟大了,需要休息啊!”这个学生的话语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一个接一个地举了起来,有人表示同意,有人表示不同意,还有人居中调和,比如有个学生就说:“花园是贝尔太太的私人财产,她有权决定开放还是不开放。不过,我们倒可以向她建议,再换一块牌子,上面标明开放的时间。这样,就既可以保证她老人家的休息,也能够让游客观赏她的花园了。”

这哪里还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简直就是一场关于贝尔太太花园开放的“听证会”!学生们在表达对博爱、公平、正义等美好品德的理解和赞赏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当代社会公民的意识、责任心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讲堂变成了学生的讲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已远远超越了《教学参考》的标准和要求。

创新型教师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本成为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品德的蓝本。

学科育人,对于每个真心实意地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既是时时面对的矛盾,也是孜孜追求的目标。毋庸讳言,目前中小学教育在急功近利的思潮支配下、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学科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达成育人的目标,且已经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其中就包括向大专院校输送“高分低能”乃至“品德低下”的毕业生。近年来,在多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发生的高智商、高学历学生的伤害事件,以血淋淋的事实向人们表明:学科教学假如偏离了育人的轨道,那么一个学生书读得越多就可能越危险,学科教学甚至可能充当一些为非作歹者的帮凶。知名教授叶澜多年前就已指出,实施学科育人,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方向。

发现美,创造美作文800字 篇5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现美,创造美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我的生活道路上,真善美伴随着我前行。

儿时的童真是我记忆中的珍宝。小时候的我,很傻,很天真。五岁,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在我家院子里挖土,之后我挖出一个古董来,爸爸说值好多钱,我笑了。一笑,我就醒了,以为我家院子里真有古董,结果我真的带了把铲子去挖土,挖了一上午,也没见着什么古董。

经过“挖宝”事件,我才知道梦是假的,爸爸说我天真。天真?那是童真吧!一个人要是具备了童真,保留着一颗童心,多好啊。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我们记忆深处的童真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成终成大功。诚实守信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守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但是生活中因为某些原因,使人间不得不制造出“善的谎言”。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身边就发生了“善意的谎言”事件。我8岁,不小心弄丢了十元钱,我当时想,惨了,爸妈又要骂我马虎了,怎么办?……我坐在教室里,愁眉苦脸的,一位朋友见状,掏出十元钱塞给我,那可是她要买面的钱呀!我问她:“你晚上不吃了?”她回答:“嗯,这钱当我请你的,不用还。”那天晚上,朋友在她母亲面前撒了谎,说是弄丢的,因此她被数落了一番。

其实,朋友向她母亲说真话要比这种“善意的谎言”好得多,但她的`坚持,让我非常感激。“善意的谎言”折射的是善良与美好,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善良是一种精神,一种胸怀,一种风尚!

什么是美?美是要求人们做美丽的人,这样就要有美丽的言行举止。

我曾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一个劳改犯,刑期已满后释放,找到了一个踏实的工作,自此,改头换面,从车轮子底下救出了一个小孩,自己却被撞成了残疾。在我心里,他的外表尽管是丑陋的,但在心中开放着全世界最美的花朵!要记住:美,可以创造。在任何条件下都行,只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便可以创造美!

发现美 感受美 创造美 篇6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审美核心价值;课堂实践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放在课程基本理念的头条位置,因为音乐的美决定了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所以,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新的课程改革将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分为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于听觉,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感受与鉴赏是所有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培养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第二,培养审美情感,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力和音乐情感表现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鉴赏教学,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音乐审美核心。

课堂教学是高中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重要途径,也是音乐教师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那么,高中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贯彻审美核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些努力。

一、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课学时有限,一般一周一节。在这种前提下,选择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非常重要,这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新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卷)较现用的欣赏教材在内容及曲目的选择上做了大幅的修改:第一,大大增加了民族音乐的篇幅,并兼顾了形式与音乐风格的分类;第二,在让学生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向世界音乐文化辐射,并按照音乐史的线索把每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的重要作品作为重点欣赏曲目;第三,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做了回顾,所选择的作品兼顾了音乐与历史、音乐与社会以及音乐与时代的结合。应该说,新教材确实体现了经典性与文献性,展示了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也给予了教师极大的选择空间。但教师还是可做些适当的补充,在参照教材体系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课内容都做必要的处理。

二、教學方法

1.情感性。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与一般学科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在效应。高中学生的思想与人格相对较独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很多时候会以怀疑的态度审视他人的思想与情感,所以高中音乐教师更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才能较快地引领学生进入正确的审美途径,获得高品位的审美享受。所以,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鉴赏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

2.参与性。对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和体验音乐的过程,高中音乐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尽量把音乐鉴赏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包括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的活动过程。另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合理地设计音乐活动内容和方式,才能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进来,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听觉环境与视觉环境两方面,二者的和谐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氛围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清晰、音质纯正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所以,教师应建议学校配置良好的音响设备。

另外,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教学也很重要,高中学生对美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所以高中音乐教室的布置应更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设备的摆放也应尽可能富有新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美好的音乐,才能使审美过程更加愉悦。

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篇7

关键词:自主建构,发现与创造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求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 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 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以及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本文从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出发, 结合本学科特点针对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1. 让学生参与发现与创造的必要性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 从本质上说,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 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 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 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即是在个体作为主体与数学知识作为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主体的一系列反映动作, 在头脑中构建其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讲授为主, 课堂讲解环环相扣, 学生这个主体很少有时间思考问题, 大多为被动接受, 这就造成学生“消化不良”, 学生由于“吃”了太多的新知识, 又没有相应的“课堂运动”, 必定难于消化, 而数学问题的方法性又很强, 如果学生不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创造的话, 他很难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知识, 难以长久的记住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就倡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则转换为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以及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通过互动,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方法。

2. 精心设计让学生参与发现和创造

新教材非常强调学生根据问题情景去探索、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探索为基础,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大有帮助。

例如“平均变化率”一课就可以尝试进行以下的设计:

问题1:已知某人身高与年龄的6组数据, 6周岁时身高为120cm, 12周岁时身高为152cm, 15周岁时身高为176cm, 你能告诉我对于从6周岁到12周岁与从12周岁到15周岁这两个时间段, 哪一个时间段内此人身高长得更快些?

设问目的: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生活, 是他非常关心又感兴趣的话题, 而通过他所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 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 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 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 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2:除表格数据以外, 有没有更直观的方式能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个快慢问题呢?

设问目的:是要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的解决途径, 将其引向图形, 利用图形的陡峭与平缓来解决问题。

问题3:身高与年龄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设问目的:这里学生很容易回答相关关系, (他们刚学过统计) 但对于一个个体而言, 其身高和年龄的这种对应可以抽象成函数, 由此将学生的思维从现实问题向数学问题过渡。在函数思想下, 建立平均变化率的定义。

问题4:求从0岁到2岁的平均变化率?从2岁到6岁的平均变化率?从15岁到18岁的平均变化率?连同前面的两个时间段在内的五个时间段, 哪一段平均变化率最大?哪一段平均变化率最小?这些值反馈给我们什么信息?

设问目的:这段练习除了可以让学生熟悉概念, 还能让他们体会平均变化率为现实问题服务的能力, 并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这一问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变化率在大区间上的刻画是粗糙的, 而平均变化率在刻画什么图形时是精确刻画呢?由此引出一次函数的平均变化率问题。

问题5:对于y=2x+1在区间[1, 3]上的平均变化率是多少?区间[-1, 5]上呢?[m, n]?

一般地y=kx+b在区间[m, n]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设问目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由具体的一次函数抽象出一般的一次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特点,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主要由这5个大问题组成, 其中环环相扣, 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和利用数学作为工具去解决生活问题。在这一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不是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责任放任学生自由讨论, 而是由教师引导, 学生参与的有机统一, 这种教学方式不是直接的告知概念, 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认识问题.

3. 操作中的误区

提倡学生参与发现与创造, 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 这一教学理念是不容质疑的。在落实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弄清楚学生的学习现状, 将新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 并且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方式组织起来, 通过师生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获得, 教师在课堂上自然就应该突出学生活动。其实学生的参与本质是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课堂活动只是形式, 是为学生学习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服务的, 如果只顾课堂热闹, 其结果就会出现一堂课下来, 学生不知要学什么, 学了什么, 怎么用等等。其实在教学设计中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 是要从低层次的数学知识学习设计活动开始, 一直考虑到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策略以及数学意识学习的设计活动结束,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 做数学, 用数学”, 然后再通过活动的反思, 体会出数学化的结论。

创造发现 篇8

人才不是天生的, 人的成才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因素。不过, 在同一历史阶段, 在时代、境遇和学校教育等客观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成才的主要原因却在于自己的主观因素。无数的事实证明: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青少年的早期兴趣对他们未来的成才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或学习的浓厚兴趣, 是其智力迅速发展的触发器, 是他迅速成才的重要的心理条件。因此, 美术课教学应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发现美。

一、发现美, 使学生热爱美术课堂

一个人如果对任何事情失去热情的话, 兴趣就无从谈起了, 在美术课教学中, 应该给予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比如先从欣赏学生作品的基础上抓起,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针对学生的习作谈谈感受。在没有其它功课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 美术课使学生感到放松, 也增强美术课本身的感染力。再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生活中曾经最感动的美丽映像, 在此基础上完成创作 (可能学生最初的作品很不理想, 甚至一塌糊涂) 。传统的素描固然是锻炼基本功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 未必适合。学生面对老师摆在面前的实物, 全然没有美的感受和自主发现、表现美的兴致, 要使学生热爱美术及美术课, 首先应该努力使学生自主发现美的存在。如一片落叶, 一缕晚霞、一个背影等等, 只有在发现美的基础之上, 美术的“艺”才能配上用场。现在受应试的影响, 学生急功近利, 突击学习美术, 固然一时能够得分, 但是从长远来说, 无疑扼杀了学生潜在美的创作能力特别是创造能

2. 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薄弱, 缺乏将课程内容与设计结合起来的能力。

他们理解的民美, 往往停留在相关元素的简单借用而非再创造, 借用民美精神来做主题创作的相对少。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用更直观、简洁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述其专业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综合能力来调整教学重、难点安排, 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 教师对民美了解的不透彻。

教师自身更多是侧重美学、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 对某些具体的民间工艺比较陌生。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层面, 就略显不足。例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咨询复杂剪纸造型的具体操作方式。由于教师本身就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课堂中无法直观的给学生做实际指导。教师对相关工艺制作程序的陌生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四、结语

现在艺术类教学体系中需要民间美术的参与, 作为一门基础教学课程, 民美发挥着它独特的优点和魅力, 其独具特色的美学价值、丰富的艺术形态是美术鉴赏类教育的载体。有效的利用民力。

学生最初发现美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不要欣赏名家特别是西方名家的作品, 这一点也是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情感需求考虑,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考虑。学生只要能够从作品或者现实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 哪怕是凄凉的所谓美也未尝不可。

二、感受美, 使学生追求美

在教学中, 现在的教材都比较接近学生实际, 尤其是教材当中有许多国画名家作品欣赏。教师应该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这些艺术品的成功之处。在欣赏中, 使学生感之以美,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及美术课的兴趣。一个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 是逐步提高的, 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要实际一些, 使他们对美术课及美术课堂的需要得到强化!教师更多一些正面的教育引导, 要鼓励学生, 使学生获得信息。

同样,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美的存在, 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知道, 关键是要感悟美的存在和价值, 姹紫嫣红是美, 同样残枝败叶也是美, 轰轰烈烈是美, 凄凉也是美, 出于感情表达的需要, 我们要教给学生去感受美。如果就是在教室了, 按照老师的事先安排, 学生完成特定的“作业”, 即使再优秀, 也是苍白的。我认为, 历史上优秀的美术大师之所以能够创作不朽之作, 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热爱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因感受美, 是学生美术学习的根基。

三、鼓励学生创造美, 促进学生对艺术的追求

美术是一门动手操作的课程,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适当的表扬, 让学生有个喜悦的、积极的心态。学生最初完成的作品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我认为不要紧, 只要学生动手了, 是自己发现并完成的就要多鼓励, 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艺术”成分, 并告诉学生可能败笔的理由 (我这里强调的是“可能”) , 让他们知道这是必然的过程, 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不会减退!当学生感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后, 兴趣自然就会空前增加, 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热情会被极大地激发。当美术学习成为学生的最爱时, 艺术自然就会有望成功了。

对于美术课的教学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方式方法, 不管什么方法, 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则学必有所得, 学必有所成。

间美术资源, 将传统的生活审美、老百姓的生存智慧、吉祥文化等重要特点与当今设计教育融合起来, 结合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与教育方针, 培养出合格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这些问题需要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去认真思考, 并将理论研究通过实践落实下去。

参考文献

[1]左汉中著,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2]谢琳, 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谈[J].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 (2) .

[3]何睿.孙宪,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定位与能力培养[J].教学论坛, 2008 (12) .

作者简介:

代玉,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2.6.16, 籍贯:重庆, 研究方向:美术学。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基本素质, 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技能和技巧, 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发现 篇9

1. 制造气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内心愉快能让人始终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 对外界事物充满梦想, 且自身也变得非常自信。一方面,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要在课前问学生是否准备好, 是否可以开始授课。在授课结束后要问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快乐, 要依照学生的心态来改变自身的教学备课。另一方面, 教师将歌谣、谜语及各种幽默的语言应用到课堂中去, 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比如在进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的时候, 为方便学生记忆钟表面上的指针, 可以将其变成形象的顺口溜:细腰妹妹是秒针, 高个子弟弟是分针, 矮个子大哥是时针。

在让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产生疑问, 为什么会这样分类?然后将学生分为两组, 让一组学生观察秒针的走向, 另一组的学生观察分针的走向, 之后再让两个组交换观察。再观察之后可以充分地了解, 秒针走一圈, 分针就会走一小格。这时老师点拨, 秒针走60个小格, 分针走一格, 即60秒为一分钟。同理, 再采用同样的办法, 分别观察分针与时针, 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钟表指针。通过形象的比喻教学, 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最大限度的激发。

2. 创造情境, 让学生亲近数学

教师指引学生进入情境, 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利用起来, 发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依照数学教学的内容, 设置新奇的, 拥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 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 在“数数和数的组成”练习中有一幅“百球图”, 小天使“聪聪”问:“怎样数比较快呢?”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而低年级的学生受到鼓动, 会激起其挑战心理。学生再细心观察, 独立思考, 最后开展集体讨论以后, 得出了各种解决方法。反观整个教学进程, 孩子始终处在对数学知识的好奇中, 最后吸收了数学知识。创建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 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 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

3. 重视动手操作, 让学生体验数学

活动是认识的基本, 智慧来源于实践。要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感知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可以显著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比如, 在进行“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的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准备一角及一元两种硬币, 然后将其直径测量出来, 再指引学生把硬币放在尺子上滚一圈, 测量出周长, 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两个硬币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多少倍。因为这是由学生自己参与的实践活动, 印象非常深刻, 大概了解到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三倍多, 在这个前提下, 再指引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从而了解圆周率。

4. 开拓时空, 让学生再创造

当学生在对一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迫切想要了解其中的缘由时, 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充满信心, 鼓励学生自己研究, 主动观察、猜测, 从而得出结论, 进行创造性教学。

比如, 在加减法及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以后, 指引学生提出疑问, 是否除法也有对应的定律。对于学生的发现, 教师要给予表扬。教师要将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提出相应的问题:店铺卖出10件啤酒, 每件12瓶, 共计1200元。问每瓶啤酒多少钱?学生在经过讨论之后, 可以得出两个解答方法, 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发现除法的运算定律。从而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规律, 并加深知识, 形成记忆。

总而言之,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坚持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并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要位置, 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掘出来。[2]学生可以自己学习的, 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 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这样, 才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创造力, 才可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翁。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浅谈在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 (第五卷) [C], 2005.

创造发现 篇10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知识,使学生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自动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一、让导学的材料粗一点

为达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就要摆脱呆板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束缚,不追求所谓形式上的“完美”,以求实现真正的教学创新。在平常教学中,教师为体现教的技能,为了给学生提供学的方便,往往把一些铺垫性练习和引导性问题设计得精细而完美,好像一架值得信赖的梯子,每档距离相等,不必担心踩空,只要按步提脚就能到顶。学生只要跟着教师设计的思路一点点前进,就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没碰到较大困难,无需创新;二无停留徘徊的“空档”,无处创新。学生的思维被教师严密的设计思路框死,缺少空间进行自我突破、自我创新。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出示一个三角形,问:“怎样求三角形面积呢?”一般教师就会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拼一拼,会发现什么。那么怎么会想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去拼呢?这也是教师的安排,而无需学生创意。在这里教师可提这样几个问题: (1) 你知道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吗?请剪一个。 (2) 你把剪好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最大的三角形会发现什么? (3) 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猜一猜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算?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地直觉判断和猜想;让学生围绕这个任务共同探讨,合作交流。在互相切磋中,学生的思维会触类旁通,豁然开朗,一点即燃,或许创新性的见解就“弹”出来了。

二、让学生“动”起来

叶澜教授的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教学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进行说算理,说思路,议方法,通过摆、画、拼、想、找等,让学生在自立参与的过程中,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和探究精神。如: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中“商店里有10个花皮球和26个红皮球,卖出30个,还剩多少个?”教材的思路是必须先求出商店里共有多少个皮球,再求剩下多少个皮球,这就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和惟一性。为了用活教材,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怎么卖呢?”引导学生动脑筋,并要求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试一试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得到以下不同的解法:(1) 10+26=36(个),36-30=6(个);(2) 30-10=20(个),26-20=6(个);(3) 30-26=4(个),10-4=6(个)。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道题的数量关系,避免了思维定势的产生,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创造的能力。

三、让练习“活”起来

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巩固性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以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为达到不同的目的,练习要富有层次性。如:在一年级“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

1. 开放性的基本练习。

出示题目“小红到果园摘了20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先请学生猜一猜现在苹果的个数是多了还是少了,然后再让学生大胆想象小红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苹果变多或变少了。学生各抒己见,头头是道。通过猜测诱导学生求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 灵活开放的发散练习。

“小亮家原有24只鸡,____?”这里缺少的条件和问题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给题目补充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并通过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3. 开放性的创造练习。

请根据下列数据和实物自编简单的应用题:

最后的编题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篇11

一、明确地位,摸清原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主阵地,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语言表达的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作文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多数小学生和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当今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学生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教师一提起改作文就痛苦万分。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素材,兴趣不浓厚,教师指导方法不到位,教学模式单一。作文教学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没有素材,写出来的作文势必会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变化,缺乏灵性。

二、转变观念,采取措施

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点,把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写作兴趣盎然而不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文保持长久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值得深思,我认为应该在语文课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反思,并能记下整个活动过程。这样,自然而然,学生也就有了内容可写。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小学生每天的生活都很单调,每天都是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在他们眼里,每天都是同一个太阳升起、落下,生活根本就没有变化。每日与父母、老师相处已是司空见惯了,作为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如何发现生活的乐趣,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有了真实的体验,触动了心灵,才能自由自在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把作文教学置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学生有真情实感,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写出来的文章就不那么空洞了。

我们还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学生也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教师应该通过这些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并说出自己参加完社会活动的感受。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调查访问,需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并号召人们保护环境。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思想情操也得到了陶冶

(三)指导方法,自由表达

学生有了一些习作素材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写,因为如果急着让学生去写,学生头脑中只是有一些堆积的素材,还没有一定的习作思路,更没有习作方法的指导,写出来的文章只能算是记流水账,所以,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会组织学生讨论写作思路,这时教师再给予习作方法的指导,我想这时写出来的文章思路就清晰了,感情也更真挚,学生的写作能力才真正得到提高,使作文成为不再困难的事情。

三、有效讲评,共同进步

探索创新一条有效地作文讲评之路,让每个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讲评课上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写好作文”成为每个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师生共改,选出典型

我的一般做法是将所选佳作印发给学生,或给全班学生朗读佳作,发动大家讨论、评析文章好在哪里,找出自己的差距,最后教师小结,必要时可请作者介绍心得体会。典型讲评是从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出发,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讲评可以选择一两篇学生的佳作,也可以选择剪裁的作文片段作为欣赏材料。可采取由老师或作者本人朗读的方式,让同学们品味,从第一印象上带给学生好感。

(二)自改自评,找优缺点

学生自改作文适用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生自改作文,首先要出示批改要求: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心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等。

(三)互改互评,取长补短

一般采用课堂讨论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事先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各人先做好准备,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交流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也可以由教师组织一批优秀的小作者在课堂上介绍写作的心得体会。有时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评改,在小组互改的基础上,各组交流批改情况,选出优秀习作向全班朗读,师生共同比较、分析、评论,有时也可将全班作文发给学生传阅,让他们推荐佳作,然后进行评论。

当然,在讲评时应以鼓励为主,给予学生成功感。讲评要以表扬为主,小学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希望自己获得成功,得到老师赞扬,给予一种成功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激励,就会使他们越写越有劲。

总之,要想真正改变我们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让学生真正爱上作文,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我坚信,好的作文素材是来自生活,只有多关注生活,让他们及时发现生活,及时捕捉那精彩的生活瞬间,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创造发现 篇12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高职物理教学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掌握知识,对知识理解肤浅,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等人看到这种教学对教育的束缚,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的发现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和传统教法的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是让学生弄懂、牢记并再现知识,发现法是引导学生参与“创造”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1 什么是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自觉地、主动地积极思考学习、独立探究探索,它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从而不断地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的主体是学生,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实现认识过程;而发现的过程主要是一种“再发现”的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2 运用发现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掌握发现教学法的运用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重大。发现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和睦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后,就需要进一步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因为只有在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探索,大胆地发表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自行地发现和自由的创造。

(1)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设置问题要有目的性、新颖性和适应性。目的性是指问题要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提出来;新颖性是指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和主动性;适应性是指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2)善于引导,讲求实效。发现教学法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的因素是看教师能否善于引导,事实证明,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应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开而不达、指而不明,从而给学生留下自我联想、判断、选择、创造的思维空间。

3 发现教学法的优点

3.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汉森曾指出:“探索学习的学生有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内在动力,并且是为了学习的乐趣而进行学习。”当学生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就必然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习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

3.2 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

探究与发现学习尽管更强调学习过程,但从不忽视学习结果———概念的获得,事实证明,通过探究,发现所获得的知识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有效率的学习过程。发现学习的结果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因为学生经过自己探索而自行发现的新知识是经过深思熟虑、真正理解的知识。这种知识能有机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而就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

3.3 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习惯。

运用发现法,需要学生象科学家一样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日积月累,必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用无穷。

约翰逊认为,“讲授法通常只要求学生记住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知识,是思维层次最低的学习活动;而探索发现学习能培养学生综合和评价能力,这是思维层次最高的学习活动”。

3.4 有助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操作的发现技巧,通过假设技巧从直觉思维到分析思维,可使学生有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5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4 发现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因学生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技巧建立轻松的气氛。教师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首先让差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中等生发表各自带片面性的观点,相互切磋;最后让上等生提出有创造性可解决问题的假设。第三阶段: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师与生在理论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有不同观点可展开讨论。第四阶段: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老师对争论的结论作出总结,得出共同正确的结果。

事实上,运用“发现法”探究不可能严格遵循固定的步骤,一切得依教材特点、教学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活动的动态来决定。

为了确保发现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应注意一下几点:运用发现技法;有结构地提供教材;构造课堂教学的自由气氛;注意差生对问题的回答。总的来说,发现学习模式注重直接经验,注重内部动机作用,注重直接思维和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结构,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对于学习尖子的培养,科学后备军的教育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5 发现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发现教学法的实施分为下面五个步骤。下面仅就我上“毛细现象”这一堂课,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发现教学法指导教学的。

5.1 激发兴趣、因势利导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

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我首先利用一个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我拿来一玻璃容器装些水,滴上几滴红墨水,把容器内的液体摇匀,然后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这时学生看到:红色的水在玻璃管内上升,表面形成凹的弯月面;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要高,而且管子内径越小,它里面的水面也越高,当把这些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管中的水银面下降,表面形成凸的弯月面,而且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下降的越低。

当学生看到这种现象时不仅窃窃私语起来,我及时抓住学生思维活跃时期,向学生指出:象这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学生亲眼看到毛细现象,感觉真实自然,兴趣大增。

5.2 大胆猜疑、科学论证看到毛细现象,一学生站起来问到:

为什么浸润液体在细管内上升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下降呢?这时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积极思考起来。为指导学生寻找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我在黑板上用图示法展示了毛细现象产生的过程,又让学生们复习了上节课讲过的有关附加压强的知识,同学们通过认真分析,推证了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原来,浸润液体跟毛细管壁接触时,液面增大形成凹形的弯月面,而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收缩,于是凹液面的表面张力的作用向上拉引,使管内液体随之上升,当表面张力的向上拉引作用和管内升高的液柱所受的重力作用达到平衡时,管内的液体才停止上升,使液面稳定在一定的高度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的现象,是由于凸液面的表面张力向下拉引所造成的。因此,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由于人人动脑思考,亲自推证,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5.3 精心设计,促进学习迁移为把毛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

现象联系起来,我把一滴墨水滴到白纸上用粉笔一吸,墨水就被吸到了粉笔上。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毛细现象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我又进一步指出:毛细现象不仅在圆形的细管中产生,在任意的裂缝、间隙,各种弯弯曲曲的细管中都可以见到,请同学们举出几个应用毛细现象的实例。有的同学说:毛巾可以擦汗;有的说,煤油灯的灯芯吸油。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许多毛细现象,砖块、吸墨纸、毛巾等物体吸水现象,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随时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接着我又将一条毛巾的一角放入水盆中,整条毛巾慢慢地变湿,让同学们观察并解释了这一现象。我又告诉了同学们一个生活小窍门:要想把凝在衣料上的蜡去掉,可以把两层吸墨纸分别放在蜡迹的上面和下面,然后用热熨斗在吸墨纸上来回熨,这样做就可以去掉衣料上的蜡,请同学们课后试着做一做,并仔细思考这样做的道理。从课堂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同学们过渡自然,学习得到迁移。

5.4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和推理:

毛细现象对生物的生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植物的导管是植物体内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并从根部输送到枝叶。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蒸发掉。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来供植物的根部吸收,应当锄松地面附近的土壤,破坏这些土壤里的毛细管,减少水分的蒸发。相反,如果想把地下的水分引上来,这不但需要保存土壤里的毛细管,还要使它变得更细、更多,这时就要用滚子来压紧土壤。毛细现象在医学上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用脱脂棉擦去创伤面的汚液,就是利用棉花纤维间的毛细作用。外科手术用的缝合线,必须经过蜡处理,其目的就是为了封闭线中的缝隙,以杜绝因毛细作用而引起的细菌感染。

我又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弄懂了毛细管水、悬浮水的概念,并且对“镇压保墒”和“锄地保墒”的作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们已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5.5 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巩固最后,我用复述法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梳理、总结。

又布置了几道课外作业题:建筑楼房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涂过沥青的厚纸,如果不这样做房屋就容易受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用钢笔不能在油纸上写出字来?怎样解释缝衣针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通过批改作业和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到:学生不仅掌握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而且确实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理解深刻而牢固,对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鲁锋.数学学习与研究[J].2010,(17).

[2]王柱,夏欢.对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再认识[J].教书育人,2002(1).

[3]王朝阳.发现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上一篇:市政道路监理要点分析下一篇:农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