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态之美

2024-09-08

发现生态之美(精选8篇)

发现生态之美 篇1

生态之美有自己的逻辑,它体现了自然法则的平衡、节律与和谐。

古往今来,描述生态美景的名言绝句可随手拈来,“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詹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呈现给世人的皆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生态图景。

生态之美,并不单指自然美(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美景),它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生态中包括了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包括了动物、草木、菌类和许许多多的微生命;生态中藏匿着灵感、激情和信仰,藏匿着法则、传奇和故事。生态之美是人与自然因生命关联而引发的共感乐章,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和弦,而非自然的独奏。

生态之美有自己的逻辑,它体现了自然法则的平衡、节律与和谐:

平衡之美——万物自有新陈代谢,以获得生生不息之美;

节律之美——生命有周期,日月有轮回,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和谐之美——生命物种多元共生,协同进化,共遵自然生存法则。

当我们直接面对大自然,就会以一种崭新的心态来与自然交往,感观不再停留于表象的颜色、形态、气味,而是切身体会着与生命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规律和道德规范。生态美的衰退标示着生命处境的恶化,生态美的消逝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怀有一颗热爱、呵护之心,敬天,重地,爱自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与之相应的,是“美丽中国”这个概念,建设“美丽中国”,使山长青、水长流。

在本期中,我们特别策划专题稿件《石阡:把最美的生态留给未来》。

我们的记者将带您走进贵州省东北部,揭开石阡的神秘面纱,展现其和谐的生态之美。石阡县西南缘的佛顶山保护区拥有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在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是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群山环抱下的石阡,绿水环绕,梯田绵延,茶园芬芳,民居棋布,有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原生态资源,和浓郁深厚的文化特色。

生态之美是生态文明的灵魂,石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景象,相信能让更多人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

发现生态之美 篇2

听妈妈说,原来的鹅羊池可不是这样的。以前这里是三个大的水塘,周围什么都没有。人们把日常生活的垃圾扔到水塘里,黑乎乎的水,苍蝇乱飞,蚊子乱撞,真是又臭又脏恶心极了。风一吹,水里面的垃圾臭味扑面而来,人们都掩着鼻子,捂着嘴巴,皱着眉头,不愿意从这经过。到了晚上这里更是静悄悄的一片。

现在的鹅羊池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个臭水塘变成了两个整洁、干净的水塘和一个热闹的休闲广场。商店里琳琅满目,菜市场里物品繁多,娱乐设施精彩纷呈,男女老少都爱去,鹅羊池变成了大家生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夏天的鹅羊池是最美的。当你从这里经过,微风吹来,香气怡人。池塘里有鱼有虾,绿色的荷叶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热情、友好地钻出来跟你打招呼。水塘周围种了许许多多的柳树,人们逛街走累了,就坐在旁边的长椅上歇歇脚,看美景;饿了就去附近吃上一碗紫菜馄饨,或者喝上一杯冰擂茶、绿豆粥。水塘中间的休闲广场有一个喷泉,白天,老人聚着这里唱戏、打牌、聊天。晚上,这里就更热闹了,灯火辉煌,宛如白昼。孩子们游戏、骑车,玩得好不欢畅;广场舞的歌声吸引着爱好舞蹈的人们,他们成群结队奔向这里,随着动听的音乐,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解读篇:发现理性之美 篇3

针对说理文, 我们并不能找到这类“非文学作品”的合理的解读抓手, 只能从文本内容、形式等视角去分析, 而如果从内涵、作者、背景、人文等视角去展现, 似乎都不太合适。

那么, 说理文在解读时, 有没有一定的角度与思路呢?

相对于其他的以人文思想取胜的文本, 说理文基本无法给人以情感上的震撼、人文上的熏陶 (哲理的吸纳我们不把它列在此列) 。但说理文有其“理性之美”:内在逻辑的严谨、修辞学的魅力 (这里的修辞学指的是最本意的, 而非比喻拟人等) 等等。解读说理文时, 如果能揭示文本内在的机理, 一步一步发现理性之美, 在这样的过程里, 文本解读本身就成了一段发现理性美的历程, 解读的过程与文本的特性合二为一, 相辅相成, 相互融通。

以说理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 文本解读如下:

一段充满理性之美的旅程

坐落在安徽广德县境内的太极洞, 素有“东南第一洞”的美誉。但是, 今天, 这一篇文章, 不是来描述这个享有盛誉的溶洞的, 而是借着洞内的一块奇石, 展开了一次思辨之旅。

引言——具象且引人入胜

奇石——状如卧兔;小洞——光滑圆润。八个字, 简洁而又明了地点出了下文“奇观”二字。疑问自然而生:如此奇观, 因何而成?作者自问又自答: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终于……。回答的话中, 出现了“接连不断”“同一个地方”“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等词。前三个词, 指向的是水滴的实际行为, 而后两个词, 是作者的人为提炼和概括。此时, 也许我们还不能理解, 作者扣住“接连不断”“同一个地方”“几万年”等词是什么用意, 但是, 此时, 作者已经埋下伏笔。

奇石, 可见可摸可感;奇观, 惊叹之余, 疑虑顿生。因其是自然界的真实存在, 引出自己阐释论说的话题, 显得很有讨论的价值;又因其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又有足够的吸引力。

说明———旗帜鲜明但先入为主

承接奇观, 作者请出了奇观的缔造者———水滴。一个“微不足道”, 先把水滴的劣势推出, 而“把石块滴穿”这个结果, 又与这样的劣势, 显得极不相称。那么, 到底是什么力量, 才使得这样的劣势和这样的结果之间能够联系起来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两个四字词语的连用, 一方面, 在第2自然段这两个较长句子的行文之间, 一下就跳将出来, 进入读者的眼帘, 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另一方面, 也紧扣住上文所说到的“接连不断”“同一个地方”“几万年”等词, 鲜明地亮出了水滴成功的秘诀。

这还不够, 作者又用一个反问的句式, 强化了这种效果: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 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在这里, 这个反问句既鲜明地让我们看到, 作者对水滴的赞赏肯定——实则也是作者作此文的论说观点——又进一步将文章的阐述由对物的论说, 推进到对人对事的论说。

不过, 我读到此处, 对作者这样的强势推进有些不以为然。

首先, 文章第1自然段, 水滴的引出只是文章的引言, 没有经过足够力量、足够充分的证明, 那就还是作者的一家之言, 还不足以成为读者们的共同认识。但是, 作者马上就以一个反问, 将此结论变成了“我们”。这样一种将“我”的观点, 泛化为“我们”, 稍显突兀了, 反而不利于读者们对观点的接受。

其次, 文章的阅读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对文本的阅读, 没有很强的思辨能力,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使学生们接受这样一个“滴水穿石”的观点, 那么作者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 我们仅仅只是想让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文本, 被动地接受、被灌输这样一个观点吗?不是的, 我们还应该由这样的文章, 传递给学生一种说理的逻辑性。所以, 不必让学生们先入为主, 而是应该逐步推进, 顺势而导。

证明——举例充分而情理并举

至此, 行文进入到了证明部分。

作者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共举了三个人的事例, 再加一个雨水的反例进行对比论证。

先来看看三个人的事例和水滴进行相关的比较。 (见表格)

从表中可以看出, 作者选择的三个例子, 是和水滴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也就是说, 这三个例子, 能够非常充分地证明水滴所具有的精神, 是成功的保证。

得以充分证明, 还靠着例子选择时候的独具匠心。时代:古今皆有;国籍:中外兼顾;职业:医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最重要的是, 这些事例都是真实的, 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读着这些事例, 眼前会浮现出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故事画面等, 这些虽未经作者的笔写出, 但却会产生同步的力量。所以, 为了论说风格的需要, 作者陈述三个人的事例的时候, 并没有铺陈开来, 而是概要而明白地直指三个人精神的核心。但是, 从中, 我们还是可以读到撼人心魄的力量, 是文字带来的, 更是人物的人格魅力、精神魅力的感染。

奇怪的是, 这一段文字很长, 有三个人的事例, 作者却没有分段, 他不怕段落的超长而影响读者的阅读愉悦吗?

但是, 如果你也随着作者的笔调细细读过, 就会发现, 这样的构段, 对于本文的论说风格, 很是有益。一个例子刚说完, 紧接着是第二个例子, 一个人物刚说完, 又来另一个人物, 仿佛这些例子早已在嘴边, 不假思索, 一一历数, 不吐不快。于是作者如数家珍、一气呵成, 如此连贯, 让人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造成这种感觉的目的是什么?也许, 正是为了增强论说的气势和感染力。三个事例举完, 作者说:你看……犹如激扬过后的一个小小的收束, 你看, 是不是这样呢!你看, 就是这样的吧!结论在三个高扬的论证之后, 水到渠成了。而且, 此时的“滴水穿石”“滴穿”“顽石”都已经加上了引号, 因为, 此时, 滴水穿石, 已由具象过渡到了抽象, 已由自然景象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再说说雨水这个反例的效果。简洁的话语, 把读者心中最后可能藏有的疑虑一并解答了。“滴水穿石, 非力使然, 恒也。”成功贵在“专”“恒”, 而失败, 也在“不专”“不恒”。三正一反, 犹如左手持矛, 右手执盾, 进可攻, 防可守, 在论说文里, 威力强大啊!

结尾——点题明旨又收束有力

发现生活之美作文 篇4

天空很美,因为有月亮和星星的陪伴;山坡很美,因为它有鲜花在幽幽绽放……让我们睁开明亮的双眼,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吧!

春天,花坛里的桃树伸展出无数条枝丫,粉红色的桃花一朵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争先恐后的让人们欣赏着自己的丰姿。你轻轻的拨开花丛,会发现一些小生命——树旁的小草,他们太弱小了,只能在那些群芳争艳的桃花下生长!

夏天,茂密的树叶挨挨挤挤,显得生机勃勃。花儿开的多美呀!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大小疏密有致。蜜蜂、蝴蝶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回味着无穷的乐趣。草儿真密呀,像一条多绒的绿色的巨大地毯!

秋天,几阵萧瑟的秋风过后,百分之九十的花都凋谢了,但这正是菊花怒放的时候。菊花婀娜多姿,有红色、白色、黄色的。那儿有一种叫“绿云”的,多美呀!花瓣儿一条条打着卷儿垂下,像少女美丽的卷发。一阵微风吹过,很像一个少女在婆娑起舞。

冬天,白雪覆盖大地,但还有几株不畏严寒的腊梅,仍精神抖擞的站立在严寒之中,为人们送来阵阵幽芳。

身边的四季景色是如此美丽,人生的四季也不缺乏色彩——

瞧,偎依在母亲怀里的婴儿那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小学生在放学路上的一张张灿烂笑脸;寒窗苦读的中学生们奋力攀登的脚步;爸爸妈妈为了生活,为了完成孩子的学业忙碌操劳的背影;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人会心的微笑……这是人间四季中的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是富有美丽的人生。

佳能影像公益启新:发现丝路之美 篇5

作为“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项目主要负责人,佳能(中国)企业品牌沟通部总经理鲁杰2014年的岁末显得特别忙。

抛开2014年12月17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的“共生与共赢: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2014年成果报告会”不说,仅发现丝路之美这一个项目,从2014年8月开始,她就往返西安、洛阳等地及周边国家级文化遗产地不下三次。

而这样的工作节奏只是个开始。春节后的4月份,活动的二期工程就将启动,目标是完成宁夏、甘肃的影像探访活动。而按照计划,2016年将完成青海、新疆的影像记录活动。

鲁杰和他的团队之所以会如此频繁的往返这些古丝绸之路要道,是因为“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虽是今年才启动的新项目,但作为佳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佳能对此项目赋予新的使命和意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随后这个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再次以全新的地缘、经济、政治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国家文化先行、一带一路的提倡下,佳能开启影像发现丝路之美活动,就是希望用影像对丝路沿线重点城市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地记录和采集,更多展现中国与欧亚国家多元融合的历史人文内容,为国家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工作提供先进技术支持,为‘文化走出去’、‘丝路文化建设’战略等实现‘中国梦’伟大构想具体措施的落在实处发挥自己的作用。”鲁杰说。

鲁杰表示,项目第一年已经走过陕西、河南两省。为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佳能派出专业的摄影团队,利用自身先进的影像设备,在文化专家的指导下对两地及周边的国家级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记录,如华阴老腔皮影、唐三彩等。除了文化遗产本身,也对其传承人的技艺和生活进行探访和记录,形成动静态结合的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影像数据库,以用于今后的保护性文化研究、对外交流和传播。

同时,为了唤起大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认知,佳能还在当地举办丝路摄影大赛、影像展等活动,用影像直观地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号召公众作为文化保护的主体,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文化保护活动当中,摄影大赛的优秀作品也将一并收录于“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影像数据库。

不仅如此,佳能还联合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影像保护文化论坛,邀请城市、建筑、设计、传统文化、艺术等各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运用影像技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从而实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深入的保护。

鲁杰指出,作为一家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佳能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影像技术优势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今年新启动的这个项目,既是文化传承和交流方式的创新,也是企业和政府合作在开展文化保项目上的有益尝试。未来,佳能还将进一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事实上,在“共生”的企业理念指导下,佳能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始终将其作为佳能“影像公益”战略下的重点项目,通过佳能的影像技术,先后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彝族、壮族、黎族、纳西族、汉族9个民族的2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

在佳能(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看来,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均衡的发展战略,以及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解决方案,佳能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价值和感动。

发现和正视“中国制造之美” 篇6

作为全国中小商品企业协会副会长的他, 很想发火, 但却发不出来……

4月22日上午, 在由南方周末报社与中国制造网 (Made-in-China.com) 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制造之美”年度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 孔庆泰再次谈起了他这段亲身经历。

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制造持肯定的评价;而另一方面, 在国际消费者的眼中, 中国货依然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可以佐证的是, 据刚刚出来的数字, 我国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仅为7.3%, 创近年来新低。对欧盟等等一些主要传统市场出口甚至呈现持续负增长, 广东、江苏、浙江等重镇, 出口明显减速, 中国制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追问已成为当下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的全民之困,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节点, 南方周末和中国制造网举办‘中国制造之美’的评选, 目前在发掘中国制造新价值、新亮点, 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的升级和改造, 改变海内外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廉价低质的成见, 为中小企业赢得海外的议价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蔡玉明在现场如是表示。

中国制造网总裁沈锦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接触到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 从中深刻地感受到, 很多企业其实都有不错的产品, 他们缺少的, 只是一个展示的平台。而我们将要举办的这个活动, 就是想为大众展示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中国制造之美。”

他希望借此活动, “找出一些优秀的中国产品, 运用榜样的力量, 改变中国制造产品的负面形象,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转型, 使之在创新与设计、质量控制、品牌塑造等多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在孔庆泰看来, 重塑“中国制造”的价值, 有待于中小企业自身积极主动, 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 但同时, 也有待于国家相关部门转变对中小企业的认识。

“全国有5000万家企业, 其中99%是中、小、微型企业, 创造了60%~80%的价值, 解决了绝大部分的社会就业。但它们一直被放在从属和补充的位置上, 潜意识里是不重要的, 政府在配置资源、政策以及采购时, 往往把它们撇到一边, 这不公道。”孔庆泰说:“中国下一个30年的经济命运取决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们应正视中小企业的成长。”

帮助学生发现古诗文的经典之美 篇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 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这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要求看懂文章内容, 还应该有所得, 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在现状和要求差距巨大的教学事实面前, 古诗文的教学如何才能达到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呢?

一、教师转变观念, 组织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方法, 能在教学改革中如此迅速地引起人们的重视, 得益于它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自觉培养实践能力, 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 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不可预想的情况会更多。如果教师对每个知识点都作面面俱到的分析,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从词义的角度来看, 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变化并不是非常大。即便是词义变化了, 也常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如让学生多诵读,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而且这样还能顺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曾翻译过《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王亚楠就把每天记诵古诗文当做很好的思维体操。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 其任务主要是启发和引导;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 而是要让他们动脑动手, 培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 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开始拥有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化的阅读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有的学生从烛之武身上看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的则看到他高超的论辩技巧, 也有的从三位国君身上看出他们各自的长处, 如郑伯的勇于认错, 秦伯的善于纳谏, 晋文公的当机立断。虽然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全面和准确, 但如果这些见解主张无法呈现出来或是经常被否定, 必然会打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积极性。所以, 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造合适的展示平台, 让他们互相交流, 通过思维火花的撞击, 在探讨中得到启发,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并能乐于重新探究, 从而体验到自主思维的快乐。这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增强了, 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习的潜能。

二、学生提高认识, 了解古诗文的价值

(一) 联系现实, 感悟人生的真谛

古诗文中能经过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部分, 必有其出众之处, 大多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 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品, 它们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 很多时候能对人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同时也可以增加积累,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 讲到烛之武抛开个人的恩怨为国出力的爱国精神, 就可引导学生探究烛之武能这样做的原因, 或是现代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等, 以此形成比较研究, 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辨别“个人”与“大家”的关系。荀子的《劝学》, 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还要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态度, 掌握恰当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时, 尽可能引导学生探究令人振奋的闪光点, 让学生产生想要看懂文章的欲望。这种自发产生的动机十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 仔细研究, 学会生活的技能

优秀的古诗文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实用的生活技巧, 像人际交往的艺术。如《鸿门宴》中的刘邦本是命在旦夕, 却能说动项羽阵营中的项伯来帮他脱离险境, 而鸿门宴上张良与范增的斗智、项庄与樊哙的斗勇, 都能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 用心体会, 产生情感的共鸣

古诗文之所以能千古流传, 还因为诗文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人有着相通之处, 所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古人之心”, 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李密在《陈情表》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祖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之深, 也看到了祖母命在旦夕间的情景。全文字里行间无不饱含深情, 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的动人场景, 又怎能不令读者感同身受呢?

当学生对困难产生畏惧时, 不妨劝其读一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感受他那“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高洁品质;当学生对现实产生疑虑时, 可向其推荐苏子的《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使其从苏子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怀中得到感悟。所以笔者认为, 读古诗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染, 而且能陶冶性情, 愉悦身心, 净化灵魂。

三、探究语言, 实践中掌握学法

了解了古诗文的学习价值, 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有所提升。这时, 可进一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探究的专题, 强调注重基础, 立题的面要小一些。也可以指定范围, 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比如, 有不少学生觉得古诗文难学是因为古文用语较难理解。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特别强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无论是在最早的《尚书》还是近代王国维的《文学小语》中, 这都被视为最高境界。不少古诗文用字简洁, 跳跃空间大,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的段落, 都需要悉心领会, 才能知其妙处。如辛弃疾的《西江月》用“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来描绘乡村骤雨的前奏。其实“七八个”与“两三点”都不可能是谁清点后的确数, 但这貌似不经心的几个数量词, 却把骤雨前星辰寥落、雨点稀疏的氛围充分地营造起来, 让人似乎也身置其间;古诗文中也有一些出于避讳、避免粗俗等原因而另用它词的。如皇帝死了, 不直言“死”而说“崩”;“权起更衣, 肃追于宇下”, 这里的“更衣”并非指更换衣服, 而是指上厕所。还有一些是外交辞令, 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方与将军会猎于是”, 句中的“会猎”实际上就含有吓唬的意义, 言下之意要率领八十万大军来攻打吴地;再比如“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是运用了互文的手法, 如果只从文字表面去理解就会让人产生误解, 以为是接受了两次命令。这些经典的古诗文的语言, 无一不经过精心的锤炼。

古诗文中的抒情常用到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描写的“满地黄花堆积”, 指的是菊花盛开, 而不是残英满地。由于自己无心看花, 虽是菊堆满地, 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 可是人不摘花, 花也自谢, 等到花谢时, 想摘也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苦闷, 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这里的意味就比唐人杜秋娘的“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得多了。

因此种种, 笔者认为在学生自主探究时, 应该先引导他们探究古诗文语言的丰富意蕴。笔者的学生就曾经围绕语言这一角度确立了不少专题, 如:“人物语言与性格的关系”“古诗文语言的言外之境”“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人物语言特色”“值得‘咀嚼’的古诗文语言”“透过‘眼睛’ (文眼) 看作者的情感”等。小组成员分工围绕本组的专题去查阅资料, 教师也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料索引, 还要指导学生在收集大量资料后进行分析归纳, 从中得出有规律性的结论, 并形成学习报告。最后安排时间, 组织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

发现生态之美 篇8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下面, 同学们就和陈老师一起走进生活。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 逐步显示相关信息。)

师:这是哪里呢?妈妈在干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 生活中你见过怎么烙饼吗?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为新知教学做好准备。

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 解读信息, 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呈现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要烙3分钟。

教师追问,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深入解读以下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认识到, 锅里面同时最多能放下两张饼。如果只剩下一张饼, 也可以只放一张。)

2.两面都要烙是什么意思? (一张饼的正面要烙, 反面也要烙。) 教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 我们可以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 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设计意图:“每次只能烙两张饼, 两面都要烙”是活动的基础, 是操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点和前提。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 在解读主题图时, 常表现为照本宣科, 浅尝辄止。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对信息的解读, 使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理解烙饼的规则。

(二) 探究双数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

师 (设问) :如果要烙两张饼, 你认为需要几分钟? (板书“两张饼”)

学生利用手中的投票器开始投票。

A.3 B.6 C.9 D.12

指名学生汇报, 说清楚是怎样烙的, 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1) 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 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

(2) 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 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 又需要3分钟, 共6分钟。

学生汇报后,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直观记录下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比较和优化两种方案。

师 (设疑) :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让学生从两种方案的比较中得出:第二种方案好, 原因是两张饼同时烙节省时间 (教师及时板书关键词) , 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 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及时记录学生的思考过程, 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小结:结合规则, 两种饼同时烙节省时间, 最少需要6分钟。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首先让学生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 降低思维的难度, 减缓知识的坡度, 同时在解决两张饼的问题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为探究三张饼的最优烙法做好铺垫。

2.应用经验, 迁移思考

师:你认为解决烙两张饼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烙几张饼用时最短的问题?

学生投票选择:A.3 B.4 C.5

(1) 互动交流

结合学生投票数请学生阐述理由, 互动交流。教师预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A, 理由是研究完两张饼用时最短的问题, 自然就应该研究三张饼用时最短的问题。另一种是选择B, 理由是四张饼是两张饼的2倍, 烙两张饼最短用6分钟, 烙四张饼最短就用12分钟。

(2) 总结提升

1怎样烙四张饼用时最短?最少需要几分钟?

2烙四张饼的最佳方案又成为了我们进一步学习的经验。结合前面研究总结的经验, 你还能想到烙几张饼的最佳方案?最短需要几分钟?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 板书:六张饼、八张饼……及相应的最短时间。

小结:如果饼的张数是双数, 两张两张地同时烙最节省时间。

(三) 探究单数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三张饼的最优烙法

投票选择:你认为烙三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A.9 B.12 C.15) 把你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并想一想:三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2.展示烙法, 寻求最优方案

预设学生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

学生汇报后,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并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记录下用9分钟烙完三张饼的过程。

同桌合作再次实践体验“9分钟的烙法”。

3.集体交流, 对比择优

对比交互式电子白板记录下的烙三张饼的两种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 并思考:都是烙熟三张饼, 为什么9分钟的方法会比12分钟的方法节省3分钟?

学生交流质疑, 最后得出:采用9分钟的方法, 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在烙, 只需要烙3次, 所以节省了时间。

小结:烙三张饼时交替烙节省时间, 只需要9分钟。

设计意图:“如何尽快烙好三张饼”是本课的关键, 也是难点。在探究三张饼的最优烙法时, 我让学生先想象, 再直观演示, 用画一画、摆一摆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思考过程, 最后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对比两种烙法。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充分利用锅内的空间, 使得每次锅里同时烙两张饼, 这样最节省时间。学生在直观中思考、在操作中发现, 从而感悟到简单的运筹思想。安排学生“想、画、说、比、议”等过程,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经验升华, 迁移归纳

师:利用以上经验, 你可以想到烙几张饼的最佳方案?最短用几分钟?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逐步完善三张饼、七张饼……的最短用时问题, 并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小结:如果烙单数张饼, 先两张两张地烙, 最后剩三张交替烙, 最节省时间。

(四) 深化认识, 建立模型

师:烙六张饼, 你会选择?

A.两张两张地同时烙B.三张三张地交替烙

小结:我们既要考虑省时, 也要省力。

师:观察这些算式,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师:烙一张饼最短用几分钟?为什么不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

师: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是什么?最短用几分钟?烙500张饼呢?

小结:结合烙饼规则, 饼的张数等于或大于两张时, 烙饼的最短时间就是用烙饼的张数乘烙一面的时间。

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师 (设疑) :假如妈妈的这个锅再大一点, 每次最多能烙三张饼, 情况还跟烙两张饼一样吗?

问题:用一个平底锅烙饼, 每次可以烙三张饼, 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四张饼, 两面都要烙, 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鼓励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合理安排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设计意图:“烙饼问题”是一种数学思考的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优化的思想, 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此题作为知识学习后的一种延伸, 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本课设计中, 教师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为主线”, 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努力使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1.在反复的交流比较中感受优化的思想

优化问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优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感受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 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更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 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而数学的思想方法也只有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验与感悟。烙饼问题的核心就是优化, 具体地说, 就是对烙饼锅的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教学中设计的四个核心比较问题, 始终抓住了“优化”这一核心思想,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反复比较中体会到, 只有把锅的空间占满, 才能达到省时的目的。

第一次比较:结合学生原有认知比较烙两张饼为什么用时不一样, 使学生理解两张同时烙更省时间。

第二次比较:比较烙三张饼的几种不同烙法, 哪种最省时, 为什么。使学生理解锅里每次都放满了, 就能保证资源没有浪费, 所以三张饼交替烙最省时间。

第三次比较:比较烙六张饼的两种烙法 (3+3和2+2+2) , 让学生选择自己会怎样烙,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优化问题不但要考虑省时, 还要省力。

第四次比较:比较烙饼问题与烙一张饼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使学生理解锅里每次都放满了, 才能保证资源没有浪费。

这四次比较在追问最省时的烙饼方法原因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具体而深刻地感受了优化的本质内涵。

2.在直观操作与符号表达的不断体验中感受、发现规律

数学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由直观形象阶段向抽象逻辑阶段过渡与发展。在面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时, 其表现就是抽象的思维方法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法根据思维操作的需要而交替使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充分借助教学的载体,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研究具体问题, 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 自主地探索、发现与归纳, 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关注的问题。本课教学中, 在让学生感受优化思想、探索发现烙饼问题的规律时,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素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重点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烙饼活动。

第一个层次:在探索双数张饼的烙法时, 以探究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案为起点, 从直观演示入手, 到想办法把烙饼的过程记录下来, 初步尝试有条理地整理信息, 并借助符号图形启发思考。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中, 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述思维过程, 直观感受两张饼的最省时烙法以及省时的原因所在, 体会符号表达的优势。

第二个层次:在探索单数张饼的烙法时, 以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为研究重点。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烙两张饼的活动经验和表象, 教学时从学生的思维个性出发, 让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画一画等来深化认知。在交流与碰撞中, 形象的图、表以及抽象的符号与数, 为学生的数学表达和规律的发现提供了极大的依托和支撑, 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清晰、准确和完整, 并走向归纳与概括, 烙饼问题的模型基本建立。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教育下一篇:计算机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