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典之美

2024-10-26

发现古典之美(精选7篇)

发现古典之美 篇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多年来一直鼓励学生每天识记一首古诗词, 这些诗词既包含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 也有学生自选的诗词。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我就让学生再寻找李白的其他诗歌, 很快学生背会了《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赠汪伦》《山中与幽人对酌》《将进酒》等。像这样一日一首的长期积累, 好多中学生才学习的经典名篇, 都成了学生的吟诵之作。当他们吟唱这些诗词佳句时, 洋溢于神情之间的是“我寻找, 我快乐;我背诵, 我成功!”的自豪感。

诵读成咏, 体会音韵形式之美

诗是凝固的音乐, 原本就可以歌唱, 因此古典诗词声调和谐、音节流畅, 都是音乐美的表现。如李清照“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的叠字运用, 讲究唇齿音的交错, 平仄相对、错落有致, 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余音袅袅的音乐美, 让人回味无穷。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还体现在节奏的停顿、韵律的悠扬等方面, 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 唱起来和谐悦耳。

古典诗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各种体式。从外部形式上看, 诗词的发展趋势是由短到长, 每行增加相同的字数, 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七言, 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尤其是律诗的对仗要求, 都体现了它的整齐的形式美感。如五言绝句二十个字, 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 词中的小令也是二三十个字的居多, 古体诗和排律比较长, 但上百句的也很少。因此在诗词的结构形式上, 其分行排列的整齐划一, 阶梯式诗歌的错落有致, 长篇叙事诗的铺排华丽, 诗歌的回环美等都会产生迷人的魅力。

字斟句酌, 体会语言形象之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之美, 表现在对物象的描写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 简单一两个词, 就可以描绘出非同寻常的景象。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 作者以“别”“惊”二字, 将两种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并融为一体, 注入了无穷的情趣。同时对色彩的描写, 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 作者用“黄、翠、白、青”四种色调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

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之美, 还表现在语言的字字珠玑、内蕴丰富。如贾岛的“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就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再如张先《天仙子》写夜景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王国维称赞道:“这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 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一瞬间的现象, 把春意和花写得像有知觉似的, 意在突显一种事物的精神状态, 诗人的情绪也深嵌其中。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精彩传神之处, 指导学生赏析, 使学生顿觉“全诗生辉”“境界全出”。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 表现出曲折多变的景色, 既写出疑无路而实有, 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 又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这些绮丽的诗句都须字斟句酌, 才能进一步感悟语言形象之美。

迁想妙得, 体会意象意境之美

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 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寥寥四句, 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平凡朴实的农村生活, 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有机交融, 创造出一种平淡自然、深邃、完整的意境。这些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很抽象, 因此如何启发学生感悟呢?在教学中我通过迁想妙得再现意象意境之美。

首先, 找准迁想妙得的观察点。位置不同, 视野、视线角度就会有所区别, 所见景物的特点, 也会有所不同。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所处的位置不同, 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在教学中, 我将此作为启发学生迁想妙得的观察点, 通过说话、想象等方式教会学生感悟诗人描绘的意象意境之美。

其次, 要对凝练的词语作重点分析。古诗词中凝练的词语, 是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华, 是对景物最生动地描写和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对这些凝练词语的鉴赏, 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 作者王安石曾多易诗稿, 用“到”“过”“入”“满”等字, 均觉平淡而弃, 最后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字, 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说说这些词语所表现的内容, 再讨论它们的运用有什么特点。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 欣赏它们所展现的画面也就显而易见了。

再次, 学习古诗词, 欣赏它们的意境美, 要抓好对提挈全文的词、语、句的理解, 因为这些是全篇意境美最好的浓缩。

最后, 图文并茂, 反复吟诵。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从来都是诗词塑造的意境之美, 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环境中去形象地领略文中的意象意境之美。

品味感悟, 体会思想情感之美

古典诗词之所以长期深入人心, 就在于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发挥了“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尽管古典诗词抒发的是古人的情志, 但仍与当今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相通或相似之处。例如, 对家国情怀的关注, 对喜怒哀乐的诉求等。因而, 通过品味感悟, 这些作品具有了常新的、永恒的生命。如“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以“丝”谐音“思”来比喻思念, 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 无法理出头绪, 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寥寥几句表现出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成为亡国奴、阶下囚, 阅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经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后, 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缱绻难忘, 也让我们反复回味。

含英咀华, 体会哲理意蕴之美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精华, 许多诗篇不仅体现出诗人的挚爱、依恋与深思, 也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 细细品味, 定能对人生有所启发。如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将学习喻为池塘, 说明了为学之道须不断积累, 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诗人以象征的手法, 将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用具体形象加以描绘, 寓理于情景之中。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当学生学习背诵的古典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后, 他们已经能够逐渐感悟到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对学习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诵读成咏, 体会音韵形式之美, 到字斟句酌, 体会语言形象之美, 从迁想妙得, 体会意象意境之美, 到品味感悟, 体会思想情感之美, 最终, 学生会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上含英咀华, 体会哲理意蕴之美。学生一旦克服学习古典诗词的畏难情绪, 就会变得乐于识记古典诗词, 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探索。这时, 教师就可以把主题性积累与自主性积累集合起来, 让学生在更多的空间中浏览、搜寻、识记古典诗词, 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发现古典之美 篇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种雄壮之美。诗人进入边塞后看到的塞外景观,奇特壮观。在浩瀚无际的边疆沙漠里,烽火台上燃起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一个“直”字将孤烟的挺拔、遒劲描绘得淋漓尽致。沙漠里没有山峦林木,一个“长”字写尽了横贯其间的黄河的大气。落日给人的印象本是伤感,一个“圆”字却又给人以浪漫完美之感。在这情景交融,意象飞动的诗句里,不仅看出祖国河山的雄伟壮美,也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悲壮之美。诗人登高仰望,看到的只是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腾不息,进而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落寞!诗句对仗工整,加上“萧萧”、“滚滚”叠字的.运用,更使得诗句读起来铿锵奔放。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种活泼之美。诗人用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一幅早春图:窗前刚刚抽丝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鹂鸟相互追逐,唱着悦耳的歌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虽是早春,冬日的寒意却已褪尽,面对此景,诗人的心里定是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种淡泊之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一种朴素之美;“细雨杨柳新,微风燕子斜”是一种清新之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一种空明之美……

探访仙游,感悟“古典”之美 篇3

我国古典家具产业,从地区上看,主要集中在广东的大涌、观澜,福建的仙游,浙江的慈溪、义乌、东阳,江苏的常熟,河北的大城,北京等。从产品范围看,包括红木、白木、硬木家具及古旧家具、民族家具等。从市场情况看,比较成熟并形成规模的有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仙游虽说被冠以“古典家具之都”的美誉,但福建本土市场还未繁荣,市场空间相当巨大,正如莆田市经贸委主任王加林所说:“莆田包括古典家具在内的工艺美术产业,还只是刚刚开始的。”

初入仙游境内,沿街的房屋侧面、涂鸦式的广告,昭示着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古典家具之都”。

主干道两侧密集的展厅门面,可见古典家具业已成了仙游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仙游县约有700~800家规模以上生产厂商。”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会长黄福华介绍说:“由于古典家具的制作过程个体化、家族性的特征较强,成就了不少私人小作坊,因此很难用具体的数字统计厂商数量。”古典家具多数是由手工制作完成,是不折不扣的家族产业(代代相传),但却也不乏拜师之人。即便如此,在生产过程中也很难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所以它也属于高附加值的产业之一。黄福华同时还是福建省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家族工艺第五代传人,同时也是当地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行业规范化

古典家具制造业从2002年开始在仙游初具规模,2005~2006年开始迅速发展,2006年更是被评为“古典家具之都”。“2008年后要面临着洗牌。”黄福华坦然地表示。

缘何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要面临洗牌?也许是行业发展旺盛,不少“门外汉”也渴望分得一杯羹,然而采取的却是一些对行业发展不利的竞争手段。目前仙游古典家具生产原材料以进口为主,主要原材料有:老挝红酸枝、越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原木。高档原材料市场价格能够保持稳定,但由于人为因素,低端材料价格跌幅较大,导致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厂商受挫,但仙游从事低端来料加工的厂商占少数。

据黄福华介绍,规模以上企业基本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况且古典家具主要是以内销为主。

黄福华为新的一年做好了两手准备:“计划2009年开始,以高端产品打市场(高端材料和工艺),中、低端产品也会逐渐发展起来,以此满足各种消费阶层。”黄福华表示,目前仙游古典家具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中、低端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弥补发展中的不足,同时行业需要规范化。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从2005年开始,行业协会及相关政府领导就开始引导厂商到经济体量大的城市作展览,以开拓市场,扩大“古典家具之都”的品牌影响力。当然,只有品质好的品牌企业才具备参展资格,设立门槛的目的是为了行业品牌化发展,让展销会更具规模。

“高档原材料,匹配资历深的工人加工,这是最根本的品质保障。”黄福华表示,由于产品品质较好,因此很快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同时,行业协会以“服务企业、加强自律、协调管理、发展经济”为宗旨。龙头企业带动行业产业良性发展。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出好产品,黄福华说:“协会的职能是桥梁作用。”不仅如此,扶持企业的措施主要还表现在为产权不明晰的小企业成立担保公司,以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链接

浅析中国古典戏曲的中和之美 篇4

但是类似《窦娥冤》、《赵氏孤儿》却经常被批判,很多人认为这种“欢乐的尾巴”使悲剧的效力弱化了。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一文说道:“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2]朱光潜先生也曾谈及“团圆”问题,他认为:“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3]这些批评的言辞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带有“欢乐尾巴”的《窦娥冤》、《赵氏孤儿》没有被人们抛弃,而更多的是喜爱和追捧。所以说,从民族传统文化来看,“大团圆的结构是中华民族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民族性格的表现,是善终能战胜恶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情理结合的‘中和’之美和‘哀而不伤’情怀的最理想的表达方式。而善恶有报的团圆结局还带有情感因素上的中和性,精神平衡上的圆满性,审美情趣上的一贯性。‘圆满’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潜在的心理特征,并成为我国古典艺术独特的审美情趣。”[4]因而《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大报仇让人们感到大快人心,而最后的“团圆”结局,从古至今,便一直受到中国观众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一、“中和”的美学思想

我国古典戏曲具有中和之美,“非和弗美”(葛洪:《抱朴子·助学篇》),是我国古典戏曲重要的美学思想。关于中和的含义,按照《礼记·中庸》的解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矣,万物育矣。意思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从内心发出以后,要合乎节度。也就是说,情感的外发要适当,不要过激。孔子在《论语·八佾篇》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的就是这种情感的中和。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使哀不致伤,乐不致淫,斯其大较也。”[5]

这种中和之美,则不至于使某种单一的情感过于外溢,如悲剧气氛过于令人悲伤,使观众压抑得透不过气来,喜剧氛围过于浓厚,使剧作显得单薄。从而达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效果。这种中和的效果不像西方一悲到底的悲剧,使观众过于悲情而不能自已,而是悲得适度,喜得也不过分。

二、哀而不伤

哀而不伤,也就是说使人感到悲哀悲痛但不至于过分伤心,它的悲与哀是适度的、有节制的。在中国古典戏曲当中有太多的作品就是这样,有时候在行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插科打诨,去稀释过于浓郁的悲情,而在结尾加上习惯性的“大团圆”,这就使得整部作品虽以悲为主,但随时的调笑和结尾的圆满都会让读者和观众在心理上得到些许的安慰。

以《琵琶记》为例:《琵琶记》,高明作,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剧中蔡伯喈的妻子赵五娘所历辛酸,让我们在肯定这个不得已而成为“有贞有烈”,甚至“全忠全孝”的儿媳的同时,也在从心底深深地同情这位有着不幸遭遇的普通女性。更让人悲痛不已的是伯喈的父母竟然在对儿子的怨恨之中于灾荒之际饿死家乡,这又让读者和观众情何以堪。但是就在我们悲情满溢之时,剧情有了喜色。赵五娘上京寻夫,遇得通情达理的牛丞相之女,并最终顺利认夫。蔡伯喈也是一夫二妇同归故里,后得皇上旌表一门。从而完成了“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三、乐而不淫

乐而不淫,也就是说在戏剧作品中,虽然会让读者和观众感到轻松快乐,但依然不会过头,其中也会掺杂淡淡的忧伤和悲情。而对于“乐”之理解,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观点: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认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6]李泽厚认为,以儒家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7]“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中国人很少有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8]可见我国对于喜剧、对于乐事,是从整个思想文化中认同的。

以《救风尘》为例:《救风尘》,关汉卿作,一本四折。剧写:懦弱无知的宋引章不听赵盼儿的劝告,执意要与花柳之人周舍成亲。周舍达到目的以后即以“打五十杀威棒”等残忍方式虐待宋引章。宋引章不堪虐待,向赵盼儿求救。赵盼儿得知情况后,见义勇为,决定前去搭救落难姐妹。赵盼儿自备酒肉,以风尘之手段,赚得周舍给宋引章的休书,并以假休书骗过周舍,最终战胜了周舍。

在作品当中,我们欣赏赵盼儿机智的表演,并在周舍的一次次上当中捧腹大笑,从头到尾,我们感到很是轻松快乐。但是,这整个作品是以悲剧性的社会矛盾作为喜剧冲突的基础的。宋引章、赵盼儿都只不过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她们面对的则是周舍这样的流氓恶棍,无疑赵盼儿是处劣势与险境当中的。虽然她们最后以四两拨千斤完胜周舍,但我们也看到了当时妇女的真实地位与处境,而这样一种暗示和思考是喜剧之后的悲剧所在。因而达到了喜得不甚单薄的、“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

四、悲喜交集

悲喜交集,也就是说悲喜交融在一起,相伴而行。“汤显祖的戏剧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体现了视悲喜为一体,二者不可偏废的倾向。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前半部分以悲剧冲突为主,间以插科打诨,后半部分则转入喜剧冲突。因此,至今人们既无法将其划为悲剧,也不便将其归入喜剧”,[9]所以由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和《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都未收入。

古典诗词之美不可丢 篇5

今年教师节当天,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提到古典诗词的重要性问题,引起广泛热议。此前,上海市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删减古诗的做法引起了很大争议,虽然上海市教委当时回应称,此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并非删除古诗,而是将这些古诗重新编排至各学期,改变古诗教学的方式。

减少教科书中古典诗词的观点一度显得很有说服力。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地方,目前已经删去了《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等诗词。为什么要把古典诗词从教材中剔除出去?目前主要的观点有两个:其一,古典诗词生僻字多,背诵起来难度大,删除古典诗词可以给学生减负;其二,古典诗词毕竟难以“与时俱进”,以西方美文取代之,便于教育与国际接轨。

上述两个理由都有待商榷。古诗合辙押韵,极富音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虽三岁童蒙,背诵亦非难事。生僻字,完全可以拼音注解、教会学生认知,这本身也是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子一首《橘颂》,开楚辞之新天地。其后逾千年,古典诗词不断凝聚民族思想与文化精神。赋兴于汉、诗兴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古典诗词一脉相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长城,见证并构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阕,对日本、韩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演进、文明进步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指向现今与未来。中国古典诗词的活力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展现。今天,包括习总书记在内的中国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常常随手拈来古文佳句,既凝练又贴切,世界因此叹服于中国文化之博大,民族精神之儒雅。目前,美国、英国以及一些北欧国家的不少汉学家正在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还有为数众多的`外国青少年对中国古典诗词如痴如醉。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特色文化名片、世界伟大文明成果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发扬,其生命力必将更加旺盛。

西方文化要学习借鉴,传统文化更要珍惜呵护,所谓固本开新,即是此意。当然,重视古典诗词,重新增加课本中的古诗文,也不是说要大干快上,越多越好。还是要通过教育界专业人士深入研究,遵循教育规律,审慎合理地添加。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之美 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中和”之美;儒家

自古以来,中国的发展就是一本古典美学的发展史。中国的古典美学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和”之美,所谓的“中和”之美就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中庸、和谐之美。中庸并不是指庸俗而是指代“合适”的意思,在中庸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的古典美学别有韵味。

一、古典汉字中的“中和”之美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老的“仓颉造字”传说,到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等字体地 逐一演变形成了古典美学中的汉字文化。在汉字文化的演变中最注重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因此在许多汉字的创造上都秉承着还原事物外在的形象,比如“月,日,山”的创造,都是在实际事物的在特点上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体现正体现了情理上的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所描述的就是这种还原于事物外在并且进行发展创作的情理上的中和之美。

另外,中国的传统的中庸思想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五行八卦的发展史,汉字的发展也不例外,这就是“中和”之美在古典美——汉字中的体现。

二、古典绘画中的“中和”之美

中国的传统绘画与外国的绘画相比,注重的是线条的刚柔并进,也注重画中的故事性。而儒家经典中的“中和”正是讲究的以柔克刚,刚柔并进的思想,这与中国的古典绘画美相吻合。另外,中国所提倡的“中和”之美是“以和为美”“和气生财”这在中国的传统名画中得以体现。例如,中国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画中主要记录的是中国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在整张画中,虽然表现的场景异常的热闹,但是真正的却表现了一种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在《清明上河图》上并没有只将热闹作为主线,也没有将忧患意识作为主线,而是二者共同存在,这正体现了情感力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

三、古典诗词歌赋中的“中和”之美

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唐诗、宋词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中庸思想的“和而不同”。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甫曾赋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虽然在杜甫的这句诗中明显的感觉到了杜甫内心中的不甘与怒气,但是却完全看不出杜甫对于当世的怨气,在杜甫的心中可能是怒自己的不能为国效力,可能是在怒现实的不公,但是对社会却存有一丝丝的希望,这就体现出了中和之中的“怒而不怨”的思想。再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在作诗的过程中苏轼严格的遵守了传统的方位之美,在传统的方位思想中提倡东西南北中,中就有“中和”之义,不高不矮。而适中的横、侧、远、近、高、低皆是这个意思。

再者“中和”提倡“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即阴中有阳阳中有刚。例如宋代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最为一位宋代时期家庭优越的女子,李清照并没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在她的世界中有对爱情,官场的热烈追求。作为一名女子,李清照所外表柔弱,但是内心却是无比的坚强。正体现了中和之中的“刚柔并进之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在泛舟游玩时,写下了这句诗,在她游玩时并没有忘记心中的愁苦,这样的感情体现喷“中和”之美中的兼容两极,适度中和的思想。

四、古典思想中的“中和”之美

“中和”就是中庸,和谐。中庸的中心思想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在中庸中,主旨在于修养人性,最终达到至诚、至德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崇尚以“仁”为核心,宣传仁、义、礼、智、信。并且以“和”为贵。并且秉持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是“中和”的体现。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君主专制的统治下,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思想“人与天调,然后和谐之美生”,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中和提供了审美的准则,以及人们自身修养的原则。

另外,在道家的思想中,主张“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自然的发展。并且,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的主张与主要的思想皆体现了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与社会和谐。这就是道家思想上对于“中和”之美的体现。

五、结语

中国的古典美学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中国的古典审美,还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的思想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中国的古典美学。而在中国的古典美学当中,受优秀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使中国的古典美学具有独特的价值,称为了我国伟大的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古典美学也会随着社会人文的进步,不断的丰富其美学内涵,使中国美学史更能体现出其独有的“中和”之美。

【参考文献】

[1]黎凤来.中国古典戏曲的“中和之美”[J].艺海,2013(03):41-43

[2]孙琪.中和:通向现代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37-42

[3]赵青.中国古典舞的“中和之美”[J].艺海,2012(05):126-127

[4]李世涛.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侧影——以美学会议为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张立:在古典之美中修行体悟 篇7

某个冬日,在张立的工作室,窗外是冬季的一派萧瑟,房中暖意融融,茶香袅袅。张立边沏茶边对我说,画中国画如饮茶,需要慢慢去品,品的过程也是一种体悟。与张立的交谈,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些空远、清逸的世界:云山雾海、清溪幽篁、阔水轻舟等视觉片断如幻灯般掠过心头。

大约两三年前,张立还在创作那些视觉面貌独特的实验水墨,宣纸上的墨与色如书写般舒展开来,有如符号般神秘、抽象。之后,她转身于古意山水,从抽象符号投身于具象有形的山水之中,这样的转变在旁人看来是激烈、截然的。我们的访谈自然从这个话题延伸开来。张立说,走进传统水墨世界,是她内心的要求,“我的内心告诉我,需要用一种感受来表现我这一段时间的思考。画古意山水,更符合我当下的心境。”

“回归”是一种提示

宋磊:你近两年的创作回归传统,回归是为了什么?

张立:“回归传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现在,很多艺术家都投身于新水墨的研究中,跨界实验,让新水墨的命题更加宽泛。但是,我意识到,对如我这样专门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的人来说,“新水墨”并不只能是“实验”,应该更有一些深层的思考。

我认为,在当下,只谈形式不谈笔墨是不行的。艺术家关注、表现当下生活,以中国画表现现实和思考,如果过于偏离于此,可能会流于世俗,脱离中国艺术所讲究以虚写实、追求意境的文化内核。如何把中国画的道路走正,又不脱离当代性,让自己一直走到中国画创作的前沿,是我一直思考的。

目前的回归,对我来说是一个提示。

宋磊:你是学传统中国画的,后来你画实验水墨,如今再次进入传统,这种转变是否是一种反复?

张立:几年前,我创作抽象的实验水墨,为的是走出传统,创造新的面貌,形式感是很特别。但我慢慢意识到,形式感背后需要有文化作为支撑,中国画其实是文人思想、审美情趣、甚至中国哲学的共融体,所有的要素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如果纯粹以材料创新,会产生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仅是视觉的,可能表现在画面的意趣呈现上。

从事这段探索之后,再进入传统山水,我认为这不是反复,而是思想的逐渐成长、成熟。所以,我的创作轨迹不是一个圈——重新回到起点,而是在探索之后,发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可能会隐藏于那些看起来很传统的笔墨之中,这种探索的画面显现可能会更含蓄、内敛。

宋磊:那么,你认为你现在的这批作品依然属于“新水墨”吗?

张立: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我不会在意我的画是否属于哪个范畴、领域,或寻找某个框架作为支撑。是不是“新水墨”其实并不重要。我只是觉得,沉静下来,做一些经典的艺术,可能是我这个年龄段比较适合的事情。

虽然我现在没有继续实验水墨,但提起毛笔,有些审美趣味还在延续,当然,这种审美趣味并不明显,但有一些体会更加深刻,比如对笔墨的了解、古人对山水的观看视角,那种意象化的情感等,回到传统,可能更需要我在文化、积淀上更加专注。

现在,很多当代水墨艺术家坚持实验性探索,他们在创新中表现出自己的才华,但可以看到,他们在新材料、新形式感中,难以隐藏的焦虑与无奈。他们渐渐发现,艺术不是吸引人的眼球才是成功的。艺术家在思考,会根据个人的发展和体会来进行调整,内心根深蒂固的审美取向会默默影响他。

坚守传统是时代的必需

宋磊:创作过程是否让你对中国画、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张立:在早期的艺术实践中,我抱着很大的一股热情,想在艺术创作中实现自我、证明自我,彰显我的个人感受和技术上的能力。现在看来,那时有点急躁了。

热情是可贵的,但它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有时,急切表现自我时,会无意中抹掉“真实”的东西。

现在,我画传统山水如同品茶,慢慢筛滤掉那些急躁的成份,通过笔墨、造型或看似平淡的描绘,去纯净自身。

经典艺术追求的是崇高和纯粹的美感,但这些东西,可能被原来的我忽略、甚至鄙视。

古意山水能打动人的,不是技术,也不是样式,而是画面的趣味。这种趣味的得到,需要画者具有相当的艺术感受力,对纯粹美感的敏感度。“趣味”看似很虚无、脆弱,但它却是一幅画面的精彩所在。一件艺术品最终能打动人的东西,是画面本身,是那些纯粹的美。

宋磊:有人说,中国古代山水已经达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当代人画传统山水没有意义,你对这种观点怎么看?

张立:虽然有一些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有主观的规划,但我想让我的创作遵从内心。

虽然,我现在选择的很接近传统面貌,但当下的我拿起笔在纸面上留下的,一定与古代人有所不同。

古人绘画更自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象当下这样,面临太多的外界交流。当代人接受的信息更庞杂,艺术的样式也被拓展得更多,在这个时代去发掘古典艺术,不是简单地追随传统,其实是一种溯本求源的工作,如此心态的创作会呈现当代性思考。

坚守传统,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取舍,追求的方向也不一样,延伸出不同的审美情趣。比如清代“四王”,他们的绘画曾一度被认为保守、没有创新,但现在看来,他们的作品依然是经典,他們的坚守依然是时代的主流。

每个时代,都有一群人在坚守传统,因为这是时代的必需,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宋磊:所以,既便是当代人坚守传统,最终的艺术呈现也是不一样的?

张立:对。现代艺术家所受的教育不同,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动起笔来,现代人的笔墨感受和古人肯定不一样,哪怕是画同一棵树、一块山石,表现的方式和视角都会不同。这种不同是不知不觉的产生的,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宋磊:在你的《画余随笔》中,你提到:“以传统笔墨‘借古而开今”,“借古开今”为何更值得提倡?

张立: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现实的无奈。古典的艺术经典,越来越难以引起人们的感动、愉悦。坚守传统,会让人们发现艺术的多样性,无形中影响他们的审美判断。如果所有的人都在一味创新,学术评论也偏向“新潮”,会导致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走向一个极端。创新要从传统中来,这样更有效、更有说服力。

“纯粹”让人脱离粗暴的文化消费

宋磊:在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中,哪个时期对你的古意山水影响最大?

张立:我比较倾向借鉴元明时期文人山水风貌。元代时,书写性山水的形式成为时代主流,这也是一个文化敏感、交汇的时期,这种风格既注重一山一石的严谨造境、山水情境,同时,也充满自由、随性、粗率的表达。将唐宋以来的传统审美继续下去,又强调文人的不羁和率真,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具有当代性的。

宋磊:你的山水画只用纯水墨,无任何色彩,如此作画是怎样考虑的?

张立:我的想法很简单,做点减法。现在绘画形式很多,赋彩山水不太符合我的兴趣所在。我关注于画面的笔墨情趣,色彩会干扰我对用笔的关注,掩盖画中的笔墨情趣。

宋磊:艺术贵在风格,你在绘画时,有没有考虑到风格这个问题?

张立:风格是慢慢积累的,而不是刻意树立的。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我在作画时并没有过多关注风格。我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笔墨去得到纯粹美的感受,以接近修行状态得到一种感悟,体会中国文化中关于天、地、人、道等哲学思想。通过画山水,我想表达我对古典文化的感受。

风格会通过这种感受的积累,慢慢形成。对我来说,谈风格还为时过早,我还在积累中。

宋磊:你的山水画中,点缀了一些诸如高士形象的人物,这些人物在画面中的出现,是否有一些隐喻或现实投射?

张立:以人物点景,确实是我有意而为之。在古代文人画中,很多画中人可能是自身的投射。画中的人物或小聚论道,或怡然小酌,在我看来,这些雅趣正是当代人所缺失的。我希望用这些宁静、怡然的画面,去唤醒当代都市人对精神净土的渴求,应该多关注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很多都市人在匆忙生活中所忽略的。

宋磊:你希望你的作品能带给观众或藏家怎样的观赏感受?

张立:在画面中,观者可能会察觉到一些古典情趣,这些情趣不张扬、夺目,但却是持久耐看的。一件好的作品决不是只能看一眼的,美是共通的,超越画面本身的美好。或是对天地人的感悟,或是暂时的抛离现实,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观者能从小景致中寻找到一些小趣味,暂时脱离现代都市快而粗暴的文化消费,这样就足够了。

宋磊:在未来的某一天,你的实验水墨还会继续吗?再次继续会有怎样的不同?

上一篇:学好初中化学下一篇: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