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教学

2024-09-29

古典诗文教学(共9篇)

古典诗文教学 篇1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涵养品德。古典诗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小学古典诗文阅读教学的原则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古典诗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中的古诗文教学, 是对青少年进行古典教育的主要途径, 必须深入研究, 以科学、客观的教学原则为指导,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文作品的能力。

一、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统一

小学生古典诗文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比如诗歌和古文中的词类活用、词序的变换等, 都要靠听教师在课堂上的仔细讲解才能逐步掌握, 然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逐渐培养起“阅读浅易的古典诗文的能力”, “扩大视野,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高尚情操”。但是, 课内的时间减少了, 必讲的内容必须要安排在课内, 自主阅读以及扩展活动在课内就不好完成。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 就要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毫无疑问, 在古典诗文的阅读教学中, 课内教学能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古典诗文的课内教学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首先, 阅读材料单一、阅读量小;其次, 阅读的目的单一;第三,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集体进行, 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而课外阅读恰恰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首先, 课外阅读量大, 可以积累多方面的知识, 能有效地促进课内教学。通过课外阅读, 获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也接触到了很多跟课内有关的知识, 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基础的学习也就成了有理解的阅读, 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记忆, 学生的记忆力增强了, 理解能力也相应地发展了, 这时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也就更容易了。

二、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相统一

小学阶段又是古典诗文阅读教学的基础阶段, 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哪个也不能偏废。因此, 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 因为古典内容的教学难度要大于其他的文章, 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知识的传授当成重要的教学任务。比如, 古代汉语里的一些词语现在依然存在, 我们还经常说经常用到, 但是它的意义己经变了, 形同异意。如现在“青春”指青年时期, 原先也指明媚的春天明媚的春光, “青春作伴好还乡”;古典诗文多压韵, 为了压韵会出现语序倒置的现象, 古典诗文用语凝练, 有时会省略一些成分, 比如“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的主语应该是人,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中前一句的宾语、“生”的主语都是草。所有这些, 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 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古诗文阅读能力。

但是, 现行的语文考试中对古典诗文的考查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至多是让学生解释字词、补充诗句或者默写诗歌, 因此很多教师为了拿高分, 在教学中目的要求只有一个:背过, 考试的时候能够默写出来就行, 对其他方面就不作或者很少作要求了。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 培养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人, 而并非只是懂接受、容纳知识的容器。我们的教育如果仅仅是教授学生以知识, 而未加以文化的熏陶和道德的感化, 那么教育也就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三、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统一

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 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 根本不可能自觉、独立地进行学习。比较适宜的就是集体的、在老师指导下的班级授课式的学习。此处所说的集体学习就是指班级授课中的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集体学习。现在, 我们国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的这样一种集体学习方式。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 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 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 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授课时间, 有利于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另外, 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认知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都对教育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也就是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马先义.《语文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钱加清.《语文教学论要》.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袁行需.《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4].高焕祥.《儿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古典诗文教学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古典诗词;小学生语文

古典诗文之美陶铸了中国千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奇葩。将古典诗文教学纳入到基础教育体系中来,对培养小学生语言美感,提升其审美能力,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生古典诗文学习的规定,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小学语文古典诗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确实发挥古典诗文教学的作用。

一、小学生古典诗文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原则,是指“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以科学、客观的,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才能始终提高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1、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统一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但是上课的时间和教授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就要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统一起来。课内教学,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指引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创造出诗文的意境,一方面可以吸引直观思维的小学生上课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加深他们对诗文意境的体会。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利用好课外时间。可以根据学校周围的实际环境,选择一些比较优美意境简单的诗词,留个学生课后感悟,去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体验,做到寓教于乐。

2、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相统一

小学生阶段是最容易学习和接受知识的阶段,也是思维能力比较弱但是直观思维比较发达的阶段。中国古典诗词有其特定的语言、语法特征,与现代文学相比,变化很大,需要老师的耐心讲解。比如,古代儿童诗文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极大,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讲解,用小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比如,古今字义差别,如“河”,现代汉语里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而在古代汉语里则专指称黄河。这种古今差别都需要老师细心的讲解。同时还要注意中国古代诗词具有“诗言志”的功能,任何诗文都是作者思想的集中表达,是还原历史情境,深入作者内心的门径。因此,在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通过介绍作者的基本人生,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并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全面陶冶他们的情操。

3、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统一

小学生天真好奇,活泼好动,精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容易走神。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集体学习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通过这种班级教授形式,一方面可以是小学生处在一个同龄人较多有共同语言的集体中,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一方面,处在班级集体的他们又会彼此的竞争,会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个性彼此不同,因此除了老师统一讲授外,还要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习古典诗文,并将学习心得与人交流,形成良性的学习互动。

二、小学生古典诗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科学的、客观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原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指导学生对古典诗文进行反复诵读

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可以看作是衡量语文教学成果的标尺。古典诗文具有优美韵律和辞藻,朗读起来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小学生正处在直观思维阶段,抽象思维有限,因此,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够加深他们对诗文境界的理解和记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此理。诵读也是有技巧的,教师可以在知识讲授和写作背景的交代下,通过自己的示范,带领小学生一起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将小学生带入到诗文的意境之美中去,比如《敕勒歌》,老师可以在讲解的时候给学生配以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亲身感受那种辽阔的草原之美。

2、指导学生以教材为本进行扩展阅读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而课本教材中所选择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学习好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补充很多课外诗词,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诗词的主题有很多类似的,但其中差别还是有的,应该按照主题进行比较补充。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补充扩展阅读必须循序渐进,切勿急功冒进。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选择简单的五言或七言。比如杜甫的《春望》,虽然是一个五言诗,但是因为其背景是安史之乱的唐朝长安由繁盛转向衰弱、由繁华走向荒芜的场景。小学生很难理解这种前后的反差和诗人心中的复杂心情,需要老师的耐心讲解,或者配以图片进行解读,或者不推荐此类诗词最好。

3、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深化古典诗文阅读效果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兴趣可以使人们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对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可以设计出适合小学生心身特点的活动,通过活动深化古典诗词阅读的效果。比如,可以通过朗诵比赛激发小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可以鼓励孩子们画出古诗的内容,使其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2]《当代认知学习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文论选读》,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2006年版。

[3]《教育学导论》,李剑萍、魏薇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頁。

谈古典诗文教学中的审美 篇3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定教学策略, 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深度剖析, 从内容、形式及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观念的塑造, 以实现学生美学和情感的共鸣, 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舒缓心境、健全人格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讲究吟诵策略, 引导学生形成审美直觉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最为直接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学生吟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分诗七分吟”, 这足以说明吟诵的重要性, 吟诵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力培养的过程, 学生多读才能品味古典诗歌的真正寓意、情感表达和美学韵味。学生对古典诗歌吟诵的过程就是审美鉴别和借鉴学习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吟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感悟和理解程度。

对于吟诵,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因材施教, 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分析, 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采取多元化的吟诵方式, 如领读、齐读、范读、比较诵读、诵读等方式, 让学生在阅读中尽显学生个性。其次, 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吟诵。再次,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达到“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醉其音, 心同其情”的吟诵目标,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到古典诗歌当中, 体会它的情感悦动, 从而尽情领略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齐读、对比吟诵等诵读方式, 让学生领会到这首诗歌的美学所。

二.把握诗歌内涵, 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进行学生审美的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领悟诗歌的意境, 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有一定困难, 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把握诗歌的内涵, 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一词, 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在有效的把握诗歌的大意后, 让学生懂得“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中所阐述的离别无限愁苦, 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道出作者的万般无奈和无限痛苦。对于类似这种古典诗歌, 具有深远意境, 丰富内涵的, 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 感受到诗歌中的凄美故事和场景;学生如果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经过老师引导思考他们就能感悟到诗歌中的美学所在。

三.学会引导学生,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对古典诗文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 趣。所谓“诗 缘情”, “诗言志”, 每一篇文章,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情感, 所以在学习古典诗文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学会引导学生, 通过对诗文的学习和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文历经历史的沉淀, 其中所饱含的有价值的资料举不胜举, 所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也是不可估量的。

读韩愈的《师说》, 要让学生明白“圣人无常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在学习《论语·季氏篇》中的 《季氏将伐颛臾》, 让学生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的意境;读屈原的《离骚》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报效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体味作者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腐朽反动气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用古典诗文打磨学生精神底色 篇4

一、在古诗文中挖掘民俗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广泛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最基本的体现为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忠、孝、节、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相关联的,抽去了社会教化,缺少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就无以传承。不能进行历史传承, 就会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更谈不上文化的弘扬。因此,想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在古诗文中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这样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唐代重阳节风俗诗,王维除了在诗中写出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山东家乡亲人的心情,还记录了当时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在这些习俗中蕴涵的丰富内涵不可漠视。据资料记载,重阳糕最多有九层,取重九之意,一层比一层小,远看像座小宝塔。“糕”与“高”谐音,象征高寿千年、步步高升。插茱萸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人们可将茱萸叶切碎或用茱萸子装在小袋中系在手臂上,也可以头戴菊花,其意与插茱萸相同,祈望避凶增福,健康长寿。

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故而在教学中可以大讲特讲,还可以让学生们做相应的古诗词积累。例如:杜牧的《清明》,欧阳修的《元夕》,《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让学生对清明、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进行积累整理。

二、在古诗文中培养审美情操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

月、花、鸟、水、山、木……这些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群体,对这些意象的审美挖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月文化”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曹操的《观沧海》……很多篇目都出现。

月,是存在于广阔渺远中的冰镜玉璧般的自然之物,亘古不变,清辉永存。面对皓月当空,自然勾起人们飞跃的神思,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妙。再者由于传统美妙动人而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的叠加,更加辉映出“月”意蕴丰富的内涵,比如中秋节,起于古人祭月节,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祟拜。碧空如洗,圆月如盘,赏月之余,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包含着一份深切的思念,是最具人情味,最有诗意的节日。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中国人的某些文化特质。在中国文学中,它是有生命的,不但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而且也最善解人意,无论你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你的朋友,中国文人自然喜欢借月抒怀。

对这一意象的挖掘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三、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

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 我们需要注意到學科的跨越性、综合性。

例如,“物候专题”,笔者就启发学生从包罗万象的古诗文中另辟蹊径,根据海拔高低和纬度的高低对物候现象的影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收集编唱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综上所述,从古诗文中探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整合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有坚实的人文底蕴,让传统文化精髓代代相传。

古典诗文教学 篇5

一.文本价值的实现与双主体教学原则的确立

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的西方接受美学在论及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的问题时, 列了一个意义结构公式:S=A+R[2]

S (Structure) 表示意义结构;A (author) 表示由本文表达出来而由作者赋予的意义;R (Reader) 表示由接受者所领悟而赋予的意义。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家独创的, 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完成的。

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 而且也是作家, 鉴赏和批评的本身就包含了对文本的再创造、再认识。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曾作过形象的阐释:“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孤立, 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 它并不是一座文碑独白式的展示自身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的象一部管弦乐谱, 不断地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 并将作品本文从语词材料中解放出来, 赋予它以现实的存在。”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这里把作品比作乐谱而不是音乐, 意在说明只有演奏才能使它成为美妙的音乐, 读者的作用有如演奏者, 能够把死的文字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文论很少有文学的“接收”或“接受”之类的字样, 而突出地强调“体味”、“玩味”、“研味”、“讽味”等审美直觉体验的方式。对此,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

“江岭之南, 凡是资于适口者, 若醯, 非不酸也, 止于酸而已;若鹾, 非不咸也, 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 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所乏耳。”

司空图道出了这种体味的“东方方式”的根本:并不是“资于适口”就达到目的, 而是要玩绎那种存在于“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 这就是要充分的去把握作品的韵外之致、味外之致, 惟其如此读者才能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这不过是挂一漏万的例举, 但从中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接受美学的文本理论有一个契合点。那就是都承认作品的意义不是固有的, 而是要经过读者的深入品味鉴赏, 使之丰富化、具体化的。可见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停留于表层, 而要经过读者的回味、咀嚼、体悟, 才能最终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在作品欣赏的课堂上, 一定要把学生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个体, 给他们以思考的空间, 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而不是静默无语、无声无息。

学生主体的确立自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教师的位置问题。有些人坚持“教师是客体”的观点, 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一方面, 教师的教育观点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教师把认知视为一种生产知识的过程, 那么他们就会把自己定位于学习情境的创设者。他们要创设一种情境, 使学生能将自己的经验同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 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作品的读者, 都有着再创造的可能。由于各方面经验的积累和较高层次的素养, 教师再创造的能力更强, 教师不应用他独到的见解约束学生, 但却必须用其引导学生, 这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一方面教师要减少作为知识提供者的权威作用;另一方面要行使促进学生探究的权威作用。

二.文本阅读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与学生再创造的激发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是作家创作意图和读者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 美感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和接受者的自我再创造分不开, 那么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再创造, 也便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文学艺术作品用“描述性”的语言, 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 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意识”, 召唤着读者去发挥想像力, 去重新建构, 去再创造。因此, 美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作品。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一切的文本不只是一种历史存在, 更是一种当代存在。“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纪念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换言之, 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不同时代的读者, 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去理解作品, 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与意义。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 不仅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观众所拥有, 也为历代的观众和读者所拥有, 在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 是蕴涵着复仇的意义的, 而在20世纪的中国, 又变成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哈姆雷特永远以“当代人”的身份出现。这就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在自己阅读园地中的一种创造。这就是文本阅读的历时性。也被称作垂直接受。与之相对的水平接受也就是共时性指同时代人对作品的接受具有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的状况。这是接受美学文本理论三个重要维度中的两个。

这些理论在向我们昭示, 阅读活动的过程, 是文章意义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一生生不息的阅读创造过程中, 不同的读者总是以自己富于个性的、时代性的创造性理解, 赋予文章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 从而使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将作品的内容与讲授对象 (学生) 的现实人生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古典诗文以含蓄简约见长, 同时汉语语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 内涵自由度大。起初, 长期受中庸之道浸润的文人们为了回避矛盾, 润滑人际关系, 渐渐地形成了民族思维和审美上的含蓄、模糊性特征。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 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所以, 中国古典诗文的特色为培养学生再创造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教学提出了要求。在古典诗文的课堂上,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 对作品进行广泛的、深入的、个性化的审视, 对作品的再创造才能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体现古典诗文的文学价值。或讨论、或论争、或研讨都是主体性得以施展的表现。

总之,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 师生与教材之间才是“主体———客体”关系。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实行跟踪指导。根据不同阶段,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把指导学生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帮助学生发现可能陷入的困境上, 同时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 点到为止, 不要下命令指挥, 不要代为解释, 不要越俎代庖, 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1964年姚斯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金元浦著, 《接受美学反应文论》, 山东教育出社, 1998年。

[2]陈宏在著, 《授受美学——王朝闻艺术哲学系统》,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年。

古典诗文教学 篇6

1.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古典诗文教学本身具有多元化特征,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要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领略古典诗文的独特魅力。[1]所以教师既要是古典诗文方面的专家,又要是文化百科的杂家。教师需要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史集以及诸子百家等文化精华有所涉猎,博采众文化之长,兼收并蓄,才能够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教师要具有诗文理论内涵

坚实的诗文理论内涵是教师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想,从文学理论和文学发展史上去探寻和汲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古典诗文中蕴含丰富的内涵,需要仔细斟酌和鉴赏。而且古代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间存在一定的“代沟”,教师要想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不断丰富自身在文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深入、准确地挖掘古诗文中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美感,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传授诗文方面的知识。[2]

3.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诗化的语言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使用诗化语言,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语言美的感受,增强学生对诗文的鉴赏水平,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自行理解诗文。教师运用独特的诗文语言,通过多种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使用,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且教师对诗文的真情演绎,其本身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

二、提高中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后升入中职院校的,所以对古典诗文的学习不够深入,如果单纯地采取诗文内容教学,则难以有效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而诗文背后的故事更吸引人,教师可以从作者的背景以及故事导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诗文风格以及背景,以此来吸引学生对作者的注意,然后由了解作者转入到分析、欣赏作品。古典诗文中大都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而这些情感和意境无法仅凭简单的翻看即能体会,必须对其进行反复诵读才能读懂。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能够体会出诗文的节奏和韵律,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诗文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能够展现出诗文独特的魅力,学生在学习诗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抓住诗文中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使他们充分领会诗文的情境和魅力。

2. 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文的教学除以课堂的形式开展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开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期间背诵优美、经典的诗文,通过课外诗文的积累来提高学生对诗文的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诗文朗诵或背诵比赛来督促学生进行诗文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具备一定文学积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改编和编写诗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古典诗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古典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采取有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海峰.浅谈中职语文课程融合人文素养培育的方法与策略——以古典诗歌诵读为例[J].职业技术,2014,(5):62.

创设学好古典诗文的浓郁氛围 篇7

关键词:古典诗文,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古典诗文怎么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 我觉得应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让学生在交心中走近古诗文。

学生学习古典诗文,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文字上的障碍, 也就是阅读陌生。如何化解学生的为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拨动学生的心弦, 拉近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情感距离。

我问学生:“学习文言难不难?”学生的回答不言而喻。我又会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古典诗文?请大家帮忙找找理由。”

经过思考讨论, 同学们明白了, 我们教材所选的古典诗文, 都是经过专家严格筛选的, 非常经典的名家之作, 都是古代文化的瑰宝, 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内涵, 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缩影, 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一方面, 通过阅读古诗文, 我们可以跨越时空, 走进古代,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了解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文化精品, 了解古代文学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变化的, 做到古为今用, 人为我用。

让学生在猜谜中理解古诗文。

猜谜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游戏, 语文教学也可利用猜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学习氛围。我在教学《石灰吟》时, 先板书诗歌内容, 然后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猜所写为何物。这个提问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要猜, 先得读, 还必须是慢慢地、细细地读, 然后再跟同学探讨, 交流。功到自然成。猜到谜底, 同学们欢呼雀跃。猜谜, 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智力活动。老师让学生猜谜, 这就投其所好,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猜谜的过程, 就是学生对诗歌深入理解、综合思考的过程, 在猜谜中赏诗, 在赏诗中猜谜, 这就使学习真正成了一种乐趣。

让学生在绘画中品味古诗文。

诗画同源。古诗中不少佳作都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独特优势, 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的美妙之处。我在教学《惠崇春江晚景》时, 主要分四步来实施教学。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 先让学生分析这首诗总共描绘了几幅画面。学生总结出了三幅:竹外桃花、鸭嬉春江、蒌芦嫩短。接着老师启发同学们思考:对于这首诗, 有的版本说是《惠崇春江晚景》有的说是《惠崇春江晓景》, 你赞同那一种说法?从个人喜好来说, 你更喜欢这是晓景还是晚景?第三步是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来绘画:惠崇的春江晚景早已消失, 请你根据这首诗来描绘一幅优美的图画。第四步是让同学们来鉴赏:你喜欢哪一位同学的画作, 为什么?

让学生在细微处鉴赏古诗文。

文质兼美的古诗文, 无论是内容、语言还是结构都有独到之处,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细节上仔细品味。比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以描写人物对话见长的, 那么, 我们可以提问:课文写了邹忌同他人的几次对话?邹忌的“三问”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但是语气有何不同?你从“三答”里有什么发现?学生兴趣盎然, 认真探究、讨论、交流。在探究中, 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 又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学生通过探究, 揣摩,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同学们发现, “吾孰与徐公美”和“吾与徐公孰美”两句话很值得玩味, 一个是妾说的, 一个是客说的, 字数和用词都相同, 就是词序不同。对妾, 把“吾与孰”并列, 感觉邹忌想知道谁美的心情非常强烈。而问客人的时候, 就不能表现得过分强烈, 因而语气委婉一些, 就把“孰”放后面了。这种见解非常独到、深刻。还有的同学发现邹忌跟妻子和跟其他人说话的语气, 反映了一种亲疏关系:跟妻子, 显得很亲昵, 毫无拘束, 所以用“我”, 与妾、客则严肃了些, 所以用“吾”。同样, 在三答之中, 则显示了三种感情:妻子的自信与自豪、妾的胆怯与谨慎、客人的附和与奉承。

这就通过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同学间的协作探究, 使很多疑难问题得到了解答,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浓, 体验很深刻, 效果很明显。

中国古典诗文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篇8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过去, 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无疾病, 近几年,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渐渐发现, 所谓健康不仅是生理的, 还包括心理的。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 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 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方面同时健全, 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1]。一般而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 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 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健康的新界定, 主要是要求个体能处理好与外界及自身的关系。而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不少诗文所包含的内容恰恰与联合国提出的健康的新界定不谋而合。“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是大家熟悉的一句话, 古人不因目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 或“感激而悲”或“喜气洋洋”, 这就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一首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面看来是不避风雨, 一任自然, 实际上含蓄地体现出作者心胸豁达, 不惧挫折, 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力的能力。“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东晋陶渊明《饮酒》) 作者身处闹市, 却能超脱世俗, 领悟出人生真谛, 却不张扬而“忘言”, 那份平和怡然的心境恐怕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孔子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说, 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 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 即保持心理平衡;而小人则不然, 对外界刺激表现出过激的反应。笔者认为君子的心理状态是符合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2 中国古典诗文对心理健康不同方面的影响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孔子《论语·阳货》) 诗在古代的作用巨大, 而在今天, 诗文对现代人心理健康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献诗陈志, 赋诗言志, 教诗明志, 作诗言志”[2]。下面就从3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

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 潜藏着一种自发的盲目力量。商品生产以物质需求和利润为追求对象, 它具有无限扩张和强力渗透的本性, 这种本性力图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引向商品化的轨道, 乃至人的价值也往往由物质财富和金钱来衡量, 促使人们过分关注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生产的逐利原则就会导致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人生观、世界观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 易使人们产生种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具体而言, 就是面对社会的变革, 一些人容易产生困惑, 难以保持平静, 终日处于一种矛盾、焦虑、冲突的心理状态之中。要缓解这一矛盾, 可接受一下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引导, 尤其可多读一些以德为本、修养情操的古典诗文。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是心理健康的保障。

中国古代诗文对品德情操的含义和修养的方法有不少描述。如“主忠心, 徒义, 崇德也。” (孔子《颜渊》篇)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孔子《宪问》篇) 是孔子直接对德的论述。“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凄惨,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东汉刘桢《赠从弟》) 这首诗借用松柏间接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进行了歌颂。“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诗·小雅·车辖》“德不孤, 必有邻。”《论语·里仁》是说人们对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着意亲近、模仿。“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风飙, 徒有霜华无霜质!” (南朝鲍照《梅花落》) 这首诗以作者对梅树与杂树的态度作对比, 直接讥讽了情操低下的人, 赞美了情操高尚的人。

从上面的诗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德, 那么如何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 其中内省、改过、慎独是最重要的3种方法。“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说人应该每天都要不断地审视自己。“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 (孔子《论语·里仁》) 则进一步要求大家学习贤士美德, 并以恶习为鉴, 检查自己有无类似过失。不过, 仅仅能剖析自己还不够, 发现了自身的错误还要能改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左传》“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孔子《论语》) “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从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改过之看重。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法。“君子慎其独。”《礼记·人学》“古之人, 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个现代人, 应用心体会古诗文中的含义, 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 才能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 保持平静的心态,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2.2 激励斗志, 自强不息

市场经济是富有效率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经济形式, 以竞争性为其保持活力的内在灵魂。人们要适应这样一个社会, 需要有旺盛的生命力, 坚定的意志, 强烈的进取心, 打破那种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的观念。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人们就会产生落差感, 甚至出现消极、悲观的不良心态。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文中学得奋发进取的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最早提出了自强不息的观点。古人告诉我们, 人首先要“立定志向”, “必有天下之大志, 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之志素存于胸中, 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 (陈亮《陈亮集》)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 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这些诗文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提出立志之重要。而黄巢则借用菊花提出自己的志向“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如果青年时的黄巢没有立下此志向, 后来也不会登基称帝的。可以想象, 如果一个人不能立定志向, 很可能一生一事无成。另外, 立了志还要坚持自己的志向,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挫折, 都不能轻言放弃, 身处逆境也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郑燮借竹子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志向, 做人就应该像竹子那样能经受磨砺, 矢志不渝。而曹操则直接告诉我们他对志向的坚持,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这首诗常被老人用来自勉, 年轻人更应从中汲取力量。意志最坚强的是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 贫亦其能奈我何。” (明黄宗羲《山居杂咏》) 死都不怕了, 别的还有什么可畏惧的!这种诗文还有很多, 现代人能拥有比古代精密千万倍的仪器, 但能否拥有古人这种奋发向上的心态?还需读一读这些诗文, 学一学他们的精神。

2.3 规劝开导, 调整心态

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有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成功者喜, 失败者忧, 这是人之常情。但人们却常常会在这两个方向上走极端, 往往是成功了忘乎所以, 失败了自暴自弃, 这也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尺度的掌握不容易, 古人给了我们一些指引。“胜不骄, 败不馁。”是大家熟悉的警句;“百胜难虑敌, 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同样告诉我们胜利了不要自满, 失败了可以吸取教训。这种诗文是古人用辩证的观点规劝、开导人们, 除此之外, 他们还耐心细致地对成功或失败的人分别进行提醒:对于成功者会谆谆告诫,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意思是说成就巨大仍应不断前进;精研万物, 方能达到极高的境界。“色胜者骄, 力胜者奋, 未可语道也。”《列子·说符》它的意思是气盛的人骄傲, 力大的人跋扈, 对这种人谈不了大道理。而对于失败者则是细心开导, “好事尽从难处得, 少年无向易中轻。” (唐李咸《送谭孝廉赴举》) 直接告诉青少年不要乞求轻易功成名就, 想成就事业, 须不怕艰难。“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李白的诗一向豁达自信, 具有强烈进取精神。从这些古诗文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古人那种健康、积极的心态, 要学习他们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3 中国古典诗文中某些负面影响

古典诗文是古代文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 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阶级性和局限性。它的“存天理, 灭人欲”“以礼杀人”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提出的言论, 是违反人性的[3];而“安贫乐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上方不足而下方有余”的心理意识是一种消极思想的反映, 这种局限性阻碍着人类的进步。作为现代人必须有所选择, 有所扬弃, 从中筛选出符合时代要求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精髓, 使之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李玲, 陈军.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朱自清.朱自清说诗 (名家说上古学术萃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古典诗文教学 篇9

称呼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是相关研究者不言自明的定论, 我们可以将古代汉语言诗文活动视为表现、传达人的情感意义以及思想观念的活动。对比现代东西方诗歌创作更多地将之视为涉及语言形式创造的一种文化劳作, 中国古代汉语言诗文创作更注重文学文本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读者的作用, 即主要在“言以达意”的关系层面上展开。

回顾上个世纪近代汉语言的诗学范式, 传统诗学、西方诗学 (特别是西方现代诗学) 、现代诗学观念是其必要的构建要素, 三者之间时而冲撞与协调, 时而呈现张力与合力的状态, 但其基本立足点与生长点却是“诗言志”, 其核心仍然摆脱不了古代汉语言诗学中意境理念的营造。“诗言志”出自《尚书·舜典》, 这一观点对于汉语诗歌理论及创作具有极大影响:诗可言志, 志欲尽言, 言不尽意。

在中国古代汉语言诗歌的创造过程中, 汉语通过对自身形式有限性的不断超越, 不断超越着自身表达功能的有限性, 可以说, 汉语言古典诗学深层的语言哲学思想, 除了比较浅显的“诗可言志, 志欲尽言”的表述外, “言不尽意”这一普通语言的表达困境针对汉语言古典诗学同样具有理论普适性。

二、功能价值论

潘文国在《语言的定义》一文中概述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具体到汉语言古典诗学, 其功能价值主要就是体现“诗言志”, 如果撇开儒家诗学的政治传统, 直接面对“诗言志”本身, 尤其是歧义丛生的“志”, 这寥寥数字的确耐人寻味:志即道也。有些作者不言而言, 但也存在言而不尽的现象, 更有甚者是言而不近。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即是前者, 倡导“理学”的宋诗则是后者。有些学者针对此种现象评论, 在本真诗之言的运作中不是人独语自说, 而是言说人答, 人答归属言说。

汉语言古典诗学作者正是通过言语形式的创新来提升语言的表达功能, 进而试图克服“言不尽意”的表达困境, 则相对“诗言志”标示的是对原有形式有限性的超越。这些诗歌言语形式的超越性则使诗歌语言的表达功能也获得了超越性, 理论上似乎“象外之象”可以使得诗的“意”达到“无穷”的境界。

三、究因“言不尽意”的必然性

语言是思维最直接的表现。学界对汉语和英语表达上的显著区别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即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语言古典诗文“言不尽意”的必然性, 同时也反映出英汉民族之间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照于英语民族重分析重理性的思维方式, 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则明显突出了整体性和悟性, 这一点清人刘开在《拟古诗序》中有相关的表述:“唯其长言之也, 而其意始尽;唯其嗟叹之也, 故其意始无尽”。

更进一步来说, 儒释道三教对汉民族“言不尽意”的思维方式影响巨大, 三教都重视思维的整体性与悟性。从语言本体论角度看来, 内容即形式, 形式即内容, 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言可近意并不意味着言可尽意。虽然人类最早的文字形态都是描摹实物的象形文字, 但自从分野以后, 古汉语在更大的程度上变成了一种非表音的表意性文字, 而不像英语或法语等语言那样是一种表音文字。因此, 汉语言诗文重含蓄、强调意在言外, 是汉语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的表现。而这种审美文化心理的形成, 一方面与中国的社会历史有关, 另一方面也和汉语民族的哲学思维、语言特点及诗学传统诸因素分不开。

四、“诗言志”与“言不尽意”的和谐统一

查阅汉语言古典诗文的相关文学评论, 写景宜显喜直露、写意宜隐贵含蓄是大家的公认法则。写景和写意即使是并列行文, 也是分属宾主关系。比如“金刚怒目, 不如菩萨低眉”的说法, 传统的古典诗文美学中, 直露自然得让位于含蓄, 使得“诗言志”与“言不尽意”和谐统一, 相得益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我们还可以看到屈原的“香草美人”的喻体形象, 大部分都是别有深意的寄托。非寄托不入, 专寄托不出, 所追求的也正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的言不尽意的效果。朱光潜先生在其第一篇美学论文中就把汉语言古典诗词中意境这一典型特征恰到好处地概括为“无言之美”, 并指出:“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 所以有许多意, 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 不仅在有尽之言, 而尤在无穷之意。”

言意之辨在魏晋的兴起, 是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变的方法论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经学取得了统治地位。两汉经学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传授、整理和注释儒家经典, 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谶纬迷信, 把儒家的经典神秘化、宗教化。经学大兴章句训诂之学, 注经解字, 索隐发微, (《汉书·艺文志》) 成为繁琐哲学。随着汉王朝的覆灭, 思辨的、理性的玄学开始取代繁琐的、迂腐的经学。玄学否定经学的思想武器就是“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说。

那是的学者承认言、意、象的依存关系, “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 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周易略例·明象》) 由于认识的目的是明象得意, 在认识过程中就存在着言与象、象与意的矛盾。“是故存言者, 非得象者也。存象者, 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同上) 从玄学重本轻末的思想出发, 只能舍末而求本。“忘象者乃得意者也, 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 得象在忘言。” (同上) 既然得意可以忘象, 得象可以忘言, 所谓经典的权威地位也就自然动摇了。如果严守经典辞句, 只知训诂注释, 而不知其本义, 就更显得没有意义, 是舍本求末了。

对比基于西方屈折语的西方诗学, 作为孤立语的汉语是重神轻形、重功能轻本质的, 其表达式 (特别在古代) 就没有严格的白话式语句。洪堡德在其《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中也有相关论述:“在汉语的句子里, 每个词排在那里, 要你斟酌, 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虑, 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 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汉语是以意联语、以神统形。这在“言不尽意”的范式表现中突出, 正如《毛诗序》言诗:“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磋叹之, 磋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可以说, 言意之辨原是魏晋玄学中的一大论题, 但是它对古代文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 魏晋玄学关于言意之辨的讨论, 可分为三大派:一是主张言不尽意, 以三国时荀粲为代表, 不过他是继承《庄子》《天道》、《秋水》之意而加以发挥的。他认为人的认识, 对于宇宙本体——道, 是无能为力的, 思维难以认识, 语言文字无法表达。荀粲继承庄子的意见说:“盖理之微者, 非物象之所举也, 今称‘立象以尽意’, 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 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 系表之言, 固蕴而不出矣。”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晋阳秋》) 他认为人只能感知事物, 而物象只是事物的“粗迹”, 不能显现事物的精微本质或规律。而“理”之妙在言象之外, 只能静观默察、妙悟直契。他提倡的是超越思维形式的直觉体验。另一派主张则相反, 倡言尽意之说, 它源于《易传·系辞》上。认为言可尽象, 象可尽意,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言象符号具有不可限量的表意功能, 因而是传播思想、指导实践的有效方式。魏晋以后的玄学家如欧阳建发挥了《易传·系辞》的意见, 写《言尽意论》以反驳言不尽意论。上述二派相互批判, 各有真知灼见, 又各有其片面性, 因此产生了折衷会通二家的辩证的言意论者, 如王弼即此辩证折衷派的代表。他辩证地论述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意”是内容, 是思想认识的成果, “言”与“象”是“意”的不同层次的载体, 是表意的符号形式和物化手段, 因而肯定了言、象可以尽意。

综上, 汉语古典诗文强调“领悟”, 讲求“微言大义”, 品“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乃至重“含蓄”, 追求“韵致”, 种种旨趣, 都深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诗言志”与“言不尽意”的矛盾统一现象, 来源于古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在他们看来, 宇宙、自然和世界是自足存在的, 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和意义世界也是自足存在的。庄子就认为语言的功能意义是相对有限的:“签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书不过语,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外物》) 这位汉语思想界的智者就这样逐一从“书”到“语”, 从“语”到“意”, 从“意”到“意之所随者”层层追究, 先破后立, 经典阐释了“诗言志”与“言不尽意”的矛盾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方喜: (1999) “大道”在人-言之际的双向运作—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诗学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38 (2) , 99-104。

上一篇:招投标机制下一篇:建筑节能管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