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模式

2024-12-11

古诗文教学模式(共12篇)

古诗文教学模式 篇1

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对诗词的常识、字词的理解等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其可以感受到诗歌所蕴藏的意境, 掌握评价诗歌的方法,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知人论世,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写作背景

要想准确地理解古诗词,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由于每一首诗歌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作者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的思想会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学生作者写作此首诗歌的背景,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古诗词,也可以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出来。

我们以李白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为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单纯字面意思来讲,这是一首咏山颂水的诗歌。 但是如果这样理解就完全背离了李白写作此首诗歌的目的。 因此,在讲解此首诗歌的时候, 教师要给学生讲述一些李白写作此首诗歌的背景:即公元727年, 李白东游归来,到湖北安陆,时年27岁。 李白在安陆待的10年时间里,他经常以酒会友,在外游历。在李白待在安陆期间,他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两人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其便托人带信给孟浩然,两人相约江夏。几天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到江边送别,在此时李白写下这首诗歌。 当了解到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二、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

我国古代诗歌比较注重韵律、格律,真正做到将艺术美与意境美有机结合起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意境美。 再加上古诗词是一门集音乐、美术于一身的艺术,教师要将配乐、绘画引入教学中。 舒缓、 优美的配乐可以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的意境中,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中所蕴藏的情感。

本文以白居易的《 忆江南》 为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古筝作为配乐, 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江南碧绿的江水、鲜红的江花。 随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画在纸上, 感受江南的美景。当学生将诗句转换为一幅优美的图画时,教师要让学生看着自己的画来感受每一句诗词的含义,通过修整此幅图, 真正使画面“ 活”起来。 鉴于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放飞思绪,敢于想象,真正感受古诗文背后所蕴藏的音乐美。

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古诗文

在古诗文教学中,拓展延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开展分组讨论,进行探究、学习。 在拓展延伸学习中,教师要将古诗文主题作为参考依据来进行横向拓展,有时候也可以将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作为参考依据来进行纵向拓展。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拓展古诗文课堂,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

本文以辛弃疾的《 清平乐·村居》 为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每一句诗的含义, 只有了解了诗歌的含义才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其次,教师要参照诗人的亲身经历来将本篇诗歌的写作背景拓展出来,即: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家破人亡的场面。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他一直奋斗在抗战中,却遭受到奸人打击,被贬到江西农村,此首诗歌是他被贬之后写的。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教材中,而是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诗歌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古诗文,学会写作古诗文的技巧。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古诗文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古诗文教学模式 篇2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诵读法是古诗文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诵读,使学生知其义,悟其情。

古诗文言简意深,并且古诗诗句的语法知识与现代语法都有所不同。况且诗人多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每首古诗都寄托着诗人的抒情、言志。所以为了指导好学生自主诵读。例如:教学古诗《示儿》一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诵读,读出感情,读出诗人的“悲”,了解诗人临终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牵挂,以及深深地爱国之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自主诵读呢?我认为:第一、保证读的时间。古诗文读的时间要充分,尤其课上时间要充分保证。第二、做好范读。通过教师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者播放网上下载的读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通过范读和听读音可把词句的停顿、语气的轻重、语言的选择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读出古诗的音乐美、节奏美、建筑美等形式。第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诵读形式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再现诗文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教师要作适度点拨、讲解,指导学生边读边畅开想象。从而悟出优美的意象画,再结合头脑中的意象吟诵古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创意及寄托的志向和情思。第五、熟读成诵。小学生学古诗文最主要的方式是“读”,要一遍一遍地读,熟读成诵。要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比一遍读得好,最后能自然地背诵。

趣味教学古诗文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70-01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它追求对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理想的激励。古诗文不仅凝练、简洁,而且绝大多数具有音韵美。可以说,学习古诗文,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行的新教材中,许多古诗文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与塑造。我们应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教学古诗文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现在,多数学生因为古文功底薄弱,往往觉得学习古文枯燥乏味,老师也感到古文教学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通常只按常规的教法,单纯地释词解句,致使整个课堂缺乏活力,本来就缺少基本知识的学生们,当然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小学古文教学一定要有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精心导入

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古文教学的导入更是十分关键,成功的导入能创造情趣、营造气氛、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学奕》的教学导入:

①今天老师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个短剧。

这是我们低年级学过的一篇童话故事,请你在观看后说出这篇童话剧的题目并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出示《小猫钓鱼》的画面)。

②这几名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同学们观看得津津有味,谁能说说这是哪篇童话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小猫钓鱼》有着同样道理的课文《学弈》(板书课题)。

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然后自己练习阅读,边读边大略了解课文,这样,教学就在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有的教师用简单的谈话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虽然简单,但是由于“专心致志”是熟悉的一个词,这么熟悉的词语出现在将要学的古文里,激起学生想去看看、学学的念头。古文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释题式、引经据典式、悬念式、小故事式等,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有情趣的基础上多读

选入课本的每一篇古诗文都是有着其特定的含义的,而且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也往往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名作,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教化与开导作用,而且在韵律方面往往都是朗朗上口。这就要求老师要教给学生读古诗文的方法,要掌握古文字句之间的音韵与节律变化,长短句之间的过渡。读的过程要有变化,读的形式多样化,比如比赛读、个人读、小组读、模拟人物读等,从而读出古文的韵味。音韵美是汉字的特色,其对偶、平仄所形成的抑扬顿挫,实为中国所独有。实践证明,多读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诗文,并慢慢感觉到它的美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科学研究证明,学生对小学时期所背诵的古诗文多数能记忆深刻,尽管当时可能是囫囵吞枣,但当其成长后,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便会理解这些古诗文,对其人生理想信念的指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采用猜和表演的方式

例如教学《杨氏之子》,设计问题让学生猜:是杨家的果子还是姓杨人家的孩子呢?让学生猜出兴趣,既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对“之子”有了更明确的理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古文。又如设计:假如杨氏之子设的果是李子,那么客人该怎么说?假如客人姓燕,姓乌等,杨氏之子又该怎么说呢?通过老师设计,然后学生设计,再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来了。

四、进行趣味拓展

古诗文教学技巧 篇4

一.反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经常听学生读古诗如小和尚念经, 咿咿呀呀, 拿腔拖调。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 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如停顿、重音、语速等, 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 如停顿“/”, 重音用“.”, 延长用“-”等。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 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 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 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 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关雎》先让学生朗读成诵, 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 经过略加点拨, 就能明白本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常言道:“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 在晨读时间中, 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 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 温故知新, 效果良好。

二.注重想象

古诗词言简而义丰, 且有很强的画面感, 我常常提醒我的学生, 品析诗歌时, 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 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 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 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主人公之间的距离, 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 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古诗中有好多的篇目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意境非常之美, 如何引导学生来体味这种美呢?我惯常的做法是想象。在舒缓的音乐声中, 让学生闭目倾听, 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例如学习《钱塘湖春行》一诗, 学生这样描绘脑海中的画面:堤岸春水初平, 白云轻轻舒展, 贴近在碧蓝的湖面, 黄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 轻盈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 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 绿茵的草长得刚刚没马蹄……看, 学生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这样, 学生的认识还会肤浅吗?

三.再现意境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若要欣赏诗歌, 必须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 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 以多变的形式, 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如: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 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 稍加讨论研究后, 学生们各抒己见, 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再现诗歌意境的方法, 他们中有人写道:“我暂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气概, 左手牵着黄狗, 右手托着苍;戴上锦帽, 穿上貂皮袍子, 千人万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为了回报全城的人紧紧跟随, 我亲手射那老虎, 大家争着看我这个今天的孙郎。酒喝到了兴头, 胸怀肝胆正在开阔昂扬, 鬓发虽然白了一些,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派遣冯唐, 手持符节像到云中郡给魏尚复职一样荐我当重任?到那时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满月般, 向西北望, 对准那贪婪的天狼星射去。”不难看出, 把诗歌凝练的语言转化成具体的文字, 联想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这正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四.领悟情感

古诗文阅读教学 篇5

叶圣陶先生有一段关于“读”的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读”的理念植根于心,改掉多“讲”的习惯,不能每首诗都按作者、背景、意境、写法的顺序去“讲”解而霸占学生的诵读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熟读吟咏,不仅可以成诵,可以创新,可以训练思维,还可以促进写作。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明确读的内容。

在诗歌教学中,不光是指导学生读诗句,而且应把诗人、诗题、诗序、诗的注解、课后习题、以及同题(或同内容)的诗和赏析文章,都尽可能地读到,使学生学得全面些,学得深刻些,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三)采用多种读的方式。

1、朗读。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有表情地进行朗读,尽量做到正确、流畅,读出重音、节奏感和韵律美,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自己受到感染。

2、范读。老师给学生作示范性的朗读,或聆听教学磁带的朗读。读时要强调“缓重轻急、抑扬顿挫”,以传达教师本人的情感,从而影响学生,使之产生共鸣。

3、齐读。对于那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不齐读就不足以体现出雄浑豪迈的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4、赛读。比赛的方式可以是同桌、小组、男女生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5、唱读。有的诗词已谱有乐曲,可教学生们唱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经》中的《蒹葭》(歌名《在水一方》)。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回味无穷。

6、配乐读。结合所学的诗歌内容,配上适合的乐曲,在这种音乐背景中赏读诗歌,一番情趣让人陶醉其中。

7、方言读。有的诗也可允许学生用本地方言去读。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一句,用我们湖州方言读与古韵不谋而合。

8、自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随意地读,可高声朗读、可低声吟读、可默读、可唱读、可速读、可表演读……。

古诗文阅读教学浅析 篇6

古诗文阅读历来是学生的一个软肋,繁琐、难记、枯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这样学生学习语文就会变消极为积极,进而走向主动积极地学习。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于大的知识点可以分解一个大目标为若干小目标,把学生能够实现掌握语文知识作为前提,通过每一个小目标的掌握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信心是成功之舟”。心理学证明充足的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如果有了成功的感觉,内心就会有一种积极的暗示,会不断地鼓励自己勇敢拼搏,攀登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也可以通过奖励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至少不会降低其效率”,“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追求”,通过多种奖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语文学习探究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古诗文学习时,多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一般遵循这样的三大模式:大量讲述;大量训练;对学生大量地、不断地否定。殊不知古诗文本身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存在着语言的距离,难以成为生活语言。传统的古诗文讲练是一把“双刃剑”,枯燥的学习一旦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后果难以想象。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讲,坚持先学后教,学生积极参与,以学促教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锅”,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启发性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给学生解决部分疑难问题,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以便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敢于“忍痛割爱”,少讲,精练,考试要有质量、有效果。给学生留出充分学习的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主动选择学习,才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有充分思考的空间,才能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才能避免“地毯式轰炸”的学习形式,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提高效率,教学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古诗文阅读教学应该着重强化知识点。高考语文试题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关系本质是“流”与“源”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高考试题虽不直接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复习古诗文,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掌握高中必修课本中的古诗文,理解选修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从课文中积累古诗文的知识。在文言文的复习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归纳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交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同时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一方面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一方面让学生熟悉文言文解题的技巧,当然也要因材施教,甚至到每一个学生。文言文的考查在高考考纲中有明确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鉴赏评价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时需要关注的是,课本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在历年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复习要立足课本,抓住重点,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且认真体会,做对这类题目的难度也不会太大。

古典诗词部分的复习,《考纲》规定学生能够鉴赏古诗词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并且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试题一般“忠实”体现《考纲》,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搞清考纲规定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常见的提问方式,剩下的就是加强古诗常见知识的储备了。

新课标考纲在古诗文背诵上略有变化,但是默写题重点一般是高中的,初中为次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地、有效地学习和复习,让学生从学习者变成求知者,主动去理解和欣赏古诗文。同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狠抓考试大纲要求必背的文言文,尤其是明确规定的初中50篇文章和高中14篇古诗文。

古人常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凡事应该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异。用合适的方式来指导合适的学生,才是最合适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渗透新课改这一理念,抓好双基,重视古诗文阅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去践行这一理念,因势利导,把高考命题和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扣住新课程理念。

总之,古诗文阅读的学习,必须将平时的语文教学和高考命题规律结合起来,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具体运用有机联系起来,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学生不仅能够愉快地学习圣贤书,而且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篇7

古诗教学是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如何立足于课本, 有效搞好初中古诗教学便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我仔细研究了初中选入的古诗篇目, 发现选入篇目涵盖了整个古诗发展体系, 从《诗经》中的《关雎》《蒹葭》 开始直至元、明、清, 每一时期都有代表作品。且选入的都是历代诗坛极富影响力的名家名篇。如果我们能以选入的篇目为依托, 发散开去, 并坚持三年, 学生就会对中国古代诗歌体系有了一个丰厚的了解。而且, 许多重要作家, 教材上不仅选用了他们的好诗词, 还有一些优秀的文言文。古诗与古文各有自己的特点:古诗语言精炼、灵动, 而文言文的语言则具体、细腻。如果能将同一作家的古诗词与文言文勾连起来, 采用了古诗文的专题教学模式, 就可以达到“诗”“文”互补, 对学生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有很好的效果。此就以“苏轼专题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初一教材中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以下简称《记》) 一文, 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苏轼的作品。这篇文章语言平实, 但在平实的语言背后却蕴涵着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 要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细致的了解。然而就苏轼而言, 其人生几起几落, 经历比较复杂, 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如果以简历式的方式介绍未免枯燥且不透彻。并且《记》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一路坎坷走来, 到了晚年, 他的情感是什么?与此前的苏轼又有什么不一样?为了让学生不仅理解《记》一文的情感还要对苏轼这位北宋才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我教学时并没有直接进行《记》的学习, 而是设计了一个专题的教学活动, 共四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对苏轼其人作专题学习, 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性格、思想、精神、各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等有了初步了解。第二课时:对苏轼的重点作品进行赏析。此时, 我把初中课本中选入的苏轼的所有作品:初一的《浣溪沙》、初三的《水调歌头》以及课外的 《赤壁怀古》等都揉捏到了一起, 并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进行赏析。因为有第一课时的苏轼专题介绍, 到了这一课时, 当学生把这些诗与作品写作背景一结合, 就比较轻松的理解了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于是我进行了第三、第四课时, 即对《记》的教学。学生有了第一、第二课时的积累, 很快就挖掘出了文字背后所显露的作者的情感与心态。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把《浣溪沙》《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记》进行比较, 来看一路走来的苏轼的人生变化及心态的变化。《浣溪沙》中的苏轼是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 而到了《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记》 后, 作者因不幸遭遇, 有了不同程度的感伤、悲凉。在此基础上, 我再引导学生探究:后几篇作品同是苏轼被贬所作, 但情感和心态却有微妙差别。学生经过探究了解到《水调歌头》中, 作者寄托了被贬后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感, 但伤感背后还有“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乐观。可当苏轼再写《记》时, 经历了“乌台诗案”, 走过了生死边缘的他, 此时依旧有被贬的孤寂与落寞, 但心态已经悄然变得平和了许多, 没有了“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怀古》)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的豪情。在整个《记》中, 我们读到的只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平静的语句所折射出的作者历经生死之后的一种平和。就这样, 苏轼在远离京城的儋州渡过了自己的余生, 后来遇赦,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结束了自己66岁的生命。一颗北宋文坛的明星就这样殒落了。经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后, 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便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且诗文结合, 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

古诗文教学模式 篇8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 具有一般中国传统古诗文基本特征, 即是擅长创造和运用形象鲜明而意蕴悠长的艺术画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向是诗、画不分。北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其一) 又说:“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苏轼之后, 元杨维桢又提出“诗画同体”说:“东坡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 画者心画, 二者同体也。” (《东维子文集·无声诗意序》) 但凡流传久远有生命力的作品, 尤其是诗歌, 往往借助于极富典型意义的能起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而又极其有限的景物, 与另外的人、物进行高低、左右、前后、远近的搭配, 去创造一个个或广阔深远或精致玲珑, 或优美明净或苍凉灰暗的艺术画面, 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艺术作品, 莫不是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而形诸笔墨。例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雄奇想象, 如果没有曹操对大海博大景色的审美发现, 如果他没有豪迈辽阔的胸襟, 他就不可能创造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艺术画面。

诗文中的艺术画面, 来自于作者思想感情与外在自然的有机结合, 作者的情感不同, 即使是面对类似的自然景物, 最后形成的艺术画面也可能呈现为不同的色调。我们试以教材中杜甫《春夜喜雨》与杜牧《江南春》作个对比分析。

因受“安史之乱”而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的杜甫, 虽已安身于草堂之中, 仍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诗人由好雨的画面联想到“野径云俱黑”的战乱经历;继而又因好雨而萌生出热切的希望, “江船火独明”, 这是诗人胸中燃起的一星和平安定生活的希望之火。诗人希望那漂泊流离、饥寒交迫的日子永成过去, 他憧憬着和平安定、安居乐业的生活伴随着浓丽的春色永驻人间。最后, 诗人通过结联中一个瑰丽的画面, 更进一层表达自己对美好愿望的执着追求和热烈憧憬:“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诗中的春雨、野径、渔火、春花等画面的转换, 使诗的意境逐步展开、不断深化, 同时形成结构上的起伏抑扬和曲折跌宕,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心中的那分欣喜与希望。

而晚唐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则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与诗人另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一样, 都是由虚至实, 画面由远至近, 在朦胧背景映衬下, 勾画出清新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但由于诗人面对的是日渐衰落的末代唐朝, 诗人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感, 因此这鲜丽的春日景物还是充满了掩盖不住的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忧伤之情, 而这份忧伤反过来使画面变得更加朦胧, 明丽的色彩上则涂抹了一层黯淡。

可见, 同为“春景”画面, 只是由于诗人心中的不同情感, 就在读者面前呈现为不同的艺术色调。

艺术画面在创造中, 常常受时空限制。所以要做到思连千载事, 视透万里物, 把广阔空间的客观景物熔铸到有限的艺术画面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很不容易的事。如对上面所提的杜牧的诗,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 谁人见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村郭、楼台、酒旗皆在其中矣。”这就关系到艺术画面创造的技巧问题。诚然, “十里莺啼”或“十里绿映红”, 是从听觉与视觉可能感知的, 但形象的价值却大大逊色了。“千里莺啼绿映红”, 高度浓缩了辽阔的江南原野春天的景色, 色彩鲜明, 意境深远。就艺术形象辽阔深远来说, “十里莺啼”、“十里绿映红”是不能与之相比的。“十里绿映红”接近生活上的描写, 而“千里莺啼绿映红”却是对生活的更形象的浓缩。从审美角度说, 后者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和想象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 善于营造作品的艺术境界。诚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穷情写物”、“因物喻志”, 即是主观与客观的統一,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文学作品是否有境界, 或者境界是否深厚, 不能只看它是否有形象, 是否情景交融, 还得看它是否有“境界”。

所谓意境, 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概念。按王国维的论述,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原质”……“景”和“情”, 即“境”和“意”结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景” (境) 的描写是以自然与人生之事实为主;“情” (意) 是“吾人对此种现实之精神的态度” (见王国维《文学小言》) 。简言之,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景交融。这是因为“意”与“境”的结合有其特殊的方式, 不是凡做到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作品都有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的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举例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两句诗, 一句用“闹”字, 一句用“弄”字, 就把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给“意会”而不是“言传”出来了。若换成别的相近的字, 当然仍会有形象, 仍可能是情景交融, 因它仍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只不过在艺术上, 很可能会在形象性和情感性上大打折扣。

可见, 意境理论与典型理论不同之处在于典型理论侧重于再现客观, 而意境理论主“情”、主“意”, 侧重于表现主观, 强调自我表现。它要求创造一个能使人驰骋想象而又具有含蓄不尽的意味的艺术空间。这个艺术空间是立体、动态和传神的, 它既能够反映客观现实本质, 又能够反映主观真实并有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如《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前段借景抒发处于逆境中的“迁客骚人”的伤感情怀, 后段也是借景抒情, 却是处于顺境中的人因得志而表现出得意忘形的状态。但这些都不只是实景, 更是作者在艺术现象中的“真实”之景。最后, 作者直抒胸臆,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而其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正是由于作者营造了如此的艺术意境, 才使得作品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成为千古名句。

意境的构造侧重面不同, 有“物境”、“情境”、“意境”三种 (见王昌龄《诗格》) 。物境即以景写情, 王国维所谓的“以境胜”。如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歌》:“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辽阔无垠、生机勃勃的草原图画, 又似一曲欢快而优美的牧歌, 表现了牧民生活、劳动的欢乐与美好。情境则是以人的感情空间来构成, 其所写之物均是人物心情的表现, 如《岳阳楼记》所表现的即是。意境亦是诗人的主观境界, 它与“情境”其实难有分別, 均是写“情中景”, 被王国维称为是“以意胜”。如屈原的《涉江》描绘的山景:“深林杳以冥冥兮, 乃猿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 云霏霏其承宇。”其实这是在写诗人孤独不平的情绪, 营造了一种“幽独处乎山中”的意境, 来抒发诗人“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政治抱负, 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古诗文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从美感的角度来鉴赏这些作品, 可以达到对诗文另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文学作品的赏析标准是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这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立足点。古今中外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 较为统一的就是“真、善、美”。而文艺作品体现其自身特征美的规律的程度, 则是判断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准。中学古诗文中写景抒情的作品很多, 现试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例加以分析。

首先, 它具有清新自然之美。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哲学理论, 艺术审美也不例外。这两句诗如白话一样浅白, 看似是顺手写来, 帆影、碧空令人心旷神怡, 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美。

其次, 它具有动态传神之美。“孤帆”句, 寥寥七字, 写了风帆行驶的过程, 先是“帆”, 次是“影”, 后是无踪无影;又通过对风帆渐驶渐远, 最后消逝过程的细腻描写, 曲折地反映诗人昂首遥望, 注视风帆直至不见帆影的目送过程, 使人依稀见到“久伫凝望”的诗翁一往情深的生动神态。这正是动态美和传神美的生动体现。

再次, 它具有含蓄深厚之美。读这两句诗, 令人想起诗翁与其所送之人的生平际遇:都是怀才不遇, 志向高远, 志趣相投, 不合流俗等等, 一个“孤”字便概括了多少内容, 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仅着一字, 尽得风流。这正是一种含蓄美的艺术境界。

最后, 它又具有声韵格律美。古人鉴赏诗文, 不仅强调从语言、意境去理解其思想感情, 而且从声韵格律去体味其意趣。这两句诗的平仄运用交错自然, 读来朗朗上口。上一句, 仄声表现诗人因友人离别所带来的惋惜悲壮之情;下一句平声, 则体现了诗翁与友人一样, 才志高远连接天际的慨然激昂之情。

古诗文教学浅谈 篇9

一、古诗文教学现状

在现在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古诗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对于考试还是个人素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但是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对于古诗文不感兴趣,甚至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具有恐惧感和厌恶感。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古诗文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遥远,难以理解,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对于古诗文教学常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生怕学生难以理解,恨不得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都揉碎了,掰开了教给学生。一篇篇意境优美、血肉丰满的经典被教师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学生烦不胜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师身心俱累,而且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的“残羹冷炙”。因此,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这里,笔者根据十余年来的教学体会,总结以下方法,以供同仁们探讨、商榷。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古诗文距离学生年代遥远,且语言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难以理解,更不用说体会其中的意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古诗文情境,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见其物”情景再现,感受作品的美感,体会作者主观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通过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首先让作者了解了诗人的人生境遇和人生情感,然后利用诗词中明月、宫阙等义项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那种孤寂思念的情感之中。一个特定的夜晚,在朦胧的月色下,一个对酒当歌的人,这时一组组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用看到的图画结合意境,了解诗中传了什么情?写了什么景?情景是如何交融的,让学生心驰神往。

(二)通过品味诗词中的佳词妙句积累语言

现存流传于世的古诗文中,有很多优美的、意蕴深刻的佳词妙句令人惊艳,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活力,给人启迪和美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品味,反复地推敲,学习作者巧妙的手法。如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并没有倾诉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是以一种“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李白在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时并没有频发牢骚,怨天尤人,而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征服世人。

(三)通过品味意象,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当学生在感受了古诗文的意境之后,教师就应因材施教,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通过词语的对比,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了解

古诗文语言言简意赅,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找准字眼,点拨一两个字词,就能使学生恍然大悟,正确理解诗文,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何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孤寂和思念呢?教师若能找准:“问”与“向”对比,学生就能恍然大悟,进而领会词思想,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2.穿插背诵,训练学生记忆能力

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还可以训练记忆能力。我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式,如课堂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掘。

二、通过欣赏和领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诗文都会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果没有学习者的主观想象,就难以理解诗文的意思,诗的意境。因此,教师巧妙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再现艺术形象是教学诗词的重要一环。

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要讲分寸,对词语的分析,重在启发,留有余地给学生思考,去感悟创造出想象中的画面,使学生将自己想象的话说出来。

首先,在学生品味诗、词意之后,可让学生去联想、构思,要求学生在黑板上以速描的方式勾画出一幅画。对于这学生的画,教师要给予了肯定,画意在词的情理之中。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词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绘画能力,从而将学古诗词当作是一种享受。

古诗文探究教学拾零 篇10

古诗文表现的内容虽然总体来说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由于学识、阅历的积累还未达到相当的程度,对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哲理、情感还不能透彻理解、真切体验,阅读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要求他们自主进行探究的难度较现代文大,但我们仍然可以结合实际,指引他们就古诗文的字词、句子、主题、感情、结构乃至表现方法等进行一些探究。

1“见”还是“现”

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古诗文字词的读音,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古诗文的重点字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文中“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中的“见”教材配套的范读录音带读为“jiàn”,有学生提出“见”是“现”的通假字,朗读时应该读“x iàn”。我首先肯定了他们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精神,而后顺势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文中的“见”是不是“现”的通假字,是应该读“j iàn”还是“x iàn”。学生一时不知该如何分析判断,我就提醒他们应当根据“见”所处的语境来展开探究。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文中的“见”并不是“现”的通假字,还是应当读“j iàn”。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在信中作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从富阳到桐庐一路上所见到的富春江沿岸的“奇山异水”。因此本文应该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来叙述,说在江岸边高山中,虽然“疏条交映”遮挡住了太阳光,但有时还是可以见到太阳。在这里,“疏条交映”很明显是“有时见日”的原因。如果把“见”看成“现”的通假字,读成“x iàn”,就理解成了江岸边高山上“疏条交映”,有时会出现太阳,一来显然不合本文作者叙述旅途见闻的本意,二来“疏条交映”与“有时见日”间也不再有逻辑上的关联。可以看得出来,经过对“见”字读音的探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准确了。

2“外人”到底是指什么人

开展探究性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习惯,鼓励学生发扬孟子“不尽信书”的精神,大胆地“俯视式”的阅读裁判课文,自主地对课文质疑,敢于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如教学《桃花源记》一文,在与学生讨论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该如何翻译时,我特地提问学生“外人”是指什么人,学生照课本的注释回答说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追问一句:“这样理解没什么问题吗?”有学生不解地反问我:“老师,课本都是这样解释,能有什么问题呢?”我又问:“文中有几处‘外人’?”学生看书后回答说有3处。我又问:“这3处‘外人’都是谁眼里的外人?”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后回答说第一处“外人”是“渔人”眼中的外人,第二、第三处“外人”都是桃花源中人眼里的外人。讨论到这里,终于有学生恍然大悟地说:“对了!‘渔人’眼中的‘外人’和桃花源中人眼中的‘外人’应该是不同的,课本注释的解释确实错了!”我很高兴,要求学生继续探究该如何理解文中3处“外人”的意思。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了一致的看法:“渔人”眼中的“外人”也就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外人”,应该是指“桃花源外面世界以外的人”,也就是“渔人”生活的那个世界以外的人。而第二、第三处“外人”也就是“遂与外人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才是课文注释中解释的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们教材的编者可能没有留意到这3处“外人”的区别,对“外人”的解释因而不尽合理。经过与学生对“外人”一词的共同探究,学生不单更加准确的理解了课文,还学会了分析探究的方法,培养了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

3 首尾照应与留下悬念

在古诗文教学中,还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批判。所谓“阅读批判”应宽泛的理解为“阅读批评”,一面指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否定、反驳和匡正,一面指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肯定、阐述和补充。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一方面坚持用自己的经验去感悟作品的情意,获得独特的体验,读出自己的“个性”;一方面又敢于对古诗文的结构、表现手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清代林嗣环写的《口技》再现了一位口技表演者高超的口技艺术。作者在写他的口技艺术之前先写道:“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处又写道:“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教学本文时,我先是要求学生探究这种首尾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写法,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后认为这样的写法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同时又强调了表演道具的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学生肯定了文章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后,我又引导他们探究:这是不是最好的写法,我们能不能作些改动,使文章更吸引人?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激烈争论,认为去掉课文的开头反而会造成强烈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表演者到底有多少人,用的到底是什么工具,这样一来就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结尾再加以点明,出人意外,令人拍案叫绝。口技人所以“坐屏障中”,就是为了保守“秘密”、留下悬念,吸引观众。“首尾照应”是对课文文本形式的肯定,在肯定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以深入;“留下悬念”是对课文文本形式的否定,随着对课文文本形式的否定,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摘要:与现代文相比,学生阅读古诗文还有较大的障碍,但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字词、句子、主题、感情、结构乃至表现方法进行一些探究,笔者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探究了《与朱元思书》中“见”的读音,《桃花源记》中3处“外人”的含义,《口技》一文结构安排的优劣。

古诗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篇11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审美情趣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词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初读,赏诗语

古诗文用韵抑扬顿挫,用语精当典雅,特别讲究字句的干练、洒脱、清峻。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学会诵读,自主感悟,倾心欣赏诗文的语言美。初读时,首先要读准字音,掌握文章的字词。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了其含义,把诗文也能读得文通字顺了。其次,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第三,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过零丁洋》就要读得气壮山河、慷慨悲壮,《归园田居》就要读得与世无争、清新自然,《春望》就要读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第四,注意节奏。初读中的节奏需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陋室铭》骈散结合,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二、诵读,解诗意

一篇诗文在诵读中把握了结构,了解了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教师根据文义、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诗文,能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如教《陋室铭》时,教师根据文义,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了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利用多媒体设计动态板书,扣住思路,抓住关键句,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又把握了文章,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研读,悟诗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古诗文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古诗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感悟出《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爱国情,《春望》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才能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相隔两地的亲人的深情祝愿,“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爱国志士的铮铮誓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执著的信念,这些生动、具体、独特的个人阅读感受,不是老师能分析出来的,只有细心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将自身先前的独特体验融注到文本中,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析,这不是教师的分析所能代替得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自我完成,真切领悟作者创作的动机,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情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

四、吟读,品诗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反复吟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吟读的兴趣。在吟读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学生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吟读,在吟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吟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的血汗?为什么战争却连年不断……学生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学习古诗文要从诗文的字词品味、情感体味、风格认识、意境探求等方面来赏析。但要更好地鉴赏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就要把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

(作者单位 陕西省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 篇12

一、借助音乐来营造氛围

古典诗词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音乐和文学同被称为人类的灵魂,在震撼人的心灵方面必然有着其相通之处。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听听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可以听听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时,教师可以采用琵琶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将诗词牢牢记在心中。

二、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哲理

许多诗歌浅显易懂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局限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思考,以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让其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作品,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诗歌主题,从字里行间感悟诗歌蕴含的深邃哲理。

三、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

诵读诗歌就是揣摩诗人的心声。作为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主要表达诗人喜悦的感情。笔者进行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描绘雨后的春色,创造出一个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表达了自己对春雨的由衷赞美,以及无比喜悦的心情。再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去读这首诗。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杜甫本人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然,为加强学生在诵读时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范读不同风格的教师的朗读,或在学生诵读时配上相应的音乐,并在屏幕画面上显示醒目的插图、动画等。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导读方法,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学生便能较好地把握吟诵时的情感体验。

四、引导学生想象

诗歌离不开想象,想象性是诗歌的一大本体特征。诗性的智慧是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它的形式是想象,结果是创造。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简单叙述,而是一种想象的加工。如,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和“润”这两个字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的景象。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借助诗句中的意境,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笔者在诗歌教学中,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边塞苍凉的壮丽,还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的静谧之美;无论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雅的水墨意韵,还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朗自然,轻松愉悦,这些形象之美没有作详细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借助自己的想像,再现诗中的画面,用心灵感受那诗意之美。

五、举办古诗文主题活动

上一篇:粮食集团下一篇:SOLO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