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古诗文教学(共12篇)
高年级古诗文教学 篇1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 是生命的诗歌, 是美的化身, 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改变当前古诗教学模式,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引导质疑, 感知诗意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这表明, 疑问是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学生应学会质疑, 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学习古诗词之前,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预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要做到会自主浏览, 并积极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查询信息, 古诗词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课前要求学生查询古诗词的作者及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为古诗词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课前预习, 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出疑问, 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在课堂中提出来, 然后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利用这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收集及处理资料的习惯, 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杜牧的 《山行》 一诗时, 若直接将题目中的“行”译成“走”, 也就是“山走”, 就毫无诗词韵味及美感。而题目中的“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可向学生抛出这一问题, 并要求学生带着这一问题仔细查阅工具书, 同时结合诗词大意, 了解“行”的内涵。通过学生的讨论及查找, 得到“行”的本意是走, 但是也有其他的意思。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决定它的意思。此外,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全班学生分为前后4人一组, 初步学习 《山行》 这一古诗词, 了解 《山行》 一诗的内涵及意境。通过探讨知道这首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 以枫林为主景, 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学生突然明白了, 此处的 “行”在这里并不是指“走”, 而是“游览”的意思, 也就是诗人在山中行走而游览周围的景色。教师可抓住此题, 由此开展诗意的探讨, 继续质疑, 探究诗情。
2.精读深思, 领悟诗情
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 里面蕴含着丰富的诗情。这就要求在古诗词学习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深思, 领悟诗情。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 对古诗词中的情感领悟较差, 尤其是对古诗词中的重点词句难以理解, 导致了不能够正确地分析古诗词中的情感。 因此, 教师应正确引导小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展学生合作探究、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从而真正地帮助小学生领悟古诗词中的情感。
例如, 在教学杨万里的 《小池》 一诗时, 可要求学生根据诗词, 在脑海中构建这一幅景象, 并将所联想到的画面画出来。然后将自己所画的景色用清晰的语言描绘出来, 并向全班同学再现古诗词中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 让学生抓住古诗词中“诗中有画”的特点, 将诗与画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感受诗词美的同时,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如, 学习李清照 《如梦令》 一词时, 可让学生描绘出“误入藕花图”和“惊起鸥鹭图”的美景画面, 通过画面理解李清照为何而“醉”, 这样一来, 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
3.品读赏析, 感受诗意
一首好诗词仍需要对其加以品读赏析, 从中感悟诗词中的意蕴。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诗人创作背景的基础之上, 深层次理解诗词中的情感。例如, 在教学陆游的 《示儿》 时, 做好课前工作, 了解陆游创作该诗词时的背景。正是由于当时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 在面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局面时, 才使诗人有无尽悲愤之情。通过了解这一背景, 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诗词大意。在教学完一类诗词后, 教师还要做好相应题材的拓展。如在学完 《江雪》 后, 教师可设置相应的课外延伸, 让学生自学 《题秋江独钓图》。借鉴学习 《江雪》 时的方法, 了解 《题秋江独钓图》 中的主题思想,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针对高年级学生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60篇的要求, 这些古诗词阅读的拓展延伸,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外, 积极进行延伸拓展。比如对于 《游园不值》 教学后, 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值”积极探讨, 体会诗中蕴含的境界, 领悟作者的情感, 感受春天的气息。 通过这一分析, 了解到诗人的拜访, 虽然没有遇到朋友, 但是也欣赏到了满园的春色, 归根到底是有价值的, 同时诗人也领略到了园主人那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价值取向, 符合诗人的追求。通过这些方式拓展延伸诗词的外延, 能让学生发挥想象, 在拓展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年级古诗文教学 篇2
摘要: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低,他们刚刚开始接触古诗文,从整个初中阶段来说,属于培养兴趣、注重积累的关键时期。教师如何通过制定适宜的古诗文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根据初中六、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力求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与反思中,进行中低年级古诗文教学目标设定的探究。通过探究,希望能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古诗文,愿意积累古诗文,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探索,能为中高年级古诗文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参考,使整个中古诗文教学体现清晰的层次,形成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 中低年级 古诗文教学 目标设定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沪版初中低年级阶段的教材中,精选了不少包括唐诗、宋词、先秦诸子散文在内的名家美文,每一首(篇)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美。然而当前古诗文的课堂教学现状却不理想,教师为了出成绩不断地让学生读、背、默,于是许多学生对于这些文质兼美、意蕴丰富的古典诗文毫无兴趣、味同嚼蜡,丝毫感受不到诗文动人的艺术魅力,很多古诗文课堂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很难制定出适宜的古诗文教学目标。目标不适宜,课堂教学效果很可能产生偏差,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难保证。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促使了教材之间衔接不严密,教材变化大,同一首古诗,同一篇古文可以放在不同的年级上。例如古诗,同样是绝句,在初中低年级与高年级如何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给每一位语文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因此,如何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体现了教学目标也是个系统,它包括了课程、单元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是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古诗文的教学目标是:
1.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或判定某个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能根据原文的基本意思,将指定的文言语段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能有条理的恰当的用自己的话清晰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能根据诗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
5.能依据诗文的内容及情感,对诗句描绘的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画面。6.能简要地指出诗词中意象的含义。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是:结合具体的学情,怎样较合理地确定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并据此确定哪些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内容,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师是服务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学生的,他认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即确定何种教学内容)主要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程专家提供的“一般应该教什么”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将教材专家建议的“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他认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本来含义,就是要关注与学生实际的契合。
根据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学习任务,教师如何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去探索:初中低年级古诗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六七年级古诗文教学目标如何体现与八九年级的不同层次性?它与八九年级的区别又体现在哪里?这是制定适宜目标的前提条件,需要语文老师好好思考一番。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了如下实践探究:
一、目标设定以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所以,兴趣是学好古诗文的内驱力,是学好古诗文的根,“兴趣点”的价值在于可以营造学习主体接受心理节奏的起落跌宕,可以影响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氛围、效果。六、七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中的求知欲较强,喜欢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尊重他们自身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并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在七年级(下)教材中有一篇寓言故事:《枭将东徙》,这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以枭和鸠问答的形式连缀成文,情节完整,寓意深刻。作为一篇寓言故事,了解寓意是课堂最终的目标,怎么才能把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较好地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找到文本中学生的兴趣点,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愿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基于这一点,我把“通过品读,了解故事中枭搬家的原因”作为我的一个教学目标。在课堂里,我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枭向东迁徙,是否是心甘情愿的?结果,很多同学都摇起了头,几个大胆的孩子告诉老师:“它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师接着问:“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立即举手,找了文中的一句话:“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了解了枭将东徙的原因,就离这篇寓言的寓意近了一步,接着,我又趁热打铁追问道:“在枭搬家的途中遇到了鸠,鸠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是这只枭,你会有什么想法,又会怎样去做呢?请为课文叙写一个结尾。”
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写了起来,因为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所以他们都急于想要把自己的见解,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甚至,很多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尝试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续写:“枭曰:吾闻命矣。遂日日更鸣,乡人终不恶之。”
在这节课中我清晰地发现:只有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中呈现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最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师生都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
所以,低年级古文课堂前的教学设计也应突破常规:不能仅仅着眼于字、词、句的理解,这样的话,会让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文言文很枯燥,进而会产生害怕学、不愿学的情绪。那么,教师就要在备课前,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从而能在课堂上多提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让初中低年级的孩子能慢慢地喜欢上古文的学习。
二、目标设定以挖掘学生的生长点为关键
挖掘学生的生长点,是指立足于文本,进行作家、题材、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拓展延伸,以突破时空限制的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
在教授了《枭将东徙》后,我发现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良好的情境中,我还想在找准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逐步挖掘他们的生长点。
例如在上《卖油翁》一课时我作了如下思考和实践:
《卖油翁》选编于七年级第一学期 “技艺超群”这个单元中,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对话虽不多,但人物形象却十分鲜明,值得细细品读。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掌握“矜、睨、释、颔、徐、遣、但”等文言词语。
(2)、学会利用文中的“但微颔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等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并逐步探究“卖油”与“射箭”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培养“由现象到探究形成过程”的思维习惯。
古文中的实词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应该贯穿于整个初中的学习,所以作为初中的低龄学段,还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积累。另外,学生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文本,很快能够得出“熟能生巧”的这个道理,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不需要特意设置一个环节,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去花很多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而目标中的“逐步探究“卖油”与“射箭”之间的联系,”是因为出于对卖油与射箭本来就是两件毫无牵连的事情,卖油翁为何出此言“亦无他,唯手熟尔。”的思考。在这其中有一个思维的过渡,所以这应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经由教师点拨学生能意识到:不管是射箭还是卖油,它们之间还是有许多的相似性:目标要准确,不断地实践,心态要平和„„教师如能紧紧抓住这样的契机,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思维训练,那就为以后高年级的古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对七年级的孩子教授古诗文中,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找准他们学习的生长点,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迁移,这也是初中低年级的孩子应该要慢慢培养起来的重要能力。
三、目标设定以立足学生的朗读体悟为根本
朗读是学好古诗文的本,古诗文课堂应该声声入耳,师生共同美吟诵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身心,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凸显朗读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动起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起来。
(一)朗朗诵读入物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生动传神的艺术语言能够带领读者进入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诗歌中的形象丰富多彩,因此熔铸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转化为具体的图景,把握形象、感受图景是进入诗词意境的通行证。因此,当我们的学生学习诗歌时,不妨通过反复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和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从而为感受诗人的情感波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山居秋暝》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诗中写景生动而富有情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寂的山,初霁的雨,略有寒意的秋风,皎洁的月光星星点点洒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淙淙流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王维诗歌的一大特点,怎么让学生在脑海出呈现出这幅画面,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语言丰富诗人笔下的画面。”下面我就截取教学的一个片段,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让学生逐渐地感受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的:
师:请课代表读一下诗,其他同学认真聆听。生:读《山居秋暝》。
师:恩,读得不错,哪位同学也愿意尝试一下吗? 生:有三、五位同学举手。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朗读。
师:听了这么几位同学朗读后,你们感觉他们哪些地方读得比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生1:课代表前面的两联读得很好,后面两联感觉还缺少一点东西。
生2:我觉得他们前面的两联读得都不错,让我感觉特别的舒服,有一种美的享受。
师:哦?是吗?请你也来读一下吧,把这种美好的感觉也带给大家,好吗? 尊重学生的最初感觉,先重点品读前面的两联。生:重读《山居秋暝》
师:请问,在你自己读了之后,有什么要补充的内容? 生: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很清净。
生1:老师,我也同意,在他们读得时候,我感觉有一幅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特别的清新,像一幅水墨画。
师:真不愧是我们班的绘画高手,那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诵读一下这首诗,感受一下画中有哪些景物。
生:全班齐读。
生1:我感觉山里刚下过一场雨,不是特别的大,所以山里的空气很清新。生2:因为下了一场雨,山里更冷了。抬头看到天上有一轮明月,那晚特别的亮,月光洒在一片松树林中。
生3:还有一股清清的泉水从山石上淙淙流过,叮叮咚咚特别的悦耳。师:同学们讲得太好了,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呢? 生1:有的静、有的动。生2:动静结合
师:太棒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有另外的发现。生:沉默片刻
师:一轮明月,一片松林„„ 生:哦,老师,从上往下在写。师:我们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联。
生:朗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紧紧围绕课前的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语言丰富诗人笔下的画面。”随即在课堂里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朗读,王维诗中的画面就被这群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出来,而且,每个孩子的用语是那么的真实。在这幅画面在他们的脑海形成后,整首诗所表现的清新、静谧、空灵,就自然而然地深入了孩子们的心。因为画面的呈现,所以景物的描写特点就“迎刃而解”,真可谓真正地“入了物境”,给初学诗的孩子以美的感受。
(二)朗朗诵读入诗境
例:《送友人》(《李白诗二首》其一)
诗歌语言凝练、篇幅短小、构思独特,但解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六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文化背景较生疏,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对于六年级的孩子而言,不一定要在现阶段弄清诗歌创作的来龙去脉,也不一定非要字字落实,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把诵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记忆。另外,作为初中的起始阶段,也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个体对诗歌的初步感觉。
《送友人》这首诗选编于六年级 “唐诗精华”这个单元中,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送别诗,是盛唐五律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描绘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渲染了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表达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那么诗人的这种情感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体会到呢?诗中并没有出现直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词句,这些情感都需要学生慢慢地去体会,所以,在制定《送友人》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我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中的情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读来掌握诗歌的节奏,通过读来掌握诗歌的内容,最后,通过读让大部分同学能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可谓:以读为先导,心随入耳声,复读辨感觉,逐词觅诗情,咀嚼似有悟,化育真性灵。
根据目标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中的情韵”这一教学重点,在课堂中就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这个基础上,不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阅读感受,抓住诗中的“孤蓬”、“落日”等词语,感觉出了一种离愁别绪。而且,有些学生结合自己的味觉;“我觉得读这首诗,像在吃一块黑巧克力”“我感觉像在吃黄瓜,外硬内软”,虽然都停留于一种味觉的层面,但能让低年级的孩子讲出他们的真实感觉,这也是一位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的。而讲出他们真实感受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们反复地朗读诗歌。
当然,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古文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中立足学生的朗读体悟: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而体会文中三位人物说话时各自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课堂中坚持将诵读进行到底: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再读课文,读懂大意
(三)理解内容,读出语气„„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为理解文章的内涵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也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以后文言文的学习。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的真实情景,还原古诗文学习真实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有努力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挖掘他们的兴趣点,并立足于朗读体悟之本,才能真正地让古诗文散发出她的“原汁原味”,让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这些文学中的精粹,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会有一个主动体验的过程,而这种体验是他们难以忘怀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高年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一篇篇古诗文,文辞优美,思想深邃,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在教授这些“经典”时,我们如何拉近学生与先哲们的距离,让学生在读这些经典篇章时,犹如与先哲们面对面地交流,是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因为,有时,我们只需多想一步,学生就会多迈一步。
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古诗阅读;探究;体验;拓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过去的古诗词教学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灌式的滔滔不绝讲解,以及死记硬背书下抽象的注释,这样的教学是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应付了考试。然而就在老师“保姆”般呵护下,学生原有的创造性火花被击得粉碎,轻易地切割了古诗所深蕴的精思、激情和韵味,阻断了诗文与学生心智、情韵的融通,从而剥夺了学生审美的感受。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如果还停留在让学生会背诵默写的基础上,就与中低年级没有了区别。
那么高年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深入地走进古诗文,体会其内容和情感呢?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预习,扎实阅读基础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离不开预习,而古诗文的课前预习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寄寓了古人的思想感情,还有的典故,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只有指导学生认真进行课文预习,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名篇。诗中的渔翁形象,是艺术珍品,是诗人人格的化身。学生要理解诗人身处逆境却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前,我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诗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经历。在课堂上,学生借助资料,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说“当人有心事时,喜欢躲到清静的地方思考,我想柳宗元革新失败,被贬到这里,他是想自己的革新有什么问题,所以在雪天寒江独钓。”有的学生说:“柳宗元是在革新失败,被贬之时写的这首诗,雪天寒江之景不是实写,而是说明革新失败,他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老渔翁在这样的天气里钓鱼,说明他不怕困难。我想这独钓的老渔翁也应该暗指的是柳宗元自己。”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讨论探究,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就体会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绪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除此之外,古诗预习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字词的意思,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卡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写作背景,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品悟诗句,培养探究能力
品悟诗句是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沃土。在引导品悟诗句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诗句反复品读玩味,主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谊,我抓住了“孤帆”这一词设疑:李白伫立江边,遥望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茫茫的江面上。江面上白帆点点,船只来来往往,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小组探讨,从“孤”字中明白诗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友人的一艘船上,他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正是抓住了“孤”这一诗眼,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友人那份真挚深厚的情感,寓情于景,回味无穷。
三、重视朗读,体验诗词情感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遣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我抓住“不怕”二字,让学生想象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通过诵读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课外延伸,拓展诗词积累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呢?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后,我让学生搜集送别诗,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体会诗中的送别之情。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后,比较学习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除了同题材的古诗扩展学习,还可以是同作者的古诗延伸学习。如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再搜集李白的其他名诗来诵读。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享受美,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阅读教学 篇4
那么高年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更深入地走进古诗文, 体会其内容和情感呢?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预习, 扎实阅读基础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离不开预习, 而古诗文的课前预习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 寄寓了古人的思想感情, 还有的典故, 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只有指导学生认真进行课文预习,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 是千古传诵名篇。诗中的渔翁形象, 是艺术珍品, 是诗人人格的化身。学生要理解诗人身处逆境却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前, 我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古诗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经历。在课堂上, 学生借助资料, 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当人有心事时, 喜欢躲到清静的地方思考, 我想柳宗元革新失败, 被贬到这里, 他是想自己的革新有什么问题, 所以在雪天寒江独钓。”有的学生说: “柳宗元是在革新失败, 被贬之时写的这首诗, 雪天寒江之景不是实写, 而是说明革新失败, 他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老渔翁在这样的天气里钓鱼, 说明他不怕困难。我想这独钓的老渔翁也应该暗指的是柳宗元自己。”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讨论探究, 教师稍作点拨, 学生就体会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绪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除此之外, 古诗预习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字词的意思,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卡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写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 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品悟诗句, 培养探究能力
品悟诗句是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沃土。在引导品悟诗句中, 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悟, 抓住重点诗句反复品读玩味, 主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谊, 我抓住了“孤帆”这一词设疑:李白伫立江边, 遥望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茫茫的江面上。江面上白帆点点, 船只来来往往, 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学生通过观察插图, 小组探讨, 从“孤”字中明白诗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友人的一艘船上, 他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 陪随行舟, 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正是抓住了“孤”这一诗眼,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友人那份真挚深厚的情感, 寓情于景, 回味无穷。
三、重视朗读, 体验诗词情感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 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让学生渐入佳境, 读出层次。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移情和共鸣, 让学生驱遣想象, 引起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 我抓住“不怕”二字, 让学生想象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产生联想, 通过诵读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课外延伸, 拓展诗词积累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 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生活场景, 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呢?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面, 扩大储存量。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后, 我让学生搜集送别诗, 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体会诗中的送别之情。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后, 比较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除了同题材的古诗扩展学习, 还可以是同作者的古诗延伸学习。如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 再搜集李白的其他名诗来诵读。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 完全可以跳出教材, 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 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 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 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享受美, 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优秀文化,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享受美感的体验, 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
五年级古诗教学反思 篇5
1.教学效果(思效)
课题质疑,善于联系,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我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摘录几首陆游的诗歌或南宋时期有关爱国的诗歌,感受那个时代志士们忠怀忧国,关注国家命运的时代精神。上课开始,我让学生从课题质疑,联系其他诗作,串联起来,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我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明白诗人为什么会在即将天亮的秋夜走出家门吗?”学生联系《示儿》中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以明白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教学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时,我设疑:“为什么南宋朝廷不去解救那些饱受欺凌的遗民呢?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沉默时,我加以点拨:“能从《题临安邸》一诗中找到原因吗?”学生恍然大悟,不禁吟诵起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从而体会到“遗民”“南望王师又一年”而不得,“泪尽”的痛楚。通过联系,新旧知识互相沟通,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学生读解能力的提高。
2.教学收获(思得)
创设情境,有效导入。
教学《从军行》时,学生没学过边塞诗,对边塞诗了解不多,不能充分感受边塞的凄凉、粗犷。教学开始,我以“边塞”一词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王维的边塞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接着欣赏独具特色的边塞图片,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边塞诗的兴趣以后,引出诗人名字,并揭示课题《从军行》。再出示唐朝疆域图,简要介绍《从军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边塞这个地方的位置,并且为理解诗中人物的情感做铺垫。
3.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喜悦的心情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
4.改进措施(思改)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制定 篇6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合理的定位,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如果说在小学低年级,我们教学古诗词还可以仅着眼于“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那么到了高年级,我们就应把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
什么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是说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了“读背默”和知道词句意思这几个最基本的认知性目标之外,还应该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笔者认为,以下三个依次提升且彼此关联的目标尤其重要:入境、移情、品味。
一、 入境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是古代诗人智慧的产物,它的创作有其规律与特点,用钟嵘《诗品序》的话来说,就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一句话,古诗词的创作讲究心物感应、情景相生。反过来,理解古诗词也可以由此入手,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想让学生真正实现“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目标,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适时引导学生走入古诗词描绘之境——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实现后续两大目标的必由过程。
但需要我们弄明白的是,这里所说的古诗词描绘之境并非仅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意境,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提出的:物境、情境和意境。这三境是有层次性的,物境最浅,情境次之,而意境最深,对于学生的理解难易来说,也是如此。我们一旦把入境作为教学目标,就可以由浅入深,依次引导学生由物境再到情境,最后进入意境,如此才是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最佳路径,也是他们理解与感悟古诗词的最有效方法。
如教学《渔歌子》这类古诗词时,我们就必须把引导学生入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一旦有了这个目标,教师就会引导学生由进入物境开始:读着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这对学生而言通常不难,他们很快能“看到”青青的西塞山、飞翔的白鹭、流动的江水、水面的桃花、垂钓的渔人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你看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相对而言,渔人垂钓的情境学生也不难进入。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什么?
可以说,这种渐次引导学生进入三境的过程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学生进入三境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收获。所以,我们必须把入境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制定下来。
二、 移情
之所以要把“移情”作为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词,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些积累对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可以将其作为垫脚石从而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对教师而言这些积累将会避免在教学中出现 对牛弹琴式的无奈,让移情成为可能。此外移情是入境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入境达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通过想像把自我情感移入到对象之中,产生代入感,达到我非我的境界,从而实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这就实现了移情。
对古诗词教学来说,能不能引导学生实现移情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该首古诗词教学的最终效果。还是以《渔歌子》教学为例,如若学生一直徘徊在物境之中,那他们只能看到白鹭、桃花等一个个孤立的景物,而无法把它们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如若他们一直徘徊在情境之中,那他只能看到一幅毫无生机的钓鱼图,而无法感受到它的神韵。只有学生真正走入意境之中,他才能心与物应,实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效果——这时他就是那渔人,那种垂钓的悠然自得必然会油然而生,让他们感同身受。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教学《渔歌子》这类古诗词时渴望达到的效果,因为一旦学生实现了移情,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实现一半了。
三、 品味
我们教学古诗词是为了使学生学为所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学生仅实现了入境与移情,达到我非我的境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引导他们跳出古诗词的困囿,达到我还是我的境界,以便回头认真审视与品味这首古诗词。
品味是对所学古诗词的一种回味与赏析,它包括对古诗词中字词、韵律之美的品味,如教学《渔歌子》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说它用得好?当然,品味还包括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的品味,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的主旨进行品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首词想向我们表达什么?诚然,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对古诗词表达主旨的品味通常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甚至是前人对这一古诗词的评述等,只要我们引导有方,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有所体察。
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去品味了它,才可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全部要求。因而,我们确立“入境”“移情”“品味”这三大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并努力去达成它们,就是为了能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达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
低年级风景古诗教学思路 篇7
2.联系生活, 建构风景古诗的物境, 发展空间认知能力。风景古诗中的物境来源于生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联系真实的生活体验, 在头脑中建构诗之物境。物境中的空间关系是否符合生活常识, 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
3.画笔描绘, 感知风景古诗的情境, 发展思维想象能力。学习古诗, 不仅是学习遣词造句, 更重要的是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情境, 诗画过程中的感官参与、布局构图、色彩搭配等都是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充分体现, 是再现美、感悟美的过程。
高年级古诗文教学 篇8
关键词:诗歌,感知,感悟,感受
学古诗文不是为了应付, 也不是为了炫耀。其实我们能从古诗文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的, 从中可以很好的学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一、自读质疑, 感知诗意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这告诉我们, 学生在学习时, 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非常重要。
1. 充分预习。
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较高要求:“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古诗写于久远的历史时期, 存在着许多难于理解的问题。因此,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古诗扫除障碍。
这样安排课前预习, 为进一步学习古诗夯实了基础, 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又使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落实。
2. 了解诗人。
孟子云:“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是的, 诗是诗人写的, 诗其实就是一篇内心独白。没有了环境, 没有了说明, 仅凭几句肺腑之言, 如何去猜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 我们只能通过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 了解诗人的性格, 才能循着他心灵的轨迹, 更好地理解诗意。
二、精读深思, 领悟诗情
1. 想象补白。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移情和共鸣, 让学生驱遗想象, 引起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
许多古诗的意境都可以通过补白这一形式让诗歌再还原, 再现当时的情景, 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意。如教学《如梦令》时, 让学生读词想象, 说说看到了几个画面。通过看到“溪亭日暮图”、“误入藕花图”、“惊起鸥鹭图”等几个画面, 让学生将每一个画面中所看到的美景描述下来。这样的教学过程, 对于理解李清照因何而“醉”有很大的帮助。
2. 读诗作画。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例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作画, 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 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三、品读赏析, 感受诗境
1. 链接背景。
大凡诗人在创作诗歌时, 都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如果能够结合诗歌所创作的时代背景来学习古诗, 那么对于品读诗歌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示儿》时, 让学生了解诗人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政治动荡, 金人南侵, 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 苟且偷安, 导致国破家亡, 民不聊生, 引起诗人陆游无比悲愤。直至临终时, 他已经85岁高龄了, 但“北定中原”、“还我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仍有增无减。在此基础上, 确定朗读基调:要求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2. 延伸拓展。
学完古诗后, 可进行同一体裁同一题材的拓展。如:在教学《江雪》的最后一个环节时, 别具匠心地设计这样一个课外延伸:自学《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自主感悟、合作学习, 进一步掌握诗的规律、特点, 实现“教为了不教”、“语文课本只是一个范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通过比较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江雪》的理解、感悟, 可谓一举两得, 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融合。新课标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教者要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古诗, 并不是只学习教材中的一两首, 而是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 巧妙地将与“愁”相关的主题诗串联起来教学, 使得张继的“愁”思更显得淋漓尽致。延伸拓展不仅指积累同题材的诗, 还可以把诗的意境和诗歌所要表达的含义充分挖掘出来。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后, 让学生围绕“值”进行探讨:诗人游园到底是“值”还是“不值”?通过这一探讨, 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境界:这是对人生观的取向。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 却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到春的气息, 这次拜访还是有价值的;诗人没有遇到园主人, 但是却感受到了园主人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人生价值, 也许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一首诗歌的意境教师能够拓展多深, 学生就能够走多远。
3. 学写古诗。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 触发学生的灵感, 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 对古诗进行改写。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 合乎节律。但是, 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正是他们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
高年级古诗文教学 篇9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 轻视诵读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才能读懂诗歌, 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但是, 在高年级的诗歌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机会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地背诵记忆和教师的讲解, 学生通过诵读来探寻诗歌的意境之美就难以得到实现, 当然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淡。
(二) 拆解整体形象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常会出现教师一人对诗歌进行逐词逐句的翻译, 而学生完全不参与的情况, 有些过分深入的讲解甚至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 把诗歌拆解得支离破碎, 破坏了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而学生对诗歌并没有深刻的感悟。
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一) 加强诵读,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 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早期, 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 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 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 独立成体。”所以诗歌是有着鲜明节奏、和谐音韵、独特音乐美的, 或抑扬顿挫, 或轻重缓急, 或张弛有度。而这种音乐美, 通过讲解是分析不出来的, 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 才能体会得到的。
首先, 教师可以采用名家范读或亲自范读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如指导《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在诵读时, 开头两句语气舒缓, 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 朵朵盛开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三四句语调平稳有力, 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表现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其次, 运用配乐诵读的方式创设优美的意境。有些诗歌在古代是配乐而唱的,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配上与诗歌情境相匹配的音乐, 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沉浸于诗歌的意境之中。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 我为其配了林海的琵琶曲《欢沁》, 《欢沁》那欢快的、沁人心扉的曲调瞬间就将学生吸引住了。配着这欢快的音乐再朗读, 《清平乐·村居》中那一家五口和平宁静、其乐融融的画面立刻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可见, 学生通过亲身的朗读体验, 读准字音, 读对停顿, 读好节奏, 读出感情。这样, 不但可以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 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二) 展开想象, 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宋代苏轼曾这样赞美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的确, 古人的许多诗歌都可谓是“诗中有画”。一首首诗歌就如同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 蕴含了诗人的真挚情感。
在教授《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景物———篱笆、路、树、儿童和菜花,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诗句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并且发挥想象力把这些景物画下来。当学生把画展示出来时, 就会发现他们已经完全领会到了诗歌的意境。只见画面上稀稀疏疏的篱笆, 通向远方的小路, 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 枝头还未形成树荫。孩子们飞快地奔跑着, 追赶着黄色的蝴蝶, 但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 不见了。这样, 以画解诗, 化抽象为生动的画面, 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三) 品味意象,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感的载体,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是诗歌阅读鉴赏的突破口, 意象可分为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抽象性意象等。
如《观书有感》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用“源头活水”这一意象比喻人只有不断读书,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心智才能更加开阔, 更加敏锐。
中国古诗中有很多意象都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 比如诗歌中的“杜鹃”多表达衰亡、凄楚之情;“柳”与“留”谐音, 故表达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月”多表达思乡之情;“饮酒”多表达豪情、悲苦、郁郁不得志之情……对于意象的积累把握, 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意象之美。
(四) 联系背景,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 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比如, 在欣赏王维的《使至塞上》时, 仔细阅读, 不但可以读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还可以读到诗人对于那些不畏艰苦、守卫边疆的战士们的赞美之情。
此外, 教师给学生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更容易引导他们走进诗歌意境。比如, 在解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学生在了解了本诗是作者写于唐军收复河南诸州郡持续七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之时, 将更能深刻地体会作者那“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若狂之情和“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心似箭之情。
低年级古诗词的朗读教学 篇10
一、读, 感知诗意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都是短小简单, 通俗易懂的, 为此, 笔者提出“四读古诗”的教学方法。一读准, 就是句读分明。学生借助于拼音和字典, 逐字逐句把古诗读正确、读完整, 对于一些生僻字, 教师要及时指导, 帮助学生迅速读准。二读正, 就是要字正腔圆。教师要进行切合诗意的范读, 把学生带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再通过检查个别朗读, 纠正学生读得有问题的地方。三读懂, 就是要弄懂大意。可以变换多种朗读形式,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 悟出朗读方法, 学到朗读技能, 领悟诗词大意, 力争熟读成诵。如, 在教学《江南好》时, 我在黑板上贴出课文挂图, 问学生:“你觉得江南美吗?美在哪里?看着图, 再读一读诗句, 想一想。”学生一边欣赏教学挂图, 一边读着诗句, 一边思考, 当我再问学生:“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景物?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也可以用诗句来说。”学生就能够有感而发。在说到江边的花, 江中的水时, 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颜色的词汇来形容这些景物, 在描述中, 他们对诗句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四读境, 就是领悟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 再次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 学生又一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红胜火”“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意境。
二、读, 感受诗韵
低年级的古诗词, 都具有音形意俱佳的特点, 读起来朗朗上口, 为了读出味道、读出意境、读出情趣, 我指导学生想象古人写诗的情景, 读出每首诗独特的情感。如, 指导朗读《静夜思》这首诗时, 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使学生明白:读好《静夜思》, 关键在“思念”二字。怎样才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古代大诗人的思乡之情读出来呢?这时, 教师的范读就要字字珠玑, 通过语音的轻重缓急, 句式的长短跳跃, 情绪的喜怒哀乐, 语气的赞叹诘问……把诗句这种文化符号背后蕴藏的意味表达到位。接着, 我安排了时间让学生带着理解自由读, 在老师富有意味的范读的感染下, 不由自主地跟着念起来。见此情景, 我让学生全体起立, 模仿课文插图中诗人的样子, 自由读, 男女生读, 小组赛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 学生调动生活积累,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诗人产生共鸣, 不但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和体验, 更加感受了诗歌和谐的韵律美, 把学习的热情引到了最高境界, 达到有感情背诵古诗的目的。
三、读, 激发兴趣
古诗词的阅读, 还要注重从课内走向课外,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建立班级书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学校图书室借一部分适合儿童口味的含有古诗词的图书充实班级书橱, 其次是动员学生每人自带3本含有古诗词的图书, 暂时存放到班级书橱, 并要求他们把自带的图书每月更换一次, 再轮流交换阅读, 选一个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每天利用中午到校一刻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还可以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古典气息, 张贴一些古诗词形式的名人名言, 像“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等。如此, 多重文化环境的共同熏陶, 学生就会由好奇、向往而产生古典诗词阅读的兴趣和需要。
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篇11
既然古诗词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古诗词教学?
一、反复诵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利用朗读法,不仅可以加强对诗词的印象,也可以体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朗读并不等同于机械化地一遍遍读,我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主要将朗读分为如下环节。
初读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诗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借助课文注释或是工具书,将诗词读通、读顺。
教师范读:教师的示范朗读,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时候注意到诗歌的抑扬顿挫,体会诗的韵味,学习朗读诗歌的节奏。
逐句品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逐句品读诗词,明确诗词每句话的意思,再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句中所含的感情。
精读感悟:在学习完诗词之后,还要要求学生反复精读诗词,读出诗词中所包含的感情,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这样的朗读方法在教授《清平乐·村居》这一首词的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学生依靠初读将词读通读顺之后,通过教师范读体会诗的节奏,再经过逐句品读,完全掌握了词的内容与情感,最后加入自己的情感反复精读,很好地完成了此课的学习。
二、学中复习
一首古诗词学完了,学生在不断地诵读之后,对诗句的熟悉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对一些重点字词的解释以及诗句中所含之意会逐渐淡忘。所以在学习到相同用法的字词之时,要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诗句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在学习到情感相类似的诗句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类似情感的诗句,加深体会。
如教授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诗,逐字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出现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数词“千”与“万”是虚指,这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还有哪些诗文中也用到过数词虚指。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诗句。这样的做法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背诵了以前的古诗,也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还有在学习陆游的《示儿》一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此前学过的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在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此前学过的描写春光灿烂的诗句;在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描写朋友之情的诗句。
所以,在学习新的诗词之时,自然地渗透对之前学过的诗词的复习,既加强了对新课内容的理解,也巩固了学生此前的学习内容。
三、读写结合
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又或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诗中描绘的场景可以进行描写或续写,对于诗中蕴含的道理,可以联系自身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
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通过逐句品读,学生发现了诗句采用了“寓问于答”的写法,全诗将诗人的问隐藏了起来,只写了童子的答。学到此处,可以引导学生将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描写贾岛寻找隐者的经过。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能更加深入体会出贾岛对隐者的仰慕之情。
四、激发兴趣
1.享受诗词
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把学习定义成任务,如果教师在教授古诗词之时,“从审美情趣出发,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使学生把学习古诗词当成是一种享受,那无疑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一同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一起感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人独钓一江秋”的孤独;一起享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趣味;一起思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诗词的趣味。
2.创新方式
在班级中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古诗词的比赛,如古诗诵读会、看图诵诗会、观题诵诗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赛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在比较轻松的氛围当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背诵积极性变得更高了,自然也就越来越愿意学习古诗词了。
3.激励措施
浅谈低年级语文的古诗教学 篇12
一、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比较短,学习兴趣也比较不稳定,特别是在语言精湛细腻、意境丰富深邃的古诗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因此,在小学低年段的古诗教学更应该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
1. 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整个班级中营造古诗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早读时我带着学生们大声地朗诵古诗。午读时间是专属于孩子和古诗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我给孩子们播放古诗的动画朗读,孩子们不但听到了古诗,还看到了古诗,不但激发了他们理解古诗的积极性,而且为以后古诗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每天放学排好队,孩子们大声地朗诵古诗,整齐地放学。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使孩子们主动地想了解古诗,学习古诗。
2. 课程整合,改变学生学习古诗方法。
音乐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唱《登鹳雀楼》、《春晓》。美术课上老师指导孩子们画《村居》、《春晓》,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孩子们有节奏地跳起古诗皮筋舞。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古诗也能用歌声唱出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还能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低年级孩子就喜欢新奇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不再单一地一遍一遍地枯燥背诵,自然也就对古诗的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低年级孩子刚刚步入小学,进入学习的起始阶段,我们作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就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古诗的熏陶下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以读为本
小学的阅读教学比较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整体感知,通过“读”来获得感悟,通过“读”来培养语感,通过“读”来熏陶情感。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单靠老师一句一句地串讲,根本行不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借助反复诵读来更好地识字,更好地学词,更好地析句,更好地理解内容。
1. 多样诵读,读出韵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主动学习。所以,在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都让学生主动去学。在初读古诗时,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对照每个字的拼音,读准每一个字,读好每一个词,读顺每一句诗句。自读后进行检查,通过个别读,不仅检查字、词、句,还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语气和标点停顿,找到朗读古诗的节奏,并让其他同学讲评,指出、纠正读错、读破的字词。之后,我在黑板上标画出古诗每个句子诵读停顿的节奏符号。如《画》一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一来,学生就更直观了。之后,通过老师带读,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让学生反复读,来巩固教学效果。在指导学生的诵读实践中,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诵读古诗不但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学生爱上了古诗文,中华文化宝库中这一枝奇葩自然会散发出芬芳而持久的清香。
2. 逐句理解,读懂诗意。
通过“读”来增加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这是“以读为本”的第二个层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通过互帮互助让每一个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料,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古诗、插图及自己的日常生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象?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这样通过学生的朗读思考及小组讨论交流,找出小组成员学习上共同的难点,之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也就基本上读懂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用画面内容和亲身体验帮助其读懂诗文。如《村居》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就比较容易懂得后两句诗的意思了。
3. 细品诗句,有感诵读。
在读懂诗意之后,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每一句诗句以及诗句蕴含的内在情感,和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古诗的词句,展开想象,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已有的情感体验用心去读。如《村居》一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学生回忆或想象一下自己放风筝的快乐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春天里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在这种美丽景色中的感觉,然后带着这种陶醉的心情和表情去读这句诗。之后,可通过带读、试读、男女生诵读比赛等方式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激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识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指导识字和写字是重中之重。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也同样重要。尽管学生在读诗文的过程中,对生字的认识已有一种轮廓印象,但要继续对生字的音、形、义做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因此,在古诗教学中,针对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的指导,也是一个教学重点。
1. 巧用方法记字型:
象形法,采用简笔画、图片、动作等帮助记忆。如“火”字,可画出一堆木柴和火苗来帮助记忆;游戏法,即利用生动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2. 反复书写记生字。
让学生用田字格书写,并注意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和运笔方法,反复书写。书写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书写后,当堂相互评价,纠正错误。这样把写字过程穿插中古诗教学中,有动有静。
总之,每一样教学都要符合其特点,低年级古诗教学也一样,要符合学生年龄小及其学习心理相对较弱的特点,紧紧抓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更加注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善于乐于去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更加主动,真正学到读书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
摘要:古诗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文学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独特的耀眼的明珠,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滋养着无数中华儿女,它以其精湛而细腻的语言,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思维风格,成为了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古诗的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抓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更加主动,真正学到读书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谢斯燕.低年级古诗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0,(34).
[2]史延峰.如何进行低年级古诗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5).
【高年级古诗文教学】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教学经验总结06-21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5-14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7-02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07-28
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08-30
六年级古诗文复习材料10-23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习题05-15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文05-29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08-30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