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2024-05-20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共10篇)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晓、村居)第一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雨后的早晨,从香甜的春睡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漂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这剪辑的“春之声”,正是那“春意闹”的画外音。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揭示题识字。“古诗两首”中,“古、诗、首”是生字,第二首古诗《村居》中的“村、居”也是生字。所以在揭示和理解题过程中即可指导认读个生字。可先对“古诗”作简单解释,再结合“几首歌曲”、“几首儿歌”、“几篇文”等对“首”作简单理解,最后出示两首古诗的题目。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读古诗,认读诗中的生字。

(3)出示生字条中的生字,引导识记。

2生字的识记

(1)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如: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3识字的巩固

(1)利用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2)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识记。如: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处长见闻

乡村居住大醉烟花童话散步

(3)在读、背古诗的过程中巩固生字的识记。

4写字指导

本6

个要写的字,各有各的特点,可逐一进行指导。“古”字横要长而凸;“声”字上为“士”字,不是“土”字,应写得上横长、下横短;“多”字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

——把捺拖长;“知”字中,口在右边偏下,不能写得太高;“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得垂直且稍长。

(二)朗读感悟

本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可让学生结合文插图,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可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或者“体会到什么”。学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可简单讲解。

《春晓》诗意含蓄,情真意切。朗读时,速度可稍慢,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三句声音较实,二、四句声音较虚。每一句第二字可适当拉长,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的空间。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

《村居》较为明快,朗读时可适当将情绪外露,读得轻快、流畅,体现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可在每句诗的第四个字后稍作停顿。注意读好韵脚“天、烟、鸢”。

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特别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可提醒学生对咬准字音要一丝不苟,并让他们反复练习朗读。教师可通过同桌互相听读、有针对性地抽查、鼓励到台上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两首古诗的背诵难度不大,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

(三)实践活动

1前活动

外读背几首古诗。

2.中活动

比比谁背的古诗多。先分小组比一比,再推选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

1学了前面几篇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谁能读准?(春—村)

板书:春晓村居

(二)学习生字

1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运用“利用熟字学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字音:翘舌音“诗、首、处”;平舌音“村、醉、散”

(2)字形:

组合:古(十口)眠(目民)闻(门耳)村(木寸)

居(尸古)烟(火因)童(立里)

偏旁:诗—讠醉—酉忙—忄

(3)字义(用田字格中的字作扩词练习):

古()()()声()()()

多()()()处()()()

知()()()忙()()()

(三)朗读古诗

1范读

2自由读(读对、读顺)

3自愿读

4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四)理解古诗

1自读《春晓》、《村居》。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3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五)感悟欣赏

看文插图,听配乐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六)扩展活动

有条的班级可合作制作风筝,开展放风筝活动。

五、资料袋

1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享年2岁。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和李白、杜甫的称赞。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2高鼎

清朝诗人。

3风筝

风筝源于我国,又名风鸢、纸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算是风筝之祖了。五代时李邺在宫中,以线放风筝为游戏,并在鸢头上挂竹哨,当风筝升空,风吹竹哨,发出动听的筝鸣,“风筝”一名便由此而来。

到了唐宋,放风筝十分盛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道:“西楼一夜风筝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苏汉臣的《北事通》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放风筝的场面。

明清时风筝渐趋全盛,制作精巧。慈禧太后曾叫民间风筝艺人魏之泰做“女寿星骑仙鹤”的风筝。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述了一群天真活泼放学归来的儿童在春风、春光中放风筝的场面,读后令人叫绝。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2

2、古诗两首之《春日》

【文本解读】

《春日》是宋经纪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称赞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事理。古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布满了勃勃生气,表达了笔者对万物清醒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舒畅。全诗讲的是笔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穷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本人的哲理思虑。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暂且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事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虑,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鲜艳和生机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加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惟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故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设计理念】

1、古诗教学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的理解,体悟更深的情感,发挥它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赏春

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

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

二、咏春

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花似锦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拂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徐来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红杏闹春 春意正浓

春江水暖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风轻拂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读得最好听。

【以大量的成语,加深对春天的感悟,为学习古诗做准备。】

3、是啊,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春日》)

4、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 (板书题目)

5、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6、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到底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天的图画呢?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读一读古诗,并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看看你能品出一个怎样的一个春天来。

7、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古诗。

【学习古诗有很多的方法,读的方法、看注释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等,在教学中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

三、品春

(一)交流: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春天?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

预设一:阳光明媚的春天

1、“胜日”指的是怎样的日子?(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2、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来到了哪里?(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来做什么了?(来寻找美丽的春天,也就是来春游,踏春了。)

3、春游你开心吗?想象下作者此时的心情吧。(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

4、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吗?

预设二:焕然一新的春天

1、你觉得哪些景物都焕然一新了?(花、草、河水,眼前的一切)难怪作者会发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叹啊!

2、这一句难道仅仅写出了万物更新吗?还写出了什么?(春天来得非常的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时)

3、一下子就焕然一新了,让作者感觉到了什么?(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4、让我们也一起来惊叹惊叹吧!

预设三、春风拂面的春天

1、“东风”应该是怎样的风?你能感觉出来吗?

2、作者也觉得春风是很容易就能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的。

3、此时闭上眼,春风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你,你的心情如何?(轻松、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4、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春风吧。(多媒体展示春风轻拂万物的情景)

5、让我们读出这种感受来。

预设四、万紫千红的春天

1、“万紫千红”这个词你熟悉吗?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以“描绘了怎么样的一个春天”为主线,铺展开来,在学生的丰富想象中,28个字的古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脉络清晰,中心明确。】

(二)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的脚步,漫步泗水河滨,带着你自己的感受,来赞美如此美丽的春天吧。

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四、惜春

1、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学生自由说)

2、是啊,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自然愉快,同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诗人写诗都带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诗人的个性、心情、处境始终体现在他的诗文中。在鉴赏诗歌中,常常因为诗人不同,而表达、意境、风格等都不同。学一首诗认识一位诗人,为以后学习同一位诗人的诗打下基础。】

五、悟春

(一)人类渴盼着春天的生机活力。花枝招展的春天,赋予动植物以情意,更赋予了人们蓬勃向上的神往。从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古人描摹的一大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读一读)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温庭范《题望苑驿》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辛弃疾《满江红》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卢道悦《迎春》

其实,古人许多写景的文章,不仅仅为景而写,在诗中蕴藏了作者的思想情思。让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两首诗中,通过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乡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万物更替)

【通过感悟不同的诗人的诗句,让学生明白,古人写诗“寓情于景”的道理。】

板书设计:

春日劝学

南宋朱熹

春光明媚

焕然一新

东风拂面

万紫千红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3

教学目标:

1、读准4个生字的音,能正确书写“咏、碧、妆”等生字和“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能有感情背诵和正确默写两首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意,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4、感受春色无边的美好景象,体会诗人寻春的愉悦心情。教学重点:

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引入: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学生个别背诵)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先学习《咏柳》,它的作者是唐朝的贺知章。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咏柳 唐 贺知章(学生齐读诗题1遍。)

3、学习写生字:咏(用口吟诵)

4、释题:咏柳就是描写柳树,赞美春天。

二、初读

1、出示《咏柳》:借助音节,自己练习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

(学生自由读

个别读

齐读)

2、随机正音:裁

三、组织学习

1、回忆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学生个别说)

2、小结学法。

3、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学古诗,用——?标出疑点。(学生自由学习)

4、相互释疑。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置疑问难。

六、指导书写: 碧(猜字谜:王白二人石上坐)

妆(打扮,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裁(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第二课时

一、以旧带新,导入古诗。

(一)读春。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谁来做能干的小诗人背一背?

(二)导题。

师:是啊,春天好美!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春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颂春的精品诗,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板书:春日。)

(三)解题。师:读了课题,“春日”两个字给你怎样的一个画面?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

(一)诵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

2、全班交流读诗,个别读——纠正读——个别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二)整体感悟,体会心情。

师: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踏春时的心情吗?(生说)

三、精品细读,感悟意境。

(一)自学自悟,小组交流。学习提纲:(课件出示)

(二)自学汇报,集体交流。

师:你读懂哪句话?从哪里找到体现诗人心情愉快的词、句?

1、展开想象

2、激趣引读

四、总结升华,指导背诵。

(一)师:万紫千红的春天是谁送来的?如果你是春光中的一份子,有什么话对春风说?

(二)读诗:

师:让我们把所有的话语化为这首诗,读。(配乐)师:让我们看着刚才一起合作创造的配画来吟诵。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咏柳

春天真美啊!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所

要表达的感情。

学习重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ppt 师导案 生学案

自主学习(7分钟)

本文写作背景: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

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1、小组里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结合以下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茅檐:

醉里:

吴音:

相媚好:

翁媪:

锄豆:

无赖:

3、解题

“清平乐”是------,------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清平乐”的“乐”要读成“------”,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引导学生读熟古诗词,理解大意。

2.引导学生探讨并适时点拨。

1.朗读词后,说说这首词上片主要写了什么?下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了解写作背景,你认为作者想要通过本文表达什么感情呢?

1.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班级展示汇报。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桌互批,纠错。

2.集体纠正存在的问题。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句子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想象一下,描绘出来。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美,并背诵古诗;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教学难点:

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理解诗句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挂图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2、课前查作者资料;

3、预习生字;

4、查诗句中词语解释和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读唐诗》

2、师:孩子们课前老师播放了一首歌曲是《读唐诗》 听说你们班同学积累的唐诗非常多,那我们对对诗如何?

3、教师说前一句,学生对后一句

师:“春眠不觉晓”(春晓)

生:“处处闻啼鸟”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 :“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

生:“当春乃发生”

师:“人面不知何处去”

生:“桃花依旧笑春风”

4、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多呀!细心的小朋友听出这些唐诗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呢?生:春天

师:今天请同学们跟随唐代诗人贺知章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吧!

二新授知识:

(一)出示课题,解读课题

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题目是“咏柳”

2、和老师一起书空《咏柳》。

3、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歌颂赞美柳树,那《咏鹅》是什么意思呢?歌颂赞美鹅。咏梅是歌颂赞美梅花。咏春是什么意思呢?歌颂赞美春天。

(二)介绍作者简介

1、师: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了解到贺知章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

2、学生回答:

唐代诗人,书法家,“四明狂客”善于写景,作品有“采莲说”“回乡偶书”

3.个别学生背诵“回乡偶书”

(三)学习会认的字:

1、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到篆书、楷书,再到现在的印刷体。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字吗?

2、出示我会认的字的汉字演化。交流这些我会认的字的识字方法。

3、春天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放风筝吧。会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个别学生领读,全体学生跟读。

(四)朗读古诗

1、把学习的生字宝宝带入古诗中。仔细听老师示范

朗读。教师提出问题: 一这首诗是几言诗?二哪些地方有停顿?学生回答问题.2、练习朗读。自由朗读时画出节奏标记,然后教师

订正,教师一句,学生一句。教师提问:找出古诗的韵脚的字是哪些?(高 绦 刀)(自由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古代诗人读诗就是吟诗。吟诗是品诗的过程。所以读诗的时候速度要慢下来。

(五)讲解诗意,品读古诗:

1、孩子们,通过预习,你明白了哪些词的意思呢?

碧玉,翠绿色的玉石。装,装扮打扮。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丝绦;用丝织成的带子,文中指柳树的枝条细长而柔软。裁;裁剪的意思。个别学生读古诗的一二句。教师讲解诗句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的丝带。

2、孩子们,你能体会到作者笔下柳树的美吗?带上

这种感情再读一二句。个别学生读,全体跟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同学们,这两句诗中,有个别词语运用的特别好,在文中圈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与同桌交流交流好在哪里?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碧玉就是色彩美,绿丝绦

就是形态美。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典型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吗?学生回答:比喻句,把柳树比作绿色的玉,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绿丝带。假如你是贺知章笔下一棵高大的柳树,你怎样介绍自己呢?个别学生回答。

4、在读古诗的后两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又细又软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引导学生再读后两句。读后两句诗,讲解设问句。(自问自答)学生举例说明。

5、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巧妙想像赞美了柳

叶,又歌颂了绿色的春天,让我们带出这种感情再读读古诗吧!

6、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还剪出了什么呢?

7、金灿灿的油菜花;雪白雪白的梨花;剪红了桃花;

剪绿了小草。剪出了满园的春色。

(六)知识拓展:

1、(课件配乐诗)我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沐浴在春风中。来到小河边,一片片绿色迎面扑来。淡绿的、浅绿的、深绿的、翠绿的、墨绿的,绿的那样妩媚,绿的那样动人,绿得连空气都染上了绿色的味道。一株高大的柳树映入了眼帘。真是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一说。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回答。

3、组织学生有感情背诵古诗《咏柳》

(七)教师总结:

通过描绘早春二月,柳树的美丽姿态。赞美了生机

盎然的春天,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美。突出了柳树的绿。

三、学写生字;

1  汉字演化。观察绿字的笔画、结构。

2、提问怎样识记生字呢?

3、写绿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4、教师示范写绿字,提问组词。

5、教师组织学生练习。随机纠正绿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咏柳》。

2、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

3、拿起画笔,把诗人笔下的柳树的美景和春天的美景画一画。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6

第一课时:认识时间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 知道1时=60分

学习内容

课本81页例1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时间,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1、 在上新课之前呢,我们先做一个报数游戏,以开小火车的形式5个5个的报数,从5报到60.(同学们报的真好,全班一起说一遍)

2、 钟面上细细的长长的针叫什么针?(分针) 短短的粗粗的针叫什么针?(时针)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7时)

3、 仔细看啊!两个数字之间为一个大格。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我们的小朋友真棒!)

二、 口述目标

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知道1时=60分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你们真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那就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的自学,咱们比一比自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三、 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把书翻到81页

手指例1的钟表

(1)观察例1中的钟表图。

想一想:钟面上的长针指向数字几?短针指在数字几和几中间,所以它是几时多一些?好!仔细听,分针每走1小格时间是1分,分针走2格时间是2分,那一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是几分钟?为什么?思考好的请做好!

再想: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从12走到2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走到3呢?走到4呢?走到5呢?…….那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想好的请将数一数下面的第一个钟面上的括号补充完整。做完的请坐端正。

(2)讨论:数一数的第一个钟面是怎样填的,为什么?

小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分针每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那一大格的时间就是5分,也就是5个5个的数。

(3)请同学们手指“数一数” 第二 、第三个钟面

仔细看,长针走了几个大格,指向数字几,是几分钟?短针指在数字几和及中间,是几时?再看,时间的常用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是怎样写的?在电子表示法中,当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要在冒号后面的第一位补什么?第三钟面自己观察。

讨论并小结:常用表示法有数字和汉字,电子表示法有数字和两点(冒号),在电子表示法中,当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要在冒号后面的第一位补0.

(4)小手指上拨一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当分针从12走到6又回到12时,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了几大格?是几时?它们有什么关系?

师总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也是60分钟,也可以说是一小时(板书)

1时=60分

四、 先学

1. 看一看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3. 检测:(做一做)书83页第1(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动手操作)

师巡视发现问题以备后教。

五、 后教:评议

1. 学生更正: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2. 讨论(议一议)

(1)认为这种写法正确的请举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认为错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错在那里了。

(3)同桌检查,统计正确率,有错的同学请订正。

小结:同学们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当时针指在两个数中间时,几小就是几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数一数走了几大格,也就是有几个5,然后合起来就是钟面上的时间。(板书)

六、 当堂训练(练一练)

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完成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

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七、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分针:1小格是1分钟     1大格是5分钟

时针:1大格是1小时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7

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感知青蛙的生长过程。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的方法选择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美的导入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美的发现

(一)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二)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 ”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三)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四)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三、美的升华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美的导入

复习生字词。

二、美的发现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

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 快活地 ”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三、美的升华

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2、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3、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板书设计: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鲤鱼

乌龟

青蛙 真正的妈妈

练习设计:

1、说一说,写一写。

例: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已经 。

已经 。

2、我会填。

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

(1)、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 )。

(2)、李老师到我家走访,我连忙( )。

(3)、过路的人钱包丢了,我捡起来( )还给了他。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8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5分钟)

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毛主席是我们国家的主席,就像我们现在的胡锦涛一样,是他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个故事的一篇文章。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板书课题)(这位就是我们故事里的毛主席。)(2分钟)

二、新授: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齐读两遍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2分钟)

2、听老师范读:“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全班分成三组,一组回答一个问题)(3分钟)

3、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价并回答: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4、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二段,其他小朋友评价并回答: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全班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6、自由朗读第2、3段,回答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出示文中插图)读好碑上的话。(3分钟)

6、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分钟)

7、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5分钟)

8、全班带感情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乡亲们

不忘

故事:1933年毛主席来到瑞金市沙洲坝后,他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主席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主席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主席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

第二天,毛主席带领战士和村子里的人挖井,毛主席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后来,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又把木牌改为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饮水思源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美好的生活。记住所有爱我们和关心我们的人--

我们的先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恩情。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9

授课人 :左兴东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古诗《乞巧》,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故事。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乞巧》,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故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谁起来背一首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这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9课古诗两首。先学习生字。

二、出示我会读和我会写让学生读字组词。

三、出示古诗:

1、学生读古诗先试着背诵。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3、学生自己读说你读懂了什么?

4、把古诗句中不明白的词语的意思写出来,学生根据字词的意思说一说古诗句的意思。(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2、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3、不理解“穿尽红丝几万条”)

5、如下: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6、乞巧节是古时候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节日啊?(六一儿童节)想想你们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周围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学生自由说)那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再读读三、四行。(学生再次读)

5、反馈。

a、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指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b、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什么多?(红丝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

c、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指名读,齐读)

四、练习

1、背诵古诗和说古诗的意思。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0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二、教材说明

本是一首古诗,作者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诗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作者先写早晨的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背诵文。

三、教学建议

前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觉。准备本生字卡片、放大的文插图和配乐朗读文的录音带。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的“声、知、少”都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鼓励学生用熟字或生活积累自己设法记忆字形。如,用“小”记“少”,用窗外的雨点形象记住“雨”。

要提醒学生注意易混淆之处:“声”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弯钩;“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夜”的第四笔是竖,不是竖提。

2写字教学

有的字重点笔画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在指导学生观察范字时,可提醒学生抓住这些笔画,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声:声声声声声。

朗读指导

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可以通过教师朗读或录音朗读进行示范,再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早晨醒来听到鸟叫、想到花开的心情来读,语速稍慢,“晓、鸟、少”的字音适当延长,读出古诗的节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复习巩固生字的练习,可放在教过生字后进行。让学生先把每个生字读一读,数一数笔画,再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第四题填空,应在熟读背诵和书写生字以后进行。

扩展活动

咏春的诗不少,学完本的《春晓》后,可在《学习园地》中介绍一些描写春色的诗句,注上拼音,让学生读读背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时安排

教学本可用1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有助于学生阅读、体味

1简介作者孟浩然。

2根据诗意编故事讲述。

大意是孟浩然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着,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觉天亮了。起床后,边听边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雨声,走到窗前,边看边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名诗《春晓》。

3范读文。

4猜猜看:题中“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读古诗,学字词。

6背诵古诗,完成练习。

角色扮演、情景体验

范读全诗。

质疑问难:哪些读懂了,还有哪些读不懂?

创设情景,体会诗的意境:教师说诗意,学生扮诗人念出诗句。

上一篇:浙美版美术教案下一篇:《以感恩心做人 以责任心做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