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古诗

2024-06-23

有效教学古诗(共12篇)

有效教学古诗 篇1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奠基时期, 抓住这个时期,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能力, 有目的、有效果地进行美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 教师通过有效朗读, 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之美;运用直观教具,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创设学习情境,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借助反复朗读, 使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现在的古诗教学中, 一些教师过度地注重对古诗只言片语的意思进行讲解, 让学生记忆单个字词、句子的意思, 影响了学生整体感知古诗之美。古诗作为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形式, 讲究合辙押韵、平仄格律, 集中体现了汉语的语言之美, 所以, 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 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安石所写的《元日》这首古诗时, 教师先对古诗的意思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过年热闹场景的古诗, 这首古诗欢快活泼、气氛喜庆, 大家能不能大声地朗读, 借助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感受古诗中那种喜悦的心情呢?”“好!”学生们齐声回答。“那下面就给同学五分钟时间, 认真地朗读, 可以同桌之间相互听读, 争取达到背诵的目的。”同学们情绪高涨, 开始了自由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发现, 古诗的最后一个字中“除”、“苏”、“符”韵母都是“u”, 而且停顿节奏也是统一的, 读起来很顺口, 读完了上一句, 下一句自然就读出来了。教师表扬了学生, “同学们, 老师发现大家都认真地读这首古诗, 并且发现了古诗中的秘密。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再次感受古诗的韵律。”在这样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们发现古诗的语言很有特色, 感受到了语言美。

二、运用直观教具, 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的语言简洁凝练, 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 却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 具有很好的记忆力, 但是理解与领悟能力还比较薄弱, 大多是信赖于形象思维, 对于古诗这种高度概括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境, 只是通过朗读还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例如, 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古诗时, 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让学生先在自己预习时就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景。在课堂上, 教师又借助多媒体设备, 先对同学们收集的图片、文字进行了一些展示, 然后通过一个短小的视频, 集合了声音图像信息, 对洞庭湖的美景进行了动态的展示。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这种美景当中之时, 教师播放了《望洞庭》这首古诗的配乐朗读, 让学生凝神静听, 想想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感受景色之美。学生们在音乐的感染中, 听着诗句中的“天空、明月、湖水、青山”这些景色, 加上之前的铺垫准备, 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一幅银光闪闪, 湖面水平如镜, 水天相接, 连成一片的美丽景色。“同学们, 洞庭湖的景色美不美?”教师启发强调, 学生们说:“美!太美了。”“这宁静、美好、和谐的景色, 谁忍心去破坏呢?”“是的, 我喜欢这种宁静的美。”学生们有感而发, 体验了古诗的意境之美。多媒体、电视、投影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古诗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借助这些高科技设备, 展示各种图像、视频资料, 为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古诗在简洁的语言中, 除了描绘出不同主题的意境, 更主要的是抒发诗人心中各种的情感, 这也是很多古诗为何可以成为千古绝句, 一代代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在小学古诗教学中, 也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 激发学生对于古诗中思想情感的亲身感受, 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例如, 在学习小学五年级的《黄鹤楼送别》这首古诗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进行了一些铺垫, “同学们, 如果你们的好朋友就要离开去其他地方了, 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受!”“舍不得!”学生们各有说法。“在唐代, 李白和孟浩然偶然相遇, 非常谈得来, 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是, 有一天, 孟浩然要离开了, 李白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应该也会难过!”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古诗《黄鹤楼送别》,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李白的心情和感受。”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朗读古诗, 让学生先试着说自己的理解, 再对古诗进行了重点词句的解释。学生们对于古诗中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获得了比较深切的感知, 体验了情感之美。借助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中, 内心受到环境的感染,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情感, 体会诗人的感受, 懂得诗人的思想境界, 领略其中的美感。

有效教学古诗 篇2

一、古诗教学基本模式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分六步进行: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三)、自主学习,明诗意。(四)、想象诵读,悟诗情。(五)、创设情境,入诗境。(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二、古诗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今天马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孙老师执教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八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七律诗”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像今天的马老师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孙老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红军长征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实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马老师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孙老师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大连市小学语文质量评价标准在各年级的积累要求中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该年段积累诗文的数量及途径。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今天的两节课在方面都做到拓展。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古诗词有效教学初探 篇3

第一步: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古诗词创作的年代比较久远,只有了解作者写作诗词时的社会环境与当时的处境,才能在心底里贴近作者。鉴赏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作者写作诗词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遭遇,了解了这些就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从而为深入鉴赏诗词,明确主题铺平道路。如鉴赏《诉衷情》一词时,应向学生介绍作者陆游,知道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的生平情况。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第二步:指导吟诵,鉴赏语言

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诗词语言的鉴赏首先立足于吟诵,通过反复吟诵,在多读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诗词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把诗词诵读节奏的划分方法与规律传授给学生。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种短小的句式,急促的节奏,高昂的声音,本身就让人产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感觉,表达了诗人高唱入云、雄浑博大的气魄。吟诵诗词,还可以配以基调一致的中外名曲,更能展现诗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其次,诗词语言的鉴赏还要在关键词语、诗句的品味上下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含有诗眼或词眼的句子来突破,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如陆游《诉衷情》一词中的“胡未灭”的“未”字,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的“先”字,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的“空”字,饱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与某字比较起来,试评论高下优劣”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鉴赏步骤:一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二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三是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样,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第三步:激发想象,再现意境

诗词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形成一个个意象,配以读者的想象,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诗词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我们把诗中的意象组合起来,眼前好像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时值深秋,在一片死寂之中,那号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设计如下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再现意境的步骤:一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二是概括诗词中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的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三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的情感进行适当的分类,如可分为忧国伤时类、建功报国类、思乡怀人类、生活杂感类、长亭送别类等,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之后,学生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时就会容易一些。

第四步:融身意境,领会主旨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融身意境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把握意境的三个方面:景,情,境。景,就是指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境,就是指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情,就是指诗中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其次,循序渐进,分三个层次欣赏诗歌: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出的部分补充出来,使之趋于完整;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如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先描绘了七种事物——黄莺、红花、绿树、山村、水乡、酒旗、春风,这些构成了“江南春景图”,后面接着又写了楼台、寺院等,这样描写使江南春天的优美景色又蒙上一

层神秘的面纱,给人以启示和联想:难道诗人就是要表现美景?这样多的楼台、寺院是怎样修建起来的?为什么要修建?这样追问,联系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就可以感受到诗人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意图:诗人感叹晚唐皇帝的腐朽,批判了统治者,从而鞭挞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修建寺院,劳民伤财求神的愚蠢行为,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第五步:分析手法,辨析技巧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在教学中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等。如曹操的《观沧海》,实写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由此而产生的虚写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虚实结合,不但扩大了诗的意境,而且更好地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浩浩气势。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属于直抒胸臆。而《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则属于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其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说,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等八种。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离别故乡,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对面来写,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再次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说,有象征、联想、想象、抑扬、衬托、对比、渲染、用典等。如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化用了典故,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一位是伊尹。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强了信心。在教学本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用典的作用,更好地把握诗的主旨。

最后从结构模式的角度来说,有卒章显志、结构对比、伏笔、照应、层层渲染、铺垫等。如李白《行路难》的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采用了卒章显志的方法,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胸襟。

当然,诗词鉴赏教学是不能通过模式化操作来完成的,上述的鉴赏步骤仅供参考,以达抛砖引玉之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灵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开创诗词鉴赏教学的广阔天地。

古诗词有效教学初探 篇4

第一步:介绍作者, 了解背景

古诗词创作的年代比较久远, 只有了解作者写作诗词时的社会环境与当时的处境, 才能在心底里贴近作者。鉴赏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作者写作诗词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遭遇, 了解了这些就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从而为深入鉴赏诗词, 明确主题铺平道路。如鉴赏《诉衷情》一词时, 应向学生介绍作者陆游, 知道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 无奈请缨无路, 屡遭贬黜, 晚年退居山阴, 有志难申的生平情况。作这首词时, 词人已年近七十, 身处故地, 未忘国忧, 烈士暮年, 雄心不已, 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 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 雄心无人理解, 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 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 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第二步:指导吟诵, 鉴赏语言

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 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诗词语言的鉴赏首先立足于吟诵, 通过反复吟诵, 在多读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诗词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把诗词诵读节奏的划分方法与规律传授给学生。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这种短小的句式, 急促的节奏, 高昂的声音, 本身就让人产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感觉, 表达了诗人高唱入云、雄浑博大的气魄。吟诵诗词, 还可以配以基调一致的中外名曲, 更能展现诗的音韵美和语言美, 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其次, 诗词语言的鉴赏还要在关键词语、诗句的品味上下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含有诗眼或词眼的句子来突破, 古人写诗词, 尤其注重炼字炼句, 力求一字传神, 一句传神。如陆游《诉衷情》一词中的“胡未灭”的“未”字, 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的“先”字, 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的“空”字, 饱含作者的满腔悲愤, 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设计如“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与某字比较起来, 试评论高下优劣”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鉴赏步骤:一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二是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三是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样, 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 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第三步:激发想象, 再现意境

诗词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 它以语言形成一个个意象, 配以读者的想象, 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诗词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想象,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我们把诗中的意象组合起来, 眼前好像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时值深秋, 在一片死寂之中, 那号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晚霞映照着战场, 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 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 呈现出一片紫色。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设计如下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再现意境的步骤:一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二是概括诗词中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的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三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的情感进行适当的分类, 如可分为忧国伤时类、建功报国类、思乡怀人类、生活杂感类、长亭送别类等, 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之后, 学生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时就会容易一些。

第四步:融身意境, 领会主旨

所谓意境, 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 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融身意境是有条件的。首先, 要把握意境的三个方面:景, 情, 境。景, 就是指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境, 就是指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情, 就是指诗中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其次, 循序渐进, 分三个层次欣赏诗歌: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出的部分补充出来, 使之趋于完整;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如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 先描绘了七种事物———黄莺、红花、绿树、山村、水乡、酒旗、春风, 这些构成了“江南春景图”, 后面接着又写了楼台、寺院等, 这样描写使江南春天的优美景色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给人以启示和联想:难道诗人就是要表现美景?这样多的楼台、寺院是怎样修建起来的?为什么要修建?这样追问, 联系所学过的历史知识, 就可以感受到诗人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意图:诗人感叹晚唐皇帝的腐朽, 批判了统治者, 从而鞭挞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 修建寺院, 劳民伤财求神的愚蠢行为, 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第五步:分析手法, 辨析技巧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在教学中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等。如曹操的《观沧海》, 实写有“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由此而产生的虚写是“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这样虚实结合, 不但扩大了诗的意境, 而且更好地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浩浩气势。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属于直抒胸臆。而《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则属于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其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说,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等八种。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两句, 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离别故乡, 怎能不无限留恋, 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 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 怀着深情厚谊, 万里送行舟。从对面来写, 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 言有尽而情无穷。

再次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说, 有象征、联想、想象、抑扬、衬托、对比、渲染、用典等。如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化用了典故,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 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 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 一位是伊尹。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 又给诗人增强了信心。在教学本诗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用典的作用, 更好地把握诗的主旨。

最后从结构模式的角度来说, 有卒章显志、结构对比、伏笔、照应、层层渲染、铺垫等。如李白《行路难》的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采用了卒章显志的方法,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胸襟。

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5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末,都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如教《画鸡》一课时,新课伊始,教师可播放《大公鸡》这首歌,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唱的是什么动物。这立刻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如在学习《夜宿山寺》一诗时,课中当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渐趋分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该如何动作配诗,并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让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又如《梅花》一诗的教学快结束时,教师便让每个学生动手画一枝梅花并涂上颜色,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涂鸦,画后再展示画得好的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不仅检查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而且激活学生对学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课虽终趣未完。

二、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识写结合,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

语文课标指出:认识生字和指导生字的环节,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古诗教学中一定要匀出一定份量的时间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对诗中带有新笔画或新偏旁的字重点指导,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如学习《画》一诗中,可在学生对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带有“春字头”的生字---“春”,放手让学生试写,教师再板演示范。还可利用汉字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分析辩认,记忆记形,如“人”这个象形字让学生与现实中人双脚分开站立的形象相联系,让他们自已发现字形书写方法。而在指导书写时,一定要充分发挥田字格的作用,让每个学生注意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和运笔方法,并让学生动手写上2-5个。每次书写前教师应强调坐姿及执笔姿势;书写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书写后,教师将有代表性的作业投影出来,当堂相互评价、纠正错误。学生从中悟出写字的一些基本规律,有质量地完成写字任务。这样把写字过程穿插在古诗教学中,有动有静,学生脑力劳动得到调节,学生情绪高涨,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总之,低年级古诗教学一定要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心理原理,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古诗教学 篇6

【关键词】古典诗歌;知人论世;诗歌文体;教材整合;时代气息

古典诗歌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遑论应试,诗歌教学对学生心智的成长也至关重要。但实际的教学情况是:教师教得费力,花的时间多,学生却兴味索然。这与诗歌本身的特点有关,诗歌本身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是灵性的产物,“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如果老师解读诗歌也不做精细的分析阐释,一味笼统模糊地让学生“品味”“感悟”,说不出诗歌精妙的所以然,长此以往,学生便觉得学诗和不学诗一样,便会失去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学生的想法也颇值得深思,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们觉得诗歌与诗人都与自己隔得太远,有距离感,陌生感,读诗与做题都如同猜谜。

诗歌看上去很美,教起来却很难。如何有效进行诗歌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谈一谈高中古诗词的有效教学。

一、知人论世,用亲切鲜活、生动感人的诗人形象来打动学生

在向学生介绍诗人生平经历时,可以重细节,重描述,尽量有声有色,而不是“生卒年月”“文学家”“著名诗人词人”等冰冷而刻板的传统介绍。例如在讲解《琵琶行》时,我给学生讲了《酉阳杂俎》里的一件趣闻:唐朝有一位纹身奇人葛清,极爱白居易的诗,自脖子以下,浑身纹满了白诗。原来古代也有这样疯狂的超级追星族,白居易诗歌的流行程度、传唱程度可见一斑,古人的形象也亲切可爱了起来。我让学生阅读的作品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冯至《“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等,并提供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和《遥远的绝响》两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语文教学无需急功近利,从长远来看,诗人的人格魅力会熏陶与滋养学生,并且对诗人的隔膜与陌生感消失后,学生才能由亲近其人到爱读其诗,最后收获感悟。

二、贴近诗歌本身,根据诗歌文体特征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诗歌这一文体与小说和散文有很大区别。反复吟咏,领悟音韵美;鉴赏语言,领悟语言美;赏析意象,体悟画面美;品味意蕴,领悟情感美,这些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把古诗里的“美”捕捉到了,赏析足了,才能真正把古典诗歌的审美任务落到实处。尤其是诗歌的“空白处”“跳跃处”是学生要理解的难点,也是诗歌的精妙之处,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吟诵涵咏,揣摩分析。

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其中“同”字蕴含的深刻含义是诗歌的“留白”之处,是疑难点,需要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探究。学生对“同”的理解可能局限在两人身世遭遇相同上,其实“同”还体现在二人都有相同的高超的音乐素养,琵琶女技艺高超,以声传情,若诗人没有一双善听的耳朵,也就不能领略琵琶女精妙的琵琶声,更不能体悟到声中之情。更重要的是,“同”体现了诗人将自己放在了与琵琶女完全对等的地位,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怜悯,而是完全平等的相知相怜,惺惺相惜,坦诚相待,引为知己,体现了一个士大夫难能可贵的真性情与人文情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唐朝社会文化背景与“同”的关系,因为唐朝时思想文化比较开放的时代,市民文化涌现,因此也为“同”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落实让学生了解、掌握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的任务,如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白描、反衬等。

三、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对于必修课本中诗词组合篇目,可不用拘泥于逐篇讲解,而是进行对比探究;在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选修)中的诗词时,可以灵活整合教材

在人教版必修宋词的教材编排上,编者是以组合篇目的形式呈现教材文本,有的是诗人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作品,有的是诗人前后期的作品。如在教《柳永词两首》时,我在学生熟练诵读的基础上设计四个问题:①写作背景有何不同?②意象选择上有何不同?③抒发的情感与方式有何不同?④同一位诗人不同诗作的风格有何不同?让他们梳理探讨,积累感悟。这样的比较探究不割裂文本,教学效率高,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避免了教师逐篇逐句讲解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并且为后面学习《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等课文提供了举一反三的研读方法[2]。

四、对诗歌的解读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为古诗注入新鲜活力,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例如古诗中有一类“登临”“登高”诗,教材中便有杜甫《登高》、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平时的练习、考试中此类诗也并不少见。我曾为学生总结过“古人一登楼,心中就发愁”的戏语。古人登临送目,目的不仅在于优游山水,登楼之感常与个人命运、国家前途、百姓遭遇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深沉的社会责任感,邈远的生命忧患意识。

只要我们教师勤于思索、乐于钻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阔。

参考文献:

[1]管然荣.如何确定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2011.3.

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篇7

一.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时下中学生处于快节奏的“读图时代”, 他们对古人的情感意趣、审美观念以及含蓄隽永的表达方式都较为陌生。因此, 使他们“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 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绝非一朝之功。然而, 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以应试为出发点的“轻文本”现象。

(一) 古诗词教学中的“轻文本”现象

过分关注作者及时代, 用分析作者、时代来代替分析作品。这种唯作者、唯背景论的诗词教学的观念忽略了创作风格的多元性。作者的创作风格并不是静态的, 一位诗人在不同阶段其作品风格也往往不同, 而即使是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也会因为诗人具体情感、心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如陆游《钗头凤》与《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高考复习资料中经常出现古诗词常见意象诠释, 而这些诠释往往会导致学生以偏概全。例如大部分资料都会提到月亮代表思乡, 而事实上这些意象的解释都不是单一的。同是明月,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杜甫的“月是故乡明”, 所表达的意思就各不相同。这些似是而非的归纳往往会使学生把一首首灵动精致、意趣各异的诗理解成了一成不变的意象, 这类用归纳代替理解, 意象符号化的做法的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时下一些古诗词教学的公开课过于追求形式的热闹, 例如诵读法的滥用。诵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但是诵读本身并不是古诗词教学的唯一目标, 更不是最终目的, 如果诵读没有与文本细读相结合, 只是注重这种课堂形式本身, 而轻文本内容, 仅仅把学生能否背诵课文, 能否模仿教师 (或录音) 朗读课文作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 则未免有失偏颇。

与此同时,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 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难以提高, 而古诗词的背诵则容易见效, 因此把古诗词教学的主要内容放在督促学生默写上, 因此, 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 默写时往往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二) “轻文本”现象的成因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 历史主义文学观是我国文学阅读鉴赏的主流观点, 阅读者受这一传统文学阅读观念的影响, 过分关注作家生平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 阅读教学的“轻文本”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高考应试语文试卷中的“保留项目”, 古诗词鉴赏一直备受关注, 备考的目的性过强往往会使古诗词教学背离本来的轨道, 而出现一些以解题训练代替文本研读, 以技巧讲授代替感悟理解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最终导致学生与文本的疏离。

二.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核心, 这个核心即新课标所说的:学生能“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 领略其艺术特色”。

其次, 要有一定的体系。目标设计要有整体意识,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 形成单元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提高, 激发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二) 注重积累, 扩大知识面

要学好古诗词, 就要让学生突破文化障碍。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明白, 为什么那么多诗人, 总是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什么那么多的雅士, 渴望与山水为伴”;而这一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深厚的积淀。

(三) 从文本出发, 细品精读

把握文本细读的原则, 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读在讲先。正所谓“书忌耳传”, “文贵自得”,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走近文本, 通过自己的涵咏品味, 走进作品中。例如,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为例, 我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然后各抒己见, 在思想的碰撞中去完善自己的理解, 最后再把感受记录下来。

其次, 师生共读。教师应该首先对文本进行细读, 形成自己的理解, 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 交换阅读体验,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还是刚才的例子, 学生对词的最后一句“一尊还酹江月”争论不休, 这时, 我顺势跟学生讲我的理解, 讲我对苏轼的了解。最后, 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没想到, 那一直在我心中洒脱如太白的大学士, 那高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大学士, 那吟唱‘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大学士, 心中却是承载了那么多的苦难。太多的话, 无法述说, 所以他无言, 所以他拿起了手中的酒, 洒向江月。”

再者, 细品慢嚼。教师要通过文本的细读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让他们进一步体会作品语言文字的韵味和张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 学生在自读环节就对“卷起千堆雪”一句进行了细读,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 如“为何是雪”;“‘堆’字可否改为‘层’”;“‘千’字强调什么”;“为何用‘卷’不用‘激’”等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不断补充想象, 对词中这一句所描绘的情境有了深刻的印象。

对文本细读的方法, 我们已有很多可借鉴的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尝试充分使用。这就可以多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 要提倡多读。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整体把握文本的重要手段,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 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得到情感的体验, 心灵的共鸣, 精神的陶冶。”诵读的方式可多样, 如范读、齐读、轮读、自由读等, 效果各有不同。范读在渲染情境方面效果较好, 齐读、轮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字音、节奏, 自由读则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

其次, 要注重拓思。阅读需要交流, 因此教师要创设环境拓宽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究。拓思的方法很多, 例如交流阅读心得, 互相讨论, 互相质疑等, 通过这些形式,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注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 不过于追求统一答案。”

再次, 要加以比较。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比较。诗人为什么用这个字, 不用那个字;为什么用这个意象, 而不用另一个意象;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同一题材的不同诗各自又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 学生对诗歌的意蕴、意境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 要勤于动笔。仅仅在口头上对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是不够的, 还要用文字或符号将思考的结果或感悟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笔, 通过动笔来达到整理思路, 加深理解的作用。动笔的形式可多样, 可要求学生写一段鉴赏文字, 写一篇阅读随笔, 也可要求学生将古诗词改写为一篇美文。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8

我国古代诗词曲赋以其优美的词句传承着我国古老文明,这正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遥相呼应。因而,根据诗词曲赋的文化内涵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寻找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思路,就成了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

一、以记为主,理解为辅

正是因为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有滋有味,所以能够影响颇深,但古诗词中文言文的使用,又给小学生的诵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唐朝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诗词中古语特征明显,词意深奥,很多教师担心,学生因无法深刻理解诗词的含义,而无法诵读。其实,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告诉我们,儿童的记忆力发展是优先于理解力的。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首先应重点训练他们的诵读能力,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背熟一篇诗文,优先发展他们的记忆力,至于理解方面不作特殊要求,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是一致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增加诵读内容,保证诵读时间,可以采用积少成多、化整为零的方法灵活安排。比如,每天坚持“晨读”、课前“小读”,中午“午读”,放学后家长监督下的“课外读”等。

经历了持续的诵读,学生的记忆储备将会更加丰富,比如,见山便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见雨绵绵,便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于高处时便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至于理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其积淀的知识和能力也会自然发展,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调动情感,“人”“文”融合

小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容易被激发,而优美的诗文正是情感抒发的语言再现,倘若两者相融合,必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沉浸在诗文的世界中。

肢体语言参与下的背诵。在诵读时,适当地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容易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诵读内容的理解。例如:学生背诵《清明》这首诗的时候,当背到“雨纷纷”“断魂”“何处”“遥指”这些词语时,教师除了适当地指导他们用合理的语气背诵外,还要引导他们运用表情与动作表现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状态以及给人带来的“孤零断魂”之感。语态和体态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提高他们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按照文意分类背。按照诗文所描述的情境,或按照诗文选用的题材分类背诵。如,写“离别情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元二使安西》等;描写“花鸟虫鱼”类的《过故人庄》《春夜喜雨》等;描写“山水风光”类的《望天门山》《忆江南》等;描写“爱国情怀”的《春望》《过零丁洋》等。

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背。古代诗文的吟诵本身就与曲子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学生背诵时,可以将诗境与学生的心境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的背诵。如,背诵欢快的《春雪》时,背景音乐要轻松活泼;背诵愁绪万千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曲子则要哀婉低沉;背诵风光美的《春江花月夜》时,则配以优美的风景画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背。为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背诵活动。如,竞赛背、限时背、速度背、接龙背、听写背、看画意境背、情景提示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吟诵结合,强调熏陶

诗词是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古人对诗词所蕴含的感情主要是通过“吟唱”的方式来表达的,这对于现代意识较强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接受“吟唱诗歌”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呢?经典诵读教学必须突出“经典”之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典诗词知识观,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既要主动示范,又要通过观看古代诗文的吟诵视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满激情地去诵读诗文。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古诗文教学 篇9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体验,积累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古诗文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读诗、爱诗, 领悟意境, 体会情感, 在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丰富认知。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也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点问题。那么,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以笔者的体会, 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吟诵古诗文, 逐渐形成对语言语境的感悟能力。具体来讲, 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自主诵读, 培养语感

古诗文具有文学美、音韵美、旋律美等特点, 朗朗上口, 易诵好记。因此, 学习古诗文, 诵读是一大关键。在引导和鼓励学生诵读的过程中, 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 去体会诗人、词人当时的语境和思想, 就比较容易从中领略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诵读就是在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文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强化语言与语义感知, 融入自己的情感, 将古诗文的内容与表达形式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把古诗文读出感情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把古诗文意化为自己的感悟, 可让学生终身受益。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是如此。把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变成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感受, 会收到比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灌输式教学更好的效果。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 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认为, 教师指导诵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范读。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教师良好的范读, 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文的意境中。通过范读, 鼓励和组织学生跟读或者模仿老师诵读。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不亚于教师的“原汁原味”, 学生模仿久了, 也就可以积累知识和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这样的训练多了, 学生的诵读能力也就会提高了。例如, 在指导学生诵读《春望》时, 我先请学生观看录像, 让学生在山川壮丽、芳草菲菲的景象中, 感受到有国才有家、为国也为家的“家国情怀”。然后, 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 为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紧接着再让学生跟着录音读, 跟着音乐读, 使学生很快就读出诗的韵味。

二展开想象, 领悟意境

领悟意境是古诗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因此古诗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从意象入手, 由景入情,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并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首先, 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需要引导, 要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古诗文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它用有限的字数表达深刻的内涵, 如果不展开想象, 就无法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 在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 要带领学生展开想象, 领悟意境。例如, 在教学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理解, 使其对这首词的意思基本理解后, 进一步指导学生跟着配乐朗诵词文, 让学生边朗诵边想象词中的意境:细雨中的青山, 江上飘飘荡荡的渔舟, 天空有飞过的白鹭, 江两岸开满了桃花……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明柔和, 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其次, 要扣住关键词语, 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 展开意境。例如在教学《乡村四月》这首古诗时, 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一般是:四月到了, 农民都开始忙农活, 没有人闲着, 刚结束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教师提出问题“你从哪儿看出农活繁忙呢”,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乡村四月农忙的场面。班上有不少学生生活在农村, 通过这一问题, 学生认识和表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大家畅所欲言, 联系这首古诗把农民忙于劳动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充分展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繁忙意境和生活美、劳动美。学生自己用想象填补了古诗留下的空白, 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诗人的意境中。

三体验情感, 欣赏诗文

教小学生学习古诗文, 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是古诗文的根源, 有人说“愤怒出诗人”, 即诗歌是诗人浓烈或者深邃思想的产物。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景入情、由情入境, 体会诗人的深情。例如在教学《春晓》一诗时, 我们体会到这首诗句句写景、字字含情, 诗句看似写景, 实则抒情, 情景交融。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着综合作用。因此, 教师要注意渲染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似见其形、似闻其声, 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触景生情,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 要引领学生迸发情感, 点燃思维火花, 让学生好学、会学、乐学, 才能达到古诗文教学的更好效果, 逐渐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水平和能力。

四注重积累, 适度拓展

古诗的积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除了诵读、领悟外, 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还有积累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三个学段, 学生能够熟读甚至背诵60篇的古诗文。这个要求表明语文教学目标在古诗文积累方面的重视, 这种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 还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 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的任务之一, 就是要通过良好的古诗文教学,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诗歌艺术的熏陶积累中国文化底蕴, 得到人生和心灵的启迪。

小学古诗文的积累, 重在整体感知, 把握大意, 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它。通过古诗文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诵读、感受、体验, 还要让学生从小打下精神修养和语言修养的基础。小学课文中的一些古诗文, 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其比较深厚的内涵, 但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 对古诗文的深刻内涵会逐渐有所理解。

为了让学生积累古诗文, 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古诗教学中要进行适度的拓展。例如在学完《咏柳》这首诗后, 我们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展阅读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学完《赠汪伦》, 应当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几首送别诗。这种适度的拓展阅读,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促进古诗的积累, 从而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

总之,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诵读为主,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的想象, 从古诗的意象入手, 进入诗的意境, 体会蕴含在古诗中的情感, 将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同时, 在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不断提升古诗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10

一、在重点词语处拓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两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是“随便”的意思, 是一个副词。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对诗书应该是非常爱惜的, 在一般情况下, 是不可能“漫卷”的, 这里写他“漫卷”正反映出杜甫听到胜利消息时欣喜若狂的神态, 他乐极忘形, 以致使他一反常态, 连最爱惜的诗书也胡乱地卷起。同时, 这“漫卷诗书”的行动, 也反映了杜甫归家的急切心情。他想到即将结束多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而要返回家乡, 激动的心情自然难以平静, 于是他“漫卷诗书”, 似乎马上就准备动身返乡了。这个“漫”字所营造的情境是异常丰富的, 真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在重点内容处拓展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内容重点及表现手法与“序”有异, 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就为拓展提供了条件。据此, 我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练习印发下去, 要求学生对比阅读, 以文解诗。为帮助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训练文言语感, 我还设计了以下练习。

找出诗中与下列语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填在括号内:

1. (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 (伊人亦云逝。)

2.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往迹浸复湮, 来径遂芜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

4.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荒路暧交通, 鸡犬互鸣吠。)

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

学生在拓展阅读中, 更加深了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三、在想象中拓展

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句, 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重阳节的诗句, 来理解景中寓含的相思之愁、孤独冷清之感。重阳节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 在古代很盛行。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到来之时, 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 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 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重阳佳节, 孤零零地在纱帐中, 自然辗转反侧, 难以入睡, 秋夜凉风袭来, 不禁又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

四、在比较中拓展

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 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比较中拓展延伸。如在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 让同学们回忆《别董大》、《赠汪伦》这两首诗, 并让他们比较三首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 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心酸;《别董大》却是以悲情写豪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抒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类似体验, 比较感受离别时的情怀。

五、在文本空白处拓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空白”之处, 进行文本拓展, 激活读者的思维,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

如:有一次我进行课外诗词赏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多数同学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于是我投影以下资料:李清照生于1084年,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 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 祸从天降,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在战乱中只身辗转流徙, 晚年十分凄苦, 《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后, 立刻明白词中之“愁”不仅仅为一般“闲愁”, 有国破家亡之愁, 亦有只身孤苦之愁, 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以学定教,让古诗教学更有效 篇11

《回乡偶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85-03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而低年级古诗教学又是其中的重难点。由于低年级段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关键和主次,古诗教学课堂上就容易出现低年级古诗教学参照中、高年级教法的情形:教师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接着逐句讲解意思,然后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带着感情诵读,最后布置学生课后背熟古诗。这样的课堂,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感受不到古诗词所蕴涵的语言美、情境美、韵律美,而且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受到影响,课堂效率不高。基于此,教师只有明确各年级段教学目标,多元设计教学方法,以学定教、因材施教,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才能提高古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回乡偶书》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校语文教研团队开展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

一、第一次教学实践

《回乡偶书》是一首感怀诗,全诗以生动含蓄的语言刻画了久客异乡的贺知章晚年返回故里的所见所思,突出了诗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时,既喜悦又感慨的心情。诗的内容虽平淡,但感情自然,毫不雕琢,我们细品诗境,就会发现诗中别有一番天地。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感悟、理解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采用高年级古诗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诗意,学生将很容易感觉乏味。我校语文教研团队在第一次教学研究中就发现了这一问题。

(一)教学片段

教师播放由《回乡偶书》改编的歌曲导入新课,顺势介绍诗人贺知章的生平,要求学生背诵贺知章写过的古诗,但学生一片茫然,教师提示学生:“贺知章写过的诗有《咏柳》,谁来背一背?”经教师提醒,两三名学生思考片刻后举手背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初读古诗、学习生字,理解了“鬓毛衰”的意思,再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并出示带节奏的全诗图配乐范读。初读古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句诗你懂得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没有读懂的?(学生汇报)

师:贺知章是不是“客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不是客人?(指名读第1、第2句诗)

师:“少小”是什么意思?

生1:很小的时候。

师:“老大”又是什么意思?

(师出示第1行诗)

师:谁来说一说第1行诗的意思?(师指名学生说。生表达断断续续,但还是把第1行诗的意思说出来了)

师: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的心情怎样?

生2:高兴。

师:请你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1行诗。(学生朗读)

师:你还从第1句诗中哪些地方看出他不是客人?(出示第2行诗)

师:“乡音”是什么意思?

生3:乡下的声音。

师:是吗?再想想。(生答不出)

师:诗人离开家乡50年,但是乡音没有改变,说明什么?(引导学生朗读第2行诗,读出对家乡的热爱)

师:谁能用上“虽然……但是……”说一说第1、第2行诗的意思?(学生表达断断续续,但总算把第2行诗的意思说出来了)

(二)诊断与分析

经过第一次教学实践,语文教研团队进行了评课和反思,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没有体现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教师教学手段单一,问题琐碎,缺乏整合性,整堂课都是教师提问,学生不停地回答,课堂实效性不高。例如,对“客人、鬓毛、少小、老大”等词语的理解教师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没有让学生真正通过体验、感悟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在理解“乡音”一词的时候,把“乡音”理解为乡下的声音、乡村的音乐,令人啼笑皆非,而且能够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

其二:学生读的机会少。小学低年级是积累语言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但是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读书活动只有6次:自由读全文、指名读全文、指名读第1、2行诗、指名读第3、4行诗、齐读全文、背诵全文。学生读的机会太少,以致教师要求背诵全文的时候,虽然全文只有寥寥几十个字,但还有少数学生背不下来,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读书实践。

其三: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分析,问题设计抽象,没有贴近学生实际,缺乏趣味性。当教师播放由古诗《回乡偶书》改编的歌曲时,虽然音乐轻松活泼,但是由于教师一开课时没有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境中,学生神情茫然。在接下来背诵贺知章的作品《咏柳》时,二年级学生由于没有学过三年级的教材内容《咏柳》,所以学生知之甚少,会背的学生仅有少数,没有达到体现学生积累的目的;当学生读通第1、第2行诗后,教师马上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是不懂的”,这样的问题设置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很多学生答不上来。

二、第二次教学实践

经过认真讨论后,语文教研团队再次研读了课标,确定了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加强读的训练,而对诗歌的内容,可以按照以读代讲为基本方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因此,教研团队设计了第二次教学的四个大环节:①赛诗会导入新课,介绍贺知章生平;②初读古诗,学习字词,读出节奏;③品读体会情感,多种形式朗读;④学写生字,背诵古诗。

在第二次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赛诗会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突出字词学习重点,增加了诵读的次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诗,指名读全诗,齐读全诗,教师范读全诗,指名朗读小能手按节奏读全诗,全班按节奏齐读全诗,指名读第1、第2行诗句,教师示范读第1、第2行诗句,指名学生读第1、第2行诗句,配乐读第1、第2行诗句,表演体会感情朗读第3、第4行诗句,配乐朗读全诗,师生接读诗句,背诵全诗。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如下。

(一)教学片段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来到你们班上课,你们是小主人,老师就是——

生(众):客人。

师:你们怎么跟客人——我打招呼呢?

生(众):老师,您好!

师:很高兴认识你!

生1:很高兴认识你,老师!

师:我也很高兴,我能跟你握握手吗?

师:很高兴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我也想跟小朋友们打声招呼。

师: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南宁白话)!你们谁听出来了吗,黄老师刚才用了什么方言来跟大家打招呼的?

生2:白话。

师:是啊,黄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刚才老师在用南宁白话跟大家打招呼,这南宁白话就是老师的——

生(众):乡音。

师:谁也能用自己的乡音跟大家打招呼?

(学生用家乡话跟大家打招呼)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家乡是柳州(桂林),你在用乡音跟大家打招呼呢!

通过第二次教学实践,笔者感觉到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教师教学问题的设置也更能贴近二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对“客人、乡音”等词语的理解,教师用本地方言(南宁白话),以口语交际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体会“乡音”,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引起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次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了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基本达到了教研团队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对诗歌表达的情感把握不够准确,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体会诗的情感也不到位,教师还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调整教学预设。

(二)教学片段2

(师指导朗读第2句诗)

师:诗人为什么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生1:因为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师:此时,诗人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物是人非,家乡的亲人都不在了,小朋友们也不认识他,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2:难过。

生3:伤心。

(师板书:悲伤)

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诗。(生4带着悲伤、难过的感受读第2句诗)

(三)诊断与分析

在第二次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用悲伤的心情品读后一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引起了教师们的热议:诗人在最后一句诗中仅仅是为了表达久客异乡的悲伤吗?有的老师认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是诗人有感而发,并不仅仅表达悲伤。经讨论,教研团队一致认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写的是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彩,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学生朗读时,也可以读出儿童般的天真浪漫来。”由于这首诗年代久远,学生的领悟力有限,要让二年级学生体会古诗表达的真情实感,感悟诗人背井离乡多年后回家时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教师就可以结合诗歌创作的特点,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诗歌情境,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中传达的真情实感。

三、第三次教学实践

(一)教学片段

(师指导学习第2句诗)

师:诗人站在村口,一群小孩见到他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请四人小组先互相演一演,再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生四人小组练习表演)

师生合作表演如下:

师(旁白):贺知章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遇到了几个小朋友在大树下玩耍。

生1:咦!前面有一位客人,我们去和他说说话吧!

生(众):好呀!(蹦蹦跳跳地走过去)

生2(笑嘻嘻地):老爷爷,您是谁呀?

生3:您从哪儿来的呀?

生4:你来这儿找谁呀?

师:我呀,也是这个村子的人,我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家了。

生5(高兴):老爷爷,欢迎您回来!

生6:请您去我家做客吧!

师(激动):谢谢你们,回到家乡真好啊!

师:诗人把这一幕写了下来。(出示课件:正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多可爱的孩子们啊!谁来把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

师(点评):哇!你跟他们一样活泼!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满怀深情范读: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谁还想来试一试?

生7(学着教师样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你读得真有趣!

师:我们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读一读这句诗。(生齐读)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呢!

(二)诊断与分析

在第三次教学实践中,教师让学生表演贺知章回到家乡,孩子们见到贺知章的情形,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见到贺知章会说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演一演,再请小演员和教师一起进行全班展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等语言实践活动中,领悟到贺知章回到家乡,面对熟悉又陌生的一切,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慨之情。

四、反思与启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低年级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只要求读读背背,学习生字,在理解上不提出要求。”《回乡偶书》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低年段范畴,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多种形式活动中感受诗的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认真研读文本、对照课标,制定清晰可行的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握好识字教学与诵读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文本与课外拓展资料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读读背背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课例的前期实践中,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加强对学生学情的研究,明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真正通过体验、感悟去理解古诗的意思,对这个年段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收获什么,掌握什么要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这样才不会在教学上走弯路。

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回乡偶书》这首诗文辞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字面意思。虽然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古诗教学在内容的理解上不做具体要求,但是,古诗的创作背景与现今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许多学生没有从诗中生发浓郁的思乡之情,没有领悟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对此,教师只有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才能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深刻体会诗中营造的意境。在《回乡偶书》课例中,教师根据诗歌创设情境,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由教师扮演诗人贺知章,学生扮演村童,让学生体会诗人回到家乡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学生兴趣盎然,抢着扮演小村童与“诗人”对话,他们的语言丰富多彩,动作各有特色,在入情入境的角色表演中产生情感共鸣,对古诗所表达的真情实感体会可谓水到渠成。同时,学生的语言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真正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发展。

总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活动要在课堂中展开,教师只有明确“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达成。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古诗文教学 篇12

首先, 初读感知, 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古人强调, “情动而辞发”。而他们的“情”源自何处?“言”又来于何情呢?这就要求学习古诗词赋之初, 我们应在初读感知的同时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时的背景, 这样才能贴切地把握蕴藏其中的“此景此意此情”。如《春夜喜雨》, 作者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 人享有“诗圣”之誉, 诗亦有“诗史”之称。为什么有“诗史”之说呢?因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他所创作的诗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 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本首五言律诗的创作背景, 是当时旱灾严重, 诗人来到四川成都定居。两年来, 他种菜养花, 在亲自耕种以及与农民交往中深刻地体会到“春雨贵如油”, 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通过“盼雨—听雨—看雨—想雨”写下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诗, 由此抒发了诗人的无比喜悦之情。这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

其次, 析字品文, 重点掌握其中关键语句。古诗文中许多字词都是作者千锤百炼而来, 其精辟程度令人惊叹, 可谓“多一字累赘, 少一字欠缺”。析解重点字词是帮助学生突破瓶颈的关键性步骤, 否则就会产生囫囵吞枣的问题。如《回乡偶书》一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 古时读“cuī”音, 既讲求押韵又能体现韵律之美;而如今读“shuāi”音, 则显得律美欠缺一些。再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亦是如此。其中“斜”旧时读“xiá”而今读“xié”音。处理这一问题时, 教师可让学生们在对比阅读中感悟体会。

再次, 激励想象, 着重体悟其意境和情感。在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弄懂大意之后, 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 有效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一方面体会蕴含其中的意境, 努力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一方面感悟其所潜藏的思想情感, 逐步地自我“内化”, 有效实现“全面理解、深入把握”的课程教学目标,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教学《江上渔者》时,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再现,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波峰浪谷的江面上, 有一个渔夫正驾驶一叶扁舟, 他坐在船边上不稳, 一会儿身子向船左晃着, 一会儿又突然向右倾着, 几乎掉下船跌到江里……他终于捕获了一条较大的鲈鱼, 显得眉飞色舞、非常激动, 把鱼靠近嘴边闻了闻, 似乎已经闻到了熟鱼的香味, 可是又摇了摇头, 叹了一口气把它放进了船舱……冒着随时被吞噬生命的危险打捞鲈鱼, 令人无法不对捕鱼人产生一种同情与怜悯之感。“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这是古诗文学习的良好境界。

最后, 指导朗读, 努力达到熟读成诵效果。本文所强调的“读”并非识字断文, 而是强调“读”的重要意义, 那就是———极力追求建立在“熟读百遍”之上, 努力走向“破”的境界。其一, 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 能够再现诗词意境, 以进一步体会诗词中的含义和情感。其二,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要正确处理重音与节奏之间的关系, 感受到诗趣、诗意和诗美。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是一首抒情诗。内中充满了一种十分喜悦、异常激动之情。在朗读活动中, 起句与七八句的节奏要急促一些, 第五六句的诵读却要舒缓一些;而且诸如“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等词语应当读重音。这样, 不仅朗读的声音抑扬顿挫起来, 而且朗读情感会因此与作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熟记与背诵。

上一篇:技能缺失下一篇:党员民主评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