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缺失

2024-06-23

技能缺失(精选4篇)

技能缺失 篇1

一、中小学生社会技能的缺失现状

社会技能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而获得的, 在一定社会情境下, 适当而有效地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能力。对中小学生来说, 社会技能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技能、顺应学校环境的技能、控制自我的技能、完成学习等任务的技能[1]。显而易见, 社会技能对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发展、学业顺利完成及未来社会的适应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文化生活被赋予全新内容的同时, 却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青少年由于社会技能缺失而引起的社会性问题, 突出表现出来的就是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和青少年自杀、酗酒等现象;在中小学校中攻击性行为、校园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综合各调查发现, 现今中小学生社会技能缺乏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同伴关系不良。通常表现为好争论、破坏性行为、单独行动、缺少交往自信等; (2) 攻击性行为。突出表现在对同伴身体和语言的攻击上; (3) 退缩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缺乏交往自信, 害怕交往等与攻击性相反的行为; (4) 学习困难。多表现为不善于与同学交流、讨论学习问题, 不敢向老师问疑和答疑等; (5) 孤独症或自闭症。多沉默不语、冷淡、缺乏面部表情、避免与别人对视等; (6) 愚笨或迟钝。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语言少、不与别人交流;对新环境新面孔极不适应等。可见, 社会技能缺乏不仅不利于中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发展, 而且与学业成就有很大相关, 甚至还会影响到成年后的生活与学习。而这些社会性问题与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对中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二、中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日益多样化, 大众传媒网络化, 加上教育观念的偏差, 是导致中小学生社会技能缺失的三大原因。针对开放复杂的现代社会体系,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全方位培养观念, 协同发挥好各培养主体的教育功能,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社会技能是认知、情感及行为能力的综合表现技能, 因此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中小学生社会技能培养应从认知训练和交往活动两方面入手, 在学生掌握社会交往技能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 鼓励其通过观察模仿, 积极参与交往实践活动, 再反复练习就可以内化为稳定的社会技能。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中小学生的社会技能培养可采用如下策略。

(一) 强化学校的“权威”作用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社会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权威”作用不仅表现在教育时间上, 还突出表现在对中小学生社会技能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上。学校教育的权威作用主要通过教师实现,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社会技能培养紧迫性有充足的认识,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营造和谐交往环境

特定环境对缺少社会经验的中小学生有重要影响,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与人文环境。美化校园, 倡导积极进取的校风, 建立心理相容的友好班风;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播站——力求实现学校环境景区化、人际环境和谐化、学习环境情境化、活动环境多样化, 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在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此外, 教师还应拓宽课程资源, 密切联系学校、家庭和社区, 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例如, 除定期召开家长会、家校互访外, 教师可利用假期对周边环境全面调查, 探索并制定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活动方案, 挑选能培养学生社会技能的地点和场所, 开展环保等社会性公益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和空间,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形成网络, 发挥育人环境的整体功能。

2.精心选择、设计有效的交往课

新一轮课程改革, 力求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偏差,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旨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参与式教学、合作学习是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时效的教学理论体系, 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广的教学方式。此外, 榜样示范法、小组互助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等也是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社会技能的训练方法。

首先, 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交往兴趣。课堂上, 加强师生互动, 开展小组讨论或合作教学,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和合作意识;课外, 尽量开展各种新颖有趣的社会活动, 例如“小记者”采访活动, 模拟“演播室”分角色活动, “军事夏令营”戏剧表演等, 既能锻炼交往能力, 还可以提高社会角色适应性。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活动一定要有社会效度,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其次, 社会技能的培养还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低年级学生, 应当以交往知识教育、礼仪训练、模拟性交往为主;对中年级学生, 教师应提供方法策略来鼓励其自主交往;对初中同学, 则可以淡化课堂模式, 强化见习、参与和实践,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真正的交往能力不是在书本中学到的, 而是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培养的。

最后, 除设计专门的社会技能训练实践课, 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外, 还可以合理调整一般学科的课堂教学, 特别是语文、历史、社会、地理等人文类的学科, 使社会技能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真实或模拟的交往机会。

3.切实发挥师者的示范作用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中小学校园中的教师形象具有权威的示范作用, 是集 “第二家长”“优秀公民”“社会权威”等角色于一身的专业人员, 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除首先向学生讲解遵守规则、交谈与倾听、竞争与合作、非言语表达、冲突解决等交往基本方法和技巧外, 还要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为师者应性格豁达, 博学多艺, 切实做到课堂内外诚实守信, 为人一身正气, 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 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 能有力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4.采取适当的诊断性方法与措施

对学生社会技能缺失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诊断, 是教师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首要前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采用全班辅导法:首先讲解相关社会技能知识;再提供榜样示范, 鼓励部分表现积极的学生观察模仿;接着教师及时给以点评, 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最后进一步强化, 反复练习, 使之巩固形成习惯。采用此法时注意摆脱情境的限制, 设计多种角色活动, 有利社会技能的保持和迁移。对少数或个别社会技能缺失者, 可采用个别心理咨询、纠正训练、同伴带动、要点提示等方法。例如, 使用同伴带动法帮助学习上有交流困难的学生, 教师可发动其他同学自愿结成学习救助组, 特别是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技能优势者的带动作用。教师往往只注重技能缺乏学生的补救, 而忽视这一有效途径, 教师应组织学生轮流或共同与该同学讨论交流学习问题, 只要教师密切关注, 及时给双方以鼓励和指导,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交往能力均可达到较好效果。

(二) 稳固家庭的“源头”作用

家庭的结构关系、父母的职业状况、文化程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社会技能的形成, 其中家庭气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尤为突出。首先, 要营造一个宽松、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家是孩子心理上避风的港湾, 尤其是离异和单亲父母, 应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状态, 尽量避免给未成年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其次, 要采用宽厚、民主、启发的教养方式。“知子莫若父”。父母在了解孩子交往状况的基础上, 尊重孩子的意见, 适度满足要求, 并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应鼓励独生子女走出家庭结交同伴, 走进社区了解社会, 以克服自我中心、任性等不良交往习惯。再次, 积极与学校配合。社会技能教育领域需要拓展, 家长应主动与老师分工合作, 经常沟通学生人际交往等状况, 共同解决中小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交往障碍问题。最后, 理智地进行教育投资。现代家庭经济状况出现了显著差异, 对孩子学习投资过度或不足现象应当引起重视:过多投资会造成学习压力过大;投入不足又会使学生丧失受教育机会。科学的投资应建立在中小学生接受基本教育的基础之上, 学生自愿和能力所及范围之内。

此外, 年轻的父母如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 不仅可以开发智力潜能, 还可以改善一些因先天因素, 如早期经验匮乏、遗传因素及脑损伤等造成的社会技能缺乏状况。

(三) 关注同辈群体的“弥补”作用

中小学生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儿童所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它具有自愿性、平等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可以使儿童获得强烈的同盟感、成人感、平等感等该群体特有成人无法替代的情感体验, 因而可以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所欠缺的多种心理需要。特别是现代核心家庭的独生子女, 缺少同龄伙伴, 同辈群体具有极大的弥补其情感生活贫乏的功用。同辈群体对学生的交往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 尤其在儿童进入初中后, 在许多方面甚至会超过父母和老师的影响。然而, 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交往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 如高效的模仿作用、平等自由的交往氛围;但也有不良影响, 如一些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所以, 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关注中小学生的同辈群体状况, 一方面, 尽量创设各种交往条件和场所, 组织儿童共同活动, 发展和扩大同伴关系;另一方面, 还要经常进行行为观察并与其思想交流, 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或不良倾向, 就要互相配合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

(四) 发挥社区和大众传媒的积极“参照”作用

社区是学校教育课堂的延伸, 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社会交往环境和机会, 学生的社会技能在这里得到实践和应用。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对社区中社会群体的参照和模仿。社区教育, 主要通过大众传媒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或象征性的社会行为的“参照群体”实现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 具有极强的形象性、时代感和渗透力。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感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阶段, 对外界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识辨能力较低,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他们更多倾向于参照和模仿。需要指出的是, 大众传媒是否具有积极作用, 与传播形式无关, 而是取决于传播的内容和具体的社会情境场合。为协同发挥大众传媒“参照群体”的教育作用, 社区、学校、家长要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共同监督、控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信息渠道。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正面参照作用。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纪, 学校和社会,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时间和机会, 有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合作技能, 使他们从儿童起就能参与社会性的活动, 最终能够顺利地融入全球化社会, 走向成功, 走向辉煌!

技能缺失 篇2

之所以会出现大范围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失, 有多方面深层的因素:第一, 国家以前的教育规划中, 从来都没有把职业教育纳入主体教育的范畴, 导致职业教育的规模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而导致技能型人才的缺失;第二, 作为一个深受儒学影响的国家, 我国民众广泛受到“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的影响, 一致认为读书, 考入正规的大学才是他们感到光宗耀祖的目标。这种本末倒置的观念支配着人们只动脑, 不动手, 很少有人注重技能的学习;第三, 在万人追求一个公务员岗位的今天, 一般技术工人的收入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普遍偏低, 缺乏收入的吸引力, 等等。

要快速地解决技工荒的问题, 出路还是在于职业教育的培养上, 我们应该缩短职业教育的培养时间, 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职业速成教育。但是, 更多的人对速成教育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便是其最好的写照。他们提出“教育应该待花期, 教育有其潜在的规律, 受教育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 其一致质疑速成教育的培养能否实现。这里, 笔者要指出的是:这些人口中的“教育”是指传统的学历教育, 这确实是一个漫长的阶段, 需要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而职业速成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历教育, 针对某种特定的技术类型, 我们能够通过短暂的技能培训, 让其掌握初步的技能, 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 这种“速成”培养模式还应该真正贯彻教育终身化的理念, 对技术工人的职业化培养一直贯彻其劳动生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其能够由初级技工成长成高级技师。

职业速成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建国初期, 百业待兴, 各级组织和各个行业都急需大量的有文化、有技术的干部与劳动者, 工农职业速成教育由此而诞生。工农职业速成教育招收优秀工、农骨干, 用短期速成的方法, 补习文化与技能知识。工农速成教育完成了大量退伍转业军人以及接管城市的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 培养出大批的合格的新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 笔者大胆地提出, 职业教育, 可以速成。职业教育的速成, 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也有其广泛的现实因素, 下面依次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天时

首先, 政府公开承认速成职业教育的学历并在各种场合中大力提倡职业教育, 给职业教育的速成提供了很好的契机。2005年9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加强职业教育工作, 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该决定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职业教育的出路, 一般都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这些证书名目繁多, 带有鲜明的职业指导趋向。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体系包括5个层次, 即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其中作为一名合格技师的能力要求包括: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解决本职业关键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的能力;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方面的创新能力, 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和培训一般操作人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资源分配能力, 即管理能力。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技师应具备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全面也是比较高的, 没有较长时间工作实践的磨练和提高, 是很难具备上述各项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技师的。因此很多人担心速成教育不能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型技术人才。但是, 一般来说, 职业速成教育培养的都是初级或者中级工, 这些初、中级工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以及继续教育培训中会经历进一步的“大浪淘沙”, 其中的精英分子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级技师。

其次, 市场的需求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点燃了职业速成教育的明天。自工业革命开始, 人类社会拉开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序幕。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一旦脱离了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式经济的窠臼, 便一直受到社会供需平衡的影响。现阶段, 生机勃勃的社会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工人、技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传统的重学历、轻农工, 职业教育的投入不够, 以及人才的储备不够等。加之人的因素, 社会的高速发展遇到瓶颈。这也是职业速成教育能够兴盛的根本动力。

最后, 正式学历教育规模跟不上。1986年4月, 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于当年7月1日实行。由此拉开了义务教育的序幕。义务教育为学龄儿童提供了小学、初中学习的机会。但由于人口多, 底子薄, 初中升高中的时候, 只有60% (统计数据截止“十五”) 能够进入高中的学习。同样的, 虽然, 这几年大学扩招迅速, 但截止2008年, 大学入学率也只有40%不到, 更多的人除了直接投身社会就业外, 三年的职业中学速成教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笔者了解的现在的三年职高教育, 第一年为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二年主要学习职业技能, 而到了第三年, 学生一般都不在校学习, 而是在相应的工厂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技能实践, 合适的话, 以后就能在该厂获得一份意料中的工作) 。

二、地利

工具的提高,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降低, 职业教育能够速成。工具从来都是人类开发自然、征服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的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猿进化成人之时。远古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运用工具来抵御猛兽、田间劳作。人类文明的进步, 伴随着工具的进步与革新。时至今日, 工具成为我们最忠实的伙伴。现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种先进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有远可探索宇宙奥秘的宇宙飞船、卫星火箭, 有深达大洋深处的潜水设施, 也有变偌大的地球为所谓的地球村的计算机网络, 还有各种替代人类工作的智能机器……总之, 先进的工作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很多时候, 我们只要掌握了先进的工具的操作、使用技巧, 就能够高效率完成很多的工作。当然, 工具的开发离不开教育, 离不开高深的知识, 但是反过来, 先进的工具也把我们从繁重的工作中、学习中解脱出来, 降低了对操作人的知识要求。我们只需要知其然, 而不需要知其所以然———会运用工具就行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工具的提高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所以对于初级技工, 我们的职业教育能够速成。

三、人和

首先, 就业压力增大, 导致一些家庭及青少年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在咱们国家, 最不缺的是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我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 资源总量虽然丰富, 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就有限。由于人口众多, 这几年的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因此, 为了尽快就业, 很多的家庭乃至青少年本身, 毅然决定缩短接受教育的时间, 虽然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 但何尝不给职业教育的速成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何况, 现在正提倡终身教育, 虽然今天我提前离开了校门, 但这不代表以后没有机会再重新进入校门进修提高自己。

其次, 就业威力的影响———毕业=失业。提起我国的正规学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 很多的人无不摇头。从1999年开始, 我国大学教育放开了扩招的脚步, 步子是一年比一年迈得大, 学生一年比一年招得多, 但是大学的扩招一直批评声不断,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下述几点:第一是大学本身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 导致教学质量、效果显著下降。其次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学的盲目扩招, 没有经过市场的调研, 没有考察市场的容量。现在的大学生流行的“大学生毕业=失业”便是最好的写照。数以万计的家庭, 倾其家中所有的积蓄供子女读大学, 但是等到儿女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到头来空欢喜一场———儿女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 抵制大学的声音自今年重庆的“万人弃高考”首次发出, 这一批人要么高中毕业以后直接投身到社会, 要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教育专业, 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迅速走上工作的岗位。

社会在呼唤职业教育, 市场在呼唤速成教育, 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 将职业速成教育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申家龙.建国初期工农速成教育始末.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2]倪咸林.浅析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失.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2) .

[3]涂海运.浅议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及对策.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 .

技能缺失 篇3

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是八年级第六章的一个重要实验, 在实验考查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在使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时, 有的同学在称量前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有的学生天平没调平衡就开始称量, 还有个别学生竟然用手拿砝码;在用排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时, 部分同学在量筒中装水时未达到适量, 有的加多了, 当石块浸没时, 总体积已超过量程了, 有的水放少了, 不能让小石块浸没, 更有甚者, 直接把小石块往量筒中一扔, 导致量筒底部破裂。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是九年级第十四章的重要电学实验, 从学生的实验过程来看, 反映出他们平时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 实验的技能显得缺失。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 站在仪器面前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部分学生实验的电路图很快就准确地画了出来, 可等到连电路时, 就不知如何下手, 连接线路时会看到有的学生手抖得厉害。从这些可以看出, 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不稳定, 虽然他们都想把实验做好, 但由于平时缺少动手实验的机会, 所以到实验考查时, 就表现出手忙脚乱, 漏洞百出。

一、原因分析

1.教师缺少实验意识。客观地说, 现在农村物理老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 再加上初中物理实验考查不算入中考总分, 所以就会造成部分物理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缺少实验教学的意识。当前, 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表现出 “重讲授、轻活动以及重结论、轻过程”。长此以往, 教师的实验意识也会渐渐淡薄, 遇到学生的分组实验, 有时怕组织起来麻烦, 往往只简单地演示一下, 有时感觉不是很重要的实验或者能用课件演示的实验就直接用动画演示一下就过去了。

2.学生缺少实验素养。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到实验的机会不多, 积累的实验技能、实验素养本来就很有限, 当遇到复杂的物理实验时也是按既定步骤进行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不能根据电路图组装好实验器材;有些学生不会正确操作某些实验步骤;有学生一旦实验失败了, 就不知所措;也有些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突发事情缺少正确分析、处理的能力;有些学生对测量出来的数据不知如何处理, 等等。从上述种种现象可看出: 农村中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技能还是比较缺乏的。

3.学校缺少实验保障。农村学校由于受财力的影响, 配置的物理实验室一般只有一个, 而农村学校班级和学生人数也比较多, 如果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显然会对实验室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时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的器材也没有得到妥善维修, 又未及时添置补充, 导致部分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目前特别是在农村学校, 物理实验的考查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考查, 于是部分领导在思想上就不重视实验教学。还有农村学校实验员一般由物理老师兼职, 对其工作学校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和奖惩制度。

二、应对策略

1.学校应多关注实验教学, 多途径提供实验保障。学校物理实验室首先需要配备专职的实验员, 学校要对实验员的工作职责做制度化的规定, 要求实验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放物理实验室,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在平时的实验教学活动中, 常会出现下列现象:教师课堂演示实验部分学生看不清、分组实验时部分学生手忙脚乱来不及做、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又有了做其他实验的想法, 等等。为了让上述同学在其他时间能“想做就做”, 建议学校适当开放实验室。

2.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实验既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要给予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 要让他们尽量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地放手, 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奇妙,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探究性实验教学, 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 使其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生在做探究性物理实验时,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实验原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及处理实验结果, 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讨论。这样可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实验能力。

技能缺失 篇4

关键词:在职培训,政府干预,制造业,低技能陷阱

一、制造业中的培训投资不足与产业低技能陷阱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日益受制于在职培训投资不足的状况:由于企业内部员工技能欠缺,越来越多的企业依赖于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寻求技能的补充,通过“挖墙角”来满足企业的技能需要,而不去开发公司已雇佣的人力资源;这种情形加剧了企业和工人的短期化行为,进一步弱化了企业的培训动机。现有培训体系有可能使得整个产业处于低技能陷阱中,这对于企业乃至产业层面的经济效率有着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而广东制造业企业培训不足问题甚至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自2005年以来,随着广东省技能型人才的持续短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似乎矛盾的情形: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等人力资本存量,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普遍担心受过培训的员工会流失,因而不愿意进行培训投资。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培训困境直接导致广东经济存在三大问题:(1)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型人才的短缺难以消除,同时又存在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现象;(2)企业竞争力难以进一步提升,技术进步的速度受制于劳动力素质;(3)正向工业化后期推进的广东,产业升级面临人才缺乏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缺乏的严峻挑战。

二、培训投资中的激励缺失

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理应受到企业的重视。如果有更多的企业进行培训,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和整体的经济绩效也将得到提升。然而,处在产业升级阶段的广东制造业企业却存在明显的激励不足。据我们2007年对广东省4554家制造业企业开展的大样本调查,尽管广东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技能型人才的短缺问题,但企业的人均年培训费用只有213.4元,仅占当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0.97%,不少企业甚至放弃了员工培训。从获取技术工人的主要渠道来看,无论是高级技工,还是初、中级技工,绝大部分企业(近70%)主要依赖于通过招聘、挖人的形式,而只有大约20%的企业主要是通过内部培养来满足对技能的需要。

是什么原因导致广东制造业企业缺乏培训激励呢?笔者认为,使培训投资决策有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雇主与雇员能够签订不可修订的长期合约,以避免敲竹杠问题(Hart and Holmstriom,1987)。但是,由于现实市场中往往交易成本高昂,合约在很多情况下无法由第三方来监督实施,从而采用不完全合约的形式,一旦不确定性消除便对合约条款进行重新谈判与修订。Arulampalam等人(1998)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对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会产生重要影响,在高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受训员工能非常容易离开原企业并找到新的工作,企业也更容易从市场中找到所需要的劳动力,从而高流动性会降低企业对员工进行一般性培训的水平。虽然按照Becker的理论,员工可以自己掏钱进行通用性技能的培训,并得到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全部收益,但是,Becker的分析隐含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假设,而现实并不符合其假定条件——尤其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高度不完备,且交易成本畸高;同时,市场中合格的第三方培训机构极为缺乏,工人亦很难甄别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因而个体的培训决策在竞争不完全或市场失灵时不再必然具有效率。

本问卷调查设计了开放式问题,要求企业列出无意进行培训的主要原因,有1157家制造业企业做出了有效回答,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显然,劳动力的流动性是制约广东制造业企业培训供给的首要因素。调查中,有33.8%的企业认为员工的高流动率是企业没有动力进行培训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企业担心培训结束后,员工学到了技能却另谋高就。

数据资料来源:广东省技能型人才调查

制造业中的技能培训对于同行业的企业而言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正的外部性——通用性是指员工的技能不仅能为本企业所用,而且能够被其他同行企业所用,并且其生产率不会变小;正外部性,是指当更多的企业进行培训时,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也能从受到培训的工人那里得到生产率提高的好处,而且,如果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越强,培训的正外部性会越大。显然,如果劳动合同短期化,企业会普遍不愿意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去做通用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谁都不愿“替他人作嫁衣”。反过来,由于员工无法在一个企业获得培训机会,也会增加员工的离职率。当大多数企业都不为员工提供培训时,为员工提供培训的企业会高估培训成本,培训收益率就越低,从而企业对培训付出的努力就越小。多数企业都采用“挖人”的方法而不是培训的方法,培训市场就成为了“柠檬市场”,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对培训供给的减少。

劳动力市场中的流动性(离职率)与劳动合同期限有关,一般而言,劳动合同越长,员工离职率越低,企业培训的受益期限也越长;签订长期合约的工人更有动力参与在职培训。我们调查了企业与工人签订合同的情况,结果表明,77.8%的工人签定一年期合同,而87.9%的工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在1-2年,仅有不到12%的工人劳动合同在3年及3年以上。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更为严重,其中,东莞制造业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的占全部劳动合同的91.8%。从合约理论的视角来看,在短期劳动合同下,雇佣双方之间短期的、临时性的市场交易往往难以形成合作的激励,机会主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理性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进行通用性的培训,培训后员工的高流失率将使得企业无法收回培训的成本,反而让其他企业受益。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广东制造业低技能陷阱的形成机理:劳动力市场中的高流动性使得企业倾向于与工人签订短期劳动合约,这将缩短通用性培训培训投资的回收期,较短的回收期会使企业减少甚至拒绝进行通用性培训投资,培训不足会使企业技能水平低,企业为了满足技能要求,将从劳动力市场中进行招聘,或挖其他企业的墙角,这将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企业的技能水平低,又会使区域内的行业技术水平偏低,并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劣势。

调查显示,降低企业培训意愿的第二大原因是培训成本,在做出回答的1157家企业中,有16.7%的企业承认培训费用是企业不愿意进行培训的原因。如果将经营状况欠佳而无力举办培训的因素也包括进来,那么有21.2%的企业因为这一原因而不能进行培训。一方面,劳动期限较短,使得企业培训成本难以得到回报,而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培训往往对机器设备、场地、教材和师资等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中小企业确实难以负担。显然,对于制造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培训成本高企俨然成为制约培训供给的重要原因。

企业培训动力缺乏的第三大原因是出于对培训效果的担扰,11.2%的企业对培训的效果产生怀疑,认为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企业之所以有此担心,与当前我国培训市场刚刚兴起,培训能力低下有很大关系。不少企业都有过培训效果不佳的前车之鉴,因而不愿意继续增加培训投入。

除了这三大原因,在做出回答的企业中,有9.7%的企业承认企业生产任务太紧,没有时间进行培训,宁肯让工人多休息也不举办培训。这就形成了另一个低技能陷阱:企业由于没有时间进行培训,使得工人技能维持在低水平,较低的工人技能使得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这会使企业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生产,并主要靠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进行粗放式扩张,而这又导致企业生产任务紧张,没有时间进行培训,如此往复。

三、政府干预制造业培训活动的政策组合

事实上,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员工培训问题几乎是近年来所有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二战后,不少发达国家政府积极参与培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和美国都实施过许多培训方案。一些国家制定了保证员工在职培训最低时限的制度,有的还对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提供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这些实践经验无疑会对我国制造业走出当下的困境有重要的启发。

笔者认为,我国制造业通用性技能的培训很难由个别企业单独完成——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更是如此,而必须要有一定的协调机制,政府、行业协会理应发挥积极作用。解决培训困境的办法,第一种思路,是将通用性技能培训的正外部性内部化,这可通过政府对培训进行适当补贴、加大培训成本的税前抵扣、规定员工在职培训的最低时限和推行强制性的长期合同等措施来实现。其中,培训补贴的执行成本较高,因为政府必须能够甄别培训类型,考核培训效果,并且要防止寻租行为的发生。在我国,培训费用是算入职工教育经费的,尽管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比例从原来的按计税工资总额1.5%以内扣除提高到在2.5%以内扣除,一定程度上将缓解企业在职工培训中的成本负担,但这种税前扣除力度对于许多制造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税前扣除比例偏低必然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培训成本。有鉴于此,财政和税务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制造业企业对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力度。以法规形式规定在职培训的最低时限在当前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难点在于无法真正解决企业的培训激励,培训内容和质量仍无法保障。此外,通过《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推行强制性的长期合同在理论上会激励企业的培训投资,事实上,长期雇佣关系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都是降低工作成本的选择。二战后,日本企业建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就体现了一种长期雇佣的关系,并大大促进了日本企业内培训的开展,包括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被称为日本企业的“三大神器”。但是,由于削弱了企业在劳动用工上的灵活性,长期雇佣在外部环境加速变化的时候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甚至有企业为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提前解聘工人;同时,企业为规避风险,可能会缩减雇佣量,更多地采用劳务派遣等灵活用工形式——这在近期的劳动力市场中表现十分明显。

第二种思路,是由政府将通用性技能的培训作为准公共产品来提供,可通过举办免费或者是低价的技能培训来实现,构建面向制造业的产业公共培训平台。很可能正是由于单个企业无法改变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我们在开放式问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被调查企业寄希望于政府,认为政府为某些行业提供免费培训可改变制造业产业工人技能短缺的情况。

第三种途径,是由行业协会进行协调,举办行业性的技能培训活动,即由行业协会提供“俱乐部产品”,但这对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在职能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形下,似乎很难起到作用。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格局下,要帮助制造业走出低技能陷阱,必须对以上政策措施进行合理搭配,较为可行的组合是由政府提供行业通用性培训的准公共产品,搭建行业公共培训平台;同时对培训活动进行政府补贴,并合理确定企业在职培训的最低时限,在确定政府补贴时应由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劳动部门工作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对培训项目和效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 何亦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原因与治理:基于珠三角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2] Arulampalam W.E., Booth A.L.(1998) ,Training and Labour Market Flexibility:Is There a Trade-Off ?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6, 4:521-536.

[3] Wakita S.(1998) , A Model for Pattern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Ohashi I.e Tachibanaki T. (eds),Internal Labour Markets, Incentives and Employment,Macmillan,London.

[4] Acemoglu, D., 1997,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in an imperfect labour marke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4, pp.445-467.

【技能缺失】推荐阅读:

控制缺失05-14

内容缺失05-19

隐性缺失05-20

研究缺失05-22

动力缺失06-11

缺失表现06-13

制度缺失06-15

缺失07-04

权益缺失07-27

女性缺失08-04

上一篇:土地沙漠化预警研究下一篇:有效教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