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缺失论文

2024-07-27

行为缺失论文(精选10篇)

行为缺失论文 篇1

应答行为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回答的一种行为,是课堂提问的重要部分之一。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回答此问题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对学生回答问题的信息作出确认,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再次重申等等。而教师的种种做法,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应答行为。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答行为缺失的表现

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应答包含诸多影响学生成长的隐性因素,有的属于教育性因素,渗透着接纳与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成长有利;有的属于非教育性因素,包含着拒绝与强制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养成迎合教师的心理,这样可能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其中,对学生成长不利的较为典型的教师应答行为有以下三种。[1]

1.忽视型应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会在提出一组问题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学生总是用自己的观点或者按自己的思维逻辑作出回答,因而教师常常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置学生的回答于不顾,仍然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追问学生最初的问题。比如,教师电脑展示苏州园林画面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什么是园林?此问题的用意是想让学生说出园林可以观赏、游乐和居住等特点,但许多学生并没有围绕这个方向回答,于是教师总是对学生的回答避而不应,而是向着预设的几个方面引导,忽视了学生的想法,构成了忽视型应答行为。

2.强迫型应答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发表的看法之中有许多答案是互相附和的,甚至与教学内容相违背的,都不是教材中规定的思想或知识,并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差距很大。这时许多教师便放弃学生的想法而用教材的预设去说服或引导学生,甚至打断学生的话,置学生的回答于不顾,硬将其思维引到教材的知识中来,强迫学生接受标准的答案、正确的结论或书本知识。在没有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情况下,这种强迫学生的应答没有太大作用。

3.浮夸型应答

当前课堂上,不论学生回答得如何,教师总是一味地夸奖“想法独特”“思考深入”“观点新颖”“精彩极了”……除了这些,教师几乎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任何分析,比如学生的回答精彩在哪里、观点如何新颖等等。诚然,学生的回答中不乏精彩的思考,但教师总是统一地没有理由地加以肯定,这种应答式也较为普遍。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答行为缺失原因分析

教师应答行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没有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或概念,更没有充分理解提问的目的,因而忽视让学生在自己知识经验基础上对知识点或概念进行思考,以至于无法掌握和理解教师提问的真正目的,导致教师应答行为缺失的现象发生。具体而言,造成教师应答行为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拘泥于预设答案,忽视学生的知识经验

在忽视型应答中,教师没有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与建构知识,而是希望借助学生之口,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这种提问必然导致教师屡次打断学生的回答,把脱离预设答案的回答看成一种威胁。教师忽视应答行为,说明了教师将课堂等同于一个全封闭的教学系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最终目的,其间总是害怕学生的回答会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打乱教学内容,打乱课堂教学秩序,于是其总是有意忽视学生的回答,使学生无法把自己作为知识的建构者或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自主作用,对所学的知识并不理解。

另外,教师对学生回答的信息缺乏敏感,对学生回答中的细微之处也缺乏感知,势必造成教师应答行为拘泥于预设答案,无法真诚接纳学生的回答,而是借学生之口说出正确的知识点或具体的答案。

2.强迫学生接受,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强迫型教师应答中,教师的行为不易被觉察,加之其总将这种强迫接受看作是引导与启发。教师总是充满热情地想说服学生,彻底改变学生的想法或做法,但在应答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具体地讲,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接受自己预置的观念或目标,但由于急于成功,忽视了教学过程。问题解决可以加速,但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却不能强制要求改变。因为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更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然而,教师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是希望快速改变学生的想法,促使其接受教材中的正确答案。

实际上,学生不同的看法、异样的想法,或多样化意见,或建设性建议,都是其从自身经历或原有经验出发来回答的,这是学生思维的结果。

3.虚假赞美肯定,忽视学生的真诚感受

当教师的应答行为表现为强迫或控制学生时,这种行为必将受到质疑与否定,于是教师不论学生回答得如何,皆公奉上赞美,这种虚假的态度、虚假的赞美与肯定,完全忽视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忽视了内在的逻辑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具体而言,将外在的逻辑强加给学生是对其内在思维过程的忽视,但以强调学生的个性、自发性和创造性为由放任学生,对学生的自由表达一味地赞美,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这种行为从根本上忽视了学习中理智的因素——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当然,真实的有理由的赞美和表扬,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然而没有理由的夸奖应答行为,表面上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赞扬,但实际上并没有用心倾听和接纳。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答行为的策略

1.消除教学功利欲望,客观倾听学生想法

教师要及时消除教学中的功利思想和实用目的,客观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容应答。

首先,应答中要抛弃功利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假如教师总是从教学的功利性方面考虑,担心学生的回答会妨碍教学进展,扰乱自己的教学预设,必然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而忽视了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只有全面抛弃功利思想,客观地听取学生的回答,真诚地倾听与接受学生的评价,宽容地对待学生,做出理性应答,才能对教学有益。

其次,应答中要体察学生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验学生的情感,以避免教学中功利思想的影响,正确地做出应答。体察学生的情感,就需要在师生对答中正视学生的所有话语,审视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2],从而对学生的对话作出客观的识别,巧妙地加以取舍,避免走进强迫型应答或浮夸型应答的怪圈。

再次,应答中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在课堂提问中,面对学生包含着功利思想或实用目的的应答,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然后修正自己的应答行为,对学生的质疑正面理解,对学生的异想进行换位体验与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所有的学生话语,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的成长需要上来,从而获得全面的认识,做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应答。

2.抛开日常教学偏见,理智应答学生

第一,应答时要抛开习惯性教学认识。习惯性的教学偏见在当前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比如教师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对待平时的教学设计或过程、教师课题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圆满等等,而没有从学生与教材的实际来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和准确说出答案、是否能及时完成作业等等。当习惯性的教学认识偏离了教学目标或方向时,教学集中指向教师功利或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所以,要抛开传统的习惯性教学认识,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作出适合的应答。比如在教师提问后,一位学生的回答另辟蹊径,教师对此高度关注,于是抛开刚才的想法,通过这一不同的答问了解学生的最初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信息,重新组织教学,消除了部分学生心中的疑惑,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目的,教师的应答顺理成章。

第二,应答时要抛开片面的知识认知方式。实践证明,知识不能像面包那样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在师生交互作用中让学生自己获取。所以,课堂教学必须抛开片面的知识认知方式,暂时忘掉旧的知识认知,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事实上,学生的回答之中,其对知识的认知、经验和思维等全部蕴含于此,教师只有抛开片面的传统的知识认知方式,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避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比如,对于学生的不同表达要认真分析,对于学生异样的回答要作出仔细的思考与判断。

3.提升自己的审美知觉,全面接纳学生

提高审美知觉,全面接纳学生,应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是认真倾听作出应答。如果教师以审美知觉的方式去倾听学生,学生就能感到温暖,感到平等和自然。通过认真倾听,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某些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等及时作出适当的应答,帮助或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建构知识。认真倾听是关注性的,与评价性的倾听不同,因为每个学生个性不一、知识背景不同,经验也不一样,所以教师必须关注与接纳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比如,某些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或迷惑,是其对知识的思考,并非是挑战教师,教师要平等地接纳这些想法,进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问或困惑。

二是欣赏学生作出应答。在提问中,教师内心深处是希望学生理解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对答,但是总有一些学生的想法会让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应答,或者陷入尴尬。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有意挑衅或者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就会让这类学生失去继续思维的动力;如果教师积极面对,认真听学生的话语,欣赏学生的想法,接受学生的观点,就会作出积极的应答,构建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欣赏学生即是真正地关心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答案,忘记自己是一位教师,接受学生的各种质疑或困惑,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厘清责任作出应答。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应明晰自己的教育责任,觉察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作出应答。从审美知觉的角度看,虽然强调课堂教学的平等,但是这种平等并非是相互的平等关系,也并非是将师生间的教育关系完全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所代替。比如,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伙伴关系,但学生却不可能做到站在教师的角度去体验教师的教育角色,从这个层面讲,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仍是单向的,否则教师便失去了应有的教育责任。再比如,教师非判断地倾听学生异样的想法,学生也希望向教师倾诉自己的困惑,但教师的倾听并不仅仅是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倾听中必然包含着教育的目的及教育责任,即教师必须在倾听学生时能够理解学生的需要,并有责任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作出积极的应答。

当然,教师的应答行为不只体现在提问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所有行为都可能对学生发出具备教育目的或教育责任的回应[3]。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学生发出了教育呼唤(思考或想法),教师必须消除功利欲望和实用目的,积极作出应答,并通过审美知觉理解、欣赏与接纳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教师要使所有的应答行为都具有教育性,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充分觉察学生的理智,关注学生旧的知识经验,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答行为包含诸多影响学生成长的隐性因素,有的渗透着接纳与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的包含着拒绝与强制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会阻碍学生的成长。面对不利学生成长的应答行为,只有消除教学功利欲望,抛开日常教学偏见,提升自己的审美知觉,明晰自己的教育责任,理智而客观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并作出积极的应答。

关键词:课堂教学,应答行为,倾听,审美知觉,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高细媛,陈佑清.教师应答行为描述与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2,297(4).

[2]王淑苹.关注课堂应答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朱珊.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答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行为缺失论文 篇2

论文摘要: 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市场的操纵行为屡屡进行打击,但是收效甚微。本质上我国证券监管过于强调公权监管而忽视了自律监管是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违法行为愈演愈烈,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监管定位有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证券业的自律管理机制很不完善,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功能无从发挥。要真正发挥自律监管在我国证券监管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给予交易所及证券业协会更大的自主权。

证券市场的功能之一是由市场自由提供投资资本。供需关系是资本自由流动的关键因素。人为干预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是对市场自由性的破坏。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是我国目前诸多证券欺诈行为的一种。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转嫁不当风险,所采用的制造虚假市场行情、人为影响市场价格、诱使投资者买卖证券的行为。[1]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使证券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影响了资本的自由流动,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证券市场秩序,使证券市场资本优化功能得不到实现,也违反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研究表明,美国20世纪30年代证券市场崩溃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操纵。[2]目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也非常严重,庄家横行无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遭到极大侵害。而我国对此的监管又暂时无法到位。

我国政府尽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规制和遏制证券市场上屡禁不止的市场操纵行为,但是由于政府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复杂系数极高的证券市场上,仅靠政府一方来进行监管其效果肯定不理想。由此引申出一个很多专家学者的一个共识: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偏向于自己的纠察式市场监管,而对实践经验证明非常有效的自律监管缺乏重视,证券交易所和证券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挥一线监管和行业内部监督应有的功能。同时,作为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公众投资者,最关心其在证券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他们对证券市场上违法行为的监督更为直接和有效。只有把这三个层面的力量统一汇集起来,政府规范和监管证券市场的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一、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监管定位有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从目前来看,西方资本主义证券市场发达国家出现了宏观上放松管制、微观上加强监管的趋势。[3]宏观上的放松管制,是指政府基于国家发展证券市场,增强本国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基本经济政策,而对证券、金融业的体制、市场架构、审批制度以及经营手段做出调整,始终致力于为证券市场提供一个自由而宽松的交易环境,降低证券交易成本,使整个证券体制更具有活力。在微观监管层面上,政府不是削弱而是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对证券业的干预,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一味的放松管制是不恰当的,随之而来的应是更高水平的监管和规范。

而我国当前政府的证券管理究竟是加强了还是放松了,十分模糊不清。时松时紧的监管模式,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政策市”就是其真实写照。政策市同时也反映了政府监管作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这对一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政府部门的决策目标是通过政策的最优选择来实现保持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成本最小化。其手段主要是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以及保持信息披露的及时与畅通,对机构的监管以及控制股市资金的供给等。一方面,政府面对着国家财税、券商生存、企业融资、国企改革、市场形象、政治稳定等压力,希望股市繁荣;另一方面,股市过分投机,形成巨大泡沫, 就有可能发生股市危机。矛盾的心态导致政府决策时犹豫不决、随机性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中国股市在发展与规范的进程中跌跌撞撞。因此许多人士认为中国A股市场与其说是“资本市场”,不如说成是“政策市场”。[!--empirenews.page--] 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法规建设和制度设计远不够完善,证券对于盲目入市者属于新鲜事物,市场的无规性和投机性较强,行业组织和交易所的自律作用无从发挥,因此监管部门采取一些适当的间接或直接入市干预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和较迅捷的速度处理一些证券市场的突发性问题,消弭一些短期内必须化解的矛盾,从而引领证券市场更加快速和健康的发展。但在采取这种措施时,应当把这种干预方式的负面效应降到最小化,并且这种措施只能是应急性的,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尽量动用间接入市方式,避免直接入市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避免引起股市的巨幅振荡。在间接手段中应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尽量避免采取强烈冲击市场心理和情绪的像“社论”的纯行政方式。①如果市场环境和市场波动的严重性的确需要直接入市干预,则应保持入市政策的公平,向市场公开入市行为,不应有临时而随意性强的指令性或暗示性托市行为。②

我国政府在证券市场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忽视了上述科学监管规律,很多行政手段不是出于为证券市场服务的目的而出台,而是逆市场运作机制而行,过于从国家公权力如何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能够获得更多利益为出发点。有时为了服务于证券市场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解贫这种定位极不科学的标准,运用种种行政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很不恰当的干预,甚至于召集证券公司和有国家背景的机构投资者,要求他们联合入市运作,进行托市,导致股市指数在违背国民经济发展现实状况的情况下运行,造成证券市场的虚假性繁荣,吸引投资者在不合适的时机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对于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打击与制裁没有一贯的合理尺度。政府需要市场繁荣之时就默认操纵行为横行无肆,潜意识里希望操纵者能够活跃市场交投,增加市场活跃气氛,从而促使企业上市融资更加顺利。当政府认为市场过热需要降温之后,不是运用符合证券市场平稳运行的监管措施逐步挤出泡沫,而是动用诸如上面所提到的“社论”等一些赤裸裸的行政手段来强行干预,对于操纵者基于抓典型的需要制裁几个,希图以此来达到调控证券市场运行的目的。殊不知正是这样才违背了证券市场自有的发展和运行规律,短暂的繁荣后随之而来的却是证券市场受此打击后长期的低迷。最后市场泡沫的破灭导致证券市场的发展遭到沉重打击,投资者损失惨重。

同时,从查处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处罚太轻,如对操纵机构的罚款太低,与其丰厚的操纵回报没法比,对负责人的处罚仅限于警告、建议处理和轻微的罚款;二是处罚不及时,不到位,处罚率太低,使得一些经营者铤而走险,或大捞一把就“功成身退”,或经常在股市上“兴风作浪”,不把处罚当回事,因为通过概率计算还是有暴利可图,处罚威慑力自然就不大;三是不能做到相对公平公正,不能一视同仁,使得市场对证监会的工作颇有微词;四是处罚程序不够公开,阳光执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工作作风还有待改进,证监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应该摈弃计划经济时期的官僚习气,定位于监督、管理和服务的角色(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服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目前政府监管的手段已经逐步趋向于理智与科学,监管的艺术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监管目标也日益务实起来。在查处了“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证券市场股价操纵案之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证券市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身份也根据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及时主动地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中有些身份退出,有些身份淡化,有些身份加强。此即有所为,有所不为,亦即有所进,有所退。其退出的身份将让位于市场力量和市场角色来扮演。原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明确指出,要更多依靠市场来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凡是市场能够决定的都要由市场决定;市场不能起作用的,要尽快创造条件让市场起作用。不成熟的市场常常会出错,还会走极端,政府管理应用市场手段,即使出现一定的混乱,也要让市场自己纠错。现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任伊始就宣布证监会不以指数的高低为监管目标。这些都表明了目前政府对于监管的目标以及手段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empirenews.page--] 另一方面,从调查、判断市场操纵行为的手段来看,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不长,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多少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当前证券监管体制也没有理顺,证监会还没有足够绝对的监管权力,与拥有准司法权和准立法权的美国SEC相比调查和处罚市场操纵行为的手段较为落后和原始,还没有完全摆脱“多龙治水”的桎梏。从反操纵的软件上说,证监监管机构的稽核力量还远远不够,现有稽核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无法达到有效稽查市场操纵行为的标准。在接受投资者、经纪人和雇员投诉上的工作还有所欠缺,没有建立起和他们有效沟通的渠道,两者之间良性的互动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地培育和发展。

二、证券业的自律管理机制很不完善,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功能无从发挥

大凡比较成熟的证券管理体制,都比较重视证券业的自律管理,即使是政府监管全面的美国,它的自律组织在证券业管理中也发挥很大的作用。自律制度之所以为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证券法律所确认,就在于自律制度具有法律法规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一是自律制度具有道德意义。法律具有刚性,监管者只能依法制裁违法行为。正是这种刚性决定了法律不能规范市场的全部问题,自律属于自我约束,因此自律监管的力量之一在于对本质上并非非法,但违反道德准则的做法或行为进行监管,以处理政府无法处理的违反法律精神的行为。因此自律监管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在法律之外施加道德标准,而这一点是政府监管所不能的。二是自律制度的高效性。自律是建立在业内参与者自愿接受约束的基础上的,因此自律监管者首先需要直接对自律组织的参与者(会员)负责。这种监管机制本身决定了自律监管制度可以促使监管过程更加有效,而不会对市场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三是自律制度的灵活性。自律监管的一个重要的好处是,自律监管者能在早期阶段察觉与理解复杂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四是自律者的专业性。自律监管的工作人员与被监管者愿意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使得具体的监管规则以及整个监管制度更加有效地运作。五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自律监管一般作为会员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运作,因此存在使监管成本最小化的动机。与政府监管相比较,也更节约成本。在自律监管中,证券业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的作用尤为重要。[1][2]下一页(一)证券业行业协会自律监管。行业协会在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方面有以下几方面优势:首先,有助于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政府失败;其次,有助于精简机构,防止政府官僚机构数目的膨胀;再次,有助于政策的实施,减少法律的运行成本;最后,是解决市场失灵和国家失败的有效武器。[4]中国证券业协会作为证券业的行业协会,其在规制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作用方面目前还很微弱。其目的的第一二位遵守法律政策和自律性管理都是管理性内容,而服务性功能却退而居于三四位(桥梁纽带功能和维权功能)。证券业协会作为授权型行业协会长期依附于证监会之下,只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无法对其会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处罚,其自律功能无从发挥,也就更谈不上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有效规制了。[!--empirenews.page--] 依笔者看来,中国证券业协会必须加强对会员即广大券商的监督与管理,应该享有一些对于会员可行之有效的处罚权,因为目前证券公司也是市场操纵的主要行为主体,仅靠证监会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证券业协会必须发挥自身和其会员单位关系密切,交流频繁的优势,通过一定的行为规章的制定和实施来有效地遏制证券公司的操纵行为。

(二)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证券交易所由于是市场主体进行证券投资交易的场所,同时,由于交易所一般都配备有较为先进的交易监控系统,因而理应对市场操纵行为的反应最为敏捷与迅速。但是我国证券交易所在此方面的反应就显得较为迟钝。几个影响很大的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揭露与曝光与交易所的关系不是很明显。[5]在市场操纵行为猖獗的时候,交易所也没有及时的予以制止和查出。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证监会监管权力过大,交易所对于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可供运用的法律手段不多。证券交易所没有合理的调查处理权,很多时候需先向证监会请示报告,等待证监会的意见,白白错失了尽快发现和处理操纵行为的最好时机。交易所的第一线监管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次,目前证券交易所虽然章程和相应的规则基本齐备,但仍有待完善和合理化,增加快速灵活的应变规定。对于很多市场操纵行为证券交易所不能做到及时反应和查处,已制定规则略显僵化与教条,机动性稍欠;再次,在目前阶段,由于证券交易所自身商业利益的存在,影响了其自律功能的发挥。不能完全做到对于会员的操纵行为的有效规制;最后,证券交易所尽管交易设备和监控系统等硬件条件已属不错,但是有经验的稽查人员和科学的稽查技术还稍显匮乏。没有一定数目的专事监控市场操纵行为的人员和先进的监控技术,要想遏制证券市场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的操纵行为是不太现实的。当然,这只是相对的来讲,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要有监察的决心,大多数操纵行为是可以被发现和查处的。

注释: ①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起到强烈打压市场的作用,而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则对市场起到了不负责任的拉抬作用。这两篇文章被看成是体现中国“政策市”的标志性文章。

课堂过程的缺失性行为及其矫正 篇3

忽视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唱独角戏

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默认“学生只要有了学习需要就好办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视学生的存在,只顾自己把教学内容淋漓尽致地发挥,不顾学生的反应如何,我行我素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进行。虽然教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条有理,但学生却满脸茫然。这种情况下,学生无论有多么强烈的学习需要,也无济于事。“经坛”式的“一言堂”“独角戏”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心理渴求将会逐步消失。另外一种现象是,有些教师将任务动机过分强化,这样反而使诱因动机和成就动机弱化了,也使得教学行为存在缺失,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效率下降。矫正措施:

1.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学习目标,建立一种面对学习结果的行为预期,并且在学生达成预期后,给予成功愉悦的强化。具体学习目标的确定应当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2.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要,以此作为联结点,激发动机。学生的心理需求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与研究。例如,有些学生对新奇的感兴趣,有些学生对惊异事物感兴趣,有些学生对复杂的东西感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解决有矛盾的问题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选择恰当的事实、事例、实验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要留有余地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与思考,学生会在探索与思考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

3.充分运用未知知识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布鲁纳认为,当人们接触不明事物或未完成的事态时,就会产生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驱驶下,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满足感。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多寡,教师有可能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信息量进行分析与研究,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其对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掌握情况,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信息占有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去引入与阐述,尽量避开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

4.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的自主性就会丧失,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就会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主性得到发挥的学生,即便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也能够勇于向他人质疑、请教。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了氛围,作为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使物理教学活动成为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尤其对所谓的“差生”更应当尊重与理解,他们的“差”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当引起的。另外在教学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上,也应当发挥学生自主性,将学生迫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5.灵活机动地调适动机强度,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适度的动机水平。布鲁纳认为过度的动机刺激会使学习者“心意丧失均衡”而导致“知性冲突微弱,内部动机不能充分地激发起来”。如在外部动机方面,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影响,对分数的追求而使动机强度过分强烈,使学生思维效率明显下降。再如,从任务动机角度来看,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一些难懂、难理解的问题过度夸张,教师的本意是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结果反而引起学生的恐慌,将学习任务置于一旁,而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很“笨”。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计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行为目标。

过分注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

从学习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领会阶段包括学习主体对刺激的注意和知觉。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注意和指导知觉选择,施给合理的刺激,以便强调所呈现刺激的区别性特征,即要突出学生将要在短时记忆中存贮和加工的那些特征。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教学设计中的刺激方式和强度做了一些片面的、极端的处理,尤其在一些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肆意扩增信息量,并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修饰性画面做得过于华丽奇特,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确定度过高。布鲁纳说:“信息的确定性过高使学习者一开始就挨近不了,经不起过强的均衡丧失,而使学习者弃之不顾了。”因此,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水准”,使“信息的不确定程度”达到最佳水平。为了达到其改善这种教学状态达到相应效果,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矫正措施:

1.认清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形成的关系。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与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相应的知识,通过有关知识的掌握形成相关能力。手段与方法起着桥梁作用,而不是目的。因此,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应当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来综合考虑,而不是以教师教的情况和教师自我感觉为标准。

2.认清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信息量的关系。任何教学媒体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学生在学习过程获取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不是以信息量的多少来衡量的,是从有用角度去考虑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只要能够解决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效信息,而不必事无具细地告诉学生。有些信息要由学生自己根据其掌握的信息通过信息加工的方式形成新的信息,即实现创新。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媒体对学生刺激强度问题,声、形、图文并茂等感观的刺激对学生的吸引只是短暂的,新鲜感一过也就无兴趣了。我们要注意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增强学习效果的提高。

3.认真研究信息的不确定度问题。学生学习到底需要多强刺激才能接收与适应,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理论来进行解决。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来进行模糊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将一些教学素材以学生能够接收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最佳“信息的不确定度”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4.认真研究学生与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各类学校的生源状况不同,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看,高中课程

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无论基础与学习能力情况如何,都要让学生通过相应学科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够迁移到生活与工作中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有所改变,形成科学人生观。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根据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状态与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使信息传输量保持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注重教法研究,忽视学法指导

从学习学角度来看,学习的获得阶段,学习主体将知识进行编码并存贮到大脑中,这是将信息从短时记忆转换到长时记忆的过程。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将“教”的方法和途径设计得详尽透彻,而忽略了有关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这是为“教”而教的典型表现。改善这种教学缺失的方法是以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指导把学法研究放在教法研究之前进行。作为学科教师不仅要懂得所教学科的知识,还应当学习一些学习理论,用学习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要比单纯研究学科教学法来得更切合现代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由学习的主体特征来决定的,但作为教师,我们要研究学习理论,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得更加顺利与流畅。其次,教师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提炼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策略,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学习方法指导。

过量练习以提高解题能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由于社会背景的影响,对于普通高中来说,学生的“学习终端”显示是高考成绩,因此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通过大量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谈到学习就谈“这道题你做了没有”、“老师这道题怎么解”等,而不见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思想、方法与过程进行科学的思考与分析。从教学实践来看,练习强度过大、方式重复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因而就会产生一批“差生”。事实上,许多练习题都是一些简单的机械重复,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教学需要改变这种状况。

从学习学角度来看,学习需要通过练习的方式来达到掌握的目的,但如果把学科知识的学习仅变成习题的解答研究,就违背课程设计的要求了。科学的练习方式和强度能够对经过编码存贮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增强和巩固。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运用科学的训练方式进行,通过一些典型问题的研究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观念。

教学情境单一,使学生迁移困难

从学习角度来看,在学习的概括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在新的情境中加以应用,并形成新的知识或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实际中设计的教学情境缺乏新颖性,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心理疲惫,或者设计的教学情境缺乏铺垫和过渡,使学生感到迁移艰难、力不从心。要使学生能够形成迁移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对共同要素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例如,力的概念的形成可以从生活实例、生产过程、科学研究过程、社会现象等环境中,让学生体验力的本质特点,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提取有效信息,最终抽象出力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其形成的信息资源,进行融会贯通,解决不同情境下诸多具体问题。

2.克服学习定势的消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克服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头脑僵化呆板、情境变化时缺乏灵活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善于透过“貌合”抓住“神离”的本质。例如,在物理学科中对功与能量的问题,要解决的功的概念与功的计算,其中涉及到恒力的功、变力的功、耗散力的功与保守力的功,能量涉及到动能、势能(重力势、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等)、机械能、内能(含热的有关问题)、电能、光能、化学能等这些能量的转化与转移与什么样力相联系,让学生通过比较与研究,理解功与能的本质。

3.在教学中训练求异思维、求同思维能力,从辐射思维和聚敛思维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有效性与敏捷程度,通过“举一反三”达到“九九归一”的目标。例如,上述功和能的关系问题的剖析,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手段,又不致使学生形成定势,而使问题解决陷入困境。

反馈方式与时机欠当,错失巩固强化时机,形成学习缺陷

反馈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与引发新的学习行为紧密关联,它通过强化过程而发生。教师的任务就是以信息反馈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人为的强化诱导行为,以促进学习活动深入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反馈的强化作用仍未被某些教师所充分重视,有不少教师仅以一个“对”或“错”以及轻描淡写的共性作业讲评作为反馈的全部,甚至有时在大量练习操练时连及时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都难以实现,更不用说反馈的个性化和针对性,这样就严重地削弱了反馈阶段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化功能,有时会使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境,形成学习障碍。矫正这种教学缺失行为的基本方法是:

1.丰富反馈的形式与方式。反馈不仅可以通过“对”“错”“正确”和“不正确”等词汇来表达。从反馈的形式上看,可以通过总结、概念、陈述以及自我评价和群体评价(伙伴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进行:从手段上讲,可以是谈话、交流、活动、行为观察、笔试、实验等方式进行;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学生中存在的缺陷,而不应当是标定性评价,另一方面反馈也是矫正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手段之一。因此,反馈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评价,并找到矫正措施。

2.注重反馈的时机把握。及时反馈可以借助存贮的印象有效增强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提问、讨论、作业、检测和其他学习行为都要及时做出反馈。时机把握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还没有理论上的阐述,我们可能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行为缺失论文 篇4

以当前的财政学相关理论来分析, 现当代社会的产品类别可以分为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三大类。就公共体育产品而言, 准公共产品这方面体现的最为充分。首先, 体育产品不具有排他性, 换言之, 即一个人消费的体育产品, 很有可能有多个人参与使用。其次, 体育产品消费竞争愈演愈烈。在公共体育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 个人需求增大, 这种矛盾的出现, 造成了消费竞争与需求竞争的矛盾凸显。

2、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政策产生的重要作用

投入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 政府为了发展体育事业, 加强了为城市居民及农民在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 政府把此项工作纳入“义务”范围内, 不需要农民进行任何投入,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体育产品投入经费紧张的问题。另外一方面, 增强了现当代人们的国民待遇,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人们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现状及问题分析

3.1、投入主体单一, 资源匮乏

当今, 我国在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工作中, 仍然存在着主体单一的现象, 资源依然比较匮乏。投入主体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产品自身公共性能的偏失, 各级政府在发展管理中也难以进行物资渠道的辅助发展。从某一视角看待这也是当前公共体育产品投入单一的原因。其次因体育产品社会服务性质的特殊性。对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人及组织而言, 都不可能将所投资金与资源很快转化为盈利, 因而也便导致了在城乡公共产品的投入中很难具有大规模性质。

3.2、投入主体的责任、义务与能力的不平衡

在我国主要是依靠财政方面税收来进行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 但税收体制下, 整体呈现着中央与地方税收能力的由高向低趋势, 尤其是在基层的政府其财政水平更为低下, 且多数以农业为主要财政来源的县市更无法做到财政收入保障, 在此情况下不免出现县乡各级政务体育产品资金投入方面的有心无力情景。再者中央财政税收力度强, 但和体育投入比例而言却相对较少, 在专项资金与转移支付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且难到位, 中央及下属省级政府部门存在的这种只负担管理权限而缺乏投入责任重视的情况, 必然会出现义务与能力方面的不对称, 从而造成在体育公共产品在公共性方面的缺失。

4、构建创新型公共体育产品投入机制的基本方法

4.1、明确各级投入主体的职责

通过政府间财事权利的合理划分, 进一步建立自中央至各级地方政府分层分项比例协调的体育公共产品成本分摊制。在相应困难的县乡单位, 国家要依据体育公共产品性质, 进行各类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明确, 以此科学合理的就供给主体职能范围与职责具体进行划分, 良性确立以高层政府部门投入, 基层政府部门管理, 高层政府部门监督的发展格局, 促进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行为落实, 缩减投入主体间的公共体育产品投入差距, 实现投入供给方面的均衡化。

4.2、尽快构建公共体育产品投入新机制

在当前的体育事业建设中, 应当完善构建体育公共产品投入方面的融资机制。改变仅以公共财政进行支付的单一筹措方式, 完善构建一个金融与财政相统筹结合, 政府和民间共同参与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融资机制, 拓宽体育公共产品投入的途径, 使投入资金的来源途径与区域持多元化发展态势。

4.3、统筹城乡投入, 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的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同属于体育公共产品的范畴, 在其具体的规划建设中, 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对农村整体的影响带动作用。以此来促进城市体育公共设施朝着农村进行延伸, 城市的公共服务同期在农村覆盖。此外国家可进行经济政策统筹调整, 将体育彩票获益投资的重点转移向农村, 促进农村的基础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其次应统筹安排在城乡体育公共用品方面的分配, 改变公共体育用品过渡集中投资于城市的倾向, 逐步扩展公共财政在农村范围领域的覆盖力度, 以此强化农村的公共体育建设。

4.4、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在我国当前的体育公共用品投入中, 为确保公共体育用品的投入有效性发挥, 必然需要切实的以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以此实现和完善在城乡方面的体育公共产品均衡供给。其次农村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导致了其群体方面的弱势地位, 因此在当前有效加强新形势下的体育投入保障法规修改细化, 存在着必然的意义, 这能够有效地保证体育公共产品投入在地域服务体系内的均衡型, 促进体育公共产品投入的法制制度化步伐。

参考文献

[1]何元春.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收益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1) :44-47.

[2]贺雪峰, 罗兴佐.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J].经济学家, 2006, (1) :62-69.

行为缺失论文 篇5

关键词:公共产品;公共卫生;政府职能

一、公共产品与公共卫生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公共产品的定义是由现代福利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理论的奠基人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月),发表的一篇署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的,该文章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就是这样的产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任何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使用者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并不减少该物品或服务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二是非竞争性(nonrivalrous consumption),即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对于公共产品来说,这两个特征是都应具备的,两者缺一不可,而完全具备以上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多的。许多产品或缺少这一特征,或缺少那一特征。

Winslow(1920)给出的公共卫生定义为:“公共卫生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功能的科学和实践。”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温思络(Charles Edward A.Winslow,1952)将公共卫生定义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来改善环境、预防疾病,延长生命和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并能发挥个人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美國公共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把公共卫生的使命归纳为“通过保障人人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该定义强调各种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明确公共卫生领域的无所不包,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此可见,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事业,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公共卫生不同于医疗卫生,后者主要是医疗设施、医疗人员、医疗技术等,解决的是治病的问题,而前者是公共卫生的政策、宣传、管理、疾病的预防、控制,公共环境的治理等,解决的是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公共卫生的保障问题。公共卫生是通过普及性公共卫生服务来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因此,公共卫生具有外部性,是一种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提供公共产品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行为缺失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例如,1988年的上海甲肝的爆发、2002年南京汤山中毒事件、1998年山西朔州毒酒事件、2003年的SARS疫情、2003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等。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的同时,也检验着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是否到位。

第一,政府公共卫危机管理意识缺乏。虽然在我国一些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爆发流行和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严重危害程度认识不足,更谈不上对公共卫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了。

第二,政府公共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政府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上突出表现为重医疗卫生、轻公共卫生,重城市、轻农村,重治疗、轻预防。虽然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的政策都是以预防为主,但事实上,预防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医院大楼越来越高、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而疾控中心规模越来越小、投资越来越少。作为公共产品的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尽合理,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在上海,平均每千人在医疗机构中拥有3张病床,北京每千人拥有2.4张病床;而江西和贵州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分别为1.34张,而政府对基层卫生医院和农村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严重匮乏,医疗设施陈旧施落后,医护人员素质不高,很多村卫生室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全国50%左右的村卫生室已经变成了个体医疗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政府口头上强调的是预防第一,但实际上从“重防御”转向了“重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院大型医疗仪器更新的很快,医疗设备明显改善,事实上,一些大城市的卫生资源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开展疾病预防、检验等所需资金总是很紧张。

第三,政府卫生经费投入不足。WHO于2000年对全球191个成员国的卫生事业总体绩效进行排序,中国被排在144位,比埃及、印尼、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苏丹、海地等还要低。而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估算,这些国家的人均GDP都没有我国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防疫站等公共卫生机构的经费全部由财政拨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经费与机构总收入的比例已经下降到30%-50%。根据全国卫生部门的决算统计,1990年以来,政府预算拨款占防治防预机构的收入比例已从59%下降到2002年的42%。妇女保健这一比例从56%下降到27%,下降幅度更为明显。1980年以前,乡镇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所有经费均由政府经费补偿,但是到了1993年,政府经费仅能补偿人员工资支出的60%,国家财政在卫生经费支出上呈严重下降趋势。

第四,政府信息披露不及时或不充分。在中国80%的社会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由于种种原因,政府长期以来习惯于决策的“暗箱操作”,造成对行政公共信息的垄断,尤其是对公共危机信息的缓报、漏报和错报司空见惯。例如,每当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当地政府往往都是按照某种惯例极力阻止相关信息的传播,结果造成“小道消息”广为传播、“传言、谣言”大行其道,社会人心惶惶。在地某些地方政府的心目中,认为一旦公开有关信息就会严重损害的当地政府和领导的形象,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混乱。

第五,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不健全。我国一直没有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缺乏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检测网络;医疗资源条块分割,没有实现属地化管理,导致指挥不统一,信息不畅通,反映不灵敏,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当危机来临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决策机关紧急宣布成立一个临时性机构,依托有关职能部门组成救灾办公室,待危机过后就撤消解散,人员各自回归原单位,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常设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组织。

第六,公共卫生法律不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它们有个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应对紧急事态方面,有法律依据和支撑,政府应该怎么做,公民应该怎么做,相关的社会组织怎么做,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SARS疫情后,我国政府虽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全民加强应急关于工作的意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制定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但目前尚缺乏一个母法,如《卫生法》或《健康法》。

三、完善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

第一,强化危机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公共卫生预防为主,可以限制和降低各种危险因素对人体的侵害,从而使公共卫生事业成为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健康效益极高的事业。戴维·奥斯本(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Gabler)认为,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为此,政府要大力宣传预防为主的观念,增加免疫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从而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第二,政府公共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大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房屋设施条件、购置必要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改善宁村医疗卫生状况;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规范、透明的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的投资力度,改善医疗条件。

第三,把公共卫生明确纳入政府职能,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一是把公共卫生事业与科技、教育事业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在卫生行业内部,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把政府衛生工作的职能和重点转移到公共卫生服务,把基层卫生鼓舞分解为基本临床服务和综合、专科临床服务;三是通过法律规定每年从GDP中拿出百分之几用于公共卫生,形成一种常态的、可持续性的投入机制,确保我国的公共事业不会“贫血”。

第四,应完善危机信息公开和发布机制。现代政府是公开透明的政府,向社会提供真是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理应对那些涉及公众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的公共危机信息,及时准确的提供给公众。让公众知道危机的事实和真相,是西方国家处理各种危机中的一个共同点。在危机中,法律规定政府有责任向媒体公布危机真相,而媒体也有义务向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所以西方国家把媒体称为“第四权”。通过2003年的SARS处置,我国已开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众沟通途径,通过媒体改善了与民众的关系,提高政府形象,但离实现真正的、及时畅通的信息沟通尚有一定差距。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建立长期的危机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相关部门应更主动及时地通报疫情发生情况,而不是根据事态发生不同程度而决定沟通时间与方式;二是要强化危机状态传播策略的研究,危机不但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更有可能引起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动荡而造成社会的严重失序;三是要完善危机信息公开公布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公众对政府行为有一个合理预期,避免认为的混乱,通过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使政府树立起社会、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第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常备的应急机制。尽管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体制是按行政区划分设立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而且机构调整后职能也划分了,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常常是根据各自的理解来对下属单位进行督导和管理,个别部门对危机管理反应体系理解存在偏差,使被管部门感到无所适从,这与应对危机的有效性是不利的。故建议借鉴国外处理SARS疫情的经验,设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的危机处理协调机构,取而代之危机来临时组建的临时指挥机构,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能,制定出统一的监测检查标准,理顺各自的关系。这种常设机构有利于保持政策和机制的延续性,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各机构的关系,有利于制定危机处理计划和实施方案,有利于总结和保存每次危机后的处理经验。

第六,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公共卫生涵盖众多领域,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没有完善的公共法制就没有高效的突发事件政府管理,完善的公共应急法制是国家公共应急系统中最重要的非技术支撑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法律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因此,为使今后的公共危机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做到常备不懈,实现长治久安,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共应急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万明国,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王明旭,刘家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

3、宋立新,张田勘.突破SARS重围——危机的应对与处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郑力.SARS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M].科学出版社,2003.

小学生修改习作行为的缺失及补救 篇6

关键词:小学,习作,修改

修改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可现实中孩子自觉修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一份针对45人的班级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 :写完作文后,很少修改的有69.4% ;嫌麻烦,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4%。在有修改行为的孩子中再调查其修改动机,因为老师或家长强制要求的又占53.6%……为什么孩子“不爱改”更“不会改”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点。

原因之一 :写作目标扭曲。改是为了写得更好,可是当写本身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时,改,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孩子们的 写作目的 何在 , 意义何在呢?——“为了交作业”;“为了考试成绩高”。仅此而已,甚至连略带功利的“为了将来当作家”;“为了出书给别人看”这些答案都没有。孩子们的写作目标严重扭曲,他们都在为师而写,为考而写。始作俑者就是教孩子习作的教师。当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了衡量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时,我们半是被动就范,半是“主动出击”,将教学这一富有艺术色彩的活动逐渐演变成考前“练兵场”,孩子们的习作也成了应付考试的“备战”练习,成了接受教师检查的特殊作业。在多次接受“规定套路”训练后,孩子变得习惯写四平八稳,看上去很美的“新八股”,不是出于需要而写的习作自然没有改的需要。

目标扭曲,写后确实不需要修改。其一,权利的错位导致不改。叶圣陶说过 :“‘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而孩子写作缺乏最为直接和本初的发表意识,仅是为了给教师看,改的权力在写前就交出去了,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二,很多时候在孩子们看来是天真浪漫的构思、想法,是童言无忌的表达方式,都被教师批改为错误。时间久了,孩子们也明白了该写什么,该怎么写。他们就像拳击中靠“点数”得分一样,擅长写些轻车熟路的得分型句子。这类句子写后自然不必精工修改,因为他们熟络得很。

原因之二 :修改所需的能力未经训练,有待提高。修改能力是一种高级的写作能力,作家说 :所谓修改,就是再思维的过程,不能拘泥于原先的思路,要善于反思、侧思、深思,从不同的层面来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是难事,否定自己,修正自己是何等之难?即便是像欧阳修那样的大文豪,修改自己写就的文章也煞费苦心。他在晚年的时候将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册,经常忙到深夜。当别人戏笑他时,欧阳修却道 :“文章是要留下来给子孙后代看的,如果不认真修改,改不好,岂不让人笑话?”

有个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是将修改片面理解为词句的替换,甚至是优美词藻的堆砌。《文心雕龙·附会》对此曾有过形象的比喻,“夫画者谨发而易貌,射者仪毫而失墙,或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就是说绘画的人只注意头发,便会改变容貌。射手只在乎细小的毫毛,往往就失去了大目标。那些只注重文章局部字词的修改理念,不但不会提升文章质量,相反便容易破坏文章整体,是不可取。修改真的没那么简单,它既要对细节润色,更要注重整体调整,至少涵盖发现问题、综合协调、灵活变通三种能力,需要靠无数次的锤炼得以逐步提高。很多孩子因为没有修改的意识,所以缺少能力锻炼的机会,形成了因为“不会”而“不改”,因“不改”越发“不会”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彻底放弃了修改。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孩子修改自己的文章时收效甚微的缘故,孩子们不是“抗旨不遵”,实为力不从心。

原因之三 :专项课与专业指导几近空白。很多教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也畏惧谈习作技法指导,习作修改的指导更是少见。有些教师认为写作就是随心所欲的表达,技法指导是障碍。其实不然,拘泥于技法指导固然会使文章变得呆板,但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初学习作的儿童,需要“扎好马步”。缺少技法指导,必将会让孩子走许多弯路,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技法指导,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要想孩子能够顺利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必须上好修改指导专项课。以下几种训练课型可以尝试 :1.故事激趣课 :讲述如唐朝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清朝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史实,海明威不顾体残多病先后二百多次修改《老人与海》的传说。通过故事的讲解,让孩子对修改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学习的榜样,能对修改产生冲动。2.符号认识课 :将各种修改符号隆重推出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和使用 ;3.修改示范课 :运用符号教师示范修改片段 ;4.片段练习课 :提供有待修改的片段让孩子实践 ;5.自改、互改评讲课 :针对典型自改或互改个案作点评 ;6.对比课 :指导孩子针对自己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体会修改的收益。相信很多专项课教师是闻所未闻的,可见指导的空白已经成为孩子学会修改的障碍。我们有什么理由期待孩子无师自通呢?而有些指导贪多求全,恨不得“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节课下来包含写成一篇文章的所有注意事项,生怕孩子疏漏其一。这种指导形式对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是最为不合适的。就像一个人学习游泳,要从换气、手部动作、头部动作、脚部动作练习,最后在协调全身练习一样,先分解再组合。如果指导只有“组合”没有“分解”,这就好比一下子要一个初学游泳的孩子跳下水去游上百来米一样,只会令孩子怕水。

原因之四 :文章的构建形式单一。成年人的文学作品中分支较多,表达的情感较为丰富、多元。例如世界畅销书《哈利·波特》,全书以哈里的成长为主线,但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派生出许多旁支,如 :哈利父母在魔法学校里的故事 ;伏地魔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哈利好友罗恩的恋爱史 ;海格收养怪物做宠物的故事……这些枝节的描写不但没有冲淡主线,相反对塑造主人公哈利的形象和叙述他的成长经历起到很好的渲染、铺垫、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样多线索的写作,作者的修改环节就尤为重要。通过修改,作者要协调、安排各线索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各部分的比重,以形成烘托主线的合力,而不至于本末倒置。各个分支和主干的关系就像大小齿轮,而修改就像帮助齿轮之间顺利磨合的润滑油。没有了它,一切都将停顿下来,甚至可能崩溃。

文章的构建形式直接决定了修改的必要性,而大量孩子的文章建构形式排斥了修改的地位。由于长期的“习作技能技巧训练”,孩子们练成了各种习作的套路。这些套路四平八稳,“格律”严谨,导致写成的习作是单线索的,从头至尾叙述一个故事,描写一处景物,刻画一个人物。文章的构建形式也比较单一 :“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件发展经过”三种线索安排最为常见。这样的文章类似单齿轮运转,个体就能决定运转,不加润滑油的危害不会那么明显地显现出来,所以小作者不会感到修改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们只需“顺势”按部就班地写完全文就觉得大功告成,再加上为“交差”而写的心态,孩子恨不得一写完就收进书包。当然,长期不加“润滑油”,隐患可想而知!

原因之五 :习惯养成缺乏监督。养成习惯至关重要,自觉修改习作更需要长时间习惯养成和监督。

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开始有朦胧的修改意识后却没有坚持,不需多长时间后就自动放弃。有的孩子在教师的要求下已经开始修改,但是由于没有教师的检查与监督,没养成习惯,在“被动情态”下的行为很快会主动消除。看来,孩子不修改,教师的监督不力也逃脱不了干系,因为修改原本就是一种习惯。修改的确需要孩子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但是由于年龄小,兴趣的持久度本来就不稳定,再加上修改的难度,一开始要他们自觉地坚持修改有些不现实。而我们常把心思花在如何做审题指导,如何精细批改习作上,几乎没有想过如何指导孩子修改,监督其养成修改习惯,监督难,养成难,这都是教师们鞭长莫及的遗憾。

如此说来,孩子习作后“不爱改,不会改”似乎已经成为“顽疾”,要想根除似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其实,指引孩子彻底与“不爱改,不会改”说再见,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要营造良性心理体验。想办法让孩子切实看到修改的好处,从心理上接受修改,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是实现自觉修改的关键和保障。我曾多次看到教师拿出鲁迅手稿影印本或是叶圣陶为中学时代的肖复兴修改习作的图片向孩子展示名人修改。可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孩子越看越害怕,看后反而更加不愿意修改。为什么?这些手稿中修改幅度太大,原文、修改符号、修改内容混在一起,“阡陌纵横”,让孩子眼花缭乱,产生了畏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暗示为 :修改,太复杂了,太凌乱了。其实,不要说是孩子,就连一般的作家也难达到鲁迅、叶圣陶的层次,为什么要扯大旗唬孩子呢?

确实应该展示修改的样本,但可以做得“儿童化”一些。英国优秀教师安东尼·海恩斯在其《作文教学的100个绝招》中提到一个切实的做法。海恩斯为孩子提供了自己撰写的一篇新闻稿初稿和修改后的成稿,还将修改过程中的“中间稿”也展示给孩子,让孩子切实地看到一篇新闻稿从初稿到完稿的完美变身,体会到修改的重要作用。分析此举有如下参考意义 :其一,新闻稿,短小精悍,即便修改多处也不会让孩子感觉复杂,不会“吓着”孩子 ;其二,教师本人写的新闻稿,具有极大的亲切感,孩子容易在“向师心理”的作用下,用心去关注,学习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主动的 ;其三,先后对比,能让孩子分明感受到修改的作用,具有激励作用,能产生积极亢奋的情绪真正迁移。

其次,要做足准备。当孩子认识到修改的好处,做好心理准备,调试情绪达到愤悱状态后,还要让其在动手修改前做好准备。这里所指的准备包括工具准备和认知准备。字典等工具书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改正带,改正液是绝对不能让孩子拥有的。同时必须提醒孩子带好至少两种颜色的笔,修改时能一目了然。准备工作的精细化能让孩子感受到修改的慎重程度,也同属心理准备的范畴。

认知准备包括对修改符号的认识,对历史上经典的修改故事了解。在修改符号的认识上,适当运用比喻容易让孩子记忆和掌握。例如 :位置调整符号比喻为长城的垛口 ;替换符号比喻为卫星天线 ;删除符号比喻为小猪尾巴。在这个阶段,修改典型病句的练习具有优良的辅助效果,现学现用,记忆牢靠。同时建议不要一次性让孩子掌握所有的修改符号,可以分几次,有针对性地逐步掌握。

第三,要切实地实施教学。很多教师认为修改就是态度问题,一味提出要求“自己修改习作”。这样做无异于让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自己去练习游泳,孩子只能在水中扑腾,没有丝毫训练效果。修改是一种技能,是需要教的。

可以拿出一个段落,运用讨论法和演示法实施修改习作专项教学。观察片段后讨论话题参考如下 :这段话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么修改?你的修改设想和他人的进行对比,谁的更加适合?如果将段落还原到文章中,还应该做哪些调整?请不要忽略孩子与生俱来的童真语感和敏锐思维,当你真诚民主地组织大家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孩子总会让你意想不到。

接下来就要现场演示,教师用正确、标准的符号,在孩子的关注和参与下共同逐句修改,然后集体讨论,再修改,诵读,直至通顺为止。之后由孩子为主动手修改,教师组织讨论。修改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必须实施真正的互动式教学,让孩子反复经历全过程,有感受,有体验,才能收到实效。在整个修改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让教学更加有效。

其一,即便是修改,也要让孩子关注到自己写得好,写得对的地方。当我们指导孩子修改的时候,习惯性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错误上,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整座森林”。其实,让孩子优先关注自己写得对,写得好的地方,能燃起孩子的自信心,这有助于其修改错误与不足的地方,让整篇作文都变得文从句顺。特别提醒教师要先针对孩子习作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再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表扬,容易让孩子接受,也为其动手修改再添信心。

其二,错别字不应该成为修改的主要对象。不少孩子片面认为修改习作就是修改错别字。这样的误识源于教师的关注点。经常听到教师在阅读孩子习作时评价说 :错别字多,你怎么没有修改呢?这就容易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于针对错别字的修改,忽视了对文章结构调整,段落语句增删,句子通顺合理等重要修改内容的操作,得不偿失。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在指导刘亦婷写日记时特别强调“不会写的字就先不写,等待有空后再查字典补上。写错了也没关系,不要纠结于一两个字。”实际上刘亦婷的日记中错字,缺字很多,日后几乎都没有补上,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她用语言文字的表达。之前提到的英国著名教师海恩斯在其作文教学论著中也强调 :当学生向你提出某个字母如何拼写时,请不要回复 ;如果孩子的作文中错别字连篇,也不要强调一次性修改完成,允许文章中出现错别字。我想,孩子习作中有错别字存在,这可以看作一种规律,其演变轨迹是 :通过时间的积累,练习强度增加,见识增长,学识丰富可逐渐减少乃至消失,所以不要强求解决在当下。

其三,要鼓励孩子舍得删除。说到修改,增添与调整都是常见的,但要让孩子自觉删除某句话,某段话就有些困难了,可删除却正是修改最为重要方式。专业作家修改文章特别注重删除赘语,冗长段落,或是与主题无关的部分,尽力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孩子们不愿意删除自己写下的文字,一来这好像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做了无用功,二来“字数”的达标要求更让孩子舍不得已经凑成的字数。

在我们的修改指导上要特别强调让孩子学会删除 :其一,删除每句话中多余的修饰形容词,为句子瘦身的同时让句子变得简洁、准确、通顺 ;其二,删除段落中重复表达的内容,让段落不再臃肿 ;其三,直接删除和中心无关的段落。例如很多孩子喜欢在文章开头来一段抒情式的表达,没有丝毫意义,当孩子特别珍爱这些文字。教师可以直接示范删除无效段落,改为简洁开头后并做对比。有个方法比较实用,当孩子不舍得删除的时候,教师可以发出指令——请删除**字。这样的删除理念的渗透对孩子学习修改大为有益。同时,在我知道孩子为“字数达标”而不舍得删除的时候,是否应该更为科学合理地看待作文的字数要求呢?

行为缺失论文 篇7

一、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缺失主要受到学生体育需求不高、兴趣爱好不强、体育态度不端正、体育自信能力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一)体育需求不高

体育锻炼动机是在大学生体育参与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基础。体育需求是大学生参与一切体育锻炼活动的根本驱动力,也是其产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根基。所谓的“体育需求”,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渴求获取体育效用的正常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最原始动因。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主导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需求通常十分迫切,如果大学生有了某种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而该需求没能获得满足时,就会推动人们进一步寻找满足对象,如此就实现了内在需要向外在行为的转变。笔者随机就五所高校的1003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其中,73.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需求,但仍有21.9%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毫无欲望,由于对体育活动的欲望很低,体育需求不高,导致其难以形成强烈的体育锻炼动机,更别提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与习惯了,这直接造成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缺失等问题。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产生体育锻炼的需要,继而增强其锻炼动机,使其体育需求进一步外化为具体行动。

(二)兴趣爱好不强

当人们满足需求的欲望后,对某项认识的事物或参与的活动产生的积极心理称为兴趣,它是一种心理倾向,也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完成活动,追求更多的知识。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越浓厚,其体育锻炼动机越强,越容易形成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研究现实,已经形成体育锻炼行为及习惯的大学生,首选形成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即“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爱好”,二者呈正向相关关系。调查显示,只有55.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而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高达25.7%。当前不少体育课堂教学不生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爱好,继而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缺失。

(三)体育态度不端正

态度也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人对事、人或物产生固定性倾向的表现。体育态度综合体育活动的体验、行为倾向和评价的元素,涵盖体育活动的价值、目的、评价和意义,是一种对体育活动行为体验和情感反映的表现。从因子的角度分析,体育态度因子包括体育锻炼中体育课程对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性、体育活动过程对学生生活产生的影响效果、体育锻炼行为对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等。调查显示,有23.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活并无积极的影响,27.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26.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于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不重要。这显然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仍不甚端正,对体育锻炼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锻炼意识极为薄弱,无法科学、合理地对可利用实践进行安排,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衷度低,在思想方面也不重视,未将体育锻炼视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缺乏。

(四)自信体育能力缺乏

根据研究显示,影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主观原因是活动能力方面的自信。坚忍不拔的品质和锻炼意愿是促成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也是帮助学生造就坚强意志的良好机会。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坚持锻炼能力方面十分自信,只有4.4%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远低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13.5%)和不锻炼的学生(28.6%)。在认为自己有能力、很有能力选择频率方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53%,远高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25.2%)和不锻炼学生(1.29%)的比例,这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意志品质坚强。同时表明能力弱、怕吃苦、坚持精神不足等都是学生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养成的罪魁祸首。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

(一)体育锻炼动机缺乏

所谓的“体育锻炼动机”,主要指的是可以借助于体育锻炼,满足人们的需要、需求,从而促进其主动、自愿地参与与保持体育锻炼行为的一种心理驱动力。研究显示,在体育锻炼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中,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即体育锻炼动机越强大,则体育锻炼行为就越强,体育锻炼的效果也越佳,人们越能下定决心继续维持体育锻炼活动。但应注意的是,体育锻炼的动机、效果会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造成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大学时代是大学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对于促进其日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锻炼行为不仅由生理、社会、环境、心理等综合因素影响,还受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动力的决定,因此,体育锻炼动机及体育锻炼行为间属于正向的因果关系,即体育锻炼动机越强,越容易形成体育锻炼行为,锻炼的效果也越好。

上文已经提到,由于受到学生体育需求不高、兴趣爱好不强、体育态度不端正、体育自信能力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较为缺乏,这也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缺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锻炼条件差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中,体育锻炼条件差也是导致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不少学校对于体育锻炼场地、器材、设施不重视,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强。

一方面,不少学校的场地、场馆、器材缺乏,这导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难以顺利养成。大学生难以自由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加之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力度的持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器材配备、管理力度缺乏、设备难以及时更新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困扰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风雨操场为例,国家规定超过13000学生规模的院校风雨操场面积应不小于4500m2。据统计,在教育部直属12所综合大学的风雨操场总面积为42764m2,每所大学平均为3563m2,除北大、厦大、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超过4500m2,其余普通院校场馆能达标的寥寥可数。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仍较为薄弱,虽然持续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体育经费只占教育经费的1%,在场馆建设,体育器材、设施、设施配备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仍难以得到较强的改善,也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无益于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

另一方面,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调查显示,只有45.7%的学生认为学校较重视体育课,高达39.6%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体育课。而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方面,44.3%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而25%的学生处于中立状态,这表明学校对待体育课和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确实不够重视,多流于形式。体育锻炼氛围的营造是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指明了优化群和非锻炼群体周边体育锻炼氛围,是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求学校必须注重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广学校体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帮助实现体育学习任务与目标。此外,高校还应成立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该趋势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对其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成作用。学校应拓展体育锻炼的形式,加强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借助于广播、电视、宣传栏等,促进体育知识普及和宣传。

(三)体育锻炼效果不佳

学生体育锻炼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教学质量不佳所引起的,而在这方面,体育教师是最关键的影响者。调查显示,在体育教学能否满足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50.9%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18.6%的学生处于中立,只有30.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能满足体育锻炼需要。

就体育教师而言,仅有39.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基本能够指导自身体育锻炼,而37.2%的学生认为不能,23.6%处于中立状态。这表明体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体育教师也没有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足够的辅导,置学生的努力程度、锻炼能力、锻炼行为的养成不问不顾,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同时,将体育任务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作为明确的要求提上日程,将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实效性,满足学校的体育教育任务,并同学生毕业、就业状况相结合,使该任务做到有“名”有“实”。若不改变传统现状,大学生即使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也难以顺利落实为体育锻炼行为。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没有体育锻炼动机,锻炼行为就会缺失直接原因、缺乏源泉动力。锻炼动机会对人的锻炼行为造成影响,能够突出某个情境的优势,暴露另一个情境的劣势,改变行为的坚持度和强度。要对体育运动产生热情、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性和主动性,需要靠良性的动机来激发。研究和探索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体育锻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诸多益处。

参考文献

[1]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等.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03):375-378.

[2]乔培基,王胜超,肖明等.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8(09):174-176.

[3]陈善平,李树茁,容建中.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9(10):1483-1486.

行为缺失论文 篇8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缺失的问题,国内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从目前国内已出版发表的有关成果来看,多是从法学和经济学中的“授信义务”、“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行阐述。上市公司信用问题除涉及到上市公司自身外,还涉及到证券市场广大中小投资者,而分析多方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工具首先应属博弈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问题。赫旭光、黄人杰、刘延锋(2003)运用完全信息下两阶段动态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在现有制度约束和社会诚信水平约束下,上市公司选择诚信,投资者继续投资,不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其结果严重甚至会使证券市场消失。孔小文、于笑坤(2003)利用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认为公司不守信可能会获得短期的利益,但如果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则一定要恪守诚信。我国上市公司信用缺失,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健全,对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激励。

从以上所阐述的现有研究来看,利用博弈对上市公司信用行为进行分析的已有不少,但大多数是放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进行分析,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上市公司的信用问题放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一个KMRW声誉模型来对问题进行研究。

在以往的利用声誉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的文献中,在对博弈参与人的假设中通常使用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可以注意到,所有得到合作结果的模型,在论证过程中,都必须以这个假定为前提,无名氏定理和一般KMRW声誉模型都是如此。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往往在分析中被忽略,这个假定就是参与人对事件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最小化的倾向。所谓不确定性是指人们无法知道或控制所关注事件的未来结果,其表现为对事件的结果仅有有限的信息。个人追求不确定性最小化的内在动因是,使自己对未来事件的结果有最大可能准确的预测或控制。在博弈论模型中,著名的囚徒博弈就没有使用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假定但却使用了不确定性最小化的假定,囚徒在无法控制对方行为的情况下,惟一可以获得确定性后果的策略就是不合作的策略。因此为了使模型假设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加进不确定性最小化这一理性目标。

在不完全合同和产权理论中,对理性人假定的修正是:人是有限理性的。这说明,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经济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在证券市场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参与人在获取信息时具有不同的成本;同时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参与人在改变自己行为时也存在不同的时间成本。因此,本文引入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两个因素,从而使参与人符合有限理性的假设。

综上所述,文章应用改进的声誉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问题,从中找出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问题的制度因素,并给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信用建设有一定启示作用。

1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在完全信息情况下,不论博弈重复多少次,只要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每个参与人在每次博弈中选择静态均衡战略,即有限次重复博弈不可能导致参与人的合作行为。但阿克斯罗德(Axelord,1981)的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合作行为也会出现。克瑞普斯、米尔格罗姆、罗伯茨和威尔逊(Kreps,Milgrom,Roberts and Wilsom,1982)的声誉模型的出现解开了这个悖论。他们通过将不完全信息引入重复博弈证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只要博弈次数足够长,合作行为在有限次博弈中会出现。

1.1 模型假定

模型假定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下,进行博弈的两个参与人分别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结合实际,首先假定上市公司只有理性一种类型,并假定其可选择任意战略。而投资者由于信息成本的不同可分为高信息成本投资者和低信息成本投资者,高信息成本的投资者难以获得有效信息从而无法对对手进行标示,实际上面临的是对手不确定的一次性博弈,根据不确定性最小化假定,高信息成本投资者为了使自己对未来事件的结果有最大可能准确的预测或控制,因而不能进入重复博弈,所以固守纳什均衡策略,这里将其定义为“囚徒”型投资者;低信息成本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有效信息对对手进行标示,因而有条件进入重复博弈模式。同时我们引入时间成本,时间成本的存在使得投资者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是需要成本的,这样设定的理由是改变行为模式需要付出作决策的时间成本。这里把时间成本低的低信息成本投资者定义为理性投资者,而把时间成本高的低信息成本投资者定义为非理性投资者,概率分别为(1-p)和p。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只是分别对两种不同类型投资者行为方式的概括。对于非理性投资者,“冷酷战略”是能满足其不确定性最小化要求的策略。(董梁、李松涛、沈思玮,2002)。所谓“冷酷战略”是:开始时选择合作;在以后的博弈中继续选择合作,直到对方背叛行为出现;一旦对方在某次博弈中选择了不守信而背叛了非理性投资者,则在以后的博弈中永远选择不合作。

如果投资者选择合作(投资),上市公司将能够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进而扩大生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其收益为正;若投资者拒绝合作(不投资),上市公司将无法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将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因此其收益为负。对于投资者,当上市公司守信时,作为股东的投资者能够分享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其收益为正;当上市公司不守信时,投资者的利益将受到种种非法的侵害,因此其收益为负。另外,由于守信企业要付出守信成本,因此在给定投资者不投资的情况下,守信企业的损失要大于不守信企业。阶段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

1.2 模型推导

(1)首先讨论“囚徒”型投资者的策略。

由于“囚徒”型投资者不能标示对手,假定时间成本因素只允许囚徒有限次改变行为模式,比如说,只允许改变一次,“囚徒”型投资者的策略实际上只有{始终合作}或{始终不合作},而采用这种单一策略的优点是不需要付出信息和决策成本。如果采用{始终合作},则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即存在上市公司标示出“囚徒”型投资者后,采用机会主义的不合作策略以对“囚徒”型投资者进行掠夺。这不满足不确定性最小化的要求。因此{始终不合作}是其惟一的均衡策略。而这个策略的结果是,其与上市公司的博弈收敛于双方都拒绝合作。(这与博弈论中的囚徒博弈分析一样。)

(2)再来看低信息成本投资者。

其与上市公司博弈的顺序如下:

①自然首先选择投资者的类型;投资者知道自己的类型,上市公司只知道投资者属于理性的概率是(1-p),非理性的概率是p;

②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进行第一阶段博弈;

③观测到第一阶段的博弈结果后,进行第二阶段博弈;观测到第二阶段博弈结果后,进行第三阶段博弈;如此等等。

④理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支付是阶段博弈的支付的贴现之和(这里假定贴现因子e=1)。

现在首先讨论博弈只重复两次(T=2)的情况。为了叙述方便,用C代表非合作行为,D代表合作行为。同在完全信息情况下一样,在最后阶段(t=2),理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将选择C,非理性投资者的选择依赖于上市公司在第一阶段的选择。在第一阶段,非理性投资者选择D(根据假定);理性投资者的最优选择仍然是C,因为它的选择不会影响上市公司在第二阶段的选择。因此,只考虑上市公司在第一阶段的选择(X),它的选择将影响非理性投资者在第二阶段的选择,如表2所示:

如果选择X=D,上市公司的期望支付是:

[(5*p)+(1-p)*-6]+[8*p+(1-p)*-3]=22p-9

如果选择X=C,上市公司的期望支付是:

[(8*p)+(1-p)*-3]+[-3]=11p-6

其中等式左边第一项是第一阶段的期望支付,第二项是第二阶段的支付。

因此,如果下列条件满足,上市公司将选择X=D

22p-9≥11p-6 即 p≥3/11

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属于非理性的概率不小于3/11,上市公司将在第一阶段选择守信(合作)。现在假定p≥3/11。

现在考虑博弈重复3次(T=3)的情况。给定p≥3/11,如果理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第一阶段都选择D(合作),那么,第二、三阶段的均衡路径与表2相同(其中X=D),总的路径如表3所示,接下来将证明表3时均衡的充分条件。

首先考虑理性投资者在第一阶段的战略。与博弈只重复两次不同,当博弈重复3次时,C不是理性投资者在第一阶段的最优选择,这是因为,尽管选择C在第一阶段可能得到8单位的最大支付(如果上市公司选择D),但暴露出他是理性的,上市公司在第二阶段就不会选择D,理性投资者在第二阶段的最大支付是0;但如果选择D,不暴露自己是理性的,理性投资者可能在第一阶段得到5,第二阶段得到8。由此可见理性投资者的最优化选择是D(没有兴趣偏离表2的战略)。

现在考虑上市公司的战略。上市公司有3种战略,分别为(D,D,C)、(C,C,C)和(C,D,C)。给定理性投资者在第一阶段选择D(第二、三阶段选择C),上市公司选择(D,D,C)的期望支付为:

5+[5p+(1-p)*-6]+[8p+(1-p)*-3]=22p-4

如果上市公司选择(C,C,C),博弈路径如表4所示,期望支付是:

8+[-3]+[-3]=2

因此,(D,D,C)优于(C,C,C),如果:

22p-4≥2 即 p≥3/11

因为我们假定p≥3/11,上述条件是满足的。

如果上市公司选择(C,D,C),博弈路径如表5所示,期望支付是:

5+[-6]+[8p+(1-p)*-3]=11p-4

因此,(D,D,C)优于(C,D,C),如果:

22p-4≥11p-4 即 p≥0

因为p≥3/11,上述条件是满足的。

1.3 模型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对于“囚徒”型的投资者,只要有机会主义的存在,他就不能用{始终合作}策略“免费搭车”;其每一次博弈都和其他博弈相互独立,因而与静态博弈没有差别,不合作是惟一的均衡策略。

对于低信息成本的投资者,只要投资者非理性的概率p≥3/11,表3所示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进而可以证明,如果p≥3/11,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理性投资者在t=1至t=T-2阶段一直选择合作,然后在t=T-1阶段和t=T阶段选择不合作。容易看出,只要T>3,非合作阶段的总数量等于2,与T无关。这里引出KMRW定理:在T阶段重复博弈中,如果参与的双方都存在P≥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且T足够大,那么存在一个T0≤T,使得下列战略构成一个精炼的贝叶斯均衡:所有理性参与者在t≤T0阶段选择合作,t≥T0阶段选择不合作;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T-T0)只与P有关,而与T无关。

从模型中看,低信息成本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合作阶段,也存在非合作阶段。

2 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缺失的解释

由以上的博弈分析模型可以看出,公司不守信可能会获得短期的利益,但如果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则一定恪守信用。可为什么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却普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失信呢?这主要是我国的股票市场由于制度上所存在的缺陷,往往难以达到KMRW声誉模型中所要求的相关条件,使得上市公司只顾一次博弈的利益所得,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出现信用缺失的问题。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KMRW模型的一个直观解释是为了获得长期合作收益,每一个博弈的参与者都想树立一个合作形象(使对方认为自己是喜欢合作的),即使他在本性上并不是合作型的。因此长期合作的收益大于短视行为的收益是参与者选择合作的基础。在模型中,当支付矩阵中企业不守信一次所得大于8时,模型将无法在3次博弈中达到合作均衡,不守信的一次所得越大,合作的均衡结果越是难以得到。由于我国股市建立之初就有为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的目的,一大批经营困难的企业包装上市获取了大量的制度租金,上市后借着所谓的资本运做手段,内幕人员中饱私囊,大肆侵吞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投机占据市场主导,踏踏实实做主业的企业反而受到市场的冷遇。在这种情况下博弈的支付发生了改变,企业一次性博弈的收益过大,上市公司短视行为的利益大于长期合作的收益。

(2)在模型的设定之初我们假定贴现因子e=1,贴现因子越趋近于0,合作的均衡越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博弈的参与人要有足够的耐心。而目前我国上市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尽管国家股的代理者,如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上市公司中行使所有者职权,但由于多级代理关系的存在而导致“所有者缺位”。国家股缺位的后果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的缺失。经营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他不会真正关心其长远利益,而只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而这又是以长期利益的损失为代价的。譬如,公司领导层只关心其在任期内帐面利润的优异,而不顾及长远发展,殊不知,这种短期业绩往往是以牺牲长足发展为代价的。这最终导致不合作行为的出现。

(3)在整个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低信息成本的投资者存在的情况下,以合作为均衡策略的情况就会出现;而只要有高信息成本的投资者,以不合作为均衡策略的情况就会存在,也就是说,信息的完全程度和对称程度越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由于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的立法及执法体系还不健全,上市企业及个人制造虚假信息几乎不受成本的约束,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主体面临超常的道德风险问题。如1997~1998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执行证券业务中,接踵发生琼民源、红光、东锅三大案件;2001年上半年,我国就有100多家会计事务所共400多名注册会计师参与制造虚假信息,这些都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严重的信息制约。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KMRW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理性人追求多阶段总效用最大化和不确定性最小化的假定,并引入时间和信息成本,认为对于高信息成本的投资者来说,不合作是其与上市公司博弈的均衡惟一结果;而对于低信息成本的投资者,只要满足条件,上市公司选择遵守信用,投资者继续投资,是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

同时,结合模型分析的结果,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问题,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立法和执法体系还不健全以及国有股“所有者缺位”等体制因素,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短视行为的利益大于长期合作行为的收益;公司管理层缺乏耐心,追求短期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些是引起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现阶段,要重建股市信用,必须按照前面分析的KMRW模型的要求对信用建设进行新的制度安排,使上市公司从一次性博弈回到重复博弈中来。

3.1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对上市公司失信行为的惩罚措施,但是违规的惩罚手段多为“谴责”等行政手段,法治手段不强,市场的约束力偏弱,使得上市公司违规几乎不存在成本或成本很小,企业违规的收益远远高于成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然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从目前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它们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护失信惩罚机制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违约成本,降低上市公司一次性博弈(违规行为)所得,实现长期合作的收益大于短视行为所得。

3.2 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对于重复博弈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产权不明晰,就无以真正关心其长足发展,表现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缺乏耐心(即贴现因子e趋近于0)。在上市公司中占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里,一般是一股独大,而这独大之股往往又是国家股、法人股,产权不明晰,经理人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而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明晰产权,适度分散股权,增加管理层持股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公司更关注长远发展,自觉重视信用。

3.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用市场的透明度

完善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信用市场的透明度,这是建立信用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关键,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然而,由于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反映,上市公司将倾向于披露有利的信息,不愿披露利差的信息,以稳定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这些现象会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因此,监管层必须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义务以及信息披露的内容、准则。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检查,完善《会计法》。为我国上市公司信用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条件。

摘要:信用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生存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模式对于上市公司的信用缺失进行分析与论述,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是否守信、披露真实的信息的博弈过程。本文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旨在寻求最佳的对策方案,把上市公司的信用问题放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一个KMRW声誉模型来对问题进行研究,在提高公司的信用问题上,不仅要依靠行业的自律和市场的监督,更要在上市公司内部形成长效约束与规范机制。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用缺失,博弈过程,声誉模型

参考文献

[1].Fudenberg&D and J.Tirole.Game Theory.Cam-bridge.Mass:MITPress,1991

[2].石晓军,陈殿左.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创新研究[J].财经研究,2003,(9)

[3].刘贵卿.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分析及对策[D].太原理工大学,2005,(1)

[4].Von Neamann,J.,and O.Morgenstern.The Theory of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44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7)

[6].焦建玲,王平心.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1)

[7].田侃,崔萌萌.信用的博弈分析及信用缺失治理[J].财贸经济,2007,(9)

行为缺失论文 篇9

一、对高层管理者素质失衡释解

第一, 高层管理者急功近利, 导致会计舞弊时有发生

高层管理者就是我们通常指的董事长、经理、厂长等, 他们是市场经济繁荣的贡献者。在他们之中也有为自己的利益驱动着:有的要追求个人的良好业绩以谋求更高的职位;有的要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以谋求更多的奖金福利。所以, 高层管理者为了精神和物质的“追求”, 进行会计舞弊是有可能的。因此, 我们一方面完善政治制度, 消除企业经营中“政治挂钩”的中国特色, 把政企分开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要建立一种机制, 使政府不去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不要“要数字”, “要利润”, 而应该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转出发, 要求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要树立“经理人”是一种职业, 而不是一种“官”的观念;要改变激励高层管理者的手段, 不再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业绩与其政治待遇相挂钩, 防止“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的现象发生, 从而制止会计舞弊。另一方面要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经理人员薪酬制度, 要改变我国对“经理人”的业绩评价只注重对其财务指标进行评价的做法。要改革现有的薪酬制度, 使经理人的年薪从传统的“基本工资+年度奖金”改为“持有股权”的方式, 使经理人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 既可以避免经理人的“短期化行为”, 使经理人的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同时最大化, 又避免了经理人为谋求物质利益而进行会计舞弊, 有效地降低会计舞弊的机率。

第二, 高层管理者法权倒置, 导致会计舞弊时有发生

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 带头执法, 不得干预、阻扰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然而, 在现实中, 不少高层管理者认为自己握有大权, “权大于法”, 无视法律的严肃性, 不仅自己亲自舞弊, 而且授意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舞弊, 成为会计舞弊的动议者。因此, 应该让高层管理者认识到我国正稳步地步入法制社会, 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经济, 在法制社会的经济生活中, 法是至高无上的, 人们唯法是从, 社会经济生活奉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此背景下, 高层管理应该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思维, 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 从事生产经济活动, 从事会计活动,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而不是违背和践踏法律、法规, 为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保证。

第三, 高层管理者对会计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 导致会计舞弊时有发生

高层管理者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他有义务组织相关人员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制约机制和相关制度, 以保证会计活动有序进行。同时高层管理者应该通过监督检查, 使单位会计活动合法合规。可在实际经济工作中, 有不少单位, 表面上也建立了有关会计活动监督体系, 但这些监督体系形同虚设, 只是一个“花架子”, 从不对会计活动认真执行监督。对会计活动监督的无效, 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因此, 我们应该设置一种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让高层管理者不折不扣地遵守《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要监督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对自己的会计活动负责,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关制度委托, 授权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按“章”办事, 严格把关, 保证会计行为规范, 保证会计资料的质量, 对会计活动起到“把守关口”的作用, 为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保障。

二、对高层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失效释解

第一,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不完善性, 使对高层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其所在单位的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应承担的主管责任;其二是对其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中的个人行为应承担的责任。繁多复杂的审计内容在进行实际审计时, 一般又采用粗线条审计, 面面俱到, 眉毛胡子一把抓, 没有内容重点, 很容易产生误区:将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好坏看作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一切标准。这样, 有些高层管理者为了虚造利润就会做假账, 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所以为了避免会计舞弊, 应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管理模式、不同会计核算, 确定审计的具体内容和重点, 使经济责任审计减少盲目性,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使经济责任审计丰富而又深刻, 从而防范和制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第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非系统性, 使对高层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不具备可比性, 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重大事项的决策及利用情况评价;财经法纪执行情况评价;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评价。这些指标从表面看来理论体系较强, 但实质上可供操作性差。因此, 应该使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系统化, 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 针对不同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出台不同的评价指标, 并使之量化细化。 (2) 个人经济责任要公正界定。因经济活动很繁杂, 界定经济责任也是个复杂的问题, 且主客观因素交织难辩, 所以应从历史的角度和客观的角度来划清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现实问题和历史的遗留问题, 决策失误和环境影响,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有意违纪和改革探索失误, 做到泾渭分明、责任明确、减少模糊性。 (3)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式, 使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 有章可循, 纵横有序, 以此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从而防范和制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袁哓勇.企业舞弊防范与对策.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5.

[2]、[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蒋义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行为缺失论文 篇10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 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 目前, 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近两千多万。由于父母均不在家, 家庭教养的缺失使留守学生行为失范相对比较严重。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的研究显示,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 (1) 隔代监护; (2) 单亲监护; (3) 上代亲戚朋友监护; (4) 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二元结构下出现的特殊现象,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关系到未来人口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二、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偏差及原因

留守儿童往往相比其他儿童更加自卑, 不会和老师同学沟通, 甚至过分封闭自己、抵制交际。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孤独、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症状, 这些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在待人处事上表现出胆小、懦弱、易怒、暴力、孤独等性格倾向, 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 也给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行为埋下伏笔。

寄养的成长环境、代养人的不恰当教养方式, 使得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被纠正和引导。有关研究显示, 30%左右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偏差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比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具有更多的打架、旷课等不良行为, 少数留守儿童甚至受社会不良团伙的影响, 出现偷盗、勒索等犯罪现象。

缺失家庭关系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出现较多的主要原因, 并且监护人由于在外打工没有尽到监护义务, 隔代抚养问题重重, 他们无力或不懂如何去教养下一代。一项研究显示, 14.3%留守儿童表示“父母经常打我、骂我”;造成了抚养着和儿童的对立和敌对有24.1%的留守儿童表示无法“跟父母很好的交谈”;31.2%很少“跟父母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在节假日或过生日时;45.5%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不能经常带我去玩”。亲情的缺失, 关爱的缺乏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重要原因。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必要的家庭关系和亲情氛围, 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使得他们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大多数留守儿童随着年纪增长开始担忧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自身安全, 强烈需求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 因而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三、针对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对策

关爱留守儿童, 使其塑造健康心理、减少偏差行为, 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模式。

1. 展开社会工作服务, 维护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庭环境。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农民工多数工作非常忙碌, 从而亲子关系疏离。社会工作服务需要关注这一敏感、弱势的群体需要, 通过小组活动来引导儿童的父母建立更好教养儿童的教育性小组、相互情感支持的互助小组、呼吁与推动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民间组织等, 通过争取社会资源为特殊儿童的父母提供喘息服务与各种积极支持等, 从而间接保障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

2. 开展偏差行为留守儿童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 要把握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注重同伴相互支持作用, 这才能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要求。收集、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 社会有爱心人士、社会工作者主动与留守儿童建立亲密联系, 向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更重要的是要和留守儿童建立感情联系, 让他们真正感到温暖。这种替代式的父母与家庭可以一定弥补家庭的缺失。

3. 发挥社会工作机构优势, 积极改善

与其他社会机构、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机构具备与政府、组织、家庭、个人等各方面协调行动、共同合作的能力, 可以联合这些机构、个人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基地。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机构应该积极宣传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为留守儿童发展争取社会资源, 为政府决策与社会公众了解留守儿童提供信息, 从而能够促进形成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有利氛围。

4. 加强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才能直接保障儿童权利的实现。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能力。社会工作者需要提高特殊儿童情感支持、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时, 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周福林, 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 (03) :60-65.

[2]朱永新.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79-180.

[3]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5) :351-352.

[4]魏军锋, 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2) :83-85.

上一篇:作文源于生活下一篇:计算机材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