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缺失心理

2024-07-22

爱情缺失心理(共7篇)

爱情缺失心理 篇1

张爱玲幼年时就缺少家人疼爱, 心理自卑且敏感, 故而为人清贞孤傲, 绝少与人接触, 然而对胡兰成, 张爱玲却真的动了情。她在给胡兰成的一张照片上写着“见了他, 她变得很低很低, 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然而可悲的是, 这欲仙欲死的爱情, 山盟海誓的信约, 对于胡兰成而言, 不过是一出戏, 至多是倾情出演的一出戏。

如果说张爱玲对胡兰成有的是浓浓的真情, 那么胡兰成对张爱玲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惊异。张爱玲的文与人, 他的猜度与实际之间的反差过于触目, 令他惊异, 张爱玲的家世也令他惊羡。随着两人说话由浅入深, 他惊异之处更有了欢喜, 遂生出攀附爱慕之心。然而作为一个旧式的又自恃甚高的政治文人, 胡兰成不无“娇妻美妾”的好梦, 他喜欢与各种女性周旋, 希望领略到各种美的风情。张爱玲渴望得到真正爱情与稳定婚姻的梦想灰飞烟灭, 这正应了她自己的文字:“生命是残酷的, 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怯怯的愿望, 我总觉得有无限的惨伤。”她就是怀着这样的惨伤对胡兰成说:“我倘若不得不离开你, 亦不致寻短见, 亦不能再爱别人, 我将只是萎谢了。”这样, 张爱玲结束了她人生中第一次确切说也是唯一一次感情纠葛, 因为她的第二次婚姻之男主角赖雅, 与她之间已谈不上纯粹的爱情。

张爱玲只身赴美, 本希望用英文写她熟悉的中国故事, 在美国站稳脚跟, 但一个中国女人要在美国靠写作谋生岂是那么容易?起初, 她的身份不过是难民, 从红极一时的中国作家到异国文艺界排斥、举目无亲的弱女子。就在这个时刻, 她遇到了赖雅。赖雅在美国文艺界交游广泛, 他又生性热情, 知识渊博, 给予张爱玲很大帮助。这对于求助无门的张爱玲来说不啻于天降福星, 至于年龄悬殊、政治立场差异, 反倒是不必考虑的因素了。就赖雅而言, 与妻子离婚以后, 随之而来的是疾病, 创作已大受影响。这时他遇到了张爱玲, 她年轻, 性格温柔, 在美国又出过小说, 前途正未可限量。对于她真诚的爱, 他倍感意外与惊喜。

于是两人很快结合, 然而婚后, 张爱玲就为赖雅一直走下坡路的身体担忧, 为家庭日益窘迫的经济状况疲于奔命, 为丈夫与前妻的女儿的不理解而苦恼。她的身体也变得多病, 工作也未见起色, 整体被一种绝望的气氛笼罩着, 看不到任何转机。她与赖雅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很短暂, 很多时候她都是仅仅在尽一种妻子的责任。

张爱玲对胡兰成付出了“情”, 对赖雅尽到了“义”。尽管如此, 这两次婚姻带给她的都是痛苦多于欢乐, 磨难多于幸福。张爱玲的一生始终未能获得她理想中专一的爱情与和美的婚姻。这种缺失使她一方面关注爱情与婚姻, 关注饮食男女的声色生活, 一方面又远离了对完美爱情的信赖, 宁可相信爱情命运的多舛。这种体验使她在小说中对爱情既钟情又疏离。

张爱玲的小说题材多涉及男女情爱, 她自己就曾经说过:“我甚至只写男女间的小事情, 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 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 是比在战争革命的时候更加素朴, 也更放恣的。”但她又对小说中的爱情做了悲观处理, 使本为爱情小说的文本中看不到“爱”, 没有浪漫而圆满的结局, 更多的是“调情”和权衡利弊的交易。

《倾城之恋》不是文如其题、充满诗情画意的爱情故事, 而是一场费尽心机的把戏和交易, 文雅、机巧、风流的“上等调情”。男挑女逗、欲擒故纵、权衡利弊是白流苏与范柳原“恋爱”的全部内容。调情的背后是生存的焦灼与无奈, 范柳原意在求欢, 想借白流苏这个中国味十足的女人换换口味, 调剂空虚的心;白流苏意在求生, 想以最后的资本———三十岁的青春保护“淑女”身份和物质生活。战争成全了他们, 但他们的结合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欢愉, 得到的婚姻只不过是一座没有爱的空城。

原本由于父母婚姻的不幸而给她带来阴影, 对婚姻爱情持怀疑态度的张爱玲在经历了第一次婚姻的“人祸”和第二次婚姻的“天灾”后, 对婚姻爱情的描写渗入了命运观念。这在其长篇小说《十八春》中有最好的体现, 即便是后来在“授权”下写作的《赤地之恋》中, 命运的不可抗拒意识也非常明显。

《十八春》中的男主角沈世钧是张爱玲作品中较纯正的一个男性形象, 这和她以往小说中强烈地怨恨甚至轻视男人的意念有所不同。但是这个为曼桢所钟爱的世钧, 也不是什么顶天立地的男人, 他懦弱, 也有一般男人随遇而安的俗气。张爱玲对这个角色态度的转变, 似乎还有对胡兰成感情的纪念凝聚其中。如张爱玲这般不轻易动感情的女人, 爱的时候远比一般人更深更强烈, 然而两人却分手了, 这就是乱世中的命运吧!

“命运”在《十八春》里就是世钧与曼桢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的阴差阳错, 人生在不经意间与许多缘分擦肩而过, “待回头已百年身”。当曼桢惨遭姐夫奸污时, 张爱玲那看似冷而无情的笔调却要逼出你灵魂深处的震惊与惋惜来, 然而一切都无力挽回了:

“他们 (世钧、曼桢) 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使他们痛苦的那些事情, 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 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 还是有很大分别的, 至少她现在知道, 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 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 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生活走了一半, 明知道错了, 但却不能重新来过, 只能走下去, 不断交叉, 不断地错, 无力说清的时候, 那就是命运了。

初看《十八春》, 会觉得张爱玲的笔墨似乎不够用力, 渲染不够充分, 可是看到最后, 才知道一切只能是这样, 因为人生并不是谁写成的戏, 要刻意唱下去, 死去活来的爱情并不是在人生道路上随处皆是, 根本的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情感。

张爱玲后来把《十八春》改写成《半生缘》, 这个“缘”字也就深刻地折射了她内心精神中无法摆脱的命运感, 也是她哲学高度的体现。

张爱玲怀着对爱情强烈的缺失感, 用一只冷笔, 将冷眼体察下的男欢女爱冷冷诉出。这种“冷”, 最终形成她独特的小说特色, 也塑造了其与众不同的小说悲剧风格。

爱情缺失心理 篇2

关键词:叶念琛,爱情,女性形象,终极价值,缺失

叶念琛是近年来香港本土化爱情表达的导演代表, 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独身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等。他集编导于一身, 拥有固定的制作班底, 低成本、千万票房成为叶念琛电影的代名词。尤其在上世纪80后一代的年轻人当中, 叶念琛的影片深受喜爱。现实性和细节铺陈是叶念琛影片最能引人共鸣的地方, 也是他区别于香港老一辈新浪潮导演宏大叙事和台湾纯情浪漫青春片的特色所在。但是在多重爱情模式的表层表达下, 在过于注重感官诱惑的镜语中, 叶念琛的爱情叙述由于缺乏终极价值观的支撑, 主题表达经常处于自相矛盾的失语状态, 从而导致影片整体上处于深层文化内涵和正确价值导向缺失的境地。

浪漫与现实对立中的爱情

叶念琛的电影几乎都是针对青年观众, 所有的主题都以爱情为核心。他的爱情表达不同于一般的香港商业爱情电影中的闹剧之作, 也不同于琼瑶浪漫爱情电影的唯美纯情风格。他以现实性为主打, 勾画的是现代青年一代独具个性化和私语化的爱情观;以残酷的写实风格, 解构了大众心目中的爱情神话, 打破了所有的诗意和浪漫, 还原爱情血淋淋的本来面目。

从时空结构和场景设置来看, 叶念琛对爱情是悲观和残酷的。他镜头下的爱情期限, 不超过三个月。故事发生的时间一般都控制在一年以内, 《保持爱你》干脆就是几个爱情片段的集锦, 一夜情和一顿晚餐就可以完结一段感情, 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中速食爱情的现状:高速度、直接化和游戏化。场景大量集中在家、超市、电梯、卡拉OK厅、十字路口、公车等日常化和逼仄的空间。打麻将、看球赛、玩电玩、上网冲浪等等都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写照。他选择了非戏剧性的叙事结构, 往往节选生活中的某个横断面, 将多个人物的爱情瞬间交叉叙事在一起, 从而强化爱情的真实性和游戏性现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颠覆了爱情的神圣和永恒。

王家卫的爱情充满了疏离、隔膜、无奈的冷色调。他喜欢用超大广角将香港拍得更加磅礴大气, 也喜欢用欧美电子音乐和后期特效来美化小资情调, 甚至将外景地移到阿根廷等欧美地区, 尽管他和叶念琛一样都看不见爱情的天长地久。但是叶念琛的镜头语言是平实普通的, 大量的实景拍摄, 并且都在香港本地完成, 没有花哨的后期, 只有琐碎的生活细节在静静地流淌。他的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那些细节中涌动的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虽然只是昙花一现。比如《独家试爱》中阿华接晚班的妻子下班, 下公车, 背妻子上楼;还有几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卖小吃的老头和给他送饭的妻子……真正的爱源于一种细水长流式的默默关怀。这是爱的真谛也是爱情最脆弱的地方。因为下一个陪伴在你身边的可能就是另一个人。叶念琛不仅善于营造这些温情脉脉的瞬间, 而且非常喜欢利用一些细节和道具来强化这些生活化场景带来的情感共鸣。比如《十分爱》中医生借助一盒龙须糕在示爱;《保持通话》中“最后晚餐”情节中的那支钢笔, 爱情的萌芽和复苏都靠这支笔;《我的最爱》中的那张明信片等等。

叶念琛在影片中探索了年轻一代所面临的各种爱情模式:三角恋、暗恋、婚外情、交叉恋……结婚、恋爱、告白、捉奸、偷情、分手、复合成为他影片中多次重复的母题情节。《独家试爱》中的阿华不出三个月就背着妻子和家教老师偷情;《十分爱》中的志荣在结婚当天就选好了情人对象……爱情在各种诱惑面前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道德、地位、门户等等社会化和现实性的因素都不再成为爱情的动力。个性化的情感需求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唯一动力。但是正因为这种主观情感的随意性和冲动性让影片的情节推动缺乏充分的铺垫, 很多爱情的产生过于空洞无力, 反而可能形成一种误导:新生代是感觉化和脆弱化的动物, 很容易去爱一个人也很容易离开一个人———爱情不再是一种信仰, 而是一种骗局。所以, 这样的爱情无论发生在谁身上, 都注定没有圆满的结局。无论是那些正在爱着的, 还是失去爱的, 或者未来要爱的, 都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

在叶念琛的影片中, 理想化爱情缺失的最大体现莫过于突转性的灰色大结局。他的影片在所有的悬念都已揭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矛盾已经解决走向大团圆时, 往往用一个大逆转又解构了刚刚建构的理想化境界。爱情突然急转弯, 从传统的痴男怨女境界马上过渡到谎言的骗局。爱情三部曲、《保持通话》、《forgive and forget》都遵循了这种灰色悲剧结局模式。

虽然叶念琛固守了爱情的残酷写实风格, 但是另一方面, 他本人是相信爱情的, 他曾经说过“虽然我的爱情故事都是阴谋论, 结局很残酷, 但我自己是相信爱情的, 我只是不相信关系”。

校园初恋的童话情结是导演和观众之间认同的桥梁。叶念琛影片中所有的主人公相爱都是从校园阶段开始的, 并且这些初恋最初都是纯真美好的。但是在主人公情感破裂之后才会闪回这些美好的片段。而剧中80后香港偶像代表邓丽欣扮演的主人公阿宝经常带有“傻大姐”式的特征:普通、单纯、直率, 爱得死心眼。在所有人游戏爱情的时候, 她仍然固守着爱情的信仰, 不屈不挠, 无论自己受到多大的伤害。叶念琛的浪漫情结还突出地表现在真情告白的瞬间。这些片段往往都发生在空旷自由的外景地, 男女四目相对, 女主角尽情地表达内心对真爱的憧憬和渴求, 大量的正反打特写, 节奏慢下来, 舒缓的粤语情歌唱起来, 影片的高潮完成, 男女情感的危机立马解除。所以叶念琛的煽情戏往往都是真情告白的时刻, 每一部影片都有爱情经典语录。这些重点段落的强调无疑强化了观众对信仰和爱情的认同, 但与此同时, 影片主体的残酷写实风格却又不断否定这种认同。

浪漫情结和写实风格的不断交叉撞击, 造成了导演爱情观左右摇摆的混乱状态。这种模糊地带可能误导观众认同错误价值观的。虽然电影要避免苍白的道德说教, 但是如果导演本身都对自身的表达暧昧不明, 那么影片传递的信息就更是非难辨了。正确的爱情观在哪里?导演不清楚, 观众自然更不明白了。

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女人

爱情的表达本质上是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叶念琛的影片基本都站在女性视点的基础上, 讲述女人努力在爱, 男人却不爱;女人在信仰, 男人却在背叛的故事原型。从这个角度来说, 导演似乎同情女人并否定了背叛的男人。可是影片传递的情感却并非如此。事实上, 导演一方面同情受伤的女性, 如香港新生代青春偶像明星邓丽欣扮演的女主角阿宝基本是导演认同的女性代表;但另一方面, 又对男性的背叛持宽容态度, 希望女性宽容大量原谅浪子回头的男人。《独家试爱》中的阿宝接受了背叛后的丈夫;《十分爱》的晴晴同样接受了被情人甩掉的丈夫, 连偷情的理由都不敢问;《我的最爱》中卖鸡蛋饼的老人, 原来也是一个有过婚外情的丈夫, 被老婆原谅后才有了今天的相濡以沫, 相伴到老……这些情节设置的处理, 都指向一种消极的婚姻观和两性观:女人要学会宽容隐忍, 男人的背叛只是一时的冲动, 理所当然要得到原谅。只有女性的博爱宽容才能赢得婚姻的稳定和爱情的持久, 本质仍然是男强女弱的男权主义思想。在女权主义盛行了多年的今天, 这种爱情婚姻观念是不是一种倒退?

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 片中的女一号都是传统的女性形象:简单、率真、宽容、隐忍……有些傻气, 固执地相信爱情一定会永恒。所以在消费时代和速食爱情的现代香港, 这类女性孤独脆弱, 往往外强中干, 注定是被侮辱被伤害的对象。虽然她们可以用过度的言语大肆宣泄自身的不满, 但是内心深处对于背叛的男性仍然存在无限的留恋和期待。因此, 他们的反抗仅仅局限于一种形式化的发泄, 而缺乏有力的行动支撑。与“傻大姐”式的女一号类型相对的是荡妇系列, 她们在影片中居于二号角色。这类女人最初出自于美国禁酒时代的黑色电影。她们往往性感妖冶, 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 既有优雅的气质和迷人的外表, 又有着高超的智慧, 是男人们追求又恐惧的对象。片中的矛盾冲突主要发生在女一号与女二号之间, 即传统女性形象和现代女性形象之间。但是导演的态度是暧昧的, 他不断地在两类女性人物之间游移不定, 从而导致了价值观再次走向混乱。简单来说, 导演既认同传统女性形象, 又无法否定了她的反面———现代荡妇系列。

传统女人一受伤害, 看到她流眼泪、被人欺负, 导演和观众一起陪她伤心;而另一方面, 导演又安排了婚外情人、后备情人为爱而爱的动人场景。影片中大量的煽情戏、苦情戏不仅发生在传统女人和爱人之间, 也发生在有着道德争议的情人之间。而这些段落, 恰恰是引起观众注意和感性认同的地方, 也是导演重点表现的片段。这无疑是对观众的再一次误导。个人的情感诉求走向自私性、随意性、游戏性的价值状态, 即“我脆弱我需要”所以一切都合理, 全然不顾任何道德和价值观的约束。特别是对于女二号的刻画, 往往出现大量的床戏片段, 而导演的亲密镜头特写过多, 浪漫氛围的铺陈已经远远脱离了情节表达的需要, 仅仅在满足观众的感官刺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肤浅。

以《独家试爱》为例, 我们来看看导演如何站在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立场上自相矛盾。片中的女一号阿宝, 是传统女性的代表。她纯真、率直、孩子气重, 重感情, 有些笨头笨脑的。结婚时, 好友劝她再三考虑, 她仍然嫁给了阿华。阿华和家教老师交往频繁, 阿宝一再装聋作哑, 最后终于无法避免阿华偷情的结局。两人离婚以后, 阿宝面临温柔体贴的追求者, 仍然念念不忘阿华, 最后她原谅了背叛他的丈夫。这是一个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爱人典型———贤惠可爱, 最适合相伴终老;而女二号, 知名模特吴佩慈扮演的情人, 身材好人又漂亮, 待人彬彬有礼, 几乎是所有男人无法抗拒的梦中情人。但这样一个诱惑已婚男人的女人, 最后因为感觉姐弟恋并非是爱情而主动选择了退出。导演以爱自由的名义为情人的道德责任给予了开脱。

从镜头语言上来看二者的重头戏:导演在二人身上都是平均用力。先看阿华和家教老师偷情那场。夜景的暧昧, 蓝色光的浪漫营造, 周围是一片圣洁的白色道具, 情歌伴奏, 特写的复现, 一对男女的真情流露, 都是极易打动人的形式技巧。虽然最后镜头在阿华的婚戒上停留了一秒, 但是无可置疑偷情在镜头下早已成为备受认同的相爱场景。而同样的镜头语言运用也发生在妻子阿宝和阿华之间。夜, 阿华背着阿华回家。两人在大片的蓝色中走向家门口。这同样也是让人感觉无比温馨动容的时刻。

对于这两类女性的刻画, 导演在情节上设置了矛盾冲突, 但在视听表达中又表达了双向的认同。一边是观众自身的写照, 一边是理想爱人的化身, 孰轻孰重, 导演的答案是模糊的。而在这两类女性身上寄托的不同的婚姻爱情观也自然是混淆不清的。

作为80后一代青春爱情的代言人, 叶念琛的电影致力于探索爱情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但是另一方面, 它的作品“自由随性, 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越来越少, 成长痕迹和历史社会因素越来越少, 对自由、个性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对爱情的坚守到怀疑的过程, 也是经典向快餐的转变。”[1]爱情的产生和发展完全忽视道德感和社会责任, 而靠一时的感觉和荷尔蒙来左右。这样肤浅表面的爱情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 成为一种谎言和骗局。而这种为爱而爱的借口背后, 是上世纪80后一代放逐自我、迷失自我的生活写照, 也是在消费经济时代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反映。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和消费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 人性美和终极价值的追求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 但是并不代表可以放弃。一部影片如果放弃了这种追求, 其实就等于丧失了灵魂。体现在叶念琛的电影中, 即为爱与不爱的界限已经模糊, 爱的标准和终极意义走向了虚无。导演希望爱情是可以相信的, 爱情对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永恒的承诺;另一方面, 导演又告诉观众:人是复杂的, 爱情可以三心二意。这些自相矛盾的爱情表达和女性刻画, 再加之过于直露肤浅的镜头语言, 让叶念琛的整个爱情叙说缺乏强有力的内在根基, 而仅仅是迎合新生代感官刺激的庸俗之作。

参考文献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3

在英语单词中, “father absence”一词的意思即为父亲缺失。在《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 杨丽珠、董光恒将“father absence”翻译为父亲缺失, 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1]。在凌文铨、方俐洛主编的英汉心理学词典中将“father absence”翻译为父爱缺失[2]。

从众多文献中对于“father absence”的解释中可以看出, 父亲缺失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生理缺失, 这种一般是由于父母离异、父亲死亡或者父亲常年不在家中所导致的父亲缺失现象。另一种则可以定义为心理缺失, 有些父亲即使在家, 但或许因为自身的问题和观念, 远离孩子的生活, 与孩子的感情疏远, 间接导致孩子父爱的缺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不管是生理上的父亲缺失还是心理缺失, 都容易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

二、父亲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父亲的参与有利于儿童的体格发育。与母亲相比, 父亲则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来做游戏, 给孩子以强烈的身体活动刺激, 促进其身体发育。

其次, 父亲参与儿童的成长过程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由于父亲性格、智力的一些特点, 父亲与孩子交往方式的开放性。他们与孩子游戏时, 善于变换花样, 这使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此外, 父亲参与儿童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当代中国的独生子女较多, 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倘若父亲常带孩子到社会生活中去, 创造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就能使孩子形成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日后的生活工作能力。

三、父亲缺失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

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 主要集中在父亲缺失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智力和学业成就、道德行为等个性品质、社会性发展的直接影响上。

第一, 父亲缺失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Langlois和Down (1980) 认为, 在孩子性别角色及行为方面父亲的角色比母亲的角色更有决定性[3]。首先, 父亲缺失与男孩性别角色发展。精神分析和社会学习理论都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模仿父母并强化而形成的。父亲提供的是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 男孩常常把父亲作为自己的榜样, 以期盼自己长达后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男人, 因而父亲成为男孩发展自己男性特征的现实楷模。Biller通过对父亲缺失家庭和完整家庭对比发现, 完整家庭的男孩比父亲缺失的男孩在性别角色定位上表现出较多男子气。其次, 父亲缺失与女孩性别角色发展。不仅男孩, 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展也受父亲的影响。有许多研究证实, 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 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差别, 并且在青春期与男性交往时, 常常出现焦虑、羞怯、无所适从, 或者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有困难[4]。

第二, 父亲缺失与儿童的智力发展。父亲角色理论认为, 父亲主要的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 儿童向父亲学习技能、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这些方面, 父亲一般都优于母亲。父亲的缺失则有可能会导致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不全面。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 比那些一星期之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5]。

第三, 父亲缺失与儿童道德行为等个性品质的发展。父亲是引导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 由父亲带大或参与带大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强。如果父爱缺失, 孩子则往往表现得比较柔弱、独立性差。据美国医学专家海兹灵等人报告, 缺乏父爱的儿童情感障碍尤为突出, 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与自制力弱等缺陷, 并伴有攻击性行为, 甚至成人后, 会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第四, 父亲缺失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 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 也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父爱有助于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在儿童的心目中, 父亲的形象很高大, 而且无所不能, 孩子通过对父亲的观察与模仿, 逐渐明白在特定情境中, 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或受鼓励的, 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或受惩罚的, 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正是这样一种对父亲的观察与模仿, 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5]。

(二)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

首先, 父亲缺失与家庭的情感和物质支持。Yogman认为, 父亲提供给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孩子母亲以情感和物质支持, 对孩子进行间接支持。父亲可以缓解母亲有时加于孩子身上的各种过分的注意和情感 (包括慈爱和发怒) , 避免母亲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6]。由于父亲的缺失, 家庭中变为只有母子间的感情依赖, 很容易与孩子形成不恰当的亲子关系。另外, 父亲的缺失有可能会导致家庭经济的困难。在当今社会中, 虽然众多女性走入社会从事工作, 但是在大多数的家庭中, 父亲仍然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 母亲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当中, 这往往就限制了母亲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和能力。生活中出现的压力也只能由母亲独自承担,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就极易造成母亲的心理压力, 也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 父亲缺失与社会舆论压力。虽然在当今社会中, 离婚家庭或者不完整家庭越来越普遍,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 一个完整的家庭才是正常的。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 孩子和母亲则面对更多压力。特别是在儿童成长的早期, 父亲缺失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父亲缺失的家庭中, 母亲也会遭受一些文化偏见, 造成母亲对孩子的帮助和支持减少, 从而影响儿童的成长[7]。

四、对父亲缺失家庭的建议

基于父亲缺失给儿童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 有必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重视父亲的作用。同时, 解决好父亲缺失的儿童在成长中会面临的问题。

1.社会要改变观念。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改变, 社会要强调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整个社会都应该借助方便、快捷的媒体网络加大对父亲重要作用的宣传。同时, 可以建立相应的咨询机构, 为那些父亲缺失的家庭在如何教育抚养儿童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2.父亲也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在心理缺失的家庭中, 父亲要意识到,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 还需要父亲的参与, 要改变“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即便是离异的家庭, 父亲也要尽量帮助母亲来共同抚养和教育孩子, 学习更多的家庭观念, 仔细地观察孩子, 深刻地了解孩子, 成为孩子的生活顾问和良师益友。

3.生理缺失家庭要积极调动生活中的性别资源。父亲生理缺失的家庭中, 儿童最大的遗憾是在性别角色学习中缺乏直接的模仿榜样。这时, 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可利用的男性角色给孩子以学习的机会。离异单亲家庭母亲不能因为个人矛盾剥夺子女享受父爱的权利, 应鼓励他们彼此相互接触。因为亲生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很难被取代的。丧偶家庭可以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 避免角色缺失给青少年造成的消极影响, 使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

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为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父亲缺失的相关研究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深入和探索, 探讨出有利对策来影响父亲缺失儿童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3) .

[2]凌文铨, 方俐洛.英汉心理学词典[M].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周念力.父亲角色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独特作用[J].家庭教育:幼儿版-2008年7期.

[4]王志刚.浅论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的缺失[J].甘肃农业.2006年第5期 (总第238期) .

[5]Jay Fagan, Aquiles Lglesias.Father Involvement Program Effects on Fathers, Father Figures, and Their Head Srar Children: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Early Childhood Quarterly, 1992, 14 (2) .

[6]Pfiffner Lj, Meburnettk, RathouzPJ, Fatherab—senceand familia l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of AbnormalPsychology, 2001, 29 (5) .

爱情缺失心理 篇4

一.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是指发动学生学习并维持这一活动的倾向或意向。奥苏泊尔将学习内驱力的决定成分分为三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被视为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机, 这种学习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区别于赢得外在的奖励与满足的外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老师对于学业成绩的肯定和赞许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留心失败的威胁带给学生的回避和退缩反应。另外, 过分强调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会助长功利主义的倾向;附属内驱力是源于个体对于人际关系的需要, 亲和的动机。个体的学习动机不是为了赢得地位, 而是为了赢得长者的爱和赞誉。不过, 到了青春期后期, 来自同伴在赞许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当同伴对学业成就持否定评价时, 个体可能会压抑这方面的成就。

二.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

(一) 外部因素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明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然而, 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明晰。有的新开专业干脆就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 并没有突出其专业性与职业性;不能完成中专到高职的转变, 延续中专的管理模式, 专业设置不能反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吸引力较低, 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2.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高职教育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 忽视更加综合的、内在的、人的素质的培养。这种短视、实用、技术、功利的气息无法让学生对人生进行思索, 也无法让学生在精神上成人。当教育忽视那些不能带来物质利益的知识时, 学生就会在情感上日益空洞, 灵魂上无所归依。即使认真读书的学生其学习的意义也只是为了谋生和保存面子, 而学习的动机是对丧失生存能力和尊严的恐惧。

3.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高职学生高考的失利, 增加了周围老师、家长、同学的负面评价, 指责多于鼓励, 批评多于认可, 奚落多于祝福, 困惑中的学生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激励系统。当学生的潜能、优势被传统的评价淹没的时候, 学生自然会放弃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 并否定自己的学业成就及价值。

4.缺乏社会文化的支持:中国社会价值观崇尚“以义理为本, 以技艺为末”, 轻视并否定技术的学习。而传统士大夫的观念认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从而觉得职业院校是劳力者之术, 高职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 高职院校也不是正规大学。中国社会中弥散着浓厚的儒家文化的色彩, 即使高职院校95%以上的就业率也无法拉动职业教育的声望。这种文化背景的低支持性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业情绪, 学业成就不能满足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二) 内部因素

1.动机落差: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好的大学, 学生除了学习, 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学习动机受到了空前强化。进入高职后, 紧张的心理松懈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茫然无措。从高中到大学, 形成了紧张感与松懈感的强烈反差, 造成了这种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2.归因不当: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把个人成败归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包括:个体的能力和努力;外部原因包括:题目的难度和运气。如果个体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运气或努力等稳定性不强的因素, 个体就不会一蹶不振, 而是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相反, 如果个体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能力和难度等稳定性很强的因素, 个体就会陷入悲观失望, 甚至放弃主观努力的可能。

3.习得无助感: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 在过去的班级中可能属于不被关注的“边缘人”。尽管她们非常努力, 依然成绩不理想, 并长期被忽略, 当她们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时, 会在心理上有习得无助感。

三.以满足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导向,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 满足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1.探索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不能盲目跟风, 既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 也不能延续中专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最终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不断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说-你听”灌输式的模式, 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令学生成了课堂上的看客, 学生梦寐以求的大学梦被“后高中时代”取代。鼓励学生的参与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无需把教学局限于课堂中的45分钟, 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场所都可以成为学生课堂,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 激起对理论知识的探索欲。

3.协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 让他们走出“动机的真空带”“理想的间歇期”。研究发现, 如果学生认清学习的目的, 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又分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可以长远一些, 富有挑战性, 让学生留有梦想。近期目标可以细化, 逐一实现, 且每一个目标越具体越好, 越容易实现越好, 否则, 学习动机会因目标层次太高、时间太长而弱化。

(二) 满足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

1.建构文化情景, 去功利化:当社会文化对高职教育支持度太低的时候, 学生就失去了融入其中的动力。提升文化对技术活动的滋养, 通过制度、政策等体制来承认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对各种技术活动刺激和激励, 也需要通过提高技术工种的薪资待遇来强化公众对技术的认同。让人欣喜的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中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明确写到了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中, 强调要提供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引导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力国家政策的扶持, 相信传统士大夫的偏见会日渐消除。

2.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当高职学生带着负面的评价和消极的期望来到大学的时候, 教育者应该更加耐心的帮助大学生重拾信心, 把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研究表明, 教师的正确评价, 适当的表扬和及时的奖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激励的形式可以多样, 比如荣誉激励、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切忌不要只是把学习成绩看成是唯一的标准, 应该从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结果等多方面去考量。

3.正确归因, 克服习得性失助: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改变消极归因的倾向, 例如, 克服失败归因中能力归因的倾向、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客观认识难度归因。高职学生如果学习中总是体会到失败, 是很难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的。教育者应该引导他们了解学业失败并非必然,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充实感, 尽心尽力, 如果没有成功, 也可能欣赏过程。

(三) 满足学生的附属内驱力

1.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尼采曾说:“要提高别人, 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除了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 还应该有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 教师关爱学生, 教师是“善与爱”的代表, 以爱心为前提, 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生活追求与独特性和自主性;其次, 教师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 广博的学识, 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真正能让学生钦佩和折服。

2.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灵魂, 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习风气主要体现在校园氛围、学生管理、教学载体等方面。美丽高雅的校园环境,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外部条件;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范化的学生管理是内在建构;丰富的教学活动, 广博的知识滋养是核心根本。

参考文献

[1]朱晓红.回眸与前瞻:学习动机缺失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2]倪坚.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激发[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3]赵春曦, 卢卉艳.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爱情缺失心理 篇5

一、建构公平心理的理论依据——心理契约与组织公平感

(一) 心理契约与公平心理的关联。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 (E.H.Schein) 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 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 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1]西方非常流行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公平理论, 厘清契约与公平的关系易于理解心理契约与公平心理的关系。契约是观测公平的一种尺度, 公平是达成契约的内在因素之一, 公平也在形成契约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 心理契约与公平心理不可分割, 相互关联。

(二) 组织公平感的内涵及其类型。

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 教师的公平心理可谓是一种组织公平感。组织公平感是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组织科学中对公平感的探讨则始于Adams1965年的公平理论。1975年Thibaut和Walker提出了程序公平理论。1986年, Bies和Moag提出了“互动公平”的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研究者们开始研究公平感与员工的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发现组织公平感与这些变量之间均有显著的关系 (Colquitt, 2001) 。[2]

其中, 笔者将对组织公平感的三种类型进行阐释。 (1) 分配公平感。分配公平感是指员工对组织报酬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感受。亚当斯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不仅关心努力所得到的绝对报酬量, 而且还关心相对报酬量。当人们的贡献与报酬的比值和别人的贡献与报酬的比值相等时, 人们感到心理平衡, 工作积极性高;两者相比结果不相等 (大于或小于) 时, 都会产生不公平感。员工降低其工作绩效甚至于产生偷窃行为。 (2) 程序公平感。程序公平感是指员工对用于做报酬决策的方法 (即程序) 是否公平的感受。程序公平是对分配公平的延续, 当人们认为决策过程公平时, 员工会产生公平感, 否则, 员工会产生更多的偷懒行为, 高的跳槽 (离职) 倾向以及低绩效行为。 (3) 互动公平感。互动公平感是指个体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质量的感受。格林伯格Greenberg提出将互动公平分成两种:一种是“人际公平”interpersonal justice;另一种是“信息公平”Informational justice 。[3]管理人员真诚、礼貌、平等地与员工交往, 能够提高员工感觉中的交往公平性。互动公平体现管理人员对下属的尊重, 员工对管理人员的信任。

二、教师公平心理缺失成因分析

总体来说, 教师公平心理缺失诱因包括内因和外因, 即主观公平缺失、客观公平缺失 (程序公平缺失、分配公平缺失、互动公平缺失) 。

(一) 内因——主观公平缺失。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心理上几乎都有这样一种倾向, 即对别人的成绩估计过低、报酬估计过高, 而对自己的绩效则估计过高。[4]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观性影响了教师对自己的奖酬感的正确认识, 他们会把本来合理的分配看成不合理, 把公平的差别看成不公平。例如: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在不同工作岗位的使用, 教师的脑力劳动与职工的体力劳动报酬津贴的差别, 不同职务教师在福利分配上的不同标准, 教师间工作任务的分配差异等等。这种倾向对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 外因——客观公平缺失。

1.程序公平缺失。

目前, 我们大多数的学校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漏洞, 特别是领导层和教师层的管理制度差异极大, 在程序上无法保持公平, 即使是教师层的管理制度也是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 各方权、责、利不统一。例如有些学校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 既无详尽的业绩记载, 又没有科学的评价依据, 教师的业绩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校长决定的, 每换一位校长, 便有一种新型的评价标准;教师职务的升迁, 大多不是看能力、看工龄的居多, 甚至有些地方采用亲信制。学校许多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遵循以上科学方式而设置, 程序公平则无法保证, 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工作敷衍塞责, 甚至不负责任。由此教师的不公平心理的滋生在所难免。

2.分配公平缺失。

目前学校中, 利益分配矛盾最大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领导者与教师在安排岗位、提职晋升、评先评优、子女升学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 各种利益指标都是先从领导排起, 其次是领导家属, 再次是“关系者”, 教师层内部同样存在着“重关系不重能力”、“论资排辈”等分配公平缺失现象, 当出现多种分配不公时, 教职员工心中就会感到不公平, 便会采取降低投入的方式以提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能不干就不干, 能少干就决不多干。

3.互动公平缺失。

互动公平两部分中最能体现不公平的是信息不公平, 在当今的学校, 有的学校管理者对如各类带名额的培训、听省市级优秀示范课、一些评优评先等的信息不通畅, 尔后分配结果出来教师才获得知情权。当有的教师提出异议寻求管理者的解释时, 管理者或者搪塞敷衍、或者严词拒答。根据苏联心理学家西蒙诺夫提出的情绪信息理论, 人们掌握有关事件的信息越少, 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激动, 他们的行为也会越缺乏理智。[5]其次是人际不公平。有些管理者自命清高, 不关心下属, 缺乏沟通;有些则表现软弱, 面对一些教师的错误行为忍气吞声, 让其他教师无法心理平衡;有的领导者面对教师的顶撞, 不冷静加以对待, 意气用事, 耿耿于怀, 并希望用自己的权力去压服甚至报复对方, 导致领导与教师之间矛盾的加深, 影响团结, 影响互动公平。

三、教师公平心理的构建

(一) 学校管理的主导性与教师的主体性相统一, 达成心理契约。

学校管理既是一种客体管理, 又是一种主体管理。最终两者都要接受自我管理 (学校管理主导性与被管理者主体性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 。[6]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须做到:提高自身素质, 严于律己, 坚持以身作则, 具有“公心”、“爱心”和“责任心”;坚持与时俱进, 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引导教师积极向上, 团结一致, 发扬管理者的主导性。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坚持教书育人,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学校管理组织与教师共同建立“组织愿景”, 创造公平环境, 达成心理契约。

(二) 学校管理中分配战略与教师的比较心理相统一, 实现分配公平。

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分配方案时, 应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 兼顾教师的比较心理, 积极引导教师正确选择比较对象, 客观评价自我和他人。学校管理者在实施方案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科学设岗, 坚持能级相称, 实行非人格化。学校管理者要把每个层级组织机构、每个工作人员, 与目标需求联系成一个整体, 且把设岗、定责、用人的工作建立在非常人格化基础上, 使人尽其才、人展其才。致使教师无从比较, 抵抗不良比较心理的产生。其次, 确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工作量制度。学校应根据国家对教师工作量的规定, 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尤其是考虑一些生活和工作有困难的教师适当减量, 而要求向上的教师适当加量。最后, 职称评聘, 成绩考核公正及时。只有客观公正, 及时公开, 教师才会产生公平的比较心理。

(三) 学校管理中制度规划与教师的切实利益相统一, 发展程序公平。

教师的切实利益的保障依靠完善的管理体制, 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发展程序公平。为了减少学校内部的不公平, 一定要有制度作保障, 结合教学、科研、政教等不同工作实际, 第一, 制定相应合理的常规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考核评议制、奖励惩罚制及职称评聘制) , 本文不欲赘述;第二, 制定程序公平的保障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和程序监督制度)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申诉机构, 采取方式可以是公开的 (直接在专门办公室备案) , 也可以是隐蔽的 (匿名信、电子邮件、网站等) 。学校只有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会、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 并制定严格的办事程序, 才能建立一整套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 学校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与教师体现价值相统一, 推动互动公平。

管理学中“人本管理”渗透了学校管理者的人文关怀理念。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尊重教师、信任教师, 民主管理;其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沟通环境、信息交流环境。学校管理者要体谅教师, 给予关爱、宽容和支持, 确实保证教师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知情权, 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切实帮助教师排忧解难, 激发其工作热情, 体现教师价值。笔者赞成一位管理学家的观点:教师持久的工作动力来自于事业的成就感、社会和领导承认的荣誉感、被委以重任的责任感、能永远从事自己所酷爱工作的一种满足感和不断地得到个人提高和发展的上进感。[7]推动互动公平, 其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与教师体现价值相统一。

摘要:文章以管理为视角, 以心理契约与组织公平感的理论为依据, 研究教师公平心理缺失的内外因, 建构学校管理的主导性与教师的主体性相统一、分配战略与教师比较心理相统一、制度规划与教师切实利益相统一、人文关怀与教师体现价值相统一的教师公平心理。

关键词:组织公平感,教师,公平心理

参考文献

[1].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 1992, 6

[2].Colquitt J a.On the dimensionality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A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measure[J].Jourmal of Applied Psychol-igy, 2001, 8 6:386~400

[3].潘明芳, 王怀明.组织公平感的类型及其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意义[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4].高海容.浅谈教师心理健康[DB/OL].http://www.szxfzx.com/sys/xfzx/ArticleShow.asp?ArticleId=30270&XXDM=440203000008

[5].杨献碧.用组织公平感分析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教师问题[J].教书育人, 2006, 9

[6].杨天平.学校常规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9:87

爱情缺失心理 篇6

一、家庭有效沟通缺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教养、沟通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家庭教养、沟通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方式, 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沟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专制型家庭。

这类家庭沟通方式基本是从父母往子女单向进行的, 即父母通常以命令式语气直接下达规则和指令给孩子, 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或主动行事。这种家庭的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上往往采用被动方式, 等待领导下达指令, 竞争意识不强, 常表现出焦虑、心理压力大和喜怒无常等。

(二) 放任型家庭。

这类家庭的孩子放任自由, 沟通很少,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大学, 就不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家长不了解大学生在校的情况, 只提供经济支持, 大学生不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 有的父母经济很困难, 但认为不能告诉孩子怕影响其学习, 结果有的学生在外花钱如流水。处于这种家庭的大学生在沟通上往往缺乏技巧, 缺乏对人的尊重, 太自我, 争强好斗, 易有攻击行为。

(三) 成熟型家庭。

这类家庭成员互相之间积极有效沟通, 父母和子女之间互相了解, 父母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子女, 能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困扰, 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加以指导, 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这类孩子易形成稳定的依恋, 与同伴能积极沟通, 能很快适应环境并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大学生和家庭有效沟通缺失的成因分析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 (Lawrence Summers) 认为, 在全球化浪潮下, 学生们面临的五大挑战之一就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必须加强沟通意识[1]。沟通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沟通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沟通能力涉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源自沟通缺失, 分析有效沟通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缺乏沟通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 在中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评价学生的好坏以考试分数为主;到了大学阶段, 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少, 家长认为学生长大成人了, 上大学了, 教育任务基本完成, 其他的教育全部推给了学校;大学学习以主动自学为主, 大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较中小学时期减少更多, 很多教师上完课就走人, 教师的沟通意识也已淡化;而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长大成人了, 不再需要接受别人的教育, 沟通意识都比较缺乏。比如, 某大一新生花钱大手大脚, 视父母为银行提款机, 当自己需要钱的时候直接要, 从不考虑父母是否有钱, 钱从哪里来。其实该学生父母是小城市的下岗工人, 家里的经济情况从不和孩子沟通, 有“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其实, 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一下家里的经济状况, 如有困难可以让孩子适当节俭, 或通过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负担。如果不能有效沟通, 有的大学生就不知道家里的情况, 反正要钱父母就给, 以为家里有钱, 花钱也就没了节制, 造成父母在家省吃俭用, 一分钱当两分花, 自己却消费“出手不凡”。

(二) 缺乏沟通技巧。

马克思指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从出生就会和周围的环境有沟通, 但有的人沟通得好, 有的人沟通效果不佳, 主要因为沟通技巧的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沟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沟通是否顺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比如, 某大二学生说:“我就是家里养的一条狗, 父母就只知道给钱和吃的。”其父母是农民, 靠自己做点小生意很辛苦地供孩子上学, 但很少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让孩子觉得亲情淡漠。经过咨询, 该学生和父母平时很少沟通交流, 放假在家和父母也很少谈心, 也不知道如何和父母有效沟通, 经常和父母刚谈两句不是没有话题就是谈不下去吵起来。该学生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敏感, 社会支持很少, 基本没有好朋友, 觉得很孤独、失落, 不知道该如何融入同学圈子或如何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 缺乏沟通实践。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重要, 沟通理论方面的各种书籍和资料也随处可见, 很多学校也开设关于沟通艺术方面的课程, 但很多大学生在沟通实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掌上明珠, 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到了大学开始集体生活, 如果再以自我为中心, 人际关系就会比较紧张。另外, 现代社会网络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大学生一有时间就上网聊天、网恋或玩网络游戏, 甚至有人网络成瘾。网络中虚拟的人际交往十分肤浅和脆弱, 很少有人用心深交, 不少大学生熟练网上的虚拟沟通, 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的沟通越来越少, 阻碍了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经常有学生因为人际关系沟通不和谐来咨询, 他们清楚地知道与人沟通过程中要换位思考, 但在交流过程中疏于实践。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全面, 但人和环境的复杂并非直接套公式那么简单, 还需要在实践的沟通交流中不提总结和提高。

三、家庭有效沟通缺失的对策

(一) 提高学生、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意识。

我国大学之前的教育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意识较淡。意识决定行为, 应提高学生、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意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 要有积极沟通的主体意识, 发挥年轻人沟通交流的积极主动性, 主动和学校、家长积极沟通。大学生的父母, 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并不是孩子上大学后就可以终止或减弱, 家庭情感的有效沟通将伴随人的一生,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补充。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学校, 也应该提高和学生家庭有效沟通的意识, 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建立学校和家庭有效沟通的长效机制。

(二) 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大学生沟通能力不足的现实, 高校应开设提高沟通能力等的相关理论和实训课程, 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增强大学生对沟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为大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做必要的准备。大学的集体生活、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等都为实践沟通能力提供了施展平台, 大学生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不断地和不同的人接触、沟通交流, 在实践中成长。

(三) 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大部分心理健康问题都源自沟通不畅, 通过心理素质训练, 大学生能提高心理抗击打能力, 培养自信、宽容、合作、坚韧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心态, 克服沟通交流中的心理障碍, 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成为受欢迎的人, 为成就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部门, 大学生应好好利用各种资源, 出现各种困扰主动寻求帮助, 在挫折中成长, 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成就美丽人生。

人是社会人, 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家庭有效沟通是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是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学生、家庭和学校应建立立体交流沟通网络, 及时有效沟通,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不同的家庭教养、沟通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 如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当前, 由于有效沟通的缺失, 尤其是家庭有效沟通的缺失,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 学校、家庭、学生都应加强沟通意识, 搭建沟通平台, 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有效沟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哈佛校长点拨北大学子.世界变小须加强沟通.http://www.sina.com.cn.北京晨报, 2002-05-15.

[2]刘春玉.浅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J].教育与职业, (八) .

爱情缺失心理 篇7

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面的, 以下笔者以案例分析。

1 家长对孩子不进行家庭教育

1.1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 使孩子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

(1) 父母过度溺爱孩子, 极少进行正面有效的思想教育, 在学习上听之任之, 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瞿同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母子俩靠妈妈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妈妈一味地宠爱他, 对他的学习不管不问, 老师一要作业, 孩子不是撒谎就是逃学;老师一请家长, 妈妈就对老师说, 她让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防止孩子乱跑, 至于作业, 孩子想写就写, 不想写就算了。面对孩子的错误, 家长不但不能积极地配合老师进行思想教育, 而且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 这样孩子怎么可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好的学习成绩?

(2) 隔代抚养, 祖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 使孩子任性娇气, 父母管教起来难度大。小鹏在学习上接受力强, 但为了逃避做作业, 他经常编各种谎言欺骗老师。每次爸爸一管教他, 爷爷就会袒护他, 并将他爸爸训斥一顿。于是, 小鹏摸着了窍门:只要爸爸管教他, 他就去爷爷那儿求救。久而久之, 小鹏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他的爸爸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却无计可施。

1.2 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学生思想和学习的影响

(1) 家庭变故多, 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使学生不能安心学习, 想早早地挣钱养家。小文的父亲去世后, 母亲改嫁了。七十多岁身患严重哮喘的老奶奶将政府补贴的低保攒下来给他交学费。孩子不忍心看着奶奶太辛苦, 几次想辍学去打工赚钱。在老师们的多次劝说下, 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2) 家庭条件好, 但家长除了赚钱, 就只管孩子的生活, 却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小静不能主动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必须有人督促。但是当包工头的爸爸整天忙于工程上的事, 无暇顾及她和弟弟妹妹;妈妈除了照顾她们姐弟三人, 还要帮助爸爸打理生意上的事情。对于她的学习, 妈妈只管在作业本上签字, 根本不管她的学习状况。如果没有老师们的督促, 小静考及格都困难。

(3) 农村城镇化使许多家庭因为政府占地而获得了经济补偿, 于是不少家庭忙着购置新车、盖新房, 却忽视或淡忘了对孩子的教育。小娟刚升入初中时还是优等生, 可是, 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 她的成绩就直线下降, 原因是家里盖新房, 父母顾不上管她, 让奶奶操心她的生活起居。她每天放学回家后, 花大量的时间和同学用手机聊天或者转载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 以至于每天在课堂上总是昏昏欲睡, 这样怎么可能有好成绩?

1.3 家长只顾自己吃喝玩乐, 根本不管孩子

小斌是家里的独生子, 可他的父母既不关心他的生活, 也不关心他的学习。小斌的爸爸每天在牌摊儿上消磨时光, 他的妈妈下班后就去玩乐, 经常深更半夜了还没回家。小斌知道父母顾不上管他, 所以经常不完成作业。他妈妈只会当着老师的面打他、训斥他, 从不考虑在家里好好地督促他学习。在老师的督促下小斌的成绩没有落后, 但是, 随着年级的升高, 课业负担会越来越重, 那时候的小斌又该如何去面对学习呢?

1.4 家长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小荣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就一直不理想, 家长对他失去了信心, 上中学后干脆放弃了对他的教育, 并经常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他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荣体会到家长的这种心思, 渐渐地就自我放弃了。作为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家长的坚持决定着孩子的成与败。

1.5 家庭不和睦, 使孩子精神压力很大, 无法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

小娟学习很自觉, 但她有时上课会走神, 有时大清早来的时候眼圈就红红的, 作业和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不该错的地方。老师跟她谈心时才了解到:她的父母一直感情不和, 经常吵架, 有时还会大打出手。她很害怕他们会离婚。她不想失去他们任何一方。她每天都想父母的事, 所以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父母们在处理双方之间矛盾的时候也应该顾及到孩子的感受, 即使无法再跟对方共同生活下去, 也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关键的是, 要尽可能少在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 要让孩子知道, 即使父母分开了, 也不会改变对他 (她) 的爱。

1.6 家长重男轻女, 不重视女孩的学习

小花反应很快, 学得也很轻松, 可是成绩一般, 这让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次闲聊时, 笔者了解到:她还有个弟弟, 父母让她初中毕业后考技校, 供弟弟上学。由此, 笔者才明白:原来这个孩子早知道自己的求学路走不长, 所以就没有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看着她那忧郁与无奈的眼神, 笔者的内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不知道, 这个孩子在长大以后会不会怨恨自己的父母?

2 父母进行家庭教育, 但收效甚微的原因

2.1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融洽, 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在一次以《我的青春谁做主?》为题的亲子交流活动中, 父母和孩子们都坦诚地说出了最想对对方说的话。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们不服管, 而孩子们也给出了他们不服家长管教的理由:第一, 他们认为家长总是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他们, 只看到他们的缺点, 却看不到他们的优点, 无论他们做得好与坏, 家长的评价总是负面的, 孩子觉得很委屈, 不愿与家长交流。第二, 家长过于专制;第三, 家长总是偏袒弟妹, 使孩子心里不平衡。第四, 孩子们认为家长过多干涉他们的自由, 这让他们很郁闷。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笔者认为, 家长对孩子进行管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要注意: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 总希望被认可, 不希望被否定, 如果管教不当, 他们的叛逆心理会很强;同时, 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深, 需要正确的引导, 才能正确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所以, 家长们在管教他们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既不能简单粗暴, 又不能一味地听之任之, 要在民主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2 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家庭缺少教育氛围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小坪学校参与调查的57%的学生家长是初中毕业生。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又忙于赚钱养家, 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 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好, 但没有具体的行动或不知道教育方法, 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忽视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使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以上笔者列举了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多种表现和原因, 从中不难看出它们对中学生心理及学习产生的影响甚至是危害。为了每一个农村中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理对待学习, 加强农村家庭教育刻不容缓!

摘要: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面的, 如家长过度溺爱孩子, 使孩子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家长只顾自己, 不管孩子;家庭不和睦, 使孩子精神压力大;家长重男轻女, 不重视女孩的学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融洽, 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家庭缺少教育氛围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通过分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中学生心理及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中学生,心理和学习,影响

参考文献

[1]鲁忠义, 刘国学.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调查报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129-133.

[2]于佩琴, 张玉霞, 等.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高校教育研究, 2009 (1) :106-107.

[3]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67.

上一篇:碳纳米杂化材料下一篇:发生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