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式

2024-07-22

发生式(共5篇)

发生式 篇1

0 引言

气动真空吸取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各个领域, 主要用于吸取易碎、难以夹持的工件, 进行搬运、夹紧或包装等作业[1]。其中, 射流式真空发生器是真空吸取单元的关键元件, 如果要在真空口处维持一定的真空度, 必须对它持续定量供气。在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气动控制系统中, 真空发生器的数量往往是可观的, 由此造成的耗能也是巨大的。因此, 如何减少真空吸取过程的耗气量, 对实现气动系统的节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气动真空吸取技术的节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 设计了采用串联式、并联式等结构形式的射流式真空发生器, 或将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和单向阀、控制阀等组合构成真空发生器组件[2]。虽然这些改进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减少耗气量,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射流式真空发生器需要持续供气且耗气量大的缺点, 在节能效果或成本上并不十分理想。鉴于这样的情况,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活塞式小型气动真空发生器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利用压缩空气驱动真空发生器的一侧活塞运动, 通过连杆带动另一侧活塞运动, 从而在真空腔室内通过局部容积扩张产生真空[3,4], 这虽然与一般的往复式活塞真空泵有相似之处, 但在驱动方式和结构上却有显著不同。该方案的活塞式真空发生器体积小、结构简单, 采用气压驱动方式, 能作为独立的气动元件在局部使用。

1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技术方案

1.1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

根据局部容积扩张产生真空的原理, 双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包括驱动腔室和真空发生腔室。由于总体外形结构尺寸的限制, 不可能只通过一次抽取过程就使被抽取的密闭真空容器或连接管路达到所需的真空度, 而是需要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 持续不断地产生真空。因此, 在结构上需要有能够控制活塞往复运动的控制阀以及控制真空腔室抽气、排气过程的控制阀。经反复设计, 最终得到的活塞式真空发生器 (piston vacuum generator, PVG) 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1.驱动腔Ⅰ 2.活塞组件 3.驱动腔Ⅱ 4.流量控制阀5.抽气换向阀 6.真空腔Ⅰ 7.真空腔Ⅱ 8.平衡气道9.排气单向阀 10.进气换向阀

如图1所示, 工作时, 气源气体通过进气换向阀进入驱动腔Ⅱ, 推动活塞组件向左运动, 驱动腔Ⅰ中的气体通过进气换向阀排向大气;同时, 真空腔Ⅱ容积扩张, 真空腔Ⅱ此时与真空口相连, 在真空口处形成一定的真空, 真空腔Ⅰ中的气体被压缩后通过排气单向阀排出。当活塞运动到行程末端时, 触发进气换向阀和抽气换向阀换向, 气源气体进入驱动腔Ⅰ, 驱动活塞向右运动, 驱动腔Ⅱ中的气体排出;此时, 真空腔Ⅰ与真空口相连, 继续产生一定真空, 真空腔Ⅱ中上次抽出的气体通过排气单向阀排出。当活塞运动到行程另一终点时再次触发两个换向阀换向, 如此反复循环, 即可在真空口处持续产生一定的真空。

1.2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关键部件

1.2.1 抽气控制阀

抽气控制阀的主要作用是切换真空腔室与真空口处的连接。在研究过程中曾经研究了如图2所示的抽气单向阀和抽气换向阀两种结构方案, 它们都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 但是在极限真空度的性能指标上有一定差异, 对此分析说明如下。

(a) 抽气单向阀 (b) 抽气换向阀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 可得真空腔室的极限真空度

pv, max=p0- (p0+Δp) (x0s+x0) k (1)

式中, p0为大气压力, Pa;Δp为排气单向阀的开启压力, Pa;x0为真空腔室余隙容积的等效行程, m;s为活塞运动行程, m;k为等熵指数。

由式 (1) 可知, 真空腔室的极限真空度与真空腔室的余隙容积、排气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以及活塞运动行程相关。图2a中抽气单向阀结构方案的优点是减小了真空腔室的余隙容积, 有利于提高极限真空度, 但在抽气过程中必须克服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损失, 而后者对系统极限真空度的影响更大。相比之下, 虽然图2b中抽气换向阀结构使真空腔室余隙容积略有增大, 但其抽气过程的沿程压力损失要小于抽气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损失, 有利于提高活塞真空发生器的极限真空度并缩短真空响应时间, 故最终采用图2b的抽气换向阀结构方案。

同样, 排气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也是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之一, 但在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真空腔室的相对密闭性, 以及减小活塞往复运动时的阻力, 还是采用两个排气单向阀来控制真空腔室排气过程。

1.2.2 不等径活塞

活塞往复运动速度是影响系统真空响应过程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一定供给流量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地提高活塞往复运动速度。在对供给流量公式简化后[6], 可推导得活塞平均运动速度与系统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v¯=Aeps-Ae2ps2-2qm2RΤsAqm (2)

式中, v¯为活塞平均运动速度, m/s;Ae为进气流道的等效面积, m2;ps为气源压力, Pa;qm为供给质量流量, kg/s;R为气体常数, J/ (kg·K) ;Ts为气源绝对温度, K;A为驱动腔工作面积, m2。

由式 (2) 可知, 在一定的供给流量下, 适当减小驱动腔工作面积, 有利于提高活塞往复运动速度, 缩短真空响应时间。

1.2.3 平衡气道

由于真空腔室存在一定的余隙容积, 在排气过程中不可能将其中气体完全排尽, 而且这部分残留气体在活塞反向运动时首先膨胀, 直至低于真空口处压力时PVG才开始抽取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因此, 可以通过平衡气道的方法减小余隙容积气体的起始膨胀压力[7], 增加每次抽气过程的抽气量, 这对提高极限真空度和缩短真空响应时间都是有利的。

1.2.4 阶梯式流量控制阀

从图1可看出, 真空口与真空腔室之间形成了相对密闭的空间, 当真空口处达到一定真空度时, 若没有泄漏产生, 即使停止供气, 真空口处也能维持一定的真空度。因此, 为了能够减少系统在真空维持阶段的耗气量, 采用如图3所示的阶梯式流量控制阀以解决快速响应和低耗气量的矛盾。

1.端盖 2.控制阀本体 3.弹性膜片 4.阀芯帽 5.真空反馈口 6.复位弹簧 7.限位螺母 8.气源入口 9.阀芯

阶梯式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为:当真空反馈口达到某一真空度时, 弹性膜片的上下压力差与弹簧预紧力达平衡状态 (可通过调节弹簧的预紧力, 预先设定要控制的真空度) , 此时阀芯处于上位,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在正常供给流量下工作。当真空度超过该设定值时, 弹性膜片的上下压力差克服弹簧力使阀芯逐渐下降, 从而对供给流量进行节流。此时,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工作频率下降, 抽气流量也下降, 但只需使抽气流量与外部泄漏流量保持平衡即可维持一定的真空度。因此, 可减少真空维持阶段的耗气量。

2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数学模型

2.1 模型简化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驱动腔室和真空腔室都与单杆双作用气缸的工作原理相似, 为了简化模型推导, 做如下假设[8]:①气源压力恒定, 气源温度为环境温度, 气体为理想气体;②腔室中的气体热力过程为准静态过程;③各腔室的内外泄漏暂时忽略不计;④换向阀的换向过程为瞬时过程。

工作时, 通过活塞往复运动, 逐渐地抽取真空, 运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过程。因此, 为了使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比较贴近实际工作过程, 热交换过程对系统各参数的影响需要加以考虑。

2.2 能量方程

在工作过程中, 各腔室中的气体都可视为变容积、变质量系统进行分析, 如图4所示。其中, 被抽取的真空容器中的气体属于定容积、变质量系统, 但也可作为变容积、变质量系统的一个特例进行分析。

取任意t时刻进行分析, 腔内的气体总处于热力平衡状态,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9]有

dUidt=dmidthi+dQidt-dWidt (3)

dUidt=miduidt+uidmidt

dQidt=ΚAdri (Τs-Τi) dWidt=-pidVidt

式中, Ui为腔室内气体的内能, J;dmidthi为进出气体的焓流量, J/s;mi为腔室气体质量, kg;ui为单位质量气体的内能, J;hi为气体焓, J/kg;Qi为腔室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J;Wi为气体所做的功, J;Ti为腔室温度, K;Vi为腔室工作容积, m3;pi为腔室压力, Pa;K为热交换系数, J/ (m2·K·s) ;Adri为室与外界热交换面积, m2。

式 (3) 中的下标i代表第i个腔室, i=1, 2, …, 5。结合图1, 1表示驱动腔Ⅰ, 2表示驱动腔Ⅱ, 3表示真空腔Ⅰ, 4表示真空腔Ⅱ, 5表示被抽取的真空容器。

各腔室内气体的内能Ui表示为

Ui=miui=micVTi (4)

式中, cV为质量定容热容, J/ (kg·K) 。

对式 (4) 进行求导后得

duidt=cVdΤidt (5)

将式 (4) 、式 (5) 代入式 (3) 后再整理得

dΤidt=1micV[dmidthi-cVΤidmidt-pidVidt+ΚAdri (Τs-Τi) ] (6)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微分后可得

dpidt=RΤiVidmidt+miRVidΤidt-miRΤiVi2dVidt (7)

对于驱动腔Ⅰ和真空腔Ⅰ, 即i=1, 3时

Vi=Ai (x+xi0)

式中, Ai为腔室工作面积, m2;x为活塞位移, m;xi0为腔室余隙容积的等效行程。

对于驱动腔Ⅱ和真空腔Ⅱ, 即i=2, 4时

Vi=Ai (s-x+xi0)

式 (6) 和式 (7) 即为描述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各腔室能量变化的微分方程。

2.3 质量流量方程

各腔室的充气、排气过程的质量流量qm可由下式表示[8]:

式中, pu为上游气体压力, Pa;pe为下游气体压力, Pa;Tu为上游气体温度, K;b为临界压力比。

进行腔室质量流量计算时, 需要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确定各腔室的上游压力和下游压力。当平衡气道起作用时, 还需要计及真空腔Ⅰ与真空腔Ⅱ之间的流量。在理论计算过程中, 所用到的流量都是质量流量, 而在后续的试验分析中, 一般采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表示。

2.4 运动方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活塞组件在各腔室压力及外界作用力下的运动学方程为

md2Xdt2=A1p1-A2p2+A3p3-A4p4-Ff (9)

式中, X为活塞运动位移, m;m 为活塞运动组件质量, kg;Ff为摩擦力, N。

式 (5) ~式 (8) 即构成描述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动态特性的方程组。当活塞运动换向时, 各腔室的上下游压力也随之改变, 即各个腔室的质量流量方程对应的参数随之改变, 而能量方程和运动学方程保持不变。

3 仿真与试验研究

3.1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由于阶梯式流量控制阀只是在真空维持过程才开始工作, 因此在仿真研究中可暂不考虑阶梯式流量控制阀的影响, 先只针对真空产生过程进行分析。

根据PVG总体结构, 设计得到的PVG原型样机结构如图5所示, 主要结构参数为:驱动腔直径d1=30mm, 真空腔直径d2=40mm, 活塞行程s=40mm, 仿真和试验中的供给压力ps=0.25MPa, 真空容器容积0.001m3。仿真与试验的对比如图6~图8所示, 其中试验数据为实线, 仿真数据为虚线。由于往复频率较高, 腔室压力变化密集, 图6取其中一段放大表示。

1.腔体端盖 2.驱动腔体 3.套筒 4.驱动腔活塞5.主轴 6.抽气换向阀 7.真空腔体 8.真空腔活塞9.腔体端盖 10.排气单向阀 11.进气换向阀

从图6~图8可看出, 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在变化周期和数值上都较为一致, 说明所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是可信的, 局部变化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其中, 供给流量趋于稳定后的仿真值约为0.07m3/min (文中供给流量均为标准状态下) , 试验值约为0.073m3/min, 误差约4.3%;极限真空度仿真值约为86kPa, 试验值约为85kPa, 误差约1.2%,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对系统进行了简化假设以及试验过程局部少量气体泄漏。

3.2 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2.1 供给压力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供给压力与两侧腔室的面积比相关, 因此它的供给压力范围较宽, 并非如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只能在0.4~0.5MPa才能到达极限真空度。图9为供给压力对真空响应过程影响的仿真结果, 从图中可看出, 供给压力大小对系统真空响应速度和极限真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但随着供给压力的增加, 供给流量也随之增加。因此, 从系统节能的角度出发, 应尽可能地降低供给压力以减少供给流量。

3.2.2 活塞行程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活塞往复运动行程是决定活塞式真空发生器总体轴向尺寸大小的一个主要设计参数, 通过仿真得到的活塞运动行程对系统极限真空度和真空响应速度的影响关系如图10所示, 活塞行程为40mm、50mm、60mm时的极限真空度分别约为86kPa、90kPa、94kPa。同时, 从仿真得到的不同行程下的供给流量变化情况看, 其值大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 在轴向尺寸限定的范围内, 应尽可能地增加活塞运动行程。

(d1=30mm, d2=40mm, ps=0.21MPa)

3.2.3 驱动腔直径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通过仿真, 驱动腔直径对真空响应过程的影响如图11所示, 驱动腔直径取30mm、34mm、40mm时的极限真空度均约为94kPa。

在相同的供给压力下, 驱动腔直径越小, 其真空响应过程越快, 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 较小驱动腔直径时, 气源流入和排出的气体量都较少, 因此可提高活塞的往复运动速度, 提高系统有效抽速, 加快真空响应过程。

但是, 并非驱动腔直径越小越好。因为, 系统供给压力与驱动腔直径直接相关, 当驱动腔直径小于30mm后, 系统最低供给压力迅速上升, 这就削弱了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可在相对较低的供给压力下产生真空的优势。另一方面, 由于驱动腔Ⅱ工作面积小于驱动腔Ⅰ工作面积, 而系统的最低供给压力主要是由驱动腔Ⅱ工作面积确定的, 这就使得气源气体流入驱动腔Ⅰ时的能量相对“过剩”, 驱动腔直径越小, 两者的差距越大, 反而使耗气量有所增加, 不利于节能。

图12为不同驱动腔直径时, 系统均在最低供给压力下工作, 真空度达80kPa时, 仿真得到的耗气量拟合曲线。从图12中可看出, 驱动腔直径为28~30mm时的耗气量相对较少, 此时的最低供给压力约为0.21~0.25MPa。为了使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系统优化设计确定各设计参数。

3.3 与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为了进一步了解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原型样机的性能, 将其与同级别抽气流量的射流式真空发生器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对比。某型号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在供给压力0.40MPa时可达的极限真空度约为91kPa, 供给流量约为0.05m3/min;另一方面, 根据真空吸盘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般认为在极限真空度63%~95%范围内的真空度为真空吸盘安全吸取的真空度, 即55~84kPa。在这个范围内既能安全吸取工件, 又不致使真空响应时间过长。若取的安全系数较高, 并方便PVG原型样机与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主要性能指标的对比, 在此将真空响应时间定义为在供给流量0.05m3/min下, 抽取0.001m3真空容器, 使其真空度达80kPa时的过程时间。

图13为供给流量为0.05m3/min时, 两种类型同级别真空发生器抽取0.001m3真空容器时的真空响应过程对比, 各项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根据对比试验结果可知:原型样机的极限真空度约为93kPa, 略高于同级别射流式的91kPa;响应时间约为3.70s, 较同级别射流式4.80s减少了约22.9%;供给压力为0.21MPa, 低于射流式的供给压力0.40MPa。

3.4 阶梯式流量控制的节能效果

当系统达到预设真空度后的真空维持阶段, 阶梯式流量控制阀才开始起作用。图14所示为集成了阶梯式流量控制阀的PVG原型样机试验照片。

图15为PVG原型样机在0.21MPa供给压力下, 试验测得的0.001m3真空容器真空响应过程和系统供给流量变化, 其中设定对供给流量开始控制时的真空度为80kPa, 外部泄漏流量约为0.0003m3/min。从图15可明显看出, 当真空度超过设定值后, 流量控制阀开始起作用, 供给流量从最大值约0.056m3/min下降至约0.014m3/min, 而真空度继续上升, 最后达到稳定值, 约为91kPa。这说明, 集成阶梯式流量控制阀后,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耗气量在真空维持阶段得以大幅下降, 达到显著的节气节能效果。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10], 在真空维持阶段, 能够确保PVG原型样机持续稳定运动的供给流量最低可降至约0.012m3/min, 而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必须在供给流量0.05m3/min下才能维持真空, 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PVG原型样机在真空维持阶段的耗气量。假设采用真空吸盘吸取搬运某工件过程时间为60s, 真空度达80kPa即可满足工作要求。通过试验对比, PVG原型样机不仅能够迅速产生并维持真空, 而且较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减少了约71.3%的耗气量, 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4 结论

(1) 为了满足快速响应和低耗气的双重需求, 采用抽气单向阀、不等径活塞、平衡气道和阶梯式流量控制阀, 得到了活塞式真空发生器总体结构方案。

(2) 建立了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数学模型, 进行了仿真研究, 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和供给压力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可信的。

(3) 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原型样机试验结果表明, 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 尤其在真空维持阶段可极大地减少供给流量, 实现节能。下一步的工作还需在具体结构设计和工艺上改进, 控制整体重量和成本, 尽可能符合应用要求。

摘要:射流式真空发生器需持续供气以维持真空, 需消耗大量压缩空气。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容积扩张产生真空原理的活塞式气动真空发生器总体结构方案。为了提高系统极限真空度、缩短真空响应时间、减少耗气量, 该方案中采用了两个不等径活塞的设计方案和由抽气换向阀控制真空腔室气体流动并在真空维持阶段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来提高性能指标。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原型样机的试验结果表明, 其极限真空度可达93kPa, 真空响应时间约为3.70s, 在60s工作时间内的耗气量较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的耗气量减少了约71.3%。

关键词:气动,活塞式真空发生器,节能,极限真空度

参考文献

[1]SMC (中国) 有限公司.现代实用气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郑欣荣, 张宪, 赵章风, 等.真空发生器的节能应用研究[J].真空与低温, 2005, 11 (1) :50-59.

[3]张庆玉.油压往复式真空泵与压缩机:中国, 91219918.0[P].1993-07-28.

[4]瞿斌.特种往复式真空泵:中国, 01231826.4[P].2002-09-11.

[5]许有熊.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研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5.

[6]Kawakami Y, Akao J, Kawai S, et al.Some Consid-eration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neumatic cylinders[J].Journal of Fluid Control, 1988, 19 (2) :22-36.

[7]王乐勤, 吴大转.往复真空泵平衡气道的设计与节能分析研究[J].流体机械, 2001, 29 (11) :19-21.

[8]李建藩.气压传动系统动力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9]吴沛宜, 马元.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10]Pan Xiaobin, Li Xiaoning.Research on Energy Saving Control Circuit with Pneumatic Vacuum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Cylinders[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Wuxi, 2007:386-390.

发生式 篇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互动—发生式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83-03

[作者简介]高天珍(1974—),女,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六小学教师,中学高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当前,以“互动”和“发生”为核心理念的师生“互动—发生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得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笔者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容量大、思想性强,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好理解等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互动—发生式”教学的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教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下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漫画,让学生“乐”在其中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强、内容抽象的学科。漫画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又蕴涵哲理,生动的图画能使人印象深刻,能唤起联想回忆,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中学生喜爱。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漫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中领悟真谛,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以生活情景类的漫画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内容时,笔者没有直接先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而是给学生出示一组《欢喜冤家》幽默漫画,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从漫画中寻找自己生活的“影子”。然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用品更加丰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传统的授课讲解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调动学生深入思考。而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漫画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仅对本国的国情有所了解,还要对世界的发展变化要有所了解”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请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一幅漫画《坐井观天》启发学生思考,不了解外国的发展状况就如同不知道井外的世界有多大一样,必定会盲目自大。学生如果了解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风俗,这一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从抽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形象思维,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并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有效提问,让学生“思”在其中

以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几乎每个教师都在做,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实际上并不是随便提两个问题就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的。在实施互动教学过程当中,“问题”或“专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互动广度与深度,是互动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笔者以前就曾遇到过这样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有一定的学习压力,笔者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或课后的思考题提出来,让学生回答,结果认真听课的学生还思考一下,但有不少学生连问题都不听,点到名字时就站起来把书打开,随便翻一页念几句就说回答完了;更有甚者,站起来就说不会。这种提问式互动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恶化教学氛围,甚至对基本的教学秩序都会产生隐性的破坏。

因此要想通过提问展开师生互动,其中关键的一环是教师要能设计和提出有效的问题,使提出的问题不仅能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还要具有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吸引力和层次性。如,在复习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不良诱惑”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它们有什么危害?为什么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诱惑?青少年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可信,使材料和观点相统一。

同时,在新课导入时适当设置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如讲到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三框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教师可以就课本的案例设置如下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行使什么权利?”“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行使呢?”(前一问是复习监督权,后一问就是贯穿新课)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参”在其中

现在的初中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且具备一定的讨论时政的能力。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时,笔者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联系学生了解又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让他们小组讨论,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题《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相关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同时还让学生阅读了另外一则材料,即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做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针对学生观看这段视频和材料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笔者设置了小组讨论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共同探讨“在新时期更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吗?请说出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提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在新时期更应该发扬光大,并以现在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贪图安逸的社会问题突出为例子,旁征博引,证明观点,以理服人;有的同学认为在革命战争时期更应该体现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如今社会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懂得享受,又要艰苦奋斗。在这些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其他同学不甘落后,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并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讲理由、摆事实、谈认识,适时点拨、适度解释。争论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达成共识: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而且,艰苦奋斗不仅指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它也代表着一种不畏苦难、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与挫折的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载体和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设计冲突情境让学生思辨、归纳、总结,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把个人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充分表达出来,既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识,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四、精心安排学生自主教学,让学生“用”在其中

“用”即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内化,进而付诸行动。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践。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懂得用知识来指导行为,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笔者尝试让几个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对试卷进行分析、评讲,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一张试卷,笔者一般安排五位学生分析评讲,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配他们不同的评讲任务,并对他们统一要求和指导,即在评讲中要总结题型,联系并复习相关考点,注意事项,最后还要分析错误的做法,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由于要上讲台,而且讲课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参与讲课的学生积极性都很高,都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相当大的作用,对提高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实用性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鲜明特征,特别是在初三教学中更显重要。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自信,提高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对思想品德学科的认同。

通过“互动—发生式”教学探索,笔者相信,只要努力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就能把思想品德课上出“味道”,上出“名堂”,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变得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松年.把握课堂教学的契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2(3).

发生式 篇3

在机械、航空等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冲击,产品的抗冲击性能是反映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对产品精度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以及航空航天等行业发展的需要,产品的抗冲击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应的冲击机也在不断发展。力脉冲发生器是冲击机的关键部件,力脉冲发生器以冲击脉冲力的形式向被冲击体施加载荷,冲击脉冲力的关键参数是冲击脉冲峰值和冲击脉宽。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力脉冲发生器所能提供的冲击脉冲主要受其冲头内的填充材料决定。一般情况下,冲头采用单一材料填充,如橡胶、毡垫、铅等。由于冲头材料的单一性,从而使冲击脉冲峰值和脉宽调节范围具有局限性。而在对冲击脉冲峰值和脉宽调节范围较大的情况,使用单一材料填充作为冲头的力脉冲发生器很难满足加载条件。本文以组合材料组成的冲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确定组合材料冲头对冲击脉冲的调节能力,提出一种增大力脉冲发生器冲击脉冲调节范围的有效方法。

1 冲击实验

在冲头材料和形状及其他加载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为实现减小冲击脉冲峰值增大脉宽的要求,将由单一材料制成的冲头更换为由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组成的组合式冲头。为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现方法,以组合冲头为试件进行了冲击实验。

1.1 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在于研究两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组合冲头试件所形成的冲击脉冲,以脉冲力峰值、脉宽和冲量3个参数为目标分析冲击脉冲变化情况。冲击实验中,改变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及其轴向尺寸,分析这2个因素对冲击脉冲的影响。

实验设备、测量仪器包括SSH-5冲击实验机、9683A力传感器、GX-1高速摄像机、PXI4472B数据卡。实验中,组合冲头与力传感器的安装如图1所示。金属材料与紧固螺钉通过螺纹联接,而高分子材料中间为通孔,其被金属材料压紧在力传感器上。实验时,金属材料受冲击锤作用向下压迫高分子材料,冲击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变形量极小,且远远小于高分子材料。实验中忽略金属材料的变形量,认为冲击过程中的变形均发生在高分子材料上。

本实验中,金属材料为45钢,其形状为头部球状底部圆柱形。高分子材料分别为3种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橡胶材料在工程上以标准尺寸条件下的HA硬度表示材料力学特性,文中也以HA硬度表示其材料特性。实验中的聚氨酯橡胶材料HA硬度分别为60、80、90。其形状为圆环状,高度分别为5和10mm。图2所示为聚氨酯橡胶试件,图中从左至右,聚氨酯HA硬度分别为60、80、90。

1.2 实验

对组合冲头试件进行了不同冲击速度条件下的冲击实验,得到冲击脉冲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脉冲曲线为半正弦波,冲击脉冲峰值与冲击速度成正比。HA60组合试件冲击脉宽与冲击速度成反比。当冲击速度大于1m/s时,厚度10mm硬度HA80的组合试件上的冲击脉宽基本相同,冲击速度对脉宽的影响较小。对HA90组合试件,冲击脉宽与冲击速度成反比。高分子材料硬度增大,脉冲曲线的波动性增大,随高分子材料厚度增大曲线波动性也增大。将组合试件视为一个由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组成的二自由度振动系统,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相差越大,该系统的振动幅度越小,表现为脉冲曲线的波动性越小。随着高分子材料硬度的增大其弹性模量增大,组合试件中两元件的弹性模量愈加接近,系统振动幅度增大。由于振幅较大,在冲击过程的恢复阶段,冲击力峰值越小则脉宽也越小。此时,冲击脉宽与冲击脉冲力一样随冲击速度增大而增大,如图3(e)和3(f)。随高分子材料硬度的增大,冲击脉冲峰值增大,冲击脉宽减小。同时,随高分子材料厚度增大,冲击过程中其变形量增加,脉冲峰值减小脉宽增大。

图4给出了冲击速度与冲击冲量的关系,两者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冲击冲量与冲击速度成正比。该直线的斜率与高分子元件的材料、厚度有关。随高分子元件厚度增大,其变形量增大冲击作用时间延长,冲击冲量增大。高分子材料硬度从HA60增加到HA80,冲击冲量-冲击速度曲线斜率增长幅度较大,两种曲线较为离散。高分子材料硬度从HA80增大到HA90时,曲线斜率略为减小,HA90的曲线位于HA80曲线下方。其中,10mm的HA90高分子元件对应的冲量-冲击速度曲线与5mm的HA80曲线基本重合。冲击冲量先随高分子材料硬度增大而增大,随后又随其增大而略为减小。通过实验所得的冲量-冲击速度直线,可方便地估算不同冲击速度对应的冲击冲量。

2 冲击脉冲的调节

如图5所示,冲击脉冲峰值-冲击速度曲线近似于直线,脉冲峰值与冲击速度成正比,随高分子材料硬度增大该直线斜率增大。由图6可知,冲击脉宽-冲击速度曲线也近似于直线,随高分子材料硬度的增大脉宽减小,但曲线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材料HA60和5mm的HA80对应的脉宽-冲击速度直线斜率小于零,按单调递减规律变化。而当材料硬度增大时,10mm的HA80和HA90对应的脉宽-冲击速度直线斜率变为略大于零。这与组合冲头试件所形成的二自由度振动系统中材料的特性和尺寸、结构等因素有关。冲击冲量随材料硬度增大而略有减小。

相同冲击速度变化条件下,随着高分子材料硬度的增大,冲击脉冲峰值变化幅度增大。总体上,冲击脉宽随高分子材料硬度增大而减小,其随冲击速度变化的变化幅度相应减小。随高分子材料硬度的增大,由于冲量-速度曲线斜率减小,冲量随速度的变化幅度略为减小。

高分子元件的厚度对冲击脉冲也具有调节作用。随着高分子元件厚度的增加,其在冲击过程中的允许变形量增大,脉冲峰值-冲击速度直线的斜率减小,峰值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高分子元件厚度的增加冲击脉宽减小,同时高分子材料硬度越低脉宽对厚度的变化越敏感,在图6中表现为高分子材料相同的5mm和10mm两条脉宽-冲击速度直线相距越远。由图5和图6中脉冲峰值和脉宽的变化规律可认为,相同材料的高分子元件随其厚度的增加硬度减小,即材料相同的10mm高分子元件硬度小于5mm胶垫。随高分子元件厚度增加,相同冲击速度条件下产生的冲击冲量增大。

高分子元件厚度增加,脉冲峰值减小的同时引起冲击速度对冲击脉冲峰值调节范围减小。冲击脉宽随高分子元件厚度增加而增大,冲击速度对其调节范围也相应增大。由冲击冲量-速度曲线可知,高分子元件厚度增加直线斜率基本相等,则冲击速度对冲击冲量的调节范围保持不变。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冲头材料、冲击速度和冲击质量确定的情况下,可通过在冲头底部添加不同硬度和尺寸材料的方法实现冲击脉冲峰值、脉宽和冲量的调节。作者通过其它实验数据已知,在冲击速度为从1m/s增加到2m/s范围时:使用本冲击实验中的钢制试件单独进行冲击实验时,其所得冲击脉冲峰值50-140kN,脉宽0.8-0.7ms;使用与本实验中的钢制试件尺寸形状完全相同的聚氨酯材料进行冲击实验时,其所得冲击脉冲峰值约为3-9kN,脉宽约21-19ms。在使用单一材料作为冲头时,冲击脉冲峰值和脉宽的调节范围较小,而通过使用组合式冲头,可实现冲击脉冲的调节范围3-140 kN,脉宽21-0.7ms,调节范围明显增大。

3 组合冲头式力脉冲发生器

在冲击速度和质量确定的情况下,冲击脉冲力主要靠力脉冲发生器进行调节。根据组合冲头试件的冲击实验结果,在冲头材料和冲击速度和冲击质量等条件确定的情况下,为增大冲击脉冲的调节范围,可将力脉冲发生器中单一材料的冲头更改为组合式冲头。

在冲击速度确定且较大的条件下,如要求冲击脉冲峰值较小,脉宽较大时,可令组合式冲头中的高分子材料硬度较小。相同条件下,如需脉冲峰值进一步减小、脉宽继续增大时,可使用厚度较大的相同高分子材料。当要求脉冲峰值减小幅度较小,脉宽增长幅度较小时,可使高分子材料硬度、厚度均取较小值。反之,当冲击速度较低,却要求脉冲峰值较大、脉宽较小时,取高分子材料硬度大、厚度小,甚至可不使用高分子材料,直接使用金属冲头。

4 结论

本文进行了组合式冲头的冲击实验,组合冲头由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组成。由实验结果可知,通过在力脉冲发生器中使用由金属和高分子材料构成的组合式冲头,可大幅度增大力脉冲发生器对冲击脉冲力的调节范围,为提高力脉冲发生器对冲击脉冲的调节能力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实验发现:

1)高分子材料对冲击脉冲的影响:高分子材料硬度(聚氨酯材料工程上一般以标准尺寸材料的硬度表征其力学特性)正比于冲击脉冲力峰值,反比于冲击脉冲宽度;冲击脉冲力峰值-冲击速度曲线近似于直线,其斜率正比于高分子材料硬度;冲击冲量随高分子材料硬度增大略为减小。

2)高分子元件厚度对冲击脉冲的影响:高分子元件厚度增加,引起冲击脉冲力峰值减小,冲击脉宽和冲击冲量增大。

3)金属材料形状对冲击脉冲的影响:金属材料形状从球状变为圆柱状,冲击脉冲力峰值力增大,冲击脉宽略为减小,冲击冲量小幅增大。

参考文献

[1]吴嵩.冲击试验机的力脉冲发生器应用现状与发展[J].机械工程师,2004,2:11-14.

[2]F.T.Stanton and L.Bairstow,The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Impact[J],Proc.Inst.Mech.Engrs.,1908:889-919

[3]John.M.Lesells,Strength and Resistance of Metals[C],1954:159.

[4]G.P.Tilly.Treatis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Wear,Vol.13,1979:287-319.

发生式 篇4

一、“穷则变”:敢问路在何方?

眼见学生厌学辍学、现象日益明显, 教师操劳费心却又吃力不讨好。不少老师感慨, 学习本是学生的事情, 为什么紧张的总是老师和家长?而事实上, 老师和家长紧张的真是学生的学习吗?长期以来, 他们紧张的不过是考试成绩而已。反复讲解, 重复训练, 频繁检测, 学生根本不好 (hǎo) 学, 又怎能好 (hào) 学呢?

正如夸美纽斯所言, 我们应该“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 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们学校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初中, 有着当下农村初中的各种典型弊病。我们渴望找到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教育变革之道, 但是, 敢问路在何方?

就在三年前的春天, 我们终于找到了真正适合我们这所农村中学的教改之路, 那就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创导者和研究的主持者郭思乐教授指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人民教育》 总编辑傅国亮认为:“生本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主流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价值观, 以高度尊重学生为伦理观, 以全面依靠学生为行为观, 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是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吗?为此, 我们这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在教改浪潮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二、“变则通”:生本路上,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教育的星空在哪里?那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生本教育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 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 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 是教育成功的秘诀。生本教育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在欣喜地仰望星空时, 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找准课改的方法和路子,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而课程与教学的生本式再造是其关键。

(一) 不好 (hǎo) 学又怎能好 (hào) 学?为学生好学而进行课程再造!

课程不仅是教材和知识, 同时也是经验和活动。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是共创共生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好学而进行的课程再造, 是根据生本教育“小立课程, 宽着期限, 大作功夫”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和教材重构以便真正适应学生的, 也就是, 发自教者的材料尽可能少, 而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尽可能多。在课程的整合和教材重构中, 让学生“先会后学, 先做后学”的前置研究是让学生好学的前提。

《老王》 是八年级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杨绛笔下的老王, 离我们那么近, 又那么远。近, 是因为在我们周围有不少像老王那样生活艰难而又心地善良的人;远, 是因为那个老王是那个时代的杨绛遇见的。为了让学生好学, 我们布置给学生的前置研究是这样的:

1.阅读课文《老王》,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想到了些什么?

2.寻找身边的“老王”:你还在哪些文学作品中找到了“老王”的身影?

3.我们身边有没有“老王”那样的人?说说他们的特点, 讲讲他们的故事或谈谈你的感受。

课堂上, 有学生积极地向大家推荐阅读杨绛的《干校六记》 和 《我们仨》, 也有学生争着推荐阅读《围城》;两周后的阅读课, 学生围绕钱钟书和杨绛夫妇俩的作品进行阅读讨论与分享。在对“老王”的搜寻行动中, 有学生找到了屠格涅夫的 《乞丐》, 也有学生发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 《穷人》, 还有学生觉得《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也算一个。在谈及身边的“老王”时, 班上竟有过半的学生谈到了学校里那位黑瘦的清洁工“老周”;还有学生觉得自己的父母有时也像“老王”, 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 老实厚道。

语文课程就是这样, 以阅读为核心, 以读引读, 以读引说, 以读引写, 从课内到课外, 从文本到生活, 而符合学生实情的“好学”的前置研究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的。

人教版初中数学把“公式法因式分解”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分别是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和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其实这两节课都是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 只要学生知道“因式分解的题”是如何出的, 问题就迎刃立解了。例如由 (a+b) (a-b) =a2-b2两边互换位置可得a2-b2= (a+b) (ab) , 就把a2-b2写成积的形式了, 即因式分解。令a=x, b=1, 得:x2-1=x2-12= (x+1) (x-1) 。这就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模仿上面例子, 请你再举两例, 把平方差公式换成完全平方公式。

两节课的内容, 一节课完成了, 学生不仅好学, 而且学得无比精彩, 会做题的学生永远考不过能出题的学生。

为学生好学而整合的课程, 学生不仅能自主学习, 还懂得了获取更多课内外知识的各种途径, 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还可以让学生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激发出学生强大的内驱力。

(二) 没有输出又怎能输入?为学生出彩而进行教学再造!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 能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解决问题能力增强, 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就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 我们的教学要充分信任学生, 真正依靠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景, 努力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

在学习《范进中举》的语文课上, 有学习小组介绍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还推荐大家观看纪录片《科举》片段;也有小组直接介绍《儒林外史》这部作品, 来阐述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其中, 有小组着重解读了 《儒林外史·序》, 有小组对书中严监生这个吝啬鬼进行评价;也有小组将范进和书中的周进作对比, 讨论他们的幸与不幸;还有小组将 《孔乙己》 和 《范进中举》 两篇文章作对比阅读, 并以“当孔乙己遇上范举人”为题写文章。还有小组着重分析“胡屠户”这一角色, 并谈及实际生活中以及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人物。最后, 全班同学还以“话说科举状元和高考状元”为话题开展了一次探究交流活动。

假若我们的课堂像以往一样由老师掌控, 学生的精彩准备没有机会展示, 学生下次还会用心准备吗?为学生出彩而设计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并延续学生的内驱力, 促使他们为了更好地输出而自发地不断输入。更重要的是, 很多时候学生的精彩展示往往带给我们无限惊喜与收获。老师不能控制学生的想法, 但是可以利用学生的想法;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展示自己的实力,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更多。

英语课上, 学生课前准备好的“每天播报”总能拉开英语课堂的精彩序幕。刘老师回顾她的课堂时说:“11 组选择在讲台上展示一个自编的对话, 对话内容包含了阅读课和口语课的内容。他们编写的是一个问答比赛的主持人的演讲稿。在阅读课中, 我们学了一篇关于‘旅游知识问答竞赛’现场的短文, 生动描述了导演如何处理现场突发的事件。11组的小琪同学自告奋勇地参与了游戏并取得胜利, 赢了大奖;扮演主持人的茂林同学出色地组织并完成了整个问答活动……在口语课中, 我们专门学习了如何用英语表示赞赏和鼓励。在11组的展示中, 扮演主持人的俊生同学把表示赞赏和鼓励的语句运用得恰如其分。令我惊奇的是, 每天的‘每天播报’都有两个小组进行展示,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重复内容, 反而总能互补, 可见他们课后是怎样的精心准备!”

学生在活动表演中培养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现了语言的有效输出。同时, 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赏, 他们自然会主动地寻找输入的途径。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 能够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学生在展示中发现自己这种最高价值时, 就可能不断地在自己的内心强化这种价值需求, 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 就会逐渐产生学习的热情、信心、自豪感和成功的欢乐, 并由此激发出强大的内驱力。

过去, 我们常常低估学生的学习天性和学习潜能, 认为他们不可能也不必借助于他们就可以由教师传授而得到这些知识。事实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 去获取知识, 农村学生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可以借助他们主动参与知识获得, 给他们以恰当的引导, 在综合结论、态度、精神和方法等方面作指引, 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从而表现出学习的意义。也许, 在依赖学生的同时, 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努力。但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因为此过程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老师的精彩, 不一定是学生的精彩;而学生的精彩, 一定是老师的精彩。

三、“通则久”:别赶路, 要感受路上的一切!

在课程与教学的生本式再造下, 老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 是成长的共同体, 我们学校的教师变了, 我们学校的学生变了, 我们学校变了!

(一) 从讲台到舞台

过去, 我们的教师一直坚守那三尺讲台, 如今, 那三尺讲台已经成了学生的展示舞台。语文课, 学生在上面分享阅读心得, 表达独到看法, 展示个人与小组魅力;数学课, 学生在上面大胆假设, 举例求证, 寻根问底, 查漏补缺, 举一反三;英语课, 学生在上面创设情景, 真情演绎, 绘声绘色, 表现出色;政治课, 学生在上面针砭时弊, 唇枪舌战, 结合生活, 总结得失, 扬长避短;理化课, 学生在上面操作演示,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探究问题。

每周的升旗仪式, 不再是领导枯燥的说教, 而是师生激情的演讲。从讲台到升旗台, 都成了师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他们在上面快乐地讲故事, 感慨地谈心得, 自信地话人生, 骄傲地说成长!

校园网记录了老师和学生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不知道从何时起, 这所普通农村初中的师生变得如此自信。

(二) 从“引进”到“输出”

最初, 我们请来了全国各地的生本教育专家来作讲座, 谈经验, 上示范课;如今, 我们“请”来了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上千人次来听课, 听报告。

最初, 我们派出老师到各个知名的生本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参观学习;如今, 我们有很多老师应邀到全国甚至国外上示范课, 作报告。

最初, 学生能拿几个县级奖, 我们便沾沾自喜;如今, 我们的学生在各科各项竞赛中都喜获佳绩。何汶璐同学在2014 年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中, 以广州市第一名的身份参加了全国总决赛,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引进”到“输出”, 是一所学校的“涅槃”。

(三) 从成绩到素质

“同学, 你和港侨的校长是亲戚吗?”每次说起这事, 我校教师都倍感欣慰和自豪。那是我市重点高中的一位老师谈起的一件趣事。

他们学校也进行课改, 班级学习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 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接受这种方式。而这次期中考试的结果显示, 进步的小组多是平时交流合作较好的小组, 退步的多是不愿意合作交流的小组。班里李同学认为小组活动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 所以成绩下降了。副班长顾同学站起身说:“我不支持那些不愿意合作交流的同学说的那些讨论浪费时间、打断独立思考的理由。因为我觉得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到什么是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在独立学习后才进行的, 不是他们说的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 被别人打乱自己的思考。不懂就要学, 别那么自以为是。我们上初中时, 学校 (港侨中学) 就进行生本教育,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几年我的母校——港桥中学考进重点高中的同学越来越多, 一年比一年考得好。你们说我活跃, 其实跟我一样考上这所学校的其他初中同学比我更活跃、更积极、更主动。我在初中刚开始时成绩一般, 但现在我考上了重点高中, 我觉得是小组合作学习帮了我。我们初中的校长常说,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 是让我们受益终生的。我现在觉得校长说得太对了。”李同学没好气地说:“你总说你初中那么好。同学, 你和港侨的校长是亲戚吗?”顾同学自信地说:“我说的是事实。为你好你都不懂吗?”……

港侨中学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合作精神和领袖才能的现代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 同学之间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督促、团结友爱、互帮互学、互相合作。生本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学生考试成绩的辉煌只是生本教育的副产品。

(四) 从平凡到精彩

学生在年级家长会上说:“在生本教育下得到锻炼的我, 已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 生本教育让我充分并深入地了解并解决了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 让我在团队合作中能更好地展示自我。感谢生本教育给了我们机会, 让我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单老师常跟大家说:“我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于我的科代表, 感恩于我的小组长, 感恩于我的学生们, 感恩于教育教学中的甜酸苦辣, 感恩于这一切。”还有外出交流回来后的老师说:“这次上课和做报告, 他们的领导和老师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这次的教学交流中, 很多老师提起港侨中学的名字, 都带着敬佩的语气和羡慕的眼光!那刻, 我在想, 我们学校的老师们, 是幸福的!连千里之外的教育界老师们, 都知道我们这所普通农村初中。这都是生本教育所带给我们的, 不是吗?”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这不正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 《人间词话》 认为这是人之成大事业者, 经历的最高境界, 而这也应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最高境界。蓦然回首, 我们的课堂能够如此精彩, 我们的学生能够如此好学, 那是因为课程与教学的生本式再造, 让我们的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 体验了成功的欢乐。

发生式 篇5

本系统随机提供RS485接口, PPI/MPI通讯协议, 可直接作为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的从站使用;也可以选配Profibus模块, 实现Profibus-DP/MPI通讯连接;还可以选配工业以太网模块, 实现对S7-200系统的远程编程组态和诊断;对非兼容系统可以干接点模式提供部分系统运行参数。

本系统特点: (1) 系统设有计量泵流量、频率调节及显示功能。 (2) 可选配流量, 余氯变送器在线监测实现系统计量泵加药量的自动控制。 (3) 如下情况自动报警并停机:1) 温度自动设定, 加温水箱缺水。2) 盐酸或氯酸钠 (或其它原料) 原料箱任一液位低于设定值时。3) 当工艺水水压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 (4) 除主机原控制单元外, 增加了对大容量储料罐的增压泵、卸酸泵、化料器和其它配套设备的多点多项控制。 (5) 设备采用原装进口计量泵将原料正压输入反应器, 负压状态反应, 药液由水射器带出。内部反应器及所有管道管件弯头都采用进口材料, 延长使用寿命及增加安全生产系数。

南京华源水处理工业设备厂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丽都鸿图阁2栋4单元710室邮编:210031总经理:范祥

电话:025-58867001 025-58867965传真:025-58867001

上一篇:爱情缺失心理下一篇:超宽带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