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原因:防治对策(精选12篇)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应用中, 有一些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开发行为,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在林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自然和认为的原因, 造成了许多虫害的现象, 危害性极大, 对林业的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下, 防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 我们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具体分析如下:
1 林业虫害发生的原因
1.1 自然原因
一些地区的林业发展过程中, 过于注重树木的数量和出材率等经济指标, 在树木种植时没有注意到森林的树木结构, 导致整个森林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 对虫害的抵抗性差。另一方面, 一般森林的面积都很大, 这种情况下, 一旦树木有虫害出现, 就会为其蔓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再加之森林的抵抗力不高, 就更容易造成虫害的大范围蔓延, 对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1.2 人为原因
相对于自然原因, 对林业造成虫害的原因更多的是人为的原因。另外, 在树木的开发和砍伐时, 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案, 使得砍伐树木的范围较随意, 这样就导致了既有森林结构的改变, 从而加速了虫害的传播速度。现在我国的林业事业快速发展, 其中也有不少树木是从国外引进的树种, 在这其中难免有有虫害的树木出现, 这种树木一旦被种植, 就极易引起周围其他树木的病变, 而且这种外来虫很可能成为生物入侵种, 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1]。而对于已经发现虫害的森林区域, 我们一般采用药物杀虫法, 而且过分依赖于这种方法, 这就导致了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大, 以至于药物对于虫害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2 林业虫害的特点
按照其发病的原因, 林木病害可以分为生理性病害和非生理性病害。非生理性病害一般指由于缺乏营养, 气候, 温度, 环境等影响因素改变而造成的树木病害。而生理性病害一般是指由细菌, 真菌, 病毒等侵害而造成的病害。分析林业虫害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 虫害的发生要具备以下三点条件:害虫的食物充足、害虫的密度足够大、有适宜害虫生长的自然条件。要想对虫害进行防治, 必须要对各部分虫害的发生条件和特点进行一定的研究。
3 林业害虫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宣传, 提高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
上述对林业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 有一部分虫害的发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森林虫害防治必要性的宣传, 提高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和对虫害防治的认识。林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更关乎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政府可以组织一些代表参加相关的会议, 指出国家相关文件对于林业发展的要求。通过互联网, 电视等媒体渠道加大对森林防治的宣传。
3.2 加强防治手段, 建设专业的检疫队伍
当然, 加强林业虫害的防治最重要的还是要强化防湿手段, 应用当前科学技术来解决林业虫害防治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可以说是使用较多的方法, 它的原理简单, 而且一般对环境无污染。可以选用有本身无害而有杀虫效果的而微生物。也可以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 选择以这种害虫为食的对树木无害的其他昆虫来进行防治, 利用这种食物链的关系, 对环境没有污染[2]。除了生物防治方法, 还有物理方法的射线, 超声波等处理方法。而化学方法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3.3 加强科学化管理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都需要有良好的监管机制, 这也是对虫害防治工作的保障。由于缺乏对森林虫害危害的认识, 一些地区的检查和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检查, 多采用不定期检查的方式, 对防治不达标的加大惩罚力度。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对地区森林的结构等做出调整, 根据虫害的基本特点, 有关部门应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加大干预, 在资金上也给与一定的扶持, 多方面共同努力, 是森林远离虫害, 促进其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林业虫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但是只要我们加强对这方面的认识, 完善科学防治的手段和管理措施, 林业害虫的防治就可以顺利完成。当然, 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我们需要在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效益, 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要:虫害可以严重损害树木的健康生长, 对森林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因此, 林业虫害的防治就成为了林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以林业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为主题, 分析林业虫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 并根据产生的原因而提出防治的对策, 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虫害,防治,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征.在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8) :182.
[2]侯小兰.虫害防治技术对林业管理的重要作用管窥[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24) :130.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2
母猪产道脱出常常给规模化种用价值较高的猪只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就此介绍了此病的症状类别发生原因及相关的药物手术处理防治方法.
作 者:任静柏 高静荐 作者单位:任静柏(辽宁黑山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黑山,121400;锦州玉祥牧业,辽宁,黑山,121400)
高静荐(辽宁黑山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黑山,121400)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篇3
经调查,近几年来全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非常严重,2002年面积在50万亩左右,严重的2万亩左右,感病品种发病率在10%~62%,抗病品种发病率在3%以下,其中兰家、甜水、西大窑、铧子、罗台、王家、鸡冠山等乡镇,改良沈试29最高发病率为62%;铁单12最高发病率为46%;东单60最高发病率为36%;新铁10、铁单13的发病率为29%~31.9%;丹413、富友1号等品种的发病率低于10%。2003年全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25万亩,市植保站在金刚种业玉米试验田做药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供试品种为发病比较重的沈单16和K试2号,防治药剂为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克秀2%湿拌种剂(德国拜尔),用量为每亩15克,成本为2元/亩。经调查对照区发病率为24%,用立克秀处理区发病率为9%,防效为62.5%。
二、发生原因及分析
2002年市植保站对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分析玉米丝黑穗病在我地区严重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
一是2001年暖冬,非常有利于病原菌越冬。二是为抢墒情2002年的玉米播种期普遍较早,一般都在4月中下旬播完种,出苗时间普遍在5月中旬以后,此期间土壤温度适宜,但降雨很少,土壤湿度不够,再一个是播种深复土厚,种子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较长,一般出苗时间为7d左右,2002年玉米出苗时间为在10d以上,造成病原菌侵染机会多,加之5月上旬降水稀少仅为0.7mm,较上年同期少12mm,气温较上年同期高3.5℃,为17.8℃,非常有利于病原菌发育侵入,使得该病发生较重。
2.品种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同一地区表现出的抗病性也不相同。抗病性强则发病轻,抗病性弱则发病重。沈试29、铁单13、铁单12等品种的发病率较高,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为20%~35%之间,最高达60%多;新铁10、中单2996、东单60等品种发病率在10%~20%之间;丹413、富友1号抗性较好,发病率在6.5%以下。
3.连年种植玉米,不能轮作倒茬
土壤菌源量大,发病重。玉米是我市的主栽作物,尤其在西大窑、罗台、铧子、鸡冠山等东部以旱田生产为主的乡镇,倒茬困难,多年的连作生产,使土壤中的病原菌连年积累,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导致发病。在西大窑、罗台镇调查发现,无论玉米抗性强弱都表现出较重的发病趋势,如富友1号在张台子、五星等地的发病率为0,在中心示范园的发病率为1.2%,在王家的发病率为6%,最高不超过10%,而在西大窑的平均发病率达到10.3%,最高发病率为37%;抗病性较弱的沈试29系的品种发病率更高,平均为38.8%,最高发病率为57%。在沈旦镇调查发现,雅拔台、大台子等村的近7000亩水改旱地块,包括沈试29在内的玉米品种平均发病率低于3%,最高不超过9%;张台子镇丁香村2001年的水改旱地块玉米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为9%,最高不超过12%,说明同一品种在土壤含菌量不同地块所表现的发病率也不相同。
4.忽视药剂拌种
近些年,玉米丝黑穗病虽有时发生,但为害较轻,人们对该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西大窑、鸡冠山等乡镇的农民不做种子处理,白籽下地,给病菌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市场上出售的种衣剂90%以上是以防治地下害虫为主,而杀菌剂的含量偏低,农民认为只要包上衣就万无一失了,结果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较重,农民叫苦不迭。
如果科学应用防治药剂就会取得较好的防效。鸡冠山农科站站长孙全一在看家土地上做的对比试验就验证了这一点,应用粉绣宁和普通种衣剂进行拌种,在同一地块应用粉绣宁拌种的沈试29的平均发病率为18.3%,最高发病率为22%;而只用普通种衣剂进行拌种的沈试29发病率为43.6%,最高发病率为49%,提高防效达57%。
三、解决对策
2002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较重,绝大多数农民在8月中旬发现田间有病株后就地割倒,收获后的玉米穗及病穗也未能及时带出田外,致使大量丝黑穗病菌散落于田间,来年发病会更加严重,所以今后玉米生产上要及时注意各生产环节,防治病害。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管理,消灭菌源
玉米丝黑穗病以土壤侵染为主,应该大力宣传并组织人力对发病较重的地块的病穗统一采集,带出田外及时销毁。并且不用病株做饲料,防止粪便带菌。不能轮作倒茬的地块在秋翻地时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
2.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的杂交种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如丹413、富友1号、东单60等。
3.进行种子播前的处理
采用药剂拌种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重要手段。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和粪肥带菌,玉米在五叶期以前,土壤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防治方法有: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克秀2%湿拌种剂(德国拜尔),用量为每10kg玉米种拌50g 2%立克秀湿拌种剂,成本为2元/亩;齐齐哈尔合成助剂厂生产的6%福·戊唑可湿性粉剂(福立、黑穗停)10g包装,每包成本2元,每5kg玉米种拌一袋,效果可以达到70%以上;齐齐哈尔合成助剂厂生产的8.1%克·酮·戊唑玉米种子包衣剂,也叫黑穗克星,含有7%的克百威,0.9%的三唑酮,0.2%的戊唑醇,用法是1斤种衣剂包20kg种子,成本为11元。
在包衣过程中应注意:①不能应用于催芽玉米种子包衣;②用前充分摇匀,不可与其他农药混拌,不可对水。另外还可以用12.5%速保利wp、25%粉绣宁wp或50%甲基托布津wp按用种量的0.3%~0.5%药量拌种,或用20%萎绣宁Ec,按种子重量的1%用药闷种12h,或用腈菌唑等农药拌种。
4.轮作倒茬
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必须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倒茬,实行大豆、高粱、薯类、果菜等作物的轮作,减少发病机率。施用不带菌肥料,减少土壤病菌数量。
5.苗期拔除病株
郫县稻瘟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篇4
郫县地处川西平原, 常年水稻栽插面积23万亩。水稻稻瘟病是全县水稻的重点防治病害之一, 发病品种涉及杂交稻、常规稻、糯稻, 主要发病品种为D优68、岗优527、岗优906等。2005年我县稻瘟病曾出现重发生。
二、重发成因
1. 品种
稻瘟病之所以在郫县间歇发生, 是因为随主栽水稻品种的更换, 改变了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及其比例所致。当病菌致病力强的优势种群与某个水稻品种建立共生保持一致时, 那一个品种就会严重感病被淘汰。大量资料证实, 不同的病菌生理小种对不同的水稻品种致病力的强弱存在明显差异。
2002年我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稻品种, 如D优68、岗优527等, 这些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由于认识不到位, 加之技术推广存在断层, 农民对稻瘟病的防范意识淡薄, 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单一, 菌源量逐年累积, 全县稻瘟病保持高发病状态, 导致2005年我县稻瘟病偏重发生
经我们调查, 截止2005年6月3日, 全县水稻叶瘟在唐昌、花园、新民场、唐元、犀浦、安靖、团结、德源、郫筒等镇均已发生, 发病品种涉及岗优系列、D优系列、Ⅱ优系列、常规稻、糯稻等多个品种及类型, 发病面积140余亩。我县稻瘟病的发生呈现病点多、面积广、蔓延迅速、程度重、发病品种多的特点。同年8月调查统计, 水稻穗颈瘟在我县各镇均有发生, 适期防治田块平均病指1.95, 防效差或未防治田块平均病指18.9。部分农户因稻瘟病危害造成水稻产量损失严重。其中稻瘟病较重发生区域为花园镇、唐昌镇、友爱镇和安德镇 (花园镇和唐昌镇为老病区, 友爱镇、安德镇为新病区) 。发病品种涉及杂交稻、常规稻、糯稻及杂交稻制种, 其主要发病品种为岗优363、D优363、岗优527、一丰8号及常规稻自留种等, 其中一丰8号为未审先示范品种。全县水稻穗颈瘟发生面积为9 135亩, 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 (22.8万亩) 的4.01%。其中杂交稻发生面积7 035亩, 常规糯稻发生面积2 100亩。损失率在5%以下的面积为1 450亩, 损失率在5%~10%的面积为602亩, 损失率在20%~80%的面积为5 624亩, 损失率在80%以上的面积为1 459亩。
2. 气候条件
气象因素不但影响病原, 同时亦影响寄主的抗病性。影响稻瘟病的最大气象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当气温在24~28℃, 相对湿度90%以上, 且阴雨日数多, 就易引起稻瘟病的流行。如果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遇气温低、阴雨连绵, 稻瘟病就发生得早, 且危害更加重。
2005年我县的天气很利于稻瘟病的流行。特别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孕穗和抽穗期, 也是颈瘟防治的关健时期 (破口期和齐穗期) , 郫县遭遇了连续15天的低温阴雨天气, 据气象部门统计, 降水较常年偏多5~18天, 日照较常年偏少5成以上,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1℃。连续的阴雨寡照天气影响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又利于该病害的感染和发生, 再加上连续的阴雨影响了施药的效果, 造成郫县水稻穗颈瘟的重发生和减产。
3. 田间管理
栽培管理不仅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 而且也影响病菌繁殖蔓延的生态条件, 其中以肥水管理影响最大。
过多、过迟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疯长, 硅质化程度降低, 有利于病菌的进入、生长和繁殖, 降低稻株的抗病性, 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应适当增施钾肥。 (2006年起, 由于我县国家丰粮工程项目的实施, 我们开始大范围加大实施增施钾肥措施, 增强了水稻的抗病性。)
2005年我县多数田块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 (孕穗期、破口期和齐穗期) 没有保持水层, 从而造成水稻抽穗困难, 包颈和半包颈现象严重, 增加了水稻穗颈瘟的发生几率, 也降低了防治效果。
三、防治对策
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措施之一。但一个抗病品种在一个地区不能连续种植, 因稻瘟病适应性强, 新的致病生理小种很快形成, 使该品种感病。因此, 要避免品种的长期单一种植。建议抓好以下环节: (1) 淘汰当地明显感病的品种; (2) 应积极示范推广抗性好的品种 (组合) ; (3) 做好品种布局, 坚持集团品种当家的原则。在一个地区、一个县或一个大乡镇, 保持主栽水稻品种3~4个, 搭配品种2~3个, 就能避免品种单一, 防止品种多、乱、杂, 做到有效抑制稻瘟病的严重危害。总结2005年的深刻教训, 从2006年开始, 我县对水稻品种做了认真的合理布局。
2. 健身栽培
(1) 减少菌源对发病稻草及时进行烧毁, 可减少初次侵染菌源。
(2) 配方施肥, 提高水稻抗病性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苗情长势、气候条件等情况合理施肥。一般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 多施有机质肥料, 配施磷、钾肥。适施氮素化肥, 防止过量集中施用氮素化肥, 避免徒长, 确保禾苗健壮。缺钾田块追肥应增施钾肥10kg/亩左右, 可使茎秆内纤维素等增加, 组织强硬, 从而增加稻株抗病力。
(3) 科学用水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灌勤灌, 分蘖末期适时晒田, 后期干干湿湿, 促进根系活力旺盛, 增强抗病力, 抑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对于水的管理, 我们指导农户在水稻抛 (移) 栽后采用浅水灌溉;分蘖期湿润灌溉;抛栽后5~7天内严格管水, 提高成活率, 做到田面不干不淹, 扎根立苗后保持田面浅水层;本田苗数达到16~20万苗/亩时及时晒田控苗, 在幼穗分化始期复水;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促大穗;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 养根保叶促灌浆, 收获前5~7天断水。
3. 药剂防治
(1) 种子消毒种子播种浸种消毒处理能消灭表面携带的各种病菌, 降低种子带菌率, 预防或减轻苗期病害发生, 药剂可选用25%咪酰胺乳油或强氯精等。
(2) 抓好药剂浸种和带药移栽等稻瘟病预防措施, 减少中后期防治压力
多年实践证明, 防治秧田苗叶瘟是预防本田叶瘟流行的关键。水稻带药移栽预防稻叶瘟技术主要分为三环唑浸秧和秧田喷雾防治: (1) 三环唑浸秧。水稻移栽时, 用75%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0%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750~1 000倍液浸秧苗半分钟左右取出, 堆闷半小时后移栽, 药后33~55天对叶瘟的防效达85%以上。 (2) 秧田喷雾预防稻叶瘟。水稻移栽前3~5天, 用75%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0%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750~1 000倍液进行秧田喷雾, 喷雾至秧苗滴水为止, 也可有效预防本田叶瘟的流行。
(3) 重点抓好水稻中后期稻瘟病的防治工作 (1) 挑治叶瘟。做到“发生一点、防治一片”, 确保水稻正常生长。防治方法:亩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25~30g, 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ml, 或30%稻瘟灵乳油150ml, 对水50kg手动喷雾, 或对水7.5kg机动喷雾。 (2) 是普治颈瘟。抓住孕穗末期至破口初期 (一般破口5%~10%) 施第一次药, 以后视天气变化及病情发展情况, 酌情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g, 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丰登) 20~25g, 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ml, 或30%稻瘟灵乳油150ml, 任选一种, 对水60~75kg常规喷雾。禁止使用复配制剂, 并做到喷雾均匀周到, 不重不漏。药后4小时内遇雨, 需补施药防治。
我县的水稻综合防治意见一直指导农户采用药剂浸种、带药移栽和药剂治疗叶瘟、孕穗期防治颈瘟。而全县药剂治疗叶瘟发现一点治疗一片, 点片结合, 防治效果好, 孕穗期防治颈瘟为100%。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 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5
生猪免疫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对生猪实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扑灭生猪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遂昌县免疫注射后表现免疫副反应的猪只数量多且较严重.为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就生猪免疫中造成疫苗接种反应的疫苗因素、使用因素和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作 者:罗来建 作者单位:浙江省遂昌县湖山乡农业推广服务中心,323308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S8关键词:免疫副反应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6
1 早期落叶病大发生的原因
1.1 清园工作不彻底
有相当一部分果园在2006年秋末冬初和2007年春季没有彻底清园喷洒药剂,残存有病枝、病瘤、病果、僵果、干枝等。即使清除了病果、病枝的也是随处堆放,没有彻底深埋或带出园外远距离处理,甚至有个别果农将其用作支撑物、防护围墙等,致使果园病菌基数大。
1.2 气候条件适宜
高温多雨有利于早期落叶病病原菌的繁殖传播,遇5~6月份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2006年6月17日至9月10日连续降雨,中间日照天数不到20 d(天),加之大部分果农放松果园管理,降雨中间及降雨后不及时喷药保护和治疗,促进了病菌的侵染、传播和扩散。
1.3 果园密闭,通风透光条件差
相同的品种、相同的立地条件、相同的管理技术,通过挖除、改形、去大枝,通风透光条件好的发病轻;地势低洼,未进行改形,果园郁蔽、通风透光条件差的发病重。管理粗放、树势弱的果园,易感染此病,危害重。同一株树,下部比上部重,内膛比外围重。据笔者在多点调查,5~7年生初结果期树、高接换种树落叶轻,盛果期树重;壮树、偏旺树轻,负载量大的树重,特别是渭北地区红富士树表现尤为严重,可见这种病叶最根本的原因是树体内在营养的降低所造成。
1.4 连年环剥
早期落叶病、褐斑病、灰斑病在环剥、环割过重的树上表现尤为严重。有一部分果农不进行强拉枝,而是急于求成,在树体、各级主枝上、侧向枝组上,不管是永久树还是临时树枝组一律进行环剥、环切,况且剥带较宽,遇到高温高湿伤口愈合不理想,造成树体极端衰弱,营养积累差,从而引发早期落叶。
1.5 未实行沃土养根,树体养分匮乏
树体每年施肥量很少,没有达到生产1 kg果施2 kg肥的标准;施肥结构不合理,偏重于施氮肥或者磷肥,不实行科学配方施肥,树体养分匮乏,极度衰弱。特别是大多数果农连续几年都不施有机肥料,土壤严重板结,树势严重衰弱,呈现出不抗寒、不抗旱、不抗病虫害、不抗逆的症状。
1.6 病虫危害严重,防治措施不到位
二斑叶螨、金纹细蛾及苹果树根部病害危害加重,未及时防治,加重了早期落叶病的发生。
另外,据笔者在扶风、岐山、凤翔、宝鸡等县区有关果园调查发现,大多数果农对今年早期落叶病的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认识不够,甚至根本不了解,也不及时察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放松管理。有些果农任意延长喷药间隔时间(有的甚至60天1次)或贪图便宜使用劣质农药,也是早期落叶病大发生的原因之一。
2 防治对策
2.1 彻底清理果园
在落叶后及时清除果园中的落叶、杂草、烂果、僵果等,并将其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结合施基肥埋入沟内。将病虫枝、折伤枝、干枯枝、腐烂病枝、干腐病枝剪掉或锯掉,带到园外集中烧毁。坚决不用病树的枝干作开角架或支撑物,不用枯死枝、枯死桩、特别是锯掉的腐烂病树、刺槐作防护围墙,以彻底减少病原菌传播源。秋末冬初和翌春各进行1次清园杀菌,药剂可选用40 %杜邦福星6 000倍液+90 %杜邦万灵2 500倍液,或10 %果康宝100~200倍液+90 %杜邦万灵2 500倍液,或9281 100~200倍液+40 %速扑杀1 000倍液。
2.2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
实行配方施肥。一般每生产100 kg优质果需纯氮0.7 kg、纯磷0.3 kg、纯钾0.7 kg。遵循“早、饱、全、深、匀”的技术要求,于秋季中熟苹果已经采完,晚熟品种即将采收时,将基肥施入效果最好。一般667 m2(亩)施腐熟有机肥3 000~5 000 kg,以猪、羊、牛等家畜有机腐熟粪类或鸡粪及各种饼肥、沼渣肥为主,增施磷酸二铵+硅钙镁钾肥或夏氏蓝得肥。追肥遵循“适、浅、巧、匀”的技术要求,一般每年2次,3月中下旬即萌芽前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即高效氮肥+高效磷肥;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追施磷钾肥,若混合使用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每株2 kg)效果更好。再配合各个生长时期,定期涂抹氨基酸4~6次。另外,还应结合喷药混喷或单喷优质叶面肥。有条件的果园尽量实行种草、覆盖,并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做到雨停田干,以降低湿度,提高地温。
2.3 加强树体管理,综合应用夏季修剪措施
夏季修剪每年至少进行2~3次,将背上枝、徒长枝、过密枝、强旺竞争枝、病虫枝剪除,做到有空留、无空疏,枝与枝保持15~20 cm,使树下有30 %的光斑,以利通风透光。生长季节采取摘心去叶、捋枝、坠枝、曲枝、强拉枝等技术,促使形成花芽,早结果。尽量少用或不用环剥技术,若切实需要环剥时,可用喷施PBO代替。具体方法为: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旺长树用PBO 500 g+CA 2000果氨宝或奇蕊氨基酸或济农1.0~1.5 kg混合均匀涂抹,从树干地面20 cm往上一直涂到第2层或第3层主枝以上为好;对中庸偏旺树可用PBO 250~300倍液,强旺树用PBO 200倍液喷施控制。另外,8月上中旬正值秋梢高峰生长期,若喷布1次200~250倍的PBO促控剂,能提高树体抗旱、抗寒、抗逆能力,防止或减轻树干冻害的发生。除此之外,使树体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结果。稳定树势也是预防早期落叶病发生的措施之一。对一些栽植密度在2 m×3 m、2.5 m×3.5 m、2 m×4 m、2.5 m×4.0 m、3 m×4 m的果园,还应通过隔行挖除、隔株挖除等方式间伐。第1年先疏除距地面较近的主枝或朝北方向的基部大主枝,随后要分年逐步疏除对生和轮生及粗度超过中央领导干的主枝,使中心干80 cm或100 cm以下不再保留主枝,以利通风透光,促进树体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2.4 加强病虫害防治
一般从4月20日,即花后7~10 d(天)开始一直到果实成熟期(11月份),必须坚持每10~15 d(天)内喷1次药,以保护叶片,预防侵染。喷药必须与降雨情况紧密联系,坚持“雨后必喷药”的思路,遵循雨多多喷、雨少少喷、无雨定期喷施的原则。以化学杀菌剂与生物杀菌剂配有杀螨杀虫剂加优质叶面肥效果最佳,如可采用68.75 %杜邦易保1 200~1 500倍液+10 %~20 %螨死净2 500倍液+600倍佑果蔬等方案。喷药一定要细致周到,枝枝不漏,特别是喷施树冠内部枝干,应保证叶正、背面和果实均匀着药。喷药时在药液中加入林生2 000倍液或柔水通1 000倍液,可提高药液的展着性、粘着性及渗透性,克服蜡质与药液亲和力差、药液不易均匀等问题。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7
1 发病的原因分析
1.1 免疫方面的原因
1.1.1 疫苗质量及其效价
猪瘟疫苗厂家多, 不合格的疫苗厂家占有一定的市场, 给猪瘟防疫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合格疫苗厂家为追求利润, 造成产品质量差和效价低, 有些猪场也防疫了, 但没有产生坚强的防御能力, 造成防疫失败。
1.1.2 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温度
绝大多数疫苗必须在低温下运输和保存。猪瘟活疫苗应在-15℃条件下保存运输, 并严禁反复冻融。在这样对环境温度要求苛刻的条件下, 下面经销疫苗的门市反复冻融现象极普遍。
经过反复冻融的疫苗其效价一定很低, 防疫效果一定不好。
1.1.3 疫苗的注射剂量和方法
注射剂量一定要按照疫苗说明书注射剂量进行注射, 同时注射疫苗时, 要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然后把疫苗注射在体内。有一部分防疫员, 为了追求速度快, 不消毒就注射, 而且深浅不一。如肌肉注射时一定注射在肌肉层, 浅了就注射在脂肪内, 造成疫苗吸收效果不好, 影响免疫。
1.1.4 免疫程序
疫苗的防疫, 要按照防疫程序进行。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场病史、感染压力、母源抗体、动态监测、本场病原谱、疫苗特性、动物健康状况等进行制定, 并不是所有猪场的免疫程序千篇一律。只有这样才能把本场的疫病进行科学的免疫。有的场就没有进行猪瘟免疫监测, 就进行第二次免疫, 很可能会造成机体猪瘟抗体水平的下降, 进一步会引起猪瘟的发生。
1.2 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
1.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规模养殖场各个养殖区间, 人流来回走动, 粪便乱丢及其污水乱流, 造成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1.2.2 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
猪舍内和场区外没有定期消毒, 使一些病原体得以滋生蔓延。
1.2.3 药物乱用的现象普遍。
一些药物长期使用, 会不同程度造成免疫器官的损伤, 影响疫病的免疫。
1.3 营养方面的原因
1.3.1 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缺乏或过剩, 都会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1.3.2 饲料中黄曲霉素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 会造成免疫不确实或失败。
据我调查饲喂霉变玉米规模猪场, 通过实验室监测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不到20%。在这样的免疫条件下, 大大加剧猪瘟的发生。
1.4 其他疾病的原因
有一些潜在的疾病会造成猪瘟防疫失败。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附红体等这些病都会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 使机体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 对多种疫苗免疫的反应力会下降, 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因此, 在做好猪瘟防疫的同时, 也要搞好其他疫病的防控工作。
1.5 非典型猪瘟广泛存在
一些经产母猪长期隐形感染携带猪瘟病毒, 通过胎盘、产道等方式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 带毒公猪也可通过精液交配传染母猪, 然后传播给仔猪;部分免疫水平低的猪, 感染猪瘟耐受后, 成为慢性带毒, 并持续向外排毒, 这样会造成猪瘟持续感染, 规模猪场猪瘟病得不到控制和净化。因此, 对猪场除进行猪瘟抗体的定期监测之外, 还要进行种猪的病原学监测以使猪瘟得到控制。
2 防治对策
根据对规模场猪瘟发生原因的分析, 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2.1 严把疫苗质量和操作技术关
疫苗的质量是决定免疫成功的首要条件。没有好的疫苗, 免疫效果一定很差的。所以在购买疫苗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疫苗, 然后按照疫苗操作程序规范进行免疫接种。
2.2 加强定期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制度, 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 尤其是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监测,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第一免疫的时间。通过监测也可以淘汰一些猪瘟水平一直上不去的母猪, 避免非典型猪瘟在猪场中传播。同时通过监测要适时调整一些疾病疫苗的免疫时间。通过这些规模场的调查, 大部分猪场都没有做到定期监测, 造成免疫时机不准, 引起一些场出现猪瘟发生的现象。
2.3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提高群体抗病能力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8
关键词:桑疫病,症状,原因,防治对策,江苏盐城
桑疫病是发生于桑树上的一种细菌性病害, 通常有缩叶型和黑枯型2种, 缩叶型细菌病春季易发, 黑枯型细菌病夏秋季多发。该病于2002年开始在盐城地区发生, 并逐渐上升为该区桑树主要病害之一, 造成桑叶大量减产, 甚至整株枯死, 对蚕桑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该病在全区重点蚕区均有发生, 春秋两季若长时间阴雨将会大面积引发此病。
1 发生症状
缩叶型细菌病一般在4—6月黄梅季节发生, 5月发病最重。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叶肉无法生长, 叶脉难以伸展, 叶子向背面卷曲, 可见圆型褐色斑, 后期穿孔, 新梢上受害部出现黑褐色大病斑, 梢端腐烂、变黑、枯萎, 且侧芽萌发[1]。黑枯型细菌病发病症状表现为枝条上黑褐色丝状条斑, 叶片出现褐色角斑, 枝、梢随后腐烂发黑, 呈烂头状。
2 发生原因
2.1 气候因素
高温多湿时易发生桑疫病, 干旱时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特别是雷雨大风会给桑树造成大量伤口, 若再遇高温天气, 则有利于细菌侵入危害和繁殖传播, 使得桑疫病发生由少到多, 逐渐高发。有的年份温湿度皆适宜时, 桑疫病蔓延速度加快, 2008年夏秋季高温且雨水充沛, 全区各地桑园匡口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该病, 主要为黑枯型, 烂头状明显[2]。桑疫病对秋蚕生产的影响比春蚕期更大, 2010年春全区发生桑疫病20 hm2, 当年秋, 南洋镇月青村1组的4 hm2桑园、才坝村3组的2 hm2桑园均发生此病, 造成秋蚕不能正常饲养, 导致两地桑园分别退种53张和15张;2011年6—7月是10年来最长梅雨期, 雨量十分充足, 因此全区桑疫病发病率有所上升, 发病面积达到27 hm2, 个别蚕农因桑疫病发病严重, 甚至产生毁桑的念头, 新兴镇陈台村2组的11 hm2桑园发病率为30%。造成8月桑树新梢停止生长, 甚至一些枝条翌年也不发芽, 从而导致桑叶产量减低。
2.2 品种因素
亭湖区在发展新拓桑园和更新老桑园工作中大力推广育71-1品种桑树, 其枝条长而粗、产量高、木质疏松、叶质好, 但易摩擦受伤, 故不抗桑疫病, 2011年春全区1 000 hm2桑园中该品种占60%以上。通过多年实践发现, 新桑园桑疫病发生的比重较大, 经过几年栽植的桑树7月下旬的新条发病重, 老品种湖桑32号不易发病。
2.3 栽培管理因素
从多年的种植经验中发现, 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持水量和相对湿度较大的桑园发生桑疫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排水良好和地势略高的桑园。桑园用肥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施, 并以有机肥为主, 但有些蚕农在桑园施肥时, 不科学地偏施碳酸氢铵、尿素等化学肥料, 易使桑叶嫩绿, 含水率偏高, 枝条木质不充实, 导致桑树抗病力下降, 容易感染和诱发桑疫病。经调查, 由于桑园害虫造成的桑树枝条或芽叶的伤口为桑疫病发生和传染打开了关口和通道, 故桑园害虫发生量大、管理水平较差的田块, 桑疫病发生率相对较高。如桑象虫、菱纹叶蝉、桑瘿蚊等害虫, 除造成桑树芽叶伤口外, 还具有携带细菌病毒的特点, 易使桑疫病发生和蔓延;同时管理水平差也易造成桑树抗病能力下降。
3 防治对策
3.1 选择优良品种, 严格选苗择地
新拓和更新桑园, 应选用抗病力强、产叶量高、发病率低的桑品种, 如农桑系列的8号、14号, 同时要根据地区情况特点选用桑树品种[3]。对于需要和新开辟更新的桑园, 采购苗木要严格检验检疫, 不采购发生桑疫病产地的苗木, 切勿选择病苗栽植, 杜绝病苗入园。发展桑园应根据地势特点, 对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应规划高地栽桑, 地势较高平坦的地区应选用能排能灌的地段栽桑, 因地制宜避免桑疫病的发生危害。
3.2 加强桑园管理
科学桑园管理是防止桑疫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桑园“三沟”水系整治, 保证排水畅通, 降低地下水位, 改善桑园小气候。
防治桑园害虫, 减少桑疫病感染机会, 做好桑病虫测报工作, 及时准确地发布桑病虫情报, 抓住关键时机防治害虫, 3月中下旬主抓白条治虫, 防治桑象虫等芽食性害虫, 6月上中旬主抓夏伐白拳治虫, 7月底至8月上旬主抓桑螟、桑毛虫等食叶性害虫, 努力降低害虫基数, 减少桑疫病传染机会。防治桑园草害, 及时松土除草, 消除病原滋生土壤, 达到防止发病的效果, 同时也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改善桑园环境。合理施肥, 根据本地土壤特点和桑树生长状况, 增施有机肥, 减少化学肥料的施入, 做到磷钾肥搭配, 提高桑树树体和枝条的充实度, 增强抵抗桑疫病感染的能力。避免发生伤口, 夏秋季要采叶留柄, 防止粗暴采叶, 从而减少细菌侵入的门户, 降低发病率。
3.3 人工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经常巡视桑园, 及早清除病株病株, 尤其注意低洼田块桑园的虫害防治。初春要及时剪梢修枯桩, 剪梢时一并剪除并带出田外烧毁细弱枝、病虫枝、枯桩枝, 达到消灭害虫和减少病原滋生场所的目的。梅雨季节过后抓住发病时期, 一旦发现有零星桑疫病的发生, 应及时将病枝病叶剪除带出田外烧毁, 剪病枝时离发病部位向下再剪去5 cm长无病的枝条, 以防细菌残留。发现整株发病的要将其挖除, 及时带出田外烧毁, 以防二次感染;适时夏伐, 让桑树及时恢复生长;在桑树落叶后 (11月下旬) 对个别发病的进行重剪梢, 剪去发病枝条的梢部, 剪梢长度以病健交界处向下5 cm, 剪下的病枝病梢一并带出田外及时烧毁[4]。药剂防治适期以叶片正反面可见淡黄色、油渍状小点的发病初期为宜, 喷施药剂前摘除有病芽叶并带出桑园, 药剂可用桑宝1号或桑宝2号1.5 L/hm2, 对水750 kg, 用喷雾器均匀喷施。每隔7 d喷1次, 连喷3~4次。为避免病原产生抗药性, 将桑宝1号和桑宝2号交替使用, 提高药物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谢道燕, 柴建萍, 陈松.蒙自地区桑疫病的田间调查及防治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 2011 (3) :25-27.
[2]周卫阳.浅析桑疫病的综合防治[J].蚕桑茶叶通讯, 2010 (6) :9, 11.
[3]刘桂州, 印桂庆.桑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 2009 (6) :17.
肉鸡腹水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篇9
1 发病原因
1.1 环境因素
1.1.1 鸡舍通风不良
当舍内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浓度升高时,导致鸡呼吸系统粘液分泌增加和呼吸道壁增厚,氧分压降低,氧气进入血液的减少,导致机体慢性缺氧,从而引起肺毛细血管增厚、狭窄,肺动脉压升高,继而出现右心增大、衰竭。
1.1.2 饲养密度过大
单位个体拥有的空间减小,氧气的摄入量也减少,二氧化碳摄入量则相对增多,造成机体缺氧。
1.1.3 高能、高蛋白日粮
脂肪在氧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而高能量、高蛋白,甚至添加了油脂的颗粒饲料,更增加了氧气的需要量,使鸡耗氧量增多而导致相对缺氧。
1.1.4 营养应激
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剩在引起原发病基础上也易继发腹水症,如硒、VE、VC缺乏,食盐过剩等。
1.2 品种因素
快长型肉鸡多发此病,公鸡发病多于母鸡。快长型肉鸡因为生长速度快,其肺的容积与体重的增加不成正比,为了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肺动脉压升高,血液流量增加,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大、扩张,进而引起肺脏淤血,而出现大量腹水。
1.3 药物中毒
如果饲料中长期连续投服或过量用药或饲料中含有毒性油脂或食盐、磺胺类药物等从而中毒直接损伤肝脏,造成肝病变,常会损害肉鸡的心脏、肝脏等实质器官,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腹水大量潴留。
1.4 遗传因素
快速生长、机体代谢旺盛 (需氧量增加) 、心肺衰竭是引发该病的最主要因素。长期以来,肉鸡的品种往往只注重快速生长性能方面的选育,而没有相应地改善其心肺功能。在缺氧因素作用下,肺首先受到损害,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因而肺动脉血压升高,右心室将血液泵出,通过肺部的负担加重,继而发生右心肥大和衰竭。由于右心的功能衰竭,导致全身血液回流受阻而瘀积于外周血管内,从而造成腹腔器官瘀血。最后血中液体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从血管中渗出并积存于腹腔,形成腹水。
1.5 生物毒素因素
生物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危害最为严重,可引起鸡肝脏严重硬变性器质损害,导致出现腹水。凡饲喂被黄曲霉污染的饲料或使用被黄曲霉污染的垫料,都极易发生该病。
1.6 其他因素
有一些疾病 (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可引起肉鸡心、肺、肝病变而引发本病。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反应迟钝,步态不稳,不愿活动或走路迟缓,饮欲稍增加,最典型的临诊症状是呼吸轻度困难,鸡腹部膨大,呈水袋状,触压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严重者皮肤淤血发红,有的病鸡站立困难,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行动困难,只有两翅可上下煽动,腹腔穿刺会流出大量橙色透明的液体。
3 剖检变化
腹部皮下胶样水肿,积有大量的淡黄色液体;心肌柔软、松弛,心房扩张,尤其右心房明显增大;肝脏充血,边缘变厚,有斑点或结节,并覆有一层半胶冻样物,质脆易碎;胆囊胀大,充满胆汁;肾充血肿大,未见有尿酸盐沉积;脾较小;肺充血、水肿;肠管较细,小肠段有出血;母鸡卵巢萎缩。
4 防治措施
对此病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只有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和它所造成的损失。
4.1 保证室内正常含氧量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经常打扫鸡舍,及时清扫垫料,解决好防寒保暖与通风换气的关系,确保煤炉的排烟系统安全。
4.2 适当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在饲料中不添加油脂,确需添加时,生长阶段前4周不超过2%,4周后不超过4%;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饲喂粉料的时间,一般2~3周龄给予粉料,4周龄至出栏给予颗粒料。
4.3 在孵化后期
应加强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向孵化箱内补充氧气,以利于鸡胚心肺的发育。
4.4 肉鸡育种时
在注重生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改善鸡心、肺、肝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坚决淘汰有腹水倾向的种鸡,培养出对腹水症有耐受力的家禽新品系,从根本上解决肉鸡腹水的问题。
4.5 药物防治
(1)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VC、VE及复合VB,或用抗应激多维素进行防治。适当添加利尿剂、抗菌药物,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肉鸡饲料中添加500 mg/kg VC或40 mg/kg辅酶Q9均能有效地降低肉鸡腹水症的发生率。
(2)选用一些治疗腹水症的药物,如腹水消、肾肿灵、亚硒酸钠、利尿剂等,发病期间切忌使用磺胺类和呋喃类等有毒副作用的药物,以免影响疗效,甚至加重病情。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10
1 灰飞虱发生特点
灰飞虱在灌南县以3~4龄若虫越冬。冬季温暖天气麦田可查见, 越冬代3月底至4月中旬羽化成虫。5月上旬出现1代若虫, 5月中下旬达虫量高峰, 5月下旬出现1代成虫, 1代成虫羽化峰通常在5月底。常年5月下旬秧苗揭膜后即有灰飞虱迁入传毒, 5月底至6月初麦子黄熟时, 向秧苗迁飞达高峰。秧苗染毒后7~20d表现病症。6月中旬秧田灰飞虱向已移栽的大田扩散, 6月20~28日移栽大田2代若虫卵孵高峰, 以后每月1个代次, 全年发生5代。10月下旬5代以3~4龄若虫越冬。各代次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见表1) 。
2 条纹叶枯病流行的原因
2.1 灰飞虱带毒群体的形成是条纹叶枯病再流行的重要因素
根据研究表明:该病流行具有间歇性、暴发性和迁移性, 这一观点已在植保界形成共识。灰飞虱在经较长时期的毒源积累, 势必形成较强的带毒群体, 就会引发为期4~5年的病害流行期。
2.2 暖冬气候现象, 有利灰飞虱的多发
根据研究结果认为, 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冬春1~3月的气温和灰飞虱的越冬密度相关。冬春低温, 灰飞虱越冬密度下降, 发病轻, 反之将是大发生的预兆。2004年1月平均气温为3.8℃ (历年2.9℃) ;2月平均气温8.2℃ (历年平均4.1℃) ;3月平均气温9.6℃ (历年平均8.0℃) , 2008年1~3月平均气温比历年高0.9~4.1℃, 导致越冬代灰飞虱基数特高。根据系统调查, 麦田灰飞虱的越冬代密度 (2月20日至3月24日) 平均157.5头/m2, 1代若虫高峰期虫量3 394.8头/m2 (4月29日至5月9日) , 是20世纪90年代的454.5倍, 是80年代的74.8倍, 是2007年的119.8倍。
2.3 秧田播期的迟早影响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秧田播期越早, 灰飞虱迁入时间早、发病重, 这是导致病害流行的最重要因素。根据2008年调查观察, 5月20日之前播种的秧田, 灰飞虱秧田迁入期成虫平均密度219.6头/m2, 条纹叶枯病平均病株率0.65%:5月25日播种的平均密度52.2头/m2, 条纹叶枯病平均病株率0.16%。
2.4 秧田的地理位置不同, 决定虫源迁入的基数高低, 也将直接影响发病
据调查, 秧田选在麦田相邻的田块, 秧田灰飞虱的密度将高于秧田选在油菜等田边的田块, 在麦田边的秧田成虫平均迁入密度339.75头/m2;在其他田边的秧田, 平均迁入密度51.3头/m2, 两者相差6.27倍的虫量。
2.5 秧田防治失控, 导致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
秧田有效地控制灰飞虱的虫量密度, 特别是迁入期的虫量控制, 是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最有效措施。据调查, 适期用药的田块, 灰飞虱的平均虫量26.1头/m2, 条纹叶枯病株发病率仅0.23%;未用药田块平均虫量229.5头/hm2, 条纹叶枯病株发病率为1.35%。
2.6 毒源寄主和带毒虫源的增加, 必然导致以后3~5年的大发生
根据目前调查, 条纹叶枯病秧田平均株发病率0.39%, 最重的田块2.5%, 是20世纪90年以来平均发病率0.18%的2.2倍。灰飞虱的麦田、秧田、大田密度比历年增加15~260倍, 毒源寄主、带毒虫源及适宜的发病环境三因素, 将预示着条纹叶枯病近年内仍将大发生。
3 条纹叶枯病综合防治对策
3.1 大面积推广轻型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抛秧稻比常规移栽稻在播期上相差20d左右, 这对1代灰飞虱成虫迁入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根据调查, 1代成虫迁入高峰常在5月底至6月初, 直播水稻常年的播期在6月10日前后, 直播稻灰飞虱迁入量仅为常规水稻秧田的1/10, 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差异也极为明显。根据抽样调查, 常规稻田条纹叶枯病平均病株率为0.83%, 直播稻田平均病株率仅为0.05%, 2004年灌南县轻型栽培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68.9%, 有效控制了条纹叶枯病的严重发生。
3.2 秋播实行耕 (旋) 翻种麦, 淘汰稻田寄种麦或实行轮作的种植制度
实行耕翻种麦, 一是通过耕翻能掩埋部分灰飞虱虫量;二是通过土壤耕整、播种出苗, 切断灰飞虱的食物链;三是经过耕翻或深旋耕, 打碎或深埋部分稻桩, 恶化灰飞虱的生存环境, 能从源头上减少灰飞虱的发生量。同时, 实行耕翻种麦, 还能提高化肥利用率, 改善土壤结构, 减轻冻害, 防止早衰和倒伏, 遏制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提高小麦产量。实行耕 (旋) 翻种麦作业费450~600元/hm2, 水费120元/hm2, 约750元/hm2, 而增收产量1 500~3 000kg/hm2, 产值2 250~4 500元/hm2。而且能有效减少灰飞虱的基数。经过3~4年的连续耕翻种麦, 能将灰飞虱压低到正常发生水平。
3.3 全面推广秧田推迟播种期, 能够大大降低1代灰飞虱成虫的迁入密度
2003年以来, 通过积极宣传秧田适当迟播技术, 取得了明显效果, 农户已从不能接受到自动适应。根据2008年播期调查, 5月20日以后播种的常规水稻秧田已占90%。
3.4 成片规划秧池, 便于集中防治灰飞虱
秧池是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的关键场所, 秧池环境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轻重。麦田头分散育秧, 灰飞虱就近迁飞秧苗, 集中聚积传毒, 2005年即使育旱秧的秧池, 由于都靠近麦田, 仍有不少秧苗因条纹叶枯病重不能移栽。成片集中规划秧池, 在秧池周围种植油菜, 能阻隔灰飞虱迁飞秧池传毒;同时, 由于秧池成片, 迁进的灰飞虱分摊传毒, 与麦田边育秧的秧田比, 传毒害虫数量相对要少得多, 减轻了病害的发生, 还便于集中用药, 防治灰飞虱。
3.5 全面推广吡虫啉浸种, 减轻灰飞虱的前期传毒
水稻秧苗现青后灰飞虱成虫迁入即能传毒。通过吡虫啉农药浸种, 能减轻灰飞虱的前期传毒。这一措施从2002年至今, 每年在灌南县浸种面积均占85%左右。
3.6 秧田期科学合理用药, 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
秧田有效适期应掌握2个阶段, 第1阶段水稻秧苗露青至二叶一心期, 也是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 这是防治秧田灰飞虱, 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关键, 一般需用药2次;第2阶段是秧田移栽前3~4d, 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 是控制大田条纹叶枯病发病的关键时期。把握好这2个时段狠治, 并要正确地选用击倒力快、残效期长的药剂, 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7 加强水稻穗期总体防治, 控制灰飞虱越冬虫量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篇11
【摘要】水稻稻曲病是危害水稻的常发病害之一,充分了解本病的发生原因,在生产中有效地进行防治,对增加产量,减少成本,降低农业防治污染,保障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发生;防治对策
近年来稻曲病己成为我们沿江地区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和常发病害之一,去年在我市稻区普遍发生,其中三山、弋江两区的部分田快发病程度较重,使产量和产值损失都较大,一般轻的损失率在5-10%;少数严重的损失率可达30%。
1.发生危害特点
1.1发病症状
为害谷粒。最初是在谷粒上形成菌丝块,以后逐渐增大,使内外颖稍张开,露出淡黄绿色的快状物,即病菌的孢子座,孢子座逐渐膨大, 表面光滑,最后龟裂,散出黑绿色粉沫,即病荭的厚垣孢子。
1.2发病特点
以菌核在地面上以及厚垣孢子在病粒上越冬,翌年荭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及幼颖。在抽穗开花时遇多雨低温,此外过量施用氮肥以及连作地块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2.发病原因分析
2.1气候原因
稻曲病菌在温度为24-32度均能发育,而以26-28度最为适宜,去年我市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多阴而寡照,连续一个多星期气温均在28度 左右,且田间湿度大,在此环境下有利于病菌的萌发、侵染和繁殖,而且使水稻的抗病力减弱,导致了病害的蔓延。由此可见,气候因素是稻曲病发生的关键因子。
2.2种子原因
主要是种植户在播种前没有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或虽然进行了消毒但时间短末达到预期效果,所以种子带菌是本病重发的主要 病菌来源。
2.3栽培及施肥原因
栽培管理粗放,田间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在水稻颖花分化期至始穗期,若氮肥施用过多或穗肥过重,导致作物抗性差,都会加重病情发展。据我们田间调查去年肥力差的麦田比油菜田稻曲病轻些,可见栽培和施肥因素是加重病情发展的因素之一。
2.4防治原因
据调查去年我地多数种植户在该病发生前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而刚开始发生时农户又不重视,没有及时采取对症的有效措施,或虽进行了防治,但因用药不对路,致使该病得以迅速发展,因此防治不力是稻曲病重发的重要因素。
3.防治对策
3.1选用抗病品种,严格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屡500倍液,或500倍液强乐精浸种12小时杀灭病菌,是减少稻曲病发病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加强栽培管理,配方施肥
要根据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浆管理,配方施肥,即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而化肥中的氮、磷、钾肥要搭配合理,才能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稻株的抗病力。
3.3以预防为主
稻曲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其大面积防治稻曲病的用药适期是在水稻破口前7d左右。每667m2用5% 井冈霉素500倍液进行喷雾,或用14%络氨铜水剂250g稻丰灵200g兑水50L喷雾,稻穗破口时再预防一次 。
3.4消灭侵染源
除前所述对种子进行消毒外,对上年发病的田块,因病菌在田间残留量大,因此在水稻移栽前要进行深翻耕,翻埋荭核,以防菌核萌发再次侵染;田管时要注意观察大田,发现病穗即时摘除,并销毁病粒,以防病害蔓延。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篇12
1 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
稻瘟病属真菌性病害, 又称稻热病, 俗称火烧病, 是水稻生产上影响产量的重要病害, 可危害水稻各部分,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感病, 通过多年观察和实践证明, 从水稻种子萌发到谷粒成熟均可发生, 在水稻秧苗和大田植株叶片、叶鞘、茎节、穗颈、枝梗、谷粒上都会发生稻瘟病的病斑, 但对产量造成影响最严重的是叶瘟和穗颈瘟, 叶瘟在重病田块出现落塘, 穗颈瘟形成白穗甚至各穗包在叶鞘内枯死,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根据多年调查, 一般发生较轻的田块减产10~30%, 发生较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 极个别田块颗粒无收。因此, 了解和认识水稻瘟病的发生规律,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对巍山水稻优质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发生原因
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 种子上的病菌在育秧时条件适宜的容易诱发前期稻瘟病即苗瘟。堆放的病稻草在来年春天平均气温达到15℃遇雨潮湿时, 病菌就不断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使稻株感病, 然后继续产生分生孢子, 进行再侵染。这样, 苗瘟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越冬稻草上产生的分生孢子, 在防治不当和没有预防的情况下在水稻田间不断浸染, 致使水稻全生育期内均有稻瘟病发生危害, 水稻收割后, 稻瘟病菌又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谷和病草上越冬, 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稻瘟病的发生除上述原因为每年的发病提供了充足的菌源之外, 是否发生流行, 主要受品种本身的抗病力和气候条件, 栽培条件的影响。
2.1 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期
在导致稻瘟病发生流行因素中, 水稻本身的抗病性是主要因素。在同样环境条件和同样存在着大量病菌的情况下, 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就很不相同。有发病严重的, 也有轻微的。一般籼稻较能抗病, 粳稻较易感病, 而巍山县90%以上的水稻面积都是粳稻, 加之品种单一和多年复种, 一旦品种抗病性降低极易产生爆发。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 发病程度也不同, 苗期以四叶期发病重, 二叶期发病轻。本田以分蘖至拔节期发病重, 拔节以后发病轻。穗期以始穗期最易感病, 抽穗一星期后抗病性增加。因此品种老化, 抗性下降和品种单一是我县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
2.2 气候条件
温湿度及降雨对稻瘟病菌的发生繁殖和稻株的抗病力都有影响, 病菌孢子的产生、萌发于侵入需要一定的温湿条件。巍山县地处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全年雨季一般集中在水稻生长的5月~10月。降雨量为600mm (年均796.6mm) , 全年高温时段在5月至8月, 月均温度大于20℃ (年均15.6℃) , 而且7~8月份阴雨天和阵雨闷热天气多发, 田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 有利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2.3 栽培条件
栽培管理不仅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力, 而且也关系到病菌的繁殖和蔓延, 稻瘟病的发生与稻田肥、水管理不当有关, 尤其是氮肥与本病最为密切。凡施用氮肥过多、过迟、过于集中的田块, 会减弱稻株的硅质化作用, 减少了叶片表皮细胞的厚度, 引起稻株软弱、披叶、徒长的现象, 使株行间密蔽, 通风透光不良。稻瘟病往往严重发生。长期深灌的稻田, 由于土壤缺乏空气, 造成土温低, 根系发育差, 吸收养分能力减弱, 导致抗病能力下降。科学防治不到位, 对种子, 稻草不进行消毒处理, 防治叶瘟不及时和力度不够, 增加了穗颈瘟的防治难度, 部分农户重治病, 轻防病, 没有按要求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进行穗颈瘟防治, 导致水稻产量损失严重。
3 防治对策
3.1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搞好品种的合理搭配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同时避免同一品种大面积连片种植, 实行合理的品种搭配, 有利于延长品种的抗病性和防止稻瘟病暴发流行。
3.2 彻底消灭菌源, 减少初次浸染
水稻播种前, 一是对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二是病稻草作饲料和垫厩, 必须腐熟入田;三是存放在户外的病稻草应用塑料薄膜覆盖, 保持干燥, 以免病菌孢子随风传播;四是不能用病稻草催芽、捆秧及盖房搭棚。
3.3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科学的肥水管理, 能增强稻株抗病力, 对防治稻瘟病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施肥方面应做到基肥足、追肥早、氮素化肥、有机肥、磷钾肥互相配合或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总之, 切忌偏施、多施、迟施氮肥。排灌方面避免长期深灌和缺水干旱, 应做到浅水栽秧, 寸水返青, 薄水促蘖, 足蘖晒田, 抽穗扬花期保证供水, 齐穗后以湿为主, 干干湿湿排灌, 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抗病能力, 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3.4 合理密植
推广水稻旱育稀植, 培育带蘖壮秧、浅插、宽窄行规范化条栽技术。根据田块肥力状况, 采用高肥水田2.5~3万丛/667㎡、5~6万苗/667㎡;中等肥力田3.5~4万丛/667㎡、7~8万苗/667㎡;低肥力田4~5万丛/667㎡、8~11万苗/667㎡。并在分蘖盛期适时适度晒田从而达到合理的群体结构, 提高稻株的抗病力。
3.5 加强病害监测, 开展化学防治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推荐阅读:
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止对策12-28
浅谈消防部队车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11-10
发生流行原因07-21
债发生原因11-06
火灾发生原因11-14
事故发生原因12-25
灾害发生原因12-27
蚕病发生原因11-02
发生火灾的原因12-18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