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发生原因(精选8篇)
灾害发生原因 篇1
摘要:从分析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出发, 论述了"洪涝"的界定与洪涝灾害的等级划分, 详细阐述了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的挽救措施, 包括及时排水、及时扶正植株、进行田间清理、中耕施肥及防控病虫等方面。
关键词:玉米,洪涝,灾害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近年来, 玉米生产发展很快。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玉米最多的国家之一,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目前,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使得玉米产量稳步增加。同时, 随着人们对玉米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产量急剧增长。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这些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目前玉米的主要作用在我国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 淮河、秦岭以北, 包括山东、河南全部, 河北的中南部, 山西中南部, 陕西中部, 江苏和安徽北部, 是全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 播种面积733.33万hm2, 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 总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玉米种植形式并非完全一样, 有春玉米、夏玉米及秋玉米, 但最重要的种植形式还是春、夏玉米。夏玉米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 包括河南全省、山东全省、河北省的中南部、陕西省中部、山西省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 西南地区部分面积。
在人类生活中, 玉米是大宗作物之一, 也是重要的传统食品。玉米除了具有直接食用的作用外, 还可以做成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新型玉米食品, 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并可以产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而且, 玉米的秸秆可以作为饲料, 缓解牧区畜量过载的矛盾。而且, 玉米还是工业原料之一, 能够生产糠醛。玉米的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各个部分, 玉米生产的好坏, 对国民经济构成了巨大影响。
玉米是安徽省重要农作物之一。该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 无霜期170~220 d, 年均降水量500~800 mm, 多数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 自然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有利。但由于气温高, 蒸发量大, 降雨较集中, 故经常发生春旱、夏涝, 而且有风雹、盐碱、低温等自然灾害。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目前主要是宿州、淮北、蚌埠、阜阳、亳州、滁州等皖北地区, 地处暖温带南部和北亚热带北部, 雨热同季, 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夏玉米的生长。近年来主产区玉米生产面积虽然有所扩大, 但因玉米生长期正值盛夏, 除了易受高温灾害的影响外, 洪涝灾害也可能对玉米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洪涝的原因, 可分为深浅2个原因:浅因, 豆腐渣的防洪措施;深因, 则是环境恶化。笔者从分析洪涝灾害产生原因出发, 对玉米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旨在为玉米生产防灾减灾, 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提供借鉴。
1 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 科学家们发现:21世纪, 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0.5℃ , 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 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因此, 玉米与大多数农业作物一样, 在生产工程中可能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出现减产降质等现象。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除了自然因素以外, 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口膨胀, 向森林、湖河争地, 过度采伐森林, 破坏植被, 填减湖泊, 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 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降低了自然环境抗灾能力, 从而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2 “洪涝”的界定与洪涝灾害的等级划分
2.1 “洪涝”的灾害学与气象学界定
“洪涝”是与“干旱”相对应的概念, 其在气象学与灾害学中被广泛地使用。但灾害学意义上的“洪涝”与气象学意义上的“洪涝”存在差异。
灾害学上的“洪涝”即水灾, 主要是指暴雨、洪水和内涝等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和破坏的自然灾害。从成灾机制上说, 洪涝灾害一般分为洪灾与涝灾两大类。洪灾与涝灾存在一定的区别, 洪灾是由于水量增加, 其形成的流水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力, 如冲击力等, 这种机械力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和损失的即为洪灾。从成因方面分析, 水灾又可进一步分为降水型水灾和人为型水灾。降水型水灾主要是因为大气长时间连续降水或短时间暴雨导致水量超过地面设施承载范围, 引起水灾;人为型水灾则为河流漫溢或堤防溃决 (通常是人为所致) 对洪水经过地区造成的灾害。而涝灾则指积水过多、过久而不能排除, 最终引起植物生长受阻或生产受到影响所导致的灾害。根据涝灾水源的不同, 涝灾可分为雨水型和洪水型两类。雨水型涝灾主要是由大气长期降雨所引起, 而洪水型涝灾则由自然、人为等众要素一并发生作用而共同导致的灾害。洪涝灾害不仅归因于自然降水, 而且受到人为因素作用, 如由于人口膨胀, 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增加, 所以人们向森林、湖河争地, 过度采伐森林, 人类的不当垦殖会减少植被及森林面积, 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 降低自然植被及森林的蓄积水源、防洪抗涝作用, 即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增加洪涝的发生几率。另外, 填减湖泊, 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也会引起洪涝灾害。失修水利工程对洪水的蓄积能力弱, 易溃破成灾, 及人为挖掘, 引起决堤等。从洪涝灾害产生的直接结果或影响看, 任何洪涝都会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一定损失, 尤其对社会的影响更严重。因为灾害是指不利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危害, 它必须伴随人类社会才能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 灾害就是专门针对人类社会而言的, 离开社会, 无法称为“灾害”。灾害学上的洪涝研究, 既要对作为自然现象的洪涝本身进行技术层面的研究, 以把握灾害发生及其变化的规律;同时又要注重洪涝灾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人类对灾害发生所做出的反应, 以及人类社会对灾害发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气象学上的专业术语“旱涝”的含义是针对雨量多寡而言。所以, 降水量多, 会导致涝灾, 而降水量少, 可能会导致旱灾。因此, 洪涝并不是正常现象, 而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气象学界往往把一地的多年平均降雨状况视为正常现象, 当某一时期的降水量超过该时期的正常值时, 即为洪涝。但有关文献记载的洪涝灾害, 有时并非尽为受灾地区雨情的真实反映。因为在形成和发生机制上, 除了成灾地区当地大气降雨外, 洪涝灾害还可能与过境客水造成的灾害有关。
2.2 “洪涝”灾害等级的划分
对灾害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是研究历史灾害及其影响和社会应对的首要工作。
2.2.1灾次的量化灾次的量化也就是对研究地区的灾害次数加以统计、分析。在具体统计中, 统计者标准不一, 或以年次为单位。有的则不然, 而是把同时异地的灾害分记, 各以其地域单独统计次数。
2.2.2受灾范围的量化受灾范围的量化即根据灾区范围的大小而定灾害等级。如在龚高法等研究中, 受灾范围被视为划分旱涝灾害的标准之一。规定受灾范围在10.0%及以下为正常年, 10.1%~20.0%为局地灾年 , 20.1% ~30.0%、30.1%~50.0%和50.1%以上分别为中等、大灾和特大灾年。
2.2.3灾情的量化如果灾次和灾害范围的量化属于单项量化, 根据灾情的量化则是综合性的工作。因为灾情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 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次数、地点和成灾范围、成因和损失程度等, 都包括在灾情范围以内。同时, 灾情大小除通过灾害本身来度量外, 还可由社会反应来映射。经由对诸如规模、程度等灾情的量化, 人们能较准确地把握灾害的大小。如灾况大小不同, 所造成的损失也各异。
3 洪涝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因为在玉米生长过程中, 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地应对洪涝灾害, 降低灾害引起的损失, 有必要探讨洪涝灾害对玉米生长、产量、质量等的影响。赵素琴等就通过人工模拟拔节期和抽雄期田间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状况、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了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 洪涝灾害对夏玉米成株密度、果穗长、果穗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较明显, 最终使产量降低;而对秃尖长、秃尖率和百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对株高的影响拔节期较明显。王成业也探讨了洪涝灾害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和最终产量的影响, 发现洪涝灾害对玉米的果穗长、果穗粗及单株籽粒产量影响明显, 最终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积水时间越长, 影响越明显。总体上, 洪涝发生越早, 对玉米最终产量影响越重, 因此, 早期田间积水, 更应该及早排水, 以减少产量损失。洪涝灾害发生, 玉米田间因为长时间积水, 影响玉米植株呼吸, 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到影响。因为积水, 增加了田间湿度, 而高湿环境是多种病害发生的有利条件, 而生长受到影响的玉米植株抗病能力又有所减弱, 从而引起病害暴发。因此, 洪涝灾害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4 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的挽救措施
4.1 及时排水, 防止渍害
提前疏通沟渠并做到及时排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提前疏通田间排水沟。对已经发生积水的地块, 要尽早将田间积水排出, 降低田间湿度, 防止出现渍害。对地势低洼, 积水难以排出的, 可架设抽水泵强制排水, 尽量缩短玉米根系渍涝时间。对受灾严重地块, 要及时清理田内排水沟, 做到尽快排除地面积水, 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
4.2 及时扶正植株, 减少损失
对发生根倒的地块, 要尽早扶起倒伏植株并培土固牢;对发生弯倒的地块, 尽可能利用植株自身能力恢复直立, 避免由于人工扶直导致茎秆断折, 造成更大损失。并喷水清洗苗叶片, 增加叶片透光, 同时及时用尿素0.5%+ 磷酸二氢钾0.2%页面喷施, 一般连续2次, 间隔7 d。作业时一定要确保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混匀, 以免局部浓度过高而致外叶灼烧, 加剧灾害程度。
4.3 进行田间清理, 恢复生长
涝灾后田间杂草易旺长, 土壤易板结, 要抓紧中耕除草, 破除板结, 为后期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待田间明水排净且能下地时, 要尽快组织人力下地割除玉米受损害的植株部分, 特别是灌有淤泥的植株顶尖, 以利于植株尽快恢复直立生长, 帮助新叶尽快抽出。同时, 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植株体和绿色叶片。对发生根倒的地块, 要尽早扶起倒伏植株并适当培土固牢;对发生弯倒的地块, 尽可能利用植株自身能力恢复直立, 避免由于人工扶直导致茎秆断折, 造成更大损失;对那些病苗、弱苗及已折断无保留价值的玉米植株, 要及时砍掉抱出田外, 减少植株养分的损失;同时清理掉叶片上残存的淤泥、杂物。
4.4 中耕施肥, 及时散墒
由于洪涝灾害土壤养分流失严重, 应及时增肥, 保证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对于田间积水已经排净或未形成明显积水的地块, 要结合增施氮肥, 如大喇叭口 期的玉米 , 可追施尿 素225~300 kg/hm2。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散墒和培土, 破除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通透性, 提高地温, 尽快恢复根系活力, 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可适当喷施一些0.5%的磷酸二氢钾,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补充适量的微肥。
4.5 加强监测, 防控病虫
由于田间积水, 植株损伤, 土壤水分较大, 空气湿度大, 易引起各种病虫害如茎腐病、穗腐病、叶斑病以及玉米螟等虫害的发生, 要加强监测预警, 密切关注田间病虫发生动态, 适时开展防治, 减少病虫害损失。其中玉米茎腐病属于土壤传播的病害,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率很高, 而且种皮比内部带菌率高。越冬后的病菌借风、雨、灌溉水、机械和昆虫传播, 通过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或从表皮直接进入, 逐渐蔓延扩展, 引起地上部症状。到后期, 病菌可侵染穗部 (穗茎叶, 穗尖或玉米螟幼虫带菌通过蛀孔传染) , 造成穗腐, 最终造成种子带菌。玉米茎腐病在自然条件下为成株期病害, 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 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 (图1~3) 。多数病株明显发生根腐, 初生根和次生根腐烂变短, 根囊皮松脱, 髓部变为空腔, 须根和根毛减少, 整个根部极易拔出。茎部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斑, 随后很快变软下陷, 内部空松, 一掐即瘪, 手感十分明显;剖茎检视, 组织腐烂, 维管束呈丝状游离, 可见白色或玫瑰红色的菌丝, 以后在产生玫瑰红色菌丝的残秆表面可见蓝黑色的子囊壳。茎秆腐烂自茎基第1节开始向上扩展, 可达第2、3节甚至全株, 病株极易倒折。
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 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 孢子萌发产生芽管, 从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后, 逐渐形成菌核越冬。相对湿度高于94%及适温易发生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地势低洼、栽植密度过大发病重。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主要危害雌穗。花丝染病病部呈水渍状;果穗染病多发生在有机械伤或昆虫为害的穗上, 籽粒上或籽粒间生灰色至灰绿色霉状物, 常在穗的尖端或上半部发生。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玉米植株残体上越冬。玉米秸垛、田间地表的病残体是病菌的主要初侵染源。来年春天播种玉米出苗后, 随着气温升高, 植株残体上的菌丝开始活动, 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叶片上, 一旦湿度适合, 便萌发侵入。发病玉米叶片上产生褪绿小点, 逐渐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图4) 。病斑正、反两面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又随气流传播, 进行多次再侵染, 如果有大面积的感病品种存在, 再加上雨水多、湿度大、温度高, 就会迅速发展, 甚至流行。
对出现病害的玉米田, 要抢在发病初期, 结合叶面喷肥, 用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天达恶霉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每10 d喷药1次, 共喷2~3次;防治玉米螟, 一般在心叶末期 (大喇叭口期) , 用辛硫磷或杀虫双颗粒剂拌细沙丢于玉米心叶内, 可起到良好杀虫效果。
灾害发生原因 篇2
【关键词】加强;森林防火;意识;预防灾害
1.森林火灾危害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俗话说:“一点星星火,可毁百年林”。森林发生了火灾以后,重的,大面积林木被烧光;轻的,有些树干和树根被烧伤,影响树木的生长,降低树木的利用价值。有的林地由于火烧生态功能降低,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林地失去了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风沙灾害,破坏环境,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在居民点、农田、山林交错的山区发生了森林火灾,还会烧毁房舍、粮食、农具和耕畜,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森林火灾还会烧死林中的大量动物和烧毁各种林副产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动员大批人员去扑火,既耽误生产,又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2.了解森林火灾的原因,是做好防火工作的前提
火灾原因不外乎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自然原因中,有雷电触及林木引起树冠燃烧和在干旱季节,由于阳光的辐射强烈,使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发生高热自然。这类性质的森林火灾是少数的。而最普遍、最大量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引起的。人为原因中又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之分。生产性火源如烧灰积肥、烧田埂草、炼山整地、烧垦烧荒、烧牧场以及烧炭等用火不慎引起的。这种生产性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非生产性火源如烧山驱兽,在林中烧火取暖、煮饭、小孩玩火、夜间行路用火把照明、乱丢烟头以及敌人纵火烧山等。
不论生产性或生产性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通常情况都是从地面上的枯枝落叶、杂草灌木最先燃烧起来的。这种火叫做地面火。它能烧毁幼林,虽不致把大树全部烧死,但烧伤树干和树根后,影响树木的生长。
当地面火遇到大风时,或树干上缠绕着爬蔓植物和有低垂下来的树枝,火便上升到树冠,成为树冠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往往把燃烧着的枝叶吹到火头前面,成为新的火源,蔓延扩大,凶猛异常,这种火灾危害极大。
林中腐殖质层有机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叫做地下火。发生原因一般是由于人们在林内用火,没有把余火熄灭掉,或在扑救森林火灾时对火烧迹地处理得不彻底,使火焰继续蔓延,遇到地下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便扩展形成地下火。地下火燃烧速度缓慢,通常看不到烟和火焰。地下火烧坏有机质,降低土壤肥力,同时烧毁树林的根系,使树木枯死。地下火如遇到有大量枯枝落叶的地方,也会形成地面火。
3.森林火灾预防管理
3.1提高群众防火意识以预防为主
各级政府将森林防火宣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意识。要把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森林防火意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走预防为主、宣传为先的路子,要抓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发挥舆论和媒体的导向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广播、录音、录像、电视和标语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在进入防火期和节假日期间,普遍开展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把防火宣传工作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妇幼皆知。要在管护人员走村串户上门宣传的同时,与当地农、牧民群众户户签订《护林防火协议书》,达到提高全民森林防火的意识。只有通过宣传让群众深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使其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森林资源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参与到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之中。
3.2强化火源管理控制野外火源
进入森林防火期,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控制一切野外用火,杜绝在林区和近林缘随意烧荒、烧田坎和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用火。对传统祭祀活动,倡导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进行祭祀活动。加强巡逻设卡防守并提高督查力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公布防火专线电话,保证整个防火工作指挥有力,信息畅通,及时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责任指标分解量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每块林地的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并与在林区施工的每个单位签定防火协议书。使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切实做到“山有人管、火有人防、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只有排出火灾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才能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3.3扎实抓好细节管理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决胜在于末端”。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管理机构,加强森林防火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细节管理。一个烟头可能造成一场灾难,一次迟报可能使小火酿成大灾,一个错误的指令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因此,防火工作必须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要迅速开展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按照森林防火费用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探索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救助模式,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大检查,查火源管理、查火灾隐患、查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查防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才能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3.4要建立健全各项护林防火制度
如,生产、生活用火制度,护林防火责任制度,进山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和奖惩制度。特别对冬至节前后、春节、清明节前后这“三节”期间,加强对进山人员的火源(火柴、打火机)和鞭炮的收缴工作,防患于未然,并使森林火灾扑救人员时刻处于待命状态。这些制度对控制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能起很好的作用,要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
4.结语
随着森林经营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气候的变化,森林中林下可燃物负荷量普遍超标,林区人为活动频繁,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加大,非森林防火期潜在的森林火灾隐患依然严重,随时都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森林防火事关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的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为今年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新成绩而不懈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森林火灾扑救与指挥[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灾害发生原因 篇3
1 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 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 可达2万米, 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 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 但总体而言, 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 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 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产生放电, 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 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 约为1~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 000万瓦, 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 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 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 从而产生冲击波, 导致强烈的雷鸣。
2 南阳市雷电灾害的现状
近年来, 南阳市防雷中心通过进一步加大防雷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争取政府、城建以及教育部门的配合, 防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 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 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严重。2003年7月28日傍晚至夜间, 南召县城关、板山坪、白土缸及留山、崔庄等乡镇出现大风、暴雨和强雷暴天气。县广电系统的无线电视发射塔、有线电视网络遭受雷击造成特大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雷击形式:电视发射塔为直击雷, 有线电视网络为雷电感应。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 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查资料分析, 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 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 农村占80%以上。
3 防御措施
3.1 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普及防雷知识
目前的防雷宣传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城市, 而对于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广大农民和防雷减灾管理措施薄弱的农村来说, 这项工作做的还很不到位。加强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 要从农村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农民抓起, 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只有农民的防雷意识提高了, 才会有加强管理、配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的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3.2 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提高雷雨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 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 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3.3 建立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在各单位和乡镇、农村建立兼职的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通过加强对这支信息员队伍防雷减灾基本知识和避灾自救的基本能力培训, 同时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及时向气象等相关部门报告, 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
3.4 推行农村防雷强制执法工作
一些中小企业, 为了降低人工、生产、经营成本, 逐渐将企业办到了农村, 而此类企业大多属于高危行业或易燃易爆化工企业。大多地处偏远农村, 厂房属于小、散, 工人却十分集中, 一旦出事, 绝对是重大危险事故。防雷执法人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探索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机制, 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
参考文献
[1]孟英杰, 汪金福, 袁业畅.湖北省雷电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 2008 (2) :144, 149.
[2]马红松, 张立波.山东省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电防御[J].山东气象, 2005 (4) :46-47.
[3]朱明, 潘杰丽, 黄仁开.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3) :64-66.
灾害发生原因 篇4
铁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近年在4月份气候反常, 有连续3年多的干旱期;2005年五/六两个月持续暴雨, 而到了7月份则基本上没下雨。某冶金公司以Ⅱ1矿体为该矿区建矿, 2002年建成投产, 到了2004年间则出现了地下水源干枯、地面沉降、地裂缝、建筑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频发现象, 到2005年初情况开始恶化, 同年7月Ⅱ1矿体之上已先期被前人开采的Ⅰ号矿体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 至此迫于地灾情况严重矿山停产至今。上述发生的系列地质灾害虽与干旱气候同期, 但不是必然因果关系, 矿区自然的环境地质条件、矿山开采抽排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内在关系表明, 长期大量抽排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变化是其必然因素。
2 自然环境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该矿区地处山间冲积盆地的山前地带, 地面高程约205.5~206.5m, 环绕盆地的丘陵高程约220~300m, 河流贯穿盆地自北西流向南东, 当地侵蚀基准面高程195.2m。采矿区河流右岸约500m, 距南面村庄约150m, 距北西面村庄约200m, 村庄分别依山而建, 村前广阔地带为农田, 山谷小溪流经采区两侧交汇入河。
2.2 地层与构造
矿区地层中第四系冲积层表现为上层粘性土下层砂性土的二元结构, 基岩由表现为平行接触关系的石炭系壶天群大理岩和燕山三期侵入花岗组成, 接触带呈北西—南东走向, 接触带及其南侧为花岗岩岩性地层, 紧邻接触带的北侧为大理岩岩性地层。区域构造受到老的纬向构造和新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
2.3 矿产与围岩工程地质条件
2.3.1 矿产概况
磁铁矿体产于大理岩与花岗岩侵入接触带花岗岩捕虏体内, 呈串珠状透镜体产出, 从上至下由Ⅰ~Ⅲ共3个矿体组成, 其中Ⅰ号矿体由于风化剥蚀作用层顶出露于地表;Ⅱ号矿体在同一捕虏体内又被矽卡岩隔离为上、下两个矿层即Ⅱ1、Ⅱ2矿体;Ⅲ号矿体属贫矿, 无开采意义。矿床在地面上的投影大致呈楕圆形, 长轴约210m, 短轴约120m, 所在地面平均高程约206m。
2.3.2 矿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
Ⅰ号矿体成矿母岩被侵入体捕虏呈孤岛状, 矿体处于花岗岩强风化岩带, 近地表围岩为残积土层及第四系土层;Ⅱ号矿体成矿母岩被侵入体捕虏呈半岛状, 围岩主要为中~微风化花岗岩, 近矿体有部分强风化岩;成矿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和伸入矿层的大理岩, 裂隙发育结构疏松, 锤击易裂散, 矿石以块状为主, 部分为粉状。矿体及围岩均较区外裂隙发育。
2.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4.1 含水层分布特征
Ⅱ1矿体花岗岩围岩底板以上和大理岩岩溶发育带地层的含水层分布特征见表1。
2.4.2 含水层水力联系
自然状态下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各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情况见表2。
3 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
3.1 矿山开采状况
上世纪80~90年代, Ⅰ矿体先期分别以露天和二层坑道形式开采, 露天采坑6000m2, 坑道底板高程分别为174m和154m, 各层采空高度一般在5m以上, 由于坑道发生严重坍塌而放弃开采, 之后露天采坑填满尾砂;某冶金公司01年以Ⅱ1号矿体为开采对象建矿, 由上自下逐三层开采矿石, 各采场高程分别为47m、17m和-20m, 最大采空高度40m, 最深坑道高程约-50m, 至2005年7月迫于系列地质灾害严重而停产。其它情况见表3。
3.2 矿山抽排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抽排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自Ⅱ1号矿体开采以来, 长期大量抽排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随着开采空间和深度增大, 排水量增大, 水位降深和降落漏斗影响范围随之加大, 至04年底坑道排水量在4000m3/日以上。地面沉降范围与水位下降影响边界滞后重合, 水位下降边界与采空区边界的水平距离一般可达开采深度的1.5~2.5倍。
3.3 水位下降引发系列地质灾害机理
3.3.1 地下水源干枯:
含水层特别是砂层水流失, 且得不到有效补给而导致地下水源干枯。
3.3.2 地面沉降:
砂性土层由于部分细颗粒随砂层、水流失产生沉降, 粘性土层长期失水导致固结压缩产生沉降, 地面沉降不均匀并发地裂缝及建筑地基变形。
3.3.3 地面塌陷:
Ⅰ号矿体采空区原有积水及围岩的强风化带裂隙水经历了长达3年的严重流失后, 遭受05年5~6月持续大雨和暴雨而坑道迅速充水, 强风化岩长期失水后又在短时间内大量充水浸泡, 岩体软化承载能力降低, 在坑道上露天采坑又有尾砂堆载的情况下, 产生了坑道塌陷直至地面塌陷。5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本矿区系列地质灾害均由地下水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引发, 各灾种均在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及地面沉降区范围, 因此应在该范围内减弱第四系含水层与基岩裂隙水之间、基岩裂隙水与Ⅱ矿体采空排水之间的连通性, 并保持一定的地下水补给, 其治理手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花岗岩残积土缺失地段和基岩裂隙发育地段, 通过钻孔先与水泥浆再与粘土水泥浆压力注浆处理。 (2) 在地裂缝发育程度较大密集的地段, 特别是在塌陷地段的地裂缝, 采用粘土水泥浆压力注浆。
灾害发生原因 篇5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发生原因,防御措施,河南许昌
许昌市地处河南省中部, 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旱、涝、风、雹、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近年来, 受气候变暖影响, 雷电出现的频率及其灾害程度呈现加剧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许昌市发生雷电灾害20多起, 造成3人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而从河南全省来看, 雷电造成的灾害损失更为惊人, 仅2007年河南省就发生雷电灾害243起, 死亡12人, 受伤11人, 直接经济损失672.80万元。从调查统计看, 城市的雷电灾害多表现为建筑物和网络设备损坏, 而农村雷电灾害主要导致人员伤亡、供电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在众多的雷电灾害中, 人员伤亡几乎都发生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应引起高度关注[1]。
1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农村住宅建设和装修档次越来越高、配置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越来越多, 也使得农村住宅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惨重[2,3]。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房屋多为农民自建, 在建筑时没有安装雷电防护装置;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用电脑、电话、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闭路电视等电器物品大量增加, 可能更容易引雷入室, 特别是在广大农村, 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 (高于屋顶5~10m) , 且多用竹竿作为支撑, 一旦遇到雷暴天气, 雷电极易由金属接收天线接闪, 再由天线馈线引入室内, 造成电视机及室内其他设施损毁乃至人员伤亡;三是农村供电线路多由电杆架空支撑, 电力线、广播线、通讯线等以架空为主, 且布线不规范, 乱拉乱挂现象随处可见, 这些架空电线经过空旷农田引入室内, 雷暴在农田上空闪击后会由其引入, 危及室内设备或人员;四是大部分村民缺乏防雷知识和避险应急处置能力, 对雷击灾害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在空旷田间劳作或行走时容易遭受雷击而发生伤亡事故。
2 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其推进工作受农民的思想观念、认识程度、经济状况等诸多要素的制约, 必然要经过大量艰苦的努力, 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规范的过程, 作为各级防雷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充分关注, 积极推进。根据农村雷击灾害多发频发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好农村雷电防御工作。
2.1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提高农民防雷意识和避险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对农村雷击事故的调查发现, 大多数村民缺乏安全防雷知识, 村民们以为在室内收看电视、打电话不会遭雷击, 遇到雷雨天气不采取任何防范, 而有些稍微懂得一点防雷知识的村民也只是将电视机关掉, 却未拔掉电源插头与信号插头。而在众多的雷击致死事件中, 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避雷常识、错误地选择避雨地点而造成的。因此, 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工作, 要做好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结合一些典型雷击案例,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宣传, 提高农民防雷意识, 使其克服侥幸心理。要提高广大农民的认知程度, 就必须加大农村防雷减灾宣传, 利用各种途径, 如科普宣传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村镇黑板报等进行广泛宣传, 使农民认识到对住宅进行防雷检测、安装防雷装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 面向农村组织开展防雷减灾技术服务活动, 设立防雷服务咨询热线电话, 切实提高农民群体的防雷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雷服务的重点是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民群众宣传雷电安全防护知识的力度, 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 同时让他们掌握防雷安全常识和雷击急救知识[4]。
2.2 规范农村基础设施防雷设计与安装, 杜绝雷击事故隐患
广大农村频繁发生雷击引发人畜伤亡事故, 原因是多方面的, 固然有农村人群对防雷减灾认识不够的原因,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建房防雷设计缺失、相应措施不到位。通过勘察和排查, 发现农村的楼房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但这些楼房却“先天不足”, 存在异常严重的雷击隐患。农村房屋大多是泥土或砖混结构, 即每一层楼面都由钢筋混凝土构建, 楼面凝固后再用红砖建成墙体。这种结构的房屋上、下层各自独立、未形成完整的电气回路, 一旦遭雷击, 大量的电流将无法通过逐层泄放入地, 房内的人员及家电的安全便毫无保障。加上有的村民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各个楼面的混凝土层较薄、防雷效果不足。当雨天来临, 楼面出现积水, 高耸的楼板就特别容易引来雷电的“光顾”。除了强化对农村人员密集的中小学校防雷设施安全检测与安装外, 还要加强农村居住点避雷设施建设, 将农村居住点避雷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城镇建设规划。切实督导村民建房时按有关规范接受防雷设计、安装配套的防雷设施, 改变他们建房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视防雷安全的习惯思维, 纠正其“建筑物矮小不会遭雷击, 没必要安装防雷装置”的错误认识, 应成为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2.3 规范农村供电、通讯线路的架设, 防范感应雷击
做好农村电力线、广播电视、电脑、电话等基础设施的
(下转第293页) (上接第291页)
防雷安全工作, 建议政府及电力、电信、通讯、广电等相关部门对电视、通信、电力等线路推行先进的地埋技术, 以有效减少架空线由空旷的农村田野把雷电引入室内的几率。农村建筑除了缺乏必要的防雷设施外, 农村横七竖八、乱拉乱扯的电源线、电话线也成为“引雷入室”的元凶。在城市中, 电源线、电话线都会被埋入地下或墙体当中, 但在农村, 这些线路都是“赤裸裸”的。一旦被雷电直接击中, 高电压的电流将顺着线路涌向室内的家电, 造成损失。即使雷电未直接击中电线, 电线周围也会形成强烈的电磁场。当人处于磁场的影响范围内时, 也会因感应闪络而被雷击伤, 甚至死亡。因此, 做好农村建筑综合布线也是防御雷电的一项重要措施。重要的建筑在做好直击雷防护的同时, 还要装设雷电波侵入防护设施 (电涌保护器) ,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2.4 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 切实提高雷电灾害监测和防范能力
要尽快组织编制农村雷击灾害防御规划和雷击风险区划, 加快农村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设施建设。同时,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气象信息员队伍, 将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气象信息员纳入预警服务第一对象, 并通过他们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遍千家万户, 共同推进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明, 赵世黎, 梁代荣.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4) :175-177, 180.
[2]汪顺勤.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活动规律和防护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5) :7083-7084, 7103.
[3]李彩莲, 杜娟, 曹赞芳, 等.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J].陕西气象, 2009 (S1) :22-23.
灾害发生原因 篇6
关键词:烤烟,雹灾,发生现状,对策,山东青州
冰雹是一种局地性强的小概率事件, 出现的时间短、范围小, 但造成的灾害严重。青州南部山区地处鲁中山区东部多雹中心[1], 烤烟生产经常遭受冰雹袭击, 一般发生在烤烟旺长期, 损失巨大。为将雹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稳定烟叶生产者种烟的信心, 指导烟叶生产者进行生产自救, 开展对烟叶生产者的救助成为关键。为此, 笔者分析青州烤烟冰雹灾害发生现状, 探讨雹灾救助方法, 旨在为指导抗雹救灾提供理论依据。
1 青州烤烟冰雹灾害发生现状
1.1 发生时间
青州烟区冰雹灾害的发生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表1可看出, 从2004~2007年4年间, 每年均有冰雹灾害发生, 发生时间均在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1.2 危害特点
1.2.1 危害大, 损失重。
青州烟区多为山地、丘陵, 移栽时间相对较晚,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值烤烟旺长期, 这个时期遭遇冰雹袭击对烤烟生产危害非常大, 损失惨重。部分烟叶生产者甚至因此失去大田管理信心, 弃管弃烤。
1.2.2 危害范围广, 跨度大。
2004~2007年青州共有王坟、郑母、弥河和庙子4个乡镇种植烤烟, 从表1可看出, 每个植烟乡镇均有冰雹灾害发生, 地域跨度达到了整个青州南部山地、丘陵地带。
2 降低雹灾损失的对策
2.1 帮助烟叶生产者开展生产自救
2.1.1 稳定受灾烟叶生产者情绪。
在雹灾发生后, 为稳定烟叶生产者情绪, 烟草公司要立即派出救灾人员深入受灾村和烟叶生产者, 通过算帐对比等有效方式, 帮助烟叶生产者算准收入帐, 进一步坚定灾后烟田管理信心, 防止发生盲目弃管弃烤现象。
2.1.2 加强技术指导。
烟草公司要尽快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受灾村, 面对面地向烟叶生产者传授烤烟雹灾后生产补救技术, 指导烟叶生产者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培土追肥、中耕除草、防虫防病, 促进烤烟生长发育, 尽量巩固和提高生产效益。烤烟成熟期发生雹灾的, 应指导烟叶生产者及时拔除烟杆, 减少肥料消耗, 并根据季节, 在烟沟内种植生育期短的大麦、萝卜等其他作物, 努力降低灾害损失。一是清理受灾烟田。凡遭受冰雹灾害的烟田, 要及时将断头、断叶、断株及无烘烤价值的残废烟叶清除出烟田并集中处理;在清除断烟叶时不要伤及烟株茎皮, 以减少烟叶感染发病几率;即使叶片已全部损坏的烟株, 也要保留适当数量的叶片, 以维持烟株的光合作用。二是培土追肥。在清理烟田后, 对已被风吹倒的烟株进行培土, 根据受灾程度, 追施硝酸钾等速效肥45~150kg/hm2 (以溶化成化肥水浇施为好) , 可促进烟株不定根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扩大营养吸收面, 有利受害烟株的恢复和烟杈的生长。三是统防统治。由于急风、冰雹对烟株、烟叶造成伤口, 此时烟株抗病能力较弱, 病源较易从伤口入侵造成感染。因此, 灾后应及时组织统防统治, 及时用抗病毒病农药和农用链霉素等喷施受灾烟叶, 愈合烟株、烟叶伤口, 防止病菌传播。四是留养烟杈。烟株的再生能力较强, 烟株受灾后, 一般断头、断株, 经4~6d后腋芽均能生长出来, 待长至2~3cm时选留1个健壮的烟芽, 其余抹掉。在选留烟杈时要注意, 在烟茎离地20~30cm处留腋芽;只选留1个单芽, 不宜留双芽;选留的腋芽要粗壮均匀, 使其生长发育能基本整齐一致, 有利管理和收获;上部烟茎即使没有叶片也不能将其折断, 以防病害在断口处侵入, 沿髓部向下蔓延。五是及时采收烘烤。如果遭受雹灾后又重新留养的烟杈和长出的新叶成熟时间很晚, 可通过浅锄伤根、环剥茎基部、喷施乙烯利催熟等措施促进烟株落黄成熟[2], 保证所有烟叶在10月中旬前完成采收烘烤。
2.2 免费为烟叶生产者投保
由烟草公司出资免费为烟叶生产者投保。一旦发生雹灾, 烟草公司会同保险公司核实灾情, 根据灾害实际损失情况及时将保险赔偿款发放到烟叶生产者手中。这样既减轻了烟叶生产者投入的负担, 又给烟叶生产者多了一份保障。
2.3 给烟叶生产者发放雹灾救灾补贴
很多烟叶生产者以种植烤烟作为主要经济收入, 如果遭受雹灾, 生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只有保险公司的赔偿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烟草公司的适当救灾补贴将能帮助烟叶生产者渡过难关。
3 雹灾烟田收益情况分析
从表2可看出, 从2005~2007年, 遭受雹灾烟田经过科学管理都有了不错的收益, 其中2006年遭受重度雹灾的王坟镇马家稍村0.33hm2烟田产值 (含产后补贴) 甚至达到了17 632.65元/hm2, 遭受中度雹灾的王坟镇西张村0.40hm2烟田产值 (含产后补贴) 达到了22 616.55元/hm2。保险公司赔偿重度至绝产受灾烟田约3 750元/hm2, 中度受灾烟田约1 050元/hm2。2007年山东省烟草专卖局 (公司) 还专门拨付雹灾救灾款, 给予绝产烟田约6 000元/hm2的补贴, 中度至重度发生烟田3 000元/hm2的补贴。结果表明, 通过帮助烟叶生产者进行科学的生产自救, 为烟叶生产者免费投保, 给烟叶生产者发放救灾补贴等方式, 有效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4 结语
青州冰雹灾害一般发生在烤烟旺长期, 危害重、损失大、地域跨度大, 很难进行人工消雹、防雹, 通过帮助烟叶生产者进行科学的生产自救, 为烟叶生产者免费投保, 给烟叶生产者发放救灾补贴等方式和进行灾后特殊技术服务来降低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在帮助烟叶生产者进行雹灾生产自救时, 加强雹灾后烤烟生产自救技术的指导, 指导烟叶生产者清理烟田, 培土追肥, 对可能发生的病害实行统防统治, 合理留养烟杈, 及时成熟采收, 将因雹灾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由烟草公司为烟田投保, 为烟叶生产者发放救灾补贴, 帮助烟叶生产者渡过难关。另外, 可考虑争取政府支持, 及时向民政部门汇报灾情, 为烟叶生产者争取更多的灾害补助和生活救济, 最大程度地减轻烟叶生产者因雹灾带来的损失。
注:2004年遭受雹灾烟田在生长后期又感染严重的角斑病, 未作统计。
参考文献
[1]杨晓霞, 杨贵名, 董旭光, 等.气象测站降雹和区域降雹气候特征对比分析[J].气象, 2005, 31 (5) :56-57.
灾害发生原因 篇7
1 排土场灾害形式及成因
排土场的灾害形式因地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异, 按其对环境危害的表现形式, 大体可分为3种:一是排土场滑坡, 因松散固体大规模错动、滑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危害;二是排土场泥石流, 液固相流体流动对环境形成的破坏性危害;三是排土场环境污染, 气体或液体携带有害粉尘或泥沙对环境造成污染性危害[1]。
1.1 排土场滑坡
滑坡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沿坡内软弱结构面产生的整体滑动。排土场滑坡是排土场灾害中最为普遍、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 包括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滑坡、排土场沿基岩软弱层滑坡和排土场内部滑坡3种类型。这3种滑坡类型机理大体上是相同的, 但产生的原因有所区别,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建设初期设计、建设考虑不周[2]。矿山企业在基建初期, 往往缺乏富有矿山生产经验的基建管理决策人员, 对排土场建设质量的重要性在一开始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致使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和排土规划设计等涉及到排土场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被忽视。
(2) 生产中排土不科学, 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排土作业。
(3) 排水设施不健全。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对排土场的浸润作用, 会使排土场初始稳定状态发生改变, 稳定条件趋于恶化。排土场排水不及时, 大量的地表水便汇入排土场, 随着水体下渗, 排土场平衡状态迅速改变, 内部充水饱和, 从而引发排土场滑坡。
(4) 人为因素。
1.2 排土场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 突然以极大的速度从沟谷或坡地冲泻而下, 势头猛、破坏力特大的洪流。有可能冲跨坝体, 酿成溃坝。矿山排土场泥石流多数以滑坡和坡面冲刷二者共同作用形式出现, 即滑坡和泥石流相伴而生。矿山工程中前期的表土剥离, 筑路开挖的土石方以及露天开采剥离的大量松散岩土物料都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料来源。另外大多数矿山排土场都建在山沟里, 使得排土场的汇水面积较大和具有较大的沟床纵坡, 在集中降雨的情况下, 便有可能发生排土场泥石流。
1.3 排土场环境污染
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中收容废石的场所, 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细微固体颗粒, 无论是哪种排土工艺, 在卸土和转排时, 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 随风四处飞扬, 不仅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而且对排土场周围造成危害, 污染空气和农作物, 影响庄稼的质量和收成。排土场一般都处在较高的位置, 随着风力的加剧, 污染范围也会扩大。此外, 排土场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水系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2 边坡稳定的因素
边坡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组成边坡的岩土体性质、岩土体结构、地应力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是十分缓慢的, 它们决定边坡变形的形式和规模, 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 是边坡变形的先决条件。外部因素包括水的作用、工程作用、振动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是很快的, 但它只有通过内在因素, 才能对边坡稳定性起破坏作用, 或者促进边坡变形的发生和发展。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一般是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 稳定排土场的设计措施
3.1 场址选择
要保证一个排土场稳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一处最合适的排土地点。排土场位置的选择, 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居民点、铁路、道路等设施的安全。排土场位置选定后, 要进行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 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选址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
3.2 疏干排水
相关调研资料表明, 排土场滑坡约有50%是浸水引起的。鉴于上述情况, 排土场设计应结合排土场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降雨情况,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干排水, 以保证基底及排弃物料的强度不因浸水而降低。
(1) 以地下水为浸水水源时, 应采取疏干导流或地下帷幕截流措施。通常国内外各类露天矿多采取常规的疏干排水方式。同时挖筑汇水沟, 并以较坚硬的大块岩充填, 把地下水引向排土场外流入河流。
(2) 以地表水为浸水水源时, 主要是雨水迳流冲毁坡脚或坡脚物料浸水后强度急剧下降而导致滑坡。当地形较为平坦时, 就在排土场境界外围设置截水沟, 汇集地表水及排土场冲刷雨水, 必要时 (根据环保要求) 排放水尚需经沉淀或化学法处理后, 达到排放标准再排入河流或作为水资源加以利用。
3.3 排土场基地处理
排土场的基底处理是确保其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 排土场建设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求排土场在建设时应将场地内植被清除干净, 自然坡度大于1:5的坡地应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推成台阶状, 台阶的尺寸随地形变动, 但台阶的宽度不小于2m, 并应形成3%~5%的内倾反向坡度。遇松软潮湿土基、基底表土或较薄的软岩层, 应在排土之前挖除、开挖渗水沟设置盲沟进行疏干, 并用大块坚硬废石垫底。这样能增大排弃物料与基底之间的摩擦系数, 对稳定排土场有良好的作用。若软弱岩土基底较厚, 较难预先开挖处理, 此时应在基底进行梅花桩式爆破, 使其形成凹凸不平的抗滑面, 以增加稳定性, 并控制排岩阶段的堆置高度 (不应堆排土方) , 以使基底得到压实和逐渐分散基底的承载压力, 确保场地的正常使用。
3.4 确定合理的排土台阶高度
当排土台阶高度超越稳定值时, 则随时可能发生失稳现象。这不仅影响排弃计划的实施, 而且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也造成威胁。因此, 排土台阶高度的确定, 既要考虑稳定与安全, 又要兼顾排土场的技术经济效果。
3.5 以排土场稳定为前提, 编制排弃计划
排土场堆排开始前, 应先在卸车地点边缘采用推土机等设备堆筑车挡, 车挡高度不小于卸载车辆轮胎直径的1/2。平台上如发现开裂、下沉, 应及时回填, 随时保证排土场卸车地点的稳定及车挡的可靠使用。
为避免泥石流的形成, 在排土过程中, 采用分区选择性排土法, 即将排土场分为岩、土分区, 分别堆排不同性质的岩土。土方应靠场地的内侧堆置, 废石集中堆于外侧位置, 以利于场地内积水的外渗, 破坏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并采用排岩机械及时整理排卸平台。在堆排过程中应以大块岩石堆置在最底一个台阶反压坡脚, 可增强排土场稳定, 防止滑坡形成。为此在年度排弃计划中要作统筹安排、确保月排弃计划中不同排弃物料的合理搭配。
3.6 设置拦、挡构筑物
排土场的泥土流失等问题, 处理不当将极大地危害周边环境及人身安全, 根据排土场汇水面积估算出泥土流失量, 再根据场地条件等基本情况, 妥善设置部分拦、挡构筑物, 有效阻止泥土流失, 确保排土场安全运行。
3.7 合理确定最终底线与相邻建构筑物及人员的安全防护距离
当排土场存在不稳定因素, 经采取稳定措施后, 在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 要考虑到与其相邻建构筑物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排土场堆体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威胁是由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是堆体本身的滑动, 二是大块岩石的滚落。堆体的滑动是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的小量、局部坍塌;大块岩石的滚落距离是卸料时大块岩石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坡面滚动至坡脚后, 仍沿地面向外侧滚动距离, 可能对邻近建构筑物及人员所造成威胁。
4 结束语
排土场在露天矿山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如果排土场选址不合适, 管理工作不到位, 措施跟不上, 就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因此矿山企业必须对排土场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各自实际特点, 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防患于未然, 让其更好地为矿山建设服务。
摘要:露天开采除开采矿石外, 还要剥离表土和废石。为了堆放大量的土方量和废石, 对排土场废石排放和计算的要求就非常高。近年来露天矿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对露天矿较关键的问题即排土场的失稳缺少分析和指导,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阐述了露天矿排土场的稳定设计思路。
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失稳分析,稳定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勇.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J].金属矿山, 2004, (2) :35-37.
[2]顾晓强.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 2007.
灾害发生原因 篇8
1 气候变暖对生物灾害发生的影响
据目前研究资料分析, 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等其他气候事件, 对生物灾害的发生, 都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中尤以气候变暖最为明显。生态学研究证明, 由范霍夫定律 (Vant hoff’s Law) 可知, 气候变暖, 使有害生物体内生理过程加快, 适生期延长, 加快了有害生物发育速率, 增强了生殖力, 增加了存活率尤其是越冬基数, 直接导致其始见期、迁飞期、种群高峰期提前, 世代数增加, 发生程度加重, 暴发周期缩短。气候变暖, 还使有害生物发生区域北移和向高海拔区蔓延, 扩大了有害生物适生区域。由于气候异常, 气象灾害增加, 导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 天敌种群数量下降, 有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成灾。气候变暖, 还使寄主发生变化, 有害生物也随之调整寄生关系。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 还会导致有害生物种群的基因组成发生变化, 并有可能产生不可逆的进化适应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
1.1 有害生物适生区拓宽
气候变暖, 拓宽了有害生物的适生区, 使得发生范围扩大, 向高海拔区和两极方向扩展。如果没有暖冬, 在一般情况下, 一些有害生物在越冬时, 会因为极端低温而导致种群密度急剧下降, 翌年不会产生灾害。而由于暖冬, 导致越冬基数逐年增加, 从而产生危害。据笔者研究, 安徽省潜山县在1951—2010年间,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垂直发生范围上限由海拔300 m提高到750 m, 水平范围沿东经116°34′45″向深山区延伸了21 km, 年发生面积 (y) 与1—2月平均气温 (x1) 、1—2月最低气温 (x2) 高度相关, 关系为:y=-69 237.127 270 668+10 031.044 937 388 8x1-3 454.925 019 666 42x2 (r=0.998 709 979, F=193.420 357) [2]。赵铁良等[3]根据1961—2001年的历史资料研究表明, 冬季温度偏高的年份, 病虫害发生严重, 其线性相关关系达到0.668 4, 全国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与冬季平均温度追随作用明显, 模糊贴近度达到0.660 7。气候变暖, 使得我国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越冬北界北移1个纬距,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alis) 越冬北界北移1~2个纬度, 稻飞虱越冬北界北移1~2个纬度[2,3,4,5,6,7,8,9,10]。
1.2 有害生物发育速率提高
温度是决定有害生物生长发育速率最重要的因子, 气候变暖使得有害生物适生期延长, 加快了有害生物发育速率, 导致其始见期、迁飞期、种群高峰期提前, 世代数增加。由于气温升高, 一些有害生物越冬迟, 出蛰早, 危害加重。笔者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潜山县的森林病虫害普查数据、有关马尾松毛虫科研项目资料和20世纪90年代的灯光诱蛾、21世纪前10年的灯光诱蛾监测、性诱剂监测、中心测报点标准地监测数据分析, 研究发现, 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提前。在20世纪80年代初,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越冬代成虫初见期在5月18日左右, 到了21世纪初, 则提前到了4月28日左右。发生期提前时间最多的是越冬代, 其次是第1代, 然后是第2代, 依次逐代减少, 这与潜山县的气温变化是一致的。发生期的提前, 再加上暖冬造成越冬基数逐年增多, 还使一些周期暴发性有害生物暴发周期缩短。笔者对1952—2010年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年发生面积分析表明, 1973年之前暴发周期为10年, 1973年以后, 暴发周期缩短为3~5年。气候变暖对有害生物发生期、种群动态造成直接影响的基础是温度升高改变了有害生物发育历期、繁殖力及存活率等重要生命参数。气候变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均温升高、极端气温升高和昼夜温差变化等方面[2,3,4,5,6,7,8,9,10]。
1.3 生物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由于气候异常, 气象灾害增加, 导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 天敌种群数量下降, 抗生物灾害能力和恢复力降低, 这样不但有利于常发性有害生物滋生繁衍, 还为次要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从而缩短了有害生物暴发周期, 增加了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 提高了生物灾害发生的频率。大量观测表明, 20世纪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都已经上升, 降水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最近50多年来, 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已导致全球气候急剧变暖, 海平面大幅度上升, 并引发冰川融化, 积雪减少, 高温、干旱、热浪、飓风和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这些改变已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同时, 大量观测表明, 许多物种的行为与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种群大小等都已发生改变;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据笔者对安徽省潜山县1950—2010年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数据分析, 20世纪80年代之前, 对潜山县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只有3种, 而进入21世纪则达到了15种。通过1980年和2004年2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1980年潜山县林业有害生物571种, 2004年增加到785种;1980年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777种, 2004年增加至2 047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一直高于近40年来的平均水平。气候变暖一方面虽然促进树木生长和森林恢复, 另一方面却导致了树木变脆易折、抗干旱和抗病虫的能力下降, 并且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和保存率, 增加了林业生物灾害成灾的频率。据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统计表显示, 近10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一个主要因子, 其线性回归系数R=0.551 6 (>0.393, α=0.01) , 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相关水平,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与年均温度变化曲线的模糊贴近度达到0.618 7。1998年12月至1999年2月的暖冬、干旱、倒春寒, 使得杨树烂皮病在北方城市暴发成灾。极端气候事件降低了森林健康水平, 导致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增加。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使近1 733.33万hm2的森林受损, 2008年的10月下旬至2009年波及我国15个省市的严重干旱使786.67万hm2森林受害, 导致林业生物灾害面积明显增加。此外, 气候变化导致ENSO事件频繁发生。ENSO事件的发生, 意味着降水和温度的变化。毕晓丽等[11]对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ENSO事件关联的进行了研究, 发现ENSO事件引起降水和温度因子变化, 改变了福建省马尾松毛虫的生存条件、栖息环境和资源的波动, 有利于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繁殖、迁徙, 高温、高湿加速了马尾松毛虫的发育, 使其危害的范围扩大, 程度加剧。
1.4 有害生物种群增长加快
气候变暖对有害生物的发育速率、生殖力和存活率等种群数量构成的关键因子产生重大影响, 导致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气候变暖使高温适生昆虫的种群密度增加。意大利北部Modena近15年的冬季均温都超过5℃, 使茶色缘蝽 (Arocatus melanocephalus) 的越冬存活率增加, 春季温度升高又导致越冬代成虫生殖力增加, 促进了其种群密度增加。气候变暖还增加了昆虫发生季的有效积温, 从而导致许多昆虫发生世代数增加及种群密度增大, 如日本稻灰飞虱 (L.striatellus) 、荷兰瑞士等地的葡萄小卷叶蛾 (Paralobesia viteana) 、巴西的咖啡潜叶蛾 (Leucoptera coffeella) 以及我国的美国白蛾 (Hlyphantria cunea) 等昆虫都随气温升高而增加了发生世代数。但是, 气候变暖, 也会使某些低温适生种的种群逐渐萎缩, 种群密度下降。1968—1998年春季温度逐年升高, 英国豹灯蛾 (Arctia caja) 在7—8月累积诱捕量, 各站点平均值由1983年之前的4.2头下降至1984年之后的3.0头, 平均下降了28.6%。在气候变暖情景下, 英国南部9种麦蚜的种群动态预测表明, 到2080年夏季, 由于温度升高, 麦蚜种群密度急剧减少[2,3,4,5,6,7,8,9,10]。
1.5 对有害生物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有害生物产生影响的生态学和分子机制是气候变化对生物体带来的强烈选择压力, 导致有害生物种群的基因组成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气候变暖, 昆虫体内某些染色体或基因发生变异以增加自身的耐热性, 且变异频率与温度增加幅度呈正相关。生活于森林的果蝇 (Drosophila robusta) 中基因组产生倒位 (inversion) 的遗传变异, 基因组2L-1和3R-1排列出现频率的增加。经24年研究发现, 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不同纬度地区21种不同地理品系的果蝇 (Drosophila subobscura) , 其染色体Ch PC1倒位的频率逐年增加, 且温度越高的地区倒位频率越高。美国美加柳叶甲 (Chrysomela aeneicollis) 在较热年份Pgi-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增加了11%。由于地处高纬度的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温度的升高, 导致分布于低纬度热带地区的黑腹果蝇 (D.melanogaster) 耐热种群关联的乙醇脱氢酶等位基因Adhs在高纬度种群中的出现频率增加[2,3,4,5,6,7,8,9,10]。
1.6 种群间的关系改变
气候变暖下物种适热性差异, 导致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同步性改变。温度升高除了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繁殖外, 同时也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进度, 由于昆虫和植物对温度升高的反应差异, 常导致昆虫与寄主植物同步性改变, 从而影响昆虫的正常取食并进一步影响其种群发展。随着气候变暖, 多种森林昆虫幼虫孵化期提前, 而树木发芽时间并无同步变化, 如气温升高导致冬尺蠖 (Operophtera brumata) 、云杉芽卷蛾 (Choristoneura Occidentalis) 幼虫提前孵化无嫩芽取食而死亡, 昆虫和寄主植物同步性的削弱最终导致昆虫死亡。气候变暖影响植食性昆虫的寄主植物范围, 改变植食性昆虫的寄主植物种类和取食的植物器官。温度升高, 昆虫将向原来温度较低的区域扩散, 而昆虫的寄主植物相对昆虫扩散较慢, 扩散到新区域的昆虫转向取食新环境的植物。气候变化会引起种植制度变化, 安徽省当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时, 种植制度大约可向北推移268 km, 向东推移306 km, 向高推移236 m, 全省的一年三熟区可由沿北纬30°30′一带推至北纬33°一带。种植制度的变化使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2,3,4,5,6,7,8,9,10]。
2 研究方法述评
2.1 建立数学模型
一是温度-发生量模型。将发生情况和温度历史数据构建的温度-发生量温度关联模型。如Yamamura等 (2006) 利用日本水稻二化螟、叶蝉、灰飞虱1949—2001年 (5—9月) 的灯光诱捕数据, 建立了未来3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和冬季均温 (11—4月) 和夏季均温 (5—10月) 之间的回归模型, 根据MRI-CGCM2气候情景得到2031—2050年日本的冬季均温和夏季均温, 预测2031—2050年水稻二化螟、叶蝉与灰飞虱每年种群数量将在1981—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二是建立有效积温模型。建立昆虫发育的有效积温模型, 分析生物灾害发生情况。Morimoto等 (1998) 从自动气象数据获取系统AMe DAS收集了日本1986—1995年逐时温度数据, 建立了有效积温与昼长为自变量的模型, 预测IS92气候情景2100年温度升高2℃时, 二化螟等4种害虫在日本的发生世代数增加, 分布北移。三是发生期分析。通过收集历史气候及虫情数据, 选择合适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有害生物发生期或种群密度等与同期气候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型, 再利用模型计算人为假设温度升高条件下昆虫的迁飞期、始见期、种群高峰期及种群密度等。Zhou等 (1995) 从洛桑昆虫监测数据库中获取了英国20余个不同站点诱捕器中1964—1991年的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 和桃蚜 (Myzus persicae) 等5种蚜虫的诱捕日期及相应捕获数量, 并从气象站得到每个站点的温度数据, 建立了每种蚜虫诱捕量占翅蚜总诱捕量的5%、25%、50%、75%、95%时的日期与1—2月、6—7月平均温度、诱捕站点纬度和经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预测冬季气温升高1℃条件下5种蚜虫迁飞期提前4~19 d。四是利用专业软件分析。CLIMEX是用来预测气候变暖条件下昆虫分布的常用软件, 适用于昆虫地理分布和相对丰盛度主要取决于气候因子的分析。GIS等软件也是研究气候变暖对害虫影响的重要工具, 适用于气候变暖条件下害虫的风险评估、显示害虫空间分布动态和害虫发生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Battisti等 (2005) 通过收集法国北部和意大利北部1972—2004年的气候数据与松异舟蛾暴发的经度纬度等数据形成GIS地图得出:气候变暖将导致松异舟蛾在法国北部分布北界北移87 km, 在意大利北部分布海拔上升110~230 m。
2.2 人工模拟温度升高研究
陈瑜[6] (2009年) 进行模拟气候对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 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设置不同日最低温的高温变温模式, 模拟气候变暖下小麦物候变化对麦蚜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采取以空间梯度替代时间延展的策略, 系统调查采集新疆塔城、山西临汾、北京、河南濮阳、湖北武汉、重庆的虫情数据和气象数据, 利用PRECIS模型中提供的A2及B2气候情景下我国2009—2100年的气候数据, 推测麦蚜种群发生动态。研究发现, 随着最低温的逐渐升高, 不同起止龄期的麦长管蚜各龄期发育速率成线性加快;把不同起止龄期的麦长管蚜放入不同变温模式进行温度处理各成虫寿命明显不同;小麦不同生育期对麦长管蚜的生命参数影响不同。通过对新疆塔城、山西临汾、北京海淀、河南南乐、湖北武汉、重庆大足6个地区田间调查及气候变暖麦蚜种群动态分析, 推测气候变暖, 在麦蚜发生初期温度适宜, 蚜虫种群将可能在叶片大发生, 在抽穗期之前到达高峰期。
2.3 分子标记研究
分子标记主要应用于研究气候变暖对昆虫的分布及扩散的影响, 乙醇脱氢酶 (Adh) 基因是研究种群纬度分布变化的一个重要标记基因。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的乙醇脱氢酶等位基因 (Adhs) 主要存在于低纬度热带种群, 利用Adh作为分子标记, 找出Adhs出现频率与纬度梯度的关系。对比2002年、2004年与1979年、1982年的数据, 发现过去20年气候变暖, 以前主要存在于澳大利亚低纬度的带有Adhs基因的热带种群现在广泛存在高纬度地区, 分布提高了4个纬度梯度。受温度影响, 果蝇 (D.subobscura) 细胞中5个具近端着丝点的染色体经常发生倒位现象, Balanya等 (2006) 收集了1980—2004年欧洲、南美洲、北美洲3个大陆板块不同纬度26种不同品系果蝇染色体Ch PC1倒位频率数据与分布地区温度数据, 分别建立了纬度与温度及纬度与染色体Ch PC1倒位频率的关联模型, 得出纬度相对越低, 温度越高, 倒位频率越高的结论。
2.4 利用化石研究
化石、沉积物中昆虫、植物随着所处时期气候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利用化石研究长期气候变化对昆虫等生物的影响。如湖里的古记录或沼泽地的沉积物不仅为研究历史气候变化提供了有用数据, 同时为推测以后气候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树木年轮、落叶或其他历史资源同样可以预测近代害虫暴发趋势, 也为评价气候变化潜在影响提供了证据。如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期 (The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PETM) 是大约5 600万年前发生的一次全球突然变暖事件, 跟目前的气候变化状况具有可比性, Currano等 (2008) 采集了美国怀俄明州毕葛红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及其前后5 062块植物叶片化石上害虫为害造成的疤痕数据。通过观测食叶昆虫取食留下叶片疤痕的数量、类型以及被取食叶片的比例发现, 在较为凉爽的古新世末期, 15%~38%的叶片遭受了昆虫的毁坏;在始新世初期以及气温有所下降的极热期后, 33%的叶子遭到破坏;而在极热时期有57%的叶子遭到破坏。数据表明极热时期叶子遭到破坏的比例有明显上升, 说明气候变暖导致昆虫植食性增强[2,6]。
3 对策
3.1 更深入地开展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影响的研究
一是运用数学手段和分析软件, 充分挖掘现有的历史数据, 更深入地开展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的影响研究, 探讨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建立分析和预测模型, 为生物灾害防治决策提供参考。二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探求气候变化对有害生物, 尤其是检疫性、暴发性有害生物的分子水平的影响, 寻求分子生物学手段应对生物灾害策略。这一点, 不仅是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影响的研究重点, 也应该是整个生物灾害防治的研究重点, 通过研究寻求新的高效、安全、针对性强的药物和施药技术。三是结合数学模型、分子生物学和化石考古研究,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气候模拟研究, 寻找气候变化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和生理上的变化, 必要时开展田间标准地调查, 对人工模拟气候研究成果进行校正。四是从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跨度上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影响的系统性研究, 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合作, 对气候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害生物种群变迁等开展研究, 从更高的层面、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的影响。
3.2 生态健康管理
根据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制订生态系统保健计划, 开展生态保健工作, 并对生态保健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是开展生态健康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 要始终贯彻“认真研究生态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 详细分析生态流, 以培育生态系统活力和恢复力为主, 及早发现并减轻其对生态系统健康因子的危害, 尽量少地扰动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原则。
3.3 精确管理
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 找出其中影响生态健康的因子, 采取先进的生态管理措施, 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 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维护并保持生态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 不仅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主动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对生物灾害的防治, 采取“防在关键点, 治在要害处”策略, 尽量减少防治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扰动, 把生物控制在萌芽状态, 防患于未然, 保证其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
3.4 GCSP管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 (Graded management) 、分类管理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分区管理 (Subarea management) 、分期管理 (Phased management) 的英文缩写, 主要是针对生物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 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其中, 分级管理是根据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 将生物灾害或有害生物划分等级, 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是按照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对象的不同, 对生物灾害进行分类, 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是按不同的自然区域生物灾害发生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按照生物灾害发生的行政区域, 落实管理责任。分期管理是按生物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周期, 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根据生物灾害可能造成的威胁、实际灾害已经发生、危害逐步减弱与生态系统恢复3个阶段, 可将生物灾害事件总体上划分为预防期、预警期、暴发期、缓解期、善后期[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摘要:分析了我国气候变暖的特点, 总结了气候变暖对生物灾害的影响机理和研究方法, 并据此提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