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2024-06-23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精选9篇)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篇1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 一旦发生火灾, 在短时间内, 就能把长期培育出的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火灾不仅直接烧毁大量木材, 并能使残留的林木生活力减退, 引起病、虫和风倒的危害, 甚至导致森林毁灭, 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要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规律, 做好护林防火, 保护好森林资源。

1、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在森林中, 有火源才会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 归纳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

1.) 自然原因

雷雨时, 雷电触及树木引起的火灾;岩石崩塌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 以及陨石坠落引起的摩擦火等, 都能引起森林火灾。这类原因引起的火灾很少, 一般不超森林火灾的1%。

2) 人为原因

包括生产用火和生活用火两类。生产用火如烧荒、烧牧场、烧灰集肥、炼山造林、烧窑狩猎及机车喷火等。生活用火如吸烟、烧饭、烤火、上坟烧纸、打火把照明等。另外, 坏人破坏放火, 也是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

2、森林火灾的预防

预防森林火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方针, 避免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1) 行政措施

包括三方面:

(1) 作好群众性护林防火宣传教育, 依靠群众自觉护林防火。

(2) 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和规章制度, 做到“山山有人护, 处处有人管”。

(3) 严格控制火源和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必须贯彻执行《森林保护条例》和当地有关规定, 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和入山管理制度。

2) 技术措施

(1) 设置的防火线

防火线是在林地内开辟的、保持没有树木和杂草的带状空地。其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 也可作林区道路。分林间防火线、林缘防火线、林道防火线3种, 一般宽30~50m。

(2) 设置生土带和防火沟

生土带是在林地内经过翻耕, 土壤裸露的带状空地, 其宽度1~2m用以防止地面火蔓延。防火沟是防止地下火的蔓延。宽1m深低于腐殖层或泥炭层0.35~0.5m为宜。

(3) 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

最好选用抗火性强的树种形成复层混交林, 并达到最大郁闭度, 以增强防火作用。耐火性强的乔灌木树种有杨、赤杨、榆、椴、花椒、接骨木、柳、榛、黄栌等。

(4) 设置了望台

了望台应设在林区制高点, 山地地势变化大, 以设置了望台能观测到同一处火灾为宜。能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 及时扑灭。

(5) 建立化学灭火站

化学药品是森林灭火的最有效的办法。化学灭火站最好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林区架设电话, 修好林道, 以保证迅速组织扑灭。

(6) 火险天气预报

根据温度、湿度和风等气象因子。各级气象部门确定次日和最近几天的火险等级, 在省、市、县各级电视台发布, 注意收听, 并作为我们预防森林火灾采取措施的根据。火险等级分Ⅰ~Ⅴ级。I、Ⅱ级时火灾危险性不大, V级危险性最大, 要作好扑灭准备。

3、森林火灾的扑灭

制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根本办法是预防, 但一旦发生火情, 就必须迅速组织人力进行扑灭, 力争“打早、打小、打了”, 使森林免遭或减少损失。扑灭火灾必须严密的组织, 统一指挥, 统一行动, 同时要掌握扑灭的技术。扑灭火灾的方法分两类:直接灭火和隔离灭火。

1) 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

(1) 人工扑打

是直接扑灭微弱地面火的常用方法。用阔叶树枝条或长柄扫帚等工具沿火线边缘逐步扑打, 要“重压轻举”, 边打边扫, 避免直上直下, 猛起猛落, 如果燃烧猛烈, 不能靠近扑打, 可用润叶树鲜枝集成数捆, 镇压火头, 然后乘势扑灭。

(2) 用水灭火

可直接扑灭地面火、地下火和稳进树冠火, 只有在具备水源时才能使用。

(3) 用土灭火

当枯枝落叶多, 用扑打不能熄火时, 可用锹等工具就地取土, 土埋火头, 同时在火头前进方向, 开辟生土带, 防止火头前进。

(4) 化学药剂灭火

最现代先进的直接灭火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用机头灭火器或灭火汽车、或飞机灭火。直接应用化学药剂灭火, 灭火效果好, 已被世界上广泛应用于森林灭火, 使用的灭火剂有氯化钙、硫酸铵、磷酸铵等, 使用浓度约20~30%。

(5) 开设防火隔离带

即在火灾前进方向的适当位置, 砍去树木, 开设一条隔离带, 当火灾蔓延到隔离带时, 自行熄灭。

2) 熄灭余火、火场调查与处理

(1) 熄灭余火

在火灾扑灭后, 必须将余火彻底扑灭, 并留人看守, 直到确无燃烧的可能为止。

(2) 火场调查

森林火灾扑灭后, 应立即组织人员调查, 了解火灾发生原因和经过, 统计损失, 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善后工作意见。

(3) 火烧迹地处理

清理火场, 清除受害树木及倒木, 以促进火烧迹地及时更新。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篇2

【关键词】电力电缆;火灾事故;原因

近年来,由电气引起的火灾增多,这其中电力电缆所造成的火灾占有一定的比例。电缆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是烧损电缆和设备,导致直接停电,修复时间较长,延误产生,对工矿企业生产的生产进度、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巨大,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因电力电缆失火造成的事例给我们以沉痛的警示,因此,必须对电力电缆火灾事故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火灾原因,提出防范电缆火灾事故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就工厂供电电力电缆火灾事故的防范,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击穿的防治,电力电缆火灾蔓延及扑救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力电缆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1、电力电缆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1)电缆故障引发火灾。

一些电力电缆检修人员技术素质不高,在操作时造成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运行中引发电缆头过热烧穿绝缘,接头制作质量不良。严重时会造成电缆接头爆炸起火事故。

因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在电缆敷设时,由于刮、碰、压、扭而使电缆外护层损伤,造成进水受潮。绝缘层在运行中被击穿而产生电弧,安装施工不当。出现燃烧而产生火灾。例如,某厂电缆火灾事故是由于某变压器电缆引出线在电缆夹层中发生接地短路而引燃了周围的电缆所致。

(2)接地线焊接不牢,接触不良,阻值偏大,导致电缆接地故障电流比正常短路电流小,使电流保护器不能及时切断故障,产生电弧、电火花。接地不良在局部高温时能引发可燃物起火。

(3)由于电力电缆巡检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使得一些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电缆载流量选择不当,部分电缆长期满负荷或经常超负荷运行,使温升过高;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或违章操作引起短路或过负荷使电缆发热量成倍增加,引发绝缘、损坏击穿而起火,运行管理不当引发火灾。

2、电力电缆的防火措施

(1)使用阻燃型电缆或耐火型电缆。前者是指着火后具有不延燃或能自熄的电缆。后者是电缆在一定时间和高温作用下,绝缘不致完全烧坏并能继续通电的电缆。采用这两种电缆是电缆防火的有效措施之一。

(2)提高电缆敷设和电缆防火封堵质量。电缆竖井和电缆孔洞的封堵,对避免电缆火灾蔓延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时应考虑通过竖井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的电缆数量不应过多,要尽量减小竖井的开孔尺寸,以便封堵。对运行单位,电缆孔洞和竖井的严密封堵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封堵不严或未封堵的要尽快进行封堵。

(3)加强低压动力电缆的技术管理。因低压动力电缆故障击穿着火引起火灾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威胁大。因此,要从设计、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低压动力电缆技术管理的要求,在选择电力电缆截面时,要留有裕度。

二、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击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击穿是一种常见的电缆故障

故障特征是中间接头进水,铜带生锈,导致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电缆中间接头的施工中各套管上的灰尘和杂质没清理干净。(2)中间接头中的各绝缘套管中以及管与管之间有空气。(3)中间接线盒热缩管在加热时受热不均,导致密封不严。(4)电缆故障造成的过电压。

2、防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击穿的方法

(1)在中间接头的操作用无水酒精把各套管上的灰尘和杂质清理干净。要尽可能不在风雨天进行操作。

(2)在加热中间接线盒热缩管时要尽可能的使之受热均匀,从一端缓慢向另一端加热,将管中的空气排出。

(3)中间接头做好后,应在中间接头外护套管与电缆外套层的搭接处缠绕自粘胶带,对中间接头产生的缝隙进行封闭。

(4)限制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因各种故障造成的过电压。如在中性点接消弧线圈等。

三、防范電力电缆火灾蔓延及扑救措施

1、在电缆护层上采用难燃与阻燃措施。采用难燃型护层的电缆,在电缆护层材料中加入阻燃剂,用耐高温的材料制作电缆护层;在电缆外面涂敷防火涂料。这不仅能作已敷设电缆的防火,也可在难燃型电缆护层上涂覆,提高电缆的耐火性能;还可以在电缆上绕包防火包带。

2、控制火灾蔓延的措施。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将电缆火灾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堵塞电缆贯穿孔洞,在电缆穿墙或其他孔洞处,用腻子状防火堵料紧密堵塞,如果出现火灾,它可在高温下凝固变硬,阻止火焰,有害气体和浓烟沿电缆线路蔓延,把电缆火灾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

3、电缆火灾的扑救措施。电缆夹层及电缆密集的隧道和沟道内,可装设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电缆火灾出现大量烟雾,现场温度升高时,探测器动作通过报警系统进行。在电缆隧道,夹层及高压电缆终端头室。接头室要设置1211灭火机。用灭火机在隧道一端向设有排烟管道的另一端喷射还应设置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砂箱,石棉布等防火设备设施,使扑火人员在能接近火场灭火。

总之,电力电缆火灾事故的防范和治理是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企业尤其是管理层的干部和技术层的科技人员要提高认识,予以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谈内河船舶火灾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篇3

根据松·黑·乌·嫩水系多年来发生火灾的现象来看, 引起火灾或不能自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领导对消防工作不重视, 从而造成管理上的疏漏, 从上层领导到船队的班子, 对消防工作认识不够, 致使消防制度不健全, 职责不明确, 造成管理混乱, 整个船队消防意识淡薄, 消防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没能对船舶设备不断的检查, 使火灾隐患丛生, 又不能及时地发现解决, 从而引起火灾的发生。这种情况在个体船舶中发生的比例较大。

(2) 职工违反规定使用明火或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的火灾。

这种情况引起的火灾在所有船舶火灾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没有任何消防措施下, 职工违反规定私自使用明火, 如点蜡烛、喷灯、蚊香、燃油炉等, 使用电炉子、电褥子、易引起火灾的电暖器等, 还有就是违规吸烟从而引起火灾的发生。这些情况多是发生在职工寝室内, 又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发生的。

(3) 船舶设备管理不善或是维修不当引起的火灾。

船舶设备由于油管爆裂或漏油喷溅到温度很高的物体上 (如排烟管等) ;粘有油的易燃物过于靠近温度很高的物体;电气设备由于过载或是短路引起的点火;在维修时使用电焊, 气焊, 对周围的环境判断不够, 或是直接作业于油箱油管处又无安全防范措施引起的火灾, 这些多是由于管理人员没能细致的检查或是麻痹大意造成的。

(4) 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引起的火灾。

职工由于心存侥幸心理, 总认为这样做应该没事, 想当然的去做, 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 将各项消防法规置于脑后, 很容易引起火灾。兴凯湖号的那起火灾就属于这种情况。

(5) 由意外原因引起的火灾。

在装载易燃易爆的船舶上, 由于防护不当, 可能由于雷击或者自燃的原因引起火灾, 通常这种情况是少数, 只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6) 由于职工素质过低, 可在火灾出现初期即可消灭的, 没能有效控制火情, 以致到猛烈阶段无法控制。

缺乏由于职工安全防火知识和灭火经验的不足, 发生火情就出现慌乱, 不知怎样应对, 没有统一的组织与部署, 丧失了灭火的最佳时期, 致使火势蔓延形成火灾, 无法自救。

(7) 消防设施老化是造成是造成火灾不能自救的一个原因。

由于船舶的老化, 而且近年来船舶新配备了大量的电器, 线路没有更新, 还在超负荷使用。消防设备也在不断的老化破损, 又不能完全恢复, 一旦发生火情, 不能自救, 后果不堪设想。

在分析了上述引起火灾的原因之后,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来预防和减少火灾的损失了。

首先, 应从管理上入手,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明确各自的责任, 使责权利分明;加强消防工作的宣传力度, 从上层领导到基层职工都应对安全防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 使职工都能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对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坚决加以改正, 并要相互监督, 共同做好船舶的防火工作;同时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检查, 做到警钟长鸣,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建立消防应急预案, 使火灾发生时能有指挥, 有秩序。建立义务消防队, 使职工们能个司其职, 有条不紊地完成灭火工作。

其次, 加强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通过有组织的学习, 使职工都能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 对各类火灾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 并结合定期的防火演习, 使职工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学会各种消防设备的使用, 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使之遇事不慌, 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情。在进行防火演习中, 不能流于形式, 要真正体现出防火演习的作用。

再次, 加强设备管理, 使消防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状态, 对老化的消防设备要花大力气将其修复, 不可因资金不足而放松对消防设备的维护。对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要勤于维护保养, 高温部件的附近要避免有易燃物;在进行设备维修时, 对易燃易爆部位动火时, 要经过审批方可进行维修。同时做好防范措施, 保证万无一失。

在船舶消防管理工作中, 重要的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再好的消防设施, 在完整的消防体系, 再高的人员素质, 也不要等到火灾发生之后再去预防, 要及时检查, 杜绝隐患, 防患于未然。

摘要:通过对松黑乌嫩水系船舶所发生火灾原因的分析, 在此谈了对船舶安全防火工作的一点建议, 总结出安全防火工作应以预防为主。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电气对人们的生活来说也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电的使用不当,导致我国的建筑电气火灾事故频发。该文针对我国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期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原因;措施

一、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多起与建筑电气火灾有关的重大火灾事故,诸如:北京隆福商厦火灾、河南天然商厦火灾、黑龙江华联商厦火灾以及山西云中商城火灾等都是由于用电不当导致的电气火灾,其中每场火灾都导致严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损失,预计损失逾千万元,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气火灾已经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电气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1/3以上,近年来仍有所增加,遏制建筑电气火灾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分析

电气火灾由多种原因产生,其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温度、湿度、用电量、用电设备、输电线路等等都会诱发电气火灾。但综合大量火灾案例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电气线路设计负荷与使用负荷不匹配

电气线路设计负荷小于使用负荷时,由于用电荷载过大,会导致线路电流增大,从而使包括输电线、变压器、用电设备在内的整个用电环路温度升高。若出现保险丝被改动、绝缘体老化、局部散热不良、线路缠绕等情况,极易引起火灾。这也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一大主要原因。

出現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进行设计计算时,用电负荷计算过小,不能有效满足实际用电负荷的需要。建筑物在进行供电设计时,其实际的用电负荷很难被准确的计算出来,这是因为在设计阶段其最终的用电用途没有明确,且用电设备也会根据建筑使用人的需要而改变。因此,在设计时,设计人员通常会按照一般的要求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倘若改变了其功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际用电负荷和设计负荷不匹配的情况。(2)在变更设计时,未对用电负荷进行校验,进而使得实际的用电负荷超出设计负荷的范围。当设计负荷过小,实际负荷较大时,就会造成断路器整定值过小,用户通常会应用“哪里过载就更换哪里”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通常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用电设备的负载不匹配。通常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存在用电设备与被拖动的用电设备不匹配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用电设备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环境之中,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电动设备的老化,形成火灾隐患。(4)末端用电性质改变,导致设计负荷满足不了实际用电需求。通常状况下,建筑物由于其经营业主、使用功能以及经营物品受市场调节和季节变化较大,就会导致其使用负荷产生变化,且变化的频率较高,周期也比较短,而电气线路却不能得到调整,这就会使得线路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极易形成火灾事故。

2.2 高温设备使用不当

在各类住宅及住人建筑的火灾中,电暖炉、电热棒、白炽灯、电陶炉等高温设备使用不当引燃可燃物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使用电加热器时,周围未安装可靠地隔热设施,并在其周围放置可燃易燃物品,都会造成火灾隐患;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长时间开启加热设备极易使周边物品温度过高,甚至是加热设备本身也可能因长期开启而过热燃烧;白炽灯的使用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在使用时,常不做隔热处理,并在其附近放置易燃物品,这就极易诱发火灾。

2.3 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各类电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也由于监管的不完善,不合格电器产品也充斥市场,且由于其价格低廉,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然而,不合格的电器产品存在各类性能缺陷和安全隐患,极易造成火灾。

(1)短路设备。劣质断路器其灭弧能力较低,不能有效起到分断电弧的作用,就会使高温电弧将可燃物引燃。劣质的断路器通常其通断的能力和标注的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有效的分断过载;同时这种断路器大多数都是用旧的断路器翻新制成的,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2)导线、开关、插座和继电器存在安全隐患。首先,劣质导线由于其截面不符合标准,线径较细,在使用过程中记忆由于导线发热而导致电线老化引起火灾。其次,开关也是造成线路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路发生短路或者是过载时,如果开关不能及时的起到断开电路的作用,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火灾的发生。再次是插座,劣质插座不能和插头进行有效的接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进而产生大量的热,加速插座老化并引发电气灾害。最后,不合格的电器常会使用劣质或不符合用电荷载的继电器,在使用时容易老化继而被击穿,失去控制功能,导致内部电流失控,并引发火灾。

三、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3.1 严把电气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关

在电力设计部门对电气工程设计完成后,要经消防部门来对电气设计施工图和装修设计施工图来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二者不脱节。同时,在进行设计时,还要加强相关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对电气设备合理的安装位置及配电走向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进行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检查时,要督促相关专业人员配合,特别是要与装修施工单位进行协调,严格避免因其他工种施工而破坏电气线路,以留下电气火灾隐患。另外还要对电器产品、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严防不合格产品出现在建筑物内,还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防火意识,确保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尽最大可能的降低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在进行质量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规范进行,严把质量关,坚决不能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3.2 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要严格

对电器火灾的防范,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建筑物用电管理上有点多面广、用电设备多、安全用电管理难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时,要对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员的用电行为进行严格的督促,确保其符合安全用电的规范。要对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以及时消除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对于日常的安装及维修要有专业的电工来负责完成。

3.3 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护

现阶段,大多数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通常都装有广告霓虹灯,有的甚至一天24小时不关,这极易引起发热起火。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一定要严防霓虹灯起火。还有些建筑物使用了加热设备,这些设备必须安置在建筑物相对比较安全的部位,并远离可燃物,同时还要在建筑物结构上加上安全防护。对于那些在建筑物内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场所,要对其进行封闭,严禁明火出现。另外,建筑物在翻新或者改建时,如需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必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确保防火安全后才能进行作业。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火灾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关电气设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人们也要加强自身预防电气火灾知识的学习,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科学合理的使用电气设施,将相关的使用和管理方法熟记于心,进而有效减少建筑电气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飞龙.建筑电气火灾产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企业导报,2012(12):262-263.

电气火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篇5

1 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分析

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电量负荷过重、短路、漏电以及接触不良等原因均存在火灾隐患。另外, 从电气防火的管理方面来看, 由于电气设备的质量差、操作者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电气线路安装不当等原因都能造成电气火灾。

1.1 电气的线路设计不合理

在一些老建筑中, 一般电气线路在设计时仅考虑到普通的生活照明用电, 所以大多电气线路的负载值较小。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中的电气设备也不断增加, 传统设计中的照明线路已明显不能承载现代用电量的需求, 就出现了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载的现象, 一般导线允许工作的最高温度约为65℃, 若其过量负荷, 那么导线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 加速绝缘体的老化, 若严重的超量负荷, 升高的温度会燃烧导线绝缘以及附近的可燃、易燃物体。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

另外, 安装的电气线路与周围环境不相符也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生产性质的不同, 导线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例如有的环境灰尘多、温度高, 有的环境则比较潮湿, 如果在电气线路设计时忽略了对环境的考虑、选择型号不符的导线, 或者出现暗敷与明敷的混淆、应该穿管的绝缘线没有穿管等现象, 久而久之, 便会引发火灾。

1.2 电气设备的质量差

有些建筑内使用的配电控制系统, 其保护电气的程度较低、可靠性差, 还有一些电气设备的质量根本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 自身的安全隐患大, 无法确保用电设备的安全。一旦出现用电负荷量过重的情况, 随时有引发火灾的可能。例如1995年发生在江西省九江市的特大火灾, 经公安部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相关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技术检测, 发生火灾的商厦内电气设备质量极差, 全不符合标准, 不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还有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

1.3 电气接触不良

有很多电气发生火灾的原因是导体的连接不良, 最常见且多发火灾的原因是插头与插座连接不良、铝线之间连接不良。一般固定安装在墙上的插座, 若是合格的产品是不会引发电气火灾的。大量的插头与插座引发的火灾是由于用户在固定插座外, 连接了不正规的插头或插座板。一般老百姓对电气的知识了解甚少, 当插座不够用时, 多随意在小店内购买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插座板, 并在上面同时连接多个用电器。但是由于插座板质量的区别, 在使用时多与连接在上面的插头接触压力及面积不够, 导致接触电阻过大, 最终带来高温及打火的危害, 尤其在用电量负荷较大的时候, 更易发生火灾事故。

另外, 出于导电性价比的考虑, 我国在电气线路中多使用铝线为导体。但是在敷设铝线的施工过程中, 尤其是对于小截面的铝线, 往往忽视了其连接的质量问题, 最终铝线连接不当造成了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由于铝线本身的表面较容易与空气融合后氧化、其膨胀系数大于铜线的39%且容易电解腐蚀等特性, 造成铝线发生火灾的几率大于铜线, 所以应用于住宅或重要场所时, 务必采用铜线保障安全。

1.4 由短路诱发的火灾

当电气的线路产生短路现象时, 其回路中的电流瞬间增大, 在短路发生的接点处易引发强烈的电弧与电火花, 同时可使温度上升至3000℃以上, 不仅会造成金属导线的喷射、融化现象, 还会燃烧导线的绝缘层, 从而引发导线周围易燃物品的燃烧, 最终酿成火灾。

2 控制电气火灾发生的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气火灾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但是这并不是必然的规律。日本作为世界上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电力的应用十分发达, 但是日本的电气火灾发生几率在总的火灾中所占数量十分小, 这主要是由于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因此, 我国也应借鉴优秀的经验, 针对电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解决, 以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率。

2.1 提高设计标准

当今电气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不断发展的需求, 以适应未来的眼光选取导线的截面。同时, 还应注意导线的载流量过大的问题, 将电气的线路长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在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 保证线路连接正确、保护线路的绝缘, 同时对大功率灯具要有防火措施。

在我国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国家安全标准中, 有很多潜在的电气隐患并没有提及, 因此国家也应提高标准以规范电气的安全操作, 有效防控电气火灾的发生。

2.2 确保电气设备的正确安装

电气设备的安装常常被忽视, 如在照明电路中, 熔丝、导线等于其负荷的电流不适用、操作的电缆与热源距离过近等原因, 都会造成电气火灾。所以, 要切实加强电气设备安装的标准,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范进行, 确保电气设备在安全的状态及环境中运行。

2.3 加强对电气防火的检测

预防电气火灾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加强专业的电气防火检测。即在无需接触、无需断电的情况下, 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电气火灾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虽然电气防火检测对预防火灾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有限。已经开展对电气防火重要性的宣传, 但是实际落实工作仍然不到位。

电气防火检测的最终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消除电气火灾的潜在危险。因此, 为了避免电气火灾的频繁发生, 要落实电气防火的检测工作, 使检测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2.4 普及电气防火的相关知识

消防部门要与媒体、宣传等相关部门联合, 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 对电气防火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可开展电气防火知识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 让群众掌握防火、灭火的措施;将防范电气火灾的相关知识纳入到学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法律中, 通过典型电气火灾的案例分析, 提高群众的安全用电知识及防火意识。同时, 劳动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督电工的施工作业, 电工也要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多参加防火安全的技能培训, 以减少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而留下的火灾隐患。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气已成为日常生活及生产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电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 我国电气火灾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面对严峻的形势, 必须要加强对电气火灾的防控, 确保安全。

关键词:电气,火灾,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简述电气火灾起因及防患对策[J].吉林水利, 2006 (9) .

[2]代骏.建筑工程电气火灾起因分析及其对策[J].工程建设与档案, 2005 (5) .

住宅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篇6

1、住宅电气火灾的特点及原因

1.1 什么是住宅电气火灾

住宅电气火灾是指现代家庭中由于电气线路,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安装、使用、维护不当自身起火或发热引燃住宅内可燃物而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1.2 电气火灾特点

隐蔽性:建筑住宅的电气线路一般都暗埋在墙内、顶棚、地板内。各种灯具为适应美观要求而嵌入安装。家用电气安放在住宅角落等不宜散热的地方, 这都加速了线路或电气绝缘层的老化, 增加了火灾隐患。

突发性:如冰箱、空调类长期处于通电状态的家用电器, 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 这些热量没有及时散发, 达到一定温度后, 会产生瞬间短路起火, 引燃住宅内易燃物品。

复杂性:现代家居中用电器品种较多, 从过去的低功率用电器到现在的空调、电磁炉、电高压锅等大功率用电器, 从过去住宅的简单装修到现代家庭精装修, 在加上市场上的接线板种类繁多, 质量参差不齐使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增多且更加复杂, 不易判断。

1.3 根据以上住宅电气火灾的特点, 我们很容易分析出住宅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因此住宅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原因

短路:电气线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或相线与零线 (地线) 的连接而产生电流的骤然增大, 瞬间释放的热量大大超过线路正常输电时的发热量, 导致绝缘材料烧毁, 金属熔化, 引起电线本身或附近可燃物的燃烧, 电气短路是导致电气火灾最主要原因。

过载:输电线路负载的电流量超过了额定安全电流量, 导线的温度达到甚至超过绝缘层的着火点, 导致绝缘层燃烧。

人为因素

电气系统设计安装不合理:设计部门未严格按照电气设计规范进行规范设计, 施工单位不按电气施工规范施工, 擅自更改设计图纸, 使用不合格电气元件等导致一系列火灾隐患。

电气施工人员未经培训, 不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从事电气施工人员未经相关部门的正规培训, 缺乏电气安装知识, 导致随意安装, 错误安装, 从而引发火灾。

2、电气火灾预防

综上所述, 电气火灾实际是由很多复杂的原因和要素所造成的, 而防止电气火灾又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笔者认为, 要制止或减少住宅电气火灾的发生, 必须从设计、施工、管理这三个方面同时着手, 对住宅电气火灾进行防范。

2.1 设计是源头

我国低压配电有单相二线式, 单相三线式, 三相三线式, 三相四线式4种配电形式。其中三相四线式损耗最小, 是最佳的设计方案, 随着住宅用电单项负荷越来越大, 当采用单项电源配线入户已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时, 可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接入用户配电箱, 这样可以消除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弊端, 使电网运行更合理, 节能效果更显著。参照《住宅设计规范》要求, 每套住宅的空调电源插座, 其它插座与照明应分路设计, 可按照房间和插座用途来选择供电回路, 如空调`电热水器, 大功率炊具等必须采用独立回路, 每个回路设置相应的空气开关。节约投资, 而且应该根据住宅用电量负荷不断增大的要求经济合理的选择线路截面积, 既不至于因线路过载使电线发热导致火灾又能满足要求节约投资。因此一个工程设计的好坏, 合理与否, 决定着工程的最终质量。

2.2 施工是关键

电气施工, 是施工人员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施工单位与业主应按照设计要求采购电气产品, 不能擅自更改设计, 更不能以次充好。现场施工要有一套完整而且可操作性强的电气工艺流程, 绝对不能随心所欲, 工作时一定要有责任心。目前, 我国的建筑工程公司特别是一些装潢公司, 制度不规范, 安全知识缺乏, 甚至不懂电气安装规程, 更谈不上电气防火知识, 少数单位领导也错误的认为, 电气在一幢建筑物的投资中占了极小一部分, 只是一个配套工种而已, 所以对电气工人不够重视甚至找一些“土电工”做这项工作, 导致许多隐蔽工程的施工极其马虎, 再加上电气施工完毕后, 少数质监部门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 草草验收了事, 这都给电气工程埋下了火灾隐患。因此, 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电气引发火灾的认识, 加强电气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责任心教育, 尽量减少电气施工环节给住宅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2.3 管理是重点

电气管理是长期不懈的工作, 更要加强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提高其专业水平, 任何完善的电气系统或最先进的电气设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 终究会有产生非正常状态的可能, 如使用性质变化, 电气参数的变化等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 对于管理者来讲, 重要的电气设备的原始资料和历年的电气设备线路检修资料要妥善存档, 不定期地进行比较, 能及早发现一些 (如剩余电流之类) 渐变且较隐蔽、较难发现的电气故障。

加强用电意识对电气设备要加强平时的检修和保养制度, 对超期使用的或国家命令淘汰的电气产品要及时更换, 对损坏的电气产品要按原设计的要求及时整修。特别是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保护电器 (如断路器、熔断器) , 配电线路等重要元器件的替换产品的电气参数要求决不能低于原设计的要求;保护电器的上下配合参数在用电负荷性质`容量等有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器跳闸、熔断器熔断之类的保护器动作时, 必须找出动作原因后才能恢复供电, 决不能盲目地把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值加大, 将熔断器的熔芯电流值加大。

在此要特别指出, 一定要定期对RCD进行预防性试验, 每月按一次试验按钮, 查看能否正确动作。如果在平时使用中经常动作, 一定要找出原因, 不能一拆了之。先进的电气产品与保护网络要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一起配合, 既要有“技防”, 更要有“人防”, 对建筑电气要有完善的设计、负责的施工、认真的管理, 用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供配电线路与电气产品的安全使用, 才能达到减少电气火灾发生的目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住宅电气发生火灾的原因, 从而提出了住宅电气预防火灾发生的措施, 目的在于使广大居民安全用电、合理用电、为今后的电气工程设计、施工及使用起到初步的指导作用。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篇7

1 汽车的电气特点及火灾频发的原因

1.1 汽车的电气特点

(1) 单线连接。

汽车上所有电气设备的正极均采用导线相互连接, 而所有的负极则直接或间接通过导线与车架或车身金属部分相连, 即搭铁, 通过车架或车身形成回路流回电源负极, 这样连接的优点是用线少, 线路清晰, 接线方便。

(2) 汽车上所有电线均采用铜质多芯软线。

多芯软线的优点是电线较软, 便于在汽车上安装、检修。

(3) 并联连接。

汽车上的两个电源 (蓄电池和发电机) 之间、所有用电设备之间, 均采用并联连接, 以便当汽车某一支路用电设备损坏时, 并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4) 低压。

汽车电气系统的额定电压主要有12 V和24 V, 汽油车普遍采用12 V电源, 柴油车多采用24 V电源 (由两个12 V蓄电池串联而成) 。

(5) 负极搭铁 (蓄电池的负极接车架或车身) 。

我国标准规定, 汽车线路统一采用负极搭铁, 负极搭铁对车架和车身金属的化学腐蚀较轻, 对无线电干扰小。

1.2 汽车电气火灾的分类

汽车电气系统的火灾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气设备 (含电路基础元件、控制单元等) 火灾, 另一类是电气线路火灾。电气设备火灾是指电气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因老化、击穿、性能减退等而引起的火灾;线路火灾主要是指电线短路、接触不良、超负荷等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引起的原因主要也是其内部电线短路、接触不良、超负荷等引起, 其实质与线路火灾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 若某电气设备搭铁线与车身出现接触不良或断路, 有可能把多个电气设备的工作电路联在一起, 通过其他线路找到搭铁途径, 造成一个或多个电气设备工作异常而出现过负荷火灾。

1.3 汽车火灾频发的原因

汽车火灾频发的原因除与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有关外, 主要还是与汽车长期处于运动状态及汽车电气系统结构特点有直接关系。

(1) 汽车在行驶中不断晃动、颠簸, 易使一些电线及其设备连接处出现松动, 同时也增加了电线与其他物体的摩擦机会。

(2) 汽车的机械性能随着汽车的使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步降低, 各设备、线路的连接必然出现磨损、松动和氧化, 若汽车维护保养不及时, 则极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 尽管铜质多芯软线弹性好, 易弯曲, 便于安装, 但多芯软线较容易部分折断, 若安装不好, 在车辆行使过程中易造成局部电阻过大或短路。

(4) 汽车长期在外行驶或停在室外, 一年四季经常受自然界中冷、热、雨、雪、风、尘土等环境的侵扰, 距离发动机近的线路还要承受发动机高温的烘烤, 线路的绝缘层容易受环境影响及早老化, 接头处也容易出现氧化, 从而引发线路方面的问题。

(5) 现在的汽车修理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维修人员不按标准接线, 新车电线连接为焊接, 其后维修应压接, 但有些维修人员维修时思想麻痹, 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规范操作, 留下安全隐患。

1.4 汽车火灾原因勘查的难点

一是救火时对火灾现场破坏较大;二是汽车火灾若是在行驶中起火, 交通管理部门常常为减少交通堵塞, 灭火后将汽车很快拖走, 造成部分物证的丢失;三是汽车着火时若救火不及时, 常会造成车辆严重烧毁, 起火点处可能经火反复烧烤, 造成最先着火处起火的痕迹并不明显。

2 汽车电气火灾现场勘查方法

2.1 电气故障传播时序法

汽车上的电气线路很多, 要调查汽车电气火灾原因, 首先要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流程图、原理图, 要弄清楚线路之间、电气设备之间以及电气保护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虽然各种汽车电路不同, 但基本的组成和流程是一样的, 如图1所示。

勘查火灾现场时, 首先应查明起火前线路的带电情况, 然后再根据火灾中电气残留痕迹, 按照电气故障传播时序, 将各种金属熔痕和电气设备残留物用电气线路连接起来进行分析, 可较容易判定出火灾原因。

例如, 2007年5月1日西安市一辆高级进口轿车在行驶中发生火灾, 司机紧急关闭了汽车发动机, 由于救火及时有效, 仅仪表台内部发生燃烧。经勘查, 仪表盘烧损严重, 仪表盘后传出的一根绿白信号线有一短路点, 该短路点到仪表盘之间的绿白信号线有受热变形 (但没有燃烧) 的痕迹, 显示是过电流;而同一线束中其他电线完好, 短路点之后的线路包括绿白信号线也都完好, 仪表盘的保险已熔断, 且短路点的燃烧位置低于仪表盘的位置。

根据电气故障传播时序分析法, 笔者认为此起火灾是由从仪表盘出来的绿白信号线短路引起。分析如下:因汽车是负极搭铁, 从仪表盘出来的绿白线有部分受热变形, 但到了短路点后 (除短路点处烧的线外) 的电线包括绿白线都没有受热变形。短路点前面绿白线有部分受热变形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过负荷, 另一种是短路。若是过负荷, 则整条电线都应受热变形, 而不只是从仪表盘到短路点之间绿白线受热变形, 因此可判定不是过负荷引起的火灾。而若是仪表盘先起火, 再烧到短路点处引起短路起火, 则仪表盘出来的电线都应被烧起火, 而不是只有一根电线受热变形。因此, 只有绿白信号线先发生故障, 短路起火, 从仪表盘到短路点之间的绿白信号线因通过大电流而发热变形, 仪表盘也因大电流而起火, 才符合电气火灾传播的时序。短路点后面的绿白信号线之所以没有受热变形, 是因为短路电流直接搭铁流走, 没有电流通过, 从而没有受热变形。

2.2 最远点法

最远点是指从电源出发, 同一回路中汽车已动作的电气保护器到火灾中距离发现起火最远点的电熔痕, 最远点的电熔痕即为起火点, 其他部位形成的电熔痕都是起火后形成的。因为汽车线路短路后, 会形成由电源出发新的电流回路, 在短路点前面的电路中, 有些设备因受高电流而发生火灾, 烧得也很重。而短路点之后的电路因电流直接搭铁而流走, 无电流而不再发生故障, 所以最远点的电熔痕往往就是起火点。

寻找电熔痕的常用方法是:从电源沿着电流流向向负荷端查找或从负荷端逆着电流流向向电源端查找, 这样找的原因是容易找到全部电熔熔痕。查找时应注意线路与金属相贴处和线路转弯处, 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有短路点。

2.3 最低点法

最低点法是指受燃烧条件和客观环境影响, 在起火部位和附近形成的常常具有V形、U形、斜面形 (可看作V形烧痕一半) 的烧痕、烟痕, 而起火点往往就在它们的底部。汽车由于是空间立体结构的物体, 其内部设备、管路、线路较多, 一般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物体燃烧时, 常有足够的空间使火灾蔓延。由于烟火向上蔓延的速度要远远大于水平和向下蔓延的速度, 所以用最低点法往往能很快找到起火点。勘查汽车火灾时, 为找到最低点, 常常要拆掉汽车上的一些设备, 否则这些设备可能阻挡视线, 使勘查人员看不到低位起火的电线及其设备, 找不到起火点。另外, 勘查汽车火灾时, 为找到最低点, 常常需要用升降机将汽车吊起, 以便查看汽车底部有无起火的物体, 找到起火点。

2.4 起火点的确定

(1) 对于接触不良的电线火灾, 线路断开处或局部断开处往往就是起火点。 汽车电气火灾中, 接触不良引起的火灾也很多, 其发生率仅次于短路火灾。接触不良的火灾较难查清, 原因是起火点处的电线常常没有电熔痕。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电线接触不良造成局部电阻过大, 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 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引起电线绝缘层及其他物体燃烧, 但火场温度一般达不到1 000 ℃以上的高温, 不足以使铜线熔化产生熔珠 (铜的熔点在1 000 ℃以上) 。因此, 接触不良引起的火灾在其线路断开或部分断开处往往并不产生电熔痕。

在同一线束电线中, 如果有短路点和一根接触不良引起的断开或部分断开的电线, 引起火灾的原因一般就是接触不良。因为此线路短路引起的火场温度一般不可能再烧断其他电线, 即使能烧断也应烧断许多根, 而不是一根电线。而接触不良电气火灾发生后却可以引起电线的二次短路。当然, 接触不良电线火灾也可以是电线拉伸, 导线横截面积减少, 局部电阻过大引起火灾, 火灾中可能没有电线断点。但汽车中电线用的是多芯软线, 拉伸后易折断或部分折断, 如果已确认起火部位就在多芯软线处, 而此处又没有发现电线断点, 为查明起火原因, 则需要用万用表测电线的电阻是否过大而加以判断。

(2) 有些电气设备因设备外壳就是接地线, 内部短路后会引起周围线路燃烧。 因此, 当火灾中线路上找不到火源时, 要打开一些电气设备, 观察里面是否有短路点和接触不良情况。

(3) 在火灾中, 电路上形成电熔痕的部位有时发生在多处, 且不在同一条回路上。 若在同一线束电线中有几条线路同时出现短路, 要具体判断那一根电线是一次短路则往往需要进行技术鉴定, 以便查清一次短路、二次短路、火烧熔痕。

参考文献

[1]李春明, 魏崴.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2]潘刚, 高伟, 赵长征, 等.电气火灾综合鉴定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4) :495-497.

对建筑电气火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8

1 造成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建筑电气火灾的直接致灾因素有两类:一类是电气线路故障, 包括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配电盘故障;另一类是电气设备故障, 包括电加热器具使用不当等。

1.1 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不明晰

在建筑电气防火监管实践中, 各部门职责权限关系不明晰, 协调配合难度大、效果差。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监督管理, 供电企业一般只检查到用电单位的主配电装置, 对单位内部电气防火不进行检查, 只是在《供用电合同》中规定用户有“安全用电”的义务, 但约束力弱、流于形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可能对所有备案的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电气火灾隐患难以在竣工验收环节被及时发现并解决。公安消防部门受法律依据、技术能力限制, 在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消防监督检查中, 难以对建筑电气防火安全进行实质性的监管。

1.2 违章设计、施工和假冒伪劣电气产品造成大量火灾隐患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 一些新、改、扩建和装修工程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产品选型违反标准规范, 设备选型、线路敷设、防火封堵和散热、隔热措施不当, 电线电缆截面偏小, 不按规定穿管保护, 不同电压级别线缆混放等问题大量存在, 加之设计与使用脱节, 超负荷大量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具, 极易造成绝缘老化、损坏。一些电气产品生产企业忽视产品质量, 市场上频频发现假冒伪劣电气产品, 特别是电热产品缺乏控温、定时关闭机构和阻燃措施。

1.3 使用不当和缺乏安全用电常识, 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

由于终端用户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 不掌握防范电气火灾的常识, 擅自拉接临时线路、随意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忘关电源、误操作导致的电气火灾发生频率较高。2007年12月12日, 广东东莞名典咖啡语茶厅的员工, 在电气线路绝缘损坏的情况下, 盲目合闸送电, 导致短路失火, 造成10人死亡。

1.4 电气火灾技术防控措施滞后

目前, 我国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滞后, 电气火灾隐患排查仍停留在看、摸、闻的较低水平。日本人均用电量是我国的8倍, 但电气火灾只占全部火灾3%左右, 除电气材料及施工质量较好外, 一个重要原因是广泛应用了漏电在线检测技术。1978年, 日本就在《内线规程》 (JEAC80011-1978) 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m2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场所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 对控制建筑电气火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

2.1 完善电气防火法规体系

要抓住当前《消防法》、《电力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正在修订的机遇, 提请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在相关法律增加有关电气防火安全的条款, 明确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 同时, 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着手研究制订我国统一的电气防火安全规范, 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 为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管理、使用的防火安全水平提供依据。

2.2 强化电气防火监督管理

电力、建设、公安消防、工商、商检等部门要切实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环节和电气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强化监督管理。电力管理部门要把电气防火纳入对本行政区域内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监督管理, 电力供应、使用者要按照《供用电合同》约定,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落实电气防火措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从源头预防产生建筑电气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提高在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开业前检查等行政许可环节和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和依法督促整改电气火灾隐患的能力。

2.3 加强电气产品和市场监督管理

质检、工商部门要按照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 质检部门应制订标准, 对其防火性能提出要求, 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的要求, 在生产、流通领域加强电气产品防火安全性能监督管理。依法督促生产单位提高电气产品防火安全性能, 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电气产品。

2.4 积极推广电气防火新技术、新产品

推动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展电气防火基础理念和实用技术研究, 推广早期短路分断、配电装置接点过热报警、非接触红外检测、短路电流抑制、漏电保护等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气火灾的技术, 特别是要在人员密集场所推广普及漏电火灾报警器, 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 及时报警, 有效预防电气火灾。

2.5 培育发展电气防火检测服务组织

电气防火检测, 是对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是否存在火灾隐患的诊断。建筑电气系统及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 决定了要确定电气火灾隐患的类型、性质、部位、程度和危害, 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必须对电气系统实施科学、系统、规范的综合检测。电气防火检测技术性较强, 从事电气防火检测的中介服务组织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从业资格。有关部门应当抓紧制定规范电气防火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资格及其检测行为的规定, 尽快颁布国家标准《建筑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要求和方法》, 促进电气防火检测行业良性发展, 提供优质可靠的电气防火检测技术服务。

2.6 广泛开展电气防火宣传教育培训

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 将预防电气火灾的知识纳入普法、科普教育和义务、学历、职业教育, 广泛宣传防范建筑电气火灾的措施, 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和防控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 剖析典型建筑电气火灾案例, 警示社会单位和群众, 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同时, 劳动和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电工的防火安全技能培训, 减少因电气线路施工、电气产品安装不合格产生的火灾隐患。

结束语

加强建筑电气火灾防控, 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积极推进电气火灾认识科学化、防冶工程化、隐患整改超前化、防范措施系统化和宣传教育普及化, 全面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防火安全性, 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火灾多发势头,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杨在塘.建筑电气消防安全培训读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23-55.

[2]陈南.建筑电气防火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51-93, 43.

[3]张学楷.现行国家电气规范对低压线路电气故障防火保护措施的调整与完善[J].消防科技, 1996 (2) :36-39.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篇9

2010年2月5日下午5时30分,武汉市某居民小区A栋1202室户主下班回家,开门发现室内充满浓烟,但未见明火,主卧室卫生间严重烧毁,所有房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过烟痕迹,于是立即报警。根据现场询问户主得知,该住房装修有半年时间,三个月前入住。所有家具和新购置的家用电器均是在三个月前开始使用的。平时白天家中无人员,无人时窗户均关闭,防盗门锁闭,仅留有电冰箱通电,其余电器均处于关闭状态。火灾发生当天上午,户主于7时30分出门上班,自述关闭了浴室内电灯,但不能确信是否关闭了浴室内浴霸开关。

2 现场勘查

2.1 火灾性质的认定

起火房间所在的建筑四周均为住宅。该建筑为单元式砖混结构。根据现场询问室内平时用火用电情况,可以排除遗留火种起火。起火房间位于该楼顶层,未安装防盗网,但小区治安良好,近期没有发生入室盗窃事件。平时窗户皆处于关闭状态,防盗门锁闭,大门钥匙未曾外借他人。火灾后,所有门窗均保持户主早上离开时的状态,现场没有发现外人强行进入的痕迹。户主邻里关系和睦,未结仇家。因此,初步排除放火可能。结合现场询问和初步勘验,可以排除放火和遗留火种的可能性。由于浴室烧损最重(见图1所示),初步认定该火灾性质属于浴室内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

2.2 起火特征分析

(1)整体呈立体燃烧态势,局部烧毁严重。

室内有大面积的烟熏痕迹,主要烟熏部位为主卧室。卫生间内主要可燃物为亚克力浴缸,其表面材料完全烧毁,只剩下内部不燃石棉材料及主体骨架,且浴缸东侧烧损较西侧严重。东侧墙紧靠浴缸为一木椅,表面烧毁脱落,只剩木支架并已炭化,靠木椅一侧墙面瓷砖脱落后的内墙面有倒“V”字形痕迹。浴缸周围三面墙体烟熏严重,墙面瓷砖几乎完全脱落,露出水泥砂浆层。其中靠窗一侧墙面也发现明显的倒“V”字形痕迹。浴缸正上方吊顶烧损严重,露出木骨架,且炭化程度较深。吊顶处浴霸烧损严重,表面金属外壳烧损变形,嵌在吊顶内部的塑料壳体已烧毁,只剩金属支架和部分部件,且金属部分氧化变形严重。取暖灯泡及照明灯管均烧脱落,仅有电源线将其悬挂在浴霸金属板上。浴霸正下方紧靠浴缸外侧有一防滑垫,基本烧毁,表面覆盖着黑色的燃烧残余物,紧靠防滑垫的浴缸外壁烧熔痕迹也成倒“V”字形,未完全烧毁。

卫生间内侧从上部吊顶到地面的浴缸都严重烧毁,墙面瓷砖大面积脱落,表明火灾时呈现立体燃烧。

(2)烧损程度由内至外逐渐减轻,火势由内向外蔓延。

卫生间内侧的浴缸烧损最为严重,浴缸接触墙面的瓷砖因高温作用全部脱落。以瓷质坐便器为分界线,里侧的浴缸烧损严重,而外侧墙面悬挂的不锈钢卫生纸卷盒,不仅没有烟熏痕迹,而且其露出来的卷纸仍旧保持完好,没有过火及热烟气灼烧痕迹。马桶外侧地面放置的塑料垃圾桶及里面的塑料垃圾袋保存完好,没有烟熏及过火痕迹,说明卫生间整体烧损程度由内至外逐渐减轻,因此,可以判断火势由内向外蔓延。

(3)火场整体温度分布不均匀,呈缓慢升温态势。

卫生间北墙距浴缸1.4 m处有一扇40 cm宽、60 cm高的双层真空玻璃窗,室内玻璃面上有明显烟熏痕迹,西侧内层玻璃已经部分脱落,外层玻璃保存完好,没有明显烟熏痕迹;靠坐便器墙上1.9 m处另一扇宽高均为40 cm的双层玻璃窗,表面有浓重烟熏痕迹,且出现裂痕。从未完全破坏的窗户玻璃、保存完好的卫生卷纸和塑料垃圾桶来看,可以推断起火时现场燃烧温度并不高,没有引起卫生间所有可燃物品的燃烧。但浴缸周围墙面瓷砖脱落,说明局部出现过高温燃烧。这些说明,火灾时卫生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高温仅出现在浴缸和吊顶部位。此外,浴缸上方浴霸连接的取暖灯泡有一只呈向下方熔融的锥形体,有明显缓慢升温变形痕迹,说明火场温度不是迅速升高,而是经过长时间缓慢升温引发立体燃烧。

2.3 起火部位认定

(1)排除卫洗丽电气系统引发火灾可能。

在距浴缸25 cm,西侧墙为一个坐式马桶及卫洗丽,马桶为陶瓷主体不可燃,但上方卫洗丽及马桶盖高温灼烧及炭痕迹严重;卫洗丽的插头仍然插在插座上,且表层有黑色烟熏,但没有高温过火痕迹。马桶靠外侧塑料垃圾桶及墙面上悬挂的卷纸保存完好,没有高温过火和烟熏痕迹。

拆下马桶上的马桶盖及卫洗丽,发现马桶盖有严重烧蚀痕迹,表面毛绒垫靠浴缸一侧严重炭化,另一侧尚有部分保存。卫洗丽控制开关板有高温烘烤变形痕迹,从外部看不出开关状态。

从卫洗丽烧蚀露出的导线来看,塑料外壳烧蚀严重,内部导线绝缘皮保存完好,局部导线呈现外部高温作用熔化痕迹,而不是由导线内部过热引起的绝缘皮内焦熔痕,说明外来热源从外部烧到内部。截取部分卫洗丽上裸露的金属导线丝观察,没有发现火烧熔痕和短路熔痕。从而排除卫洗丽及其电气系统引发火灾的可能。

(2)排除主卧室空调机引发火灾的可能。

浴室外的主卧烟熏严重,烟气层低至离地面不到1 m,靠窗户的空调室内机被热烟气灼烧严重,表面塑料外壳有高温变形痕迹;其他房间依照与起火房间相距距离由近至远,烟熏程度由重减轻。由空调机外壳的灼烧痕可看出是由外部热烟气作用形成,而非空调自身故障起火。且主卧室内空调机离浴室间距离约为7 m,主卧内可燃物没有从空调机向浴室燃烧蔓延痕迹,从而排除主卧室内空调机引发火灾的可能。

(3)浴霸烧毁严重,呈缓慢升温及高温燃烧痕迹。

由浴霸残留部分可见,其嵌在吊顶内部的塑料外壳已经完全烧毁,表面的金属外壳已经烧毁掉落。两只取暖灯泡表面烟熏严重,一只破裂,另一只因高温变形呈锥形状。灯管表面有烟熏痕迹,一端破裂。两只电动马达嵌在壳内,电热片及散热丝已经掉落。

(4)浴霸开关损毁,无法分辨其开关状态。

洗漱台、镜子及存物柜均有严重烟熏痕迹,旁边靠墙一侧的开关受高温变形严重。控制浴霸及照明灯的开关已经严重变形,看不出开关状态。

(5)防滑垫烧蚀坑洞呈高温物体滴落燃烧痕迹。

提取防滑垫燃烧残留物,发现防滑垫上有大块烧蚀的坑洞,正对上方吊顶的浴霸,紧靠浴缸一侧烧蚀严重,并在相邻浴缸壁上形成倒“V”字形低温燃烧熔痕。并在防滑垫残体上发现部分电线内芯及浴霸上脱落的散热片,该散热片有严重高温金属变色痕迹及高温熔痕。

根据以上痕迹特征可以得出,该火场起火部位在紧靠浴缸外壁的防滑垫处,从该处缓慢升温燃烧至浴缸外壁并向两侧蔓延。但由于该处没有火源和电气设备,火场中最初的起火点不在该处,目标锁定在防滑垫正上方的浴霸。初步判定是由吊顶上浴霸某部件故障引发高温燃烧,燃烧中的高温物体掉落到防滑垫上,引起防滑垫及相邻可燃浴缸表面缓慢升温燃烧,最终火势蔓延至整个浴缸,并产生大量热烟气,造成火灾事故。

2.4 认定起火点

浴霸整体过火后,面板及塑料外壳已经完全烧毁,只剩下一块固定在吊顶骨架上的金属主板,及上面残留的部分部件。

(1)两个灯泡残体。两只灯泡都已破损,靠发热片一侧的灯泡有明显的缓慢升温受热变形痕迹,另一侧灯泡上内外两面烟熏痕迹均较严重。

(2)浴霸上的照明灯管一端有破损,表面有烟熏痕迹,灯管接头处完好,没有高温熔融及通电过热痕迹。灯管槽表面有烟熏痕迹,靠吊顶一侧壳上有熔融物痕迹。灯管与浴霸相连的导线绝缘皮有受热熔痕,内部导线没有熔痕。两个电动机表面都有烟熏及高温变色痕迹。镇流器与浴霸的接线完好,但表面烟熏严重。

(3)浴霸残存有通风换气用和吹热风用的两部小功率电动机。将电动机拆卸开发现两个电动机内部线圈绝缘皮均为外焦,呈外部过热灼烧痕迹,属于火烧毁坏。

(4)发热片完全烧毁,只剩一层金属散热片,并且有严重的金属受高温变色变形痕迹(见图2所示)。

通过上述专项勘验,排除灯泡、灯管和电机过热起火的可能,因此,初步认定发热片为起火点。故将残存发热片提取封存作物证鉴定分析。

3 模拟实验与物证鉴定

3.1 实验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利用扫描电子束从试样表面激发出各种物理信号,将信号调制成图像信号后成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对火灾现场中遗留物的痕迹进行检验、观察和分析,根据其显微形貌特征,鉴别火场中残留物的性质和形成原因。

3.2 实验方法

在市场上购得与火灾现场同型号的浴霸,模拟正常使用状况,将其暖风控制打开通电,每天通电4 h,每小时间隔15 min,共将其通电28 h,基本达到起火浴霸故障前的使用状态。取下整块发热片,并取其中一块标号①,作为正常通电的对照样品。再取其中一块标号②,作为火烧对比样品。取一段火场中收集的发热片物证为标号③,作为鉴定样品。

将②号发热片放置煤气炉火焰上方火烧15 min,观察其火烧形态变化等现象并加以记录,待其冷却。

将①号②号③号样品各取小块断面三块,放置在金属托盘上,准备进行扫描电镜分析。

将载满样品的金属托盘放入样品仓,对每一个样品放大100倍、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进行扫描分析,并将照片分别标号保存。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3~图11给出了3种样品断面分别放大100倍、500倍和1 000倍后的SEM照片。

根据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中的SEM微观形貌分析法,对照电阻器残痕微观形貌的鉴别标准,对上述扫描结果分析如下:

样品①正常断面:金属韧窝较密集较规则,韧窝间排列较紧密,韧窝孔洞较大,层次感明显。

样品②火烧断面:金属韧窝较稀疏不规则,韧窝间排列杂乱不紧密,韧窝孔洞较小,没有明显的层次感;金属膜断裂烧蚀,其断口并非沿电阻截面均匀分布,存在局部开裂现象。此微观形貌特征是属火前处于断电状态。

样品③火场物证断面:金属韧窝不规整,韧窝间排列较紧密,韧窝孔洞有大有小不规则,有一定的层次感;表面金属膜断裂,断口沿电阻截面均匀分布,断口附近有金属膜喷溅痕迹,颗粒均匀分布在熔化区内。具有此微观形貌特征是电阻器在通电状态下自身发生故障。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以认定,火场中收集的发热片残体是在通电状态下自身发生故障。

为了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在放大1 500倍的条件下,对直接火烧试样断面和火场物证样品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见图12、图13所示)。

对比扫描结果可以发现:直接火烧的发热片表面形成的块状氧化物较小较少,而火场物证表面形成的块状氧化物较大较多。这一微观形貌表明,火场中通电过热的发热片受热温度远高于直接经火烧的发热片,高温氧化程度远高于直接火烧。这进一步证明,从火场中提取的发热片是经长时间通电高温作用形成的。

因此,可以确定浴霸内提供暖风的加热片与紧邻的可燃面板为起火点。

4 结 论

通过现场勘验、模拟试验和物证鉴定分析,可以确定该起火灾是由于浴室浴霸内部用于提供暖风的发热片故障,在吹风电机未启动情况下,长时间通电,导致发热片过热产生高温,引燃浴霸机体的可燃外壳着火。被引燃的高温部件掉落在正下方的塑料防滑垫及浴缸上,点燃浴缸表层的可燃亚克力材料,引起火势蔓延,形成火灾。

从上述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浴霸作为大功率家用电器,由于内部有发热体,而面板又具有可燃性,故障时存在火灾风险。因此,浴霸内应安装过热断电保护装置,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此外,以亚克力为表层材料的浴缸,在高温作用下也具有可燃性,值得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胡建国.火灾物证技术鉴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郭素枝.扫描电镜技术及其应用[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杨隽,金河龙.根据金属被烧痕迹判定起火部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19(2):58-60.

[5]朱明华.火灾原因调查方法及应用[J].武警学院学报,2007,(4):67-69.

上一篇:公众需求角度下一篇:科研实践的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