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防范

2024-08-30

电气火灾防范(精选12篇)

电气火灾防范 篇1

电引起火灾通常是以异常高温, 电弧 (电火花) 的形式出现, 其发生又是复杂而多样的, 一般可归纳为短路、连接不良和电气装置布置不当三类起因, 下面将依次进行介绍。

1 短路起火

据统计短路引起的火灾占电气火灾的多半, 防短路起火是防电气火灾的重点。电气线路发生短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机械损伤, 线芯外露接触不同电位导体而短路, 如线路布设时过低或未用套管、线槽等外护物体做保护, 受到外物体碰撞挤压时因绝缘损伤而发生短路。二是电气线路因为过热、水浸、长霉、阳光辐射等的作用而导致绝缘水平下降, 在电气外因的触发下, 例如受雷电瞬态过电压或回路暂时过电压的冲击, 绝缘被击穿而发生短路。在这些原因中以过热导致绝缘劣化为最多见。使绝缘过热的热源有外部热源, 例如距电气线路过近的暖气管道、高温的炉子等;也有内部热源, 那就是电气线路过载温升过高的线芯。这两种热源引起线路短路的后果是一样的。

短路的起火有金属性短路起火和电弧性短路起火两种情况。当不同电位的两导体接触时, 短路电流可达线路额定载流量的几百倍以致上千倍, 如果短路防护电器失效拒动 (例如熔断器误被铜丝或铁丝代替, 断路器失效等) , 短路状态持续。以PVC绝缘为例当线芯温度超过355℃时, PVC绝缘分解出的氯化氢将因剧烈氧化而燃烧, 这时沿线路全长线芯烧红, PVC绝缘也自然而形成一条“火龙”, 酿成火灾的危险极大。虽然金属性短路起火危险性大, 但是只要按规定要求安装短路防护电器, 并保持其防护的有效性, 这种短路火灾是不难避免的。当电气线路的两线芯相互接触而短路, 线芯可能会溶化成团, 当两溶化团收缩脱离时可能建立电弧。又或者是线路绝缘水平严重下降, 雷电产生瞬态过电压或电网故障产生的暂时过电压可能会击穿已经劣化的线路绝缘而建立电弧。这种电弧性短路的起火危险远大于金属性短路的起火危险, 这是因为电弧具有很大的阻抗和电压降, 它限制了故障电流, 使过电流防护器不能动作或不能及时动作来切断电源, 使电弧持续存在, 而几安的电弧的局部高温可达2000~4000℃, 足以引起邻近的可燃物起火, 电气短路火灾大多是电弧性短路引起的。对电弧性短路起火的防范一直是个国际难题, 而我国目前也只能靠生产某一类电器具专用的电弧断路器来防范。

2 连接不良起火

有很多的电气火灾是因为导体的连接不良引起的, 常见多发的连接不良起火为铝线连接不良和插头、插座连接不良的起火。因为, 在导电上的性价比较高, 铝线的应用在我国十分广泛, 但我国在铝线的敷设施工中, 特别是小截面的铝线敷设施工中, 却不够重视铝线的连接质量, 导致铝线连接起火事故屡屡发生。而由于铝线本身表面易在空气中氧化, 比铜大39%的膨胀系数和易被电解腐蚀等特性也使铝线起火的危险远大于铜线。所以在住宅和某些重要场所设计时, 严格规定必须采用铜线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插头和插座, 如是在墙上安装的固定插座, 若产品合格的话一般都不会发生电气火灾。大量的插头、插座火灾发生在用户加接的不正规插头、插座板上。一般的老百姓因为对电气知识了解不多, 当不够插座时就随便在一些小店买一价廉质次的插座板然后就在其上连接多个用电器。而这种插座板在使用时, 往往和接在上面的插头接触面积和压力都不够, 容易出现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而导致高温和打火, 特别是在电气负荷大时很容易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3 电气装置布置不当起火

电气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如果设计时布置不当, 离可燃物太近, 即使没有发生故障, 其正常工作时的高温或电火花也可引燃起火。我们常见的电气设备高温源是电灯泡。100W白炽灯的玻璃壳表面温度可达到220℃, 而我们平时常用的纸的燃点是130℃, 棉的燃点是150℃, 布的燃点是200℃, 所以如果电气照明设计中将大功率的灯泡布置得太靠近可燃物, 则烤燃起火的危险是很大的。有一些家庭或宾馆设计时在衣柜内安装照明灯泡, 则要注意防止灯泡热量烤燃衣物起火。为此必须在衣柜门上安装连锁开关, 在关上衣柜门时切断柜内照明电源, 以防柜门关闭后灯泡热量积蓄引燃衣物起火。

以上所述是因电气原因的起火及其一些防范措施, 但是电气火灾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一旦发生电气火灾, 因电气线路绝缘大多不是难燃物, 火势可沿线路绝缘蔓延从而扩大成灾, 因此防范电气火灾沿线路蔓延是防电气火灾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面是在电气安装中这一措施的要点:

⑴当电气线路通过墙、地板、天花板、屋顶等建筑结构件时, 其穿过的孔洞应按这些构件等同的耐火水平予以封堵。

⑵敷设电气线路的套管、槽盒、空气绝缘封闭母线槽等穿过结构件时在其内部也应进行封堵。

⑶上述电气线路的管道、槽盒等, 如果其内部空间截面积不大于710平方毫米时, 一般不需要作内部封堵, 因进入管槽的空气量不足以维持线路绝缘的持续燃烧。

总的来说, 电气火灾虽然不可以完全避免, 但是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电气知识, 不私自乱拉乱用电源, 不使用劣质产品, 能按照电器的相关说明来使用, 那么一般都是不会发生电气火灾的。●

摘要: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同时, 因为火灾而引起的后果也越发严重, 每一起火灾都直接或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损失和精神压力。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很多, 电气火灾可说是其中的主因之一, 因此了解电气火灾的起因, 在电气设计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消除电气灾害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气火灾,起因,防范

参考文献

[1]王厚余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气火灾防范 篇2

农村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农民的消防意识淡薄,电气设计不当,安全用电设备缺乏,电器产品质量差,导致农村电气火灾十分突出.在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广泛开展电气防火宣传教育,规范电气线路设计安装,加大电气线路检测力度和普及电气防火设备,强化用电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预防为主,多管齐下,有效遏制农村电气火灾多发的势头.

作 者:杨纪恩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38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12)分类号:X4关键词:农村 电气火灾 原因 措施

谈高层建筑电气的火灾防范技术 篇3

关键词漏电;过电流;火灾防范与监控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222-01

1高层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及特点

对高层建筑电气火灾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和特点:一是高层建筑配电系统复杂、配电线路多、分布面广、连接点多,隐蔽部位多不易发现和监督,致使有些隐患能得以存在;二是施工或使用不规范,包括私自改动配电线路或更换线路保护开关,使配电线路长期在过负荷状态运行;三是配电系统保护不完善,不能进行有效防护;四是使用劣质产品或易燃材料;五是火灾蔓延迅速、扑救与人员疏散困难。因此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从技术的角度进行防范,对高层建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关于执行标准

在高层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除应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規范》(以下简称高规)外,还应对照GB13955-2005《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执行。因为GB13955-2005提出的“电气火灾防护”的要求,其技术层面的一些规定是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关于设置场所

高规第9、5条对设置场所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未能具体,在执行中可能引起争议。本文认为对高层住宅因无人值班,采用漏电保护开关进行防护即可,没有必要设置系统型漏电火灾报警装置。防范的重点应是高层公共建筑,因此本文建议,在下列公共建筑中设置系统型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①商场、超市、卖场、室内用品批发市场、剧院、电影院、体育馆、餐厅、酒店、歌舞厅、旅馆、医院、展览馆、广播电视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证券交易厅、综合楼、可燃品仓库。②需要大量二次装修的其他公共建筑。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4监控内容与监控范围

1)监控内容。“高规”要求能探测漏电流和过电流。根据电气火灾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配电线路火灾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初期很难被发现,有些直至酿成火灾后才得以暴露。这给管理带来了难度,只有从技术的角度进行防范,才能减少或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因此在配电线路中设置漏电防火保护是必要的。但是对有些场所或系统,也应对其电流进行监控,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某些用户的不规范用电行为,防止因此而引起的火灾,使监控内容更全面。

2)监控范围。“高规”未能明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置在哪些配电系统中,或设置在配电系统的哪些部位。高层建筑中有较多配电系统,本文认为主要应在公共建筑的照明与插座供电系统进行设防。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二次装修的公共建筑,其照明与插座线路施工的规范性往往难以控制,隐患很难发现,应是监控的重点。另外对那些配电系统可能改动且不易监督,或使用用电设备可能很不规范的公共场所,也应是监控的重点。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要求当重要用电设备过负荷时只作用于信号;GB13955-2005 则要求对公共场所的应急照明、通道照明,公共安全用电设备,消防电梯、消防水泵等不允许停电的设备,设置报警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因此可同时利用该系统对上述内容进行监控,将信号送至值班室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5设置方法

1)应采用分级保护。GB13955-2005 要求漏电火灾应采用分级保护;“高规”9、5、2、1条要求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高规”9、5、2、3条还要求切断漏电线路的电源。综上,为减少故障停电范围,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及时发现隐患部位,建议以楼层、防火分区或重要场所、部位为故障点,进行分级保护。

2)保护上下级的配合。采用分级保护可避免故障范围扩大,但应使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协调配合。为实现上下级之间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选择性,根据GB13955-2005上下级的漏电动作电流应满足下式要求:I△ne1=KI△ne2 式中:I△ne1—上一级保护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ne2—下一级保护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K—可靠系数取2,根据GB13955-2005第5.7.4条要求,上下级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差应≥0.2S。只有同时满足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才能使系统具有选择性。

3)切断电源还是报警。设置配电线路火灾防范与监控系统,不但可以对配电线路进行监控,也可以对配电系统的空气断路器进行监控,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当配电线路发生漏电故障或过电流时,是切断配电系统电源还是作用于报警,应区别对待。

“高规”要求要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本文认为不应一概而论。如发生漏电故障时,突然切掉电源会造成经济损失、秩序混乱,则应以报警为主。因为从发生漏电故障到形成火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去检查处理。即便对不重要配电系统,也不宜一律作用于跳闸。查IEC60364-4-482“火灾防护”标准和GB13955-2005,称可作用于跳闸或报警。因此应根据场所性质,负荷的重要性区别对待。

“高规”未明确过电流时是否作用于跳闸,本文认为对过电流也应以报警为主,跳闸为辅。因为设置漏电保护系统,不是为了取代空气断路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对配电系统进行监控。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对配电线路火灾防范与监控系统,应以监控报警为主指令跳闸为辅,并建议根据以下情况选择动作方式:①当发生漏电故障时。无人值守场所的场所,如必须设置系统型电气火灾防范与监控装置,其各级漏电动作时间宜适当延长,以避免瞬间漏电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误动;有人值守场所的各级保护宜作用于信号,仅对检修困难的场所,可经延时后作用于跳闸;对重要的场所、重要的用电负荷,如突然停电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或后果,应作用于报警。②当发生过负荷或短路时。配电线路火灾防范与监控系统对过负荷、短路应以报警为主。在发生上述故障时,若配电系统断路器不动作,可由其发出指令使断路器脱扣。若断路器不能跳闸证明已故障或损坏,监控系统检测到此情况后,可指令上一级断路器跳闸。

6关于产品选用

在现有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用来作为系统型火灾监控,虽然持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但不能说明一定是系统型产品。系统型产品各级保护的动作时间与动作电流应可调,以便实现选择性要求,否则可能造成配电系统不能投入运行。有些产品功能繁杂,同时设有过压保护、欠压保护、雷电保护,这在愿望上是好的,但应同时通过消防、配电、雷电等部门的检测,才可以宣传和应用。另外对有些场所、部位其产品的附加功能可能是不适宜的,甚至是危险的。

设置漏电保护系统,不是为了取代空气断路器,在功能上不应重复罗列,否则不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可能因动作不一致而产生矛盾。诸如此类,一个产品不应包罗万象越俎代庖,应由设计根据需要去选择。

浅析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篇4

改革开放, 国家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其中, 电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电能的使用已经深入到千家每户, 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工程建筑中, 电能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电气功能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留下了许多容易产生事故的安全隐患。如何在建筑电能方便使用的同时, 又不发生火灾事故, 成为工程建筑者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1 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

大多数建筑电气系统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在商场, 写字楼等大型建筑中, 存在很多可能引发火灾的电气设备, 本文主要从工程实际中, 最容易引发火灾的线路问题和照明设备问题进行细仔的分析。

1.1 建筑电气短路故障火灾防范

(1) 电气设备线路短路。短路就是常说的连电。是指复杂的电路设备连接中, 出现不同向的金属性导线相连的现象。当线路出现连电的时候, 会造成电流剧增, 远远超出正常的工作电流。电气设备经过高附电流的不断加温, 直至造成与之接触的可燃物燃烧, 短路造成设备高温的情况, 往往出现在设备连接处或电阻较大处, 因此必须做出有效的防御。

短路是建筑电气设备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1) 设备材料老化。例如, 电气设备绝缘材料选择不当, 安装、维护不到位。位置选择不合理等都很容易造成材料老化发生短路。 (2) 自然环境影响。例如, 在雷雨季节, 大风天气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很容易造成电杆折断, 线路断线的情况, 并且在冬季, 严寒会使通电线路表层覆冰, 也很容易造成断线。 (3) 人工错误操作。例如, 工作人员没能排除其接入线路或设备接地线, 关闭电源与负载等。 (4) 无法避免的外部因素破坏。例如, 挖沟损伤电缆, 鸟兽风筝跨接在载流裸导体上等。

(2) 电气线路短路采取的措施: (1) 各个施工单位必须根据《电气设计规程》的要求, 安装使用电气线路, 并做好维修防护工作。 (2) 检查好线路绝缘材料的老化, 根据线路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 按时对线路的绝缘材料进行细致的检查、维护。 (3)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选取, 对电气设备线路中的导线和电缆等通电器材均使用国家认可, 质量有保证的材料。 (4) 增强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 避免不相关人员对线路的拉扯和操作。

1.2 线路长期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工作

(1) 线路的高负荷运行。线路过载, 是指线路的实际通电量超过了设备本身所能承受的通电能力。电气线路出现过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导线截面积不足, 造成了实际负荷大于导线的正常负荷, 也可能是线路中使用了过大的电气设备造成的。

(2) 防止电气线路过载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应该对线路敷设做出准确的负荷计算, 导线的横截面的选择应尽量使用铜线。 (2) 尽可能采取穿管敷设的电线铺设, 使用阻燃材料, 消防用电应采用穿金属管, 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布线线槽保护模式。 (3) 使用具有耐热、绝缘性能的导线 (如玻璃、石棉、瓷珠等护套导线) 。

2 重视建筑电气照明的火灾防范

大大小小的建筑体中, 电气照明成为整个建筑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照明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不当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建筑电气照明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而散发出光源。照明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 会制造出大量的热量, 导致较高的玻璃灯泡, 灯具, 灯座及其他表面温度升高。另外, 照明电器的品种极多, 各自的线路也都不同, 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给建筑物带来了巨大的火灾隐患。

2.1 照明电气触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1) 照明设备具与可燃材料的消防安全距离不够。在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中会出现, 有个别单位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照明设备, 安装功率过大, 一些地方使用电源的照明设备不注重安全防护, 例如室内集贸市场, 商场, 商店, 仓库电气照明电器乱拉乱接现象, 灯具的高温表面可燃物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的, 高功率的照明设备表面温度可以很容易可燃物质的自燃。

(2) 电气照明设备散热、冷却措施不规范。竣工验收的建筑消防电气照明系统的质量检验, 人们常常发现, 一些单位的照明电器绝缘, 冷却, 施工中的防火措施不到位。

(3) 电气照明器具的安装, 破坏了顶棚的防火设施。一些业主和单位都喜欢在顶棚上安装各式各样灯具, 一方面增加房间设计的美感,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房屋的光亮度, 顶棚装灯必须要打孔, 在发生火灾的时候, 烟雾和火焰就会从这些空洞中不断向上蔓延, 造成火势扩散。

2.2 防止建筑物照明电器火灾措施

(1) 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和环境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灯。

(2) 照明的过程中, 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能量的损失导致电器表面的温度升高。因此, 在选择灯具的时候, 要考虑使用中所处的环境和可能带来的危险性, 在安装的时候, 尽量避免灯具与可燃物的接触。

(3) 尽量选择耐高温不易燃烧的基座, 使用不易产生高温的灯具。安装过程中应该注重隔热处理措施, 尽量使用冷光源。

(4) 镇流器和灯管彼此之间的电压与容量应保持一致。在安装中选择合适位置或者使用通风散热工具, 避免镇流器与可燃物的接触。

(5) 使用表面温度过高的灯具时, 必须对灯具正面和散热孔进行防护网或挡板的安装, 避免因温度过高造成灯具爆裂时, 高温灯丝四处飞溅带来的危害。

(6) 霓虹灯的使用特别强调散热问题。使用霓虹灯, 大多是要求灯具的长时间工作, 因此对霓虹灯的电压要求较高, 很容易造成高温现象。安装霓虹灯使用的手柄和底板, 都应使用非可燃材料, 必要时要进行阴燃处理。当霓虹灯变压器安装在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位置时, 应设立防护措施。

(7) 要避免在灯光装置区域于空中移动物品的接触, 例如:旗帜、彩带、横幅等。

3 加强建筑电气的监督管理

国家对建筑电气项目工程的实施, 有着严格的条例规范要求。然而, 目前参与工程建设的人们, 对建筑电气安全性往往认识不足。因此, 在实际中很难完全到位。当前的首要任务, 还是要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并建立更为完善、具有实际应用的安全责任制度。发动建筑施工单位积极配合, 减少火灾的发生。建筑电气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建筑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安全技术条件: (1) 避免人身与带电设备的接触。 (2) 设备通电结构之间与地面保持足够的距离。 (3) 对高压电气设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4) 低压电力系统要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5) 对用电设备的使用位置做出安全标志。

(2) 提高建筑物的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1) 确保每位操作人员的专业性, 非专业性和没有经验的人不能上岗。 (2) 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规定。 (3)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保证管辖区的安全。 (4) 最好本职工作并善于记录总结, 及时、准确地汇集实际情况。 (5) 施工前应保证线路的正常操作, 避免危险作业。 (6) 加大宣传, 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消防意识。

(3) 掌握容易造成设备起火的操作重点。切断电源往往是人们发现火灾后作出的第一反应。正确切断电源的操作是: (1) 开关设备的能力降低是由于起火后的受潮和烟熏引起的, 所以拉闸的最好工具是绝缘。 (2) 要避免引起弧光短路时, 高电压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 应高压先操作断路。 (3) 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去切断电源。 (4) 不同的电位选择不同的剪短电源的位置, 剪短位置应该选择电源方向最接近的位置, 防止电源切断后的事故发生。

4 结语

火灾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作为工程建筑, 亲临工程建设第一线的施工企业, 一方面培养防火专业的技术人才, 严格掌控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另一方面增加消防建设的防护技术措施的投入, 引入先进的防火管理模式。通过工程参建各方的的紧密配合, 重视防火措施现场的有效落实, 才能真正减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到工程建设到那, 就保那里一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晨光, 吴春扬.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2]薛国峰.建筑中电气线路的火灾及其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4)

[3]陈永赞.浅谈商场电气防火[J].云南消防, 2003 (11)

浅析电气线路火灾的防范与对策 篇5

随着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电气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电已成为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一条小小的电气线路已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重要纽带。但人类在成功利用文明成果的同时,它的危害性也随之产生,电网的改造、电气产品的使用等,由于一些确定或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电气火灾的大量发生,已逐步成为我们生活、生产当中的一大隐形杀手。据统计,2002年,江苏省共发生火灾14706起,直接财产损失4666〃9万元,其中,因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693起,直接财产损失1271〃8万元,分别占火灾总数的28%、28〃9%。大量的电气火灾事实证明,电气线路的火灾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电气线路诱发火灾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作一初浅分析。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因素

1、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存在违章操作及无证操作现象。大量的火灾事实表明,一些场所和单位在安装和施工电气线路时,没有按照电气线路施工安装的操作规程和要求,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导致用电负荷超过设计容量,造成“小马拉大车”现象,而发生火灾。特别是在一些宾馆、超市、学校等公众聚集场所,业主为图一时方便,随意拉接临时线路,由此而引发的火灾更加普遍。同时,一些从事电工作业人员素质较低,有的甚至未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无证上岗作业。缺乏基本的电气安装知识,留下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如:一些电工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气线路时,未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当发生漏电时导致熔断器或空气开关不动作,而产生大电流,导致线路过热而发生火灾。另外,一些电工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常识,违章在零线上设置熔断器而发生火灾。如:2002年11月12日,某政府机关通讯机房由于施工人员在零线上设置熔断器,因用电负荷增加,使得该熔断器断路造成回路高电压引发火灾,烧毁1台成控机,损失数万元。

2、缺少对电气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管理

据了解,一些地区和单位虽已建立了三级供电网络,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对电气设备检查的多,而对电路线路却不能按照规定的要求、时间、内容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当线路出现故障和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通过对电气火灾事故分析,一些线路由于检查维护不到位,特别是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火灾的机率相当突出。一些老建筑,平时缺乏必要的检修和更换,加之电气设备的高负荷运行,导致电气线路破坏、漏电等现象,久而久之,造成电气线路打火短路而发生火灾。同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还发现用户与供电部门在线路的检查和维护上存在脱节现象。一些用户与供电部门虽然建立了用电合同或协议。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进行配合协调,造成日常用电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脱节。一方面供电部门对用电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用户缺乏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造成了用户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很好的予以处理。另一方面,一些用户对用电中出现的问题,要求供电部门给予解决,但供电部门往往只负责公用线路部分的维护管理,对电表后的线路不能主动地到现场去解决,这也是发生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

3、电气线路的选型不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电气线路的安装和选材,应根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电气设备选用不同的电气线路。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一些用户一味考虑经济效益,在购买电气线路时,只图电气线路的价格便宜,而购买无生产厂家、无标号、无出厂日期的“三无”产品,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电气路线火灾的预防对策

1、加大电气线路的检测力度。公安消防机构监督人员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应充分发挥电气检测中介组织功能,对有关单位和场所安装和使用的电气线路要定期进行检测。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公众聚集场所在开业前必须经电气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其开业。同时,对在用的公众聚集场所应建立定期的电气安全检测制度,这样既能及时发现电气线路的老化、损坏、乱拉乱接等现象,又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建立用户与供电部门良好的协作关系。作为用户来说,对供电部门安装的电气线路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的设计、敷设功能,并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供电部门,以便及时修复,确保安全使用。对于供电部门来说,应严格按照有关用电规定进行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维护保养,并要认真履行合同或协议中的条款内容,除了定期对公共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外,还要不定期的上门为用户提供安全用电管理维护方面的服务,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及时予以消除,减少双方在用电管理中的责任纠纷,维护各自的利益。同时,用电单位和场所应选用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人员作为电工操作人员,并经相关部门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

配电系统故障与防止电气火灾 篇6

一、低压接地故障的概念及危害

低压接地故障是指相线与地或与地有连接的导体之间的短路。这些导体包括PEN线;PE线、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敷设的建筑物构件等金属导体,它不包括相线与N线之间的短路,故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称为接地故障以区别于一般的单相接地。如果设备外壳未作接地或接地不良,当设备绝缘破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经设备与地面的自然接触电阻和电源的接地极电阻流向电源中性点。因自然接触电阻很大,故障电流很小,不足以使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等电器保护动作,而使接地故障点发生的电火花或是弧得以持续存在,引燃附近易燃物,酿成火灾。接地故障的特点是平时隐患不易察觉,一旦引起火灾,往往故障是一处,起火点是另一处甚至多处,使得火灾较其他电气火灾更严重。

二、接地系统接地形式及防火安全程度

低压配电系统按系统的接地形式可分为如下四类,其防火安全程度不尽相同。

2.1 TN-C系统

如图1所示,此系统保护导体PE线与中性线N线合二为一成PEN线,是原来最广泛应用的方式。但PEN线通过不对称正常单相负荷电流及三次谐波电流时,其在PEN线上产生的压降将加载在PEN线连接的用电设备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当发生PEN线断线或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将产生更高的对地故障电压。同一系统的PEN线是相通的,某一处的故障电压可沿PEN线窜至其他场所,就可能出现一或多处起火情况,所以仍然很不安全。

因此,在相负荷基本平衡的一般企业,无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可采用TN-C系统,而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工业企业以及井下等特殊场所则推荐采用以下系统。

2.2 TN-S系统

如图2所示,在此系统中PE线与N线是分开的,PE线不通过正常负荷电流,所以PE线和设备外壳不带电位,只在接地故障时才带电位。在保证接地保护动作可靠的前提下,在有爆炸危险的电气装置(矿井除外)的中性点设备接地系统中采用TN-S系统。因此,TN-S系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宜用于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现在新的高层建筑及居民小区已广泛采用此系统。

2.3 TT系统

如图3所示,此系统设备金属外壳用单独的接地及接地极,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这一IT系统有本质区别。正常工作时设备外壳是地电位,不可能产生电火花或电弧,同时各设备金属外壳各用自己的接地极,PE线都不连通,杜绝了危险故障电压沿PE线窜入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但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设备接地极电阻和电源接地极电阻,因而故障回路阻抗较大,故障电流比TN系统小,需要装设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的漏电保护器,这是它的缺点。随着高灵敏漏电保护器的不断问世,克服了过去TT系统保护不可靠的问题。

2.4 IT系统

如图4所示,此系统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阻抗接地),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为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故障接触电压不超过50V,不会产生电火花或电弧,故一般场所不要求切断故障回路,只需及时消除故障回路,所以IT系统多用于煤矿等对防火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但它不宜配出中性线,以避免故障无法检查。另外,此系统对电压设备耐压要求也较高,这是它的缺点。

三、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的措施

3.1 火灾(爆炸)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

除生产上有特殊要求的以外,一般环境不要求接地(或接零)的部份仍应接地(或接零)。例如,在不良导电地面处,交流380V及其以下、直流440V及其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交流127V及其以下、直流110V及其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还有安装在已接地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以及敷设有金属包皮且两端已接地的电缆用的金属构架均应接地(或接零),而且所有接地(或接零)要有整体性连接。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与保护接地线分开,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有短路保护元件,并装设双极开关同时操作相线和工作零线。

3.2 重复接地及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有总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电位连接两种。总等电位连接是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将PE线、接地干线、总水管等相连接。而将用电设备与邻近的水暖管道、建筑构件和电气设备外壳直接连接,形成局部的等电位为辅助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由于设备外壳和装置外导电部分以及地面的电位同时提高,降低了接地故障时的接触电压,减少了因打火或电弧引起的火灾事故。

3.3 TN系统必须安装牢固

就防火而言,TN系统的程度较差,但它的故障回路阻抗较小,故障电流大,保护电器动作灵敏简单,所以是我国一般场所广泛采用的接地系统。对于TN-C系统,如果PEN线不牢固,发生断路,若断在三相电路的主干线上,断开点后因三相负荷不平衡,负荷中性点将偏移,造成各相电压大幅度偏高或降低,从而损坏用电设备;若断在单相线路上则220V相电压将通过设备内线组延伸到设备外壳上,造成更大的火灾和电击危险。因此,按机械强度要求选择导线截面。架空线路不应采用单芯铝线,而应采用铝绞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35m2,引入线截面积不小于10mm2。不论导线材质,建筑物内敷设PE(PEN)线最小截面积在套管时均为2.5mm2,不套管时均为4mm2。不论相线截面积为多少,主干线路的PEN面积不应小于10mm2。

3.4 接地回路保护设置

(1) N系统中,如PEN线(TN-C系统)或PE线(TN-S系统)截面积过小,线路保护电器往往不能保护它。当通过大接地故障电流时,引线可能烧至炽线以至熔断,很容易引起火灾。故IEC标准规定,为了保证PE(PEN)线短路时的热稳定,P≤E(PEN)线最小截面积应如下表所示。

(2)低压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的选用:①TN系统。根据TN系统特点,TN系统的地故障多为金属性短路,故障电流较大,可利用原来做过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的过电流保护电器(如熔断器、低压断路器)兼做接地故障保护;若线路较长、导线截面积较小,经计算,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满足切断接地故障电路的时间要求时,则应采用带接地故障保护的断路器或漏电保护器,此时需设置专门的PE线。②TT系统。TT系统的故障电流较小,过电流保护常难满足灵敏度要求,因此在TT系统中推荐采用高灵敏度漏电保护器作为接地故障保护。③IT系统。如前所述,盯系统因中性点不引出,只需发出信号及时消除故障回路就可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电气火灾的防范及安全检测(上) 篇7

1 我国的电气火灾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来的强劲发展, 各种电气设备越来越多地步入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近10年来我国电力的使用得到了高度普及, 城市普及率达100%, 农村达95%以上。与此同时, 电气火灾也与日俱增, 一些企业、家庭由于设备、电器用电所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层出不穷, 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据消防部门统计, 城市因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数量在各类火灾事故中高居首位, 约占火灾总数的50%, 所造成的损失占火灾损失的60%以上,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我国电气火灾的形势是严峻的, 这固然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电气火灾发生的比率较高。从日本的统计数字看, 电气火灾数只占该国火灾总数的2%~3%, 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排位是第8~9位;美国电气火灾发生比率也不突出。而电气火灾在我国总火灾数中占的比率相当大, 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面临的电气火灾形势很严峻。因此, 开展电气防火检测工作非常必要, 通过电气防火检测, 及早发现电气火灾隐患, 减少电气火灾损失, 就显得尤为紧迫。

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学现象, 采用先进的技术仪器设备, 结合传统的检查方法对电气设施进行全方位的量化检测。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危险程度及其准确位置, 并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从而消除隐患, 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众所周知, 电气火灾隐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潜伏期, 肉眼检查往往难以发现,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可操作的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方法、手段和法规, 并成立相应的专业检测机构。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其技术法规已相当完善。在我国电气火灾安全检测行业才刚刚起步, 基于此, 参考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 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通过对电气设施等进行全方位的量化检测, 并全面、准确地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准确位置, 做到电气火灾隐患的科学化、图谱化、数据化很有必要。

2 电气火灾形成的机理及原因分析

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电气火源, 主要指电气设备和线路相关部位的过热点及电火花和电弧;可燃物, 指电气装置的绝缘材料、建筑和构筑物、装饰材料及其他电气装置周围的可燃物;助燃物, 指空气中的氧气。三者互相作用, 便可能形成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是电能引起火源而发生的, 其直接原因主要是漏电、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过负荷、电弧、电火花等造成高温发热, 并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电气火灾的诸多原因都有共同的特点:故障点或发热点处电能转变成热能, 产生高温或瞬间产生高温;发热部位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因此, 利用一定的技术检测手段对电气线路或设备上出现的故障点 (发热点) 进行查找并及时消除, 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目的。

(1) 漏电。漏电是指导线或其他带电设备的绝缘能力差, 以致导线 (带电设备) 之间或导线 (带电设备) 与大地之间有微量的电流通过, 于是漏电的电火花成为火灾的着火源。

(2) 短路。短路是指在电气线路上, 由于各种原因, 电势不同的两点相接或相碰, 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由于短路回路中的电流很大, 在短路点上极易产生强烈的电火花和电弧, 并使导线的金属导体出现熔化和剥蚀缺损的痕迹, 这种强烈的短路电弧和熔化的高温金属都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此外, 短路回路中的导线, 由于极短的时间内发热量很大, 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层迅速燃烧, 并能引起导线附近的可燃物燃烧, 从而造成火灾。

(3) 过负荷。过负荷是指导线 (或设备) 中通过的电流量超过安全电流值。由于导线 (或设备) 本身具有电阻, 通过电流时就会发热, 通过电流量越大, 发热量就越大, 绝缘层温度就越高。一旦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导线 (或设备) 的绝缘层就会加速老化, 甚至发生燃烧, 引起火灾事故。

(4) 接触电阻过大。在导线的连接处和导线与开关、保护装置及较大的用电设备连接的地方, 由于接触不良, 使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在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气回路且接触电阻过大时, 在其局部范围会产生极大的热量, 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 并引起电气线路的绝缘层、附近的可燃物、积落的可燃粉尘着火, 引起火灾。

(5) 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 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构成的。电弧的高温和电火花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 导致火灾。

3 电气火灾安全检测的方法

电气火灾事故隐患可分为过热型隐患和放电型隐患。过热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 (或导线) 的发热部位产生异常高温, 从而引燃电气设备 (或导线) 的绝缘材料及周围的可燃物;放电型隐患的基本特征是电气设备 (或导线) 的绝缘受损, 在其间隙和表面产生游离放电和电晕, 严重时会造成绝缘击穿和闪络, 表现为电火花和电弧。现今, 在保证电气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红外检测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并结合电工测量技术, 检测出存在的问题。红外、超声传感器和计算机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为在线检测、诊断电气装置过热和火花放电的外在表征信号, 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红外检测技术是通过红外辐射测温来获取设备运行技术状态和故障信息的, 所以, 红外检测技术同时也是一种遥感诊断技术。在检测过程中, 始终不需要与运行设备直接接触, 而是在与设备相隔一定距离的条件下进行检测。既不需要像色谱分析那样进行取样, 也不需要像以往做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那样进行电气设备解体或接触式测试。所以, 红外检测时可以做到不停电、不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从而可以检测到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真实状态信息, 并可保障操作安全, 做到省时、省力、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时, 能够以图像的形式, 直观地显示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故障位置。如果进一步对初步扫描中发现的异常状态设备进行有目的详细检测与分析, 则能够在现场得到与设备故障相关的特征性红外热像图、温度分布及温度量值。因此, 可以迅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有无故障, 有故障则明确给出故障的属性、部位和严重程度。另外, 由于红外检测的响应速度快, 红外热像仪普遍有很高的数据采集速度, 一台先进的红外热像仪每秒可采集和存储百万个温度点。因此, 红外监测状态显示快捷、检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能够对温度的瞬态变化和大范围设备温度变化进行快速实时检测。为了证明设备已被检查, 可将已存储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操作人员在软件中不但可看到红外图像, 而且可对红外图像进行点、线、面分析, 判别故障等级, 并可轻易地完成检测报告。红外检测技术是防范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 红外热成像设备是红外检测技术的具体体现, 是集电子、物理、光学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红外热成像装置在消防抢险、火灾预防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应用价值。

超声波探测技术, 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对现场设备从不同角度捕捉超声波信号, 并将这种超声波转换成人耳可直接听到的声音, 从而快捷、准确地诊断出隐患所在。超声波探测技术主要是检测放电型电气火灾隐患。电气设备和线路因绝缘体受潮、老化变质、机械操作造成的电火花和电弧或者电气设备漏油, 经超声波探测将会测到异声, 这种异声对应电火花和电弧的频率或波长, 从而可以查出电气火灾隐患存在的部位。此外, 利用传统的电工检测技术和电气直观检查方法也能对一些电气火灾隐患进行查找。

电气火灾的防范及安全检测(下) 篇8

4 电气火灾的安全检测及方法

电气火灾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伏期, 火灾检测专业化程度高,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可操作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方法、手段和法规, 并成立相应的专业检测机构。在消防部门的监管指导下, 采用先进的高新技术 (依据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物理现象) 对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量化检测, 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电气火灾的存在、危险程度以及位置, 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达到消除隐患避免火灾产生的目的。

目前, 电气安全检测一般采用红外测温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谐波检测技术, 结合专业电工测量技术进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VC15A、VC15B消防电气检测箱、VC-12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箱、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超声波泄漏检测仪, 以及常用的包括对电压、电流、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电流谐波等进行测量的电工测量仪器、工具。借助这些设备运用直观方法, 参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 对运行中的高低压电气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情况进行电气防火安全检测。

使用红外测温仪可以对异常发热部位进行温度测试, 进行电接触部分及热表面部位的点状测温, 运用对比法判断设备正常温升或故障;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以自动扫描、检查温度、识别温差变化, 确定火灾隐患部位及性质, 对重点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发热部位摄取热像图, 并经计算机软件对热像图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向受检方出具检测分析的热像报告;使用超声波泄漏检测仪对由高阻接地、导线虚接、绝缘破损、接头接触不牢及线路 (或局部电磁场升高) 形成的火花放电、漏电的电气装置进行探测, 捕捉火花放电的超声波信号, 并转换成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从而达到精确诊断火花放电、漏电隐患的目的。

钳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不需打桩接地便能准确无误地测出静电和电气保护接地的电阻值;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能测出电线、电缆的绝缘层的老化程度以及耐压绝缘电阻值;高压验电器可以测出电气设备0~10kV的电压, 保护检测人员的安全;插座检测仪能在不拆卸插座的情况下测出插座的“左零右火”以及接地保护线的情况, 还可模拟30mA的漏电断路器测试, 既便捷又准确;真有效值交直流钳表能测试电压、电流、频率等相关参数, 且具有较高的测试分辨率、测试精度。同时, 此类钳表人性化的设计非常适合在空间狭小的场合使用, 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负载电流值。

管线故障寻踪仪可对墙体内或地板内的电线、电缆和金属导体进行探测和跟踪, 并查找电线、电缆的短路或断路故障位置, 若使用多个信号发射器还可以在断电或不断电的情况下对线路进行分线;三相电力谐波平衡分析仪主要用于分析电气设备的负载和特性, 能显示多组测量资料, 进行三相四线、1P2W、1P3W及3P4W式功率测量、真有效值测量。

数字万用表作为日常检查工作中必备的测试工具之一, 主要用于测试电压、电流、频率等相关参数, 要求其分辨率至少要达到41/2位。目前电气设备维护人员通常用到的万用表的分辨率可达到44/5位, 完全能满足对测试精度的要求。同时, 数字万用表具有良好的防摔、防烧、防磁、防溅射、智能告警等特点, 非常适合检测现场使用。

感应试电笔主要用于检查带电母线的通电部位, 目前检测人员通常使用的感应试电笔, 无需物理接触, 极大的保障了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感烟探测器 (烟枪) 和感温探测器 (温枪) 主要用于产生模拟火灾信号, 检验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能正确运作。

采用以上仪器、设备、工具进行综合检测并经数码图像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分析处理, 能够满足一般场所建筑消防设施检验及电气火灾安全检测的要求。电气火灾安全检测的依据应该是现行的国家或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其判断的标准应该以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的具体条文为准。

5 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面临的难点

当前电气火灾安全检测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普及的原因分析:有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此类检测工作, 但其技术领域不广, 工作的开展和普及比较困难, 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法律依据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未提及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此项, 仅有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18条提出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 (包括防雷、防静电) 制度”, 但其提到的电气设备检查与本文所讲的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含义也不一样。前者主要是指单位内部的自查, 后者则是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电气火灾检测机构进行的有偿服务。

(2) 火灾防范意识淡薄, 对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具体体现在普遍认为火灾离自己很遥远, 进行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没有多大的必要, 甚至认为开展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浪费人力财力。

(3) 检测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应用范围及相关要求不统一。因此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很难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由于国家没有对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机构实行统一的资质认可制度, 各地检测 (机构) 公司技术力量、检测设备等方面要求不一、参差不齐, 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有的检测 (机构) 公司没有技术骨干, 就随意从社会上招聘未受过任何培训、未获得资质的人员从事检测工作;甚至有人混水摸鱼, 在没有任何技术条件和设备的情况下就注册公司从事检测工作, 使人们对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产生怀疑。

6 加强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的措施

针对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面临的难点, 提出加强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的措施。

(1) 完善法律依据, 制定标准规范。要充分发挥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作用, 就必须完善法律依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增加电气火灾安全检测相关条款。同时, 尽快出台《电气火灾安全检测规范》等国家标准, 对电气检测工作的范围、内容、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等进行规范统一, 使检测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 进一步提高对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电能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电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但随之而来的电气火灾也越来越多,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因此, 必须进行全社会性的电气消防安全教育, 提高人们对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性诊断、检测工作的重视。但目前一些常规方法 (如观察法、手工测量法) 受其客观的局限性, 很难查出电气线路的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或绝缘老化等隐蔽性、复杂性电气火灾隐患, 只有通过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 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测, 对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估, 从而为受检测单位整改火灾隐患和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3) 加强对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服务机构资质认可和监督管理。国家应像加强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的资质认可管理一样, 对从事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服务机构实行资质认可制度。应规定:凡从事电气火灾安全检测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和资质证书;从事电气火灾安全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精通电气防火知识, 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同时, 公安消防机构应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发现有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检测质量达不到要求等现象的, 依法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4) 逐步推广电气火灾安全检测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将此检测工作纳入安全评估体系之中, 逐步在重点单位、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开业前安全检查、工程验收中推广应用, 并作为公安部门消防监督检查和单位自查自纠的一项依据。

7 结束语

民用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策略 篇9

1 民用建筑电气线路火灾的原因分析

1.1 线路本身存在问题

民用建筑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线路本身存在问题, 电气线路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 会出现相线与相线或相线与零线连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让线路中的电流迅速变大, 然后达到一定热量后会瞬间释放, 这时的高温会将绝缘材料烧毁、将金属熔化, 让电线燃烧起来导致火灾的出现。这种就是常说的短路, 电气短路是诱发火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2 人为原因

很多民用建筑电气线路发生火灾都是认为造成的, 电气系统设计的不合理, 设计部门没有遵守电气设计规范,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擅自更改施工方案, 导致很多电气路线存在火灾隐患。另一方面, 很多建筑电气施工人员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 对于操作技能和原理不甚理解, 很多线路安装错误但是没有被发现, 诱发火灾。

2 民用建筑电气线路火灾的特点分析

1) 不易察觉。民用建筑的电气线路通常都被设计安装在墙的内部、顶部或者地板内, 一些人为了室内的美观, 会自己安装一些灯具, 一些人会把家用电气放在通风、散热条件差的角落。这些情况都会线路老化更快, 且不易察觉, 会增加火灾隐患。

2) 突发性强。火灾事故不同于其它事故, 突发性强是火灾事故的一大特点之一。现在的家庭电器设备都非常齐全, 且处于长期通电状态, 很多存在质量问题的家电长期通电后, 热量难以发散, 达到一定温度后就会短路, 引发火灾。

3) 原因复杂多样。现代家居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家用电器不断增多, 而且很多都是功率比较大的电器, 同时市场上的接线板也种类繁多, 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线路在安装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以后会接多少功率的电器, 导致后期线路负荷不够, 引发火灾。一旦出现火灾, 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原因。

3 民用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策略

造成火灾的原因非常复杂, 难以掌控, 为了减少火灾给人们造成的伤害, 必须做好电气线路火灾防范。根据火灾发生的原因, 笔者觉得有效的火灾防范应该从电气线路设计、施工、管理三个方面同时着手, 才能将防范措施做到位。

3.1 设计合理的电气线路系统

设计合理的电气线路系统, 可以有效的预防火灾。我国的住宅用电负荷跟以往想比, 大了很多, 单相电源配线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住户的使用需求。以往的低压配电分为单相二线制、单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4种基本配电形式, 而三相四线制与其它几种形式相比, 损耗最低, 是老民用建筑最常用的线路设计方案。但是在三相四线制供电中由于三相负载不均衡时和低压电网的零线过长且阻抗过大时, 零线将有零序电流通过, 过长的低压电网, 由于环境恶化, 线路老化、受潮等因素, 导线的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形成闭合回路, 导致零线也带一定电位, 这样对安全运行十分不利, 在零干线断电的特殊情况下, 断线以下的单项用电设备和所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产生危险电压, 这是十分危险的。而采用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 用电设备上所连接额工作零线N和接地零线PE是分开的, 工作零线上的电位不能传到用电设备的外壳上, 从而也就有效隔离了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所造成的危险电压, 消除了设备产生危险电压的隐患, 从而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火灾发生的几率。同时我国对于民用住宅电路设计有明确的要求, 每个住宅的大功率电气线路应该跟常用照明线路分开, 大功率电器设备要设计独立的回路, 并且每个回路要有相应的空气开关。同时, 设计的电气线路系统应该经济合理同时能够充分满足住户的需求。

3.2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

电气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 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没有遵循施工规范, 导致线路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隐藏了很多安全隐患。由于电气施工是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的过程, 在施工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不能随意更改设计图纸。因此, 在进行现场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设计好的电气工业流程进行, 对工作人员要有所约束, 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的做事。我国的很多建筑公司虽然承接了电气安装业务, 但是却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施工指导, 很多民用建筑的电气线路都是外行人安装的。在没有专业知识支撑的情况下, 这些线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出现,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施工团队的监督, 提高线路工程的安装质量。

3.3 加强电气线路的管理

就算电气线路前期设计的再合理, 安装工程质量再好, 如果后期管理不善, 火灾事故还是会出现。电气线路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管理者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有的电气系统也许是现阶段最先进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系统还是会老化、落后, 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 管理者要将电气设备的资料妥善保管, 定期将电气线路的数据情况与之前的情况进行对比, 就可以及早的知道电气线路的变化情况, 有效预防故障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住户对于电气线路的认识, 对于一些需要维修或者更换的电气设备一定要及时的维修、更换, 不能持侥幸心理。给更多的用户普及用电知识, 让他们知道劣质电器的危害, 一定不能为了图便宜选择质量有问题的电气设备。

虽然国家对民用建筑电气线路的各项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规范,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线路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仍然屡见不鲜。民用建筑是人群非常密集的地方, 发生火灾后在混乱的情况下人员疏散困难, 造成的损失难以预计, 甚至很多人因为火灾失去宝贵的生命。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定要研究更多好的方法, 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晨光, 吴春扬.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张颖.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分析和安全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篇10

1 电气线路短路

电气线路上, 由于某种原因相接合相碰, 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相线之间相碰叫做相间短路;相线与地线相碰, 或相线与接地导体相碰, 或相线与大地直接相碰, 叫对地短路。

1.1 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

1.1.1 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时, 没有按

具体环境选用, 使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失去绝缘能力。

1.1.2 线路年久失修, 绝缘陈旧老化或受损, 使线芯裸露。

1.1.3 电源过电压, 使电线绝缘击穿。

1.1.4 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 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1.1.5 裸电线安装太低, 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在电线上;

线路上有金属物件或小动物跌落, 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

1.2 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主要原因

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 由于短路回路中的电流突然增长, 在极短的时间内, 放出大量的热量, 在短路点易产生强烈的电火花或电弧, 这不仅能使导线的绝缘层燃烧起火, 而且还能使金属导线融化喷溅, 引起周围的可燃物质燃烧而造成火灾。

2 电气线路过负荷

导线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使导线过热的电流量, 称为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或导线安全电流。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量超过了安全电流值, 就叫导线过负荷。

2.1 安全载流量

当导线有工作电流通过时, 由于导线本身具有电阻而发热。发热量的多少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当通过导线中的电流未超过其安全载流量, 通过导线的电流量, 逐渐增加, 至导线的温度升高到等于导线绝缘的最高工作温度的限度, 如果不增加电流量, 导线的温度就不继续升高, 这时的电流值就是该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 导线的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导线的绝缘层就会加速老化, 严重超负荷时, 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 并能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起火。

2.2 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的原因

2.2.1 导线截面选择不当, 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2.2.2 在线路中擅自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3 电气线路接触电阻过大

电气线路中, 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导线与开关接线端子、插头与插座的接插部位等接点处相接不实、发生锈蚀或存在氧化层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

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火灾的主要形式:

3.1 由接触不良导致接触电阻过大产生过热引起火灾

电气火灾中接点接触不良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线路连接接触不良, 局部产生较高的电阻, 因温升与电阻成正比, 在接触处就会产生过热高温。

3.2 由接触松动打火引起火灾

在各种接头处如果有松动, 或导线上有断线的地方, 当受到振动时就会瞬间接触, 瞬间断开, 这时在接头处将出现连续打火现象, 而且温度很快升高, 有时甚至在几分钟内就会导致接头部分金属熔化或产生火花点燃周围可燃物成灾。

3.3 由单纯的接触不良过热发展到短路起火

导线因接触不良过热, 造成局部绝缘失效, 在导线绞接或并行在一起的情况下, 将发生高阻抗性短路, 即电流经过导线上的炭化物而形成的短路现象。

4 电气线路火灾的预防措施和防范对策

4.1 大力加强电气防火知识宣传, 提高

群众消防安全宣意识。实践证明, 许多电气火灾都是由于人的疏忽和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如随意拉接电路、裸线不按要求穿管、超负荷增加电气设备等。因此, 减少此类火灾发生的关键在于提高全民的防火素质, 必须大力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工种 (如电工、操作人员、维护人员) 的技术培训, 让他们充分了解电气火灾的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 增强防火意识, 以减少火灾。

4.2. 严格控制电气设计及施工。

预防电气火灾首先必须依规范对电气线路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 严格执行国家电气设计、安装规范, 规范接线方式, 把好施工质量关。

4.3 确保电气线路连接点质量。

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用电设备、导线与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及其它电气元件相连的接点, 连接的方式、方法要规范、紧密、牢固、充分接触而无间隙。经常发生振动的部位, 尽量不用铝芯线。铝线与铝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焊接的方法。铜、铝混接时, 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或铝导线用超声波搪锡处理后连接。

4.4 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用电制度, 严格消防监督检查。单位要实施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电气设备使用中, 要严格控制过负荷和长时间通电, 电气保护装置要灵敏可靠, 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高温、潮湿、粉尘污染、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的所有电气接点应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检查的重点放在接点的紧固情况、绝缘情况、氧化及腐蚀情况、用电负荷及通电时间所致的发热情况等方面。二是加强维护保养。使用单位要经常对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对有粉尘污物场所的电气设备、电气元件要采取防尘措施, 保证触头免受污染。

4.5 严格控制可燃物。

一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选用合格的电气产品, 提高产品自身防御火灾的能力。二是控制可燃物。严格控制可燃物, 保持可燃物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是预防电气火灾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及原因认定.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用浅析 篇11

关键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高层建筑 电开关型 分离配置型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70-01

1 系统的特点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要是漏电监控方面的。此系统在早期阶段是防止损失,和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减少损失的目的不一样。因此,无论是新工程项目还是翻新工程项目,特别是已安建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公司,必须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最核心因素。

2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基本组成

按照国标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和另外补充的规则《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够知晓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剩余电流式与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3个最基本仪器种类组成。在这里,监控探测器与剩余电流互感器组成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监控探测器与测温传感器组成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监测器。

2.2 工作原理

如今,在中国设计、开发以及生产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公司,已知晓的有十几家公司。可是,按照现实的数据信息可知,此系统最基本产品类型的全部配好的仅有几个公司。该系统的主要思想有三步。在电气设备中,如果电流、温度等数据信息产生异样的时候,比如剩余电流以及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依照电磁场感应原理以及温度的动态变化对此信息做采集,同时传送至探测器里。然后,再经过放大、数模转换器以及CPU对动态幅值做分析、判定以及报警预设值做对照。若此值超出了预设值,那么就会有报警信息,也传送至监控设备里。接着,经过监控设备做更深入的辨识和评判,如果能够确定很可能出现火灾,监控主机就会有火灾报警信息提示,报警等闪烁、蜂鸣器开始鸣叫,显示屏也有火灾报警信息提醒。管理员会按照这些报警信息,立刻赶到事发场地做检测清除措施,同时把报警信息传递至集中控制系统中。

3 系统应用类型分析

为用户设计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挑选一套可靠实用的产品。

3.1 多功能漏电开关型

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监控探测器不仅具有剩余电流或者是温度探测以及报警的功用,而且还要很多其他的外扩功能。比如,将过电流及过电压、延时输电、避雷、欠压等功能都能够远程集中监测,将众多功能集中于一体。该类型从外表来看出来,是盒装。按照内部的结构看,是把包括电源变换、信号处理、报警以及显示电路,通信、联动接口等的监控探测器以及电流、剩余电流互感器、主回路分断开关都全部的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种多种功能的漏电开关仪器。这种产品的优势有下面即将叙述的四点。第一:保护功能较多;第二:内置电流以及剩余电流互感器;第三:接线较少。第四:整体度高。相应的,缺点有点。第一:结构复杂。第二:造价成本高。第三:故障率较高。尤其是在信息进行监控、探测、分析、报警、通信等电路和三相交流电或是单相回路之间的间距比较近时,很容易会因强电磁场而受到较大干扰,从而使得产品功能的平稳性变低。另外,系统里面的结构还包括电源控制开关,通常叫做断路器,其为低压配电系统里较为重要的部件。该部分一定需要得到电气开关类的3C认证。第四:安装使用较为复杂。对于新建工程就必须有与配电箱或配电柜公司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组装,只是对于改造工程里面已生成以及使用的配电箱应用就不太合适。

3.2 分离配置型

该系统的类型是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以及探测器进行分开配置。其中,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含有探测头剩余电流以及温度传感器。在经过监控探测器经过采样配电柜或配电箱内导电母线中的电流以及漏电流信号,会经过内部嵌入的单片机系统进行运算分析之后,按照二总线的通信规约,会上报到消费控制管理中心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里。在经过更加详细的分析处理以后,需要做联动控制,这样才可以实现系统里所需求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仅有剩余电流以及温度探测的功能。在此系统中,系统分工较为明细、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低故障率,没有电源控制开关,也没有配电系统,只有剩余电流互感器或者是测温探头进行采样,性能平稳。主要的缺点是:监控设备和探测器、探测器和终端探测头间需敷设信号线以及芯脱扣控制线。这种类型的仪器,不管是在新项目还是翻新项目中的应用,均为简单易操作。由此可推测,该种类型和低压配电系统相对独立的产品结构都是在以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备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3.3 分离配置整合型

在电气监控设备以及探测器分离配置型设备里的分离配置整合型是其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这种整合型和分离配置型不一样的是:这总线可以直接采用普通火灾报警系统的二总线,可以忽略掉集中控制器以及上位机,可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整合电气火灾监控器以及探测报警功能共同控制。其优点是:能够省去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集中控制器、上位机以及组网布线,这样一来,成本就降低了,使得消防监控中心一体化,界面一致,管理较为容易方便。其缺点是:之前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必须要再经过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双重检测认证,这样就使得此套方案无较大意义。另外,此种组合,较为复杂的火灾报警系统故障率高,从而会使得整个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能变低,还可能导致完全崩溃。综合来看,将独立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传统的自动报警系统各自独立分离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孙士尉,张铁壁,谢国旗,等.基于CAN总线的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5):45-47.

[2]徐锡生. 浅谈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J].机电信息,2011(15):160-161.

电气火灾防范 篇12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图形化的社会, 各种平面和视频影像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 社会各行各业利用影像展示其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多, 各地电视台包括影视制作公司针对市场发展不断更新影视编辑设备, 以满足各界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 影视编辑机房的火灾原因

由于影视编辑机房内电气设备多, 线路复杂, 大部分的火灾都是电气火灾, 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有:

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静电产生火灾。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机房接地处理不当, 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入大地而是越积越多, 一旦形成高电位, 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 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 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 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 引发绝缘击穿, 发生短路引发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静电感应以及电磁感应都可能引发火灾;机房内影视编辑设备、电脑、空调等用电设备长时间通电、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由于机房的用电设备始终处于24小时的工作状态, 容易发热和老化, 从而导致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2 影视编辑机房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

2.1 电气线路应满足电气安全和远期负荷发展的要求

导线截面选择。有关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均要求在选择导线时导体载流量必须大于负荷计算电流, 但有些因素经常因疏忽而留下火灾隐患。

导线不同敷设方式 (如明敷和暗敷;穿难燃塑料管保护和穿镀锌钢管保护等) , 其散热条件也不一样, 应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导线的载流量;

导线敷设部位的环境温度校正:导线在地上、地下或空气中敷设, 均应按每年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增加5℃来校正其允许载流量;并列敷设, 其允许载流量应按并列情况进行校正;在吊顶 (闷顶) 中的温度校正应加以特别重视, 在电线、电缆截面选择时可加大一级配置, 同时取得其它设计工种的配合, 保证吊顶内通风良好;

应考虑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可能性。在作电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将导线截面积适当放大1-2级, 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投资, 但从长远来看, 却是受益匪浅。

2.2 线路敷设

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别敷设, 必须并行时电源线应穿金属管或采用铠装线;线路敷设时尽量采用暗敷, 需要明敷时应特别注意在电线电缆的选用和敷设方式方面保证防火分区不因此而遭破坏;线路应与热源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2.3 电线、电缆的选型:

应尽量选用铜芯线, 避免使用铝芯线;必须根据电气线路防火要求选择使用阻燃型、耐火型或防火型的电线、电缆。这样不仅能从电气线路方面更好地防止火灾发生, 而且能更好地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用电备的用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完善机房内、外部防雷电侵入系统。机房防雷的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规定, 进行防雷设计时, 为防止雷电波从信号线或通信线引入, 必须在出入设备的信号线和通信线接口、电源线等端口处加装相应的避雷器, 以限制感应雷击产生的高电压, 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机房布线不能沿外墙敷设, 以防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强雷电流时, 磁场感应机房内线路而把设备击坏。

此外, 应注意选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能量匹配恰当的避雷器, 并由专业人员安装。

影视编辑机房应设置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报警装置宜采用具有感烟或感温两种功能的探测器, 可设在天棚上、活动地板下、通风管道中、机器的内部、电源室、磁带和磁盘的保护场所、电器备件保管场所等地方。同时, 在适当的部位还要增设手动报警装置, 以做到火灾的早期发现;

影视编辑机房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等国家规范, 都规定主机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40m2的设备机房中的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记录磁、纸介质库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火灾中真正损失巨大的是用户录像资料的损失, 它可以毁掉用户的全部工作。作者认为气体灭火系统因其灭火效果不稳定, 灭火条件苛刻, 成本高, 维护保养困难, 污染环境, 有毒有害等弱点, 应当限制并在一定场合、条件下使用, 目前不宜推广。现在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通干粉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据相关资料显示:此种灭火剂是一种粒度在5微米以下的粉体, 对大气层耗减替能值 (ODP) 为零, 室温效应替能值 (GWP) 为零, 其灭火效率是普通ABC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炳烷灭火剂的10倍、是二氧化碳的15倍以上, 是目前世界上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效力最高、灭火浓度最低的一种, 该灭火剂无毒、无害, 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无刺激, 对保护物无腐蚀;在常态下不分解、不吸湿、不结块, 具很好的流动性、弥散性和电绝缘性, 可实现全淹没自动灭火和局部保护方式灭火;该灭火剂也有一点缺陷:灭火后现场会留下粉尘, 但可用吸尘器或毛刷清除, 对设备、仪器无任何影响;从目前的所有灭火剂比较, 超细干粉灭火剂以早期抑制、高效灭火为特点, 以绿色环保为特色, 适用于包括计算机房、电子设备房在内的各种场所灭火, 特别是与之配套的超细干粉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 具有多具电控同时启动, 通过与火灾报警器连结, 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探测到火灾信号后, 火灾报警控制器给自动灭火装置输出一个启动信号, 自动灭火装置即启动释放灭火剂灭火, 实现了早期抑制、快速响应、高效灭火的更高要求;且安装维护简便, 工程造价低, 不失为一种好的灭火产品。

上一篇:芳构化催化剂下一篇: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