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2024-09-14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精选12篇)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篇1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来源:安全管理网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29日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条规定:“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量也日趋增长,电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电气火灾大量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电气火灾占火灾发生次数的35%左右,给国家和个人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电气线路不规范则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笔者仅对电气线路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浅抒己见。

一、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因素 1.电气线路的选型不当。

根据国家有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电气线路的安装和选材必须根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电器设备选用不同的电气线路。但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尤其是建筑工程验收中,经常发现一些单位在购买电气线路时只图电气线路的价格便宜,而购买一些没有质量保证、“三无”、甚至是假冒伪劣电气线路产品,不能满足消防安全使用要求。

2、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存在违章操作及无证操作现象。

大量的火灾事实表明,一些场所和单位在对电气线路安装和施工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导致用电负荷长期超过设计容量,从而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宾馆、超市、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一些业主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擅自做主,随意拉接临时线路,由此而引发的火灾十分普遍。同时,一些从事电焊等特殊工种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有的甚至未经任何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无证上岗作业,这类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的电气安装知识,无法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3、电气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管理不善。

一些单位对电气线路不能按规定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当线路出现故障和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一些线路由于检查维护不到位,特别是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火灾的概率相当突出。尤其是一些老建筑平时缺乏必要的检修和更换,加之电气设备的高负荷运行,导致电气线路破坏、漏电等,久而久之造成电气线路打火短路而发生火灾。同时,一些用户与供电部门在用电过程中缺乏配合协调,造成日常用电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二、电气线路火灾的预防

1.加大对施工、用电过程总电气线路的检查、检测力度。

公安消防机构监督人员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应当严格按照《消防法》和有关的国家有关的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对有关单位与场所安装和使用的电气线路要加强管理,组织检测。新建、改建、扩建和内部装修工程,应加强电气线路施工过程的监督,在工程验收时,用电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电气检测资质的中介组织进行电气线路用电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和电气线路的有关合格证明送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检测报告下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由于公共聚集场所用电量大,电器功率普遍较高,公众聚集场所应建立定期的电气安全检测制度,公共聚集场所应当配置专(兼)职电工,进行定期的检测,这样既能及时发现并整改电气线路的老化、损坏、乱拉乱接等现象,又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规范电气线路的产品选择、施工安装。

业主应当依法购买正规的厂家生产的电气线路,在购买时应查看产品型号、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确认产品的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明书,以免上当受骗。同时,公安消防机构应积极配合工商、质检等部门加强电气线路生产、销售市场的检查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电气线路进入安装、使用环节。在施工环节上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凡是从事电焊、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对零、散装修队伍资质监督,凡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行业的操作,防止不具备装修资格的人员违章进行电气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对电气线路的选型应符合场所和设备的要求,根据不同功率的设备选择线径的大小,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防爆型、防水型等电气线路,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预防线路的绝缘老化,在电气线路敷设过程中,隐蔽敷设或闷顶内有可燃材料时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保护,在必须使用铜芯线的场所不得使用铝芯线。

3.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用电单位对已经安装的电气线路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的设计、敷设功能,对需要更改的用电线路应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征得供电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更改,同时一旦发现存在火灾隐患火灾存在安全隐患的用电线路,应当立即向公安消防机构报告,以便及时修复,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供电部门来说,应严格按照有关用电规定进行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维护保养,并要认真履行合同或协议中的条款内容,定期对公共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同时提供抢险服务,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及时予以消除,从而减少双方在用电管理中的责任纠纷。用电单位应选用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人员作为本单位专(兼)职电工操作人员,公安消防机构加强对用电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尤其是对公共场所,检查单位是否落实有关用电安全制度,督促单位履行对用电线路的日常维修,对发现的电气线路火灾隐患应责令单位立即或限期整改。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对辖区内供电部门的监督,督促其在电气线路安装敷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以免遗留先天隐患。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篇2

关键词:电气线路,火灾,预防措施

一、电气线路火灾成因

(一) 导线过载

导线在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电阻的存在会发热。通过导线的电流越大, 其发热功率也越大;若电流量恒定, 则导线的发热功率也是恒定的。在运行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会被导线自身吸收从而引起导线温度的升高。导线在运行过程中虽然不停地在吸收电流做功释放的热量, 但其温度不会无限制的上升。因为导线在吸热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向外界放热, 事实表明, 导线通电后温度逐渐上升, 最后温度恒定在某个点上。在这个恒定点上, 导线吸、放热功率一致, 导线处于热平衡状态。导线承受较高温度运行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超过某个最高温度运行会出现危险。这个最高温度自然也对应某个最大电流, 导线超过这个最大电流运行即是过载。导线过载直接导致导线本身及其附近物品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是导致该类火灾最为直接的原因。过载使双股导线间绝缘层破坏引起短路, 烧毁设备, 引发火灾。双股导线靠其间绝缘层隔开, 过载使绝缘层软化破坏, 从而导致两股导线直接接触引起短路, 烧损设备。同时短路瞬间大电流产生的高温使线路起火、熔断, 产生的熔珠落至可燃物引发火灾。

(二) 电缆本身存在问题

一是电缆在材料、型号上选择不当, 造成使用寿命短, 绝缘性能降低, 发生相间短路, 酿成火灾事故。二是电缆线路截面选择不对, 长期连续通过负荷电流时, 发热温度会超过允许工作温度, 使绝缘加速老化, 严重时引起火灾。三是电缆绝缘损坏, 由于受到机械损伤, 接触不良等, 绝缘老化或达到寿命期, 或短路故障都会引起火灾。

(三) 外界火源或发热引起的燃烧

一是电焊施工等明火作业引起可燃易燃物品造成的火灾。盖板或管路不密封、封闭不严密等使管沟混入木屑、油品等可燃易燃物品, 此时进行电气焊 (割) , 焊渣和火星落入管沟就会引发火灾, 烧毁电缆。二是堆积在电缆上的可燃粉尘受高温起火。如果可燃粉尘散落在电缆架和电缆上, 由于不及时清扫, 受电缆表面高温或热风管道的烘烤, 引起自燃起火。三是充油电气设备故障喷油起火。由于变压器保护装置振动而使变压器爆炸起火, 把电缆线路烧毁。四是电缆线路遇高温起火。发电厂的汽轮机油系统, 如漏油遇到高温管道就会造成火灾, 从而引燃电缆线路, 将电缆烧毁。五是电缆架设走向敷设位置不正确。如架设时靠近可燃物、油气管道以及建筑物等等, 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把电缆线路烧毁。

二、如何预防电气线路火灾

1.线路应该按照有关规范要求, 让有电工资格人员施工敷设。线路的敷设条件直接影响导线的散热情况。一般来讲, 线路敷设不应该穿越易、可燃物质、堆垛, 这样会导致导线散热不畅, 热量蓄积, 产生引燃周围可燃物品的可能性, 加大了过载情况下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公共娱乐场所装修吊顶内敷设线路应穿钢管保护, 以使吊顶与线路隔开, 在过载、短路等情况即使有熔珠也不会掉落, 避免火灾发生。

2.加强用电管理, 避免乱接线、乱搭线, 谨慎使用移动插座。乱接线、乱搭线、使用移动插座其实就是在某段线路上添加了用电设备, 加大了电流量从而有可能引起过载。移动插座插孔明显多于墙上的固定插座, 若移动插座上使用过多电器设备, 原有线路必定难以承受。对于较大功率的设备、电器宜设单独的线路, 不宜使用移动插座作为接线源。

3.绝缘一定要合格且防止线路老化。电气线路及其附件的绝缘, 必须与电网的绝缘水平相匹配, 它的U0/U要与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相一致。而且, 绝缘要有一定的裕度, 以承受系统可能出现的内、外过电压。预防过载也是关键步骤。如果设计选型不当, 会留下难以整改的先天性隐患。某些小型工程、场所不认真设计选型。随意选择、敷设线路, 这是非常危险的。新增电器、用电设备应该充分考虑原有线路的承受能力。原来线路不符合要求的, 应该重新设计、改造。防止电线护层遭受化学腐蚀或电解腐蚀。电线直埋敷设, 当金属护套受到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的电解腐蚀时, 会导致护套穿孔, 使水分侵入。油纸电缆侵入水分后, 绝缘立即遭到破坏, 交联聚乙烯电缆浸水后将引发水树枝。防止化学腐蚀的措施是控制土壤的酸碱度, 要求土壤呈中性, 即PH值在6~8之间。加快老线路的更新改造, 消除火灾隐患。导体截面要足够。要能满足长期负载电流和短路容量的需求。老企业、老居民区等单位, 由于使用时间较为久远, 许多线路已经老化, 超过了使用年限。部分线路的载流量即使不大, 但老化线路也难以承受这样的载流量, 也具有过载所表现出来的危险性。电力电缆不允许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过负荷运行有三个害处:一是加速绝缘老化, 缩短电缆寿命;二是严重过负荷可能导致电线绝缘的热击穿;三是过负荷运行增加了电线的线路损耗, 即提高了供电成本。

4.电线护层要适应运行需要。电线护层要与运行环境相适应。根据电线运行中承受压力或拉力情况, 要有相应的铠装层结构。根据电线周围媒质情况, 要有相应的外护套。

5.依法做好电气线路保护, 防止机械外力损坏。建立保护地下电力的管理制度。同时配备足够的电线护线人员, 设立护线专责部门。由于负荷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热胀冷缩 (一般称为热伸缩) , 使电线本身受到一定的热机械力。这种热机械力有时会导致电线或附件的损伤。因此, 需要专人进行定期检查, 以确保电气线路安全。

三、结束语

电气设备的火灾发生原因及预防 篇3

摘要:近几年,电气线路设备故障或违章使用引起的火灾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电器设备火灾原因及预防

0引言

近几年,电气线路设备故障或违章使用引起的火灾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电气火灾突发性强、隐蔽性强,特别是某些电气工程因非正规安装,布线方式混乱,容易引发电气故障,也容易引起火灾。非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在发生和蔓延过程中,电气设施处于火焰高温作用,破坏电气绝缘,带电线路相继发生短路等诱发电气故障。本文就电气设备的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做如下论述。

1电气设备火灾发生的原因

1.1电气火灾的火源

1.1.1电火花与电弧主要在气体或液体绝缘材料中产生,损坏绝缘后,在缝隙或裂纹间会发生电弧,使两导体间被击穿而产生电弧的电压为30kV/cm。

1.1.2电弧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如2~20A的电弧电流就可以产生2000~4000oC的局部高温,0.5A的电弧电流就足以引发火灾。

1.1.3电火花可看成是不稳定的、持续时间很短的电弧,其温度也很高,由电火花、电弧产生的二次火源有着更大的危险性。

1.2电气设备和线路在运行时总会发热,原因有以下几种:

1.2.1电流在导体的电阻上产生热量;

1.2.2铁心损耗产生的热量;

1.2.3绝缘介质损耗产生的热量。

在正常情况下,发热与散热能在一个较低的温度下达成平衡,这个温度不超过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会有危险高温出现,只有当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使发热剧增而散热不及,这时才可能出现温度的急剧升高,以至出现危险的高温,这种危险的高温在条件恰当的时候就会引发火灾。

大家知道,各种电气设备中的绝缘物质,大部分都是不同程度的易燃品制成的。如油开关、变压器中的绝缘油,各种绝缘物体和电缆绝缘部分的纸、橡皮、油漆、绝缘外皮以及各种配电盘构架外壳的木料、塑料等也都是可燃的。这些易燃的物质都有着一定的额定温度要求,如果当电气设备运行中温度超过其极限时,就有发生火灾的可能,而温度的超高往往又都是由于各种电气事故引起的。比如以低压线路来说吧,它们广泛分布在各用电单位中,是传送电能的主要设备,在运行中时常由于线路检修恢复供电时接错线或对线路检查监视不够引起短路,过负荷运行,保险丝过大造成发热或运行维护不当,致使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损坏或绝缘老化等,而产生电火花或引起电弧造成过热发生火灾。电动机在运行中由于忽视安全,不遵守操作规程和对设备维修保养不够,致使电刷发生火花,接触电阻过大,轴承过热或严重过负荷,造成匝间、相间发生短路或接地,断相运行,开启式电动机吸入县纤维,粉尘过多,堵塞风道,接线端子接触不良,电阻过大产生高温等均可造成火灾。变压器绝缘油油质不良,漏渗油严重,套管破裂进水,长期过负荷绕组发热,层间匝间相间短路等原因,也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2電气设备火灾的预防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的原因较多,要防止各种电气设备火灾事故的发生,关键是杜绝各种电气设备事故,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根据实践经验防止电气设备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是:

2.1在电气设备安装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程中有关防火的要求和规定,正确选择各种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式和容量;

2.2各种电光源、灯具、控制开关安装中做好防热、防爆和防漏电措施;

2.3各种电气接点一定要保证接触良好,正确选用各种过戴保护措施(如熔断器等)。

3结语

3.1在电气设备运行中要保证绝缘良好,严格执行各种操作制度,合理控制各种运行参数,加强维护保养,做好通风措施:各种充油设备做到油量适宜,杜绝漏渗油等。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篇4

特别潮湿房屋是指浴室、树房、洗衣房,以及散发出水蒸气的地方,

绝缘导线受潮会使绝缘性能降低,甚至损坏,发生短路。

其主要原因:①导线规格、型号选择不当;②导线敷设方式不合理等。

(1)线路敷设,

应尽量采用绝缘导线穿硬塑料管或钢竹进行明、暗敷设。钢管必须经过防锈处理,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5mm。管口及管与管之间、管与其他附件相连接时,应采用相应的防水处理。有时也可以采用瓷瓶明线敷设。敷设时,如在500V以下,线问距应在60mm以上;导线与建筑之问的距离应在30mm以上。还可以采用有保护层的绝缘导线,如铅皮线、塑料护套线明设。

(2)注意事项。导线的绝缘耐压强度,必须符合线电压要求;穿管时则不应低于500V。

浅谈电气火灾危害及预防 篇5

丁三六

(安徽海圣电气有限公司 研发部 安徽﹒合肥市 邮编:230041)

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了电气火灾严重危害性,对我国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对电气火灾预防做了一定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电气火灾 建筑设计 智能 探测器

1、严峻的电气火灾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城镇用电负荷急剧上升,日常生活和工作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电气火灾发生几率随之大幅上升。公安部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数据统计,自1993~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整个火灾比例的25%以上。公安部2005年1~9月统计公布数字统计,全国发生的重大火灾中,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造成的火灾占总数的30%左右。公安部2006年1~5月统计公布的数字显示因住宅用电不慎而导致的火灾占住宅火灾的一半以上。2007年从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电气原因引起火灾最多,共45703起,占火灾总数的30%左右。这些电气火灾造成大量人身伤亡,经济财产损失不计其数。由此可见,电气火灾已成为一种灾难性危害。频频发生的电气火灾,造成大量人身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大量的电气火灾隐患随时威胁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电气火灾主要特点及发生原因

顾名思义,电气火灾就是指用电设备、电气线路、接地电弧、雷击、静电等电的热效应导致电器设备内部、电气线路、周边可燃物起火引发的火灾。笔者统计了大量电气火灾实例,对其特点及发生起因做了一定总结如下: I)电气火灾主要特点:

(1)隐蔽性强─由于漏电与短路等电气故障多发生在电器设备内部或电线的交叉部位,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不容易被觉察,隐蔽性强,通常火灾已经形成并发展成明火后才被发现,但此时已形成火灾,只能采取扑救等工作;

(2)随机性大─我国地广人多,居民、企业等用电范围广,低压供、配电网络错综复杂,电气设备布置分散、覆盖面广,因此电气火灾隐患位置很难进行预测,并且起火的时间和概率都很难定量化。正是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给城市电气火灾的管理和预防都带来很大难度,并且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酿成恶性事故;(3)燃烧速度快─电缆着火时,由于短路或过流时的电线温度特别高,导致火焰沿着电线燃烧的速度加快,另外再借助可能存在的风流或其它助燃物质,使燃烧速度也大大加快;

(4)扑救困难─电线或电气设备着火时一般是在其内部,看不到起火点,且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带电的电线着火时不易扑救。此外,配电线路复杂,造成火灾线路扩展,给及时火灾扑救带来难度;

(5)危害性大─电气火灾的发生,通常不仅会单纯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而且还将殃及沿着电力设备分布路径周遍设施,对周边设施造成危害,使火灾范围加大,尤其威胁人身安全。另外,电气火灾也会引发其他重要用电设备的断电,(电梯、应急消防灯等)带来许多不可预计的损失。II)电气火灾发生主要原因:

(1)漏电─漏电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极具隐蔽性。使用电器介电强度不够、电线绝缘材料性能不好、电力施工不规范导致连接点不实等,都容易发生漏电。另外由于电力设备长时间运行,其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是不能逆转的,随着用电线路、负荷运行漏电电流会逐渐加大,造成漏电打火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形成电气火灾;

(2)短路─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电流流过而使导体的发热加快,在几秒钟内,甚至更快(保护装置来不急动作或没有可靠动作),导体产生热量迅速达到着火点,并可能烧着与其连接的绝缘、木支架、煤尘和邻近的可燃物品,造成大面积火灾。尤其在有瓦斯矿井、一些特殊行业生产车间条件下,炽热的导体与含有瓦斯、煤尘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其他可燃气体相接触,到达爆炸条件,就可能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3)过负荷─当电器设备过负荷运行时,(许多低压配设备不具备保护功能或没配保护单元)导体的发热虽然累积不是很快,但是长时间积累,设备达到绝缘性能的危险温度,最后容易常常引起电气设备中线路的短接而产生火花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4)接地故障─当线路或者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容易引起电弧性短路,电弧性短路故障点阻抗较大,它的短路电流并不大,断路器难以动作,从而使电弧持续存在。据测,仅略大于0.5A的电流产生的电弧温度即可高达2000℃--3000℃,足以引燃任何可燃物,而且电弧的维持电压低至20V时仍可使电弧连续稳定存在,难以熄灭。这种短路电弧级易成为电气火灾的点火源。因此,接地电弧性短路是最危险且多发的电气火灾起因;

(5)接触不良─由于低压配电线路中连接点比较多,施工不规范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某些部分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实践证明,由于连接点不实,电阻偏大,长时间带电导致连接点热量累积,当达到线路绝缘性能极限时,容易产生火花使的线路起火引发电气火灾;

(6)电力设备老化─旧建筑中大量使用铝芯电线、电缆,电气线路设计过于节约,线路容量偏低,线路老化严重,引发相当多的火灾事故,是发生电气火灾的非常重要原因;

(7)谐波─由于电气技术的发展,非线性负荷的电气设备日益增多,例如计算机、微波炉、变频调速设备等。这类设备的负荷电流含有多次谐波电流,这些谐波电流进入公用电网可引起电源电压畸变、波形失真、损耗增加,并可使电气线路(特别是中性线N)过载发热,加速绝缘老化而存在火灾隐患。中性线过载发热的原因是:在三相平衡负载中多次谐波(3次、9次谐波等)在各相中的分量是彼此同相的,在中性线内不是互相抵消而是相互叠加的,(其他正序、负序谐波分量在中性线中可相互抵消,)叠加后的中性线电流可能超过相线电流,甚至达到近2倍的中性线电流,造成中性线过热而埋下电气火灾隐患。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线再叠加上不平衡电流后发热将更为严重。我国目前许多地区中性线只取相线截面的1/2甚至1/3。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比较严重并且存在较大的谐波电流,那么,在不平衡电流及谐波电流的作用下,可能使中性线损坏甚至烧断,引起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损,易使单相设备烧坏,引发电气火灾火灾;(8)电气误操作─经济发展,形形色色的电器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电器设备操作不当,一些基层电力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违规操作都容易引发电气火灾。另有一些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忽视产品质量,有的电器产品甚至是家庭作坊生产出来的,致使假、冒、伪、劣电器产品充斥市场。特别是电热产品,缺乏有效控温装置、定时关闭机构和阻燃措施,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火灾危险性,很多重、特大电气火灾都是由电热产品引起的。而且有关部门对电器产品市场整治力度不够,对生产劣质电器产品的厂家没有给予相应的处罚或坚决予以取缔,给电力用户埋下了电气火灾隐患;(9)其他原因─雷电、静电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电气火灾。

3、电气火灾防范分析探讨(1)加强电气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建设。我国现有消防机构(公安部消防局、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等)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相关体制,逐步建设和完善我国电气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制定强制相关法规对电气安装、检查与验收、技术培训、资质认可、计划审核进行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对电气火灾防范能起到良好的作用;(2)当前严峻的电气火灾形势虽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相继修订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得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等,但各地区设计单位、审核机构对标准执行情况差异明显,究其原因,问题多出现在对标准理解环节。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标准、执行标准成为关键。电气设计是建筑设计核心部分,是重中之重,而合理的电气设计是有效预防电气火灾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3)我国地大物广,电力基础设施分布广泛,尤其现代城镇电力网络错综复杂,火灾隐患严重,提高基础电力人员施工维护水平,加强电气火灾防范意识;同时普及住宅用户电器设备操作基本常识、注意事项,避免因电器设备误操作造成的电气火灾;

(4)我国旧建筑中大量使用铝芯电线、电缆,电气线路设计过于节约,线路容量偏低,线路老化严重,引发相当多的电气火灾事故,也是发生电气火灾的非常重要原因。对于此类建筑物老化线路进行电气线路改造,能有效消除大量电气火灾隐患。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体应采用铜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 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 mm2;(5)大力推广新型技术设备,如: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探测器、离子感温、感烟探测器等,尤其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此类智能探测监控设备,能对电气火灾预防、报警起到良好的作用。(6)电气火灾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电气火灾防范与国外相比差距教大,必须根据我国国情不断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开展和实施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提高我国电气火灾防范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生产安全稳定发展。

4、结论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篇6

学校是人员聚集场所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已达3亿多,一旦发生火灾,将有可能导致无辜的学子伤亡或者珍贵的科研资料毁于一旦,这不仅仅是社会的巨大损失,也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秩序、社会稳定和科技进步。因此,找出学校火灾频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防止学校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下面,本人就学校火灾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学校火灾常见原因

校园火灾多发于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食堂、体育馆、学生宿舍、教职员工宿舍等,可以说涉及到校园内的各种场所等,其火灾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校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学校是教学、科研场所,许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因潜心研究学问,消防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消防法制观念不强,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2009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原因就因学生宿舍夜里断电,学生违规使用的“热得快”置于下铺床上,通电后引燃床单等可燃物扩大成灾。

二是先天性火灾隐患多。在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学校中,老式建筑大量存在,由于当时的建筑防火规范尚不完备、消防法制尚不健全,建筑中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防火间距不足、大型建筑无防火分隔、内部装修和疏散走道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是一些学校在消防安全上投入少。在当前,学校之间竞争相当激烈,校方重点是将经费用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备上,很难投入到人们不易看到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火灾隐患整改上。很大部分新建、改造的中小学校舍,还存在未按照《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消防技术要求》建设的现象。另外,学校里保卫部门真正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人员很少,有的只有一个人,有的一人还身兼数职,造成精力分散。

四是用火用电不注意安全规范。如在宿舍使用电热器等无人监管而烤燃起火;电器长时间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因电线短路或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个别的因为用电经常超负荷而跳闸,图方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在床上点蜡烛、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引起火灾等。

五是学校校园情况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尤其是大、专科院校,是一个浓缩、开放的小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场所。从建筑来看有高层、多层民用建筑,有厂房、仓库,有的还有地下人防工程。从用途来看,既有教学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商业网点,又有实验室、宿舍和办公楼。建筑物相对集中,人员相对密集。有的学校中既有生活区、教学区,又有家属区,甚至还有附小、附中等附属单位,客观上形成了学校校园内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学校校园中多种经济体制共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出租校园建筑或者沿街门面房的现象普遍,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预防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形成消防安全长效机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小学校要健全消防安全组织,牢固树立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狠抓消防安全制度建设,层层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要形成安全防火的长效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对学生宿舍的违章用电、用火问题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不定期进行安全抽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二是要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由于部分学校水电设施老化、消防设施陈旧等现象较为严重,各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区别轻重缓急,逐步改造。通过自查、互查等形式首先解决房屋电源线明线敷设等火灾隐患问题;应分步骤尽快争取资金,采取电力扩容、更换已老化电线等措施减少火灾隐患;更新已破损或超过年限的消防器材,增设消火栓和加压泵房以提高供水压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网络。通过加强消防设施硬件建设,加大消防力量,减少发生火灾的因素,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提高自救能力。

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篇7

1 电气火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漏电火灾

电气线路中, 因为线路受外力作用、年久变质、质量低劣等原因导致电线绝缘性能降低, 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大地之间产生通过电流, 这种现象称之为漏电。当漏电发生时, 漏电部位电阻通常较大, 漏电电流通过时使导体局部产生高温, 从而使导线绝缘体产生自燃或者漏电产生的火花引燃漏电部位易燃物品, 从而引起火灾发生。

1.2 短路火灾

当导线绝缘体老化破损或者因裸露导线或电气器件相互之间绝缘性能降低, 导致火线与零线或地线在某处连在一起的现象就叫短路。短路会引起电流突然增加。其瞬间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其热量远远超出线路正常工作情况所产生的热量时, 导致绝缘层或绝缘体受热燃烧, 同时伴随产生电弧和火花, 导致电气线路或设备自燃, 引燃其他可燃物, 最终导致火灾发生。

1.3 过负荷火灾

电器和线路一般在其额定负载下或小于额定负载情况下可以长期安全工作, 如果超过其额定负载, 将带来损耗增加, 发热严重 (超额定负载越多, 发热也越快) , 绝缘老化甚至破坏, 直至设备报废。容易引起导线绝缘层、电器自身可燃部件产生燃烧, 引燃附近可燃物品, 导致火灾的发生。

1.4 接触电阻过大火灾

在电气线路中避免不了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之间相互连接, 在这些相互连接部件之间, 都会有接触电阻的产生。正常情况下, 接触电阻都比较小, 当电流通过连接部件时, 有少量热量产生, 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接触部件之间连接不牢靠或者接头处有杂质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 使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 当电流通过较高电阻的部位时, 就会在此处产生大量的热量。当有较大电流通过存在接触电阻的电路时, 就会在接触电阻过大的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 有可能引燃导线绝缘层, 导致附近可燃物品燃烧造成火灾的发生。

2 电气火灾的预防

据有关资料报道, 日本的用电量是我国的八倍, 但电气火灾仅占其火灾总数的3%左右。日本之所以能有效控制电气火灾, 除了其电气材料及施工质量较好、严格执行电气设计规范和管理到位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分重视电气火灾预防。为有效保证用电安全, 通过对电气火灾成因的分析, 应采取以下电气火灾预防措拖:1) 选用质量稳定、可靠的线缆、部件及用电器等。在正常用电的情况下, 质量合格的电气产品, 都能够满足额定负载设备长期运行的发热要求。因为其性能可靠, 出现短路和过负载的状态下, 在一定时间内能保证热性能稳定, 从而避免因为电气线缆、设备因过热而引发火灾。2) 防止过负荷用电。电缆长时间过负荷运行是, 对其绝缘保护有较大的伤害, 因此, 就防止过负荷用电。如果出现过负荷用电时, 应控制过负荷用电时间, 并及时对用电负荷运行情况进行查看, 避免因过负荷用电导致线缆、设备起火。3) 遵守电缆敷设的有关规定。电缆敷设时应尽量远离热源, 避免与蒸汽管道平行或交叉布置, 若平行或交叉, 应保持规定的距离, 并采取隔热措施, 禁止电缆全线平行敷设在热管道的上边或下边;在有些管道的隧道或沟内, 一般避免敷设电缆, 如需敷设, 应采取隔热措施;架空敷设的电缆, 尤其是塑料、橡胶电缆, 应有防止热管道等热影响的隔热措施;电缆敷设时, 电缆之间、电缆与热力管道及其他管道之间、电缆与道路、铁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或交叉的距离应满足规程的规定;此外, 电缆敷应留有波形余度, 以防冬季电缆停止运行收缩产生过大拉力而损坏电缆绝缘。电缆转弯应保证最小的曲率半径, 以防过度弯曲而损坏电缆绝缘;电缆隧道中应避免有接头, 因电缆接头是电缆中绝缘最薄弱的地方, 接头处容易发生电缆短路故障, 当必须在隧道中安装中间接头时, 应用耐火隔板将其与其他电缆隔开。以上电缆敷设有关规定对防止电缆过热、绝缘损伤起火均起有效作用。4) 定期巡视检查。通过定期巡视检查, 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气缺陷。针对电缆沟中电缆温度和空气温度, 要做到定期检测和记录, 特别是针对电缆接线盒处温度的测量以及大容量电力电缆表面温度的测量, 必须及时排查和记录。另一方面, 也可在电力电缆上敷设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实时监控运行温度, 并在高温时发出预警, 做到防范未然。5) 设置防火门及隔墙并严密封闭电缆孔、洞。为有效隔离或限制燃烧范围, 防止火势蔓延。对较长的电缆隧道及其分叉道口应设置隔火门或防火隔墙。在正常情况下, 电缆沟或洞上的门应关闭, 起到隔离作用。穿越墙壁、楼板、竖井、电缆沟而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仪表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时, 应用防火泥或防火板进行严密封闭, 密闭时要做到严密、平整、美观、电缆勿受损伤, 从而防止电缆火灾发生。6) 非直埋电缆需将外表黄麻外护层剥离。在直埋电缆中, 其外表有一层浸沥青之类的黄麻保护层, 当直埋电缆在竖井、隧道、电缆沟中敷设时, 应剥去其外表浸沥青之类的黄麻保护层, 从而将火灾扩大的风险降低。另外, 电缆沟的盖板应完整, 坚固, 防止异物 (如电焊火渣等) 掉入对电缆造成损伤, 避免电缆火灾的发生。7) 保持电缆隧道的适当通风和清洁。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电缆隧道、沟道、竖进等应有适当的通风。同时在敷设电缆的沟道、竖时、隧道中, 不许随意堆放杂物, 并定期对其中垃圾进行清理;其中的积水、积油应及时清理, 为电缆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8) 保持电缆隧道或沟道有良好照明。电缆隧道或沟道内应保持良好照明状态, 在需要上下的隧道和沟道口备有专用梯子, 以方便对电缆隧道或沟道内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和电缆火灾的扑救。9) 防止火种进入电缆沟内。在电缆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 应采取措施, 防止火种进入沟内。10) 定期进行检修和试验。按规程规定及电缆运行实际情况, 为及时发现潜伏故障及缺陷, 应定期对线缆和用电备进行测试和检修, 从而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避免因电气设备不安全运行引起火灾的发生。当进入电缆隧道或沟道内进行检修, 试验工作时, 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3 结束语

电气火灾隐患多, 突发性大, 监管难, 防不胜防。要增强忧患意识, 应以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燃。只有通过认真分析电气火灾引起的原因, 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电气火灾预防工作, 从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贾传圣, 徐心沁.低压电气火灾的预防与预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船舶机舱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篇8

关键词:船舶机舱 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

近年来,船舶机舱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船舶和船上人员的安全,据统计,2010年以来,长江干线至安徽段共发生船舶火灾事故41起,其中机舱火灾事故24起,占到同期各类船舶火灾事故总数的58.5%,位居火灾事故之首且呈现出高发态势。

船舶机舱火灾事故案例

2014年5月2日13时左右,重庆籍某轮装载铁矿粉7000吨航经马鞍山水域时,右主机第五缸回油管发生漏油,当班二管轮在用扳紧固油管接头时,因用力过大不慎导致回油管空心螺丝断裂,回油管燃油喷到排气管处引发机舱火灾,船员采取应急措施,启动固定二氧化碳系统释放二氧化碳及时扑灭了火灾。

2014年5月22日上午,荆州籍“林华0299”轮在沙市盐卡三友砂场码头顶坡停靠自卸河砂作业时,机舱左舷主机上方日用油柜出油阀漏油滴至左舷主机自由端盖头上,继而喷溅到废气涡轮及未包扎的高温排气管上引起明火,火势随后加剧并蔓延,最终导致了船尾部机舱、驾驶室、生活工作区全部过火,大火持续时间达80分,尾部上层建筑及左舷主付机全部因烧损报废。

2014年5月30日1130时,宜昌籍某轮航经宜昌港区水域时,机舱二层工作平台右侧附近发生火灾,并迅速蔓延,正在机舱工作的两名船员未及躲避被当场烧伤,1200时火势在其他船舶协助下被扑灭,其后1名船员抢救无效身亡。经勘查发现,机舱二层工作平台右侧及上层甲板敷设的电缆大部分烧毁,工作平台配电板上层仪表、开关按钮被烧坏烤焦,右侧变压器烧毁、机舱前壁右侧部分因火烧变形。据初步分析,火灾为机舱电线短路所致。

事故分析

分析这些事故的共同点不难发现,机舱火灾主要是油类火灾和电气火灾,火灾火源点主要集中于机舱排气管附近油路或电路,设备超负荷运行、油路燃油泄漏、排气管未按要求包扎、电气线路老化短路是直接诱因,灭火不及时导致火势蔓延。这些火灾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有的还造成人员伤亡,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认真加以防范。

预防措施

1、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要从思想上吸取诸多船舶火灾的教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真正从思想上提高防火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个项消防制度。要坚持经济效益、防火安全两手抓。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要坚决服从安全,切忌消防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老毛病。要树立超前的防范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认真把防火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早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机电设备技术可靠性检查

要做好机电设备安装及后期营运检验工作,按规定开展试验检测,确保设备的技术规格、防护等级、安全布置和电气线路绝缘符合船检法规及设计要求,在检验时,发现不满足船检法规规范的,必须督促维修或更换,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提高机电设备技术可靠性,降低火灾事故隐患。

3、加强机电设备安全使用条件检查

要结合营运检验,对船舶机电设备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告知船方随意外接机电设备的危害性,指导船方加强安全性自查,避免船舶机电设备超负荷及过载运转(行),杜绝违章操作行为。

4、加强船舶消防检验

切实加强对船舶防火结构分隔保持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保持完整性和有效性;要重点对风油遥切、机舱门窗关闭装置、二氧化碳气体贮存、释放和管系通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船舶消防设备可用够用。

5、按规定整改

对检查中发现船舶设备不满足船检规定的,电气线路老化绝缘不满足船检规定的、电线不满足船检规定的、船舶消防系统安全性不足不满足船检规定的,均应整改到位。

6、控制机舱火源、热源

机舱是船舶的动力源,是船舶的心脏,船舶的推进以及船上其他所有设备和系统所需要的各种能源均来自机舱。因此控制机舱的火源、热源是预防船舶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控制机舱火源、热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保证机器工作正常和机器设备的表面温度正常。 燃油锅炉点火时炉膛通风不良,造成炉膛内与空气比例不当形成的爆炸燃烧而引发火灾。机器设备的高温过热表面主要有主机、辅机、锅炉和焚烧炉的机体、排烟管和增压器。高温表面可燃物的来源包括:燃油喷射管、供给管的断裂以及振动引起管路接头的松脱,造成燃油喷洒到高温表面;各种供油管及接头的渗漏、油滤器的渗漏、油加热器的渗漏、安装在较高部位油柜的滴漏或满溢、油柜液位计的损坏、机舱短测深管内油从测量口溢出,这些滴漏的油污会浮在舱底水面,也可能会积聚在高温表面;用旧的棉纱遗留在高温表面或在这些高温表面烘干衣物。②保证电器设备工作正常。机舱内的电器短路过热、过流发热、变压器过热、电动机过载过热、电加热器过热、灯泡发热、电器火花或电弧、绝缘破坏等引起电器设备和电缆自身着火或者引燃其他可燃物特别是因滴漏形成油污可导致机舱火灾事故发生。③保证机舱内的热工作业正常。热工作业时,火花渣的溅落或撞击、磨擦产生明火点燃舱底油污水、油污物、回丝等可燃物可引起火灾。④保证机舱工作人员工作过程安全。如果驳油过程中工作人员离开导致溢油流淌至高温热源处可引起着火。

7、加强消防应急演练,提高火情出现后的消防控制能力

火灾发生后的应急问题,如何更快、更有效的消除火灾险情,以及消防措施的采取和指导,对火灾险情控制和消除都是非常重要的。每月进行一次消防演习,按照船舶应变布署表上每个船员的职责分工,使船上人员明白船舶消防程序,能有效的探火,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火势。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篇9

机车火灾发生的原因

内燃机车火灾多发生于电气故障。因燃油泄漏喷射至排气部分,受高温而燃烧的事故虽也有可能发生,但较少见,且机械间易燃件造成火灾的损失程度相对而言较轻。这里主要谈电器、电机故障引发火灾的原因。

电器、电机故障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电线路绝缘老化破损,压接部件松动;接线柱等压接部松动过热引发火灾;振动碰磨导致电线路绝缘破损、折断,引发火灾;发热部件过热烧损;牵引电机运行产生火花;机车上乱扔乱放的可燃物如棉纱等被未熄灭的烟头等火种引燃;机车制动时,闸瓦与轮对摩擦的火星引燃牵引电机通风筒,在运行中的机车这一特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防止机车火灾采取的措施

必须提高机车清洁度。提高和改善机车清洁文化状态,是稳定机车质量的第一需要,要达到电器、机械间(内燃机车动力室、冷却室、电器室)各部件及走行部、电机等各部无灰尘、油污,防止被火星引燃。

消除电线路的碰磨和松、虚、短、破。全面检查线管、线槽口,各导线与其他部件(特别是棱角处)碰磨的地方都要采取隔离措施,消除隐患。小、辅修按照电器电线路细化检修工艺范围要求,分片、分部检查电线路,仔细查看有无松、虚、短、破部位,一经发现立即整修。

建议改造电机内部联线。牵引电机在东风4型机车上为半悬挂安装状态,其内部联线采取硬质扁线,且线卡位置设置不尽合理,运行中受冲击振动较大,联线断裂的故障一直较多,是牵引电机检修的重要项目。联线在途中一旦折断,轻则损失一台电机的牵引力或引起主回路接地,重则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对此,建议采取增加线卡,同时将硬扁线改为软联线,消除上述隐患。

使用阻燃材料。机车电线路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几项关键部位的改造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但要根除火灾隐患还远远不够。为使一旦发生的火灾不至于蔓延扩展,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通风机帆布罩等可采用阻燃材料制造,隔断火苗的蔓延。当突发火势,由于阻燃剂保护,可有效保护其他电线路安全,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精检细修。检修中,认真检查每一条电线路,每一个接点,一旦发现过热、变色、松动、龟裂、破损,立即整修。按范围、工艺要求使用包括便携式电气检测仪等在内的各种检测仪器,检测绝缘电阻,各处接触电阻、片间压降,进行耐压试验等。

浅谈发生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及预防 篇10

(1)无论事故如何发生,当事人或其他在场人员并非有意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故;

(2)无论如何努力,现场的事故防范措施总是缺乏某些针对性;

(3)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故,总能从事故中找到各种各样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为了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必须研究其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1、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1 人员因素

发生在电气的误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或者违章操作。事实上大部分的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1)无票操作。认为操作简单,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者事后补开票,补打勾,应付检查;有的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

(2)未认真执行监护制度。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设备双重编号,走错间隔进行操作,监护制流于形式。甚至操作人和监护人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实际上往往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危险的被大家认同的观点;

(3)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符。运行状态变了,模拟图没有及时更新,或倒闸操作前根本没核对,对操作票中的错误未能及时发现;

(4)班前会不认真,交接班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不对^***接。接班人员不按岗位要求认真检查设备状态,不查看有关安全工器具情况和运行记录,在没有认清设备实际状态的情况下,盲目操作。

1.2技术措施不完备

1.2.1防误闭锁装置设置有疏漏

“五防”设备运行不正常,应该打开时打不开,运行人员为了赶操作进度,存在频繁解锁现象,导致部分设备“五防”功能不全,形同虚设。

1.2.2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1)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特别是万用钥匙的管理规定不完善,在执行中不严肃认真;

(2)培训没有跟上,运行人员不了解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

(3)防误装置检修维护工作的责任制不落实,有的单位防误装置的维护主要依赖厂家,而有的厂家售后服务跟不上,检修维护不及时,造成防误装置完好率不高,

2、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对策与措施

2.1树立“可控”思想,加强对违章超前控制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并加以控制的。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责任书”中也明确指出:“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我们首先要树立“可控”的安全指导思想。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反违章必须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改变人的异常行为,落实安全预防,对违章行为超前控制。要深入、准确地分析违章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对症下药。

2.2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操作人员自身的防误能力和纠错能力

任何操作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只有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操作人员自身的防误能力和纠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降低发生误操作的概率,措施如下:

(1)以电厂各项活动为契机和载体,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全员参与,使每名员工加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现场操作不论复杂还是简单、不论领导或安监人员是否在场,都要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通过定期对《安规》考试,加强《安规》培训,使员工能准确地理解《安规》的每一条规定,这是正确执行安规的前提。认真贯彻执行《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

(3)加大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包括防误装置)的现场布置、系统联系、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尤其要加强对新员工技术素质的培训。

(4)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电气操作集中于凌晨02:00至05:00,这段时间人体最易困倦,极易发生误操作, 通过行为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时间、地点、环境、人物,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科学合理地安排操作任务和操作时间,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人为事故发生。

(5) 建立防误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倒闸操作的全过程质量标准和考评规定,实行千项操作无差错奖励制度。认真抓好误操作事故的“四不放过”,要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对事故的直接原因作深入准确地分析,找准问题,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对误操作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要严肃处理。不仅对已构成事故的误操作要“四不放过”,对未构成事故的违章行为也要“四不放过”,要从思想根源、技术素质等方面深入分析违章的原因,严肃处理违章者。

3、结束语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篇11

关键词: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13-02

1 概 述

所谓配电网络就是从发电厂生产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运送到各个区域的配电站,然后经过配电设施分配给可供各类用户使用的电力网。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各地对于10 kV配电网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城乡电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供电方式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接法,而10 kV配电网具有线路长、覆盖面广的特点,在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接地故障,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这给电力设备及配电网络都带来很大危害,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生活、生产。

所以探究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了解单相接地故障的一般原因;另外还要清楚单相接地故障的巨大危害;最后具体分析预防和处理接地故障的方法。

2 接地故障的描述及检测

接地故障顾名思义就是在配电线路中某一相或以上的导线失去对地绝缘的能力,导致该相电流经过接地处流入大地,进而造成接地的故障,在接地故障中单相接地故障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的故障之一,它会破坏三相电力系统的平衡,造成其他相电压的急剧升高,进而破坏非故障相的绝缘性能。造成电力设备损坏。

当配电线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10 kV配电母线上运行的电压互感器以及母线绝缘监察装置等检测到的接地故障信号,来提示调度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之后经过选线和分析,就能确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相别以及相关配电线路,同时向上级汇报,通知运行维护人员查找并处理故障。

3 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

造成10 kV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以及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一些不可预防的自然因素例如:雷雨天气、动物等发生的意外,而主观原因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因素。

3.1 客观原因

首先,由雷雨造成的接地故障,雷雨造成的10 kV架空线路事故中接地故障最为常见。因为10 kV架空线路架设在空旷的地方,如果在雷雨多发季节,非常容易遭遇雷击引发故障,其中包括绝缘子击穿、断线、配变烧毁等现象。其次是由于树木造成的故障,城市绿化规模不断加大,挺拔高大的树木增多,由于对其护理不及时,树木在其不断生长后可能会对电线产生压迫,如果碰到刮风下雨时,非常容易压坏线路,导致接地短路故障,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造成重大意外伤亡。最后,小动物也是线路故障的一个因素,10 kV架空线路上经常有飞鸟停落,当这些飞鸟从柱上开关起飞时,很可能造成相间短路,另外猫鼠等小动物无意中窜到变压器上,也有可能引发接地故障。

3.2 主观原因

许多不法分子盗窃电缆,造成电力设备损坏事故发生,危害范围以及影响都非常大。另外电力用户对电力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随意在电力线路附近燃放鞭炮等行为很容易造成配电线路故障,还有许多用户为了规避电费以及拆除费用,在销户以后,会偷偷拆除变压器,使得高压线头暴露在空中,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当今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交通也越来越繁忙,许多车辆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无意的撞上电线杆,使得绝缘设备脱落损坏,引发短路故障。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电杆、电缆等造成破坏,引发相关短路故障;

最后,是电力部门管理疏漏问题。在配电线路建设时,配电设备的质量差,导致绝缘子在使用中破裂或者避雷针脱落都会引起接地短路故障问题,之后相关的管理者未及时进行设备的检查,最终导致配电线路发生停电事故。

还有一些设备长时间的不进行维修更换,产生了磁化的现象,导致出现保险丝熔断现象,由于管理者的检查管理不认真,没能及时发现配电线路中的缺陷,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产生严重后果。

4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危害

4.1 对变电设备的危害

10 kV配电线路发生接地的故障后,在10 kV母线侧电压互感器检测值达到零序电流时,电压互感器的铁芯达到饱和,这样长时间运行,就会烧毁电压互感器。

在近些年对配电网实际运行的调查中,配电网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器曾出现被烧毁的情况,对电力设备造成了严重损毁,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另外,发生单相接地事故,可能产生谐振过电压,可能会危及到变电设备的绝缘效果,造成变电设备绝缘击穿,最终导致更严重的事故的发生。

4.2 对配电设备的危害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产生谐振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将会几倍于常压,可能对线路上的绝缘子造成绝缘击穿,导致线路短路,可能烧毁配变压器,造成大范围区域停电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对区域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当确定了故障线路的位置以后,进行相关的维护时,会对附近区域的电力用户造成影响,尤其是碰到庄稼的生长期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时,很难排查维修故障,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阻碍电力行业的发展。

4.3 对供电质量的影响

在发生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之后,首先要故障定位,之后进行故障消除,这两个过程进行中,区域必然停止供电,如果维护过程涉及到的区域大,就会出现大面积停电,并且停电时间过长的情况,降低正常的供电量。

据统计,每年因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少供电十几万度,严重影响了工厂企业的效益。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导致导线间接或直接连接到了大地,对大地放电,造成了很大的电能损耗,直接损失了大量电能,也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效益。

4.4 对人畜的危害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能是因为发生导线落地情况,很有可能危及行人以及巡视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夜间,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灾难,对于牲畜也是如此,因为牲畜没有办法躲避,很容易造成伤亡的事件。

5 有效预防措施

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一般是可以预见的,但是难以预防,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如在较为空旷的场地,安装相应的防雷设备,在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安装避雷器,定期进行检修,避免因雷雨天气对线路造成损坏。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要统筹多方因素,把握好建筑物以及树木对电线及电缆的距离,尽量避免客观因素导致的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另外,电力管理部门与气象局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信息,对恶劣天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相关电力管理部门要加大用点安全宣传力度,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合作,严惩盗取线缆的不法分子。并对交叉路口的电杆和电塔表面涂抹反光漆,提高驾驶员的注意,避免发生碰撞。注意要在关键位置树立安全标志牌、警告语等,排除安全隐患。

最后,要适当引进新技术,完善电网的系统,提高电网工作效率。例如引进GPRS定位系统进行追踪定位,实现自动化配网,对线路运行情况及时检查。还要加强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要不断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避免因管理疏漏引起配电线路故障。

6 结 语

发生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不仅会给供电企业造成很大影响,还会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经过上述对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故障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说明了防止发生接地故障的重要性。

实现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仅需要提升相关技术水平,还要靠相关监督部门的配合,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来预防和解决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减小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造成的危害,才能够促进我国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查找及分析[J].大众用电,2011(5).

[2] 吴浩东,宋海勇.配电线路运行中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J].科技传播,

2011(6).

电气火灾的隐患及预防措施 篇12

1. 电气装置运行状态的基本特征

(1) 正常运行状态

其基本特征是各项技术参数, 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和绝缘电阻等符合运行规程的技术规定, 满足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

(2) 故障运行状态

其基本特征是某些技术参数不符合运行规程的技术规定, 未能满足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 会造成人身遭受电击或电气设备损坏。此时电气装置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及时进行检修。

(3) 火灾隐患状态

其基本特征除了某些技术参数不符合运行规程的技术规定外, 还具有引发电气火灾的各种可能性或已经具备了形成电气火灾的基本条件。如果不及时发现和采取相应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整改, 其结果将会酿成电气火灾。

2. 电气火灾隐患的认定及其基本类型

(1) 定义

电气火灾隐患是指引发电气火灾的各种潜藏性祸患或者是指引发电气火灾的各种潜伏性的因素。

造成电气火灾隐患的原因:设计方案不合理, 线路预留量不够, 电气设备和材料选用不当, 或产品质量不合格;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工艺质量差, 达不到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运行维护不当;运行中电气装置的环境条件, 如环境温度、湿度与可燃物的距离等诸多因素也会促使电气火灾隐患的形成。

(2) 基本类型

(1) 电气设备本体发热部位产生异常高温。如反映油浸变压器温度的上层油温;干式变压器、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射灯变压器、霓虹灯变压器、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度;荧光灯电感式镇流器、电铃线圈、油浸纸介电容器外壳的温度等。

(2) 低压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导线由于连接部位接触不良引起的异常高温。如导线相互连接的接头和接插件、导线与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隔离和刀熔开关、磁力启动器、低压断路器、插销的动静触头、熔断器的熔帽和触头等处产生的异常高温。

(3) 导线过载和电气设备过载。通常情况下, 电线的负载电流不应超过其额定载流量, 而电气设备的负载电流不应超过其额定电流, 否则将会加速绝缘老化和损坏, 直至发生短路故障。

(4) 高次谐波电流过载。对于大量的非线性用电设备, 例如可控硅整流调光系统及常见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相线和中性线上有高次谐波电流出现, 可产生高次谐波电流过载。特别是中性线的高次谐波电流过载。

(5) 导线绝缘老化或意外机械损伤。漏电电流和绝缘电阻如果满足不了技术指标的要求, 则视为导线的绝缘强度不合格, 势必可能引发短路故障。

(6) 接地故障。接地故障的接地点处经常发生的是电弧性短路, 产生几千度的高温, 而其短路电流又比较小, 不足以引起短路保护装置的动作, 因此接地故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极易引发电气火灾。

(7) 带电导体及其连接部分产生火花和电弧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 通常能够产生几千度的高温, 可以直接引燃其周围的可燃物, 进而酿成电气火灾。

(8) 三相四线制电压配电系统中性线 (零线) 连接不牢或断线。当发生中性线 (零线) 连接不牢或断线时, 在三相负载上将产生中性线电压位移, 三相电压出现不平衡, 其中某两相电压偏高, 而另一相电压偏低的现象。与电压偏高两相所连接的所有单相用电设备存在被烧毁甚至酿成电气火灾的危险性。

(9) 开关插座靠近或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上时, 又未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开关插座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及高温金属熔珠, 它们都有几千度的高温, 极易引燃可燃物, 进而酿成电气火灾。

(10) 照明灯具、电热器具和其他用电设备的发热部位靠近非A级材料 (可燃物材料) 时, 又未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 可燃物经过长时间烘烤, 极易引燃可燃物, 进而酿成电气火灾。

充油的电气设备有漏油现象。如油浸变压器、油浸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油断路器和油浸纸介电容器等漏油。这些充油的电气设备有着绝缘、散热、灭弧和防止导体氧化的重要作用。一旦出现漏油现象, 油量便逐渐减小, 从而起不到上述的重要作用。于是这些充油的电气设备面临发生短路进而酿成电气火灾甚至发生爆炸的危险。

闷顶内或灯槽内暗敷低压配电线路, 未穿保护管或其长度不够导线有裸露部分, 由于使用年限过长, 绝缘老化或受到机械损伤, 将会造成短路故障, 产生火花和电弧, 进而引起电气火灾。

电气装置内部结构及其附件固定不牢产生松动, 甚至个别附件脱落, 由于振动而产生异常声响。严重时, 会造成电气装置内部的机械损坏和电气性能的变坏, 甚至酿成电气火灾, 应立即停止运行, 及时进行检修。

其他。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力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等充油设备, 在周围空间有爆炸性混合物, 当遇到电火花或电弧就可能引起空间爆炸。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分解和气化, 喷出大量的油雾和可燃性气体, 遇到电火花、电弧或环境温度达到危险温度时也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氢冷发电机等设备假如发生氢气泄漏,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遇到电火花、电弧或环境温度达到危险温度时也会引起爆炸和火灾。

3. 电气防火及防爆措施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现场有易燃易爆物质及现场有引燃引爆条件。因此, 防火防爆应从改善现场环境条件着手, 设法从空气中排除各种可燃易爆物质, 或使可燃易爆物质浓度减小。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维护、监督和管理, 防止电气火源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电加热设备必须装设在陶瓷、耐火砖等耐热、隔热材料内。使用时远离易燃和可燃物, 有专人看管, 人离现场须切断电源。在导线绝缘损坏或没有过电流保护时, 不得使用。电源线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必须满足电加热设备的容量要求。

当电度表及导线的安全载流量能满足电加热设备的容量要求时, 才可接入照明电路中使用。工业用的电加热设备应装设单独的电路供电。

4. 防止电气火灾的其他措施

(1) 合理地布置电气设备

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管的防火间距应满足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装置的变配电室应满足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还规定:10k V以下的变配电室, 不应设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下风向。变配电室与建筑物毗邻时, 其隔墙应是非燃料。毗邻的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 并通向无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方向。接地 (或接零) 应符合规范要求。

(2) 保证安全供电的措施

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不应超过额定允许值。特别要注意线路的接头或电气设备进出线连接处的发热情况。在有气体或蒸汽爆炸混合物的环境, 电气设备表面温度和温升应符合规定的要求。通风应满足相关的要求。在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 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一般不应该超过125℃。应保持电气设备清洁, 尤其在纤维、粉尘爆炸混合物环境的电气设备, 要经常进行清扫, 以免堆积的脏污和灰尘导致火灾危险。

在爆炸危险区域, 导线允许载流量不应该低于导线熔断器额定电流的1.25倍、自动开关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1k V以下鼠笼电动机干线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1k V以上的线路应按短路电流热稳定进行校验。

摘要:叙述电气装置运行状态的基本特征, 电气火灾的类型及防火、防爆措施。

关键词:电气火灾,隐患,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鸿国.电气火灾预防检测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谈文华, 万载扬.实用电气安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3]张庆河.电气与静电安全[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下一篇:医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