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线路故障

2024-09-14

电气线路故障(精选11篇)

电气线路故障 篇1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床电气控制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气设备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特别是智能化电器元件的使用,使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变得越来越难,而维修电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力量。作为学校培养维修电工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认识,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排除模块的实训教学中,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储备阶段

1.1 熟悉常用电器的结构和动作过程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大多数由低压电器元件构成,对元件的结构和动作特性的掌握至关重要,熟悉每个器件的动作过程,对故障排除很有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每涉及一个电器元件,都要求学生进行拆装练习,以便加强对常用电器的结构和动作过程的认识。

1.2 加强基本电路原理的理解、安装及调试

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第二单元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教学中,基本控制电路环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如重点学习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动机连续运转控制、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及Y-△自动降压启动控制和反接制动。只有掌握了这些常见的基本控制线路,才能由浅入深地认识较复杂的控制线路,进而为学生掌握常见机床控制线路原理、安装与调试打下基础。

1.3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电气原理图识读原则是从主电路到控制回路,从电源到负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安装接线图按照主电路从开关元件到保护电器、控制电器到负载,控制回路结合控制的原理,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对应到元器件,依次连接的分析方式。

2 实践技能的强化阶段

2.1 典型电路的排除故障练习

在进行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进行故障排除练习,以便为企业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2.1.1 教师示范

在已安装好的电气控制电路盘上,设置3处故障,主电路1处,控制回路2处。然后通电试车,观察故障现象,通过分析电气动作过程,利用逻辑分析方法缩小故障范围,再借助于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和电压挡测电压的方法,对故障点进行排除,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过程及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1.2 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每学完一个项目,学生要自己配盘,若通电不成功,该生一定要查出故障原因。在同一组的两位学生中,可以互相设置故障 (但一定不要设置短路故障) 。这种方式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两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交互学习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互相学习可以先在同一组学生中进行,随后可以和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替训练。通过近几年实训情况的观察,这种练习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2.1.3 善于总结经验

每进行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都要自己总结、体会,有什么样的故障现象,利用什么工具,采用哪种检测方式成功排除故障,写出总结报告,从而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2.2 模拟机床排除故障练习

在讲解常用机床电气控制设备时,首先要知道机床是机和电的有机结合,所以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学院实训中心有多台常用机床实习模型,每台设备根据教学要求都设置了故障点,学生在模拟机床上进行操作,按照工作任务书,依次查找故障点,每查到一处,都可以通过机床上设置的声、光、电给以提示,操作正确不报警,若操作错误则报警,让学生重新排故。学生通过机床模拟故障操作为实际在机床上操作打下了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

3 实践技能的现场应用阶段

经过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储备阶段和实践技能的强化阶段,学生对故障排除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机床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学生在工作环境现场进行实践。

3.1 机床操作学习

每进行一种机床模拟训练之后,就进行现场工作环境实践,如普通车床C6140实训,就请车床实训教师讲解操作注意事项和车床的控制要求。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原理图知道车床的部位和相应的动作过程,从而对车床工作过程有更深的认识,对原理有更好的掌握。

3.2 故障的设置和排除故障练习

电气故障的设置,在练习的初期,先在常用机床上设置电气故障,让学生明白它和模拟机床上故障是不一样的,如,按钮都集中在操作面板上,行程开关在床身和工作台上,它们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多个端子板连接,端子板与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往往遗漏,这是模拟盘和实际机床的最大区别。在现场实践技能的训练中先设置简单的人为故障,随着实践过程的实施,可以设置电气和机械衔接机械故障,继而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排除故障的水平。

3.3 排除故障步骤总结

随着机床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床电气故障的维修也变得更加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故障的种类繁多,排除故障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好习惯,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之后,掌握总结实际工作中排除故障步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故障的调查:机床出现了故障,首先维修人员应询问机床操作人员,故障发生在启动前、启动后,还是运行中?是运行中自动停止,还是在异常情况后由操作者停下来的?是动了哪个开关才出现的?有何异常现象,如声音、弧光等?以前有无类似情况,是如何处理的?搞懂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迅速排除故障。

(2) 逻辑分析电路:通过询问操作人员机床情况,结合机床电气原理图及技术资料,进行故障分析,进而估计故障可能产生的部位并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以便迅速查出并排除故障点。

(3) 断电检查:断电检查前必须先切断机床电源,在确保不带电的情况下,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接头有无松动或脱落;检查熔断器有无灼伤,电气元件有无过热、变色及烧焦等;各类控制电器的触头部分动作是否灵活,有没有粘连现象。

(4) 通电检查:在断电检查不能确定故障原因的情况下,可进行通电检查。合上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依据电路工作原理,观察控制回路和主电路上各电器元件动作是否正常,同时可以借助万用表及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压及电流等工作参数,以便确定故障存在部位;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对复杂的电气控制设备,可将电路划分为若干工作单元,逐一通电检查每个单元,以免故障点被疏漏。

4 结束语

在维修电工的机床维修实训教学中,通过三步走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环节的故障排除训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摘要: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维修实训教学中, 机床控制线路电气故障模块是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维修认识, 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 就机床线路电气故障模块方面的实训教学方法加以探讨, 为职业院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维修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床线路,电气故障,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及技能训练[M].第四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2]王建.维修电工 (技师、高级技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刘玉文.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教学方法浅谈[EB/OL].[2012-11-23].http://www.pep.com.cn/xgjy/zcjy/jyyj/jxlw/201008/t20100827_784133.htm.

电气线路故障 篇2

(2)线路设计越简单越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线路,避免出现问题后线路繁杂而检修困难。

(3)操作、调节以及检修应该符合方便原则。

(4)要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与联锁环节,这样即使出现了错误操作也不会导致重大事故。

(5)必须符合环境的使用条件,确保工作安全、可靠、稳定进行。

3.2设计的具体方法

从目前来看,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1)经验设计法。

指的是依照相关的工艺生产要求,根据控制电动机的方法,使用较为典型的线路直接设计。

这种设计比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复杂的线路中,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有很强的工作经验,绘制出种类繁多的线路图,而且可能会出现多次修改,才能达到相关的线路控制要求。

(2)逻辑设计法。

指的是采用逻辑代数的方式进行设计,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线路结构比较合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使用的元件数量。

3.3设计顺序

电气控制线路在设计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考虑主次原则,其线路的设计顺序应为: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局部照明电路。

(1)主电路:主电路属于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说是它的灵魂,因为主电路贯穿了整个系统工程。

在主电路的设计时,要注意电路的电压与电流是否能承受过载、接地是否恰当等。

比如,假设电动机采用的是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则可以通过接触器控制起动与停止,此外线路中还必须有短路、过载、缺相以及欠压保护。

(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属于电气控制系统的一个闸门,它左右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在它的设计上,要考虑是否安全、方便以及适用。

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往往会在线路中设置总停按钮,考虑到某些电气设备需要重载起动,为了防止起动时重载过大引起了热继电器动作,则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加以处理:第一,把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调大,尽量让其在起动时不会发生动作;第二,在起动的时候,将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采取短接方式,等起动之后再接入。

(3)信号电路:信号电路属于信号的传输通道,其作用是采集信号以及传输信号,包含的范围相对较广,在具体的信号电路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其周围电磁对它的影响,尽量避开那些强辐射与电磁感应较强的地方。

此外,信号接收与传送装置尽量选择先进且实用的类型。

(4)局部照明电路:局部照明电路属于电气控制系统的一个补充,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局部照明而言,要做好相关的照明路线的构造设计(一般为图纸设计方式),这是局部照明电路的一个重要指向,只有设计出了完善的局部照明路线,才能更好的将其运用在具体的操作中。

3.4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线路的设计简便、可靠、准确,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尽量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控制线路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元件所处的实际位置,在符合了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

(2)必须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一般而言不能将电压线圈串联使用,那是一种不正确的连接方式。

(3)控制线路中切勿出现寄生线路,寄生线路属于意外连接的一种电路方式,它对于线路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反而是一种累赘。

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方略 篇3

【关键词】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问题;方略

本文就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的必要性做了探讨,指出目前我国建筑消防线路电气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指导性的方略。

1.提高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水平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建筑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旺盛局面。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建筑技术的水平,使建筑物的设计和利用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但是复杂的建筑工艺和流程也为建筑安全埋下了隐患,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易操作的安全管理,将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建筑消防是防御和处理安全事故的主要手段,建筑消防电气线路的设计又是建筑消防的主要的内容,只有不断的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和治理,提高操作水平,才能为实现建筑安全打好基础。因此,无论是在制度方面、认识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努力提高建筑消防电气线路的设计水平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2.目前我国建筑消防电气线路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管理体系还有缺陷,在制度方面存在权责划分不明的状况,同时还受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线路估算负荷小

现代的家庭和办公场所用电通常耗量很大,一方面是大功率家用电器的使用,一方面是多个电器同时使用。因此,线路用电的负荷难以估算。由于部分建筑物存在用电负荷估算方面的重大失误而进行消防线路安装,则会在用电高峰期引起严重后果。

2.2载流量值偏大

对我国消防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就会知道,电气线路安装不安全的最主要原因是选用的线路载流量和负载电流量值不准确。按照这种不安全设计进行的电气线路安装通常会导致线路过载,引发用电事故。

2.3线路分支回路少

一般情况下,PVC工作温度如果超过其耐热温度8摄氏度,其使用寿命就会减少一半,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线路的火灾安全隐患。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是,在照明和插座的分支回路上大都存在问题。如果建筑物的分支回路过少,就会相应地增加每个回路的负荷,最后的结果是导致线路温度的升高,从而酿下悲剧。

3.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的方略

3.1建立科学的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

建筑消防中的供配电问题是整个消防系统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时要保持供配电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并保证消防系统供电为高压供电,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科学性。建立独立的消防系统的另一种途径是在变压器的底端口进行分离操作。消防供电系统的独立性是建筑物进行安全供电的有力保障。对于整个消防系统来说,电源的设置是尤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电网供应的稳定性,保证了消防系统是整个建筑供电系统的最高电压的要求。在设置好消防系统的电源问题之后,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整个消防系统的供电线路进行设计,并保证线路设计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保证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应注意建筑配电系统低压电的配电和分配情况,使其与其他配电线路分离,确保照明系统和配电线路的系统独立性。

3.2合理设计建筑消防系统中的防火阀和排烟阀

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防火阀和排气阀的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营情况,因此,一定要注重对防火阀和排烟阀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防火阀,一般情况下,选用防火阀是应该把防火阀做成相应的电磁式防火阀,这样才能够使防火阀信号进行一一对应的返回。排烟阀的设计同样重要,应该在每一个排烟阀的接口处接上相应的两联动模块,实施对排烟阀的有效控制。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排烟阀,还可以使用感烟探测器来进行整个系统的控制工作。

3.3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中的敷设

一般而言,要进行建筑电气线路设计时,线路的敷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做好线路敷设的保护措施,一般是穿塑料管保护方式。由于建筑物在发生火灾的初期阶段也就是燃烧发热状态时火灾探测器的保护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因此,进行线路敷设时,不能把火灾探测的线路包括进去。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后期阶段,还需要进行保护措施,那么消防联动的控制和自动灭火装置以及应急装置就会发挥相应的作用。

3.4进行严格的电气线路系统划分工作

进行消防建筑电气线路系统的划分工作时,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做好建筑消防电气线路系统划分的准备工作对实施划分有很好的作用,准备阶段包括全面分析划分对象,深入了解影响设计过程中的要素,在仔细研究之后确定科学的有效的划分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兼顾设计的简便操作性和成本预算。运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3.5对消防水泵的设计

消防水泵是整个消防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灭火营救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设施。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消防水泵直接与消火栓相连接,并且应该确保在控制室可以用手动方式对消防水泵的工作状况进行控制。为了利于消防人员在实际的消防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机动性,还应在消防水泵旁边设置控制箱,实现水泵的直接控制。但是控制箱的直接控制功能和控制室手动控制系统势必会产生冲突,使消防水泵的控制陷入混乱状态,所以应该采取将控制室手动控制设置为不可转换状态,这样就使消防水泵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3.6采取有效的消防电气线路联动控制方式

目前的联动控制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多线制的控制方式,另一种是总线制的控制方式。总线制的控制方式在设计时布线比多线制少,控制技术先进,采用的是计算机编程控制方式,并且可以同时监控多台设备,因此总体来讲,总线制是当前采用较多的联动控制方式。但在实际设计时,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用符合建筑电气线路设计的最优化的方式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赫平.论怎样做好建筑消防电气线路设计[J].中华民居,2013(04).

电气线路的故障及检修 篇4

1 电气线路短路故障

1.1 短路故障的产生

电气线路短路故障往往由于维护管理不良、长年失修、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质量问题造成。如:电气线路绝缘层因受潮、锐物刺伤、磨损、老化等因素而损坏;接线柱污垢较多而造成柱间放电导通;接线柱松弛 (特别是在有频繁振动的场所) 导致两柱接线偶尔接触而导通;连接处因松动造成接触电阻增大而过热,产生火花引起相间短路;金属物掉落导致相间连接等。这些原因都可造成相间接触或放电接触而短路。

1.2 短路故障的危害

电气线路短路重者可立即引起保护装置 (如断路器、熔断器) 的动作,短路处出现烧灼痕迹;轻者则可表现为局部似通非通,短路电流达不到断路器的动作整定值,断路器不动作,连续发热时间久了引起发热处烧断或起火,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从而引起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很多火灾都是由电气短路产生。所以,避免电气线路短路极为重要。

1.3 短路故障的检查

检查电气线路短路故障时,首先应断开线路电源,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在线路两端点进行测量,如果测出的数值为零,则该两个端点之间的线路存在短路点。为使测量值准确,要置于R×1挡上,检查前应了解被测线路的正常阻值,被测线路中存在较大容量的电容时,应断开电容后进行测量,被测线路若为多路并联时,应用“逐个排除法”找出线路中的短路支路,再从该支路中查找短路点。

当出现电路似通非通时,可用兆欧表进行测量,若有短路,兆欧表指示为零。各种电子线路不要用兆欧表进行测量,以免损坏电子元件[2]。

有时线路出现烧断熔丝现象,却测量不出短路点,重新安装上保险丝后,线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可能是线路中的短路是非持续性短路,一般是短路处的污垢经灼烧后掉落,使线路恢复正常。

2 电气线路断路故障

2.1 断路故障的产生

电气线路断路故障一般因线路中出现断点而发生。如短路点烧断、熔丝烧断、导线连接处松动或松开、接触器触点接触不良、复位开关未复位等。

2.2 断路故障的危害

电气线路断路故障往往由于设备运行日久,未能及时检修,振动导致导线连接处松动或脱落。线路断路故障会引起系统断电、用电设备立即停止运行。在较重要的用电场合,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安全现状,影响生产,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如一艘正在帮助大船靠离的拖轮如果重要设备断电,会立即导致拖轮失去控制,引发两船撞击的危险事故。避免线路断路,也是非常重要的。

2.3 断路故障的检查

检查断路故障可分为带电检查和断电检查两种方法。

2.3.1 带电检查

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或校验灯,检查前应确认电源电压正常。由于线路断路后,线路中不存在电流,各用电器件两端不应存在压降。故用万用表测量线路中各个元件或接线两端时,若有电源电压存在,则表明测试表笔两点之间存在断路。

使用校验灯检查,也是利用了断点两端的电源电压的作用,查出断路点。

2.3.2 断电测量

用万用表的电阻挡进行检查。由于断路处两点之间的电阻为无限大,当万用表指示某两点之间为无限大时,则表明该两点之间有断路。万用表的量程应置于R×1k或R×10 k挡上,以避免由于某些原件电阻较大造成测量不准。使用万用表时,不要两手同时触及两表笔之间的金属部分。

被测电路中存在接触器的触点时,应人为的推动衔铁使其闭合,以避免线路中的假断路,给测量工作带来错误操作。

3 电气线路接地故障

3.1 接地故障的产生和危害

线路接地故障中一般为单线接地,常因设备长年失修,线路绝缘层因受潮、锐物刺伤、磨损、老化等因素而破坏,致使金属线与机壳或固定支架接触而接地。接地故障往往是引发触电、短路事故的隐患。

3.2 接地故障的检查

1) 对设备的绝缘层应做到心中有数,定期检查,以防接地故障的发生。如已经发现单线接地,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接地故障,以防引发进一步的可怕事故。

2) 在三相三线绝缘的电网中,电气线路有一线接地时,配电盘上的接地故障指示灯就会有一只变暗或灭掉。可用逐个排除法逐个排除没接地的设备,即可依次断开各个用电设备或电气元器件,直到当断开某个设备或元件时,接地灯恢复正常,则表明该设备或元件存在接地点。

3) 若电气线路中有两线接地故障,部分用电设备会因电压降为零而停止工作,甚至造成短路故障。

4 结语

从对三种常见线路故障的分析中,可以认识到电气线路故障发生的一般原因及所能够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了更好的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该认真对电气线路做定期的检修以及做好日常运行中的观察,尽可能的避免线路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随明.工业电气与控制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原因与防治 篇5

【关键词】电气;线路;超负荷;火灾;分析

电气线路因超越负荷引起火灭,在电气火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经常发生在乡镇企业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中。其主要原因:一是线路导线截面积太小;二是线路中接入过多的或功率过大的电器设备。

1.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原因分析

电气线路中通过电流时,由于导体自身电阻存在会产生一定热量,其大小为Q=12RT。导线选定后,负荷越多,电流I功率越大,导线中产生的热量越多。如电流在导体产生的热量和导体外散出的热量相等,导体保持相对热平衡,导体温度不会上升。如果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大于导体散出的热量,热量积累的结果会使导体的温度不断升高。一般规定导线工作的最高温度为65℃,这时导线中的电流为安全电流,超过这个电流为线路超负荷。导线长期超负荷使用可以使绝缘层老化,或者使与导线相邻的易燃物起火。实验证明,当导线内电流超过安全电流2倍时,线芯温度可达300℃,这时可以闻到臭味,导线局部绝缘层起泡与线芯分离,甚至局部出现冒烟;当导线中通过2.5至3倍的安全电流时,线芯温度可达700℃以上,这时线芯变红,绝缘层起火。另一方面由于绝缘层长期处在高温情况下,其有机物成份逐渐碳化,碳化部分可能形成半导体,使导线绝缘程度下降,这又有可能造成线路对地或线路间短路,或者漏电,更进一步的加大负荷,产生更高的温度。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引起火灾。

2.电气线路电流与负荷之间的关系

线路发热和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I与负荷功率P有如下关系P=IU,U为电压,对一定线路来说为一定值,由此可知功率越大,负荷越多,电流越大,发热越大,火灾隐患越大。

对于一个线路中的几个用电设备,它们各个功率的总和为整个线路的功率。即:P=P1+P2+P3+……+Pn;各个支路电流之和为整个线路的总电流。即:I=i1+i2+i3+……+in,由此看来线路并联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总电流越大线路发的热量越多。

一般单相电器上都有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数,其额定电流即可由I=P/U算出;对于三相电器可用P=IUCOSф计算,但理论性强,计算不方便,这里给出一经验以式;三相电器电流约等功率千瓦数的2倍,累加各支路电流即可算出整个线路总电流数。

3.电气线路所能承受的载荷

依据Q=12RT,当线路中负荷一定,电流一定时,导线的发热和导线自身电阻成正比关系。由R=ρL/S知(P为导线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截面积)导线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发热越少,火灾危险性越小。但是导线越粗,成本越高,在电力输配过程中除考虑发热条件外还考虑成本、导线强度、电压损失等综合因素。不同截面安全载流量在电工手册等专业书中有专门规定。现介绍一个简便口诀可以很方便的算出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多少。

导线的截面积规格有(单位以mm2计):

1、l.5,2.5、4、6、10、16、25、35、50、70、95、l20、150、185等几种规格。

归纳总结实用口诀为:

十下五,百上二,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8、9折,

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口诀以铝芯绝缘导线为基础,具体含意解释如下:

十下五:10mm2以下的铝芯导线安全载流量为导线载而积的五倍。如4mm2的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4×5=20安培。

百上二:l00mm2以上铝线安全载流量为截面积的2倍。如l50mm2铝电缆安全载流量为150×2=300安培。

25、35四三界:l6mm2和25mm2安全载流量为截面积的四倍;35mm2、50mm2为截面积的三倍;如50mm2铝质电缆安伞载流量为50×3=150安培。

70、95两倍半:70mm2、95mm2铝质电缆的安伞载流量为其截面积的2.5倍。

穿管温度8、9折:即如果电线穿管保护,使用级别较高时,其安全电流减少为原来的80%;如果电缆使用环境温度超过25℃时,其安全载流量为原来的90%,如果既穿管又高温则安全载流量为原来80%×90%=72%。

裸线加一半:如电缆是无绝缘裸线,其散热条件好,安全载流量在基础上加一半。如4mm2铝线绝缘安全载流量为4×5(十下五)=20安培,如果裸线,其安全载流量增加一半为20+20×1、2=30安培。

铜线升级算:因铜线导电性能好,其安全载流量在铝线基础上升一级计算。如2.5mm2绝缘铜线其安全载流量相当于4mm2的铝线为4×5=20安培,其它类推。

按以上口诀可以方便推算出导线安全载流量,结合前面公式计算各负荷电流总数,可以算出导线是否超负荷。例如某线路共有电器为94600瓦。其电流为I=94600/220=430安培,实际选用电缆为70mm2铝裸电缆,则线路实际安全电流为70×2.5(70、95两倍半)+70×2.5×l、2(裸线加一半)=330安培。线路负荷电流430A大于线路安全电流330A,线路温度高于65℃,线路超负荷。

4.防止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措施

(1)在电路敷设时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导线种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出一定余量,以备扩大生产增大容量时使用。

(2)杜绝私拉乱接,严格控制负载。加强对临时用电管理,对线路要定期检查,按期拆除,严禁使用“一地一线”制和裸电线在树上或建筑物上私拉乱绑。不经允许不准私自增加负荷。

(3)定期检查线路有无漏电和设备增减,一年至少二次测量线路和设备的对地电阻,发现漏电及时解决。

浅析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排除方法 篇6

1 电气控制的定义

电气控制系统一般被称为电气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在不同的设备中有着不同的控制回路,而且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电气控制回路系统主要是为了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系统运行过程,由若干能够实现某种控制电气的元件组合在一起,来实现对整个电气线路系统的控制,所以这种控制系统也被称作控制回路或者二次回路。这种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源供电回路、信号回路、自锁以及闭锁回路以及制动停车回路以及保护回路等几个部分组成的,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回路系统。

2 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几种排除方法

在目前的运行环境中,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是十分高的。因此对于解决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采用逻辑分析法、测量法以及实验法等几种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主要是根据整个电气控制系统中的每一个控制部分的工作原理与工作顺序以及每一个部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故障的现象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故障点在哪里,从而及时解决。在使用逻辑分析法过程中,看似这种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是十分简单。这种故障排除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维修人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为盲目进行实验而浪费过多的时间,检测的速度快,准确性高。在采用逻辑分析法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对维修的电气控制线路完全熟悉,而且要做到对线路全面熟悉,做到检查的准确无误。采用这种排除方法需要对系统中每一个元件进行检测,然后才能判断出故障点在哪里。这种检测方法比较繁琐,需要较长的维修时间,工作量比较大,比较适合一些复杂的电路检修工作。

2.2 实验法

这种故障排除方法主要适合那种局部线路出现故障之后,或者在使用的一般的检测手法后没有找到故障点时,主要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在采用这种方法排除故障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检测电源的电压是否存在过高、缺相或者电压过低的现象。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的顺序是先难后简单的流程,保证循序渐进。实验法的一般工作顺序是先对控制电路进行检查,再对主要的电路进行检查;先对辅助的电路进行检查,然后对主要的传动系统进行检验;先进行开关电路的检查,再进行调整电路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于重点故障部位应该进行检查,再对其他部位进行检查。此外,在通电的环境之下,进行电气控制线路检修时,还可以采用分片检验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2.3 调查分析法

采用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首先,问。检修人员应该及时地问清楚故障的具体情况,例如,当电路发生故障过程中线路中是否出现了声音等现象,故障发生的频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是否更换过元件等。通过向附近的人员询问,检修人员可以对故障的类型以及发生的地点进行初步的判断;其次,望。通过仔细对电路设备的内部和外观进行观察,发现出现故障的征兆;再次,闻。在检修过程中,一般的绝缘胶体破损或者烧损时,会产生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体,检修人员可以根据气味的确定故障点在哪里,从而及时地发现故障的原因和故障的类型,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第四,摸。在断开电源之后,用手触摸电路设备的各种元件,通过这种方法判断控制电路中是否存在已经损坏的元件;最后,听。保证线路正常的运行,听控制电路中元件运行的声音,通过声音的变化,判断电路是否存在损害的现象。

3 结语

在整个电气线路控制系统中,由于线路复杂、众多,同时由于在线路敷设过程中对敷设的线路要求过高,导致了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故障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和进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控制线路存在的问题,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军.《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体会点滴[J].职业教育研究,2010,6(09):101.

电气控制线路实验常见故障分析 篇7

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设备有着各种各样的电气控制线路。这些控制线路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一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控制环节组成的,在分析控制线路的原理和判断其故障时,一般都是从这些基本环节着手。因此,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生产机械整个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及维修有着很大的帮助。

1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实验

在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中,自锁、正反转和顺序等是比较常见的控制线路,也是电气控制线路实验的基本内容,笔者从事电气控制线路教学多年,现将这三种线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总结如下:

1.1 自锁控制线路实验

自锁控制线路主要作用是可以使电动机连续运行。

正常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启动;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

故障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启动;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不会停止,只有切断电源,电动机才会停止。

故障分析:停止按钮SB1没有起作用。故障原因:如图1。

KM常开自锁触点本应该接在线号3-4之间,即接在SB1的出线侧(3)和SB2的出线侧(4)之间,但是学生在接线过程中将KM的常开自锁触点接在了线号2-4之间,把SB1的进、出线侧(2)和(3)接反了,造成了停止按钮SB1失去了作用。

1.2 正反转控制线路实验

正反转控制线路作用是可以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双方向旋转运行。它实际是在自锁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分别多串了另外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即互锁触点(目的是为了避免电源短路)。

正常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正转;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按下启动按钮SB3,电动机反转。均不会启动,没有任何现象。

故障分析:电源不通电或者线路接错。

故障原因:在排除电源、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自身故障后,查看线路。如图2。

KM2的互锁触点应该接在线号4-5之间,KM1的互锁触点应该接在线号7-8之间,这样可以保证KM1和KM2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从而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的故障。学生在接线时,将KM1和KM2的互锁触点位置接反了,KM1接在4-5之间,KM2接在7-8之间,用自己的互锁触点来控制自己的线圈,结果只能是两个接触器都不会得电。

1.3 顺序控制线路实验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不同,有时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这些顺序关系反映在控制线路上,就是顺序控制。

正常现象:先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M1先启动,再按下启动按钮SB3,电动机M2后启动,按下停止按钮SB1,M1、M2同时停止。如果先按下SB3,没有任何现象。

故障现象:按下SB2,M1、M2同时启动;按下SB3,M1、M2同时停止。

故障分析:接在线号1-6之间的KM1常开触点没有起到顺序控制的作用。

故障原因:如图3。

KM1常开触点本应接在1-6之间,学生接线时,将接在1的一侧接在了7上,使得KM1常开触点并在了启动按钮SB3两端,从而造成了两台电动机同时启动的现象。

2 结束语

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经常会混淆低压电器的进线、出线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对线路不熟悉;第二是遇到比较复杂的线路、使用导线较多时,思路不清晰。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学生应该能顺利的画出线路原理图,在图上标出线号;其次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同一相要使用同一颜色的导线,在导线两端需注明线号,以便于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炳实.机床电气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常见电气线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篇8

电气故障检修把平时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积累, 按具体故障作具体分析。以下探讨电气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1.1 直观法

即通过在现场对设备进行“问、闻、看、听、摸”, 发现不正常情况, 找出故障电路和故障所在部位, 有经验的维修人员, 必须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1.2 按段状态检查法

出现故障时, 根据电气设备所处的状态, 分为几个电路段或电路块, 并逐一进行分析的方法, 此法在机床电气、电路、继电器及接触器控制电路中, 排除故障方便有效, 是一种通过对设备中各零部件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查找电气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与积累的经验相关, 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能分解为几个连续的阶段。任何电气设备都处在一定的状态下工作, 如电动机工作过程可以分解成启动、连续运转、正转、反转、高速、低速、制动、停止等工作状态, 电气故障总是发生于某一状态。

状态划分得细, 有利于检修电气故障, 但也不是越细越好, 也不是划分得较粗就不能确定故障, 要综合考虑控制电路的构成、控制功能、个人的经验等问题。对一种设备, 其中的零部件可能处在不同的运行状态, 在查找其中的电气故障时要把各种运行状态区分清楚。

1.3 回路分割法

构成一个封闭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 专业技术人员把它叫回路, 一个复杂的电路总是由几个回路构成, 每个回路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电气故障就另指某功能的丧失, 所以, 电气故障也总是出现在某个或某几个回路中。闭合的电路一般包括电源和负载。

1.4 单元分割法

把上面的逐段状态检查法和回路分割法, 按照功能划分, 一个复杂的电气装置一般是由若干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构成。检修电气故障时可把这些单元分割开来, 再按故障现象, 把故障范围限定于其中一个或几个单元, 这种方法即单元分割法。经过单元分割后, 查找电气故障就比较方便了。当然, 单元划分也不是随意的、没有根据的划分, 要结合电路的功能, 如通常的电路总是可以在功能上划分为电源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和保护部分等, 对复杂的电路, 还能够把控制进行细分。

1.5 推理分析法

推理法是按照电气设备发生的故障现象, 从外向内, 层层分析和推理的方法。此法需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现场经验和相当专业的知识, 并具有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电气设备组成部分和功能都有其内在的联系, 例如连接顺序、动作顺序、电流流向、电压分配等都有其特定的规律, 所以某一部件、组件、元器件的故障必然影响其他部分, 表现出特有的故障现象。分析电气故障, 一般需要从故障联系到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或从某一故障现象查出故障的根源。这一过程就是逻辑推理过程, 即推理分析法, 它又分为顺向推理法和逆向推理法。前者通常是从电源、控制设备及电路到故障设备的分析和查找的方法。后者则采用相反的程序推理, 即由故障设备倒推至控制设备及电路、电源等, 确定故障的方法。

2 电气故障排除的程序

设备的电气故障与机械故障相比, 特点更加明显, 专业性更强。故障排除技巧就是在掌握电气原理、电气元件的性能特点、故障现象与逻辑分析、经验的总结与积累的基础上, 形成的设备电气故障排除方法。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 通常有如下步骤。

2.1 熟悉电路原理, 确定检修方案

在设备出现电气故障时, 不应急于动手拆卸, 先要了解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现象经过、范围、可能的原因, 熟悉设备特别是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分析具体电路、电路功能块的内在联系, 搞清楚信号输入、控制运算、输出参数、执行元件或机构的相互关系, 结合实际经验, 确定修理方案。

2.2 先机械后电气

现在的设备大多是机电一体化, 机械部分发生故障, 将会影响电气控制系统, 很多出现在机械部分的故障现象, 可能都是电气控制系统造成的。此外, 机械部分可以观察, 电气控制系统没有机械部分直观, 因此应认真分析故障现象, 按故障现象, 从机械部分分析到电气系统。

2.3 先简单后复杂

检修故障要用简单易行、最熟悉、最有效的方法, 或考虑的复杂但动手时要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 然后再用复杂、精确的方法处理。排除故障时, 先排除直观、易发现、简单常见的故障, 后排除难度较高的疑难故障。

2.4 先检修通常现象故障

电气设备经常容易出现相同类型的故障现象, 因发生的次数多, 积累的经验也较为丰富, 能够快速排除。再集中精力和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现象古怪甚至解释不通的疑难故障。简化步骤, 缩小范围, 提高检修效率。

2.5 先外部调试, 后内部处理

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篇9

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常见的检查方法有: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试验法和测量法。通常, 调查研究法有助于寻找故障现象;逻辑分析法是缩小故障范围的有效方法;试验法不仅能寻找故障现象, 而且能找到故障的部位或回路;而测量法是找出故障点的最基本和可靠、有效的方法。当然在检修时, 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1 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很重要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使检修人员迅速有效地了解故障的类型、性质、范围, 尽快作出正确的判断, 减少检修工作的盲目性。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一问。向设备的操作者和现场有关人员详细询问发生故障前、后的现象及过程, 一般询问的内容包括:故障是经常还是偶尔发生, 有哪些现象 (如有无响声、冒烟、冒火等) , 故障发生前有无频繁启动、停机、过载等, 是否进行过维修, 是否改动过线路、更换过电器元件等。询问是调查的主要方法, 对判断故障的原因和确定故障的部位很有帮助。二望。对故障设备的有关部位仔细观察, 看有无由故障引起的明显的外观征兆, 如有无熔断器烧断和接地、短路、接线松动、脱落或断线等情况。三闻。对绝缘烧坏、线圈烧毁一类的电气故障, 可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帮助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质。四摸。在切断电源并经检查确定储能元器件放电后, 对可疑部位、部件及电器的发热元件摸一下是否过热, 以帮助确定是否工作正常。五听。听设备各电器元件在运行时的声音与正常运行时有无明显差异。注意在听设备声音而需要通电时, 应以不损坏设备和不扩大故障的范围为前提。

2 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根据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环节的动作顺序及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关系, 结合故障的现象进行具体地分析, 以迅速地缩小检查范围, 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所在。这是一种以准确为前提、以快捷为目的的检查方法, 因此它更适合于对较复杂的线路进行故障检查。因为复杂的线路往往由上百个电器元件和上千条接线所组成, 如果逐一进行检查, 不仅工作量大、时间长, 而且很容易遗漏。

在采用逻辑分析法时, 应根据原理图, 对故障现象作具体分析, 在划出可疑范围后, 可采用试验法对局部电路进行通电试验检查, 逐步收缩目标, 直至找到故障部位。逻辑分析法能够使得貌似复杂的问题逐渐变得条理清晰, 有助于减少检查的盲目性, 取得尽快排除故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的效果。

3 试验法

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 需要对局部线路作进一步的检查时, 或者在常规的外部检查发现不了故障时, 可对电气控制线路通电进行试验检查。但是通电试验检查必须在确保不损伤电气和机械设备, 不会扩大故障范围的前提下进行。

在进行通电试验检查前, 应尽量使电动机与传动机构脱开, 调节器和相关的转换开关置于零位, 行程开关还原到正常位置。若电动机与传动机构不易脱开时, 可切断主电路, 根据检查的实际需要还可切断部分的其它电路, 以缩小检查范围, 也为了尽量避免扩大故障、发生意外情况。如果需要开动设备, 则应在操作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通电试验检查时, 应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有无电压过高、过低、缺相或各相严重不平衡的情况。检查应先易后难, 分步进行。一般检查的顺序是:先检查控制电路, 后检查主电路;先检查辅助系统, 后检查主传动系统;先检查开关电路, 后检查调整电路;先查重点怀疑部位, 后查一般怀疑部位。为保证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对较复杂的线路进行试验检查前, 应考虑先拟定一个检查步骤, 按逻辑分析对线路进行分解, 使检查工作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通电试验检查时, 也可采用分片试验的方法, 即先断开所有的开关, 取下所有熔断器的熔体, 然后按顺序逐片电路检查:逐一插入要检查电路的熔体, 合上开关, 如没有发生冒烟、冒火、熔断器熔断等异常现象, 则给予动作指令 (应先短时点动试验) , 检查各控制环节、各支路的工作是否正常, 若发现某一电器动作不正常, 则说明故障有可能产生在该电器或与之相关的电路中;如果该电路没有出现不正常现象, 则说明故障在被断开尚未进行检查的部分。这样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就可以最终找出故障点。

在对较复杂的线路进行检查, 或遇到电器元件和接线排列较密集时, 如怀疑有接触不良、线路不通, 可对应吸合的动合触点、不应断开的动断触点、及肯定应接通的线路两点之间进行短接, 以帮助寻找故障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绝对不可以用外力使接触器、继电器动作, 以防止引起更严重的事故。

4 测量法

测量法是利用万用表、校验灯、试电笔、蜂鸣器、示波器等仪表工具对线路进行带电或断电测量, 这是找出故障点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4.1测量电阻法。在怀疑线路有触点接触不良, 触点不能正常闭合或断开, 接线有松、脱, 或者电器线圈有断线、短路时, 可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阻和线路的通、断状况, 也可用校验灯、蜂鸣器测量线路的通断。

现以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 说明电阻测量法的基本步骤。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 先切断线路的电源, 用万用电表R×100或R×1K档 (因触点有一定接触电阻, 所以不要用R×1档) 。如测KM1线圈支路, 电表笔一端接电路A点, 另一端分别测B、C、D、E、F、G各点, 在测到B、C点时, 电阻应为零或很小;测到D点时, 要按下SB2或手动使KM1自锁动合触点闭合;再测到E、F各点时, 电阻应一直保持很小或为零, 否则线路存在断路或触点接触不良;如果C、D点之间不经按下SB2电阻已为零, 则说明两点间已短路, 应检查是触点熔焊还是接线错误 (如将动断触点误作自锁触点) 。在测量到G点时 (或直接测量F、G两点) , 应为线圈直流电阻值, 如电阻过大或过小, 则可能线圈断路或短路, 也可能是接线松脱。

4.2测量电压法。可以用通电测量电压的方法来检查线路的通断状况。仍以图2所示电路为例, 接通电路电源, 测量示意图见2所示, 用万用表电压档 (注意线圈电压值) , 电表笔一端接G点, 另一端分别测A、B、C、D、E、F各点, 应测量到线路的额定电压值。

在测量时, 要注意是否有并联支路或其它回路可能对被测线路产生影响, 以防止产生误判断。

综上所述, 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不是千篇一律的, 即使外在表现相同或相似的故障, 其内在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采用上述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时, 切不可生搬硬套, 而应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按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摘要:本文对电气控制和线路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做了分析。

输电线路故障查找浅析 篇10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查找

输电线路在发生故障后,为了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必须尽快找到故障点。但是,输电线路固有的特點给尽快找到故障点带来了阻抗。如何根据线路跳闸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故障查找,如何查找故障点,这些问题值得输电线路工作人员深思。文章将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一、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1. 故障类型。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输电线路的故障90%以上为单相接地,其中又可分为金属性接地与非金属性接地。输电线路故障又可分为横向故障与纵向故障,在此不作赘述。

2. 故障原因。 ①鸟害。②外力破坏。③雷击过电压跳闸。④线路覆冰。⑤线路污闪。

二、科学合理的巡视组织是确保故障查找质量的重点

1. 确认主体、合理分配

输电线路故障查找过程中,主体还是输电线路员工,为此,必先有足够的、合适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事故发生的突发性,难以保证所有的巡视人员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能够满足事故巡视的要求。如何合理的、科学地分配人员与组织问题就决定了巡视的质量。

2. 正确对待事故巡视

事故巡视与正常巡视不同,要求各工作人员有严格的纪律作为开始巡视的保障,要求巡视人员必须尽职尽责、不能因为巡视点难以到位而有所疏漏,对于巡视不到位、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点的人员应进行批评教育。

3. 多看、多问、多记录

在巡视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线路、杆路各相关零部件以及故障相外,还应关注周遭环境。比如说交跨、树木、临线建筑以及障碍物等;同时,要确认杆塔的下方有没有烧伤的线头、木棍、鸟类、兽类以及损坏跌落了的绝缘子等物品。同时,做为巡视的重要补充,还可以向附近的居民或者是劳动人员询问,看是否发现有线路异常现象或者是听到异常的声响,事实上,故障点有时是问出来的。在发现有可疑的物品或与故障现象相关的物件时,必须收集起来,并且将该地点周围的情况进行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发现故障点的时候应及时汇报,在发现无法判断的可疑点时,更应该进行记录并汇报。

4. 改变巡线方法,强化巡视质量

当对故障线路所有可疑地点巡视完毕之后,对重点巡视区间还是没有任何发现的话,则应改变巡视方法,如扩大巡线范围,开展全线巡视,或者是将巡视人员进行交换,考虑内部交叉巡视。

三、 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是故障查找的关键

1.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如果能第一时间展开巡线,尽早到达故障发生地点,则发现故障点的成功率就越高。但是,对于巡线人员来说,必须对故障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在召集人手进行事故障巡视的同时,必须一边做好相关准备,如工器具、物资、车辆等;一边根据调度机构所提供的故障数据――故障线路,相别,保护动作情况,测距等内容,以便进行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

首先,应该在线路台帐上对故障进行定位。根据故障线路,相别,保护动作情况,测距结果,电压电流分量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台帐上进行定位分析。同时,考虑装置距结果5%~10%(一般为10%)的误差进行修正。另外,也可以结合该线路运行经验、往年故障分析结果来进行适当的修正。其次,应对可能的故障发生点进行定性。要完成这一点是比较难的,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灵活运用事故数据分析理论、同时具有较丰富的事故处理经验以及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常握了解程度,最后再通过集体商定。

2.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是出现得较多的一种故障形式。在110 kV及以上直接接地系统中,线路短路故障一般有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路、相间接地短路以及三相短路等形式。各种短路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等电气量进行分析。其中,三相短路与相间短路的特点是:无零序故障分量、故障相电压幅值降低,相电流幅值增大;接地短路电流的特点是:出现零序故障分量,故障相电压量幅值明显降低、电流幅值明显增大。根据相关数据报告分析显示,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各类故障以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频率最高,可达90%左右,其次是两相接地短路,以三相短路发生的频率最低。单相接地短路又可分为金属性接地与非金属性接地。发生金属性接地比非金属性接地时,电气量的变化幅度比较大。

四、详实准确的台帐系统是故障定位的保证

随着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的发展,其测距精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事故巡视的成功率以及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在220 kV及以上的变电站中都装有故障录波器,其整定值一般能够保证测距误差不大于5%(或者2 km)且相别判定正确,同时能够准确地记录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分量以及相关的开关量。同时,110 kV及以上的线路保护又基本配备了微机保护装置,通过线路参数测量以及内部的微机逻辑,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故障距离以及故障相别,为故障巡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录波装置与微机保护的测距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以下几点:装置的接线正确性,这取决于一次设备接线及二次回路的准确性;定值整定是否准确,装置定值与定值通知单是否一致,这取决于线路参数的测量结果、定值的计算值以及定值的整定是否正确;线路测量结果,线路在安装或者改造、变动后,是否进行核相以及参数测量;线路跳闸后的事故分析是否准确,包括对定值的校核调整。

线路保护装置以及故障录波装置测出的只是线路两侧变电站到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并没有详细的杆塔编号。为了实现线路故障点的准确定位,输电部门要统计好各个杆塔的距离、编号等数据,并将其体现在线路台帐上。

上面已经说过,输电线路的故障中绝大部分是单相故障,搞清楚线路的相位很重要,仅通过巡线前的工作交底、以及在耐张塔、换位塔作相位标志,对巡线人员判别故障相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个基塔、线路杆号牌子上做好相位标志,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巡线人员的工作量。

最后,应根据工作情况,做好日常的缺陷记录,并按季、年度做好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高虹亮.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电气线路故障 篇11

1 电气设备电路故障的调查

若出现电路故障, 不应当随意触碰, 在进行维修前先对导致故障的原因进行盘查。采用故障点查找方法, 存在一定难度, 针对控制电路的故障维修方法, 具体如下:

1) 望:a.了解电路型号、具体组成及其作用。如了解电路组成部分的具体定义及功能, 实际操作方法等。b.工作原理分析:能够从以往的经验中, 对系统从原理和结构两方面划分, 然后从设备的具体元件型号和作用分析其原理, 具体包括:触头、线圈、熔体、脱扣器以及其他元件等方面是否存在损坏和观察电动机、螺钉的工作情况;而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和内部检查两方面, 其中看外观是否损坏, 连线有无差错, 内部控制柜内元件正常与否, 有无异样, 导线连接是否牢固等。2) 问:直接向操作人员询问, 故障前后电路和设备两方面存在的异样, 运行情况;故障发生时有无异常现象等;有无人员误操作设备等。询问操作人员对系统主要功能的了解情况, 完成上述工作后, 能够获得有用信息。3) 闻:利用感官对于电路运作时的震动声、放电声以及其他方面的声音进行听, 闻电气元件是否有异样气味;这类方法对一定范围内的故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4) 听:保证电路和设备在维持正常运作又不会导致故障扩大化的状态下, 听是否有异响;有时, 应当快速对于响动的部位进行判断并关闭电源。5) 摸:切断电源后, 快速触摸并检查易发热部位, 如线圈、触头;观测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值内。

2 电气设备故障的维修策略

2.1 从电路设备和结构及工作原理查找故障范围

检修时先对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解, 这样能正确判断故障。对故障进行检修时, 先从主电路开始, 观察拖动设备中的电动机情况;然后采用逆方向对主电路中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其中包括热元件、触头系统、熔断器、线路和隔离开关;其次利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间的原理, 对控制回路进行检查, 对故障部位进行判断。若能采用直观检查方法, 直接观察出故障点, 有利于提高维修速度。

2.2 从控制电路动作程序检查故障范围

若直观法和断电法都没有找到故障点时, 应当对设备进行通电, 然后再进行检查。检查前应当先将主电路切断, 停止电动机的运转, 使电动机和转动机械部位脱开, 将控制开关置于零位, 各部分恢复原位;然后利用万能表检查电源电压, 检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通电后先检查控制电路, 其次检查主电路;各个系统原理相似, 先查辅再查主。

检查电路动作顺序, 对各元件的动作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正常或者故障, 一般可以通过异响、冒火、冒烟等现象进行判断, 若出现异常就表明故障点在元件中机率较大, 当控制电路检查后为正常, 在连接主电路, 观察其控制效果, 最后对主电路的供电环节进行检查, 看是否存在问题。

2.3 利用仪表检查

万用表中的电阻档是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 能够对电路、电动机、电磁线圈以及触头接触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检查, 其中三相电压检查也能运用万能表检查;而钳型电流表或者其他类型电流表主要是检查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负载电流的平衡和大小两类情况;兆欧表主要是对线路、绕组相关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查。仪表检查具有高速、高准确性以及参数准确等优势, 所以在故障检测中应当充分利用仪器表。

2.4 机械故障的检查

在电气控制线路中, 发布指令的为电信号, 发布执行命令的为机械机构。为了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对机械部分的传动装置、连锁机构以及其他部分都应当保证无故障。因此在检修时, 观察重点为机构特征和变化情况, 准确找到故障点, 并及时解决。对于电气控制线路而言, 其故障率较高, 出现情况具有差异, 所以当技术人员在进行检修时, 应当对笔者所提出的方法合理应用, 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而检修时应当做好书面记录, 保存资料, 为累积经验和提高能力做准备。

2.5 检修电路时的常用方法

两个方法:经验法和检测法。经验法:运用频率高, 概括如下:1) 弹压活动部件法:在活动部件中运用面广, 比如行程开关等多种活动性的部件。对活动部件进行弹压, 高频率, 提高部件灵敏度, 有利于摩擦不良触头, 促使导通接触。2) 电路敲击法:该方法与弹压活动部件法原理相同, 唯一的区别在于电路敲击法在通电情况下进行, 而弹压活动法相反。此法所需工具简单, 只要一只小橡皮锤, 对工作中元件进行敲击即可, 无需过多操作。在电路故障排除或者突然出现的状况下, 都表明元件是接触不良故障。而正常的电气设备, 在敲击下无异常情况, 若发现异样, 说明电路有故障, 应当及时解决。3) 黑暗观察法:若电路接触不良时, 会在电源电压的作用下, 产生火花, 并会一定的声响, 但是由于火花和声音较弱, 而周围环境处于光亮中, 所以不利于观察, 一般这种情况应当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并保持安静, 利用听觉和视觉进行判断;但如果并无上述情况发生, 也不能保证接触无故障。因此, 黑暗观察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方法, 有利于故障点的查找。4) 非接触测温法:元件性能的改变, 通常因为温度的变化, 所以元件的温度能够直接反应工作状态, 因此测温法能够有效地对工作状态进行判断。5) 元件替换法:在电路工作中, 对于不可靠的元件, 可以采取替换的方法进行检查, 若更换后并无异常, 就表示故障点判断错误, 该元件正常;若故障消失, 能确定该元件是存在的故障点, 应当进行确认。6) 对比法:在电路中具有的相同部分有两个及其以上时, 应当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对比。其原理是根据两相同部分一起发生故障的机率小, 通过比较后, 能够更好地测试出不同状态下的参数变化情况, 有利于故障范围和故障情况的确认。

3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控制电路故障方法的研究, 能够提高查找准确性, 并能及时解决故障, 促使控制系统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魏光林, 郭英杰.探析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J].价值工程, 2010.

上一篇:公路工程机械下一篇:回笼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