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2024-06-09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精选6篇)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篇1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网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随着网吧给人们提供信息交流和休闲娱乐平台的同时, 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尤其以火灾的安全隐患最为严重,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 针对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成因及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是做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网吧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

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驱动, 使得近年来网吧的发展不断增加, 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违法违规经营的状况也日益普遍和严重, 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尤其以火灾隐患情况最为严重。经过笔者详细的调查发现, 网吧普遍存在着以下火灾隐患。

1. 网吧的营业场地随意性大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网吧大多都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或者学校附近。并且任何使用性质的建筑都可以改建成网吧, 如民宅、商场等。同时很多网吧虽然条件简陋, 但是却吃喝玩乐功能齐全。一旦发生火灾, 既不利于网吧人员脱身, 也不利于消防展开营救。

2. 网吧经营手续不全, 未经消防部门审批

在调查的网吧中, 80%以上在装修、开业和使用前未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审核、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就私自营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上也存在疏漏,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安全疏散条件不符合相关规定, 无消防设施或者消防设施失效, 装修材料未经防火处理, 大多易燃或者有毒, 私自改装电线, 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二、网吧火灾隐患成因

网吧的火灾隐患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经营者的消防意识淡薄,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不愿意对消防安全设施投入资金, 不愿意或者忽视履行消防法律法规造成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消防安全基本条件和基本设施配置不足

首先, 很多网吧都设置在民宅中,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与居民住宅共用, 而居民住宅建筑结构不符合《建筑设计消防规范》的规定。其次, 网吧人员密集, 电气线路较多, 这使得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 并且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如果网吧人员不能及时疏散, 生命必将受到威胁。再次, 网吧缺乏正确的安全疏散标志, 或者指示标志的位置和知识的方向错误, 不能发挥应有的指示作用。

2.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消防管理水平低下

很多网吧没有完整的消防管理制度, 营业者和从业人员也没有参加过必要的消防培训, 不具备基本的消防知识, 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形同虚设。同时,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大多法律意识和消防意识淡薄, 对于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不明确。甚至部分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故意违背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 这些都为网吧的安全埋下了火灾隐患。

三、网吧火灾的特点

1. 火势凶猛, 蔓延速度快

很多网吧都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 且大多为经过防火处理, 或者有的网吧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只有三、四级。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很快蔓延, 不易控制。

2. 火灾后果严重

网吧经营者受利益驱使, 大多选择人口密集场所营业。如果发生火灾, 人员疏散不能及时。再加上消防应急措施不完善,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3. 消防救援不能及时到位

网吧经营的位置、设备的不完善、经营空间狭小和人员密集等因素, 决定了网吧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工作很难及时有效的展开, 从而容易造成更多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网吧消除火灾隐患应采取的措施

1. 消防部门要加大网吧的消防设计审核力度

消防部门要对网吧的消防设计加大审核力度, 要求网吧的建筑设计和消防设施必须满足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 网吧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必须在二级或者二级以上, 装修材料要杜绝使用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2) 网吧必须设立足够的疏散口, 并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通道地面墙上应设置疏散标志。网吧疏散门不得采用卷帘门、专门和侧拉门等, 门口不得设置遮挡物。 (3) 网吧不得设置在居民住宅内, 或者在居民住宅内改建。如果网吧更改地址, 要向原消防审核机构提出申请;如果网吧设置在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 必须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 网吧要配置轻便手提式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对于设置在地下的网吧, 还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消防部门要加大网吧开业的消防审批力度

网吧在开业前, 必须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兵役法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检查, 审查合格后才能营业, 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网吧经营场所通过公安消防机构的审核和验收;网吧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施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网吧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教育和培训, 懂得火灾应急常识, 会使用消防器材, 可以及时引导疏散网吧上网人员;网吧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系统的灭火和疏散应急措施等。

3. 加强对网吧的长期消防管理

网吧作为公众聚集场所,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日常的管理。 (1) 建立岗位责任制,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的职责;落实消防安全制度。 (2)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组织网吧从业人员定期学习, 并不定时的进行抽查检验, 确保规章制度严格贯彻执行。 (3) 网吧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增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网吧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才能持证上岗。 (4) 网吧要按照消防安全规定配置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并做好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 保证设备完好有效, 避免出现火灾来临时消防设备或器材失效的情况出现。 (5) 网吧要定期检查经营环境、电器使用情况和网吧的电路设施, 并及时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 改善网吧的营业环境, 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消除于萌芽之中。 (6) 网吧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灭火和组织疏散演练, 保证从业人员在处理火情的时候可以沉着冷静面对, 熟练应用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7) 网吧人员夜间部的流苏, 禁止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8) 网吧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 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

五、结语

总之, 维护网吧安全、消除火灾隐患任重而道远。只有消防部门、网吧经营者和网吧从业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摘要:当前, 网吧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成因和特点, 并提出具体的对应策略, 为进一步加强网吧的消防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者的安全经营行为提供了实际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吧,火灾隐患,对策

参考文献

[1]朱连武.网吧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对策[J].安防科技, 2009 (04) .

[2]李晗.论目前火灾隐患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1) .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篇2

http:// 2010-07-23 10:05:28 互联网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大量涌现,使消防监督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普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急剧增加,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重大火灾隐患的监督整改,作为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实施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一环,如何能够做到依据充分、界定准确、监督严格、整改及时,已经成为当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下面,笔者就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作一些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一、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地重大火灾隐患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及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储存单位。这些火灾隐患存在时间长、整改难度大,一旦引发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尽管火灾隐患的成因多种多样,但是,其整改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不足是制约隐患整改的客观因素。

随着宣传普及教育的不断深入、监督执法力度的不断增强和消防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能够认识到火灾隐患及火灾事故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主观上也并非就不想整改或者推托不改,而是确实受现有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无力整改。特别是那些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隐患单位,很多过去经济效益很好,如今却面临着关、停、并、转或经济滑坡,下岗职工明显增多、内外包袱日趋加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小、产品滞销、成品积压,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有的甚至连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都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想整改火灾隐患,但在经济上确实无力承受,因此导致大量火灾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二)安全意识淡薄是隐患久拖不改的重要因素。

尽管在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中,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不断加大宣传教育普及力度,努力使广大职工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增强,但是,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未能从以往火灾事故中吸取教训,没有把消防安全牢记心中。特别是一些单位的领导者,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对消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心存侥幸,思想麻痹,没有把消防安全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位置上,象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安全工作。思想观念跟不上去,自然就忽视了内部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火灾隐患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对整改要求置之不理甚至公然对抗。有很多单位具备整改条件,但是也不想把资金投到隐患整改上,认为那是在浪费,花大笔的钱却看不到什么效益,把经济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置消防安全于不顾。有些单位则干脆以缺乏资金为借口,推脱搪塞,得过且过。上述问题,直接导致了大量重大火灾隐患的久拖不改。

(三)建筑结构先天不足阻碍隐患顺利整改。

由于现存的重大火灾隐患大多是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擅自改变消防设计或降低消防标准,又或是未按规范设计或建成后擅自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还有就是现有建筑结构及内部设施不符合现行规范或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违章装修,等等这些,都使得建筑本身存在着先天不足,而且,这些隐患整改起来难度极大,有些根本无法整改。

(四)个别地方政府及行业部门的决策,造成了部分火灾隐患遗留。

有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没有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没有把消防安全工作作为政府、行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进行审批时,缺乏科学论证和调查研究,批准建设了一批所谓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献礼工程”、“几件大事工程等,由于”行政特殊性“,因而,绝大多数均未经消防审核或消防验收便投入施工或使用,留下了大量的火灾隐患,而且,个别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保护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还出台了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相关规定,以”创造良好的经济软环境“等为由,限制或禁止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火灾隐患单位实施消防监督和检查。

还有的地方虽然也制定了类似于”项目审批,消防先行“的行政规章,但是基本上也是形同虚设,执行乏力。这些都给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五)现行消防技术规范、规定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多次修改并制定相关的消防法规及技术规范,但是,从执行情况看,这些法规、规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刀切“的问题,适用范围受地域、发展程度、当地消防安全现状等条件的制约,不能很好地与各地现有实际紧密结合,造成了有的地方执行起来就容易,而有的地方执行起来就困难,甚至有个别条款规定得过严、过死,可操作性不强。比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修改稿)》、《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都存在类似问题。

二、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措施和对策

结合以上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

一是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这是做好监督整改工作的关键。火灾隐患,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火灾隐患能否及时彻底整改,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因此,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必须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紧紧依靠政府的坚强领导,努力赢得他们的大力支持,针对隐患整改工作适时做出安排和部署,科学、规范地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火灾隐患整改任务。实践已经证明,党委、政府在火灾隐患整改问题上态度越坚决、措施越有力,火灾隐患的整改就越及时、越彻底,反之则相反。

二是强化舆论监督,实行群防群治。国家制定的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是全社会都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整治火灾隐患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调动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火灾隐患实行群防群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一是实行举报制度。为充分发动各界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化消防工作,大胆地站出来维护自身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各级消防监督机构应该面向社会公开设立消防监督举报电话,努力为公众举报重大火灾隐患和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提供便利条件,鼓励

社会公众与各类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这也同时为公安消防机构及时查处和消除隐患开辟了一个新的信息渠道;二是强化舆论监督。对存有重大火灾隐患既不积极整改,也不采取任何措施,敷衍塞责、消极对抗的单位,除了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实施行政和经济处罚外,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还应该配合各级新闻单位,利用广大新闻媒体,将重大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向全社会公开曝光,开展跟踪报道,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起到警示和督促作用;三是实施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公安消防机构可以提请政府实施挂牌督办,将隐患整改工作列为政府行为,由政府出面检查、监督、协调各有关部门,逐级落实隐患整改责任,签订责任书,同时给隐患单位悬挂黄牌,敦促其尽快整改。三是实行”专家“会诊,科学论证。整改火灾隐患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安全,又要兼顾生产,还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必须选择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从而达到安全与生产、经济与效益、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确定火灾隐患类别前,应该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现状开展认真的调查了解,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资料,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整改意见、整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要由有关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定委员会对火灾隐患的等级、类别及整改要求进行”会诊“论证,提出相应意见和整改方案,最终确定整改目标和要求,以法律文书的形式正式下发《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间,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必须派员对整改情况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和跟踪督导,确保整改任务的如期完成。

四是依法管理,严格监督。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把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关。事实上,一些重大火灾隐患大多存在于建筑布局、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生产流程、技术工艺等防火措施不健全、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等方面。而造成这些重大火灾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安消防机构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时把关不严,以致养痈成患。因此,在今后的建审工作中,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修改相关的规范和规定条文,使之适用范围更广、可操作性更强,又要从”人治“入手,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和审验分离制度,确保审核、验收不走过场,严把审验关。消防监督人员在审验工作中应该积极主动,提高大局意识和服务质量,对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安装;火灾隐患;防治措施

建筑电气安装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使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还在于它有可能会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威胁到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火灾火患,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采取措施全面做好建筑电气的施工控制,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下面就民用建筑电气安装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分析。

一、电线线路开关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在实际的民用建筑工程中,电线线路的开关设备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其安装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电流的输送质量,然而,其也是最容易存在火灾隐患的部位。通常情况下,如果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发生火灾,现场施工人员会立刻关闭电线线路开关,并采取有效的救火措施,尽可能将火势情况降到最低,充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做好电线线路开关设备的安装工作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对电气开关设备进行选择时,施工人员必须结合民用建筑实际的电流量,选择出额定电流稳定的电气揩干设备。并且,尽可能在其处于低压状态下进行安装作业,这样不仅能有有效避免火灾隐患的发生,还极大的保障了现场安装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当安装人员切断开关设备以后,电力线路仍旧处于运行状态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其并不能度电气设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那么,安装人员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寻找出具体原因,并加以改进或是修改设计,不然这种存在火灾隐患的电气设备一旦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这对于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电气管线安装中的火灾隐患

电气管线是电气安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一个工作环节。民用建筑电气管线安装工艺中,很容易出现安装人员选错管线,或者配管不当而引发电气火灾。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在安装建筑电气管线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民用建筑可燃性吊顶在安装与敷设电气管线时必须选择正确的管线材料,以免因配管选用不当而造成火灾;

(2)建筑可燃性吊顶配管时,一定要做好配管和接线箱之间的管线连接,以免管壁发生脱落,致使导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引发火灾;

(3)敷设管线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施工人员一般不可随意改变管线规格,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线敷设要求来进行配管、接线,以免配管施工不当而给工程留下隐患,引发火灾。

三、照明设备安装中的火灾隐患

民用建筑电气安装中,照明设备安装是必需工艺,同时也是引法火灾隐患的关键环节。在安装照明器具时,首先要确保照明器本身质量是合格的,应尽量选择发光效率高,但表面温度低的照明设备;其次,要对照明器进行防火隔热处理之后再加以安装。需要注意的是,在照明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来进行合理的安装,那么就有可能会存在火灾隐患。

四、按地不良存在的火灾隐患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因为人们对线路接地不加以重视,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火灾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在低压电路中,目前常用的按零系统一统,其中性线兼作保护接地线统称线,通常用钢管代替在正常工作时流过不平衡电流,各点对地电位也不同,有时高达几十伏,从而与线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也随之带电,电位高时不仅危及人身安全,若发生与连接大地的建筑物钢筋,水管或动力管道偶然碰撞,则可能产生火花形成电弧而引燃。在施工中应全面采用零线和保护地线分开的一系统三相五线制因为这个系统,线虽然带不平衡电流,但它对地及对电气设备外壳是绝缘的,而保护地线线则是不带电流的,比较安全。

五、预防民用建筑电气火灾措施

(一)正确应对不同原因电气线路火灾

一是对于短路,要根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寻线,正确选择配电方式。在铺设电气线路时,强电的线路要根据强度套金属管、PVC管或走线槽保护,电线之间、电线与建筑构件或可燃物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还应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可靠地切断电源。二是对于超负荷。应严禁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检查去掉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线路负荷的发展及时更换成容量较大的导线,或根据生产程序和需要,采取排列先后控制使用的方法,把用电时间调开,以使线路不超过负荷。三是对于因接触电阻过大。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铜、铝线相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也可采用在铜铝接头处垫锡箔,或在铜线接头处搪锡。通过较大电流的接头,不允许用本线做接头,应采用油质或氧焊接头,在连接时加弹力片后拧紧。要定期检查和检测接头,防止接触电阻增大,对重要的连接接头要加强监视和检查。

(二)正确做好电气线路选择

在电气线路的选择方面,要采用阻燃型、耐火型电线电缆。阻燃电线电缆是在线缆的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中加入阻燃添加剂,使这些材料遇热分解,产生非燃性气体,隔绝氧化或促进这些材料碳化,形成保护层敷着在导线表面,起到隔热和隔氧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阻燃电线电缆耐火温度一般在75℃-125℃之间。尤其是民用建筑中一般供配电、广播、弱电信号等线路也应采用阻燃配线且采用低烟、低卤或无卤的线缆,对于火灾初起应起作用的火灾自动报警器、探测线路可采用阻燃性电线电缆配线,而用于消防泵、排烟机、送风机、消防电梯及消防广播、应急照明等在火灾情况下继续工作的线路,应采用耐火配线。为增加电源的可靠性,还可应采用铜套氧化镁绝缘电缆(MI)。在火灾发生后短时间内,一般温度不超过850℃,而(MI)防火电缆在800-900℃燃烧30分钟后仍通电良好。由于耐火电线电缆价格均相对较高,施工及电缆安装、制作均较复杂,需要专用的工具和专用的配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很少采用,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六、结束语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篇4

1 居民住宅存在的火灾隐患

1.1 消防设施瘫痪、物业管理缺位现象严重。

一是某些房地产开发商投机经营唯利是图, 为节约成本擅自降低消防设施标准, 导致许多住宅消防设施不健全。二是个别物业管理单位怕担责任, 有的将消防器材统一保管;有的怕消火栓跑水将手轮卸下, 甚至个别物业将整个消防管道关闭;有的消防控制室长期无人值班, 消防设施瘫痪, 造成严重的缺位现象。三是居民对公共消防设施的保护意识不强, 造成公共消防设施挪用丢失。据笔者对我市居民住宅的调查表明, 高层住宅内大量存在着室内消火栓配件不全, 水带、水枪丢失, 灭火器过期失效, 自动消防设施瘫痪的现象。

1.2 高层住宅的多元化增大了重大火灾的可能性。

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 居民住宅楼也是越盖越高、外墙装修及保温材料的使用给消防灭火扑救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同时也增大了高层住宅发生重大火灾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可能性。2010年11月15日14时, 上海市静安区一幢28层教师公寓在做外墙保温装修时因违章操作引发火灾, 造成58人死亡, 70余人受伤就是一起典型案例。

1.3 生活中用火不慎容易酿成居民火灾。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天然气、液化气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如有的居民在使用中麻痹大意点火离人, 有的管道老化不及时更换, 有的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这些易燃气体一旦发生泄漏, 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起火。有的家庭存在违章安装、违章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这一致灾因素稍有不慎必将酿成大灾。

1.4 大功率家用电器使住宅火灾明显增多。

现在居民家庭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 也给居民家庭带来了隐性火灾隐患。一是空调、热水器、电炒锅等大功率家用电器增加了用电负荷。二是家用电器产品琳琅满目, 假冒伪劣电器产品乘虚而入, 导致家用电器经常发生故障。三是个别人不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喜欢在室内乱拉乱接电线, 电器开关安装不规范, 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 致使用电负荷超过其设计负荷, 造成电气线路过热、绝缘层老化而短路起火。

1.5 居民家庭装修增加了火灾荷载。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居民住宅内的火灾荷载及致灾因素也随之增加。不少居民家庭室内装修大量使用塑料扣板、木工板等易燃可燃材料;地毯、固定家具都是耐火等级低得易燃物品;聚氨酯软包、海绵沙发等材料又成为了毒气杀手。这些材料的使用, 不仅增加了火灾荷载, 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而且为火灾蔓延提供了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 火灾中80%的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疏于防范的居民在火灾面前, 只能望“火”兴叹, 甚至葬身火海。

1.6 居民防火意识淡薄让火灾有机可乘。

近年来, 消防部门加大了消防宣传力度, 开展了进家庭的“五进”活动,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部分人仍心存侥幸, 认为消防投资大、使用少、不值得。因而只注重防盗而忽视防火, 注重实用而忽视消防。有的把阳台作为杂物仓库、把楼道当成停车场;把常闭式防火门当通风口、在楼梯间内堆满杂物;把住宅区变成成“围城”、把独户分割成群租屋。特别是小区消防车通道被挤占现象十分严重, 主要道路两侧都停的满满当当, 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拥堵, 后果极其严重。上述这些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漏洞, 一旦发生火灾, 将造成无法弥补的人身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2 城镇居民住宅火灾的预防措施

调查表明, 大多数住宅火灾, 都是由于住户思想麻痹, 违章违规所致。只有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 教会他们如何查找家庭火灾隐患, 如何加强火源电源管理, 如何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真正把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的自觉行动, 才能有效地防止住宅火灾的发生。

2.1 普及防火常识。

要充分利用小区内各种设施, 如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利用板报、影视和咨询台等形式开展知识讲座。学校要开展对中小学生的专题消防教育, 社区要开展对居民家庭的消防宣传。教育内容上要宣传先进经验, 又要宣传火灾典型案例, 要熟知防火常识, 还要学会灭火逃生自救知识。养成爱护公共消防设施, 不占用消防通道、公共楼梯和安全出口的良好习惯。

2.2 实行群防群治。

消防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社区消防管理模式。居民住宅区的防火安全不仅需要居民住户的配合, 更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社区、物业管理等部门应当履职尽责, 发动辖区居民相互提醒、相互支持、相互照应。做到火灾隐患有人提醒, 整改隐患有人配合, 遇到火情及时救助, 使防火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互相监督、联防联治的良好局面。

2.3 依法科学管理。

一是要加强对新、改、扩建住宅以及住宅内装修的消防设计的审核把关, 防止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二是社区、物业管理等部门要定期在居民区内开展消防灭火、疏散逃生演练。要让居民熟知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逃生路线,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三是对典型的住宅火灾案例要公开曝光,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对每起火灾事故, 都应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 依法予以严惩, 使广大居民做到警钟常鸣, 防患于未“燃”。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的规模、在校人数等也相应发生较大变化,校园火灾隐患日益突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校园火灾也频繁发生,尤其是人员聚集的学生集体宿舍。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

这只是一起校园火灾回顾,虽然这起学校火灾余烟已然散去,但学校消防安全现状依然堪忧。做好学生宿舍火灾隐患预防和自救,预防火灾发生、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维护学校稳定不容忽视的大事。因此,强化学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对推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自己的消防工作经验,针对学生宿舍普遍存在的问题,尝试做以下分析和探讨。

1 学生宿舍火灾隐患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电视已进入宿舍,学生生活、学习用品增多,可燃物也随着增多,住宿超员,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火灾隐患随处可见:

1.1 消防设施不健全

上海商学院火灾发生后,灭火器过期、火灾报警喷淋装置缺失等消防安全保护的“硬伤”,被一一暴露出来。按照法律法规,建筑物消防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因此,近几年新建的宿舍楼内消防安全设施均比较完备。但早年建成的老式宿舍楼则大多存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防火间距不够、大型建筑无防火分隔、内部装修和疏散通道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先天性火灾隐患。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要根治这些“顽疾”的确很难。

1.2 疏散通道不畅

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电教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部位,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而且经常有超员现象,这些场所校方往往重视不够,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学校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消防安全疏散的措施。如:给学生宿舍的窗户加装防护档,楼道出口安装防护用的铁栅栏,有的寄宿制中小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有些管理者为图省事,在学生就寝后就将宿舍楼出口上锁,关闭宿舍的安全出口。大多数一栋宿舍楼仅留一个出口,特别是在男女混住的宿舍楼,只保留一个出口,且封闭通道,或在男女学生区分隔的楼梯或通道处设铁栅门。如此种种,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混乱,极易造成拥挤、踩踏而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灾难。

1.3 私接乱接电源

宿舍楼内线路超负荷运行,融化电线造成短路,这是高校火灾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了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生活、学习规律,学校在宿舍用电方面有严格规定,一般早上6:00供电,晚上11:00停电。在宿舍停电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从走廊、洗漱间照明灯处,甚至从消防应急等插头处私自接线引到宿舍;有的为了自己方便,在床头上安装台灯、微型电风扇、电褥子等;有的甚至把液晶电脑安置到床上,电线就在床头缠绕,电线放在床底下的垫子上,一旦买到劣质的电源线或电线老化裸露极易发生触电事故。部分学生为了图方便,无视宿舍管理规定,违规使用高功率电器,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电饭锅等在宿舍烧水做饭,煮夜宵等等。有的使用伪劣电器,极易造成短路、超负荷,造成火灾事故。

1.4 安全意识匮乏

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近考试,心里没底就点蜡烛挑灯夜战,蜡烛放在床架上,躺着或坐在床上看书,一旦打起瞌睡极易造成火灾事故。有些学生染上抽烟恶习,并随地乱扔烟头,引起衣服起火,蚊帐起火等等。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目前,很多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认识的能力有很大偏差。学校要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板报、固定宣传栏、消防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宣传火灾事故教训,曝光火灾隐患,提高防火安全意识,让大家时时、事事提高警惕,思想上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防止火灾悲剧在学校发生。

2.2 建章立制,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学校应制定《学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办法》,并建立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遵从“首问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由此引发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人员伤亡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要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与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同时进一步宣传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管理规定的良好局面,使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为宿舍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具体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正确引导,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有的学校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组织师生员工进行防火安全、应急疏散、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演练。所以,有的师生消防意识淡薄,平时不懂预防火灾,以致发生火灾时惊惶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警。学校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灭火、自救逃生等演练,使学生掌握一定自防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尽量减少在危急情况下因惊慌失措而丧失逃生机会,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4 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学校应该认真落实《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把火灾隐患自查作为自身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大处着眼,从学生身边微小火灾隐患着手,检查学校消防安全消防设施等硬件和消防安全管理等软件方面的漏洞,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同时,作为消防职能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明察暗访、重点督察和阶段性检查等形式,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还要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积极督促隐患单位彻底整改火灾隐患。

学生的安全举国瞩目,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他们正在成长过成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学校和政府、社会的精心爱护和保护。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对社会觉得发展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式下,学校安全工作极其重要。做好学校防火安全工作,让火灾远离学生是各级部门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义务。

摘要:列举近年来重大校园火灾,分析学生宿舍火灾隐患,并提出防范对策。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 篇6

1) 小型旅馆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厂矿企业、学校较为集中的乡镇以及车站附近, 大都由单元式住宅、沿街门面或自建房经过分隔作为经营场所, 营业面积一般不超过200平方米, 容纳人员在20人左右, 业主多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 基本采取家庭式经营。

2) 小型旅馆场所隔层、装修大多采用木板等易燃可燃材料、耐火等级低下, 通常只有一个疏散楼梯,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无防火间距, 消防设施设备不齐全, 不具备经营住宿的防火条件, 且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加之小型旅馆因小而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的特点, 使其消防安全监管困难, 容易发生火灾事故。而一旦发生火灾, 将导致迅速蔓延到整个楼层, 疏散逃生困难, 扑救难度大, 极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2 小型旅馆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

2.1 先天性火灾隐患多

由单元式住宅、沿街门面或自建房改建成小型旅馆, 其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大都发生改变, 造成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1]。

1) 在改造装修过程中, 夹层楼板和楼梯以及隔墙往往大量采用木质等易燃材料, 不仅降低了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 还人为增加了火灾荷载。

2) 改建而成的小型旅馆大都存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数量不足, 宽度不够, 疏散通道不畅, 且设置有门槛、门帘及台阶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室内尤其是夹层内的疏散通道宽度不足, 有的甚至没有设置疏散通道, 安全疏散隐患较大。

3) 电气线路铺设杂乱、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不符合规范, 没有经过电器线路消防检测, 电气火灾危险性大。

4) 大部分热水供应都采用液化石油气自为原料, 少部分使用柴油, 增大了火灾危险性。

2.2 消防设施器材缺乏

大部分小型旅馆, 为降低成本, 减少了在消防设施器材方面的投入, 都没有必备的消防设施器材, 室内、外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缺少;灭火器数量不足或配置类别不当;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装不符合要求等, 或者使用价格比较便宜的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只配置一两具灭火器, 有的甚至连灭火器都没有配置。

2.3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1) 经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小型旅馆从业人员和经营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和城市失地农民, 素质普遍不高, 唯求效益为重, 消防意识淡薄。场所消防管理一片空白, 从业人员和经营者没有参加过消防安全培训, 缺乏必要防灭火和火灾中逃生的知识, 消防技能差。

2) 住宿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来小型旅馆住宿的人员大都素质不高, 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 卧床吸烟, 使用蜡烛照明, 违章用电、使用液化气做饭现象极为普遍, 加大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性。并且住宿人员对建筑的内部情况及其周边环境大多比较陌生, 疏散逃生意识差。若发生火灾, 无形中加大了人员伤亡的危险性。

2.4 消防安全监管困难

小型旅馆非法经营现象普遍, 基本上都是未经任何主管部门批准, 擅自营业。因其规模小、位置较偏、客流量不大,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等到将家庭旅馆的招牌挂出来或营业一段时间后, 才知道这个家庭旅馆的存在, 再去消防安全检查已经晚了。即便再去监督检查, 有时甚至几天都找不到老板, 常常遇到的只是老少皆有的几个服务员, 即使多方努力找到老板, 老板对此怀有极大的抵触情绪, 经常吵吵闹闹, 认为自己用几间房搞个家庭旅馆没有什么大的消防安全问题。甚至于有的小型旅馆同执法部门打游击战, 消防大队和派出所前脚拆除其招牌, 过几天又开起了。由于消防和辖区派出所警力不足, 往往几十家小型旅馆仅走完一道完整的执法程序, 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警力, 其它正常的消防监督工作就无力开展, 若不问不管, 又是消防监督失控漏管及消防执法不作为行为, 使消防监督与执法左右两难。

3 加强和改进小型旅馆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3.1 加强新开业小型旅馆的防火设计审核, 严把开业前审批关

对新申请开业的小型旅馆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批, 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将消防是否合格作为发放证照的前置条件, 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 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应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发放证照。从源头上把好小型旅馆的开业关, 合格一个, 批准一个, 彻底消除“先天性”的消防安全隐患[2]。

3.2 强化现有小型旅馆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一方面, 要联合执法, 坚决取缔无证小型旅馆。联合工商、税务、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 对未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小型旅馆, 提请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另一方面, 对已有证照的小型旅馆, 加强监督检查, 小型旅馆的消防监督, 光靠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部门应出台一个规范性文件, 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对小型旅馆的消防监督职责, 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对小型旅馆的共同监督。在消防监督管理工程中, 要使小型旅馆从业人员懂得一些常用的防火、灭火及逃生知识, 会报火警, 会使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会引导客人疏散, 确保小型旅馆的消防安全。

3.3 加大对小型旅馆火灾隐患“清剿”力度

充分发挥“网格化”火灾隐患排查机制, 加大火灾隐患清剿的力度;落实派出所社区民警和消防站工作人员对小型旅馆火灾隐患的清剿责任, 定人分片包干, 定期进行检查, 摸清辖区小型旅馆底数和消防安全状况, 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消除火灾隐患。此外, 对不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的, 要加大查处力度, 提高执法威慑力。

3.4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升业主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由于小型旅馆经营者消防意识淡薄, 对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 加强业主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是消防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业主和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 使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疏散逃生常识。消防队也可选取适当的时间与此类场所进行实地演练, 切实提高实战技能和群众的防火意识。促使群众懂得常用的防火、灭火及逃生知识, 明白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 学会使用身边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怎么扑救初期火灾, 逐步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立足于提高内部自防自救能力的基础上, 确保小型旅馆的消防安全。

同时设立小型旅馆消防安全管理示范点, 组织参观学习, 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规范用火用电用油用气, 督促业主提高消防安全自主意识, 强化自我管理。

4 结语

加强和改进小型旅馆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 是服务经济建设、执法为民的表现之一。消防部门必须联合多个部门, 发挥多种力量, 构建上下贯通、纵横到位、覆盖全面的旅馆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调动相关部门及广大经营业主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旅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全.浅析小旅馆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安防科技, 2009年08期.

上一篇: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下一篇:HI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