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共10篇)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1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
付燕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输液室承担着全院除儿科以外所有科室的门诊输液治疗。医嘱来自门诊各科室,用药复杂、品种多;输液患者病种复杂、年龄差异大;输液高峰期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以上特点使得门诊输液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确保输液安全,我们认真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收到良好效果。1.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原因
1.1 医嘱方面
医嘱来源复杂,各科医生下达医嘱习惯不同,书写方式不同,个别医生字迹潦草、不易辨认;漏开皮试医嘱;同一液体中不同药物或序贯输液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剂量超过药品说明书规定剂量等均给护士执行医嘱造成困难。护士与医生沟通医嘱相关问题,耽误时间,造成患者等待时间延长,引起患者不满。
1.2 药品方面
同种药物存在不同剂型,查对不认真易发生差错;同种药品不同生产厂家,发生有些厂家药物输入时无不良反应,而另一些厂家药物输入时会出现静脉炎等不良反应。有些液体包装近似,易造成混淆。1.3 护士方面
1.3.1 人员不足
门诊输液患者在就诊时间上具有的不确定性,就诊人数还会随天气和季节变化而变化,造成部分时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1.3.2 用药风险
护士对新药未能及时了解其作用、副作用、配伍禁忌、使用注意事项等,给输液治疗造成风险。
1.3.3 查对不严 患者就诊时间短,护士对患者不熟悉,如不认真查对,有发生差错的危险;同种药品不同剂型,查对不严,会发生用药错误。
1.3.4 穿刺困难,引发护患纠纷
门诊输液室设在急诊科,安排在输液室的护士相对较年轻,遇有老年人或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有时发生一次穿刺不成功现象,造成患者不满意,甚至引起纠纷或投诉。
1.3.5 巡视和宣教不到位
高峰期护士人员不足,护士年轻、经验不足,以及患者就诊时间短等因素均造成巡视、宣教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外渗等情况不能及时被发现。1.4 患者方面
1.4.1 患者病情方面
有些患者病情较重,因专科床位不足或患者本人拒绝住院,选择门诊治疗,存在病情加重的风险。1.4.2 尊医行为方面
个别患者尊医行为差,如:不按时来院,超过皮试期限,有过敏的风险;两次抗生素间隔时间过短,影响治疗效果。
1.4.3 患者情绪方面
就诊高峰期,就诊环节较多且排队时间长,患者积聚不满情绪,护士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护患纠纷。2.应对策略
2.1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2.1.1 规范遗嘱形式
与门诊部沟通,统一医嘱格式,并要求医生在电脑上开具医嘱,打印后粘贴在门诊病历本上,避免了字迹辨认困难的问题。加强对出诊医生的管理、培训,避免出现漏下医嘱、错误医嘱、超剂量医嘱等现象,如有特殊情况,医生在医嘱相应部位签字确认。
2.1.2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渗出、药物外渗、药物外溢、静脉炎、用药错误、配伍问题、护理纠纷、投诉等确定为不良事件,一旦发生,除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外,护士要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护士长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适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如涉及药剂科或医生,由护士长负责沟通,必要时上报护理部协助沟通。
2.1.3加强与药剂科沟通
患者如需输入需做皮试的药物,医生分别开具皮试用药和输液用药,患者先取皮试用药,护士做完皮试后将阴性结果在处方上注明,药剂科才可发放输液用药。发生使用新药、更换厂家等情况,药剂科及时通知输液室。输液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反馈药剂科和下达医嘱的医生。
2.1.4 护理人员加强学习
接到药剂科使用新药通知后,及时组织护士学习,掌握新药的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对使用新药的患者加强巡视、观察。
2.1.5 加强对药品的管理
为方便患者,我们为患者保存液体。液体柜内分区放置,标识清楚。标签相似的液体分开放置,以免混淆,造成错误。液体摆放时,按照失效期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摆放。2.2 加强输液环节的安全管理
2.2.1 正确执行医嘱
安排一名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负责收取药物、书写输液标签、摆药,输液标签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及剂量;对医嘱和药品有疑问时负责与药剂科和医生联系。2.2.2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加药护士将医嘱、输液标签、药瓶查对无误后方可加药,加药后再请摆药护士查对,二次查对无误后方可为患者输液。输液过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姓名采用“反问式”方式,即:“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并对年龄、性别进行核对。2.2.3
2.3 保证患者安全
2.3.1 提高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
每月2次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和药物相关知识。通过病情观察能力的培训,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识别病情程度的能力,合理安排患者采取坐位、卧位输液,必要时,安排病情较重的患者及时转至急诊留观病区,得到安全的治疗和护理。对常用药、特殊药以及新药相关知识的学习,使护士掌握了用药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
2.3.2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在输液高峰时段和高峰季节增加输液室护士人数;平时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协调人员,尽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安排穿刺技术好的护士,保证穿刺成功率,避免患者出现不满情绪。2.3.3 预防患者交叉感染
输液室操作台、输液车上配备手消毒物品,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输液室为一大厅,以隔帘分隔,将呼吸道感染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并建议患者戴口罩。
2.3.4 加强健康教育
输液过程中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可能的不良反应、输液速度等内容。并告知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后果,防止患者私自调节。告知输液期间去卫生间的注意事项,避免堵管和空气栓塞。输液结束后,告知患者下次输液的时间,避免两次抗生素输入间隔过短以及皮试超过期限等情况的发生。3.讨论
门诊输液室具有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流动快、病情复杂多变、随机性强、可控性小、药品种类繁多、病原菌与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等特点[1]。因此,护理安全隐患随之增加。要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就必须从输液治疗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经常性地隐患分析和质量改进,全员重视、全员参与,最终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罗燕,林小玲.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64.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2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医院护理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 护理管理者都普遍存在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从而减少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压力, 同时对于护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如何做好护理服务也成为了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医院是个较为复杂的团体组织, 面对的病人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况, 尤其是病情复杂和年龄较大, 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 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管理, 以确保他们的健康问题, 但在处理复杂的事情上, 医院又容易因为人为的管理和出现疏漏, 造成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对于医院如何做好安全隐患问题也已经成为重点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能够减少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该院专门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输液室护理72例和住院部67例的常规护理进行对比, 取得显著成果。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72例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和住院部67例患者常规护理效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输液室患者男37例, 女35例, 年龄最大64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 (30.53±1.2) 岁;其中住院部患者男34例, 女33例, 年龄最大67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 (30.18±1.8) 岁;对比患者的病史和年龄等基本情况, 并无显著性差异, 符合该研究要求。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差错率等情况, 并将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χ检验。
2 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的满意率和差错率均高于住院部患者,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对于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也开始重视医院的护理风险问题。因此, 医院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概率, 降低由于护理差错事故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1]。根据对于医院的差错事故调查发现, 其中门诊输液室护理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也是目前存在较为严重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 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减少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已经成为医院迫不及待的要求, 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的满意率和差错率均高于住院部患者,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当前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仍有待加强, 而且其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 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关系到医院的健康发展。然而引起门诊输液室护理问题的原因也值得我们去探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
3.1.1 护理人员因素
(1) 由于护理人员在受到教育和在职教育期间缺乏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 对于解决患者健康问题过程中没有重视法律方面的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触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和保密权等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忽视了证据收集和管理方面的自我保护。 (2) 业务知识水平不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护理人员服务的范围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因此对于护理知识和业务技术操作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很多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和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了出现非常多的食物, 引起了护理纠纷等问题发生[2]。
3.1.2 物质因素
(1) 护理设备是关系到护理人员能够完成护理任务的必备工具, 护理设备的性能好坏以及设备配套是否齐全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发挥, 尤其是如果出现了急救器材等不到位或者是故障等问题, 更会对护理技术的发挥产生非常大的印象, 使得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造成护理的安全隐患。 (2) 护理物品的质量和欠缺程度也是当前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输液器等漏液以及输液输空等问题也是医院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 (3) 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使用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减少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的几率。
3.1.3 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是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和协作的, 只有患者给予密切的配合与支持护理工作的进行, 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的同时却仍然缺乏疾病方面的防护知识, 不能正确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 在对于医院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便容易出现医疗和护理方面的纠纷。
3.1.4 管理因素
医院的护理人员配备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是当前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护理人员的缺乏, 而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 两者之间出现的矛盾加剧。给护理人员过多繁重或是超负荷的工作量, 会使得患者出现精力不足, 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环节质量无法控制等情况, 进行使得服务不到位, 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增加了安全隐患出现的问题。同时门诊管理领导层对于安全隐患问题的重视度不够, 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也使得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增加[3]。
3.2 对策
3.2.1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水平
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道德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水平。而作为护理的管理者, 则应通过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护理人员能够学到更多管理职业道德观和法律方面的知识, 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 学法、懂法、知法, 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的事情, 维护好患者和自身的权益。
3.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水平是能够让患者及家属信任的基本条件, 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和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采用多方式的继续教育拓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 以考核方式来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进行考核和有针对性的引导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 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方式[4]。
3.2.3 合理配置资源, 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人员的人数和护理设备都是有限的, 如何做好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以及护理设备的使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因此护理管理层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分配方式, 实行弹性的排班方式, 采用排班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通过合理调配设备来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另外,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 进行医院护理方面安全隐患问题的查处和及时的纠正处理, 对于用药、输液等方面实现审核制度等也是当前医疗和护理质量安全重要的环节[5]。
而针对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 建立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措施, 能够有效的降低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 进而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上得到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自力.门诊患者保存输液药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病案, 2013 (1) :76-77.
[2]张淑新.中药湿热敷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3) :122-123.
[3]张潭月, 徐丹红.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J].中国药业, 2013, 22 (2) :68-69.
[4]刘韦科, 孙萍.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门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 2013, 5 (2) :159-160.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婴儿输注静脉内门诊医疗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现介绍如下。
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药物剂量与患儿的实际年龄、病情不符: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发现医生对药物的规格不熟悉,导致药物剂量过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或剂量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
穿刺过程中忽略了病情观查:小儿静脉细,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特别对1岁以内的婴儿,护士为了力求达到“一针见血”,注意力往往过于集中在穿刺过程中,而忽略了对患儿病情的观察。
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儿科输液室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有时护士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儿科输液室病人密度大,患儿同名同姓或名字音同字较多,由于环境嘈杂,护士叫患儿姓名时,家长容易出现错误应答。加上家长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注射的孩儿身上,确认名字时不够专心,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
巡视不及时:小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一旦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适,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若护士巡视不及时,未发现病情变化,将延误抢救时间。
不重视健康教育:1—3岁的幼儿好动,部分患儿无法在输液区完成整个输液过程。家长因缺乏医学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加重病情会尊从孩子的意愿带到户外活动或逗留。但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药效下降;由此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导致输液反应及其他意外。部分家长希望尽量缩短输液时间,因此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导致心衰、肺水肿的发生。
讨论
制定规范化的输液流程:①认真执行医嘱:护士收取输液治疗单后,首先将门诊病历医嘱与电脑医嘱单核对,包括患儿姓名、年龄、药名、剂量及体重是否有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病历上签名,执行人签字。这样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②实行发号对号系统:收药护士按秩序将排好队的门诊病历,逐本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天数,确认无误后发号给家长拿着在输液区等候,一式2份,1份给家长、1份贴病历内。当轮到该患儿注射时,护士先叫患儿姓名叫号,家长拿号与护士对号相符,护士在注射前不仅和家长共同核对患儿的姓名,并再次核对输液单与病历医嘱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天数相符,防止错用药物,从而也使输液室秩序大为改观。实行发号对号系统以来,没有因姓名相同或音同字不同造成错用药物。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①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门诊输液药物品种繁多。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新药的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护士长经常对护士不定期进行口头提问,并遇到实际患儿进行操作演示,使每位护士熟练掌握。②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对于1岁以内且病情较重的患儿最好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穿刺,此处静脉不仅易固定,便于家长看护,更重要的是护士静脉穿刺时有利于观察患儿病情。尽量避免选择耳后静脉、枕静脉,穿刺此处不仅容易造成药物的渗漏,而且穿刺时不利于病情的观察。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1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的情况。使用特殊药物应增加巡视次数,并做好巡视记录。此外,对3岁以内哭闹不安的婴幼儿要特别引起重视,需排除因静脉刺激、药液外渗或恐惧所致的哭闹,警惕是否为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注射前口头简单告知家长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将健康教育处方分发给家长阅读,主要内容是输液过程中家长需配合的事项。例如应将患儿抱在注射部位肢体的对侧,以防家长身体触及针头;避免将衣物覆盖患儿的头部或穿刺部位;不能外出输液,以免发生药液污染、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在输液大厅安装电视机,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媒体的形式滚动播出,中途穿插孩子爱看的动画片或喜欢听的音乐,这样可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惧感;同时口头、书面、电视宣讲教三者相结合,使患儿在气氛融洽、愉快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门诊输液室的管理 篇4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特点是患者多,流动性大,病种多。输液药品繁杂。而在就医过程中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来回往返,使患者心情烦躁。如果对输液患者的管理不到位,就会产生潜在的医疗风险。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医疗风险,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必须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
一、输液前护理
1.在输液室窗口引导患者进行各项操作,保证输液患者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2.护士取药后按操作规程进行三查八对,正确配药。
3.在治疗室外设立过敏试验区。告知患者进行皮试时在此区等候,利于观察。皮试过程中如若有何不适及时告知护士以便于及时处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二、输液护理
1.输液前必须确认患者身份。反问式查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输液室由于条件的限制。环境布局不合理,患者多,环境比较嘈杂。小儿患者哭闹不止也易引起误听和听不清楚的情况发生。
2.输液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做好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儿患者更应注重与家长的配合,稳定小患儿的情绪,使静脉穿刺得以顺利进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穿刺部位有无异常,患者有无不适。对输入特殊药物患者,如扩血管药脱水剂等,要增加巡视次数,确保安全。
三、加强巡回
1.每天安排人员巡视输液室,督促并协助做好输液室人员到岗情况、服装整洁、卫生环境,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2.巡视观察护士有无查对患者发票、配药时有无签字,给患者换瓶时有无签字。
3.对于皮试患者,巡视观察患者皮试完前10分钟反应。对于小孩、老人有皮试的,皮试、输液速度不要快。
4.对于单人输液患者,要巡视并帮忙处理吃饭、如厕等个人问题。
5.对于来院手术患者,查看输液单,核对患者所处位置,方便观察患者情况。
6.巡视观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语气,护士对于患者投诉、抢救时的应对方式,异常事务发生处理的方式。引导护士做好医患关系。
6.巡视人员每15~20分钟巡视患者输液过程中有无出现皮痒、肤红、输液速度过快、气色差、颤抖、输液瓶空瓶等情况。如出现上术情况,先关掉输液瓶,换上盐水瓶,并尽快报告护士长、医生。
四、小结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5
“>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及对策2010-06-29 19:13:1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及对策(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外来流动人员涌入城市并聚居于“城中村”,其消防安全状况勘忧,对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加强和改善“城中村”的消防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城中村”是城乡统筹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必然产物,要从根本上
解决好“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就要全面掌握其现实状况及成因,从政策机制、管理体制、法制监督、科学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多个层面实施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当地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监督、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依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形成立体整治、强势推进的局面,确保“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得到扎实开展和彻底根治。
一、“城中村”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城中村”的形成、发展、分布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就其形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成型的“城中村”,居民为原无地队农民,住宅区域相对狭小,均为城市建成区河网、路网的边缘和交叉死角;二是与城市建成区毗邻的“城边村”,居民大部分已失去土地,仅有少量农用地;三是已列入城区发展框架的“城郊村”,居民大部分
保留原农村的生活形态,仍有较多农用地。调查发现,一定规模的“城中村”、绝大部分“城边村”和部分“城郊村”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普遍存在着违法建设泛滥、环境质量低劣、社会问题突出、消防安全状况严峻等“四大顽症”,消防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一)建筑规划杂乱无章、消防隐患突出
“城中村”绝大多数的民房系私人违章建造的“六无工程”,即无规划设计、无报建审核、自请无资质人员设计、自雇无资质的泥瓦工施工、事中无工程质量监管、事后无质量验收。建筑材料低劣,建筑外型粗燥简陋,建筑质量差。在建好的楼房上违章加层,平房层挤占公路、挤占绿化带等公共面积搭建房间作为摊点、门面等营业性出租房的现象突出,形成“家家违章、户户乱建”的局面。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引导,”握手楼”、“一线天”等建设现象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防火间距严重不
足。“城中村”大多是无序发展而来,抗灾防灾设计和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防火间距远达不到要求,特别是村内布局杂乱,冲充斥流动摊贩和违章搭建的摊点,进出十分不便,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无法顺利进入,救灾应急得不到保障。
(二)公共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城中村”房屋多为一、二十年前建造的砖瓦结构建筑,有的甚至是有上百年历史的砖木结构建筑,建筑耐火材料等级低。“城中村”房价低、消费低,生活成本低,外来人员高度聚集,居住场所空间狭小、杂物乱堆乱放、用火用电混乱,居住条件差。房屋的出租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见缝插针搭建简易棚,一方面极尽所能用木板等可燃材料隔断成数个小间出租,电气线路老化和乱接乱拉、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通常只设一部楼梯出入,一旦发生火灾,紧急疏散和逃生线路严重受阻。此外,城中村外来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尤其欠缺,违法阻塞消防通道、违章用火用电、乱倒液化气残液、无防护措施丢弃火种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旦遭遇火灾,他们缺乏必要的灭火常识,逃生自救能力差,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三)公共管理机制不健全、消防安全监管不到位
从理论上讲,“城中村”已经被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原来的乡镇一级管理机构已经撤销,但是政府对“城中村”的管理机构不统一、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力量不足,很难真正深入内部,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更是处于真空状态。“城中村”存在大量的小商业、服务业、小作坊等寄生于城市而又有自己独特功能的产业,形成了迎合“城中村”独特社区功能需求的经济单元。这些小场所大多没有合法经营许可,成为行政管理上的软肋,“城中村”商业、娱乐业常显示出另一番“繁荣”、“兴旺”的景象。这些营业性场所
往往都没有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且多数存在“三合一”现象。因此,在繁荣的背后,到处充隐藏着火灾隐患。
二、治理“城中村”存在的困境
城中村存在的历史问题,涉及到房改、市政、规划、迁移、补偿等方方面面,给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极易陷入困境:
(一)产权困境
城中村大量违法建筑的存在与土地产权的特殊性,令改造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承认违法建筑的产权,则鼓励了违法行为,会引起新的抢建,而且城市环境也不允许;如果不承认产权,考虑到法律依据不足及违法行为的普遍性,对该部分违章建筑难以强制拆除,令改造无法进行。
(二)规划困境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6
都安消防网http://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城乡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各种小门店、小加工、小作坊、小化工、小娱乐等“六小”场所日益增多。这些场所既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小场所由于场所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且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经济的重大损失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笔者在进行“六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过程中,深入一线调查,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整理,粗浅地分析出“六小”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六小”场所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
(一)与周边防火间距达不到要求。五小场所大多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乡结合部位,大多与其它建筑相连,没有防火间距。
(二)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通过调查,除临街面上的“六小”场所大多为二级建筑外,其余地段大多为三级建筑,有的甚至为四级建筑,耐火等级极低。
(三)三合一场所比较普遍。“六小”场所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个体企业,他们大多以店为家,生产、贮存、生活一条龙,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生活用火频繁,稍有不甚,极易引起火灾。
(四)电气线路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六小”场所电气线路零乱,安装十分不规范,有的沿可燃材料布置,有的采用铝心线和布质花线,且大部分线路老化。
(五)违章操作情况十分普遍。经调查,在“六小”场所,员工大多没有经过安全知识培训,他们工作只图简便,不顾安全,有的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有的可燃物品场所违规用火,有的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行。
(六)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六小”场所的员工大多文化素质低,他们只顾帮老板赚钱,对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一概不知,消防安全知识严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七)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短缺。在“六小”场所检查中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地方没有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有的地方即使有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但大部员工都不会使用,有的甚至将其遮挡或挪作他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形同虚设。
二、在整顿“六小”场所发现的问题
(一)“六小”场所点多、面广,容易出现漏管现象。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城区的“六小”场所有上千多家,乡镇有几百家之多,消防机构调查一般只对临街面进行检查,有的在地上、有的在楼上,有的在厂内,有的在居民区中,有许多“六小”场所根本就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查找起来十分困难。
(二)整顿范围广,时间长,消防警力严重不足。一般情况下,县级消防大队只有7至8名消防监督员,有的地方甚至只有2至3人,光城区检查就要花去很多警力,加上其它方面的工作,对于“六小”场所的整治一时难以整治,这种马拉松式的战斗往往事倍功半,结果部分地方只能应付了事。
(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积极。一般情况?下,各乡镇派出所都成立了专项整顿领导小组,各单位都派专人负责,但时间一长,他们因自身工作限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配合不积极,工作效率极低。
(四)公安派出所对“六小”场所整顿积极性不高。对于乡镇“六小”场所,大多数消防机构都交给当地派出所负责,派出所一方面因干警对消防业务工作不熟悉,检查不彻底,另一方面派出所因自身工作繁忙,对消防机构交给的任务大多应付了事,没有进行认真的检查。
(五)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整改火灾隐患不积极。在检查过程中,“六小”场所的业主在口头上对消防工作很支持,但在整改火灾隐患工作上并不积极,当消防机构要求他们配置灭火器材时,有的业主甚至抵触情绪很大,认为自已的事自已能管得好,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未出何问题,没有必要花钱买消防器材。
三、搞好“六小”场所消防安全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目前正值冬节防火工作的时机,也是火灾频发的季节,“六小”场所的火灾隐患
不容乐观,各地消防机构要对本辖区内的“六小”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整改的一定要当场整改到位;对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要帮助相关场所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存在火灾隐患、危及公共安全而无法整改的场所,该依法取缔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该改变使用性质的要改变使用性质,决不能姑媳迁就,养患成灾。要通过集中整治,真正发现并解决一批影响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确保火灾隐患不反弹。消防机构要充分发挥安监、治安、工商、文化、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工作优势,对责令停业整顿的单位,申请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掉销其营业执照,该单位重新申请执照时,必须持有消防机构签发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办理,从源头上控制“六小”场所带患作业。
(三)加强对乡镇派出所消防业务的指导,确保“六小”场所专项整治不流于形式。公安消防机构要对乡镇派出所干警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出一批消防业务素质过硬的兼职消防队伍,通过公安内部管理机制,督促乡镇派出所加强“六小”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对乡镇派出所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较大的“六小”场所,公安消防机构要进行现场复查,将火灾隐患定细、定准,并指导其进行整改,确保乡镇“六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确保“六小”场所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公安消防机构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宣传消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7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医院环境因素
门诊抽血室环境比较狭窄, 区域分隔不明显。互相干扰较多, 再加之陪伴的家属多, 说话声音大, 有的患者没听清名字就坐下等抽血, 再有名字雷同就更易产生差错。
1.2 医师方面的因素
(1) 化验单与实际不符:近年来, 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有些患者拿亲属的医保卡就医, 还有的非军人拿军人的医疗卡就医 (以达到减免费用的目的) , 而医师未把关或碍于情面开人情方, 致使化验上的姓名、性别、年龄与患者本人完全不符。 (2) 开出的化验单有误:我们医院现在是信息化管理, 医师在开化验单时点错执行科室, 或者点错了患者, 还有的医师点错了留取的标本, 这些都需要护士一一查对清楚, 如有疏忽, 护士将成为差错事故的直接责任人。
1.3 护士方面的因素
(1) 患者多, 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大, 再加上环境的吵杂, 极易造成护士分神。易出现失误, 如采血的量不够准确, 用错试管, 告诉错患者取结果的时间等。 (2) 查对制度不严。由于门诊采血的手续相对简单, 有的护士有麻痹态度, 简化查对流程或不查对。 (3) 护士应急能力有限门诊护士对临床碰到的应急性问题, 如婴幼儿在抽血时引起的缺氧急性发作、晕厥的处理、心肺复苏等抢救技术弱于病房护士。 (4) 有些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对患者不够热情, 解释工作不到位, 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 语气生、冷、硬也是导致纠纷的原因。
1.4 患者因素
(1) 患者听错姓名:有些患者使用别人的医疗卡就医, 所以当护士查对时反应错误, 也有些患者由于紧张 (尤其是年老体弱听觉不灵敏者) , 常听错姓名。 (2) 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 要求一针见血。解放军251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不仅日门诊量大, 而且在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也日益增多且相对集中。这给我们的采血增加了难度, 如果穿刺失败, 未能一次采血成功, 引发家长不满, 导致纠纷。 (3) 患者准备不足需做肝功能、血糖等项目的患者未禁食。 (4) 静脉采血引发的并发症:a.晕针, 个别患者对抽血刺激过度敏感, 刺激后容易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出现头晕、心慌、甚至晕倒等反应[1];体弱禁食时间长的患者因低血糖反应而晕厥。b.穿刺处血肿。穿刺后按压时间过短所致。另外, 婴幼儿在抽血时剧烈哭闹不配合而引起缺氧急性发作[2]。 (5) 失窃患者抽血时, 由于家属陪伴人数多, 环境嘈杂分散了注意力, 携带的包随手乱放, 致使贵重物品丢失。
2 对策
2.1 提高护士职业素质, 严格遵守医德规范, 树立安全质量意识。提高穿刺水平, 改善服务态度, 规范服务用语, 避免因服务态度引发护患纠纷。加强健康教育,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解释。将抽血须知、适宜采血的空腹时间、取化验结果的时间地点、特殊检查的注意事项等交代清楚。在采血过程中, 有疑问及时与有关科室沟通, 遇有不熟悉的化验项目及时与相关科室或化验室沟通或咨询。
2.2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1) 健全各项制度:抽血室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护理制度, 如定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 定岗定位等, 对护理人员时刻敲响警钟,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 认真查对化验单:护士在接到化验单后, 首先要查看患者的基本资料, 详细核对标本的种类, 执行的科室, 是否空腹有无晕针史等。抽血时我们先让患者自报姓名, 然后护士复述一遍, 以避免患者听错或护士叫错名字而出现采血错误。
2.3 多方协调, 确保安全医疗
(1) 加强沟通, 主动解决问题, 如对化验单有疑问或发现错误时, 应主动协调解决, 并对医师、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 规范医保制度根据医保的规定, 护士发现患者与化验单不符时, 可拒绝执行, 并向患者做好解释, 同时与开单的医师及相关部门联系。
2.4 加强三基训练, 提高护士素质, 结合门诊抽血室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对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以及易出现的突发病例采取循环培训的方式, 通过学习和考核, 护理人员巩固了三基知识, 提高了临床应急能力, 为杜绝差错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5 加强安全意识, 改进工作流程我们对两个抽血室的护理人员实行优化组合, 人员合理搭配。同时, 建立统一的、细化的操作及查对流程, 对岗位进行编号, 每周一轮换。由一名护士接受化验单后进行查对、扫码, 写名字, 另外一名护士进行查对后, 再让患者自己说名字, 护士复核一遍后采血, 在采血的高峰, 在抽血室入口处增加导医疏导等候人员, 避免拥堵, 同时增加保安巡视, 对携带物品较多者嘱其寄存, 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抽血室内的陪伴人员。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3]。门诊抽血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单位, 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因此, 门诊抽血室的护士必须落实护理操作常规, 严格查对制度, 同时了解抽血室的护理安全隐患, 掌握防范的措施, 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抽血室,信息,隐患
参考文献
[1]魏丽堂, 闫桂萍.抽血患者晕针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 4 (7) :32.
[2]崔炎.儿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6.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8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84-01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医疗护理工作的第一线,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人员较少,医疗安全隐患多,作为基层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如何顺利地开展护理工作,预防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发生,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我们医疗行业及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本院对门诊输液患者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如下分析,并作出针对性措施,先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安全隐患
1.1服务态度差:据我医院门诊调查结果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问题导致的纠纷及投诉占居所有医疗纠纷及投诉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的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如护理人员的服务概念、服务行业为没有适合当前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服务意识不强、讲话生硬、态度粗暴,就极易发生护理纠纷及投诉。另一方面,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注射、治疗工作。任务繁重,而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这些都及可能引起患者不满,导致纠纷及投诉[2]。
1.2技术水平低:我们不能否认在护理人员中,一些护理人员因操作技术水平不过关,尤其是婴幼儿的治疗时不能很好配合,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解释工作不到位,增加了患者家属的不信任,导致投诉较多。
1.3责任心缺乏:个别护理人员素质差,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如三查七对不执行,导致配错药、换错瓶。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等,都极易导致投诉和纠纷。
1.4 法律意识淡漠: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忽视患者的权益对一些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问题认识不足,对违规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及隐私等权利,引起了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1.5护理沟通协调缺乏:由于门诊注射室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般是治疗完毕后就离开,与护士接触时间短,护士只忙于做治疗,忽略了巡视患者,未及时更换药瓶,与患者缺乏交流,在输液中如患者稍有不适,家属的不满情绪较容易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从而导致纠纷及投诉[3]。
2 防范对策
2.1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医疗主体在于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改善的听同时,更要顺应患者的心理需求,大力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概念,优化护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星级式人性化服务[4]。多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防范措施,注重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时时体现理解和关爱,重视患者需求,多进行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2.2 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技能训练:对新上岗护理人员组织岗前培训和专业带教;对在职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在岗前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强调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如一次穿刺未成功,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表示歉意,安抚患者以取得谅解和支持,而决不能责怪患者;如再次穿刺失败,及时换人进行。
2.3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三查七对制度,巡视制度,这些都是保证理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操作钱、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在注射输液及治疗时要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代注意事项,随时查看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痛疼、肿胀、出血,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4 加强医疗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尊重患者的权利,及时覆行告知义务,避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和理解。注意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处处体现理解和关爱。
2.5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尤其是患儿输液、治疗时再不能很好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一针见血。治疗前通过患儿家长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方法,告之静脉穿刺的风险性,是家长心中有数,从而争取患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以保证患儿穿刺的顺利进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应认真、耐心的对待患者的合理要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帮助,以建立良好的護患关系。
3 结论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法治理念普遍增强[5]。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概念有了新的要求,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门诊注射室作为医院的最前沿,每天接受输液、注射、换药等治疗的患者多,病种复杂,流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患者素质参差不齐,是护理的纠纷地,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如稍有忽视就有可能到底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因此,正确的分析注射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策略,对于杜绝门诊注射式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秋浩.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47.
[2] 罗海燕 门诊注射室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1,(3)
[3] 牟娜 门诊注射室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工企医刊 2010,(6)
[4] 周绍娟 门诊注射室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9)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9
王柱玲 邓中华 毛苏云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650051)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带教体会
儿科门诊输液室,在医院护理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带领护士实习的重要窗口。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量大、陪伴患儿的家属多、与病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长期处于动态而不安静的环境之中。这就要求带教的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基础护理技术,使之才能带出高质量的儿科实习生。现结合我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如下:
1、注重带教老师仪表端庄、外貌整洁
护士的着装,应留给人们以整洁利索和端庄稳重的仪表,使患儿及家属感到医院安全;反之,使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治疗工作失去信心,也将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形象和信誉。故给护生一定要强调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2、带教老师要主动热情、态度和蔼
现在小孩,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孩一旦患病,家长们都十分焦急。由于初诊患儿胆小及家属对医院环境生疏,大多数家长易发怒、紧张、担心等不稳定情绪,对于这些不良的心态,输液室的护士,应该主动热情地接待好患儿及家长,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故
要注重自己的语言美。
3、必须要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这是做一个合格护士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带好护士关键的一课。尤其是儿科护士,由于输液室工作受季节及时间的影响,就诊患儿相对比较集中。输液室的护士要十分仔细、认真,稍有疏忽,就会酿成无穷后患。故每次输液前都应该和护生一道了解病史,认真核对医嘱和药物,严格把好每一关。做到放手不放眼。
4、要注重强调心理素质的调节
现在的小孩多数是独生子女,其特点是娇惯、任性、依赖及家长的溺爱、紧张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干扰。特别是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自信、稳重、平静的良好心境,就会被孩子的哭闹、不配合的家长等造成自己在情绪上的急躁和慌乱,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护理操作的质量甚至失败。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常处于平静、协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
5、要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
儿科门诊输液室,每日流动量大,输液人数平均每天90人次,输液室工作由2-3名护士完成(输液、拨针及病情观察)。工作量相当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如遇到家长及年长儿的询问,我们都应该耐心认真回答。例:一位4岁患咽炎 的患儿,体温高达39.5℃,服过退热药后来到输液室,在输液过程中我们注意观测体温,嘱多饮温开水,并指导家长回家后怎样护理患儿等。
6、要注重患儿的心理护理
前来输液的患儿,大多数是轻症患儿,他们在门诊得到医生诊治后,输液室的护士就成了他们的护理人员。因此,我们注重患儿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在静脉穿刺的过程中,我们边输边交谈,例:“你有几岁”“在哪个幼儿园”等问候语,同时我们还注意语气,态度和蔼,使患儿听后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对护士阿姨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得比较亲切,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分散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患儿由原来不愿接受治疗,变成主动接受治疗。效果很好。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篇10
1 患者不满意原因分析
1.1 药品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药物自身不良反应)
近年来新药越来越多,由于药品生产制作工艺的不完善及药品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反应,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患者由于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出现上述症状后,有的患者会认为是否护士装错了药,或者把上述症状认为是输液反应。
1.2 患者心理原因
由于近些年社会舆论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负面影响,患者对医师护士的信任度下降,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生产厂家不同,提取制备工艺水平不一,导致某些药品颜色深浅不同,粉剂注射剂加入输液制剂中不易溶解等,患者怀疑护士是否少装药或药品质量有问题而不满。
1.3 护理操作方面原因
(1) 查对上存在问题:a.未遵循查对流程在患者集中处置时间,患者较多时,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一人写卡片、一人加药、一人扎针,三个环节把关的原则而出现问题。b.查对的习惯存在问题查对药品时只注重查对添加药物的名称、剂量等,忽视查对溶解药物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的浓度、剂量等而发生问题。c.查对方式存在问题:对患者的查对问话方式为封闭式问话方式,患者对护士的封闭式问话一般盲目地采取点头示意来表示认可,这种查对方式不可取,特别是对年老、病重、姓名相同或相似的患者,容易发生差错。 (2) 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护士执行操作时缺乏规范性,如粉剂药物溶解不彻底即抽吸、加入输液后没有彻底溶解、穿刺后瓶塞颗粒脱落形成不溶性颗粒被装入输液瓶内、安瓶切割后不消毒、无菌观念不强、穿刺技术不强、穿刺失败不及时更换头皮针、排气不畅浪费药液或者输液管壁有小气泡处理不当等均可引发患者不满。
1.4 责任心问题
患者输液时观察不认真,未及时发现输液局部渗漏造成患者输液局部肿胀疼痛。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不能在患者需要帮助时主动服务。健康指导不到位,如患者输液拔针时,缺乏按压方法及按压时间的指导,使患者输液部位发生出血、淤血、疼痛等引发患者不满。
1.5 药物相关知识不掌握
有些药物在用法及用量上有特殊要求,如氟罗沙星忌与氯化钠合用,罗新严达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时必须冲洗输液管道。连用头胞派酮钠注射剂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需冲洗输液管道否则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使用头胞类药物期间避免服用、使用含酒精成分的药物、饮料等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及某些药物使用时必须避光、某些药物使用时不易空腹等。护理人员对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不能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对患者提出的异议不能正确解释,使得患者不满意。
1.6 服务态度问题
输液处置相对集中时,输液室内患者多,护士劳动强度大,加之患者起病急、多数存在不良、紧张、恐惧心理,患者求治心切,有的家属也表现为焦虑、烦躁,护士操作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反复询问催促护士,个别患者在护士穿刺失败时表现的不良情绪等,这些都会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时护士会出现烦躁情绪,解答患者问题时缺乏耐心,甚至产生不愉快情绪及肢体语言,引发患者及家属不满。
1.7 其他环节的原因
由于医师笔误造成处方与处置单注射次数、剂量不符,患者姓名、性别与实际不符,医师在用药前向患者交待不详细、录入费用时少录,药房投药发生错误,收款时出现问题等,患者到达门诊输液室时,护士反复核对,致使患者家属来回往返、导致不满,最终易将不满情绪在输液时发泄。
2 对策
2.1 加强输液质量控制
(1) 学习药物相关知识:a.输液室建立药物使用说明书记录本,随时收集、粘贴、整理各种新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对于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药品在说明书上用红笔注明,在记录本的下方空白处由各班护理人员签名以示对上述特殊情况掌握,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反馈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及时通知医师。b.全院各科统一配置正规新版药物使用配伍禁忌表。要求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如何使用配伍禁忌表,并要求护理人员进行多种药物混合配置时认真查对配伍禁忌表,对没有进行配伍禁忌研究的药品,绝对不能混合使用。 (2) 提高护士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查对制度的落实,每一项工作细节都必须遵循具有科学性的操作规程。a.强化查对中的细节:输液室的护理人员采取弹性排班,保证在患者处置相对集中时能够严格执行一人写卡、一人加药、一人进行床边处置的三个查对环节。查对输液制剂与查对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三查八对的原则,坚决杜绝只查添加药物,不注意查输液制剂的不良查对习惯。同时注意护理人员在查对患者的问话方式须采取开放式问话方式,以确定查对内容的准确性。b.规范操作中的细节:正确切割消毒安瓶颈部,操作中避免用镊子敲开安瓶口,采用砂轮切割安瓶1/4周,然后用一根棉签蘸75%酒精消毒一支安瓶颈部及切割处,再掰开安瓶,能控制微粒污染。抽吸药物要彻底,粉剂注射剂采取2次溶解以减少残存药液,装入药液后适当摇晃加快药物颗粒溶解。液体中需加入多种药物时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必要时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枚针头,抽吸药物使用另一枚针头,可减少瓶塞穿刺次数,减少瓶塞微粒污染。同时将加药注射器改为侧孔注射器,,可减少胶塞碎屑落如瓶中的机会。另外,输液器针头插入液体瓶塞时一定要插到针的根部,针体不要外露,防止外露部分被空气或手接触污染。穿刺失败或输液渗漏时拔下的穿刺针,不可再次使用,更不能图方便直接插入输液瓶内,必须更换头皮针。消毒皮肤时必须由内向外达到消毒面积同时不能存在漏消部位,消毒液待干后方可穿刺。输液器管壁有小气泡时采用手指缠绕输液管向滴壶中排气的方法及时处理,避免药液浪费。c.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门诊输液患者多数起病急、疗程短,护士穿刺时应选择血管相对直、不滚动、易固定、活动不受限的血管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在穿刺失败时及时给患者道歉,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再为患者穿刺或另换他人穿刺,取得患者谅解,减少患者不满意。d.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按照院里制定的优质服务流程标准培训护士的各项操作,以三度(态度、速度、尺度)标准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视患者为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工作中能够做到位的要做到位,不能做到位的要解释到位。通过有效沟通,了解患者不满意原因,尽快改进引起患者不满意的工作环节。
2.2 提高患者认识,取得患者认可
向患者宣传一些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反应、一些常见疾病的表现、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在输液期间多巡视、多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服务需求(口渴、上卫生间、手臂凉等),加强护患沟通,合理有效地给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方法及时间等,切实把以患者为中心做到实处,提高患者的认识,逐步消除对医院不信任的情绪。
2.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还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及时准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突发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保护患者的各项权利的同时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4 协调各部门工作
在发现患者就医环节中其他部门出现问题时,不再让患者来回往返,由护士负责办理,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护士长,由护士长同各部门协调,保证患者就医流程畅通。
3 小结
针对门诊输液患者不满意原因分析,护理部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门诊输液室的工作得到患者的不断好评,输液室患者不断增加,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声誉,同时减少了医疗纠纷、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纪敏.返折输液管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1 (8) :389-388.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推荐阅读: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08-22
门诊输液室的管理10-29
门诊输液室要求06-28
门诊输液护理06-30
门诊输液治疗10-05
社区门诊输液10-13
门诊输液制度08-09
门诊输液纠纷与防范10-20
浅析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10-18
儿科输液室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