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2024-08-18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共14篇)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1

输液室的工作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严格操作规程,做好输液登记,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

3、对病人热情体贴,力求无痛注射、一针见血。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4、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危险。并做好输液观察记录。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同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5、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他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6、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7、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安全医疗防范措施,谨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8、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健康,安全,请不要吸烟!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2

1 儿科门诊输液室感染因素

1.1 环境卫生不达标

输液室通风不良:家属怕患儿受凉, 很少同意工作人员开窗通风, 加上输液室人员拥挤, 陪护人员多, 患儿及家属不遵守制度、在输液室内举着吊瓶随意走动;基层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来自农村的患者, 卫生习惯非常不理想, 乱丢、乱扔、乱排泻现象十分明显, 加上保洁员责任心不强, 未做到及时保洁, 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 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1.2 手卫生执行率不够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洗手设施不完善, 快速手消毒剂对手部皮肤的刺激,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工作量大及院科两级核算导致科室成本增加, 是手卫生执行率低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连续输液手卫生执行率不足10%.

1.3 消毒隔离不严

1.3.1 输液室分区不清, 无明显清洁区、污染区划分及标识;各种疾病未分开输液, 交叉安置, 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1.3.2 工作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不强, 不按规范要求开展工

作。剃毛刀未做到一人一用一丢弃, 固定患儿输液所用夹板多次使用且消毒不到位, 易造成交叉感染。加上保洁员均为临时工, 流动性大, 且文化素质低, 消毒隔离意识不强。

1.4 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 医生用药较盲目, 完全凭经验, 上抗菌药物前不做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 不按“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与分级管理规范”选用抗菌药物。个别医生将三线抗菌药物作为儿科常用药, 造成大量耐药菌的产生, 易引发二重感染。

1.5 医疗废物管理不十分规范

虽然一再强调医疗废物规范管理, 但仍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现象, 感染性废物未完全按要求存放、个别医护人员随手随地乱扔消毒用棉签, 且存在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现象。

2 对策

2.1 加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制定“儿科输液室消毒隔离制度”, 对新上岗人员及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并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2 建立健全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明确小组成员各自职责, 实行责任追究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监控医师、护士组成。科主任、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 组织实施[1]230。

2.3 做好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卫生宣传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输液前向患儿及家长宣传卫生知识, 介绍输液制度, 讲究个人卫生, 固定输液座位, 不随意走动, 避免交叉感染。

2.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4.1 改善输液室环境

输液室实行分区管理, 分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设明显标识;按疾病种类设呼吸道疾病输液区、肠道疾病输液区及其他专区, 各区均配备相应的设施, 禁止患儿及家长随意走动。保洁员及时做好保洁并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各区固定清洁用具, 避免交叉使用。输液室每天开窗通风2次, 每次不少于30 min;同时配有2台空气消毒机, 在通风不良时开启使用。

2.4.2 改善辅助输液用具

使用一次性剃毛刀, 固定输液用夹板改用一次性的, 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丢弃。

2.5 加强手卫生管理

近年来手卫生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是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252。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认真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0%, 因此手卫生工作至关重要[3]。科室制定相应的手卫生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人人均须熟练掌握洗手指征及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护理不同患儿前后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同时医院加大投入, 改善洗手卫生设施, 提供便捷的洗手设备与设施, 配备相应的高效又无刺激的手清洁剂和手消毒剂。感染管理科加大手卫生宣传与督查力度, 利用院报及张贴宣传画等手段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 每月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抽样监测, 及时反馈监测结果。

2.6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专科特点制订合理用药原则。医院感染办公室、医务科、药剂科共同管理, 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实行处方点评, 对不合理用药进行通报, 严格掌握适应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

2.7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建立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用图纸形式张贴于各医疗废物产生点, 医护人员对产生的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 保洁员规范收集并定点存放, 最终由环保部门统一回收处理。

儿科输液室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 是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 为了保护患儿的输液安全, 减少二重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李六亿, 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

[2]胡艳华, 刘东华, 等.儿科注射室医院感染隐患及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3) :523.

[3]沈泳.提高洗手依从性的6条金标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2) :1407.

基层医院输液室规范化管理体会 篇3

完善设施配置,营造舒适环境

据调查,有50%的病人提出了有关治疗环境的问题,如输液室内的噪声、座位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及设施等问题。为此我院输液室进行改造,根据所处农村社区的特点,一做到硬件配制上档次,二是讲究病人的舒适度。如:配备了空调、电视机、饮水设备及报刊夹、科普读物等,并提供舒适的座椅、躺椅及病床,病人可根据病情、体能、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随意选择。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教育病人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声响,以利于病人休息。改造后改变了过去的脏、乱、挤现象,得到患者的认可。

规范操作,安全输液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①实行首接负责制:当护士接到病人的注射单和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全部药物,其次核对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再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查看病人当时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判断是否需要急诊输液,对有特殊用药(如西地兰等)做好交代,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②化液、输液、接瓶签名负责制:护士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化液体后必须严格检查、核对并在瓶上签名。输液、接瓶后均在输液卡上签名并注明时间,以确保液体输入无误,当发生输液不适时,能了解输入的是何种药物,以便及时处理。

严把配液时间关:严格掌握药物配置后的有效时间。抗生素必须现化现用,其他药物最多预化1瓶,改变了原来将所有液体化好一起堆放在病人旁边的“杂乱”现象,避免了液体长时间放置而致药效下降,甚至不该引起的不良反应。

完善皮试结果记录:凡是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均在门诊处方单与病历上注明皮试结果并签名。如按规定免做皮试的,必须检查其上次用药的依据(门诊病历或处方),事实不清者均应给予重新做皮试。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设立单独的配药室,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带一巾原则,输液室、配药室常规空气消毒。②建立隔离输液室,配备专用治疗用物 凡是肝炎、肠道传染病等需要输液的病人均安排在隔离输液室,实行床边隔离,输液结束后对其用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执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在某一病种流行期间,将流行病患者分室输液,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宣教:在输液室门上、墙上贴上醒目的标记,如:输液、皮试后请不要离开输液室;请不要随意调节滴速等。基层卫生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皮试后要等20分钟才有结果,期间擅自离开注射室较为常见。对此,我们通过实例加强教育,如1例做破伤风皮试的病人,做完皮试后置护士的交代于不顾,离开医院去对面的小店喝酒发生过敏性休克,幸好离医院近,店主及时把他送到医院,经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使病人明白输液时、皮试后留观的重要性。

加强健康教育,贯穿输液全程

病人在输液期间有不同的需求,健康教育要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输液前护士要告诉病人输液的总量、预计所需的时间、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减轻恐惧心理。输液中,是健康教育重点。巡回护士利用接瓶、调节滴速及病情观察的时机,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指导有利疾病康复的饮食及锻炼方面的知识等。输液后耐心地向病人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时间,并嘱咐病人或家属切勿揉压,以减少因按压欠缺引起的出血、肿胀。通过整个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调整病人的心理、配合医护各项活动的完成。

定期培训,提高水平

观念的教育:为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实施整体护理及如何实现优质服务等新理念,改变过去冷、硬、推的服务态度和被动的服务方式,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调查52.5%的病人认为护理服务中技术水平更为重要[1]。为此,护理部每月1次组织专业知识学习,每季度1次操作考核,每年1次举行穿刺技术比赛。让穿刺技术能手传授成功穿刺的经验,并把穿刺技术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安排在注射室,以提高输液室的“一针见血”率。

心存患者,满足需求

输液前征询病人的意见,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以便于病人的活动。如冬天输液时尽量使用恒温器或给热盐水瓶暖手,输配有氯化钾的液体时,局部给予轻抚或遵医嘱在液体中加1支10%的氯化钠以減轻疼痛。送开水服药,协助病人大小便等。输液室开展错时排班,以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病人输液需求的有序进行。

措施到位,质量提高

上述管理措施实施后,输液室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输液环境的改变,使病人有舒适的感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差错;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输液的同时掌握一些与自己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用药知识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新护理观念,使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给予人性化护理,使病人享受到亲人般的关怀。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也大幅度上升。

参考文献

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4

1、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严格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工作。

3、凡各种注射均应按注射单或处方执行,对有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过敏试验,阴性后方可注射。

4、密切观察注射后情况,如发生输液反应和意外,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5、抢救药品齐全,器械运转正常,固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做到整齐、清洁,及时补充与维修。

6、坚守工作岗位,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禁擅离工作岗位,做到“三心”(服务热心、观察病情细心、处理问题耐心)。

7、着装规范整洁、仪表端庄、佩戴胸卡上岗。不迟到,不早退。

8、工作期间严禁会客、带小孩,禁止用餐或吃零食。

9、严格执行各班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作。

输液室工作计划 篇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门诊输液室工作时间1~,职称:护士5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学历:中专6名、大专3名、本科1名。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一年内被针刺伤的次数、进行何种操作时受伤、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时间、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是否填写受伤报表、是否进行跟踪检验等。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均为合格问卷。

1.3结果10名被调查的护士一年中均有不同次数的针刺伤史,最多4次,最少1次,其中1次1例、2次3例、3次4例、4次2例;总例次为27次(表1),其中4次的均工作2年以下的护士,发生2次的大部分是工作5年以后的护士,针刺伤的次数和工作年限成反比。在进行何种操作受伤最多的调查中,注射、抽血时被刺伤最多,占40.74%;其次是分离针头被针头刺伤,占22.22%;回套针头时被针头刺伤占18.52%,3.70%因进针时患者不合作被刺伤(表2)。在伤后处理方式的调查中,有90%的护士伤后会进行伤口的初步处理,如挤血,冲洗、用消毒剂消毒,其中贴创可贴仅占50%,100%未填写受伤报表及跟踪检验。其中10%护士不知道要填写报表,其余的.虽然知道要填写报表,但部分因怕麻烦,觉得仅为小伤无必要填写受伤报表。

2讨论

2.1当前流行病学概况临床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临床护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重要途径,污染有血液传播性病毒的针头、刀片、缝针等锐器损伤后的感染几率为0.25%~30.0%[2]。有研究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感染的几率为0.33%,黏膜暴露感染几率为0.09%。可能增加感染危险性的因素有接触血量大,受损伤口深,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器械曾刺入静脉或动脉内,患者正处于感染早、晚期等[3]。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染病的流行率[4]。而我国目前乙型肝炎总感染率为60%左右,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患者已出现猛增趋势[5]。而目前对这些疾病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一旦感染上就意味着生活、工作、家庭等的改变,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在不自觉中传染给周围的亲人、同事[6],因此,目前针刺伤的情况严峻,极待解决。

2.2工作繁忙和粗心大意最易导致针刺伤本调查结果显示,有6名护士在工作繁忙时被针刺伤,3名护士在粗心大意时被针刺伤。调查还显示,技术不熟练、器械不安全,未按操作规程及工作环境欠佳,如操作时光线不足、空间狭孝嘈杂或随意放置针头等是针刺伤发生的另外重要原因。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应要求护士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小心处理使用过的针头。在工作忙碌时,仓促的双手针帽回套,容易发生针刺伤。因此,从各方面增强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同时,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保证在工作量大或危重患者抢救时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从而避免因工作忙乱或心理紧张引起的针刺伤。而针刺伤的次数与护士的职称有关,说明经验丰富的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校

2.3护理人员人手不足据调查的结果分析,针刺伤多发生在工作繁忙时候,如在上午输液高峰时和中午护士值班人少时,因这时期或因患者较多,或因护士人手少,而此时又是部分患者己输液完需要拔针时,护士常拔完一个患者的针后不能及时处理好输液器又要给另一个患者拔针,造成最后集中处理这些患者用过的输液器时被刺伤。归根到底是护理人员人手的不足。

2.4处理用过的输液器的程序过于复杂现在大多数医院均使用锐器盒来收集污染针头,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使用锐器盒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使护理人员和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不受针头刺伤。但同时就会增加刺伤的机会,护士要分离针头并把针头放进一个开口并不大的锐器盒中,又增加了被刺伤的机会。

2.5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被调查的10名护士中,伤后经消毒处理后不包扎或不贴创口贴的占50%,并不意识到这样暴露伤口再进行其他操作时会增加感染的机会,而且伤后大部分未填表跟踪。临床上部分护理人员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接触化疗药物时不知道如何防护。

2.6护理人员某些操作不规范调查发现,有不少的刺伤是护士给患者拔针后,因又急着为另一患者拔针,就把拔出输液器的针头插进输液管中,在插针头的过程中,极易被针头刺伤另一个用来固定输液管的手,还有一定比例的刺伤是在回套针头帽时被刺伤,再就是加药时不按操作规程,为赶时间,一个手拿着安瓿,一个手拿着注射器,两手之间无支撑点,这样也极易被加药的针头刺伤,这些均是护理人员本身违反操作规程而致刺伤的。

3对策

3.1护理人员要养成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较多的刺伤是护理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时受伤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在平时工作中养成习惯,才能在工作繁忙时仍按习惯的动作进行操作,这主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对自己身边的危险因素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现随着更多的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由于针刺伤而感染多种血源性传染病,己引起重视,相信在今后的几年会引起更多的医学专家的关注。希望广大的护理同行们在这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最大可能的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保护自己及同行的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大的群众服务。

3.2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均被视为HBV、HIV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染源,要采取防护措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应戴手套,强调双向防护,防止疾病传至医务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尽可能使用带有安全性能的静脉注射装置[7]。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放入锐器盒,必要时将锐器盒携带至患者床旁,以便操作者在使用后及时处理针头,锐器收集器装2/3即停止使用[5]。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伤后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培训,熟悉预防针刺伤的统一操作规程。

输液室护士工作实习小结 篇6

在还没来这个科室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忙的准备。可真的开始实习了才知道真的是忙不过来。有的时候背的满身是盐水可耳边还是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呼唤我、真的很佩服定科在这儿的老师们。在输液室我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老师很耐心的教导我,让我实践扎针、以至于我在以后的病房里的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在上中班的时候真的有些忙不过来、由于是晚上生病病人和家属的态度也不是很好、因此也没有少被说、但是我的棱角在慢慢的磨平身上的刺也在慢慢的拔掉、让我得到成长。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应该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操作技术,从而达到熟练、有条不紊的程度。在给病人护理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许是惯性思维或是刻板教育,自己在临床操作时,课本所学的很多理论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显得很死板,不会变通。在护士长的多次指点中,我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不能把书读死,在今后的临床实习工作中我会重视这一问题,并加以改正。在护理操作中,由于没有准备充分,以至于对操作结果缺乏信心影响操作的问题,我也会吸取教训,在操作前回忆操作过程,有条不紊、自信地进行护理操作。

看过输液室护士工作实习小结的人还看了: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7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门诊输液室具有人口流动大、病种类型多、工作任务重等特点, 增加医院感染信息采集难度〔1〕。虽然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几率相对小, 但一旦发生医院感染, 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 而且易引发医疗纠纷, 损害医院形象〔2〕。为此强化医院门诊输液室管理, 减少医院感染几率成为目前医院研究的重点。基于此,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我院2011 -2014 年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 旨在为医院感染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输液室接待的患者共220 435例次。其中2013年6月前 (开始强化管理前) 共100 385例次;男50200例次, 女50 185例次;年龄6~85岁, 平均 (44.2±10.4) 岁。2013年6月后共120 050例次;男60 100例次, 女59 950例次。年龄5~87岁, 平均 (45.0±10.5) 岁。对比2个时间段患者年龄、输液例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2013年7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病例资料, 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输液时间、输液药物名称、抗菌药物使用等内容。同时对上述因素行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另外, 我院2013年6月开始实施门诊输液室强化管理, 包括医护人员培训、输液室环境建设、健康宣教、无菌操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内容, 比较强化管理前后2个时间段医院感染发生率。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 0 软件录入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率表示, χ2检验。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危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医院感染30例 (0.014%, 30/220 435) 。其中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25例 (0.02%, 25/100 385) ,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5例 (0.004%, 5/120 050) 。2个时间段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28, P<0.01) 。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患者年龄、抗菌应用合理与否、科室、护士年资、输液时间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发现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科室、护士年资、输液时间。见表1。

2. 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危险相关单因素: 年龄、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输液时间、科室及护士年资。见表2。

3 讨论

门诊输液室中接待的患者流动性大, 通常就诊时间较短, 部分患者输液时即使发生医院感染也不知道, 更多患者对输液室医院感染不了解〔3〕。另外门诊输液室患者多数为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属于侵入性操作, 若处理不当可能感染病原菌, 进而引发医院感染〔4〕。为此重视并加强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表明患者年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与否、输液时间、科室、护士年资等可能引发医院感染。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输液时间、科室、护士年资为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 ( 1) 年龄: 40 岁以上患者医院感染率占53. 3% , 明显比其他年龄段患者感染率高, 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中老年患者多, 机体重要器官功能衰退, 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合并基础病 ( 糖尿病、高血压等) 有关。而部分文献研究认为患者年龄小是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因为患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一旦感染病原菌, 则易发生医院感染〔5〕。本文12 岁以下占26. 7% , 这可能与我院门诊输液室成年患者居多有关, 但易感染原因均为机体免疫能力低下。 ( 2) 科室: 本文医院感染以外科为主, 占46. 7% , 这与外科收治的多以感染、创伤等疾病为主, 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有关。 ( 3) 输液时间: 输液时间越长, 穿刺频率越高, 增加静脉炎、穿刺部位红肿、感染等几率, 进而易引发医院感染。 ( 4) 护士年资: 护士工作年限越长, 输液技术可能越娴熟, 业务能力越强。静脉穿刺时多次使用同一止血带、静脉穿刺不当、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可能发生医院感染, 而这些与护士工作密切相关〔6〕。

针对上述问题, 本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管理: ( 1) 专业培训: 加强门诊输液室护士相关知识培训, 如穿刺技术、无菌操作制度、学习各项法规 ( 《医院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等, 切实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及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 从根源上预防医院感染。另外, 重视儿童和老年患者的输液管理。 ( 2) 健康宣教: 通过健康小册子、宣传栏、口头传授等方式提高患者输液相关知识, 如输液期间禁手摸穿刺部位及附近皮肤, 输液完成后消毒棉签适当按压, 保持穿刺部位干净、干燥。 ( 3) 门诊输液室环境建设: 输液室空气差、环境脏乱等会增加病原菌感染几率, 埋下医院感染可能性。为此适当控制输液室人数, 保持输液室干净、空气清新, 叮嘱患者或家属不要在输液室内吸烟、吃零食, 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7〕。经强化管理后, 我院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1 年1 月- 2013 年6 月的0. 02% 下降至2013 年7 月-2014 年12 月的0. 004% , 提示强化门诊输液室管理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与王俊丽〔8〕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根据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 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颖姬.加强管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 :68-69.

[2]耿立华, 罗荣娟, 林艳林, 等.门诊输液室72例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3) :13-15.

[3]严秋芳, 郭健.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策略[C].全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消毒与标准预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28-29.

[4]袁进, 石磊, 廖妙玲, 等.医院门诊输液室抗菌药物针剂使用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5) :955-957.

[5]刘心路.门诊输液室采用区域划分模式管理预防交叉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4) :2160.

[6]黄莺.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C].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华护理学会, 2013:1169-1169.

[7]姜先进.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12 (17) :3698.

浅谈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 篇8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22-01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集中场所,我院为中医医院,故门诊病人以老年患者居多,特别是每年换季的时候老年患者人数更多。这些患者大多输一些活血通脉的药物,年龄50~80岁,大多数患者可自行到门诊输液室,少数患者由家属陪同。一般一个疗程需要输液7~14天,为了使这些老年患者顺利完成一个疗程的输液治疗,笔者总结了一些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12月我科共有25268例患者到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其中老年患者约18350例,占全部的72.6%,年龄50~80岁,在这期间患者最少输液3天,最多连续输液21天,患者均表示满意。

2护理

2.1输液护理

2.1.1输液前护理 (1)患者的准备:①首先应评估患者对疾病和输液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準备穿刺的皮肤和血管情况。老年患者长期输液一般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末梢血管纤维化,缺乏弹性,血管活动度较大,穿刺时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必须使血管充分暴露,找好血管。在冬季,气温低,血管充盈不良,可先给予局部热敷后再行穿刺。②输液前的健康指导:嘱咐患者不能空腹输液,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特别嘱咐要按时服药,输液速度不宜过快。(2)药物的准备:检查各种待输入的药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宜现配现用。

2.1.2输液时护理 (1)患者因年龄偏大,听力下降,因此护士核对病人姓名时宜采取双向核对法进行查对,可防止输液差错的发生。(2)输液时,取舒适体位,尽量选择血管充盈、弹性好、直、易固定的血管,避开皮肤有瘢痕、伤口及关节处。(3)在输液的过程,要经常巡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的理化性质调整滴速。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说明快速输液的危害。(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输扩血管药的患者有时因药物作用出现面部潮红时,要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晕现象,如果有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测量血压、脉搏,同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治[1]。( 5 )对中风有肢体偏瘫的患者尽量在健侧肢体输液,对有帕金森病的患者输液后用夹板固定注射部位,避免因肢体抖动使针头滑出血管[2]

2.1.3输液后护理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快速拔针后用输液贴拇指直压法按压针眼,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正常人凝血时间为3~7min,指导患者输液拔针按压时间以4 min为宜[3][4]。根据老年人血管的特点,在拔针后按压时间可稍延长,一般为5~6 min,直至注射部位不再出血。

2.2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大多患有慢性病,长期输液常易出现烦躁的心理,有时为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如患者较多时座位无法安排,有些患者就会吵闹,此时护士要给予理解,切勿与患者争吵,态度和蔼,尽快安排座位。对于输液时间较长时,可提供一些报纸和健康教育处方,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3艾灸仪配合治疗

艾灸仪是通过电子加热与磁化作用,可充分利用艾绒有效成分,对多个穴位施灸,具有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5][6]。老年患者多有慢性病、腰腿活动不利等,输液时以自愿原则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增加疗效,又节约时间。

4健康宣教

对门诊输液室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内容要十分精练,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需要做系统性教育,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采取简洁,明快的答复。根据时令、疾病进行药膳饮食,如:南瓜粥,可改善糖代谢,有减肥、降血脂、降血糖和通便之功效,其中所含微量元素——钴,极其丰富,可促使胰岛素分泌正常。又如:葛根茶,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7] ,健康知识的宣教,给患者心理支持,健康指导,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冯正仪. 内科护理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乔东鸽. 中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 (10).1121

[3]李晓惠,黄小梅.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3.

[4]何美香.吴美水. 静脉穿刺后无痛拔针的体会. 【医学创新研究】,2006,12(12)84-85

[5]邓宏,龙顺钦等. 艾灸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4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7,39 (6): 90-91

[6]周萍. 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年输液室工作总结 篇9

2015年是全国卫生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全体医护工作者在医院领导的直接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医疗护理工作,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职其责,杜绝了患者自换水自拔针等不良现象。

2、贯彻坚持查对制度:(1)医嘱每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2次,并记录;(2)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3)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曾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常规,坚持填写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

4、监督执行交接班制度,预防护理差错发生。

二、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1、严抓“三基”护理培训及考核,强化护士学习意识,定期组织护士授课,轮流主讲。

2、按需组织护士参加护理技能培训,强化相关护理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3、鼓励本科护士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增强科研意识,对在相关护理杂志发表文章者

相应的奖励。

四、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科室坚持定期配合医院感染科的检测工作,坚持每月对治疗室,注射室的空气培养。

3、科室坚持每周对治疗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对紫外线灯管除尘,记录,每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一个医院能否长久发展,不在于它服务过多少患者,而在于它服务好了多少患者。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注重团队合作力量,圆满完成了护理工作任务。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齐心协力去完成来年的每一项工作。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10

王柱玲 邓中华 毛苏云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650051)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带教体会

儿科门诊输液室,在医院护理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带领护士实习的重要窗口。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量大、陪伴患儿的家属多、与病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长期处于动态而不安静的环境之中。这就要求带教的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基础护理技术,使之才能带出高质量的儿科实习生。现结合我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如下:

1、注重带教老师仪表端庄、外貌整洁

护士的着装,应留给人们以整洁利索和端庄稳重的仪表,使患儿及家属感到医院安全;反之,使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治疗工作失去信心,也将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形象和信誉。故给护生一定要强调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2、带教老师要主动热情、态度和蔼

现在小孩,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孩一旦患病,家长们都十分焦急。由于初诊患儿胆小及家属对医院环境生疏,大多数家长易发怒、紧张、担心等不稳定情绪,对于这些不良的心态,输液室的护士,应该主动热情地接待好患儿及家长,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故

要注重自己的语言美。

3、必须要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这是做一个合格护士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带好护士关键的一课。尤其是儿科护士,由于输液室工作受季节及时间的影响,就诊患儿相对比较集中。输液室的护士要十分仔细、认真,稍有疏忽,就会酿成无穷后患。故每次输液前都应该和护生一道了解病史,认真核对医嘱和药物,严格把好每一关。做到放手不放眼。

4、要注重强调心理素质的调节

现在的小孩多数是独生子女,其特点是娇惯、任性、依赖及家长的溺爱、紧张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干扰。特别是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自信、稳重、平静的良好心境,就会被孩子的哭闹、不配合的家长等造成自己在情绪上的急躁和慌乱,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护理操作的质量甚至失败。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常处于平静、协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

5、要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

儿科门诊输液室,每日流动量大,输液人数平均每天90人次,输液室工作由2-3名护士完成(输液、拨针及病情观察)。工作量相当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如遇到家长及年长儿的询问,我们都应该耐心认真回答。例:一位4岁患咽炎 的患儿,体温高达39.5℃,服过退热药后来到输液室,在输液过程中我们注意观测体温,嘱多饮温开水,并指导家长回家后怎样护理患儿等。

6、要注重患儿的心理护理

前来输液的患儿,大多数是轻症患儿,他们在门诊得到医生诊治后,输液室的护士就成了他们的护理人员。因此,我们注重患儿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在静脉穿刺的过程中,我们边输边交谈,例:“你有几岁”“在哪个幼儿园”等问候语,同时我们还注意语气,态度和蔼,使患儿听后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对护士阿姨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得比较亲切,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分散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患儿由原来不愿接受治疗,变成主动接受治疗。效果很好。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11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 弹性上班 护士调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65-02

1 工作实践

1.1 征求护士及病人意见。通过召开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征求护士意见,结合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梳理分析,对输液室现有的班次做出优化处理,根据季节变化更改排班时间,取消不合理的班次,对工作量大的班次加强护士力量。

1.2 改进输液流程。拟定了新的工作流程及每班工作质量标准,由以前一人完成接诊、登记、健康教育、配药、穿刺的工作流程,改变为流程式的作业流程,这样既节约了人员和时间,工作效率也比以前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做到了环环查对,杜绝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输液安全。

1.3 更改各班职责。护办1人负责接收输液病人,简单的入院选教,病房定位,查对药物,转抄输液条,全面负责病房管理;主班1人护士负责三室(治疗室、扎针室、护办室)及病房消毒隔离工作,查对,配液;治疗;2、3、4班负责扎针,治疗1负责各种注射,连班2人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续加液体,观察病情。

1.4 调整各班次时间。冬、春病人来的迟,秋夏病人来的早,根据实际对上班时间也做了相应的调整。5月1日到10月1日,连续输液的病人来的早,8点就已经到输液室门口等候,即8∶00-13∶00时间段为患者高峰期,10月1日-次年5月1日病人一般9点以后才来,8-9点为患者少的阶段;安排3人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即可,(即护办、主班、治疗1)。9点30分-14点是患者高峰期。高峰期必须由2位经验丰富、穿刺技术较好、责任心强的护师带1名低年资护士全面负责扎针;护办、主班、治疗1为正常上班时间(早上8∶00-12∶00,下午2∶30-5∶30),连班9∶00到2∶30。另外,护士长还根据科室具体情况,依不同季节的工作量,加减班次及人员,在保证工作量的前提下,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1.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门诊病人下午输液少,利用空闲时间,加强业务学习,由穿刺技术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讲经验。在患者少时,由新护士或技术较差的护士在高年级护师指导下完成穿刺,这样,新护士的进步提高快。

1.6 贯穿健康教育。从患者进输液室开始,就开始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由护办护士为患者发放输液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输液室的布局、输液过程中请不要随意更换座位;不要自行调整滴速等注意事项;在穿刺过程中,简要向患者说明所用为何种药物,主要的作用等;穿刺好后交予巡回护士详细讲解整个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用药期间饮食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在输液室的书架上还放有各种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知识,预防保健等宣传手册,可供患者随时取阅[1]

2 实施效果

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门诊输液人数为12345人,护患纠纷为15例,病人满意度90.2%。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门诊输液人数为19345人,护患纠纷为2例,病人满意度98.4%,两年同期相比,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这就充分说明弹性排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结果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的形象,而门诊输液室是大多数门诊患者就诊的最后一站,也是停留时间较长的一站,所以输液室具有病人多、病种杂,静脉输液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一个程序,是一组连贯性的措施,是面对多元理论和整体性进行综合护理的专科技术[1]。为使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顺利开展,我科护士长利用现有的人力资对护士实行弹性排班,结果我科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弹性排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弹性排班后,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实行弹性排班后,低年资护士进步很大,现在我科护士一针穿刺率都在85%以上,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和社会效应,门诊输液人数逐年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仰明莉.人性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2010年03月15日

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12

1 不安全事件分类

1.1 解释不到位

由于本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使我院就诊患者以外地人居多, 方言来自东南西北, 噪声大, 特别是做皮试的患者, 未听清告知, 导致患者未能及时治疗。

1.2 输液发生错误

有时因患者姓名为同音字, 护士未能及时核对, 张冠李戴, 造成错误输液。

1.3 剂量不足, 漏配、错配药物

护士责任心不强, 只求速度, 不讲质量, 安瓿内存有残余药液;未经仔细核对, 漏配药物。

1.4 调换输液瓶不及时

无固定巡回班, 不能及时更换输液瓶。

1.5 经验不足, 遇事紧张

输液室多为低年资护士, 遇有突发事件, 如患者输液中出现过敏、输液反应等, 易产生紧张, 影响抢救速度。

2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2.1 医院、医生方面

领导对护理工作不重视, 护士编制严重不足, 排班不规律, 导致护士精神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医生处方字迹潦草不清, 护士反复呼叫患者名字, 患者不应, 引起

2.2 精神压力、疲惫工作

大量的护理工作, 频繁的夜班, 使护士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2], 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 极易产生疲劳,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另外, 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还来自于小儿静脉穿刺, 由于小儿输液时不能配合, 家长固定患儿体位不佳, 导致穿刺失败, 遭到患儿家长的指责, 甚至打骂,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护士心理健康, 产生心理压力[3]。

2.3 社会因素

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 护士的工作得不到理解, 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患者或家属的谩骂, 加之少数患者的无理取闹、投诉, 和扣罚奖金, 护士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护士也是人, 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 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 压抑、自卑, 也是导致护理质量下降的直接因素[4]。

2.4 沟通方面

输液是就诊的最后一个环节, 因各种因素导致就诊时间等候过久, 护患之间未能及时的沟通, 患者易产生烦躁、不满、愤怒等情绪, 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2.5 待遇不公

从心理学角度看, 人人都享有被公平对待的权利, 奖金分配、进修学习、职称晋升及继续深造等方面的不合理, 使护士心理失去平衡, 产生“失落感”。

3 应对措施

3.1 院领导注重护理工作对输液室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布局, 改善环境, 使皮试、肌注、输液各种治疗有序进行。

3.2 增加输液室人员编制

实施人性化管理, 对增加的人员进行合理排班, 增加班次, 为提高工作效率, 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历教育, 以提高护士的自信心。

3.3 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自信可增加个体对压力的抵抗力, 应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以减少工作中的慌乱、紧张及恐惧心理。

3.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面对现实, 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以“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理念服务于患者,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安全感、信任感和放心感。

3.5 加强责任心

明确各班职责, 如遇处方字迹不清, 加强医患沟通, 皮试、配药、输液均实施双人核对、双人签名, 在核对药物时, 发现药房错发、少发、漏发时, 均由护士去药房调换, 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把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3.6 充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改变认知, 消除不平衡心理, 善于调整心态, 当压力来临时能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或寻求院方的支持。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 有效地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工作效率, 更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只有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减少压力, 才是提高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杨萍.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管理实践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35 (9) :34.

[2]徐维钰, 周姝, 王雅芳.工作压力对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现代护理, 2006, 12 (25) :2367-2369.

[3]蔡芬, 肖鹏妹, 黄亚才.急诊护士工作疲溃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 2006, 12 (8) :698-699.

医院收款室制度 篇13

1医院各项医疗项目的收费,必须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按标准收费,不得擅自改动收费标准。划价收费人员必须熟悉本部门医疗项目收费标准,正确划价和收费。

2医院有专职价格管理员,科室(部门)有兼职价格管理员。物价员须经常保持与物价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医疗项目收费标准的调价情况,通知有关部门作相应的调整。

3医院新增收费项目,应先向卫生、物价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执行。

4加强对收费人员的业务考核,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财务纪律。

输液室 篇14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输液反应的分类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液体外渗等。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并发症,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输入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表面附着硫化物、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1)与输入的液体与药物质量有关: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变质或被污染,直接将致热源输入静脉;药液配制时间过久,污染机会增加;液体中加入多种药物时,若配伍不当,影响药液质量等因素,造成输入体内的致热源增加而发生发热反应。

(2)与输液器具有关:目前带有空气过滤器及终端过滤装置的输液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减少发热反应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普通输液器对5u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或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机械微粒等成为致热源;输液器具过期、包装不严、漏气等亦会引起发热反应。

(3)药品配制操作中的污染:药物配制治疗室环境洁净程度不达标、切割安瓿时消毒不严,导致大量微粒污染药液而导致发热反应的发生。

2.症状多发生在输液后数分钟至1h。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二)静脉炎

1.原因

(1)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破坏了细胞的渗透平衡,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功能,使静脉壁的通透性增高,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等导致静脉炎发生。

(2)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或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3)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疼痛、灼热、肢体肿胀、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液体渗漏

液体渗漏包括渗出和外渗。渗出是指非腐蚀性药液进入周围组织。外渗是指腐蚀性药液进入周围组织。

1.原因

(1)针头或留置导管脱出:由于患者过度活动;针头固定不当;针头或肢体放置位置不当等使针头脱出或针尖穿透血管壁,使药液进入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2)血管因素: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患者,由于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狭窄、静脉回流减慢等,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易导致液体渗漏。

(3)药物因素:长期输入高渗液体、碱性液体、缩血管药物或化疗药物等,使血管渗透压、血管内膜及血管局部的酸碱平衡失调,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而导致渗漏发生。

2.症状 因渗漏的药液性质和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性。

(1)一般药液渗漏: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速度减慢。

(2)高渗液、碱性液、或细胞毒性液等刺激性强的药液,局部出现红斑、水泡、焦痂、溃疡或严重的组织坏死。

二、输液反应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操作规程。

2.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及输液装置质量。

3.刺激性强的药液输注前充分稀释。

4.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药物漏出,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

(二)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减慢或停止输液,必要时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根据反应类型及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1)发热反应:低热患者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加强观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

(2)静脉炎:更换输液部位,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的乙醇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也可用中药外敷(金黄散局部外敷);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0~20min。

(3)发生液体渗漏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20min,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2.合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

3.病情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CPR。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

5.报告药剂科、感染办、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相关程序封存液体及输液器具。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严格查对工作。

2.严格药物配伍禁忌。

3.药物现配现用。

4.连续输液者24小时调换输液器。

5.急救物品、药品保持应急状态。



应急程序

1.发生输液反应时,立即撤除所输液体,从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护士长及值班医师,夜班报告护士长。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

4.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输液器、药液用无菌包布包裹送化验室检验。

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输液前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

2.心肺功能不全者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做好记录。

3.加强巡视,告诫患者不得自行调节输液滴速。

应急程序

1.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低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积极处理。

3.将患者安置为端坐卧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4.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或遵医嘱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5.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必要时四肢轮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

7.认真记录患者抢救过程。

8.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发生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严格排尽空气。

2.输液时勤巡视患者,注意观察静脉皮条内有无空气。

应急程序

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阻拦空气输入体内,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残余空气。

2.立即通知管床医生及护士长。

3.将患者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上一篇:雅思小作文只写了一页下一篇:护理部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