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门诊换药室

2024-10-22

门诊门诊换药室(精选12篇)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1

风险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研究显示[1], 风险管理可以显著的提高管理治疗, 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为了提高骨伤科门诊换药室的管理质量, 本院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伤科门诊换药室,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11月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65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 男164例, 女101例;平均年龄 (35.4±5.7) 岁。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3月的276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 男169例, 女107例;平均年龄 (36.1±5.9) 岁。两组患者均为骨外伤, 具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将骨伤科门诊换药室3名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其中组长1名 (由主管护师担任) , 成员2名。护理管理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收集分析以往护理风险事件,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并依据程序开展相关工作。

1.2.2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对过往护理风险事件的分析发现, 骨伤科换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方面:护士沟通能力不足, 换药前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护士风险意识薄弱, 换药前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导致患者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不了解;换药操作不当;感染控制操作不力。②患者方面:对康复期望值过高;与医护人员配合不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归咎于医护措施不当[2]。

1.2.3护理风险计划

1.2.3.1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骨伤科门诊换药室的特点, 在院内骨科专家的协助下, 完善护士工作职责, 制定换药操作流程和考核检查制度, 建立完善的危急处理预案等, 让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做到有章可循, 并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学习演练, 确保做到人人知晓, 并能够在换药实践中践行, 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2.3.2做好对组内成员的风险教育护士自身因素是护理风险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 加强对护理成员风险教育是防止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基础。实施前由组内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集中式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换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注意点、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换药操作技巧、院内感染控制方案以及危急处理方案等, 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自身技能, 降低换药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保证护理安全。

1.2.3.3做好消毒隔离管理控制合理布置换药室, 做到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物品摆放合理, 医护人员必须按区存取物品或药品;换药时, 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换药室, 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所需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处理, 坚持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换药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换药前按标准洗手, 换药时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换药室取下的绷带、辅料等集中存放, 焚烧处理;每日下班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换药室内所有物品和地面, 晚上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定期进行采样监测, 有效监督换药室消毒灭菌效果。

1.2.4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与反馈组内组长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质量检查, 1次/周, 主要内容包括, 护士护理操作技术、操作流程、沟通技巧、换药室消毒隔离管理状况、物品摆放及管理等等, 如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改正, 并进行小组全员会议, 1次/月, 总结当月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下月的整改措施。

1.3评价指标评价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细菌采样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护理质量评分和细菌采样合格率1次/周, 护理质量评分采用门诊外科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进行测定, 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组护理质量和细菌采样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后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实施前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实施前组比较, aP<0.05, b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 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 降低风险因素, 目前广泛应用于众多医疗领域的管理工作中, 并且也有学者开始探讨风险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 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门诊换药室的护理安全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 并且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护理风险计划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与反馈四个步骤, 加强了对换药室的风险管理, 研究结果也证实了, 实施后组护理质量、细菌采样合格率均优于实施前组 (P<0.05) , 同时实施风险管理后的4个月 (2013年12月~2014年3月) 内没有发生任何风险事件, 这都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降低院内感染和风险事件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11月收治的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为实施前组 (265例) , 2013年1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为实施后组 (276例)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细菌采样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组护理质量和细菌采样合格率优于实施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后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降低院内感染和风险事件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换药室,风险识别,风险教育

参考文献

[1]余建蓉.浅谈门诊换药室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1) :81-82.

[2]宋全荣.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9) :75-76.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2

1、治疗室、换药室护士必须穿戴整齐,戴口罩,操作前应洗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2、每日检查各物品消毒灭菌日期(一般为一周),定期更换,定期消毒。

3、治疗室、换药室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

4、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参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5、眼药水,无菌溶液,药品开启应注明开启时间。

6、用过的器械需清洗干净于每日下午进行高压灭菌。

7、治疗室、换药室柜壁、治疗车、治疗盘、桌面、窗台等无灰尘,地面清洁无死角。

8、治疗室、换药室布局合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

9、紫外线空气消毒,日期、当日照射时数、累计时数、检测记录并签名。

10、每周进行彻底大扫除一次并进行固定资产核对。

11、护士进行每一项治疗,需向患者说明原因及如何配合。治疗后需交代注意事项。

12、治疗室、换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4、除工作人员及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可进入治疗室、换药室。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3

【关键词】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告知;意义

医院门诊外科换药室承担着各类手术后伤口的换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口换药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手段,由于多数患者不了解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使伤口愈合的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伤口换药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换药方法、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为了避免换药时和换药后意外情况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护理告知尤为重要。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外科在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换药的各类伤口患者367例,其中拔甲术56例,外伤清创缝合术后67例,外伤后骨折石膏固定37例,体表手术伤口158例,包皮环切术32例,腹部手术后和胸腔手术后伤口延期愈合17例。

2 伤口换药护理告知

2.1 伤口情况的告知

伤口换药前要告知患者了解自己的伤势情况,否则很可能会出现过度恐慌、焦虑等现象。换药过程中不但揭除敷料动作要轻巧,操作仔细熟练,动作幅度要小,还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询问病人感受,适时的关心、安慰和鼓励病人。告知换药的步骤,伤口生长情况,是否化脓,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对石膏固定的患者, 告知石膏固定的松紧度,以及如何观察固定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让患者知道自己伤口的变化及好转,以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2.2 换药时间的告知

为了使伤口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受到细菌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应告知患者首次换药时间和再次换药时间。一般外伤清创缝合术和拔甲术后均在术后第一天进行首次换药,因为经过急诊清创缝合的伤口表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渗血渗液,很容易和敷料粘在一起,首次换药的间隔时间越长,其敷料就越难被揭除,换药的难度就越大,病人越痛苦。体表手术缝合的伤口可在术后第3天行第一次换药,以后2~3d再换药一次直到拆线。首次换药以后,如伤口清洁且肉芽组织健康,可每隔2~3d换药一次;如伤口分泌物多或感染伤口,须每日换药1次或多次,并保持表层敷料不被分泌物湿透;甲沟炎形成脓肿切开引流后应每天换药1次,避免切口过早愈合导致脓液引流不畅。如果伤口敷料不慎被水湿透或被污染,则须告知患者及时更换敷料。

2.3 患肢制动与功能锻炼的告知

手指、脚趾受伤以及骨折、肌腱断裂等患者,往往须局部制动,告知患者制动时要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如固定患肢末端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绀,皮肤温度较健侧低,患肢肿胀明显、疼痛,应嘱病人随时就诊换药。活动促使感染扩散、伤口裂开、骨折不易愈合:如手或前臂受伤,石膏固定或小夹板固定后可用三角巾或

绷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小腿或足部受伤者,石膏固定后要减少直立时间,坐位或卧位时抬高患肢20-30度,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减轻伤部瘀血水肿,减轻疼痛。而伤口愈合后的功能锻练亦必不可少,固定时间过长会发生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伤后1~2周保持患肢的功能位,2~4周后可进行限制性被动活动,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石膏或夹板去除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练,锻练要循序渐进,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未包扎的手指、脚趾进行舒展练习,特别是拇指关节对掌练习,未固定的关节可以进行屈曲及伸展练习,经常做抬举上肢或抬腿练习,锻炼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1]。

2.4 傷口影响因素告知

寒冷的冬季四肢血液循环差,手脚冰冷,四肢受伤的患者特别要做好保暖,手部受伤的患者来换药时应带羽绒手套或把手放在衣袋里或用大毛巾包裹;足部伤口应穿宽松的棉鞋或棉袜,同时减少室外活动。常常见到病人冬天只穿拖鞋露出受伤脚趾或将受伤的手指暴露在外来换药,这都会使伤口延迟愈合。而在炎热的夏季则要避免日光直晒伤口,特别是身体暴露的部位如颜面部、四肢,以免引起色素沉着,影响美观。甲沟炎夏季发病率高,切开排脓后要注意足部卫生,可穿暴露脚趾的凉鞋,防止汗液浸湿敷料。

2.5 合理饮食的告知

合理营养是促进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2]。告知患者营养不良可显著延缓伤口愈合,特别对于创面较大、感染严重的患者,则要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由于我院地处市郊,病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受伤后不能吃姜,导致食物口感不好而不愿吃或少吃鸡鸭鱼牛肉等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伤口愈合。这时就要给病人合理的饮食指导,指导病人饮食时应明确告知食物的名称如鸡、鸭、鱼、鸡蛋、牛奶以及水果蔬菜等,饮食要清淡,不宜煎炒炸,避免辛辣,不抽烟喝酒,同时要多饮水。特殊情况如糖尿病人则须在自身血糖浓度允许的情况下,保证营养,合理饮食加快伤口愈合。

2.6 拆线的告知

拆线时间视受伤部位而定:头面颈部术后5-7天拆线,胸腹、背部、臀部术后10天左右拆线,四肢术后10-12天拆线,近关节部位延长1-2天,手指、足趾约14天,某些伤口可行间断拆线,以防止伤口裂开。

2.7心理护理

门诊换药时间较短,对那些创伤较大、各种原因导致伤口较长时间不愈的患者,其情绪往往非常低落,焦虑、烦躁易怒,换药时又不可避免的产生疼痛,甚至晕厥,心理又极度的恐慌。这时给病人换药不但动作要轻柔,还要及时给病人以心理疏导,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同情关心安慰鼓励病人。对于换药过程中的各种不适以及伤口愈合需要一个过程等,要作出详细的解释。其实很大一部分病人需要的关心并非要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什么,有时需要的仅仅是倾听或是一个微笑或是一句同情关心的话语或是一个搀扶的动作,就能得到病人的信任,从而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面对病人普遍缺乏换药常识的现状下,不能忽略健康指导的意义[3]。积极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可避免换药后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减轻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影响的发生,进而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提高换药及护理效果[4],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3 小结

门诊外科换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进行换药操作,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勿急躁,应有礼貌,动作轻柔,循序渐进的方式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门诊护士要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沟通技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娄湘红,杨晓霞.实用骨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667.

[2] 郭瑞清.健康教育在门诊换药病人中的重要性研究.中国中医药资 讯,2012,4(5):69-70.

[3] 任小琴,华艳萍.谈舒适护理在换药室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40-1541.

门诊换药的护理体会 篇4

本组病例共106例, 男66例, 女40例。患者年龄19~22岁, 其中疖20例, 甲沟炎20例, 烧伤1例, 烫伤10例, 外伤40例, 拆线25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当学生遇到外伤时, 第一反应就是不知所措、紧张焦虑, 这时我们首先要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与患者轻松的交流,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除了处理伤口, 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全身状态, 如发热、精神状态、脉搏、血压等, 还要警觉败血症。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学生由于疼痛或紧张出现面色苍白, 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等休克早期的症状, 遇到这样的患者, 立即将患者躺下, 去枕平卧并安慰患者。等一般情况好转后, 再进行换药。

2.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①工作人员的准备:在换药前, 工作人员要穿戴好工作服, 操作前洗手, 戴好口罩、帽子。换药治疗时, 原则上先处理清洁伤口, 后处理感染的伤口, 避免交叉感染, 换下的敷料等污物丢入污物桶。②换药前的准备:由于门诊换药室人员流动频繁, 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所以必须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地面每天用1∶5000的“84”消毒液消毒, 治疗台每天用消毒液擦试一遍, 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 h, (保持灯管的清洁, 并记录消毒的时间, 紫外线灯管时间超过1000 h要更换灯管, 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 , 并定期做细菌培养, 以检测消毒效果。一切换药物品需保持无菌, 并注明消毒日期, 超过一周重新消毒[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无关人员不得入内。③器械消和敷料的消毒灭菌:器械和敷料的消毒灭菌是换药室核心工作, 这是最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蔓延和预防交叉感染直接措施之一[2]。定时更换无菌敷料及器械, 对使用后的器械要认真清洗浸泡处理, 换下的敷料暂时倒入污物桶, 然后统一焚毁。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3 门诊换药室常见的处理方法

3.1 疖:

好发于颈项、头面背部毛囊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与皮肤不洁、擦伤、环境温度较高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早期的疖肿可用酒精型活力碘消毒再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几次即可。当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时, 可用鱼石脂软膏外敷, 使疖肿局限和促进脓液早日形成, 当出现浅小的破溃脓肿时, 去除脓头脓液后, 上庆大霉素沙布引流直至伤口愈合。大而深的脓肿, 必须切开排脓, 同时配合全身用药, 用抗生素沙布条引流, 最初至少每1~2 d换一次药, 并更换引流条, 当引流液逐渐减少时, 可换用凡士林纱布条, 直至伤口愈合[3]。对于鼻、上唇、及在危险三角区的疖肿, 不可用手挤压, 以免细菌进入颅内海绵窦, 引起化脓性海绵窦炎, 出现颜面进行性肿胀, 可有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严重情况, 甚至危及生命。

3.2 甲沟炎的处理[4]:

甲沟炎多为指甲嵌顿而引起, 主要是由于穿鞋过紧, 脚趾变形, 初起阶段, 指头有针刺样痛, 轻度肿胀。继而指头肿胀加重, 有剧烈的跳痛, 可有发热、全身不适, 严重是可发生骨髓炎。甲沟炎初起未成脓时, 局部可选用鱼石脂软膏、金黄散湖等贴敷或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并口服抗生素等药物。已成脓肿时应手术, 手术时需注意避免甲床损伤, 以利指甲再生, 采用神经阻滞麻醉, 不可在病变附近处进行浸润麻醉, 以免感染扩散。

3.3 三度烧伤护理:

患者男51岁, 因酒精燃烧引起的烧伤, 包括面颈胸部, 烧伤面积达21%, 在医院进行及时的补液纠正休克、抗感染、正确的处理创面后, 面部已痊愈, 未留下瘢痕, 颈胸部二期愈合 (瘢痕性愈合) , 一般情况稳定, 来我门诊来换药, 皮肤表面还有些散在的湿疹, 颈部还有一处小的破溃未愈合, 每天换药两次, 首先用0.2%的新洁尔灭溶液清洗, 擦干, 涂上炉甘石洗剂, 将消毒的纱布浸上消炎、消除瘢痕的药膏贴在患处, 再用消毒的干纱布覆盖在上面, 并用绷带给以固定, 3个月后湿疹逐渐消除, 破溃处愈合, 瘢痕逐渐减少。

3.4烫伤:

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的汤伤有发生, 夏季易发生热水烫伤, 冬季易发生取暖时暖壶烫伤, 烫伤多为Ⅰ度和Ⅱ度, 发生在大腿、手臂、脚部为多, Ⅰ度烫伤疼痛明显, 可用或力碘消毒, 待干后表面涂肤轻松软膏一次, 止痛和减轻红肿效果明显, 以后再涂上湿润烫伤膏即可。对于有水泡的烫伤部位, 先常规消毒后, 用2 m L注射器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出, 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高渗盐水10 m L浸湿纱布湿敷创面并加压包扎, 这样保持创面干燥, 换过几次后如果没有渗液, 可用湿润烫伤膏涂抹在伤口表面, 效果会很好[5]。

3.5 拆线:

操作者洗手, 戴上口罩、帽子,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根据伤口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 暴露出伤口, 揭去纱布和胶布, 当纱布和伤口有粘连时, 可以等渗盐水浸湿, 用镊子轻轻揭除, 用活力碘绵球由内向外消毒伤口及皮肤周围2次, 消毒范围要超出伤口5 cm, 拆线时间:①头面部、颈部的切口:4~5 d拆线;②下腹部、会阴部的切口6~7 d拆线;③上腹部、背部、臂部切口7~9 d拆线;④四肢切口10~14 d拆线;⑤减张缝合的伤口14 d拆线, 若是较长的伤口, 以及关节活动处的伤口可分次间断拆线。全部拆完缝线后用活力碘消毒伤口, 用无菌纱布覆盖, 最后用胶布固定。嘱患者拆线后3 d内不要过度活动以防伤口裂开, 不要沾上水, 保持干燥。

4 不同伤口的处理与敷料的更换[6,7]

4.1 无菌手术缝合后的伤口一般在术后第2天进行换药一次, 伤口消毒的范围以伤口为中心要超过5 cm, 以后每2~3 d换药一次。

4.2 伤口分泌物多, 肉芽水肿的感染伤口, 一般要间日换药一次, 严重者每天换药一次。

4.3 特殊伤口的处理, 被狗、猫、鼠咬伤的伤口, 此类患者的伤口要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碘伏外涂并充分暴露伤口, 伤口不要缝合。

5 小结

作为外科门诊换药室的护士, 首先要严格执行临床护理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操作,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 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呈增加趋势, 对创口清创缝合术后, 换药、心理护理等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看起来似乎很简单, 实际上是必须认真对待的。若处理恰当, 伤口愈合迅速, 若处理不当, 则导致病程蔓延, 损伤加重, 甚至引起交叉感染的后果[8]。伤口能否愈合, 一方面取决于外科护士精湛的换药技能, 另一方面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缺一不可。因此换药中如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能否做到位至关重要。对患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的伤口, 创面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刘继辉, 赵素梅, 黄凤霞, 等.外科换药室消毒效果对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4, 31 (17) :3873-3874.

[2]耿青.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24) :166.

[3]常欣, 代志彬.综合疗法治疗疖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4) :2696-2697.

[4]高菲, 谢宛婷, 舒勤, 等.甲沟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4) :492-494.

[5]周伟明.15例烫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24) :50.

[6]周琴, 胡大海, 胡雪慧, 等.换药中心在住院患者伤口会诊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 (3) :224-226.

[7]汪广秀, 梁土轩, 曾小梅, 等.不同换药间隔时间对清创缝合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 (7) :17-18.

门诊输液室优秀护士 篇5

门诊输液室的一分子,这一年来我严格遵守医院和本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为一名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的护士,我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操守,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做为称呼。这期间通过大家的信任我做了输液室带教老师,经常参与一些科室重要事情决定。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护士,但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用心善对待我所能接触的每一个病人!穷尽我全部的热情和所有的能量,真正做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每一次精心的治疗,每一个微笑,无不饱含我的心意。

输液大厅的工作,看似单纯,其实有很多学问。门诊病人流动性、不确定性大,病种复杂多变,而且是医院的窗口单位,这不仅对三查七对的要求甚为严格,而且对一针见血率也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给病人输液时,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排序,我们常用的左氧氟沙星和其他抗生素不同,其他抗生素间隔时间长,必须分开输,而左氧氟沙星则必须连在一块输,以保证其药效。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必须现输现配,过早配制会让其失效,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在核对病人液体时,我们对所用药物的剂量、浓度、用法、不良反应必须心中有数。如皮肤科的阿昔洛韦必须严格控制滴数,保障疗效。对腹痛病人先输解痉止痛的药物,对发烧病人先给予退烧药。输液时,有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少疼痛。告之每个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所输药物的一些反应,让病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老人、孩子、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尽早尽快进行治疗,尽量安排他们在床上输液,增加他们的舒适,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并重点观察和巡视,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还有许许多多,一点一滴,无不包含我对他们真心实意的付出,无不演绎我对他们任劳任怨的忙碌。

做为输液室比较年长的护士,我以自己丰富的护理阅历和经验,精湛过硬的护理技术,从无懈怠,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从不计较工作的轻重苦累,只要是自己看到的能做的,无论份内份外,都会主动去完成。积极协调配合医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护关系,积极为病人治疗。这不仅让病人能有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治疗,更为防止医疗纠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为输液室的一分子,做为一名老同志,我象一个大姐姐一样,关心爱护团结年轻的同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总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和帮助。和同事十分融洽友好。对所带实习生,真正尽到了带教老师的职责。不仅毫无保留、耐心、严格教导她们各项护理技能,也十分注重培养她们对病人发自内心的爱。在生活上也尽量多给她们一些照顾。

输液室工作虽然琐碎虽然平常虽然平淡,但有时我真的很为自己骄傲。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我的努力我的辛勤我的认真我的热情我的奉献,解除了病痛的折磨。我的双手我的微笑我的善待让这个世界温暖!虽然他们不能记忆我的名字,虽然他们不知道我的付出,虽然他们不了解我的辛苦,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是那样的天使!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飘摇,那今天的自己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

门诊注射室的管理 篇6

【关键词】门诊 静脉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流程 管理

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中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在医院门诊中应有极为广泛。因受到人员流量大、药品种类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1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男1106例(52.4%),女1006例(47.6%);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42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第一,所有患者均需经门诊医生开具治疗处方,所用药品来自门诊药房。第二,患者具有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第三,患者没有精神疾病障碍及相关疾病。第四,护士在本门诊工作6个月以上。

1.3 方法

1.3.1 加强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对新规定、新流程,药物使用等进行组织与学习,并对不良事件进行总结与记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同时将护理量化考核细则纳入新护士,护生等培养计划以及门诊管理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掌握丰富的全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每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总结,并不断改进,建立与门诊医生的沟通制度。

1.3.2 健康教育

①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是必要的。对患者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并合理安排床位。②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对于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发现疫情及早报告。③人性化的管理病人,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通过观察沟通进一步了解患者。例如: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时,应劝其留随员,避免因药物副作用造成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不安全。④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文字形式和视频进行宣传。例如:通过千手观音的视频使大家了解错误使用损害听神经的药物的引起危害。以宣传画册的形式进行宣传,使患者对门诊就诊流程、用药安全有所了解,避免盲目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3 输液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①接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时间安排注射体位及床位,认真核对就诊本、就诊卡、药品,如有差错及时联系医生和药房处更改。核对就诊本的日期、患者姓名、就诊内容、用药医嘱,注射卡完善注射卡上的内容信息,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主动向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核对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批号,质量,药品的使用顺序并编号。

②注射。再次核对患者注射信息,并检查药物的配伍禁忌工作,根据治疗需要排列注射顺序。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加药核对,签上加药人的姓名、时间。输液前对处方进行核对,并对患者姓名、性别等进行确认。告知患者输液药物,调节滴速后告知患者不可以自己调节,以免影响用药。叮嘱其对存在的不适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多巡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早干预。③接瓶。对患者姓名、性别等进行核对,两瓶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间隔。④拔针。拔针后告知患者或家属针眼的正确按压方法及按压时间(3~5分钟)。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

2.结果

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安全问题、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成就感等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静点室工作具有无间断性、操作重复及护患纠纷多的特点,均可使护士心理压力大,出现工作疲惫感。因此,护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爱岗敬业,培养优良的心理状态。护士长要多关心护士,合理排班弹性排班与轮休,给予工作、精神上的支持,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换药患者368例, 男242例, 女126例, 年龄8岁~65岁;其中创伤创面106例, 手术切口感染118例, 烧伤创面16例,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44例, 糖尿病足26例, 脓肿切开引流术后5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n=184例) 和对照组 (n=184例) ,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换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干纱布换药, 根据创面情况分别给予彻底清创, 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冲洗, 碘伏消毒创面, 最后用干纱布覆盖, 胶布固定, 常规每天换药1次。观察组选择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针对各类伤口的新型敷料, 在创面彻底清创后, 根据创面大小、深浅、感染情况及有无渗血、渗液、脓液、溃疡及创面的不同时期等, 分别采用各种相应的新型敷料给予换药, 并视创面情况适当调整换药次数及间隔时间, 直至创面愈合。如伤口坏死组织较多、创面较大则应用高吸收性的亲水纤维银以控制感染, 充分引流;而肉芽组织生长期渗液多时或脓液较多时, 则选用高吸收性的藻酸盐敷料, 渗液少时选用水胶体糊剂填充伤口;对新鲜创面则使用透明贴保护伤口;对于慢性溃疡则可选择贴剂为创面上皮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促进创面的愈合。换药频率根据患者伤口的情况不同或每日更换1次, 或3 d~7 d更换1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2组患者在肉眼直视下评价伤口愈合情况, 将其分为:①痊愈:创面干燥, 被肉芽组织填充, 上皮组织完整覆盖创面, 无渗出、无感染, 直至痊愈。②好转:创面明显缩小, 出血或渗出液量较少, 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创面分泌物减少。③无效:创面渗出液量多, 无肉芽组织生长, 有红肿热痛现象或痂下积脓, 病情严重者常伴发热及全身症状等。

1.4观察方法 由专人负责观察并记录换药次数, 伤口情况包括:分泌物的颜色、量、性质, 换药时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伤口愈合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观察组换药次数、愈合天数均少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2。

2.3 观察组疼痛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生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3。

3 讨论

创面愈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患者的营养状况, 是否合并各种急、慢性疾患如糖尿病,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等, 或与创面局部因素如肥胖、血运障碍、损伤程度严重、合并感染以及其他医源性因素等密切相关。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肥胖等患者日益增多, 术后切口出现感染、脂肪液化者更是司空见惯;交通事故的增加, 导致多发性复合伤呈大幅上升趋势, 术后需要长期换药患者明显增加。门诊换药及创面处理的强度、难度、复杂程度加大, 成为护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如何减少损伤、促进愈合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换药方法基于干性愈合理论[2], 敷料以医用纱布为主, 保持伤口干燥, 使伤口结痂愈合。其创面愈合时间长, 需频繁更换敷料, 且纱布敷料易粘连伤口, 每次换药时既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3], 同时患者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再者创面与外界没有阻挡性屏障, 不能阻挡细菌入侵, 使得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影响了创面的早期愈合。而新型敷料也称活性敷料或革命性敷料[4], 其作用机制即用湿性愈合环境代替伤口结痂覆盖, 提供的湿性环境可使创面处于湿润和相对无氧的环境, 有利于各类生长因子的释放, 有助于组织再生和创面修复, 减少瘢痕形成[5]。因其在提供了良好的湿性愈合环境的同时, 又可以溶解坏死组织、吸收渗液, 且易透气、保护创面、创伤小、具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换药时患者痛苦明显减轻等优良特性, 近年来逐渐为临床所接受。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 新型敷料在在各类伤口应用中效果明显, 有效率达98.37%, 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组患者在换药时疼痛评分方面相比较, 新型敷料组明显优于传统换药组。

综上所述, 新型敷料在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感染、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时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降低患者的换药费用, 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值得进一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龙影.新型敷料对难愈合伤口护理的应用[J].现代养生, 2013, 10 (20) :70.

[2]SNYDER R J, HHANFT J R.Diabetic foot ulcers effects on quality of life, costs, and mortality and the role of standard wound care and advanced care therapies in healing:a review[J].Ostomy Wound Manage, 2009, 55 (11) :28-38.

[3]刘立.湿性疗法在28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2013, 7 (1) :84.

[4]付小兵, 盛志勇.新型敷料与创面修复[J].中华创伤杂志, 1998, 14 (4) :247.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来院外科门诊换药患者, 根据不同伤口部位随机分为观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0人。其中男127例, 女73例, 年龄12~80岁, 全部为新鲜伤口,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伤口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研究, 无显着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伤口换药方法

根据外科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换药操作。步骤如下: (1) 换药之前熟悉患者伤口部位, 根据不同部位, 安置舒适体位, 充分暴露伤口; (2) 首次换药, 观察组在清洗完伤口后再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沾取原液由内向外涂擦1~2遍, 作用1~2min, 并根据伤口情况预定下次换药时间, 直至伤口愈合。对照组首先用新洁尔灭酊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 由伤口边缘向外消毒2次, 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由里向伤口边缘轻轻擦拭, 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伤口,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渗出液情况预约换药时间和决定换药次数; (3) 换药时动作迅速准确轻柔, 避免因伤口长时间暴露, 而增加感染机会; (4) 二次换药时需由外向内依次揭开伤口敷料, 观察伤口组织粘膜修复情况, 并做到好记录; (5) 换药时要注意观察敷料上分泌物的颜色、性质、量和气味; (6) 伤口较深时, 可用纱条填塞伤口, 但动作轻巧, 避免损伤新鲜肉芽组织;更换无菌敷料前彻底清理伤口创面, 避免组织受污感染; (7) 多处伤口换药时, 将伤口分别消毒和包扎, 防止伤口与伤口之间的交叉感染; (8) 包扎固定伤口时, 松紧度以及敷料厚度要适宜, 满足伤口愈合需求; (9) 换药室人员相对固定, 以便掌握伤口情况; (10) 换药后, 及时洗手, 避免医原性交叉感染。最后将污染敷料装入感染性废弃物袋内, 集中统一送相关部门进行特殊处理。

1.3 辅助治疗

患者在换药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 按医嘱口服或注射使用抗生素类药。并给予营养丰富的多元化膳食, 增加食欲, 增加蛋白质摄入, 增强组织修复能力和机体抵抗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指导并教会患者伤口的自我护理如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伤口不可遇水, 抬高患肢, 促进血液循环, 不可剧烈运动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在肉眼直视下评价伤口愈合情况, 将其分为: (1) 痊愈:创面干燥结痂, 无渗出、无感染, 直至痊愈。 (2) 好转:创面清净, 渗出液量少, 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创面明显缩小。 (3) 无效:创面渗出液量多, 无肉芽组织生长, 有红肿热痛现象或痂下积脓, 病情严重者常伴发热及全身症状, 需除痂换药。

1.5 观察方法

通过观察并详细记录换药次数, 伤口分泌物的颜色、量、性质, 换药时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观察结果表明, 观察组比对照组, 能更有效的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 促进伤口愈合, 见表1。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在换药次数、愈合天数、不良反应和疼痛情况以及皮肤过敏等比较, 结果表明经过碘伏换药后, 换药次数、愈合天数、疼痛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碘伏对伤口清创消毒效果明显, 见表2。

3 讨论

国内外调查显示, 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正确选用消毒剂对控制医院感染尤其重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 是确保医院感染控制的重中之重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1,2]。感染是人类生存中多发性问题。大多数的被感染者, 都在不知缘由的情况下成了感染的源头。要堵住感染源头需要每位医护人员的努力。在做任何治疗护理过程中,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 注重每一个无菌操作环节, 尽量将损伤降到最低。伤口周围的皮肤隐藏着不少细菌, 处理不当都易引起多种细菌感染, 一旦出现感染就可导致细菌毒素溶解蛋白质和胶原纤维, 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不利于伤口愈合[3]。外科伤口是细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进入人体的直接通道, 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伤口甚至全身感染以及严重并发症, 从而延缓伤口愈合及疾病治愈[4]。规范而有效地消毒皮肤方法可直接避免伤口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碘伏进行伤口换药后, 换药次数、愈合天数、疼痛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碘伏对伤口清创消毒效果明显, 新洁尔灭酊能有效地杀灭革兰阴性菌、伤寒杆菌、大肠汗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芽胞菌、霉菌等, 它有较强的侵润渗透性, 有助于消灭刚进入组织的细菌, 无腐蚀性和刺激性, 但新洁尔灭酊的起效较慢, 持续时间短, 对芽孢只起到抑制作用。碘伏由碘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综合而成, 性能稳定, 使用方便, 能迅速减少创面的脓性分泌物, 并在创面表层形成保护膜, 不易被细菌、尘埃侵入伤口, 起到保护伤口, 达到收敛、消炎、修复的作用[3]。碘伏是一种杀菌效果好、持续杀菌时间长, 而且安全有效的消毒剂[5]。其自身具有组织脱水性, 保持创面干燥持续的作用。通过效果比较, 碘伏能较好地弥补新洁尔灭酊杀菌范围小和作用时间短的缺点, 增加了创面深且污染严重的伤口期愈合率。碘伏在外科换药中达到了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的目的, 而且是一种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实用的消毒剂, 不仅在临床操作中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保证消毒效果, 还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减少患者换药时的畏惧紧张心理, 增强疾病治愈的自信心, 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 外科门诊换药不仅是一项简单机械操作, 而是一种记录治疗伤痛、观察病情变化的过程。碘伏用于外科门诊换药, 对患者无不良反应, 可以减少患者痛苦、使用安全、用途广、缩短疗程, 使患者早日康复, 价格低廉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临床应用效果好, 值得推广。除此之外, 医护人员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动作轻柔娴熟, 减少患者往返医院, 减轻患者疼痛, 这样才能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积极地接受和配合治疗, 充分调动患者参与防病治病的积极性, 增加信任度, 提高治愈率和满意度。

摘要:目的 为探讨碘伏对门诊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门诊200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 患者伤口及周围皮肤采用碘伏涂擦或湿敷;对照组100例, 用新洁尔灭酊棉球消毒患者伤口周围皮肤, 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伤口,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伤口愈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 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少, 疼痛感较对照组轻。结论 碘伏用于外科伤口换药疗效显着, 是门诊患者皮肤消毒、创口愈合及预防感染的首选消毒剂。

关键词:碘伏,门诊换药,疗效

参考文献

[1]冷维春, 冷馨, 郭丽娟, 等.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皮肤消毒方法的改进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8) :963-964.

[2]邱艳, 张荣华, 许秀兰, 等.碘伏皮肤消毒液在献血人群中应用的试验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8) :901-902.

[3]郑丽娜, 于淑英.碘伏在门诊换药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l (2) :295-296.

[4]张美丽.外科伤口换药方法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5B) :1287-1288.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9

关键词:烧伤换药,焦虑情绪,护理效果,门诊

烧伤是由热力、电、化学物质等原因造成了组织损伤的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 甚者丧失劳动力或者死亡。常常是因意外因素引发伤害, 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伤害和强烈的心理刺激, 而且多次换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烧伤患者如果不及时换药容易延迟创面愈合[1]。患者处于焦虑情绪中也会影响疗效, 及时合理的实施护理干预, 有利于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2]。笔者选择本院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并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价, 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筛选2011年3-12月本院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280例, 所有患者按照就诊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40例, 男64例, 女76例, 平均年龄 (44.8±18.7) 岁, 烧伤程度:浅Ⅱ度烧伤患者98例, 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对照组140例, 男58例, 女82例, 平均年龄 (45.2±17.6) 岁, 烧伤程度:浅Ⅱ度烧伤患者90例, 深Ⅱ度烧伤患者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烧伤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 给予实施常规换药护理措施, 心理干预组患者在前述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具体如下:烧伤患者初到门诊即进行烧伤治疗知识的健康宣讲, 使患者了解换药的有关知识, 以此消除创面疼痛和焦虑情绪, 介绍低温冷敷止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不同烧伤患者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比如创面渗出液减少且伴感染的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 还有颜面、关节等部位烧伤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安抚和疏导指导, 分析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 针对性给予支持与鼓励, 使患者正确的认识烧伤愈合进展和防止感染, 树立治疗信心, 减轻焦虑状况的不良影响, 提高治疗效果。烧伤换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需要亲属和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观察和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安抚, 避免焦虑情绪进一步加重。对所有患者在门诊初次就诊和护理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判断标准为:无焦虑情绪者评分低于50分;轻度焦虑情绪者评分50~59分;中度焦虑情绪者评分60~69分;重度焦虑情绪者评分高于70分, 并进行统计分析[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Excel表数据库进行分析, 对采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采用字χ2检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焦虑发病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 护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大于50分的患者90例, 焦虑发病率为64.29%, 其中轻度焦虑患者46例, 中度焦虑患者32例, 重度焦虑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大50分得患者87例, 焦虑发病率为62.14%, 其中轻度焦虑患者42例, 中度焦虑患者30例, 重度焦虑患者15例。两组护理干预前焦虑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实施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大于50分的患者有48例, 焦虑发病率为34.29%, 其中轻度焦虑患者38例, 中度焦虑患者10例。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大于50分的患者有80例, 焦虑发病率为57.12%, 其中轻度焦虑患者40例, 中度焦虑患者28例, 重度焦虑患者12例。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且观察组焦虑情绪明显得到改善。

2.2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焦虑自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焦虑自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焦虑情绪是指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思想和感觉不愉快的、害怕的和痛苦的经历, 是能够影响疾病发展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4,5]。烧伤是一种突发意外时间, 患者身心易造成严重损伤, 所经历的痛苦具有双重性, 一是烧伤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剧烈疼痛, 二是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体验, 其产生的焦虑情绪尤为明显, 由于对自己的外貌、肢体功能的残缺、经济压力、自我婚姻关系及自身的事业等诸多方面的担忧而引发。在烧伤患者换药治疗过程中, 要给予心理干预措施, 恰到好处地转移患者对疾病体验的注意力, 有力的消除疾病给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刺激, 防止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4,5]。本文对门诊烧伤换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 取得满意的效果, 分析结果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及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充分说明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因此, 对门诊烧伤换药患者出现的焦虑情绪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 根据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能改善患者主观感受, 减轻焦虑情绪对治疗的干扰, 提高患者自身调控能力,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做出有力的支持[6,7]。

参考文献

[1]史媛, 吴红梅.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8, 10 (17) :155.

[2]苏康勤.烧伤康复期病人的焦虑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2) :1504-1505.

[3]贺光娇.心理干预对青年头面部烧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6) :150-151.

[4]莫佩妙, 张春兰.心理干预对烧伤早期焦虑患者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6) :1109-1110.

[5]朱志华, 黄敏, 叶宝霞.护理干预对中等面积烧伤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 29 (1) :94-95.

[6]于颖哲.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的分析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4) :206-207.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10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2 01 1年6月至2 01 3年12月门诊换药室共接诊手指外伤患者151 2例, 发生晕厥50例 (3.3%) 。50例中男21例, 女29例;年龄20~45岁, 平均 (30.0±8.5) 岁;工人24例 (48.0%) , 农民9例 (18.0%) , 学生7例 (14.0%) , 厨师5例 (10.0%) , 其他职业5例 (10.0%) 。

1.2受伤情况及处理受伤原因:锐器伤22例 (44.0%) , 烫伤15例 (30.0%) , 钝性挤压伤13例 (26.0%) 。受伤部位:伤两指及以上18例 (36.0%) , 大拇指12例 (24.0%) , 食指11例 (22.0%) , 中指、环指、小指各3例 (各6.0%) 。伤口2.5~14cm, 均经急诊清创缝合或清创包扎。晕厥发生时间:术后1周以内换药18例 (36.0%) , 术后第2周拆线且缝合7针以上32例 (64.0%) 。

1.3晕厥原因依据患者主诉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讨论, 分析出晕厥原因。疼痛22例 (44.0%) , 紧张和恐惧12例 (24.0%) , 晕血10例 (20.0%) , 空腹4例 (8.0%) , 环境闷热2例 (4.0%) 。

2晕厥原因分析

2.1疼痛本组占44.0%, 是诱发晕厥的最主要原因。手指神经分布丰富, 感觉灵敏, 组织损伤后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 伤口换药时又直接刺激创面的神经末梢引起剧痛。临床发现, 术后1周以内换药及术后第2周拆线时, 患者主诉疼痛的概率很高, 尤其是创面较大者拆线时。

2.2紧张和恐惧本组占24%。除外疼痛, 紧张和恐惧也是诱发晕厥的重要因素。机体在紧张、恐惧情况下, 可使迷走神经反射, 引起短暂性全身性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导致暂时性、广泛性脑血流量减少而致晕厥[1]。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0岁, 年龄偏小, 大部分是80后独生子女, 缺少就诊经历,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李丹等[2]报道, 因口腔种植手术诱发晕厥的患者, 有70.6%在40岁以下, 与本文结果接近, 提示40岁以下年龄组可能为晕厥的相对高发人群。

2.3晕血本组占2 0.0%, 患者在换药过程中因见到血液而突发晕厥, 潜在性风险非常大。晕血是指由于见到血液而产生的晕厥, 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 甚至突然意识丧失。一般认为晕血与晕针一样, 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 为心理疾病, 属于恐惧症中的特异性恐惧反应, 是心理反应到生理反应的一个过程[3]。

2.4空腹和环境闷热本组占12.0%。空腹易致低血糖, 加上情绪紧张和疼痛, 更加大了晕厥的可能性, 本组4例由此而发生。另有2例患者主诉晕厥的发生与当时环境闷热有关。笔者分析, 由于冬天门窗关闭, 开着空调, 加上换药室内消毒药水、血性敷料等散发的异味, 患者有一种窒息样的感觉, 而发生晕厥。虽然本组因空腹、闷热所致的晕厥比例很低, 但这两种因素具有可防范和可控制的特点。

3护理对策

3.1晕厥发作的护理晕厥发作时立即停止操作, 让患者平卧, 头偏向一侧, 抬高下肢, 同时用拇指末端压迫人中穴1~2分钟, 解开患者衣领及腰带,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周围空气流通。本组患者均于数分钟后意识恢复, 观察30分钟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离院。观察期间让患者平卧, 注意保暖, 吸氧, 4例空腹患者予口服50%葡萄糖水40ml。

3.2疼痛的预防和止痛提高护士操作技术, 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 仔细检查评估伤口, 采取有利于患者的措施。如血痂明显时, 必须充分湿润伤口敷料;钳子末端避免直接接触伤口;选用刺激小的药物等。当患者感觉疼痛时, 指导患者慢节律呼吸。有研究认为, 慢节律呼吸可减轻焦虑, 淡化疼痛强度, 产生良好的正性情绪, 促进痛阈提高, 增强机体自身的调控机制, 提高镇痛效果[4]。

3.3换药前充分的评估换药前评估患者的伤口大小、严重程度、缝针数量, 是否空腹、有无晕血史等。对晕厥高危人群, 如患者伤口血痂黏性明显并1周内换药、缝针7针以上拆线患者、有晕血史者, 嘱其平卧、放松, 与患者沟通, 做好疼痛教育, 并告知平卧位的目的, 提高患者依从性。如患者有空腹, 先让其进餐, 避免发生意外。在寒冬季节, 注意询问患者有无闷热等不舒适感, 及时调整空调温度。

3.4创建舒适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换药室清洁、整齐, 经常开窗通风以消除异味, 在换药室外增设等候区, 避免室内人多空气混浊。提高换药室护士的服务意识, 热情接待患者, 取得其信任;用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 改变其心理状况和行为, 特别是情绪焦急紧张者, 增加其对应急源的适应性[5]。操作时找一些轻松的话题与患者交流, 并让患者头偏向一侧, 眼睛不要盯住伤口, 分散注意力, 以减少晕血的发生。

笔者发现, 手指外伤患者门诊换药时的晕厥并非单因素引起, 本文仅作主要因素分析, 虽然比较局限, 但针对主要原因, 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减少晕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玮.采血患者晕血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 (4) :335.

[2]李丹, 张剑明.口腔种植手术并发晕厥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2, 19 (3) :172.

[3]周祝红.晕针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3) :153.

[4]梅红, 费红.预期疼痛教育对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 2010, 9 (10) :897.

门诊门诊换药室 篇11

安全隐患

服务态度差:据我医院门诊调查结果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问题导致的纠纷及投诉占居所有医疗纠纷及投诉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的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如护理人员的服务概念、服务行业为没有适合当前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服务意识不强、讲话生硬、态度粗暴,就极易发生护理纠纷及投诉。另一方面,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注射、治疗工作。任务繁重,而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这些都及可能引起患者不满,导致纠纷及投诉。

技术水平低:我们不能否认在护理人员中,一些护理人员因操作技术水平不过关,尤其是婴幼儿的治疗时不能很好配合,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解释工作不到位,增加了患者家属的不信任,导致投诉较多。

责任心缺乏:个别护理人员素质差,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如三查七对不执行,导致配错药、换错瓶。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等,都极易导致投诉和纠纷。

法律意识淡漠: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忽视患者的权益对一些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问题认识不足,对违规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及隐私等权利,引起了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护理沟通协调缺乏:由于门诊注射室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般是治疗完毕后就离开,与护士接触时间短,护士只忙于做治疗,忽略了巡视患者,未及时更换药瓶,与患者缺乏交流,在输液中如患者稍有不适,家属的不满情绪较容易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从而导致纠纷及投诉。

防范对策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医疗主体在于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改善的听同时,更要顺应患者的心理需求,大力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概念,优化护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星级式人性化服务。多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防范措施,注重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时时体现理解和关爱,重视患者需求,多进行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技能训练:对新上岗护理人员组织岗前培训和专业带教;对在职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在岗前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强调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如一次穿刺未成功,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表示歉意,安抚患者以取得谅解和支持,而决不能责怪患者;如再次穿刺失败,及时换人进行。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三查七对制度,巡视制度,这些都是保证理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操作钱、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在注射输液及治疗时要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代注意事项,随时查看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痛疼、肿胀、出血,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医疗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尊重患者的权利,及时覆行告知义务,避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和理解。注意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处处体现理解和关爱。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尤其是患儿输液、治疗时再不能很好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一针见血。治疗前通过患儿家长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方法,告之静脉穿刺的风险性,是家长心中有数,从而争取患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以保证患儿穿刺的顺利进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应认真、耐心的对待患者的合理要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帮助,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秋浩.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47.

门诊采血室护理纠纷及防范 篇12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民众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 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逐渐上升[1,2,3]。门诊采血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 诊疗人群密集, 患者流动性大, 人员结构复杂, 护理工作量大, 常因护理沟通不良等因素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就我院门诊采血室护理纠纷及防范体会介绍如下。

1 纠纷原因

1.1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宣教不到位。如采血后未交待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 不能针对检验项目和动告知患者接检验结果时间, 患者等待后却被告知当日无法出结果, 非常气愤, 引发纠纷。

1.2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用错采血真空管。个别护士工作时粗心大意, 未认真查对检验申请单, 拿错采血真空管, 导致患者重采血, 增加患者痛苦及影响治疗, 引发纠纷。

1.3 门诊采血患者绝大多数是空腹抽血, 抽血时间较集中, 常需排队等候。患者抽血前未去收费处缴费或收费员漏收相关费用。当护士告知患者需补交费用时, 患者担心再排队拒先缴费或将对收费员的不满转移到护士身上引发纠纷。

1.4 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手卫生不合要要求, 而引起投诉。

2 防范措施

2.1 以我院下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为契机, 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转变, 使护理人员树立主动服务意识, 积极改变服务态度, 变被动回答为主动宣教, , 如告知接结果的地点、时间等, 告知医院可电话告知检验结果或邮寄检验单等。同时在抽血室门口放置醒目标识, 如抽血后请持续按压3~5min, 勿揉。接检验报告时间, 地点等, 及时提醒患者, 抽血室护士尽好告知义务, 避免纠纷发生。

2.2 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 要求护士采血时认真查对申请单, 选用正确采血管及采集适宜血量。同时要求每位护士将采血管副联撕下贴在申请单的个人固定位置, 发现问题后及时查对, 责任到人。

2.3 加强科室间的联系, 将医院新开展的检验项目, 需用采血管, 采血量, 出结果时间等及时告知护士, 并张贴在采血室内, 以备护士查看。

2.4 对未缴费或漏缴费的患者, 护士同意缴费后可不再排队直接抽血, 同时向其他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也可先给患者抽血再让其去补交费用, 患者均能接受。

2.5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强调规范操作, 注意手卫生。要求护士戴手套操作, 但一定要做到一抽血一擦手 (用源乐免洗手消毒液擦手) , 若接触诊断明确的如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患者或手套上沾有可见的血液时应立即更换手套。

3 小结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的护理单元之一, 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 转变观念, 改善服务态度, 规范护理行为,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才能防范纠纷发生, 使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嵇会明, 钱丽静.门诊抽血室护理纠纷的防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1, 6 (21) :55.

[2]刘敏.门诊采血工作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吉林医学, 2011, 32 (17) :3594-3595.

上一篇: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下一篇:家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