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门诊

2024-06-08

高校门诊(精选7篇)

高校门诊 篇1

高校医院门诊是掌握和反映在校学生健康状态的主要窗口之一, 通过对北京某高校2009-2011年在校学生到校医院门诊就诊情况进行分析, 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就诊的规律、特点、多发疾病, 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某高校2009-2011年学生门诊就诊月统计报表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

以暑假为界, 将全学年分为第1学期 (9月~次年2月) 、第2学期 (3~8月) 2个学期, 7~8月合并为1个月统计分析大学生发病的人群特征、时间特征及一般规律, 探寻发病原因等。

2结果与分析

2.1 门诊就诊人次月统计分析

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自2009-2011年连续3年3月份和9月份的门诊量明显增多, 第1学期就诊人数高于第2学期10.6%。9月份就诊高峰的特征是新生占学生就诊病例的近47.9%, 多表现为因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种种不适;3月份多是由于季节温差变化而使学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 而出现春季就诊高峰。

2.2 门诊各科就诊疾病统计分析

见图1。图1显示, 发病前五位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32.3%; (2) 消化系统疾病31.6%; (3) 皮肤病8.6%; (4) 外伤8.3%; (5) 妇科病6.1%; (6) 其他疾病为13.1%。

3结论与建议

高校医院学生就诊情况是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窗口, 也是高校医院如何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 做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依据[1]。调查显示影响高校学生门诊发病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忽视健康使小病成顽疾。因此, 要想提高大学生健康状况, 高校应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1) 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工作。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健康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现代健康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 加强健康教育职能。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 让大学生了解生理卫生知识、生活卫生常识、生殖卫生知识、性传播疾病, 尤其是艾滋病预防知识及各种急救、逃生等常识, 使其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改变其不良的卫生习惯,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完善高校医院服务体系。参照逐步成熟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 完善高校医院服务体系, 按照有关规定, 逐步使高校医院的医务人员数量和质量达标, 同时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使广大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得到及时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2]。

参考文献

[1]沙海燕, 金绪忠.江西师范大学学生门诊就诊情况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6) :491.

[2]张艳丽, 李倩妮.平顶山学院校医院大学生就诊情况分析 (J)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 20 (7) :650-651.

高校门诊 篇2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高校医院承担着学校师生预防保健和日常门诊工作。目前校医院在高校处于非主流地位,并且各学校重视情况不同,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条件参差不齐[2,3]。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1学年内由校医院转诊到校外医院门诊就医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疾病分布情况,探讨校医院的改革和改进方向,为完善校医院的职能和服务范围,提升校医院的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1资料来源与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一学年间由云南师范大学医院转上级医院就医的转院记录共计1 924人次,其中有效数据1 844人次,有效率95.84%。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 ICD-10)[4]对转诊疾病进行分类。采用Epi 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对录入数据分析。

2结果

2.1转移时间分布除寒暑假1,2,7,8月外,学生生病转外就医以3月份最高( 333人次,18.1%) ,其次为6月份( 290人次,15.7%) 、9月份( 237人次,12.9%) 、 4月份( 228人次,12.4%) 、5月份( 220人次,11.9%) 、 12月份 ( 211人次,11. 4%) 、11月份 ( 183人次, 9.9%) ,最低为10月份( 142人次,7.7%) 。

2.2疾病种类分布在转上级医院就医门诊中,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261人次( 14.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57人次( 13.9%) ,各类型检查227人次( 12.3%) , 消化系统疾病226人次( 12.3%) ,损伤中毒和外因所致的某些其他后果199人次( 10.8%) ,呼吸系统疾病179人次( 9.7%) 等。

2.3疾病花费本年度转外门诊就医学生医疗花费最少7. 4元,最多6 455. 7元,平均每次就 诊费用358.4元,共计花费660 524.7元。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以往学生患病后就医困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校医院作为高校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全校师生的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5],但我国多数高校医院普遍存在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药品种类较为单一、医疗设备相对陈旧等问题[6]。本研究显示,到校外医院就诊的疾病中以皮肤、泌尿生殖系统最为多见,耳鼻喉和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也不在少数,与其他文献报道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急诊转院的情况不同[7],可认为该校医院日常门诊已基本能够满足普通常见病的诊治需求,但也存在科室设置不够全面、相关专业卫生人才较为缺乏、医疗设备仪器尚不完备 的问题,与其他省 份医院情 况大致相 同[8,9]。而部分科室如内科、眼科等也受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限制,导致外出就诊比例偏高,同相关文献[10,11]报道一致。转外就医以3,4,6,9月份较多,可能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合细菌、病毒繁殖,是各类大学生疾病的高发季节有关。近年来医疗费用快速上涨, “看病贵”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经统计该校大学生院外就诊的单次平均费用为358元,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开支。特别是耳鼻喉疾病、结缔组织病、 皮肤病等病程较为持续、治疗效果不显著、治疗时间较长,加之很多药物尚未列入医保范围,需患者自己承担全部费用,最终造成学生医疗负担过重。

高校门诊 篇3

1 门诊流程改造的背景

为了改善传统门诊模式, 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 我院于2008年开始实施门诊流程改造。首先, 通过信息系统优化门诊流程, 以减轻候诊区的压力, 合理分流、安排病人候诊, 提高门诊效率,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这是医院发展的要求。其次, 完善门诊管理机制,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创造优美、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2]。另外, 门诊是医院连接社会的纽带, 是集中体现医院形象、水平、管理的窗口, 对流程实施有效管理是门诊正常运转、各项功能作用发挥的基本保证, 所以门诊流程改造也是门诊自身所需。

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质量, 优化门诊流程, 需要解决:一是门诊大厅拥挤、功能区不清晰、空间太小;二是病人候诊与医生诊疗环境混乱的问题, 造成诊室内与门口有病人拥挤, 医生与病人都会感到不舒适;三是物理建筑区域太散, 无法形成医患的有效隔离, 候诊区域也太小。

2 改善现有门诊流程的对策

再造门诊流程是以病人为中心, 在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战略的基础上, 利用信息技术, 引入作业流程重组理论, 改变服务模式, 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 提高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 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如下。①改造门诊预检分诊处, 移到墙的一侧, 使病人进入大厅更加便利。加强预检分诊岗位的管理, 分诊人员要详细询问病情, 做到分诊准确, 以减少病人在医院无效的流动[3]。②在大厅增设门诊前台服务中心, 建立病人门诊一卡通系统, 发放门诊健康档案卡, 发卡同时可以完成挂号, 加快诊疗进程,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挂号信息的错误几率。门诊健康档案卡不但支持预约挂号 (现场、电话、网络) , 同时可以完成门诊交费、取药、取检验、检查结果并有储值功能。③改造门诊大厅, 将挂号处与医院前线移在大厅的北墙和南墙, 空出的区域全部安装为候诊座椅。门诊挂号窗增加显示屏, 与医院管理系统联网, 用于显示医院目前出诊信息、挂号信息, 在门诊楼各层候诊区使用综合电子屏, 用于医生电脑叫号以及显示当前大夫的就诊情况。而且显示医院其他综合信息 (如专家介绍、药品价格、诊疗价格等等) , 同时在候诊区增加门诊收费和挂号窗口, 以方便病人, 减少病人的流动。门诊诊室设置医生工作站, 安装有电脑、打印机, 医生直接在电脑上叫号, 并通过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直接呼叫“请某病人到第几诊室就诊”, 叫号信息同时在一楼、二楼候诊区屏幕上显示, 同时还显示医生看病队列信息、下一位准备病人信息。如病人没有挂号信息, 医生站将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解决不挂号看病现象, 有效杜绝插队现象, 使门诊看病秩序有序。④各楼层设立分诊护士, 管理候诊病人和复诊病人, 提前录入就诊病人体征数据 (如体重、身高、血压、体温等) , 加快医生诊治效率;只有被叫号的病人可以进入诊室, 维护了候诊秩序。⑤设立药房前台取药服务台, 实现后台摆药、前台发药, 优化取药流程, 加快取药过程。⑥门诊大厅、挂号收费处、候诊区、关键通道安装门诊监控摄像头, 后台设在门诊部, 便于及时发现门诊的问题, 使门诊管理能做到快速反应。

3 流程改造的先机

为了打造医院品牌、提高医知名度、增加医院效益, 我院进行了医院3年战略规划的培训、学习并制订战略方案, 门诊管理制订了系列措施, 战略规划的实施为流程改造创造了先机。

3.1 制订科室规划 为了建立一支优秀的门诊服务团队, 创造满意的就医环境, 打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做好门诊所有业务科室实现3年规划的坚强助手, 为员工创造实现自身目标的机遇与平台, 我院门诊部规划:打造一流的数字化、信息化门诊管理系统, 充分发挥我院医疗专业队伍的优势, 创造品牌服务, 合理利用门诊的有限空间, 建立人性化服务流程, 为病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绿色的医疗服务;拓展特色门诊, 开设特需门诊、涉外门诊。

3.2 完善门诊管理机制, 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在医患不和谐的因素中, 很多与管理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不到位有密切关系。门诊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前沿场所, 每个就诊环节都是代表医院的整体管理、技术、服务水平。在管理上除了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医疗管理规定外, 还要根据门诊的工作特点, 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 用制度来教育人、管理人、规范人。加强门诊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教育, 人人树立起尊重生命、尊重病人、诚实感人、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发扬团结奉献精神;注意各种教育的实效性, 规范医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准则[4]。

我院请来培训公司对全院职工进行战略与人生、服务理念的导入、医疗行业礼仪行为规范的导入及如何做好医患沟通的集中培训;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将所在科室的3年战略规划进行述职, 使全院职工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门诊部应用态势分析法 (SWTO) 进行分析, 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规划, 通过门诊流程改造, 来达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服务创新而增加门诊部的核心竞争力。

5 门诊流程改造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已经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医院文化是医院价值观和医院精神的体现, 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准则和行动令, 没有先进的医院文化, 医院就没有发展活力, 它是形成医院风格的重要工作, 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我院出台了《医院文化手册》, 供全院职工学习并将医院文化渗透为员工的自觉意识, 规范个人行为,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发努力,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医院文化的建设为门诊流程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门诊护理还根据不同的护理岗位制订出12个不同岗位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用来规范门诊护理人员的行为。

6 小结

门诊管理中有5大要素:流程、质量、安全、服务、环境,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流程管理, 掌握运用好流程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是做好门诊管理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 一些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如预约挂号、检验标本由人工编码与识别改为电子条码编码与自动识别、病人检查由到医技科室预约改为在诊室提前预约。

我院通过流程再造, 服务质量、服务流程、就医环境均有改善, 为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病人就医环节减少, 病人平均在门诊停留的时间明显下降, 门诊医疗服务满意度提高4.5%, 投诉率也下降3.9%, 门诊人数增长12.0%。门诊流程再造为我院构建先进医院文化,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打造著名医院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燃.“以人为本”服务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实践与运用[J].护理研究, 2007, 21 (增刊1) :81.

[2]郑一梅, 范玉改.门诊护理管理中的难点与重点[J].护理研究, 2010, 24 (6C) :1678-1679.

[3]张建平, 包清, 戴文静.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优化门诊就医流程[J].护理研究, 2010, 24 (2C) :536-537.

高校门诊 篇4

医院门诊处方是医生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书, 除了作为发给患者的书面文件, 还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我院为一家县级医院, 门诊患者较多, 每天门诊医生开出的处方不少, 多年来, 由于很少有人关心此事, 导致处方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情况尤为严重。笔者仅对2007年上半年的门诊处方做了一下统计, 对2007年度门、急诊处方进行了随机调查, 存在问题很多, 门诊药房急需加强管理。

我院的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很差, 药物的使用不规范, 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尤为突出。共抽查处方4 856张, 合格处方2 934张, 不合格处方1 922张, 处方合格率为60.42%, 与国家卫生部对综合医院处方统计指标 (处方合格率≥98%) 要求差距甚远。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1 227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41.82%;不合理用药处方1 707张, 占不合格处方58.18%, 往往1张处方存在着多项不合格。

大家知道处方是由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三部分组成。

处方前记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全称、处方编号、科别、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处方前记存在的问题:处方前记填写不全比较多, 此类问题比较突出, 所占比例最大, 不写实足年龄, 用“成”、“儿”代表, 个别医师开处方时不按要求填写, 漏写性别、年龄、科别等, 主要原因是部分医生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处方正文:正文内容, 以取或R (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 标示, 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正文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名称不规范或错误, 主要是药名中英文混写, 微生物制剂与抗生素合用, 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 每张处方应少于5种药品, 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用法用量不准确, 品种繁多, 随着药品联用品种和数量的增加, 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会随之增高。国家规定处方一律用通用名, 多数处方使用只写商品名, 不用通用名, 有的处方不写剂型、规格或剂型错误, 只写多少片、多少瓶, 用法用量欠妥。无剂型, 错写较多, 多出现在复方制剂、外用药 (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影响调配, 存在不安全用药。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占了很大的比重, 用药不合理、不安全, 单方面降低了药物疗效, 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会影响疾病的病程及疗效, 严重者可使患者致残、致死。用药量过小或过大, 给药方法不合理, 重复用药或滥用药物, 配伍不合理, 用药时间过长, 滥用抗生素, 一张处方有2种以上抗生素, 使用第一类细菌繁殖期杀菌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与第三类快效抑菌剂 (红霉素类、呋喃类) 合用药物相互作用疗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 两种药联合使用可使第一类药物药性减弱或拮抗, 联合用药不合理。剂量错写或漏写, 外用药不写剂量, 用法缺失、模糊或错误, 药品未注明用法或用法不明确, 主要发生在外用药品, 如乳膏剂、洗剂、滴眼液、滴鼻液、喷雾剂等, 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新特药的使用上。

处方后记部分为: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发、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后记存在的问题是医师签字潦草, 甚至有的不签名, 有的处方后记调配、核发无签名。这些问题不易识别处方责任人, 不符合处方制度及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不合格处方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医生的原因、药物的原因、药房的原因, 也有医院管理层和医院领导不重视等因素, 但主要原因在医生自身, 很多医生个人习惯随意, 工作态度不认真, 对处方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从法律的角度来重视, 没有把处方问题看成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书写态度不端正, 对药品名称、处方项目不重视, 为图方便而乱用同音、近音、谐音、别字;有些医生对某些药物的正确使用或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或不甚了解;有些医生业务素质不高,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对药物相关信息的了解不详, 对处方正文中药物的药名、剂型、剂量、用法、用量等专业性知识忽视, 而造成处方书写不规范;有的医师学历低、资历浅, 上岗前未经过系统培训经验不足;有的医师责任心不强, 知识老化, 多凭经验处方用药, 对病情应对能力不够;有的医师是有资历、有经验, 但缺乏医德, 为了满足私欲, 开单提成, 乱开药, 开大处方;有的医师任凭患者摆布, 要什么药, 开什么药, 无原则性。再一个是药师把关不严, 药师素质不高, 对医生的处方监督不够, 对不合格处方未能及时退回医生处修改, 是导致不合格处方数居高不下的最终原因。

处方书写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处方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处方质量管理的监督, 药师应加强监督的职能, 药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 加强责任心, 严格审方, 严格把关, 在调剂中发现不合格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尤其是严重不合格的处方 (如配伍禁忌、用法错误等) 。同时, 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 是把好处方质量的关键, 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做好定期综合知识培训, 只有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才能发挥药师在处方调配中对处方质量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关制度来逐步规范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按照国家卫生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提高医生责任心, 分析好病情, 明确诊断, 合理使用药物, 认真书写处方, 确保处方质量和医疗安全, 提高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针对近年来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现象) , 药师必须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监督力度, 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足与错误, 才能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高校门诊 篇5

1 处方审核

处方审核是规范医师行为,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前提。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适应证是否正确,临床诊断和用药是否合理,如医生开的药为葡萄糖酸钙,而临床诊断为肠胃炎,明显不对,可能患者是肠胃炎,开药后再开点补钙的药,需要退回重新下诊断。用法用量是否正确,如阿奇霉素分散片,成人每日0.5 g,以后可改为0.25 g,但不能1 d 2次。选用剂型和用药途径是否合理,如缓释片不能掰开服用。是否重复用药,如腹痛患者,肌注山莨菪碱后,又开口服山莨菪碱,要注明备用,或以后服用,防止过量。是否配伍禁忌或者发生不良反应,给患者开具抗生素,又开了活菌制剂,应注明隔开服用,防止降低药效。联合用药是否合理,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都可抑制胃酸分泌,不能同时应用。溶媒是否适宜,注射用阿奇霉素一般溶于葡萄糖中静滴。对有疑问的处方,及时与医师联系,双签字后再发药。如患儿为支气管炎,开了多潘立酮混悬液,应与医生联系,患儿有夜间咳嗽的习惯,医生考虑胃食管反流,需要双签字或补充临床诊断即可。

2 调剂

调剂是门诊药房的重要环节,为保证调剂准确无误,我院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药品合理摆放,口服、外用、针剂等分开存放,再细分:消化类、心脑血管类药物放于一处等。每日交接班进行货架整理,及时补充药品,外包装相似的隔开放置,防止出现差错,保证药品出窗口零差错。注意药品效期,严防过期药品出售,严格“毒、麻、精”药品的管理。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办公室,同时及时上报分管领导,给予退药。

3 核对

真正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养成习惯,避免差错。

4 发药

严格调配流程,发药时必须呼叫患者姓名,核对无误方可发药,并交代药品数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等。建立差错急救措施,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5 用药交代

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6 药学咨询

药物治疗是一项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多药合用,患者对服药有些不知所措,对患者不明的事项要耐心解释,将药物药理作用、服药时间、服药注意事项、与何种药物不能同时服用、储存方法、服药时间等交待清楚。让患者服药放心,同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7 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是药品调剂后的评价,主要是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监督、制约和干预。药学室定期公布结果,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处方点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保证了医疗质量,若与绩效工资挂钩,更能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高校门诊 篇6

1 提高门诊分诊与导诊护士素质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地位

医院是为患者提供健康、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场所。由于患者病情发展不同, 在就诊时常常因为不知就诊科室而延误了病情。再加上疾病的困扰、陌生的环境和各项器械检查的担忧, 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门诊导诊和分诊护士可尽快让患者适应环境, 在患者合理、顺利就医过程中起到不可缺少的角色。导医在医院中不仅是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的宣教者[2], 还是协调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中间人, 在门诊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门诊分诊是从门诊导医中分离出的一部分, 在护理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门诊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主要症状和体征合理的为患者分配科室和医生, 有效避免了患者盲目从医, 盲目检查的弊端, 缩短了患者的看病、候诊时间, 促进疾病的恢复。门诊导诊和分诊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为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医院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2 提高门诊分诊与导诊素质的措施

2.1 提高分诊、导诊护士素质, 优化导诊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的污染和病原菌的侵袭使各种疾病的发生呈不断上升趋势。加上护士工作的繁琐导致大量护士流失, 一些年轻资历低的护理对护士素质认识不足。因此, 提高门诊导诊和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医院整个水平的重要步骤。 (1) 加强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是素质培养的核心, 对导诊护士进行道德教育, 使其认识到我们是为广大患者服务的, 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热爱本职工作, 从心理上尊重、理解患者。 (2) 规范行为素质。“护士是白衣天使”这一比喻将护士变为美丽、纯洁的化身, 导医作为医院的窗口, 在仪表、举止、语言中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 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从着装、坐姿、行走、举止与患者交流中保持良好的导诊形象, 规范自己的行为, 将个人行为素质运用到工作中。 (3) 提高专业业务素质。门诊导诊和分诊护士应了解医院布局、各科室的新技术、新功能, 以便在为患者进行导诊和分诊过程中出现差错, 延误患者病情。还应对本院门诊的日常诊病流程进行熟悉, 从根本上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特别是分诊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分诊时, 要准确、合理、公正, 积极听取并处理患者的意见[3], 保证患者进行有效的就诊和治疗。

2.2 加强业务培训, 健全制度, 规范分诊、导诊服务行为

建全各种工作制度, 选择一些业务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负责导医分诊工作, 制定导诊、分诊护士的工作流程, 定期为其进行岗前教育和岗中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学习, 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从而进一步规范分诊、导诊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合理化。

2.3 优化服务流程, 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患者不同病症、不同就医科室, 可采用以网络为基础, 集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自动智能查询分诊管理系统, 患者在就诊时可在管理系统上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查看坐诊医生、坐诊时间、科室位置和标志等, 减少就诊流程, 提高了患者就诊时间和就诊率, 减轻了导诊和分诊护士的工作负担, 使其有时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和培养。

2.4 加强分诊、导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 增强自身判断和分析能力

加强与患者沟通, 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4]。患者就医时, 导诊和分诊护士是一个接触患者的人, 护士应用亲切的语言会使患者感染愉快, 消除紧张情绪, 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护士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可对患者提高有效帮助, 特别是在门诊候诊过程中, 对一些病情急骤变化的患者, 护士敏锐的观察, 从患者的表情、形态中发现病情变化, 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刑秀暖, 张艳卿, 吴建华.综合性医院门诊分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23:101~102.

[2]吕国艳, 曹磊.门诊导医、分诊与健康教育工作体会[J].新疆中医药, 2010, 28 (6) :91~93.

[3]张雪梅, 杨鑫婷, 李俊茹.拓展门诊分诊工作, 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J].华西医学, 2010, 10:149~150.

高校门诊 篇7

1 门诊"银医一卡通"的定义及实施目标

门诊"银医一卡通"是由温州市多家市级医院通过温州市卫生局交换中心与温州银行进行实时联网操作, 将医院和银行的有关业务对接起来, 开展双方业务合作而推出的系统。门诊"银医一卡通"利用银行卡 (为区别于普通银行卡, 特称此类银行卡为健康卡) 作为患者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 通过扩展就诊卡基本功能, 实现持卡人凭卡在各医院进行就诊, 并将门诊收费处的功能分散到医嘱执行部门, 即将收费功能延伸到药房、治疗室、检查科室等, 分散缴费人群, 缓解收费大厅的排队压力, 从而达到优化就诊流程, 方便患者就诊等目的。通过实施门诊"银医一卡通"系统, 我们试图实现如下目标:

1.1 方便患者就诊

因健康卡具有通用性, 患者持健康卡即可到各家医院就诊, 无需另行购买或携带各家医院现行就诊卡, 即方便携带, 也减少购卡支出;卡内资金通用, 所有医疗费用都可从健康卡账户内直接支付, 便于患者管理资金, 简化就诊流程, 最大程度方便广大患者就医。

1.2 减轻医院负担

优化医院就诊流程, 减少就诊环节, 缩短患者就医时间, 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院现金收付量, 有效降低医院收银人员在现金收付工作潜在的风险;逐步实现健康卡支付, 减少医院在就诊卡上的投入;同时实现医院从不擅长的"结算领域"脱身, 专心致力于提高医院医技水平, 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1.3 提升银行品牌

增加健康卡的支付结算和银行多渠道充值功能, 为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通过使用银行卡对健康卡进行充值功能, 有效提高银行卡发卡量, 培养客户持卡消费的习惯;扩大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提高医院在银行的结算量。

1.4 高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 促进医院数字化建设步伐, 提升跨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 推动电子支付体系的完善, 完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进而推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进步。

2 门诊"银医一卡通"系统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上, 应尽可能保留医院现有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程, 降低医院系统的改造成本, 减少医院在设备上的投入, 通过医院管理系统、卫生局交换中心与银行系统的对接, 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支付体系的完善。为使该系统能顺利实施, 其设计须遵守以下原则:

2.1 兼容性原则

鉴于当前大量的就诊卡和医保卡的使用, 为确保系统平稳过渡, 系统设计应兼顾现行就诊卡、医保卡和健康卡并存的模式。

2.2 高安全性原则

实现健康卡的高安全性, 保证系统安全。

2.3 高效性原则

银行对单笔类型报文都应该在2秒内给请求方响应, 对账类报文应该在1分钟内发出对账结果报文, 以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

2.4 高可用性原则

为提供客户就医保障, 健康卡业务应配置高的优先处理级别, 服务应达到99.99%的可用性。

2.5 可靠容灾原则

系统支持充分实用的本地和同城异地容灾实现, 包括应用、网络与数据三个方面的全面容灾, 提供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一致的高可靠性容灾机制, 以确保在灾难发生1小时内能恢复正常营业。

2.6 系统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以模块化、标准化结构和进行系统分析、统筹规划的原则规划系统方案,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当前业务实用性的同时, 也应该考虑今后业务的扩展需要, 可以方便地在健康卡中增加应用, 同时通过在温州卫生局建立通用的交换中心平台, 方面新系统和新业务的接入。

3 门诊"银医一卡通"系统网络结构

系统网络主要由三大网络构成, 即银行处理系统、卫生局交换中心和医院信息处理系统。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三大系统采用专用网络互联, 业务报文通过交换中心 (switch) 进行转发;为方便业务操作和提供渠道的多样性, 患者和医院可通过公网接入温州银行网上银行平台办理查询和充值等业务;同时支持从其它的外围渠道接入银医健康卡资金管理系统。银医健康卡网络拓扑图示意如下:

注:图中红色虚线为备份线路。

4 门诊"银医一卡通"的系统总体结构

"银医一卡通"系统在应用逻辑上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卫生局交换中心系统、银医健康卡客户资金管理系统、银行核心应用系统四个部分, 其中各部分又包括前端系统或者应用管理终端。总体逻辑结构图示意如下:

以上总体逻辑结构图中, 浅绿色方框部分是本次系统需开发或改造的内容, 白色部分为现有系统。本次系统要开发或改造的内容具体如下:

4.1 银医健康卡前端系统

健康卡客户交易前端, 是医院前端窗口系统, 主要承担信息的录入、健康卡刷卡等功能, 在医院现有信息管理系统 (HIS) 上进行改造。

4.2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系统接口模块

HIS接口模块包括报文处理、通讯处理、安全处理、文件处理等功能, 它负责将信息管理系统交易报文转发到卫生局switch交换中心, 同时负责接收从交换中心发送的交易报文。

4.3 Switch交换中心

各医院和银行系统都与交换中心相连, 交换中心是负责报文转发的中转站, 呈星形结构, 具有报文转换、通讯处理、安全处理、事务控制、文件传送服务、系统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

4.4 交换中心管理终端

提供对交换中心运行系统的管理、参数配置、业务监控、查询统计功能。

4.5 健康卡资金管理平台

提供全面的客户资金管理, 是健康卡交易服务的后台, 所有患者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功能都在此平台实现。

4.6 健康卡业务管理终端

提供对健康卡资金管理系统的管理、参数配置、业务监控、查询统计、业务对账与调账等功能。

4.7 健康卡扩展应用

本部分功能在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中实现, 包括从银行发起的现金和转账充值交易涉及到的医院资金结算、医院间的实时或批量资金清算、医院日常支付结算业务等功能。

4.8 其它扩展应用

"银医一卡通"系统可以利用银行现有的多渠道功能, 将充值、查询等业务扩展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短信服务等多种渠道上。

5 门诊"银医一卡通"的业务应用总体结构

业务应用总体结构图 (见下图) 从业务处理层面来描述"银医一卡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银医健康卡是根据医院现有就诊卡扩展的具有支付功能的新型医疗卡, 提供更大范围的一卡多用, 通过与银行系统的集成, 患者可持卡实现就诊消费等功能, 并在各医院系统中通用。"银医一卡通"系统的业务应用特点是传统医疗信息管理功能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 支付结算功能在银行卡资金管理系统中实现。其应用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5.1 业务功能

5.1.1 结算类业务包括健康卡的充值、就诊消费和退费等功能。

5.1.2 服务类业务包括查询和报表等信息服务类功能。

5.1.3 管理类业务包括开卡、销卡、补卡、密码维护、对账、挂失、解挂、冻结和解冻等功能。

5.2 业务模式

5.2.1 医院发起的交易医院可以发起所有交易。

5.2.2 银行柜面系统发起的交易现金 (转账) 充值、查询、报表、密码维护、对账等交易。

5.2.3 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发起的交易转账充值、查询、密码维护。

5.2.4 自助设备发起的交易转账充值、查询。

5.2.5 电话银行发起的交易密码维护、查询、转账充值。

6 门诊"银医一卡通"的医院信息系统端的流程改造

6.1 医院信息系统端设计思想

患者持健康卡在医院就诊时, 可以在各医嘱执行点进行卡支付, 就诊结束, 在门诊收费处打印结算发票。医院信息系统端改造的核心是卡支付和门诊医生站。卡支付方式将收费功能延伸到各医嘱执行点, 将就诊人群从门诊收费大厅分流到医嘱执行部门, 使患者更快地进入诊疗过程。门诊医生站是卡支付的基础, 通过门诊医生站, 下载病人档案信息, 并建立患者的医疗信息和费用信息, 同时也具有收费功能。

医院信息系统端应具有以下功能:建档、档案下载、充值、卡支付、挂失、解挂、冻结、解冻、分诊叫号、预约、查询等。为了实现以上功能, 需将银医健康卡接口模块部署到医嘱执行点, 如门诊治疗室、门诊化验室、检查科室、门诊药房、注射室等。每个医嘱执行点在划卡记费时有打印收费清单功能, 目的是为了给患者一个清晰明了的消费。

患者就诊结束, 持卡在门诊收费处打印结算发票, 也可当日不打印结算发票。而卡内余额, 可在门诊收费处和银行网点退款, 也可留在卡中继续使用。

6.2 医院信息系统端门诊流程设计

6.2.1 建卡、挂号、分诊叫号

患者持就诊信息表在门诊窗口建卡, 同时预存一定费用 (也可以到银行网点、网上银行等多种方式充钱) 并挂号。为确保资金的安全, 建卡时用户必须设定密码。患者也可以直接在医生站挂号就诊。如果门诊诊区有分诊叫号功能, 患者可以直接通过健康卡挂号并取得排队号, 排队就诊。

6.2.2 门诊医生站

门诊医生站具有以下功能:叫号、录入病史、诊断、医嘱和传染病上报等。并且本科室的治疗费可以直接通过银医健康卡划卡记费。就诊结束后, 显示病人余额和所需要费用。如果卡内余额足够, 则提示病人直接到医嘱执行点, 卡内余额不够, 应提示患者到门诊收费处充钱或者直接现金支付。

6.2.3 执行医嘱

患者在诊室就诊后, 可持健康卡到各医嘱执行点划卡记费并执行医嘱。处方单, 如需要皮试, 需到注射室进行皮试检查并划卡扣皮试费, 再到门诊药方划卡记费;检验单则直接到检验科划卡记费, 并打印条码、接收标本;医技单则直接到医技科室划卡排队、记费;输液单直接到输液室划卡排队、记费。

6.2.4 退费操作

患者如需退费操作, 须在该费用的医嘱执行点, 进行退费申请操作, 再到门诊收费进行退费确认。这种退费方式可以控制医嘱执行科室退费误操作。

6.2.5 挂号单据和收费发票打印

就诊结束, 患者可在门诊收费窗口打印挂号单据和收费发票, 或以后再打印。

6.2.6 医院信息系统端门诊流程示意图如下:

目前, 这种新型医疗卡推出的时间尚短, 患者对之了解不够, 使用人数不多, 还需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推广。但"银医一卡通"系统的推出和实施, 对优化医院门诊就诊流程, 方便患者就医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解决"看病难, 看病繁"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

摘要:为提升医院门诊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简化就诊流程, 方便患者就诊, 温州市卫生局联合多家市级医院与温州银行推出门诊“银医一卡通”系统。本文就医院门诊“银医一卡通”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总体结构、业务应用总体框架和医院信息系统端的流程改造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门诊流程,“银医一卡通”,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冬.门诊"一卡通"流程设计[J].医学信息, 2008, 1:25-28.

[2]张志彬张岩.我院门诊"一卡通"使用初探[J].医学信息, 2006, 12:40-42.

【高校门诊】推荐阅读:

中医门诊07-17

门诊药学07-21

门诊体检05-12

门诊医生05-21

门诊诊断05-28

内科门诊05-29

门诊医师06-22

门诊护士07-28

门诊注射07-28

门诊儿科07-30

上一篇:县级主流媒体下一篇:总结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