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精选12篇)
门诊患者 篇1
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 对患者来说, 它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当患者处于陌生、恐惧、压抑、焦虑、痛苦之时, 护士一个动作、音调、表情都会引出患者的不同反应:或愉快接受治疗, 利于疾病康复;或产生各种不适应及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 门诊护士的言谈、行为举止、工作态度、情绪及服务质量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的发展, 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已逐渐成为心理学、行为科学及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满意的治疗和有效护理, 就要求在护理过程中, 以敏锐的感知及观察力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使护士及患者在短暂的交往中, 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
1 门诊患者心理
门诊护士在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 不同的疾病, 患者就诊时的心理状态不同, 大致有以下几种:
急、危重患者大都由于突如其来的伤病造成行为退缩, 情感幼稚, 痛苦辗转, 甚至哭喊不休。心理特征多为害怕危及生命, 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例如脑部创伤患者首先害怕有无颅底骨折及内出血, 不经CT检查及摄片不相信诊断结果。
慢性患者疗程长, 见效微, 常表现焦虑、脾气暴躁、疑病等心理, 即“久病成医”, 但又一知半解, 因此, 一般医疗解释不易奏效。
一般及复诊患者大部分关心效果、预后, 表现为见医则安全心理, 渴求特效药物, 希望就诊时间快。
小儿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多为恐慌、害怕, 注射带来的疼痛刺激及痕迹反应的联想, 会使患儿见针即哭;疾病带来的伤痛, 会使患儿内心苦楚, 陌生的人与环境会使患儿恐惧。
体检中的老兵退役、退休人员查体、需定期查体患者、入学学生、招工转干、新兵入伍、儿童入托等普遍希望“三短一长”, 即挂号、候诊、取药时间短, 医生检查时间长。
2 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措施
门诊护士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 向患者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了解医院规章制度, 主动观察病情, 寻查病因, 实施治疗, 了解思想, 接受建议, 征询需求。然而, 门诊患者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 从事不同的职业, 有着各自的习惯和爱好, 心理需求则不尽相同, 对患者的外部心理观察是我们门诊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探讨门诊患者的心理, 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应制定如下措施:
2.1 挂号室及住院处是门诊的窗口, 我们要热情相接, 礼
貌相待, 在其挂号、候诊、就诊、治疗、划价、收费、取药等过程中, 用我们的言行去赢得真诚的信任和融洽的感情。做到认真解答患者就诊时的疑问, 对老人、儿童、残疾人、文盲、农村患者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必要的指导, 可设问事咨询处 (台) , 设宣传栏, 做好防病治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就诊前须知, 解决他们就诊时的心理障碍和实际困难, 主动配合治疗。
2.2 治疗室是一般实施治疗的地方, 我们应“细”字当头,
认真执行“三查八对”, 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种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幼儿应给予多疏导, 注意语气、语调、表情等, 设法使其对医生、护士的治疗与护理消除恐惧感, 求得良好的配合。
2.3 分诊、候诊在心理护理上也是矛盾的一对。
分诊护士希望秩序良好, 而候诊者则希望早些诊治, 将二者统一, 护士应做到五勤:脑勤———头脑灵活, 如先急后缓, 不能单纯按早来、晚来等等;嘴勤———耐心解释;腿勤———及时巡视;眼勤———善于发现问题, 并能及时处理解决;手勤———保持环境整洁, 物归原处。
2.4 对抢救患者要“快”字头, “时间就是生命”, 争分夺秒。
对由于心理偏激所致的患者, 如服毒、衰竭等应酌情做好针对性的疏导工作, 达成思想与感情融通, 为成功的救治奠定基础。
当然门诊患者中会有一些特殊患者, 因为疾病带来的心理情绪的一系列变化, 会在自我认知出现许多新问题, 如患者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消退甚至阙如,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人、医疗技术、药品、物资、仪器设备和时间构成门诊工作五大要素, 而人居其首。作为一名护士应养成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严肃的态度和认真的作风, 具有稳定而又真挚的情感, 中和温柔的气质, 坚强开朗不畏艰难的性格, 善于自我控制的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 果断的决策力, 精湛的技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取得患者心理上的信赖, 行动上的配合,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目的。
门诊患者 篇2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西方整体护理模式的引入,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与心理护理成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护理变革,这变革在我国护理学界开始蓬勃兴起。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社会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患者来医院就诊,都是抱着驱除病痛、恢复健康的愿望而来的,因而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对患者角色的认同,希望医护人员能了解其病情,同情其疾苦。这就要求门诊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病理护理,还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
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 篇3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09-01
随着门诊病患人数的增多,门诊输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就造成门诊输液的几大问题,如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量多,药品繁杂,病室吵闹等,给护理工作者带来许多不便,针对这些不便,我们医院积极采取“以人为本”的优质整体护理,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院诊疗的规范化,在患者经历挂号、候诊、缴费、拿药等一系列就流程后就已感身心疲惫,此时的患者常出现焦躁,紧张,烦闷的心理,作为首次接药的护士需微笑迎人,语气温顺,和蔼,作为注射护士,需解除患者的疑虑心态,告之其药名,作用及副作用,作为拔针护士,需注意宣教的语气,让患者感受到关心。
营造一个良好的输液环境 门诊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嘈杂,不易保持,但舒适的医疗環境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进而影响医患交流和治疗,所以我们需为患者创造个干净、明亮的就诊环境,保持输液室温度和湿度的适宜,每天晚上消毒,早上通风,避免交叉感染。完善硬件设备, 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也应为患者提供服务性物品, 如面巾纸、饮水机、一次性水杯等,走廊设置橱窗格,里面放置一些常见疾病防治小册等宣传栏等。
1.输液护理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必须认真查对输液单以及患者从药房取过来的药,问清楚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及是否做过药物过敏试验,查看输液单上的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输液单上详细核对好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输液单一式两份,一份放输液室配药用,另一份挂至病人座椅, 输液瓶上贴上患者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换药步骤。由于患者存在地域差异,导致有些方言护士听不懂,此时更应该注意核对。(2)配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降低输液反应。挂瓶时可告知病人现在准备注射的药品名称、输液总量、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注射时根据药物选择好血管,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感,做到一针见血,如果一次穿刺未成功,应主动向患者道歉。穿刺成功后,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准确调节滴速,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滴速[1]。(3)加强护理巡视,提高患者舒适度:检查病人输液速度是否自行调快或调慢,询问病人是否觉得温度适宜,如天气热开空调,天气冷提供热水袋等,帮助病人解决行动上的不方便,如护送病人去厕所等。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护理措施,告知患者日常的健康保健知识,如饮食、锻炼方法、作息时间等。宣教时注意语气不要生硬,不带专业术语,句子要通俗易懂,患者理解,满意。(4)拔针时应做到快速、轻柔,并告知病人正确的按压方法,让病人再休息5-10分钟,无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方可离开。
2.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
目前药物品种繁多, 新药增加。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 才能保证自己的药物知识水平跟得上医疗服务的要求[2]。加强护士的理论知识,一旦有患者出现输液反应,要懂得采取何种抢救措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 做好“三查八对一注意”。
3.总结
病人来就诊时,疾病上的痛苦加上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让患者感到紧张,焦虑。为了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满足输液患者的舒适需求, 我们在护理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3],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每个病人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在生理上获得满足,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以患者为中心,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真正促进了医院的文化、经济水平,提升了护士的价值,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鹿丽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与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7),202-203
[2]吴美君,门急诊输液观察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吉林医学,2011,32(13),2705-2706
老年患者门诊处方分析 篇4
关键词:老年患者,不合理处方,数据收集
本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 旨在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用药方案。
资料与方法
处方来源:我院2013年1~12月为门诊老年患者开具的处方, 共计3 485张。统计并分类分析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
结果
共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处方186张 (5.34%) , 其中药品使用方法欠妥当62张, 超剂量用药31张, 药物配伍不合理12张, 处方书写不规范66张, 其他15张。
典型不合理处方及分析:①用药时间不合理:格列齐特80 mg是缓释制剂, 可以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部分医生将缓释制剂当成普通制剂给药, 2片/次, 2次/d地用药会使药物浓度在体内够高, 产生不良反应。此药的正规服法是饭前30 min, 1~2片/次, 1次/d。②用药选择不合理:患者, 女, 63岁, 肥胖, 血糖增高, 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 处方给予格列齐特片80 mg/次, 1次/d, 饭前30 min服用。此处方不是太合理, 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 尤其是肥胖型应首选二甲双胍效果比较好。③超剂量使用:碳酸钙D 3片2次/d, 2片/次, 此用法超量, 会出现高血钙现象, 应该2次/d, 1片/次。④配伍不合理:a.处方:5%葡萄糖液250 m L+维生素K1针20 mg+酚磺乙胺针0.5 g+维生素C针2 g, 静脉滴注, 1次/d。维生素K1和维生素C是分别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的两种微量元素, 当二者合用, 能够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减弱或者消除两者的疗效, 属于配伍禁忌。酚磺乙胺通过静脉给药后, 能够在1 h快速达到峰浓度, 有效药物浓度可以维持4~6 h, 给药6 h后药效开始消退, 即使1次大剂量用药也不能延长药物有效作用时间, 因此用于手术期止血, 常规用法为每天2~3次给药或口服片剂维持止血作用, 0.25~0.75 g/次。b.患者, 女, 62岁, 患缺铁性贫血, 近期又出现尿路感染, 处方:四环素片0.25 g×24片, 0.25 g/次, 4次/d;硫酸亚铁片0.3g×18片, 0.3 g/次, 3次/d;维生素C片0.1g×18片, 0.1g/次, 3次/d。此处方不合理, 四环素和铁会形成络合物, 相互影响吸收。c.患者, 男, 68岁, 患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头孢羟氨苄胶囊250 mg×24篇, 500 mg/次, 2次/d;罗红霉素胶囊150 mg×24片, 150 mg/次, 2次/d。此处方中头孢羟氨苄为繁殖期杀菌剂, 而罗红霉素为生长期抑菌剂, 两者合用可降低前者的效价, 如临床须合用, 可先应用杀菌剂, 间隔一段时间后, 再使用抑菌剂。d.患者, 男, 72岁, 急性胃肠炎, 处方:头孢羟氨苄胶囊250 mg×24片, 500 mg/1次, 2次/d;乳酸菌片, 1.2g×60片, 2片/次, 3次/d, 同时服用。抗生素如果与活菌制剂同时使用, 活菌制剂会被灭活失去作用, 而抗生素应用的疗效也会相应地降低, 因此应避免两者同时服用, 以达到两种药物各自的治疗效果。e.患者, 男, 71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处方:呋塞米片20 mg×24片, 20 mg/次, 1次/d, 格列齐特片80 mg×30片, 80 mg/次, 2次/d,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14片, 2.5 mg/次, 1次/d。此处方忽略了呋塞米能够减弱降糖作用, 患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后会导致血糖升高, 若必须联用这两种药物, 则应相应增加口服降糖药的剂量。f.患者, 女, 70岁, 长期睡眠不好, 因皮肤过敏就诊, 医生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12片, 4 mg/次, 3次/d, 安定片1 mg×20片, 1 mg/次, 1次/d。此配伍使不良反应增加, 增加中枢系统的抑制作用。g.患者, 男, 72岁, 冠心病, 处方:地高辛片0.25 mg×7片, 0.125 mg/次, 1次/d, 盐酸胺碘酮片200 mg×7片, 200 mg/次, 2次/d。此处方配伍后浓度增加, 地高辛片的作用机制复杂, 药效强, 治疗量接近中毒剂量, 而盐酸胺碘酮片能升高地高辛血液浓度, 易引发地高辛中毒, 故临床不主张合用。
处方不合格的其他原因:①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前记内容填写不完整, 正面内容出现简化药物名称, 药物剂型不明, 单位剂量不准确, 药物用法书写不规范, 中文、英文及拉丁文混写, 处方涂改后不签名, 需做皮试的药物在处方上未注明等现象。②处方中所开具的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合, 出现大处方。③处方中有出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未签名或只有一个人的签名。
讨论
造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①少数年轻临床医生基本药理知识欠缺, 临床经验缺乏, 对部分药物所含成分、剂量了解不充分, 在未核实的情况下就开处方。②大多数药剂人员是“照方全发”, 很少从药理学的角度审核处方的合理性, 把关意识不强。③部分医生不顾职业道德, 开具大处方、人情方。④部分患者及家属因公费医疗, 要求搭车开药, 多开药, 造成大处方、重复用药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 我院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①药剂科要及时了解国内外临床最新药物动态和介绍新药, 以便医生了解新药的药名、规格、剂型、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等知识。②严格实行抗菌药物的“三线管理”, 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③组织临床医生、药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特别是特殊人员用药方面的知识的学习, 同时要加强对药剂人员的素质培训, 坚持开展处方审查及评议制度, 充分发挥药学技术人员在处方调配中的监督作用, 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④加强日常处方的审查, 并进行不定期抽查, 对出现的不合格处方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并更改,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⑤结合处方中出现的现象, 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 以便临床医生更加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参考文献
[1]焦万田.新编简明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门诊患者 篇5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身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的标示管理。
1.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4.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挂号后盖预约优诊章,安排优先就诊。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
5.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6.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7.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8.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9.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门诊部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
护理部 门诊部
门诊药房处方及老年患者用药分析 篇6
[关键词] 门诊药房处方;老年患者;临床应用;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91-01
定期进行门诊药房的处方用药分析是医院药房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能从中发现一些重要信息,也能为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做好临床服务做好总结。老年患者是医院的非常重要的服务对象,而老年人的用药有种类繁多、服用时间较长等特点。为更好的了解老年患者的门诊药房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上半年的门诊药房处方进行了观察,着重对老年患者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处方5 009张,其中西药处方3 821张,中成药1 188张。涉及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门诊药房处方155张,占所有处方的3.09%,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用药平均数为4.2种;使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处方占老年人门诊处方总量的38.13%;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处方占老年人门诊处方总量的36.26%;使用治疗消化道疾病药物的处方占老年人门诊处方总量的15.31%;不合理用药处方82张。
1.2 方法
对处方中涉及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为心脑血管用药、糖尿病用药、抗菌消炎药、消化道疾病用药、精神类用药、恶性肿瘤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进行归类统计;并对同一患者同一日处方中涉及到的药物数量进行统计;对处方中涉及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例如1张处方两种药物同时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等不合理用药情况。
2 结果
老年患者用药中以心脑血管、抗生素、消化道疾病用药居多,分别排在第1位38.13%、第2位36.26%、第3位15.31%,以下依次是:呼吸系统用药、糖尿病用药。处方中药品数量情况一种药的临床处方占总处方数的8.9%,两种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18.15%,三种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20.91%,四种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1.25%,四种以上药的处方数占总处方的20.79%。不合理用药处方82张,主要涉及到以下情况:地高辛和卡托普利共同出现,卡托普利会延长地高辛的作用时间,造成血药浓度过高,患者体内消除率降低,造成药物滞留;硝苯地平和优降糖同时出现,硝苯地平会使患者血糖增高,造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困难[1];复方罗布麻片和通宣理肺丸同时出现,两种药物会产生拮抗作用,影响药物疗效;克拉霉素和多潘立酮同时出现,两种药物会互相干扰对方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因为年龄的原因,老年患者对藥物的自身代谢能力发生了减退或者障碍,自身对药物的耐受力明显减弱,比较容易发生药物的滞留,从而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2]。所以医生在临床诊治中,要更加耐心的对老年患者平时使用的药物和药物过敏史等基本资料进行了解,在对一些精神方面和脑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治疗时还要做好家属的培训工作,以免造成老年人忘记服药或者服错药的情况发生,同时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不要轻信一些电视广告的夸大宣传,以免耽误病情[3]。由于老年的消化功能和代谢功能都出现的减退就会造成靶器官或者靶细胞的高度敏感情况,所以在老年患者用药方面一定要注意剂量的控制,以免造成药物的滞留,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只有在家庭、社会、医院和患者个人共同努力下,才能使老年人在临床用药方面取得更好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
通过本研究观察、总结发现,2010上半年笔者所在医院老年患者的门诊药房处方中,以心脑血管药物、抗生素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居多,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的情况十分普遍,还存在一些用药搭配不当的地方。面对老年患者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多种药物必须同时服用的现实问题,更需要临床医生在对待老年人用药问题时,多询问用药史、过敏史等患者情况,并尽量进行少剂量、少药品种类的治疗,同时必须注意药物的不合理搭配问题[5]。
[参考文献]
[1] 张亚萍.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分析及老年患者用药观察[J].医学信息,2010,5(6):1364.
[2] 刘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5):428-429.
[3] 姚永中.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5):646-648.
[4] 彭艾莉,刘立亚.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情况调查与建议[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9-21.
[5] 周荷盈.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10):115-116.
门诊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篇7
这需要分析患者心理, 了解哪些是患者迫切需求的, 从而指导工作, 提升满意度, 提高门诊量, 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患者因民族、职业、素质、年龄的不同存在差异, 要使千差万别的人在就诊过程中都满意, 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这需要门诊医务人员重视心理护理, 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改进工作, 优化就诊流程、美化就诊环境、提升服务态度、提高业务水平、明确就诊标示, 为患者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1 门诊患者心理特征
1.1 焦虑、烦躁心理
疾病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身体的不适、担心疾病预后、对就医流程和环境的陌生、候诊排队的繁琐, 使患者焦虑, 情绪失控, 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1.2 自我意识增强
疾病中的患者饱受病痛困扰, 心理变得脆弱, 自我意识增强, 需要安慰、呵护。医疗资源的匮乏, 使现阶段的医疗服务无法达到患者的期望, 使其产生被忽视的感觉, 如医务人员言行稍有不妥, 就会引起患者的反感。
1.3 期望值过高心理
患者都希望药到病除, 从而忽略了疾病的转归规律。慢性病患者, 长期反复的治疗让其怀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更高。病痛的折磨使患者希望接受治疗的过程顺畅、无痛苦, 医务人员技术操作不熟、失误, 都会引起患者的不满。
1.4 不信任心理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 担心治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同一种疾病寻找不同专家进行咨询;担心检查过度、用药过度, 担心被宰;担心医务人员不能为自己的难言之隐保守秘密。
2 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相关措施
2.1 营造人文关怀的温馨就医环境
宽敞、洁净的环境、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舒适的候诊椅、醒目的标示、现代化的呼叫系统、候诊过程中提供的健康宣教资料、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的轮椅和平车, 这些人文关怀措施能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2.2优化流程, 缩短就诊时间
就医流程的不断优化, 可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避免患者不必要的往返各科室, 缩短就诊时间, 使患者最短时间内完成诊治。
2.3 重视导诊工作, 提供优质护理
门诊工作人员代表医院形象, 首先要有整洁规范的仪表, 亲切的笑容, 言行大方得体, 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讲究技巧, 巧妙使用暗示性语言, 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导诊不能局限在导医台和各诊室, 在人流量大的区域都需导诊人员引导患者。
2.4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医务人员素质包括医德和医疗技术两方面。要给医务人员灌输现代医学模式的观念,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心态, 倡导人文关怀, 提供主动服务, 对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 善待每位患者。在医疗技术上钻研业务,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善于观察病情变化, 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3 讨论
3.1 温馨的就医环境可缓解患者焦虑、烦躁心理
患者生病后普遍都有焦虑、烦躁心理, 当面对医院宽敞、洁净的环境、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舒适的候诊环境, 以及导医护士不仅为患者送温水、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的轮椅和平车等热情周到的服务, 可有效地缓解患者不安情绪而安心候诊。
3.2 优质的护理和优化就诊流程得到患者的信任收到满意的效果
通过加强护士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了服务质量, 倡导人文关怀, 提供主动服务, 以优质的护理得到了患者信任。优化就诊流程使门诊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接触争取做到“短、频、快”, 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使患者满意。
总之,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是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做好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让其在进入门诊进行医疗活动的第一站就能感受到优质的护理, 人文关怀, 主动的服务。门诊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接触可谓“短、频、快”, 在这样特殊的条件下, 要培养与患者的感情, 赢得患者的好评, 需要医院从就医环境, 就诊流程, 医务人员素质培养等方面着手, 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效果。
摘要:探讨门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采取相关的措施, 优化流程, 缩短就诊时间, 提供优质护理。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可安心候诊。对门诊患者加强心里护理并以优质的护理和优化就诊流程得到患者的信任, 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护理,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 篇8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 是广大患者投医治病的一个重要场所。门诊患者以数量多、流动大, 相对停留时间较短为主要特点。患者普遍存在着“早诊断, 早治疗”的迫切心理, 他们通常需要及时获得病情信息, 因此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十分敏感。医师和护士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情绪变化等对患者及家属可产生直接的影响。
1焦虑恐惧心理
初次就诊的门诊患者会有一定恐惧, 患者来到医院对陌生的就诊环境感到困惑茫然, 同时加上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及疾病的痛苦, 使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师诊治, 尽早诊疗、明确诊断, 表现为紧张焦虑, 容易激怒, 此时情绪易怒状态, 容易与人争吵。
2怀疑心理
这种心理反应表现在部分患者, 是因为达不到自己心理的期望值, 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所致。部分患者希望部诊的医师是年龄大的、经验丰富的, 如果遇到年轻的医师给自己看病, 就怀疑医师的诊治水平, 对医师的诊断产生怀疑。部分患者有一定的医学常识, 通常对自己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对要做的检查, 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就会产生怀疑心理。还有的是因为医护人员的言语、行为、举止不当, 造成患者出现不满而产生怀疑。
3求安心理
大部分患者选择医院最主要的是安全第一。因此, 确保门诊的环境安静平和, 工作有序, 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这样可使广大的就医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精神上感到安慰。
4求快心理
患者来院是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急性病和重症患者求医的心情更为迫切, 渴望得到医治后, 看出效果, 既治疗短, 又见效快。这时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对患者热情,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问诊详细。查体时神态严肃稳定, 不可谈些与疾病无关的言语, 需要做辅助检查时应讲明目的和必要性。
5逆反心理
部分患者生病时间长了, 对治疗漫不经心, 断断续续。对医师的治疗方案不积极配合, 常以自己的想法来做。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更加耐心、细致的讲解, 支持和鼓励, 使患者自身的态度改变。
冬季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 篇9
1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 患者周围静脉不能很好的充盈, 给静脉输液造成了困难, 使穿刺不易一次成功, 延误治疗时间, 给患者造成痛苦, 现采用几种方法使血管快速充盈,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1 热敷法
可以让患者在室内稍坐20~30 min, 以促使手背静脉恢复充盈, 再行穿刺。也可在输液前5 min给患者使用热水袋, 将热水袋置于患者手背或将手全部浸泡入热水中, 使静脉血管扩张, 注意水温不宜超过50℃, 以防烫伤。
1.2 改变常规扎止血带方法
(1) 两次扎止血带法, 选择好穿刺部位, 先给患者扎止血带, 然后再给输液器排气, 排气结束松开止血带, 进针前再扎止血带, 可以使血管很快充盈起来。
(2) 扎双止血带法, 肘窝: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 (内关穴处) 各扎一根止血带于部行静脉穿刺;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 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 cm处, 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
(3) 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 扎止血带60~90 s, 确定穿刺的浅静脉, 消毒穿刺部位及左手食指, 用左手指按揉血管10 s, 手指离开, 见暴露充盈立即进针, 细小静脉扎止血带时间延长可以使浅静脉更好的充盈, 增加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3 局部涂血管扩张剂
(1) 使用75%乙醇涂擦穿刺血管周围皮肤;
(2) 用消毒棉签蘸取硝酸甘油 (5 mg/ml) 适量, 涂擦穿刺部位3~5次, 也可使用2%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 (同时局部辅以热敷) 、2%的山茛菪碱等涂擦, 等3~5 min血管扩张充盈后再行穿刺。
1.4 下垂甩臂法
在进行静脉穿刺前, 上臂保持下垂的状态下用力甩臂5~6次, 而后仍然在上臂保持下垂状态时扎好止血带, 然后将手臂平放在输液小枕上并握拳, 然后选择需要穿刺血管常规消毒皮肤, 进行穿刺。
1.5 物理刺激法
(1) 拍打:穿刺前可给予穿刺面拍打, 使静脉充盈再穿刺, 此方法适用于细不充盈的, 穿刺血管外周无损伤者。
(2) 手指推压法:用大拇指轻按欲穿刺的静脉,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3~5 cm, 嘱患者用其对侧拇指按压固定静脉后, 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静脉远心端 (离穿刺点3~5 cm) 向近心端推行, 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 穿刺后即松开。
1.6 易见回血法
(1) 一是调节器高调法, 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 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 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 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 这两种方法, 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 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 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 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 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 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穿刺法, 使回血迅速易见。方法为: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 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 并挤去前端液体0.2 ml或0.6 ml[6], 固定好返折处, 穿刺针刺入皮下后, 松开返折处, 使管道内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 增大输液管道的负压, 当穿刺针一旦进入血管, 血液即迅速流入针管内, 穿刺易成功。
2 输入液体加温, 提高患者输液的舒适度
在秋冬春季环境温度较低, 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时, 大量的液体从体外直接通过输液器进入人体血管, 因药液的温度偏低, 常常导致患者四肢发冷、疼痛、麻木、寒颤, 严重时血管痉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从而加重患者的痛苦。提高输入液体的温度, 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各有优劣,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1 恒温箱加热法
输液前将所需液体放入医用恒温箱加热至37℃, 然后加入药物再使用。优点:此法加温过程无气泡产生;缺点:加温时间较长不适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且加热不均匀, 温度不精确, 保温效果较差, 输液过程中先热后凉。2.2输液器加温法使用输液加温器直接加温输液器, 可将加温器直接缠绕在输液器上, 对已经配置好药物的液体进行加温, 通过对输液管中流动的液体进行持续的热量交换, 提高输液管内液体的温度。可根据具体需要调节温度至37℃~41℃。优点:加热速度快, 接通电源即可加热, 加热温度有具体显示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输入液体是流动性的, 加热较均匀, 且不受液体初始加热温度的制约。缺点:加热时输液管中会产生气泡有被输入患者体内的潜危险性。使用输液加温器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2.3 输液处皮肤加温法
可以将热水袋或瓶隔几层毛巾, 放置在穿刺部位以上的肌肤上, 沿血管走向对皮肤直接加温, 这样既避免了药凉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又不至于烫伤肌肤和影响药效。优点:经济方便, 输液管壁无气泡产生, 避免了空气栓塞的发生。缺点:温度不够恒定。这种改进后的加热方法, 不仅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而且可以避免静脉炎等产生。另外, 静脉输液中, 操作者除了具有娴熟的技术, 还要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最重要的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 真诚地关心体贴患者,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5,6]。
关键词:门诊输液,冬季,护理
参考文献
[1]高士英, 丁玲芳, 万珍兰.肢体垂吊时对静脉穿刺输液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 :36-37.
[2]张秀娟.手取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0) :44.
[3]钱凌.甩臂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8) :44.
[4]陈学建.静脉输液时加温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0 (6) :159-160.
[5]王青云.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5) :108-109.
门诊输液患者的需求护理体会 篇10
门诊对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关键性环节。门诊的患者总数高出住院患者近百倍, 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手段直接且见效比较快, 从而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 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以免发生各种不良输液反应, 引起护患纠纷。笔者采取以下措施, 效果满意, 既方便了患者,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准备3个记事本, 依次给予编号。1~20号是青霉素, 20~35号是先锋类药, 35~60号是其他药物。这样, 随时记录, 防止了错用和误用。
对于需要输液患者从药房取出药物, 交给输液护士, 由护士清点, 验收药物无误后, 根据患者所输药物分类告诉患者编号, 患者第2天来输液时只要告诉护士编号, 护士通过编号找到患者处置卡及药物, 查对无误并在处置单上方写上护士姓名及日期, 即给予输液。
2 护理方法
2.1 制定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标准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严格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 用后做到严格处理毁形浸泡。 (2) 处置前, 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副作用, 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注意药物保存, 如避光等。 (3) 采用紫外线定时器, 分别对治疗室、处置室及病室消毒, 调节到每日早06:00~07:00时固定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 对紫外线灯定期进行检测。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做到“三查七对”, 避免差错发生, 保证门诊输液安全, 例如患者说输液编号是15号必须是静滴青霉素。护士必须查对清楚方可处置。 (5) 加药过程中, 注意药物是否完全溶解, 不要把药物的结晶、未溶颗粒以及药物安瓿胶塞碎屑带入输液瓶内。 (6) 严格执行医嘱, 工作中要求护士接到静脉输液医嘱后, 要对其正确进行判断, 对医嘱进行核对, 如有疑问, 及时与医生沟通[1]。 (7) 注意输液过程中的反应, 调节输液速度, 静脉输液后每30 min巡视患者1次, 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肿胀、疼痛;全身反应:发冷、心悸、皮疹、头晕、恶心) , 尤其对小儿及老人更应多加巡视。
2.2 建立患者告知制度
(1) 静脉输液前, 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 告知患者试敏的意义, 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过敏以后有何症状。 (2) 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 清楚用药目的, 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应事先告知患者, 增加与患者沟通, 避免产生护患纠纷。 (3) 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 决定输液滴数。对于甘露醇等药物输注应严格根据医嘱要求调整滴速, 告知患者与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4) 输液过程中, 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如发现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及其他异常情况, 应立即与护士沟通。 (5) 输液结束后, 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2 min~5 min, 以免发生局部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2.3 加强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1) 注意护士自身形象, 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者, 减轻其静脉穿刺时的恐惧心理,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 (2) 说话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 避免不良暗示。如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 可告知患者如果感觉哪不舒服就及时说出来;而不要说如果感觉头晕、恶心就及时告知我们。因为这样可引起患者的不良暗示。 (3) 静脉输液时, 增加与患者的沟通, 通过多介绍、多巡视等手段, 及时发现患者情绪的变化, 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尽量安排患者早处置, 减少中间环节, 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4) 处置室采用玻璃隔断, 使患者在等候过程中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加药的全过程, 增加了护患沟通, 避免了护患纠纷。
3 小结
门诊输液是医院的一个窗口, 反映了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给门诊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应该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 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 明确操作的各个环节, 主动接受患者的监督, 给予门诊输液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保证门诊输液安全、快捷、有效, 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灵爱真.门诊护理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56
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门诊;输液;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98-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并期望 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开展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宣传、帮助大众了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树立对静脉输液正确的健康观念。健康教育应作为护理常规列入静脉输液全过程。
1 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方法
1.1 语言教育 优美的语言沟通: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护理手段。根据输液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说话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说话要有科学性、艺术性。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爱护,多一点解释,耐心和蔼的对待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和满意。使其理解和乐于接受治疗。
1.2 文字宣传 在病人输液室发给病人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报纸、杂志等一是患者通过自己阅读的方法获得与其所患疾病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强化教育效果,这种形式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教育内容全面,可节约时间,是健康指导的一种好方式。对于进行书面教育的病人,护士要给予必要的解释,使病人正确理解健康教育内容。
1.3 媒体传播 可用电视、广播进行宣教,适合于宣传带有公共性的健康教育之内容。使病人在休闲阅览、视听的气氛中,配合输液治疗,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也便于处理一些家庭突发危机情况,充分发挥了门诊健康教育的“一线”作用。我院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分别设有小儿输液室,学龄前儿童输液室,成人输液室,VIP输液室,每个输液室均设置了电视DVD,可以直观生动地播放各科室专家讲解疾病及相关知识。
1.4 示范宣传 适用于自护技能有关的健康教育。如胰岛素注射方法、部位等。
2 不足与改进
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也存在的不足
2.1 护理人员对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健康教育需求不了解
2.2 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随意性大,缺乏规范的内容及程序
2.3 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
2.4 健康教育与病人需求有差距。保证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不再是空洞无内容的一种形式,并且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差异因人施教。
这就要求护士要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熟练地技术操作以及饱满的精神,温和谦虚的态度,这样才会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赖感,给病人带来的信心。还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加强对药物知识的了解,使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内容系统化、专业化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 总结
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素質的思想。明确通过输液时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仅增加了护患交流与沟通,提高护士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和声誉,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雅君,郑碧霞,黎小群等.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7(4):23-24.
门诊患者候诊需求满足现状调查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本院门诊候诊患者860例进行问卷调查, 实收有效问卷855份。其中男性427名, 占49.94%, 女性428名, 占50.06%;平均年龄 (37.13±15.77) 岁。
1.2 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随机发放。问卷包括本次候诊过程的满意度、候诊时不满意事项、能接受的候诊时间、超过候诊时间预期的行为反应、候诊时最希望得到的服务5个方面。全部问卷由经过培训的门诊护士指导患者填写, 对填写不便的, 由患者口述护士填写。对患者的疑问予以当场解答, 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60份, 全部回收, 剔除5份不合格问卷, 实收有效问卷855份, 有效率为99.42%。
1.3 满意度计算方法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进行满意度的计算。将患者对本次就诊的态度分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 赋予相应数值100、80、60、40、20, 并代入计算公式满意率=实得分/总分×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录入数据。采用频数、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参与调查的855名患者, 对本次诊疗过程非常满意的占23.75%, 较满意的占37.54%, 满意的占31.69%, 不满意的占5.27%, 很不满意的占1.75%。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计算满意度为75.46%。在所有的不满意事项中前三位为医生不按时开诊 (33.10%) 、本院职工带人看病插队 (29.82%) 、医生提前离岗 (19.53%) , 见表1。
患者能接受的平均候诊时间为29.95分钟, 其中61.52%的患者能接受的候诊时间为30分钟, 30.52%的患者能接受的候诊时间为60分钟, 只有7.96%的患者可以接受超过60分钟的候诊时间。如果候诊时间超过心理预期, 65.15%的患者通常会先向分诊护士进行询问, 36.02%的患者希望得到合理解释, 18.25%的患者选择向领导反映, 而7.13%的患者选择直接吵闹。
在候诊过程中, 48.65%的患者希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 31.57%的患者希望医院提供疾病相关知识讲座, 30.29%的患者希望医院提供就诊程序指导服务, 19.77%的患者希望得到下次就诊的预约服务 (见表2) 。
3 讨论
候诊是就诊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该环节患者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可以从患者的满意度得以体现。本次调查显示, 患者的候诊满意度为75.46%, 与国内其他大型综合性医院数据吻合, 如张柠等[4]调查北方10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门诊患者满意度为63.6%, 邱劲军等[5]的报道为87.34分, 说明患者的需求满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整个候诊过程中患者的需求主要是候诊时间尽可能短, 提供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或专题讲座, 提供就诊程序指导服务, 分诊护士能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 满足合理诉求。
候诊是患者就诊过程中等待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 该环节常见的几个问题如不按时开诊、本院职工插队等是影响患者候诊时间预期的主要因素。我院门诊患者大多来自边远地区, 病情反复或症状较重, 就诊是为了尽快减轻病痛, 还有些患者由于工作繁忙, 请假就诊, 更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诊疗, 以免耽搁工作。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 日均门诊量约8000人次, 巨大的门诊量导致上诊医生相对不足, 候诊时间增长。医生不按时开诊和插队现象的出现, 实际上又延长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本院门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42.05分钟, 远远超过患者能接受的29.95分钟, 显然患者在候诊时间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便会产生不满情绪。邱敬军等[5]的研究证明候诊时间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此, 医院可实行门诊医生弹性排班制, 在就诊高峰时间段增加医生看诊, 以缩短候诊时间。同时完善门诊电子分诊系统, 杜绝插队现象的发生, 并严格门诊医生看诊制度, 督促门诊医生按时开诊。分诊护士发现医生未按时开诊时, 应立即通知医生开诊, 并安抚患者情绪, 交待患者就诊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作好就诊准备。
本次调查显示, 61.52%的患者能接受的候诊时间为30分钟, 92.04%的患者认为等候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当候诊时间超过预期时, 多数患者选择先向分诊护士进行询问, 希望得到合理的解释, 当患者的询问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答复, 往往会继续安静候诊。当询问得不到合理的回应时, 少数患者会直接吵闹, 从而引发医患冲突, 甚至导致投诉的产生。另外,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 很难建立稳固的护患关系, 只有依靠良好的沟通来满足患者的询问诉求, 减少冲突的发生。Junya等[6]研究证实了患者的满意度与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友好、关心有很强的相关性。由此, 医院应加强对分诊护士社交礼仪、沟通能力的培训, 强化分诊护士的服务意识, 强调微笑服务, 规范服务用语, 耐心礼貌回答患者的提问, 对患者的质疑给予合理的解释。维持就诊秩序, 指导患者有序安静候诊。
本研究显示, 在候诊的过程中患者最希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与讲座, 分别占48.65%和31.57%。与迟培怀等[7]的报道一致。说明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 患者期望从各种途径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及医疗保健知识, 特别是来自于信誉较高的医疗机构的健康指导, 比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正确的服药知识、疾病的自我判断方法等。这要求分诊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及交流技巧, 能够对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 给予正确的解答。同时应在候诊区设立疾病知识相关的宣传册、书刊杂志或视频等, 让患者利用等待的时间了解预防保健、疾病诊治知识, 既可满足患者对疾病认知的需求, 又能保持安静的候诊环境, 同时提高了医患交流的有效性。
调查显示, 30.29%的患者希望能得到就诊指导。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门诊的诊疗流程也越来越智能。由于对信息系统不甚了解, 有相当多的患者及家属不选择自助服务, 而趋向传统的就诊模式。并非他们不接受, 而是对人机沟通缺乏信心, 而各种流程图又让患者眼花缭乱, 担心操作失误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希望得到直观具体的指导。分诊护士除了宣传信息化流程的方便快捷功能外, 还要现场指导患者具体的操作步骤, 并发给流程图, 引导患者及时准确有序就诊, 并提供下次诊疗预约服务。
参考文献
[1]施杨华.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候诊时间的量化统计与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8, 15 (3) :261.
[2]刘红, 刘姿, 石应康, 等.华西医院门诊患者就医等待时间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院, 2012, 16 (11) :36-37.
[3]潘丽云, 林小玲.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就医需求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2) :240-242.
[4]张柠, 孙科悦, 周海清.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 2011, 15 (10) :25-27.
[5]邱劲军, 符晓.深圳市某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 26 (6) :437-440.
[6]Junya TK, Yuichi IK.Effects of patient demands on satisfaction with Japanese hospital care[J].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00, 12 (5) :395-401.
【门诊患者】推荐阅读:
门诊注射患者06-30
内科门诊患者07-26
门诊危重患者处置08-10
内科门诊患者就医特点06-09
老年患者门诊处方分析07-06
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07-12
门诊患者护理风险评估10-29
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08-26
门诊门诊换药室10-22
中医门诊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