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特点发展管理(精选9篇)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1
一、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探讨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处理系统类型的多样集中特点
在电厂的生产发电过程中, 所产生的化学水可能包括许多种, 而相应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则是由较为复杂的多个处理装置构成, 将这类多样化的处理设备通过化学水处理系统的集中化设计, 使得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形成一个独立集中的庞大系统, 形成化学水处理系统内设备“多而不乱”的特点。比如水处理系统中的净水预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各种废水处理系统等等, 虽然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但对于整个化学水处理系统来说, 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这种多样化设备集中控制的特点, 不仅能够方便日常的化学水处理工作进行, 在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 也能够针对突发的情况做出更快的应对措施, 是化学水处理过程系统化的直接表现。
2. 处理系统工艺的实时更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传统的化学水处理工艺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电厂生产发展的需要, 需要更多新型的化学水处理工艺来满足电厂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不断完善, 根据电厂的生产需求, 化学水的处理工艺越来越多样化, 许多从前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在现在也逐渐成为了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必需工艺, 完善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为电厂的经济效益提升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比如将超滤、反渗透膜处理以及EDI电除盐等技术应用到化学水处理中, 代替原来离子交换除盐, 就是化学水处理系统中新工艺应用的最直接表现, 不仅提高了化学水处理效果,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更重要是杜绝了离子交换处理时, 再生交换器所产生的酸碱废液, 避免了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提升了经济效益, 还简化了离子交换化学水处理设备的繁琐系统, 使化学水处理工艺变得更加高效, 也更加简单高效。
3. 处理系统理念的生态环保特点
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之下, 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理念已经并不适用于当今的电厂发展, 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针背道而驰。为了响应国家生态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 在化学水处理系统中, 也应该以生态环保为基本原则, 实现化学水的零污染排放。如今, 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化学水处理系统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正是其“绿色处理”的特点, 也是化学水处理工艺改进的主要依据原则。另外, 除了化学水的零污染排放之外, 电厂化学水后处理系统的“绿色处理”特点还表现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以及节约使用水资源等方面, 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
二、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现状中的问题
1. 处理系统集中化不够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集中化是化学水处理最基本的特点, 但由于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太多, 一些电厂并不能对众多设备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分散管理存在着许多缺陷, 一方面会增加系统管理的工作量, 在化学水处理的每一步都需要对单独的处理设备进行管理操作, 拖慢了电厂整体的生产进度。另一方面, 在遇到一些突发的设备故障或者临时对化学水的处理要求有变时, 并不能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 化学水处理系统分散管理的应变能力太差。
2.处理工艺相对落后
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的落后一方面表现在工艺水平与处理设备上面, 一些电厂仍然沿用着比较传统的化学水处理工艺与老式的化学水处理设备, 对于提升电厂的生产效益以及实现生态环保水处理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表现在化学水处理系统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上的落后, 即使电厂拥有先进的化学水处理设备, 工作人员也难以发挥出先进设备真正的长处。另外, 工作人员本身的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化学水处理过程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及改进思考
随着我国电厂生产发展目标的不断深化,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也在向着更加符合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方向倾斜。
1. 处理系统的简化趋势
从过去几年到如今的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操作工艺正在逐步地简化, 化学水的处理工作相比于以往已经简单了许多。而在未来的发展中, 处理系统将会更进一步简化, 使一些处理设备能够更方便操作。并且在未来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中, 多样设备的“集中化”必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化学水的处理工艺将会采用更加集中的操作与监控方法, 在提高电厂生产效率的同时, 提升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2. 处理系统的自动化趋势
随着我国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必将越来越高, 有从全手动控制到半自动化控制, 最后到全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水处理情况的监测上面, 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 可以实现对水处理情况的实时监控, 并在遇到突发事故时, 根据运行工况做出自动调整处理。
3. 处理系统的生态化趋势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如今乃至以后许多年间的基本发展方针, 在此背景之下, 实现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生态化是当今的必然发展趋势。不仅在处理系统的操作流程与安全控制方面得到完善, 在生态环保方面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以绿色排放来保障电厂的持续循环生产, 以高效的水资源利用率来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当今的电力产业发展环境相吻合, 而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处理工艺不断地完善, 是我国电力事业水平不断提升的经典缩影。
参考文献
[1]杨水养.论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 2013, 04:150.
[2]尚悦.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研究现状[J].科技视界, 2013, 07:136+153.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2
我国标准样品管理特点和发展现状
1.概述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标准样品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我国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了上海材料研究所研制的第一批钢铁、铁合金和铁矿石国家标准样品.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标准样品被正式纳入标准化管理工作中.
作 者:陈柏年 徐大军 作者单位: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刊 名:中国标准化英文刊名:CHINA STANDARDIZATION年,卷(期):”“(4)分类号:F2关键词: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实施素质教育 篇3
化学教学素质教育实验教学一、密切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1.紧紧围绕教材,进行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
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指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好双基是必须的,但在现行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所授知识面过窄,深度不够,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太少等等,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太远。要将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现代科学基础知识适度的充实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开阔科学知识视野,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2.紧紧围绕教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与创造、发展科学体系的手段和工具,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推断法,等等。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二、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大家知道,化学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教学活动,实验中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都能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化学实验优化思维情境,不仅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门道”,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到探索知识本质的轨道上来。化学实验运用的好,不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化学,探索化学奥秘,献身科学的热情。例如:在做离子检验的实验时,用对比法:笔者首先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盐酸,碳酸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然后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学生立刻看到沉淀,仔细看,有两支试管里沉淀是白色,另一支是浅黄色(浅黄色是溴化银)那么,2支白色的怎么再区别开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精力集中的盯着老师,接着,学生提出再加少量的稀硝酸,再看看,发现有一个白色沉淀消失了,还冒气泡咯。那离子方程式怎么写呢?学生更想知道沉淀消失的原因。这时再写出准确的离子方程式,记住原理,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三、结合学科知识结构,揭示学习规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合成等基础自然科学。其知识结构有很强的规律性,教知识很重要,但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善于揭示学习规律,优化学生学习品质。例如,在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和同类物质结构相似性和递变性时,根据结构(最外层电子相同)决定性质的规律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同主族元素递变规律和相似性(如氧化性的强弱、熔沸点的高低)。经过上述训练,学生掌握规律性的学习方法,不仅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形成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四、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兴趣是人乐于积极地去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奇妙无穷。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展现给学生,如怎样去除衣服上的污渍?使用煤气时,什么颜色的火焰是完全燃烧?食物中的味道怎么产生的?给鱼换水时为什么要困水?酒为何越陈越香……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思考能力,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利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提高科学素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4
1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
1.1 化学水处理系统呈现集中化的特点
传统的电厂在进行化学水处理的时候, 一般会按照功能设置净水预处理、锅炉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汽水取样检测分析、加药系统、综合水泵房、循环水加氯、废水以及污水的处理系统, 这样就会带来占地面积过大、岗位分散以及管理不利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电厂已经对化学水的处理设备流程进行了改进, 开始将传统的平面、松散以及点状的设备布置模式向紧凑、立体以及集中的方向来进行转变, 这样就会大大提升水处理系统的利用率, 给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方便。
1.2 化学水处理系统集中化的控制
通过将化学水的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化的控制, 这就是将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控制的系统, 将PCL和上位机的2级控制结构应用进来, 利用PCL来对各个设备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 而通过数据通信接口来实现上位机和PCL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样各个子系统会通过局域网来总体连接在化学主控制室的主机上, 这样就对整个水处理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1.3 水处理方式呈现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随着环保生产和节能生产的理念不断深入, 电厂也在不断进行水处理系统的改革, 目前已经将“绿化水处理”的处理理念渗透到了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比如在对锅炉水进行处理的时候, 目前开始朝着“少排污、零排污”的方向进行发展。电厂作为耗水量较大的产业,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应用进来, 加强化学水的环保利用和回收, 逐步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这就是说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从周围水体中取水, 但是不能将废水排放进周围的环境中。同时, 要对化学水的循环利用工艺进行开发, 将环保处理和循环处理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够使得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 电厂在进行化学水处理的时候, 一定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 不能够让水处理的过程脱离制度的约束, 不然整个电厂的运行将会陷入瘫痪的状态, 还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这就会使得电厂的形象大打折扣。
1.4 水处理的工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传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过滤、离子交换、磷酸铵盐等处理的方式, 近几年来水处理方式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将高技术的膜技术应用进来, 比如微滤、超滤、反渗透以及纳滤的方式, 将这些的膜技术应用到化学水的处理中以后, 就使得离子交换方式的范围逐渐扩大, 这就大大提升了化学水处理的效率。例如在对水质进行过滤的时候, 将膜技术应用进来, 并且用化学药剂来对清洁水中的腐蚀元素进行处理。在新科技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 要将各种高科技手段应用进来, 使得水处理的供需变得简单, 保证循环水在电厂中实现有效运行。
1.5 检测方式呈现科学化的特点
近几年关于化学检测和诊断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这些新的检测方式也被应用到化学水的检测过程中。化学诊断的过程也开始由事后诊断逐渐向事前防范进行转变, 检测手段开始变传统的手工分析向在线诊断进行转变, 检测的精度也开始从微量分析向痕量分析进行转变, 这些检测技术的转变, 都保证了检测质量的提升, 能够及时发现化学中存在着的安全问题, 为整个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2 目前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管理体制现状
1)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设备较多, 并且每个流程的水处理设备都有其专门的控制室, 这样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一般会在每个控制室中安排三名管理人员, 需要控制的设备较多, 从而使得整个设备的管理的程序变得较为负责, 而且控制区比较分散, 这样就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运行负担。
2) 新仪表、新工艺引入到化学水的处理过程, 这样就现有的工作人员的操作造成了困难。
新研发出来的新仪表和新工艺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 但是目前电厂中的设备操作人员往往技术水平有限, 这些新的技术就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困难, 不能够充分了解这些工艺和仪表的操作流程, 这样就不能够对仪表进行较好地分析检测工作。此外, 还有的员工对于工作的认可度不高, 因此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 这样就会降低工作的效率。此外, 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中还存在着化学专业和热工检修专业的协调工作, 这两个专业的人员归于不同的部门来进行管理, 这样设备在运行和管理的时候不同专业的人员就会对系统工艺和控制系统的需求产生分歧, 化学专业更多考虑的是控制系统的齐全周到, 而热工专业更多考虑操作的简单易行, 因此就会在设备和仪表的应用和维护中出现配合和管理失调的现象。
3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实现简单化控制
传统电厂在进行化学水处理的时候, 由于采用的是不同的控制设备, 因此要统一进行处理就难免显得有心无力, 无法在各个工艺之间寻找合适的连接点, 因此就使得整个化学水的处理工艺并不是很理想, 这样就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未来实现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时候, 首先就是对各个点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 增加手动阀门, 这样就能够整个控制系统连接起来, 实现统一控制。其次就是要将先进的加药工艺应用进来, 应用变频技术和计量泵等技术, 逐步实现加药过程的自动化, 避免传统加药的方式造成的浪费, 实现整个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地保存, 从而有效降低化学水处理的成本。
3.2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实现自动化和科学化控制
电厂中对化学水的处理进行监测的时候, 只能够对某个流程的处理结果进行监测, 并不能够使实现对整个水处理流程的监测。但是未来在对水处理流程进行监测的时候, 就会将微机技术应用进来, 这样就能够定期对化学水处理系统检测, 并且能够对监测结果进行纪录, 并且将结果滚动显示出来, 这样就让监测人员对结果一目了然。同时, 该技术还能够对监测过程中的水汽进行调解, 自动进行报警, 系统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精确定位, 并且将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输给工作人员, 这样就能够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处理。
3.3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具备有效排除障碍的功能
未来电厂在进行化学水处理的时候, 会采用系统控制的方式, 这样就能够有效排除障碍, 既能够实现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控制, 也能够实现统一控制整个流程的设备工艺, 对整个处理的流程进行监测, 管理人员就能够对故障进行及时的修复, 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这样就能够降低整个过程的运行风险, 降低由于设备的局部故障而影响整个流程的安全运行的反风险。
3.4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会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电厂化学水进行综合性的处理, 将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未来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这种风险还会越来越大。而传统单一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却不能够实现这样的经济效益。首先就是要对各个化学水处理流程的设备进行统一监测, 通过集中监测, 就能够避免建设各个不同流程的控制室而产生的费用, 会大大节约硬件设施建设成本。例如在进行单个流程监测的时候, 每个设备都需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而通过集中维护以后, 就不再需要对每个流程设置专门的监控人员, 这样就会降低员工投入的成本, 同时会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而且通过建设综合性的通讯设备和局域网, 就会降低电缆铺设以及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随着综合控制系统的升级, 还能够有效避免水处理系统的出现的问题的进一步扩散, 并且对出现问题的设备部分进行封锁,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诊断, 就能够避免整个水处理系统受到牵连。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在进行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的时候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将综合控制系统应用进来。未来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将会朝着规模化、集中化以及统一性的方向发展,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整个流程的有效管理, 还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电厂自身的竞争力, 这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是很重要的竞争手段。
摘要:电厂是目前我国发电的主要场所,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近年来也带来了一些生产问题, 比如化学水处理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的基础之上, 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特点,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水养.论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 2013 (4) .
[2]王翔.分析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及发展[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 2014 (12) .
[3]郝庆, 黄甫怀阳.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进展与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 2010 (18) .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5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顾问 蒋明炜
1.前言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2.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30-40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准时生产JIT、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3.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
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 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余。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4.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与其它制造业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机械制造业本身随着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企业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下图列出生产类型的划分: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关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销售非常复杂,但生产简单。有的采购和生产制造非常复杂,但一年只有几个合同,销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ER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西方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统是根据以法为重的企业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设计开发的;比较重时间进度,重计划,以保证交货期为目标,以时间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软件功能和逻辑符合所在国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人们严格遵守合约,重计划、守纪律。应当说,ERP较好地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问题。
东方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较多考虑“后果”。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否认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他们重承诺,轻合约;重调度,轻计划;重情感,轻制度;随意性强,守时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国的应用必须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所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进行企业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这个现代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中外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它们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适用的。但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企业管理受国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ERP一定要考虑国情化。例如,ERP中的财务软件,它必须符合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在现阶段还要处理“三角债”;以物易物的“磨帐”处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计划价逐步接转,差异分摊的方法;既有财务应收帐,还要记录销售应收帐;双重工时定额等。
(4)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比其他制造业复杂。另外,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模式,专业化分工没有像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对国外要复杂,所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
5.械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下面我们从管理思想、系统性能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讲述其发展趋势。
(1)管理思想的发展
1.在网络系统支持下,新的ERP系统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
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者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活动;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和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通过供应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达到减少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将必不可少。
2.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要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最大化客户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系统,使企业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CRM既是技术,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机制。
3.支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业具有卓越的自适应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在经营管理范畴中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P,并行工程CE,业务流程再造BPR,虚拟制造VM等。通过快速建模工具和参考模型库,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的体系结构和软构件技术,通过标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完全可以构建虚拟制造的环境,支持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的管理需求。
4.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置各个部门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目标,通过ERP系统采集其执行情况,并与分配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员工的报酬和奖励。并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EPM包括计划、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成公司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绩效。
5.ERP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鉴于不同行业在管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运作机理,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搭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架构去实现。不能指望用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去适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涉及到生产、销售、采购和成本这样的企业业务细节时,必须拥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信息化问题。另外专业化的ERP软件产品其开发周期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成本低等特点。
(2)系统性能的要求
1.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ERP系统需要发展商务过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动态建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过程可管理。
2.为了使广大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广大员工进入应用系统,ERP系统必须提供对内对外的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对内ERP系统要与CIMS、OA、立体仓库、条形码,数据挖掘等系统紧密集成。对外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异构系统集成,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支持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
3.支持集团公司业务。支持多公司、多组织,跨地域的商业运作模式。
(3)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统性能的要求,ERP软件开发平台必须采用以下技术:1.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操作数据成为可能,大大拓展客户范围,将客户扩展到整个Internet网络上,采用J2EE或.NET开发平台,实现客户端的浏览器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间件的支撑。
2.了使ERP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须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系统。使应用软件真正做到独立于操作系统(NT,UNIX,Linux),独立于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独立于硬件平台。
3.了实现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软件开发要采用软构件技术。
4.支持分布式应用系统。新一代的管理软件系统是超大规模的,也可根据需要剪裁成中小型应用系统。它将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网络服务器上的系统,因此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是未来管理软件的一
个特征。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企业是管理非常复杂的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非常不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是不容置疑的。文章讲述了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从管理思想、ERP系统性能要求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谈了技术发展趋势。供ERP软件供应商开发软件和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6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化学教材;内容呈现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5-0071-02
[作者简介]唐劲军(1977—),男,湖南邵阳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材作为化学课程具体化的产物,是对化学课程理念的体现和对化学课程内容的落实,是对化学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加以系统化的材料。 [1]全面理解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实施新课程教学有重要意义。准确地解读新教材有利于理解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要求。笔者以“乙醇”内容为例,对其教材内容的呈现特点进行分析。
一、化学新教材内容特点总体分析
新教材通过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编排,实现学科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同一知识点可能在不同的模块出现,但教学目标不同,这和传统的旧教材“一竿子打到底”的特点有较大差异。必修模块重视基础、理解、应用、联系社会和探究学习,而选修课程主要想实现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为具有不同爱好及学习潜能的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被设计为逐步加深、梯形上升的不同学习阶段。
二、 新旧教材中“乙醇”内容呈现特点
1.旧教材对“乙醇”的呈现方式
在旧人教版教材中,“乙醇”内容呈现如表1所示。
三、新教材中“乙醇”内容编排特点分析
1.知识分层递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新教材采用知识分层递进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程必修模块对有机物知识的要求只涉及具体的有机化合物,不扩展到官能团和类别层面,有机物官能团和类别知识则是选修模块的要求。旧教材采用的呈现方式是直接阐明“乙醇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这种呈现方式体现了“学科中心”模式,即一开始就介绍乙醇的结构,再由结构决定化学性质,然后介绍其具体化学性质。这种方式虽然符合学科知识逻辑,但是对学生而言,知识的层次性没有体现,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新教材则先从实验入手,通过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乙醇与金属钠产生了氢气,并将其与钠与水反应作比较,说明乙醇分子里氢原子不同于酸或水中的氢原子,再引出乙醇的结构式。这种呈现方式考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运用了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从乙醇的性质到结构,再到其他性质的学习,最后帮助学生形成对乙醇的完整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乙醇结构与性质的理解,利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凸显科学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新教材突出科学探究内容,引导开展探究性教学,以呈现探究学习内容转变过去的背诵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如教材设置了“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两个探究实验,其中将乙醇与钠反应、水与钠反应进行对比,没有用大段文字去总结实验现象和产物,而是以空白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自行归纳出乙醇分别和水、金属钠反应的现象和产物,学生在实验操作、分析现象、推断产物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3.设置多样化栏目,实现知识的层次化
新教材在编排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时,十分注重知识内容的层次化。教材对“乙醇”这一内容采用了层次化、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在介绍乙醇的结构式时配了“分子模型图”,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虽然在必修模块中未要求掌握分子的空间构型,但呈现乙醇分子空间结构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有机物分子结构打下基础。另外,教材中还提供了乙醇、烃的衍生物等多个物质或概念的英文名,可使学生开阔眼界,感兴趣的学生如需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将不再拘泥于教材,学生可利用这些英文名在互联网、课外书籍上查询有关资料,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融入STS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
新教材利用了STS素材,知识呈现贴近了生活实际,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创造了条件。教材在乙醇的氧化性内容中,用“资料卡片”形式介绍了交警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使学生对乙醇的氧化性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应用联系起来。教材对课后练习的选取也实现了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例如课后习题中的“如果以酒精代替汽车燃料,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作物,大量开发新土地则会产生怎样的生态或社会问题;制作一张海报,宣传酗酒或酒后驾车的危害”等问题和任务,这些习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问题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教材功能的转变与教师的教科书素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 钟启泉.树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6).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7
(一) 因为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当中各种处理设备比较多, 所以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也相当的大, 繁重的工作任务让很多工作人员都吃不消。化学水处理系统在电厂当中通常都有自己的控制间, 但是控制系统则是单独进行设计的, 在每个控制室当中都配备了三名至五名工作人员。由于化学水处理系统当中的控制系统是单独设计的, 当中的控制设施比较多, 这就让原本就比较复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更加的复杂, 在加上每个控制室都比较分散, 所以在管理工作上就加大了工作量。
(二) 发电厂也在随着时代的脚步而前进, 很多的新兴技术也引进到了发电厂当中。但是这些新兴技术都是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才能够熟练让其运转, 恰恰就是因为人才的缺失很多的发电厂的新兴技术得不到有效的运用, 在人员配备方面电厂任然有所缺陷, 就算电厂当中有相关的技术人员, 但是技术人员没有实践工作经验还是不行的, 不能让知识停留在书本之上。
二、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作特点
(一) 电厂当中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设备摆放与工作形式渐渐的向着“集中化”发展。如果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设备摆放过于的分散, 不仅会降低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效率, 还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仅如此, 化学水处理设备分散摆放也不是电厂未来发展的趋势, 因此, 应该在化学水处理系统当中积极使用集中化的管理模式, 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管理负担。首先, 我们应该对电厂当中水处理设备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 水处理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系统, 当中有很多的工作设备, 这些设备传统的摆放模式都是分开摆放, 设备与设备之间相距的距离比较远, 不利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因此, 我们应该把这些分散的设备集中化, 让这些设备集中在一个平面内, 显得水处理系统高效有序。这种集中化的摆放模式, 不仅可以节约发电厂房的空间, 让电厂的成本降低, 还可以让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更加的效率。其次, 不仅要让设备的位置集中在一起, 还应该对众多的设备进行统一化的管理, 转换分散管理的传统模式, 让单独运行的设备改变成为统一运行的设备, 这么做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处理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收集众多设备的数据信息, 从而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二) 要在电厂当中引入新型的水处理技术, 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实现水处理技术的多样化与效益化。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电厂当中的水处理技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以往的水处理技术以及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要, 因此, 电厂应该及时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从而实现电厂水处理技术的现代化。例如, 使用薄膜处理技术来过滤水质, 使用相关的化学药剂来清洁水中的腐蚀元素。在新的时代当中, 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可以让繁琐的工序变的简单, 让水能够在电厂当中有效的运行。
(三) 电厂当中的化学水处理应该要从循环使用的基础上出发, 从而实现电厂的节能环保。电厂在进行水处理工作的时候, 一定要遵守国家的相关制度, 不能让水处理工作脱离制度的约束, 不然电厂的水处理系统就会陷入全面瘫痪的状态, 甚至是对电厂周边造成环境污染, 让电厂的社会形象轰然倒塌。因此, 电厂在进行水处理工作的时候, 应该坚持环保的理念, 一定要让水处理“绿色化”, 从而让电厂的排放指标达到国际标准, 电厂当中的任何工作都应该做到不污染环境。同时, 水的循环使用也是电厂未来发展应该看到的, 电厂当中水的循环使用可以降低电厂的用水量, 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电厂只有真正做到水的环保处理与循环处理, 才能让电厂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三、探索电厂化学水处理发展的趋势
(一) 电厂当中的化学水处理系统, 在未来的时间中必定会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电厂传统水处理系统当中, 工作人员对设备采取的是单独管理的模式, 因此, 在管理效果上就不是那么完美, 并且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未来水处理技术应该首先工作设备的工艺, 尽量在设备当中增加一些控制按钮, 把各个系统连接起来, 让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系, 这么做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统一控制。不仅如此, 新工艺的加入还可以科学计算加入水中化学药品的剂量, 科学合理的加入药剂可以让水处理变得更加的有效, 并且可以逐渐的实现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让管理当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保存, 为以后的工作作为参考。
(二) 更替电厂当中的监控装置与监测技术, 让其变得更加的先进和实用。目前, 电厂当中的监测技术只是在起步阶段, 不能对电厂当中水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 而在未来的监测技术将实现全面的检测, 未来的监测技术主要是使用微机监测, 使用微机的特性与工作模式可以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 对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 同时微机会对水处理系统整个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 首先快速的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 然后在对系统当中的问题进行精确定位, 把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网络发送给工作人员的客户端, 让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同时, 根据微机的工作特点, 可以在电厂当中建立一个加密的局域网, 让水处理系统以为的系统都能得到监控。
(三) 如果让水处理系统当中的综合控制系统得到升级, 可以提高水处理系统工作的安全性。综合控制系统的升级, 可以阻止水处理系统当中问题的扩散, 当水处理系统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 综合管理系统会及时的进行诊断, 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手段, 封锁系统当中有问题的部分。这么做能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断, 并且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处理, 防止整个水处理设备都受到牵连。
结语
在我国两种发电方式当中, 化学水处理系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当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理论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是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实施理论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我们应该不断的去实践, 让理论知识成为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水养.论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 2013.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8
江苏省是较早地 (高中从2005年9月起) 全面进入新课程的省份之一, 可以说是新课程的探路者和引领者。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在试题内容及编排上与前几年 (特别是前两年) 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2011年的试卷既继承了前几年试卷中已较成熟、较典型、较稳定的一些题型, 同时也对试卷的难度等作了一些调整, 使之回归到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中, 进一步贴近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对中学化学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另外, 试卷的设计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作了一些与往年不同的尝试, 有了一些创新与发展。整份试卷的化学味十分浓厚, 而且明显地融入了新课程理念, 很多试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说, 这是一份难得的好试卷。下面, 笔者着重从新课程的角度例谈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的一些特色和亮点;分析试卷中的一些难点及易错点, 以及对今后教学 (特别是高三化学教学) 的一些启示。
一、对近三年江苏化学卷结构的比较和分析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这三年的高考试卷中, 2009年和2010年的题型安排一致。与前两年相比, 2011年试卷中, 选择题增加一题, 但其分值由前两年的48分和42分进一步降至40分;非选择题由前两年的七题减为六题。这与考试说明中“试卷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一, 非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二”的要求进一步接近;试题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及较难题的分值比例与考试说明中3∶5∶2的要求趋于吻合, 使试卷的难度回归到了正常的水平。另外, 2011年的第Ⅱ卷中将前两年的15题 (实验题) 移到19题, 而将第Ⅱ卷的第一题 (16题) 改为无机物质制备, 这使得得分率相对较低的实验题移后, 减弱了学生对实验题的恐惧心理, 提升了学生做好本卷的信心, 有利于降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也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考试中的正常发挥有了基本的保证。这样调整的主要原因有: (1) 2010年试卷较难, 加上试卷中试题的呈现方式学生较为陌生 (试卷中化工生产流程类试题有三大题, 这明显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相脱节) , 学生理解试题和回答问题均较困难, 从而导致了较多学生不会回答或来不及回答的后果, 因此试卷中出现了较多的空白, 进而降低了试卷的信度和区分度。 (2) 命题者有意考虑增加试卷的覆盖面 (如增加一道易于回答的选择题) , 略微降低试卷的难度, 使学生有信心、也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第Ⅱ卷, 这反映了2011年高考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充分体现了他们“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2011年江苏化学卷所呈现的显著特点
(一) 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化学学科能力
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整体上继续保持了近几年命题的风格, 体现了延续性和稳定性。与前两年试卷相比, 2011年试卷难易适中, 各知识块所占分值比例合理。从内容上看, 试题中涉及化学学科中几乎所有重要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又注意到对化学知识体系和学科能力的考查。如第Ⅰ卷选择题中仍然出现了化学用语正误判断 (第2题)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第3题) 、无机物性质及转化 (第9题) 、离子共存 (第4题)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第6题) 、离子浓度关系分析 (第14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第8题)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5题) 、基本化学实验 (第7题及第13题) 、常见图示曲线分析 (第10题)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第11题) 、化学平衡 (第15题) 等热点题型。这些题目,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加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查。
如第7题: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mL0.5000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 加水80mL, 配制成0.1000mol·L-1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思考与解析:该题以溶液pH的测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室制氨气、除去Cl2中的少量HCl为素材, 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对B选项的判断, 既涉及实验的精确度问题 (包括有效数字的运用及溶液混合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同时又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重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B项也是个易错选的答案。答案为D。
说明与启示:化学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中需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化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 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及环境问题是人类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 它们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能源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原动力, 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当前的能源危机已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中就贯穿了能源 (量) 问题。如从能 (热) 量的产生和来源 (第1题, 化石燃料、能源转换技术等;第10题A选项,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到银锌碱性电池中Ag2O2的制备和电池反应等, 再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第19题 (1) 及20题 (2) ], 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20题, 氢气的制取与储存问题研究) 。这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能源 (量) 问题与化学反应的密切关系, 能源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又便于学生理解、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 从而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在解决能源 (量) 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的教育。
再如第18题: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生成Ag2O沉淀, 保持反应温度为80℃, 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2S2O8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 反应完全后, 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反应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制备过程中, 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2) 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 负极的Zn转化为K2Zn (OH) 4, 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
(3) 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 (设仅含有Ag2O2和Ag2O) 2.588g, 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g和O2, 得到224.0mLO2 (标准状况下) 。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思考与解析:第 (1) 问中首先要能根据题中反应的信息, 确定需检验的离子 (生成的SO
说明与启示:该题以Ag2O2的制备为背景, 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熟悉、规范程度, 根据信息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以及基本计算的能力。题中涉及化学学科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思想 (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 , 这是我们平时教学中需特别关注的核心问题。
参考答案: (1) 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 滴入1~2滴Ba (NO3) 2溶液, 若不出现白色浑浊, 表示已洗涤完全 (或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 滴入1~2滴酚酞溶液, 若溶液不显红色, 表示已洗涤完全)
(3) ω (Ag2O2) =0.91 (过程略)
(二) 关注现代化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人文性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造福于人类, 也可能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问题甚至灾难。依靠人文精神, 有利于正确引导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有效地驾驭科学技术, 使之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科学技术越发达, 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这既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化学学科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便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从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使科学素质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在体现现代化学的以上这些特点方面, 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如第1题: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 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B
现将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中涉及STSE[即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社会 (Society) 、环境 (Environment) ]的内容列表统计如下:
其中第1题、第16题 (3) 问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其中都渗透了“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 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第19题 (1) 问及20题 (2) 问第一个空, 强化了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另外, 第9题涉及NaCl、NaHCO3、Na2CO3、Cl2、HCl、石灰乳、Ca (ClO) 2等14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重要物质;第11题以“由天然香料 (β-紫罗兰酮) 合成维生素A1”为背景材料进行命题;第17题围绕“敌草胺是一种除草剂”这一主题素材设问;第19题以“高氯酸铵 (NH4ClO4) 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为题干进行命题。这些内容充分显示了现代化学学科涉及面宽、研究范围广的特点, 也展示了化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广阔的前景, 凸显了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 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众所周知,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最基础、最本质、最能体现学科特点的重要内容, 也是研究化学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据统计, 整份试卷中涉及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多达几十个, 其中直接要求学生书写的各类反应就有9个。可以说, 这是一份充满了浓浓的化学味, 彰显了化学学科特点, 同时又极具人文气息的高考化学试卷。
(三)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是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核心和关键的部分。新课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材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作出假设和猜想, 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 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 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2011年高考江苏化学卷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如第10题: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图5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6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7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8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思考与解析:该题以科学探究的方式, 借助各种图像来考查学生对各类化学过程 (或物理变化) 的理解程度, 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特别是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形成结论的能力。图5显然是放热反应的曲线;图6中CH3COOH是弱酸, 起始pH>1;图7中a点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 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图8中显然t时刻反应物转化率没有达到最高点。
说明与启示:该题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习基本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该题也力求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该题正确答案为C。
再如第20题: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
(1) 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 (g) 与H2O (g) 反应生成CO2 (g) 和H2 (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H2S热分解制氢时, 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 使部分H2S燃烧, 其目的是______;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 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 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_____。
(4) 电解尿素[CO (NH2) 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12 (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 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电解时,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 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 Mg2Cu与H2反应, 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 。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思考与解析:该题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清洁能源 (氢气) 的制取与储存问题, 涉及各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等。题中给出了文字信息、各类化学符号及化学反应的信息、数据信息、图表曲线及电解装置图等多种信息, 考查学生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及整合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理念和思想。提出的几个问题更是不拘一格, 其中第 (3) (5) 问, 既有定性思考也有定量分析。对于第 (3) 问, 学生要能根据曲线分析出:水分解生成氢气。3500K以后, 随着温度的升高, H2和O2的体积分数在降低, 到5000K时, H2、O2及H2O的体积分数均为0, 而A和B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且只存在A和B, 且A为B的2倍。考虑到H2O的组成元素及高温所提供的能量可以使反应物中所有化学键断裂, 可分析出A和B分别为H和O的结论。至于第 (5) 问, 首先要能根据氢的质量分数, 经过计算得出该氢化物为MgH2, 然后再结合题中的有关提示及条件,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规律 (其中合金中的两种元素化合价都可看做0价) , 方能写出相关反应。
说明与启示:回答以上两问, 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体现了探究的深度和思维的较高层次。该题中第 (3) (4) (5) 三问也是本卷中较难的问题。该题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 体现了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方法的特点。既具有时代感, 又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答案:
(2) 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
(3) H、O (或氢原子、氧原子)
另外, 突出化学是实验科学, 加重对实验考查的力度, 是本试卷的另一个特点。如选择题中的第7题、第13题, 还单独为实验内容设置了两道大题[第19题、第21题 (B) ], 第18题 (1) 问也是实验基础知识。实验题及与实验紧密相关的试题, 在近两年的高考化学卷中呈增加趋势, 而且难度也有所增大。因为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从近几年的考试中我们注意到,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这几年高考的抽样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显然实验题已经是化学卷中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的思想, 平时要做好演示和探究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化学知识的美, 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同时, 实验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反应原理、装置原理, 多思考、多动手,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此外, 实验中还要大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 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和研究, 转变观念, 才能全面实践新课程理念, 实现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一)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突出“自主、探究、合作”,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是新课程实施中核心和关键的部分。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是对学生的学习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三个不同纬度上基本特征的描述。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有探索出既符合教师个人教学特点, 又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确保学生的充分发展, 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 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 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开发和使用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网络等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和手段,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突出化学学科特点, 发挥化学实验的各种教育功能
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中, 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人类所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要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 引导学生体会热点问题的命题思路, 并熟练掌握解题规律
如新情景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含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 , 其中包括电极反应和流程图中涉及的反应及给定相关信息或条件的反应。对于该类问题, 应着重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楚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再分清电解质环境 (包括水溶液和非水溶液) , 而水溶液中特别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 非水溶液中参与导电的离子一般会参与电极反应。又如对数据、图像、表格的分析。对于第Ⅱ卷中信息的呈现方式 (工艺流程图、电解或原电池装置) 、图表 (特别是坐标曲线图) 、模型、实验装置图、数据、文字说明、反应方程式等重要问题, 应投入适当的时间, 分专题讲解。
(三) 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高考的一些热点问题, 如化学生产工艺流程问题, 在高考前可安排专题复习。如从讨论合成氨工业的生产工艺开始,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从“研读流程框图、重视题给信息、理解化工术语”三个层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其中“研读流程框图”最为关键。应指导学生分析框图中“进入了什么物质?出来了什么物质?反应原理怎样?具体操作如何?”;此外, 对于流程图中重要的问题——条件控制 (如温度控制、pH控制、加催化剂、改变压强、改变浓度、搅拌、粉碎研磨、加水溶解、控制通入气体的速率、煅烧或高温焙烧等) , 要使学生有整体和全面的认识。如温度控制大多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物质的分解或挥发、水解、固体的溶解或晶体的析出等诸方面考虑。通过这样的专题复习, 可以使学生对此类问题有一个较为规范、具体的思考和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再如各类化学问题中有关守恒原理的应用 (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化合价守恒等) , 对“组成—结构—性质”关系的理解和分析,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教师应通过专题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
(四) 适量增加情景题在教学中的比例
对化学高考题来说, 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是常考常新且基本不变的知识点, 变化的只是情景。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问题情景化和探究化, 要尝试着不断引入“鲜活”的且具有探究意境的材料作试题情景,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化”学生的知识。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 篇9
关键词:应用性 实践性 化学实验 后进生 学习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要靠学生本人积极自觉的认识活动来完成。如果学生不喜欢学化学,不愿意学化学,甚至讨厌化学,那么,教师的教就会毫无结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关键一个在于他们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觉得课堂极其乏味、无聊,感觉听课就是一种煎熬。作为教师,就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争取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来吸引广大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现代教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视。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来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学习能力和优良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将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自然学科,从生产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以及人民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化学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工具。例如,生物科学、医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质科学……等,都需要化学知识。化学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内,与其他科学结合产生了许多“边缘”科学。面对当前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物种灭绝,饥饿与疾病横行,科学教育应是叙述跟所有青少年生活有关并聚焦在社会上重要问题的科普教育。科普教育要培养学生负责任地研究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要把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放在评价教学质量的首位。我国的课程改革正是在朝这样的方向努力。
掌握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知识在学习和运用中能得到巩固,同时,也只有巩固了的知识,才算是真正掌握的知识,才能应用于实际和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因此,教师应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将它们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可以从大海、毒气战及自来水的消毒等等方面进行引入;以维生素C与铁搭档更有利于吸收为切入点学习亚铁盐与铁盐的转化,将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方面的应用贯穿于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中;还可以利用备受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钢铁腐蚀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方面知识通常会很丰富,知识传授紧密地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后,会大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化学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大都是从实验出发,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总结、概括出来的。即使从原有的认识导出新的化学理论,也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包括化学实验验证)才能被确认下来。因此,离开了实验就不称其为化学,化学教育要靠实验育人。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通过化学实验为课堂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和事实提供的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和验证化学理论;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精神。
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由于基础薄弱,不敢说,也不敢做,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同学嘲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可以通过一些他们能做好的小实验给他们动手的机会,并及时作出评价,慢慢地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例如,在学Na2O2与CO2的反应时,很多教师都会设计这样的实验:将Na2O2包在脱脂棉中,通过玻璃管向它吹气,脱脂棉就会燃烧,以此来学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个实验中,教师就可请学习上缺乏信心的学生来帮教师完成“吹气”这一步。经常请这些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帮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看似简单,却可以一步步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化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深刻理解和内化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现化学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让学生喜欢化学,喜欢学习化学。同时,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越大越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大脑皮质上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增强神经联系,所感知的事物印象就越深刻。
参考文献:
[1]彭士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学周刊:下旬,2014(6).
[2]赵志英.关于“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下旬,2014(6).
[3]刘仪,对初中化学学科特点的再认识.[J]内蒙古教育,1999(5).
[4]李细妹,郑柳萍.立足化学学科特点,巧用心理效应[J].化学教与学,2012(10).
【化学特点发展管理】推荐阅读:
化学专业英语特点10-19
数字化学习习的特点05-31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07-23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探讨化学教学改革05-23
旅游发展特点06-07
特点与发展模式06-02
中国诗歌发展的特点07-04
幼儿动作的发展特点09-12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特点07-17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特点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