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2024-08-03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精选12篇)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1

政府资产是指政府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而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政府资产具有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消耗补偿的非直接性、价值的不可估量性。按照资产使用功能的不同, 政府资产可以分为行政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 其中:行政性资产是政府作为组织所拥有的自身运行管理所需要的资产, 公益性资产则是政府承担公共产权受托责任而拥有并管理的资产。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的政府资产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各类国有资产。政府资产虽然具有非营利的特点, 但是政府资产同样也追求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 我国政府的职能将不断地转变, 最终将彻底退出市场调节更有效率的私人品领域以及一些准公共品领域, 国家财政的公共性、公益性将更加突出。我国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民生工程的推进都是公共财政实施的必然要求, 其实施无不依赖于政府资产的利用效率与效果。从矛盾转化的角度而言, 改革初期和中期,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所占有的营利性国有资产的效率问题是改革的难点之所在, 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机制转换不好, 市场作为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手段就会断臂, 从而无法很好地发挥调节功能。今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营利性国有资产的效率也逐步提升, 随着这些主要矛盾的缓解, 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人民大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政府资产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亟待提高, 而提高政府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须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用力、发力。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配置好政府资产的增量, 即在政府资产的配置环节要注重把事做正确。具体地讲, 在编制预算时, 要遵循零基预算的理念与思想, 根据财政资金保障能力, 分轻重缓急将不合理、不紧张的项目取消;在确定项目时, 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以保运转、保民生和促发展为原则确定财政资金的重点投资方向, 尽量减少对应由市场调节的私人品领域的投入, 减少低效多余的干预,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做好有为。

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管理好、利用好政府资产的存量, 即在已配置政府资产的使用过程中, 要坚持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具体地讲, 就是要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国家统一所有, 政府分级监管, 单位占有使用, 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通过对政府资产的全面清查摸底、严格资产处置程序、强化资产收益收缴、规范抵押担保行为、建立资产管理和运营机制、建立闲置资产的调剂使用制度、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考核制度、探索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举措保障政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提高政府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2

摘要:纵观20多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县级政府行政体制还存在大量问题,如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机构膨胀,人员分流难、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县级政府的发展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塑中国县级政府的角色、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加快转变现有县级政府职能、优化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县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县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1 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自身建设的需要

县级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县级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而二十多年机构改革的种种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县级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县级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1.2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县级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同时,县级政府担负着许多繁重的任务,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最为艰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县级政府要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

县级政府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加大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动县级政府职能不断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转变。县级政府要努力实现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政府职能要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形成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框架,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3 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县级政府除了要担负必要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职能外,经济职能是极其重要的乃至核心的职能。县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尽量减少市场力量的负面效应。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宏观经济层次中最基本的调控单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贴近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解决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直

接从基础层面影响人地矛盾运动的性质、规模和方向。县级政府的体制改革是运作县域经济的必要条件。县域经济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次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如何根据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相应的进行县级政府的体制改革,就成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思考并解决得当务之急。当前县级政府行政体制存在的弊端

2.1 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失当现象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1)县级政府自恃为“权威型”的领导者。出现新体制下的角色与旧体制下的角色错位。县级政府习惯于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方式,靠行政强制力行使职能,重视行政干预,忽视协调指导。(2)县级政府充当了“全能型”的管理者,造成职责内角色与职责外角色错位。县级政府大包大揽,把对经济的管制和社会的管理都纳入了自己的职能范围,造成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之间的职能错位。(3)县级政府担当了“忠实的”持家者,导致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错位。县级领导干部轮换调动频繁,造成县级干部的短期行为,县属企业发展缓慢,财税资源枯竭,从而使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继。

2.2 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县级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县级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县级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体制和框架内运转。县级政府的权力关系没有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政府过多地干预了县域的具体经济行为,“政企分开”并不彻底;“政事分开”仅仅流于形式,致使政府威信降低、动员能力低下;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财政制度、机制和程序的缺失,降低了县级政府的能力、扭曲了县政的基本功能。

2.3 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县级政府的发展

我国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和通讯能力极其低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得以强化的历史背景下而确定的。通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度发展,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日见显露。现有的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格局,与当今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县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3.1 重塑中国县级政府的角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县级政府角色的转换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它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从行政管制向依法行政转换,从制定计划的政府向引导、培育市场的政府转换,从以权力为运转轴心的政府向以社会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的转换,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换。换言之,县级政府的角色应该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县级政府必须对其性质、职能、权力界限、功能范围、行为方式和活动领域严格界定,履行好自身应该承担的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县级政府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旧格局。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运转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人员精干,高效运转,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

3.2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通过推行省直管县,可以改革目前我国行政区划中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参考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情况下划小省区,划清边界,有利于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的领导,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区划体制环境。在经济上实施强县扩权,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可以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把一些原本属于地市级政府的行为审批权里直接下放到县。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虽然只是在试点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至少可以窥见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县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从而有利于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县财省管”体制可以绕过市这一级周转和盘剥,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的财政困难,强化了县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调动了县发展的积极性;第三,促进了市级政府工作职能由领导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为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3.3 优化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我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经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出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县级政府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对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对策,有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在公共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既要注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既要注重发挥政府作用,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坚持以公众为导向,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深入了解公众的意愿,广泛集中公众的智慧,应完善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和公众评价的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由于政府转型不到位,不仅造成了投资过度、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而且影响了政府正确履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导致政府某些经济管理职能的扭曲。由于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分税制尚不完善,地方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造成一些地方政府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争上大项目、盲目铺摊子。因此,要根本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取得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

2、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十一五”时期政府转型的重点。目前,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相当薄弱,对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缺乏足够的估计,紧迫感不强。为此,要建立中央、地方的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启动和规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问责制。我国自1993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财力向上集中的同时,职能和责任并未相应调整。目前,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十一五”时期,从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需求出发,需要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范围,并为减少行政层级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一是要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公共支出的基本均等化;三是要逐步实现财政预算和管理的透明化、制度化。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3

关键词:行政体制困境;危机管理;重构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也不得的提升。无论是2007年10月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还是2007年11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都标志着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渐渐走向完善,但在实际的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行政体制与政府危机管理

关于行政体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所谓行政体制,是相对立法体制、司法体制而言,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等各种制度的总称,它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是国家政治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人认为,行政体制是制度化的行政关系及其相关的政治关系,是有关行政的“体”(行政主体、行政客体和有关的政治主体及其基本关系)和“制”(相关基本体制)的总和。

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伦理失范等问题。现有行政体制与社会现实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有很大差距。面对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政府危机管理效能严重受到当前行政体制不合理因素的制约。

二、当前行政体制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困境

对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来讲,行政体制问题是管理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体制顺畅,则管理效率高;体制不顺,则管理效率低。

(一)我国横向关系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困境

所谓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是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既有地方政府间平行的横向关系,也有地方政府间斜交的横向关系。前者为同级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后者为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横向关系间缺乏交流与联系。

当代中国,在纵向行政体制上实行的是“条条专政”的管理模式,使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受阻。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绝大多数职能部门是与中央各部门对口设立的,而地方政府内部间关系的阻隔也使得地方政府缺乏进行横向联系的能力。另外,地方政府横向关系被阻隔,“条条专政”意味着注重条条管理,排挤地方政府的管理,于是,地方政府管理地位被削弱。不仅地方政府间合作与协调的基础被削弱。而且地方政府间合作与协调的价值与意义也被冲淡,这又使得地方政府缺乏进行横向联系的动力。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更多体现在竞争上,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

(二)我国纵向关系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困境

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主要困境是“职责同构”的运行模式。职责同构就是指在政府关系中,不同层级的政府在纵向间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高度一致。每级政府都管理大体相同的事情,相应地在政府机构设置上表现出上下对口、左右对齐。这就使得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出现事权划分不明、职责不专、权责不明。

第一,中央过多干预,弱化了地方自主导向。在职责同构的模式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基本是对等的,除少数外交、国防等事权专属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拥有的事权几乎完全是地方政府的翻版,从而每一级政府都参与管理所有的事物。由于没有法律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职责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地方政府直接受控于中央,中央政府可以随时干预地方事务,所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主导性降低,在一些该管而且管得好的事情上,等待上级指示,甚至是消极作为。

中央和上级政府对地方社会管理体制的直接干预,弱化了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自主导向。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具有很强的变动性,因此,中央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直接干预,很可能导致危机管理的失效。

第二,中央和地方权限不清,权责错位。在职责同构的模式下,事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职责和权限上没有很好的区分开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出现重叠,有权的无职无责,无权的有职有责,职责无法充分行使,权责错位现象普遍存在。

第三,地方政府内部产生混乱,条块间发生冲突。在职责同构的模式下,地方政府内部容易产生混乱。受条块结合,双重领导的影响,作为地方政府的组成机构,要对同级块块负责,同时,又要受上级条条的严格控制,对上级负责。当危机事件发生,在上级条条的指示与本级政府管理产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内部工作便难以协调,影响危机管理决策的统一性。

在职责同构的模式下,实行条块结合的模式,容易出现条块冲突的问题。在我国,中央将一些具有行政执法权部门的人、财、物、事上收,由中央或省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实现垂直管理。其特点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业务运行脱离同级政府,与同级政府不是隶属关系。垂直管理部门有时不一定都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而地方政府也会做出消极回应,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特别是在行政执法综合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条块”紧张关系带来的弊端更加明显。当危机事件发生,条块间的冲突不仅表现为事中的消极作为,还表现为事后相互推卸责任、扯皮。

(三)我国部际关系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困境

部际关系就是指在一个层级的政府中各个机构之间的横向和外部联系。我国是职责同构,条块结合的治理模式,所以,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最有代表性。

从管理体制上讲,我国部门之间的运行较为顺畅。但在实际中,部际关系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问题。管理职能是依靠具体的职能部门实现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横向间运行和谐、顺畅,则能保证政令的畅通,社会管理职能的充分履行。一些具体的职能部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依仗公共权力形成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目前的体制弊端,用四句话概括: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在政府的危机管理中,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严重膨胀,造成一些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分割,加剧部门、行业和地区的保护主义,造成国家政令不畅,严重降低了中央决策的有效性。

第二,部门间缺乏交流与协调。在我国,部门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部门之间的权力确实有差异的,由于权力大小的差异,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也会遇到一些小小的麻烦,其中最明显的有两点:一是弱权部门与强权部门的话语权不等,二是强权部门在动员社会资源时占据明显的优势。部门间主要是根据机构的级别进行部际交往,而不是依照职能进行协调。在危机管理中,部门“孤立主义”思想很严重。

三、当前行政体制困境下的政府危机管理重构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使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开启了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行政体制改革是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当前行政体制的困境和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的基础之上,突破困境。

(一)横向关系困境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重构

第一,加强对横向关系合作的立法保护和规范。目前,我国区域间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还不够,大部分还仅限于经济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其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合作体制的不完善。突破这一限制后,区域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会加深,这有利于协调跨区域的政府危机管理。同时,能够促进危机管理中需要合作的各方很好的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的途径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双边或多边法律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所签订协议受国家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各方据此形成一种正式的、稳定的合作。

第二,设立省际间的危机管理合作委员会。在我国省际间设立危机管理委员会。其成立由国务院统一规划协调,规划的原则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危机管理合作委员会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建立资源信息库,将各区域间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交流。经常针对一些常见自然灾害处理进行假设性演练,也应是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这样,一旦发生较大的跨区域的危机事件,多方都能灵活应对、密切配合,尽量减少损失。

(二)纵向关系困境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重构

第一,加快建立以块为主,属地化管理体制。在地方政府纵向关系上,存在权责不明、权限不清、职责错位现象。中央或上级政府往往对地方政府的管理直接加以干预,使得地方政府管理的自主性降低,不利于结合实际情况。

第二,加快建立分级响应制度。与属地管理相对应的就是分级响应制。建立以应对能力为主要依据的分级响应制度应为根据事发地政府是否有足够应对危机的能力,来确定响应行动的级别和程序。如果省级政府已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应对突发事件,中央可将负责组织管理的权力交给省级政府,中央部门仅需给与资金、技术方面的援助即可;如果省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突发事件,则直接由中央政府来负责;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跨部门、跨区域的危机事件,则由中央政府直接负责。

(三)当前部际关系困境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重构

我国部际关系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暴露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权力大小的差异问题。强权部门与弱权部门话语权不对等,强权部门在动员社会资源时占有明显优势。在实际危机管理的应急联动中部门间会出现些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国家已有较成功的经验。联席会议制度在西方国家政府协调部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席会议的成员由相关机构组成,主要有成员单位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危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再提供给领导决策时,就已经有了协商一致的建议和相关的方案。其优点是联系会议制度的成员主要由单位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所以,问题和对策都出自操作层面。再经反复协商和论证之后,问题找的比较准确,符合实际,执行起来容易。

在当前,建立由各职能部门单位机关人员组成的部门联动会员,不失为解决我国部际关系话语权不等、协调不畅的一个好的措施,能够很好地使各部门产生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在权力失衡的背景下,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颜延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唐铁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3、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习彬,李亚.政府管理创新与系统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与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熊文钊,曹东旭.依法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关系[J].瞭望,2007(12).

8、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杜钢建.政府职能转变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0、赵宇飞.雪凝中的科学发展观[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1、郭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和重点[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4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也是划分预算权限、管理职权及收支范围的制度。 由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 同时财政又归属于政治的经济内容范畴,因此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影响, 它的出现受财政分配关系的影响且直接反映了经济基础的情况。 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有其必然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经济预算的收支限度及收支范围, 另一方面能够界定和规范预算管理权限及制衡关系。 确保各级政府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 同时使国家财力在有限度的范围内有计划的使用,在保障各级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必须资金之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管理,防止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或被恶意克扣。 由于我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商品经济秩序, 加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因此近些年来,政府预算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与之前大有不同,预算管理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求面对当前形势制定出有效的预算管理策略调整,规范政府行为,打造责任政府,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需要在编制、监督与执行等多个方面都要逐步建立预算框架, 因此要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发生变革, 尽管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

首先,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相对的资金与事权统一,在不同的规定及方法面前,这种统一并不完全一致。 这就要求财政的收支权限需要被合理界定,对财政进行分权,同时对事权实行责任制,先明确支出责任, 再进行收入权限设定。 因此面对一级政府因资金问题使政府职能无法行使,正确而理性的方法应是上级政府给予资金调转使其资金、事权相统一。 其次是财政分权与政治因素统一, 外国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但最主要的是应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决定财政分权的状况,不应一味追求体制过新过快发展导致架空,使财政的预算管理成为空谈。 最后是具有稳定性及法制性, 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无论改革还是执行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同时由于这种体制建成之后辐射范围非常广,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保证其稳定性,若预算管理体制经常变动,会导致各级政府无法明了其责权范围,掌握不好行使职权的尺度,也不利于本地区发展目标的确定,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实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及时作出调整,有利于体制与当前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更好的结合。 同时在经济发展体制性的传统问题及结构矛盾上给予解决。 首先,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除了需要必要的市场因素影响之外,政策的推动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发生。 另外,政府的经济理念转变也促使了体制改革的发生,最后,为了给市场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设定一个公平的基础,需要进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 一)改革的当前形势及方向

当前我国也不断的进行财政预算体制更新与改革, 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全面、法治化水平较低、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预算的审批、执行、 监督方面出现问题等许多方面, 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从体制运行的结果和社会反映上看,当前问题主要有预算缺乏完整性,一些重要的资金出现漏洞,没有加入预算之中。 预算的过程透明度不够,甚至专门机构也不能悉知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这就导致人大的监督审查及预算的通过等诸多问题缺乏科学性。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预算资金不够科学,经常会出现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情况,使资金的流向出现巨大漏洞。 因此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改革开始逐步尝试以结果为导向,以预算管理结果作为出发点、以绩效预算为主要考量,这种方向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状况, 同时对改革前的诸多问题都有很好的缓解和抑制作用。

(二)改革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采取 “引进来、走出去”的态度对待国内外两种市场,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而在国内经济发展角度看,整体发展是关键,面对当前财政事权及政府职能未能有机统一的局面,若想真正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首先从政府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开放的国际环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化环境,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要创新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及财政体制,注重改革的民主性、绩效性,在监督及编审环节要更加严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后的预算管理体制更加完美,使预算更加精确高效。

四、结束语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突破点, 也是政府制度改革的先锋,从预算管理角度下手,正确的改革方法及方向是关键,如何获得有效扼住这一经济发展的咽喉,政治改革命脉的方法,则需要在不断借鉴及长期的学习实践中进行总结。

摘要:政府的预算管理是关乎经济及政治发展的大事,若政府预算失灵,政事善治将无从谈起。近一个世纪以来,经济局势风起云涌变幻多端,因此为有效把握好财政的预算,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本文围绕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彭健著.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李红凤.我国财政预算改革制约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5

摘要: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密切相关。本文从公共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公共安全治理投入、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治理体制的观点。

要害词:公共治理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治理 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非凡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治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治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难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难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治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治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治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三、公共治理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关系

1.公共治理的内涵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治理活动 [2]。

2.公共安全治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治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3]。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 [4]。

3.公共治理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治理应该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治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治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治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治理体系的完善[5]。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6]。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忽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7]。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治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难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治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治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治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治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治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难、事故的发生气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要害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难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治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预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经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预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治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治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 黄德林,田家华.公共治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 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治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 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 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学习与探索.2004,(5).

[6] 杨平,黄华.确保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3).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6

“十一五”规划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指出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个法制的国家,离不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什么中央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关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改革的实践来解读。

首先是政府的特殊地位。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强调指出“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必须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

其次是改革实践发展至今的必然要求。因为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和攻坚阶段,攻坚阶段要攻克很多难关,例如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医疗、教育、科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等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又连接政治体制改革,处于中心环节。所以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关键就可以把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带动起来。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把无限的政府变成有限的政府,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难解忧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监督的法制政府。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缩小政府事权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缩小政府从事事务的范围。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其中特别是涉及到企业投资、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事物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继续缩小行政审批范围,能通过核准和登记备案方式管理的一律实行核准和登记备案制度。与此同时,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使之尽可能简单快捷、公开透明、科学严谨;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销那些直接从事和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政绩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行重大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等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管理法律体系,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管。做到权责一致,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专家指出,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首先,政府不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放开。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其次,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好。必须明确政府的管理权限,全面履行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再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核心是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最后,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的工作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强化行政问责制。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7

行政改革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行为。行政改革的目标在于增强行政系统的活力, 促进行政系统整体效能的提高, 使政府行政成为加快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政府行政体制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即反作用于经济体制又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 它一定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 中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围绕经济建设事业进行, 无论是机构的精简, 还是人员的调整, 都服从发展经济的需要。同时, 把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政企分开, 使企业拥有真正的自主权摆在突出的位置, 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不断深化。实践证明, 这是中国行政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行政改革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本身包含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精简以及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外部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我国以往的改革中, 政治体制改革, 法制的建设以及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明显滞后, 致使机构改革成了“孤军深入”的态势, 导致改革很难奏效。同时, 条条块块之间的改革很不同步, 条与条之间上下断层, 块与块之间左右分切, 条与块之间条块分割, 结果造成“上改下不改”、“左动右不动”、“你转他不转”的格局。

本届政府已经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但是如何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能, 却不是一个“依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所能解决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 把所有事情都集中到中央来解决显然不行, 但中央只管军事和外交, 剩下的事情都交给地方也不行。例如跨地区的经济纠纷, 在地方层次就解决不了。因此中央和地方之间存在三种分工模式。一是条条, 即中央要集中的权利, 必须一插到底。二是块块, 即允许地方独立解决的事情, 中央可以基本上不过问。三是条块结合, 即地方分级行政, 中央对口管理。但我们是不管什么事情, 都搞分级行政, 对口管理。结果是“上下一般粗”, 机构、人员膨胀难以控制, 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 而且最后无人承担责任。从国外的经验看, 条条就要靠中央财政供养, 对中央政府负责, 块块则应由地方财政供养, 对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行政, 对口管理的事情, 中央要承担财政转移支付, 统一法制规范的责任。

要实现这些预期的目标, 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 而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二、通过推进改革, 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 决定了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对整个经济体制的特殊制约作用。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他改革的牵制作用日益明显的体现出来。例如, 要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就必须通过有效方式割断或阻隔政府与企业间的行政关系和资产纽带, 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要形成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就必须打破行政性垄断与行政主导的地区封锁;要形成灵敏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就必须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责,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要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就必须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关系、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要形成严密的市场法律体系, 就必须依靠制度建设严格约束行政权利, 推进依法行政;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就必须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真正成熟, 发展都很不平衡。如在市场领域, 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较快, 要素市场的改革明显滞后;在企业领域, 非公有制企业的体制、机制至今基本上能够同市场经济相适应, 但国有企业的机制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宏观调控领域, 调控手段大多已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到以经济手段 (包括财税和金融) 为主, 但管理体制改革 (包括政府机构精简与职能调整) 至今仍远未到位;在分配领域, 初次分配即如何做到效率优先的改革, 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 但一整套合理的再分配制度改革, 即如何兼顾效率公平, 至今远未建立与形成。

在上述几个方面改革的领域中, 最突出和影响最大的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明显滞后。由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 使机构精简、职能转换长期不到位, 政府必然就会继续对市场干预太多, 要素市场就很难发展起来。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必然会继续保持一种政企不分的关系, 把国有企业管理过死, 其经营机制就很难实现真正的转换。对分配制度的改革, 必然就会过度重视行政性的管理, 而忽视属于社会服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要转到提供服务上来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政府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为人民生存发展创造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提供服务上来。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社会争议的焦点在于行政权利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产品“双轨”价差牟利, 90年代要素市场化中的“寻租”, 近年来土地批租转让、资金信贷以及资本市场“圈钱”等领域腐败迹象。这些在形成少数暴富阶层的同时, 还减少了社会可分配的经济资源。

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型职能, 必须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 必须从体制源头上解决行政性资源配制和权力市场化问题, 严格限制行政权力介入的领域, 并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就是要重视解决社会矛盾, 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建立利益的均衡机制,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状况, 扩大公民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 引导各利益主体, 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度很大,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种种权利和利益的深刻调整。二是,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都涉及政府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 在改革时既要态度坚决, 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审时度势, 稳妥的推进。

首先, 必须认真转变观念, 重新界定政府的定位, 严格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将政府的管理职能, 从过去主要是搞好行政管理转移到强化公共服务上来, 将政府的经济职能, 从过去主要是分投资、分物资、批指标、定项目, 转移到搞好规划、协调、服务与监管上来。

其次, 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认真搞好新一轮政府机构精简, 特别是解决县乡两级机构复杂、人员过多的问题, 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最后, 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 严格规定政府行政管理范围, 进一步缩减各种不合理也不必要的审批项目, 将能够通过市场和基层解决的问题尽可能交给市场和基层, 这样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又有效的深化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许小年:《转型难在体制改革落后》.学习时报, 2008年9月22日.[1]许小年:《转型难在体制改革落后》.学习时报, 2008年9月22日.

[2]王和平:《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J].体制改革, 2008, (5) .[2]王和平:《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J].体制改革, 2008, (5) .

[3]吴奕新:《在改革中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J].体制改革, 2008, (5) .[3]吴奕新:《在改革中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J].体制改革, 2008, (5) .

[4]宋德福:《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 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 2001.[4]宋德福:《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 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 2001.

西南联大内部管理体制特点及启示 篇8

西南联大全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居于昆明之后所组成的一所联合大学,它克服了经费短缺、恶劣的战争环境等重重困难,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却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所“前无古人”的大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内部管理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总结西南联大成功的大学内部管理经验尤为重要,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这些经验即使不能全部吸收利用,但也必能对今日之改革有所启发。

1上层领导的精诚合作

合并后,西南联大采取的是校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分工负责制强调的是民主的重要性。 校常务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原来的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由于蒋梦麟、张伯苓在国民党的战时陪都重庆居住,所以学校事务的实际主持人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而梅贻琦不仅将清华大学秉承欧美“自由教育”的思想,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全面加强基础的优良传统贯彻到合并后的西南联大,而且对于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学风和南开注重社会实际的特点也予以了继承。三位先生的高风亮节、互相信任、精诚合作的精神造就了辉煌的西南联大。

2依靠教授进行民主治校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民主能够发挥大家整体的才智,使决策更加科学。梅贻琦认为,教授与校长比,校长固然重要,但也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教授。这在思想观念上确立了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政策的贯彻执行上,西南联大的各个部门、院系等管理人员均有教授担任,这充分证明了西南联大对于教师主体地位的认同。教授的治校、民主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行政与学术的冲突,尊重了学术的权威性, 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不良局面。梅贻琦在主持西南联大工作期间凡遇重大事情总是虚心听取教授同仁的意见,采取“吾从众”的方针,使人“悦服”而非 “慑服”。“以理服人”“虚心请教”从校长开始做起,必能带动整个学校的民主风气,发扬民主管理的作风, 进而带好整个学校的良好治理氛围。

3坚持学术自由

西南联大在思想上继承了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的“学术自由”的办学传统。由于多数教师能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因而在讲坛上、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出现了“百家争鸣”、自由讲学的局面。西南联大秉承的“学术自由”理念与该校的管理人员、教授等大部分留学欧美并接受了西方的“学术自由”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坚持学术自由不仅能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力,也能让学生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有利于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不同的人才来到学校,吸引优秀的生源。

西南联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现在大学改革不成功很大的原因应该归结于大学内部体制的种种阻力。西南联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为成功的大学,借鉴它的成功的办学经验,汲取它的内部管理体制的优点对现在的大学改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其特点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建立和谐的领导集体。由于我国大学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的是党政 “双首长制”,所以在实际的学校事务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权力冲突,怎么营造好一个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很重要,而这重中之重则是校长、书记的权力分配问题。我国的大学是都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书记和校长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在实际的权力分配中和管理权限与范围上应该有明确的界定,以避免在实际的工作中造成党政不分、越俎代庖的现象发生。具体说来,大学的党委书记所承担的责任应该主要放在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意识形态的引导上,应该放在监督与引导上,而不是放在具体、琐碎的行政事务中。大学的党委书记一定要负担得起一个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担,一定要坚持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到学校中。而大学校长的主要义务则是应该放在实际的行政事务与教学服务中。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是学校的大管家,一定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成为党的政策方针的执行者和教师学生的服务者。校长主要负责与学校内外部相关的各项行政事务的处理,一定要贯彻和执行党的意志。只有把各项权力义务划清,明确校长、 书记的职责范围,才能打造一个高效、团结、精诚合作的领导集体,而只有这样的领导集体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大学。

(2)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坚持教授治校。坚持教授治校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一个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而承担这些培养任务的正是大学里的教师队伍,所以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坚持教授治校是办好大学的唯一途径。坚持教授治校,就要处理好行政与学术的关系,现在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是外行领导内行,学术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一个大学中最有知识的、最知道如何教学的恰恰是教授。在具体的关系处理上,应该是行政权力服从学术权力,行政人员包括校长都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服务者,都应该是学术的敬畏者,教师才是这个学校真正的主体。现在许多大学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办学章程,章程中都明确地规定了学术在大学中的地位,下一步就是看在实际的执行中如何体现教授的地位。教授治校不是指教授参与到大学事务的方方面面,而是指教授在有关学术事务的决定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3)坚持学术自由。一个大学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学术自由精神。坚持学术自由是一个有灵魂的大学的必备条件。“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大学应有的一种氛围。当然学术自由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自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下的自由,绝对不允许出现毫无限制的学术自由,或者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从事一些反动活动。西南联大的成功离不开坚持学术自由的传统。我国现在的大学改革应该坚持以学术为中心,学校的一切机构、一切活动的评判标准都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学术的发展为标准。 只有坚持了学术自由,我国的大学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发展。现代大学的起点是柏林大学,而柏林大学之所以成为现代大学的起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提倡了“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管理理念,并且一直被西方的大学当作一个大学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我国的大学如果想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坚持“学术自由”,给大学以应有的发展空间,不能管得过死,管得过牢。应该把传统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由管理变为监督,允许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自由。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9

政府在这过去的六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政府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不断的加强政府管理工作, 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文明治理。

一、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又进入了另一个重要的时期。历经了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 1982年的改革

当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干部队伍严重老化, 领导职务终身制, 党政部门机构庞大臃肿, 人浮于事。这次改革, 将国务院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精简人员成效主要表现在:建立干部正常的离退休制度, 把打破领导职务的终身制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用干部四化标准, 改造党政干部队伍;对地方政府实行市管县的新的管理模式。

(二) 1988年的改革

当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 高度集中、政企不分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冲突。为了简政放权, 政企分开, 国务院机构由72个精简为66个, 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一个新的改革目标。

(三) 1993年的改革

这次改革是在中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展开的, 所以就要对过去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构建起来的政府进行大调整和改革,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刚刚确立, 因此改革本身会有一定的缺陷。但从1994年起我国推行的五大改革, 即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计划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以及流通体制改革, 无疑为建立市场降级体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可以看做是这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延续。

(四) 1998年的改革

这次改革是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职能转变迟缓、机构臃肿、政府的管理运作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最大成果是将国务院的40个组成部委撤销、整合成29个。把直接管理工业的多数部门都撤销了。与此同时, 还对各级政府的公务员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

(五) 2003年的改革

鉴于1998年行政改革的力度较大,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改革还在进行中, 所以, 2003年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我国政府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微调, 撤消了一些部门如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门等。组建了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等, 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变化。

(六) 2008年改革

是十七大明确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 用大部制的改革思路整合政府的背景下进行的。其重点是通过新的改革措施能够通过转变职能, 理顺关系, 优化结构, 提高效能, 形成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 分工合理、提高行政管理的监督职能。其改革的策略是:先进行国务院的改革, 然后在全国地方政府全面展开。

二、行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尽管过去五年我们一直在不断改革, 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 政府管理中更深层次的关系还没有缓解, 探究其原因, 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探讨:

(一) 改革目标有明显的低效率重复问题

虽然在过去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就, 我国政府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但是, 我们在改革中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改革目标有明显的低效率重复问题。虽然我们的每次改革都有政企分开、转变职能、裁减人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裁减机构、但是, 每次改革都不完善彻底, 进而使每次改革都陷入了改革目标低效率重复的困境。

(二) 行政体制改革孤军进取

1987年以后中国不但要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使国有企业进军市场, 又要推进政府改革, 同时还要把事业单位改革也纳入其中, 这等于是三驾马车都要并进齐驱, 那么就需要一个安定的领域。因此, 自1987年以后我们着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党政机构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并进措施, 个别地方出现了虚假的数字游戏。行政机构编制不够就抢事业编制, 否则就把整个行政部门转成事业单位, 每次的改革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财政的负担。

(三) 用单一的行政思维推进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并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发展过程, 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战略, 并且是一项融合了政治性和政策性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 立足于我国的根本国情, 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出发, 锐意进取, 不断发展;做到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

三、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推进

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发展, 政府的转型是必然的结果, 要实现这种历史性的跨越, 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改革,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战略性的突破, 一是要从整体上有新的战略, 二是要深化政府改革的政策选择。

(一) 我国政府的自身改革需要不断推进

1. 政府要特别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

要对中国政府未来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发展达成目标共识, 要加强政府改革、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以及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理模式等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2. 真正树立法制在政府改革中的权威。

法制的跟进对中国的政府改革, 政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是起到绝对的推进作用的。

3. 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改革, 要求一定要公平、公正与正义一起推进。

4. 管理官员要有严厉的措施方法, 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 形成一定的制度化。

(二) 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政策调整

1. 要按照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转向市场主导型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 调整政府的组织结构, 确定政府的基本功能。

2. 适应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 加快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步伐。

加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这是未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3. 我们要紧紧抓住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投资体制改革这两个关键。

4. 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理顺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

5. 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改革, 重新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正确认识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

妥善解决新老制度的衔接和待遇的平稳过渡, 绝对不能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6. 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加强行政问

责的理论研究, 借鉴国外行政问责的良好做法, 构建行政问责的配套制度, 建立健全政府的责任体系和问责体系。

(三)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

1. 抓住学习之根, 增强只是引力。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提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 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形势逼人, 不学则退, 干部要学会在学习中对遇到的问题多加探索, 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有了知识的引领, 再多的问题也会破茧化蝶。

2. 牢记静夜之魂,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加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重要的问题就是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 要提升自己的责任感。这是执行力实施落脚的根基;这样的执行力实施起来才更有生命力。

3. 大兴务实之风, 培养干部的实干能力。

不断务实, 实事求是, 不断探索, 勇于实践, 把它当成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态度、方法、作风和成效的标杆。

4. 常亮自律之剑, 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加强执行力, 关键问题是领导干部要有人格魅力。我们的领导干部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社会主义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实施者, 在职责的履行过程中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因为他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不断提高政府执行能力。责任在领导, 但是重点在落实。

四、结论

目前, 我国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我们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的战略思想为主导, 朝着新的目标全面迈进。到2010年, 要不断的优化结构、增强效益、降低消耗, 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 要建立起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实现经济更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更加殷实。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前进的路途崎岖难行, 要坚毅不拔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的预期目标, 直接目的要靠不断的深化改革。而加大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是中华民族未来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 也是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发展之路。

摘要: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这些问题都与行政不完善与不合理的体制有关,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也与行政管理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息息相关, 权力行使的非理性, 权利滥用, 权钱交易, 这都与政府管理不完善和干部执行力有待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 加大力度实施行政改革, 提高政府管理, 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已经成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就此, 本文探讨了行政改革的经验总结, 并提出了对政府管理和干部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行政,改革,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2]金太军, 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社会科学战线, 2010.4.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10

一、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因

改革开放前, 我国的经济是在政府的行政计划指导下进行的, 而公共管理也是与行政手段挂钩的,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的显著特征是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府包办一切, 从而导致了臃肿的行政机构, 过高的行政成本。在改革开放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中, 公共管理体制一直没有单独独立出来, 只是行政体制的一部分。而要适应中国社会快速的现代化发展, 就必须进行更广阔的行政体制改革, 或者说更大范围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下面分析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需求。

1、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经济越发展, 就越能暴露出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改革需求。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经济的开放,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无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政治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 中国就政治层面的改革进行了六次, 逐步经历了由计划管理到行政审批, 再到服务型政府的过程。

我国在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遵循的是“摸着石子过河”的原则, 从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我国正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深化改革, 可以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利润;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 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的发展速度, 这个发展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更高效地运作予以配合。而公共管理部门的高效运作需要将很多可以由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项目从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 转交给更具有效率的企业来运作, 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任务下达、日常检查和项目考核等工作。这些公共事务执行的过程可以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反馈, 以使公共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更加高效。

2、新兴社会阶层的兴起与参政需求的提高。传统的社会阶层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阶层,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产生了更多的不同的社会力量。在政治层面的选举法, 可以让各个社会力量的公共意见表达和公共利益谋求渠道化和程序化。而多数人参政需求的初衷, 则是为了改善他们生活的周边环境, 使生活更加美好。现在许多城市的宣传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就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呼声的一个积极的响应。例如, 王敏在《公共事务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开放的思考》中提出, 政府要与非营利性组织一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模式。

为了回应更多新兴的社会阶层的参政热情, 我们可以在保持核心政治制度稳定基础上, 对行政体制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 以整合社会分散的力量, 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贡献。而可以借助公共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渠道, 来囊括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两大项目, 调动人民参加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改善人民生活的环境,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节约政府的行政成本。例如, 汪玉凯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中提出, 扩大非营利性组织的影响, 减少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干预。

3、技术变革与公共管理的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为公共管理的高效率和民主化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 也形成了比较大的环境压力。信息化是政府制度变革的有力武器, 同时,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的前期普及, 对政府的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简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水平的“线损”来看, 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和构建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互联网发展为例,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便捷工具, 也增加了人们对政府政务公开、公共信息了解的需求。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足不出户看世界了, 更要追求随时随地地了解公共知识和公共服务, 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便捷。而服务型的政府, 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工具来实时的了解民情民意, 了解社会需求, 提供更加适合老百姓的服务产品。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所包含的内容

1、政府职能主导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 政府的主要职能有:计划、组织、协调、监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计划职能, 主要是对经济目标的规划、社会目标的制定, 经济政策的决议等。是各项宏观工作的前提条件。组织职能主要是对自身组织和人员的组织和调动, 对各种物力、财力的控制, 有效实现整体计划的达成。协调功能是对各部门和人员的协调, 解决内部工作矛盾, 保证各机构的正常运行。监控功能包括法律的实施和各种管理过程的监督。各个职能的有效达成, 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其显著的特征是各个部门组成的庞大的国家机构。传统的政府职能侧重于计划和管理, 公共事务的服务也是在管理的基础之上实行的, 无法实现公益服务的效率最大化。

2、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都是公共事业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供应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等;还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供应的石油、金融、保险、电力等百姓必须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必需品。这些部门的特点是:外在性、公益性、必须行、共享性、无形性。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需求越来越多, 社会人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来换取社会的回报, 因此仅仅由政府来承担高成本的公益事业或由企业来承担低收入的服务都是不合理的, 更需要政府引导下的公共事业社会化, 通过各种途径吸引社会资源的进入, 减低社会成本, 提高社会产出, 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三、构建以公共管理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政府

1、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服务型政府, 是在现代行政体制改革下,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服务型政府也就是服务社会的政府, 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 就是为社会服务, 用行政学语言表述, 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 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 并通过法定程序, 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以公正执法为标志, 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显著特征。

2、服务型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体现。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核心是在公共财政和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导向上, 要真正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 关心弱势群体。把钱投到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命脉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这些决定着人心向背, 决定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要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建立服务型政府, 就是要把这些民生和社会必须产品方面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方向。例如, 寇凤超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策略》中, 提出,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任务, 是履行政府职能, 减少行政层级, 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职责的基本领域, 是在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 满足通过市场机制满足不了或满足不好的社会公共需要, 包括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平等竞争的条件, 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 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也是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腾飞的必要条件。

3、大部门下的服务型政府。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 从原则设想到具体实现迈出了关键性一步。2008年国务院部门简化为27个, 大刀阔斧地对职能部门之间的重复职能进行合并重组, 放宽管理范围, 提高协调能力。

合并政府职能相近的部门, 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是建立高效型政府的必然步骤。韦子平在《新时期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向及关系梳理》中提到, 要深化公共管理体制, 必须深化政府职能和部门。

地方政府的大部门改革, 则直接涉及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郑州市大部门制度改革为例, 2009年开始的郑州市大部门改革, 撤销合并机构10个, 新组建部门8个, 更名6个, 调整后市政府工作部门41个。新闻出版执法、文管执法、扫黄打非执法等过去多个部门职能重复交叉的问题, 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被消除, 如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和市新闻出版局, 统一整合成立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现在流行的各个地方政府的办事服务大厅, 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是我国政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高效办公模式的典型案例, 也是政治服务经济的显著表现。

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是政府观念的转变, 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是适应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下的国际接轨。

大部门制度改革, 正是从制度上给服务型政府一个有力的支持。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例如, 华建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托, 深化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 就是与中国的时代发展同步。

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下的和谐型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构建和谐型社会主义, 是当前政府和人民所共同期待的事情。

(一)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应关注的问题

1、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必须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和社会的重要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管理部门的根本宗旨。在公共管理服务领域, 引进的非营利性组织以及营利性企业都必须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的理念, 其次才是成本和利润。

3、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并兼顾效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我国的公共管理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受益的公共管理, 这是构建“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公共服务企业必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坚持社会公平, 以提供有责任感的公共产品。例如, 范文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价值选择》中提出, 要建立公平性政府, 强调公平理念,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和公平是公共管理中必须平衡的两个工具。

(二) 推动民生工程, 优化公共管理体制,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是民生工程的安全网, 对推动民生建设, 缩小贫富差距, 优化公共管理体制, 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近年, 民生工程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城市低保水平提高、城市养老金的提高等, 都是中央对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而农村的“村村通公路”、饮用水工程等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民生工程, 更带动了相关经济产业。

相信随着公共管理服务的提高, 将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坚实的民众基础, 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 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创建和谐型社会, 全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摘要: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府体制改革, 政府的管理手段也由行政命令为主转变为以市场引导为主、以宏观调控为辅。在新世纪, 中国政府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与和谐型社会的目标, 着力发展中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和谐型社会,体制改革,和平崛起

参考文献

[1]姜国俊.公共管理改革的中国经验:动力学分析[J].兰州学刊, 2006.11.

[2]王敏.公共事务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开放的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 2001.4.

[3]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报, 2009.2.

[4]寇凤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策略[J].湖南行政学院报 (双月刊) , 2009.4.

[5]韦子平.新时期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向及关系梳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09.7.

[6]华建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报, 2006.3.

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一般特点 篇11

(一)以不干预竞争为原则确定资助形式

从研究开发活动到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短缺问题在中小企业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存在。财政资助的直接目标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政府运用哪种工具支持中小企业首先以不干预企业公平竞争为原则:政府不会用财政资金直接资助处于竞争阶段的项目或企业活动,直接资助一般只适用于竞争前项目;而对处于竞争阶段的项目或活动,政府则通过权益投资和提供信用担保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缓解市场失灵。

(二)针对企业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资助形式

如果以“研发活动到生产经营活动”的线性模式划分,政府财政资助的形式取决于企业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市场失灵原因、程度和资金需求规模:

研发资金不足时,政府便以直接资助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缺少成果转化资金和早期批生产资金时,政府通常通过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构,鼓励早期阶段的风险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缺少生产经营资金,政府投资建立风险基金来鼓励风险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通过提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帮助有资格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三)不同资助形式实现的政策目标不同

从各国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实践看,针对中小企业遇到的不同问题,各种资助形式实现政策目标不尽相同。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政府资金发挥的都是引导和杠杆作用。

直接资助旨在鼓励中小企业竞争前的研究开发活动,这种资助大多数是无偿的,但也有有偿资助,如加拿大的技术合作伙伴计划。

权益投资和对风险投资公司的信用担保,旨在促进风险资本对企业早期阶段(成果转化和早期批生产)的支持。在风险资本市场发育初期,政府也利用这种方式促进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

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为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而提供的贷款担保等。

(四)不同资助形式采取的组织形式不同

对竞争前活动的支持,政府可以采取政府部门直接操作资金的模式,也可以委托社会组织运作。

对中小企业在竞争阶段的商业活动的支持,政府一般不直接介入资金运作,而是委托私人部门以商业化模式运营。政府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其作用体现在作为资金所有者和监管者,制定资金运作的规则和政策。

政府企业管理体制特点 篇12

尽管美国国家档案工作属于分散式管理, 但联邦政府内部档案工作却实行集中式管理。作为联邦政府的一部分, 美军采用了集中式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而且集中程度更高。

1. 军队档案工作与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集中。

联邦政府所属各机构形成的档案, 不论来自国防部、司法部还是财政部, 不论属于军队档案还是非军队档案, 均由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统一管理。而美军负责档案工作的高级代表需从政府各部部长、参众两院图书委员会代表、国会图书馆馆长、国家档案馆馆长等成员中产生并组成档案委员会, 协助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署长领导和管理联邦政府的档案工作[1]366。

2. 文件管理职能与档案管理职能的集中。

由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履行联邦政府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双重职能;由国防部及各军种部所属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履行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双重职能。双重职能机构的职责通过法规形式确立, 确保了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的权威性、计划性、有效性、统一性和协作性。

3. 档案保管机构的集中。

所有美军生成的具有档案价值的永久性文件 (档案) 均保存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所属的国家档案馆及其12个地区分馆中, 与联邦政府其他机构形成的永久档案保存在一起。除了少量高度机密的军事情报文件需移交到指定的存贮地点以外, 其余所有美军文件均需移交和保存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所属的15个联邦文件中心或海外美军基地的临时性文件暂存中心。

4. 档案管理门类的集中。

与我军档案分为文书、科技、专门三大门类分别进行管理不同的是, 美军档案管理不分门类, 不设专业档案馆, 对所有专业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文件创建命名规则区分不同专业的档案, 如在美国陆军文件代码中, 数字“25”代表信息管理类文件, 数字“600”代表人事类文件[2]等。文件创建后再按照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制订的文件保管期限表进行统一鉴定, 以此判断文件保管类型和保管期限, 具体判断是保留型 (Keep) 文件还是移交型 (Transfer) 文件;是暂时性文件还是永久性文件;保存时间多长等等。

二、属地或区域管理

美军档案工作还按照属地或区域划分进行档案管理。在属地或就近地区开展档案的基础性工作和具体业务, 其目的是降低档案移交、保存和利用的成本, 提高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主要做法是:

1. 按区域设立联邦文件中心。

历史上, 美国联邦总务署曾把全国划分成十个档案工作区, 每区都建有一个或两个文件中心, 专为该区的联邦工作机构提供文件保存服务, 以减少跨区域保管和利用的成本。此举使得驻扎在本土的美军各部队可以按照区域划分就近移交和保存不经常使用的文件, 减少保管场地的占用、保管费用的支出和保管人员的压力。这些文件中心多数又与国家档案馆的分馆建在一起, 便于统一管理和业务交流, 并就近利用国家档案馆分馆的资源, 把需永久保存的档案直接移交和保存到其专业库房中。

2. 在美军海外基地设立文件暂存中心。

由于美军执行全球性战略任务, 其海外基地遍布世界各地, 多数都远离美国本土, 且驻扎在基地内的美军各部队调动频繁, 建制错综复杂, 带来了文件如何保管和存贮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美军采取的有效办法是:在有条件的海外基地, 按照建设联邦文件中心的相关标准, 设立临时性文件暂存中心, 负责收集和管理基地内或邻近区域内所有美军部队的文件, 进行统一保管, 并在保管一定期限 (一般为7年) 后移交给国内的联邦文件中心。

三、文档一体管理

早在1940年, 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就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的理论与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 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实现文档一体管理和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有力地指导了美军档案工作文档一体管理的实践。美军文档一体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文档一体的领导机构。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NARA) 不仅是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领导机构, 还负有为各联邦机构制订文书工作计划与标准, 并督促各机构组织实施的职责。这一职责通过《联邦文件管理法》等法规予以确认。国防部及各军种部所属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承担着各自管辖范围内文书与档案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职责, 也以颁布相关条令条例的方式予以确认。

2. 文档一体的标准规范。

文档一体化的关键在于要从档案的前端———文件产生开始就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 以保证整个文件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涉及文档一体管理的标准规范非常多, 比如文件的创建、收集、鉴定、移交、保管、利用、处置等标准, 其中美国国防部颁布的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DOD5015.2-STD标准《电子文件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标准》最具代表性。该标准由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牵头开发设计, 对美军电子文件从创建到进馆的整个过程作了详尽的规定。

3. 文档一体的操作流程。

为实现文档一体管理的目的, 美军对文档一体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如规定了在形成机关创建文件时, 必须按照档案部门设计的文件分类编码表进行文件的命名, 并建立起相应的《文件调查统计表》 (SF3119) , 以记录文件承办和流转过程中的各种重要信息, 使文件在办结以后能够被准确判断出所蕴含的价值。此外, 还规定了负责文书工作的行动军官 (Action Office) 必须在每年年末制作本单位的公文目录表 (ORL) , 详细列出本单位一年中所有承办和处理的公文, 并将该表保存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对于电子文件, 规定了必须在创建后立即发送到档案管理系统 (如陆军电子档案馆AEA等) 中贮存。

四、融入信息资源管理

产生于美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认为, 档案属于信息资源, 档案可采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可以辅助档案开展业务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扩大档案的服务和利用等。基于这一理论, 美军档案工作正逐渐融入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

1.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逐渐融入首席信息官管理体系。

自美军设立首席信息官职位以来, 档案工作便纳入首席信息官管理工作范畴, 早期的首席信息官对档案工作只是指导、监督, 不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 没有行政管辖权。但随着美军对首席信息官制度的逐步重视, 经历了多次机构调整改革后, 现今一些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也逐渐融入首席信息官行政管理体系, 如空军首席信息官办公室档案处 (SAF/XCPPA) 就隶属于该首席信息官办公室 (SAF/XC) 。这样便于推进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档案工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2. 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逐渐融入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美军开发了多个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辅助档案管理工作, 如陆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ARIMS) 、空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AFRIMS) 等。这些系统功能强大, 操作便捷, 基于Web设计开发, 在档案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陆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ARIMS) 为例, 该系统建立了鉴定、保管、处置和销毁不同载体 (纸质、缩微、电子等) 的陆军档案文件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同时还负责捕获和保管超过6年的长期电子文件。这种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美军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和畅通。

摘要:本文对美军档案工作的表现形式、档案管理的主要做法、文档一体管理以及如何融入信息资源管理作了探究, 以揭示该体制中蕴含的一些特点与规律。

关键词:美军档案,档案管理,文档一体,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剑梅、陈琼.比较档案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事业单位政治思想下一篇:引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