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2024-10-04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共12篇)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1

0 引言

在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过程中, 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就企业在推进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使此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1 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 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能源。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

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其重点就是从生产的源头包括原材料、能源以至涉及到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主体是企业, 清洁生产的企业职能是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所能达到的既定目标。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 企业可以达到制定的目标, 取得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节能、减排”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从长远的发展考虑, 不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实施清洁生产, 就意味着被淘汰, 没有效益可言。一些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 基本上处于资金的原始积累阶段, 单位产品收益少, 排污高。在新的技术逐渐成熟的前提下, 这些企业的发展不应再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而是应该及时地扭转企业现状, 采用新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争取在相同的投资条件下, 做到“减污、增效”。这样才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企业与政府在推进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 接触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初始阶段

企业作为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主体, 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对于清洁生产审计的知识匮乏, 对《清洁生产促进法》了解不多, 认识不到位。不清楚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 应该如何去做。不知道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做好了将会产生一定的成果。

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分为自愿性清洁生产审计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计。属于重点企业的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计。一般, 重点企业认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计属于一种被惩罚的行为, 工作开展起来比较被动。片面认为只要从末端治理上解决污染排放问题, 达标排放就可以, 不需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工作。

另外, 部分企业对用于清洁生产审计的费用提出有困难, 认为清洁生产审计不会带来经济效益, 是只投入无效益的工作。

再有, 企业认为清洁生产审计投入人力和时间太多, 比较复杂, 因而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2.2 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企业初步了解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之后, 与提供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服务的中介机构一起开展此项工作。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 在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涉及牵扯到原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和员工等方面。因而, 需要多方面人员的配合。在实施的过程中, 可能会因没有及时协调好相关部门人员, 而使信息或材料没法进行准时、正确的获取, 阻碍工作的开展进度。

在整个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企业有配合中介机构做好工作的责任, 但也有相关的权益, 有的企业未能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中介机构, 不具备企业所需的行业专家, 在针对行业提方案方面有所欠缺。企业自身也未能提出要求为自己企业聘请一定的行业专家对企业进行指导。再有, 部分企业对于清洁生产审计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方案落实不够积极, 未能按照原定时间进行实施。实质性工作开展不到位, 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果。

2.3 政府职能部门与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之间存在矛盾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讲, 政府职能部门是比较强势的一方, 它注重的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往往给企业下达指令性清洁生产任务, 易存在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增多和工作效果的失真, 增加二者之间的不和谐因素, 使企业丧失清洁生产的信心。作为弱势的一方, 由于企业领导层对清洁生产审计认识不足, 仅仅把清洁生产作为应付检查的任务, 完全是迫于管理部门的压力才搞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大气候培育了一批以清洁生产审计为主要业务的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作为清洁生产审计方法学的专业机构, 它与政府职能部门是共生关系。政府是清洁生产的鼓励方, 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是清洁生产审计的具体实施机构, 任何一方的工作都无法脱离其他一方的支持。但正是这种共生关系, 在实际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中被企业误会, 企业有所顾忌, 担心清洁生产中存在更多的政府行为, 降低了积极性, 严重阻碍了清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企业与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职责不清

在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中, 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 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是清洁生产方法学指导机构, 不存在利益关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把清洁生产的主体作用推诿到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身上, 认为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收了钱就要全权负责, 以后的工作与企业无关, 企业只要最后的报告就行了。有些企业即使意识到了自身的主体作用, 但由于时间紧、生产任务重等多种原因, 最终还是把主体工作推给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使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本来作为科技服务, 方法指导的工作性质发生改变, 其结果当然是导致清洁生产工作举步维艰, 甚至无法继续进行。

2.5 持续清洁生产工作不到位

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过程中, 有的方案在第一轮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完成之后并未完全实施。这部分工作需要在持续性清洁生产审计过程中继续落实并实施, 部分企业在清洁生产审计工作验收之后, 后续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做得不到位。

3 企业与政府推进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企业自身应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 通过了解已经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企业, 获取相关的信息, 明确开展此项工作可取得的效益及重要性。同时, 通过网站、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途径及时全面地了解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各种知识, 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要制定鼓励清洁生产的经济政策, 运用经济手段来引导清洁生产的发展。比如税务部门可以对获得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的给予税收优惠, 未达到清洁生产指标或要求的企业应加倍征收环境税或资源税, 以促使这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另外, 对实现清洁生产的企业、在原料, 能源等价格上给予优惠, 或对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定出指标、超过该指标的部分, 其价格大幅提高, 以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和紧迫性。环保部门对实现清洁生产的企业减征或免征排污费, 企业的排污费可以用于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投入, 以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运用经济调控的手段,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经济政策体系, 完善清洁生产的技术服务规范和技术服务体系, 为企业自觉自愿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另外, 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审计工作, 在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与中介机构配合, 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 同时合理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以取得良好的成果。

总之, 企业针对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会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获得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清洁生产审计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企业与政府要针对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可达到预期工作目标, 从而获得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政府,清洁生产审计

参考文献

[1]段宁, 陈文明.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2

【摘要】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中,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在此基础上,各种类型的网站被不断建立,为人们管理、应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诸多方便,然而强化网站安全也成为人们在网络时代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介绍了存在于当前政府网站安全防御措施中的不足,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网站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政府网站 安全防御 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病毒的类型越来越多,对各个网站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政府网站是政府为群众服务的窗口,是政府信息发布的平台,是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交流对话的重要渠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其安全维护工作更为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政府网站的安全防御系统,保障政府网站安全、高效运行。

一、当前政府网站安全防御措施的不足

就我国政府网站目前的安全建设情况来看,安全防御措施中尚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具体分析:(1)对政府网站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只注重建设健全网站的应用功能,忽视了政府网站安全方面的建设工作,日常维护力度不够,进而导致政府网站的安全性能较差。(2)在网站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中,大多是利用网站应用中自带的安全扫描工具对网站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扫描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安全管理。这种方式虽然能检查出网站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然而无法对其展开实时监护,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滞后性。(3)对政府网站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由于其数量较多、类型复杂,所以很难对网站进行全面、系统地监管,并且当前管理模式落后、被动,对政府网站的安全性建设极为不利。

二、强化政府网站安全的对策

(1)建立安全监管模式。目前,政府网站的维护者、管理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网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漏洞或者网站被恶意攻击者挂马等问题,因此,应在基本维护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网站维护人员的监管要求,在网站安全防御体系中加入检测性能以及相关管理机制,以改变传统的静态检测办法,形成动态检测办法,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管模式。利用这种安全监管模式,可以对政府网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问题便会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此外,该模式还可以远程监控、检查各级政府网站,发现安全隐患后立即发出警报。(2)采取风险防护办法。建立了高效的监管模式并不能充分保障政府网站的安全性,全方位的安全监管只是加强政府网站安全防御的基础性环节。建立完善的监管模式后,应针对存在于政府网站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办法。目前我国政府网站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对网站应用的恶意攻击,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跨站脚本、SQL注入。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检测、验证各个客户端在网站应用程序中的请求,主动诊断网站挂马,实时监测网页篡改,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应对SQL、跨站及其变形攻击。(3)提高应急恢复能力。为实现对政府网站进行安全防御,加强其对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应急恢复的能力。我国的政府网站中经常会出现门户网站被篡改的现象,对政府形象甚至国家形象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且恶意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政府网站发布一些不良信息。所以,当政府网站被恶意篡改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恢复,降低危害程度。目前,实时监护、自动恢复等技术在我国网站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对网站遭到破坏之后迅速自动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4)检查网站日常运行。为提高政府网站的安全防御能力,还应对网站的日常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可以应用网站中的自动检测工具对网站的安全性进行检测、评估,并针对网络病毒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扫描工具、插件进行更新,以确认系统可能存在的未知安全漏洞。同时,还要检查网站中的相关配置,确保各项配置都处于正常状态。此外,应充分应用网站的应用程序,定期对网站进行现场检查或者远程调查,及时修正错误参数。

三、总结

政府网站是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公众获知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强化政府网站安全意义重大。加强对政府网站的安全保护工作应以预防安全事故为主,加强对网站安全措施的监管力度,周期性地更新防篡改软件,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积极进行风险防护,并建立健全异地备份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袁中,姜辉.加强政府网站安全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信息安全,2012(2)

[2] 周承兵,张伟,夏国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整改建设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2(1)

[3] 赖建华,林宁思,赵涛.政府网站群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研究[J].海峡科学,2013(10)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乡镇企业;群体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38-02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改革开放30 年以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风暴般席卷全球,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一部分,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负面影响逐渐从经济面扩展到社会面。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占我国整个出口额的30%以上,金融危机对乡镇企业造成的影响同样非常深刻,一方面影响了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乡镇企业中产生的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1 金融危机影响下乡镇企业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1.1 金融危机影响下乡镇企业的现状

(1)外向型企业发展困难,受世界市场变化影响深刻

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美欧等国际市场迅速萎缩,外向型乡镇企业步履维艰,很多甚至关停、破产,造成大量人员失业。

(2)产业结构单一,重复建设严重

许多乡镇企业忽视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数量,布局不合理,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现象日益突出。

(3)技术水平低,劳动力素质差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基础较差,缺乏技术创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干部职工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民,文化低,劳动力素质差。

(4)资金流动差、融资难

在外销、内销都没有途径的双重夹击下,资金流动差;乡镇企业自身经营风险大、信用程度低、融资成本高,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乡镇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5)经营机制不够完善。

在体制上,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乡镇政府行政干预过多,使这些企业的领导干部市场意识、管理意识淡化,过分依赖政府。

(6)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粗放,不重视员工激励和培训。

(7) 产品市场不稳定。

由于经济技术实力的限制 ,市场份额极不稳定 ,产品品种结构需要经常调整和改变。

(8)企业层次低,产业升级激战缓慢

乡镇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很多企业管理落后,企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

1.2 乡镇企业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多发性

部分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因裁员下岗、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大幅上升之势,规模逐渐扩大。

(2)组织性

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酝酿过程,有别于以往松散的、自发的群体性行为,通常有组织者和骨干形成核心。

(3)利益性

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涉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大多数有一定的理由,即有其合理的部分。

(4)是违法性。当前群体性事件激烈程度加剧,恶性事件上升,多数伴随着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5)非政治性

尽管有些群体性事件表现激烈,但当事人的请求大多是与自身物质、经济利益有关,他们并不具有反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目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6)难处理性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大多由于矛盾没有得到化解而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处理解决难度较大。

(7)反复性。

从群体自身来看,以聚众闹事的方法来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与落实,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部分群众“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从而造成群众长期缠诉闹事,处置难度加大。

(8)联动性。

部分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有暗中串联、横向联合和相互呼应的趋向。一个企业发生罢工事件,相关企业往往呼应,由此引起连锁反应。

2 乡镇企业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2.1 减员增效与劳资纠纷

金融危机使得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停业、半停业的状态中。部分企业减少劳动力、减少报酬以降低开支,甚至违反《劳动法》规定, 随意延长劳动时间; 随意开除职工; 压低工资, 巧立名目克扣、拖欠工资, 不发或少发加班费。这些潜在或显在的劳资矛盾一旦激化将不可避免地诱发群体性事件。[1]

2.2 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通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体制原因。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受国家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上还存在一些不健全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渠道不畅,不同社会群体表达自身利益的声音强弱不一,表达的机会不同,表达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不一。特别是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处处受损时,又缺少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于是群体事件频频发生。

2.3 利益格局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积累

诱发企业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利益驅动。企业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经营管理等等方面所采取的举措,总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使特定范围内的职工权益受到损害。这些职工感到利益受损,其呼声在正常渠道内得不到回应,于是矛盾升级,转化为群体性事件。[2]

2.4 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公

公平有序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损坏了社会公正原则,引起社会摩擦,导致矛盾增多。企业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的扩大,使职工感到相对贫困化。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或忽视时,他们产生相对剥夺感,不满和对抗情绪往往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3]

3 乡镇企业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对策

3.1 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正确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搞好社会保障工作,确保一般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其次,要尽可能及时有效和稳妥有序地着力解决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大学生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缓解特殊群体的就业压力问题,尽可能地避免在经济

3.2 调利益关系

协调利益关系是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关键措施。当前我国出现的许多矛盾是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 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这些矛盾。因此, 既要推进改革, 又要审慎地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力, 正确处理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部分人利益的关系,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

3.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有效办法。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特别是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关系,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时应实事求是地同群众讲清道理,说明难处。[4]

3.4 坚持依法办事

法治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坚决克服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现象。要加强和完善人民调解工作,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在拆迁、企业改制等领域,价格评估是最重要的环节。培育真正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以其独立性、权威性服务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事项,这是化解矛盾、体现民主、取信于民的有效途径之一。

3.5 建立防和处理劳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社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意见、诉求,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次,要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5]

3.6 加强预警,及时发现不安定因素

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情况预警机制, 畅通信息渠道。始终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和慎用武器警械等原则,始终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

3.7 加强正确舆论导向作用

尽管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利益关心的重点不同、认识问题的水平也不同, 但是, 关乎众多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往往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因此, 各级政府应该在关心人民利益的同时加强正确舆论导向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防止一些负面信息和引导起作用, 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8 加强宣传,严格执法

对于少数不法分子利用法不责众的观点无理取闹的,司法部门应在仔细工作,耐心教育的前提下,对于首要分子要及时依法予以打击,向群众表明态度,防止其他群众效仿,从而形成惯例。

げ慰嘉南:

[1] 郭渐强、黄敏.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防治[N].求实,2009,09.

[2] 黄陆军.经济利益下的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N].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3] 于德宝.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N].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06.

[4] 马宏华、肖继红.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及对策[N].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对策,政府

一、湖北、河北两省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笔者于2012年6月至7月, 对湖北120个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涉及到的地区有湖北武穴市、湖北襄阳市、湖北兴山县、湖北当阳县、湖北大悟县、湖北汉川县。除此之外, 还对河北唐山市茅台经济开发区的49个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形式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本次调查以湖北为主, 外省为辅进行参考和比较, 找出中小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1、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1) 企业注册资本、成立时间及客户组成特点。120家湖北中小企业, 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的有80家, 占样本总数的66.67%;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的企业有98家, 占样本总数的81.67%, 其中10年以上的有48家, 占样本总数的40.00%;企业的长期客户在70%以上和30%~50%的比例是最高的, 都占样本总数的27.50%。49家河北中小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61.22%;成立时间超过5年的占样本总数的83.67%;长期客户在50%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81.63%, 其中在70%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42.86%。 (如表1)

(2) 企业性质及主营业务。湖北中小企业的性质以私营为主, 120家企业中有80家是私营及控股企业, 占样本总数的66.67%, 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1.67%、8.33%;而河北也是以私营为主, 49家企业中有34家私营及控股企业, 占样本总数的69.39%, 其次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占样本总数的28.58%。

湖北企业的主营业务以制造业为主, 120家企业中, 主营制造业的有54家, 占样本总数的45.00%, 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租赁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1.67%、7.50%、7.50%、7.50%;河北主营业务也以制造业为主, 49家企业中有39家从事制造业, 占样本总数的79.59%, 其次是农林牧渔业, 占样本总数的8.16%。

(3) 企业年营业额、资产负债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湖北中小企业的营业额在500万以上的有61家, 占样本总数的50.83%, 资本负债率在50%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80.00%, 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39.62% (由于有14家企业在“资产负债率”一栏未填写, 计算负债率比重时将样本调整为106) 。49家河北中小企业的营业额在500万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83.67%, 负债率在50%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66.67% (由于有1家企业在“资产负债率”一栏未填写, 计算负债率比重时将样本调整为48) , 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上占样本总数的8.33% (由于有13家企业在“净资产收益率”一栏未填写, 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比重时将样本调整为36) 。 (如表2)

2、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状况

调查问卷中关于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 湖北反映最多的是:企业因规模不大, 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得不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成本增加, 资金周转困难, 技术资金少, 技术不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很难获取好的合同, 利润空间小, 发展缓慢;融资困难。河北省反映最多的是:缺少资金流;融资困难;缺少政府扶持。

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融资过程中得不到需求资金的主要原因, 湖北120家中小企业中有50家选择了缺乏金融机构支持, 所占比重最大, 占样本总数的27.02%, 其次是选择缺少信用担保机构, 企业信用等级不够的, 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0.54%、17.30%;河北49家中小企业选择最多的是贷款利率偏高, 占样本总数的38.81%, 其次是信息不畅、企业信用等级不够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8.36%、16.42%。

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得不到需求资金, 谁应该负主要责任, 通过调查得出结果, 湖北中小企业中选择金融机构的有62家, 占样本总数的45.93%, 其次是政府部门, 占样本总数的31.85%;河北中小企业选择最多的是金融机构和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最多, 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8.60%, 36.84%。

针对改善融资环境方面, 起决定性作用的在于政府和银行。 (如表3)

而对于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得矛盾, 中小企业对于发展哪种类型的担保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湖北中小企业有69家认为应该发展政府出资的非盈利担保公司, 占样本总数的56.10%, 31家选择行业担保公司;河北中小企业有38家认为应该发展政府出资的非盈利担保公司, 占样本总数的68.00%, 6家选择行业担保公司, 调查表明发展政府出资的非盈利担保公司和行业担保公司居前列, 尤其是政府出资的非盈利担保公司。 (如表4)

二、政府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

既然政府在改善融资困境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政府应该负绝对责任, 充分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文化职能,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1、经济职能

(1) 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政府部门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服务资源如贷款资源、有利的信息资源方面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 以实际情况为准, 不能有失偏颇。发挥其公共财政的作用, 公共支出在坚持经济效益、公平和稳定的前提下, 对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尤其是刚起步的中小企业要进行税收优惠和减免,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自身管理, 制定相关政策, 进行计划指导, 并且发挥社会力量担起提供公共服务的重任, 政府对于提供公共产品具有绝对的优势, 应积极为中小企业家提供有利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当自己无暇管理时, 可以适度放权给一些社会机构。像融资担保、信息咨询等混合产品的提供方法有:政府部门直接提供、私人部门提供、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交给市场提供, 政府部门需要清晰界定各自的权限和职责。

(3)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管理和监督, 保障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和公平的交易。加大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的监督力度,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使其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

2、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 调节社会分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 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和方式较之大企业要少之又少, 没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为它做后盾, 融资障碍重重, 政府应该保护这些弱势企业, 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 保障其正常的发展, 缩小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的差距。

(2) 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而这些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给企业提供充足和与时俱进的融资信息, 成为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之间的桥梁, 解除融资过程中的不利障碍, 为中小企业家们提供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方面的咨询;同时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局, 以政府为主导, 负责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制定和规划发展,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及部门职能提出相应的服务政策。

3、文化职能

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标准应该区别对待, 政府应该携手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建设, 培养中小企业的诚信意识, 加强其信用文化建设, 并制定合适的信用评级标准。解决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不够无法获得信用担保资格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张彦英、董登新:县域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与对策分析——基于湖北县域108家企业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0 (9) .

[4]宗元勇、武峰鹏、蔡辉:国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给我国的启示[J].现代金融, 2010 (8) .

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调研对策 篇5

讨县区级政府按照依法行政的内涵,坚持依法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道路。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保证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为了保证政府决策不失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建立依法、科学、民主的机制。所谓“依法”,就是在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统一实施的前提下,创新制定行政管理措施,使行政措施和其他重大决策,更符合本地实际。所谓“科学”,制定的行政措施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所谓“民主”,就是要全面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使决策充分体现民意。作为县级政府重要决策内容的行政措施,近几年来,在制定过程中,锡山区政府形成了保证“立法”质量的有效机制。

一是制定“立法”计划。对每年的制定行政措施等规范性文件时,要求有关部门在上年第四季度将下年“立法项目”报法制机构,经筛选、征求意见,然后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后实施,保证“立法”的计划性。

二是征求意见。对区政府部门起草的,有政府发布的行政措施草案交区法制机构后,以信函形式征求区有关部门、乡镇政府意见,法制机构收集反馈意见后进行修改。

三是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对涉及民生大事的项目,如征地补偿、环境保护、安置房建设、社区管理、生活垃圾费收取等,通过座谈会或听证会的形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民代表,以及管理相对人的意见。

四是疑难问题及时咨询专门人才。对涉法的行政措施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在信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可能影响政府决策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咨询会,认真听取由大学教授、法官、律师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区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意见。

五是所有涉法的行政措施都有法制机构审核。报送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所有涉法行政措施草案,都由法制机构进行依法审核,未经审核,不得送审。区政府对于区域规划、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等,都要经过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重大项目投资不失误。由于政府在决策中遵循“依法、科学、民主”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保证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与适当性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要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明确行政执法的程序和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如锡山早在1997 年就开始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随着区域调整、法律修订、职能转换等情形变化,区各部门先后三次修订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重新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职责,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完善评议考核标准和方法等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从原来的行政执法全面检查,到对行政处罚案卷、行政许可案卷为重点的评查。通过执法案卷的评查,全区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文书、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对评查情况,主要是发现的问题,函告有关执法部门,并监督其整改。

第二,创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方式。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外,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每一个行政机关的执法状况。年终时,对认真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成绩显著的部门,给予加分奖励和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嘉奖,对在行政执法中发生问题或后进的单位,给予扣分和通报批评。

第三,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制定责任标准,建立对执法中错案和执法过错的集体责任、领导责任、执法者的责任和连带责任的追究体系。通过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使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有效加强了领导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让人民群众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开展外部评议。为了客观了解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状况,做到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结合起来。每年年底,该区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一千多人对各行政执法机关,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包括得分和意见及时反馈行政执法机关。同时评议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2.聘任特邀监督员和窗口企业。锡山区聘

任了12 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设立了15 个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流通企业、生产性企业等)为行政执法监督的窗口的企业。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监督窗口企业对行政机关在日常执法活动中的问题和意见,随时反馈给法制机构,法制机构对此进行调查处理,同时,法制机构不定期走访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窗口

企业,区政府还每年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对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活动的意见。

3.建立投诉制度。区政府设立行政执法投诉中心,公布投诉电话和网址,接受群众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投诉。通过外部行政执法监督,纠正了行政机关大量的违法执法、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行为,促进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政府通过近十年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依法行政,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想观念上看,有些基层领导的“法治”观念没有一般公务人员强。虽然党和国家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由于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人治”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恪印。少数领导干部在法与权的冲突中,服从于短期的、自身的利益,向权倾斜;还有的人认为依法办事就是剥夺自己的权力,所以无视法制的存在。在实践中表现为:行政命令、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特别有少数人,遇事喜欢打“擦边球”,或者“遇到红灯绕道走”,所以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屡有违法行为出现。一般公务人员平时比较注重学习法律知识,经常参加培训班,开展案例分析会,由于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执法行为与责任结合起来,相对法律观念和法律业务知识要比有些领导强。但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与一般公务人员的差异,影响了部门依法行政的展开。

2.从依法管理上看,一般行政机关的重视程度没有重点执法部门高。政府行政机关都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绝大部分都有法律赋予某一方面的执法权限,尽管经过几次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依据的梳理,有些部门工作人员还不知道自己部门有“法”,有哪些法。行政执法权一般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但有些公务人员视为拘留、罚款才是执法行为,执法与己无关,所以在部门工作中不重视依法办事。由于工作不依法不规范,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商、税务、质检、交通等重点执法部门,把依法行政当作“生命线”,领导重视、执法水平普遍较高,由于行政执法在一个地区存在差异,带来不平衡性,使该地区政府形象在群众中受损。

3.从履行法定职责上看,行政不作为比行政乱作为更为普遍。由于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在不断强调依法行政,特别是由于《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对行政行为有了严格的实体和程序要求,对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带来很大压力,甚至有些人产生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想法,还有些人员误解为:市场经济是万能的,一切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由此产生该管的不管,该处罚的不处罚,放纵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违章建筑、非法占地、污染环境等事件屡屡发生。某镇违法建筑数千平方米,施工期跨3 年,有关部门就是视而不见,见而不闻,在强制拆除后,也没有一个部门主动承担“不作为”的责任,由此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从法律运用上看,保护行政机关自身利益的多,维护管理相对人权益的少。处罚的目的是教育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而个别行政机关为完成罚款指标或为自身权益多罚款或乱罚款,有的滥用自由裁量权,忽视了管理相对人违法的某些客观因素,对没有社会危害的“初犯”,或不处罚比处罚具有更好的社会效果的轻微违法事件,也重处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在执法者与管理者发生法律冲突时,特别是发生信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时,有些执法机关明显存在违法行为或执法“不适当”,但还是强词夺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辩解,而忽略了管理相对人的痛苦和伤害。一旦要“败诉”,又以满足对方经济利益,甚至不惜代价要求对方“撤诉”,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

为了改变以上状况,笔者建议

1.领导干部要确立“法治”意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广大公务人员,特别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观念要从“人治到法治”,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进一步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树立法律观、法治观,树立依法治理社会、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观念,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作,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必须依法行政,真正做到法大于权,法律支配权力。

2.要加强法制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通过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加以批评、抵制的情况多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也增多。所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提高法律水平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领导干部和所有行政机关的法制意识提高了,才能保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3.加强法制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有权力就必须有监督,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一些地方政府也创新开展监督工作,这些监督从不同的渠道保证了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正确实施,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有存在,人民群众满意度还不高。根据基层行政机关的特点,还要进一步争取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依法行政,树立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形象。

4.违法必纠,严肃政纪和法纪。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代表国家依法管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其职务行为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实现。由于行政权的特点和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甚至个别人在执法中搞“权钱交易”,接受商业贿赂等,严重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迁就。违法必究,这是法律本身的要求,也是遏制违法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责任追究,严肃法纪,在行政机关形成依法行政的氛围,从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落实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对策建议 篇6

政府绿色采购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须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完善绿色采购相关法律、制度及配套措施,如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或者出台专门的《政府绿色采购实施条例》,对绿色采购的主体、范围、责任、执行标准等进行细化和完善,为推行绿色采购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实践中,为了落实政府采购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一些地方性规定已经相继出台,如辽宁省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投标产品,按照相关规定对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的项目,可以对其投标价格给予5%~10%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对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项目,在满足基本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对技术和价格项目分别给予相应评标项目总分值4%~8%幅度不等的加分;对采用性价比评分法评标的项目,在技术评标项目中给予相应评标项目总分值4%~8%幅度不等的加分,在价格评标项中给予投标价格4%~8%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我国完善的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体系。

同时,建立统一的绿色采购标准。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联合各机构,发动各行业,充分整合现有的认证资源,通过科学的认可办法,选择采购所涉及的优先领域,分行业、分产品制定统一的绿色采购标准和清单。政府绿色采购实践落实

首先,对政府采购相关人员,如公共机构、集中采购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等实施培训,同时在目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加大绿色采购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采购绿色产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促使绿色采购成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

各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在具体采购活动中,应不打折扣地实行绿色采购这一政策功能,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导向作用,激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达到政府采购所要求的节能环保要求。

其次,相关专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其对政府绿色采购的推动作用。如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实施的“绿色之星”产品综合技术评价,有助于各公共机构充分了解相关采购产品的环保节能的特性和技术指标,为政府绿色采购提供具体的采购依据。

再次,把政府绿色采购落实到采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编制采购目录以及采购限额标准的时候,就需充分考虑绿色采购的范围;并且要及时完善《节能产品清单目录》,有的企业就认为清单更新时间太长,企业研发出的最新节能产品不能及时登上目录,待一年之后清单目录更新时就不算新产品了。

同时,要强化绿色采购的预算编制,从源头上保障绿色采购的落实,在采购过程中,加强各预算单位绿色工作消费意识,加大绿色采购的执行力度。

此外,绿色采购的监督力度也要加大,要加强对绿色采购政策执行情況和绿色清单中所涉及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促进绿色采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7

现代意义上的环保生产, 应理解为清洁生产,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的综合表述, 对生产过程而言, 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的数量和毒性;清洁生产是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态度来实现。对于修船企业而言, 清洁生产即是指现代环保修船。

随着沙尘暴、酸雨、全球气温变暖、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 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在我国, 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 环境问题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修船业是高污染的行业, 只有转变发展方式、走环保修船的模式, 修船业才能更好地服务航运市场、服务经济建设。另一方面,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渐行渐远, 航运市场逐渐回暖, 修船业也相应升温, 这对我国修船业无疑是一个机遇, 然而,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国修船业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日韩等国在修船技术方面要优于我国, 而像越南等一些国家也在发展修船产业, 由于其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比我国更低廉, 我国修船业原有的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 所以我国的修船业要想迎头赶上, 必须加快培育一批环保型修船企业, 通过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修船品牌, 增强我国在环保修船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二、关于政府在构建现代环保修船产业中职能作用的对策建议

由传统的修船方式向现代环保修船模式转变, 固然离不开修船企业自身的努力, 但现代意义上的环保生产将涉及到业内环保生产氛围的形成、环保理念的建立、环保原材料的选取、环保工艺的应用、相关人才的培养、环保标准的认证等诸多工作, 这些工作单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完成的, 必须要由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 有许多修船企业考虑到眼前利益, 认为环保方面的前期投入会影响到其效益,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 对于此类情况, 也必须要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加以规范约束。

(一) 逐步完善环保立法、全方位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 但这些法律也存在较多问题, 如这些法律很少涉及社会成员监督环境污染行为的奖励机制。环保事业单靠政府部门有限的行政资源终究孤掌难鸣, 所以应对相关的法律加以修改完善, 将社会监督权限法制化。目前, 对于一些修船企业来讲, 要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进行修船作业成本会较高, 而以传统粗放式地生产, 虽然具有较大的负的外部性, 对环境污染较大, 但其自身却并未受到严厉的制裁。针对这一情况, 应积极鼓励社会成员对修船企业进行监督、举报等, 以便于实现污染管理方与被管理方之间的信息对称。另一个原因是法律本身有漏洞, 让一些企业钻了空子, 要解决这一因素带来的后果, 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 科学立法。目前, 我国的这些环境法规大多以末端控制和指令性控制为主, 如废弃物达标排放的标准和排污收费等。企业本身缺乏环保生产的内动力。因此, 在环境立法方面要充分体现市场手段、经济刺激和自愿性措施的作用, 鼓励企业做到清洁生产。

(二) 提高修船行业准入门槛、防止对资源的掠夺性竞争

随着国际修船市场重心向亚洲地区的转移, 我国修船市场空前繁荣, 于是很多民营资本, 尤其是东部沿海一带的民营资本纷纷进入修船行业, 这些民企一般规模较小, 分布也较分散, 其修船技术和设备也不成熟, 管理相对落后。很多工厂缺乏长远目光和社会责任感, 这类小型修船企业极有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投入, 故而其修船价格可能比一些大型修船企业给出的价格要低, 这样一来不利于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也就更谈不上向清洁生产转型。同时由于这些企业的零散分布, 相关部门对其监管也比较困难。因此,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提高修船行业的准入门槛, 加快对现有修船企业的兼并、重组, 使我国修船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有利于修船生产中绿色工艺的研发和应用, 推进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

(三) 成立修船环保工艺技术中心,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增强服务功能

传统的修船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 主要有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有毒气体、水污染等。同时, 传统的修船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 如各种边角料不能被正确再利用、一些换下来的零部件也不能物尽其用, 这些本该在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的材料、部件, 由于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不成熟, 只能被弃置。所以, 要实现由传统修船工艺向绿色修船转变, 必须要有先进技术作支撑,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绿色修船技术中心, 针对修船中主要的污染源和浪费物, 研发绿色修船材料、环保修船工艺,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技术中心应同时具有完整的信息服务功能, 建立专门的网站, 及时更新研究的各项环保无毒工艺, 收集国内外修船业中先进的环保、节能动态, 接受国内修船企业的咨询。该中心还应定期召开各大中型修船企业的技术部门之间的交流会, 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先进的环保、节能工艺。与此同时, 技术中心还应肩负先进绿色修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新的材料、技术、工艺等只有在全国同行业中大范围地被使用, 才有可能形成规模经济, 实现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共赢发展。

(四) 加强修船从业人员的环保教育、培养环保与修船复合型人才

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大修船企业的核心骨干人员进行环保生产专项培训, 强化“抓生产必须抓环保”的意识, 普及环境法规。同时, 可以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宣传作用, 向全社会普及环保法规、意识, 突出环境保护在构建集约型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开展国际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 组织国内修船企业的领导到国外一些环保工作开展较好的修船厂考察, 取长补短。当前, 我国修船行业不乏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 随着环保事业发展, 一些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节能环保专业, 然而, 既懂修船又懂节能环保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仍然比较匮乏。在环保修船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所以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形势迫切, 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对修船从业人员环保技术、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同时, 在与船舶技术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如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 应对船舶机械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专门开设环保教育课程, 从源头上培养修船清洁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五) 鼓励修船企业进行ISO14000环保标准认证, 打造中国修船绿色品牌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的框架是一个企业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方式。它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制定政策、企业被动执行的环保管理方式, 把环境与企业的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毋庸置疑, 修船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标准认证对于提升国内修船行业的资源利用、国内环境保护、增强国内修船市场在国际修船市场中的竞争力等方面将具有重大推进作用。政府可以对参与实施该认证的企业在认证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 为修船企业参与认证所需环保装置、技术工艺等的引进提供帮助, 以引导修船企业积极实施环保认证。同时, 有关部门可定期举行“绿色修船”展览会或组织修船企业参加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海事展, 及时组织各修船企业将环保认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加以展出, 首先, 可以在行业内形成比、学、赶、帮的优良氛围;其次, 此类展览的成功举办, 将有助于吸引整个社会对修船业的关注, 社会的关注会对修船企业形成一种鞭策, 在以后的生产中会更加注重环保;第三, 组织行业内环保走在前列的修船企业联合参加国际海事展上的绿色成果展出, 可以让国外客户更加了解我国修船业在清洁生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这一举措也会得到国际上一些环保机构和环保人士的认可和好评, 这些都有利于吸引国外船东, 推动我国修船业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修船企业向环保修船转型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觑, 作为市场个体的修船企业很可能受其短期资金、技术、设备、人才、领导人思维等各方面的瓶颈制约, 政府应该充分行使计划、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实现“以健全的环保法律规范修船, 以积极的环保政策鼓励修船, 以高尚的环保文化引领修船, 以先进的环保技术服务修船, 以优秀的环保人才支撑修船”。

摘要:传统的修船业是高污染行业, 政府参与在传统修船企业向环保生产转变中十分必要, 政府可以充分行使计划、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逐步完善环保立法、全方位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提高修船行业准入门槛、防止对资源的掠夺性竞争, 成立修船环保工艺技术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重点加强修船从业人员的环保教育、培养环保与培养修船复合型人才, 鼓励修船企业实行ISO14000环保标准认证, 打造我国环保型修船企业。

关键词:修船企业,环保,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鲁明中, 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170.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8

2012年7至8月,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法, 对湖北省26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51份, 其中涉及县域中小企业114家 (本次调查样本中小企业来自湖北省县、县级市的有:武穴市、汉川市、大悟县、当阳市、兴山县、蕲春县) 。另外, 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针对问卷没有反映或反映不够深入的问题, 又分别与30多家县域中小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访谈, 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调查问卷上所反映出来的共同问题。

1、企业性质和行业分布。

114个样本中, 企业性质以私营企业为主, 行业分布上以制造业占主导。国有企业8家, 集体企业6家, 私营企业68家, 占全部样本的59.65%, “三资”企业5家, “联营企业”27家, 占23.68%;样本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大多数企业从事传统制造业, 发展较稳定。对比以前的数据, 批发零售业有所增长, 114家中有16家, 占全部样本的14.04%。 (见表1)

2、企业规模。

样本中企业注册资本超过200万元的63家, 占55.26%, 其中在50万以下的有16家, 占14.04%;企业年年销售收入总额超过500万元有62家, 占54.39%, 年销售收入不足50万的有8家, 占7.02%。 (见表2)

3、企业年龄和财务状况。

在114家样本中有42家企业建立时间在10年以上, 占36.84%, 1年以上企业有11家, 占9.65%。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20%的企业有46家, 占40.35%, 超过50%的企业有20家, 占17.55%, 其中有4家超过80%。企业净资产收益率10%及以下的企业有32家, 占32%, 超过20%有33家, 占33%, 其中超过50%的企业有4家 (其中有14个样本企业在“资产负债率”中未填, 所以在进行负债比重大小比较分析时, 样本总数调整为100个) 。 (见表3)

二、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国家扶持政策倾向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在融资、税收、市场竞争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 而县域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调查数据显示, 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 所占有的贷款资源却不超过20%, “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县域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和多家企业的走访座谈, 归纳总结出湖北省县域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特点:第一, 贷款要得急、需求频率高、贷款金额小。对比大型企业, 县域中小企业每次对资金的需求数额一般较少, 但需求的频率高, 并且每次需求时要的都很急切, 这与中小企业不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长远计划的不明确性具有直接的联系。第二, 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资信等级较低、抵押资产缺乏等特点, 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现状。目前湖北县域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股东自有资金, 比重占总资产的80%以上, 即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远远多于外源融资。第三, 民间和亲友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中小企业的各个企业家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 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相互提供融资机会, 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但民间借贷中“高利贷”这种非正规借贷依然存在, 这种借贷方式虽然能够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但其过高的贷款利率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第四, 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过低, 无法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考虑到与中小企业贷款交易的风险大、成本高等诸多因素, 大多数银行不愿提供贷款。银行与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 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增加了不小的障碍。

调查显示, 县域中小企业在选择融资渠道时, 最看重的因素是贷款利率和贷款额度, 在调查的114家县域中小企业中, 选择贷款利率的占40.37%, 选择贷款额度的占28.44%。而在融资方式上, 企业普遍认为获得政府支持是最难的方式, 表4是114份问卷中关于中小企业认为几种主要融资方式的难易程度。

三、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县域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上面的数据显示, 县域环境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 融资难问题始终制约着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局面主要是由企业的自身素质、我国金融体系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因素。

我国县域中小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除少量高科技创业企业外, 大部分研发投入少、技术水平落后, 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县域中小企业在自身经营方式、管理模式、融资结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据调查, 多数的县域中小企业没有建立正规的财务制度, 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财务资料的缺失与不完整, 使银行不能获得企业准确的财务信息。金融机构, 尤其是对企业信贷投放非常谨慎的国有商业银行, 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查就会更加严格。

此外,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也不合理, 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与大企业相比, 县域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有限, 致使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易遭市场淘汰。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 县域中小企业破产的概率更高。而安全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首要原则, 为避免遭受损失, 他们往往不愿对县域中小企业放贷。

2、我国金融体系的因素。

随着银行股分制的改革, 在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条件下, 银行对于贷款的条件越来越苛刻, 尤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更加谨慎, 中小企业想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取得贷款势必会难上加难。在调查的114家中小企业中, 认为不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占77.78%。虽然, 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对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致使信贷人员在面向中小企业信贷申请时明哲保身, 普遍采取“为不错贷, 宁可不贷”。

银行信贷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重要原因, 作为银行经营战略定位的“双大”———大城市、大企业, “四重”———重点客户、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 反映出银行普遍不重视中小企业, 认为放贷给大企业收益更高, 风险更小。由于县级银行本身规模和资金的限制, 相比省、地区环境下的中小企业, 县域环境下的中小企业想从银行获得资金就更加困难。

3、国家政策的因素。

县域中小企业承担着解决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持社会稳定等社会职能, 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来保障县域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府也有义务为企业建立良好的融资环境来支持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查的114份问卷中, 问及企业在感觉获得政府扶持的问题上, 有17家企业认为根本无法得到政府支持没有回答此项, 在有效回答的97份问卷中, 认为难和较难从政府那得到支持的有68家企业, 占样本总数的70.1%;认为一般的有22家, 占20.62%;其中只有一家国有企业认为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

首先, 国家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 在实际中的操作性不强。国家大多是从宏观上去制定相应对策, 对国有企业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 但对县域中小企业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其次, 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度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不能同步, 对国家相应的政策无法落实到位。由于基层政府职员素质和水平相对较低, 在处理企业问题时, 出发点更多的是站在自身利益或政府部门的利益, 而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利益。在荆州市领导的组织下与十几家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时, 企业家们普遍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国家政策是好的, 但“小鬼难缠”, 这些小鬼就是各行政部门的基层办事人员。有的行政部门甚至为完成上级任务指标, 直接向所管辖区域企业统一硬性收费, 而不管企业的营利状况。

四、基于政府视角分析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对策

“郡县治则天下安, 县域强则国家富”, 县域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理应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面对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除开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建设和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等因素外, 政府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政府职能的视角, 结合湖北省县域实际情况, 对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机构职能, 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管理和协调机制。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政府责无旁贷, 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市场要求。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应建立统一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管理和协调机构, 综合协调中小企业各类服务工作和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各县域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为宗旨, 成立相应的中小企业管理委员会, 专门为县域环境中的中小企业服务。

为提高行政效率,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咨询、管理培训、融资服务、技术支持等网络管理服务。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安全、快捷、方便的服务平台。同时, 政府部门应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管理, 提升行政人员的素质素养, 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总之, 政府应以实地考察为基础, 结合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 尽快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协调机制。

2、发挥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支持,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标准, 各种经济成分中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不平等, 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行为的法律也不规范,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明显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 这些都是政府应尽快解决的问题。为从根本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颁布各种针对性的法律。

从国外经验看, 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欧洲议会通过《欧洲小企业宪章》等, 专门以法律的形式扶持中小企业。美国制定了《公平信贷机会法》、《小企业法》等20多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法律。日本以《中小企业法》为核心, 建立了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 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的法律达30多部。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国政府可以根据我国的特色社会性质, 分类出台有关的法律政策制度, 规范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的责任范围和保障措施, 使中小企业融资走上法制化轨道。

3、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目前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 除了官方的金融市场和融资渠道外, 还存在一个非正式的金融融资。这些非正式的融资方式一般都存在于民间, 其数量巨大, 对我国金融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间借贷体系尚未构成之前, 政府应合理引导民间的借贷体系, 让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民间资金, 疏通民间资本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政府可以出资成立非盈利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 鼓励新增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并明确合理的担保费用, 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比照国际经验,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形成了一套以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机构为核心, 政策性担保机构、证券化市场和风险投资基金相配合的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系。表5列示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国家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情况。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来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体系,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4、政府加大宣传、监督、执行力度, 协同银行机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我国政府在近几年为中小企业制定了不少的优惠扶持政策, 但据调查显示, 许多中小企业并不知道国家的相应政策方针, 更谈不上从中受惠。政策制定后必须作用于政策对象之中, 不仅要让政策对象知晓, 更要不定期调查获取政策对象的反馈意见。政府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政府网站和政府公报等方式公示政策内容, 然后监督政策实施的过程, 保证这些优惠政策落实到中小企业之中。

对于我国银行贷款偏向大企业、忽视小企业的特点, 政府应引导银行机构树立现代经营理念, 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发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金融业务,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表6是部分外国银行贷款在不同规模企业债务融资的比重, 政府可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引导银行机构调整对不同企业的债务融资比重。

(资料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Bank for the Accounts of Companies Harmonized。)

参考文献

[1]张彦英、董登新:县域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0 (9) .

[2]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 2005 (5) .

[3]徐洪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J].经济管理, 2009 (3) .

[4]朱明喆、赵洪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09 (11) .

[5]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6]周月书、杨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因素分析——来自江苏吴江和常熟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 2009 (7) .

[7]Demirguc-Kunt, Asli and Maksimovic, Vojislav:Law, Finance and Firm Growth[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53 (6) .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9

关键词:宿迁,大企业培育,问题,对策

一、引言

宿迁全市工业大企业 (集团) 整体数量迅猛增长, 单体规模持续扩张, 行业范围不断拓展。截止2013年8月末, 宿迁市产值超五亿元工业企业已达37户, 37户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64.15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7.3%, 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4.5%, 拉动工业产值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 产值超十亿元企业共13户, 13户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2.17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7.2%, 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2%, 拉动工业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宿迁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宿迁市GDP总量的提高, 产业积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应逐步显现。但宿迁大企业集团在发展提升中还面临诸多问题。

二、宿迁培育并促进大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工业大企业 (集团) 所在产业层次偏低

1. 传统产业比重大。

以洋河、双沟为代表的酿酒工业在全市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2年洋河股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 727, 048.13万元, 从而使宿迁市主营业务超百亿规模企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纺织服装业作为宿迁“十二五”规划的千亿级产业, 其发展势头较好, 比较有代表性的箭鹿集团一直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木材加工业是拉动宿迁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12年宿迁市木材加工业人造板产量达1506.12万立方米, 实现产值285.73亿元, 完成工业增加值68.06亿元, 占规模工业的11.9%。

2. 新兴产业发展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2012年宿迁共有新兴产业工业企业335家, 其中新材料企业104家, 企业数量占比达31%。全市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 其中新材料174.2亿元, 占新兴产业比重为38.7%。宿迁的新兴产业发展需解决集聚效用不强、科技含量较低、产业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

(二) 重要大企业受国家产业政策趋紧影响大

1. 国家下达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白酒大企业发展。

以洋河股份为例, 其2013年第1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只保持了6个百分点的增长, 这与其之前50%以上的高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这一增长还是建立在“牺牲”预收账款基础之上的。

2.《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的预计出台会对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压力。

据了解, 《准入条件》确定了现有项目扩建均应采用节能减排的内化技术, 一旦其开始执行, 宿迁市的天能集团等将面临巨大的技术改造压力。

3. 化工企业准入门槛提高。

2010年下半年市政府将化工企业的最低投资额提至1亿元, 并规定宿迁市对新建和改、扩建化工项目实施严格的行业准入管理, 化工项目的核准 (备案) 统一由市投资主管部门负责,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宿迁市化工项目扩大再生产。

(三) 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影响其做大做强

2012年宿市共建有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 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 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9家, 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48家。总体看, 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偏少, 整体建设时间不长, 企业研发能力仍然较薄弱。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仅为18.7%, 在全省所占比重仅为0.87%。另外, 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宿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苏北的9.3%, 在全省占比仅为0.77%。目前, 宿迁多数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 其资源粗加工产品多, 深加工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 高端产品少。

(四)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阻碍大企业的培育

从银行贷款方面看, 各银行的贷款业务以针对大型企业的贷款为主, 虽然银行推出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但服务对象少, 贷款规模小;同时中小企业本来就在资金流动方面处于弱势, 而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却向大型企业倾斜, 这客观上也会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站在上市融资的角度, 2013年宿迁市有4家上市公司, 上市后备企业有36家。为了让这些拟上市企业尽快上市, 宿迁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 加快优质企业上市步伐。但是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 证监会于2012年12月28日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掀起了被称为对拟上市公司“史上最严财务核查风暴”。至于企业利用“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或江苏省股权交易中心这样的场外市场融资, 同样会因融资效率、成本与收益等问题导致融资失败。

三、培育并推进宿迁大企业 (大集团) 发展对策

(一) 引导资本合理配置, 推动企业长链发展

1. 引导企业形成长链产业。

就是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为基础, 以资产为纽带, 围绕产业聚集、转型升级、技术进步, 通过裂变扩张、上市嫁接、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产业延伸、协作配套等多种手段和途径, 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整合资源, 形成产业集聚, 构建大企业大集团。

2.

引导企业形成长链金融, 就是企业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整条产业链, 为其发展建立起相应的信贷金融链条、战略投资金融机构、中间金融体系等, 最终形成金融集聚, 从而实现资本在产业链上的合理配置。

3. 通过企业的产业集聚和金融集聚, 形成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

如煤盐化工企业可以发展粗苯深加工、甲醇、干法氯化铵及下游复合肥等项目等。这些企业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 可以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整条产业链, 从而形成产业链和金融链的互动, 从而为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奠定基础。

(二)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引导企业改组不合理的技术研发中心, 集中市场、生产和研发等多部门优秀员工, 共同参与技术研发, 并加强部门员工之间的轮换, 从而创造有利于企业产品市场化的研发机制。同时政府还应着力打造技术创新交易平台, 推动各类技术研发中心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 也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协会交流等形式, 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市场化转型。目前, 宿迁市一些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外部并购战略等实现技术创新, 如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科技平台、培育人才队伍、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 构建“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学习新模式, 努力弥合企业技术不足, 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 引导企业创建品牌, 协助企业培育人才

著名品牌是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的关键, 截至2012年3月, 宿迁只拥有“洋河”、“蓝色经典”、“箭鹿”等9个中国驰名商标, 拥有“芬那丝”、“SUBO”、“双星”等7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为此, 市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 通过创建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推动其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 政府应帮助企业培养或引进人才。一是要鼓励企业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人才, 引导并帮助企业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二是政府部门要完善落实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 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三是实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四是支持企业培养技术创新带头人, 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到宿迁考察并开展咨询服务。

(四) 引导优势产业发展, 促进大企业培育

1. 加快以酿酒食品、农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

推动苏酒集团持续高速增长,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 大力发展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水产品、果品等, 做大做强娃哈哈饮料等重点企业。

2. 推动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

特种玻璃领域包括秀强股份、华毅镀膜、良胜太阳能、鑫隆特种玻璃等重点企业, 特种纤维材料产业共有企业9家, 翔盛新材料、德力化纤、月源纤维科技等企业。新能源领域包括秀强光伏玻璃、良胜太阳能面板玻璃等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发电核心器件生产研发企业。

3. 巩固特色传统产业集群。

机械电子行业方面澳鑫科技、腾宇机械、金马机床等企业正在积极改进产品性能, 开发新产品;纺织服装产业方面, 泗阳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44户, 纱锭总规模达150万锭, 泗绢集团绢丝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

(五) 加快培育后备企业, 引导企业上市融资

1. 政府应该邀请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等国内外著名券商的投行到宿迁调研, 尽快编制宿迁市企业的调查研究报告, 严格筛选满足法定上市条件的企业, 推进“券企合作”, 尽快推动宿迁市企业进入上市轨道。

2. 政府应积极为企业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如聘请交易所上市部门与投行专家等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聘请会计师、律师等中介帮助企业完善内部财务与法律制度, 让企业熟悉证券市场运行规定, 明白如何运作上市、上市后应该如何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等程序。

3. 政府部门应成立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服务机构, 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并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强化服务”的原则, 按照“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的基本思路, 加快培育一批有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 破解融资难题。同时, 应设立专项资金, 形成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郭金良.加快兼并重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大企业集团的思考[J].天津经济, 2012 (5) :73-75

[2]孙祥和.培育大企业集群:县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义乌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 (7) :32-35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10

产品质量是树立国家形象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 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维持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15年质量管理工作要点》中强调要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 努力推进中国质量“双提高、双满意”。所以, 中国制造要从数量走向质量, 从产品走向品牌, 必须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质量监管。然而近年来产品质量事件的曝光, 充分暴露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漏洞。因此, 针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从多角度探究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产品质量监管进行了大量研究, 涉及领域较多, 研究成果较成熟。Cadman (2012) [1]和Thorsten Wuest等 (2014) [2], 从政府自身角度研究, 指出政府监管存在能力不足、权责不明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导致监管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Garcia等 (2007) [3]从企业和政府角度研究, 认为无论是政府的公共监管还是企业的私人监管都存在缺陷, 有必要形成两者协调配合、共同行动的联合监管系统;Grajzl等 (2007) [4]从立法权力分配方面, 探讨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低效的政府监管比低效的企业自律现象更为普遍;Chen Y等 (2014) [5]在引入声誉机制和贝叶斯方法基础上, 提出政府监管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 并给出了量化政府监管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指标。

我国学者对产品质量监管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孙吉胜 (2005) [6]和郑立伟等 (2015) [7]分析了国外先进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赵农等 (2005) [8]分析了进入管制下管制力度、非特许经营厂商的进入以及厂商的质量决策对均衡质量水平和市场平均质量水平的影响;王洛忠等 (2009) [9]提出了我国监管模式的弊端是在中央层面缺少权威的监管协调机构、执行中监管职能缺位或重叠、监管责任难以落实等;颜海娜等 (2009) [10]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迁的解释框架, 并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逻辑进行了分析;刘鹏 (2010) [11]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建国以来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具体特征以及体制弊端进行了归纳总结;胡求光等 (2012) [12]提出在企业诚信缺失、政府监管不到位情况下, 网络媒体监管至关重要, 引入第三方或行业协会监管会有更好效果。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国内外监管体制的比较和分行业、分产品的质量监管方面, 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的成果较少, 缺少具有系统性、一般性的研究成果。

因此, 本文主要有以下两点与之前的研究不同: (1) 从政府、企业、社会消费者三个角度考察和研究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 (2) 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 构建了评价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的指标体系, 为产品质量监管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法律制度、监管手段方面有较大改进,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质量监管工作仍存在不足。

2.1 多头监管现象严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00年) 的相关规定,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主体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其他地方部门。这种多头监管机制, 容易产生权责不清、互相推诿问题, 影响产品质量监管效率。2001年, 国务院提出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段监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环节,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 形成“分块监管、条块结合”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形式上看能有效避免多头监管、权责不清问题, 但在生产实践中, 生产和流通往往紧密相连, 并没有明显界限, 因此监管模糊地带、监管真空出现。

2.2 行政执法效率不高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无法可依问题突出。基层监管部门出于维持地方经济发展, 保持GDP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等各方面考虑, 有时会选择放松监管, 以期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之间达成动态平衡, 从而导致有法不依问题产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 而产品质量标准更新速度明显滞后, 按照原有质量标准进行监管已不能满足人们当前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高要求, 从而使执法监督部门陷入有法难依的困局。有些传统工艺和新兴技术产品缺乏国家和行业标准, 导致实际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

2.3 监管能力不足

政府往往对产品质量监管承担了“无限”的责任。被监管对象数量大, 问题隐蔽, 监管人员却数量少, 任务多, 导致现有监管力量不足。在监督抽查基层, 执法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数量严重不足, 信息网络建设落后, 严重影响检测效率和执法公正。

2.4 质量违法成本低

目前, 我国民事纠纷处罚力度较低, 关于产品责任的赔偿还是损害赔偿, 没有惩罚性赔偿内容。在生产劣质产品所获利润高于违法罚款, 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情况下, 制度规章的框架并不能震慑违规者, 不能阻止违法行为发生。

2.5 监管理念落后

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管主要倾向于事前审批和控制。种类繁多的许可证加大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 一旦投入生产, 证后监管力度微乎其微。这种运行体制下, 薄弱的证后监管为质量违法行为提供了生长空间。

3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分析

从概念上来说, 质量监督分为企业内部的微观质量监督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主要指政府部门实施的“行政监督”和社会消费者实施的“社会监督”。因此, 从政府、企业、社会消费者三个角度研究产品质量监管的影响因素。

3.1 政府监管角度

3.1.1 政府监管政策与法规数量

政府监管政策与法规数量体现了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衡量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依然存在监管政策和法规数量匮乏、执法依据不足等问题, 如强制性标准与非强制性标准划分模糊, 以致监管力量弱化, 监管效率降低。

3.1.2 监管人员受教育程度

政府监管人员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专业化水平。我国基层监管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普遍低, 并没有完全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方法, 抽检工作通常只是“走过场”。

3.1.3 监管投入费用

行政执法机关经费不足问题日益明显。产品质量监管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 很少涉及流通领域。对流通领域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需购买第三方产品样品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技术和服务, 成本较高。考虑到成本因素, 生产领域产品抽检次数也会减少, 难以形成系统、动态监管。

3.1.4 监管人员数量

由于受公务员职位编制影响, 目前监管力量远达不到有效监管的要求, 按现有人才资源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监管。

3.2 企业检验角度

3.2.1 检验费用

企业产品质量检验费用反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我国生产企业的工作目标还只是停留在达到基本的产品质量标准, 检验费用所占比例较低, 不会为提高检验水平而增加检验费用。

3.2.2 检验部门人员数量

生产企业检验部门人员数量须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否则将加大检验难度, 使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3.2.3 抽检频次

企业应在检验成本和检验次数之间寻求平衡, 既不能为提高质量无限制地增加抽检频次, 也不能因节约成本放弃产品抽检, 导致劣质产品流通市场。应合理确定抽检频次,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2.4 抽检合格率

抽检合格率有效反映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状况。监管资源有限, 政府应依照企业抽检情况合理确定监管力度, 突出重点, 分主次, 分类分级管理, 加大对生产不规范、质量水平低的企业的监管力度。

3.3 社会消费者角度

3.3.1 消费者质量偏好

发达国家产品的高品质与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严格偏好是密不可分的。与国际人口收入相比, 我国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相对来说“价格敏感型”顾客多。消费者愿意为假冒伪劣产品买单的消费心理为劣质产品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空间。

3.3.2 社会媒体报道数量

社会媒体具有引导消费的作用。通过媒体对质量安全事件的报道, 加大质量信息披露程度,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宣传作用, 努力提高公众质量意识和打假意识, 可成功营造一个关注产品质量的消费环境。

3.3.3 消费者参与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质量法的行为, 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检举。这对建全社会监督机制, 鼓励全社会成员参与质量监管起到促进作用。但是, 仅赋予公众监督权是不够的, 必须采取奖励措施激励群众检举揭发质量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对检举人的保护。

根据以上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 构建了评价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的指标体系 (见图1) , 对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 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提升”。所以, 产品质量监管应不断完善, 才能更好地营造追求产品质量的企业生态环境。

4.1 完善监管机制, 加大监管投入

解决监管机构散乱, 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 须构建一个统一、高效的产品质量监管机构, 对生产和流通领域产品统一进行质量监督检测。一种产品只能由一个监管部门监管, 既能规避多头监管问题, 又能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节省监管费用。

我国应增加产品质量监管资金投入, 更新监管设备,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形成统一、规范、覆盖面广的质量标准体系, 否则潜在的质量问题将无法被现有监管基础设备识别和界定。

4.2 转变监管理念, 强化责任意识

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应转变监管理念, 创新监管模式;放宽市场准入, 建立全过程监管模式;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 促使产品质量在竞争中得到改进;摒弃传统的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的监管理念, 实现全程跟踪式监管。同时由监管为主向监管和服务并重转变。

政府应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素质修养。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现象屡禁不止, 导致政府工作重心由规制、服务向收费倾斜。

4.3 切断利益纽带, 加强人才培养

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政府和企业间的利益纽带是提升我国质量监管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举报给予经济奖励和刺激, 利用民间力量协助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工作, 既可缓解地方政府经费紧张, 又能加大监督力度。

企业应抽出经费用于员工培训, 创造条件让员工更新质量观念, 汲取新知识, 学习新技能, 以更好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精神参与到产品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4.4 发挥各方作用, 营造质量氛围

提高违法行为发生的支付成本, 使违法者进行利弊分析, 自觉提升产品质量。增加惩罚性赔偿条款, 健全质量诚信体系, 建立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 实现全国质量信用信息共建共享, 及时更新数据信息, 消除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质量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 及时向社会报导最新产品质量动态信息, 面向全社会普及质量知识, 宣传质量辨别方法, 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辨别假冒伪劣产品能力。

5 结语

对政府失灵原因和对策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政府失灵;寻租;对策

一、基本概念

(一)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二)寻租

租金是指某种资源由于产权垄断或经营垄断而产生的超额收入。所谓寻租是指由于政府的无意创租、被动创租和主动创租可使经济中产生巨额租金,经济人通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合法的、非法的手段从政府官员处获得某种垄断特权或者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直接凭借其垄断特权而取得的非生产性利润活动。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

(一) 现行的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存在弊端。民主制是现代国家所普遍使用的一种决策体制,相对于独载或专制体制来说,民主制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更合理的决策体制。民主制分为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两种,但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间接民主制都有其内在的弊端。直接民主制中存在的弊端主要是被选出的代表由于其“经济人”特性而往往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选民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现存的投票规则或表决方式主要是一致通过和票数过半等。然而一致同意原则的决策成本太高, 且容易贻误决策时机, 更何况,一致性同意投票可能会出现很多争辩和贿赂等情况,最终达不成任何实质性决议,也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且,现用的多数原则不可能是完全民主的,它将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 由于公共决策的投票规则本身存在缺陷, 据此做出的决策很难反映大多数人的偏好, 必然会导致政府失灵。

(二) 政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机构竞争机制不健全。具有竞争性选举的政体中,竞争基本上就不涉及,原因是由于在民主政体中由选民直选的政府官员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只是占有很少的比例,因此就会出现相当多的政府官员,因为没有选票的约束或不健全竞争机制束缚,缺乏改善行政效率的永恒动力。而且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唯一非市场机构,不存在替代性,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性,由于各种条件的保护,工作效率就很低。尽管政府机构中唯一存在的压力是考核不合格后进行撤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但是, 政府工作人员都升迁的机会实际上是有限的,而且当职位升迁制度缺乏公平竞争机会时,这种升迁的压力也将会降低甚至消失。

(三)政府官员的寻租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寻租主要有三类: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和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寻租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寻求政府帮助自己去取得占有租金的特权。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发放、物价管制、乃至特定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限制等,均可能产生超额收入而出现寻租活动与现象,也就意味着政府权力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调整的错位,产生大量社会成本(如寻租活动中浪费的资源,经济寻租引起的政治寻租浪费的资源,寻租成功后所损失的社会效率)。在发达国家, 寻租主要表现为利益集团通过合法活动(如院外游说、政治捐款等)促使政府被动创租, 并争取占有租金的垄断特权; 在发展中国家, 寻租则主要表现为利用非法活动(如行贿、受贿、索贿等腐败活动)来获得政府无意创租和主动创租所形成的租金。寻租活动会直接干扰和影响社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寻租与腐败也肯定会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之争, 影响政府公信力, 阻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破坏政权稳定,导致政府失灵。

三、 解决政府失灵的对策

(一) 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和探索新的政治技术

首先,针对民主政体尤其是投票规则或公共决策方式的各种缺陷( 投票悖论或循环、相互捧场或互投赞成票、多数人专制等) , 改革现有的民主体制, 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探索新的政治技术,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或更好的选择。其次,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的功能,提高政府效率,以克服政府失灵。以往人们只注意用政府来改善市场的作用,却忽视了用市场的力量来改善政府的功能。实际上, 市场力量是改善政府功能的基本手段,通过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一些市场因素,可以缩小非市场缺陷的影响范围。这样可以减少对于政府干预整个社会的官僚化的需要,可以减少政府对经常出现错误的成本效益分析的需要,因为这些错误的分析会误导政府的干预活动,还可以促使政府改革市场的方法——环境控制、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增进环境质量等方面,在私有领域中提供一种促进技术变化的动力, 以使其向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另外,通过在高层行政管理者中恢复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促使行政领导人以最小费用的策略去取代最大化本部门预算规模的策略。比如,在能够做出明细帐目的公共部门中,采用最高负责人可以占有部分节约下来的费用的做法,而中层管理者的晋升与节约挂钩; 在那些难以做出准确分析帐目的公共部门,可以根据高层官员的成绩发给特殊奖金,以资鼓励,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二) 健全竞争机制, 提高效率

提高政府机构效率的关键,是在各级政府机构内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把市场竞争原则引入到非市场组织的政府机构之内,真正实现择优上岗,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决策者的决策权限与个人对决策后果承担的政治、经济责任联系起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打破政府独家生产或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低效率垄断。可以将某些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承包给私人企业去经营, 其效率将会有较大改善。另外,应强化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尽管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官员都有局部利益和个人私利,但是,只要在政府机构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和纠正其内部成员和不同组织之间的不合理行为,协调他们的利益关系,就可以使政府机构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符合或接近社会公共利益目标。

(三)完善体制,抑制寻租

抑制寻租: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自身利益的合理性追求,把自利与他利结合起来,抑制寻租及腐败。第二,从制度上约束政治过程中的经济人趋向。从体制创新入手,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 加强法治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运行必须靠法律来保证,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必须靠法律来规范。依法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和寻租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第三,阳光行政,公开透明,事前防腐。因此行政机关要向社会公开其除机密以外的档,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财产申报制,公开公务员及其配偶的财产收入,增加行政工作透明度,保证每个政府公务人员时刻处于严密的社会和舆论监督之下。(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炳华.政府失灵及其防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李东方.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治理探析[J].昆明学院学报,2010, 32( 1): 95~ 99.

[3]彭仔美.轮政府失灵的原因和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 ( 双月刊),1991,11.

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 篇12

本文所指大企业集团包括全部省级及以上企业集团、年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企业集团。调查范围为金华全市, 即金华行政管理所辖义乌、东阳、浦江、兰溪、永康、武义、磐安及市本级所辖婺城和金东两区。企业统计采用在地统计原则;数据采集时间截止2005年底 (由于企业集团执行合并会计制度, 会计年报一般滞后3个月, 而项目实际启动于2007年2月, 故本文所引用的数据为2005年度的数据) 。

二、金华市大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

金华市的企业集团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 经过十几年市场经济的洗礼磨练, 企业集团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近年来, 金华市16家大企业集团 (由于康恩贝、广厦、中天等企业的集团总部迁至杭州, 按照在地统计原则, 这三家企业集团没有纳入金华市统计范围) 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 通过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形式,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体, 走多元化、集团化的道路, 目前已拥有137家成员企业。金华市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趋势加快,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资料显示, 2005年末金华市16家企业集团拥有资产达377.8亿元, 增长17.5%, 相当于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29.8%;年实现营业收入265.6亿元, 增长17.4%, 相当于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0.5%;实现利润总额18.2亿元, 增长23.1%, 相当于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0.0%。目前, 金华市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有9家, 营业收入超10亿元有3家。横店集团成为金华市首家资产、营业收入均超百亿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成为金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 企业集团以工业为主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 金华市工业企业集团从单位数和经济规模来看, 都处于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团单位数有11家, 占68.8%。从经济指标看, 工业企业集团资产总计达到292.1亿元, 占全市大企业集团资产总计的77.3%;营业收入达233.1亿元, 占87.8%;实现利润总额13.9亿元, 占76.4%。

(三) 大部分大企业集团为非国有控股企业

从控股情况来看, 16家大企业集团中非国有控股企业集团12家, 国有控股企业集团4家, 2005年年末拥有资产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所占比例分别为65.9和34.1%;全年完成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84.4%和15.6%;实现利润所占比例分别为81.3%和18.7%;完成出口额所占比例分别为89.1%和10.9%。通过近年来的企业改制、重组, 民营企业集团发展迅速, 正成为金华市企业集团的主体。

(四) 现代化管理机构日趋健全和完善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金华市大企业集团组织管理机构日趋健全, 配套政策落实日益完善。截止2005年末, 金华市16家大企业集团均已建立了明确的出资人制度。大企业集团均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初步建立了母子公司体制。

三、金华市大企业集团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企业规模相对偏小, 综合经济实力亟待加强

金华市除了横店集团、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在国内占据一定市场地位,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外, 大部分大企业集团, 以目前的规模和实力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相比都有较大差距。目前横店集团在金华市企业集团中一家独大, 其资产、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 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企业集团总数的49.3%、56.0%和51.1%。由此可见, 金华市大企业集团本身还存在很大差异, 实力差距很大。在金华市16家企业集团中, 一半的企业集团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下, 六成的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二) 产业分布单一, 大企业集团较多分布在传统产业

调查数据显示, 金华市大企业集团中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鲜有涉足。

(三) 研究开发投入少, 创新能力不强

根据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目前金华市大企业集团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仍不够大, 具体表现在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比较小, 2005年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35%, 该指标在浙江省排名为倒数第二, 离国家推荐的2-5%的比重目标有较大差距。

四、企业集团培育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基于政府管理的角度

针对金华市大企业集团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结合区域竞争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发展趋势要求, 作为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管理上, 必须着重抓好企业集团的培育工作, 在进一步激励已有集团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培育和培养新的大企业集团, 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的做强、做大提供宏观政策支撑。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集团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 因此制定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是其首要的管理和服务职责, 为此必须着重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战略要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作为集团发展的战略基础。

企业集团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特点、优势和劣势, 产业发展趋向等因素, 综合制定本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目标。

2、制定战略要以宏观环境为集团的战略导向。

依据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 包括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 市场经济秩序, 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等外部宏观环境作为制定战略的导向。

3、制定战略要以科技创新为企业集团的战略主线。

企业集团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 以核心技术为支撑, 保持企业集团的持续竞争力。

4、制定战略要以人才培养为企业集团的战略动力。

正确制定人才发展战略, 以人才的力量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结合, 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动力。

5、制定战略要以与国际大企业集团竞争为战略目标。

总之, 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是对企业集团未来的谋划, 需要正确地分析和把握企业面临的各种关联因素, 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和判断, 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集团发展战略。

(二) 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道路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 把多个企业联结在一起, 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它本身具备多元化发展的构架。2005年金华市大企业集团中, 有62.5%开拓了新行业领域业务, 有43.8%的企业集团完全在不同行业大类进行投资经营。金华市企业集团在积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合理实行多元化经营, 可以使企业在多领域上联结成一个整体, 资源充分利用, 分散风险、降低费用。当然多元化要有度, 要稳步推进, 要在做强主业的同时, 合理拓展其他业务的经营。

(三) 以“工业强市”为引导, 打造一批大工业企业集团

当前金华市已经实施了“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 这为大型工业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区域有利条件, 积极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 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主动承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资本、产业、技术转移的有利条件, 积极参与分工协作, 着力打造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 培育一批大工业企业集团。这将对提升金华市的综合竞争力, 实现浙中崛起、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来说,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金华市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来看, 培育打造大工业企业集团要以重点优势企业、名优产品为依托, 可以通过同业兼并, 通过同行企业的联合、重组等办法, 走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也可以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通过联合上下游企业, 实现优势互补, 使大工业企业走上集团化、多元化发展之路。

(四) 政府要继续加强对企业集团的引导与支持

政府部门要强化“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服务意识,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为企业集团创造称心的政策环境,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前几年, 金华市康恩贝、广厦、中天等较有影响力的集团总部纷纷外迁,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服务水平的欠缺。

通过调查了解到, 企业集团在实施收购兼并、资产重组过程中, 认为地区、部门条块分割是其主要障碍的占50.0%, 认为国有资产管理落后的占68.8%, 认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的占31.3%, 认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的占31.3%。这些问题的许多方面需要通过政府的指导、协调、管理来解决。通过对企业集团的引导与支持, 鼓励企业集团在金婺大地生根开花、发展壮大。

(五) 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创新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 金华市企业集团研究开发的投入费用在不断增加, 但总体上研究开发的能力仍然较弱。按国际通行研究开发投入标准, 研发费用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2%, 若低于1%, 企业的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而金华市企业集团该指标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可见, 金华市企业集团要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发展能力, 当务之急是加快研究开发步伐,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政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1、要鼓励企业集团加大科研方面的

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2、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自主创新周期长, 成本高, 风险大, 一般的企业集团压力较大, 通过与科研单位的合作获取新产品, 新技术, 它不仅可以节省成本, 更能提高效率。

3、要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企业加强接受技术成果转让。

通过技术联盟、合作开发来获得技术成果, 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先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蓝海林.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化:背离与回归[J].管理学报, 2007 (4) .

[2]、黄柱.关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思考[J].广东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2007 (4) .

[3]、沈国良, 殷柏尧, 陈锦福.浙江大企业集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浙江统计, 2006 (4) .

上一篇:头颈血管成像下一篇:电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