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血管成像

2024-10-04

头颈血管成像(精选7篇)

头颈血管成像 篇1

1 引言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是脑缺血或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如能及早发现头颈部动脉病变,适时行溶栓或支架置入手术,可显著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以往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但其操作复杂、耗时长、费用高,且属于有创检查,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而常规普通CT由于扫描速度的限制,需要分别进行颈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成像,不仅检查时间长、辐射剂量较大,而且需要多次注射造影剂;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MSC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20排CT的应用,为临床筛查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52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101例,女51例,年龄21~86岁,平均53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视物不清、言语不清、肢体乏力、感觉障碍等。

2.2 成像设备及扫描参数

使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检查前先行右肘前静脉内留置针留置,受检者自然仰卧于检查床上,肩部尽量下垂,嘱患者平静呼吸,保持头部静止不动,扫描自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部。头颈部平扫后行CTA扫描,以Ulrich高压注射器经留置针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注射液370mgI/mL),55~60 mL,注射流率5.0 mL/s,追加30 mL生理盐水冲管;用头颈部CTA智能触发追踪程序,ROI置于主动脉弓水平,触发阈值设定为125 Hu。扫描参数为:120 kV,250 mA,扫描转速0.5 s/r,采集层厚0.5 mm,重建间隔0.5 mm,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导入副台工作站及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

2.3 图像的重建后处理分析

320排CT工作站副台进行减影去骨处理,在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通过VR、MIP、MPR及CPR等重建技术的综合应用并结合开始轴位图像,提供准确的空间定位,运用编辑功能对原始图进行剪切,去除不必要的结构。由本科工作人员进行后处理的方法:(1)用增强后的图像减去平扫的图像,得到不含骨骼的减影图像后再进行头颈部动脉VR重建;(2)直接用增强的图像进行MIP、MPR及CPR重建,然后在Vitrea fx工作台上用人工的方法把头颈部动脉血管展现出来。

MIP、CPR血管图像质量可以分为4个等级,评分标准—Ⅰ级:血管未见显示,为0分;Ⅱ级:血管仅可辨认,为1分;Ⅲ级:血管显示清晰,但边缘模糊、不光滑,为2分;Ⅳ级:血管显示清晰,边缘光滑锐利,为3分。

3 结果

本组152例患者行320头颈部血管CTA检查后发现,所有病例的血管图像质量均能达到Ⅲ、Ⅳ级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自动智能触发追踪技术采用阈值125 Hu,扫描起始部主动脉弓、右侧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CT值较高,头颈部靶血管全程显示良好,静脉干扰较小。320头颈部血管CTA检查结果:阴性35例,动脉闭塞15例,动脉变细或狭窄28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76例。21例同时行DSA检查,320 CTA检出的5例动脉狭窄仅1例得到DSA检查证实,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320 CTA检出的9例动脉瘤经DSA检查证实均有动脉瘤存在;320 CTA检查中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2种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影像图如图1~4所示。

4 讨论

常规CT的成像方式、扫描速度和后处理技术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只能分别进行头部和颈部血管成像。当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后,常需追加扫描颈部,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原因,这样既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增加了对比剂的用量,又易漏诊头颈交界处的血管病变。多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扫描技术可系统显示头颈部血管影像,从而避免分段成像的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及追加扫描[1],同时由于扫描速度的提高,大大减少了检查时对比剂用量[2]及被检查者受辐射剂量。近年来,多排螺旋CT得以飞速发展,特别是320排动态容积CT的临床应用,开创了动态容积扫描及对比剂团注自动追踪触发技术,结合先进的后处理技术,使得CT血管成像技术迈上一个新的阶段,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3]。

团注自动追踪触发扫描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CTA扫描成功与否关键是触发时间的确定。以往一般有3种方法来确定触发阈值:(1)根据经验法;(2)延迟时间技术法[4,5];(3)小剂量循环实验[6,7]。第1种方法的缺点明显,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能针对个体准确把握扫描时机[8];第2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靶血管动脉对比剂达峰时间受患者心功能、身体质量、病情、注射对比剂速度、注射位置、注射时患者的体位、扫描方向及对比剂本身性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9],设定延迟时间不准确、不规范,也不符合个体差异;第3种方法的缺点是:多使用20 m L对比剂,会造成患者的MSCTA扫描时对比剂用量不足,而使对比剂峰值持续时间缩短。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结合文献及临床应用实践,采用125 Hu自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研究中有21例患者1周内进行了DSA检查,结果显示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20 CTA在诊断动脉瘤、AVM、动脉闭塞、烟雾病及血管变异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性。有文献报道,利用减影技术去除颅骨后320 CTA对后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动脉瘤诊断具有绝对的优势[10],尤其对于直径在3 mm以上的颅内动脉瘤,其敏感度与DSA相同,对3 mm以下微小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也达97%[11];而DSA无法直观地显示血管壁增厚、钙化及斑块情况;同时320 CTA可多角度旋转观察血管病变,且一次扫描能同时完成多条血管的成像,这一点也明显优于DSA。但在诊断动脉狭窄方面,CTA对血管狭窄有夸大作用[12],这可能是小动脉中对比剂浓度较低使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下降或人为阈值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狭窄假象,需结合横断位图像加以判断。

综上所述,320头颈部血管CTA对头颈部动脉瘤、血管变异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保东,柳澄,于富华,等.追踪触发技术在颅颈联合CTA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4):217-220.

[2]Tubbs R S,Ammar K,Liechty P,et al.The marginal sinus[J].J Neu-rosurg,2006,104(3):429-431.

[3]姜保东,冯晓源,柳澄,等.颅颈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70-973.

[4]高艳,李坤成,杜祥颖,等.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1049-1053.

[5]李明利,金征宇,高山,等.多层CT评价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的初步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2):750-754.

[6]Chow L C,Rubin G D.CT angiography of the arterial system[J].Radi-ol Clin N Am,2002,40(4):729-749.

[7]杨学华,谭延召,高剑波,等.64层螺旋CT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9):54-55.

[8]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100.

[9]Flelischmann D,Rubin G D,Bankier A A,et al.Improved uniformity of arotic enhancement with customized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protocols at CT angiography[J].Radiology,2000,214(2):363-371.

[10]Cademartiri F,Stojanov D,Dippel D W,et al.Noninvasivedetection of a ruptured aneurysm at a 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with submillimeter multisection CT angiography[J].AJNR,2003,24(10):2009-2010.

[11]Hollingworth W,Nathens A B,kanne J P,et al.The diagnosticaccura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or traumaticor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arteries:a systematic review[J].Europ J Radiol,2003,48(1):88-102.

[12]何杰,李石玲,彭志刚,等.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1):101-106.

头颈血管成像 篇2

医学影像学诊断中,CT影像学检查自从应用于临床中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数据采集和后期图像处理上,其不仅可以通过切割、去骨以及三维重建呈现血管像,还可以显示血管管腔、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结构,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1,2]。因此,怎样提高其成像质量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伪影是影响CT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图像中重建数据与物体实际衰减系数之间的差异,或者说是扫描过程中出现而与被扫描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其原因主要有机器相关因素和人为因素2种,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和临床诊断准确性。

临床中头颈部CT血管成像时,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及头臂静脉伪影是严重影响头颈部CT血管成像质量的因素。目前,关于动脉造影伪影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呼吸、心跳、对比剂浓度及对比剂用量等因素上,应对方法的研究主要围绕减少对比剂用量、改变扫描方向和快速注射对比剂等方面[3,4]。有研究报道采用左或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在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其头颈动脉CT造影增强的效果相差明显[5],但目前针对颈部动脉分布走形特点选择不同对比剂团注推进路径的大样本研究甚少,仍不能明确说明。临床中我们发现头颈部动脉造影时伪影的产生可能与对比剂给药路径有明显相关性。我们曾对36例患者再次复诊时采用不同侧的前臂注射对比剂,结果显示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延迟时间无差异,但伪影的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

为此,笔者结合工作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头颈部血管成像的观察及其成像原理,以CTA成像时延迟时间为依据,大样本回顾性对比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行头颈部血管成像时不同给药路径对伪影的控制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

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应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行头颈部血管造影的患者173例,年龄50~65岁,去除可能影响颈动脉造影的疾病,如胸部肿瘤、心功能不全、胸部疾病术后等6例,其中经左上肢静脉注射造影剂患者79例,经右上肢静脉注射造影剂患者88例。

1.1.2 设备

所有扫描均采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Extravasation Detection Accessory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为优维显370(370 mg I/ml,先灵公司,德国)。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

患者需空腹行CTA检查。

1.2.2 注射方法

分别取患者左、右前臂浅静脉,使用型号为20G的一次性套管针行静脉穿刺。

1.2.3 CTA检查方法

(1)穿刺:首先为患者分别于左、右臂行前臂浅静脉穿刺,再做CTA扫描。(2)定位像:为患者定位,扫描出正侧位定位像。(3)监测层:待定位像出来后,以肩上约1 cm处为起始层,向头侧扫描约5 cm,选择颈总动、静脉显示清晰的层面为监测定位层。(4)(1)峰值:采用团注测试扫描技术;(2)以5 ml/s的速度注射10 ml对比剂(与监测扫描同时进行),观察监测定位层颈总动、静脉血管分别出现增强后,立即停止监测扫描;(3)将监测扫描序列放入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窗口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的时间-密度曲线中的峰值即为动、静脉延迟时间。(5)扫描方向:动脉期由足侧至头侧扫描,静脉期由头侧至足侧扫描。(6)CTA扫描:结束监测扫描,回到扫描窗口设定CTA扫描起始层、参数及延迟时间,对比剂以5 ml/s的速度注射40 ml(与扫描同时启动),即完成CTA扫描。

1.2.4 时相的优化

取颈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峰值加1 s,即为头颈部动脉血管成像延迟时间。

1.2.5 参数

(1)监测扫描参数:轴扫模式,管电流20 m As,管电压120 k V,从注射对比剂到开始监测扫描的延迟时间10 s,每监测一次扫描时间0.33 s,周期时间1.16 s,采集模式1×10 mm,层厚10 mm。

(2)血管成像扫描参数:螺旋模式(Helical→Spiral),管电流200 m As,管电压120 k V,监测扫描的轴扫模式转化为螺旋扫描模式的最少时间3 s,管球旋转时间0.33 s,螺距1.2,扫描野300 mm,采集模式64×0.6 mm,层厚5 mm,层间隔5 mm,扫描时间5~6 s。

1.3 图像后处理方法

(1)将5 mm扫描图像采用层厚0.75 mm、层间隔0.5 mm重叠方式重建,将重建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2)按动脉期、平扫期层厚0.75 mm图像先后顺序放入Neuro DSA窗口,软件会自动进行减影。

(3)将减影的序列分别应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 planar reconstrction,CPR)、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In Space软件等方法进行头颈部CTA重建并对血管进行分析。

1.4 图像评价标准

待图像减影后,观察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有无对比剂残留而出现血管成像。无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略有锁骨下静脉图像质量为优;无上腔静脉,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图像质量为良;有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图像质量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按医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系统软件,判断资料的基本情况是否具有差异,2组数据差异性检验采用等级资料的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167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91例,年龄55~65岁,平均年龄(59.16±0.91)岁,入组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2组数据具有可比性。167例研究对象头颈血管造影颈总动脉延迟时间主要集中在16~22 s,占样本总数的75%(如图1所示);其中60%的图像质量达到优级的左侧延迟时间在23 s以上,右侧延迟时间在18 s以上。左、右臂注射对比剂图像质量情况对比,经Wilcoxon秩和检验示2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我们将167例多层螺旋CT颈部动脉CT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对象中,75%的患者动脉延迟时间为16~22 s;左侧延迟时间在23 s之后图像质量达到60%以上为优级,右侧达到这一水平延迟时间在18 s之后,提示右臂静脉注射对比剂时延迟时间较左侧早即达到成像优级。因某一患者的延迟时间是较固定的,16~22 s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右臂注射对比剂时图像质量较左侧注射高,能明显降低颈部血管造影静脉伪影的发生。

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以上研究结果的产生原因,我们认为主要与解剖学差异有关。采用前臂静脉注射时,对比剂推进路径为上肢的浅静脉,一般采用前臂的头静脉或前臂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为注射部位,对比剂随着血管走行到达腋静脉再进入锁骨下静脉,经由头臂静脉注入上腔静脉进而进入心脏经肺循环后到达左心室,经由左心室射血进入主动脉弓。主动脉弓一般有3个主要分支:一为头臂干在其分叉部形成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二为左颈总动脉;三为左锁骨下动脉[6]。结合对比剂的循环路径,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对比两侧解剖学结构发现左右侧存在明显差异[7]。右头臂静脉短直,长约2.5 cm,为右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几乎垂直地在头臂干前方下行汇入上腔静脉,不与其他血管相交;左头臂静脉斜行向右下走行,长约6 cm,跨过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前方,会与其他血管相交,且管径明显小于右侧[8]。因此,当采用右臂静脉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走行存在以下特点:(1)团注横径大,走行短直,相同剂量对比剂的情况下,其走行较左侧不易造成对比剂因血管结构而引起的力学因素造成的残留情况,可减少伪影的发生。(2)发生返流的情况少。锁骨下静脉的主要分支为颈外静脉和肩胛背静脉,有部分人的锁骨下静脉与颈外静脉有少数静脉瓣存在,但是随着年龄增大其静脉瓣功能也在下降。且左侧头臂静脉较长,在胸骨与无名动脉间斜行与上腔静脉形成夹角,容易受压迫,产生狭窄,一旦高压注入对比剂就更容易返流,而右侧返流机会较少。有研究报道,左头臂静脉行于前上纵隔血管前间隙,当胸部呼吸或体位改变时其间隙缩小,大剂量的对比剂快速注入静脉腔内即可出现对比剂潴留在左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的远端以及经静脉对比剂的逆流等产生伪影而影响成像质量[9];另外,时间是CT扫描成像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团注测试扫描技术监测研究对象的延迟时间,并以患者的延迟时间为标尺,结果提示采用右侧上肢静脉注射较早地达到成像要求,可以提高扫描的成功率;同时,以颈总动、静脉显示清晰层面为监测层,避开肩部,因为监测扫描时m As较低,肩部组织厚,X线穿透力不够,容易产生伪影,造成峰值不准,从而造成CTA扫描失败。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颈动脉血管造影时,在尽量减少机器因素造成成像伪影的情况下,人为技术操作的差异也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在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CT成像技术中,注射对比剂时左、右上肢静脉的选择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无其他特殊情况下,采用右侧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可显著减少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时,上腔静脉、头臂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伪影的发生,降低不必要的显像,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图像依据。

参考文献

[1]吕仁锋,姜殿威,徐哲,等.64排128层共轭采集技术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2):91-94.

[2]LUCA S,MICHELE A,ROBERTO S,et al.Imaging of the carotid artery[J].Atherosclerosis,2012,220(2):294-309.

[3]钟俊锋,李云霞,钟兰生.64排CT在头颈CTA中最佳扫描时机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3):579-581.

[4]曹丽珍,李坤成,杜祥颖,等.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8):821-824.

[5]陈美霞,郭欢仪,何洁君,等.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CT增强效果的影响[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8):1 107-1 109.

[6]高士濂,吕永利,张力伟.实用脑血管图谱[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77-179.

[7]吕发金,罗天友,谢鹏.头臂静脉的CT解剖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1):1 663-1 665.

[8]RENAN U.Atlas of vascular anatomy:an angiographic approach[M].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7.

头颈血管成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23例;年龄45~69 (平均52) 岁。排除标准[2]: (1) 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或药物、酒精依赖者; (2) 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者;⑶近期患严重感染及近期手术者。

1.2 检测方法

采用飞利浦公司的Brilliance CT 64螺旋CT成像系统, 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颅顶[3]。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 (370mg/ml) 50~75ml, 流速5.0ml/s。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 电流350~400m A, 层厚0.8mm, 螺距1.0, 重建间距0.8mm, 矩阵512×512, 扫描时间为7~10s。

1.3 图像后处理

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 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两侧椎动脉、颈内外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曲面重组 (CPR) 、容积再现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多平面重组 (MPR) 。

2 结果

55例患者都能良好显示椎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其中30例血管未见异常;5例椎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一侧椎动脉缺如1例;左侧椎动脉锁骨下开口2例;颈动脉合并椎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8例;脑静脉畸形3例;颅内动脉瘤6例。

3 讨论

CTA是经周围静脉高速注入碘对比剂[4], 在靶血管内充盈的高峰期, 用螺旋CT进行快速体积数据采集, 获得的图像再经各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合成三维血管影像[5]。CTA的原理类似于DSA, 第1序列平扫在规定时间段内进行, 然后行第2序列增强扫描, 再分别将两次的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进行血管三维重建, 显示头颈部血管情况。研究发现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4%、100%、94.4%。CTA在显示细小供血动脉的清晰程度低于DSA, 其判断脑AVM供血动脉的敏感度为83%, CTA对引流静脉的显示与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一致[6]。但CTA分辨率不及DSA, 对小动脉瘤 (<3mm) 的敏感性仅61%, 且不能动态观察血流, 无法正确判断血流方向。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的关键在于血管内造影剂浓度的高低, 这主要由造影剂的剂量、注射速度决定[2]。要取得CTA成像的成功, 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起始点、结束点、层厚、间隔必须完全一致, 只有平扫时间与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之和是球管旋转一圈时间的整倍数, 才能使2次扫描球管的起始点在同一点。另在扫描定位前固定患者头部, 同时与患者强调体位的重要性, 在检查期间尽量不要移动身体, 避免吞咽、眨眼等细微动作。

CTA较DSA检查其他的优缺点[7]: (1) DSA为有创检查, 且费用高, 禁忌症多, 病人不宜接受; (2) CTA扫描成像快, 特别适用于急症病人; (3) CTA能显示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病变; (4) CTA可任意角度旋转观察, 避免了漏诊的发生; (5) 对于大于4mm动脉瘤患者CTA较DSA检查灵敏性高; (6) 三维图像带有骨性标志, 技师容易判读。

参考文献

[1]叶德华, 金导权.MSCT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 2009, 15 (21) :14-15.

[2]房铭辉, 曹树臣, 房迎辉.64排螺旋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重症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4) :816-817.

[3]陈智慧, 冯远贞, 陈任政, 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成窗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7) :538-539.

[4]周建军, 周康荣, 陈祖望.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的现状[J].国外医学 (临床放射学分册) , 2005, 28 (1) :16-19.

[5]马睿, 周存升, 柳澄, 等.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2 (1) :19-21.

[6]田超.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临床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 13 (1) :34-37.

头颈血管成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04~11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颈部CT血管成像 (CTA) 检查的患者, 采用前瞻性设计进行左、右旋转位及中立位扫描, 纳入头颈部旋转无明显异常的157例患者, 包括中立位54例, 左旋转位53例, 右旋转位50例;其中男80例, 女77例;年龄18~69岁, 平均 (53.5±13.2) 岁。头颈部旋转无异常的判断标准: (1) 无颈椎外伤及脊髓损伤; (2) 临床骨科医师判断无明显旋转障碍; (3) 患者头颈部旋转无明显障碍或畸形。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机行头颈部CTA扫描,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300 m A, 层厚0.625 mm, 螺距0.984, 范围为30~50 cm, 均为1次屏气完成扫描。患者取仰卧位, 听眦线垂直于台面。将扫描数据传入ADW 4.2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及数据测量, 采用距离及角度测量工具, 测量参数: (1) 头颈部旋转角度即寰枢关节旋转角度:硬腭轴线与中轴线偏角。 (2) 椎动脉倾角:C1、C2横突孔前缘连线与颈椎上下中轴线偏角, 椎动脉向前记为阳性, 椎动脉向后记为阴性, C1、C2横突孔前缘连线与中轴线平行时, 倾角记为0。 (3) 椎动脉宽度:第2、4弯曲椎动脉内缘的最大长度。 (4) 椎动脉高度:第2弯曲椎动脉内缘至寰枢关节边缘的最大垂直距离, 第4弯曲椎动脉内缘至寰椎后弓后缘的最大垂直距离。 (5) 椎动脉直径:第2、4弯曲中点椎动脉的最大直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 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同一患者双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颈部旋转角度与椎动脉倾角

本组受试者功能位旋转角度为11.1°~55.6°, 左、右侧平均分别为 (31.82±9.12) °和 (30.27±8.17) °。中立位椎动脉倾角左侧以前倾居多, 右侧以后倾居多, 其倾角分布情况见表1。中立位与旋转位比较, 左、右侧椎动脉倾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9.584、20.852, P<0.05) , 且旋转位倾角较中立位增大 (图1、2) 。左旋转位、右旋转位组间及组内左、右侧倾角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中立位左、右侧倾角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19, P<0.05) , 见表2。

2.2椎动脉寰枢段的位置与形态

本组157例受试者中, 第2弯曲变直即高度和宽度为0者11例共13侧, 第4弯曲高度和宽度为0者23例共29侧, 其中第2、4弯曲高度和宽度同时为0者2例, 第4弯曲高度和宽度同时为0者均伴有寰椎桥环 (图3) 。椎动脉第2、4弯曲均存在者123例 (图4) , 测量结果见表3。左、右侧第2弯曲高度、右侧第4弯曲宽度及高度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645、13.180、10.763、11.797, P<0.05) 。椎动脉第2、4弯曲左、右侧管腔直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711、0.720、0.719、0.082, P>0.05) 。

图1女, 63岁, 门诊诊断后循环缺血, 头颈部CTA未见明显异常。中立位椎动脉第2弯曲宽度为4.9 mm, 高度为7.3 mm (A) ;左侧第4弯曲宽度为7.9 mm, 高度为2.6 mm (B) ;椎动脉右侧倾角为10.5°, 方向向后 (C) ;左侧倾角为14.3°, 方向向前 (D)

图2男, 58岁, 临床诊断脑缺血, 旋转位头颈部CTA检查颈部动脉未见异常, CTA诊断为脑动脉硬化。左旋转位头颈部CTA扫描测得椎动脉右侧倾角为36.3° (A) , 左侧倾角为36.7° (B) ;第2弯曲高度为3.7 mm (C) , 宽度为7.2 mm (D)

图3女, 65岁, 拟诊为脑梗死。头颈部CTA检查显示寰椎桥环变异, IV型后环 (A) 和侧环 (B)

图4男, 72岁, 脑动脉硬化, 右旋转位头颈部CTA检查颈部动脉未见异常。第4弯曲高度为3.3 mm (A) , 宽度为10.3 mm (A) ;第2弯曲宽度为4.8 mm (B)

注:*椎动脉第2、4弯曲宽度及高度为0者未纳入统计

3 讨论

3.1 椎动脉相关解剖

椎动脉分为4个部分, 即自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起始部上升, 沿第7颈椎横突前缘至第6颈椎横突孔为V1段;介于第6颈椎横突孔和第1颈椎横突孔之间为V2段;出第1颈椎横突孔至椎动脉跨枕骨大孔处为V3段;枕骨大孔硬膜以上椎动脉至双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处为V4段[3]。椎动脉是头部的重要供血动脉, 其走形于寰枢关节周围时行程弯曲、复杂。椎动脉寰枢段指枢椎横突孔下口至入颅穿硬脑膜处的部分, 由5个弯曲组成:枢椎横突孔下口几乎水平向外侧穿枢椎横突孔, 形成第1个弯曲;然后在枢椎横突孔上方椎动脉向上外呈弧形或直行, 上行于寰枢关节的外侧形成第2个弯曲;穿过寰椎横突孔上方椎动脉直角转向后外形成第3个弯曲;在寰椎侧块后方椎动脉先向后内再向前呈“U”形弯曲为第4个弯曲;椎动脉向前至穿硬脑膜段为第5个弯曲[4]。以上弯曲在寰枢椎旋转活动时为椎动脉提供了预留的伸展空间[5]。三维CTA能清楚、直观地显示椎动脉寰枢颅内段[6], 尤其是利用分解、融合、透亮及伪彩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寰枢关节区骨及血管结构, 为观察旋转时椎动脉寰枢段的变化提供了前提与条件[7]。

3.2 头颈部旋转角度与椎动脉倾角

付小勇[8]通过寰枢关节运动曲线得出寰枢关节的旋转运动从寰椎发起, 在旋转运动早期 (0°~30°) , 枢椎不参与旋转;到中期 (30°~60°) , 枢椎参与旋转, 但是旋转速度慢于寰椎;后期 (60°至旋转极限) , 寰枢椎旋转已达极限, 产生的头部旋转运动主要来自于颈椎枢椎以下的运动节段。本研究所得测量值范围与郁万江等[9]测得的结果相仿, 提示本研究测量硬腭轴线与中轴线的夹角可以代表头颈部旋转。头颈部旋转会导致椎动脉倾角的改变, 国内外鲜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发现, 中立位倾角为0的情况较少, 根据倾角方向将其分9型, 其中左侧倾角阳性而右侧倾角阴性最多, 为45例。Ji等[10]对100例成人干燥寰椎骨骼标本进行测量, 结果发现标本左、右横突在横轴上偏歪者15例 (15%) , 前后结节在纵轴上不对称者5例 (5%) , 左右后弓不对称者10例 (10%) , 锥孔不对称者11例 (11%) , 寰椎不对称者占一定比例, 属正常的解剖学变异[11,12]。本组左旋转位患者椎动脉倾角均呈左侧阴性右侧阳性型, 50例右旋转位患者椎动脉倾角均呈左侧阳性右侧阴性型。左、右倾角在旋转位时均较中立位时增大。同一患者中立位倾角存在显著差异, 两侧不对称是否影响头颈部的旋转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倾角的大小可能影响椎动脉寰枢段第2弯曲在寰枢关节旋转时的伸缩程度。

3.3 椎动脉第2、4弯曲的变化与影响

本研究发现, 左旋转位时, 右侧第2弯曲变直 (高度和宽度为0) 例数较多;右旋转位时, 左侧第2弯曲变直例数较多, 推测头颈部旋转可能引起对侧椎动脉牵拉变直。第4弯曲高度、宽度为0者24例 (其中第2、4弯曲高度、宽度同时为0者2例) 共30侧, 均伴有寰椎桥环;由此可见, 寰椎桥环变异对椎动脉寰枢段第4弯曲的走形有一定的影响, 当头部转动到某种特殊位置或椎动脉血管退变后, 寰椎沟环变异可致椎动脉压迫、交感神经末梢受刺激被激惹, 导致椎动脉活动范围受限或椎动脉痉挛[11]。Duan等[1]研究表明, 中立位椎动脉寰枢段第2、4弯曲高度及宽度左、右侧无明显差异, 随年龄的增大, 第2、4弯曲高度增大。Penning[12]研究颈部旋转对椎动脉的影响, 提出屈伸运动并不涉及椎动脉的变形, 因为椎动脉走行贴近运动中轴。椎动脉的C1~2段在颈部旋转时会被拉伸, 这段椎动脉相对较长, 以适应上颈椎大幅度的旋转和侧弯[13,14]。本研究发现寰枢关节左旋转时, 右侧椎动脉第2弯曲高度较中立位时变小。寰枢关节右旋转时, 左侧椎动脉第2弯曲高度较中立位时变小, 同时右侧椎动脉第4弯曲宽度及高度均变大。而3组患者第2、4弯曲左、右侧直径无明显差异, 说明旋转对椎动脉直径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推测, 头颈部旋转可以导致对侧椎动脉第2弯曲高度变小, 这与寰枢关节旋转造成第2弯曲高度和宽度为0的推测相吻合。寰枢关节右旋转时, 右侧椎动脉第4弯曲宽度及高度均变大, 而中立位椎动脉寰枢段第4弯曲高度及宽度左、右侧无明显差异[1], 是否与左侧椎动脉优势血流速度较快、而右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慢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3.4 应用前景及展望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但眩晕症状产生的机制尚不明确, 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椎动脉的血流速度, 但不能显示椎动脉的形态。利用三维CTA观察寰枢关节旋转时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变化, 有利于评价椎基底动脉的形态改变与供血的状态, 为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寰椎椎弓根-枢椎椎弓根/椎板螺钉钢棒固定术是后路寰枢关节固定的优选术式, 明确寰枢关节旋转时椎动脉寰枢段的变化, 可以更准确地估计进钉最初的风险段距离, 为该区域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摘要:目的 测量正常头颈部旋转后寰枢关节与椎动脉的相关性, 探讨旋转后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改变。资料与方法 按照头颈部旋转方位将旋转无异常的157例患者分成中立位组54例、左旋转位组53例、右旋转位组50例;所有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 并将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与数值测量, 比较3组患者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差异。结果 椎动脉寰枢段方向中立位左侧以前倾较多, 右侧以后倾较多;旋转位左、右侧倾角较中立位增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左旋转位时左侧第2弯曲高度较右旋转位及中立位增大, 右侧第2弯曲高度较右旋转位及中立位减小,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右旋转位时右侧第4弯曲宽度及高度较左旋转位及中立位减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头颈部旋转可导致椎动脉的形态改变, 椎动脉倾角大小可以影响椎动脉的伸缩程度, 第2、4弯曲的改变可能影响椎动脉血流。

头颈部PET成像装置研制成功 篇5

由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分子影像团队和产业化开发团队经过了三年艰苦攻关, 创新研究, 研制成功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颈部专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装置 (PET) 。日前, 在2011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亮相展出。

该头颈部专用PET与现有的XCT、核磁共振所采用的传统的影像技术不同, 扫描时病人可舒适地躺在检查床上不需作任何移动, 而是由19200个小的探测器晶体组装成的“探测环”作移动进行扫描, 通过软件处理就可获得具有超高分辨率的头颈部PET成像。该PET图像可灵活地与病人现有的CT等图像进行自动配准, 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

头颈部PET装置将为人体脑部、五官、口腔颌面及颈部的神经系统或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这类专用的PET装置在国外还处于空白。这标志着我国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器领域的技术创新、系统研发、系统集成、图像处理和综合测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主的核心竞争力。

头颈血管成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排除因义齿无法取出和运动等伪影使得图像质量差的患者。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15∶13, 年龄46~80岁, 平均 (61.3±3.4) 岁。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头晕、肢体感觉障碍、口角歪斜、言语、视物不清, 也有部分患者有胸闷、恶心、心悸等症状。其中, 20例脑梗死, 6例脑出血, 1例出血性的脑梗死, 1例癫痫。

1.2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将受检部位的金属物品拿去, 应清楚CT的检查流程, 扫描范围较大;在血管造影前6 h禁食, 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现象;并由专职护师进行碘过敏试验, 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情况。扫描期间避免吞咽和闭目等动作, 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如:注入对比剂时全身发热和手臂胀痛[3]。通过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以保证患者有良好检查状态。

本次研究采用的扫描仪为东芝64排CT机进行检查。扫描方法: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将感兴趣区 (ROI) 置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当ROI内CT值达到阈值 (一般100~150 HU) 后系统自动触发扫描, 扫描参数:120 k V、Smart ma 100~600、Noise Index 2.47、螺距0.516∶1、层厚0.625、层间距0.625、Detector Coverage 40 mm。造影剂注射速率为4~5 ml/s, 总量为60~70 ml, 注射完造影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20 ml生理盐水。该技术是目前CTA检查的主要检查技术, 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 简单方便, 能有效避免个体差异, 得到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

1.3 临床评判方法

将患者64层螺旋CTA的影像进行认真分析, 对比观察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上具体显示情况, 以及与颅骨和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血管发育异常:一侧或者是双侧的颈脑血管发育不正常情况 (异常) ;动脉瘤:血管发生局限性的突出, 且突出已超过了正常管径一半以上;粥样斑块:血管壁的周围出现钙化斑块或血管腔内部充盈缺损;动脉狭窄:病变段的血管直径已占据正常的血管直径70%以下[4]。

2 结果

CTA能够清晰显示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的分叉处、椎动脉、颈内外动脉、基底动脉、以及大脑前后中动脉;并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大小、范围, 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经MSCTA证实, 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有2例为颅内动脉瘤, 1例为动静脉畸形, 12例为血管变异, 且主要是动脉血管变异 (其中包括起源和行径以及发育粗细等) , 13例为动脉硬化、狭窄 (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等狭窄) 、闭塞, 诊断率和检出率高。所有病例在近期进行过MRI和CT平扫检查的有21例, 其余7例患者未检查;21例中10例提示为脑梗死, 2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6例MRI和CT平扫阴性, 其余2例。

3 讨论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复发率均较高, 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尤以缺血性脑卒中较为常见。目前,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头颈部的动脉狭窄若能早期发现, 并采取溶栓或是介入治疗, 可使脑血管的发病率降低[5]。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作为一种无创型血管检查方法, 厚薄且扫描速度较快, 只需较短的检查时间, 效率较高, 所获得的影像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较高, 能通过多平面的重建、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技术将病变较好的显示, 现在在头颈部的检查中, 已被广泛的应用开来[5]。

在临床上对颈部血管病变主要的检查方法有CTA、DSA、MRA、彩色超声等, DSA是长期以来的金标准诊断方法, 但是由于其价格高、且具有侵袭性, 存在危险, 若动脉严重闭塞和狭窄时无法显示出动脉远端血管的情况, 没能在临床上普及应用[6]。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尽管其价格低、没有损伤且操作简单, 但是所得信息有限, 主要是受周围组织的影响。MRA对动脉影像可清晰得到, 但由于空间的分辨率较低, 耗时长, 且无法对金属义齿患者进行检查, 也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CTA在对高度狭窄和闭塞进行区分时效果优于超声, 且准确性和DSA很大程度上一致, 也是唯一能将血管和周围的骨性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显示的手段[7]。多层螺旋CTA能实现容积扫描, 且速度快、具有无创性和高效性、图像质量高, 现已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

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血管成像, 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无创、高效2个主要的特点, 几秒之内即可完成高速扫描, 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伤害。其主要的检查原理有:由于其属于无创性的血管造影检查方法, 利用的是注射在周围的静脉高速团对比剂, 当时间延迟, 靶血管内的充盈达到高峰期, 此时螺旋CT在扫描范围内进行连续和快速的采集容积数据, 之后再工作站应用先进软件设施完成图像的重建, 最后得到所需的影像图[8]。MSCTA成像不止是有先进软件设施, 同时其软件配备也有主要作用, 且软件配备的功能强化。扫描参数和成像参数对三维成像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参数的合理性设置是充分考虑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的结果, 以获得更真实和分辨率更高的三维图像, 便于临床诊断[9]。CPR、MIP、MPR、SSD、VR等后处理方法的不断应用可实现再现血管的三维立体, 并能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以及病变大小和狭窄程度, 同时可发现动脉瘤、血管变异、血管狭窄和软硬斑块等病, 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且对于不同患者, MSCTA能用不同重组技术。

本次研究表明, 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证实, 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3例患者颈脑血管属完全正常, 有2例为颅内动脉瘤, 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 12例为血管变异, 且主要是动脉血管变异 (其中包括起源和行径以及发育粗细等) , 13例为动脉硬化、狭窄 (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和颈总动脉等狭窄) 、闭塞, 诊断率和检出率高。

综上所述,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经济、安全、无创、高效且简便等优点, 而无创和高效是首要的考虑条件, 利用其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且特异性和敏感性高, 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 对所有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 采用相同技术参数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将原始数据上传到工作站自动减影, 并对减影后数据进行3D-VR、MPR、MIP等处理, 评估诊断价值。结果: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证实, 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3例患者颈脑血管属完全正常, 有2例为颅内动脉瘤, 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 12例为血管变异, 且主要是动脉血管变异 (其中包括起源和行径以及发育粗细等) , 13例为动脉硬化、狭窄 (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和颈总动脉等狭窄) 、闭塞, 诊断率和检出率高。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和高效的特点, 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鹏, 崔红领, 崔庆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 :57-58.

[2]沈志军, 赵林芬, 许绍奇.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5 (13) :134-135.

[3]都基权, 刘禄明, 张鹏, 等.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2) :142-145.

[4]徐佳玮.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6) :31-32.

[5]黄林.浅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3) :549.

[6]蒲红, 黄红云, 赵原.多层螺旋CT颅内血管成像几种后处理技术的比较[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 10 (1) :1-3.

[7]沈剑辉, 曹晓红, 刘志鹏.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 2011, 17 (35) :94-95.

[8]包永军, 郑田玲, 伏辉.双能量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中医药, 2012, 30 (5) :19-20.

头颈血管成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科进行头颈部MRA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00例, 女600例, 年龄22~73岁, 平均 (48.69±10.52) 岁。均表现为头晕、无力、四肢麻木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立磁共振, 16通道SENSE神经血管线圈, 分别对患者头部、颈部以及主动脉弓上段进行3D-TOF-MRA扫描,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 (FFE) 序列。头部参数:扫描层数150层, 重复时间 (TR) 15 ms, 回波时间 (TE) 3.5 ms, 层厚2 mm, 层间距1 mm;颈部参数:160层, TR 20 ms, TE 3.5 ms, 层厚2 mm, 层间距1 mm;弓上段参数:层数120层, TR22 ms, TE 3.5 ms, 层厚2 mm, 层间距1 mm。

1.3 影像分析

原始图像通过工作站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和容积再现 (VR) 重组。由两位资深的放射科主治医师对研究对象的MRA图像行双盲法诊断, 分别记录患者的颅内血管、颅外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MRA血管特点。

2 结果

1200例患者中, 共通过MRA发现血管变异438例, 占总数的36.5%。其中椎-基底动脉变异217例, 椎-基底动脉变异中椎动脉起始部变异51例, 椎动脉发育不良115例, 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51例。大脑前动脉变异88例, 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64例,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24例。窗式变异58例, 窗式变异中椎动脉15例, 基底动脉29例, 大脑前动脉14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61例。大脑中动脉变异5例。

3 讨论

3D-TOF-MRA能够安全、无创、清晰地显示人体头颈部的动脉血管。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后形成的三维图像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全面分析头颈部动脉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由于头颈部血管的变异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极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D-TOF-MRA的出现为临床评估头颈部动脉血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3.1 颅内血管变异

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的发育异常是脑缺血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2]。本组研究资料中, 大脑前动脉变异88例, 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64例,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24例, 大脑中动脉变异5例,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61例。提示3D-TOF-MR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 同时敏感提示Willis环的变异, 为评价血流的代偿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3.2 椎-基底动脉变异

椎-基底动脉变异是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诱导因素之一, 椎-基底动脉变异主要分为口径、起始部以及动脉形态的变异。本组研究资料中, 椎-基底动脉变异217例, 其中, 椎动脉发育不良115例, 其中多为左右椎动脉管径发育不对称。文献报道椎动脉发育不良会降低血流速度, 造成血流阻力升高, 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3]。本研究中, 椎动脉起始部变异51例, 其中多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这种变异犹如是一颗“定时炸弹”, 因为一旦将来患者因为椎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椎动脉狭窄或阻塞时, 主动脉弓中的强大压力就会导致椎动脉破裂。本研究中, 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51例。这种迂曲的椎动脉会降低血流速度, 使患者更容易出现粥样硬化。

3.3 窗式变异

窗式变异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及头颈部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危险性极高, 因为其在出现窗式变异的同时长伴有动脉瘤的出现, 而头颈部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 所以很难及时检出, 但头颈部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会导致其他血管出现异常, 导致严重的继发病症。本组研究资料显示, 3D-TOF-MRA共检出窗式变异58例, 其中椎动脉15例, 基底动脉29例, 大脑前动脉14例。提示3D-TOF-MRA能够无创、准确地检出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与头颈部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

综上所述, 3D-TOF-MRA能够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 敏感提示头颈部血管变异, 且具有无需造影剂, 安全、无创, 无辐射的特点, 在无创评估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和颅内血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RA的结果有望对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Marckmann P, Skov L, Rossen K, et a.l 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Suspected Causative Role of Gadodiamide Used for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Am Soc Nephrol, 2006, 17 (19) :2339.

[2]方琼, 余永强, 刘斌, 等.MD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及颅底Willis环解剖变异和其代偿潜能的评估[J].解剖与临床, 2007, 10 (12) :383.

上一篇: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下一篇:企业政府的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