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成像技术

2024-09-01

血管成像技术(精选10篇)

血管成像技术 篇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 该项技术对于诊断脑部静脉畸形提供了新思路[1]。为了全面探究64层多层螺旋CT检查脑血管情况临床价值, 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9例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 全面探究使用64层螺旋CT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43.5±8.4) 岁, 男45例 (65.22%) , 女24例 (34.78%) 。主要临床症状:头痛45例, 头晕24例, 呕吐16例, 癫痫发作9例。

1.2检查方法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机实施相关检查, 具体检查步骤为:为患者头部实施CT分层扫描, 后使用血管造影技术, 进行进一步检查。扫描层厚5 mm, 当完成检查后, 使用注射器, 对患者的肘静脉推注优维显 (德国拜耳公司) , 剂量60~80 ml, 速率4 ml/s。后对患者进行测试性小剂量团注术, 同时进行扫描工作。具体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定部位:管电流240 m A, 电压120 k V, 检查视野250 mm, 螺距为0.969∶1, 层厚0.625 mm[2], 在扫描时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普胺, 注射速度3.5 ml/s, 扫描的延时时间20~25 s。在完成扫描工作之后, 将相关数据传输到64层宝石能谱CT工作站, 使用相关软件, 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检查, 同时实施多容积再现, 密度投影等工作, 检查结果应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分析, 后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69例患者设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 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中采用MIP, MPR以及VRT对颅脑血管图像进行重建。69例均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资料,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判读。

2结果

69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动脉瘤31例,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0例,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3例, 颅脑肿瘤性病变2例, 烟雾病1例, 脑血管正常22例。

3讨论

脑血管肿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是目前脑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疾病, 文献[3]表明, 这类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对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就会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 主要会出现病残以及死亡, 临床上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受孕受精卵着床, 在胚胎开始发育的初期, 原始性的脑血管网由原始的脑血管内膜的胚芽转变而来, 按照遗传信息的调控不同部位的血管网分化成具有各自功能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等。最早的时候动脉与静脉是并行的, 并且二者相邻, 在两者之间仅仅被一层内皮细胞隔开, 如果此时该部位发育出现异常, 就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静脉直接相通的情况, 从而出现短路, 此时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就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网, 加上异常发育生长的脑部动静脉与机体正常的血管组织结构不一样, 其中的平滑肌不完整, 此时在高血流量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 异常发育的管壁上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 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 这也是导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病残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管壁及脉络的构筑特点和患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展开诊断以及治疗的前提, 主要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据包括患者病变的准确位置、血管巢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等[4,5]。从本次的研究看出, 69例患者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患者的载瘤动脉和邻近的血管分支结构清晰可见, 科学直观,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检测中有1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说明此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畸形血团, 帮助医生判断是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影像参考。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一次检测便能够检查全脑的情况, 技术安全、无创、快速, 并且检查精准,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能够看出, 对于疑似脑部疾病患者, 在其临床检查中使用64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能够得出满意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特点。MIP以及VRT是对患者血管进行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董玉姝.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2) :134-135.

[2]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 (1) :46-47.

[3]马晓晖, 孙英彩,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2) :154-156.

[4]钱根年, 陈自谦, 李天然, 等.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6) :413-416.

[5]黄展坤, 吴梦楠, 刘松青.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7) :28-29.

血管成像技术 篇2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03-02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PAU)与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相似,临床上都可以表现为胸痛和或背痛,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此类病的影像诊断,研究较少[1-5]。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12例穿透性溃疡的MSCT血管成像检查资料,旨在评价其在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男9例,女3例,年龄35-80岁不等。主要临床表现:突发胸痛和或背部疼痛。其中8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1.2 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使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扫描,先平扫,后增强,行胸腹主动脉联合扫描,非离子型造影剂80-120mL,高压注射速率3.5-4.5mL/s,延时30-35S开始扫描。扫描参数为:螺旋扫描方式,120kV,200mA,层厚2.5mm,螺距1.0,重建层厚1.25mm,间隔0.625mm,重建后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再行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显示血管及周围结构情况。

1.3 CT分型 参照典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类,累及升主动脉为A型,不累及升主动脉为B型。

2 结 果

12例AIH中,仅2例为A型,其余均为B型。

2.1 轴位CT平扫、增强及多模式重建表现 ①穿透性溃疡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块)内有造影剂充盈的龛影;②并发心包、胸腔积液共9例;③全部病例主动脉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MPR、CPR均清晰显示穿透性溃疡的部位、累及范围,以及并发症(图1a-b)。

3 讨 论

3.1 病理学特点 穿透性溃疡是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上的溃疡穿透内弹力层,破入中膜称之为PAU[3],PAU常见于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

3.2 总 结本组12例穿透性溃疡的CT表现 ①穿透性溃疡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块)内有造影剂充盈的龛影;②并发心包、胸腔积液;③常伴有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钙化等主动脉壁粥样硬化征象。

3.3 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PAU的诊断价值 后处理技术包括MPR、CPR等技术。其中MPR是较常用的,可获得任意平面二维重建图像,同时显示邻近脏器的伴随征象。CPR可使弯曲走行的血管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出来。本组病例采用MPR、CPR不同技术互补并结合轴位图像,不仅能显示穿透性溃疡的部位和累及范围,而且能对动脉壁的溃疡和钙化位置清晰显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重组技术对穿透性溃疡诊断更准确,更快捷,对临床诊断及方案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以作为此疾病首先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Tsai TT,Nienaber CA,Eagle KA.Acute aortic syndromes[J].Circulation,2005,112(12):3802-3813.

[2] Yu T,Zhu X,Wang D,et al.Review of CT angiography of aorta[J].Radiol Clin,2007,45(3):461-483.

[3] Ganaha F,Miller D,Sugimoto K,et al.Prognosis of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with and without 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a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analysis[J].Circulation,2002,106(3):342-348.

[4] Romano L,Pinto A,Gagliardi N.Multidetector row CT evaluation of nontraumatic acute thoracic aortic syndromes[J].Radio Med(Torino),2007,112(1):1-20.

血管成像技术 篇3

1 材料和方法

我院2010—07~2011—04对38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疾病的病人进行TRICKS检查。男15例, 女23例, 年龄20~75岁。所有病例均使用GE Signa HDxt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 采用GE公司8通道NV Array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病人取仰卧位头先进, 扫描范围下缘应包括主动脉弓, 上缘包括Willis环, 先行冠状位 (Coronal) TRICKS蒙片扫描, 然后经肘静脉预埋的18~28G静脉留置针, 用Meorao双针筒磁共振专用高压注射器, 以2~3mL/s团注对比剂轧双胺 (Gododiamide) 注射液, 总的剂量为0.1~0.2mmol/kg, 后再用20mL生理盐水冲刷 (Saline flush) , 在注射对比剂的同时进行Cor TRICKS不间断动态扫描, 得到原始图像。所谓生理盐水刷是指在按一定流率对比剂注射对比剂结束后, 立即按相同流率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对比剂按照原先的流率继续被推进, 从而延长时间-密度曲线中峰值的持续时间, 保证增强效果。扫描参数为:重复时间 (TR) 、回波时间 (TE) 为最小值, 视野 (FOV) 32, 层厚 (Slice Thickness) 1.8mm, 扫描层数 (Scan Locs) 40, 反转角 (Flip Angle, FA) 25°, 频率编码方向S/I, 带宽 (Bandwidth) 62.50, 激励次数 (NEX) 0.75, 矩阵320×200, 蒙片扫描时间14s, 动态扫描时间52s。

颈部血管病变种类甚多,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增强前加扫平扫T1WI、T2WI或脂肪抑制T2WI, 用以帮助显示动脉粥样斑块、血栓、周围的肿块等。将TRICKS扫描的原始数据传输到AW4.4后处理工作站, 应用Functool 后处理软件进行三位最大密度投影 (MIP) 、多平面重建 (MPR) 、表面遮盖显示 (SSD) 及容积再现 (VR) , 这样可以将不同时相的图像从任意方向和角度来观察、分析病变。其中MIP、MPR和VR更为常用。也可选用电影 (Cine) 方式播放得到颈部血管动静脉血管循环的全过程, 可得到与DSA相媲美的图像。最后得到的图像有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生对图像进行评价和分析。

2 结果

经过TRICKS扫描的38例病人的颈部血管MRA成像均获得成功, 所有图像均能很好的显示颈总动脉、颈外动静脉和颈内动静脉的动脉流入期、动脉期和静脉期, 能够很好的动态显示颈部动静脉的结构和动静脉的充盈情况。特别是在显示动脉相时, 没有静脉污染, 这样对颈部血管的分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其中发现单侧经总动脉狭窄患者8例, 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患者6例,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7例,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5例, 颈总动脉狭窄合并颈内动脉狭窄患者3例, 颈总动脉闭塞2例, 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例, 颈外动脉闭塞患者1例, 动静脉漏患者1例, 颈动脉瘤2例, 正常颈部血管患者1例。

3 讨论

TRICKS技术是CE-MRA技术之一, 是4D CE-MRA技术,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范围的血管成像。它是采用最短的TR、最短的TE, 运用矩形FOV, 使用部分K空间椭圆中心填充技术、并行采集 (ASSET) 技术, 对扫描部位的血管进行连续扫描, 获得动态多时相动静脉的4D CE-MRA图像。 TRICKS技术与CE-MRA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 无需判断对比剂峰值时间, 可自动减影, DSA式动态多时相观察扫描区血管的血流变化情况, 有非常高的检查成功率。并可获得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的4D CE-MRA血管图像。TRICKS一次检查可获得从主动脉弓到Willis环的全部颈动静脉血管影像, 可避免动静脉血管的相互重叠干扰, 可清晰的显示侧支循环和血液反流、显示血管狭窄程度, 浅斑块等, 并可多次进行多部位血管成像。在AW4.4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P、MPR, VR、Cine等多种后处理方法, 剔除重叠血管影, 重点得到病变血管, 以便于诊断。 TRICKS技术不但能够清晰的显示正常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 而且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异常同样清晰显示, 可以很好的提高血管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TRICKS技术可以单独扫描或与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同时使用。 综上所述, TRICKS技术具有无创、对比剂更为安全、对比剂用量少、价格更便宜等优点。TRICKS技术是诊断颈部血管动静脉病变有效可靠的方法。TRICK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临床诊断血管性疾病, 特别是动态观察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 比CT血管造影更为准确, 能基本代替常规DSA检查。TRICKS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检出率、高成功率、可靠、便捷的, 具有强大临床应用潜力的新技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成像,血管造影术,颈部血管

参考文献

[1]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检查规范、临床策略及新技术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227-248

血管成像技术 篇4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83-01

Abstract:

Keywords: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 青,杨晨明,等.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 伟,等.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

血管成像技术 篇5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颅内血管病变,诊断价值,分析研究

CT血管造影是现代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诊断与检查技术, 它是一种非侵袭性的血管成像技术, 随着多层螺旋的出现、发展以及普及, 多层螺旋CT在现代的临床诊断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也不断加大,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扫描时间短, 扫描层更薄等临床优势[2,3,4]。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颅脑血管病变的最佳诊断方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我院特以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200例颅脑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200例颅脑血管病变患者, 其中, 男性患者为112例, 女性患者为88例, 其年龄为18~8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5.5岁。所有患者均运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其中, 未见异常的患者为19例, 动脉瘤患者为77例, 血管畸形患者为45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为39例, 脑肿瘤患者为19例。

1.2 诊断方法

运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方式对患者的颅脑进行扫描。首先, 常规的对患者的颅脑进行平扫, 之后再运用血管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CTA的扫描。其中, 扫描的具体参数为:重建间隔为0.625mm, 螺距为0.938∶1, 电流为220m A, 电压为120k V, 旋转速度为0.8s/圈。之后, 以3.5~4.0mL/s的注射速度为患者注入对比剂—碘普胺。扫描的延迟时间运用15m L的小剂量团法测试来确定。将患者的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其具体的重建方式主要有表面遮盖法、多平面重建法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 扫描人员可以运用多角度、多方位的扫描方式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区域, 并将清晰的图像保存下来。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结果均与手术结果相一致,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为19例, 动脉瘤患者为77例, 其对于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3%, 在所有的动脉瘤患者中, 交通动脉瘤为36个, 后交通动脉瘤为21个, 大脑中动脉瘤为11个, 大脑前动脉瘤为9个。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载瘤动脉及其动脉瘤与邻近的血管分支之间的关系和结构, 与手术多见的状况基本一致;血管畸形患者为45例,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基本可以显示畸形血管的位置与范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为39例, 脑肿瘤患者为19例。

3 讨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现代临床影像学诊断中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 该项技术对患者进行扫描时, 其关键便在于选择合适的扫描范围、扫描时间以及扫描延迟时间等。首先, 扫描层厚越薄, 其重建出的患者血管成像图清晰度则越高, 越有利于发现患者的微小病灶, 从而有利于提高对颅脑血管病变的检出率[5]。其次, 准确的多层螺旋CT扫描时间是提高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为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之后, 运用多种重建方式, 判定患者颅内血管病变的基本情况对于患者的诊断而言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首先,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检出率, 本组研究中共诊断出动脉瘤患者为77例, 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均清楚的娴熟了患者载瘤动脉及其动脉瘤与邻近的血管分支之间的关系和结构, 为恰当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最为有效、直观与科学的依据, 可以将其作为脑动脉瘤在临床中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此外,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动脉畸形的患者也具有同样重要的诊断价值, 该项技术能够准确的判断出一支或者是多支供血动脉以及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并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的畸形血管团, 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现实、可靠的临床依据。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率高等临床优势, 患者较容易接受, 此外, 患者只需要进行一次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便可以同时检查其全脑的血管情况, 具有检查时间短、检查速度快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该项技术对于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 是DSA影像所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不仅适用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更加可以作为患者复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独特的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诊断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取代DSA对于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运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相当显著的现实价值,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钱伟军, 徐建军, 李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5) :18-19.

[2]赵冬, 汪云超, 姜丽娜.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11) :1778-1779.

[3]俞同福, 王德杭, 吴飞云, 等.CTA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 2006, 32 (5) :425-426.

[4]张飞雪, 王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9) :1147-1149.

血管成像技术 篇6

关键词:血管造影,颅内血管病变,螺旋CT

颅内血管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对于本病的诊断, 以往临床多采取的措施是全脑的血管造影技术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的, 但全脑造影的实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性, 因此其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全新的诊断方式, 因其具有无创性以及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而得以称为颅内血管病变的首选诊断措施[1]。为深入研究该种诊断方式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笔者也就我科室在过去3年内经该种技术诊断的65例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我科室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的65例颅内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24例;患者的年龄从25~69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47.8岁。

1.2 方法

(1) 扫描方法:仪器选取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型16层螺旋CT。嘱受检者平躺于检测床上, 经患者肘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对比剂及生理盐水合计约90 m L左右, 推注过程中注意控制速度在每秒3 m L左右。调整仪器参数, 120 k V、180 m A对患者的头颅进行扫描;调整参数为120 k V、340 m A, 层厚0.75, 线管转速控制在每秒2转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扫描, 控制扫描延迟时间在18~22 s, 扫描方向为自锁骨向头颅方向进行。 (2) 重建方法:将扫描所得的各项数据内容均录入AW4.1工作站进行整理, 容积重建应用CTA软件进行, 并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来显现患者脑部血管。

2 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在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后结果显示, 其中40例患者诊断为脑动脉瘤, 占患者总数的61.54%, 其肿瘤直径大小从0.17~4.9 cm, 平均直径为3.1 cm, 此40例患者的肿瘤分布情况为:21例患者肿瘤位于前交通动脉、11例患者肿瘤位于后交通动脉、4例患者肿瘤位于海绵窦区域、此外多发性动脉瘤及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各2例;有17例患者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 占患者总数的26.15%, 此类患者病灶分布均位于颞枕叶部及左侧小脑区域;有6例患者诊断为动脉狭窄, 占患者总数的9.23%, 左右两侧各发生3例;另有2例患者诊断为烟雾病, 占患者总数的3.08%, 其图像显示为患者的颅内双侧的颈动脉均可见闭塞、脑基底毛细血管表现迂曲。本组65例患者的颅内血管情况, 在经造影技术及后期图像重建后, 均能清晰的显现[2], 对于辨别疾病、诊断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 其CT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

3 讨论

路内血管病变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其主要包括了脑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畸形等疾病, 其病变组织会发生破裂从而导致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现出血现象, 因此对于本病患者, 临床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否则极有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该种疾病的诊断, 以往临床上多采取的措施便是全脑的血管造影技术, 但是该种诊断方式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性, 还有可能引起患者发生神经系统的损伤, 因此其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3]。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利用三维成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新型技术, 该种诊断方式的操作较为简单、无创伤, 且其对于血管病变的诊断也较为准确, 因此就成为了目前临床诊断血管病变新的重要途径[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诊断质量与图像的扫描质量有着密切的管理, 要想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就必须要做好原始影像的扫描工作。在此, 笔者也就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如下分析: (1) 控制对比剂的注射速度、剂量以及扫描延迟时间。过慢的注射速度又会影响对比剂的峰值浓度、过快的注射速度会增加患者的副反应的发生概率[5];对比剂的注射剂量做好维持在90 m L左右;延迟时间最好控制在16 s左右。 (2)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有利于对患者颅内血管进行观察, 因此在螺距的选择上应注意不超过1。 (3) 应用容积重建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等三项内容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 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从而提高血管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此外,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 笔者也就该项诊断技术的价值进行了以下总结: (1) 对于脑动脉瘤的诊断, 在该种技术下可以较为清晰的辨别肿瘤所处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同时可通过对图像进行旋转、局部放大等措施来对肿瘤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此种诊断的操作速度较快, 因此此法尤为适用于急诊患者。 (2) 该种诊断形式所得的图像可以清晰的将患者颅内血管的立体结构进行呈现, 并利用三维图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形态、大小等进行测量,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此外, 该种诊断方式还可以清晰显现患者脑基底动脉及分支的异常, 因此可以明确的进行烟雾病的诊断。虽然该种诊断方式具有较多的优势,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诸如:图像视野不够广阔、对血流方向不能清晰判断以及骨伪影对小动脉瘤诊断的影响等, 这些因素皆会对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应格外注意。

结合本次观察结果及上述理论, 笔者认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在颅内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法应作为颅内血管病变的首选措施而在各医院广泛开展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慧, 王夏红, 赵建民.三维CT血管造影-表面遮盖显示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24 (2) :627-628.

[2]苏海, 孙晓川, 朱继, 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临床运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7, 32 (5) :547-550.

[3]胡元明, 王成林, 申大光, 等.脑血管痉挛螺旋CT血管造影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 3 (2) :4-6.

[4]左长京, 因建明, 王培军, 等.螺旋血液铸型技术诊断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8) :754-758.

血管成像技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3~81岁,平均(64.4±5.5)岁。临床表现为下肢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皮温降低、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慢性坏疽、慢性感染等。

1.2 方法

36例患者在行CTA检查前后1~3周行DSA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层螺旋CT,增强对比剂采用370mg碘海醇,经肘正中静脉注射80~90ml,采用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对比剂,注射速率4~4.5ml/s,增强延迟时间为自动监测造影剂触发,监测扫描定位于髂动脉分叉以上的腹主动脉水平,必须将ROI刚好设定在血管内,避免触及主动脉壁的任何钙化部分,触发值为150~200HU,达到这个值后就自动触发CTA采集。患者取仰卧足行扫描体位,患者的脚固定于内旋位置,扫描范围自肾动脉至足底[3],扫描参数:准直器宽度0.6mm,螺距0.8,扫描速度0.33s/转,重建层厚0.75mm,电压120kV,电流250mA。将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Syngo工作站,分别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以DSA为标准,将患者每个节段DSA及CTA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对64层螺旋CT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下肢动脉血管的连续性、钙化程度、管壁情况、累及范围、病变分级,将下肢动脉分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7个节段。下肢动脉狭窄分级:闭塞、重度狭窄(狭窄75%~99%)、中度狭窄(狭窄50%~74%)、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0%)、正常 [4]。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患者CTA均清晰显示检查范围内动脉血管影像,图像分辨率较高,可显示各级主要分支血管,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CTA与DSA各动脉段显示胫动脉阳性率差异明显,CTA对胫动脉狭窄和闭塞程度有过高估计的风险(见表1)。

3 讨论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其慢性起病和逐渐进展,成为发达国家日益引起关注的问题,流行病学研究55岁以上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4.5%[5],目前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是DSA,具有良好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可显示下肢血管的全程及细节,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弊端,DSA是一种成本高昂的介入式手术,并且要动脉插管,是有创检查,患者及操作者均处于放射暴露下[6];只能显示腔内结构,管壁斑块成分及官腔周围情况显示不清,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替代DSA。

CTA是一种无创血管检查技术,不需要经动脉穿刺插管,仅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能获得完整的血管信息,在较短时间内使双下肢同时成像,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合并腹主动脉甚至肾动脉的斑块病变可以一次性完成[7],确保在动脉特别是下肢强化的高峰期内完成扫描。CTA有强大的后处理能力,多角度、多方位显示病变的部位及侧支循环的情况[8];同时对闭塞性远端血管显示优于DSA,DSA是病变的近端直接注入对比剂,闭塞水平以远的血管难以显影,CTA因静脉注射对比剂,因此对比剂能通过侧支循环充盈闭塞水平以远的血管,因此观察闭塞血管有明显优势。此外,CTA还可作为支架或其他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的后续评估检查,与MRA和多普勒超声相比更是一种稳定并易于重现的技术,不容易受重度钙化血管、血管内支架和肠道气体所引起的信号损失伪影影响。因此,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可靠、快捷、无创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力,黄小波,巫慧敏,等.64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4):197.

[2]孙明华,林涛,王韶颖,等.16层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4,10(3):190-194.

[3]范颖,代远斌,赖俊渝.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1):1201-1202,1232.

[4]陈晓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6(12):837-838.

[5] Katz DS,Hou M.CT angiography of low extremities and aortiliiaesys-tem with a 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 scanner:promise of newop-portunities fulfilled[J].Radiology,2001,221(1):7-10.

[6] Walter F,Leyder B,Fays J,et al.Value of arteriography scanning in-lower limb artery evaluation:a preliminary study[J].J Radiol,2001,82(4):473-479.

[7]曹国全,丁信法.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的质量控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107-108.

血管成像技术 篇8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受试者42例, 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3例, 女19例, 年龄24~82岁, 其中颈部血管成像15例, 胸腹部血管成像10例, 下肢血管成像17例。

1.2 MR检查设备及方法

使用西门子1.5T Syhphony A Tim设备, 选择合适线圈并结合敏感度编码技术, 受检者仰卧常规体位。扫描序列包括①CE-MRA序列②Carebolus序列。

1.3 测试方法

在Carebolus测试前, 先扫靶血管范围的快速血管影, 用于扫描定位,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行冠状面容积扫描获得蒙片。Carebolus测试方法一般取冠状位作为定位层面, 对准靶血管, 确保靶血管在视野范围内, 要把CE-MRA的序列根据前面的定位调整好, 注射对比剂前, 启动Carebolus并密切注视观察窗的变化, 待靶血管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时, 立刻切换到CE-MRA扫描序列。

1.4 图像后处理

主要包括血管减影和重建。

2结果

42例受试者, 用Carebolus技术获得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中, 有3例不满意, 其中2例过早, 1例过迟, 其余39例获得的CE-MRA效果均满意, 满意率达92.9% (图1-4) 。

3讨论

3D-CE-MRA成像是利用对比剂Gd-DTPA在血管内暂时的高浓度状态明显缩短血液T1驰豫时间, 基本不受血液流速的影响, 能清楚显示对比剂浓度高的血管的特点[1], 同时配合快速梯度回波技术, 有效抑制周围背景信号, 从而获得较周围静态组织信号明显高的增强血管。采用Carebolus技术就是使得靶血管显示处于最佳时刻时, 进入CE-MRA, 使观察血管内团注的对比剂达到最高浓度时间与数据采集K空间中心部位相吻合, 而获得高质量的血管图像[2]。Carebolus技术更直观、更方便, 通过透视实时观察对比剂达到靶血管的峰值时间, 并可直接转入血管增强序列, 这是与testbolus技术最大不同点, 它可一次性完成给药过程, 无须多次给药, 无须公式计算。

对于血管系统病变, 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等, 其中以数字减影作为血管检查的金标准, 但其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且价格昂贵。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以其无创伤、无辐射、无肾毒性造影剂等优势已广泛用于临床, 已成为周围血管首选检查, 尤其是采用Carebolus这一新技术, 更能全方位观察血管的真实情况。Lenhart[3]等对血管病变的影像分析, 认为磁共振CE-MRA可取代常规的血管造影。

因此采用Carebolus技术进行的3D-CE-MRA被越来越多地用来评价血管性病变, 3D-CE-MRA是目前最佳的无创血管成像方法[4], 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孟宪玲, 陈正光.三维增强磁共振胸腹血管成像的技术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2, 18 (10) :1065-1067.

[2]张照喜, 陈宪, 徐宁, 等.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个性化方案的确定:ipass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983-986.

[3]Lenhart M, Finkenzeller T, Paetzel C, et al.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in the routine work-up of the lower extreies arteries.Roof Fortchr Ged Rontgenstr Neuen Bildged Verfahr, 2002, 174 (10) :1289-1295.

用脑成像技术预测未来 篇9

然而最近,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的约翰·加布里埃利教授撰文指出,基于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的新一代无创神经成像技术,也许能为预测个人未来行为趋势提供新的参考。这篇综述在线发表在2015年1月11日的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Neuron)上。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神经学家通过研究一些特殊的损伤病例了解到了大脑许多脑区的功能。如上世纪中叶,对因手术切除海马结构而无法形成记忆的亨利·莫莱森的研究,就揭开了学习记忆的形成机制。此外,对被铁棒穿过前额叶导致性格大变的菲尼亚斯·盖奇、对因手术切断胼胝体而导致大脑两个半球无法协作的“裂脑人”等案例所进行的研究,为神经科学勾勒出大脑运作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现代神经科学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后,大量更快、更好、对研究对象影响更小的研究技术被开发出来,神经科学研究也开始从特殊病例转向一般人群。短短数十年间,一个接一个脑区的功能被相继破解出来。

以这些工作为基础,科学家得以将大脑某些特定区域和人的行为相关联起来。举个例子,人的前额叶和高级智力活动密切相关,前额叶损伤的病人会表现出痴呆以及道德感丧失等症状;相对而言,前额叶发达的人则往往具有较高的智商和自制力。类似地,中脑腹侧被盖区等脑区组成的“奖赏系统”与人的快感有关,这些脑区比较活跃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酗酒以及滥交等行为,反之,这些脑区特别不活跃者则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等问题。

尽管我们现在还难以确认这些神经学特征与人的外在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加布里埃利教授相信,仅仅依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这些神经学特征就已经能为个性化医疗或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从人类意识到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开始,就有人试图通过研究大脑来预测人的行为。但是大脑被完全包裹在颅骨这个“黑匣子”中,早期又没有合适的透视技术,因此当时人们都寄希望于通过观测人的头部特征来获取大脑的信息。

从风靡于19世纪的颅相学,到给死囚做“死亡面具”,无数人在这方面做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尝试。但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大脑的研究开始转入正轨,人们意识到大脑的特征不一定能从人的外表体现出来,于是那类看脸的研究也就慢慢沉寂了。

到了20世纪后半叶,由于物理学的进步,许多新的研究手段被开发出来,神经科学家们从此终于可以不用开颅也能知道大脑的信息了。其中,基于“核磁共振”原理所制造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可以像X光或是CT扫描一样“透视”大脑,同时还比它们拥有更高的分辨率且不会产生任何伤害。MRI目前已成为世界主流神经科学或心理学研究机构的标准配置。

这种高性能的设备可以从人类大脑当中分析出海量的数据,结合现代的超级计算机与大数据算法,就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对具体个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乃至行为作出预测,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医疗、教育和生活指导。

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过若干试图利用无创脑成像技术进行预测的研究,其中有不少都是针对成人或儿童的学习和认知表现展开的。这些研究,在未来将有助于为每个人量身打造个性化教育。

研究表明,大脑背侧纹状体体积较大的人,更善于掌握电子游戏的技巧,而与之相对,这个脑区受损的病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21世纪初的一些研究则表明,大脑顶叶不对称以及左侧哈氏回的白质密度较高的人,拥有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不但如此,还有一些通过对被试者进行实时观测的研究,更是直接将大脑的某些区域和特定的脑活动信号与特定的学习认知活动相关联了起来——这些神经学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人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中。

有证据提示,大约有5%~17%的儿童会在刚上学时出现发育性阅读障碍的症状,这些孩子的外周器官都没有明显的缺陷,但是他们比其他儿童更难学会阅读。这种现象存在很明显的家族性。有一些研究指出,使用MRI扫描这些家族的新生儿大脑,经常会发现一类特征性的电活动。利用这些神经学特征来预测这些孩子在8岁左右是否会出现发育性阅读障碍,准确率能达到81%。

与此类似,有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功能性MRI检测大脑右侧额下回的活跃程度,可以预测8~12岁的青少年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的语言学习能力。无独有偶,在另一项研究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实验中,科学家们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右侧海马灰质较大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具有优势。

除了学习和认知等与大脑直接相关的信息外,通过扫描大脑所能预测的事情还有更多,其中就包括健康预测以及治疗手段是否能生效这样的切身大事。而这些信息,可以为个性化治疗和保健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

在最近几年的若干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那些大脑前额叶与前扣带回活跃度较低,而基底神经节比较活跃的青少年更有可能酗酒,之前的研究也提示这些脑区和人的自制力密切相关。

除了酒精的问题以外,研究人员还对诸如滥用药物、暴饮暴食以及滥交等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都在大脑中寻找了多处与之相关的神经学特征。

这些对神经学特征的分析,不但可以预测每个人的健康状况,还可以为疗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以抑郁症为例,当前的治疗手段,无论是心理干预还是药物治疗,其疗效和副作用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但传统的诊断技术并不能很准确地对患者的特质进行分析。加布里埃利相信,如果将预测神经科学手段引入到诊疗中,那么这些问题就都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这种想法并非毫无根据。研究人员发现,多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的有效性和大脑中一个叫做前亚属扣带皮层的脑区的代谢水平密切相关。有证据显示,提升那一片脑区的活跃程度可以大大提升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事实上,利用深度脑刺激治疗抑郁症的技术就基于这些理论。在其他诸如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中,借助于MRI的个性化医疗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预测神经科学所面对的最具争议的话题,可能莫过于对犯罪行为的预测。

许多犯罪行为都和人的冲动性、自制力以及暴力倾向等思维活动有关。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惯犯的前扣带回活跃程度较低,而前扣带回在处理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加布里埃利认为,这个证据对于犯罪预警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该神经学特征与其它预警犯罪的因子(年龄、精神疾病检测分数、药物滥用等)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对于将行为预测引入犯罪预警可能导致的伦理困境,加布里埃利表示:“我最感兴趣的目标,还是帮助所有的孩子更好地学习阅读与数学,帮助所有的病人更好地接受治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可我这种想法的。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这些信息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所担心的伦理问题只在于这种信息是否会被用作筛选标准,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而只为少数最可能成功的人服务。

血管成像技术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 0 7年1 2月至2 0 0 9年4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美国G E Light Speed VCT对31例临床拟诊为及冠状动脉CTA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肺动脉成像检查。其中11例诊断为肺栓塞。男7例,女4例,年龄范围45~77岁,平均年龄58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促、胸痛、心悸、咯血或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心前区痛及下肢水肿等。

1.2 操作方式

首先做碘过敏试验,扫描前对患者作屏气训练,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指导其平静呼吸。患者仰卧位,平扫常规从肺尖到肺底,CTA检查从肺底到肺尖进行。准直器宽/螺距64mm×0.625mm/1.375;重建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120/580/0.5。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桡、肱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50~70m L,注射速率4.0m L/s。紧接着再以3.5m L/s速率推注生理盐水20m L以冲淡上腔静脉内对比剂。通过实时对比剂追踪系统于肺动脉干水平取感兴区,CT值达100Hu时触发扫描。扫描后建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成像(VRT)等进行综合分析。用来观察肺动脉的解剖、发育,肺动脉管腔狭窄、阻塞通畅情况。

2 结果

31例拟诊肺栓塞患者中,10例肺动脉成像未见肺栓塞征象,1例确诊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第1对角支),2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Ⅲ型)7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11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4例为冠状动脉CT检查同时发现肺栓塞)。11例肺栓塞共累及102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干3支,左或右主肺动脉8支,叶动脉20支,肺段动脉54支,亚段动脉17支。肺栓塞CTA表现:肺动脉各级分支内见不同大小、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是诊断肺栓塞的主要依据;肺梗死、马赛克征、胸腔积液及肺动脉高压是肺栓塞的间接征象。结果表明64层螺旋CT能够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

3 讨论

肺栓塞通常是指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入肺动脉引起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栓塞。此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则相对少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增多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本病例数有增多趋势。部分肺栓塞患者可无症状,但也可导致突然死亡,据国外文献报道,肺栓塞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病死率可达30%以上,而采用适当的抗凝剂及时治疗,病死率可降低到8%,因此及早诊断本病显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正确、及早且无创伤性诊断肺栓塞提供了可能。周围静脉内产生栓子的原因很多,包括血流缓慢、局部的创伤和感染、血液的黏滞度增高和血栓溶解能力的减弱,其中血流缓慢是主要因素,常见于心脏病和长期卧床不起的骨折患者,以及妊娠、肥胖或静脉曲张等情况,年老者尤易产生。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从足侧向头侧扫描,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屏气不佳的影响及减少上腔静脉内高浓度造影及所造成的伪影。扫描前对患者的呼吸训练不能够忽视。层厚的选择至关重要,薄层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增加容积分辨率,提高段以下肺动脉的显示率,本组中以0.625mm层厚重建图像对段水平肺动脉的显示率较好。肺动脉CTA对延迟时间要求比较严格,扫描延迟不当可产生伪影。如扫描延迟过短,由于对比剂充盈不足,在前几幅图上动脉出现假充盈缺损。由于扫描延迟过长,在最后的图像出现对比剂不足且主动脉系统对比剂过多影响观察。

诊断肺栓塞因无可靠的临床指标,其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放射性核素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肺动脉造影诊断准确可靠,但具有创伤性。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PE不仅敏感性高,而且特异性强,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检查方法。

上一篇:服务频率下一篇:法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