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脑血管成像

2024-10-15

CT脑血管成像(共10篇)

CT脑血管成像 篇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 该项技术对于诊断脑部静脉畸形提供了新思路[1]。为了全面探究64层多层螺旋CT检查脑血管情况临床价值, 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9例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 全面探究使用64层螺旋CT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43.5±8.4) 岁, 男45例 (65.22%) , 女24例 (34.78%) 。主要临床症状:头痛45例, 头晕24例, 呕吐16例, 癫痫发作9例。

1.2检查方法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机实施相关检查, 具体检查步骤为:为患者头部实施CT分层扫描, 后使用血管造影技术, 进行进一步检查。扫描层厚5 mm, 当完成检查后, 使用注射器, 对患者的肘静脉推注优维显 (德国拜耳公司) , 剂量60~80 ml, 速率4 ml/s。后对患者进行测试性小剂量团注术, 同时进行扫描工作。具体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定部位:管电流240 m A, 电压120 k V, 检查视野250 mm, 螺距为0.969∶1, 层厚0.625 mm[2], 在扫描时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普胺, 注射速度3.5 ml/s, 扫描的延时时间20~25 s。在完成扫描工作之后, 将相关数据传输到64层宝石能谱CT工作站, 使用相关软件, 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检查, 同时实施多容积再现, 密度投影等工作, 检查结果应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分析, 后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69例患者设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 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中采用MIP, MPR以及VRT对颅脑血管图像进行重建。69例均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资料,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判读。

2结果

69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动脉瘤31例,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0例,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3例, 颅脑肿瘤性病变2例, 烟雾病1例, 脑血管正常22例。

3讨论

脑血管肿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是目前脑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疾病, 文献[3]表明, 这类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对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就会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 主要会出现病残以及死亡, 临床上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受孕受精卵着床, 在胚胎开始发育的初期, 原始性的脑血管网由原始的脑血管内膜的胚芽转变而来, 按照遗传信息的调控不同部位的血管网分化成具有各自功能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等。最早的时候动脉与静脉是并行的, 并且二者相邻, 在两者之间仅仅被一层内皮细胞隔开, 如果此时该部位发育出现异常, 就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静脉直接相通的情况, 从而出现短路, 此时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就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网, 加上异常发育生长的脑部动静脉与机体正常的血管组织结构不一样, 其中的平滑肌不完整, 此时在高血流量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 异常发育的管壁上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 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 这也是导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病残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管壁及脉络的构筑特点和患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展开诊断以及治疗的前提, 主要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据包括患者病变的准确位置、血管巢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等[4,5]。从本次的研究看出, 69例患者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患者的载瘤动脉和邻近的血管分支结构清晰可见, 科学直观,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检测中有1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说明此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畸形血团, 帮助医生判断是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影像参考。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一次检测便能够检查全脑的情况, 技术安全、无创、快速, 并且检查精准,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能够看出, 对于疑似脑部疾病患者, 在其临床检查中使用64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能够得出满意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特点。MIP以及VRT是对患者血管进行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董玉姝.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2) :134-135.

[2]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 (1) :46-47.

[3]马晓晖, 孙英彩,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2) :154-156.

[4]钱根年, 陈自谦, 李天然, 等.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6) :413-416.

[5]黄展坤, 吴梦楠, 刘松青.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7) :28-29.

CT脑血管成像 篇2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83-01

Abstract:

Keywords: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 青,杨晨明,等.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 伟,等.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

CT血管成像显示椎动脉解剖变异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01~2010-01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693例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 其中114例椎动脉为起源变异和 (或) 走行变异, 男62例, 女52例;年龄42~86岁, 平均 (62.74±11.44) 岁, 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头痛、肢体乏力、麻木等。

1.2仪器与方法采用Light Speed VCT XT 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Ulrich Missouri双通路数控高压注射器, 18G静脉留置针。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方向为足侧向头侧。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 k V, 管电流500~650 m A, 准直64×0.625 mm, 层厚0.625 mm, 螺距0.516︰1, 转速0.4 s/r, 矩阵512×512。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350 mg I/ml及生理盐水各20 ml以5.0 ml/s经肘正中静脉注射, 于颈3~4椎间隙平面行同层动态扫描, 得到颈内动脉触发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及峰值时间。根据峰值时间决定扫描触发时间, 从主动脉弓下1.0 cm至颅顶包括Willis环行空间位置相同的平扫和动脉期扫描, 扫描开始时以5 ml/s注射55ml对比剂, 再以相同速度注射40 ml生理盐水。2次扫描参数完全相同, 分别获得平扫及增强图像。

1.3 图像后处理将数据传送到AW 4.4 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使用动脉期及减影后的图像, 采用容积再现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曲面重组 (CPR) 和高级血管分析 (AVA) 等后处理技术, 通过三维旋转调整观察角度, 并结合原始轴位图像观察双侧椎动脉的起源变异及走行变异情况。由1 名主治医师和1 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观察和记录双侧椎动脉起源及走行显示情况, 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达成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 软件, 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相关性采用 χ2检验, 并计算比值比 (OR) 及其95% 置信区间 (CI) ,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动脉起源变异的发生率及起始部位114 例中, 67 例双侧椎动脉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 47 例单侧椎动脉起源变异 (表1) , 起源变异的发生率为6.78% (47/693) , 血管发生率为3.39% (47/1386) 。其中2 例仅有起源变异 (图1) , 45 例同时具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 (图2) 。

图1男,61岁,椎动脉起源变异。VR示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箭,A),右椎动脉起源正常(箭头); CPR示双侧椎动脉均从颈6横突孔进入,走行正常(箭,B、C)。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2.2 椎动脉走行变异的发生率、走行部位114 例中, 2 例双侧椎动脉均从颈6 横突孔进入, 走行正常;112 例一侧或双侧椎动脉分别从不同的颈椎横突孔进入, 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16.17% (112/693) , 血管发生率为9.31% (129/1386) (表2) 。45 例同时具有起源和走行变异的类型见表3。

图2 女,66岁,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VR示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箭,A),右椎动脉起源正常(箭头,A);CPR示左椎动脉从颈4横突孔进入(箭),左椎动脉走行变异(B);CPR示右椎动脉从颈6横突孔进入(箭,C)。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图3 男,54岁,椎动脉走行变异。VR示双侧椎动脉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起源正常(A);CPR示左椎动脉从C6横突孔进入(箭,B);CPR示右椎动脉从C4横突孔进入(箭),右椎动脉走行变异(C)。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2.3 椎动脉同时具有起源和走行变异的统计分析起源变异病例中, 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95.74% (45/47) ;未发生起源变异病例中, 走行变异发生率为10.37% (67/646) , 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67, P<0.05) , 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关联强度OR为194.44, 95% CI为46.13~819.67。见表4。

3 讨论

3.1 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的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 91.67% 的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 95.83% 的椎动脉从第6 颈椎横突孔进入[8]。椎动脉还可以起源于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或发自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如甲状颈干, 也有自主动脉弓和锁骨下动脉双来源者。左椎动脉起源变异较多见[9], 起源于主动脉弓者约占3.2%~4.2%[10,11], 最常见的是左椎动脉起源于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 本组该类起源变异的发生率为6.20% (43/693) 。由于主动脉弓内的压力高于锁骨下动脉, 起源于主动脉弓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可能比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充足。如果椎动脉阻塞, 主动脉弓内的压力也可能成为促使椎动脉形成动脉瘤或破裂的原因之一[12]。

椎动脉进入颈椎横突孔者位置, 以第6 颈椎横突孔最多, 进入其他颈椎横突孔少见, 称走行变异。椎动脉进入横突孔位置的变异在健康人的发生率约占5.0%[13], Bruneau等[14]对250 例患者双侧500 根椎动脉行MRA或CTA检查, 发现椎动脉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7.0%。正常型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 进入第6 颈椎横突孔 (95.83%) [8]。本组中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16.17%。走行变异的椎动脉在前斜角肌、颈长肌及头长肌之间穿行的距离相对增加, 以上肌肉收缩挤压椎动脉, 使椎动脉痉挛, 同时其位置变浅, 易受寒冷刺激, 这些因素均可以影响血管内的血流, 增加后循环缺血发生的概率[15]。由于本组研究对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健康人发生率5%[9]的3 倍左右, 因此走行变异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此外, 椎动脉的主干在组成椎-基底动脉的同时发出小动脉分支营养脊髓颈段, 从第5 颈椎横突孔以上进入的椎动脉发出的小动脉分支比正常走行的椎动脉发出的分支少, 可能影响对脊髓颈段的营养支持。

3.2 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相关性本组45 例 (39.47%) 椎动脉同时具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 椎动脉起源变异是否会诱发走行变异、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刘银社等[6]认为椎动脉起源变异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走行变异, 但大多数文献仅提到在发现椎动脉起源变异的同时发现走行变异的情况, 并未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17,18]。因此, 本研究把全部变异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67, P<0.05) , 说明起源变异病例走行变异的发生率高于未发生起源变异的病例;OR值的大小反映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关联强度, 本组OR为194.44, 表明起源变异 (暴露因素) 和走行变异 (发病) 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起源变异是引起走行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3.3 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发育成椎动脉的背外侧支与参与合成主动脉弓的背主动脉主干之间未发生萎缩或中断而成, 其合成的椎动脉最后转变成主动脉弓的分支[17]。由于与背主动脉相连的7 对节间动脉从相应的椎间隙进入横突孔, 因此发育异常的椎动脉就产生了不同的走行变异。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之间存在相关性, 起源变异是导致走行变异的重要因素。此外, 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时期横突孔发育不良, 可以使椎动脉不进入该横突孔而绕行, 如横突孔的先天性狭窄或闭锁, 可以出现椎动脉起源变异[19,20]。起源变异的椎动脉容易受颈部肌肉的刺激或压迫, 导致后循环缺血;走行变异的椎动脉较正常侧管径窄, 阻力高, 血流速度低, 这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时椎动脉呈痉挛性缺血表现相同, 若两者同时发生, 则会增加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 一侧椎动脉起源及走行变异不会造成显著的椎动脉系供血不足, 但当对侧椎动脉受到多种因素刺激痉挛缺血时, 异常侧椎动脉不能代偿, 继而出现一系列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表现为眩晕、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和耳聋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行CTA检查, 发现有椎动脉起源变异时, 需要进一步观察有无走行变异, 反之则提示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同时, 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也增加了脊柱、神经外科及介入治疗手术的危险。

简述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技术 篇4

【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病常见病之一。尽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準”;但它是一项有创检查,且有一定危险性和价格昂贵,患者不宜接受,故不宜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手段。随着多层螺旋CT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MS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筛查冠心病的常规手段之一。但有着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问题,心脏CT成像技术成为决定图像质量及诊断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技术

1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一般分为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LM)由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组成。左主干长短不一,一般为1-3cm,个别人无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状窦。其又有分支如对角支、钝缘支等。右冠状动脉(RCA)分为圆锥支、窦房结支、右室支、后降支、左室后侧支及房室结支。

2 冠脉CT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合人群:不典型的可疑冠心病患者、评价胸痛患者时,心电图不确定或不可读且不能做运动试验者、进一步评估钙化积分超过400的患者、评估计划进行像瓣膜手术的非冠脉心脏手术患者、不愿做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可用冠脉CT成像来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1]

禁忌人群:心率控制不佳或有起搏器者、有严重动脉钙化、与造影剂有过敏反应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患者、甲亢及妊娠患者、对于频发早搏或者心率相对不齐者,应列为相对禁忌[2]

3 冠脉CT成像技术

3.1 扫描前准备

a.行冠脉CT前,应先预约,同时排除禁忌症,并告知此检查须有家人陪同。

b.叮嘱病人在检查前4h内禁食,于检查前30min到达检查室,听从医师安排,静坐以稳定心率。

c.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检查过程以及对比剂可能引起的反应。让家属认真阅读增强检查同意书,并保留其有效的联系方式。

d.在心电监护(如图1)后,扫描前,心电监护后,应先训练患者,在平静状态下能够屏住呼吸15s,心率维持在75次/分以下者,满足行冠脉CT条件。不满意者可口服美托洛尔50-100mg,使其心率下降至条件内。如还不满足,可给予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500μg/kg或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3]。对于心率波动大者,必要时给予吸纯氧,流量为2-4L/min。

e.对比剂选择,由于冠状动脉的特点是弯曲而细长,其分支和远端血管直径小于3mm。每ml含碘300mg和320mg由于浓度相对较低,不利于现实那些小分支;每ml含碘350mg和370mg可以显示;但是造影剂首次经肘静脉回流至右心房时,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产生强烈伪影,每ml含碘370mg更为明显。综合考虑,每ml含碘350mg的造影剂更适合于冠状动脉造影。

3.2 冠脉CT扫描:以我院64排 GE LightSpeed VCT为例。

a.选取病人信息,选择心脏扫描程序。此时会有心率曲线显示;如屏幕上未有心率图像,可点击门控“Gating Check BMP”来显示即时心率。

b.扫描前3min,可给予病人硝酸甘油,使其舌下含服,这样可以使冠状动脉扩张,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查效果。

c.扫描定位像,通过正、侧双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为心脏上方(心底部)至心脏下方(心尖部)。通常为隆突下1cm至左隔下2cm。

d.然后进行峰值测定。选取左冠状动脉开口层面,把监测定线定于此处。行对比剂4 影响冠脉CT成像的因素

4.1 心率。主要影响有心率过快和心率不齐两个方面。正常成人的平均心率约为75次/分,即一个心动周期约为800ms,其中心房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约为100ms和700ms,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约为300ms和500ms,心房和心室的共同的舒张期约为400ms。虽然多层螺旋CT最高图像时间分辨率可达40ms左右,但仍然不足以在全部心动周期之内完全消除冠状动脉的搏动伪影。因此,通常把重建设定在R-R期间运动幅度相对较弱的心室舒张中期来重建图像。心率控制对冠状动脉成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高杰等发现[6]当较快心率(大于75)时,可出现明显心脏搏动伪影,造成图像不连续。

4.2 数据重建技术。多数研究认为,在50%-70%的R-R期间重建图像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冠状动脉的观察;这个时期正好处于舒张中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选择50%-70%的R-R期间重建,配以各种重建方法,如: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s,MPR)、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容积重现或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VR)等。

5 冠脉CT技术前瞻

5.1 提高时间分辨率。在机架转速无法提高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技术叫做多扇区算法技术进行补偿[7]。当一个心动周期内的扫描投影数据不足180°时候,采集到的投影数据是一个小于180°的扇区。可以采集存下一个心动周期内同一层面同一时相的另一个扇区的投影数据,然后把2个扇区的投影数据合并成180°扫描原始数据进行重建。但是,采用多扇区重建,会使心脏总扫描时间过长,患者辐射剂量增大;同时,心律变化机会也大,使多扇区的同步时相偏离。会产生更大的运动伪影。这是多扇区重建技术的缺点。

5.2 低剂量扫描技术。如ECG管电流调制[8],在心脏成像技术过程中,依据ECG信号,在收缩期降低80%左右的射线剂量。舒张期采用正常剂量,患者在有效剂量较低条件下实现冠脉成像和心功能检查。

结语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目前无创性检查冠心病的主要依据,对明确冠心病诊断、动脉狭窄等具有明显优势;冠脉CT技术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应用这门技术,医护人员要与时俱进,了解更多、更好的新知识,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红迁.赵希鹏.鲍海华.冠状动脉CTA的基本概述、冠脉的变异及狭窄[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6):94-96.

[2] De Feyter PJ,Nieman K.New coronary imaging techniques:what to expect.Heart,2002,87:195—197.

[3] Schroeder S,Kopp AF,Kuetter A,et al.Influence of heart rate on vessel visibility in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using new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experience in 94 patients.Clin Imaging,2002,26:106-111.

[4] 顧 欣.冯凯琳.VCT X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J].Journal of Computed Tomography,2009,10(1):2-5.

[5] 张森.杜湘珂.李剑颖.心电图调制电流对于容积CT心脏扫描图像质量及曝光剂量影响的评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74-976.

[6] 高杰.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24-225.

[7] 綦维维.武 靖.杜湘珂.等.64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质量控制和扫描参数优化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l322-1325.

[8] 钱晓凌.陈万凯.叶剑锋.X射线剂量及GE VCT低剂量技术[J].医疗卫生装备,2011.9:115-116.

CT脑血管成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3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320排CT脑血管4D DSA成像,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7~82岁,身高156~180 cm,体质量40~92 kg;病例中还包括昏迷、躁动、意识模糊患者17例;病例排除标准包括:对碘对比剂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1.2 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 CT)机,患者取仰卧位(SU)、头先行(HF)扫描。通过楔形软垫及绑带固定头颅,对于意识模糊、躁动患者检查前给予镇定,加身体约束带。扫描覆盖宽度设为16 cm,扫描模式为动态容积扫描模式(Dyvolume),管电压为80 k V,管电流采用根据扫描计划自动设定毫安秒技术,预设值为150~310 m As,扫描视野为FOV-M,转速时间设为0.35 s,探测器准直为320 mm×0.5 mm;用双筒高压注射器(NEMOTO)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优维显Ultravist 370 mg I/m L)50~60 m L,流速为5.5~6.0 m L/s,注射完毕后再以同样流速注入生理盐水30 m L,增强扫描按照预设计划自动触发扫描;整体检查时间5~10 min。扫描结束将容积数据导入4D DSA软件进行分析重建。

1.3 放射剂量分析

每位患者进行脑血管4D DSA检查时,机器会自动生成容积CT剂量指数[CTdose index,CTDI(volm Gy)]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m Gy/cm)]。把它们记录下来后,根据公式ED=DLP×C换算成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m Sv)][2]。其中C为换算因子。本文采用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头颅平均值为0.0021[3],这样可以算出有效剂量ED值。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使用脑血管4D DSA成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分析,重建软件通过对扫描的19个容积数据的动静脉曲线进行设定,自动完成头颅动静脉血管成像,时间4~6 min,其重建图像由放射科医生诊断后临床医生可直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全部患者未见阶梯伪影,见图1、图2。

2.2 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4DDSA技术射线剂量

CTDIvol剂量范围为154.5~181.8 m Gy/cm,DLP均值为(2 478.3±423.8)m Gy/cm,ED为(5.46±0.63)m Sv,而常规DSA脑血管造影诊断剂量[4]DAP均值为(9 264±3 777)cm Gy/cm2,ED为(10.01±6.85)m Sv。

3 讨论

面对逐年增加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临床医生确定最佳治疗途径越快,患者的生存机会就越大,或者康复越好。拥有16 cm的宽探测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一圈扫描覆盖头颅,完全消除移动伪影和错层伪影,相比目前多排螺旋CT的多次螺旋采集和数据重叠重建等方式,减少了辐射的剂量[5]。现有64排CT或双源CT扫描时,由于覆盖不足,只能采用螺旋方式进行弥补。而320排动态容积CT用于头颅扫描,一次曝光获得整个容积扫描,一次对比剂注射后在60 s内就可以完成全脑的间断性采集。不到1 min所获得的数据,使任何单独的动脉和静脉的时相数据都可以得到评估,并得到动态血管减影图像和全脑容积灌注图像。全部的检查只有4~6 m Sv的放射剂量,大约50~60 m L碘对比剂,以及很短的时间(其实际扫描时间只有18~21 s)。诊断和评估脑血管病变所需信息都可以在1台设备、1次检查和1次对比剂注射条件下完成,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不仅大幅降低患者病变信息检查所需时间,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检查的总费用。总之,检查效果相媲美DSA造影的脑血管4D DSA成像技术,相较于DSA血管造影,其等待时间、准备时间、检查时间以及检查后恢复时间都大大缩短。而其成像在速度和全天候检查方面的显著优势将成为急性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注:所示该患者通过320排CT脑血管4DDSA成像直接诊断大脑右后交通动脉瘤,瘤体基底较宽,考虑DSA效果欠佳,决定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320排CT在脑血管4D DSA成像技术的初步应用。方法:应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对临床32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并对图像结果进行评价,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使用造影剂剂量2436mL,检查时间1020min)对比。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成像获得满意效果,无阶段伪影,平均射线剂量ED为(5.46±0.63)mSv,低于文献报道常规DSA脑血管造影诊断剂量ED(10.01±6.85)mSv。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4DDSA成像图像质量高,检查时间缩短,320排冠状动脉成像的剂量远远低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的剂量。

关键词:320排CT,脑血管4DDSA,动态容积,剂量,DSA

参考文献

[1]HaagaJR.Radiation dose management:Weighing risk versus benefit[J].AJR,2001,177:289-291.

[2]Rogers L F.Dose reduction in CT:How low can we go[J].AJR,2002,179:299-301.

[3]Menzel H G,Schibilla H,Teunen D.Guidelines on radiation dose onthe patient[J].European Guidelines on Quality Criteria for ComputedTomography,2006,1:32-33.

CT脑血管成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 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其中男30 例, 女24 例;年龄40~68 岁, 平均年龄 (56.7±5.2) 岁。

1.2 方法

检测仪器为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常规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 其中扫描层厚设定为1.25 mm, 转速为0.5 s/360°, 螺距比为1.75∶1, 管电压设定为120 k V, 管电流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下分别设定为200 m A、350~400 m A, 扫描持续10~15 s。 采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 L造影剂经右肘前静脉注入患者体内, 注射速度保持在3.5~4.0 m L/s。 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 s, 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55~60 s。 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 采用VR以及2D-最大密度投影 (MIP) 重建腹部血管三维图像, 采用图像切割工具从不同角度切割VR与MIP图像。 入组病例同时进行腹部彩超扫查检查, 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 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其中检出12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9 例腹主动脉瘤, 12 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显像检出6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 6 例腹主动脉瘤, 9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 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当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MSCT) 逐渐开始应用于颅脑、心脏、胸腔、腹部以及肾脏等人体部位检查中, 其改变了传统CT层扫描的模式, 实现了向容积扫描模式的飞跃, 所得三维图像不再是单纯叠加单层图像而成,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容积图像[2]。 以此为基础进行三维重建, 其图像对于细小血管走行、血管形态等情况予以清晰显示, 同时还可对周围组织器官进行观察[3]。 MSCT具有如下4 个优势: (1) 扫描范围大, 用时时间较短, 可较好地满足腹部血管成像需求, 一般情况下扫描从膈顶开始, 至第3~4 椎体水平时所需时间不超过12 s, 对绝大部分患者都较为适用[4]; (2) 提高了扫描速度, 造影剂用量也随之减少, 或造影剂用量不变以获取更佳的成像效果; (3) 能够分期像获取动脉期以及静脉期成像数据, 其对于同时显示肝动脉以及门静脉的情况尤为适用; (4) MSCT后处理技术优势突出, 且能够进行薄层重建, 因此可在相同扫描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的情况下获取形式不同的血管成像[5]。 MSCT图像分辨力以及后处理功能都较为优秀, 能够将患者腹部血管情况以三维方式成像展示, 对于门静脉高压或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疾病可予以准确诊断[6]。

该研究结果表明,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诊断准确率为100.0%, 而彩超显像检出率为77.8%,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与李美玉等[7]报道相符, 提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 笔者总结了MSCT应用实践中的要点如下: (1) 检查准备。 患者行MSCT扫查前禁食时间应不低于6 h, 而且阳性胃肠对比剂对于强化血管显示有一定干扰[8], 可给予患者清水口服, 作为胃肠标记物, 防止高密度对比剂所产生的干扰, 避免后处理图像质量受到影响。 (2) 合理选择扫描层厚。就CT成像扫描而言, 其扫描层厚对于血管成像空间分辨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该研究中检测仪器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其中最关键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莫过于探测器组合方式, 而1.25 mm的扫描层厚既满足扫描速度要求又切实保证了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并有利于医师合理制定介入治疗方案以及外科手术方案, 精确评估患者预后,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采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 (MSCT) 方法进行肝脏动脉期与门脉期增强扫描, 对比腹部彩超与MSCT的检测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对于腹部脏器肿瘤其他表现也可同时展开观察,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关键词:腹部血管疾病,多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宏, 严玉澄, 陆任华,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 (8) :1062-1067.

[2]孔凡磊, 郭一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9) :59-60, 69.

[3]李祥.急诊腹部CT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 (6) :799-800.

[4]秦定文, 杨亚芳, 顾生荣, 等.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5) :74-77.

[5]黄恒青, 黄筠洋, 杨军克, 等.128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1) :63-64.

[6]刘跃辉, 刘珍, 武燕, 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在腹腔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5) :112-114.

[7]李美玉, 陈冠峰, 杨子江, 等.64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3) :190.

CT脑血管成像 篇7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脑血管造影术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 是以基底动脉 (BA) 和 (或) 椎动脉 (VA) 扩张延长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潜在的脑血管疾病[1], 该病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多样, 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近年来, 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关研究报道渐多, 但仅有少数文献提及VBD的影像学表现特点[1,2,3,4], 且观察不全面。本研究旨在通过CTA观察并系统描述VBD的影像学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01~2013-03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就诊的47例VBD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11例;年龄44~84岁, 平均 (63.9±6.3) 岁。患者均符合VBD影像学诊断标准[1,5], 即BA和 (或) VA直径>4.5 mm;BA长度>29.5 mm或横向偏离>10 mm;VA颅内段长度>23.5 mm或其任意一支偏离>10 mm。排除BA和 (或) VA明显狭窄或闭塞, 合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后颅凹肿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后循环功能障碍或脑干压迫症状, 如头晕 (25例) 、猝倒 (7例) 、面肌痉挛 (5例) 、共济失调 (5例) 、偏身感觉异常 (3例) 、抽搐 (1例) 和三叉神经痛 (1例) 等。颅脑CT或MRI平扫诊断后循环供血区脑梗塞36例, 脑出血3例, 脑积水2例, 正常6例。18例有长期吸烟史 (男16例, 女2例) , 12例有高血压病史, 5例有糖尿病病史, 3例有肥胖症。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50 m A, 层厚2 mm, 速度0.5 s/r, 螺距0.8, 视野24 cm×24 cm, 矩阵512×512。采用对比剂碘海醇 (350 mg I/ml) 注射液, 经高压注射器经右前臂静脉注射, 剂量为1.5 ml/kg, 速度3.5~4.0 ml/s, 采用对比剂动态监测自动触发扫描, 感兴趣区置于主动脉弓处, 阈值设定为100 Hu, 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顶结节。图像处理采用Vitrea 5.2后处理工作站, 获取容积重组 (VR) 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图像, 重组层厚1 mm, 层距1 mm。在VR图像上行枕部冠状切割, 充分暴露BA及VA。

1.3 BA、VA颅内段直径、长度及偏移度测量

利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中的距离测量工具测量:①直径, 在横断面分别测量BA和 (或) VA直径[5];②长度、偏移度, BA长度为BA起点至顶点的距离, 偏移度为BA横向偏离其起始点到顶点之间的垂线的距离;VA颅内段长度为VA入枕骨大孔处至BA起点的距离, 偏移度为VA任意一支偏离其颅内入口到BA起始点之间的距离[1]。本组对BA或VA颅内段走行近似直线者直接按上述标准测量其长度, 对走行迂曲者, 因其长度测量不易掌握而采用偏离度>10 mm作为延长标准。见图1。

2 结果

2.1 VBD的表现形式

47例中, VBD有5种表现方式。①单纯BA式 (8例, 17.0%) :表现为单纯BA扩张延长, 偏离6例, 无偏离2例, 双侧VA颅内段正常 (图2) 。②BA+单侧VA式 (30例, 63.8%) :分为BA+左侧VA式 (22例, 46.8%) 和BA+右侧VA式 (8例, 17.0%) 。BA和单侧VA颅内段均无偏离2例, 均有偏离28例, 其中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22例 (图3) 。③BA+双侧VA式 (5例, 10.6%) :BA和VA颅内段均无偏离2例, 3例偏离均伴有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 (图4) 。④单侧VA式 (2例, 4.3%) :左侧VA式和右侧VA式各1例, 均有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 BA偏离延长但无扩张 (图5) 。⑤双侧VA式 (2例, 4.3%) :表现为双侧VA颅内段扩张延长, 向同侧或对侧偏离, 1例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 BA直径在正常范围 (图6) , 1例偏离延长。

图1 BA、VA颅内段偏移度测量方法。线M:枕骨大孔与斜坡中线;线T:BA顶点 (箭头) 水平线;线C:BA起点 (箭) 水平线;线H:T、C线之间的垂线;线D1:BA偏离距离;线LL:左侧VA颅内段入口与BA起点间的连线;线RL:右侧VA颅内段入口与BA起点间的连线;线D2:右侧VA颅内段偏离距离;线D3:左侧VA颅内段偏离距离。本例为BA+双侧VA式

图2患者女, 44岁, 单纯BA式。BA扩张延长, 无偏离 (箭) , 双侧VA颅内段无扩张延长或偏离 (箭头)

图3患者男, 49岁, BA+单侧 (左) VA式。BA扩张并向右偏离延长 (箭) , 左侧VA扩张、向同侧偏离延长 (箭头) , 右侧VA无扩张, 向左骑跨 (星号)

图4患者女, 70岁, BA+双侧VA式。BA扩张延长、无偏离 (箭) , 左、右侧VA扩张, 分别向同侧偏离延长 (箭头) , 右侧VA向左侧骑跨 (星号)

图5患者女, 64岁, 单侧 (右) VA式。BA无扩张延长 (箭) , 右侧VA扩张, 向同侧偏离延长并向左侧骑跨 (箭头) , 左侧VA无扩张延长

图6患者女, 68岁, 双侧VA式。左、右VA扩张延长, 左侧VA向右侧骑跨 (箭) , 右侧VA向同侧偏离 (箭头) ;BA无扩张, 向右偏离。双侧VA管壁多发硬化斑 (星号) (注:以上图像为后面观, 左右相反)

2.2 BA或VA直径、长度、偏离度测量

BA扩张43例, 直径 (4.94±0.28) mm。BA延长46例, 其中2例为单侧VA式, 1例为双侧VA式, BA仅延长而无扩张;近似直线延长6例, 长度 (32.10±1.84) mm;迂曲偏离延长40例 (85.1%) , 偏离度 (12.64±1.84) mm, 其中偏右23例 (48.9%) , 偏左17例 (36.2%) 。VA颅内段扩张并延长39例46根, 直径 (4.92±0.11) mm;近似直线延长4例6根, 长度 (24.22±0.52) mm;迂曲偏离延长35例 (74.5%) 40根, 偏离度 (12.36±1.86) mm, 其中向同侧偏移7例 (14.9%) 8根, 向对侧偏移并骑跨28例 (59.6%) 32根。见表1。

注:“-”表示BA、VA直径或偏离度在正常范围。“*”数字表示左侧VA向右侧偏离骑跨数, “_”数字表示右侧VA向左侧偏离骑跨数, 无标记的数字表示VA向同侧偏离数

3 讨论

VA、BA及其分支共同构成椎-基底动脉系 (也称后循环) , 主要供应脑干、小脑、颞叶底面及枕叶内侧面等。VBD是指某种因素导致BA和 (或) VA颅内段扩张延长或偏移达到一定程度后, 压迫脑干及邻近颅神经而产生诸如反复头晕、面肌痉挛、偏侧感觉异常、三叉神经痛、共济失调等后循环机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5,6,7,8,9]。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 常无明显症状, 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1,10]。常规CT或MRI可发现后循环供血区脑梗塞或出血征象, 少数有脑积水[11,12]。VBD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与先天性异常和后天获得性因素有关, 前者指椎基底动脉内弹力膜及平滑肌缺乏, 血管壁在长期血流冲击下扩张迂曲, 血流动力学改变, 导致血栓形成和微栓塞[1,6,13,14];而后者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血管壁退变有关[6]。研究表明, 男性、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均可能是VBD发生的危险因素[14,15,16,17,18]。

正常情况下, BA、VA的直径、位置及长度可因性别、种族等因素不同, 先天性变异也较多, 这些差异使VBD的诊断变得困难[19,20]。目前, VBD的影像学诊断均基于Smoker等[5]对VBD的定义以及Ubogu等[1]制订的半定量标准, 理论上应有单纯BA式、BA+单侧VA式、BA+双侧VA式、双侧VA式、单侧VA式。这些表现形式在本组均能观察到。国外一组采用MRA诊断的45例 (白种人22例, 非洲裔美国人23例) VBD患者中, 单纯BA式最多 (40%) , 其次为双侧VA式 (22%) 、单侧VA式 (18%) 和BA+双侧VA式 (16%) , BA+单侧VA式最少 (4%) [1]。李润涛等[3]报道16例VBD有4种表现形式, 即单纯BA式 (2例) 、BA+单侧VA式 (10例) 、BA+双侧VA式 (2例) 、单侧VA式 (1例) , 其中骑跨型7例。冉繁德等[4]报道33例VBD患者中, 有单纯BA式 (13例) 、BA+单侧VA式 (15例) 和BA+双侧VA式 (5例) 3种表现形式。杨运俊等[2]总结10例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的VBD也发现上述5种形式, 虽因例数少不足以说明各种表现形式的发生率, 但其在各种VBD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根据一侧VA是否跨过中线到达对侧, 提出了单纯型 (4例) 和骑跨型 (6例) 的判定方法。国内文献报道的各式VBD的发生率大小依次为:BA+单侧VA式>单纯BA式>BA+双侧VA式>单侧VA式或双侧VA式[3,4]。国外文献报道的则为:单纯BA式>双侧VA式>单侧VA式>BA+双侧VA式>BA+单侧VA式[1]。本组BA+单侧VA式最多见, 占63.8% (BA+左侧VA式占46.8%, BA+右侧VA式占17.0%) , 单纯BA式占17.0%, BA+双侧VA式占10.6%, 单侧VA式和双侧VA式各占4.3%, 与国内文献报道接近[3,4], 但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结果差别较大[1], 这可能与种族差异或不同的检查方法有关。本组发现28例 (59.6%) 骑跨式, 可认为其是VBD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篇8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

众所周知,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而且发病年龄年轻化, 成为重要的“隐形杀手”, 因此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已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ngiography, CAG) 一直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但CAG为有创性的操作, 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且价格昂贵等原因不易被患者所接受。随着设备的发展, 多排螺旋CT实现了亚秒扫描, 可在一次屏气过程中完成整个心脏的无间隙扫描, 由于扫描速度快、损伤小、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 冠状动脉CT逐渐成为冠状动脉病变无创筛查的重要手段。

1 冠状动脉CTA的发展现状

心脏冠脉成像需要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对伪影良好的控制, 这需要设备能够达到亚毫米级扫描, 以便对冠状动脉微小解剖部位精确显示。另外需要患者在一次屏气内完成所有扫描。最初的单排螺旋CT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太低, 难以满足心脏扫描的需要。1998年, 4排螺旋CT开始用于冠状动脉成像。但4排螺旋CT单位时间内的扫描覆盖范围仍太小, 且对狭窄低于50%或管径<2mm的冠状动脉分支无法进行准确评估[1],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 先后推出8排、16排、64排螺旋CT, 其球管转速大大加快, 时间、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 机架扫描速度达到0.33s, 探测器旋转1周覆盖的扫描范围可达到32~40mm, 在5s内可完成心脏检查, 检查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对于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患者准确性仍较差, 而且曝光时间长, 造影剂用量大也限制了传统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推广。近几年来, 双源CT、256排、320排螺旋CT相继出现。双源CT时间分辨率达83ms, 320排CT探测器宽度达16cm, 一次扫描可覆盖整个心脏, 扫描数据能在同一个心动周期获得, 从而使心律不齐及心率快慢等影响降到最低, 使心脏成像的质量提高到又一个新的高度。

2 CT冠状动脉成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合冠状动脉成像的人群包括: (1) 症状不典型的可疑冠心病患者, 如果CT阴性, 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2) 没有冠心病症状的瓣膜病患者心外科换瓣之前; (3) 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状况; (4) 暂不接受CAG的冠心病患者可用冠状动脉成像来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2]。不适合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包括: (1) 明确诊断冠心病, 拟近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2) 心率控制不佳或心律不齐或起搏器心律的患者; (3) 明确诊断冠心病, 有严重冠状动脉钙化者[3]。

3 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

虽然多层螺旋CT已成为目前无创性心血管检查最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 但其图像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 主要因素是: (1) 心率 (律) 变化造成的冠状动脉移动伪影, 影响对管腔的正确评价。 (2) 冠状动脉管壁广泛、弥漫的钙化形成的高密度影及其伪影对管腔的遮盖, 影响狭窄程度的判断, 导致漏诊或过诊。 (3) 屏气。扫描过程中如患者未憋住气, 呼吸运动伪影将导致血管壁模糊甚至错层。 (4) 金属植入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 金属直接对X-线投射的影响。 (5) 扫描参数设置不合理, 如注射速率、延迟时间、对比剂总量、心电门控参数选择的差异、重建方法的不同等都会影响图像分析[4]。

4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4.1 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 检查, 但其为有创性检查, 费用高, 有一定的手术风险, 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 迅速发展的多层螺旋CT (MSCT) 冠状动脉成像 (CA) 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徐建波等[5]对217例患者868支直径≥1.5mm中重度狭窄冠脉对照研究分析, 64排MSCT对中度狭窄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90.9%、96.8%、99.2%;重度病变分别为89.7%、97.4%、97.0%、97.2%。李剑等[6]对76例患者的122支冠状动脉伴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影像资料与常规导管造影对比, 得出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90%及94.84%, 尤其对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准确性达98.92%。因此, 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血管中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的阴性预测值较高, 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冠状动脉正常或不需介入治疗的患者作CAG检查, 基本能够满足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筛选的需要。

4.2 MSCT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评价

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对冠心病的预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7]。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并对其稳定性做出评价是预防和处置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前提。冠状动脉内超声 (IVUS) 是目前诊断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金标准”, 由于其有创性和高费用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MSCT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 结合CT值测定能对冠状动脉斑块形态、成分做出评价。国内外不少研究已把双源CT在辨别冠脉斑块成分的价值上同IVUS进行了对照分析, 已经公认的是, DSCTA可以区分钙化和非钙化斑块, 且对于进一步区分纤维斑块和脂质斑块目前存在困难[8,9]。在近期64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统计中发现, 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类型明显不同, 前者以高CT值的钙化斑块为主, 而后者以低CT值的非钙化斑块为主[10]。因此, 通过对冠状动脉不同斑块成分的检测, MSCT可早期发现易损斑块, 即不稳定的非钙化斑块。随着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后处理软件的不断改良, MSCT将会对斑块提供更多的影像-病理学资料。

4.3 MSCT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价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及多支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是评价CABG手术疗效最重要的一个指标[11]。近年来, 随着MSCT心脏成像技术逐渐成熟, 在桥血管影像学评价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何忆雯等[12]以SCA为金标准, 采用64排螺旋CT对46例冠心病CABG术后患者可评估的114条桥血管进行分析表明CTA能够清晰判断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显著狭窄或闭塞, 并能清楚显示桥血管吻合口的情况。除1例术后金属夹伪影致漏诊及远端旁路吻合口严重钙化致误诊3节段外, CTA正确诊断22处病变。其敏感性96%, 特异性97%, 阳性预测率88%, 阴性预测率99%, 准确率96%。另有研究报道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00%、89%~100%[13]。这表明, MSCT对于评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有否阻塞和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虽然桥血管成像会受到心率、呼吸、血管钙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但只要注意避免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CTA仍不失为CABG术后随访及再狭窄高危因素人群诊断的较为可靠、安全有效的无创筛选手段。

4.4 MSCT对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应用

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 术后再狭窄是影响介入治疗预后的严重问题, 对其术后的疗效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影像学评价主要依赖于有创的插管法造影。近年来, 冠状动脉CTA技术逐渐成熟, 已经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评价[14], 但其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各家报道不一。有研究报道[15], 由于支架线状硬化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 一般情况下≥3.5mm直径的支架是可评价的, 3mm直径支架中约80%是可评价的, 而<3mm直径支架只有33%是可评价的。Cademartiri等[16]应用64排螺旋CT对18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进行了随访研究, 其中178个支架可被MSCT评价, 并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 得出64排螺旋CT在发现直径超过2.5mm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3.0%、63.3%和99.3%。国内石惠等[17]将34例72枚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双源CT资料与CAG对照, 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3.61%、88.46%、95.65%。资料分析表明通过调整合适的重组函数值、窗宽、窗位并综合运用各种重建方法, 有利于MSCT螺旋CT对腔内狭窄和支架通畅情况作出正确诊断和客观评价。

4.5 MSCT冠状动脉畸形及壁冠状动脉的评价

冠状动脉变异的发病率较低。据报道, 占先心病患儿发病率的1%~3%, 成人组约为0.46%~1.30%, 大部分冠状动脉变异属于良性, 对心肌供血无明显影响, 少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有致命危险, 可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呼吸困难、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 是青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18,19]。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走行于心脏表面的外膜下结缔组织内, 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 则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以往人们认为心肌桥不产生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 故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 随着心肌收缩, 壁血管会明显受压狭窄, 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猝死等严重的临床症状, 特别是在运动员剧烈活动时易导致猝死。近年来CT技术的迅速发展, 尤其双源CT的出现, 明显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 能更直观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开口、走形、心肌桥的长度及不同时期血管管径受压变化情况。据文献报道[20,21], MSCT在探测冠状动脉变异、畸形的结果与常规的血管造影完全一致, 因此MSCT对冠状动脉畸形和变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小结与展望

CT脑血管成像 篇9

【摘 要】 目的:探讨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接受CT肾脏灌注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成像Kv相同、ms相同、mA不同,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所有患者均行CT肾脏灌注成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CTDIvol、DLP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CT灌注扫描成功,研究组CTDIvol、DL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1分、2分及3分均基本相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清晰,病人吸收的辐射剂量减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肾脏;灌注成像;CT低剂量成像;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89-02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持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1]。

近数十年,特别是B超、CT、MRI的广泛应用,肾实质肿瘤的检出比较容易,检出率迅速提高,人们对肾肿瘤的认识较前大有转变,如以往认为肾肿瘤几全为恶性,良性极少,现查知其良性肿瘤和肾囊肿占相当大的比例,并非罕见[2]。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肾脏肿瘤扫描。CT灌注成像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动态扫描技术对于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组织、器官真实的血流灌注情况的功能成像技术,对于分析肾脏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有重要意义[3]。肾脏灌注扫描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肾脏肿瘤手术参考指标。CT灌注所导致的辐射问题也是人们较为关注的,如何有效地降低辐射量,研究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已经迫不及待。笔者对我院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CT肾脏灌注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个实验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完成。依据成像Kv相同、ms相同、mA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为(50.2±2.1)岁;对照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48.8±2.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前准备 患者在检查前一天禁食8~12h,做好肠道清潔准备;患者检查时选取仰卧位,脚先进的体位,绑好束缚带并训练患者缓慢、平静呼吸,以减少呼吸运动造成的呼吸伪影与图像质量下降。右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装有碘对比剂350mgI/ml碘海醇40ml和生理盐水30ml。

1.3 扫描方法 使用东芝 Aquilion One 640层动态容积CT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范围160mm,采用动态连续volume扫描25期。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注射碘海醇40ml,注射流率为6ml/s,对比剂注射后,进行生理盐水30ml冲洗导管。

1.4 数据采集 分别记录CT计算机上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TDIvol、DLP,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

1.5 图像评价 所有图像均由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评分标准为:3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清晰,无任何伪影,血管走行连续;2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稍微模糊,无任何伪影,血管走行连续;≤1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明显模糊,血管走行不连续、断断续续,有阶梯伪影,不能够明显区分周围组织与血管。典型图片如下: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数据,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TDIvol、DLP比较 研究组CTDIvol、DLP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1分、2分及3分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组织细胞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称之为灌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细胞、组织、器官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功能和状态的情况。CT灌注成像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动态扫描技术对于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组织、器官真实的血流灌注情况的功能成像技术,对于分析肾脏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CT辐射剂量,如何降低肾脏灌注成像技术造成的辐射量已成为临床上的关键问题。选择低Kv,低mA扫描,短时间连续曝光的成像技术,可以减少患者接触射线的强度、能量与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避免患者因为检查,额外增加X线的照射。CT低毫安扫描能有效的减低X线的能量,患者的辐射剂量减少,保护患者的安全。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方案的CTDIvol、DL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的方案。

综上所述,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图像清晰,可有效减低CTDIvol、DLP,减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低剂量肾脏灌注和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4.

[2]赵军,斌武,盛兴,季学闻,等.肾肿瘤236例病例分类及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4,33(04)326-328.

[3]王琳琳,董振东.开启动态容积时代:Aquilion ONE 320排CT[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3-16.

[4]李金平,姜慧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157-160.

[5]赵晓妮,游金辉.胰腺癌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781-785.

[6]薛华丹,刘炜,孙昊,等.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胰腺肿瘤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癌症进展,2010,8:415-419.

CT脑血管成像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04~05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行头部或头颈部CTA检查的60例连续病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7~87岁,平均(56±17)岁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层螺旋CT。扫描参数:平扫管电压100k V,增强120k V,电流250~335m A,旋转速度0.4s/r,螺距0.531/0.969,视野(FOV)24cm,矩阵512×512,层厚5mm。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置于头架上,用18~22G针头经肘前静脉穿刺,连接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采用碘普罗胺注射液(370mg I/ml,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20ml,注射速度4.0ml/s,用15ml生理盐水冲管,于鞍上池或颈4椎体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得到血管强化时间-密度曲线,确定扫描延迟时间。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结束后5min,固定患者头部,同时获得头颅或头颈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或主动脉弓层面至颅顶。对比剂以同样速度注射60~80ml,以20~30ml生理盐水冲管。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重建,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传送至AW 4.2工作站[3]。

1.3 图像后处理

1.3.1 重建薄层轴位增强图像血管腔内CT值测量

在层厚为0.625mm的重建薄层轴位增强图像上测量左侧颈内动脉入颅前段(left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LEICA)、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M1 segment of 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LM1)、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A2 segment of the left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LA2)、左侧椎动脉颅内段(left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LI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管腔内CT值,头颈部CTA加测左侧颈外动脉(left external carotid artery,LECA)血管腔内CT值(图1),观察段血管病变时则测量对侧。

1.3.2 图像后处理

由1位熟练掌握CTA后处理技术的医师负责。在AW 4.2工作站进行VCTDSA图像后处理。常规图像选用重建后的增强图像,用容积再现技术(VR)[4]显示脑血管,VR按显示方向不同(左切左视图、右切右视图、后切后视图、上切上视图)存储图像;减影图像利用Add/Sub软件处理,用重建后的增强图像减去平扫图像,得到一组减影后的图像,再用减影后的图像进行VCTDSA血管重组。用VR显示脑血管,VR按显示方向不同(前后位视图、后前位视图、左切左视图、右切右视图)存储图像。

1.3.3 图像分析

由2位有血管重组经验的神经放射学医师完成,意见不统一时由第三位医师讨论决定,若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将该病例剔除本研究。图像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大脑前动脉A4~A5段血管显示好,血管边缘光整、清晰(图2A、B);良:大脑前动脉A4~A5段血管显示可,血管边缘欠光整、欠清晰(图2C、D);差:大脑前动脉A4~A5段血管显示较差或未见确切显示(图2E、F)。若遇大脑前动脉病变而不能有效显示(如血管痉挛等),则以大脑中动脉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oni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两两比较时,以α′=0.017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CTA图像显示情况及各组患者年龄分布

常规CTA图像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优、良、差组分别为20、18、22例,各组年龄分别为(61±18)岁、(58±16)岁、(50±1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P>0.05)。减影CTA图像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优、良、差组分别为11、14、35例,各组年龄分别为(57±19)岁、(60±20)岁、(54±1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P>0.05)。

2.2常规CTA不同图像质量各血管段血管腔内CT值比较

常规CTA中优、良、差组各血管段血管腔内平均CT值见表1。优组与良组LEICA、LM1、BA、LIVA、LECA血管腔内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优组LA2血管腔内平均CT值明显高于良组(P<0.017);差组LEICA、LM1、LA2、BA、LIVA、LECA血管腔内平均CT值较优组和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2.3 减影CTA不同图像质量各血管段血管腔内CT值比较

减影CTA中优、良、差组各血管段血管腔内平均CT值见表2。优组与良组LEICA、BA、LIVA、LECA血管腔内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优组LA2、LM1血管腔内平均CT值明显高于良组(P<0.017);差组LEICA、LM1、LA2、BA、LIVA、LECA血管腔内平均CT值较优组和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图1常规与减影CTA薄层轴位图像左侧颈外动脉段(LECA)血管CT值测量,感兴趣区为血管的1/2~2/3。A.常规CTA薄层轴位图像;B.减影CTA薄层轴位图像。图2 A、B分别是图像质量为优的常规与减影CTA图像(大脑前动脉A4~A5段血管显示好,血管边缘光整、清晰);C、D分别是图像质量为良的常规与减影CTA图像(大脑前动脉A4~A5段血管显示可,血管边缘欠光整、欠清晰);E、F分别是图像质量为差的常规与减影CTA图像(大脑前动脉A4~A5段血管显示较差或未见确切显示)

注:(1)与优组比较,P<0.017;(2)与良组比较,P<0.017;(3)括号内为各组中LECA段血管的例数。LEICA:左侧颈内动脉入颅前段;LM1: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LA2: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BA:基底动脉;LIVA:左侧椎动脉颅内段;LECA:左侧颈外动脉

注:(1)与优组比较,P<0.017;(2)与良组较,P<0.017;(3)括号内为各组中LECA段血管的例数。LEICA:左侧颈内动脉入颅前段;LM1: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LA2: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BA:基底动脉;LIVA:左侧椎动脉颅内段;LECA:左侧颈外动脉

3 讨论

血管腔内的碘可致X线更强的吸收和散射,这导致CT图像上CT衰减与对比增强增加。CT增强的程度直接与血管系统内的碘剂量和X线能量(如管电压)相关。管电压一定时,对比增强与血管系统内碘浓度的比值几乎恒定[5]。CT增强扫描中血管腔内碘浓度与血管腔CT值呈正相关。血管腔内碘浓度越高,CT值越大,血管强化越明显。本研究旨在确定脑血管CTA中血管腔内CT值与CTA图像质量的关系,确定使血管远端分支显示最佳的CT值阈值。本研究结果显示,LEICA、BA、LIVA及LECA常规与减影CTA图像以及LM1常规CTA图像优、良组与差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优组与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表明在上述血管段中,优组与差组、良组与差组间分级标准存在意义;优组与良组间分级标准无意义,其可能原因为:(1)优组与良组分级标准本身差异太小;(2)观察者在区分优良组时的主观差异影响;(3)样本量不足。本研究中,LM1减影CTA图像及LA2常规与减影CTA图像中优、良、差组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表明LM1减影CTA图像及LA2常规与减影CTA图像中优、良、差组分级标准存在意义。LM1减影CTA图像及LA2常规与减影CTA图像最佳图像显示的CT值阈值分别为(506±89)Hu、(460±67)Hu、(436±60)Hu,提示脑血管CTA中血管腔内CT值与CTA图像质量呈正相关,即血管内CT值越大,CTA图像质量越好。

由本研究可知,要提高CTA图像显示质量,最直接的方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血管腔内的碘剂量。然而,血管腔内的碘量是由注射速度、对比剂的体积和浓度决定的。高碘剂量可以通过增加延迟扫描时间与对比剂体积、快速注射对比剂或用碘浓度较高的对比剂获得。增加延迟时间对动脉期扫描是不可取的,增加对比剂注射速度通常在静脉入路时需用管径较大的套管针。在保持总的碘量不变的情况下,用高浓度的对比剂可以减少注射持续时间,加快扫描速度[6]。目前许多文献报道了高浓度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或高分辨率CT中对显示血管的影响,但研究结果不一[1,7,8,9,10,11,12]。吕发金等[1]研究报道,同样的注射速度,高浓度碘对比剂可提高单位时间的输碘量,提高血管内的碘浓度及增加血管的CT值;同时选择恰当的扫描延迟时间,可增加小血管的密度,提高小血管的对比度和显示率。而Kishimotoa等[10]报道,碘流率相同,不同浓度及黏度的对比剂在胸部CTA动脉强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别。以上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实验设计或对比剂注射方案不同所致。

总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脑血管腔内碘对比剂浓度的增加,血管强化程度增加,有利于小血管的显示,有利于提高脑血管CTA的图像质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相对较少。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血管腔内碘浓度是否存在饱和状态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范晓,罗天友,等.对比剂碘浓度对CTA脑血管显示的影响.放射学实践,2008,23(4):438-441.

[2]马奎元,史志涛,陈月芹,等.对比剂注射速率对腹部动脉CT成像的影响.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5):326-328.

[3]蒋孝先,吕发金,谢惠,等.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1):22-26.

[4]吕秀华,麻增林,贺丽英,等.低辐射剂量脑CTA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4):364-367.

[5]Bae KT.Intravenous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ration and scan timing at CT:considerations and approaches.Radiology,2010,256(1):32-61.

[6]Ma X,Setty B,Uppot RN,et al.Multiple-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of pancreatic neoplasm for presurgical planning:comparison of low-and high-concentration nonionic contrast media.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8,32(4):511-517.

[7]Becker CR,Vanzulli A,Fink C,et al.Multicenter comparis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contrast agent iomeprol-400with iso-osmolar iodixanol-320: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heart rate variation in coronary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Invest Radiol,2011,46(7):457-464.

[8]Holalkere NS,Matthes K,Kalva SP,et al.64-slice multi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 of the abdomen:comparison of low versus high concentration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in a porcine model.Br J Radiol,2011,84(999):221-228.

[9]Liu Y,Xu XQ,Lin XZ,et al.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two iodine concentrations for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pancreas.Radiol Med,2010,115(6):898-905.

[10]Kishimotoa M,Doia S,Shimizua J,et al.Influence of osmolarity of contrast medium and saline flush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omparison of monomeric and dimeric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with different iodine concentrations at an identical iodine delivery rate.Eur J Radiol,2010,76(1):135-139.

[11]Behrendt FF,Plumhans C,Keil S,et al.Contrast enhancement in chest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i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 of300mg/ml versus400mg/ml iodinated contrast medium.Acad Radiol,2009,16(2):144-149.

上一篇:全腹腔镜下一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